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06學測(自然考科) 試題與解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06學測(自然考科) 試題與解析"

Copied!
3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物理科】   今年自然科考題共68題,其中物理科占了17題,題目難度較往年容易,考題分配大致 較偏向高一的內容。第一部分的題目,單選題除第16題為概念延伸外,大都為物理基本觀 念與知識題,計算不難。多選也大都是容易判斷的題目,而綜合題結合溫室效應內容,屬 於往年考古題。第二部分的考題,大多數為二A 物理的內容,但第 55~57 題,為高一與高 二內容結合,又結合節氣推論地球公轉時的一些物理量變化,進而探討地球與太陽之間的 距離遠近,是個整合素養的題型。第60、61題雖考 a-t 圖,但計算不算太難。故整體與去 年相比,容易許多,並無繁鎖的計算。但仍對自然組考生而言十分有利,社會組考生則較 為吃虧。   考題與章節對照如下表: 命題出處 題號 概念 基礎物理 ( 一 ) 第二章 物質的組成 32 原子與原子核的組成 基礎物理 ( 一 ) 第三章 物體的運動 56、57 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基礎物理 ( 一 ) 第四章 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 28 物質間基本交互作用 基礎物理 ( 一 ) 第五章 電與磁的統一 29 電流磁效應、電磁感應 基礎物理 ( 一 ) 第六章 波 14、15、 30 14:聲波的性質 15:電磁波 30 :光的波粒二象性 基礎物理 ( 一 ) 第七章 能量 16、17、 39 16、17:功率與功、位能 39:能量守恆 基礎物理 ( 一 ) 第八章 量子現象 30 光電效應、物質波 基礎物理 ( 一 ) 第九章 宇宙學簡介 31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基礎物理 ( 二 ) A 第一章 運動學 60、61 60、61: v-t 圖、加速度、 位移 基礎物理 ( 二 ) A 第三章 動量與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55、58、 59 59:動量守恆 55、58:角速度、向心力 基礎物理 ( 二 ) A 第六章 碰撞 59 59:碰撞

自然考科

學測試題關鍵解析

10

6

(2)

【化學科】

1.

 基本概念題型:學測常考之基本題型,平日宜多加熟練。 (1)  原子、分子、離子、 a.m.u. 、原子序、質量數、平均原子量、分子量、同位素、同 素異形體 、價電子、八隅體結構、週期表…等。 (2)  莫耳計量:倍比定律、亞佛加厥定律、方程式 平衡 (原子不滅)、方程式計量、限量 試劑、(簡式) n =分子式、結構式、過氧化物、溶解度、濃度換算、結 晶水 。 (3)  基化實驗:實驗操作、實驗安全守則、廢液回收、氣體收集方法、氣體製備、(再) 結晶、分子模型…等。

2.

 高段計量、分析題型: (1)  結合反應、分解反應、置換反應、自發性反應、熱化學方程式、△ H 、赫斯定律、 莫耳生成熱、汽化熱、催化劑、碳酸鹽。 (2)  酸鹼中和:電解質、 pH 值 、酸鹼中和反應、指示劑、中和熱、酸稀釋、金屬加酸。 (3)  氧 化還原 :(有機)氧化還原反應判斷、氧化數、氧化劑、還原劑、係數平衡、金 屬離子化傾向 、鋅–銅電池、電子流、電極判斷、鼓風爐。 (4)  沉澱分析:沉澱表的記憶、沉澱顏色、兩性氫氧化物可溶於強酸、強鹼概念。 註 「沉澱分析」常考!屬於程度較高之題型,一般學生答對率有偏低現象,大多為未熟記「沉澱表 」所致,故同學應多加練習並熟記之。 (5)  有機化學: C1~C4有機物、球棍模型、烴的分類、環烯烴、芳香烴、醇類、官能基、 命名、平面分子、同分異構物、醣類、鍵結原理D.B.N.(苯 DBN = 4 )、組合分析、清潔劑。 (6)  原子光譜:電子排列、電子能階、電子躍遷。 (7)  化學鍵:共價鍵、網狀固體、離子鍵、金屬鍵、( 有機)氫鍵 、凡得瓦力、同類互 溶 、熔點、導電性、幾何結構。 (8)  無機化合物

3.

 環保題型:常見於考題中,除應多加注意外,更應身體力行保護我們的地球環境。 (1)  地球暖化、空氣汙染、臭氧層破壞、酸雨、溫室效應、溫室氣體、水汙染、水的淨化、 三級廢水處理、原子使用效率。 (2)  能源、原油分餾、化石燃料、辛烷值、替代能源、(氫氧燃料)電池、核反應、 D2O 。

4.

 生活常識、時事題型:同學們宜多留意考前半年內,與化學有關之時事。 (1)  健康食品、酒駕檢測、黑心商品(例:甲醛、塑化劑、順丁烯二酸…化學式及性質 ) (2)  諾貝爾化學獎的內容,為時事命題方向之一,但考題不離高中教材範圍。 (3)  全球暖化議題,常於自然科命題中出現,表示科學界責無旁貸!

5.

 圖表能力題型:「圖表能力」向來為入學考試所重視,大家須多找機會自我練習。如: (1)  物質與水之「相圖」歷年來為看圖能力的標準測驗題型,圖型雖「長相多變」但解 法一致,幾乎皆可以一「垂直輔助線」解決。

(3)

(2)  酸鹼滴定之「 pH-V 作圖」,可由當量點判定:強酸─強鹼、強鹼(酸)─弱酸( 鹼)型。 【生物科】   生物部分占18題,題目難度屬於中間程度,比去年稍難,以第 5 題為例,考人類 Rh 血 型的抗體與抗原概念,雖然題幹很詳細地做了背景說明,但大多數課本並沒有提及此種血型, 原本沒有學過相關概念的學生,可能會被這麼「豐富」的題幹嚇到,直接跳到下一題吧,個 人認為有超過課綱範圍的嫌疑,不過依大考中心一貫的處理原則,應該不可能送分,建議老 師下次上課時還是把這部分的觀念做補充,以免學生做考古題時,一直有人問這一題。   今年出了二題探討活動:「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及「老鼠睪丸的組織切片」,這 種實驗題型以前考過很多次,考古題及模擬試題都出現過,考生應該不難作答。   另外,今年是改採103 課綱微調後的第一次學測,動物與植物的部分占的比例確實加重 不少,只是今年的命題教授似乎較偏愛動物的部分,明年請考生多留意一下植物部分的內容。 另一個遺珠之憾仍是缺少時事題。明年熱門的命題重點包括: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必考)、 兩對因子的遺傳、演化的機制、生物多樣性、光周期、呼吸、排泄與神經(必考)。   今年生物的題目難易差異很大,簡單的題目以國中程度即可作答,難題的部分(第5 題 )可能會難倒一票資優生。整體而言,整份考卷仍符合學測應有的方向:簡單、靈活,生活 化,且具鑑別度。對於平時穩紮穩打的老師教學及學生的準備,應該是很好的鼓勵。   今年仍有跨自然科四個領域的綜合題組:37~40 的閱讀題。文章內容以地科的知識為主 軸,涵蓋了生物、物理、及化學的概念,且各領域出一題。這樣的命題難度很高,但也是每 年必出的題型,同學們可以從考古題多做練習,即可找到教授出題的脈絡。   今年生物考題之命題出處與概念如下: 命題出處 概念 基礎生物 ( 上 ) 第一章 生命的特性 1:能量分子 ATP 在細胞內的角色 4: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23:物質進入細胞的方法 37:影響酵素活性的因素 基礎生物 ( 上 ) 第二章 植物的構造與功能 2:植物的演化與營養器官 3:植物的有性生殖 4: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基礎生物 ( 上 ) 第三章 動物的構造與功能 5:Rh 血型的抗原與抗體 6:血液分成血漿與血球 24:老鼠睪丸的組織切片:減數分裂 25:食物中營養素的種類與消化過程 基礎生物 ( 下 ) 第四章 遺傳 41:基因或遺傳因子與遺傳的關係 42:氫鍵 46: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實驗 基礎生物 ( 下 ) 第五章 演化與生物多樣性 43:生物分類系統 44:生物分類系統 基礎生物 ( 下 ) 40:溫室效應

(4)

第六章 生物與環境 45:由圖形判斷人口的變化 47:生態系 【地科】   整體而言,地科題目難易適中,和往年差不多。第一部分10題中有 6 題單選題,另 4 題多選題;第二部分7 題中只有 1 題單選題,其餘都是多選題,這是從來沒有的出題方式, 與往年很不一樣。傳統的地科四大領域:地質、海洋、大氣、天文都有考題,甚至海、氣 交互作用、環境變遷也有考到。綜觀整個地科考題,筆者分析有以下幾項特色,提供大家 參考:

1.

 沒有片斷知識記憶的考題,有些考題還需要思考判斷,例如第 21題與第68題就很令人激 賞。

2.

 和往年相比之下,今年的天文考題只有 2 題,去年還有 4 題,足足減為一半。幸好這兩 題都不必計算,但是對於社會組的考生而言是有挑戰性的。

3.

 有 4 題和臺灣相關,分別是第33、63、64、65題,看來格外親切。即使不標示臺灣,也 跟我們生存的環境有關,例如第18、22、40、68題。

4.

 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劃分 24段,定義為24節氣,這個題組(第55~57題)雖然歸屬於物 理科,但是地科下冊也有章節談到曆法、節氣,我們樂於看到不同學科對於同一課題討 論,也對於出題教授由衷地肯定。

5.

