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誰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下的經濟態勢(1992-2011)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誰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下的經濟態勢(1992-2011)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8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信賢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誰創造了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 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下的經濟態勢(1992-2011).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張娟瑄 中華民國一O四年七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摘要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Political Business Cycle)理論之發展在面對 1980 年代 的西方民主國家出現解釋困境,但對於非民主、封閉的中共政體卻仍有著高度適 用性──以中央政治局委員會每五年換屆為一輪之固定循環現象。惟,該理論過 度將央地政治菁英分割為兩個獨立群體,忽略央地政治菁英間非正式政治關係的 影響,以致無法解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緊縮年為何能有高經濟發展之特例地區存 在。 本文結合政治經濟景氣循環、晉升錦標賽與政治關係等理論,以 1992-2011 年之景氣循環緊縮年(1994、1999、2004、2009)為觀察對象,分析政治局常委 與省(市)委書記間之非正式政治關係對於地方 GDP 成長率表現的影響。迴歸. 政 治 大 模型實證結果發現,央地領導人間非正式政治關係之存在與否與強烈程度,對於 立 當地 GDP 成長率之表現具有高度顯著的正向影響力。. ‧ 國. 學. ‧. 此外,透過相關性分析與迴歸模型亦發現,政治局常委對有非正式政治關係 之省(市)委書記會另外給予經濟支援,且支援手段會隨常委換屆有所不同,例 如江澤民傾向使用中央貸款、胡錦濤使用專項支出支援地方經濟發展。.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關鍵字:中共、政治經濟景氣循環、央地關係、晉升錦標賽、派系、非正式政治 關係. 1.

(4) 目. 第一章. 錄. 緒論 ..........................................................................................................................5.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5.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7. 第三節. 限制與章節安排 .................................................................................. 10.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對話.............................................................................................12. 政 治 大. 第一節.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上對下的需求 ........................................... 12. 第二節. 晉升錦標賽和政治關係理論 .............................................................. 18. 第三節. 小結 ...................................................................................................... 22. ‧ 國. sit. y.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 27. n. al. er. 實證分析 ................................................................................................................38. io. 第四章. 研究方法 .............................................................................................. 26. Nat.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設計.....................................................................................................26. ‧. 第一節. 學. 第三章. 立. i Un. v. 第一節. 緊縮年地方特殊經濟表現 .................................................................. 38. 第二節. 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關係 .......................................................... 56. 第三節. 小結 ...................................................................................................... 62. 第五章. Ch. engchi. 結論 ........................................................................................................................69. 第一節. 何謂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 ...................................................... 69. 第二節. 重新解讀政治經濟景循環理論 .......................................................... 70. 參考書目 ............................................................................................................................. 74. 2.

(5) 圖. 次. 圖 1 當權者選前政策考慮 ....................................................................................... 23 圖 2 GDP 成長率扣除五年計畫標準(1992-2011) ................................................ 28 圖 3 比較中國、美國、歐盟、OECD 經濟體之 GDP 成長率(1992-2011) ....... 29 圖 4 GDP 成長率扣除五年計畫標準(1992-2011) ................................................ 30 圖 5 研究架構 ......................................................................................................... 37 圖 6 全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成長率(1992-2011) .............................................. 58 圖 7 1992-2011 年 GDP 成長率 ............................................................................. 7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Un. v.

(6) 表. 次. 表 1 中國與美國、OECD、歐盟經濟成長相關係數(1992-2011) ........................ 28 表 2 變數名稱與解釋 ............................................................................................. 34 表 3 各變項敘述統計總表 ....................................................................................... 36 表 4 1992-2011 年有無政治關係對當年 GDP 成長率表現之影響 ...................... 40 表 5 1992-2011 政治關係強烈對當年 GDP 成長率之影響 .................................. 43 表 6 1992-2011 東北地區籍貫之地方領導人 GDP 成長率表現 ......................... 45 表 7 1992-2011 政治關係對 GDP 成長率差距之影響 ......................................... 47. 政 治 大 1992-2001 年加入個人能力變因(有關係) .................................................... 52 立. 表 8 具顯著影響籍貫之省(市)委書記政治關係 ..................................................... 50 表 9. ‧ 國. 學. 表 10 廳局歷練年數高之省(市)委書記政治關係 ................................................... 54 表 11 2002-2011 年加入個人能力變因.................................................................. 56. ‧. 1992-2001 中央挹注非正式政治關係地方領導人資源之相關性分析 ...... 59. 表 13. 1992-2001 中央挹注非正式政治關係地方領導人資源分配比例 .............. 59. sit. y. Nat. 表 12. n. al. er. io. 表 14 預算佔全國比例與政治資源多寡之迴歸分析(1992-2001) ....................... 60. i Un. v. 表 15 貸款佔全國比例與政治資源多寡之迴歸分析(1992-2001) ....................... 61 表 16. Ch. engchi. 2002-2011 中央挹注非正式關係地方領導人資源之迴歸分析 .................. 62. 表 17 中央挹注非正式政治關係地方領導人資源分配比例(2002-2011)............. 62 表 18 專項收入佔全國比例與政治資源多寡之迴歸分析(2002-2011)................ 63 表 19 貸款佔全國比例與政治資源多寡之迴歸分析(2002-2011) ........................ 64 表 20 各項因素對地方當年 GDP 成長率表現的影響 ........................................... 65. 4.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中國經濟如何能夠在改革開放後,取得三十多年經濟持續高度成長,始終是 學術界相當有興趣的討論議題,討論議題像是──經濟成長的動力究竟來自於政 府力量主導,還是市場力量驅動;又或是,中國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否有自己的特 色,抑或只是西方資本主義模式。1無論政府或市場力量,學界普遍認同地方政. 治 政 府及其發展策略對於中國經濟高速成長具有重大影響。 大 立 有關地方政府影響中國整體經濟表現的理論,Jean C. Oi 提出地方政府公司 ‧ 國. 學. 化(the local state corporatism)2觀點,認為改革開放過程中,地方政治菁英因為. ‧. 個人仕途發展掌握在上級政治菁英手中,以及地方政府財政獨立,面對中央以經. y. Nat. 濟發展為主要政績目標驅使下,地方政治菁英選擇迎合中央主要政策目標,以獲. er. io. sit. 得個人升遷機會。3. Oi 的理論可以進一步分別從政治與經濟面解釋,在政治上,周黎安的「政. al. n. iv n C 治錦標賽模式」(political tournament h e nmodel)分析上級政府以國內生產總值成長 gchi U 率(GDP growth)作為考核下級官員績效、升遷的標準,造成地方官員也以地方. 1. 2. 3. 有關是否存在 「中國模式」相關討論,可參考 Jashua C. Ramo, 2004. “The Beijing Consensus: Notes on the New Physics of Chinese Power,” 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May 2004), http://fpc.org.uk/fsblob/244.pdf; Wei Pan, “The Chinese Model of Development,”London: Foreign Policy Centre, (October 2007), http://fpc.org.uk/fsblob/888.pdf; Barry Naughton, “China’s Distinctive System: Can it be a Model for Other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19, No. 65 (2010), pp. 437~60; Scott Kennedy. 2010. “The Myth of the Beijing Consensus,”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19, No. 65 (2010), pp. 461~77. 有關“the local state corporatism”有各種不同的翻譯,如:地方(國家)統合主義、地方〈國家〉 法團主義等。 Jean C. Oi, “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 World Politics, Vol. 45, No. 1(October 1992), pp. 99~126; Andrew G. Walder, “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 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1, No. 2(September 1995), pp. 263~301. 5.

(8) 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的「中央─地方」菁英互動模式;4經濟上,市場保護型聯 邦制(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5認為,中央對地方的放權讓利、提高地方 政府自主性,將使其擁有地方自己的經濟利益、進而使其更為積極的發展地方經 濟,以增加地方財政收入。6 中央透過政治發展機會動機誘因配合地方既有財政條件追求經濟發展所形 成之菁英互動理論模型,雖能點出地方政府為驅動中國三十多年來經濟高速成長 之角色輕重,卻過於重視地方政府自主性,無法進一步解釋,為何中國經濟存在 每五年一次的循環,為何中央政府需要對經濟進行調控,而非持續高度激勵地方 政府發展經濟。. 治 政 對此,發展適用於西方民主國家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Political Business 大 立 Cycle, PBC)理論,因著墨在中央領導菁英在定期政治事件中進行的個人政治機 ‧ 國. 學. 會與政治成本的抉擇上,反能解釋宏觀層次中的經濟定期循環現象。. ‧. 中國這類的非民主國家,雖不像西方因有定期的民主選舉造成經濟循環結果,. sit. y. Nat. 但中央領導人的更迭,卻同樣出現景氣定期循環。早期的研究如 Valerie Jane. io. er. Bunce 觀察出冷戰時期的共產國家,經濟景氣會隨著第一書記(黨委書記)的替 換而起伏。71977 年後的中國恢復每五年固定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 al. n. iv n C 經濟景氣循環開始穩定以五年一輪出現──換屆後一年經濟高速成長、再走向衰 hengchi U 8. 退、趨緩。 隨著政治輪替的制度化,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的互動更趨穩定,政. 4. 5. 6. 7. 8. 周黎安, 「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 ,經濟研究(北京) ,第 6 期(2004 年 6 月) , 頁 33~40;周黎安, 「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標賽模式研究」 ,經濟研究(北京) ,第 7 期(2007 年 7 月) ,頁 36~50。 Yingyi Qian and Gerard Roland, “Federalism and the Soft Budget Constrai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8, No. 5(December 1998), pp. 1143~1162. Justin Yifu Lin and Zhiqiang Liu,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e Change, Vol. 49, No. 1(October 2000), pp. 1~21; Hehui Jin, Yingyi Qian and Barry R. Weingast,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Vol. 89, No. 9-10(September 2005), pp. 1719~1742. Valerie J. Bunce, “Leadership Succession and Policy Innovation in Soviet Republic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11, No. 4 (July 1979), pp. 379~401;Valerie Jane Bunce, “The Succession Connection: Policy Cycle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Vol. 74, No.4 (December 1980), pp. 966~977. 胡鞍鋼,「中國經濟波動報告」 ,中外管理導報(北京),第 2 期(1995 年) ,頁 12~17。 6.

