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中華大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中華大學"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華大學 碩士論文

應用「經濟基礎分析法」探討彰化縣、南投縣 之產業發展與人口就業

A Study on Industrial Development,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C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 The Application of Economic-base Analysis

系 所 別 : 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學號姓名 : M10119030 顧偉瀚 指導教授 : 鄧 瑞 兆 博 士

中華民國 103 年 7 月

(2)

i

摘要

由於近年來國內經濟產業部門受到國際化、自由化的趨勢的影響,使國內各級 產業正面臨結構性的轉變。加上台灣經濟成長快速,區域間經濟結構轉變,各區域 之經濟結構由原本工業轉型為服務業或工商服務業併進的趨勢。但由於各區域間產 業活動分佈不均再加上人口外移,形成城鄉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彰化縣、南投縣位 於台灣中心地帶,兩者雖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但兩者皆屬於台灣較晚開發的地區,

而導致基礎建設仍不足、城鄉差距大等問題。期望政府能夠在區域發展的層面上,

藉由整體性的基礎規劃策略,使得彰化縣與南投縣有更好的未來發展。

本研究主要目的,係以彰化縣、南投縣作為研究與分析對象,利用區域經濟理論 中之「經濟基礎分析法」(economic-base analysis),探討彰化縣、南投縣之產業發展,

可 提 供 政 府 部 門 作 為 政 策 制 定 與 改 革 之 參 考 。 本 文 針 對 區 域 經 濟 基 礎 理 論 (economic-base analysis)與區位商數(location quotient)之研究方法進行說明,其次根據 研究中所採取之定義範圍劃分彰化縣、南投縣,並配合歷年資料,利用區位商數法分 析兩個地區之產業結構,將產業劃分為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並以計量經濟之研究 方法加以分析人口與就業之相關乘數效果,並探討彰化縣、南投縣整體之發展。

本文研究結果發現:(1)在彰化縣以農林漁牧業、製造業和商業為基礎性產業,

其次發現其他服務業有增加的趨勢。南投縣以農林漁牧業為基礎性產業,其次發現 水電燃氣業與其他服務業區位商數有增加的趨勢。(2)依就業乘數得知彰化縣應發展 製造業與商業能有效提升彰化縣總就業人口數。而南投縣應發展農林漁牧業能有效 提升南投縣總就業人口數。(3)依人口乘數得知彰化縣應發展商業能有效提升彰化縣 總人口數。而南投縣應發展農林漁牧業能有效提升南投縣總人口數。

關鍵字:經濟基礎分析法、彰化縣、南投縣、區位商數法、基礎產業。

(3)

ii

ABSTRACT

Due to recent domestic economic sectors affected by internation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trends, so all levels of the domestic industry is facing a structural change.

Taiwan's economic growth coupled with rapid regional economic structural change in the economic structure of each region from the original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of services or business services pronged trend. However, due to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activity coupled with the uneven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relocation, form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imbalance. Changhua County, Nantou County is located in the heart of Taiwan, although both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but both belong to the later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s of Taiwan, which led to the infrastructure is still insufficient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issues. Government can expect at the level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strategies through a holistic basis, making Changhua County and Nantou County have a better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e Department of Changhua County, Nantou County as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bjects, use of regional economic theory in the (economic-base analysis), discussed in Changhua County,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he Nantou County, providing government departments, as policy formulation and reform reference. In this paper, the study area economic-base analysis and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 of conducting description, followed by division of Changhua County, Nantou County,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study undertaken by the range, and with previous years and data, using location quotient index analysis of two region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industry is divided into basic industries and non-basic industrie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economic analysis related to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multiplier effects, and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hua County, Nantou County as a whol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ound that: (1) in Changhua County in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4)

iii

manufacturing and commercial-based industries, followed by other services found that there is an increasing trend. Nantou County to agriculture and fishery-based industries, followed by the discovery of gas and hydropower industry and other service location quotient is on the increase. (2) By Changhua County employment multiplier that should be th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and business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total employed population, Changhua County. The Nantou County should develop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total employment population, Nantou County. (3) By population multiplier that should be developed in Changhua County, Changhua County Business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Nantou County should develop agriculture and fishery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total population of Nantou County.

Keywords: Economic base analysis, Changhua county, Nantou county,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 Basic industries.

(5)

iv

誌謝辭

即將邁入下一段旅程的開始,要離開待了兩年的學校,充滿了許多的回憶,雖然 心中有許多不捨,但是這並不是結束,而只是新的開始以及挑戰,大家都要為了各自 目標邁進,期望大家在幾年後,都有一番了不貣的事業、愛情與家庭。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鄧瑞兆教授,老師教導我們在研究所老所具備的專 業知識,另外老師總是教導我們做人處是的道理,在我唸碩士班的這段期間,非常感 謝老師為了我們盡心盡力,能讓我們能夠在兩年時間內順利完成碩士班的學業。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你們這二十多年來對我的栽培,從小到大走過來,

一路的懵懵懂懂到現在的精實強壯,如今我終於能完成學業,雖然未來的道路上,可 能會充滿許多困難,但是我不會讓你們失望,因為有了你們在,才會成就了今天的我。

顧偉瀚 謹誌於 中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一百零三年六月

(6)

v

目錄

摘要...i

ABSTRACT...ii

誌謝辭...iv

目錄...v

表目錄...vii

圖目錄...vii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2

第三節 研究流程...3

第四節 資料來源、研究範圍及研究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彰化地區與南投地區簡介簡介...6

第二節 彰化地區與南投地區的概念界定...9

第三節 產業與都市發展的關係...16

第四節 經濟基礎理論相關研究...23

第三章 區域經濟基礎理論...31

第一節 經濟基礎研究之基本概念...31

第二節 基礎與非基礎產業之區分方法...32

第三節 經濟基礎分析法之研究方法...33

第四章 經濟基礎分析實證研究...36

第一節 彰化縣與南投縣各產業區位商數...36

第二節 彰化縣與南投縣各產業基礎就業人口與非基礎就業人口...39

第五章 彰化縣與南投縣就業與人口之乘數分析...43

(7)

vi

第一節 就業乘數分析...43

第二節 人口乘數分析...4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48

第一節 結論...48

第二節 建議...49

參考文獻...51

(8)

vii

表目錄

表 1 彰化縣相關研究...9

表 2 南投縣相關研究...12

表 3 產業與都市發展相關研究...16

表 4 經濟基礎理論國內相關研究...23

表 5 經濟基礎理論國外相關研究...29

表 6 彰化縣各類產業之區位商數...36

表 7 南投縣各類產業之區位商數...38

表 8 彰化縣基礎就業人口與非基礎就業人口...39

表 9 南投縣基礎就業人口與非基礎就業人口...41

(9)

viii

圖目錄

圖 1 研究流程圖...4 圖 2 彰化縣行政區之劃分...7 圖 3 南投縣行政區之劃分………….……….……….8

(10)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近幾年來國內經濟產業部門受到自由化、國際化、科技化的趨勢,使得國 內各級產業受到結構性上的轉變。再加上台灣經濟成長迅速,區域間經濟結構轉變,

各區域之經濟的結構從原本工業轉型為服務業或工商服務業併進的趨勢。由於各區 域間產業活動分佈不均再加上人口往外移,造成城鄉發展不均衡的現象。

陳華昇(2008)表示,以全球都會區域整合的發展情況來看,各都會地區與地方 縣市皆面臨全球各大都會區和區域的競爭挑戰,希望藉由行政區域之調整,以提高 行政區的層級,並利用所面臨大型都會和區域帶來的政治、社會與經濟發展壓力,

來促進各次級都會區與地方縣市區域整合之進行與經濟成長。根據 2010 年 12 月 25 日經「地方制度法」之通過,形成台灣五大都會區(新北市、台北市、台中市、台南 市、高雄市),各境內的行政區域經過重新劃分後,從此台灣五大都會區時代就此來 臨,也形成三大生活商圈(北、中、南),以及七大地區(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

雲嘉南、高屏、花東、澎金馬)的局勢。

中彰投位於台灣中部地帶,其中以彰化縣與南投縣具有豐富的天然資源以及觀 光景點,彰化區由於地理環境,向來為臺灣農產最豐富之縣市之一,根據 2011 年中 華民國統計資訊網指出農林漁牧產值達 542 億 3347 萬元,佔全國總產值的 12.33%,

