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科書的供應制度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與教學的影響 / 26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科書的供應制度對高中歷史教科書編寫與教學的影響 / 26"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8),頁 26-27

教科書供應制度 主題評論 第 26 頁

教科書的供應制度對高中歷史教科書

編寫與教學的影響

洪碧霞 高雄市立前鎮高中歷史教師

一、教育現場的問題

一般高中歷史老師,對教科書最 不滿意的地方大概就是整本書都是支 離破碎的知識點,每一件史事的陳述 頂多只給一種角度,相關背景的介紹 也 只 有結 論而 沒有 推 論與 研究 的 過 程。這樣的教科書就算讓學生在課堂 上自行閱讀,也無法讓他們讀懂裡面 在說什麼,通常必須經過教師的補充 說明,甚至輔以大量的史料,才能讓 學生知道重要史事的內容,從而進行 討 論 和思 辨。 但是 教 學時 間非 常 有 限,教師將教科書裡斷裂不完整的知 識點講解清楚尚嫌不夠,根本很難引 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因而每一節歷 史課多呈現「講光抄」式的趕課狀態。 究 竟 是 什 麼 原 因 造 成 上 述 的 問 題?為什麼歷史教科書無法編寫得更 符合教師教學現場的需求,成為一本 適合學生閱讀的歷史著作?

二、為何教科書無法擴充篇幅?

根據普通高級中學必修科目「歷 史」課程綱要,經由歷史教學,期望 能培養學生具備下列核心能力:一、 表達歷史時序的能力,二、理解歷史 的能力,三、解釋歷史的能力,四、 運用史料的能力。這四項能力都是操 作型能力,應該讓學生從做中學,因 此教科書裡理應設計很多研究與討論 以及作業,方便教師帶領學生練習。 而且原本基於編著者的專業,應該是 想辦法讓史事清楚而多元的呈現,以 滿足教學現場師生的需求。但是實際 的情況卻是,教科書的編著者一方面 為了符合課綱的規定,另一方面又為 了協助同學應付考試,只好拼命塞進 必考的知識點。如果還要兼顧歷史專 業與核心能力的要求,勢必大大的擴 充篇幅。 然而,現實上增加教科書的篇幅 卻是很難實現的。以筆者身為基層歷 史教師的粗淺看法,關鍵就在於目前 高中教科書的供應制度採取購買制。 因為每一年各校都可以換版本,在市 場競爭的考量下,低價變成各家出版 社重要的行銷策略,因此增加篇幅勢 不可能。或謂高中歷史教科書篇幅不 能擴充,與教學節數關聯性較強。但 根據筆者參與教科書編著的經驗,在 篇幅上被要求刪減往往是因為出版社 的成本考量與市場競爭的要求,並非 教學節數的限制。若教科書的品質提 升,教師自可讓學生回家自行閱讀, 有限的課時就能拿來進行深入研討。 問題是,教科書品質有辦法提升嗎?

三、無償借用的教科書應以品質

取勝

如果教科書供應制度改採無償借 用制,有沒有機會解決上述的問題?我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8),頁 26-27

教科書供應制度 主題評論 第 27 頁 認為是有的。通常無償借用的實施必 定會讓教科書的版本維持一段長期的 穩 定 度, 而且 由政 府 或學 校出 錢 購 買,讓學校教師擁有專業選書權,各 家出版社就比較能以品質取勝,而不 會用更薄的頁數來削價競爭。以美國 的某小學課本為例,因為採取無償借 用方式,教科書是很厚的精裝本(600 多頁),採 16 開彩色銅版紙印刷,使 用者可到圖書館借用。只有作業本是 新的,只要 4 美元很便宜(簡禎, 2007)。

四、必須有公開透明的審書機制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面向是,無償 借用制的實施必須跟隨著維持版本穩 定度的落實,這就牽涉到教科書審定 制度。因為一旦審定通過就可能多年 被學校採用,那麼公開透明的審定機 制就變得非常重要,否則容易變成國 家機器介入教育的大好機會。 以採用無償借用制的日本為例, 日本文部科學省課程之修訂,是以 10 年為一周期,其中真正修訂課程的時 間約 2 年,另外 8 年都在收集課程修 訂意見,為下一輪課程預作準備。因 此課程實施極少有爭議。而由於教科 書的選用規定 4 年一次,為減少教科 書內容的爭議,日本在審查制度上, 雖規定必須合憲,但也附但書禁止政 府藉由檢定不當介入教育。此外,文 部科學省也會公開教科書送審本、通 過之樣本書,包括原審查意見、修正 後之審查意見,永久於教科書研究中 心展示。至於審議委員和教科書調查 官的身分,都會於機關網站上公開(國 教院考察報告,2009)。

五、無償借用制為教學帶來正向

改變

當教科書變成無償借用之後,對 教師的影響是什麼?課堂上的學習會 有那些變化? 教師勢必得在教材教法上花更多 心思,更加彈性的運用時間,發揮創 意去設計整個教學的步驟。所以在教 科書屬於借用的情況下,補充講義是 免不了的,但是如果仍像現在只是按 照講義講述和要求學生抄寫重點,那 會非常可惜。以芬蘭為例,不但教科 書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生活化高度整 合,老師的輔助教材更是讓每個學生 非親自動手不可。例如數學科的教具 就在每個孩子自己的桌上,不必費力 另行製作。一把小尺,一枝鉛筆,就 是教具和習題(吳祥輝,2006)。如果 藉著無償借用的機會增加了教科書的 可讀性,教師就能放手讓學生自行閱 讀,搭配補充資料,課堂上就能多出 時間讓學生進行作業的討論、思辨與 發表。這樣落實課堂上從做中學的教 育理念,基本上就是以學生為中心, 也就是翻轉教室學思達的精神,或許 也能藉著教科書供應制度的改變而實 現。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這本書的頁面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話為:「重返二二八事件的歷史起

民國 57 年,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正式實施, 教科書改由國立編譯館主編, 數學教科書之編製 成立有

高中部國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英文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備取 若干 高中部數學科 1 實缺 以臺中市政府教育局規定為準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由於教科書必須考量市場接受度,前述各地區教科書中對於數學文化元素不同的詮釋方式

檢視教科書的 學習材料及活 動,拼音教學 與朗讀訓練同 步施行。. 透過試教及觀 課,觀察學生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