(9) 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也愈加明顯。9 總得來說,中國經濟發展不僅是建立在中央政府創設下的政策環境,並由地 方政府做為具高度自主性的發展主體,也建立在中央與地方兩者間的互動關係上, 進而出現隨中央領導輪替定期變動的經濟定期循環現象。過去理論過於重視宏觀 層次的經濟循環現象,且認為中央與地方為兩組內部具高度同質性群體,然中國 政治菁英事實並非鐵板一塊,這樣的事實對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也必然造成影 響。 尤其到了 1992 年第三代接班人江澤民在第十四屆全國黨代表大會上正式取 得完整的統治權,正式宣告強人政治時代結束、領導繼承的制度化開始後,中央. 治 政 與地方政治菁英間的討價還價、互惠支持的互動隨之熱絡。直至 2011 年止,中 大 立 國恰巧經歷完整兩位總書記、二十年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時期。不但能夠觀察清 ‧ 國. 學. 楚在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中的菁英互動情形,還可以觀察出不同領導人治理的差異. ‧. 性。. sit. y. Nat. 本研究希冀由 1992 到 2011 年間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角度切入,由微觀. io. al. n. 的適用性。. er. 層次重新解讀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關係,重新思考政治經濟景氣循環在中國. Ch. engchi. i Un. v.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指的是一國的經濟景氣會隨著政治環境定期性事 件,如選舉等,出現週期性的循環變動現象。該理論原始於對西方民主國家經濟 景氣循環觀察所得,其發現在每屆選舉中,既有執政者為尋求連任、維持個人及. 9. 陶儀芬,「政治權力交替與經濟機會主義:集體行動與改革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問題與研究,第 45 卷第 3 期(2006 年 5、6 月) ,頁 77~101。 7.

(10) 政黨政治地位的穩固,會透過各種政策影響經濟景氣並進而影響選民投票偏好。 政治事件影響經濟景氣的現象,同樣出現在非民主的共產國家,又因這類國 家面對更不成熟的政黨政治、金融市場體制、以及文官中立制度環境,致使現任 執政者更容易、也必須為了鞏固個人及派系、政黨政治地位穩固等因素,而選擇 操縱經濟政策,經濟定期循環現象相較民主國家來的更加明顯。10 無論民主或共產國家雖同樣具有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但兩者在經濟起落 點上有所不同,共產主義國家傾向在領導繼承(leadership succession)之後,才 出現中央政治菁英透過經濟政策影響經濟表現來鞏固權力。11關鍵原因是中央領. 政 治 大 商獲得統治地位的中央領導人,無法擁有地方領導菁英的實際支持;再加上派系 立. 導人的繼承並非是建立在民主選舉,而是派系協商的結果,也因此,透過派系協. ‧ 國. 學. 的影響,中央領導人更無法具有對地方政治菁英的當然掌控權。 而縱使在人事制度面上,中央領導具有對地方領導菁英的升遷考核權,但在. ‧. 實際運作上,繼任初期中央領導人仍必須開放地方大力、自主發展經濟。地方必. sit. y. Nat. 須衝高政績表現,才能獲得中央領導人的支持,中央領導人未來也才得以推動各. n. al. er. io. 種重大政策措施,這樣的互動關係即是 Shirk 所提出的「互惠式課責」 (reciprocal accountability)理論。12. Ch. engchi. i Un. v. 之所以需要給予地方大力、自主發展經濟,在於改革開放後的中央政府,將 GDP 表現作為考評地方政治菁英能否獲得升遷之重要指標,地方政治菁英便以 追求 GDP 高成長為重要執政目標。13不過地方領導菁英追求 GDP 發展的方式,. 10. 11. 12. 13. 陶儀芬,「政治權力交替與經濟機會主義:集體行動與改革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頁 77~101。 Valerie JaneBunce, “Leadership Succession and Policy Innovation in Soviet Republics,” pp. 379~401;Valerie Jane Bunce, “The Succession Connection: Policy Cycles and Political Change in the Soviet Union and Eastern Europe,” pp. 966~977. 陶儀芬,「政治權力交替與經濟機會主義:集體行動與改革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頁 77~101;Philip G. Roeder, Red Sunset: The Failure of Soviet Polit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pp.66~93; Susan L. Shirk,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pp. 82~86. 周黎安,「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頁 33~40;周黎安,「中國地方官員的晉升錦 標賽模式研究」 ,頁 36~50。 8.

(11) 往往訴諸於大量、氾濫的基礎設施建設上,14產生重複投資浪費、通貨膨脹等負 面效果,最後反而給中央領導人帶來治理上的成本,迫使其出手緊縮地方經濟持 續成長。進而使經濟景氣隨著每五年一次的中國共產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出現固 定循環現象。 有關中央與地方領導菁英隨著領導繼承時,中央對地方領導精英經濟發展之 收放,使經濟出現循環現象,學者觀察出中國的經濟景氣榮景會在中央領導人換 屆後一到兩年內,此時中央政府會放手讓地方發展經濟,滿足地方政治菁英的需 求,以鞏固中央的政治地位;隨著象徵中央領導人政治權力穩固的三中全會召開 後,中央開始緊縮地方經濟,避免面臨經濟過熱的政治成本,威脅中央統治地位。 15. 立. 政 治 大. 而「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雖能從宏觀層次解釋中國的經濟景氣循環現. ‧ 國. 學. 象,但就微觀上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如何互動以帶動或緊縮地方經濟成長卻甚少. ‧. 著墨;在這樣的情況下,更難以解釋為何存在少數特例、不受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sit. y. Nat. 影響的省市。此外,中國地方領導多,若大家都有相同的利益,將帶來極高的成. io. 人。. al. er. 本,且地方菁英在大家獲利皆相同情況下,是否還會有足夠動機去支持新任領導. n. iv n C 簡言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是否能適用於中國?有兩個疑問,第一,對 hengchi U. 中央領導人來說,為了鞏固個人政治地位放寬經濟發展之「人人有獎」政治行為, 所產生的政治成本過於龐大,中央領導人實際上僅需鞏固自己派系及以外的部分 人就可以獲得足夠支持,實在不需要給予所有人通通有獎;第二,既然升遷考核 中 GDP 為重中之重,那中央領導人是否還要緊縮屬於自己派系的地方領導菁英 之省市經濟發展,進而對自己派系的人馬升遷造成威脅? 為補足理論上所不能解釋之處,本文透過微觀層次對中央與地方領導菁英互 14. 15. 張軍、高遠、傅勇、張弘, 「中國為什麼擁有了良好的基礎設施?」 ,經濟研究(北京) ,第 3 期(2007 年 3 月) ,頁 4~19;王世磊、張軍,「中國地方官員為什麼要改善基礎設施?」,經 濟學季刊(北京) ,第 7 卷第 2 期(2008 年 6 月) ,頁 383~398。 陶儀芬,「政治權力交替與經濟機會主義:集體行動與改革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頁 77~101。 9.

