• 沒有找到結果。

重新思考14世紀至17世紀 開封猶太後裔之文化認同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重新思考14世紀至17世紀 開封猶太後裔之文化認同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0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研究部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明珂 教授 張中復 教授. ‧. ‧ 國. 學. Reconsidering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Kaifeng 治 the 14th-17th 政 during Jewish Descendants 大 立 Centuries 重新思考14世紀至17世紀 開封猶太後裔之文化認同.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研究生:魏卓生. 民國九十九年七月. i Un. v.

(2) .ii.. 目錄 第一章:導論 ................................................................................................ 1 (一) 問題的陳述 ................................................................................................................... 1 (二) 研究回顧 ....................................................................................................................... 2 (三) 定義開封猶太社群的社會經驗 .................................................................................... 7. 政 治 大 (五) 研究目標和本論文之組織 .......................................................................................... 18 立. (四) 方法論與理論架構 ..................................................................................................... 12. ‧ 國. 學. 第二章:研究開封猶太人的材料 .................................................................. 21 (一) 中國早期猶太人文獻 ................................................................................................. 21. ‧. (二) 絲路上的猶太人 ......................................................................................................... 21 (三) 阿拉伯旅行者 ............................................................................................................. 22. sit. y. Nat. (四) 中文文獻 ..................................................................................................................... 22 (五) 禮拜堂石碑 ................................................................................................................. 23. io. n. al. er. (六) 希華雙語死亡紀錄冊 ................................................................................................. 24. i Un. v. (七) 傳教士的記述 ............................................................................................................. 24. Ch. engchi. (八) 1850年後的西方人 ..................................................................................................... 27. 第三章:論元代的「猶太」論述 .................................................................. 29 (一) 元代社會民族區別與色目階級 .................................................................................. 29 (二) 蒙古治下猶太人的社會政治地位 .............................................................................. 30 (三) 元代民族社會論述及猶太人認同 .............................................................................. 33 (四) 元代猶太人認同的論述形式 ...................................................................................... 37. 第四章. 明代「猶太人性質」的新典範及其名詞上的表現 ........................... 39. (一) 明初新社會論述的開端.............................................................................................. 39 (二) 認同的名詞表現 ......................................................................................................... 40 (三) 開封猶太人史料中的自稱樣式 .................................................................................. 41 (四) 地理的特性 ................................................................................................................. 42 (五) 官員或頭銜的特性 ..................................................................................................... 42.

(3) .iii.. (六) 成員身分的特性 ......................................................................................................... 42. 第五章:文化邊界的姓氏體系 ..................................................................... 45 (一) 姓氏體系與明代制度 ................................................................................................. 46 (二) 姓氏體系和開封猶太人社群 ...................................................................................... 47 (三) 親屬團體的功能 ......................................................................................................... 48 (四) 親屬團體的世襲與親屬團體的Habitus ...................................................................... 49. 第六章:開封猶太社群的精英與其產生 ....................................................... 51 (一) 精英的定義與其變體 ................................................................................................. 51 (二) 為官的精英與公共領域.............................................................................................. 53. 治 政 大 (四) 猶太認同的產物:菁英.............................................................................................. 56 立 (五) 與地方菁英建立一個地方性的社會網絡 .................................................................. 58 (三) 精英與開封猶太社群 ................................................................................................. 55. ‧ 國. 學. (六) 承接建立禮拜寺的事務.............................................................................................. 59. 第七章:14到17世紀的宗教氛圍與開封猶太後裔的文化認同 ....................... 63. ‧. (一) 明代宗教政策與國家權力在地方社會中的擴張 ....................................................... 63. y. Nat. (二) 正統的氛圍與地方儀式的儒家化 .............................................................................. 65. sit. (三) 開封猶太社群的儒家化.............................................................................................. 67. al. er. io. (四) 標準化與地方儀式中的國家介入 .............................................................................. 69. n. iv n C hengchi U 第八章:案例 .............................................................................................. 75 (五) 從標準化與宗教政策的觀點重新思考開封猶太社群的本質 ................................... 71. (一) 趙誠 (15世紀)──漢化的尾聲 ............................................................................ 75 (二) 艾俊 (15-16世紀)──士官的生涯 .................................................................... 77 (三) 趙映乘 (1619-1657)──高官的生涯 ................................................................ 79. 結論 ............................................................................................................ 85 參考書目 ..................................................................................................... 87.

(4) 第一章:導論 (一) 問題的陳述 近四十年來許多影響深遠的架構形塑了我們當前對晚期帝國時期社會、文化和宗 教的理解。在這些架構之中,一種新觀點觸及了地方儀式中國家的介入,特別是圍繞 著 James Watson 有關儀式標準化以及其促進文化統和的看法之爭論1;由何炳棣(Ping-Ti. 政 治 大. Ho)、Evelyn Rawsky 和柯嬌燕(Pamela Crossley)所引領的爭論考量的是漢化的真實評價 以及漢與非漢中國人之間的文化交往的本質2;新觀點亦觸及了晚期帝國時期中菁英的. 立. 複製模式和行為,如同何炳棣、周錫瑞(Joseph Esherick)、Mary Rankin 和其他學者的. ‧ 國. 學. 著作中所提及的3。這些重要的架構顯著地促進了晚期帝國時期中社會實在的概念化。 然而,現今於開封的猶太人的研究卻和這些新觀點保持距離,且在許多案例中保. Nat. sit. y. 見: James L Watson,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io.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Popular Culture I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s. David Johnson, Andrew Nathan and Evelyn Rawsk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James L Watson, "Funeral Specialists in Cantonese Society: Pollution, Performance, and Social Hierarchy," Death Ritual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 eds.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Rawsk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James Watson, L,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 Funerary Rites: Elementary Forms, Ritual Sequence, and the Primcay of Performance," Death Ritual 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na, eds. James L Watson and Evelyn Rawski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b).;James L Watson, "Rites or Beliefs? The Construction of a Unifiied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hina's Quest for National Identity, eds. Lowell Dittmer and Samuel Kim (Ithaca, NY: Cornell Univ. Press, 1993).;Donald S Sutton, "Ritual, Cultural, Standarid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China: Reconsidering James K. Watson's Ideas," Modern China 33.1 (2007).;Michael Szonyi, "Making Claims About Standardization and Orthoprax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Rituals and Cults in the Fuzhou Region in Light of Watson's Theories," Modern Chiina 33.1 (2007). 見Evelyn Rawski, "Presidential Addres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Qing Period in. n. al. er. 1. ‧. 存了一種──如果是借用自現代德國歷史編纂──中國猶太人的“Sonderweg”(特殊的. 2. 3. Ch. engchi. i Un. v. Chinese History,"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 (1996).;Ping-Ti Ho, "In Defense of Sinicization: A Rebuttal of Evelyn Rawski's Reenvisioning the Qing,"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57.1 (1998).;Pamela Kyle Crossley, "Thinking About Ethnic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11.no.1 (1990).; Pamela Kyle Crossley,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in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見Ping-Ti Ho, The Ladd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Aspects of Social Mobility, 1368-1911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1.

(5) .2.. 歷史道路)的觀念。 開封猶太人社群被描繪成──在此歷史敘述之中──一個獨立且制度化的社群, 極度地重視其猶太人的認同性和猶太人的宗教實踐,且幾乎徹底地漠視其中國的社會 背景。 當然,這個觀念顯著地出現在傳教士的著作之中,他們的報告被晚近的學者認為 是確實的資料且因此變成此論題的出發點的知識論層面上的觀點。然而,我們應該記 住,這些傳教士報告寫成於特定的意識形態下且伴隨特定的目的,且更重要的,是處 於特定的、來自於歐洲的論述之中。如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何他們的敘述力圖從他們 的當地環境擺脫這些中國個體且將它們聯繫於猶太—基督歷史的宏大論述。不幸地, 直至晚近的著作完全地附和傳教士的詮釋。. 政 治 大 述之中,寫於其《中國開封的猶太人:歷史、文化和宗教》一書中: 立. 關於此有個例子能見於下段由著名中國教授徐昕所撰寫的關於「開封社群」的描. 猶太社群或是 Kehillah 的存在是一種前現代時期大流散中的猶太人生活的普遍. ‧ 國. 學. 特徵……開封的 Kehillah 是此形式的一種組織。它為其成員保存了雙重功能, 提供一種公共討論場所以主張猶太人的認同性以及能夠享有近乎完整的猶太生. ‧. 活。其功能包含了禮拜堂的建立和維護以及宗教關懷,諸如猶太潔食肉類、沐. y. Nat. 浴儀式、墓地和慈善機構等的監督。4. sit. 此種歷史論述──即足夠描述在確切時期存在於歐洲的猶太人,或者甚至是存在. al. er. io. 於中華民國初期,於治外法權的掩蓋之下的猶太人的性質──並不能平整地適應於我. v. n. 們現今對晚期帝國時期的社會和文化的理解。此外,此種對於開封的猶太人的詮釋,. Ch. i Un. 忽略了那些仍然能夠在可得的歷史材料中探尋到的,有趣的社會以及散亂無章的轉變。. engchi. 一系列的問題起源於此兩種歷史學定位的遇合:什麼樣的機制允許中原地帶中央 區的微小獨立社群的存在?這樣一種制度化的猶太人社群的存在如何適應於文化的高 度統合之中,且經常被歸因於晚期帝國時期?此種在個體之間,屬於不同社會階層和 經驗及相異習性的都市的團結的性質為何?有關被社群成員所接受的文化認同我們能 夠知道什麼?最後,此社群的歷史如何能夠加強我們對晚期帝國時期的社會的理解? 這些問題的討論將是本論文的主要課題。. (二) 研究回顧 自從藉由耶穌會有關開封猶太人的「披露」的新聞在 17 世紀來到歐洲時,中國猶 太人的議題即受到關於漢學、猶太歷史和世界史的學術及非學術性著作的注意。中國 4. Xin Xu, The Jews of Kaifeng, China: History, Culture, and Religion (New Jersey: KTAV Publishing House, 2003), p. 67..