 綜合題以地科概念為題幹,結合物理、化學、生物、地科,各出一題,以溫室效應對全 球環境的危害來命題,正可說明目前人類面臨的危機。

(5)

試題詳解與分析

原子序、元素符號、原子量:

1

H=1.0;

6

C=12.0;

7

N=14.0;

8

O=16.0;

9

F=19.0;

11

Na=23.0;

16

S=32.1;

17

Cl=35.5;

20

Ca=40.1;

29

Cu=63.5

第壹部分

(占 80 分)

一、單選題

(占44 分) 說明︰第1 題至第22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 n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 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2 分;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 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ATP在細胞內扮演能量收支的角色,下列有關生物細胞內ATP分子的相關敘述,何者正 確? (A) 一分子的ATP含有 1 個高能磷酸鍵 (B) 雙醣分子轉變成單醣時需要ATP才能進行 (C) 當ATP/ ADP的值偏高時可合成體質 (D) 植物行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的能量分子只有ATP (E) 碳反應要在光照的環境下才能產生足夠的ATP 【答  案】 (C)    【概念中心】能量分子ATP在細胞內的角色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1-4細胞及能量 【試題解析】(A) 一分子的ATP含有 2 個高能磷酸鍵; (B) 雙醣分子轉變成單醣是分解反應, 不需要ATP即可進行; (D) 植物行光合作用,光反應產生的能量分子有ATP及 NADPH ; (E) 碳反應是耗能反應,只會消耗ATP,不會產生ATP。

2. 下列何者為維管束植物都有的構造? (A) 花   (B) 葉   (C) 種子   (D) 果實   (E) 花粉管 【答  案】 (B)    【概念中心】植物的演化與營養器官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2-1植物的營養構造與功能 【試題解析】所有的維管束植物都具有根莖葉。 3. 下列植物的繁殖方式,何者是有性生殖? (A) 西瓜利用種子繁殖 (B) 番薯的塊根繁殖 (C) 蓮藕的莖繁殖 (D) 使茶樹枝條發根,種植後產生新植株 (E) 取金線蓮部分組織,誘使發根發芽長成新植株 【答  案】(A)    【概念中心】植物的有性生殖

(6)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2-2植物的生殖構造與功能 【試題解析】種子是精卵受精後的胚發育而來,為一種有性生殖。根、莖、葉及組織培養都是 無性生殖。 4. 植物行光合作用受溫度的影響很大,下列何項敘述最不合理? (A) 溫度影響水分蒸散量的高低    (B) 溫度影響氣孔開口的大小 (C) 溫度影響二氧化碳吸收的速率   (D) 溫度影響酵素反應的活性 (E) 溫度影響光反應步驟的多寡 【答  案】 (E)    【概念中心】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1-4細胞及能量、 2-1 植物的營養構造與功能 【試題解析】 (E) 光反應步驟的多寡與植物的種類關係較為密切,與溫度關係較小。 5. 在血型系統中, Rh 也是一個重要因子。根據紅血球表面是否具有 Rh 抗原可分為 Rh 陽性( Rh +)和 Rh 陰性( Rh),其抗原與抗體的分布情形如下表 ( 一 ) 。此外, 已知孕婦的血液不與胎兒的血液直接相流通,但若該孕婦血液內具有D 抗體,則有可能 透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中。且已知生產過程,經由傷口,胎兒的部分血液可能進入母親 的血液中。下表 ( 一 ) 為不同 Rh 血型的抗原與抗體分布情形;表 ( 二 ) 為母親及其所 懷胎兒之血型情況,請由抗體與抗原關係,判斷在正常情況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案例一的懷孕過程,母親會產生 D 抗體 (B) 案例二的懷孕過程,母親會產生 D 抗體 (C) 案例三在生產後,母親有機會產生 D 抗體 (D) 案例四在生產後,母親有機會產生 D 抗體 (E) 案例四母親的血液中若含有 D 抗體,則會引起紅血球凝集 【答  案】 (C)    【概念中心】 Rh 血型的抗原與抗體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3-4防禦 【試題解析】 (A) 案例一的懷孕過程,母親有 Rh 抗原,所以不會產生 D 抗體; (B) 案例二的 懷孕過程,母親有 Rh 抗原,所以不會產生 D 抗體; (D) 案例四在生產後,由於 母親與胎兒都沒有 Rh 抗原,所以不會產生 D 抗體; (E) 案例四母親沒有 Rh 抗 原,如果血液中若含有D 抗體,仍不會引起紅血球凝集。 表(一) 特徵 血型 紅血球表面的 Rh 抗原(簡稱 D 抗原) 血漿中抗 Rh 抗原的抗體(簡稱 D 抗體) Rh+ Rh- 表(二)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案例四 母親 Rh+ RhRhRh- 胎兒 Rh+ RhRhRh

(7)

6. 某人到醫院進行血液檢查,護士採血並置入含適當的藥物使血液不凝集,且不改變血液 原始狀態的試管中。此試管離心後,收集上層的液體。下列何種物質最不易存在於此上 層液中? (A) 水   (B) 抗體   (C) 電解質   (D) 血小板   (E) 血漿蛋白 【答  案】(D)    【概念中心】血液分成血漿與血球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3-1循環 【試題解析】血液離心後上層為血漿,下層為血球。因此(D) 血小板應該大多存在於下層。 7. 下列哪一種物質與適當的催化劑共熱,可得到氧氣? (A) 水   (B) 氯酸鉀   (C) 碳酸鈣   (D) 硫酸鉀   (E) 碳酸氫鈉 【答  案】 (B)    【概念中心】實驗、催化劑、氣體製備、分解反應、碳酸鹽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3-2化學方程式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1-1化學反應的型式 【試題解析】(A) 水: 2 H2O(l) 電解 2 H2 (g)+ O2(g)↑ (電解/酸或鹼中 ) (B) 氯酸鉀: 2 KClO3(s) MnO2 2 KCl(s) + 3 O2(g)↑ ( 催 化 劑 / MnO2(s) ) (C) 碳酸鈣:CaCO3(s) Δ CaO(s)+ CO2(g)↑ (加熱/ 900℃ )

         CaCO3(s) +2 HCl(aq) → CaCl2(aq)+ H2O(l) +CO2(g)↑ (加酸)

(D) 硫酸鉀: K2 OS 4農業上常用的鉀肥 (E) 碳酸氫鈉:2 NaHCO3(s) Δ Na2CO3(s)+ H2O(l) + CO2(g)↑ (加熱/ 270℃ ) 8. 只由碳、氫、氧三元素組成的無機化合物,其水溶液受熱會分解產生氣體,試問此無機 化合物的莫耳質量(g / mol )是下列哪一數值? (A) 28    (B) 29    (C) 31    (D) 58    (E) 62 【答  案】 (E)    【概念中心】無機化合物、分解反應、組合分析、分子量(莫耳質量)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1-1化學反應的型式、 3-1 有機化合物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1-3原子量與及分子量 【試題解析】無機化合物: (1) 不含碳的化合物及 (2) 少數含碳的簡單化合物 (例:碳元素、碳矽化物、碳的氧化物、碳酸及碳酸鹽、 HCN 及氰化物) ∴ 含 C 、H 、O  H2CO3碳酸

碳酸(aq)受熱產生CO2氣體  H2CO3(aq) Δ H2O(l) +CO2(g)↑

莫耳質量H2CO3=1×2+12+ 16×3 =62( g / mol )

9. 硝酸銨( NH4NO3)受熱超過400℃ 時,會完全分解產生水蒸氣、氮氣和氧氣。若將

40.0 克的硝酸銨,加熱至完全分解,至多會產生多少莫耳的氣體? (A) 1.75    (B) 3.50    (C) 5.25    (D) 7.00    (E) 8.75

(8)

【答  案】 (A)    【概念中心】分解反應、方程式計量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1-1化學反應的型式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3-3化學計量 【試題解析】硝酸銨加熱:2 NH4NO3(s) Δ 400 ℃ 4 H2O(g)+2 N2(g)+O2(g) 莫耳數 NH4NO3:= 0.5(mol)  氣體的莫耳數:0.5×=1.75(mol) 10. 下列有關任何一個陽離子的敘述,哪些正確? ( 甲 ) 必定具有質子     ( 乙 ) 必定具有中子 ( 丙 ) 必定具有電子     ( 丁 ) 必定具有原子核 (A) 甲乙   (B) 乙丙   (C) 丙丁   (D) 甲丁   (E) 乙丁 【答  案】 (D)    【概念中心】原子序(質子數)、價電子、陽離子、 H+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2-1原子結構、 2-2 原子中的電子排列 【試題解析】以氫離子H+為例: H → H e- 氫原子 氫離子 質子數=1 質子數=1  甲正確 中子數=0 中子數= 0 電子數=1 電子數= 0 有原子核 有原子核  丁正確 11. 某一含有結晶水的草酸鎂( MgC2O4 . nH2O )樣品 1.00 克,若加熱至完全失去結晶水, 所得無水草酸鎂的質量為0.76 克,則 n 的數值為何?( MgC2O4 的莫耳質量為 112 g / mol ) (A) 1    (B) 2    (C) 3    (D) 4    (E) 5 【答  案】 (B)    【概念中心】結晶水、莫耳計量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1-4溶液 【試題解析】溶質MgC2O4 前後,莫耳數不變: nMgC2O4. nH2O=nMgC2O4( MgC2O4 =112 ) =,=,n = 1.96 ≒ 2 12. 已知在 25℃ ,一大氣壓下,氫氣與氧氣化合產生 1 莫耳液態水和氣態水的熱化學反應 式分別如下: H2(g)+ O2(g) ─→ H2O(l) ΔH =- 285.8 kJ H2(g)+ O2(g) ─→ H2O(g) ΔH =- 241.8 kJ 若在相同溫度與壓力下,將 l.0 克的水直接汽化為水蒸氣,則所需的能量(kJ)最接近