(12) 動關係之觀察,嘗試結合政治經濟景氣、政治菁英理論與晉升激勵模型等理論, 重新解釋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據以回答為何在中國的政治經濟景 氣循環之緊縮年中,仍存在少數不受影響、維持高度發展的省市?而這些省市之 所以能維持高發展,是否是因為其地方省(市)委書記與中央政治局常委間有特 殊的政治關係?中央政治局常委又透過哪些管道支持屬於自己派系的地方省(市) 委書記發展地方經濟?. 第三節 限制與章節安排 一、. 研究限制.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本研究的研究限制可分為三部分,主要影響在於無法完整建構中國中央與地 方整體菁英互動關係的全貌。首先,在研究方法上,面臨資料蒐集困難情形,以. ‧. 至於難以建構完整的互動關係與模式;其次,地方 GDP 的表現,可能還受到國. sit. y. Nat. 外經濟大環境影響,且中國各地的 GDP 成長本來就因為地區本身發展差異而有. n. al. er. io. 先天上的不同;最後,中央近年來不斷在調整地方領導的考核機制,GDP 成長. i Un. v. 率當作升遷標準的重要性受到影響,可能影響建立完整菁英間特殊政治關係圖 像。. Ch. engchi. 為解決研究上的限制,有關資料蒐集部分,因屬於結構缺陷,僅能依靠更為 廣泛的蒐集、查閱文獻,並進行更謹慎地剖析推論,盡可能縮小資料問題造成的 偏誤;GDP 成長率受國內外非政治因素衝擊的部分,則藉由各類資料的蒐集, 理解各地於各時期的發展背景,加入考量不同時期不同地方領導的差異性,增加 推論的合理性;而 GDP 對於官員考核績效重要性的變動上,雖然傳統 GDP 不斷 受到批評,但仍未被完全取代,不過考量到可能的影響,將納入中央每年的全國 GDP 成長率標準作參考,並擴大特例的選取,再將特例加以分類,以釐清何種 程度的 GDP 成長率,最可能與中央具特殊的政治關係。 10.

(13) 二、. 章節安排. 基於上述研究主旨與目的,本研究共有五章,章節安排如下: 第一章 緒論。說明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目的與研究限制等。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對話。分別由「政治經濟景氣循環」、「晉升激勵模型」 以及「政治關係理論」三類不同理論加以著手,透過理論的相互對話, 嘗試組織出不同的觀察視野,完整現有理論的研究圖像。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提出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與研究設計及研究架構。. 政 治 大. 第四章 實證分析。包含兩節,第一節為「緊縮年地方經濟表件」。整理 1993. 立. 到 2012 年的中國統計年鑑,重新檢驗中國政治經濟循環之緊縮年時的政治,. ‧ 國. 學. 地方與中央領導菁英的政治關係,分辨其中經濟仍維持高成長的特例省(市 區),其地方領導書記是否與中央領導人有特殊政治關係。第二節為「中央. ‧. er. io. sit. Nat. 給予支援,致使該地獲得較好的發展利基。. y. 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關係」,從更微觀層次著手,進一步分析分析中央是否. 第五章 結論。提出對經驗研究的發現,並對理論觀點進行總結,更對於研究限. al. n. iv n C 制進行探討,最後指出未來在此議題可繼續探討的方向。 hengchi U. 11.

(14) 第二章 文獻分析與理論對話. 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因忽略了中央、地方領導菁英間的微觀互動模式 對整體循環的影響,過度切割中央與地方為兩個具有內部同質性的菁英團體,而 無法解釋經濟循環中的特例者,無法完整解釋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狀。 要解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過程中所存在的特例,必須先從政治菁英升遷機制 相關理論著手。中共地方政治菁英升遷機制理論,主要分為「派系途徑」與「政. 政 治 大 政治菁英,以其個人與地方政治菁英的是否具有特殊政治關係,決定地方政治菁 立 績途徑」兩大方向。前者屬非理性、不明確升遷方式,由具有升遷決定權的中央. ‧ 國. 學. 英的政治升遷道路;後者屬理性、明確升遷方式,以統一、公平的考評機制,讓 表現良好的地方政治菁英獲得升遷。. ‧. 筆者認為對中國實際狀況而言,兩套各屬不同路徑的升遷理論看似對立,卻. sit. y. Nat. 共同影響地方政治菁英的升遷,若能將兩套理論結合,即可從微觀層次來解釋中. n. al. er. io. 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中為何存有特例者的狀況。. i Un. v. 以下筆者先分別討論「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 「晉升激勵」與「非正式政治關. Ch. engchi. 係」三塊理論模型,再合併以解釋中國整體實際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狀。. 第一節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上對下的需求. 19 世紀中葉學者就已觀察到定期政治事件會使經濟景氣產生循環現象,不 過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進入系統性研究時期,則在 1975 年 Nordhaus 提出「投. 12.

(15) 機派政治景氣循環理論」 (Opportunistic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ory)之後。16. 一、. 西方民主國家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 (一) 1980 年代以前的觀察 James E.Alt 與 K. Alec Chrystal 整理政治經濟景氣理論各學派,認為政治經 濟景氣循環會符合三項基本條件:17 (1) 當權者的目標在於贏得選舉,為贏得選舉,會採取極大化選票的方式。. 政 治 大. (2) 其中,經濟景氣對選民的投票行為具有決定性影響。. 立. (3) 故,當權者會操縱經濟以增加其勝選機率。. ‧ 國. 學. 當權者如何操縱政策,分成兩派由不同角度解釋,但共同以「菲力普曲線18」 (Phillips Curve)為判讀指標。第一派為「投機派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認. ‧. 為當權者為延續政治地位,傾向在選前推出擴張政策,以使景氣繁榮、失業率下. y. Nat. io. sit. 降,爭取更多支持選票;選後,通膨率因為選前的擴張政策而上升,產生政治壓. n. al. er. 力,而開始推行緊縮政策緊縮經濟,導致失業率開始上升。形成選前景氣蓬勃、 選後蕭條的週期性循環現象。19. Ch. engchi. i Un. v. 另一派的「黨性派政治經濟景氣循環」(Partisan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Theory),從微觀層次的選民偏好著手,認為不同類型的政黨會推出相異的政策 來服務選民。該派學者雖同意選民是理性且自利的,不過選民偏好並非一致,不 同階層的選民有自己的利益偏好,會影響他對執政者政策的看法,產生不同的投. 16. 王鼎銘、詹富堯, 「台灣地方財政的政治景氣循環分析:固定效果與隨機效果模型的估算比較」 , 台灣政治學刊,第 10 卷第 2 期(2006 年 12 月) ,頁 63~100;王鼎銘, 「政治與經濟間的交錯: 政治景氣循環理論的發展評析」 ,公共行政學報,第 20 期(2006 年 9 月) ,頁 161~172。 17 James E.Alt and K. Alec Chrystal,Political Economics(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p.104. 18 該曲線說明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存在對立關係──經濟繁榮時期,失業率低但通膨率高;反 之在蕭條時期,失業率高則通膨率低。 19 William D. Nordhaus, “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42, No.2 (April 1975),pp.169~190. 13.

(16) 票行為。金字塔上層的選民偏好政府推出低通膨的政策,中低階層的選民則偏好 改善失業率的政策。易言之,前者是屬右派政黨執政,其政策會重視通膨的打擊; 後者則屬左派重視改善失業問題。20 兩派的矛盾在於選民偏好是否一致,這卻點出彼此的理論缺陷所在─先是投 機派假設將選民偏好設為一致,認為光憑選前短期的政策就可以影響選民的投票 行為等,無法解釋為何選舉時為何政府推出短期政策仍敗選的情形。其次,黨性 派無法解釋以上層菁英支持的右派政黨,可以在支持選民較少的情況下促成右派 執政?. 政 治 大 (二) 1980 年代後的觀察 立. ‧ 國. 學. 除了傳統理論既存的矛盾外,1980 年代西方國家出現「停滯性通貨膨脹」 (stagflation)面臨理論無法適用現實發展的狀況。此一時期失業率與通貨膨脹. ‧. 同時處於高處,不符合理論預期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會呈現相反之假設。這對植. y. Nat. er. io. sit. 基於「菲力普曲線」的傳統投機派與黨性派理論,產生重大挑戰。 學者開始認為僅觀察失業率與通貨膨脹率,無法完整解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al. n. iv n C 現象,一方面因為政策執行與實際結果間的因果關係並不明確,另一方面自由市 hengchi U. 場亦會干擾景氣的變動,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的觀察指標轉為經濟政策與預算的波 動、循環。21 另一個傳統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基礎「人皆理性」,同樣受到質疑,但這 反而促使學者重新討論、定義「理性」,補充原先理論的缺漏。. 20. 21. Douglas A. Hibbs, Jr., “Political Parties and Macroeconomic Policy,”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71, No.4 (December 1977),pp.1467~1487. 預算指標部分可參考 Adi Brender and Allan Drazen, “Political Budget Cycles in New Versus Established Democracies,” pp.1271~1295; Adi Brender and Allan Drazen, “How Do Budget Deficits and Economic Growth Affect Reelection Prospects? Evidence from a Large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pp.2203~2220;經濟政策指標部分可參考 T. Persson and G. Tabellini, The economic effect of constitutions: What do the data say? (Chur, Switzerland: Harwood Academic Publishers:1990). 14.

