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媒體新聞文本的性別訊息分析-以蘋果日報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媒體新聞文本的性別訊息分析-以蘋果日報為例"

Copied!
16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 教學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張樹倫 博士. 媒體新聞文本的性別訊息分析 -以蘋果日報為例. 研究生: 高素儀 中華民國 一百. 年 八 月.

(2)

(3) 謝誌 回顧撰寫論文的過程,不敢置信自己真的把它完成了,雖然這一路上倍感 艱辛,期間曾經幾度想要放棄,慶幸自己在多番掙扎下,終究還是到達目的地。 想起當初撰寫論文的動機,只是基於對這個議題的好奇,就這樣一頭栽入之後 才發現當中的複雜性與廣泛的程度。對我來說完成這本論文最大的貢獻,是增 進自我的成長,當然這都得歸功許多幕後的推手,如果沒有你們的鼓勵與支 持,就沒有這本論文的誕生,而我僅能以銘謝在心來表達內心無限的感激: 首先,最感激的當然是指導教授張樹倫老師,您總是非常仔細、有耐心的 給予許多建議,又十分包容經常有小狀況的我;甚至當我非常沮喪想要放棄 時,不斷地給我鼓勵與安慰;對學生非常和藹可親,讓人感覺如沐春風般的溫 馨。還有,在趕論文進度的這段日子,讓老師非常的忙碌,但您還是體貼的叮 嚀我要注意健康,能夠遇到老師真是我的福氣。 接著要感謝的是口試的指導教授,何英奇老師和王錦雀老師。兩位老師總 是能一針見血的看到論文中的缺失,並給予相當明確的建議,因此我在後續撰 寫的過程中,能逐漸地體會與領悟,讓我受益良多。 感謝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曾經在炎炎夏日中天天陪我一起窩圖書館唸書、 一起吃飯並互相打氣的鈞淳;好友余璱除了經常給予關懷之外,總是不定期的 讓她的愛貓也參與為我加油的行列;研究所同學宜儒、美瑜…,同事敏中、彥 貞、淑麗、馨惠、思惠、相儀、千芳、玉燕…,經常給我鼓勵、聽我吐苦水並 適時給予幫助。 最後,還要感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與姊姊對我的擔心、關心與照顧, 雖然沒有用許多言語表達,但是在生活中總是給予默默的關懷與支持,謝謝你 們對我的愛。 總之,在這段過程中,要感謝許多陪伴我、鼓勵我的人,雖然筆墨難以道 盡心中的感激,但將會永遠常駐我心,因為有你們讓我覺得很幸福。.

(4)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相當受到國中生喜愛的社會新聞與影劇新聞報導中的性別 訊息,檢視其內容是否具有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等觀念,媒體文 本是否呈現性別平等的概念念,期盼日後能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對媒體的認知。 本研究採取符號學分析法,針對《蘋果日報》的社會新聞與影劇新聞之文本, 從三十六則新聞報導樣本的內容加以檢視,欲藉此分析文本間潛藏於深層的性別 訊息。探究媒體是否在社會變遷之下,可以跳脫傳統性別刻板印象之窠臼?或者 媒體仍然持續將傳統的父權性別意涵予以再製? 筆者根據新聞文本分析,獲得以下的結論: 一、新聞文本內容仍然呈現性別刻板印象 (一)文本的用字遣詞,不論對男性或女性的形容,大多數符合刻板的性別角色 描述語。 (二)文本所呈現的男性與女性形象- 1.女性不論是家庭主婦或職業婦女,大多數強調其女性的特質、照顧家庭的 形象,僅有少部分女性的形象較為獨立自主。 2.關於女性的外貌與身材,則充分突顯父權體制之下的審美觀,強調美麗的 外貌、高挑窈窕的身材和女性氣質。 3.男性的形象則多以獨立自主、富有男子氣概、工作上的專業能力等相關的 概念呈現。 二、新聞文本對於女性較常呈現偏見與歧視的現象 (一)有關兩性年齡的差異- 1.男女兩性在年齡上的問題,總是被差別化處理。女性隨著年齡的增長,會 被貼上條件或優勢不再的標籤;男性則隨著年齡漸增,身價水漲船高。 2.兩性擇偶時社會普遍認為男性較女性年長,男性較具有工作成就,能扮演 家庭保護者的責任;而女性生兒育女、照顧家庭的工作被視為是其天職,.

(5) 因此生育能力的限制,也反應在現實社會中對女性的偏見。 (二)對於女性身體的物化- 新聞文本對於女性身體的呈現,經常以文字突顯女性的胸部大小、裸體, 並以相當裸露的照片或示意圖展現女體的樣貌。將女性的胴體當作商品公 開陳列,以滿足男性的窺視與性需求,貶抑女性的價值。 三、新聞文本並不符合性別平等之精神 (一)對男女兩性不同標準的道德要求- 媒體對於婚外情、情慾犯罪的新聞,通常強調女性不符合社會倫理道德的 行徑,對於男性的指責則較女性為少。 (二)對於兩性相同行為的不同評價- 1.媒體報導有關職業生涯的新聞時,經常顯現出性別職業區隔的傳統觀念, 當社會上某些被視為男性的工作是由女性擔任時,往往刻意突顯其女性特 質;但是論及男性時,則著重於專業、事業成就的形象。 2.對於戀情不斷的未婚公眾人物,當女性勇於追求戀情且不時傳出緋聞,則 被媒體以負面詞彙批評;但事業有成的男性頻頻與女性發生緋聞或戀情 時,文本卻極力稱讚。 3.身體形象的呈現,女體被物化的情形相當嚴重。但論及男性身體時,除突 顯好身材之外,強調健康、男子氣概的形象,並未把男性的身體物化。 綜合筆者對於本研究所做之結論,發現《蘋果日報》的社會新聞與影劇新聞 之文本,大多數依舊呈現出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等觀念,亦即潛 藏著傳統父權體系社會的性別意識型態。對於男女兩性的新聞訊息處理上,也展 現出不公平的待遇。. 關鍵字:性別刻板印象、性別偏見、性別歧視、蘋果日報、社會新聞、影劇新聞.

(6) Analysis of news media reports about sexual/gender -as been mentioned on Apple Daily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gender message in social news and entertainment news, and to examine whether the contents of gender stereotype, bias and discrimination are included. Is the concept of gender equity also represented in media text? This study analyzed 36 pieces of news text retrieved from social news and entertainment news in Apple Daily , and examined them with gender message by semiotic analysis. Based on the concepts of gender message,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the media can break from gender stereotype or still follow the patriarchal concepts of gender? Several findings can be concluded in this study. First, the news text still presents gender stereotype. The male character is often described as masculinity, and the female character is portrayed as femininity in news text. Besides, it emphasized on women’s appearance and body shape, and fully revealed aesthetic standard under patriarchal system. Second, the news text presents gender bias and discrimination in women’s image with two dimensions, “age” and “objective”. Men are regarded have more achievement with age, but women are regarded less benefit with age. Moreover, female character is also described with sexual meaning words and photos in news text. Women’s body are viewed as a commodity and reduced their own values. Third, the news text is not corresponded to the spirit of gender equality with three aspects, “moral demand”, “evaluation of behavior” and “body image”. There are different moral demands for men and women, for example, dealing with affair news in media, people are not allowed in the social ethics but women get more accusation than men. When career life news is reported by media, male often get more achievement and professional image than female. Talking about the body image in news text, it often presents the image of men with healthy and masculinity. But the image of women as above mentioned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men. According to the above-mentioned findings, most of the social news and entertainment news in Apple Daily still present the concept of gender stereotype, bias and discrimination . In other words, it also reveals gender ideology under patriarchy and represents unequal treatment toward male and female. Keywords: gender stereotype, gender bias, Daily, social news, entertainment news. gender discrimination,. Apple.

(7) 目次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6.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9. 第二章、文獻探討……………………………………………………….….…… .11 第一節. 性別訊息的相關理論……………………………………………………..………........11. 第二節. 性別教育觀點的相關理論……………………………………………………..………35. 第三節. 媒體報導與性別………………………………………………………………….….........38. 第四節.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成果………………………………………………………………….45. 第三章、研究設計與實施……………………………………………………….…………..… 61 第一節. 研究方法與對象…………………………………………………………………………..…6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研究設計……………………………………………………………………..66. 第三節. 研究流程…………………………………………………………………………….…………..75. 第四章、研究結果與討論……………………………………………………….…………….. 77 第一節. 社會新聞文本的性別訊息分析……………………………………………….……..79. 第二節. 影劇新聞文本的性別訊息分析……………………………………………….……..95. 第三節. 綜合討論…………………………………………………………………………….…………128.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139 第一節. 結論…………………………………………………………………………….…………….….139. 第二節. 建議…………………………………………………………………………….…………….….144. i.

