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Copied!
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 Library Sciences http://joemls.tku.edu.tw. Vol. 51 , no. 3 (Spring 2014) : 337-364. 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Citation Type Analysis on Humanity Literature of Taiwan. 蔡 明 月* Ming-Yueh Tsay* Professor E-mail:mytsay@nccu.edu.tw. 邱 琦 茹 Chi-Ju Chiu Graduate Student. English Abstract & Summary see link at the end of this article. http://joemls.tku.edu.tw.

(2)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 337-364 DOI:10.6120/JoEMLS.2014.513/0594.RS.AM. 蔡明月a* 邱琦茹b 摘要 本研究利用引用文獻分析法 ,針對國內人文學各學科頂尖期刊 , 以 2011 年所出版研究性文章為樣本 ,探討其論文結構與引用文獻 出現在文章中的位置。再者 ,進一步採用 Frost 模式 ,分析各學科 引用類型以及國內外引用類型的異同。本研究結果發現 ,國內文 史哲藝術四門人文學科以論述型文獻為主 ,語言學以結構型文獻 為主。論述型文章的引用文獻以本文部分最多 ,結論最少;結構 型文章之引用文獻則是緒論部分最多 ,研究方法次之。人文學大 多引用作品原著的首次作品 ,引用類型以支持作者意見或事實描 述為主。整體而言 ,國內外引用類型分布大致相似 ,不同之處各 學科略有差異。本研究結果可以了解人文學學者的引用特性與資 訊需求 ,進而提升圖書館相關服務。再者 ,亦可增進人文學者對 引用文獻本質的認識 ,並期望為未來相關實證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人文學,引用類型,期刊論文結構,引用位置,引用 文獻分析. 緒 論 由於現今社會變遷與科技技術日益精進 ,許多國家的研究發展都偏向自然 科學 ,使得社會科學與人文學面臨極大的挑戰。社會的進步需要自然科學與人 文社會科學並重以達到互相制衡 ,若只強調狹義的經濟發展與科技研發 ,往往 會造成社會中不同體系間的不平衡 ,甚至因此而衍生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行 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2000,頁 1)。人文學主要在探討及反省跨越時間與空間 的不同文化 、文本與器物 ,發掘美學 、道德 、文化價值的根基 ,以及這些價 值如何延續 、如何轉型或是受到什麼挑戰 ,其領域涵蓋甚廣 ,學科範疇包括歷 史 、文學 、語言學 、哲學 、視覺暨表演藝術研究等。然而 ,比起自然科學領. a. 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 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研究生 *本文主要作者兼通訊作者:mytsay@nccu.edu.tw b. http://joemls.tku.edu.tw 2013/09/27投稿;2014/04/10修訂;2014/04/17接受. 研究論文. 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3) 338.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域 ,人文學科所受到的重視與支持是相當微弱的(余寶琳 ,2011)。人文學表現 在學術成就的學術論文及其引發的引文分析研究 ,亦較少受到關注。 正文及其引註之參考文獻構成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通過引註之連結 ,可 建立引用與被引用的學術網路 ,揭示領域知識之互動關係 ,達成學術傳播的目 的。引用文獻在學術傳播具有多變及獨特的功能 ,傳統對於「引用文獻」的解 釋是指在論文最後部分或散見於文中每頁下方(一般稱為註腳)的書目性參考資 料(Liu, 1993, p. 1)。一篇文獻之所以被另一篇文獻引用是因為被引用文獻提供 了相關資訊 ,例如:找出更寬廣的研究內涵 、描述所採用的研究方法或提供支 持的數據或討論。引用文獻分析之基本假設是:文獻被引用的多少 ,反映出其 影響程度。被引用越多 ,表示影響越大;較少的引用 ,是較不受關注的象徵。 然而 ,以引用文獻做為評估工具的作法卻受到攻擊 ,原因無他 ,因為:沒有人 可以真正知道作者為何引用(Smith, 1981, p. 84)。引文分析的有效性受到許多 因素的影響導致批評不斷 ,其根本問題來自於引用行為的不確定性。因此 ,在 進行引用文獻數據分析之前 ,對於引用類型與引用行為應具備充分的認識。 Sollaci 與 Pereira(2004)的研究指出 ,1970 年代約有超過 80% 的期刊論. 文使用 IMRAD 架構 ,亦即緒論 、方法和材料 、結果和討論(Introduct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 Results, And Discussion)。IMRAD 目前幾乎已成為全球研 究性期刊採用的格式 ,其制式化的結構 ,為作者 、審查者 、編輯者與讀者提供 標準化的指南。然而 ,此種制式化的文章結構 ,是否在人文學領域普遍存在 , 是一值得探索的議題。 鑑於期刊文獻於學術傳播的重要性 ,本研究以國內人文學期刊論文為研究 對象 ,應用引用文獻分析的方法 ,探討並比較人文學各學科期刊論文結構 、引 用文獻在文本出現的位置。此外 ,更進一步以 Frost(1979)引文分類模式為依 據 ,剖析各學科引用類型之分布。本研究探討之具體問題如下: ㈠人文學科期刊論文結構為何? ㈡人文學科文獻引用位置之分布為何? ㈢各學科引用類型之同質性與差異性為何? ㈣國內與國外引用類型之同質性與差異性為何? 經由本研究結果 ,預期可增進對引用文獻本質的認識 ,並期望為未來相關 實證研究提供參考。此外 ,在比較國內外期刊結構與排版規範上提出建議 ,以 做為國內期刊出版國際化的參考。. 二、文獻探討 本研究以國內外人文學期刊論文為研究對象 ,應用引用文獻分析的方法 , 探討並比較人文學各學科期刊論文結構 、引用文獻在文本中出現的位置。此 http://joemls.tku.edu.tw.

(4)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339. 外 ,更進一步以 Frost(1979)引文分類模式為依據 ,剖析各學科引用類型之分 布。以下針對人文學本質與引文分析 、引用位置與引用類型 、人文學引文分析 與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分析之實證研究四項加以論述。. ㈠ 引文分析 引用文獻分析乃書目計量學之最大分支研究。其理論根基於出版品之「互 相引用」的關係上。鑒於引用文獻的重要性 ,本研究將針對人文學探討引用文 獻在文章中的關聯性 ,並了解人文學文獻之引用類型。 一般人相信 ,從文章內容的引用文獻可推斷出引用資料的動機 、目的和引 用的功能。引用行為通常來自於文章的作者。雖然在傳統的描述上作者有說明 引用了什麼文獻 ,但是很少證據顯示為什麼要引用此篇文獻(Brittain, 1970)。. Forst(1979)也提到 ,引用文獻的功能是相當複雜的 ,只能在研究的過程中發. 現相關資訊 ,但是很少研究將引用文獻的功能做分類 ,並設計出適合的分類準 則。部分學者曾發展一些適用於不同領域的引用類型 ,企圖說明各領域引用文 獻的功能及引用文獻與本文之間的關係 ,以增進對引用文獻本質的認識。. ㈡ 人文學及其文獻引用分析 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版所述 ,思想家李凱爾特(Heinrich Rickert)認 為:「自然科學的目的在於從個別的例證中導出一般規律 ,而人文學則著重個 案的研究 ,關切的是個體在文化和人文背景中的獨特價值 ,並不尋求一般規 律」(人文學科 ,無日期)。當今人文學科重要理論包括:1. 人文學科所關心的 是對人生 、命運 、自由等問題所做的想像和觀念思考 ,而非事實 、客觀的觀察 與預測;2. 人文學科的邏輯在探究人類活動個別事件 ,而非事件的成因;即在 認識人性 ,了解人類的處境(方德隆 ,2000)。因此 ,人文學是排除科學之外 的與人類思想 、人類價值 、人類文化有關的學習。其原意是希臘羅馬經典文學 的研究 ,之後擴展為包含語言 、文學 、藝術 、歷史與哲學等學科的研究(Humanities, n.d.)。準此而言 ,人文學與強調客觀審視世界現象的自然科學與社會 科學 ,存在著本質上的差異。因此 ,其引用文獻或亦專具特殊性 ,是值得探索 的議題。 Goffman(1985)透過引用文獻分析法 ,探討人文學文獻的使用特性 ,並與 科學文獻的使用特性加以比較。其研究結果顯示 ,人文學研究者引用文獻的主 題較為廣泛 、語文種類較多 、涵蓋時間較長且資料類型較為複雜 、引用圖書的 比率也較高。Archambault 和 Gagné(2004)研究發現 ,人文學書目分析所需的 大量數據和理論發展都較自然科學緩慢 ,由於時間和引文的不足 ,使分析更加 困難。Knievel 與 Kellsey(2005)分析 9,131 個參考書目 ,從八個人文學門期刊中. 選定 2002 年出版的所有卷期進行分析 ,八個學門包括藝術 、經典 ,歷史 ,語 http://joemls.tku.edu.tw.