(17) Kenneth Rogoff 提出「理性預期」 (Rational Expectations)觀點,人因為理性, 能對整體、長期的經濟景氣變化進行預測,不會依據短時間的政策變動做出錯誤 的選擇企業家並不會因為政府短期的政策變動,就增加員工的雇用率;「理性」 選民因擁有完全充分的資訊,可以預測未來發展。所以選民的投票行為應當是未 來取向(forward-looking) ,而非過去取向(backward-looking) 。22 不過,就新制 度主義觀點認為執政者仍可用經濟政策影響影響選民「理性預期」的判斷結果。 人雖然是理性的,但交易過程中仍存有暫時性「資訊不對稱」,導致選民無法以 真正完全理性方式判斷執政者未來政策取向。23 其他學者從「理性執政者」角度切入,認為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不會規律出現. 治 政 在每次選舉中,因為對於理性執政者來說選前政策會對未來執政造成影響,當權 大 立 者會同時考慮「政治成本」與「政治安全度」,若政治成本高且政治安全度低, ‧ 國. 學. 當權者傾向不操縱經濟;反之,當政治成本低且政治安全度高時,當權者才會操. ‧. 縱經濟尋求連任。24. er. io. al. sit. y. Nat (三) 非民主國家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 n. iv n C 解釋西方經濟循環的理論工具,1980 h e n g c年代後卻因西方現實發展,出現理論 hi U 無法解釋的情況。而新興民主國家或社會主義國家相較西方民主國家無論在政治 輪替制度化、民主化或經濟發展等皆處不成熟,反倒更能適用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理論,因此逐漸成為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學者的主要研究對象。 Adi Brender 與 d Allan Drazen 發現新興民主國家執政者同樣傾向選前推行擴 張性政策,且在越不成熟的民主國家,政治操作經濟的現象更為明顯。25 Min Shi 22. 23. 24. 25. K. Rogoff, “Equilibrium Political Budget Cycles,”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80, No.1 (March 1990), pp.21~36. Alberto Alesina, “Macroeconomic Policy in a Two-Party System as a Repeated Gam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2, No.3 (August 1987), pp.651~678. Kenneth A. Schultz, “The Politics of the Political Business Cycl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No. 25(January 1995), pp.79-99. Adi Brender and Allan Drazen, “How Do Budget Deficits and Economic Growth Affect Reelection 15.

(18) 與 Jakob Svensson 從政治預算著手,觀察到開發中國家的預算循環變動幅度大於 已開發國家,其認為這是因為制度不足以約束當權者尋租行為。26 Verena Kroth 研究顯示中央執政者會透過補助金制度、政府間轉移支付等財政支持,影響地方 選舉的結果,以利中央執政者的政權穩定。27 非民主國家與新興民主國家,相對民主國家在制度與民主政治文化更加不成 熟,當權者與選民間資訊不對稱現象更為嚴重,給與當權者更多機會操縱政策工 具;此外,選民因缺乏民主觀念,對於當權者提供利益也存有期待性。. (四) 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 使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更為明顯。. 學. ‧ 國. 治 政 非民主的中國因不具有政黨政治、及成熟的金融市場體制與文官中立制度環 大 立 境,導致中央領導人更能夠影響經濟表現,再加上中國定期的領導繼承出現,而. sit. y. Nat. 系鬥爭週期」、與「晉升體制週期」等三個學派。. ‧. 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理論,可從週期成因上分為「黨代表大會週期」、「派. io. er. 「黨代表大會週期」為胡鞍鋼所提出,其認為定期的黨代表大會,會使中央 產生的「政治動員衝擊」和「政治命令衝擊」,而出現定期的經濟循環現象。其. al. n. iv n C 中, 「政治動員衝擊」是指歷屆的黨代表大會,因具有政治動員功能,從新任領 hengchi U. 導人、新政策目標、新經濟計畫的產生,產生整體政治菁英共同追求經濟成長的 狀況。又因過度追求導致經濟過熱,促使中央採取緊縮、嚴格控制信貸放款等「政 治命令衝擊」之措施,讓經濟恢復穩定。此一收放之循環過程,形成中國政治經 濟景氣循環現象。28. 26. 27. 28. Prospects? Evidence from a Large Cross-Section of Countries,” pp.2203~2220. Min Shi and Jakob Svensson, “Political Budget Cycles In Developed andDeveloping Countries,” Stockholm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Studies (2002). http://citeseerx.ist.psu.edu/viewdoc/download?doi=10.1.1.202.8595&rep=rep1&type=pdf。 Verena Kroth, “Political Budget Cycles and Intergovernmental Transfers in a Dominant Party Framework: Empirical evidence from South Africa, ”Political Science and Political Economy Working Paper, No.6 (November 2012), pp.1~51. 胡鞍鋼,「中國經濟波動報告」 ,中外管理導報(北京),第 2 期(1995 年) ,頁 12~17。 16.

(19) Lowell Dittmer 與 Yu-Shan Wu 則將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的變動,解讀為「派 系鬥爭」的結果。29而此一經濟循環隨著政治制度化、中共逐步脫離派系鬥爭, 及中央對經濟、金融、財政等體制進行改革後,宣告終止。30但之後的學者卻發 現,經濟循環週期,並未隨著政治、經濟、金融等之制度化改革而結束,經濟景 氣循環不僅繼續存在且波動差距更加穩定,大約是 4.2 年一個波動。31顯示政治 經濟景氣循環已經成為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彼此的博弈之固定互動模式,形成中 國經濟景氣的常態現象。 相較於關注中央菁英主動運作的「黨代表大會週期」與「政治鬥爭週期」循 環模式,「晉升體制週期」則關注在兩者互動情形,其認為「政府主導型經濟」. 治 政 以及地方政治菁英受到中央菁英「政府控制收益」,所形成地方菁英積極發展經 大 立 濟的關鍵。 32. ‧ 國. 學. 地方菁英如何影響政治經濟景氣?學者認為可從地方政府投資氾濫著手。地. ‧. 方官員受「貪污腐敗」 、 「政治晉升」與「財稅收入」三者因素影響,其中「官員. y. Nat. 貪污腐敗」與投資過熱的影響因素更為顯著。不過,相較於地方二把手,一把手. er. io. sit. 採取的投資行為與其政治升遷具高度相關度。33其中又以固定資產投資具有高度 影響,下級官員為尋求升遷,甚至採取違規引資,學者認為這是經濟繁榮的重要. al. iv n C 中央雖能透過行政查處來遏止投資過熱,但面臨「力道過輕」或「硬著 hengchi U 35 n. 34. 因素。. 路」的兩難。 有趣的是,近幾年數據顯示經濟景氣隨雖仍維持定期循環但擺動. 29. 30. 31. 32. 33. 34. 35. Lowell Dittmer and Yu-Shan Wu, “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Vol.47, No.4 (July, 1995), pp.467~494. 徐斯儉、吳玉山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台北:五南出版社,2007 年),頁 177~210。 高素英、王競、金浩, 「我國經濟波動週期的測算與檢驗」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 期(2004 年) ,頁 119~124。 劉瑞明,「晉升激勵、宏觀調控與經濟週期:一個政治經濟學框架」,南開經濟研究(天津), 第 5 期(2007 年 5 月) ,頁 19~31。 李猛、沈坤榮,「地方政府行為對中國經濟波動的影響」 ,經濟研究(北京) ,第 12 期(2010 年) ,頁 35~47。 郭慶旺、趙旭傑, 「地方政府投資競爭與經濟週期波動」 ,世界經濟(北京) ,第 5 期(2012 年) , 第 3~21 頁。 郭慶旺、賈慶雪, 「地方政府行為、投資衝動與宏觀經濟穩定」 ,管理世界(北京) ,第 5 期(2006 年) ,頁 27~33。 17.

(20) 幅度已趨緩,一個可能是中共中央使用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已經有一定之成熟; 36. 另一個可能是市場化已高於政治體制上的影響,顯示經濟受政治因素影響的程. 度正在減弱,市場力量上升。37 總結來看,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雖然逐漸受到市場景氣的影響,但每一 次換屆,仍存有固定的經濟景氣循環現象,而這樣的循環現象是受到中央與地方 政治菁英互動結果所致,但為何出現差異性,將透過以下文獻進行討論。. 第二節 晉升錦標賽和政治關係理論 一、. 政 治 大. 晉升激勵模型:下對上的需求. 立. ‧ 國. 學. 討論為何省級領導菁英選擇發展經濟,須從到地方官員的激勵因素出發,判 別究竟是理性、明確的 GDP 考核指標勝出;還是非理性、非顯性的政治派系關. ‧. 係;抑或兩者可以交疊討論。. sit. y. Nat. Victor Shih、Christopher Adolph 及 Migxing Liu 觀察認為「政治關係對升遷. n. al. er. io. 的影響高於政績表現」。不過,該篇研究觀察 1982 年到 2002 年,涵蓋可能受姓. i Un. v. 社姓資爭議、1989 年六四天安門事件等政治事件會使政治關係對個人政績表現. Ch. engchi. 有較高的影響。此外,該研究也可看出,1992 年鄧小平南巡後,政績的影響持 續、快速上升,可以推論隨著中國經濟改革方向確定,經濟發展指標的重要性隨 的之提升。38簡言之,對地方官員來說,是否要積極發展地方經濟的動機來自於 具人事決定權之中央其對仕途升遷的標準。 周黎安則認為地方官員的「政績表現才是升遷的標準」。從過去大躍進時期 即可看出,中國的行政治理建立在上級政府對下級政府的政績考核,以及下級政. 36. 37 38. 高素英、王競、金浩, 「我國經濟波動週期的測算與檢驗」 ,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 3 期(2004 年) ,頁 119~124。 李勇, 「體制性波動、市場性波動與經濟週期」 ,南方經濟(廣東) ,第 7 期(2010 年) ,頁 72~82。 Victor Shih, Christopher Adolph & Migxing Liu, “Getting Ahead in the Communist Party: Explaining the Advancement of Central Committee Members in China,” pp.166~187. 18.