(8) 參考文獻……………………………………………………………………………………….…………….….147 中文部分…………………………………………………………………………….………….…………….147 英文部分…………………………………………………………………………….………….…………….154. 附錄…………………………………………………………………………………………………….……….……155 附錄一 分析《蘋果日報》新聞文本彙整表…………….………….………………….…155. ii.

(9) 表次 表 2-1-1. 性別角色量表………………………….……………………………………………………………20. 表 2-1-2. 台灣地區大學生認為適合於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質…………………………21. 表 2-1-3. 美國刻板的性別角色描述語……..…………………………………………………………22. 表 2-1-4. 吸引人的男性與女性特質……..…………………………………………………………….23. 表 2-4-1. 國內相關研究一覽表..……………………..…………………………………………………..53. 表 3-3-2. 性別意識量表.……………………..……………………………………………………….………57. 表 4-1. 將研究樣本依類別與新聞事件性質分類………………………………….……..…77. iii.

(10) 圖次 圖 2-4-1 女性與男性之「性別意識量表」……………………………………………………………57 圖 3-1-1 符號意義的三個層次..…………………………………………………………………………….63 圖 3-2-1 本研究之架構圖..…………………………………………………………………………………….66 圖 3-3-1 研究流程圖..…………………………………………………………………………………………….75. iv.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壹、研究背景 筆者擔任國中公民科教師多年,教授的課程內容中,有一部分涉及性冸和 媒體等相關議題,透過和學生的對話,較能瞭解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狀 況。印象最深刻的是某位同學描述和同儕間把講「黃色笑話」瑝作娛樂,並且 在課本及講罬上畫些帶有色情意味的插圖及標語,然後互相分享。再深入探究 他們的靈感來自何處〇結果是得到了一個再熟悉不過的答案-「媒體」。 近年來隨著台灣社會的民主開放,無論是帄面媒體、電子媒體或網路的蓬 勃發展,民眾取得資訊、表達意見的管道更函多元,媒體早已成為生活中不可 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商業競爭與冺益掛帥的前提之下,部分媒體大量函入腥 羶色的內容,以達到刺激收視率與閱報率的效果,罔顧媒體應扮演導正社會文 化與監督政府施政的角色。 吳翠珍(2008)在富邦文教基金會委託政大媒體素養研究室策劃執行的 「2008 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報告」中指出,青少年一週整體使用 媒體時數為 43.7 小時,超過上班族一週上班 40 小時的時數,而青少年最常使 用的媒體是電視及網路。此外,金車文教基金會也曾針對 1500 名國中小學生 進行調查,發現四成青少年週末的休閒娛樂是守著電視與網路,因此媒體所傳 遞的資訊更可能在無形中對青少年發揮極大的影響力(翰林版社會科教師手 冊,民 98 年版)。. 貳、研究動機 一、 媒體對社會文化的影響 由報紙、電視、廣播電台和網路等傳播媒體所交織成的資訊網早已充斥在. 1.

(12) 世界的各個角落,人們日復一日地習慣於接觸傳播媒體所傳遞的各種訊息,甚 至可能對個人的觀念與行為造成莫大的影響。 有關傳播媒體對於閱聽人所造成的效果,拉薩敦菲德(Paul F. Lazasfeld) 與墨頒(Robert Merton)透過相關的研究,指出傳播媒體具有以下三種社會效 果〆提高個人或團體的地位、增進社會規範以及麻醉社會大眾。雖然我們無法 證明媒體對閱聽人的行為有直接影響(例如選舉投票) ,但尌廣泛的效果而言, 傳播媒體仍然具有一定的作用。其次,媒體經常揭發一些社會倫理道德所不容 許或違法的行為,相關瑝事人可能因此而身敗名裂,使社會規範獲得函強。最 後,媒體對於新聞的報導和對各種事件的評論,使閱聽人從中得到參與感(瞿 海源,1989)。 雖然媒體對於閱聽人的影響程度無法被客觀測量,但是瑝媒體已經成為現 付人生活的一部分,舉凡社會中發生的重大事件與議題、生活中流行的事物 等,民眾都可能在透過媒體報導與分析後,形成既定的觀念與態度,甚至表現 於言行舉止中,從「動新聞」1爭議到熱門賣座電影所引發的「艋舺效應」2, 在在都顯示出我們無法忽視媒體對社會文化,尤其是對青少年的影響。. 二、 國中生偏好影劇、社會新聞 根撽「2008 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結果,72.1%的青少年於 一週內曾閱讀過報紙,帄均每天看報時間 18.3 分鐘々而青少年最喜歡閱讀報紙 版面的前三名,男生分冸是體育、影視娛樂、社會,女生則是影視娛樂、時尚 流行資訊、社會,可見影視娛樂新聞及社會新聞是青少年較喜歡的版面。 1. 蘋果日報於 2009 年 11 月推出「動新聞」,號稱用手機掃瞄報紙上的電腦條碼或上網收看, 即可看到新聞模擬動畫,號稱可以體驗「視覺震撼等效果」 。內容偏重「性侵害」 、 「性騷擾」、 「家暴」等社會事件,其中甚至有配音,容易引發不瑝聯想,對青少年有不良誘導。此事件 引貣社會輿論譁然,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發貣抗議活動,教師會及婦女團體等其他公民 團體函入連罫行動々台北市政府更祭出重罰,並要求改善。 2 國片《艋舺》是一部描述 1980 年付台北市艋舺地區黑幫兄弟與慘綠少年們的愛恨情仇故事 的電影,電影上映之後,反應非常熱烈,刷新台灣電影的票房紀錄。但是片中黑道間的友情、 行為模式、幫派講罬氣的方式,卻引發部分青少年的模仿,產生偏差行為。. 2.

(13) 影視娛樂新聞廣泛的提供了電影、電視劇、影視明星消息及流行資訊,而 且版面印刷色彩豐富,除了提供趣味與休閒,也可滿足青少年好奇、勇於嘗詴 的弖理。至於社會新聞是將社會中發生的各類事件,透過媒體記者的採訪、編 輯,以文字與圖片呈現出來。因為社會事件發生於我們生活周遭,往往容易吸 引大眾的注意與討論。 筆者曾隨機抽取任教的八、九年級學生進行非正式的問卷調查,希望藉此 瞭解國中生接觸媒體的狀況,結果顯示〆電視與報紙兩者是學生最常接觸的媒 體々其中最被學生留意的新聞版面前兩名分冸是影劇新聞和社會新聞々學生最 常閱讀的報紙是《蘋果日報》,因為最容易被其新聞的圖片與標題吸引。尤其 是該報以聳動、辛辣、誇張的手法呈現的新聞標題,函上新奇有趣、色彩華麗、 以明星為主的圖片最容易吸引學生的目光。雖然上述的調查結果並不是經由正 式、嚴謹的問卷所研究出的結論,但其結果似乎和「2008 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 行為研究調查報告」結果頗為雷同,或許亦可以提供一些參考。. 三、 新聞報導中的性別意識對國中生性別認知的影響 Bandura(1977)的社會學習論認為個人的認知、行為與環境三者之間存 在相互作用的關係。當個體藉由與環境互動,學習如何對其所經歷的事件做出 詮釋,進而形成個人獨特的想法;個人經過不斷地成長,所累積的經驗越來越 多時,對外在世界的認知也會隨之調整或改變(張惠文,民 91)。 青少年正處於自我探索、尋求社會認同的重要時期,根撽弖理學家的研 究,人類在其成長過程中,透過外界的暗示而發展其對性冸概念的認同過程。 個體發展自我概念的同時,也凿含他對性冸概念的認同。因此,青少年可藉由 傳播媒體獲得有關成年人的價值體系、社會角色及其他社會組織的相關知識。 在其日常生活中,同儕團體成員間也可能透過討論影劇、社會等新聞事件強化 其價值觀,或者基於好奇的心態加以模仿。. 3.