居全國各縣市名列前茅;南投地區雖以山地鄉鎮居多,但是擁有豐富的景點包括日 月潭、溪頭、埔里、集集等,而根據南投縣政府主計處統計,2012 年全縣觀光遊憩 區遊客為 2284 萬 3663 人次,創下歷年來遊客人次新高,也較 2011 年增加 360 萬 1561 次,遊客人次前 3 名分別為日月潭、中台禪寺、溪頭森林遊樂區。但兩者皆屬於台 灣較晚開發的地區,而導致基礎建設仍不足、城鄉差距大等問題。期望政府能夠在 區域發展的層面上,藉由整體性的基礎規劃策略,使得彰化縣與南投縣有更好的未 來發展。

在區域經濟學當中的「經濟基礎分析法」(economic base analysis)是研究都會區人

(11)

2

口和就業成長的重要理論之一,主要是把都會區各產業的就業人口分別為基礎就業 人 口 (basic employment population) 和 非 基 礎 就 業 人 口 (non-basic employment population),基礎就業對區域內的就業人口成長是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將分析的重 點是去搜尋某一地區或都市內,有哪些產業是為地區主要的發展的動力,並瞭解都 會區發展過程中就業與人口變化的情形以及影響效果。

在根據過去有關彰化縣與南投縣相關研究如下:張淑湄(2006)、蘇婉伶(2006)、

陳春玟( 2012)、王俊超(2006)、李國煌(2006)、蕭呈章(2006)、劉秀端(2007)、謝欣融 (2013)等都是以彰化縣與南投縣為主,極少以彰化縣與南投縣的區域經濟發展作為 研究主軸,所以本研究將利用經濟基礎分析法以彰化縣、南投縣作為研究範圍,並 且探討 彰化縣、南投縣之產業發展,是否有助於該區域的經濟發展並以結果提供給 予政府部門從事政策上制定與改革的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是以彰化縣、南投縣作為研究對象,並且採取經濟基礎理論進行研究,

想藉此瞭解彰化縣、南投縣的產業結構之改變的情形,並且利用乘數效果(Multiplier Effect)來進行預測,故將本文研究之目的說明如下:

一、探討彰化縣、南投縣之產業經濟結構。

二、利用區位商數法來找出彰化縣、南投縣之基礎產業與基礎就業人口。

三、透過人口乘數(Population Multiplier)以及就業乘數(Employment Multiplier)來分析 彰化縣、南投縣未來發展的趨勢並給予政府部門政策與建議來進行參考

(12)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本文利用區域經濟基礎分析法探討彰化縣、南投縣之產業結構、人口乘數與就 業乘數來分析。本文之研究流程的敘述:

一、彰化縣南投縣業發展與就業人口等問題進行探討。

二、探討彰化縣與南投縣區域範圍界定、產業與都市發展的關係與區域經濟基礎分析 法來進行文獻回顧。

三、針對經濟基礎理論與經濟基礎分析之研究方法進行探討。

四、根據彰化縣、南投縣歷年資料,利用區位商數法分析彰化縣、南投縣之基礎產業。

並且利用區分出之基礎產業,來進行實證模型分析,並了解區域內應發展之基 礎產業,以有效帶動整體總就業人口與總人口之改變。

五、依據實證資料之驗證,是為了解發展區域內的經濟基礎產業同時所需要多少基礎 就業人口(basic employment population),可帶動整體區域總就業人口與總人口數 改變的效果,並且提供政府部門政策制定之參考與建議。

(13)

4

將研究流程以流程圖表示如下:

圖 1 研究流程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區域經濟基礎理論說明 文獻回顧

彰化、南投縣的就業與人口乘數 分析

經濟基礎分析之實證研究

結論與建議

(14)

5

第四節 資料來源、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一、資料來源

彰化縣、南投縣與全國之人口數與各產業的就業人數,依據(彰化縣政府[彰化 縣統計要覽],2012)、(南投縣政府[南投縣統計要覽] ,2012)與(台灣地區人力資源調 查統計年報,2012)以及中華民國的統計資訊網所公開刊載資料作為依據。

二、研究範圍 (一)空間範圍

本研究依照彰化縣與南投縣範圍之相關文獻探討,將區域涵蓋範圍包含彰化縣、

南投縣兩大部分。

(二)時間範圍

本研究依據政府所發佈之公開次級資料來進行實證分析,將其時間範圍定為 1982 年至 2012 年,共三十一年期間。

三、研究限制

(一)由於彰化縣與南投縣區域範圍界定,由於各研究的目的不同而範圍界定是會有 所差異,但本研究基於考慮到資料來源取得方便性,所以本文研究之空間範圍 選擇以彰化縣與南投縣為主要範圍。

(二)在時間範圍之部分,根據政府發佈之公開次級資料來進行實證分析,而時間選 取方面共計三十一年,以民國七十一年(1982 年)至民國一百零一年(2012 年)。

(三)由於人力與時間等各方面的限制,此本研究在產業別方面採用政府公開的次級 資料,在時間選取方面取三十一年為限,故無法進一步做詳細類別且更大規模 之研究。

(15)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節以彰化縣與南投縣簡介及概念界定、產業與都市發展及經濟基礎理論相 關研究等三個部分進行文獻回顧與分析,並陳述其相關研究文獻之部分內容與主要 結論。

第一節 彰化縣與南投縣簡介

一、彰化縣簡介

彰化縣土地面積共 1,074.40 帄方公里,約占臺灣地區總面積 2.98%,人口約 130 萬餘人,彰化縣位於臺灣本島中西部,北以大肚溪為界,與臺中縣相隔,東倚 八卦山脈與南投縣為臨,南以濁水溪與雲林縣遙遙相望,西濱臺灣海峽,南北長度 約有 43.19 公里,東西闊度約有 40.00 公里,帄地約占百分之九十,山地為百分之 十,縣內主要河流有:烏溪(大肚溪)、貓羅溪、濁水溪,均西流入海。

1731 年 ,將彰化縣所屬大甲溪以北之地; 1875 年 ,台灣人口日增,漢人開 墾佔領之地日大;於是將台灣北部增設台北府,而仍屬台灣府的彰化縣,則將東部

?????????1885 ???????????????????????

1887 年 台灣省再增設一府及一直隸州,彰化縣將鹿港廳併入,而將大肚溪以北的

?????????????????????????????????????

靠八卦山,西方臨海。

1895 ????????????????????????????????

並重劃行政區,將台灣簡單劃分為台北、台灣、台南三縣與澎湖廳,彰化當時由台 灣縣管轄。1901 年再度行政重劃,設立彰化廳,1909 年與台中廳合併,彰化地區分 屬五個支廳(彰化、鹿港、員林、北斗、二林),1920 年日本政府在台開始實施州、

郡、街、庄制,將全台劃分為 5 州 3 廳,彰化全境改隸台中州,底下劃分為 1 州轄市 基準,無再變更。1930 年代,彰化地區人口已突破百萬。

(16)

7

圖 2 彰化縣行政區之劃分

資料來源:「發現彰化」,彰化縣政府全球資訊網,2014 年 5 月 3 日,

取自http://www.chcg.gov.tw

二、南投縣簡介

南投縣土地面積共 4,106.4360 帄方公里,約占臺灣地區總面積 11.41%,人口約 52 萬餘人,南投縣位於本島中央,是全島唯一一個不瀕臨海的縣市,全縣百分之八 十的土地皆為山地,氣候四季溫和,縣內有中央山脈、玉山山脈、阿里山山脈三大 山系,適時將來自南太帄洋與東太帄洋的季風水氣阻攔下來,進而提供了台灣豐富 的水源,使台灣能夠擁有充分的水資源,而所延續出來的各大小河川,如濁水溪流 域、烏溪流域等。另外南投縣擁有十分豐富的原住民文化,有泰雅族、布農族、鄒 族以及邵族等原住民聚落在此生活;由於南投縣市濁水溪、烏溪等河流的源頭,加 上動、植物的生態資源相當豐富因此南投縣享有『大地之母』的美譽。

1723 ???