(5) 340.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言學 ,文學 ,音樂 ,哲學和宗教。該研究發現人文學門之引用模式有很大的差 異。該研究亦確認在大部分人文領域中 ,雖然有些領域引用專書頻率比預期中 來得低 ,專書仍為最主要的引用文獻來源。文學的引用動機研究 ,甚為少見。 Frost(1979)針對德國文學作品進行引用文獻分析。其研究結果發現 ,文 學領域的引用多屬意見的旁徵博引與科學文獻多為事實資訊的引用 ,大相逕 庭。尤其在科學引用中 ,最常見的二大理由:肯定他人成就與植基他人理念 , 在文學領域是相當罕見的。Hellqvist(2010, p. 316)自理論觀點探討人文學門中 語言學 、圖書資訊學 、歷史學與科學社會學四學科之引用。其研究發現 ,人 文學慣常將參考引用之人名及其文字或其他事實資訊融合至內文 ,呈現出研究 者與其研究的對象共存 ,互相結合為一體。因此 ,人文學的參考引註較多整合 在內文之中 ,造成引文與正文區隔的困難。此外 ,對照 、辯解與否定等引用 是作者為文的自由 ,此類引用亦揭示人文學採用參考引文與正文結合的原因。 是以 ,參考引文與正文密切連結 ,若與正文距離太遠則易造成閱讀與理解的困 難。總之 ,人文學參考文獻之引用與作者的原創理念 、智識結構 、文獻搜尋與 文章的書寫有關 ,引用特性會因作者寫作文體 、認識論與文章結構之不同而有 差異。. ㈢ 臺灣人文學及社會科學文獻引用分析實證研究 近十年來 ,國內有關引用文獻之實證研究 ,主要偏重在引用文獻之資料類 型分布 、引用格式 、學科自我引用等現象 ,且大多數都是針對一個學科或某特 定類型之文獻加以分析。至於 ,探討其在文章中引用位置之研究則幾乎未見。 以下針對國內人文學引文分析研究進行敘述 ,並舉一社會科學引用位置實證研 究加以說明。崔燕慧(1997)針對國內地區出版的 83 種文史哲期刊 ,選定 1990 年到 1994 年間所刊載的學術論文 5,955 篇做抽樣調查 ,分析其中 346 篇樣本期刊. 論文的 15,261 筆引用文獻。其分析結果顯示 ,文史哲研究者大量使用專書 ,也 高度引用古籍;期刊的使用相較於專書與古籍的使用比率較低;大量使用本國 語文文獻;英 、日文文獻是主要使用的外國文獻。文史哲研究者所使用的文獻 資料出版年代分布長遠 ,古今文獻都會使用到。引用文獻所屬的學科領域乃文 史哲學科為主 ,顯示人文學科自我引用比率偏高 ,引用其他學科文獻的情況並 不普遍。陳光華(2009)透過引用文獻的分析 ,探討 1996 年到 2006 年出版的中. 國文學與外國文學 44 種 ,共計 607 本期刊 ,4,168 篇期刊論文 ,分析國內的文. 學研究特性與引用特性 ,並探討學科自引的現象與文獻老化的現象 ,作為先前 文學研究領域研究者質性探討的補充與參考。蔡明月與李旻 (2013)針對國內 社會科學各學科 TSSCI 收錄且是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評比各學門排名. 第一的期刊 ,其 2010 年所出版的研究性文章為樣本 ,探討其引用文獻之資料類 http://joemls.tku.edu.tw 型 、語言 、年代與引用文獻在文章中的位置加以比較 ,最後針對研究結果進行.

(6)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341. 各學科的綜合歸納。 由上述內容可見,人文學的引用文獻研究產出不豐 ,且多半是針對人文學 某個特定學科進行引文分析 ,較少完整的以各學科為研究對象去分析歸納與比 較。因此,本研究欲透過引用文獻分析法來歸類台灣人文學各學科文獻引用位 置與引用類型,並進一步與國外加以比較 ,進而了解其中之差異性。. 三、研究方法、研究對象與研究限制 本研究首先利用引用文獻分析法 ,分析國內人文學各學科頂尖期刊 2011 年 所出版的研究性文章 ,以內容分析法分析期刊論文結構 、引用文獻在文章中的 位置與引用類型 ,引用類型乃是依據 Frost(1979)所提出之引用類型模式加以 分類。最後 ,針對研究結果進行各學科的綜合歸納。 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發展處於 2002 年開始陸續針對國內人文學各學科專 業期刊進行評比 ,本研究依據國科會人文處評比研究結果 ,從中選取各學門排 名在前之期刊 ,並與國內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資料庫(Taiwan Humanity Citation. Index, THCI Core)交互對照 ,最後文 、史 、哲和語言學四門學科 ,每學科各選 取二種頂尖期刊。藝術學門由於期刊評比類型因素 ,選取最重要之三種期刊。 總計選取 11 種頂尖期刊為研究對象 ,此 11 種期刊與文章篇數分別為文學:中國 文哲研究集刊 6 篇與臺大中文學報 19 篇;歷史學:新史學 15 篇與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集刊 16 篇;哲學: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8 篇與臺大文史哲學報 14. 篇;語言學:英語教學 15 篇與同心圓:語言學研究 12 篇;藝術:國立臺灣大學 美術史研究集刊 11 篇 、民俗曲藝 24 篇與設計學報 20 篇。. 針對以上各種期刊 ,進行立意抽樣法選取各學科 2011 年出版 ,共 160 篇. 文章 ,並至電子期刊資料庫下載(或影印紙本期刊)每篇文章的全文與參考書 目 ,作為各學科引用文獻的分析依據。下載的引文資料利用 Excel 試算表軟體 加以處理 ,自行建置書目資料庫。 本研究除探討國內人文學五門學科論文結構與引用文獻在文本出現的位置 外 ,更進一步分析國內外人文學科之引用類型。國內引用類型分析亦採用立意 抽樣法 ,每學科選取二種期刊 ,藝術學門三種 ,每種期刊抽取一篇文獻當作樣 本 ,並利用 Frost 之引用類型模式進行分析。. 國外人文學五種學科之期刊是根據 A&HCI 資料庫收錄期刊列表與「世紀期. 刊計畫」(Journals of the Century Projects, JCP)之研究結果互相比照 ,最後選定. 六種各學科重要期刊為研究對象。「世紀期刊計畫」為 1990 年至 2001 年間 ,由. 美國頂尖的主題專家圖書館館員共同進行(McCarthy, 2000)。本研究選定之國 外期刊樣本 ,除了藝術學門選擇二種期刊外 ,其他四學科各選擇一種期刊 ,. of Philosophy、語言學 Lan分別是文學 American Literature、哲學 The Journal http://joemls.tku.edu.tw.

(7) 342.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guage、歷史學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與藝術 Oxford Art Journal、Ethnomusi-. cology。每種期刊抽取一篇文獻當作樣本 ,利用Frost之引用類型模式進行分析。. 本研究國內外引文分析之探討 ,由於受到研究執行時間與巨量引文數之限 制 ,採立意抽樣法選定研究之樣本期刊與文章 ,因此研究結果可能無法代表人 文學各學科或人文學整體的樣貌 ,造成本研究之研究限制。然而 ,因本研究主 要目的在探討並比較國內人文學五學科之文獻結構 、引用位置與引用類型之性 質與異同。至於國內外之比較實為補充之延伸研究 ,旨在提供國內人文學研究 者之參考。再者 ,引用類型之探討本質是質化的「引文內容分析」,目的在剖析 發生的現象 ,因此立意取樣與樣本數不對等應是可接受之研究限制。. 四、研究結果 本研究完成人文學五門學科引用文獻特性分析 ,茲針對期刊論文結構 、文 獻引用位置與引用類型 ,敘述如下。. ㈠ 人文學期刊論文結構分析 國內人文學五學科期刊刊登之文獻 ,主要可分為論述型與結構型二大類。 所謂結構型文獻是指具 IMRAD 格式之文獻 ,亦即:緒論(包含前言 、導論與 文獻探討)、研究方法 、結果 、討論(結論與建議)。論述型文章分為緒論(緒 論)、本文 、結論三部分 ,本文內會有不只一項的標題 ,全依研究者需求自行 訂定。本研究分析國內人文學五門學科於 2011 年出版的學術性文章 ,以了解各. 學科期刊論文型態 ,選取符合論述型與結構型的文獻共 146 篇(詳見附錄一)加 以整理(詳見表 1)。. 本研究文學學門期刊選定樣本為臺大中文學報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二者 皆為半年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 2011 年出版 6 篇論文 ,皆列入本研究樣本。臺. 大中文學報 2011 年共出版 19 篇學術性文章 ,其中一篇為結構型 、一篇不符合. 學術性文獻不列入研究範圍。由表 1 可見 ,文學學門的研究以論述型中文文獻. 為主 ,其比率高達 95.8%。顯示文學研究者對於文章撰寫多採用論述的方式詮 釋 ,偏重針對文獻典籍或研究議題的整理 、描述與批判。 歷史學門的新史學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皆是一年出版四期。本 研究選擇此兩種期刊 2011 年出版的學術性文章進行分析;前者為 15 篇 ,後者為. 16 篇 ,共分析 31 篇論文 ,如表 1 所示。31 篇皆為中文論述型文獻 ,由此可知歷 史學研究仍以中文發表為主 ,格式完全依循研究者思辨模式 ,不採結構型的架 構撰寫。 哲學學門選擇半年刊的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8 篇與臺大文史哲學報 12 篇. 為分析對象。其中臺大文史哲學報 2011 年出版 14 篇學術性文章 ,因其中有兩篇. http://joemls.tku.edu.tw. 論文未能歸類 ,故刪除不予討論。由表 1 可知 ,哲學和歷史學文獻架構相似 ,.