(9)

下列哪一數值? (A) 241.8   (B) 44.0    (C) 24.4   (D) 2.4  (E) 0.3 【答  案】(D)    【概念中心】赫斯定律、反應熱、汽化熱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3-4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 【試題解析】H2(g)+ O2 (g) → H2O(l) ΔH1=-285.8 kJ H2(g)+ O2 (g) → H2O(g) ΔH2=-241.8 kJ H2O(l) → H2O(g) ΔH3(莫耳汽化熱) 由圖知:ΔH1=ΔH2-ΔH3     - 285.8 =- 241.8 -ΔH3     ΔH3= 44 kJ / mol =2.44 kJ/ g (克汽化熱) 13. 銅金屬溶於硝酸溶液的反應式如下:

Cu(s)+4 HNO3(aq) ─→ Cu(NO3)2(aq)+ 2 NO2(g) + 2 H2O(l)

若將6.35 克銅線,完全溶解於2.00 M的硝酸溶液,則至少需要硝酸溶液,約多少毫升? (A) 50    (B) 100    (C) 150    (D) 200    (E) 300 【答  案】(D)    【概念中心】莫耳計量、濃度計量、方程式計量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 1-4 溶液、 3-3 化學計量 【試題解析】 Cu 原子莫耳數:=== 0.10 ( mol ) HNO3分子莫耳數:體積莫耳濃度×體積=M( mol / L ) ×V ( L ) = 2.00×V ( mol ) 方程式莫耳數比:== V = 0.20 ( L )= 200 ( mL ) 14. 下列甲至戊的物理現象,哪些會發生在聲波上? 甲:折射  乙:干涉  丙:繞射  丁:反射  戊:都卜勒效應 (A) 只有甲丁     (B) 只有丁戊    (C) 只有甲丁戊   (D) 只有甲乙丙丁   (E) 甲乙丙丁戊 【答  案】 (E)    【概念中心】聲波的性質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6-1波的性質 【試題解析】由於折射、干涉、繞射、反射、都卜勒效應都是波的性質,且聲音是種波動,所 以所有的波的性質都會有。 15. 下列甲至丁與光有關的敘述,哪些正確?

(10)

甲:日光中帶有隨時間變化的電場 乙:X 光中帶有隨時間變化的磁場 丙:微波爐可產生比可見光之波長還長的電磁波 丁:β 射線是一種短波長的電磁波 (A) 只有丙     (B) 只有甲乙   (C) 只有丙丁   (D) 只有甲乙丙   (E) 甲乙丙丁 【答  案】 (D)    【概念中心】電磁波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 6-4 光的波動現象 【試題解析】只要是電磁波都有隨時間變化的電場與磁場故甲、乙都正確。由於微波爐產生的 微波比可見光的波長還長故丙也正確。β 射線是電子不是電磁波,故丁不正確。 16 . 、 17 .   題為題組   甲生自一樓地面由靜止開始向上爬到一棟建築物的頂層地板 後停止。假設在此過程,甲生消耗的體能中,用以克服重力的瞬 時功率P 隨時間 t 的變化如右圖所示。已知甲生的質量為50公斤, 每層樓的高度為 3.0 公尺,重力加速度為10公尺/秒 2 16. 甲生從一樓地面爬至頂層樓板,所消耗的能量有多少焦耳用 以克服重力? (A) 150    (B) 3000    (C) 4500    (D) 6000    (E) 9000 17. 若甲生爬樓克服重力所消耗的能量,等於上樓所增加的重力位能,則甲生相當於爬了幾 個樓層的高度? (A) 1    (B) 3    (C) 5    (D) 7    (E) 9 【答  案】 16.(C)   17.(B)   【概念中心】 16. 功率與功 17. 重力位能 【命題出處】 16.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7-1力學能的形式與轉換 17.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7-1力學能的形式與轉換 【試題解析】 16. 由於功率 = 功/時間,故所消耗的能量可以由 瞬時功率 P 與時間 t 的函數圖 底下面積求出:=4500(焦耳)。        17. 由重力位能=mgh = 50×10×h =4500  h= 9 (公尺)。 故為9 / 3 = 3 層樓。 18. 太平洋的表面鹽度在副熱帶海域中心有極大值。造成這種分布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A) 此區域有洋流的匯合      (B) 此區域的蒸發量大於降雨量 (C) 大洋邊緣有大量淡水輸入    (D) 陸地上的含鹽物質由風傳輸至此區域 (E) 此區域發生大量的垂直混合 【答  案】 (B)    【概念中心】海水表面的鹽度

(11)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5-1海水的組成與結構 【試題解析】海水的表面鹽度與「蒸發量-降雨量」的值,具有高度正相關性;在副熱帶海域, 因蒸發量大,降雨量小,所以鹽度有極大值。 19. 研究人員在重建地球環境隨時間演變的歷史研究時,可以從很多材料中找尋相關紀錄。 下列哪一選項的材料是最難獲得與時間演變相關的資料? (A) 塊狀石英   (B) 樹木年輪   (C) 珊瑚化石   (D) 極區冰層   (E) 沉積岩層 【答  案】(A)    【概念中心】地球環境變遷的代用指標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7-1地球歷史上的氣候變化 【試題解析】做為氣候變遷的「代用指標」有樹木、年輪、珊瑚化石、極區冰層中的冰芯,沉 積岩層的岩芯…等,所以(A) 塊狀石英不是「代用指標」。 20. 恆星表面近似黑體。依據黑體輻射,任何有溫度的 物體都會自行放射各種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其輻射 強度與波長、表面溫度的關係如右圖所示。波長 400 ~ 700 奈米屬於可見光,且表面溫度越高的物 體,輻射強度最強波段的電磁波越趨近短波。根據 以上敘述與右圖,判斷以下選項何者錯誤? (A) 表面溫度8000 K的恆星,只放射波長 400 奈米   的電磁波 (B) 如果恆星表面溫度為3000 K,則強度最強波段的波長比 700 奈米長 (C) 我們看到的月光都是反射自太陽光,但月球本身也會放射其他波段的電磁波 (D) 在完全沒有任何燈源的暗室內,可以透過紅外光攝影機拍攝到裡面的人 (E) 太陽的表面溫度接近6000 K,及某顆表面溫度高達 16000 K 的恆星,兩者皆可放射 可   見光 【答  案】(A)    【概念中心】黑體輻射曲線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下) 5-4來自星光的訊息 【試題解析】(A) 表面溫度8000 K的恆星,其輻射強度最大值對應的波長為 400 奈米,但其也 可以輻射出各種波段的電磁波,所以該選項錯誤。 21. 地球目前以橢圓形軌道繞行太陽,想像如果地球繞行太陽的軌道變成正圓形,其他條件 保持不變。則對地球的季節有什麼影響? (A) 地球將沒有季節的變化 (B) 原先的夏季會變成冬季,冬季變成夏季 (C) 地球仍有季節變化,但夏季和冬季之間的溫差明顯變小 (D) 地球仍有季節變化,但夏季和冬季之間的溫差明顯變大 (E) 地球仍有季節變化,但和現在相比,沒有明顯的差別 【答  案】 (E)    【概念中心】太陽輻射能與地軸傾斜和距離的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7-1地球歷史上的氣候變化

(12)

【試題解析】由橢圓形軌變成正圓形,其他條件保持不變,則地球的季節有變化,但和現在相 比,沒有明顯的差別。因變圓形時,距離太陽會改變,但對地球接收太陽輻射能 量影響不大。季節仍有變化,溫度沒有明顯改變。因直射與斜射才是決定因素, 這與地軸傾斜角度有關。 22. 漂浮在海面上的海冰(冰山),僅考慮其融化的過程,最有可能造成當地海域發生下列 哪一種現象? (A) 海平面上升      (B) 海平面下降      (C) 表層海水鹽度增加 (D) 表層海水鹽度降低   (E) 表層海水溫度增加 【答  案】 (D)    【概念中心】融冰對鹽度的影響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5-1海水的組成與結構 【試題解析】海面上的海冰(冰山),其融化的過程,對海平面的影響輕微,但因冰融化後成 為淡水,會使表層海水的鹽度降低。

二、多選題

(占28 分) 說明︰第23題至第36題,每題均計分。每題有 n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 正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項均答對者, 得2 分;答錯 k 個選項者,得該題的分數;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 題以零分計算。 23. 下列物質進入細胞的方法,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水以滲透作用進入仙人掌之根細胞 (B) 氧經由簡單擴散進入狗之肺泡細胞 (C) 酒精經主動運輸通過人腦細胞之細胞膜 (D) 澱粉由運輸蛋白進入馬鈴薯之塊莖細胞 (E) 碘離子以促進性擴散進入海帶之葉狀體細胞 【答  案】(A)(B)    【概念中心】物質進入細胞的方法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1-3細胞的生理 【試題解析】 (C) 酒精經被動運輸通過人腦細胞之細胞膜; (D) 澱粉是大分子,無法經由運輸 蛋白協助進入馬鈴薯之塊莖細胞; (E) 碘離子以主動運輸進入海帶之葉狀體細胞。 24. 某人製備老鼠睪丸的組織切片後,拍攝照片一張,並標示甲~ 丙三種細胞類型如右圖。下列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 項) (A) 甲細胞具有雙套染色體 (B) 甲細胞行有絲分裂形成乙型細胞 (C) 乙細胞具有減數分裂的能力 (D) 乙細胞之形態近似儲存於副睪的生殖細胞 (E) 丙細胞於青春期受損,可能導致第二性徵發育不全 【答  案】 (A)(D)(E)    【概念中心】老鼠睪丸的組織切片:減數分裂