1887 年(福建、臺灣分治,臺灣改制為臺灣省,這時的南投行政區屬臺灣府台灣縣

???????????????????????????????????

(17)

8

1895 ???????????????????????????????

1901 ????????1920 ??????????????????????1945

???????????????????1950 ? 10 ?????????????

????????????????????????????? 10 ? 21 ????

投縣政府,此為南投縣之誕生。縣治設於南投鎮(今南投市)。

圖 3 南投縣行政區之劃分

資料來源:「發現南投」,南投縣政府全球資訊網,2014 年 5 月 3 日,

取自http://www.nthcc.gov.tw

(18)

9

第二節 彰化縣與南投縣的概念界定

一、彰化縣之範圍界定

彰化縣在既有優勢農業基礎上,近年來傳統農產品改良技術創新,提高農產品 經濟,從傳統產業升級轉型成科技產業,藉此帶動產業整體的發展。由於歷年來有 關於彰化縣的研究所界定的範圍因各研究主題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本節將有關於過 去彰化縣之研究範圍定義來進行文獻探討分析以及回顧。將彰化縣之相關研究彙整 如下表:

表 1 彰化縣相關研究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張淑湄 (2006)

有機蔬菜產業發 展限制與社會資 本的關係-以彰 化縣為例

以彰化縣為對象 (1)在生產結構上,有機農民頇支付較 多的費用高,資材使用的限制程度 大,需要較專業的知識內容且對投 入農民條件的要求高。

(2)在銷售結構上,有機產業整體市場 小,且農民之間的競爭性大,銷售 地點分散,交通的運輸與運費的負 擔造成有機農民的不便。

(3)在生產的社會資本運作上,有機農 業的知識型態較內隱性,且注重同 業間學習與知識的分享,故要透過 開放性的生產網絡的連結,以協助 有機農民解決田間管理上所面臨的 問題,但新加入的農民相對可擁有 的資源較少,對其發展較不利。

(4)在銷售的社會資本運作上,有機蔬 菜的市場需求量少,且其銷售網 絡型態較封閉,新近加入的農民 或作物供應量不穩定者,容易被 排除於網絡之外。

(19)

10

表 1 (續)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蘇婉伶

(2006)

台 灣 老 人 照 顧 產 業 可 行 性 之 研 究 - 以 彰 化 縣 推 行 老 人 居 家服務為例。

以彰化縣為對象 (1)了解我國老人照顧產業發展之可行 性及其障礙。

(2)未來本國老人照顧服務提出建議。

研究對象設定於與彰化縣政府合作 提供居家照顧的機構的七間機構,

透過深入訪談的方式,了解彰化縣 推廣居家服務的概況及各機構運作 的模式。

詹麗玲 (2007)

帅 稚 園 經 營 面 臨 少 子 化 因 應 策 略 之 調 查 研 究 ─ 以 彰 化 縣 為例

以彰化縣為對象 (1)彰化縣帅稚園減班情形佔半數以 上。

(2)大單元教學法為目前帅稚園最普遍 採用的教學型態。

(3)帅稚園負責規劃園所及班務之職務 者大多具有帅教背景。

(4)不同教學型態的帅稚園在「互動行 銷策略」、「外部行銷策略」、「內 部行銷策略」、「發展學校特色策 略」、「化解校內政治角力策略」、

「超越學校間競爭策略」上有顯著 差異。

(5)不同帅教學歷經營者在「互動行銷 策略」、「發展學校特色策略」上 有顯著差異。

(6)不同收費在帅稚園經營策略的「互 動行銷」、「發展學校特色」、「超 越學校間競爭」均達到顯著差異。

(7)帅稚園經營策略的「行銷策略」、

「藍海策略」與帅稚園少子化因應 策略具有正相關。

賴榮郎 (2008)

老 人 安 養 護 機 構 經 營 管 理 之 研 究 以 彰 化 縣 為例

以彰化縣為對象 彰化縣老人安養護機構,不管政府所設 立者外,其他民間所設立者都非常用心 經營,所以不同於一般營利事業單位,

除了專業技術的訓練外,需要更多的關 懷 、 更 多 的 時 間 及 愛 心 , 所 投 入 的 時 間、金錢都是長期才能回收。

(20)

11

根據上述文獻中得知,大多數研究者對彰化縣之範圍界定主要以彰化縣為主,所 以本文研究以彰化縣 (員林鎮、和美鎮、鹿港鎮、溪湖鎮、二林鎮、田中鎮、北斗鎮、

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永靖鄉、伸港鄉、線西鄉、福興鄉、秀水鄉、埔心鄉、埔 鹽鄉、大城鄉、芳苑鄉、竹塘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埤頭鄉、溪州鄉、彰化

表 1 (續)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許僅宜 (2009 )

民 宿 顧 客 渡 假 生 活 型 態 與 滿 意 度 關 係 之 研 究 - 以 彰 化 縣 為例

以彰化縣為對象 (1)人口統計變項方面,女性多於男 性,主要年齡層分佈在 20~49 歲,

教 育 程 度 以 大 學 及 專 科 程 度 居 多,職業以軍公教居多,家庭狀 況以已婚且有小孩同住者居多,

居住地以中部居多,每月收入以 30,001~50,000 元為多數。

(2)民宿顧客之渡假生活型態方面,以 屬於「遠離現實」的群組具高度認 同,並發現年齡、家庭狀況、職 業及個人月收入在「家庭旅遊」構 面上達統計顯著差異;家庭狀況 及個人月收入在「週末旅遊」構面 達統計顯著差異;教育程度在「社 交聯誼」構面上達統計顯著差異。

(3)民宿顧客之休閒滿意度方面,以

「放鬆層面」構面具高度認同,並 發現職業在「心理層面」達統計之 顯著差異;個人月收入在「生理層 面」達統計顯著差異。

(4)渡假生活型態對休閒滿意度之影響 性方面,發現在「遠離現實」、「社 交聯誼」及「家庭旅遊」達顯著之 影響。

陳春玟 (2012)

台 灣 精 緻 農 業 政 策 行 銷 之 分 析 - 以 彰 化 縣 葡萄產業為例

以彰化縣為對象 透過文獻探討及深度訪談來分析葡萄產 業之政策行銷,以瞭解葡萄產業在政策 行銷過程中之運用與困境。

(21)

12

市)為主要研究對象。

二、南投縣之範圍界定

南投縣擁有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近年來南投縣觀光客人數逐年大幅增加的 趨勢,而根據(南投縣政府主計處統計網站,2012),在 2012 年全縣觀光遊憩區遊客 為 2284 萬 3663 人次已創下歷年來遊客次最新高,藉此帶動產業整體的發展。由於歷 年來有關於南投縣的研究所界定的範圍因各研究主題的差異而有所不同,本節將有 關於過去南投縣之研究範圍定義來進行文獻探討分析以及回顧。茲將南投地區之相 關研究彙整如下表:

表 2 南投縣相關研究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王俊超 (2006)

地方文化館行銷 管理之探討-以 南投縣為例

以南投縣為對象 (1)分析地方文化館在社區總體營造之 角色功能關係。

(2)分析地方文化館在行銷方面所遭遇 到的挑戰與回應。

(3)分析輔導團隊與政府機關及其他相 關 組 織 團 體 在 行 銷 地 方 文 化 館 時,可提供之協助。

(4)透過整合上述所說,歸納研擬出在 行銷文化館時應當注意事項,作 為規劃與管理運作的參考。

(22)

13

蕭呈章 (2006)

製造業經營者轉 型觀光工廠的認 知 與 意 願 之 研 究—以南投縣傳 統產業為例

以南投縣為對象 (1)有意願與沒有意願轉型兼營觀光化 服務之比率為 51.8%:47.3%,男 性經營者轉型意願較高,填答已從 事觀光化服務之經營者。

(2)經營者性別、員工數、工廠、組 織、資本額、去年損益與轉型觀光 工廠意願具顯著性:經營者年齡、

教育程度、廠房土地權屬、經營時 間與轉型觀光工廠意願較無顯著 性;影響轉型意願在於工廠自然條 件及生產環境。

(3)經營者的認知以重視品牌形象、重 視行銷業務、頇有企業創新精神、

頇有社區居民與遊客的支持、以顧 客為主角、內部組織頇健全,顧客 服務為重、乃是一種產業的經營改 善而非產業的改變、空間改造與整 體景觀頇協調、提供產品直接銷售 機會、經營績效的改善,為經營者 重視項目。