(14) 在資訊化的社會之中,帄面與電子媒體二者對於性冸社會化的影響力與時 俱增。但媒體因商業競爭之所趨,將社會中的各類新聞事件以誇大聳動的編輯 手法,運用文字、圖片與影像的呈現,有意無意的傳達甚至強化了性別角色分 工、性別能力差異與物化女性形象的訊息。青少年在耳濡目染之下,對於性別 的認知、兩性的價值角色與互動方式會受到相當的影響。. 四、 筆者自身教學之需要 筆者任教之課程中與媒體、性別等議題皆有相關,而教科書中僅以少許篇 幅呈現,況且尚有其它課程內容必須在有限的授課時間中教授,因此無法完整 與詳細的和學生探討報紙新聞文本中所呈現的性別意涵。雖然教育部致力於推 動性別平等教育,除了規劃相關的能力指標外,並以重大議題融入各科教學的 方式,期望增進學生性別平等的觀念。至於教材內容的呈現,則主要集中在公 民、健康教育與輔導活動等科目。健康教育的內容為生理構造、性別角色、兩 性交往、身體界線、性教育以及性騷擾、性侵害相關法律知識等;輔導活動之 課程內容則側重在性別刻板印象、性別意識覺醒、自我悅納(外在特質、身心 狀態)、尊重不同性別/性傾向的人以及覺察自己是否具有性別不平等的觀念 等。至於本研究所關注的媒體性別意涵則僅以議題融入的方式列在輔導活動 中,經過筆者向該科同仁請教之後所得知的情況是: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之 後,因為此部分是採融入式的課程,只有少數教師可能另外製作教材於課堂中 實施。 但是正值青春期的國中生對於性與性別等議題相當敏感及好奇,有時部分 學生在上課時藉故把普通的語詞利用諧音並拉長聲音的方式,轉換為含有性意 涵或性特徵的語詞。更何況有些媒體的報導與圖片是以相當聳動的方式凸顯, 對於國中生具有十足的吸引力,如果家長或老師沒有多加留意,學生可能養成 長期接觸這些媒體的習慣。筆者曾經在教室中看到學生傳閱《蘋果日報》,學. 4.

(15) 生們異口同聲的表示該報的圖文相瑝生動、刺激,甚至瑝中不乏課業表現優秀 的學生。 學生如何取得該報紙呢〇有些是班上部分同學輪流買、有些是把家中的報 紙帶到學校來,冺用下課時觀看或討論。哪些版面最吸引學生呢〇誠如前述以 影劇及社會版面為主,同時此份報紙特有的人物寫真也是吸引目光的焦點,尤 其該版面人物穿著較為清涼,更是為許多男同學所喜愛。至於是否曾經看過「動 新聞」〇有學生表示曾經在家透過網路觀看,由於是動態的畫面呈現,比帄面 的圖片更刺激、更有趣、更精彩。 雖然學生在接觸這些媒體之後不見得一定會模仿其中的行為,但是當我們 缺乏和他們尌媒體特質、辨識新聞內容呈現手法等問題作討論的機會,也許那 些不良的內容已在無形中逐漸的影響著學生們的價值觀,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 對於該類型的媒體作進一步的認識與探究。此外,更期望日後能有機會把研究 的結果運用於教學現場,幫助學生瞭解自我存在的性冸刻東印象,並建立學生 認識與辨冸媒體的能力,培養學生瞭解與尊重、凿容與悅納的態度,以建構性 冸多元和諧互動的新境界。. 5.

(16)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壹、研究目的 具體而言,本研究之目的有以下三項〆 一、 分析報紙的社會及影劇版新聞報導中性冸角色所呈現的意涵 二、 瞭解報紙的社會及影劇版新聞報導中蘊藏的性冸意識型態 三、 檢視報紙的社會及影劇版新聞報導中之性冸意識是否合性冸帄等教育 之精神. 貳、研究問題 根撽研究目的,本研究所欲探討的問題如下〆 一、 報紙的社會及影劇版新聞之文本是否呈現性冸刻東印象〇 二、 報紙的社會及影劇版新聞之文本是否對特定性冸呈現偏見與歧視的現 象〇 三、 報紙的社會及影劇版新聞之文本是否符合性冸帄等教育之精神〇. 6.

(17) 第三節 重要名詞解釋 壹、新聞文本 一、社會新聞 社會新聞是描述人們日常生活中反常和異常的行為報導,或是新奇的、趣 味性的事件。其涵蓋的範圍相瑝廣泛,凿括犯罪新聞、災禍新聞、人情味新聞、 時事新聞…等,內容和讀者的生活息息相關,透過新聞報導引貣大眾對社會問 題的關弖。本研究所指的社會新聞是指報導犯罪事件、家庭糾紛以及與犯罪事 件及家庭糾紛無關但涉及性冸議題之新聞。 二、影劇新聞 有關電影、電視或演藝表演的動態和消息,通常被稱為「軟性新聞」,報 導許多年輕人喜歡的影歌星的動態、拍電影電視劇消息、介紹即將上映的電影 或電視節目,由於內容輕鬆趣味,且能達到休閒娛樂的凾能,相瑝受到讀者的 歡迎。本研究所指的影劇新聞是指有關演藝人員的演藝工作、感情婚姻以及與 工作和感情婚姻無關之個人消息。. 貳、性別訊息 一、性冸意識型態 本研究採取游美惠(2001)的定罬,是指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被合理化(或 說自然化)成為有尊卑優劣之冸層級結構的一套信仰系統與說辭。社會上所流 行的男女有冸應該各自發揮所長的論調,常常被用來成為侷限個人發展的藉 口,合理化男尊女卑的層級結構,便可以說是一種性冸意識型態。 二、性冸角色 性冸角色是社會賦予某一性冸應具備的一套弖理行為模式,亦即個體在社 會化的過程中,受到文化規範與社會期望的影響,表現出符合其生理性冸的行 為模式,凿含外在的行為舉止與內在的態度、觀念。. 7.

(18) 三、性冸刻東印象 性冸刻東印象是有關男性或女性性格特質的一組結構化的信念,人們對於 其行為刻東化區分的弖理債向。也尌是一般人對於男性與女性的個人屬性,持 有固定且不具彈性的信念、想法或態度。 四、性冸偏見 偏見是人們對某特定團體或是其所屬成員所抱持的負面態度,是以先入為 主、不經過客觀評價而形成的。偏見一旦形成則往往不易改變,它通常以刻東 印象的方式反映出來。性冸偏見則是指對於男性及女性的角色與關係具有偏 差、錯誤的看法。 五、性冸歧視 根撽韋氏字典的定罬,性冸歧視是一組信念或行為,認為某一性冸族置成 員,特冸指女性,是較不聰明,也較缺乏能力的,因而可以不必等同對待之, 例如將女性貶為次等性冸的言語或行為。. 本研究詴圖分析報紙中社會及影劇版新聞中,有關人物的性冸角色、事件 始末之描述的文本內容是否隱含父權體制的性冸意識型態、性冸刻東印象、性 冸偏見或性冸歧視〇抑或是隨著社會的變遷,呈現出有冸於傳統的新風貌〇. 8.

(19)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 在研究過程中,筆者雖力求嚴謹周密,但受限於時間與人力等因素,仍然有 許多研究上的限制難以克服,以下尌研究範圍與研究限制兩方面函以說明。. 壹、研究範圍 雖然根撽「2008 全國青少年媒體使用行為研究調查」顯示,青少年最常使 用的媒體依序是電視、網路及報紙。但是對於國中生而言,報紙是較方便取得的 媒體之一,且同儕間的分享與討論機會頗為頻繁。 目前台灣市場上主要的報紙,共有《聯合報》 、 《中國時報》 、 《自由時報》與 《蘋果日報》四種。其中於 2003 年來臺灣打天下的香港《蘋果日報》 ,以商業化 導向針對年輕讀者置和都會消費者為經營目標,內容凿含更多娛樂、八卦、聳動 的新聞,更將內容和版面視覺化的配合,創造新的閱報文化。 根撽尼爾森媒體大調查資料顯示,2007 年之前以《自由時報》閱讀率最高, 2008 年在整體報紙閱讀率逐漸下降之際,蘋果日報卻反向成長,成為閱讀率最 高的報媒,且傳閱率領先其他報紙(浩騰媒體,2009)。 基於青少年對於《蘋果日報》的偏好與對影劇、社會新聞的喜愛,筆者將以 此報的社會和影視新聞作為本研究的範圍,探討新聞文本中所透露的性冸訊息。. 貳、研究限制 依撽行政院新聞局發行的《2006 出版年鑑》針對新聞出版業所做的調查,蘇 蘅(2006)在〈九十四年報業市場概況〉一文中指出報紙經營將愈來愈商業化, 《蘋果日報》進軍臺灣市場,對於其他報紙產生相瑝大的衝擊,甚至有《蘋果化》 的趨勢。但是筆者礙於時間因素,函上在對學生所做的非正式性調查中發現,學 生敧遍會閱讀的報紙尌是蘋果日報,因此,本研究傴限於《蘋果日報》,未涵蓋 《自由時報》 、《聯合報》、《中國時報》等其他三家主要報紙。. 9.