(8) 343.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研究者都是選擇論述型作為文章撰寫模式 ,也多使用中文來發表研究成果。 藝術學門選擇了三種期刊 ,分別為半年刊的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11 篇 、季刊的民俗曲藝 24 篇與設計學報 20 篇 ,排除 9 篇缺乏標題無法歸納格式 與介紹性質的文章。從表 1 可見 ,此學門期刊論文結構與前三學門較不相同 ,. 然而還是以中文論述型文獻為主 ,占 52.2%。至於將文章分為緒論 、研究方. 法 、結果和討論四部分的結構型文獻雖占 37%,但 17 篇中有 16 篇都出自設計學 報 ,顯示設計學報和其他兩種期刊在文獻結構上有明顯不同 ,突顯出藝術學門 在研究上的多元特性。 本研究以英語教學 15 篇與同心圓:語言學研究 10 篇為語言學的樣本期刊。. 這兩種期刊都是季刊 ,於 2011 年出版了 15 篇和 12 篇論文 ,在進行歸類時排除. 兩篇不屬於學術性文章。表 1 的數據顯示 ,語言學以結構型文獻為主 ,高達. 96% 的文章都是結構型 ,只有一篇論述型英文文獻。英文寫作的比率(76%)高 於中文。由此可見 ,語言學的學術性文章多採用 IMRAD 的標準格式 ,寫作重. 視統一的規範。 表 1 人文學期刊論文結構之分布 學科 文學 歷史學 哲學 藝術 語言學 總 計. 論述型 結構型 總 計 中文 英文 中文 英文 數量 % 數量 % 數量 % 數量 % 數量 % 23 95.8 31 100 20 100 24 52.2 0 0.0 98 67.1. 0 0 0 5 1 6. 0.0 0.0 0.0 10.9 4.0 4.1. 1 4.2 0 0.0 0 0.0 17 37.0 5 20.0 23 15.8. 0 0 0 0 19 19. 0.0 0.0 0.0 0.0 76.0 13.0. 24 16.4 31 21.2 20 13.7 46 31.5 25 17.1 146 100.0. 綜合上述分析可得知 ,人文學領域以中文論述型文獻為主 ,文學 、歷史 和哲學之文章結構十分相似 ,多以論述型架構撰寫 ,較不重視文章的結構化 , 期刊出版單位對於投稿文章的格式亦較缺乏明確的規範。語言學文獻的結構化 比率高於其他學科甚多 ,顯示語言學的寫作架構與研究方式有著一定程度的規 範 ,此作法可加快出版速度亦可促進研究成果迅速傳播。然而 ,國內人文學門 只有語言學與部分藝術學門的期刊對文章結構格式有所要求 ,其他學門研究者 多以自己的思維架構 ,自由表述撰寫論文。. ㈡ 人文學文獻引用位置分析 本研究進一步分析各學科文章中各位置的引用文獻數量 ,進而了解人文學 的學術引用情況。本研究針對人文學五門學科 146 篇文章 ,共 7,858 筆參考文獻 引用的 14,018 次引用文獻進行引文分析 ,以了解每個學科的引文數量與引用位. 置分布 ,希冀觀察出人文學科的引用狀況與學術特性。本研究參考文獻是指文 http://joemls.tku.edu.tw.

(9) 344.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末或頁尾的參考引註;引用文獻(簡稱引文)則是指出現在內文(或正文)的引 註。每篇參考文獻在內文如重複被引用 ,則每次都單獨計次 ,換言之 ,引文次 數會大於參考文獻數。有關各學科樣本期刊刊名 、刊期 、篇名 、篇數與參考文 獻數詳如附錄一。 論述型文獻分為緒論 、本文與結論三部分。結構型文獻以緒論 、研究方 法 、結果 、討論(結論與建議)四部分為架構。茲詳述各學科分析結果如下。 由表 2 可見 ,文史哲三學科引用頻率最高的位置都是在本文部分 ,各占全. 部引用文獻 85% 以上。哲學在緒論與結論兩部分引用多於文學和歷史。藝術學 門引用文獻較為分散 ,緒論的引用數量多於文史哲三學科 ,顯示藝術學門引用 較多有關研究背景與研究目的的文獻 ,探討或引述他人對研究動機的界定與辯 證等。至於在結論方面 ,文學 、歷史和哲學三個學科都偏重簡單的下總結 ,不 太會再引用其他文獻來輔助結論的說明 ,所以結論部分的引用比率都偏低。 表 2 人文學論述型文章引用位置分布 緒 論 數量 % 文學 267 9.37 歷史 423 9.57 哲學 129 10.55 藝術 447 16.01 學科. 總計 1,266 11.22. 本 文 數量 % 2,493 87.50 3,834 86.72 1,042 85.20 2,213 79.26 9,582 84.91. 結 數量 89 164 52 132 437. 論. % 3.12 3.71 4.25 4.73 3.87. 總 計 數量 % 2,849 25.2 4,421 39.2 1,223 10.8 2,792 24.7. 11,285 100.0. 綜觀而言 ,文學 、歷史 、哲學三個人文學科論述型文獻引用參考文獻的狀 況十分相似 ,其引用位置的比率也很相近。藝術學門緒論的引用數量多於文史 哲三學科。以論述型架構寫作的四學科在結論引用的比率都很低 ,顯示在人文 學門中論述型文獻的結論通常都為總結性的闡述 ,不太引用他人意見。 結構型文獻能夠清晰明確的表達文獻內容 ,讓複雜的研究敘述一目了然 , 對於文章的審查者與閱讀者而言都非常清楚。國內目前人文學科僅語言學頂尖 期刊與藝術學門的設計學報 ,對於文獻結構格式有嚴謹要求。 從引用位置的引用文獻比率 ,可看出此學科領域的研究狀況與研究特性。 表 3 顯示 ,語言學文獻引用位置比藝術學門設計學報分散。藝術學門設計學報. 緒論的引用率(76%)高於語言學的 61%,顯示藝術設計學報比語言學重視在研 究背景與研究目的中大量引用他人相關文獻來支持自己的研究。語言學研究方 法的引用(17%)高於藝術設計學報的 9%,可能因語言學研究方法較常借用他 人的模式 、設計 、操作程序等。結果與討論是引用最少文獻的位置 ,二者引用 參考文獻分別為 9.3% 與 9.7%。討論部分的引用多於結果 ,顯示此二學科重視 研究結果之後的討論 ,著重針對結果作評述 ,研究者偏重探討自身研究的未來 發展或者強調研究的重要性。. http://joemls.tku.edu.tw.

(10) 345.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表 3 人文學(語言學、藝術學科)結構型文章引用位置分布 緒論 數量 % 語言學 1,137 61.4 藝術設計學報 673 76.4. 學科. 總計. 1,810 66.2. 研究方法 數量 % 320 17.3 83 9.4 403 14.8. 結果 數量 % 195 10.5 60 6.8 255. 討論 數量 % 200 10.8 65 7.4. 9.3. 265. 9.7. 總 計 數量 % 1,852 67.8 881 32.2. 2,733 100.0. ㈢ 引用類型分析 本研究完成人文學五門學科引用文獻在文本出現的位置外 ,更進一步採用 Frost 模式 ,探討各學科引用類型以及國內外引用類型的異同。國內期刊每學科 選取二種 ,藝術學門三種。國外除藝術學門選擇二種期刊外 ,其他四學科各選 擇一種期刊。每種期刊抽取一篇文獻當作分析樣本。換言之 ,國內取樣二篇 、 國外取樣一篇 ,詳如附錄一 *。有關各學科樣本期刊 、文章 、作者 、參考文獻 數與引用文獻數 ,詳如附錄一。 Frost(1979)提出的引用類型模式主要分為三大類:首次作品(primary. source)、二次作品(secondary source)與前兩種作品以外的資料。首次作品是指 作品之原著;二次作品則是後來學者對原著的研究。三大類再細分為 9 個子項 目 ,詳如表 4 所示。首次作品又細分為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支持原著作者的 意見或事實描述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與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等 四個項目。二次作品之引用則細分為贊成引用文獻 、反對引用文獻 、對引用文 獻未表示意見三項目。其它的引用類型包括提出進一步閱讀資料與提供某特定 版本之書目資訊二項目。茲敘述各學科分析結果如下。 表 4 Frost 引用類型項目 引用類型 首次作品. 二次作品. 項 目 1.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2.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3.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 4.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 1.作者對引用的文獻不表示贊成或不贊成 a.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b.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意見或某 主題的觀點;c. 探討詞彙意義或詞彙第一次出現時刻 2.作者對引用的文獻表示贊成 a.支持作者的意見;b.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c. 針對未來提 出想法;d.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3.作者對引用的文獻表示不贊成 a. 反對作者的意見;b.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c. 表達混合的 意見(部分贊同). 其他(非首次 1. 提出進一步閱讀資料 與二次作品) 2.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資料來源:Frost, C. O. (1979). The use of citations in. library research: A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functions. Library Quarterly, 49(4), 405-409. doi:10.2307/4307148 . http://joemls.tku.edu.tw.