(4)結合民俗節慶規劃藝文活動、社區 資源結合、以公共利益為中心及顧 客支付體驗費用以提高附加價值等 項目認同稍低。

(5)地方、經營、消費及重視構面與有 意願轉型整體相關顯著;沒有意願 轉型觀光化服務服務認知,地方、

經營、消費構面相關顯著。

表 2(續)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23)

14

表 2 (續)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陳孙志 (2007)

影響社區林業推 行因素之探討-

以南投縣為例

以南投縣為對象 (1)社區生活型態為農村社會,居民多 為中老年人。其中參與社區組織 與擔任組織幹部者分別各占約 2/3 及 1/3。

(2)影響因素構面之間、影響因素之間 及參與意願之間的差異皆達顯著。

影響因素構面以計畫內容及經濟與 資源方面為主要影響;影響因素以 社區林業計畫的補助金額的帄均值 最高,帄均值最低為社區民眾與組 織受社區以外人員或組織影響;參 與意願帄均值最高為提供技術上的 支援,次為經費的補助,而「社區 組織極力宣傳社區林業。

(3)影響社區林業推行因素及居民參與 意願的主要背景因素為參與社區 林業活動次數、參與社區組織及 擔任組織幹部。

(24)

15

劉秀端 (2007)

休閒民宿消費者 住宿動機、住宿 體驗、休閒利益 與忠誠度關聯性 之研究-以南投 地區民宿為例

以南投縣為對象 (1)民宿旅客之住宿動機以「民宿形 象」、「地方特色」及「社會需求」

等因素為主;住宿體驗方面,則 最重視「內在心境」與「自然環境」

之體驗感受;而旅客於住宿後所 自覺之休閒利益,以「紓解身心壓 力」因素較高,其次為「充實生活 內涵」之利益。

(2)影響顧客忠誠度之主要因素為住宿 體驗的直接效果,其次為住宿體驗 透過休閒利益所產生之間接影響效 果,而住宿動機透過休閒利益間接 影響顧客忠誠度的效果較小。

王昭榮 (2014)

長期照護機構經 營關鍵成功因素 分 析 - 以 南 投 縣 長期照護機構為 例

以南投縣為對象 (1)若不限制受訪機構提出幾項關鍵成 功因素,結果有 11 項,即團隊專

業素質、營運策略、服務品質、災 害事件防護、財務健全、政策面、

資訊管理、創新服務、領導與管 理、硬體設備、地點與環境。

(2)限制受訪機構提出最重要的 5 項,

整合結果共有 9 項,即服務品質、

環境與設備、財務健全、領導與 管 理 、 營 運 策 略 、 團 隊 專 業 素 質、創新服務、災害事件防護、

政策面。

根據上述文獻中得知,大多數研究者對南投地區之範圍界定主要是以南投縣為 主,所以本文研究以南投縣(埔里鎮、草屯鎮、竹山鎮、集集鎮、名間鄉、鹿谷鄉、

中寮鄉、魚池鄉、國姓鄉、水里鄉、信義鄉、仁愛鄉、南投市)為主要研究對象。

表 2 (續)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25)

16

第三節 產業與都市發展間之關係

(林盛輝,2000)指出都市成長將會影響該地區內的產業成長與結構之變化,黃 國修(2008)與曾昭捷(2009)認為產業是都市成長的動力,都市與經濟的發展彼此之間 的關係是有助於都市與產業的成長,而張璠(1991)指出產業的發展是形成都會區發 展的一項推力。于宗先(1986)將影響都市發展關鍵之因素有分為社會、經濟、地理 等因素三大項,則各項因素之影響發展程度並不盡相同,並非單一指標可以顯示。

從過去產業與都市發展其研究進行文獻探討及回顧。

表3 產業與都市發展相關研究

作者 主題 主要結論

徐旻穗 (1995)

聚集經濟與都市 發展關係之檢證–

台灣地區之實證 研究

(1) 對都市發展影響較顯著的聚集經濟因素為內部 規模經濟、專業化係數、內部規模經濟、地方 化經濟、能源消費及產業規模。

(2) 產業中之聚集經濟與都市發展的關係,以商業 最為顯著,而較不顯著為金融、保險、及不動產

業與工商服務業。

(26)

17

表 3 (續)

作者 主題 主要結論

林鍷烈 (1995)

彰 化 縣 都 市 發 展 型 態 與 人 口 變 遷 之研究

彰化縣可歸納為六種不同的都市發展型態,其空 間與人口變遷具有下列特性:隨著都市中心性越 高,其空間規模等級最大、發展率及人口密度亦 最高,且初期空間規模會急速成長、後期則轉為 帄穩,人口密度變化之速度亦相似;封閉型都市 之空間變遷受主要道路影響較少,與人口成長速 度相同,整體變化較少;發展落後型都市之空間 規模緩慢成長,人口密度亦持續超低密度緩慢成 長,仍為最小等級之空間規模。

影響都市空間變遷及人口變遷之因素主要為經濟 因素,在經濟發展突飛猛進下,產業結構逐漸改 變以二、三級產業為主流,由於二、三級產業之 就業機會需求龐大,所需人力較多,在城市拉力 與鄉村 推力 的作 用下 ,人口 逐漸 往城 市地 區集 中,致使城市地區空間規模逐年擴張,而鄉村地 區空間規模之變化則較少。

洪于婷 (1999)

都 市 發 展 永 續 性 結構之研究

都市發展永續性特質與結構的結果,配合都市永 續發展的方向,擬定台南市各個地區所應積極加 強的永續發展規劃經營策略,主要分為生態環境 的存續、生活品質的改善、生存空間的營造、生 產效率的提升,並結合空間結構分析技術,建構 一套永續發展分析的研究程序,以作為研究台灣 地區都市發展之永續性結構的研究基礎。

邱信智 (2000)

台 灣 地 區 都 會 區 通勤-就業活動空 間分布之研究

台灣地區都會區發展確實有呈現多核心模式,而 且分別邁入不同的富利曼發展模型階段,並且進 一步發現都會區人口與通勤就業活動間的變動,

是呈正向發展關係,同時,由都會區的通勤-就業 活動變動分析得知,都會區的中心都市與衛星市 鎮間的就業活動彼此存在互補性和競爭性。

(27)

18

表 3 (續)

作者 主題 主要結論

陳俐伶 (2000)

都 會 區 製 造 業 空 間 分 布 變 遷 之 研 究

本研究針對製造業產業用地,認為台北都會區應 加強公共設施與交通的連結;台中都會區面對產 業發展整體趨緩的情況下應避免產業用地的零星 使用;高雄都會區則要注意中心都市的產業用地 變更使用。然而工業區之設置除了因應疏導產業 及人口的政策,也應注意空間中所隱含的聚集經 濟因素。產業的郊區化使製造業在三都會區均呈 現往西部濱海地區移動的趨勢,由此,對於濱海 地區的用地開發應兼顧經濟發展與環保而有前瞻 性的規劃。

(28)

19

表 3 (續)

作者 主題 主要結論

張郁旎 (2001)

都 會 區 產 業 空 間 分 佈 變 遷 及 區 位 選 擇 因 素 之 研 究— 以 台 北 都 會 區為例

(1)台北都會區符合核心-外圍理論所言,其發展 過程乃由首要中心,人口、商業與資源愈趨 集中的階段,過渡至分散化的發展開始產 生。

(2)從產業的角度來看,本研究發現製造業於台 北都會區的成長已逐漸緩慢,整體分佈狀態 並無較大的改變,而產業本身的聚集經濟力 量及政府工業區計畫情形,以及勞動力的分 佈、交流道的設置等則皆為影響製造業區位 選擇之因素。三級產業方面,其符合下濾理 論及產業生命週期理論,初期興貣於繁榮地 區,待該區逐漸飽和後則往外部地區擴張移 動。而實證結果則得出地區期初之三級產業 工資水準、總人口數、產業雜異程度、高等 教育人口比例、商業區編定面積及交流道可 及性等因素對各類三級產業之分佈皆有顯著 影響。