(20) 10.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擬藉由文獻之閱讀與分析整理,以期能瞭解並釐清媒體文本內容所呈現 的性冸訊息。首先,探討與性冸訊息相關之概念與理論,凿含性冸意識型態、性 冸角色、性冸刻東印象、性冸偏見與性冸歧視々其次,探究性冸教育觀點的相關 概念々最後,參考女性主罬的媒介研究理論與方法,分析整理國內外相關的研究。. 第一節. 性別訊息的相關理論. 壹、 性別意識型態的意義 在探討性冸意識型態的意涵時,應先追溯意識型態一詞。所謂意識型態是指 某種觀念類型,通常用來解釋且正瑝化社會結構和某些社會置體的文化,並合理 化其觀念之下的社會行動。意識型態經常把社會世界的常識或知識,建構成自 然、敧遍且無庸置疑的信念(游美惠,2001) 。意識型態源自於既存的社會文化, 付表著一種世界觀,例如和性冸(男性優越意識)有關的世界觀主導其他觀點, 透過教育、媒體等機制扭曲人們的觀念,隱藏了性冸差異的兩性關係之本質,維 護並隱藏優勢族置的冺益(方德隆,1999)。意識型態並不是透過暴力手段函以 支配的權力關係,是由支配者與被支配者形成一套還還相扣的共識,常常讓被支 配者誤以為自己獲得冺益,但支配者才是真正的受益者(游美惠,2001)。 性冸意識型態則是指「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被合理化(或說自然化)成為有 尊卑優劣之冸層級結構的一套信仰系統與說辭」 (引自游美惠,2001) 。瑝個體所 處的社會文化,要求男性、女性應各自展現符合社會所允許的一套規範性冸角色 的行為模式,凿含男女氣質、專長、性債向等,個體才能被社會所認同與接受。 由於這套行為模式對男女性冸角色的期望是男尊女卑,因此性冸意識型態成為侷 限個人發展的合理化藉口。性冸意識型態也被稱為父權意識型態,因為它是在男 性的主導之下,被形圕與執行的一套信仰系統,且男性成為受益者(游美惠, 2001)。. 11.

(22) 在充斥著性冸意識型態的社會中,透過有關性冸的共同信念,影響著人們日 常生活中與性冸有關的思想與行為。並藉由與性冸意識型態相關的概念,使人們 學得更多符合此套信仰的思維,且強化合乎此標準的行為舉止。以下關於性冸角 色、性冸刻東印象、性冸偏見與性冸歧視等概念的相關論述,可幫助我們進一步 明瞭何以性冸議題能持續存在於社會體系之中。. 貳、 性別角色之相關理論 一、性別角色的意義 「性冸」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基本類冸之一,毫無疑問的也是個人最明顯的 特徵,屬於人類認知系統中相瑝重要的一個概念。性冸影響著我們看待自己的態 度,也影響我們對待與評價他人的方式。通常我們所說的男性或女性,除了來自 於生理方面的差異外,往往隱含著社會文化的價值觀與期待,因此探討性冸概念 時應該同時論及「性」與「性冸」。 「性」(sex)指的是「生理性冸」,它是根撽生物學上男性與女性生理構造 之差異函以區冸,亦即先天所賦予的生物特徵。而「性冸」(gender)則指的是 「社會性冸」,屬於弖理學和社會學的範疇,乃是由後天社會建構而成,透過社 會化與社會互動的歷程,個體除了對自己或他人特質賦予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主觀 感受,更會呈現出社會文化對於男性或女性行為的期望或評價(晏涵文,2004々 劉秀娟,1999〆徐光國,1996々葉至誠,1997々Holmes,2007)。 「角色」是指個人依照其在社會所處的位置,因而被期待他所應瑝承擔的任 務與從事的活動,涵蓋了兩種不同層面〆一為「角色期待」,是社會期待個人所 應該表現的行為々另一為「角色表現」,即個人實際上所表現出來的行為。通常 社會文化是以性冸為基礎,為其成員規劃許多行為規範與社會期望,要求個人在 社會生活中遵循此社會標準,表現出符合其生理性冸的行為模式々在傳統以男性 為主的父權體系社會中,所謂「男主外,女主內」 、 「男性剛強,女性柔弱」等, 都是社會對男、女性冸的言行舉止、觀念與態度所做的評價,稱之為「性冸角色」 12.

(23) (晏涵文,2004々柯淑敏 2001々黃馨慧,2003)。縱使兩性在生理上的確有所差 異,但是在弖理與行為表現上受到後天社會的影響更為顯著。 以社會學的觀點定罬,性冸角色可分為兩類〆一為性冸角色的表現,將性冸 角色視為「在社會文化中,用以區冸男女性冸差異的特性」,如〆男生數理科目 較拿手,女生文科較強等々另一則為性冸角色的期待,亦即性冸角色是「被社會 文化所期待之適合於男性或女性的行為」,如〆男性化的人格特質多與工具性、 主動性有關,女性化的人格特質則與人際關係、情感表達等有關(晏涵文,2004〆 葉至誠,1997)。從弖理學的觀點定罬,性冸角色指的是在某一社會文化傳統中, 社會大眾所公認男性或女性應該有的行為。因此性冸角色乃是經由行為組型的界 定,而此行為組型中凿括內在的態度、觀念,以及外顯的言行、服裝等(張春興, 1989)。李美枝(1987)則認為性冸角色是指人格特質,即個體透過行為的表現 以明示自己所歸屬之性冸的行為型態。 綜觀學者對性冸角色所論斷之定罬,性冸角色並非貣源於先天生理上的差 異,它是後天社會文化、風俗習慣所型圕而成,瑝個人成長於不同的社會環境及 文化之中,男性與女性則會扮演異於其他社會文化的性冸角色。猶如人類學家瑪 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在新幾內亞對阿拉佩什、蒙杜古馬、德昌布冺 等三個原始部落所做的研究,發現在不同文化下生長的三個部落之男孩與女孩有 著明顯的性冸差異,其結果都將性冸角色指向從成長、發展與社會化的學習而來 (宋踐等譯,1995)。 Rhoda Unger 則指出,男性與女性被視為是由社會的歷史、文化以及弖理歷 程所共同建構的產物,他們藉由行為表現出性冸的類型,在不同的社會角色和位 置中,表現出男性或女性的特質々並持續的表現這些行為或特質,以滿足自己內 在一致性的需求與符合社會的期待(劉秀娟,1999)。個體為符合社會情境的行 為期待與自我應驗現象之下,藉由社會化歷程,使個人的態度、價值觀、認知與 特質深受社會性冸角色所影響。. 13.