(21) 府彼此的競爭上,兩相交疊影響下造成指標層層加碼。改革開放以來,具有可衡 量且客觀競賽標準的「GDP 成長率」,也始終是中央共同認可的「晉升錦標賽」 關鍵考核指標,也間接佐證地方政府確實成為帶動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主力。39 此派學者同時發現地方官員爭取 GDP 成長的方式,是採取風險最低效益最高的 基礎設施建設,此法確實提高地方官員的升遷機會。40 但從宏觀、長期面來看,地方以此種發展方式相互攀比的結果,地方政府為 了追求 GDP 的成長,往往重複建設、爭搶原物料,形成資源的浪費與配置無效 率等負面影響,甚至成為地方官員貪污、尋租(Rent-seeking)等作為之溫床, 對中央的治理形成壓力。41對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或是統治權的穩定,都造 成威脅。. 立. 政 治 大. 有鑑於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不只一次提出,要以綠色 GDP 取代傳統 GDP. ‧ 國. 學. 作為考核官員的績效指標,卻在 2007 年以缺乏國際公認為由終止。42顯示對中. ‧. 國中央政府來說,具高度可衡量性與明確性之傳統 GDP 仍難以被其他指標所取. sit. y. Nat. 代,傳統 GDP 指標仍是幹部升遷的重要指標。一份橫跨 10 年(2000-2009)的. io. er. 調查報告同樣揭示,縱然 GDP 的負面效益中央已經有所體悟,但地方官員的晉 升考核標準,仍未被撼動。若能比前一任官員有更好的 GDP 成長將能有更好的. al. n. i v 43 n C 升遷機會,相反的,若過於重視環保,反而造成升遷困難。 hengchi U 39. 40. 41. 42. 43. 周黎安,「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複建設問題長期 存在的原因」 ,經濟研究(北京) ,第 7 期(2007 年) ,頁 36~50;不過一場好的錦標賽有五個 技術前提─上級人事權力是集中的、存在可衡量且客觀的競賽標準、參賽官員的成績是可分離 且可比較的、官員的努力可創造好的成績並能贏得比賽、官員間不易形成同謀。就中國來說, 其人事權集中、成績可比較且可被創造,再加上中國五級政府結構與封閉的「內部勞動市場」 等,皆促成內部官員競相攀比成績的積極性,詳見張軍、周黎安編,為增長而競爭─中國增長 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 ,頁 167~172、頁 329~331。 王世磊、張軍, 「中國地方官員為什麼要改善基礎設施?─一個關於官員激勵機制的模型」 ,經 濟學(季刊),第 7 卷第 2 期(2008 年 1 月) ,頁 383~393;周黎安, 「晉升博弈中政府官員的 激勵與合作──兼論我國地方保護主義和重複建設問題長期存在的原因」 ,頁 33~40。 沈立人、戴園晨, 「我國『諸侯經濟』的形成及其弊端和根源」 ,經濟研究(北京) ,第 3 期(1990 年 3 月) ,頁 12~19;銀溫泉、才婉如, 「我國地方市場分割的成因和對策」 ,經濟研究(北京) , 第 6 期(2001 年 6 月) ,頁 3~12。 紐約時報中文網, 「重視環保的官員因和升遷難?」 ,2013 年 4 月 15 日,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30415/cc15wangqiang/。 Jing Wu, Yongheng Deng and Jun Huang, “Incentives and Outcomes: China's Environmental Policy,”NBER Working Papers(February 2013), http://www.nber.org/papers/w18754. 19.

(22) 因此,在改革開放三十多年後,傳統 GDP 仍是中央考核地方官員的重要指 標,縱使新上任領導人嘗試提出新指標加以取代,但實際發展的結果傳統 GDP 仍是地方官員升遷的關鍵指標,經濟發展成為晉升的關鍵。. 二、. 派系與政治關係:非顯性的互動關係. 實際運作上,地方官員的升遷競賽,並不像制度設計的如此公平:首先,該 制度忽略各地先天差異以及中央政策的影響,升遷標準統一存在困難;其次,該 制度是生長在中國的政治文化上,受到菁英分裂、彼此互動等情形的影響。因此,. 政 治 大 型與派系政治理論途徑,將更能清楚解釋為何各地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並不一 立 該升遷制度無論先天與後天都存有人為操作空間。試想,若能結合升遷錦標賽模. ‧ 國. 學. 致。. 有關中共政治菁英的理論廣義可分為一元論與多元論,前者是指文革前中共. ‧. 政治菁英由毛澤東統一領導、維持政治穩定的「極權主義」(totalitarianism)典. sit. y. Nat. 範時期;後者指的是文革開始後,菁英出現嚴重分裂、競爭的「多元主義」. n. al. er. io. (pluralism)典範時期。44不過這樣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模式,是否依據著文革時. v. 期而分,45是否能夠全然切割,46學者間仍有相當多的爭論。. Ch. engchi. i Un. 目前的中共政治菁英互動,隨著毛澤東時代結束、及鄧小平改革等一系列的 政治環境變動下,不僅走向多元主義途徑,更開始走向制度化。多元主義途徑可 分為「派系政治」、「世代政治」與「技術專家政治」三大途徑。. 44. 45. 46. David Shambaugh, “Introduction,” in David Shambaugh ed., American Studies of Contemporary China (Aromonk: N.Y.: M.E. Sharpe, 1993), pp.3~5. 學者觀察中國大躍進時期的政治菁英互動,發現中央本身及中央與地方之間都存在分裂現象。 有關 中 央 分裂 可 參見 Roderick MacFarquhar, “Communist China’s Intra-party Dispute,”The Original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1 Contradiction among the People, 1956-1957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323~328;中央與地方分裂可參見 Frederick C. Teiwes, “The Purge of Provincial Leaders 1957-1958,” The China Quarterly, No.27(July-September 1966), pp.14~32。 學者認為,中共菁英政治應該要同時結合極權主義與多元主義,亦即存在硬核(hard core)─ 菁英存在高度共識、不可更動的部分,以及保護帶(protective blet)─其他可變動、無共識部分。 參見 Sujian Guo, Post-Mao China: From Totalitarianism to Authoritarianism?(Westport, Comm.: Praeger, 2000), pp.14~22。 20.

(23) 「世代政治47」雖然能解釋同一代政治菁英共同呈現的特色、以及世代間權 力轉移過程中的衝突,但卻無法清楚解釋菁英為何存有縱向分裂狀況。同樣的, 「技術專家政治」途徑,是隨著鄧小平在 1980 年代推動幹部四化政策所產生。48 但因為此類政治菁英因個人背景、專業教育、仕途升遷等存在差異性,故並非完 全同質的群體,又不像上一代老幹部具有革命情感。49「技術專家政治」一詞的 形容,僅止於其相對於上一世代所呈現出的共同特色,因此,該途徑同樣難以解 釋菁英間存在的縱向分裂。 相對於上述兩種解釋途徑,「派系政治」途徑則認為,中共政治菁英雖然存 有一定的共識,但不可忽視的是「政治菁英無論在縱向與橫向都存在分裂現象」。. 治 政 這是導因於中共封閉、壟斷的政治體制,一旦脫離了既有的政治升遷管道,象徵 大 立 的是不僅是政治機會本身,還有附加於政治地位上的其他社會資源,此外,愈往 ‧ 國. 學. 金字塔頂端,政治機會隨之減少,政治菁英競爭遊戲愈趨向零和賽局。. ‧. 在「派系政治」理論中,Andrew Nathan 認為政治菁英互動關係是建立在垂. sit. y. Nat. 直「扈從關係」的非正式利益交換上,形成來源有非正式的家族、社團等共享關. io. er. 係(corporative ties)或行政科層(bureaucracy)的正式權力互動關係,但主要強 調仍在單向下層政治菁英對上層菁英的追隨、扈從上。50. al. n. iv n C 鄒讜則認為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間的互動是雙向而非單向,並以「非正式團 hengchi U. 體」(informal groups)或「政治行動團體」(political action groups)方式進行, 可以同時顧及垂直的「扈從關係」與平行的「個人關係」。51Dittmer 同樣提出應 當以「非正式政治關係」取代「派系政治」觀點,52所謂非正式的政治關係其認 為至少應包含,同宗、同鄉、同學、同事與同庚等五同關係,這些非正式、非上 47. 48. 49 50. 51. 52. Lucain W. Pye, “Generation Politics in a Gerontocracy: The Chinese Succession Problem,” Current Scene, Vol. 14, No.4(October 1963), pp.509~522; Cheng Li, China’s Leader, pp.180~194. 幹部四化是指:革命化、年經化、知識化、專業化,希望以具有專業知識的年輕幹部,取代 專業能力不足的老幹部,以利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與實行。 Cheng Li, China’s Leader, pp.217~232. Andrew Nathan,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China Quarterly, No.53 (January 1973), pp.33~66. Tang Tsou, “Chinese Politics at the Top: Factionalism or Informal Politics? Balance-of- Power Politics or a Game to Win All?” The China Journal, No. 34 (January 1995), pp.95~156. Lowell Dittmer,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34(July 1995), pp.1~34. 21.