(6) .3.. 猶太人的主題被認為是早期聯結西東方的橋樑以及宗教人類學領域中的罕見案例。然 而,於歐洲被激起的主題,激動與狂喜,開啟了一道中國猶太人的研究領域疆土與其 他相關於中國的宗教—社會史領域之間的裂縫。儘管有大量此主題的報告和文章,我 將集中於從以前至現在有關此主題的主要著作之簡明的摘要。 最早期研究開封猶太人社群議題以及結合其他中國史研究的中國學者是歷史學 家,陳垣(1880-1971),其於輔仁大學擔任院長之職且為北京和燕京大學漢學系的著名 教授,亦廣泛地寫作關於中國伊斯蘭、景教、基督教的歷史。在其出版於 1920 年,名 為〈開封一賜樂業教考〉的文章中5,陳垣展示了關於開封猶太社群的不同面向的廣泛 性探索。他提供了發現於開封禮拜堂的五份中的三份銘文的文本,且藉由當地的地名 詞表審視猶太後裔的名字。身為一位中國宗教史的專家,陳垣企圖藉由審視涉及西方. 政 治 大 到中國 ,雖然其沒有展示對此理論的任何疑惑,他斷言事實上並沒有考古發現顯示猶 立 和中國的資料追溯猶太人初到中國之期。陳垣提及聖經的地點“Sin” (希伯來文:‫)סין‬提 6. 太人在明代之前出現在開封,並建議「猶太人於漢代之前到達中國是有可能的,但開. ‧ 國. 學. 封猶太人是來自漢朝的猶太人的後裔是不可能的」。7陳垣談到 Abu Zaid (亞布兒璽特) 提及唐代時的黃巢之亂,猶太人遭到屠殺, 「伴隨 200,000 位穆斯林、基督徒和印度拜. ‧. 火教徒」8,然而其斷言「猶太人初到中國的問題是一回事,然而猶太人在當時是否永. y. Nat. 久居住於中國是另一回事」。9在猶太人初次接觸中國人的時期以及他們初次定居於中. sit. 原的時期之間的重要差異已經被晚近的學者承認及貫徹。陳垣的關於中國猶太人的具. al. er. io. 有重要貢獻的著作被發現於一份猶太人和穆斯林的經驗比較之中。陳指出被兩個團體. v. n. 所使用的詞語「純潔與真理」(清真)及許多平常的實踐:諸如休息日的遵守、大量的. Ch. i Un. 每日祈禱、避免食用豬肉、涉及類似的聖經故事。他亦指出兩者的相似性,即穆斯林. engchi. 學者的名稱,毛喇以及在開封所發現的名稱,滿喇的銘文。他總結道,這些大量的相 似性「將輕易地迷惑處於這些社群之外的人」。10儘管有這些共性,陳強調開封猶太人 的傾向於區別他們與穆斯林之間,此處他並沒有提供任何證據,除了 1512 年的銘文之 中,明顯迴避「純潔與真理」此詞語。陳的開封猶太人的研究不僅證實晚近的研究, 且提供他們以重要的問題,但亦是初次企圖用漢學的觀點討論此議題。然而,如同陳 被其所處時代其他的研究所影響,特別是此社群的歷史的耶穌會的敘述,在其顯著的 西方民族主義觀點之下,他仍然無法避免使用「猶太族」一詞來描述開封猶太人。. 5 6 7 8 9 10. Yuan Chen 陳垣, Chen Yuan Ji 陳垣集 (Beijing: Zhongguo she hui ke xue chu ban she, 2000). 雖然不少學者提出聖經所記載的Sin與中國同起來的理論目前為止無任何學術的基礎。 Chen, Chen Yuan Ji 陳垣集., p. 70。 Chen, Chen Yuan Ji 陳垣集., p. 70。 Chen, Chen Yuan Ji 陳垣集., p. 70。 Chen, Chen Yuan Ji 陳垣集., p. 73。.

(7) .4.. 主教 William White (懷威廉, 1873–1960),加拿大傳教士,同時亦是河南英國聖公 會的主教,派駐於開封的英國聖公會教堂且從事第一手的歷史研究及於 20 世紀開端生 活在城市的開封猶太人的人類學研究,即是以《中國猶太人:關於開封府的猶太人的 議題選輯》為名出版的著作(1966 年出版)。對比之前的著作並根據懷主教的處理現代 的和古代中國的能力,此書包含中國的原始文本以及所有五個銘文的英文翻譯(1489, 1512, 1663a, 1663b 和 1679),完整收集的對聯以及迄今為人所知藏於禮拜堂會所的四 字匾;懷主教收納了開封社群的註冊摘要登記冊的第一份完整分析;此外,此書收納 了猶太—波斯出版商標的分析以及禮拜儀式活動的評述,其宣稱發現於禮拜堂中。懷 主教的重要貢獻,除了收集所有可得資料於著作中之外,他自身涉及個體以及猶太群 體的研究總體呈現於當地的地名詞表以及雜類筆記之中。此書的首次增添出版於 1942. 政 治 大 無疑地,Donald Leslie (李杜南) 關於開封猶太社群的多樣著作,迄今提供了此主 立. 年,然而修正的以及更廣泛的版本出版於 1966 年,即懷主教逝世後 6 年。. 題的最全面的研究。他吸納在其著作中,他從前關於伊斯蘭在中國的研究,猶太教的. ‧ 國. 學. 廣泛知識,使用耶穌會傳教士的著作以及統計方法,以便能夠收集此主題的知識的片 段,使其成為一有條理的研究。在其著作中最為出色的是 The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 Jews: the Jewish community of Kaifeng(1972 年出版)──一本廣泛的著作,分成 4 個部. y. Nat. 份:從初次涉及猶太人存在於中國直到 20 世紀的社群的歷史和社會發展的探討;社群. sit. 的宗教面向的討論;有關猶太與非猶太人之間的互動的社會討論;最後一部分呈現包. al. er. io. 含中文與西文關於此社群研究的可得資料的深度和廣泛的討論;第二本重要的著作為. v. n. The Chinese-Hebrew Memorial Book of the Jewish Community of K'aifeng(1984 年出版),. Ch. i Un. 於此書,李利用統計和描寫性的方法,分析 17 世紀中葉於開封編纂的註冊摘要登記. engchi. 冊;於 1998 年,李出版了開封猶太社群和其他相關區域的一手和二手研究的完整書目 清單。這三本著作,無疑地是對於開封猶太社群歷史的研究的重要貢獻。 其他著作包含了德國—猶太漢學家 Rudolf Loewenthal 的附有註釋的書目,涵蓋關 於開封猶太史的中國和西方觀點的研究;Sidney Shapiro 的 Jews in Old China: Studies by Chinese Scholar》,包含中國學者關於猶太人出現於中國的層面的研究之英文翻譯; Hyman Kublin 的 Studies of the Chinese Jews: Selections from Journals East and West 和 Jews in Old China: Some Western Views 收納了西方學者諸如 Rudolf Loewenthal、Bertold Laufer 以及 D. S. Margoliouth 的寫作的有關開封猶太社群的論文。儘管這些著作在分 析特定的層面或者文本上有其重要性,但它們仍呈現出,在考慮到此社群的社會與文 化背景時,極其有限的討論。 中國歷史學家王一沙,其本身為開封本地人,展開了對於開封猶太社群的後裔的 廣泛的考察。在其最廣博的著作《中國猶太春秋》中,他企圖去概述開封猶太社群的.