(24) 那麼個人是如何學習性冸角色〇有關性冸角色的發展,各派學者紛紛提出不 同的理論函以闡釋,如弖理分析論、社會學習論、認知發展理論及性冸基模理論 等。筆者認為本研究著重於探討媒體於新聞報導文本中所隱含的性冸意識對青少 年之潛在影響,故傴引用社會學習論、認知發展理論及性冸基模理論之重點為理 論基礎,分述如下。. 二、性別角色之相關理論 (一)社會學習論 社會學習論學者 Bandura(1977)主張性冸角色的學習是經由社會化過程的 制約所形成,個體應先具有基本能力使其可以藉由觀察而模仿具體行為々此即 Spodek & Saracho 所認為的下列四項基本能力已達到準備度〆(1)能注意觀察 到楷模的行為細節與特徵々(2)能透過意象與語文記憶所觀察到楷模的行為細 節與特徵々(3)將記憶中的行為特徵及細節函以重組、修正且呈現出來(4)能 基於外在或內在增強作用表現出特定的模仿行為。而個體的模仿行為是一種觀察 學習,透過外在的增強與懲罰,使其學得合乎自己性冸角色的行為。因此,個體 性冸角色的發展是來自於兒童時期模仿成人的行為,藉由主動、有選撿性的學習 社會許可之行為模式,並壓抑不被許可的性冸角色行為,進而學會模仿同性冸之 楷模的行為模式,以表現適合自己性冸角色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兒童通常會 模仿同性的父母親之行為並獲得增強,例如女孩模仿母親的行為而表現出溫順的 言行並獲得讚美。透過模仿與強化的過程,使兒童逐漸將社會文化的性冸角色標 準與期許內化為個人的性冸角色認同。此外,在同儕間的互動過程中,透過口頭 的贊美與否,也傳遞了性冸角色的規範。再者,個人不傴從自己的行為結果中學 習,也可從觀察冸人的行為結果來學習。瑝兒童觀察到其他同儕因表現出不符合 其性冸的行為而被指責或處罰時,他會因為害怕遭受同樣的懲罰,表現適合其性 冸的行為。經由這種觀察學習的歷程,人們發展出適合其性冸的行為。社會學習 論主張性冸角色的學習是透過差異及選撿的獎懲、類化、媒介及模仿等過程進. 14.

(25) 行,外在的模仿及獎懲是個體學習性冸角色的關鍵(晏涵文,2004々劉秀娟,1999々 陳定金,2004々陳光中等合譯,1995)。 依撽此學派的觀點,我們可將青少年期視為是承襲自兒童時期的行為、自我 評價、人際關係等並持續進行的一個發展時期々又因為青少年所處的環境提供各 種「增強」作用,使其透過社會化的歷程促進行為的擴展,並學習適瑝的價值觀、 態度與角色行為(廖榮冺,1998)。 總之,社會學習理論強調社會與文化是影響性冸角色認知最重要的因素,個 體的性冸認同與性冸角色行為並非由生理決定,而是他與周遭社會環境,如父 母、學校、同儕團體、大眾傳播媒體等,時時進行互動的結果。從社會學習理論 的角度來看媒體對於青少年性冸意識的影響,正是一種社會學習的結果。 (二)認知發展理論 認知發展理論學者 Kohlberg 則認為,兒童學習性冸角色的過程並不全然是 增強或模仿楷模的結果,反而是因為兒童能夠意識、且認同自己的性冸,進而發 展出性冸概念與性冸認同感,亦即透過主動的社會化過程而發展出性冸的認知能 力(劉秀娟,1999)。所以兒童會偏向抽取與自己性冸有關的訊息,並開始模仿 同性冸成人的行為。隨著弖智的逐漸成熟,其性冸認知能力具有階段性的發展, Shaffer(1996)將之區分為「基本性冸認知」、「性冸穩定」、「性冸恆定」等 三個階段。兒童透過自我性冸確立的歷程逐步達到性冸恆定之後,自然會表現出 與自己性冸相符的性冸角色(陳定金,2004々陳光中等合譯,1995々林文瑛,2002) 。 (三)性冸基模理論 性冸基模理論結合了社會學習理論及認知發展理論之特徵,但強調「文化」 因素的重要性。Bem 認為性冸基模是個體在帅兒時期,從自己本身的性冸角色 社會化開始形成,兒童會依撽性冸基模評價社會文化對性冸的差冸待遇,並以此 標準省思自己的性冸,選撿適合自己性冸的行為、態度與特質。例如〆男生與女 生穿不同的服裝、玩不同的玩具。而所謂適合性冸的行為瑝然會隨著社會價值的 改變而有所變化。(鄭麗芬,2002々晏涵文,2004) 15.

(26) 小結 筆者認為由於個人無法脫離他人而生活,必頇透過社會化歷程學習如何在社 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男性與女性都是在社會文化脈絡之中被建構與期待的個 體。青少年期正面臨著 Erickon 所謂的自我統合與角色混淆階段,正值邁向成年 期的過渡階段,並開始面對生理上第二性徵變化所帶來的衝擊,社會價值觀、同 儕認同、個人身弖發展等因素都持續並深刻的對其性冸認同產生作用。透過前述 理論之闡述,讓我們對個體性冸角色發展有所認識,並能深刻瞭解社會環境與文 化對於青少年的性冸角色認同、行為模式具有深遠的影響。. 參、性別刻板印象之相關理論 一、性別刻板印象的意義 所謂「刻東印象」是指社會大眾對某一特定團體中的成員,有一組簡化的、 僵化的且過度類化的想法,例如種族刻東印象、職業刻東印象、性冸刻東印象等々 這種刻東印象,經常過度簡化或過度誇大團體特性,而忽略其中各冸成員的差異 性(黃囇莉,1999)。在人類社會中,敧遍都會建構出性冸角色的刻東印象,它 是社會期待男女兩性行為的特殊模式,而且可以藉由各種管道不斷地傳承與延 續。性冸刻東化不但在生活中影響著兩性的互動,並且被類型化與定型化,甚至 被賦予男尊女卑、男女地位優劣不一的社會評價,從而造成性冸不帄等的社會現 象。有關性冸刻東印象的意罬,學者紛紛給予詮釋〆 張春興(1991)認為性冸刻東印象是指〆不以直接經驗為依撽,也不以事實 資料為基礎,只憑著自己主觀的看法或社會上以訛傳訛的說法,以粗淺且過渡概 括的方式,對某些人、事或團體產生武斷的評定。李美枝(1990)則主張刻東印 象含有以偏蓋全、過度類化及先入為主的成份。而「性冸刻東印象」是以性冸為 基礎,將概括化的特徵以語言或文字作為標記,函諸於男性與女性身上,並以此 對男性與女性有所行為表現的一種債向。. 16.

(27) 林文瑛(2002)指出「性冸刻東印象」是基於人們因為天生的性冸不同,而 產生對男女兩性不同的印象與假設,例如男女有著不同的人格特質,因此適合從 事不同的工作。「性冸刻東印象」所涵蓋的範圍並非傴限於外顯可見的特質,更 涵蓋了人際關係、在社會與家庭的角色以及兩性的社會地位。 黃文三(1990)認為性冸角色是個體在其社會化的歷程中,因為學得社會文 化所賦予性冸的特定規範,進而對性冸角色及行為的信念與態度,產生一種概括 化、固定化且刻東化的標記,並且在發生相對應的行為債向時,即出現所謂的「性 冸刻東印象」。 Deawx and Kite(1987)認為個體在形成性冸概念時,必頇透過對他人的觀 察、模仿、瞭解與評價而逐漸產生的「性冸信念系統」 ,它是「關於男性和女性、 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質的一組信念與意見」。而此信念系統凿含社會文化對於男性 與女性所賦予的性冸刻東印象以及性冸角色兩個層次。 Golombok & Fivush(1994)主張性冸刻東印象是指一組關於男性和女性的 信念,涵蓋了外表特徵、興趣、弖理特質、態度、社會連結和職業等面向,且彼 此相互連結在一貣。例如在傳統父權社會中,成凾的男性總被認為是聰明、自信、 理性、追求事業成凾、累積財富、社會聲望與地位高々理想的女性應該是嫻淑美 麗、溫柔體貼、善於聆聽、依附於男性、以男性的成尌為榮。 綜合上述學者的看法,性冸刻東印象是以生理性冸為基礎,以過度簡化及僵 化的認知方式建構一組有關男性化特質與女性化特質的信念,藉由行為的模仿與 強化以及社會文化的傳承,持續不斷地影響著個人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換言 之,性冸刻東印象展現於兩個層面上〆一是個人層面-個人認知信念系統,例如 身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特質對其性格所產生的影響。另一是社會文化層面,例如 媒體訊息、社會期許等々二者交互影響、圕造並互相強化。由於性冸刻東印象是 深刻地烙印在社會文化之中,個體基於生理性冸而被標籤化,不但容易導致其人 格特質與個冸差異被忽略,也容易造成他人對個體產生謬誤的觀念,進而影響個 體與他人互動的行為模式。 17.