(24) 下垂直層級式關係,對於派系的形成同樣扮演重要角色。53 在實際互動上,Cheng Li 帶入時間、動態觀點,觀察出中共十四大到十六大 期間,隨著中央開始需要地方政治菁英的選票之政策推動,省一把手在中共中央 的影響力也隨之增。其中,中央也會透過分配資源、放寬經濟、指定區域等支持 方式,給與中央領導人關係較好的地方領導人,以利其升遷。54 寇健文同樣發現中共各派系具有幹部輸送的現象,特定人士得以在中央領導 人協助下進入中央協助鞏固派系利益。不過,派系又須面對來自黨內其他派系的 質疑聲浪。因此,雖然幹部輸送背後有派系在其中操作,但仍受一定制度約束。 55. 立. ‧ 國.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的延續. ‧. 一、. 學. 第三節 小結. 政 治 大. sit. y. Nat. 綜合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的討論,首先,關於投機派、黨性派與政治安全度三. n. al. er. io. 類觀點,可進一步解讀為,既有執政者在其執政期間,會先推出政策鞏固既有支. i Un. v. 持者;面對選舉時,才會納入政治安全度做考量,若選舉面臨風險以致影響連任,. Ch. engchi. 當權者才會考慮提供其他的政策拉攏另一方,且雖然當權者與選民之間存有資訊 不對稱,但若情勢越加不穩定,越可能促使當權者越早提供有利反對方之政策; 然而,當權者若意識到無論如何努力都將面臨敗選之時,其改採取極端方式,提 供利益給堅定支持者,以避免既有支持者流失、加大削弱政治影響力。. 53. 54. 55. 陳華昇,「廣東『反地方主義』運動與派系衝突之分析(1949~1975 年) 」 ,中國大陸研究,地 51 卷第 3 期, Cheng Li, “Political Localism Versus Institution Restrains: Elite Recruitment in the Jiang Era,” in Barry J. Naughton and Dali L. Yang, Holding China Together: Integration in Post-Deng Era(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pp.29-69. 寇健文,「胡錦濤時代團系幹部的崛起:派系考量 vs. 幹部輸送的組織任務」,遠景基金會季 刊,第 8 卷第 4 期(200 年 10 月) ,頁 49~95。 22.

(25) 多 政 策 兼 顧 利 益 大 小 少. 勝選機率. 極 高. 極 低. 圖 1 當權者選前政策考慮. 立. 政 治 大. 資料來源:作者自製. ‧ 國. 學. 有關於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不同於民主國家政治菁英必須有人民 的選票支持,其選民為「黨內政治菁英」,且中國的當權者尋求的並非取得政治. ‧. 地位的「選票」,因為政治局常委是政治菁英各派系妥協的結果,又採集體領導. sit. y. Nat. 制,因此當權者尋求的應是統治地位的穩固與壯大,而有利其推動重大政策。. n. al. er. io. 為求統治權力的穩固、政策得以順利的推動,中央政治菁英就必須提供誘因. i Un. v. 給「選民」。但面對資源有限,且中央領導集團為派系之間妥協的結果,造成政. Ch. engchi. 治資源不僅是個人統治地位穩固之關鍵,更是鞏固派系政治地位方式,畢竟派系 需要提供利益給派系中的其他行動者才能獲得支持。這也解釋了為何,政治經濟 景氣循環週期是在領導繼承後才開始產生,且一般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中會出現 特例省市。再加上對中國的政治菁英來說,越上層的政治菁英越在乎仕途的發展, 地方政治菁英的升遷是採自上而下的控制,並由上位者訂定裁量標準。兩相互動 形成「互惠式課責」模式。 顯示,中國的經濟循環現象,將受到中央領導人權地位穩固程度的影響,也 就是說,當中央領導人權力越不穩固時,全國經濟成長的幅度會較大,各地被放 寬成長的幅度也較大;然而,隨著中央領導人的權力獲得穩固,經濟將會臨緊縮, 23.

(26) 各地的經濟成長幅度也隨之趨緩。. 二、. 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下的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互動關係. 但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並非只考量中央領導人政治權力的穩定程度,以及整體 經濟成長幅度。而是須將投機派、黨性派與政治安全度三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派 別納入考量。 也就是說中央領導人在尋求政治地位穩固時,考量的不僅是經濟成長放寬的 程度,其更關心要將經濟成長放寬給誰?才能以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支持。而. 治 政 這背後的權衡考量需要考量是中國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背後的非正式關係。 大 立 不過,如何測量背後的政治關係以解釋中央在操縱各地不同的經濟成長幅度, ‧ 國. 學. 必須從另一方面來加以思考。. ‧. 中央選擇高度放寬經濟時,表示中央願意承擔經濟過熱的成本,以換取政治. sit. y. Nat. 上的支持,不過此時中央所納入的地方領導菁英會超出自己原有之派系,因為派. io. er. 系過大鞏固成本太高、忠誠度也不高;但若僅鞏固自己的小派系,政治權力難趨 穩固。也就是說,中央在尋求政治穩固過程中的經濟放寬,受惠地區較多、各地. al. n. iv n C 特例較少、各地間的差異也較少,因此無法透過政治關係解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hengchi U 過程中的特例省市。 相對而言,在中央緊縮經濟時,顯示中央的政治權力已經獲得穩固,中央不 需要再承擔經濟過熱的成本,此時則必須考量派系的穩固,也就是派系的政治繼 承問題。因此,中央領導人選擇在經濟緊縮時,仍會持續給予自己派系較好的經 濟發展程度,並透過中央資源的不平均分配加以支持,以利特定派系的地方領導 菁英可以在晉升錦標賽中獲得較好的成績,以利升遷、維持派系的穩固。且在中 央經濟緊縮時,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中的少數特例將更為明顯、差異幅度也更大。 若能從經濟緊縮年切入,將更能明確解釋,為何在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中存在. 24.

(27) 少數特例,這些特例背後與中央領導的非正式關係為何、中央又如何透過資源分 配加以支應。 透過文獻回顧與討論,本研究由經濟緊縮年著手,探討究竟在經濟過程中有 那些省市不需要隨之緊縮經濟,並從政治關係角度著手,解釋少數特例為何得以 存在,藉以進一步描繪中國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的特殊政關係。.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5. i Un. v.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目的在於驗證地方經濟發展如何受到中央與地方領導菁英互動影 響,進而重新解釋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 為此,本文採取文獻分析法及統計方法中之線性迴歸方式加以檢驗,先以文 獻分析法確認中央與地方政治領導菁英之間所存在之政治關係,再與地方 GDP 數據進行線性迴歸分析,驗證與中央領導菁英有良好政治關係之地方領導菁英將. 政 治 大. 能獲得更好的 GDP 表現。最後,再從中央支援管道切入,如財政、貸款等,釐. 立. 清中央透過何種支持方式,使與中央有良好政治關係之地方可順利發展地方經. 文獻分析法. io. sit. y. Nat. 一、. ‧. ‧ 國. 學. 濟。. n. al. er. 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又稱作內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 Ch. i Un. v. 或資訊分析法(informational analysis)為二次大戰時期,自傳播學領域發展起的. engchi. 研究方法。透過系統、量化與客觀方式,分析各種資料,目的在對事實進行了解、 或是推估未來的發展趨勢。 Jake W. Bowers 認為文獻分析法不僅僅是分析資料本身的內容,而是需要深 入發掘資料本身的意涵,才可被稱作是「文獻分析」。 56亦即是文獻分析法應當 要跳脫資料蒐集的侷限,才能成為更完備的研究方法。57 本研究除了從中國統計年鑑蒐集地方經濟發展數據及中央與地方經濟相關 支持外,針對中央與地方政治菁英間的互動關係如何去界定,則是採用中共官方 56. 57. J. W. Bowers, “Content Analysis,” in P. Emmert and W. Brooks eds., Methods of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Boston: Hougton Miffinco Press, 1970), pp.291~292. 許禎元,「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與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 ,頁 1~29。 26.