(8) .5.. 歷史路徑,且更加重要地在於呈現,藉由田野調查和訪談,所收集到的大量往昔敘述 以及口述歷史項目。王一沙之著作的重要貢獻在於他的調查發現考量到能回溯早至乾 隆時期的猶太人後裔的墓地和家族墓穴。 Michael Pollak 在其 1980 年的出版作品,Mandarins, Jews and Missionaries: The Jewish Experience in the Chinese Empire 呈現了開封猶太人歷史的詳盡敘述,他們的宗 教實踐和儀式經文,並提出開封猶太人和穆斯林之間的互動的重要討論。然而,此書 最重要的貢獻在於其廣泛的討論,包含了在歐洲的開封猶太人的敘述的接納。藉由詳 述涉及開封猶太人的不同層面—利用基督教傳教士的著作以及從 16 世紀起的歐洲知 識份子著作──Michael Pollak 向讀者展示了,構成此團體的研究的不同的意識形態、 抱負和世界觀。根據 Pollak,在天主教傳教士和在 19 世紀之後的新教傳教士之間的對. 政 治 大 五經,如此解決了基督徒和猶太教徒關於《舊約》的真實性的紛爭 ;第二個原因為關 立 開封猶太人的關注,被三個主要原因所激發:企圖獲得儀式經文且特別是開封的摩西 11. 於儀式的爭論,考量到教堂儀式和實踐對於中國和其他外國文明的適用性,對中國的. ‧ 國. 學. 耶穌會傳教士而言,開封的猶太儀式的漢化能被視為特殊的先例;第三個理由為傳教 士的將基督教義翻譯成中文的計畫,其能受益於已建立的,被認為已在開封被發現的. ‧. 猶太—中國術語。Pollak 呈現了關於西方的「開封神話」的歷史發展的分析,然而,. y. Nat. 正如他自身並非是中國的歷史學家亦不懂中文,在其開封歷史的歷史性詮釋中,他並. sit. 沒有超出傳統的歷史敘述,即諷刺地有其西方傳教士文本傳統的根基。. al. er. io. 在其“The 'Kaifeng Jew' Hoax: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Jew’ ”一文中,Zhou Xun 企. v. n. 圖檢視初次由傳教士以及之後從 20 世紀開始的中國歷史學家所建構的開封猶太人的 圖像的課題。. 12. Ch. engchi. i Un. David Katz 呈現其於 18-19 世紀英格蘭的基督神學論述中的「開封猶太人」概念 的出現之有趣的研究。類似 Pollak 和 Zhou Xun,Katz 展示了在歐洲有關開封猶太人 的報告的深遠影響以及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神學論述中此類敘述的濫用。13 許多重要的作品企圖特定地研究開封社群的社會面向。包含於 Jonathan Goldstein 的 The Jews of China (第 1 冊和第 2 冊依序出版於 1998 和 1999 年)一書中的論文形成 一重要企圖,從不同觀點──文化的、意識形態的、美學的──處理開封社群的社會 背景。此書中的所呈現的不同面向使得開封社群的複雜性被顯現出來並試圖專業地從. 11. 12. 13. 有關此辯論與其中對於開封猶太社區的立場,見:David S Katz, “The Chinese Jews and the Problem of Biblical Authority in 18th- and 19th-Century England,” English Historical Review (Great Britain) 105.417 (1990). Xun Zhou, “ ‘The 'Kaifeng Jew’ Hoax: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Jew’ ”, in Ivan Davidsoorientalism and the Jews, eds. Orientalism and The Jews (Brandeis University Press, 2005). Katz, “The Chinese Jews and the Problem of Biblical Authority in 18th- and 19th-Century England.”.

(9) .6.. 漢學的觀點處理此議題。這些論文深深地影響了我在寫作此論文時的途徑和方法。 Andrew Plaks (浦安迪),有名的中國文學和哲學學者,其於此書也寫了一篇關於被發現 於禮拜堂銘文中的孔學思想的論文,認知到在此書中的論文所採取的不同途徑: 對此主題感到有興趣的學者大多從猶太歷史的觀點,將此廣泛的猶太人大流散 視為顯著的語言學的、文化的和宗教適應的判例,導致逐步的同化和最後的沈 浸如同一運作的文化整體。另一方面,少數的漢學家已企圖將此議題放置於中 國歷史的廣泛背景之中,考量到在大量漢文化作為社會流動這樣一種要素的例 子時少數群體留存下來的極少紀錄、競爭的少數群體之間的關係、後宋帝國系 統的政府政策,亦或許是河南省當地歷史的一個篇章。14 許多學者企圖去描述,為開封猶太人的後裔所採取的形塑認同的社會過程;英國. 政 治 大 提出,猶太人的同化藉由科舉制而被鼓勵。在其著作中,他試著描述於科舉制中所發 立. 學者,宋奈雷在其論文“Jewish Assimila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Jews”(出版於 1973 年). 現的影響了開封猶太社群的社會環境的要素;Irene Eber,在其關於社群的著作中,強. ‧ 國. 學. 調宗族組織和教派身份在開封猶太社群的認同形成中的重要性。在這些著作中,她談 及社群作為一宗教派別的詞語,其內在組織是基於親屬關係。15Stephen Sharot 在其論. ‧. 文 “The Kaifeng Jews: A Reconsideration of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a. y. Nat. Comparative Perspective”中,試著比較中國帝國晚期的穆斯林和基督徒的經驗以及開封. sit. 猶太人的經驗兩者之間。他總結道開封猶太人由於他們所承擔的廣泛文化互滲而保持. al. er. io. 其「團結和社會分界」;16海南大學的張倩紅,在其著作《從猶太教到儒教:開封猶太. v. n. 人同化的內在因素之研究》中,提出開封猶太後裔的儒教化為其被完全同化的主因。. Ch. i Un. 她聲稱不僅當開封猶太人的話語被清楚表達於禮拜堂銘文,甚至禮拜堂自身的建築形 式,都顯示出高度的儒教化。17. engchi. 在試圖呈現猶太人的開封後裔歷史的細微層面的研究上,許多學者致力於顯現於 禮拜銘文上的個體的研究。Fang Chao-ying,在其重要著作《Notes on the Chinese Jews. 14. 15. 16. 17. Andrew H Plaks,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the Kaifeng Jew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Kaifeng Stelae Inscriptions," The Jews of China: Volumne 1 -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d. Jonathan Goldstei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8), p. 36. Irene Eber, “Kaifeng Jews: The Sinification of Identity,” The Jews of China: Volume One -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d. Jonathan Goldstei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8); and Irene Eber, Chinese and Jews: Encounters between Cultures (London: Valentine Mitchell, 2008). Stephen Sharot, "The Kaifeng Jews: A Reconsideration of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ewish Social Studies: History, Culture, .13 no. 2 (2007), p. 199 Qian-Hong 張 倩 紅 Zhang, "Cong You-Tai-Jiao Dao Ru-Jiao: Kai-Feng-You-Tai-Ren Tong-Hua-De Nei-Zai Yin-Su-Zhi Yan-Jiu 從猶太教到儒教:開封猶太人同化的內在因素之研究(“From Judaism to Confucianism: Studies on the Internal Internal Causes for the Assimilation of the Kaifeng Jewish Community”), 世界宗教研究Shi-Jie Zong-Jiao Yan-Jiu 1 (2007)..

(10) .7.. of Kaifeng》(1965 年出版)企圖去概述在可得的中文資料中提到了俺誠;Donald Leslie 和趙廣軍跟隨 Fang 的方法論且企圖去呈現趙映誠的有注釋的傳記。18. (三) 定義開封猶太社群的社會經驗: 理解開封猶太人和非猶太人生活以及互動的企圖,已經佔據了在考慮到開封猶太 社群歷史的大部分著作。此議題的研究者面臨了許多他們試著找出合適答案的問題: 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的互動的性質為何?什麼樣的社會要素形成此互動形式?以 及,此互動如何影響開封猶太後裔的認同? 歷史資料的缺乏以及有關東方猶太社群性質的假設的多樣性已經導致觀點的多重. 政 治 大. 性,都企圖解答上述的問題,並概念化和歷史化中國猶太人的社會經驗。 許多概念化的架構提出:同化的過程,猶太人採用中國身份;文化互滲的過程:. 立. 相較於同化更合理的互動,猶太人選擇性地接受「中國」特性;環繞與文化調節—猶. ‧ 國. 學. 太身份和中國身份的同時共存,無須兩者之中選擇其一; 「漢化」或者「中國化」的架 構,基於它們的模糊性,能夠表達包含同化以及文化互滲的意義,且因此能夠解決學. ‧. 者需兩者選一的問題。此外,在某些案例中,這兩個詞語克服了「同化」一詞的負面 意義。在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將更仔細地回顧開封猶太人的社會經驗的主要概念。. sit. y. Nat. 最早試圖將中國猶太人的社會經驗概念化的是著名的德國哲學家,康德(Immanuel Kant)。康德對中國猶太人議題極感興趣,其提出了解釋中國猶太人經驗的理論化架. io. al. er. 構,即根據猶太人的存在是一種猶太教和儒教之間的相異性的直接結果。此相異性持續. n. iv n C hengchi U 德所認知的開封猶太人是基於傳教士的報告。因此,不足為奇地其認為猶太人擁有強. 地存在久至成為此少數群體的宗教,亦即猶太教,保存其特殊性且並無同化於儒教。19康. 烈的猶太認同且區別於周圍的中國文明。 英國學者,宋奈雷在其文章“Jewish Assimila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Jews”(1973 年出版)提出,開封猶太人經歷了由科舉制度所鼓勵的同化過程。最主要因素,直接地 成為猶太人死亡的原因為,帝制中國的科舉制度和猶太的參與此制度的無法抗拒的衝. 18. 見Donald L Leslie, "The K'aifeng Jew Chao Ying-Ch'eng and His Family," T'oung Pao 53.1-3 (1967).and Guang-Jun 趙廣軍 Zhao, "Qing-Chu Yi-Ge Kai-Feng You-Tai-Ren Zong-Jiao Wen-Hua Shen-Fen-De Ren-Tong: Kai-Feng Zhu-Ming You-Tai-Ren Zhao Ying-Cheng Kao-Shu 清初一個開封猶太人宗教文化 身份的認同--開封著名猶太人趙映乘考述 (A Study of Zhao Ying-Cheng: Religious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Kaifeng Jews in Early Qing),貴州民族研究 Gui-Zhou Ethnic Studies 25.6 (2005). 19 見Michael Pollak, Mandarins, Jews, and Missionaries: The Jewish Experience in the Chinese Empire (New York: Weatherhill, 1988)., p. 225-226 and mentioned also inStephen Sharot, "The Kaifeng Jews: A Reconsideration of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Jewish Social Studies: History, Culture, Society 13.2 (Winter 2007)., p. 199..