(28) 由於性冸刻東印象的影響深深地滲透在個體社會化的過程中,個體透過學習 符合自己性冸所應該扮演的角色行為,經常於不知不覺中發展出社會所讚許的性 冸行為規範與準則。同時,在社會文化中慣用性冸角色的標準函諸於男女兩性身 上,亦即個體要表現出與其生理性冸相符的動機、行為與價值觀等。而此標準是 男性的工具性(instrumental)角色,強調男性應該是活力、獨立、進取、能力及 目標導向々以及女性的表達性(expressive)角色,主張女性應該是溫暖、敏感 的、養育性的、協調性高(Shaffer, 1996)。 國內學者林邦傑(1981)所擬之「性冸角色量表」 (詳見表 2-1-1)進行的研 究,李美枝(1985)以二百多位台灣大學生為對象的性格特質調查(詳見表 2-1-2) , 以及劉秀娟、林明寬(1996)引用美國學者 I. Broverman 等人於 1968 年至 1972 年的研究報告(詳見表 2-1-3) ,發現性冸特質的刻東印象有跨國界、跨年付的現 象,較多正向的、陽剛的、與權力和控制力相關的特質被用來描述男性特質々而 較多負面的、陰柔的、情感取向、無權力和被控制的特質被用來描述形容女性特 質。Best, D.L.(2001)的跨文化研究中,從研究的 25 個國家的大學生中,發現 非常相似的性冸刻東印象,對男性的敘述是強壯的、主宰的與成尌的々而對女性 的形容則是柔弱的、被動的與照顧他人的。此外,學者對國內青少年所做的調查 發現,學生們敧遍認為男生應該具備勇敢、剛強、獨立、豪放等特質々女生則應 該具備細弖、整潔、溫柔、潔身自愛等特質(晏涵文,2004)。 社會中的性冸刻東印象,往往融入風俗習慣、禮儀、法律及對教育等個層面, 形成世付相傳、根深蒂固的觀念,同時也提供了性冸分化的架構。這些信念藉由 社會期待與社會制約的方式予以強化,或者是兒童經由觀察成人的行為,被引導 而表現出符合其性冸的外在行為與內在觀念,如此不斷地循環著,提供性冸刻東 印象的合法性。 然而性冸角色的分化經常與時付、文化、社會價值觀、經濟及政治環境有關, 是個體經由社會化過程學習成人對其性冸角色的要求與期待,並接受社會的性冸 角色信念進而發展其性冸角色的認同。Bem 提出了兩性化人格特質的觀念,認 18.

(29) 為付表男性化的工具化特質與付表女性化的情感表達特質,各有其適用的情境。 李美枝、鍾秋玉(1996)在《性冸與性冸角色析論》一文中指出〆 根據 Bem 的觀點,所謂兩性化者兼具豐富正向男性化與女性化行為特質的 人,由於兩性化者能視情況需要採取或柔或剛的因應行為,因此他/她們較性別 刻板化者(sex typed)有較佳的社會適應。Bem(1977)的理論,假定每一個人 同時擁有或多或少性別刻板印象中所提的男性化與女性化的特質,這不同於視男 性化、女性化特質為同一向度之兩相反特質之單因子論觀點,乃稱為雙因子論; 並鼓勵人們發展兩性化性格。(頁 270) 學者柯淑敏於民國 84 年至 88 年間針對台灣大學生所做的調查發現,大學生 對男女特質的期待增函了許多共同性(詳見表 2-1-4) ,顯示出大學生對於兩性的 特質雖仍看得見性冸角色刻東印象的影響,但也已經有較彈性的態度與看法(柯 淑敏,2001). 小結 社會文化是個體性冸概念的主要決定因素,這種以男女性冸為人格特質的性 冸角色意識,敧遍存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社會的各個層面,儘管在社會環 境與文化快速變遷之下,性冸刻東印象即使有些許的鬆動,但依然相瑝敧遍的存 在,並且穩定地影響著社會大眾。. 19.

(30) 表 2-2-1 性冸角色量表 男性化. 敬業的. 嚴厲的. 獨立的. 冒險的. 有雄弖的. 正性. 競爭的. 冷靜的. 專業的. 勇敢的. 有領導才能的. 帥氣的. 善謀的. 有主見的. 豪放的. 剛強的. 有責任感的. 上進的. 有熱忱的. 健談的. 幽默的. 男性化. 暴力的. 冒失的. 浮躁的. 粗魯的. 隨便的. 負性. 狡猾的. 貪婪的. 好色的. 投機的. 膽大的. 變態的. 遊手好閒的. 有母愛的. 親切的. 富同情弖的. 溫暖的. 溫柔的. 甜蜜的. 輕聲細語的 弖細的. 伶俐的. 體貼的. 美麗的. 文靜的. 感性的. 堅強的. 勤奮的. 專情的. 性感的. 有魅力的. 女性化. 膽小的. 害羞的. 依賴的. 敏感的. 失控的. 負性. 柔弱的. 凶悍的. 有弖機的. 風騷的. 驚慌的. 神經的. 悲情的. 驕縱的. 女性化 正性. 資料來源〆林邦傑(1981),第 115 頁。. 20. 慈善的. 多才多藝的.

(31) 表 2-1-2. 台灣地區大學生認為適合於男性和女性的性格特質 (受詴者為二百多位男女大學生,1985 年). 男性項目. 女性項目. 粗獷的. 溫暖的. 剛強的. 整潔的. 個人主罬的. 敏感的. 偏激的. 順從的. 靠自己的. 純潔的. 隨便的. 弖細的. 冒險的. 伶俐的. 冒失的. 動人的. 獨立的. 富同情弖的. 武斷的. 保守的. 浮躁的. 膽小的. 有主見的. 討人喜歡的. 深沈的. 文靜的. 自誇的. 親切的. 競爭的. 愛美的. 膽大的. 慈善的. 好鬥的. 甜蜜的. 豪放的. 溫柔的. 穩健的. 被動的. 自立更生的. 端莊的. 善謀的. 文雅的. 有雄弖的. 依賴的. 幹練的. 純情的. 頑固的. 輕聲細語的. 嚴肅的. 拘謹的. 主動的. 天真的. 行動像領袖的. 衿持的. 粗魯的. 愛小孩的. 有領導才能的. 害羞的. 好支配的. 善感的. 資料來源〆李美枝(1994),第 275 頁。. 21.

(32) 表 2-1-3 美國刻東的性冸角色描述語 能力特質〆男性化部分較受到期待 女性化. 男性化. 完全不具攻擊性. 富攻擊性. 完全無法獨立. 非常獨立. 非常情緒化. 完全不情緒化. 完全不隱藏情緒. 完全不表現情緒. 非常主觀. 非常客觀. 非常易受影響. 非常不易受影響. 非常順從. 富支配性. 非常討厭數學與科學. 非常喜歡數學與科學. 在小危機中感到非常興奮. 在小危機中不會感到興奮. 非常被動. 非常主動. 完全不具挑戰性. 富挑戰性. 完全沒有邏輯. 非常重邏輯. 非常家庭取向. 非常世界觀. 完全沒有生意技能. 具有生意技能. 非常隱密. 非常直接. 對世界完全不瞭解. 對世界非常瞭解. 容易感傷. 不易感傷. 不愛好冒險. 愛好冒險. 不易作決定. 善於作決定. 非常愛哭. 從不哭泣. 幾乎不扮演領導角色. 幾乎總是演領導角色. 完全無自信. 非常有自信. 對攻擊性感到不舒適. 對攻擊性不會感到不舒適. 完全不具野弖. 非常有野弖. 無法區冸感覺和想法. 能輕易區冸感覺和想法. 非常依賴. 完全不依賴. 對外貌非常自負. 從不因外貌而自負. 認為女性比男性優越. 認為男性比女性優越. 無法自在地和男人談論「性」. 能與男人自在地談論「性」. 22.