(29) 網站、中共政治菁英庫、學術文章及新聞等相關訊息加以明確化。. 二、. 線性迴歸. 為了能夠釐清各種可能因素影響地方 GDP 表現,本文以線性迴歸方式以地 方 GDP 表現作為依變項,其他如地方領導菁英政治關係網絡、歷練多寡、地方 本身發展狀況…等做為自變項下,以線性迴歸分析兩者之間的關係。以驗證中央 與地方政治菁英之政治關係網絡是否會對地方 GDP 表現產生顯著影響。. 三、. 相關性分析.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有關中央領導人是否會以與地方政治菁英之政治關係強烈,而透過各種明示、 暗示方式支援個人派系的省(市)委書記 GDP 表現上,本文採用相關性分析,. ‧. 分析政治關係的強烈程度,與中央支援地方經濟發展之手段上有無差異。. n. 一、. 研究設計. Ch. engchi. er. io. al. sit. y. Nat.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i Un. v. (一) 中國是否存在政治經濟景氣循環 若要討論中國的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必須先回答中國是否存在有經濟循 環現象?這樣的經濟循環現象是否是受到政治的影響?等問題根本進行討論。 首先,中國是否有經濟循環現象,接續陶儀芬的觀察,在 1992 年到 2011 年 間,經濟循環現象仍存在,並仍以五年一次做循環─在換屆後的一年到兩年間, 經濟會出現下滑、或趨緩的現象。(詳見圖 2). 27.

(30) 圖 2. GDP 成長率扣除五年計畫標準(1992-2011)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政 治 大. 立. 其次,必須釐清中國的經濟循環究竟是否是受到中央領導人換屆,此一政治. ‧ 國. 學. 因素影響?尤其在 1987 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以及 2001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 等,不斷推進與世界接軌,政治因素影響是否還是如此重要?世界景氣是否影響. ‧. 循環現象?等變因都必須加以考慮。. Nat. sit. y. 由表 1 比較中國與美國、OECD、歐盟三大開發區域組織或國家經濟波動相. n. al. er. io. 互比較下,可以看出相關性並不高。58顯示,中國經濟受世界景氣影響不大。. Ch. engchi. i Un. v. 表 1 中國與美國、OECD、歐盟經濟成長相關係數(1992-2011) 1992--2011 中國與美國. -0.12. 中國與 OECD. 0.19. 中國與歐盟. 0.14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資料庫 http://data.worldbank.org/. 不過,進一步從圖 3 來看,仍可發現中國在幾次重大的世界經濟景氣衰退中, 同樣出現下滑。例如 1997 年的亞洲金融風暴,中國與 OECD 國家(包含日本)同. 58.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皮爾森相關係數中,|r|>0.7:高度相關;0.3<|r|<0.7:中度相關; 0.3>|r|:低度相關;|r|=0:零相關。表中中國與其他三經濟體的比較,都僅在 0.1 左右,顯示 兩者為低度相關。 28.

(31) 樣出現下滑;2008 年的金融海嘯中國與其他世界先進國家同樣下滑。只是這樣 的下滑又剛好與中國五年一次換屆經濟收放相配合,因此折線圖只顯示中國經濟 下滑情形會更為嚴重,但還是與整體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相之配合。. 比較中、美、歐盟、OECD之GDP成長率 中國. 美國. 歐盟. OECD. 16. 6.0. 14. 4.0. 12. 先 2.0 進 工 0.0 業 化 -2.0 國 家 -4.0. 10 中 8 國 6 4 2. 立. 0. 政 治 大. -6.0.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 國. 學. 圖 3 比較中國、美國、歐盟、OECD 經濟體之 GDP 成長率(1992-2011) 資料來源:世界銀行資料庫 http://data.worldbank.org/. ‧ sit. y. Nat. (二) 變項處理. io. er. 1. 依變數:為「各省(市)PBC 緊縮年之 GDP」。. al. 中國政治經濟景氣循環現象維持五年一循環,筆者從每五年一次的循環中挑. n. iv n C hengchi U 選平均 GDP 成長率最為緊縮之「換屆後第三年」作為本研究之觀察依變項。. 之所以選擇五年中平均 GDP 表現最差的「換屆後第三年」,是因政治經濟 景氣循環理論中假設「中共中央為鞏固政治權力會在換屆初期大量放鬆經濟成長, 並在鞏固後緊縮地方經濟」。但該理論卻忽略了中共中央領導人所承受的政治成 本,以及中央與地方間的非正式政治關係之影響。在經濟放寬時,中共中央不一 定會僅給發展激勵給自己的派系,為了鞏固權力,必然面對更大範圍地放權讓 利。. 29.

(32) 因此,若挑選經濟放寬年,將無法確去認定中央在分配資源上不均的現象, 故而挑選緊縮年作為本研究之觀察指標。. 圖 4. 學. GDP 成長率扣除五年計畫標準(1992-2011)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 ‧ 國. 立. 政 治 大. 本文的變數整理如下表 2,首先依變數分為「各地當年 GDP 成長率表現(扣. y. Nat. io. sit. 除當年各地平均)」以及「前後年 GDP 成長率差距(扣除前後年各地平均)」 ,前者. n. al. er. 為本文主要依變數,是中國各省市在政治經濟循環之緊縮年時 GDP 成長率,在. Ch. i Un. v. 扣除當年各省市 GDP 成長率之平均所得之值,透過以 GDP 成長率為指標及扣除. engchi. GDP 成長率平均可以處理──以二十年作為觀察值造成觀察時間過長及中國統 計資料不足等對研究之負面影響;後一組依變項是各省市緊縮當年與緊縮前一年 之 GDP 成長率差距扣除各省市緊縮當年與緊縮前一年之 GDP 成長率平均之值, 這同樣是用以處理長時間、統計資料欠缺用之變數處理方式,該變數是用來強調 政治關係對地方 GDP 的影響──在緊縮年時不但不隨之下滑,反而相較其他地 方出現成長現象。兩組依變項同樣為連續變數。 2. 自變數:觀察「各省(市)PBC 緊縮年之 GDP」之高低受到何 種因素影響。分為兩類,一類為省(市)委書記本身、一類為省(市) 30.

(33) 地方所受外部環境影響。 (1) 自變項:省(市)委書記個人:關係分數(雙向)本身 為本文主要驗證的自變項,關係分數中分為單純有無政治關係、與關係強烈 程度兩類。 前者僅表示中央政治局常委與地方省(市)委書記有無存在非正式政治關係; 後者則增加考量──中央政治局常委本身的資源(掌控經濟權力)多寡、雙方是 什麼關係(同宗、同事、同學、同鄉、其他) 59、驗證分數(有無新聞、學術期 刊支持)等三項因素,加權得到「關係強烈」分數,以進一步驗證政治關係的強. 政 治 大 關係分數之變數主要分為兩組,第一組為類別變數,單純驗證中央與地方政 立. 烈程度對於 GDP 表現有何影響。. ‧ 國. 學. 治菁英是否存在政治關係,有關係編為 1,無關係編為 0。第二組則是一組連續 變數,為一系列關係變項加權所得之值,包含有關係人、何種關係、驗證分數等。. ‧. 首先,「關係人」──表示地方省市委書記所依附之中央領導人具有多少資. sit. y. Nat. 源分數,分為 4 個等級──給予 5 分為總書記(總理)、4 分為主要掌管經濟者與. n. al. er. io. 未來之總書記總理、3 分為其他對經濟具影響力者、2 分則為其他常委、0 分為. i Un. v. 無可以與之連結之中央領導人,其中若關係多經過一人才連結至中央領導人則扣. Ch. engchi. 一分。而「何種關係」──為地方領導人與中央領導人透過何種計有社會、親族 關係建立起兩者之政治關係,分為 6 個等級──5 分是同宗(親戚)、4 分同事關 係(兩者間曾經為上下一層之主從關係或平行之關係)、3 分為同學關係(兩者為同 校畢業之前後 5 屆以內同學或學長弟)、2 分為同鄉關係(兩者在統一省市出生或 成長)、1 分支其他關係(相當多資料佐證有相關,但無上述四類顯性之連結關係 存在)、0 分為無連結關係存在。最後一組為「驗證分數」,分為 3 等級,2 分為 兩者之關係有學術證據以及新聞資訊佐證、1 分為僅有新聞資料佐證、0 分為無. 59. 何種關係強弱之分數評比參考「社會關係的類型和效應:台灣、美國、中國大陸三地比較」, 林南、陳志柔、傅仰止等,2010 年,第 45 期,頁 117-162,依序為同宗、同事、同學、同鄉、 其他。 31.