(11) .8.. 擊。20 在其有關科舉制度的衝擊的討論中,宋提出了猶太人參與科舉制度所帶來的衝擊 的三個層面:猶太知識份子的儒教化;宗教融合的接受,以及特別地猶太人的「依照 儒教形式之祖先崇拜的評論」21;由於帝國的禁令「掌握他們在出生、家族和宗派等面 向的官方地位,以防止當地政府的裙帶關係」22而減少開封社群的人口;由於學者的身 份意識的心態,而接受和非猶太人的通婚。23.宋的重要架構鮮明地對比於傳教士的報 告,和其他聲稱強烈的猶太認同之存在的研究。 相對於宋的同化架構,許多學者更傾向於在猶太後裔和他們的近鄰之間的互動的 更合理的形式。因此文化互滲的不同類型被提出。 Stephen Sharot 在其論文“The Kaifeng Jews: A Reconsideration of Acculturation and. 政 治 大 徒的經驗以及開封猶太人的經驗。Sharot 聲稱「一少數群體由於其廣泛的文化互滲而 立. Assimil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中,試著比較中國帝國晚期的穆斯林和基督 能保持其團結和社會分界」,且亦將此言論延伸至開封猶太人的處境。24在其模式中,. ‧ 國. 學. 開封猶太人經歷了廣泛文化互滲的過程,然而並非是被同化。他陳述: 開封猶太人的文化互滲是融合的宗教背景的結果,不僅是在猶太教和儒教之間. ‧. 的據稱的相似性的結果……開封猶太社群,由於其宗教上的文化互滲使其有可. y. Nat. 能以一種允許他們接納可變動的以及多元的中國宗教背景的方式,再形成他們. sit. 的區別性,而能長久延續。在前現代的歐洲社會之中,相對地,大量的文化互. al. er. io. 滲代表的是同化。在高度分界背景下的大量宗教文化互滲,僅僅意味著轉變,. v. n. 而逐步的轉變意味著在一或兩個世代之內的同化。25. Ch. i Un. Barbara Johnson,比較了開封猶太社群和南印度的 Kochin 猶太社群兩者的經驗,. engchi. 總結開封猶太社群經歷了兩種作為結果的過程──首次的文化互滲以及之後的同化。 然而,後一種過程的時間範圍相當晚──在 19 世紀中葉,當猶太人忽略了他們的猶太 教堂: 文化互滲和同化之間的差異對於理解每一個社群而言是相當重要的。這兩個社 群藉由適應明顯地他們並無意識到威脅到他們的猶太人性質的完整的印度當地. 20. 21 22 23 24. 25. Nai-Rhee Song, “Jewish Assimila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Jews,”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15.1 (1973), p. 119. Song, “Jewish Assimila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Jews,” p. 124. Song, “Jewish Assimila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Jews,” p. 123. Song, “Jewish Assimilation: The Case of Chinese Jews,” p. 124. Sharot, “The Kaifeng Jews: A Reconsideration of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 199. Sharot, “The Kaifeng Jews: A Reconsideration of Acculturation and Assimilation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 199..

(12) .9.. 社會—文化種姓組織的形式和中國的父系親族集團,而能夠文化互滲。在這兩 個地方,猶太男人和當地的女人結婚並改變信仰,跟隨其配偶而能被周圍文化 所接納。在開封,文化互滲逐步轉變為同化,如同猶太人最後失去其猶太教堂, 他們的猶太教的知識和儀式習俗,且社群機構也是他們成為一有區別的社群。26 Irene Eber,在其關於社群的作品中,強調了在開封猶太社群的認同形塑過程中, 宗族組織和教派身份的重要性。在其論文“Kaifeng Jews: The Sinification of Identity”, Eber 藉由涉及文化層面的逐步的和選擇性的適應之「漢化」一詞闡明出現於開封的社 會進程,其相當接近於同化的定義: 藉由漢化一詞,我意旨從中國的環境中習俗的逐漸接納,其並無導致同化和滅 絕,而是加強了至少部份猶太人的猶太認同。猶太人認同的轉化並沒有使他們. 政 治 大. 處於陌生人的狀態,而是允許猶太人融入中國社會。漢化允許他們生存於中國. 立. 環境之中。27. Eber 聲稱,形塑此社群認同的影響深遠的親屬系統的接納,由於缺少和其他猶太. ‧ 國. 學. 社群的接觸,而被強迫著:. 從早至 12 世紀他們抵達以至 15 世紀中葉,開封猶太人顯著地藉由接觸處於和. ‧. 不處於中國的猶太社群而被鞏固和加強……在此 3 百年時段的進程中,親屬組. y. Nat. 織根據中國世系系統而被接受。28. sit. 認同的單調概念化,即利用緊張和衝突觀點來描述兩個文明之間的互動,已被近. al. er. io. 幾十年來的大量研究所挑戰。更晚近以來,由 Evelyn S. Rawski 和 Ho Ping-Ti 在 90. v. n. 年代晚期所引起的兩者之間的有趣爭論,集中於漢中國人和其他民族群體的互動,進. Ch. i Un. 一步顯露出帝制中國晚期中社會組織的複雜性。其質疑「漢化」的歷史性典範,其主. engchi. 宰直到漢學圈子,並給予理論新設定的空間,考量到「華人」作為一整體以及其潛在 之要素之關係。此爭論和其作為結果的架構應被視為涉及開封猶太社群的認同之討論。 Pamela K. Crossley,在其明清時代滿族和和中國人之間的互動的研究中,提出「同 時的雙重認同」概念。也就是少數成員的兩種認同的同時的擁有,以一種他仍認為他 自身完整地保持著兩種民族性的方式。其家族在開封已居住好幾個世代的猶太後裔, 根據此理論,將視其自身為完全的中國人同時也是完全的猶太人。他不需要選擇一單 獨的獨立認同並喪失另一種身份。 關於形塑個人的認同的過程,Crossley 闡明道: 「民族性藉由被帶有『典型』 、 『經 26. 27 28. Barbara C. Johnson, “Cochin Jews and Kaifeng Jews: Reflections on Caste, Surname, "Community," And Conversion,” The Jews of China: Volume One,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d. Jonathan Goldstei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8), p. 105. Eber, “Kaifeng Jews: The Sinification of Identity,” p. 22. Eber, “Kaifeng Jews: The Sinification of Identity,” p.22..

(13) .10.. 典』或『正規的』確切的宗教和確切的文化組織的聯合所分層的社會—政治秩序所創 造出來。……民族原則的建構和加強是決定性的國家企業。」29Crossley 依據「中央」 與「邊緣」詮釋民族認同,一種廣為人知的來自於華勒斯坦「世界系統」理論的二分 法,然而她利用這些詞語表示一種在社會政治所建構的例如中國之場域的兩種組成成 份之間的內在關係。根據 Crossley,此種建構背後的決定性權力依舊掌握在國家手裡, 且有能力推動民族範疇和項目。 將民族性歸因於國家,以一種論述與權力結構的傅柯的研究觀點,能夠被延伸, 涉及到任何社會歸屬的論述,其支配當地社會以及中央政府。 Jonathan N. Lipman,在其有關清代的伊斯蘭和穆斯林的合法定義的研究中,支持 此藉由國家和其合法範疇化所支撐的認同創造權力的觀點,並補充道此權力常被轉譯. 政 治 大 一種創造確切民族性格以及灌輸並存論述的重要工具。他陳述道: 立. 為民族性的並存的論述。其指出被國家和其合法法規所利用的族稱或「客位人名」為. 藉由定義論述的詞語,族稱政策有其影響深遠的歷史學家,無人能與當前的中. ‧ 國. 學. 國政府相比。30. 在其書中,Zvi Ben-Dor Benite 檢視中國穆斯林學者的如發現於“Han-Kitab”的對話. ‧. 的性質──中國伊斯蘭的思想的出色彙編。藉由仔細地檢視此彙編中的許多作品,且. y. Nat. 特別是那些講述伊斯蘭知識的傳播的譜系,Ben-Dor Benite 提出一重要結論,即關於. sit. 製造與複製中國伊斯蘭知識和之後的形塑的自我認定的社會範疇的性質與方法,例. al. er. io. 如穆斯林—中國的認同。Ben-Dor 利用「環繞」(Encompassment)和「文化共時性」. v. n. (Cultural Simultaneity)的概念去概念化晚期明清時代中國的伊斯蘭和儒教之間的文化. Ch. i Un. 互動。根據 Ben-Dor,中國穆斯林視他們自身「同時是完全的『穆斯林』亦是完全的. engchi. 『中國人』」。 31Ben-Dor,跟隨 Evelyn Rawsky、Pamela Crossley、Mark Elliott 的作品以 及其他有關中國的少數族群的認同的著作,聲稱「中國穆斯林」是,對於 Han Kitab 的學者而言,並非調節、妥協或者融合的,而是共時性的認同。32 值得注意的是 Ben-Dor 的中國伊斯蘭的代表均是菁英階層的成員。因此,藉由技 巧和能力得以參與文化的智識活動以及創作智識作品,文化共時性的呈述是受限制. 29. 30. 31. 32. Pamela Crossley, “Introduction,”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eds. Pamela Kyle Crossley, Donald Sutton and Helen F Siu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p. 6. Jonathan Lippman, “A Fierce and Brutal People: On Islam and Muslims in Qing Law,” Empire at the Margins: Culture, Ethnicity, and Frontier in Early Modern China, ed. Sutton Donald Crossley Pamela, Siu Hele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6)., p. 86. Zvi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13. Ben-Dor Benite, The Dao of Muhammad - a Cultural History of Musli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 13..