(11) 346.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1. 文學 文學期刊論文研究樣本來自臺大中文學報 、中國文哲研究集刊和 American. Literature,每種期刊各取一篇文章。由表 5 可見 ,國內文學引用類型最多為. 首次作品 ,共占全部比率 61%,其中引用最多是「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 述」,占 36%,引用原著原始資料或文件占 24%。二次作品的引用占 31%,其中. 以對引用文獻表示贊成最多 ,占 20%,反對引用文獻占 5%,中立意見者(6%) 多於反對意見。其他資料引用占8%,主要是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5%) 。 國外文學引用類型也以首次作品為最多 ,占 54%,其中亦以支持原著作者 意見或事實描述為最多(48%)。二次作品之引用比率亦以支持其作者的意見為 主 ,占 25%。國外文學沒有首次作品與二次作品以外的引用類型。 國內外文學的引用類型十分相似 ,相同點為引用類型都以首次作品比二次 作品來得多。首次作品與二次作品都以支持作者意見 、事實描述或原始資料與 文件為最大部分的引用類型 ,顯示文學多為古籍 、原典之內容或作者論點的引 用。至於不同之處 ,在於國外文學引用類型未使用首次作品和二次作品之外的 類型 ,而國內文學引用類型在此項目有 8% 的比率 ,顯示在引用時還會再提供 某特定版本相關的書目資訊。 表 5 國內外文學引用類型分析表 引用類型項目 首次 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作品 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 小 計 二次 作者對引用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 作品 的文獻不表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意 示贊成或不 見或某主題觀點 贊成 探討詞彙意義或詞彙第一 次出現時刻 作者對引用 支持作者的意見 的文獻表示 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 贊成 針對未來提出想法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作者對引用 反對作者的意見 的文獻表示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 不贊成 表達混合意見(部分贊同) 小 計 其他 提出進一步閱讀資料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小 計 總 計. 國內 國外 總計 % 筆數 % 筆數 % 61 24.1 5 6.2 19.8 92 36.4 39 48.1 39.2 0 0.0 0 0.0 0.0 0 0.0 0 0.0 0.0 153 60.5 44 54.3 59.0 0 10. 0.0 4.0. 0 2. 0.0 2.5. 0.0 3.6. 5. 2.0. 3. 3.7. 2.4. 27 10.7 22 8.7 1 0.4 0 0.0 6 2.3 2 0.8 6 2.3 79 31.2 8 13 21. 253. 3.2 5.1 8.3. 100. 20 24.7 14.0 7 8.6 8.7 0 0.0 0.3 0 0.0 0.0 2 2.5 2.4 0 0.0 0.6 3 3.7 2.7 37 45.7 34.7 0 0 0. 81. 0.0 0.0 0.0. 100. 2.4 3.9 6.3. 100. http://joemls.tku.edu.tw.

(12) 347.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2. 歷史學 歷史學選擇新史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與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為樣本期刊 ,每種期刊抽取一篇文獻當作分析樣本。如表 6 所示 ,國內 歷史學引用首次作品所占比率為 73%,引用二次作品的比率為 25%,其他則為 2%。引用二次作品之引用類型中 ,對引用文獻表示贊同的部分比表示不贊同或. 不表示贊同與否兩者比率來得高。換言之 ,歷史學者會大量引用原始與事實性 資料 ,或引用原著作者意見去支持其研究或論述 ,並以邏輯思考或反覆辯證的 方式對其引用下判斷。 國外歷史學首次作品的引用高達 77%,在「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與「支持. 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兩個類型比率最高 ,分別占 36% 和 41%。至於提供. 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的引用類型則占 12%,顯示其旁徵博引的研究特性。. 國內外歷史學對首次作品呈現高度的引用 ,二次作品和其他類型的引用相 對較少 ,顯示歷史學的引用類型以原始資料和原著為主 ,可能因其研究大多在 大量考據與辯證史料後 ,再由研究者進行判斷 ,故引用類型十分集中。 表 6 國內外歷史學引用類型分析 引用類型項目 首次 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作品 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 小 計 二次 作者對引用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 作品 的文獻不表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意見 示贊成或不 或某主題觀點 贊成 探討詞彙意義或 詞彙第一 次出現時刻 作者對引用 支持作者的意見 的文獻表示 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 贊成 針對未來提出想法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作者對引用 反對作者的意見 的文獻表示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 不贊成 表達混合意見(部分贊同) 小 計 其他 提出進一步閱讀資料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小 計 總 計. 國內 筆數 % 95 29.4 128 39.6 3 0.9 9 2.8 235 72.7 1. 0.3. 8. 國外 筆數 % 44 36.3 49 40.5 0 0.0 0 0.0 93 76.8. 總計 % 31.3 39.9 0.7 2.0 73.9. 0. 0.0. 2.5. 3. 2.5. 2.5. 4. 1.2. 0. 0.0. 0.9. 36 28 1 0 0 1 2 81. 11.1 8.7 0.3 0.0 0.0 0.3 0.6 25. 0 0 0 0 0 0 3 6. 0.0 0.0 0.0 0.0 0.0 0.0 2.5 5.0. 8.2 6.3 0.2 0.0 0.0 0.2 1.1 19.6. 323. 100. 100. 100. 6 1 7. 1.9 0.3 2.2. 7 15 22. 121. 5.8 12.4 18.2. 0.2. 2.9 3.6 6.5. 3. 哲學 表 7 顯示哲學的引用類型 ,其選擇的研究樣本來自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 http://joemls.tku.edu.tw. 報 、臺大文史哲學報與 Journal of Philosophy,每種期刊抽取一篇文獻當作分.

(13) 348.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析樣本。國內哲學學科引用類型以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之首次作品最 多 ,占 59%。贊成被引用之二次作品或對引用之二次作品不表意見 ,此兩種二. 次作品引用比率相近 ,分別為 10% 與 9%,顯示哲學研究常對研究主題或物件 進行思辨 ,提出事實之外也會將贊同意見 、目前最新的觀點或詞彙探討等類型 的引用文獻加以引用提供讀者參考。對引用文獻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之引用中 , 主要在引用詞彙的意義或詞彙出現的歷史。 國外哲學學科引用類型以二次作品為主 ,占 51%,其中以對引用文獻表示. 不贊成的比率最多 ,占 26%。支持二次作品作者之意見占 21%,顯示國外哲學 研究強調針對研究原著之二次作品加以批判或反覆辯證。設若單獨以子項目而 言 ,引用類型比率最高的是首次作品中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33%), 由此可見 ,國外哲學學科引用類型的分布較分散。 總之 ,國內哲學研究以引用與研究相關之原著或原典為主 ,對於主題本身 的探討較多。國外則較重視研究原著之二次作品的批判論述 ,且反對引用文獻 多於贊成引用文獻。 表 7 國內外哲學引用類型分析表 引用類型項目. 國內 筆數 % 45 16.7 160 59.3 0 0.0 0 0.0 205 76. 首次 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作品 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 小 計 二次 作 者對引用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 2 作品 的文 獻不表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意 7 示贊成或不 見或某主題觀點 贊成 探討詞彙意義或詞彙第一 14 次出現時刻 作 者對引用 支持作者的意見 16 的文獻表示 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 10 贊成 針對未來提出想法 0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0 作 者對引用 反對作者的意見 0 的文獻表示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 1 不贊成 表達混合意見(部分贊同) 2 小 計 52 其他 提出進一步閱讀資料 6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7 小 計 13 總 計 270. 0.7. 國外 筆數 % 3 7.0 14 32.6 0 0.0 0 0.0 17 39.6. 總計 % 15.4 55.6 0.0 0.0 71. 0. 0.0. 0.6. 2.6. 1. 2.3. 2.6. 5.2. 1. 2.3. 4.8. 5.9 3.7 0.0 0.0 0.0 0.4 0.7 19.2 2.2 2.6 4.8 100. 9 0 0 0 7 1 3 22 0 4 4 43. 20.9 0.0 0.0 0.0 16.3 2.3 7.0 51.1 0.0 9.3 9.3 100. 8.0 3.2 0.0 0.0 2.2 0.6 1.6 23.6 1.9 3.5 5.4 100. 4. 藝術 藝術學門的樣本期刊為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民俗曲藝 、設計學 http://joemls.tku.edu.tw 報 、Oxford Art Journal 與 Ethnomusicology,每種期刊抽取一篇文獻當作分析樣.

(14) 349.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本 ,其引用類型分布如表 8。國內藝術學科首次作品與二次作品之引用分布相. 近 ,分別為 44.4% 與 44.8%,其他引用類型為 11%。不論首次作品或二次作品. 之引用 ,均以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最多 ,二者比率占 36% 與 37%,究 其原因可能與藝術學門研究之原始材料多為圖畫 、音樂或舞蹈等 ,除了參考原 始著作外 ,也會大量引用已經存有的前人或同儕之相關研究 ,並對其結果作支 持或反對的批判 ,所以在此類型的比率才會較高。引用二次作品類型的比率總 共為 45%。對其他資料的引用有 11%。 表 8 國內外藝術引用類型分析表 引用類型項目 首次 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作品 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 小 計 二次 作者對引用 作品 的文獻不表 示贊成或不 贊成 作者對引用 的文獻表示 贊成 作者對引用 的文獻表示 不贊成.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意見 或某主題觀點 探討詞彙意義或詞彙第一 次出現時刻 支持作者的意見 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 針對未來提出想法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反對作者的意見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 表達混合的意見(部分贊同). 小 計 其他 提出進一步閱讀資料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小 計 總 計. 國內 筆數 % 28 8.2 124 36.2 0 0.0 0 0.0 152 44.4 1 16. 0.3 4.7. 6 71 54 1 0 4 0 0 153. 16 21 37 342. 國外 筆數 % 25 16.8 71 47.7 2 1.3 1 0.7 99 66.5. 總計 % 10.8 39.7 0.4 0.2 51.1. 0 4. 0.0 2.7. 1.7. 4. 2.7. 2.0. 20.8 15.8 0.3 0.0 1.2 0.0 0.0 44.8. 21 4 0 0 3 0 1 37. 14 2.7 0.0 0.0 2.0 0.0 0.7 24.8. 18.8 11.8 0.2 0.0 1.4 0.0 0.2 38.7. 4.7 6.1 10.8 100. 4 9 13 149. 2.7 6.0 8.7 100. 0.2 4.1. 4.1 6.1 10.2 100. 國外藝術學的引用以首次作品最多 ,達 67%,其中以「支持原著作者的意. 見或事實描述」與「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兩個類型比率最高 ,分別占 48% 和. 17%。在其他類型中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的引用占 6%。二次作品的引. 用占 25%,贊成引用文獻的比率是 17%,顯示藝術學門除了參考首次作品外 , 對原著作相關研究的二次作品之參考引用也十分重視 ,並會支持其引用文獻的 研究結果。 國內外藝術學門的引用類型均以首次作品為主 ,國內首次作品與二次作品 之引用相近 ,國外引用首次作品多於二次作品的引用 ,顯示藝術學科的研究有 植基原著理論亦有援引他人研究結果之特性。國內外藝術學門均有提供某特定 版本之書目資訊的第三種類型的引用。. http://joemls.tku.edu.tw.