(13)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3-6生殖 【試題解析】甲為精原細胞;乙為精細胞;丙為間質細胞,可以分泌睪固酮; (B) 甲細胞行減 數分裂形成乙型細胞; (C) 乙細胞不具減數分裂的能力。 25. 王同學的午餐共有下列五項:牛排、麵包、薯條、可樂及芭樂,進食後哪兩項食物所含 的主要成分最先開始被消化?(應選2 項) (A) 牛排   (B) 麵包   (C) 薯條   (D) 可樂   (E) 芭樂 【答  案】(B)(C)    【概念中心】食物中營養素的種類與消化過程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3-2消化 【試題解析】最先開始被消化的是富含醣類的食物。(A) 牛排:蛋白質為主; (B) 麵包:澱粉; (C) 薯條:澱粉; (D) 可樂:單醣,不需消化,可直接吸收; (E) 芭樂:維生素 及礦物質。 26. 四種不同原子的代號為 X 、 Y 、 Z 、W。若已知穩定的 X Z離子都具有 10個電子, Y 的電子較 X 多 9 個,W的電子較 Z 多 7 個,則下列有關此四種元素的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3 項) (A) Z 為非金屬元素 (B) X 的最外層電子在 L 層 (C) Y 與 Z 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 YZ2表示 (D) Y 與W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YW2表示 (E) X 與W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X2W表示 【答  案】(A)(C)(E)   【概念中心】原子序、電子排列、週期表、離子晶體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2-2原子中的電子排列、 2-3 週期表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2-2離子鍵與離子晶體 【試題解析】X 電子數=10+ 1 =11=質子數(原子序) Na 鈉 Z 電子數=10- 1 = 9 =質子數(原子序) F 氟 Y 電子數=11+ 9 =20=質子數(原子序) Ca 鈣 W電子數= 9 + 7 =16=質子數(原子序) S 硫 (A) Z = F 氟為非金屬元素  正確 (B) X = Na 鈉( 2 , 8 , 1 )的最外層電子在M層(第三層) (C) Y = Ca 與 Z = F 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CaF2=YZ2表示  正確 (D) Y = Ca 與W= S 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 CaS = YW 表示 (E) X = Na 與W= S 所形成的穩定化合物可以用 Na2S =X2W表示  正確 27. 由甲與乙兩個半電池以鹽橋相連,形成一種化學電池,示 意圖如右圖。如果甲是以鋅為電極,硫酸鋅水溶液為電解 液,而乙是以銅為電極,硫酸銅水溶液為電解液,鹽橋內 是硝酸鉀水溶液,則可構成鋅 - 銅電池。下列有關鋅–銅 電 池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 項)

(14)

(A) 鋅電極發生氧化反應 (B) 發生氧化反應的電極稱為正極 (C) 在半電池乙中,銅離子獲得電子,還原成銅 (D) 外電路中,電子從正極經導線流向負極 (E) 鋅–銅電池放電後,可以充電再使用,符合環保設計 【答  案】(A)(C)     【概念中心】實驗、鋅–銅電池、氧化還原、金屬離子化傾向、電子流、電極判斷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 實驗 4 化學電池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1-4氧化還原反應 【試題解析】 (A) 金屬離子化傾向: Zn > Cu ,故鋅電極發生氧化反應  正確 (B) 發生氧化反應的電極稱為 負極 ( - ) /電流流入(或陽極/電子流流出) (C) 在半電池乙中,銅離子獲得電子,還原成銅  正確   陰極: Cu2 + (aq)+2e- → Cu(s) (D) 外電路中,電流從正極經導線流向負極(或電子 ( 流 ) 從負極經導線 流向正極) (E) 鋅–銅電池屬於一次電池,放電後無法充電再使用。 《補充》 1. 鋅銅電池:   (1) 陰極: Cu2 + (aq)+ 2 e - → Cu(s) 銅析出(可用石墨棒代替)   (2) 陽極: Zn(s) → Zn2 + (aq)+2e- 鋅棒溶解( Zn 棒不能被取代)   (3) 全反應: Zn(s)+Cu2 + (aq) → Zn2 + (aq)+ Cu (s)   兩杯溶液,插入鹽橋 → 伏特計指針偏轉    電流:逆時針方向( Cu 棒 → Zn 棒)    電子流:順時針方向( Zn 棒 → Cu 棒)

   表示法:Zn(s)│Zn2 + (aq)∥Cu2 + (aq)│Cu (s)

  電池用完時 → 反應達平衡,電壓、電流= 0 2. 金屬離子化傾向:   (1) 半電池電位:表失去電子生成陽離子傾向。   (於水溶液中測定,與電極大小粗細無關)   Zn(s)+Cu2 + (aq)→ Zn2 + (aq)+Cu(s)    離子化傾向:Zn(s)>Cu(s)(氧化電位、還原力亦相同)   (2) 金屬「氧化電位」E0值順序:     Li>Rb>K>Cs>Ba>Sr>Ca>Na>Mg>Al>Mn> 水 >Zn>Cr>Fe>Cd>Co>Ni>Sn>Pb>H2>Cu>Hg>Ag>Pt>Au   鋰 銣 鉀 銫 鋇 鍶 鈣 鈉 鎂 鋁 錳 ( 水 ) 鋅 鉻 鐵 鎘 鈷 鎳 錫 鉛 ( 氫 ) 銅 汞 銀 鉑 金 28. 下列關於物質間基本交互作用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原子核內兩質子間不存在重力交互作用 (B) 靜電力的作用範圍大於弱力的作用範圍 (C) 原子核內兩質子間同時具有靜電力與強力

(15)

(D) 原子核內的質子與在外環繞的電子間同時具有靜電力與強力 (E) 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力的量值,均與兩物質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答  案】(B)(C)     【概念中心】物質間基本交互作用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 第 4 章 物質間的基本交互作用 【試題解析】(A)(C)原子核內兩質子間同時具有靜電力與強力,並存在重力交互作用。 (B) 靜電力的作用範圍大於弱力的作用範圍。 (D) 原子核內的質子與在外環繞的電子間同時具有靜電力與重力。 (E) 四種基本交互作用力的量值,僅靜電力與重力與兩物質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 故應選(B)(C)。 29. 在右圖中,長直導線與導線環固定在同一紙平面上,當長 直導線載有向右的電流 I 時,下列有關導線環上出現之應 電流 i 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3 項) (A) 當 I 為定值時, i 為零 (B) 當 I 隨時間增大時, i 為逆時鐘方向 (C) 當 I 隨時間增大時, i 為順時鐘方向 (D) 當 I 隨時間減小時, i 為逆時鐘方向 (E) 當 I 隨時間減小時, i 為順時鐘方向 【答  案】(A)(B)(E)    【概念中心】電流磁效應、電磁感應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5-1電流磁效應、 5-2 電磁感應 【試題解析】由安培右手定則可知:當長直導線載有向右的電流 I 時,通過導線環的磁場方向 為入紙面。 (A) 當 I 為定值時,通過導線環的磁力線數不變,故應電流 i 為零。 (B)(C)當 I 隨時間增大時,通過導線環的磁力線數變多,故由冷次定律可知:應   電流 i 為逆時鐘方向,以產生一個出紙面的磁場以抵抗磁力線數的變化。 (D)(E)當 I 隨時間減小時,通過導線環的磁力線數變少,故由冷次定律可知:應   電流 i 為順時鐘方向,以產生一個入紙面的磁場以抵抗磁力線數的變化。 故應選(A)(B)(E)。 30. 二十世紀初葉發現光具有波與粒子二象性,為近代光電科技的重要基礎。下列有關光之 波粒二象性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 項) (A) 光的頻率愈高,則光量子的能量愈大 (B) 楊氏雙狹縫實驗,驗證了光的波動性質 (C) 入射光的波長愈長,愈容易產生光電效應 (D) 波與粒子二象性乃光子特性,其他物質並無波粒二象性 (E) 愛因斯坦以光能量的量子化,解釋光電效應,驗證了光的粒子性質

(16)

【答  案】(A)(B)(E)   【概念中心】波粒二象性、光電效應、物質波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6-2光與本質說、 8-2 光電效應、 8-5 物質波 【試題解析】(A) 由 E =hf,可知:光的頻率愈高,則光量子的能量愈大。 (B) 楊氏雙狹縫實驗,驗證了光具有波動性質。 (C) 入射光的波長愈短,能量愈大,愈容易產生光電效應。 (D) 波與粒子二象性乃光子特性,物質也有波粒二象性。 (E) 愛因斯坦以光能量的量子化,解釋光電效應,驗證了光的粒子性質。 故選(A)(B)(E)。 31. 下列關於二十世紀觀測到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恆星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宇宙中存在的時間大於恆星的年齡 (B)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一定比恆星的表面平均溫度高 (C)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和恆星星光的光譜,都具有不連續的譜線 (D)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平均波長,一定比恆星光譜的可見光波長還長 (E)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於空間中垂直通過每單位面積之功率在各方向的分布,比恆星星 光   更為不均勻 【答  案】(A)(D)    【概念中心】宇宙微波背景輻射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 第 9 章 宇宙學簡介 【試題解析】(A)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在宇宙中存在的時間大於恆星的年齡。 (B)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溫度,一定比恆星的表面平均溫度低只有 3K 左右。 (C)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為連續的譜線,而恆星星光為不連續的光譜。 (D)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平均波長為微波的波段,故一定比恆星光譜的可見光波   長還長。 (E) 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於空間中垂直通過每單位面積之功率在各方向的分布,比   恆星星光更為均勻。 故選(A)(D) 。 32. 拉塞福以 α 粒子撞擊金箔,發現偶爾會有大角度的散射,因而提出電子繞原子核運行, 正如行星繞行太陽。下列關於拉塞福實驗與其原子模型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 項 ) (A)α粒子與原子的電子間沒有靜電力  (B)α粒子與原子核間的靜電力為吸引力 (C) 原子中的電子若損失能量,可使電子更接近原子核 (D)α粒子偶爾會有大角度的散射,主要是因為與多個電子發生碰撞 (E)α粒子偶爾會有大角度的散射,主要是因為原子的正電荷集中於極小的原子核 【答  案】(C)(E)    【概念中心】原子與原子核的組成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2-2原子與原子核的組成 【試題解析】由拉塞福實驗與其原子模型可知: (A)α粒子與原子的電子間以靜電力彼此互相吸引。 (B)α粒子與原子核間的靜電力為排斥力。