(14) .11.. 的。認同,在 Ben-Dor 的架構中是知識份子的產物,且其複製基於教育系統和文本產 品的建立。 如果我們將 Ben-Dor 的模式應用於開封猶太社群的議題,我們能夠發現,如同在 穆斯林的案例中,猶太認同是首個也是最智識的產品,因此我們的討論應該集中於創 造此智識產品的階層—在晚期帝制中國社會的案例中,這樣的階層是當地菁英。然而, 如果我們將此概念應用於文化共時性,如某些學者所提議的 33,我們將無法解釋此情 境—即開封猶太後裔並無創造任何教育系統且幾乎沒有傑出的猶太原創的作品—的時 間延續性。 Andrew Plaks 提出了一種文化調節的變形模式,即中國猶太人經歷了對於儒教環 境的一種實質性的調節。34Plaks 解釋了在 15 世紀晚期和 17 世紀晚期之間的時期是「唯. 政 治 大 意義。」 他發現被顯示的禮拜銘文的論述的樣式是一種重要的「調節中國和猶太的敏 立. 一一次關於猶太原創性和信念的儒教文學詞語的詮釋包含技巧上的可能性和智識性的 35. 銳感覺」36的企圖。然而,Plaks 亦並無提供任何關於這種維持數百年時期的文化雙重. ‧ 國. 學. 性的方法的解答。. Raphael Israeli,在討論穆斯林—中國的主題時,描述了穆斯林存在於中國的流散. ‧. 層面。其聲稱:. y. Nat. 期望的不確定感和模糊的希望曾出現在中國穆斯林之間,即有朝一日、以某種. sit. 方式、某個人將使他們回復至伊斯蘭地區並完整地參與普世的 Umma 的生. al. n. 們的日常工作。37. er. io. 活……中國穆斯林,當心懷他們深刻地根深蒂固的願望時,全神貫注地做著他. Ch. i Un. v. 流散時的願望是有關世界各處的猶太社群的文學作品中的一個常見的議題。類似. engchi. 於 Israeli 的中國穆斯林的描述,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猶太人,包含在他們認同中的流散 民族的理想以及回歸故土的願望。此模式適合開封猶太人嗎?在可得的歷史資料,包 含禮拜堂銘文,清楚地顯示這些居住於開封城的猶太後裔,來自「中央領域」的外部。 1489 年的銘文(之後被所有其他銘文重複著)提及「天竺」38和「西域」39。然而,並無 33. 以徐新的作品為代表,見Xu, The Jews of Kaifeng, China : History, Culture, and Religion.. 34. Plaks,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the Kaifeng Jew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Kaifeng Stelae Inscriptions,” p. 46. Plaks,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the Kaifeng Jew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Kaifeng Stelae Inscriptions,” p. 37. Plaks, “The Confucianization of the Kaifeng Jews: Interpretations of the Kaifeng Stelae Inscriptions,” p. 41. Raphael Israeli, Islam in China: Religion, Ethnicity, Culture, and Politics (Lanham, Md: Lexington Books, 2002), p. 307. Tian Zhu (天竺) 是印度的統稱。 Xi Yu (西域) 是中亞地區的統稱。. 35. 36. 37. 38 39.

(15) .12.. 任何銘文或任何檔案,展現任何回歸至其他故土的願望。提及異國起源似乎僅提供了 集體記憶的部份且並不能表明任何宗教思想或者民族情感。. (四) 方法論與理論架構 如同我將在此論文闡明的,在元明之間的王朝變動所呈現的不僅是權力的轉換, 且更重要地是社會和文化論述的轉變。開封的猶太後裔,身為中國社會的一部分,在 此轉變中重新界定其文化認同。此論文企圖分析 14 到 17 世紀期間,參與形塑開封猶 太人後裔的文化認同的社會和文化要素。 在談及本文的具體部份前,必須先闡明應用於本文的主要觀點與概念的定義。在. 政 治 大. 接下來的部份,我將討論構成此論文的理論架構的兩個主要概念,即「社群」和「認 同」兩個概念。. 立. 「開封猶太社群」是什麼類型的社群?. ‧ 國. 學. 涉及此論文的群體為「開封猶太社群」,然而我們將描述什麼類型的社群呢?. ‧. 「社群」的概念已受到社會科學和歷史學領域的諸多關注。許多模式已被提出來解 釋此社會建構的性質。Ferdinand Tönnies 在其著名的論文〈社群與社會〉40中,提出了. y. Nat. sit. 「禮俗社會」(Gemeinschaft 翻譯至社會學文獻亦是「社群」),以及「法理社會」. al. er. io. (Gesellschaft 或是「社會」)等詞語表示兩個主要的類型。「禮俗社會」,根據其定義,. n. 是「被『我們』所感知、勞力的適當分工、強烈的個人性、強烈的家族關係和個人的 41. Ch. i Un. v. 忠誠所特徵化的。」 Tönnies,當其在定義此模式時,設想了中世紀封建歐洲中鄉村. engchi. 社會的社會實際情況;另一方面, 「法理社會」被成員之間的團結感所特徵化,其「源 自個體的結合、小且相對簡單的機構以及對整體社會集體忠誠。」42團結這最後一種類 型被深刻地共有價值觀和信念所闡明,並無須從外部被強迫實行。日本漢學家,例如 谷川道雄和平野義太郎,特別地欲試著定義日本和中國的鄉村區域的群體結合的性 質,提出了「共同體」此概念,其能夠被一般地從「內部的政治結構以及共有的宗教 機構和信念」43定義為集體的團結性。猶太歷史學者利用“Kehillah”一詞為適合的架構, 40. 41. 42 43. Ferdinand Toennies, Community and Society (Gemeinschaft Und Gesellschaft), trans. Charles P Looomi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63 [1887]). Margaret L Andersen and Howard F Taylor, Sociology with Infotrac: Understanding a Diverse Society (Belmont, CA: Thomson, 2007), pp. 130-131. Andersen and Taylor, Sociology with Infotrac: Understanding a Diverse Society, p. 131. Philip C. Huang,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5), p.28. For more about the Japanese approaches to the concept of Kyodoutai, see:Joshua Fogel, “New Directions in Japanese Sinology,”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44 (1984); Huang, The Peasant.

(16) .13.. 描述猶太歷史中的群體結合的性質。“Kehillah”的社會建構,根據猶太歷史編纂,為迫 害和分散的結果,經歷國家瓦解後的許多個世紀,藉此猶太人仍能實踐其社群生活— 自治存在的最後遺留。44此最後定義已被廣泛地運用於開封猶太社群的研究之中。由於 某些原因,世界上不同區域的猶太後裔創造了相似的社會機構換文化認同。 首次被 Benedict Anderson 所提出的影響深遠的概念「想像的社群」,其原初的目 的在於民族主義和民族認同的概念化45,似乎符合我在開封猶太社群中所探查到的群體 結合的主觀和模糊性質。因此,我的關於「開封猶太社群」或者「猶太後裔的社群」 的討論,適應於如 Anderson 所概念化的結合的真實類型的理論設定,而非聯結此社會 群體於社群的制度化類型。 定義文化認同. 立. 政 治 大. 文化認同為本論文的核心。認同在一般層面以及民族和文化認同在特殊層面已在. ‧ 國. 學. 重要的研究中逐漸成形,持續地檢視和重新評估過往的定義。圍繞此詞語的討論不僅 提供了支撐這些複雜概念的不同層面的重要觀點,且展示了一條概念化過程的有趣途. ‧. 徑,在此處新典範掩蓋了且在某些時候甚至完全地屏除了舊典範。此過程應該歸因於 「個體」的概念化以及其與「社會」和/或「他者」的關係的持續發展。涂爾幹宣稱個. sit. y. Nat. 體為社會而非其他方式的產物,其顯示了思想的重要轉變且因此亦促進了「自我」的 重新評估。此新開啟的討論藉由關於「自我」的新見解以及諸多思想學派,例如弗洛. io. al. er. 伊德學派和拉康學派的精神分析以及結構主義、後結構主義、後殖民主義等的文獻閱. n. iv n C hengchi U 背離歷史學的觀點,本論文之目的並不在於呈現「認同」和「文化認同」概念的. 讀所帶來的複雜性而進一步被激起。. 理論系譜的徹底討論,而是去探索它們從整體來說如何應用於社會的歷史研究,且更 多在於它們於文本以及歷史材料寫作的具體呈現,即有關晚期帝國時期中國的個體和 群體的研究。 認同的觀念,當其普遍流行於現今的學院著作,特別是在社會科學和歷史學時, 其已經背離個體的自我創造感知的正統觀念且更強調廣泛的文化和社會背景,即「復 甦的」的認同之不同層面。如同 Stuart Hall,文化認同和文學描寫的傑出作家,向我. 44. 45.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Japanese Studies of Modern China since 1953: A Bibliographical Guide to Historical and Social-Science Research on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 ed. John King Fairbank Noriko Kamachi, Chūzō Ichiko (Harvard: Harvard Univ Council on East Asian, 1975). See the definition of Kehillah in William W Brickman, The Jewish Community in America: An Annotated and Classified Bibliographical Guide (New York: B. Franklin, 1977), p. 361. For “Imagined Communities” see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f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1991)..