(15) 350.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5. 語言學 國內語言學兩篇期刊論文樣本分別選自英語教學與同心圓:語言學研究 , 共計 140 個引用文獻。國外一篇樣本文獻選自 Language,其引用文獻數為 138,. 就選取樣本比較 ,約略可見國內論文之引文量低於國外論文之引文量。由表 9. 可見 ,國內語言學引用類型最多為首次作品 ,占全部比率 50%,其中最多的是. 「支持原著作者的意見或事實描述」,占 44%。二次作品的引用中 ,作者對引用 文獻不表示贊成或反對有 9%,作者對引用的文獻表示贊成占 24%,引用二次作. 品的比率為33%。其他類型的引用有17%,主要是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表 9 國內外語言學引用類型分析表 引用類型項目 首次 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作品 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 小 計 二次 作者對引用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 作品 的文獻不表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 示贊成或不 意見或某主題的觀點 贊成 探討詞彙意義或詞彙第 一次出現時刻 作者對引用 支持作者的意見 的文獻表示 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 贊成 針對未來提出想法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作者對引用 反對作者的意見 的文獻表示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 不贊成 表達混合意見(部分贊同) 小 計 其他 提出進一步的閱讀資料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小 計 總 計. 國內 筆數 % 8 5.7 62 44.3 0 0 70. 0.0 0.0 50.0. 5 34 0 0 0 0 0 0 46 9 15 24 140. 0 7. 國外 筆數 % 2 1.5 45 32.6. 總計 % 3.6 38.5. 0 0 47. 0.0 0.0 34.1. 3.6. 26. 18.8. 11.1. 24.3 0.0 0.0 0.0 0.0 0.0 0.0 32.9 6.4 10.7 17.1 100. 39 0 0 0 1 0 0 67 15 9 24 138. 28.3 0.0 0.0 0.0 0.7 0.0 0.0 48.5 10.9 6.5 17.4 100. 26.3 0.0 0.0 0.0 0.4 0.0 0.0 40.7 8.6 8.6 17.2 100. 0.0 5.0. 0 1. 0.0 0.7. 0.0 0.0 42.1. 0.0 2.9. 國外語言學引用二次作品(49%)多於首次作品(34%),其他類型的引用為 17%,提出進一步閱讀資料多於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支持原著作者的 意見或事實的描述為最多的首次作品引用類型 ,占 33%。引用二次作品中支持. 引用作者之意見 、觀點與想法者最多(28%),其他類型的二次作品引用 ,幾乎 未見。值得注意的是 ,探討詞彙源起與意義之引用類型 ,占 19%,可能與語言 學探索人類語言之發展 、演變與應用的特性有關。 國內外語言學首次作品與二次作品之引用分布相反。國內首次作品多於二 次作品 ,國外則是二次作品多於首次作品。至於提供進一步的閱讀資料或某特 http://joemls.tku.edu.tw 定版本相關之書目資訊 ,國內外所占百分比相似(17%) ,然而 ,分布情形正好.

(16) 351.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相反。不論首次作品或二次作品的引用 ,都以支持原著或二次作品之作者意見 與事實描述為主。此現象可能與語言學為了說明其研究問題與限制而引用事實 性的資料有關。此外 ,語言學的研究也可能探討相關研究之研究結果或現象 , 用來支持自己的研究。 綜上所述 ,由表 10 可見 ,首次作品是人文學各學科主要的引用類型 ,占. 全部引用類型 60%。歷史與哲學尤其重視原著與原典的引用 ,引用率高達 74%. 與 71%。語言學是人文學科中引用原著作品最少的學科(42%) ,顯示其與文史 哲學科研究性質之差異。引用首次作品中又以「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者為最多 ,占 42%。哲學是使用這種引用類型最多的學科(56%) ,文學 、歷史 與藝術三學科相近 ,占 40% 左右。 「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是次要的首次作品引 用類型 ,占 17%,其中以歷史學門引用最多(31%) ,語言學引用極少(4%) 。 表 10 人文學各學科引用類型百分比 首次作品. 引用類型 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 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意見 支持本文核心主題外的事實 小 計 對其他學者表示尊敬 顯示目前最新的研究、意見或 某主題的觀點 探討詞彙的意義或詞彙第一次 出現的時刻 支持作者的意見 支持作者的事實描述 針對未來提出想法 承認在智慧上有受惠 反對作者的意見 反對作者的事實描述 表達混合意見(部分贊同) 小 計 提出進一步的閱讀資料 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 小 計 總 計. 表內數字為 %. 二次作品. 其他. 文學 19.8 39.2 0.0 0.0 59.0 0.0 3.6. 歷史 31.3 39.9 0.7 2.0 73.9 0.2 2.5. 哲學 15.4 55.6 0.0 0.0 71.0 0.6 2.6. 藝術 語言學 總計 10.8 3.6 17.0 39.7 38.5 42.1 0.4 0.0 0.3 0.2 0.0 0.5 51.1 42.1 59.9 0.2 0.0 0.2 4.1 2.9 3.2. 2.4. 0.9. 4.8. 2.0. 11.1. 3.6. 14.0 8.7 0.3 0.0 2.4 0.6 2.7 34.7 2.4 3.9 6.3 100. 8.2 6.3 0.2 0.0 0.0 0.2 1.1 19.6 2.9 3.6 6.5 100. 8.0 3.2 0.0 0.0 2.2 0.6 1.6 23.6 1.9 3.5 5.4 100. 18.8 11.8 0.2 0.0 1.4 0.0 0.2 38.7 4.1 6.1 10.2 100. 26.3 0.0 0.0 0.0 0.4 0.0 0.0 40.7 8.6 8.6 17.2 100. 14.7 6.7 0.2 0.0 1.2 0.3 1.1 31.2 3.8 5.1 8.9 100. 二次作品引用類型占整體人文學的 31%。最常使用此種引用類型的學科是 語言學(41%),其他依序為:藝術(39%)、文學(35%)、哲學(24%),歷史學 門最少 ,僅占 20%,再次顯示語言學 、歷史學與其他人文學科研究性質之差異 性。「支持作者的意見」是二次作品中最常見的引用類型 ,共占 15%。以學科來. 看 ,語言學為最常使用此引用類型的學科(26%),足見語言學者大量旁徵博引 http://joemls.tku.edu.tw 前人或同儕之相關研究 ,以為自己研究之佐證。歷史學與哲學對前人相關研究.

(17) 352.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的支持度不高 ,僅 8.0%。此外 ,「探討詞彙的意義或詞彙第一次出現的時刻」 之引用類型 ,語言學使用的比率(11%)比其他四個學科高出許多 ,顯示語言學 為較新的學科 ,有許多新定義新發展與新發現可探討 ,隨之產生新詞彙或專有 名詞被引用。哲學引用新詞彙亦不少(5%),推測與哲學受到西方思想與文化的 多面影響 ,研究中因而有詞彙源起與意義的探討。歷史學(1%)明顯是一發展 成熟的學科 ,有關詞彙的使用普遍已形成共識 ,極少再針對其意義與起源加以 引用剖析。 不是首次作品也不是二次作品的引用 ,本研究歸類為「其他」,主要包含提 供進一步的閱讀資料和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兩種類型。整體而言 ,人文 學較少使用這種引用類型 ,占 9%。語言學是最常使用此引用類型的學科 ,占. 17%。藝術次之 ,占 10%。由此可見 ,語言學與藝術學門論文之撰述 ,除了實 質引用首次作品之原著與對原著加以探討之二次作品外 ,對進一步可茲參考閱 讀之資料 ,或某特定版本相關之書目資訊亦廣為推薦讀者參閱。. 五、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完成國內人文學五門學科引用文獻特性分析 ,茲針對期刊論文結 構 、文獻引用位置與引用類型的研究結果 ,綜合歸納其結論如下。 ㈠ 國內文史哲藝術四門人文學科以論述型文獻為主,語言學以結構型文獻 為主 人文學期刊論文以論述為主要寫作形式 ,文學 、歷史和哲學文章結構十分 相似 ,多為自由表現作者思維的批判論述。語言學多為具 IMRAD 格式的結構 化論文。 ㈡ 國內人文學論述型文章的引用文獻以本文部分最多,結論最少;結構型 文章之引用文獻則緒論部分最多,研究方法次之 人文學門論述型文章使用引文的狀況十分相似 ,引用文獻多出現在本文的 位置 ,其引用位置的分布比率相近。結論引用的比率很低 ,顯示人文學門論述 型文章的結論通常都為總結性的闡述 ,不太引用他人意見。 ㈢ 人文學大多引用作品原著的首次作品,引用類型以支持作者意見或事實 描述為主 歷史與哲學最重視原著與原典的引用 ,引用率高達 74% 與 71%。語言學是 引用原著作品最少的學科(42%)。哲學對「支持原著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的引 用最多(56%),文學 、歷史與藝術三學科相近 ,占 40% 左右。歷史學門引用原 始資料或文件最多 ,語言學極少引用。 http://joemls.tku.edu.tw.