(17)

(C) 如同行星繞行太陽一般,若原子中的電子損失能量,可使電子更接近原子核。 (D)(E)α 粒子偶爾會有大角度的散射,主要是因為原子的正電荷集中於極小的原   子核,故只要 α 粒子接近原子核便會有大角度的散射。 故應選(C)(E) 。 33. 2009年八八風災造成臺灣多處山區發生山崩和土石流,引起我們對土石流災害的重視。 以下對土石流的描述,哪些正確?(應選2 項) (A) 土石流是指泥砂及礫石等和水混合後,受重力作用向低處流的自然現象,是一種搬 運   力強的內營力 (B) 山崩發生時,一定伴隨土石流 (C) 土石流的流動速度可以達到每秒數公尺,所以流動過程中不會有沉積作用 (D) 陡峭的山谷谷口沖積扇,再發生土石流的機率高,不適於定居 (E) 土石流的流速快並具突發性,易造成嚴重災情 【答  案】(D)(E)    【概念中心】土石流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6-3山崩與土石流災害 【試題解析】(A) 土石流是一種搬運力強的外營力; (B) 山崩不一定會伴隨著土石流; (C) 土 石流在流動過程中也會有沉積作用;(D) 正確; (E) 正確。 34. 地球的固體結構中,最外部的地殼可區分為大陸地殼與海洋地殼。下列有關大陸地殼與 海洋地殼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 項) (A) 一般而言,大陸地殼的厚度較海洋地殼為厚 (B) 大陸地殼的密度較海洋地殼小 (C) 大陸地殼主要為矽鎂質岩石,而海洋地殼則以矽鋁質為主 (D) 目前發現最老的海洋地殼為40億年 (E) 海洋地殼主要為沉積岩層 【答  案】(A)(B)    【概念中心】大陸地殼與海洋地殼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3-1固體地球內部的分層結構與組成 【試題解析】 (C) 大陸地殼主要為矽質岩石,海洋地殼則以鐵鎂質為主; (D) 最老之海洋地殼 約為兩億年; (E) 海洋地殼主要為火成岩。 35. 海洋與大氣間會有動量及能量相互轉移的交互作用,對於氣候變遷、颱風發展等不同尺 度現象均非常重要。下列哪些海洋的現象和海洋與大氣間的交互作用有關?(應選3 項 ) (A) 大洋的表面環流   (B) 波浪   (C) 潮汐   (D) 聖嬰現象      (E) 海嘯 【答  案】 (A)(B)(D)     【概念中心】海氣的交互作用

(18)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5-2海流、波浪與潮汐 【試題解析】 (C) 潮汐現象與日、月運行有關,不合題意; (E) 海嘯與海底地震或海底火山活 動有關,不合題意。 36. 數值天氣預報是利用氣象儀器觀測大氣的各種資料,輸入電腦結合大氣模式(用來計算 氣象學方程式的電腦程式)進行運算,用以預測未來天氣狀態。影響天氣的因素非常多, 再加上計算精度的問題、科學理論不足的問題、觀測誤差的問題,導致電腦運算非常複 雜,產生許多無可避免的誤差。以目前的科技,很難精確預知颱風的動向、強度、雨量 等,因此先進國家的氣象單位都會以「機率預報」的方式預報颱風路徑,而且不只颱風, 平常的降雨也以機率預報為主。根據以上敘述,造成「數值天氣預報」預報不確定性的 可能來源有下列哪些因素?(應選3 項) (A) 觀測誤差與觀測不足(例如:海面上或高山地區觀測數據有限) (B) 目前的電腦計算仍無法精確的模擬複雜的大氣系統 (C) 科學家對影響天氣系統的因素仍無法完全了解 (D) 觀測儀器越來越多,導致電腦運算速度降低 (E) 採用機率預報 【答  案】 (A)(B)(C)     【概念中心】數值天氣預報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下) 2-5天氣預報 【試題解析】根據題幹描述,影響天氣的因素非常多,再加上計算精度的問題,科學理論不足 的問題,觀測誤差的問題,導致電腦運算非常複雜,產生許多無法避免的誤差, 因此選 (A)(B)(C) 。

三、綜合題

(占8 分) 說明︰第37題至第40題,每題 2 分,每題均計分,請將正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 區」。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多選題每題有n 個選項,答錯k 個選項者,得該題的分數;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 題以零分計算。 37 . ~ 40 .   題為題組   溫室效應是全球暖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大氣中能夠吸熱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尤其是碳 化合物如二氧化碳、甲烷等,不但吸熱效率高而且也因人類活動而持續攀升中。大氣中的二 氧化碳有多種來源,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燒、碳酸鹽受熱、動植物的呼吸作用、酵母菌發酵 以及火山爆發等。下頁圖為溫室效應的簡化模型之一(圖中數據的單位為W/ m2 ),展現 了自然界,包含了太空、大氣與地表(水、陸平均)之間的能量流向與功率,以及溫室效應。

(19)

  極地環境對於暖化極為敏感,因為只要溫度稍高於冰點,水就從固相轉變為液相,整個 極地環境賴以維繫的冰與凍土,就開始瓦解。封存於冰與凍土中大量的碳,也將會以二氧化 碳或甲烷等溫室氣體形式大量釋出;此外,有機物如長毛象等動植物遺體,不僅因升溫而露 出或解凍,亦將被微生物分解而釋放出大量溫室氣體。極地因暖化解凍釋出的溫室氣體,雖 不在早期溫室效應危害的預估之中,但因其量大而且是個惡性循環,大大的增強了溫室效應 對全球環境的危害程度與速率。依據以上敘述,回答37.~ 40. 題。 37. 下列有關微生物分解長毛象遺體的因素,何者的影響最小? (A) 光照度   (B) 曝氣度   (C) 溫度   (D) 溼度   (E) pH 值 38. 下列哪一項不是產生二氧化碳的主要化學反應?

(A) CaCO3(s) ─→ CaO(s)+CO2(g)

(B) C6H12O6(aq) ─→ 2 C2H5OH(aq)+ 2 CO2(g) (C) C6H12O6(aq)+6 O2(g) ─→ 6 CO2(g)+ 6 H2O(l) (D) CH4(g)+2 O2(g) ─→ CO2(g)+ 2 H2O(l) (E) Fe2O3(s) + 3 CO(g) ─→ 2 Fe(s) + 3 CO2(g) 39. 上圖中 X 為地表每單位面積轉移給大氣的熱量功率。依據上圖的資料與能量守恆定律, 並以W/ m2 為單位時,X 的數值最接近下列何者? (A) 452    (B) 492    (C) 324    (D) 235    (E) 168 40. 人類活動導致大氣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增強大氣溫室效應,造成全球暖化。下列相關敘 述哪些正確?(應選2 項) (A) 全球暖化造成聖嬰現象,使東太平洋的海洋表面溫度偏高 (B) 使用煤炭會排放二氧化碳,也會產生懸浮微粒,兩者皆一定會使地球的大氣增溫 (C) 減少食用牛肉也可以減緩暖化,主要是可以減少牛隻排放的二氧化碳和甲烷 (D) 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除了二氧化碳與甲烷外,還有水氣及氟氯碳化物等 (E) 全球暖化造成大氣臭氧層破洞,國際締約通過蒙特婁議定書禁用氟氯碳化物

【答  案】37.(A)   38.(E)   39.(A)  40.(C)(D)  

【概念中心】 37. 影響酵素活性的因素

(20)

39. 能量守恆 40. 全球暖化 【命題出處】 37. 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上) 1-3細胞的生理 38.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4-1化石燃料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1-1化學反應的形式、 1-4 氧化還原反應、 3-5 官能基及有機化合物分類、 3-6 生物體中的有機物 39.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7-2能量的其它形式與轉換 40. 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7-2聖嬰現象與全球暖化 【試題解析】 37. 分解長毛象遺體的微生物為異營生物,不需照光。 38.(1) 溫室氣體:大氣中能夠吸熱的氣體。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2) 大氣中的 CO2有多種來源,包括:化石燃料的燃燒、碳酸鹽受熱、動植 物的呼吸作用、酵母菌發酵以及火山爆發等。

(A) CaCO3(s) → CaO(s)+CO2(g) (碳酸鹽受熱,灰石受日光照射)