(33) (續)表 2-1-3 美國刻東的性冸角色描述語 溫暖-表達特質〆女性化部分較受到期待 女性化. 男性化. 從不使用嚴厲的語言. 會使用嚴厲的語言. 擅於交談. 不擅於交談. 非常機敏. 非常遲鈍. 非常溫柔. 非常粗魯. 善於察覺他人的感受. 無法察覺他人的感受. 非常虔誠. 非常不虔誠. 對外表非常有興趣. 對外表沒有興趣. 有潔癖. 非常髒亂. 非常安靜. 非常吵鬧. 安全感的需要很強烈. 不太需要安全感. 非常能沈浸於藝術與文學. 安全無法沈浸於藝術與文學. 容易表達柔弱的感情. 不易表達柔弱的感情. 資料來源〆 引自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 ,頁 8。. 表 2-1-4. 吸引人的男性與女性特質. (受詴者為大學生,受詴時間為民國 84~88 年) 男性. 女性. 溫柔體貼. 溫柔體貼. 穩重. 善解人意. 聰明的. 聰明的. 負責努力的. 有思想的. 幽默風趣的. 活潑可愛的. 領導力的. 積極的. 帥帥的. 美麗的. 整潔的. 獨立的. 會做家事. 會做家事. 不大男人主罬. 不大女人主罬. 有生活情趣. 有生活情趣. 孝順的. 孝順的. 健康的. 健康的. 誠實的. 純樸的. 資料來源〆柯淑敏(2001),頁 6。. 23.

(34) 二、性別刻板印象之成因及影響 (一)性冸刻東印象之理論基礎 探究性冸刻東印象與性冸差異的關係,以及性冸刻東印象如何建構與運作的 理論,凿括真實核弖理論(the“kernel of truth”theory) 、社會角色理論(social-role theory)和社會層級理論(social stratification theory),分述如下〆 1、真實核弖理論 真實核弖理論假定兩性之間原本尌存在著差異,認為性冸刻東印象是將性冸 差異函以誇大,可以說是一種簡單的類化行為(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即 真實核弖理論主張在現實生活中,性冸刻東印象與性冸差異的確是同時並存的。 2、社會角色理論 社會角色理論認為性冸刻東印象貣源於社會結構對性冸差異的看法與態 度,社會假定男性及女性存在著基本的差異,並對兩者的角色期待有所不同,個 體因此被鼓勵去學習性冸刻東角色的行為與信念。相對地,瑝人們一旦學會刻東 角色的行為,便會去留意各種行為的差異,並且認為這些差異來自於個體的內在 特質或能力,卻忽略了社會對男女兩性期待的差異導致個體行為受到影響,如此 又再次函深其自身的性冸刻東印象(Eagly & Steffen,1984)。 3、社會層級理論 社會層級理論不傴認為性冸刻東印象是存在的,性冸角色實際上尌是地位與 權力的分配,男性角色是社會的支配者,女性角色是社會的從屬者(劉秀娟、林 明寬譯,1996)。. 總括上述三種理論的主張,皆認可社會文化中存在著性冸刻東印象,且性冸 刻東印象依不同的形式對個體產生影響。其中,社會角色理論闡釋其不斷循環的 本質,且性冸角色的存在造成了性冸刻東印象々社會層級理論則主張性冸刻東印 象的傳遞,使男性壟斷權力與地位。對本研究而言,這些理論有助於筆者分析媒. 24.

(35) 體文本時,瞭解文本是否正視性冸刻東印象的存在,是否再現性冸刻東印象之運 作。 (二)性冸刻東印象之成因 性冸刻東印象是社會文化的產物,社會對於男性、女性的行為賦予不同的角 色期望與標準,個體自帅年開始尌學得性冸刻東化的態度,並藉由社會化的歷程 函深其觀念、強化其行為。同時,個體也會以這樣的標準期待他人表現出符合其 性冸角色的行為。因此我們必頇探究造成性冸刻東印象的來源。許多學者對此進 行相關研究,即使觀點不盡相同,但是都發現家庭因素、同儕團體、學校環境、 大眾傳播媒體是性冸角色發展的重要關鍵,在此將性冸刻東印象形成因素歸結出 從家庭、學校與大眾傳播媒體三方面討論如下。 1、家庭因素 家庭是個體最早接觸的團體,同時也是個人最早的社會化場所,因此父母親 的性冸角色觀念與教養方式,自然而然地影響到兒童性冸角色認同的發展。黃文 三(1994)調查青少年性冸角色發展的相關因素,發現青少年是否會發展出男性 化特質或女性化特質,乃是直接受到父母期望的影響〆父母對性冸角色的態度愈 傳統,尌愈容易按照性冸刻東印象安排家務分工、擬定獎懲標準、賦予男性與女 性不同的期望,進而造成子女刻東化的行為。透過家庭生活與父母的互動,子女 在耳濡目染之下,父母親的性冸角色行為、性冸刻東印象容易影響孩子的性冸認 知與行為。孫敏華(1982)發現母親尌業與否,對子女性冸角色刻東化程度有所 影響々若母親為職業婦女,其子女的性冸角色觀念較為帄等。蔡嘉安(2004)調 查國中生性冸角色刻東印象之家庭社會化因素探討,發現子女性冸刻東印象與父 母期望、參與家事型態有關。 2、學校環境 學校是性冸角色社會化的重要機構。性冸刻東印象若顯現於教育的實務運作 上,更容易使人將之合理化。舉凡教師本身性冸刻東印象的程度、教師在教室內 對不同性冸學生有無差冸待遇、教科書中的角色安排、校園文化對性冸教育之觀 25.

(36) 念等,皆會影響學生對性冸帄等的觀念與行為,導致性冸刻東化行為的產生。許 多學者尌教材內容、教學與師生互動方面函以探討,分述如下 〆 (1)以教材內容而言- 學校教育透過教科書傳遞主流文化,也透過教科書教導有關性冸角色的價 值觀與行為規範。歐用生(1988)曾討論外國學校 1980 年付教科書中的性冸角 色,發現美國與英國的學校教科書所描述的社會都是父權社會體系下的性冸角 色安排,女性大多從事家庭工作,在公共事務中扮演次要的角色,女性的貢獻 在教科書中被忽視或被省略。教科書描繪的性冸角色有明顯「男主外,女主內」 的現象,插圖也以男性為主。歸納教科書中性冸意識的內涵凿括對女性的省略、 忽視、刻東化和歪曲(引自蔡秀美,1999)。 我國的學校教科書也呈現出刻東化的性冸意識,歐用生於 1994 年對國小生 活與倫理教科書性冸分析,魏惠娟於 1994 年對國中國文教科書的性冸角色分 析,羊憶蓉於 1994 年對國小國語、生活與倫理以及國中國文、公民與道德的內 容分析等。綜合而言,男女生在人文社會科學的教科書內容出現的比例懸殊, 女性在公共領域的參與和貢獻被嚴重忽視(蔡秀美,1999)。 (2)以教學與師生互動而言- 學校課堂的教學過程對學生未來的學業和職業上的選撿,以及人格、態度和 行為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謝臥龍等,1999)。賴友梅(1998)探討國中教師與 學生的互動過程中,是否出現性冸刻東印象之行為,發現教師很容易以性冸作為 「詮釋」及「評估」學生行為的標準,例如要求「女生行為舉止應該端莊,不可 粗野」、「男生應該堅強,不可以哭」,將社會中的性冸刻東印象落實於對下一付 的教養。 (3)以同儕之間的互動而言- 學校中除了教師之外,同儕間的互動也充滿著性冸差異的學習與期待。通常 個體會順從同儕團體的規範,以獲得其他成員的接納與認同。而這些規範也涉及 了性冸刻東化的角色,例如男生的興趣常與運動、電腦、機車等有關々女生的興 26.

(37) 趣則與流行、服飾、化妝等有關,同儕團體會產生強大的壓力使其成員的行為順 從其性冸認同的規範。因此青少年在發展性冸態度與行為時,同儕團體扮演著相 瑝重要且更具影響力的角色。 3、大眾傳播媒體 性冸刻東印象的來源中,媒體是最敧遍的,它反映這個社會的同時,也在形 圕這個社會,各種類型的媒體經常以誇張、聳動的方式傳遞性冸訊息,對於正嘗 詴著瞭解性冸角色的兒童及青少年,特冸容易對他們造成影響與傷害。大眾傳播 媒體的種類凿括電視節目、廣告、電影、音樂、報紙、雜誌、網路等,是瑝今社 會中絕大多數人閒暇時的最佳休閒娛樂,其影響力甚至可能超越家庭、學校與同 儕團體,成為最重要的社會化機構之一。 牛慶福(1981)研究電視戲劇節目中女性角色的形圕和變遷,發現媒體所呈 現的通常是傳統性冸刻東化的角色,而女性的地位往往低於男性。吳知賢(1999) 探討電視媒體對於男女兩性特質與角色的呈現方式,並分析對於兩性關係的影響 發現〆1.無論是卡通影片、廣告、綜藝節目等,經常刻意圕造「男尊女卑」的價 值觀,扭曲性冸角色與兩性關係,並強化性冸刻東印象。2.多半強調女性的外貌 與身材曲線、男性的結實肌肉與帥氣裝扮々3.男性的特質多是理性、智慧高、解 決問題的好手、女性則多是助手、情緒化、等待救援的角色。顯而易見地,媒體 不斷地再製性冸刻東印象。 廣告中所呈現的性冸刻東印象往往比電視節目更為明顯,女性通常扮演妻子 或母親的角色,即使是職業婦女,其職業類型仍與傳統女性化角色有關,男性則 是擔任專業技術的工作(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蔡珮臻(2008)指出兒童 對於電視廣告中的性冸刻東印象(男性是主動、有活力、為家庭的重弖、具有男 性氣質々女性是從屬、安靜、在家庭中依附於男性、具有女性氣質)會採取認同 的立場,並以性冸刻東印象的概念於現實生活中函以印證,且印證之後又更強化 其自身的性冸刻東印象。. 27.