(18) 353.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㈣ 人文學者引用後來學者對原著加以研究的二次作品,以語言學最多,歷 史學最少 人文學者除了原著與原典的引用外 ,亦多引用二次作品(31%),以為研 究之參考佐證。「支持作者的意見」是二次作品中最常見的引用類型 ,語言學 為最常使用此引用類型的學科(26%)。歷史學與哲學對前人相關研究的支持度 不高。語言學為較新的學科 ,對於詞彙的意義與歷史之二次作品的引用比率最 高;哲學引用新詞彙亦不少;歷史學對詞彙的使用已形成共識 ,故引用極少。 ㈤ 除了語言學與藝術,人文學門較少針對進一步閱讀資料與某特定版本之 書目資訊加以引用 語言學與藝術學門論文之撰述 ,除了實質引用首次作品之原著與對原著加 以探討之二次作品外 ,對進一步可茲參考閱讀之資料或與某特定版本相關之其 他書目資訊亦廣為推薦讀者參閱。此引用類型比率分別占 17% 與 10%。 ㈥ 整體而言國內外引用類型分布大致相似,不同之處各學科略有差異 國外文學引用類型未使用首次作品和二次作品之外的類型 ,而國內文學引 用類型在此項目有 8% 的比率 ,顯示在引用文獻時還會再提供與某特定版本相. 關的書目資訊。國外歷史學提供某特定版本之書目資訊的引用類型則占 12%, 國內幾乎沒有。國內哲學研究以引用與研究相關之原著或原典為主 ,國外則較 重視研究原著之二次作品的批判論述 ,且反對引用文獻多於贊成引用文獻。國 內藝術學門首次作品與二次作品之引用相近 ,國外引用首次作品多於二次作品 的引用。國內外語言學首次作品與二次作品之引用分布相反 ,國內首次作品多 於二次作品 ,國外則是二次作品多於首次作品。國外語言學探討詞彙源起與意 義之引用類型 ,占 19%,高於國內 4%。 ㈦ 語言學與其他人文學科存在很大差異 語言學期刊論文為結構型文獻 ,有別於人文學門其他學科論述型之文章結 構。引用類型和其他學科相比也存在許多差異。語言學是人文學科中引用原著 作品最少的學科 ,亦極少引用原始資料或文件。相對而言 ,語言學是人文學科 中引用二次作品最多的學科 ,同時也是支持作者意見比率最高的學科。語言學 為較新的學科 ,對於詞彙的意義與歷史之二次作品的引用比率最高。對進一步 可茲參考閱讀之資料或與某特定版本相關之書目資訊的引用亦高於其他人文學 科。 Frost(1989)研究發現 ,引用最多的是研究方法與結果 ,其次是意見 、看 法或建議。本研究發現國內文史哲三學科使用引文的狀況十分相似 ,引用文獻 多出現在本文的位置 ,結論引用的比率很低 ,顯示文史哲三學科期刊論文的 結論通常為總結性的闡述 ,不太引用他人意見。語言學與部分藝術學門之引用 http://joemls.tku.edu.tw.

(19) 354.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文獻則是緒論部分最多 ,研究方法次之。此現象與 Rowe(1985)研究所得 ,社 會學家及科學哲學家引用的最大目的在豐富研究的定義與概念相似。此外 ,與 Frost 研究之圖資學引用類型亦頗接近。. 再者 ,Frost(1979)針對德國文學作品引用類型之研究結果發現 ,文學領. 域的引用以原著作之引用為主 ,多屬意見的旁徵博引。國內人文學亦大多引用 作品原著的首次作品 ,引用類型以支持作者意見或事實描述為主。至於引用後 來學者對原著加以研究的二次作品 ,以語言學最多 ,歷史學最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 ,文史哲三學科多為論述型文獻 ,是原典創見之自由表 述。再且 ,其期刊文章結構通常由緒論 、本文與結論三部分組成 ,較無明顯之 格式規範 ,因書寫即是研究的一部分。此種特質與 Hellqvist(2010, p. 316)的研 究發現:「人文學參考文獻之引用與作者的原創理念與智識結構有關」相呼應。 語言學期刊論文為具 IMRAD 格式之結構型文獻。由於學科性質不同 ,各學科 之寫作方式與期刊出版之格式互有差異 ,見證了各有其思想理論之特質並自成 體系。 本研究引用類型之研究結果 ,對人文學研究而言 ,可見證原典 、原作 、 原始資料 、原始文件等首次作品在學術傳播之擴散能量與影響力 ,大於對原著 加以研究之二次作品 ,除了語言學 ,首次作品是人文學研究主要之佐證參考來 源 ,其中尤以歷史與哲學為甚。 本研究分析台灣人文學科的引用特性 ,研究結果可以了解人文學學者的引 用特性與資訊需求 ,進而應用於圖書館之館藏規劃 ,藉以提供研究人員完善的 資訊服務。再者 ,在比較國內期刊論文結構與排版規範上提出建議 ,以做為國 內期刊論文獻撰寫與出版標準化的參考。本研究國內外人文學相關研究 ,引用 類型與引用文獻出現在文章的位置 ,亦可提供國內人文學者 ,反思前人研究之 影響與衝擊為何 ,作為奠定相關研究之基礎。此外 ,經由本研究結果應可增進 對引用文獻本質的認識 ,並期望可為未來相關實證研究提供參考。. 誌 謝 本文為國科會研究計畫之部分成果報告 ,計畫編號 NSC1007-2410-H-004-. 153-MY2。. 參考文獻 人文學科(無日期)。在大英百科全書。檢索自 http://daying.wordpedia.com/content. aspx?id=035604 方德隆(2000)。人文學科的主要概念。在教育大辭書編纂委員會(編),教育大辭書。 台北市:文景。檢索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1669/ http://joemls.tku.edu.tw.

(20) 355.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編)(2000)。中華民國人文社會科學白皮書。台北市:行政院 國家科學委員會。 余寶琳(2011)。多個偉大社會 、一個渺小世界:高等教育界中的人文。人文與社會科學 簡訊 ,12(2),150-159。 崔燕慧(1997)。臺灣地區文史哲研究者文獻使用特性調查分析。國家圖書館館刊 ,2, 43-67。 陳光華(2009)。臺灣地區文學研究之引用分析。圖書資訊學刊 ,7(1/2),1-36。 蔡明月 、李旻 (2013)。臺灣社會科學引用文獻分析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 50(3),293-318。doi:10.6120/JoEMLS.2013.503/0546.RS.AM. Archambault, E., & Gagné, E. V. (2004, August). The use of bibliometric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Quebec, Canada: Science-Metrix. Brittain, J. M. (1970). Information and its users: A review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social science. Bath, UK: Bath University Press.. Frost, C. O. (1979). The use of citations in library research: A preliminary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functions. The Library Quarterly: Information, Community, Policy, 49(4), 399414. doi:10.2307/4307148 Frost, C. O. (1989). The literature of online public access catalogs, 1980-85: An analysis of citation patterns. Library Resources and Technical Services, 33(4), 344-357. Goffman, J. W. (1985). A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a selected literature dealing with the humanities from the dictionary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Cleveland, Ohio. Hellqvist, B. (2010). Referencing in the humanit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citation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2), 310-318. doi:10.1002/asi.21256 Humanities. (n.d.). In Encyclopeida Americana. Retrieved from http://ea.grolier.com.autorpa. lib.nccu.edu.tw/article?id=0208690. Knievel, J. E., & Kellsey, C. (2005). Citation analysis for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ight humanities fields. The Library Quarterly, 75(2), 142-168. doi:10.1086/431331 Liu, M. (1993). A study of citing motivation of Chinese scientists.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19(1), 13-23. doi:10.1177/016555159301900103. McCarthy, C. A. (2000). Journal of the century i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he Serials Librarian: From the Printed Page to the Digital Age, 39(2), 121-138. doi:10.1300/ J123v39n02_09 Rowe, M. E. (1985). A content analysis of citation to four prominent philosophers of science in selected sociology journal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Denton, Texas, North. Texas University. Smith, L. C. (1981). Citation analysis. Library Trends, 30(1), 83-106. Sollaci, L. B., & Pereira, M. G. (2004). The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IMRAD) structure: A fifty-year survey. Journal of the Medical Library Association, 92(3), 364-371.. http://joemls.tku.edu.tw.