(34) 任何資訊可以佐證。上述之第二組關係變數為這三組關係變數之相乘加權所得, 用以表現兩者關係之強烈程度。 (2) 自變項:省(市)委書記個人:單向條件 即省(市)委書記之出生、歷練、表現能力等。包含有:省(市)委書記個 人的年齡、中央歷練年數、升至廳局級年數、以及在該省(市)歷練年數、以及 個人能力:如固定資產自籌經費比例等,分析上述因素與地方 GDP 表現間的相 關性高低。 此部分,分成七組變數,除了年紀與籍貫為類別變數外,其餘皆屬連續變數。. 政 治 大 排列,而以 65 歲以上與 54 歲以下為該變數的邊界,是考量中共幹部年輕化之度 立. 年紀又細分為 4 組──每 5 歲為一分野,1 為 65 歲以上、2 為 64-60 歲…等依序. ‧ 國. 學. 之年齡界線,在 65 歲以上及 54 歲以下超過 5 歲的省委書記已經不多,本身對 GDP 成長率表現之影響也不大。而中央、廳局、本地三組歷練分數,分別觀察. ‧. 省(市)委書記個人在中央(行政部門)、升上廳局級以上、在該省任官等三組. sit. y. Nat. 有多少年;籍貫變數為細分成 31 個省市弱化籍貫之影響力,因此以中國傳統地. n. al. er. io. 理區域做分類,分為 7 組,依序是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與西北. v. 等60;最後兩組變數屬於省(市)委書記個人之治理能力指標,分別是「基本固. Ch. engchi. i Un. 定資產投資自籌資金來源成長率(1992-2002)」 、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自籌資金 來源成長率(2003-2011)」觀察不同中央主政者領導下之省(市)委書記緊縮年 與減縮年前之自籌資金成長率對 GDP 成長率表現之影響。 (3) 自變項:外部環境影響. 60. 傳統中國地理區域詳細省分劃分如下─ 華北地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 東北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華東地區: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江西省、山東 華中地區: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 華南地區:廣東省、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 西南地區:重慶市、四川省、貴州省、雲南省、西藏自治區 西北地區:陝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32.

(35) 即驗證該省(市)之 GDP 表現與外部環境(非地方領導人本身)之關係。 如:經濟區域(代表中共經濟資源大方向之安排與規劃) 、中央重要政策支援(有 無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省(市)委本身固定資產投資地方相目多寡、地方 經費自籌經費占總體多少比例、全社會公路貨運量成長率、電力消費成長率等外 環境之影響。 其中經濟區域及國家級經濟技術園區為類別變數,其他 6 組變數為連續變數。 經濟區域按照中共區域經濟發展計劃推出先後,分為四區,1 為東部地區(東部 沿海)、2 為西部地區(西部大開發)、3 為東北地區(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4 為中部地區(中部崛起計畫)等61;國家級經濟計畫園區則以當屆中央主政者是. 治 政 否有提出該省(市)之城市為準,有編為 1,無則編為 大 0;而其餘 6 組變數分別 立 為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公路貨運量、鐵路貨運量、直接利用外資、勞動力與工 ‧ 國. 學. 業等之成長率,是以緊縮年數據扣除前一年數據再除上前一年數據所得之值。. ‧. sit. y. Nat. 以上之各組自變項是用以觀察省(市)委書記個人之與中央領導人之政治關. io. 成長率表現具有較高的影響力。. al. er. 係狀況、個人本身能力或狀況、該地之既有經濟狀況等三大方面,何者對於 GDP. n. iv n C 另外,本文還加入一組統計數據─「中央資源分配」 h e n g c h i U ,是用以分析中央傾向. 對於與自己有政治關係之省(市)委書記何種經濟支持;再進一步分析掌握不同 經濟資源之中央領導人會採取怎樣不同的經濟支援手段。 主要分為中央預算、貸款與專項收入三大部分,並配合中央主政者之換屆分 成 1992-2001、2002-2011 年之江、胡主政兩群組進行分析。全部共有 5 組變數, 同樣屬於連續變數,並以成長率呈現,為緊縮年數據扣去前一年數據再除上前一 61. 中國經濟區域詳細省分劃分如下─ 東部地區─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山東省、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廣東 省、海南省 西部地區─重慶市、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陝西省、青海省、甘肅省、寧夏回族自治 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藏自治區 東北地區─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 中部地區─河南省、山西省、安徽省、湖北省、湖南省 33.

(36) 年數據所得之值當作變數。. 各地當年 GDP 成長率表現 (扣除當年各地平均) 前後年 GDP 成長率差距 (扣除前後年各地平均). 關係人 (關係人資源分數). 立. ‧ 國. io. 治 所依附之中央領導 政 人本身資源分數 大 62. y. al. n. 數. 62. 有關係 1 無關係 0 總書記、總理 5 掌管經濟、未來總理總書記 4 其他可影響經濟 3 無關係 0 同宗(親戚) 5 同事(上下一層級或平行) 4 同學 3 同鄉 2 其他(背景) 1 無關係 0 學術證據與新聞資訊 2 新聞資訊 1 無資訊支持 0 關係人資源分數*關係分數*驗證分數 65 歲以上 1 64-60 歲 2 59-55 歲 3 54 歲以下 4 在中央機關(行政部門)歷練年數 擔任廳局級已經幾年間 在本地任官多少年(升任廳局級後) 華北 1 東北 2 華東 3 華中 4 華南 5 西南 6. ‧. (關係分數). 關係強烈. 個人: 單向條件. (緊縮年 GDP 成長率-前一年 GDP 成長 率)-(各地緊縮年 GDP 成長率-各地前 GDP 成長率差距 一年 GDP 成長率)平均 該地該年與前年. 所依附之中央領導 人為何種關係. 驗證分數 變. 當地政治經濟景氣循環中緊縮年之 GDP 成長率-各地緊縮年地方平均 GDP 成長率. 學. 何種關係. Nat. 自. 成長率. 與中央領導人有無 非正式政治關係. 有無關係. 個人: 關係分數 (雙向). 該年該地之 GDP. 數值解釋. 有無其他證據支持 關係. sit. 依 變 數. 變數名稱. er. 變 項. 表 2 變數名稱與解釋 數 變數解釋 值. C h 關係加權分數 U n i engchi. 年紀. 年齡. 中央歷練 廳局歷練 本地歷練. 中央歷練時間 升任廳局級時間. 籍貫. 省委書記出生地, 依據傳統中共分類. 當地任官時間. v. 以 5、4、3 為給分排列,是考量到地方領導人與中央領導人間的關係連接並非直接,而是間 接,若多經過一人才連接到中央領導人時,則減 1;多連結 2 人則減 2。 34.

(37) 西北. 7 基本固定資產投資自籌 資金來源成長率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自 籌資金來源成長率. 1992-2002 統計資料,屬地方領導人治理能力指標 2003-2011 統計資料,屬地方領導人治理能力指標 東部(東部沿海) 1 西部(西部大開發) 2 東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 3 中部(中部大開發) 4 為當屆領導人提出的國家級經濟技術園區. 依據中共區域經 濟發展計劃先後 分為 4 區. 經濟區域. 國家級經濟技術園區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成 長率 外部: 地方條件. 公路貨運量成長率. 政 治 大. 鐵路貨運量成長率. 立. 直接利用外資成長率. ‧ 國. 學. 勞動力成長率. n. al. er. io. sit. y. Nat. 基建-預算 基建-貸款 固定-預算 固定-貸款. ‧. 工業成長率 中 央 資 源 分 配. 各地(當年固定資產投資-前一年固定資產投資)÷ 前一年各地固定資產投資 各地(當年公路貨運量-前一年公路貨運量)÷ 前一年各地公路貨運量 各地(當年鐵路貨運量-前一年鐵路貨運量)÷ 前一年鐵路貨運量 各地(當年公路貨運量-前一年公路貨運量)÷ 前一年各地公路貨運量 各地(當年勞動力-前一年勞動力)÷ 前一年各地勞動力 各地(當年工業總產量-前一年工業總產量)÷ 前一年工業總產量 各地基本固定資產投資(中央預算÷總數) 各地基本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總數) 各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央預算÷總數) 各地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貸款÷總數). 專項收入. Ch. i Un. v. 專項收入(各地÷全國總額). engchi. 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從經濟危機對義國政府之影響來看,自2009年年底即潛伏的歐債

有鑑於全球部分地區疫情出現再次升溫趨勢,經濟表現有待政策支撐,東南亞國家積極因應。印

然而,由於美中貿易衝突未完全化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 走緩,加上英國脫歐前景未明,影響全球投資信心,仍不利全 球經濟成長,多數經濟預測機構預估 2019

教育成為一種具有政治的 文化行動,這種文化行動 意圖讓那些身處文化邊陲 與經濟不利地位的學生都

儘管外圍景氣信心好轉,但歐元區經濟仍被僵化的勞動市場、強勢的歐元、以及緊縮的

明天啟四年至永曆十五年之間(1624─1661)荷蘭以其政治及經濟力量 在臺灣南部先住民之間傳播基督教。4 西元 1636 年開始引進中國人到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