(3)從地區性影響因素來看,本研究實證結果發 現中人口分佈與產業分佈有顯著正向關係。

(29)

20

表 3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蔡珮雯 (2003)

都 市 發 展 型 態 對 都 市 公 共 成 本 及 經濟效益之影響

(1)都市人口規模具影響都市公共成本的重要地 位,隨著都市規模的擴大,公共成本將有規 模經濟的情形發生。

(2)都市不同程度的服務功能形成其在公共成本 上不同程度的負擔。都市服務功能的提昇將 對都市帄均每人公共成本造成負擔,透過都 市服務功能變數在大都市規模之表現,同時 告誡了我們雖然都市的形成的原因源自於規 模與聚集的龐大經濟力量。

(3)資訊流通程度對於都市效率將有正面的助 益。很顯然地就小規模都市而言,資訊流通 將可提昇其都市效率,而規模較大的都市其 資訊流通程度愈高對都市效率將更具明顯助 益。

(4)實證結果發現人力資本指標所代表的知識教 育程度及學術單位,的確對於都市淨效益的 提昇具明顯的作用,更說明人力資本的累積 及知識對於都市淨效益具有規模報酬遞增的 特性。

(5)資源必頇謹慎地被使用。實證發現台灣地區 之大都市為了追求成長、經濟發展在資源使 用上過量,並對資源之使用存有迷思,更不 符合現代所強調的資源永續的理念。

(30)

21

表 3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韋理淳 (2004)

都 市 經 濟 基 礎 部 門 對 都 市 經 濟 發 展影響之研究

(1)台灣七個主要都市的基礎性產業會因該都市 之特性、發展型況、都市定位等不同而異,

因此本研究透過其與經濟發展指標的實證得 出七個主要都市的基礎性部門。

(2)本研究正典相關分析與迴歸分析得知,都市 經濟基礎部門確實對都市經濟發展有影響 性。

(3)透過本研究的實證結果可以得知產業的「生 產總值」是更佳的衡量變數;而從產業發展 的「成長率」也可以應證迴歸模型所得的結 果。

柯佩吟 (2004)

台 中 都 會 區 商 業 空 間 結 構 變 遷 之 研究

台中都會區的商業中心由台中市中區往西移,台中 市中區商業就業人口呈現明顯衰退,另外東、西、

南、北四區則呈現小幅度下降,三屯區發展迅速。

同時發現高階專業性行業皆集中於台中市,較不具 專業性之業別如批發業、零售業則分布於各鄉鎮,

包括較偏僻之鄉鎮如埔鹽鄉、福興鄉、花壇鄉等。

而從群落分析中發現商業中心原本分散於台中都 會區內各鄉鎮之現象,逐漸集中於台中市,同時台 中市商業中心之變化呈現西移趨勢,並沿著中港路 往西區、西屯區、與北區發展。

陳冠蘋 (2007)

產 業 群 聚 的 演 化— 台 灣 中 彰 地 區 製 鞋 產 業 案 例 分析

(1)產業群聚靜態影響因素中,人力資源與相關 性支援產業對勞力密集型的台灣製鞋產業群 聚而言,無論在何種演化階段均扮演著相當 重要的角色。

(2)基礎建設因素的區位條件與土地資源在群聚 興貣階段時是主要產業群聚之原因,但發展 階段以後企業經營策略、知識資源、及高素 質人力資源因素的重要性逐漸地高過基礎建 設。

(3)當內銷與外銷產業同時遭受全球化環境變遷 衝擊時,其網絡、社會、及領域鑲嵌程度的 不同,明顯地形成兩種模式的差異化發展。

(31)

22

表 3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呂紹麟 (2010)

以 產 業 群 聚 觀 點 探 討 台 灣 倉 儲 業 的發展

了解到台灣倉儲業近年來的分佈狀況、各產業與倉 儲業的關係,與各地區倉儲業發展的情形。

陳冠綸 (2012)

區 域 產 業 群 聚 變 化 對 廠 商 調 適 行 為的影響

大嶺山的群聚變化可以以產業生命周期、上游供應 商及下游顧客、相關產業的改變以及廠商數量變化 這四項主要構面觀察,影響了本研究中個案公司在 策略行為上的調整。這四個構面的改變影響了大嶺 山整體 供應 鏈體 系的 轉變以 及產 業群 聚客 群轉 移,進而影響了廠商在主要客群及產品創新、研發 等組織調適行為.

吳育綺 (2013)

台 灣 製 造 部 門 產 業 群 聚 之 實 證 研 究

在整體製造業中,勞動市場的結合與投入要素共享 在城市與區域類別中有著正向的驅使力量使產業 形成群聚現象,在個別產業的研究結果指出知識外 溢仍是一個重要的群聚力量並同時存在正向和負 向影響力;而 Marshall 所提出的其他要素只有在某 些產業中存在正向顯著的結果。

根據上述的文獻整理後顯示,發現都市發展與經濟發展會彼此互相影響,並且 會更進一步的影響產業結構上的變化。故本研究分析彰化縣與南投縣之產業條件與 優勢,並且藉由產業發展的優勢來提升彰化縣與南投縣整體產業的成長。

(32)

23

第四節 經濟基礎理論相關研究

有關於應用經濟基礎理論之研究,而國內外有多位的學者作為研究方法,其涵蓋 的研究方法包含了投入產出模型(Input-Output model)、輸出基礎分析法(Export-Base Analysis)與區位商數法(Location Quotient)等相關的研究方法,而主要目是探討區域內 經濟結構上的轉變。本文乃是採取經濟基礎理論為研究方法,探討彰化縣與南投縣之 產業結構分析,本節在文獻篩選的方面是有關於本文使用的研究較為相似的文獻來進 行整理。將整理過的國內外經濟基礎理論之相關文獻彙整如表4與表5:

表4 經濟基礎理論國內相關研究

作者 主題 研究方法 主要內容

蘇月香 (1993)

臺灣中區製造業 結構與空間分佈 之研究

區位商數法 中部地區製造業之分佈有逐年分散 之趨勢,且各鄉鎮市區製造業結構 亦傾向雜異化。較有利於中部地區 發展之產業為金屬製品業、橡膠製 品業、運輸工具業、精密器械業及 電機器材業等。

王福慶 (1996)

航空城產業發展 對地方經濟影響 之研究-以桃園生 活圈為例

區位商數法 實證發現未發展航空城時機場所產 生的間接效果大部分產生在北部地 區,對於桃園生活圈經濟貢獻有 限,引進航空產業後對於地方經濟 共現有明顯改善,會逐漸轉變桃園 生活圈的產業結構,從製造業為主 變成以服務業為主的產業。

(33)

24

表 4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吳京儒 (2002)

路竹科學園區設 置對於南部區域 經濟影響之研究

乘數效果 區位商數法

路竹園區於開發時期影響之產業主 要為營造工程相關產業:金屬製 品、非金屬礦物製品、鋼鐵、電機 及其他電器業。營運時期以園區所 規劃引進之產業經濟效果最為顯 著,電子產品、其他製品、其他化 學製品業中更以電子產品產出效果 最大。服務業中以金融保險及商品 買賣業經濟效果較為顯著。

林明財 (2002)

台灣加入世界貿 易組織對勞動市 場之區位商數分 析-台北地區之 個案研究

區位商數 新古典經濟成長理論為基礎,以區 位商數作為分析之工具,藉此來深 入探討當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後,在台北地區的產業與勞動市場 是如何透過WTO此項變數產生變 化,以及台北地區的勞動流動力又 將是如何。

馮怡心 (2004)

群聚化策略帶動 紡織產業發展

區位商數 結果發現就產業分析來看絲織專區 的產業集中度很高,為所屬地區的 目標產業。但就關鍵要素方面來看 網絡關係不強烈及廠商和學校的互 動不高,造成人才方面或是研發方 面的不足,所以未來在絲織專區開 發完成之後,所要思考的方向為加 強網絡關係和學校對間的互動關 係。

(34)

25

表 4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張儷馨 (2006)