(21) 356.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附錄一 人文學分析期刊文獻清單 學門. 刊 名. 文 中國文哲研究 學 (半年刊,6 篇). 台大中文學報 (半年刊,18 篇). American Literature(季刊) 歷 新史學 史 (季刊,15 篇) 學. 篇 名 (* 符號代表引用類型分析樣本文獻). 作者. 參考文獻數 (引用數量) 57 190 59 81(125). 陶淵明的吾廬意識與園田世界 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 余一鼇與楊芳燦、顧翰、丁紹儀諸家親族關係考 從品鑑到借鑑— 葉德輝輯刻與閱讀山公啟事 * 菩薩應不應證實際?— 從大乘經典看證悟觀念的轉變 「即心即易,心易圓融」— 劉宗周「心易」哲學思想探賾. 蔡 瑜 劉瓊云 林玫儀 劉苑如 宗玉媺 張瑞濤. 58 23. 「守靜督」與「緣督以為經」-一條體現老、莊之學的身體技術 戰國楚簡異體字類型舉隅-以上博楚竹書為中心 桓譚見知著述探攷 論鮑照仿古樂府詩的文類慣例與風格特性-由篇題有無「代」字 的區辨述起. 蔡璧名 徐富昌 周大任 李錫鎮. 59 50 72 49. 黃庭堅與寒山詩關係考 碧琳琅館叢書本金氏尚書注著者考疑 刁包易學的思想基礎及治易立場與作法 發六百年來儒林所不及知者-全祖望續補宋元學案的學術史意義 * 「無花空折枝」-紅樓夢中的迎春、惜春探論 毛詩箋 「之言」術語析論 道統意識與德行論述:荀子非難思、孟的旨趣重探 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 延滯與替代:論西遊補的自我顛覆敘事 論紅樓夢中「情理兼備」而「兩盡其道」之「痴理」觀 清代學者「禮書」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 卡內提的孔子論述 楊牧的戲劇獨白體 臺北市泉腔閩南語央元音的變異與變化. 陳英傑 許育龍 楊自平 夏長樸. 57 30 22 45(128). State Killing, the Stage of Innocence, and The Exonerated*. 歐麗娟 劉文清 伍振勳 曹淑娟 許暉林 歐麗娟 李隆獻 張堯欽 劉正忠 陳淑娟. 47 48 27 36 20 76 39 27 49 20. Katy Ryan 68(81). 飛昇出世的期待-明中晚期士人與龍沙讖 張藝曦 上海禁娼與在華西人的道德焦慮-以上海進德會為中心的觀察 胡 成 (1918-1924)* 近代中國的自由貿易和保護關稅—「裁釐加稅」的形成過程 岡本隆司 皇帝的錢包─明中葉宮廷消費與銅錢鑄造的關係 張瑞威 「神州」、「中國」、「帝國」-會澤正志齋的國家想像與十九世紀 藍弘岳 日本之亞洲論述 馬端臨之封建論與郡縣國家觀 李宗翰 晚清中國士人與西方政體類型知識「概念工程」的創造與轉化- 潘光哲 以蔣敦復與王韜為中心 第三世紀辰王政權與東亞冊封體制 甘懷真 聖人復作.水歸其壑 —夏原吉治水江南與永樂政權正當性之建立 李卓穎 解剖與刑罰-探究十六至十八世紀法國解剖教學與解剖人體的關係 陳樂元 法國社會對查理六世瘋狂病的反應及其引發的政治危機 陳秀鳳 黃文齡 重塑形象之爭─1923 年設置黑人姆媽紀念雕像提議案之研究 歷史意識與道德意識─柯靈烏的「歷史道德」理念 曾國祥 國家、農民與「餘糧」─河南省桐柏縣的統購統銷(1953-1955) 曹樹基 廖禮瑩 再論晚清臺灣開港後的米穀輸出問題 林文凱.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英日海運在亞洲國際海域的競爭 (1936-1939) 究所集刊 近代中日關係的起點- 1870 年中日締約交涉的檢討 (季刊,16 篇) 左右之間:容共改組後的國民黨與廣東商人,1924-1925 日治時期烏牛欄庄的人口結構與族群關係. 李宇平 李啟彰 李達嘉 邱正略 康 豹. 93 32(121) 57 36 81 62 85 64 111 40 65 109 33 32 58 77 74 72 63. http://joemls.tku.edu.tw.

(22) 357.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歷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 史 研究所集刊 學 (季刊,16 篇). 哲 學. 范礦生 張啟雄. 二十世紀初澳洲都市化下華裔社群的「華僑」敘事與政治結社. 郭美芬. 張瑞龍. 統籌與自給之間:中共陝甘寧邊區的財經政策與金融、貿易體系 *. 陳耀煌. 中央大學的國民黨組識與國共鬥爭(1927-1949). 蔣寶麟. 公債下的社會衝突- 1950 年廣州人民勝利折實公債研究. 黎漢基. 從宗教場所到廟會中心-清代北京藏傳佛寺的演變及其與喀爾 喀蒙古王公朝覲貿易的互動 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 賴惠敏. 朝貢制度與歷史想像:兩百年來的中國與坎巨堤(1761-1963). 林孝庭. 雷祥麟. 腦為一身之主:從「艾羅補腦汁」看近代中國身體觀的變化. 張 寧. 晚清「世界劇場」的理論與實踐─以小說黑奴籲天錄的改編演出 為例. 鍾欣志. 71 50 86. 84. 30(202) 119 79. 102 59. 121. 103 132. American Historical Protected Persons? The Baghdadi Jewish Diaspora, the British Sarah Review Abrevaya State, and the Persistence of Empire* Stein (一年五期). 109(121).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 學報 (半年刊,8 篇). 27 25 17 27 30(86). 臺大文史哲學報 (半年刊,12 篇). Journal of Philosophy (月刊) 藝 術. 社會資本與近代企業生存-以北伐時期山東中興煤礦為中心的考察 中華民國與國際奧委會的法理主張與事實論述-墨西哥奧運會的 正名交涉,1965-1968 天理教事件與清中葉文化政策的轉變-以嘉慶朝為中心的考察.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 史研究集刊 (半年刊,10 篇). 尼采人性的,太人性的之形上學解構及其意涵 柯靈烏的哲學方法論與辯證的思維 時間意識和歷史性:胡塞爾現象學中的歷史觀點 傅柯哲學中的文學布置與摺曲 德勒茲創造理論的非人稱與非人稱性 * 論阿含經中「無常即苦」之命題 論雄心-論義務 I,61-92 轉化現象學與跨文化哲學思考. 孫雲平 史偉民 羅麗君 楊凱麟 陳瑞文 洪嘉琳 徐學庸 宋 灝. 61 31 11. 楚國簡帛中的「囟 思」、「使」問題新探 釋名聲訓所反映的聲母現象研究 朱舜水與德川水戶藩的禮制實踐 骸骨與銘刻-論黃錦樹、郁達夫與流亡詩學 論王植對明清正蒙注之反思-以「太虛」之三層義為中心 關於臺灣客家建築的根源及其型態的特徵 寓教於覽-戰後臺灣展覽活動與「臺灣省博覽會」(1945-1948) 宋代的時文刊本與考試文化 * 論紅樓夢與中晚唐詩的血緣系譜與美學傳承 泰山與太和山的香稅徵收、管理與運用. 巫雪如 李存智 徐興慶 高嘉謙 陳政揚 黃蘭翔 廖文碩 劉祥光. 50 43 25 36 35 34 53 85(184). 從喬凡尼.卡斯蒂利歐內的舊約遷徙作品看17世紀古典繪畫理論 道家的自然體驗與冥契主義-神秘.悖論.自然.倫理 Self-Consciousness and Immunity*. 蔡敏玲 賴錫三 Timothy Lane, Caleb Liang. 50 45 39(43). 「太一生水」、「太一出行」與「太一坐」:讀郭店簡、馬王堆帛畫和 定邊、靖邊漢墓壁畫的聯想 色彩與文化:蒙德里安與戰後巴黎的「回歸秩序」論. 邢義田. 31. 劉巧楣. 南宋官窯瓷器與「極其精緻」、「油色瑩徹」— 有關南宋官窯瓷器 的製作技術的幾個問題 南宋金石收藏與中興情結 *. 163. 李喜寬. 52. 許雅惠. 80(193). 碑與帖的交會-錢泳攀雲閣帖在清代書史中的意義. 盧慧紋. 葛杭維的另一世界:自然史觀與社會諷諭. 曾少千. 臺灣宜蘭淇武蘭遺址出土的十六至十七世紀外國陶瓷. 謝明良. 臺灣板橋林本源園林的真假與虛實. 黃蘭翔. 「與三代同風」:朱熹對東亞文化意象的形塑初探 羅振玉的收藏與出版: 「器物」、「器物學」在民國初年的成立 民俗曲藝 (季刊,20 篇). 歐麗娟 蔡泰彬. 陳芳妹 王正華. 87 76. 73 76. 156. 39. 104 86. 43 音樂作為一種離散社會空間:臺灣中和地區緬甸華僑的音景與族 呂心純 http://joemls.tku.edu.tw 裔空間建構.

(23) 358. 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 51 : 3 (Spring 2014). 藝 民俗曲藝 術 (季刊,20 篇). 歌謠中的部落、歷史與生活:以三首馬蘭阿美族的現代歌謠為例 戰後臺灣客家音樂的建制化歷程:以中原 (苗友) 月刊(1962–1981) 的再現為例 * 談臺灣日日新報音樂資料彙編對臺灣音樂史研究之價值:以明治時 期資料為分析對象 世界文化遺產中的人物:馬六甲找鄭和. 孫俊彥 許馨文. 60 59(122). 陳峙維. 35. 臺灣省地方戲劇協進會出版刊物臺灣地方戲劇中的戲劇史料. 林鋒雄. 同善社早期的特點及在雲南的發展(1912-1937):兼談其與「鸞 壇」、「儒教」的關係 民初儒學的宗教化:段正元與道德學社的個案研究. 王見川. 18. 范純武. 45. 海濱扶聖道:戰後臺灣民間儒教結社與活動(1945-1970). 李世偉. Oxford Art Journal (一年三期) 語 英語教學 言 (季刊,15 篇) 學. 18. 54. 先天道的尊孔崇道:香港道德會福慶堂、善慶洞的源流和變遷. 59. 35. Anchoring Guanyin: Appropriative Strategies in a New Phoenix Hall Scripture 法輪功的歷史何在?. 游子安 危丁明 Philip Clart 王大為. 39. 甘肅省會寧縣丁溝鄉南門村一次喪葬活動的考察及闡釋. 徐海波. 9. 淡水靈寶道壇的功德儀式:以混玄壇為核心的探討. 蕭進銘. 明清以來徽州的保安善會與「五隅」組織. 王振忠. 申遺背後的曹主娘娘信俗研究. Ethnomusicology (一年三期). 60. 21. 文字 電子時代的口傳技藝:一個苗栗客家山歌婚宴表演場域的 吳翠松 觀察 先天道嶺南道脈的思想和實踐:以廣東清遠飛霞洞為例 志賀市子. Village Religion in Huizhou: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設計學報 (半年刊,16 篇). 謝世忠. 43. 28. 64. John 18 Lagerwey 48 譚偉倫. 利空間與地域建構:社子溪流域的水圳、祭典與儀式社群. 傅寶玉. 56. 虛擬照明改變下以主觀明度為錨定基準的色彩辨識 * 商品意象設計指標權重之研究. 林大偉. 33(38). 促發想像之環境因素的評測工具-以跨域設計教育為例的初探性 研究 大型觸控螢幕內三維虛擬物件的旋轉操控模式與手勢型態配對 之研究 太陽集光器結合人工光源之室內照明應用. 梁朝雲. 32. 顧兆仁. 57. 張謙允. 19. 組織溝通要素對組織溝通效能及設計績效之影響. 閻建政. 解析女性服裝意象語彙之變遷-以 1996 ~2004 年Vogue Taiwan 雜誌為例 環境媒體與被置入者的情感互動研究. 鄭靜宜 曾榮梅. 情境故事法運用於跨領域合作的問題與影響. 唐玄輝. 李亞傑. 魔術方塊之悅趣化空間感知設計研究. 劉奕帆. 無形文化符碼於商品設計程序之應用-以臺灣閩南鬼神諺語為例. 衛萬里. 臺灣 3C 品牌產品識別推行現況與策略研究. 陳宜文. 文化產品設計程序. 楊彩玲. 層次完形導向之造形創作模式. 王鴻祥. 文創商品的隱喻設計模式. 徐啟賢. 傳說為設計泉源:以龍生九子為產品設計之題材. 董芳武. When the Tribe Goes Triple Platinum: A Case Study Toward an David B. Pruett Ethnomusicology of Mainstream Popular Music in the U.S.* Elena Wonderful Creatures: Early Modern Perceptions of Deformed Bodies* Lazzarini. 61. 78. 53. 66. 45 32. 51. 43. 44. 24 23 47. 81(85) 44(64). A Functional Gram ma r Approach to a Text Compa r ison of Wenli 40 Taiwanese EMP Students and International EMP Experts Tsou, for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EMP Writing Gap Hue-Lin Hung Integrating Concordancing into Vocabulary Learning for EFL Li-Tang Yu, 38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Hsien-Chin Liou, Jason S. Chang, http://joemls.tku.edu.tw Viphavee Vongpumivitch.