(17) .14.. 們訴說的: 認同並非如我們所想像的那般容易瞭解或理所當然。也許與其將認同的見解視 為一已經被完成的事實,即新的文化實踐並展現,相反地,我們應該思考,認 同應該被視為從未完成、總是在過程之中且總是在展現之中而非之外所構成的 「產品」。46 然而,當認知到認同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地方或者“Habitus”中被創造這樣一個事 實,如果濫用了 Pierre Bourdieu 的詞語,即假定一系列優先於特殊文化處境的討論的 應被解答的附加的問題。其中一個主要的問題為認同被建構的環境之性質,換句話說, 即社會論述的性質應解釋個體或群體的認同的建構。有兩個主要觀點觸及認同形塑進 程中的行動者的性質:第一種觀點假定關於在此進程中或者當討論到「群體認同」 、 「民. 政 治 大 一種內部的創造亦是所涉及的群體的自我意識和自我定義;第二種觀點視認同為外部 立 族認同」或者「文化認同」和群體自身時,個體的主要角色。認同,在此案例中,是. 社會所創造,且應被視為從外部強迫的社會和文化建構。李討論了這兩種觀點且他們. ‧ 國. 學. 能夠定義「文化認同」如下:. 至少有兩種不同的方式思考「文化認同」 。第一種立場定義「文化認同」為一共. ‧. 有文化,一種集體「真我」,藏諸他處,更表面的或人為的受壓迫的「自我」,. y. Nat. 人民普遍地處於共有歷史和列祖列宗之中。在此種定義內,我們的文化認同反. sit. 映了普遍的歷史經歷以及共有的文化符碼,提供我們,如同一「人民整體」 ,伴. al. er. io. 隨著依據和意義的穩定、不變和持續的架構,處於我們的真確歷史的分割與變. v. n. 遷之下……然而,此處有文化認同的第二種相關但不相同的觀點。第二種立場. Ch. i Un. 理解到,和其他相似的觀點一樣,存在著深刻且顯著的差異的重要觀點,其建. engchi. 構了「我們真的是誰」;或其他──如同歷史已經介入的──「我們已經變成 誰」 ;文化認同來自某處,擁有其歷史。但就像其他任何已歷史化的事物,它們 經歷了持續的轉變。遠非在某些本質化過去中永恆地固定不變,它們屈從於歷 史、文化和權力的持續「運作」。遠非僅僅根基於過去的「回復」,即等著被發 現和發現時,將確保我們自身的感覺進入整體,認同即是我們在不同立場所採 取的不同方式時的名稱,而我們所處的立場,即是過去的敘述。47 個體認同並無展現一單獨的本體論的整體,但卻是多層面向和要素所創造的複雜 建構。每一個層面根據時間和空間都在持續的變動著。嚴格說來,認同的討論如何能 夠適合於歷史學形式,即目的在於討論相較於單獨個體更大的社會整體的更加長遠的. 46. 47. Stuart Hall,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Theorizing Diaspora: A Reader, eds. Jana Evas Braziel and Anita Mannur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2003)., p.234 Hall, “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 p. 234.

(18) .15.. 發展?歷史編纂,其相對於例如心理學,一般來說並不致力於個體認同的研究,但涉 及大架構下—群體認同—此認同的表現形式,和其在不同社會論述,例如民族性、宗 教上的密切關係、社群主義等的展現。群體認同,儘管其多源和不穩定的性質,其仍 在社會史文獻中被視為一獨立且相對同質的本體論整體而被討論。本論文並非此標準 之例外。 在其 A translucent Mirror 一書,Pamela Kyle Crossley 明確地展示支撐晚期帝國時 期中國的認同之典範。在其觀點,一般層面的認同,以及特殊層面的民族和文化認同, 是一種從外部對個體(因此也對整個群體)進行逼迫的性質。在 Crossley 此書所討論的 案例中,地區的認同,姓族或甚至是個別氏族為「中國場域」的一部分,是個體和群 體認同形塑的過程中的關鍵決定性要素。 「這種認同之外的文化零碎物已被胡亂拼湊且. 政 治 大 在社會理論和歷史學背景中的民族性的討論亦促進了社會理論中的又一核心問題 立. 擁有許多不同的相異的起源,且零碎物自身已非理論上的中立或者可替換的」。. 的激烈爭論—即「個體的顯著地自主行為和總體的、穩定的社會秩序之間的關係」48,. ‧ 國. 學. 亦被認知為「行為者和社會結構」的問題。同時激進的觀點接受社會世界是一穩定的 及無法抗拒的社會結構,行為者並無主動意志且並非其它什麼而是大調色盤上的色. ‧. 點,或者僅只是結構的傳播者。社會功能主義和結構主義方法論途徑的追隨者相較其. y. Nat. 他人更接近此極端。此爭論的其他極端中,有些人強調社會系統中個別行動者的重要. sit. 性和其決定性的效力。詮釋學是屬於此極端的重要方法論中的一個。不言而喻地,在. al. er. io. 這兩個極端之間,我們能夠發現理論和途徑的寬大範圍,其嘗試在這兩種觀點之間最. v. n. 為一個中介點。在這些著名的,試圖接近並複製個體和結構之間的衝突的理論框架之. Ch. i Un. 中,我們能夠發現 Anthony Giddens 的「Theory of Structuration」49和 Pierre Bourdieu. engchi. 的「Theory of Practice and Habitus」50。在社會系統內,不同的方法論將民族性概念化 能夠根據基本的「行為者—社會系統」而充分地被理解。 如同 Michael Dillon 所充分定義的,此種思考民族性的方法是「種族、民族和少數 群體,即那些被貶抑或者被發現不夠充分能夠解釋複雜的歷史和社會發展的舊範疇的 替換」。51 Frank Dikötter 在其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 (1997 年 48. 49. 50. 51. Key Concepts in Cultural Theory, eds. Andrew Edgar and Peter Sedgwick (London: Routledge, 1999)., p. 16 Anthony Giddens, The Constituiton of Society: 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ar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4). For the discussion of Habitus see: Pierre Bourdieu,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Michael Dillon, China's Muslim Hui Community: Migration, Settelment and Sects (Richmond Surrey: Curzon Press, 1999), pp. 3-4..

(19) .16.. 出版)一書中討論了中國的關於民族性和民族主義的的學院論述。他展示了這些詞語中 的「客觀結構化」如何實際上仍能出現在今日的中國學院著作之中。他從 90 年代的中 國學者 Su Xiao-Kang 的書中引述了如下的「中國民族性」的定義: 這條黃河恰巧孕育了黃皮膚的國度。此外,此國度亦談及其炎黃先祖。今日, 在地表上每五人就有一人是炎黃後裔。52 第二種名為「主觀功能化」的談論民族性的途徑 53,首次出現於 20 世紀 60 年代, 且被至今的社會學和人類學的主流學派所擁護。此途徑的擁護者「將民族描繪成被那 些擁有其自身認同的群體成員所定義和描述的主觀現象。不論是情感的、實用的或是 政治的,此認同為在群體內部迎合群體成員的內在需要。」54如 Rogers Brubaker 所論 證的,民族性並非藉由社會群體的界線和認同,而是藉由基於人民對社會和歷史的理. 政 治 大 在現今中國認同的囘東干論述的研究中,Dru Gladney 提出關於認同的討論的第三 立. 解之範疇而被構成。55. 種途徑。他提出「想像一種相關的、相對的且根基於人民認知到「囘」置落於其自身. ‧ 國. 學. 的歷史呈現的認同。」56在其理論中,Gladney 利用被其稱為「相關變異性」或是「對 話的相互作用」的模式,提出了背離 Evas-Pritchard 的關於帑爾人社會的經典研究的觀. ‧. 點。他概述了關於社會進程的如下討論:「當帑爾人(或丁卡人)面對外在的力量時,它. y. Nat. 們統一並組織高度的政治複雜性以回應所接收到的挑戰。當威脅消失,他們變得多樣. sit. 化與碎裂化。」57根據 Gladney,認同是感知到外在威脅的直接產物,並由於外在威脅. al. er. io. 的動態性質,認同應被視為相對的詞語。此觀點的相對性論點完全回應於阿拉伯白話. v. n. 格言:「我與我的兄弟結盟對抗我的遠親,且與我的遠親結盟對抗陌生人」。58. Ch. i Un. 群體認同的不同方案能夠歸因於個體之間的團結的不同(但令人欽佩的)類型。在. engchi. 接下來的段落中,我僅試圖討論這些類型其中的兩個—即我認為最適於我們有關明清 時期的中國社會的討論的類型。儘管這兩種團結類型之間存在不一制,他們並非替代 性的,而是被遮敝的認同的兩個面向。我將標記第一種類型,其在「當地社群」一詞 下頻繁地被描述成群體團結的相對具體的形式。此處的「當地」一詞並無需有相關於 52. 53. 54 55 56 57 58. Frank Dikötter, "Introduc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 ed. Frank Dikötter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7)., p.1; 蘇曉康 Xiao-Kang Su, “He-Shang 河殤 (River Elegy),” Chinese Sociology and Antropology 24 (Winter 1991-2), p.9. Chung Min Chen, Ying Chang Chuang and Shu Min Huang, "Introduction," Ethnicity in Taiwan: Social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eds. Chung Min Chen, Ying Chang Chuang and Shu Min Huang (Taipei: Academia Sinica, 1994)., pp. 8-9. Chen, Chuang and Huang, “Introduction,” p.8. Rogers Brubaker, Ethnicity without Group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p. 64. Dru C Gladney, Dislocating China: Reflections on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p.189. Gladney, Dislocating China: Reflections on Muslims, Minorities and Other Subaltern Subjects, p. 189 ‘Ana wa-‘axi ‘ala ‘ibn ‘ami wa-‘ana wa‘ibn ‘ami ‘ala l-gharib ‫اﻧﺎ واﺧﻲ ﻋﻠﻰ اﺑﻦ ﻋﻤﻲ واﻧﺎ واﺑﻦ ﻋﻤﻲ ﻋﻠﻰ اﻟﻐﺮﻳﺐ‬.