(B) C6H12O6(aq) → 2 C2H5OH(aq)+2 CO2(g) (酵母菌發酵作用) (C) C6H12O6(aq)+6 O2(g) → 6 CO2(g)+6 H2O(l)(呼吸作用) (D) CH4(g)+ 2 O2(g) → CO2(g) +2 H2O(l) (天然氣化石燃料的燃燒) (E) Fe2O3(s)+3 CO(g) → 2 Fe(s)+3CO2(g) (鼓風爐煉鐵) 39. 由圖當中大氣中的熱與能的能量守恆可知: 67+ X = 195 + 324  X = 452 (W/ m2)。故選 (A) 。 40.(A) 聖嬰現象主要因海、氣交互作用造成,並非全球暖化造成; (B) 懸浮微 粒聚集,也會使太陽輻射減少,造成降溫效果; (E) 臭氧層破洞並非全球暖 化所造成,乃是人類使用氟氯碳化物破壞臭氧層所致。

第貳部分

(占 48 分) 說明︰第41題至第68題,每題 2 分。單選題答錯、未作答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 計算;多選題每題有n 個選項,答錯 k 個選項者,得該題的分數;但得分低於零分或所 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此部分得分超過48分以上,以滿分48分計。 41. 下列有關基因或遺傳因子與遺傳關係之推論,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孟德爾的遺傳試驗中,豌豆之遺傳因子有顯隱性之分 (B) 孟德爾實驗中的種子形狀和顏色,兩基因位於同一條染色體上 (C) 人的身高是由多基因所控制,而每一基因仍維持顯隱性 (D) 引起紅綠色盲的等位基因位於 Y 染色體,故男性發生色盲的機率較女性高 (E) 依孟德爾獨立分配律,人的族群中 AB : A : B : O 之血型比應為 1 : 3 : 3 : 9 【答  案】(A)(C)     【概念中心】基因或遺傳因子與遺傳的關係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下) 4-2性狀的遺傳 【試題解析】 (B) 孟德爾實驗中的種子形狀和顏色,控制這兩種性狀的基因位於不同染色體上, 其遺傳方式才能符合獨立分配律; (D) 引起紅綠色盲的等位基因位於 X 染色體, 且為隱性,故男性發生色盲的機率較女性高; (E) 人的血型為單基因遺傳,不符

(21)

合孟德爾獨立分配律。 42. 下列哪些事件中有氫鍵被打斷的現象?(應選 3 項) (A) DNA的複製   (B) DNA 的轉錄 (C) mRNA 的轉譯  (D) 葡萄糖合成麥芽糖 (E) 連接酶將兩段 DNA 黏合的過程 【答  案】 (A)(B)(C)     【概念中心】氫鍵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下) 4-3遺傳物質 【試題解析】(D) 葡萄糖合成麥芽糖是脫水聚合,形成新的共價鍵; (E) 連接酶將兩段 DNA 黏合的過程也是脫水聚合,形成新的共價鍵。 43. 依據「界、門、綱、目、科、屬、種」之生物分類系統,若從某個「科」的成員中逢機 採取兩個樣本,其基因差異(距離)通常會高(大)於下列哪些分類階層?(應選2 項 ) (A) 目    (B) 綱   (C) 門   (D) 物種   (E) 屬 【答  案】(D)(E)     【概念中心】生物分類系統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下) 5-2生命樹 【試題解析】生物同科則同目同綱同門同界,但同科不一定同屬及同種。 44. 右圖為脊椎動物之演化關係圖,下列四類動物依序填入 1 ~4 之位置,何者正確? (A) 狗、蛇、猴、雞 (B) 蛇、雞、狗、猴 (C) 雞、狗、蛇、猴 (D) 蛇、猴、雞、狗 (E) 蛇、狗、雞、猴 【答  案】 (B)     【概念中心】生物分類系統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下) 5-2生命樹 【試題解析】演化的先後順序為魚→蛇(爬蟲類)→雞(鳥類)→狗(哺乳類)→猴(哺乳類 )→人。 45. 假設下圖 ( 一 ) 為臺灣地區人口之實測(實線)及預測(虛線)圖,下圖 ( 二 ) 為該地 區在103 年之不同年齡的人口數量分布圖。又設民國 110 年之人口約為2000萬人,且

(22)

死亡率在人口最多的年齡後遞增。依圖 ( 一 ) 及圖 ( 二 ) 所示,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3 項)                    圖 ( 一 )            圖 ( 二 )     (A) 民國 105 年臺灣地區人口仍在成長   (B) 民國 110 年時 的出生率約為20% (C) 民國 115 年時圖 ( 二 ) 曲線的高峰向右移  (D) 民國 125 年後 人口減少速率加快 (E) 臺灣地區人口的成長曲線為典型之 S 型 【答  案】 (A)(C)(D)    【概念中心】由圖形判斷人口的變化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下) 6-1族群與群集 【試題解析】 (B) 民國 110 年時的出生率約為 1% ; (E) 臺灣地區人口老化,又缺少外來人口 補充,人口的成長曲線為非典型之S 型。 46. 有關探討活動「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的實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正處於有絲分裂狀態的細胞都集中在根尖最前端的 2 層細胞 (B) 當細胞中可以觀察到染色體時,也可以看到細胞核 (C) 當染色分體互相分離時,染色體之形狀為趨向兩極的 V 型 (D) 視野下約有90%的細胞處於分裂狀態,且染色體明顯可見 (E) 根尖細胞相當大,不需染色即可觀察到有絲分裂進行中的細胞 【答  案】 (C)    【概念中心】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實驗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下 ) 第 4 章探討活動染色體的觀察 【試題解析】 (A) 根尖最前端的 2 層細胞為根冠,為死細胞,不行有絲分裂; (B) 觀察到染色 體時,核膜會消失; (D) 視野下只有約10%的細胞處於分裂狀態; (E) 根尖細胞 相當小,需染色才可觀察到有絲分裂進行中的細胞。 47. 下列有關生態系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理想環境下的族群隨時間而發展,會先歷經對數成長,然後逐漸適應達到平衡 (B) 群集通常隨時間發展而使物種數減少,並產生顛峰群集的過程稱為消長 (C) 生態系的營養階層是指某一物種在系統內所囊括營養成分的多寡 (D) 生態系的碳循環中,生產者會注入碳源,也會將碳排出系統 (E) 臺灣不同海拔高低的陸域生態系分布,大約可與全球不同緯度高低的陸域生態系相 互

(23)

  比擬 【答  案】(D)(E)    【概念中心】生態系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生物 ( 下) 6-2生態系 【試題解析】(A) 理想環境指的是養分無限制供給及代謝廢物可以被排除的生長條件,此條件 下的族群成長曲線呈現J 型,族群會一直呈現對數成長; (B) 群集通常隨時間發 展而使物種數增加,並產生顛峰群集的過程稱為消長; (C) 生態系的營養階層是 指食性相同的所有物種的集合。 48. 某一含碳、氫及氧的有機化合物,其分子量為氫氣的37倍。取此化合物74克,與足量的 鈉反應,產生 1.0 克的氫氣。已知 1.0 莫耳的一元醇與足量的鈉反應可產生 0.5 莫耳的 氫氣, 1.0 莫耳的二元醇與足量的鈉反應可產生 1.0 莫耳的氫氣;而醚、酯與酮類皆不 會與鈉發生反應。試問下列何者可能為此有機化合物?

(A) CH3COOCH3   (B) CH3CH2COCH3      (C) CH3CH2OCH2CH3

(D) HOCH2CH2CH2OH   (E) CH3CH2CH2CH2OH 【答  案】 (E)    【概念中心】有機化合物、官能基、醇類( N 元醇、醇鈉反應)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3-5官能基及有機化合物分類 【試題解析】 (A) CH3COOCH3 乙酸甲酯 (74) (B) CH3CH2COCH3 2–丁酮 (72) (C) CH3CH2OCH2CH3 二乙醚 (74) (D) HOCH2CH2CH2OH 1,3– 丙二醇 (76) (E) CH3CH2CH2CH2OH 正丁醇 (74) 醚、酯、酮類皆不會與鈉發生反應  (A) 、 (B) 、 (C) 錯誤 有機化合物分子量氫氣的37倍: 2×37 =74( g / mol ) (E) 正確 《驗證》 1. 一元醇: 1.0 莫耳的一元醇與足量的鈉反應可產生 0.5 莫耳( 0.5×2 = 1.0 克)的氫氣 2. 二元醇: 1.0 莫耳的二元醇與足量的鈉反應可產生 1.0 莫耳( 1.0×2 = 2.0 克)的氫氣 取此化合物74克(= 1.00 mol )與足量的鈉反應,產生 1.0 克的氫氣, 與1. 相符! (E) 正丁醇(一元醇) 49. 王同學用藍色原子筆芯的油墨進行界面活性劑效應的實驗,先配製了甲、乙、丙三個試 樣,然後觀察溶液的顏色與油墨的分布情況,結果如下表所示。 根據實驗觀察的結果與推論,試問下列相關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 項) (A) 甲試樣中的油墨分布不均,表示油墨不易溶於水 試樣 組成 溶液的顏色 油墨分布情況 甲 油墨+10 mL 純水 淡藍色 分布不均 乙 油墨+10 mL 純水+少量十二烷基磺酸鈉 深藍色 分布均勻 丙 油墨+1 mL 乙酸乙酯 深藍(紫)色 藍色油墨全溶

(24)