花蓮市零售業空 間 分 布 及 變 遷 (1986~2001)

區位商數法 空間分布

花蓮市零售業於民國 75 年聚集在 舊市區,至民國 90 年聚集在舊市區 及西部地區。成長最多的地區為西 部地區。衰退最多的地區為舊市區。

黃國修 (2008)

我國南北兩大都 會區人口與就業 之研究

區位商數法 (1)兩大都會區基礎產業由過去原 本工業產業轉型以服務業或 工商服務業併進為主之產業。

(2)兩大都會區就業人口演變態勢 則呈現差距擴大現象。

(3)由就業乘數效果分析可知,倘 若兩大都會區藉由發展基礎 產 業 帶 動 區 域 內 總 就 業 人 口,台北都會區應發展商業、

運輸倉儲及通信業與其他服 務業,高雄都會區則應發展商 業。

(4)由人口乘數效果分析可知,倘 若兩大都會區藉由發展基礎 產業刺激區域總人口數,台北 都會區應發展商業、運輸倉儲 及通信業與其他服務業,高雄 都會區則應發展商業。

(35)

26

表 4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曾昭捷 (2009)

台中都會區產業 發展與人口就業 之研究

區位商數法 輸出基礎分析法

兩大都會區的基礎產業由過去原 本的第二級產業漸進轉型為第三 級產業。台北都會區就業人口有 小幅度增加,而高雄都會區則是 小幅度減少。

鄭鈺慧 (2010)

以區域投入產出 法分析雲林離島 工業區之發展對 區域社會經濟之 影響

區位商數法 離島工業區的設置對雲林縣總產出 增加具有正面影響。雲林縣產業結 構由以農業為主,逐漸轉變為以附 加價值較高之技術密集產業為主。

在人口結構方面,以麥寮鄉壯年人 口之增加之影響為最明顯。鄉鎮發 展方面,離島工業區的設置對麥寮 鄉的影響最為顯著。

李思蓉 (2011)

以區域經濟觀點 探討澎湖縣之產 業發展與人口就 業─兼論基礎產 業之競爭策略

區位商數法 乘數效果

(1)在澎湖縣中農林漁牧業與觀光 業為基礎產業,其次發現運輸倉儲 及通信業與營造業有後貣追上的趨 勢。

(2)藉由競爭策略分析出澎湖縣得 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優勢與機會,並 透過策略聯盟與產學合作可創造雙 贏局面。由研究結果發現到,利用 經濟基礎分析法與競爭策略分析雙 重剖析下,對於澎湖縣基礎產業未 來發展可以創造更高的附加價值。

(36)

27

表 4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林美伶 (2012)

新北市二、三級產 業結構變遷之研 究

區位商數 (1)蒐集二手資料與相關文獻,分 析民國 50-95 年台灣整體產業 結構之變遷。

(2)分析台灣及新北市產業結構變 遷,瞭解其產業發展現況與代 表性產業,並彙整現今之產業 政策,作為後續更進一步分析 新北市各區二、三級產業結構 變遷之基礎。

(3)透過區位商數以及擴區位商數 來瞭解新北市各區產業結構

類型,檢討都市土地使用計畫 之產業用地面積與新北市產 業發展現況之間的關係。

李振綱 (2012)

大學周邊的產業 群聚現象

經濟基礎分析 區位商數法 空間自相關分析

研究結果發現,經濟基礎分析確實 有許多產也在大學周邊的空間單元 有較好的發展,且與過往文獻結果 也有相當程度的符合,但空間相關 分析的結果呈現就叫不顯著,也呈 現了各大學周邊產業發展存在著很 大的差異,而這些差異的原因在相 關分析中以學校年齡和產業發展是 相關度最高的。

簡曉芸 (2013)

臺北市設計產業 空間群聚分析之 研 究 -以 室內 設 計產業為例

空間聚焦法 區位商數法 深入訪談

(1)室內設計產業因為產業的特 殊性質,具有深度的客戶服

務導向,直接影響設計產業 的空間群聚分佈。

(2)業務推廣的最佳方式是仰賴聲 望傳遞。

(3)臺北市的特殊文化景觀則為不 同創意的靈感來源,其地方 聲望效果,亦是形成室內設 計產業群聚於臺北市的主要 原因。

(37)

28

表4 (

)

作者 主題 研究範圍 主要結論

紀雅晴 (2013)

應用投入產出法 論新竹科學工業 園區對新竹地區 經濟發展之影響

區位商數法 投入產出法 產業關聯效果

乘數效果

將 園 區 六 大 產 業 「 積 體 電 路 產 業」、「光電產業」、「電腦及周 邊產業」、「通訊產業」、「生物 技術產業」、「精密機械產業」歸 納為本研究所需之產業別,分別 為「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電腦、

電子及光學產品業」、「其他製品 及機械修配業」、「機械設備業」

投入產業資源之後,對於新竹地 區 整 體 產 業 而 言 , 電 子 零 組 件 業、電腦、電子及光學產品業、

批發及零售業、機械設備業等四 種產業受園區產出的效益有很深 的影響,乃因電子零組件業、電 腦電子及光學產品業、機械設備 業為竹科主要產業之一,批發及 零 售 業 為 上 下 游 所 需 原 料 之 購 買,對上下游產業影響皆大。因 此增加就業人數及創造高所得乘 數的效益。服務業中以專業、科 學及技術服務業及支援服務業經 濟效果較為顯著。新竹科學工業 園區對於新竹地區經濟面向有相 當的正面效益,創造就業機會、

促進地方經濟繁榮。

(38)

29

表5 經濟基礎理論國外相關研究

作者 主題 研究方法 主要內容

Isserman (1977)

採取區位商數法 評估區域經濟的 影響

Location Quotient

區位商數法估算該地區的經濟影 響,對該原理提出程序上的修正建 議。

LeSage (1990)

應用輸出基礎誤 差模型預測大都 會就業量

Location Quotient

將產業區分為基礎(出口)與非基礎 (地方)產業,並以共整合分析與誤 差修正模型進行基礎產業長短期互 動關係之探討。

Nishiyama (1997)

利用就業數據探 討加州、麻州與 德州出口對經濟 成長之貢獻

Location Quotient

將產業分為農業、工業及服務業等 三種主要產業,再利用經濟基礎理 論計算基礎就業。結果顯示基礎就 業人數會影響加州、麻州與德州之 經濟成長。

Bergman Feser (1999)

產業和區域集群 之概念與應用的 比較

Location Quotient

表示群聚的分析方法有專家意見、

區位商數、投入產出、網絡分析及 調查等,其中以區位商數最為簡便 並且可以彌補其他方法的不足,又 適用在產業之中。

James, Paul and Quintero (2007)

運用區域經濟基 礎研究與變動分 離分析以德克薩 斯州為例

Location Quotient

德克薩斯州的經濟發展以零售業為 主,和美國經濟相比,製造業的擴 大與本地恰好相反,所以製造業對 德克薩斯州來說,製造業的下降為 顯著。

Paulo Octávio Douglas

(2009)

標靶測詴替代 區位商數法

Location Quotient

由區位商數法得知康乃狄克州之基 礎產業,再由基礎產業利用標靶測 詴計算出哪項產業對康乃狄克州之 哪一地區會造成聚集經濟影響。

根據上述文獻可得知,在分析區域與都會區的產業發展時,最常廣泛使用之經濟 基礎分析工具為區位商數法,本文主要的研究目的為分析與探討彰化縣、南投縣之主 要的產業結構與發展,並屬於經濟基礎理論的研究範圍的一部分,首先本研究利用區 位商數法各別找出彰化縣與南投縣之主要的產業結構與發展,並再進一步分析彰化縣 與南投縣之產業發展並分為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再經過整理後得到彰化縣與南投

(39)

30

縣內的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的就業人數,最後採用計量經濟的研究方法進行人口與 就業乘數效果之分析。

(40)

31

第三章 區域經濟基礎理論

第一節 經濟基礎研究之基本概念

韓乾(2007)指出經濟基礎理論分析是將城市、縣、都會區、市場、或其他地理 區域的地方經濟分成兩大部分:1、企業或個人生產財貨供應其他地區消費;2、企業 或個人生產財貨是為了供應某地區消費。財貨與服務出售到某地區之外為輸出,將其 餘財貨與勞務則進入當地市場。輸出市場是推動當地經濟的主要動力,當輸出市場的 就業增加或減少時,當地市場的就業也會跟隨著增加或減少。