(20) .17.. 地理上的距離,而傾向於反映團結的更可行的和直接的形式。這種形式能被發現於鄉 村聚落的居民、宗族系譜或姓族的成員、特定導師的學生或思想學派等之間。在下面 將討論的個體和其「社群」之間的互動並無必要是平等的或是水平的權力結構,然而 其需要其參與者之間的互動的嵌入方式;第二種類型在當地和直接的環境下擴展開 來,並聯接個體(或群體)於廣闊的整體,用伊斯蘭重要詞語來說即是“Umma”。此類型 被頻繁地用兩個對切的詞語──「大流散」和「文化」(從依照區別支配和邊緣文化的 意義上來說)所討論。此團結類型的真正性質相較於上述的討論更加抽象和模糊,且在 大部份案例中並無涉及個體的具體設定,而是如濫用 Benedict Anderson 的術語來說即 「實質社群」。 Philip A. Kuhn,在其海外華人社群認同的討論中,談及認同的這兩種類型時使用. 政 治 大 在家族背後,它們是社會行動的基本先賦單元」 ,而次要認同為「社群組織(民族主 立. 了「首要」與「次要」等詞語。他定義首要認同為「被同胞所分界的人口的部份…… 59. 義或泛華運動)的超方言形式,由於儘管它們在確切歷史聯結中的有力之影響以及綜合. ‧ 國. 學. 性力量,它們的組成要素已是更加持久的首要社群。」60在 Kuhn 的討論中,「首要認 同」涉及團結的直接和具體的,發現於中國的相似地區的居民,或是相似的海外方言. ‧. 群體社群的成員之間的類型。 「次要認同」涉及團結的更抽象的形式,在 Kuhn 的案例. y. Nat. 中—團結處於民族主義世界觀(即個體聯結其自身於一後設結構)之外,在此案例中,. sit. 即是中國。然而,這兩種團結類型之間的關係,並非「替代的而是被遮蔽的,個體的. al. er. io. 認同反映了其同時地伴隨不同功能和組織的上升程度的對於社群的歸屬。」61. v. n. 在本研究中,我將試圖融合從 14 至 17 世紀的開封猶太群體之間的文化認同形塑. Ch. i Un. 過程的討論中的要素。雖然我將強調在此過程中外部固有的「Habitus」所扮演的角色,. engchi. 我亦將留意此群體的文本遺跡的細讀。. 本論文所運用的方法論,結合了許多架構和理論途徑,一般普遍地使用於社會史 的研究,特別地是使用於晚期帝國中國社會的研究。在一手史料和分析它們的過程中, 我應用了論述與權力的理論框架,且特別是呈現於傅柯的著作中這些詞語的概念化。 我提出了背離在官方和大眾論述以及社會現實之間的僵化互動的觀點。如傅柯所聲稱 的,官方和大眾論述是社會現實的產物,但也約束和限制此現實。如同我將在此論文 中所論證的,認同形塑的過程被表明於官方和大眾論述中的社會現實所指引。因此, 為了描繪此認同的變換,理解被論述和文類所認識到的社會趨勢是充分的。. 59 60 61. Philip A Kuhn,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p. 170 Kuhn,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p. 171. Kuhn, Chinese among Others: Emigration in Modern Times, p. 171..

(21) .18.. (五) 研究目標和本論文之組織 如同本論文的主要目的在於討論橫跨 14 至 17 世紀的文化認同的發展,我發現在 研究的限制下,合併如下的段落將是重要的: 本文的第一個部份向讀者介紹猶太人存在於中國且特別是開封猶太社群的研究之 認識論背景。在此段落,我回顧了西方和中國的談及猶太人存在於中國的史料。在此 章節,我將介紹在此論文中所廣泛引述和分析的豎立於開封禮拜堂附近的五塊碑石。 晚至 18 世紀中葉所撰寫的傳教士敘述,是創造對歐洲和亞洲的中國猶太人的主題的極 大關注的催化劑,同時也被視為許多學院作品中的主要歷史材料。然而,這些敘述都 基於三位傳教士的田野調查──Gozani、Domenge 和 Gaubil──從歐洲來到中國,且. 治 政 大 並不懂希伯來文或波斯 藉由《塔木德經》曲解之前」。在這三位傳教士之間,Gozani 立 文,Gaubil 具備有限的中文能力且毫無猶太知識,僅有 Domenge 具備中文溝通能力和. 為了明確在他們的著作中所宣稱的特殊目的而到達開封—猶太經文和身份的揭露, 「在. 學. ‧ 國. 閱讀希伯來文的能力,然而他缺乏有關猶太儀式的知識。然而,這些技能的缺乏並不 能阻礙他們撰寫關於此社群的廣泛敘述。因此,猶太社群的敘述描繪了猶太後裔的組. ‧. 織性會眾,其遵守諸多猶太習俗且頻繁地由於猶太儀式而聚集於猶太教堂。然而,此 種目的論傾向的方法論以及在異國話語中被引領的全面評述,呈現了對其信譽的巨大. Nat. sit. y. 挑戰。因此,根據由於這些評述的時間組成和本研究所討論的時段之間的時間間距而. er. io. 來的認識論上的疑惑,在本論中涉及這些評述之處是相當有限的。 第二個部份討論元代中國「猶太人性質」的民族範疇。此範疇為廣泛社會典範的. n. al. Ch. i Un. v. 一部分,其在合法的、官僚主義的和當地的背景中被合併及顯示。猶太人似乎過著隔. engchi. 離的生活,保存著他們的遺產和宗教習俗,且保持著獨特的文化認同。在某些案例中, 猶太人在起源於中亞,例如穆斯林和基督徒—統合於「回」以及「色目人」的分類類 別之下—的一神論大集團下被確認。在此部份,我亦將呈現許多能夠進一步闡明在猶 太人和非猶太人之間所建構的社會接觸的類型之框架,以及他們所創造出的作為結果 的認同性。 第三個部份之整體研究的重點在於,試圖分析元代衰落以及明代建立對於猶太後 裔的文化性質所帶來的衝擊。此部份在本論文中分散至第 4 到第 7 章,每一章都致力 於建立於明代的新社會典範的特殊層面之討論。 統治權的轉變並不只是權力的轉換,亦顯示於社會、政治和宗教改革以及新的官 方社會論述的起始之中。當新社會論述無法理解蒙元時期的民族分類,且將此認同性 的觀念重組為「文明的」和「野蠻的」的二分架構時,猶太後裔面臨假定的自我定位 之新範疇的真正需求。如同第五章所介紹的,姓族和被視為主要社會框架的親屬聯繫.

(22) .19.. 之社會建構,透過「猶太性質」而能以新的形式出現。民族集聚,在新的社會現實之 下,伴隨對於姓族和宗譜的認同,而被替代。因此,宗譜變成個體和集體認同的主要 組成部分。 新的社會現實亦包含被當地社群認可的社會分層和菁英階級的出現,且負有對當 地的責任。如同我將在第 6 章所討論的,歷史材料呈現了在當地社會的上層階級中的 猶太後裔的顯著參與。因此,為了能夠增進對於開封猶太後裔的文化認同之討論,探 討行為圖像以及晚期帝國時期的菁英的自我意識是重要的。如此看來,菁英不僅是創 造和維持認同性的主要行為者,其獲得在歷史材料以及一些猶太歷史遺跡所出現過的 「一賜樂業」之名,且他們試圖應用此團結類型以強化當地自治以及擴展他們的社會人 脈。本論文此部份在於討論涉及開封猶太後裔之間的文化認同的菁英角色的性質。. 政 治 大 歸因為猶太教堂。根據此觀點,猶太認同的顯示為猶太儀式和宗教習俗的遵守。如同 立. 猶太認同的中心,如同其在傳教士的著作以及近期學院學者的著作中被宣稱,被. 我在第 7 章所討論的,此描述並不能完整地符合我們對於晚期帝國時期的宗教氛圍─. ‧ 國. 學. ─充滿對抗異端教派和儀式的陣營以及嚴格宗教控制的執行──的認識。本研究此部 份試圖緩和某些猶太認同的出現和普遍於當地社會的宗教現實之間的衝突。因此,此. ‧. 部份將提供一種能夠增進我們對於猶太後裔的文化性質的理解之社會框架。. y. Nat. 作為本論文的總結部份,我將綜合在此前章節所討論的主要社會層面,如同他們. sit. 被表明於三個人的傳記之中。趙誠的傳記能夠加強我們對於猶太的社會形塑以及其他. al. er. io. 經歷明代首個世紀的統治的中西亞後裔的理解。適應於中國姓族的以及進一步的進入. v. n. 記載於個人敘述的軍方官員世襲階級,能夠說明社會進程,即透過猶太後裔而轉變的. Ch. i Un. 從外國人到當地人的文化處境。艾俊—受過高等教育的學者及詩人,社會化於其時代. engchi. 的傑出學者圈子—的傳記,呈現了艾俊所經歷的特殊習俗的有趣例子。此習俗呈現了 對於開封猶太後裔作為對其猶太根基的強烈依附的巨大挑戰;第三部為趙映乘的傳 記,其為高階官員,生活於 17 世紀晚明清初的混亂之中。趙居於反抗明朝忠黨之陣營 中的領導地位。身為思想和儀式的中國教化和標準化的重要擁護者,趙促進了在其治 下區域的教育方案。這三位代表人物的敘述能被視為試圖去勾勒和呈現 14 至 17 世紀 的猶太文化認同的真正形式。 如同本論文的時代界定於 14 至 17 世紀,我將簡短地討論一些出現於此時代末或 隨後數十年的主要社會轉變。然而,18 世紀的社會現實的更深層的討論應設法在此議 題之後的研究中處理。 我選擇將研究集中於 14 至 17 世紀之間有諸多原因:此時期開始於中國社會史的 兩個顯著要點:一方面,處於元代晚期的混亂之中以及隨後的社會秩序的轉變;另一 方面,於 17 世紀,我們能夠發現社會秩序的其他轉變—滿州清代的新社會秩序的建.