(B) 乙試樣中的十二烷基磺酸鈉是界面活性劑,故試樣乙會呈現均勻混合 (C) 丙試樣中的油墨形成全溶的藍色油墨溶液,表示油墨可溶於乙酸乙酯中 (D) 將丙試樣再加入 1 mL 純水,則溶液會分成上下兩層,藍色的油墨主要會在下層 (E) 若將少量氯化鈣水溶液加入乙試樣,因鈣離子會破壞界面活性劑的效果,故溶液會 形   成不易混合均勻的上下兩層 【答  案】 (A)(B)(C)    【概念中心】合成清潔劑、界面活性劑、同類互溶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 實驗 4 界面活性劑的效應 【試題解析】 1. 乙酸乙酯屬油性,無「有機氫鍵」不溶於水,密度 0.897 <水,浮於水面上層。 2. 油墨屬油性,因試樣甲中不與純水互溶,於試樣丙中可與乙酸乙酯互溶。 (A)(C) 正確 3. 十二烷基磺酸鈉為合成清潔劑(界面活性劑),故試樣乙可均勻混合。 (B) 正確 (D) 丙試樣加 1 mL 純水,溶液分為兩層,藍色油墨主要會在上層(密度<水) (E) 乙試樣加少量氯化鈣水溶液,鈣離子不會破壞合成清潔劑的效果,故溶液分布均勻。 註:硬水 Ca2 +可使肥皂生成「鈣肥皂」或「鎂肥皂」沉澱,降低清潔效果。 《補充》 1. 清潔劑構造:含「親油基、親水基」兩種性質原子團   (1) 親油基:一端是與油汙相似的長鏈烷基,可與油汙互溶(疏水基);   (2) 親水基:另一端由帶有電荷的原子團組成,可溶於水。   界面活性劑:同時具有可溶於油及水的能力,例如:清潔劑分子。 2. 清潔劑種類:包括「肥皂、合成清潔劑」   (1) 肥皂:長鏈脂肪酸的鹼金屬鹽,可由動植物的油脂與強鹼反應而得;      (2) 合成清潔劑:長鏈烷基的苯磺酸鈉鹽,洗衣粉、洗碗精都是此類清潔劑。          3. 清潔劑效能:硬水含有「鈣離子、鎂離子」   (1) 肥皂的優缺點:遇硬水會形成難溶的『鈣鹽或鎂鹽』,失去界面活性劑的特性   優點:肥皂親油基碳鏈為「直鏈」,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汙染小   缺點:遇硬水使肥皂生成「鈣肥皂」或「鎂肥皂」沉澱,降低清潔效果 Ca2 + 2 C 17H35COO- → Ca (C17H35COO)2 ↓ 鈣肥皂

(25)

Mg2 + 2 C 17H35COO - → Mg (C17H35COO)2 ↓ 鎂肥皂      肥皂的水溶液呈弱鹼性,可溶解動物纖維,故不適絲織品、毛織品   (2) 合成清潔劑的優缺點:與硬水不易沉澱,在硬水中仍保有去除油汙的特性   優點:遇硬水不生沉澱,不會損害纖維,適合絲織品、毛織品及合成纖維   缺點:碳鏈常帶有支鏈,很難被微生物分解,造成泡沫汙染(硬性清潔劑ABS)    50. 取五支試管,置於試管架上,分別倒入 1 毫升的甲苯、乙醇、丙酮、乙酸乙酯與己烷。 若在該五支試管中,分別慢慢滴入純水各1 毫升,並加以搖晃,則哪些試管會呈現均勻 的混合溶液?(應選2 項) (A) 甲苯   (B) 乙醇   (C) 丙酮   (D) 乙酸乙酯   (E) 己烷 【答  案】(B)(C)    【概念中心】實驗、同類互溶、有機氫鍵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 實驗 3 有機物質的一般性質 【試題解析】有機氫鍵大,沸點高、對水溶解度大,順序皆為: 醯胺>羧酸>醇>胺>醛>酮>醚>烴 [ ← 分子間氫鍵 → ] 例外:甲醛、乙醛、丙酮亦與水生氫鍵,但 3°胺無氫鍵(無N-H 鍵) 註:前4 類具有氫鍵,酯類約位在「醛、酮」處。 (A) 甲苯 (芳香烴,無氫鍵) (B) 乙醇 (醇有機氫鍵,前 4 類) (B) 正確 (C) 丙酮 (丙酮與水生氫鍵,例外) (C) 正確 (D) 乙酸乙酯 (酯,無氫鍵,註) (E) 己烷 (烴,無氫鍵) 51. 葡萄糖、半乳糖與核糖是三種皆由碳、氫、氧組成的醣類有機化合物,經元素分析得到 相同的結果如下:碳40.0% ,氫 6.7% 。葡萄糖與半乳糖的分子量都是 180 ,核糖的分 子量是150 。試問下列有關葡萄糖、半乳糖與核糖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 2 項) (A) 葡萄糖與半乳糖互為異構物 (B) 葡萄糖與半乳糖為同素異形體 (C) 葡萄糖、半乳糖與核糖互為異構物 (D) 葡萄糖、半乳糖與核糖有相同的實驗式 (E) 葡萄糖、半乳糖與核糖三者的分子式皆為 C6H12O6 【答  案】(A)(D)     【概念中心】葡萄糖、半乳糖、核糖、實驗式、分子式、同分異構物、同素異形體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3-6生物體中的有機物 【試題解析】C 、 H 、 O 莫耳數比 ::= 3.3 : 6.7 :3.3 ≒1: 2 : 1

(26)

∴ 實驗式皆為 CH2O  (D) 正確 葡萄糖、半乳糖分子式:(CH2O)X= (30) X =180  ∴ X = 6  C6H12O6 核糖分子式:(CH2O)X= (30) X =150  ∴ X = 5  C5H10O5 五碳醛醣 (A) 葡萄糖與半乳糖的分子式皆為 C6H12O6 ,互為(同分)異構物  (A) 正確 (B) 葡萄糖與半乳糖皆由碳、氫、氧 3 種元素組成,不為同素異形體(只含 1 種   元素) (C) 葡萄糖、半乳糖皆為 C6H12O6 互為(同分)異構物,與核糖 C5H10O5 不為 異   構物 (E) 葡萄糖、半乳糖的分子式皆為 C6H12O6 ,核糖為 C5H10O5 52. 常溫時,下列哪一物質溶於純水後,可使水溶液的 pH 值小於 7.0 ?

(A) NO2   (B) CaO    (C) NaHCO3   (D) CaCl2  (E) Na2CO3

【答  案】 (A)    【概念中心】 pH 值、電解質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一) 2-4元素性質的規律性 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1-2電解質與 pH 值 【試題解析】1. 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與水作用產生 OH-)。 (B) CaO  鹼性 2. 非金屬氧化物溶於水呈「酸性」(與水作用可產生 H+)。 (A) NO 2  酸性 3. 小蘇打 NaHCO3、蘇打 Na2CO3 碳酸鹽類呈「弱鹼性」。(C)(E)  鹼性

(A) 3 NO2(g)+H2O(l) → NO(g)+2 NO3- (aq)+2 H + (aq) 強酸、 pH < 7.0

(B) CaO(s) + H2O(l) → Ca2 + (aq)+ 2 OH - (aq) 強鹼、 pH > 7.0

(C) NaHCO3(s)+ H2O(l) → H2CO3(aq)+ Na + (aq)+OH- (aq) 弱鹼、 pH > 7.0

(D) CaCl2(s)+ H2O(l) → Ca2 + (aq)+2 Cl- (aq)+ H2O(l) 中性、 pH = 7.0

(E) Na2CO3(s) + 2 H2O(l) → H2CO3(aq) +2 Na+ (aq)+ 2 OH - (aq)弱鹼、 pH > 7.0

53. 鑽石與石墨是碳的共價網狀固體。其中,鑽石質地堅硬,而石墨是易脆的物質。下列有 關兩者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3 項) (A) 石墨具有導電性,鑽石則否 (B) 鑽石與石墨都是高熔點的固體 (C) 鑽石是三維網狀排列,而石墨是二維層狀排列 (D) 鑽石的每個碳原子連接三個碳原子,而石墨的每個碳原子連接四個碳原子 (E) 鑽石中碳原子間連接形成的幾何結構為三角形,而石墨中碳原子間連接形成的幾何 結   構為四面體形 【答  案】 (A)(B)(C)     【概念中心】共價網狀固體、熔點、導電性、N 維結構、幾何結構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2-4共價網狀固體 【試題解析】石墨:二維層狀排列(平面結構), sp2 每個碳原子連接3 個碳原子,呈三角形, 1 鍵數。灰黑色具有金屬光澤的片狀晶體,熔點3652~ 3697℃ 間,每個碳原子

(27)

以p 軌域重疊形成 π 鍵,可於平面方向自由移動,是電和熱的良導體,垂直平面 方向為絕緣體。 鑽石:三維網狀排列(立體結構), sp3 每個碳原子連接4 個碳原子,呈四面體 形,1 鍵數。無色透明固體,熔點高 3550℃ 、不導電,硬度、導熱性皆高居元 素第一名。 (D) 鑽石 sp3 的每個碳原子連接四個碳原子,而石墨 sp2 的每個碳原子連接 三個碳原子; (E) 鑽石中碳原子間連接形成的幾何結構為四面體形 sp3 ,而 石墨中碳原子間連接形成的幾何結構為三角形 sp2 54. 下列哪一種現象或作用,不涉及氧化還原反應? (A) 煉鐵時加入煤焦 (B) 鋁粉與鹽酸作用 (C) 蘋果切開後曝於空氣 (D) 硝酸銀水溶液加入食鹽 (E) 具金屬光澤的銅線在空氣中受熱 【答  案】(D)     【概念中心】氧化數、氧化還原反應、鼓風爐、金屬加酸、生活常識、沉澱反應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化學 ( 二) 1-4氧化還原反應 【試題解析】氧化還原反應:反應前後「氧化數」改變。 《速解》一邊為「元素單質」另一邊為其「化合物」。 (A) 煉鐵時加入煤焦:Fe2O3(s)+3 C(s) → 2 Fe(l)+ 3 CO(g)