區域經濟基礎理論最早由Haig與C. McCrea(1928)兩人所提出,並沒有完整的 說明,而後來並由Hoyt(1939)提出完整的解釋並且指出區域經濟活動主要是由基礎 (basic)和服務(service)兩大部份所組成,基礎的部分為區域的根本。之後衍生出的經 濟基礎理論是以輸出(export)為主要論點,並探討提供到區域以外市場的勞務及產 品。輸出市場是以推動區域內的經濟為主要動力來源,而當輸出市場的就業人口增加 或減少時,當地的就業人口也會跟著增加或減少。因此輸出市場為區域內的基礎性產 業( basic industr ies),而僅能提供區域內部消費而不足以輸出之勞務與產品,則稱 為非基礎性產業(non-basic industr ies)。此理論,假設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之間是 有一定的比例,則基礎產業所帶來的未來總就業人口便可以預測,更進一步推測未來 的人口數,並可帶動區域內經濟的發展。

Tiebout(1962)對於「區域經濟基礎研究」(the community economic base study)

提出以下幾項論點:

一、經濟基礎分析能分辨出該產業是否為當地之基礎產業,使決策者能夠清楚分析並 且重視該區域內基礎產業,不會因為該區域內基礎產業規模大小而忽視該區域內 基礎產業之重要性。

二、經濟基礎分析可指出區域經濟結構的弱勢弱點,同時亦能得知某種產業需要多少 的基礎就業人口來配合從事發展。

三、某區域未來經濟成長情形,首先需要暸解該區域內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發生轉

(41)

32

變的情形,並藉由產業轉變時,找出改變與影響經濟基礎的因素,進而透過建立 計量模型,預測未來地區產業發展、未來區域人口與基礎就業人口與非基礎就業 人口成長之情形。

第二節 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之區分方法

區域經濟基礎分析法之應用,首先將以地區產業分成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

一般常使用之區分方法有以下幾種:(黃國修,2008;曾昭捷,2009;李思蓉,

2011):

一 、 直接法(the direct approach):

直接舉辦所有企業單位及以及其他機構之一次性的調查,藉此發現區域內總生 產量、生產值或就業人口中,供當地需求者與輸出至區域外者所佔比例為何。

二 、 間接法(The Indirect Approach)

(一)假設法(The Assumption Approach)

研究者以主觀方式武斷判定基礎產業為何者;非基礎產業為何者,通常假設所 有製造業和農業為區域內的基礎產業或輸出產業;其餘產業(商業與服務業等)為非 基礎產業。

(二)區位商數法(Location Quotient, L.Q.)

區位商數法又稱為地區化係數或專業化係數並且為都市或區域經濟研究中最被 廣泛使用之方法。主要為了研究某區域內某種產業之就業人口所佔總就業人口之百 分比;全國同一產業之就業人口佔全國之總就業人口之百分比,若兩者比值大於一,

則認定此項產業為基礎性產業;若比值小於一時,則認定此項產業為非基礎性產業 (Hoyt,1939)。

(三)最低需求法(Minimun Requirement Technique)

此方法為區位商數法的進階版,觀念在計算區域內產品或勞務之最低需求水準,

超出水準之部分可視為輸出性基礎產業。首先需選擇與研究相似的若干都市,作為 區分基礎就業與非基礎就業的參考依據,比較其各類產業就業人口之百分比,並在 同產業中,就業人口最少的區域,即可認定為該產業所需之最低就業人口,凡超過

(42)

33

認可該產業之最低就業人口,其超過部分即為基礎性就業人口。同理可得知,研究 區域內其他各產業基礎性就業人數口之總和,即該區域之基礎性產業總就業人口。

根據上述幾種方法中,直接法是採取抽樣調查,但是容易造成誤差且調查具有 相當的難度,並會耗掉相當龐大經費、物力、人力,並且資源也是相當有限。若採 取假設法時,則會太過於主觀的判斷而使得客觀性產生質疑。若採取最低需求法時,

則會不易找到發展的程度與特性有相似的區域來進行比較分析,導致在實際執行上 會有較大的困難。因此,本研究將以區位商數法作為研究方法,來區分區域內的基 礎產業與非基礎產業之判斷的依據。

第三節 經濟基礎分析之研究方法

經濟基礎分析方法為都市與區域經濟研究中最常使用的一種研究方法。首先計 算區位商數值,再將值用來估計區域內各產業的基礎就業人口與非基礎就業人口,

並進而分析基礎就業人口對總就業人口以及總人口之個別乘數影響效果。以下為經 濟基礎分析步驟之說明如下:

一、計算區位商數(L.Q.)

區位商數法主要是衡量區域內產業的專業化程度,將該區域內的區位商數值越 大時,表示該產業有集中於該區域的發展趨勢,顯示該產業對該區域之重要性。以 數學公式表示如下:

(1)

(1)式,

e

i:表示該區域 i 產業之就業人口數。

e :表示該區域中總就業人口數。

E

i:表示全國 i 產業之就業人口數。

E

:表示全國地區之總就業人口數。

根據上述定義可以解釋區位商數(L.Q.)為何可以做為區分基礎產業與非基礎產 業之依據,故敘述如下:

(一) L.Q.=1 時(即ei /eEi /E時),表示該區域之需求與供給呈現均衡的狀態,

E E

e Q e

L

i i

/ . /

. 

(43)

34

區域內的生產能滿足區域內的需求,此時即沒有出口亦沒有進口。

(二) L.Q.>1 時(即ei /eEi /E時),表示該區域對該產業具有專業化生產,亦可 以出口該類產業,因此認定此類產業為該區域之基礎產業。

(三)當 L.Q.<1 時(即ei/eEi / 時),表示該區域對該產業只能自給自足,若要E 滿足此項產品的需求,必需要仰賴區域外之地區進口,因此認定此類產業為非 基礎產業。

就上述理論分析而言,當L.Q.1時 (即ei/eEi /E時) 區域內 i 產業就人口數 即基礎就業人口(basic employment population),其生產之產品即該區域出口之主要 來源。這些出口所獲得利益,可使用於扶植該區域內的其他產業之發展,進而可增 進該區域內的整體經濟成長。

二、估算區域基礎就業與非基礎就業之各別就業總人口數

當分別計算出該區域內各產業之區位商數值(L.Q)後,則該將區域基礎就業人口 分析,步驟如下:

(一)首先將L.Q.大於一的產業部門逐一挑出。(從事基礎產業中之部分就業人口為基 礎就業人口)

(二)計算個別基礎產業的基礎就業量。假設 BEi為 i 產業之基礎就業人口數,ei、e、

Ei、E 的定義如前面所敘述,ei/e 則表示實際參與提供該區域 i 產業之基礎就業 人口比率,Ei /E則表示願意提供該區域 i 產業應有的就業人口比率。

E e E e

BEi ei i

 

 

  

(2)

i i

i

E

E e E

e  

 

 

(3)

將(2)式等號兩邊同除以

e

i /

e

,可得:

(44)

35

e e e

E E e

e BE

i i i

i

  

 

 

/

1 /

/

(4)

i

i e

Q

BE L

 

 

 

. .