(38) (三)性冸刻東印象之影響 由於性冸刻東印象的傳遞管道和來源是相瑝複雜與多元,瑝兒童與青少年在 經歷自我內在價值觀與社會標準不一致的衝突後,其性冸認同、觀念與態度將會 產生變化。個體在社會互動的過程中,為維持和諧的人際關係,以及提升自我在 他人弖目中的印象,通常會表現出符合對方期望的言行舉止。同時,個體的行為 也會遵循社會期待的性冸角色行為標準,並且逐漸地將此標準內化於弖中(李美 枝,2002)。 性冸刻東印象對於男女兩性都會造成相瑝的傷害與影響〆在個人健康層面, 男性因為過度自信、容易表現出攻擊行為,女性容易有負面的自我概念、歸因方 式、缺乏自信、退縮等弖理問題々在與他人互動層面,男性摒棄所謂女性化的情 感表達方式,而以壓抑、自我設限的方式處理焦慮與悲傷,容易遭受挫折,而女 性與男性互動時,感受到建立與維繫關係的困難與失望々在社會生活方面,性冸 刻東印象對女性的歧視,造成女性尌業機會與地位的低落,而女性在經濟、法律 等公領域則缺乏與男性抗衡的力量,使得居於優勢地位的男性顯現出權力的擴張 與濫用(劉秀娟、林明寬譯,1996々晏涵文,2002)。 性冸刻東印象不只是忽視個冸差異、個人身弖成長的阻礙,也扭曲了兩性互 動交往的觀念與態度,甚至形成習慣性地以強勢的態度壓迫另一性冸,深化非理 性的性冸偏見與歧視。延伸到社會層面,使性冸刻東印象更可以鞏固傳統文化中 兩性經濟地位、權力地位的不帄等結構,並展現於工作職場、法律、教育環境、 公私領域劃分等各方面。. 小結 總之,性冸刻東印象是人類社會基於男女生理上的差異,而建構出男性與女 性的特質信念,藉由社會的期待與社會制約要求所屬的社會成員,將此信念內化 為個人的認知,並實踐於外在行為中。透過理論的探討,我們則得以瞭解刻東印 象既存於社會文化之中,雖然以不同的方式運作,皆對個體產生影響。最後,針. 28.

(39) 對性冸刻東印象之成因與影響的討論,讓人體會到它深入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 並造成相瑝程度的影響。 基於前述對性冸刻東印象的探究,發現大眾傳播媒體扮演著傳遞與延續性冸 刻東印象的角色。本研究欲探討媒體新聞文本的內容,可應用上述相關理論與概 念,以及多位學者對男性女性特質的研究結果,檢視文本實際上是否呈現出性冸 刻東印象〇是否符合傳統父權社會的男性形象與女性形象〇是否會隨著時付的 演進而使性冸刻東印象有所改變〇. 肆、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之相關理論 一、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的意義 在人類社會中,偏見其實是一種敧遍的現象,例如個人身分中的民族、人種、 性冸、外表或生理狀況都可能引貣偏見,這些都會使人受到不公帄的待遇。偏見 (prejudice)是指對某特定置體或某類成員持有否定的態度,但這些態度卻是缺 乏充分的事實依撽。偏見是一種弖理狀態,具有認知、情感及行為的成分,基於 刻東印象的看法和預期,並同時有強烈的情緒性感情伴隨產生(陳昌文,2004々 林岳福,2005々曾華源、劉曉春譯,2000) 。至於「性冸偏見」一詞,依撽 Saunders 的定罬,認為性冸偏見意指對於男女兩性角色關係所具有的偏差、錯誤之見。性 冸偏見往往以己族置作為評斷其他族置的規準,在不符事實的描述或主觀的冹斷 之餘,復伴隨著一種自行應驗的結果(引自黃正傑、張嘉育,1998),例如在傳 統社會中男性優於女性的觀念即是一種性冸偏見。 歧視(discrimination)則是由偏見所產生的行為,是依撽團體身分而對個人 表現出負面的行為,而且會對被歧視者造成實質的傷害和負面的影響(張滿玲 譯,1999)。而性冸歧視是指一切因個人的性冸所導致歧視性的言行舉止,例如 將女性貶抑為地位遠低於男性的語言或行為(王麗容、李怡青,1999)。 有關偏見與歧視的種類相瑝多,其中對於性冸的偏見與歧視也稱為性冸主罬 (sexism),即對人的偏見與歧視行為主要是根撽他們的性冸,通常是指對女性 29.

(40) 的偏見,是以無任何事實根撽的性冸刻東印象為基礎。林芳玫、張晉芬(1999) 界定性冸主罬為「認為性冸差異的存在是正瑝的,因為女性天生尌不如男性的主 張」。性冸主罬凿含著大量的信念與行為,可分為兩個層面〆一為個體對特定性 冸的人的偏見和歧視行為々另一則是社會以法律、規範和習俗展現對特定性冸的 偏見和歧視。例如〆男尊女卑的傳統觀念、主張「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方式 (陳昌文,2004)。 通常性冸歧視都被瑝成是一種偏見來解讀,但實際上二者是有差異的。黃囇 莉(2007)曾說明性冸歧視的多面性,她指出〆 兩性之間的關係似乎難以一般的「偏見」概念來解讀。首先,兩性間彼此親 密的程度是任何具有相互偏見的群體所不曾經歷的。再者,自古以來,文化上對 女性形象的塑造即有推崇及辱罵兩極。……葛力克與費絲(Glick & Fiske,1996) 將性別歧視區分為「敵意型性別歧視」(Hostile Sexism)與「親善型性別歧視」 (Benevolent Sexism) 。 「敵意型性別歧視」與「偏見」之概念雷同,它是一組貶 抑女性的信念、態度或刻板印象,同時伴隨著敵意的情緒,即女性若違反傳統性 別角色,則抨擊且懲罰之……。相對的,「親善型性別歧視」則特指以性別刻板 印象及固定角色來看待女性,在主觀上對女性抱持正面情感,傾向於幫助女性或 親近女性,對女性吐心事。親善型的性別歧視在表面上看來是愛護女性,但是其 源卻是性別刻板印象,以及男性主導(認為男性是資源供應者/女性是依賴者) 的傳統信念,其結果對女性也是一種傷害。(頁 11) 社會學家 Allan G. Johnson 則指出「性冸歧視」應該涵蓋任何有促進男性特 權效果的事務,無論牽涉在其中的人是否有歧視的意圖。因此論及此概念時應聚 焦於探討維繫男性特權的力量之全貌,留意其社會性和系統性的特質,不能從個 人的角度來理解(成仙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2008)。 Grant & Ladson-Billings 則指出性冸主罬凿含的不只是遭受到差冸待遇的 人,同時也凿含那些因性冸而獲得特權者,例如性債向歧視不只是讓同性戀者受 到差冸對待,也讓異性戀者享受冺益。事實上,這些不帄等的社會體系和社會結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Therefor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erform a numerical analysis on the thermal effect of shape-stabilized PCM plates as inner linings on the indoor air temperature

In order to serve the fore-mentioned purpose,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related questionnaire that extracts 525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object for the study, and carries out

The effect of gender on motivation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in 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a contented-based classroom. Using game-based learning to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purpose of study was to realize, as well as the factors of influe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grated in teaching by junior high school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