(B) 鋁粉與鹽酸作用: 2 Al(s)+6 HCl(aq) → 2 AlCl3(aq)+3 H2(g)

(C) 蘋果切開後曝於空氣,因水果中含「多酚氧化酵素」與 O2 氧化作用,而呈

褐   色。

(28)

(D) 硝酸銀水溶液加入食鹽:

  AgNO3(aq)+ NaCl(s) → Na+ (aq)+ NO3- (aq)+ AgCl(s)↓ (反應前後,氧化數

不變)

(E) 具金屬光澤的銅線在空氣中受熱:Cu(s)+O2(g) → 2 CuO(s)

55 . ~ 57 . 題為題組   自古流傳:「種田無定例,全要靠節氣。」24節氣於2016年已正式列入聯合國 教科文組 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的訂定是以24個節氣為分段點,將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劃 分為24段,相鄰兩節氣所對應之地球到太陽的連線,其夾角均為 15° 。北半球某年春夏秋冬 四季中等角度間隔之相鄰兩節氣如下圖所示(僅為示意圖,未完全符合實際情況)。下表列 出了各季節兩節氣之間的時距。假設表中相鄰兩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平均每秒鐘掃過 的角度分別為ω春、 ω夏、 ω秋、 ω冬,而平均每秒鐘掃過的面積分別為 λ春、 λ夏、 λ秋、 λ冬。       依據以上資料及克卜勒等面積定律,回答下列 55. ~ 57. 題。 55. 關於相鄰兩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平均每秒掃過的角度,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ω 春 最大   (B) ω 夏 最大            (C) ω 秋 最大 (D) ω 冬 最大   (E) ω 春、 ω夏、 ω秋、 ω冬 都相等 56. 關於相鄰兩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每秒鐘掃過的面積,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λ春 最大   (B)λ夏 最大        (C)λ秋 秋最大 (D)λ冬 最大   (E)λ春、 λ夏、 λ秋、 λ冬 都相等 57. 隨著季節變化,地球與太陽的距離以及地球公轉的速率也會變化,比較上表中的四季時 段,並利用克卜勒等面積定律,下列有關地球公轉的推論,何者正確? (A) 從節氣時距的大小,無法推論地球距太陽遠近的變化 (B) 從節氣時距最小,可以推論冬季時地球運行最慢 (C) 從節氣時距最小,可以推論冬季時地球距太陽最近 (D) 從節氣時距最大,可以推論夏季時地球距太陽最近 (E) 從節氣的訂定,可以推論地球在兩節氣之間公轉的路徑長,四季都相同 【答  案】55.(D)   56.(E)   57.(C)   【概念中心】 55. 角速度 56. 克卜勒行星第二運動定律 季 節氣 時距 物理量 春 清明 15 天 07 時 09 分 ω春、λ春 穀雨 夏 小暑 15 天 17 時 26 分 ω夏、λ夏 大暑 秋 寒露 15 天 13 時 09 分 ω秋、λ秋 霜降 冬 小寒 14 天 17 時 27 分 ω冬、λ冬 大寒

(29)

57. 克卜勒行星第二運動定律 【命題出處】 55.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二) A 3-3等速圓周運動 56.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3-3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57.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一) 3-3克卜勒行星運動定律 【試題解析】 55. 由於相鄰兩節氣所對應之地球到太陽的連線,其夾角均為 15 ,且平均每秒 掃過的角度即為角速度,故=  ,可知:時距愈小,角速度愈大,故 冬最大。選 (D) 。 56. 由克卜勒行星第二運動定律可知:相鄰兩節氣之間地球與太陽連線每秒鐘 掃過的面積均相同。故選 (E) 。 57.(A)(C)(D) 從節氣時距的大小,再加上克卜勒等面積定律,可發現:時距大 者地球到太陽的連線掃過的面積較大,但由於相鄰兩節氣所對應之地球到太 陽的連線,其夾角均相同,故地球與太陽的距離應較大,故夏季時地球距太 陽最遠。反之,冬季時地球距太陽最近。 (B) 從節氣時距最小,可以推論冬季時地球運行最快。 (E) 從節氣的訂定,可以推論地球在兩節氣之間公轉的路徑長,四季都不相 同。故選 (C) 選項。 58. 自行車以等速繞行水平的圓弧彎道時,與輪胎接觸的地面須提供自行車足夠的向心力, 方能順利轉彎。在相同的彎道轉彎,若速率變為原來的2 倍時,所需的向心力約需變為 原來的多少倍? (A) 1 / 4   (B) 1 / 2    (C) 1    (D) 2    (E) 4 【答  案】 (E)    【概念中心】等速圓周運動、向心力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物理 ( 二) A 3-3等速圓周運動 【試題解析】由於向心力F = m  v2,故速率變為原來的2 倍時,所需的向心力約需變為原來 的4 倍。故選 (E) 選項。 59. 王先生將半徑相等的甲、乙兩球對撞,以產生一維彈性碰撞,若甲球的質量為乙球的 2 倍,則下列有關兩球碰撞的敘述,哪些正確?(應選2 項) (A) 甲、乙兩球的動量變化量之量值相同 (B) 甲球的動量變化量之量值約為乙球的 2 倍 (C) 乙球的速度變化量之量值為甲球的 2 倍 (D) 甲球的動能變化量為乙球的 2 倍 (E) 乙球所受撞擊力的量值為甲球的 2 倍 【答  案】(A)(C)    【概念中心】動量守恆、碰撞 【命題出處】南一版物理 ( 二) A 3-2動量守恆、 6-2 正面彈性碰撞 【試題解析】由於碰撞,故甲、乙兩球系統總動量守恆,故 (A)(B) 甲、乙兩球的動量變化量之量值相同。 (C) 由於動量變化量之量值相同,球的速度變化量與其質量成反比;所以乙球的   速度變化量之量值為甲球的 2 倍。 (D) 由於不清楚原本兩球的動能,故無法得知兩球的動能變化量情況。

(30)

(E) 乙球所受撞擊力的量值應與甲球相同,為一對作用力與反作用力。 故選(A)(C) 選項。 60 . 、 61 . 題為題組   某人駕駛汽車在筆直水平路面上行駛,遇紅 燈而停,綠燈亮時車開始前進並設此時刻為 t = 0 ,由此時刻到 t =85秒的期間,汽車加速度 a 與時間 t 的關係如右圖所示。回答下列 60. 、 61. 題。 60. 下列關於此汽車運動的敘述,哪些正確? (應選2 項) (A) 汽車在 0 到20秒間作等速運動 (B) 汽車在20到60秒間靜止不動 (C) 汽車在20到60秒間以等速前進 (D) 汽車在60到85秒間速度可能小於 0 (E) 汽車在 t =85秒時恰好停止 61. 此汽車在0 ≤ t ≤ 85秒期間,共行駛多長的距離? (A) 625 m    (B) 525 m    (C) 485 m    (D) 300 m    (E) 100 m 【答  案】60.(C)(E)   61.(A)   【概念中心】 60. 速度變化、加速度 61. 位移 【命題出處】 60.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二) A 1-3加速度-描述速度的改變 61. 南一版基礎物理 ( 二) A 1-2描述位置的改變 【試題解析】 60. 先將 a-t 圖轉換成 v-t 圖,如右圖所示: (A) 汽車在 0 到20秒間作等加速運動 (B)(C) 汽車在20到60秒間作等速運動。 (D) 汽車在60到85秒間速度均大於 0 。 (E) 汽車在 t =85秒時恰好停止。 故選(C)(E) 。 61. 承上題,可由 v-t 圖求得函數圖形底下面積,即為位移: 位移 Δx == 625 m ,故選 (A) 。 62. 地球各緯度地區所接受的陽光入射量與紅外線輻射放出量之不同,本應會造成高、低緯 度的氣溫有極大差異,但是因為地球上的許多機制可以傳送能量,而縮減了地球赤道與 極區的溫差。以下哪些作用對地球溫度的「年度平衡」有明顯貢獻?(應選2 項) (A) 碳循環   (B) 溫鹽環流   (C) 表面洋流   (D) 大氣環流   (E) 岩石循環 【答  案】(C)(D)     【概念中心】平衡高、低緯度溫差的因素 【命題出處】南一版基礎地科 ( 上) 5-2海流、波浪與潮汐 【試題解析】 (A) 碳循環; (B) 溫鹽環流; (E) 岩石循環。三者皆屬於長時間的影響。而題目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次試題中,運用地理學中的「空間感」作答是一個較出色的亮點。包括:第 40 題讓學生以其日 常生活累積的空間感判釋南投縣的地圖比例尺;第 66

綜觀試題的章節分布,第一章到第三章的內容一共占了 70%,比去年高出 28%,大多集中在第壹 部分,有略為偏重。跨章節與跨科題型各占 18%與

總觀今年的考題與 104 年歷屆考題有許多類似之處,首先考題都是難易

 部分口試題目可以預先設置,由出題委員提出候

今年的圖表雖然比往年少,但以圖表命題仍有 15 題,占試題比重已超過一半(占 60%)

是由兩個相等的碳原子均等地共用兩個鍵結電子 然而 有很多化學鍵結不是完全的離子鍵,也不是完全的共價 鍵,而是介於這兩種極端之間,這種鍵結稱為極性共價 鍵(polar

1.每個人先用貝式刷牙法刷牙,用 BCP 試紙測量門牙酸鹼值2.嚼食一片營養口糧3.以 BCP 試紙測量門牙 pH 值4.以樹枝牙刷和泡水 5 分鐘的木賊刷上門牙 20

這次的實驗課也分成兩個禮拜完成,在實驗過程中我們幾乎都很順利完成了課堂上要達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