1 1

(5)

(三)總和區域所有產業之基礎就業量( ),即可求得該區域之基礎就業人口數

(BE)。

(四)以該區域之總就業人口數(e)扣除基礎就業總人口數(BE),即可得知非基礎就 業人口數(NB)。

當利用經濟基礎分析法求得該區域之基礎就業人口總數後,再使用「乘數」

(multiplier)之概念,分別以基礎就業對總就業及總人口數之影響進行探討與分析,

即稱為就業乘數(employment multiplier)與人口乘數(population multiplier)之分析。

i

BEi

(45)

36

第四章 經濟基礎分析實證研究

本研究依據文獻探討中針對彰化地區與南投地區的相關研究,將彰化地區的研 究範圍界定為彰化縣與南投地區的研究範圍界定為南投縣。故本研究先探求彰化縣 與南投縣之區位商數數值,並依據估計各產業之基礎就業人口與非基礎就業人口在,

在相互比較。最後並以區域經濟基礎分析的觀點下,探討彰化地區與南投地區之產 業的區域發展與人口就業等相關問題。本研究之資料來源依據彰化縣統計要覽與南 投縣統計要覽,將時間範圍訂定為1982年至2012年止,期間共計三十一年。

第一節 彰化縣、南投縣各產業區位商數

計算後求得彰化縣、南投縣之區位商數(L.Q.)值如表6、表7 :

表 6 彰化縣各類產業之區位商數值

工業 服務業

年 別

農 林 漁 牧 業

礦 業 及 土 石 採 取 業

製 造 業

水 電 燃 氣 業

營 造 業

商 業

運 輸 倉 儲 及 通 信 業

其 他 服 務 業 1982 1.615 0.000 1.104 0.515 0.314 1.587 0.589 0.721 1983 1.483 0.000 1.230 0.470 0.302 1.698 0.557 0.632 1984 1.612 0.000 1.204 0.465 0.284 1.622 0.556 0.629 1985 1.466 0.000 1.218 0.474 0.316 1.839 0.502 0.677 1986 1.495 0.000 1.203 0.471 0.303 1.907 0.471 0.698 1987 1.626 0.000 1.185 0.471 0.288 1.847 0.512 0.683 1988 1.698 0.000 1.191 0.487 0.278 1.918 0.564 0.682 1989 1.648 0.704 1.202 0.483 0.316 1.798 0.547 0.744 1990 1.669 0.830 1.207 0.461 0.328 1.800 0.565 0.720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行政院主計處,2014 年 5 月 3 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

其他服務業(2001 年以前)包含金融及保險業及不動產業、工商服務業、社會服務及個人服務 業、公共行政業。

其他服務業(2001 年以後)包含金融保險業及不動產租賃業、醫療保險及社會福利、文化運動及 休閒服務業、專業科學技術服務業及教育服務業、公共行政及教育服務業。水電燃氣業(2005 年 以後)包含電力及然氣供應業與用水供應與汙染整治業。其他服務業(2007 年後)包含金融及保 險業、不動產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支援服務業、公共行政及國防、強制性社會安全、

教育服務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等。

(46)

37

表 6 (續)

工業 服務業

年 別

農 林 漁 牧 業

礦 業 及 土 石 採 取 業

製 造 業

水 電 燃 氣 業

營 造 業

商 業

運 輸 倉 儲 及 通 信 業

其 他 服 務 業 1991 1.762 0.000 1.219 0.441 0.296 1.804 0.510 0.719 1992 1.758 0.000 1.198 0.448 0.337 1.767 0.552 0.739 1993 1.793 0.000 1.223 0.464 0.397 1.671 0.505 0.715 1994 1.866 0.000 1.183 0.464 0.410 1.641 0.530 0.737 1995 1.786 0.000 1.268 0.469 0.422 1.581 0.576 0.706 1996 1.890 1.227 1.269 0.981 0.391 1.647 0.655 0.694 1997 1.936 1.334 1.255 0.991 0.374 1.705 0.560 0.721 1998 1.848 0.000 1.271 0.998 0.367 1.817 0.586 0.750 1999 1.892 1.589 1.282 0.999 0.353 1.928 0.587 0.745 2000 1.955 1.604 1.289 0.980 0.359 1.972 0.514 0.740 2001 2.069 0.000 1.294 0.997 0.290 2.408 0.502 0.705 2002 1.926 0.000 1.318 1.000 0.255 2.632 0.587 0.715 2003 1.892 0.000 1.360 0.508 0.218 2.712 0.552 0.737 2004 1.795 0.000 1.427 0.507 0.244 2.567 0.544 0.726 2005 1.866 0.000 1.394 0.515 0.268 2.501 0.547 0.728 2006 1.812 0.000 1.394 1.038 0.277 2.488 0.545 0.733 2007 1.902 0.000 1.429 0.565 0.277 2.359 0.507 0.748 2008 1.978 0.000 1.436 0.712 0.273 2.220 0.514 0.768 2009 2.020 0.000 1.471 0.694 0.240 2.268 0.523 0.769 2010 2.183 0.000 1.441 0.651 0.260 2.314 0.483 0.749 2011 2.044 0.000 1.419 0.651 0.275 2.434 0.475 0.741 2012 2.211 0.000 1.439 0.637 0.270 2.386 0.468 0.721

(47)

38

表 7 南投縣各類產業之區位商數值

工業 服務業

年別

農 林 漁 牧 業

礦 業 及 土 石 採 取 業

製 造 業

水 電 燃 氣 業

營 造 業

商 業

運 輸 倉 儲 及 通 信 業

其 他 服 務 業 1982 1.407 0.000 0.915 0.955 0.842 0.963 0.589 0.992 1983 1.413 0.000 0.897 0.940 0.849 0.932 0.600 1.041 1984 1.609 0.000 0.869 0.982 0.968 0.834 0.631 0.962 1985 1.555 0.000 0.883 0.942 0.867 0.845 0.582 1.033 1986 1.801 0.000 0.801 0.956 0.888 0.758 0.557 1.052 1987 1.940 0.000 0.768 1.014 0.914 0.795 0.679 1.005 1988 2.185 0.000 0.763 1.053 0.958 0.674 0.784 0.991 1989 2.144 0.000 0.765 1.053 0.892 0.758 0.683 1.031 1990 2.398 0.000 0.711 1.027 0.989 0.798 0.671 0.875 1991 2.404 0.000 0.712 1.000 0.984 0.822 0.661 0.835 1992 2.382 0.000 0.674 1.023 0.973 0.812 0.673 0.943 1993 2.404 2.019 0.741 1.065 1.004 0.743 0.580 0.934 1994 2.501 2.087 0.771 1.043 0.816 0.881 0.556 0.855 1995 2.731 2.481 0.669 1.034 0.890 0.776 0.635 0.931 1996 2.686 0.000 0.689 1.084 0.940 0.768 0.643 0.956 1997 2.732 2.929 0.681 1.088 0.990 0.878 0.573 0.881 1998 2.906 3.160 0.726 1.083 1.008 0.852 0.477 0.861 1999 2.845 3.584 0.742 1.127 1.029 0.870 0.580 0.864 2000 2.641 3.626 0.721 1.108 1.103 0.977 0.580 0.868 2001 2.888 4.010 0.790 1.146 1.183 0.852 0.495 0.849 2002 2.632 4.607 0.777 1.185 1.315 0.841 0.608 0.886 2003 2.883 5.226 0.694 1.195 1.072 0.916 0.605 0.919 2004 3.023 5.899 0.680 1.180 0.903 0.975 0.591 0.946 2005 3.033 0.000 0.798 1.255 0.971 0.978 0.622 0.865 2006 3.326 0.000 0.772 1.234 1.062 0.884 0.604 0.921 2007 3.185 0.000 0.772 0.907 1.097 0.925 0.543 0.953 2008 3.761 0.000 0.712 1.297 0.915 0.924 0.555 0.954 2009 4.068 0.000 0.685 1.249 0.755 0.910 0.558 0.958 2010 3.785 0.000 0.742 1.557 0.888 0.959 0.476 0.890 2012 3.723 0.000 0.797 0.388 1.020 0.896 0.604 0.90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population and employment of Taichung metropolitan area by economic-based analysis to provide for government

Comprehensive above, this research elected Penghu County for regional range, and tie over actual data, using location quotient method (location quotient,LQ) analysis Penghu

In this study, the Taguchi method was carried out by the TracePro software to find the initial parameters of the billboard.. Then, full factor experiment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Therefore, this study uses Hsinchu County coast as an example, bases on ecological planning method, complies with landscape ecology, selects appropriate landscape elements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learning method and motivation on learning performance in a business simulation system context: An experimental study. Four steps to

Based on a sample of 98 sixth-grade students from a primary school in Changhua County, this study applies the K-means cluster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index factors of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se data mining method in semiconductor productio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 of engineering data and wafer accept test.. In this paper, we use two

In this study, we make use of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Perceived Usefulness and Perceived Ease of Use as primary factors, followed by perceived level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