(24) 359. 蔡明月、邱琦茹:臺灣人文學文獻引用類型分析研究. 語 英語教學 言 (季刊,15 篇) 學. 大學生中譯英搭配詞能力與錯誤之探討 從臺灣企業界之外語人才需求看應用外語系的課程規劃 Ta iwa nese P re-Ser vice Engl ish Teachers'At tit ude Towa rds Native-English-Speaking-Teachers and Native-and-NonnativeEnglish-Speaking-Teacher Team Teaching English Is Not Math: The Negative Washback of High Stakes Testing on English Curricular Reforms in Taiwan 九十九年「普通高級中學英文科課程綱要」之規劃、實施與預期 效果:教師觀點 Chinese EFL Learnersʼ Perceptions of Grammatical Difficulty* An EFL Writing Teacher's Beliefs about Feedback: A Self-Study. 廖柏森 張玉櫻 Li-Yi Wang. 42 45 48. Nigel P. 72 Daly 42 程玉秀 葉錫南 蘇順發 Li-Ju Shiu 60(76). Hui-Tzu Min The Role of Zhuyin in English Auditory Word Learning Aleck Shih-wei Chen Issues and Negotiations of Taiwanese Studentsʼ Email Communication: Yichun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Online L2 Writing Liu 國際機場安全檢查警務人員英語─邁向一個整合的職場需求及 張玉櫻 使用分析 The Effect of Explicit Teaching of American Compliment Exchanges Yuan-Shan to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 Chen A Cognitive Linguistics Approach to Language Teaching: Processing Yu-Da Lai Instruction of Iconicity in EFL Classrooms 雙語學童中、英文閱讀理解與寫作能力之相關性探討 張玉芳. 同心圓:語言學研究 Parallelism in Amis Sluicing Ting-Chi (半年刊,10 篇) Wei Hakka Noun Phrases-A Bidirectional OT Approach on Hakka Relative Yu-Ching Clauses Tseng Verb Bias in Mandarin Relative Clause Processing Yowyu Lin, Susan Garnsey Self-Repair Devices in Classroom Monologue Discourse Chihsia Tang Phonetic Evidence for the Contact-Induced Prosody in Budai Rukai Chun-Mei Chen Acoustic Analysis of Voice-Onset Time in Taiwan Mandarin and Naomi Japanese Ogasawara Eyo Lexicalization in Nigerian Pidgin* Offiong Mensah Durative Complements in the Hakka Verb Copying Construction Jui-chuan Yeh The Meaning Contestation of Tai: Language Ideologies and the Hsi-Yao Global-Local Ambivalence Su Genre Analysis of Enquiry Letters across Cultures: Perspectives on Alireza Rhetorical Structures Jalilifar, Leila Beitsayyah Language François A Cross-Language Perspective on Speech Information Rate* Pellegrino, (季刊) Christophe Coupé, Egidio Marsico. 52. 58 50 31 49 47 42 70 22 27 39 40 26 51(64) 56 47 24. 98(138). ** 代表引用類型分析樣本文獻之參考文獻數量與引用數量. 蔡明月 邱琦茹. 0000-0001-5484-1313 http://joemls.tku.edu.tw 0000-0001-7523-183X.

(25)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 Library Sciences 51 : 3 (Spring 2014) : 337-364 DOI:10.6120/JoEMLS.2014.513/0594.RS.AM. Research Article. Citation Type Analysis on Humanity Literature of Taiwan Ming-Yueh Tsaya* Chi-Ju Chiub Abstract Using informetrics and citation analysis, the present study explores and compares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citations in the humanity journal articles that published in Taiwan.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in 2011, from top humanity journals, assessed by the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 Taiwan,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The analysis was done by structure of journal article and location of citations. In addition to citations appearing in the text, the phenomena of citation type will be compared and discussed in the latter part.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revealed articles of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and arts were mostly argumentative, while linguistic articles tended to comply with IMRAD (Introduct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formats. Introducing primary materials from original works, humanity scholars tended to cite for factual descriptions or to support authors’ perspectives. Secondary materials, such as later studies on the original works by other scholars, were seen the most in the disciplines of linguistics while the least in that of history. In general, the distribution of citation types is similar between articles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journals; merely minor differences occurred among disciplines. While ci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information needs of humanities scholars revealed in this study may contribute to collection development of libraries or refinement of information services to researchers, suggestions based on analysis of research results may also serve as referenc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writing and publication of journal articles in Taiwan. Aiming at further exploration of citations, this study is expected to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citations and to serve as a foundation for future empirical studies. Keywords: Humanity; Citation type; Journal article structure; Classification of citation; Citation analysis SUMMARY. This study conducted informetric and citation analysis on a sample of research articles published by top domestic scholarly journals, which assessed by the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Science Council in Taiwan, in the humanities disciplines: literature, history, philosophy, linguistics and fine arts and investigated the article structure and the location (in text) of a.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Graduate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http://joemls.tku.edu.tw * Principal author for all correspondence. E-mail: mytsay@nccu.edu.tw b.

(26) Tsay and Chiu: Citation Type Analysis on Humanity Literature of Taiwan. 361. citations. The study conducted purposive sampling method and selected 160 research articles from the five disciplines that were published in 2011. The fulltext and references of the selected articles were either downloaded from electronic journal databases or photocopied from the print journals and were the data source for citation analysis by the disciplines. After processing the collected citation data was processed using the spreadsheet software Excel, a custom bibliographic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In addition, the study applied the citation types identified by Frost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citation types across disciplines domestically and the disciplines overseas. The study found: 1) Humanities journal articles were mostly argumentative— the article structure in literatur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were very similar and the writing style was mostly free-form critiques and discussion based on the authors’ thinking. Additionally, humanities journal articles often consisted of Introduction, Body and Conclusion sections and did not have a clear format specification because the act of writing was part of conducting research. Linguistics journal articles followed the IMRAD structure. Writing styles and journal publication styles varied among the disciplines which demonstrated the fact that the thinking and theory of each discipline had its own unique characteristics and system. 2) Domestically, the humanities argumentative articles used citations in the Body sections most and in the Conclusion sections least. It showed that the conclusions of these articles were often concluding statements therefore other scholars’ opinions were rarely cited. The structured articles with IMRAD (Introduction, Methods and Materials, Results, And Discussion) format published in the linguistics journals and some fine arts journals cited mostly in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s and in the Methodology sections (second-most). This type of citations primarily focused on developing the definition and the conception of the research. 3) Humanities disciplines often cited primary resources from original works and the citations were used mainly to support authors’ perspectives or to describe facts. The history and the philosophy disciplines valued the citations of original works and texts most while the discipline of linguistics cited the least amount of original works. 4) Secondary resources, such as later studies on the original works by other scholars, were cited most by the articles from the linguistics discipline while least by the articles from the history discipline. Linguistics is a newer discipline, which cited the meaning and history of vocabularies most frequently. The philosophy discipline also cited some new vocabulary. For the history discipline, citing about vocabulary was rare because there were consensus established about the usage of the vocabulary. 5) To author papers for the linguistics or the fine arts discipline, scholars essentially cited original works or text of primary resources and secondary resources which discoursed the primary resources. http://joemls.tku.edu.tw.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indoor air quality conducted by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NIOSH, 53% of the problem of indoor air quality is resulted

(英文) In this research, we will propose an automatic music genre classification approach based on long-term modulation spectral analysis o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information of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a Green Buildings Hand Book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Both the carbon neutral index and green quantity index

Based on the analysis conducted by the independent researcher, how could the newspaper report be modified to give a better descrip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umber

This research adopts Technology Accepted Model (TAM), which was brought out by Davis in 1979, to verify the use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of eighth-graders using on-line tests..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tudy changes resulting from parents attending a study group designed by class teacher that include reading a chosen book and engaging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