(23) .20.. 立,直至 17 世紀晚期康熙朝而臻至成熟。此外,此時期關於開封猶太後裔的歷史材料 不僅充分地能夠致力於此研究,且能夠呈現涉及此時期的中國與穆斯林之間的歷史材 料中的比較的幾個要點。.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24) 第二章:研究開封猶太人的材料 (一) 中國早期猶太人文獻 許多外來旅行者在中國的書寫文獻以及考古發現,顯示出猶太人過去出現於中國 的國外貿易中心,且約在七世紀起,集中於東海岸邊的進口城市以及絲路沿線的貿易 據點。自十七世紀初傳教士「發現」開封的猶太人開始,便促成幾波前往開封考察的. 政 治 大. 風潮,他們的報告以及研究成為研究開封猶太人社群的主要史料。 隨著蒙古征服中國,關於猶太人的正式與非正式的中文文件逐漸出現。其他的相. 立. 關文獻可以方志以及文集中發現,甚至是明清時期的文獻。. ‧ 國. 學. 接下來的段落,我將簡略地介紹可用研究古代中國猶太人的史料。1. (二) 絲路上的猶太人. ‧. 二十世紀初,中國北方的挖掘活動中,發現八世紀到九世紀間耳熟能詳的「絲路」 ,. y. Nat. sit. 其中兩項重要的考古發現指出,猶太人在中西貿易中相當活躍。第一項發現是一份三. al. er. io. 百七十九字、用猶太波斯文(一種用希伯來文寫的新波斯方言)寫成的文件,而這項. n. 發現乃是由英國考古學家奧理爾.史丹(Sir Auriel Stein)先生於 1901 年在丹丹烏里. Ch. i Un. v. 克(Dandan Uiliq,於塔里木盆地)主持的。這份文件經過馬格留斯教授(D.S. Mergolioth,. engchi. 1858-1940)的破譯後,似乎是一份猶太商人的商業文件,可以追溯至西元 718 年。2 第二項發現稍晚於第一項發現,在 1908 年於敦煌莫高窟。知名法國學者佩利歐教 授(Professor Paul Pelliot, 1878-1945)挖掘出一頁猶太祈禱書,可追溯至八世紀晚期到 九世紀早期之間。3. 1. 本研究時代斷線為十四到十七世紀,我只會討論在此時代斷線中的相關材料。由於篇幅的限制,我 不會討論十八到二十世紀的相關材料,當然,這些材料可以成為另一個值得研究的對象。. 2. Donald Daniel Leslie, The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Jews: The Jewish Community of Kaifeng (Leiden: E. J. Brill, 1972)., p. 162. Leslie, The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Jews: The Jewish Community of Kaifeng, p. 162. 3. 21.

(25) .22.. (三) 阿拉伯旅行者 對於中國史家而言,由於中國相關的外國記述相當罕見,而八世紀到十世紀間, 阿拉伯商人在西亞與東亞間的貿易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些拜訪中國港口城市的阿拉 伯旅行者們所留下的紀錄,可說是相當重要的史料。 九世紀的阿拉伯地理學者伊本.庫爾達比(‫ اﺑﻦ ﺧﺮداذﺑﻪ‬,‫اﺑﻮ ﻗﺎﺳﻢ ﻋﺒﻴﺪاﷲ‬, 820 – 912)在他的 《論路線與王國》(Kitāb ‘almasālik wa-l mamālik ‫)آﺘﺎب اﻟﻤﺴﺎﻟﻚ واﻟﻤﻤﺎﻟﻚ‬提到一群猶太商人, 他稱之為 Radhanites (Al-Radhania, ‫。)اﻟﺮذﻧﻴ ﺔ‬Radhanites 乃是根據伊本.庫爾達比往返 歐洲與中國之間,從陸地到海洋,精通多種語言,並在東西之間交換許多商品後,所 得到的稱呼方式。4. 治 政 大‘akhbār ‘al-Buldān ‫)اﺧﺒﺎر اﻟﺒﻠﺪان‬ 寫成的論文《土地的探索》(“Exploration of the Lands”, 立 也有關於 Radhanites 的類似描述。在此書中,其拼字方式為 Rāhdhānīa (‫)راهﺬاﻧﻴﻪ‬,這點. ِ此外,在波斯地理學家‘Ibn ‘al-Faqqīh‘al-Hamadāni’s (‫)اﺣﻤﺪ اﺑﻦ اﻟﻔﻘﻴﻪ اﻟﻬﻤﺪاﻧﻲ‬用阿拉伯文. ‧ 國. 學. ,而 Dāni ‫داﻧﻲ‬ 顯示出這個名字與波斯語的淵源(在波斯語中 Rāh ‫راﻩ‬意思是「路、路線」 的意思為「掌握知識的人」)。5. ‧. 過去,曾經有一位阿拉伯旅行者於九世紀末拜訪了廣東(Canton) ,並留下一份重 要的證據。他提到一起屠殺,發生於 877 年九月二日到九月十三日之間廣東的某處,. Nat. sit er. al. n. (四) 中文文獻. io. 基督徒以及祆教徒。6. y. 在此屠殺中,十二萬名外國居名遭到殺害,他聲稱這些受害者之中有穆斯林、猶太人、. Ch. engchi. i Un. v. 蒙古征服中國帶來的不僅是兩個王朝間統治權力的更迭,同時也為「中國」帶來 政治、社會與文化層面上的重要轉變。 雖然,猶太人並沒有在元帝國的建立中扮演主動的角色,但許多猶太人的後裔卻 隨著其他中亞民族進入中國,為蒙古的宮廷、行政機構與軍事系統效力。 在元帝國時期,不僅是猶太人的實際存在變得更加重要而已,他們也開始於出現 在正式與非正式的中文著作中。在提到猶太人時,不論是「主吾」(Zhu-Wu) 、 「術忽」. 4. 'ibn Khurdādhbih 'abu Qāsim 'Ubaidallah, Kitāb 'Almasālik Wa-'Almamālik ‫اﻟﻣﺳ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ﺎﻟك آﺗــــــــﺎب‬ ‫( واﻟﻣﻣﺎﻟ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ك‬Leiden: Brill, 1888 C (1306 H))., p.154 5 'al-Hamadāni 'ibn 'Al-Faqqīh, Kitāb 'Al-Buldān ‫( اﻟﺑﻠ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ـدان آﺗــــــــﺎب‬Leiden: Brill, 1888 C (1306 H)). 6 更多關於「外國特區」的細節,見:Jean Sauvaget and Abu Zayd Hasan ibn Yazid] [al-Sirafi, Ahbar as-Sin Wa L-Hind: Relation De La Chine Et De L'inde (Paris: Belles Letres, 1948), p. 40-41; a full bibliography on references in Arab literature to the life of foreign merchants in china, 見Leslie, The Survival of the Chinese Jews: The Jewish Community of Kaifeng, p. 166-17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ork Flow Analysis: Since the compound appears in only 2% of the texts and the combination of two glyphs is less than half of 1% of the times when the single glyphs occur, it

Richard Edwards, “How Real Is Real: The Thirteenth-Century Painter’s Eye,” Journal of Art Studies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With the proposed model equations, accurate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on a mapped grid using a standard method, such as the high-resolution wave- propagation algorithm for a

The five-equation model system is composed of two phasic mass balance equations, the mixture momentum equation, the mixture total energy equation, and an evolution equation for

McRae 的 The Northern School of Chinese Chan Buddhism , 和 Bernard Faure 的 The Will to Orthodoxy-A Critical Genealogy of Northern Chan.. Buddhism

In this paper, we build a new class of neural networks based on the smoothing method for NCP introduced by Haddou and Maheux [18] using some family F of smoothing functions.

3: Calculated ratio of dynamic structure factor S(k, ω) to static structure factor S(k) for "-Ge at T = 1250K for several values of k, plotted as a function of ω, calcu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