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倫理學的心理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倫理學的心理觀"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l淪

豆豆

$.

7

I~

主里

質教茗

乞,

倫理學本是探討善惡是非或道德義務等原則的學悶,著重價值判斷。中國的倫理學以人的價值野戰鄭重、並將道德價值包含

於其中,兼及於以人配天的問題,以儒家的系統最為完整。西方哲學則將人類行為的是非善惡牽入於宗教道德,使倫理和道德劃 分,而另成一種觀熙。本文並非循一冀的倫理道德觀熙,討論是非善惡問題,而擬說心理觀熙,探討倫理學之發生的可能原因, 由是或可尋譯出發展倫理學的另一途徑。 無論儒家或西方倫理學家所持的觀熙如何,所討論的範間要不出有關人的本身、人與人、人與環頃,以及人與天或神的關係 。其中有關於個人本身的,是修身,有關人際關係的,是待人,有關於人和環援的,其中仍然包括其他的人,但卸有因人而組成 的抽象社會關係在,是處世,至於有關人和天或神的﹒則可用儒家的觀熙,統稱之為事天。這些關係的產生,莫不由個人開始; 以一般個人的共同心理因素,分析所由生的心理狀態,進而可知心理需要之所在,將見倫理道德觀念,即是由此而建立。

人的心理因素

( 13 ) 從嬰見呱呱墜地的頃刻開始﹒雖然其本身所能覺察的程度尚不可知,但從其所降臨的世界和周圍的人與之相較,便無可避免 的會產生三種心理因素,構成其日後生長與發展的心理狀態,即是自卑、軟弱、與惶惑。自卑是有見於周圍人物之皆為巨靈,軟 弱是有感於本身的無能和無助,惶惑則是對這個陌生的世界一無所知。由此推測,嬰見墜地後的啼哭,若不是生理使然,便可能 是心理的反應,是因恐懼而啼哭。 自卑感是一種生而即有的心理因素,可解釋為在嬰見出生時,對所接觸的人而生的感受。此時所見的必然為一般助產人員 ,自醫生以至護士,每個都是發展成熟的人,身體比例和嬰見比較起來,顯然大小懸殊。倘若此時的嬰見已經共備了相當的知覺 能力‘文共有比較的能力時,一定會感到成人的庸大,柏對的便覺得自身渺小。如果嬰見此時具有了較復雜的感覺,認為成人能 取捨由己,行動自如,便會在衡量之下,自愧弗如,於是自卑感便從而產生。若假定此時嬰兒的感覺與知覺尚未完備,事實上很 可能如此,嬰見尚不能君見成人的全身,而只是見到觀力所及的一部分,只此更足以形成嬰見知覺中成人的巨大,出生後數月以 至一二歲內的幼兒,只肯自母親、蝶姆、或日常養麓的人擔抱,不肯接近生人,甚至質生啼哭,便可能是自卑感的發展,僅只對 倫理學的心理觀

(2)

師大學報 第十六期

(

1在〉 日常接近的人,由於哺乳等而得到需要的滿足,才以愉快的感覺代替了對成人的恐懼。。 a

自卑感雖然因出生時與成人比較有大小而生,均不因生長成熟而消失,相反的,乃是終生發展的心理因素。放在達到成熟階

段之前,生活領域日漸擴張,所接觸的人也日漸增多,其中始終包括大於本身的某些人,便永遠不能免除相形見細的感覺。雖到

成熟之後,軀體已和其他的人不相上下,甚至可以和小於本身的人比較而差堪自慰;但是此時已叉形成若干其他方面的比較。可

以比較的事倒不勝枚舉 •• 小之則一飲 -4

看,大之則專業功名,無法一一勝過別人,便不能完全怯除自卑的心理。

軟弱和自卑一樣,是終生的心理狀況。聽見出生後的軟弱無能是極明顯的事實。饑餓時須要人來哺乳,布墊領耍人來更換。

即使在最關切的母親時刻不停的養護下,幼兒也未必能得到盡如其囂的滿足。無能的表示是啼哭,有所需求也用啼哭為信號﹒久

之學到了啼哭是一種有殼的工兵,所以便終生應用這種工具以求達到目的,至少可以聊以宣洩。

無能的感覺和自卑密切相關。這種感覺可以推溯到早期人類的心理。當那寒盛暑的來臨,風雨晦閉的變化,山川的崩潰,疾

病的纏擾無法抵禦時,便會感到在治翰的宇宙中,本身的渺小與無能。尤其死亡的威脅,眼見至親至愛的人,不久前還言笑如常

,頃刻間便氣息全無,無從挽救,更無可求告,益見本身的無助與無用。即使今日的科學已使人突破空間的限制,然而猶不能完

全控制自然,甚且不能預防人為的災害,便仍然不能否認本身能力的限制。又在生活過程中,若干事物不能獨自完成,幾乎在在

需人幫助,遂不免生出力有不遠之嘆。

惶惑是由於不能確定。一方面由於所知有限,對於已經發生者,不能盡知而疑似不定;一方面由於不能前知,對於未發生者

,無從預測而憂慮不安。幼年時怕生人、怕黑暗、怕不知名之物;長成後的遇事思前想後,揣揣不安,猶豫不決,畏首畏尾,種

種情形,皆來自於一個原因,即是不確知,因而不能確定。

試將胎見和嬰兒環境變化的劇烈加以比較,便可知惶惑是生而即有的心理因素。當胎見在母體內時,生活環境是最緊密、最

安全、且最舒適的。此時生活的養料直接來自母體內,可小處置乏;就母親的呼吸作用哺吸取氧氣,最為新鮮;以母體的溫度為生

活空間肉的溫度,極少寒熱的差異 e;

而且從無大聲、強光等劇烈的、不知為何物的刺說;叉在母體之內,四有憑依,溫柔而安貼

。但在出生時,經過一番困苦的掙扎‘所降臨的均是一個莫知所至的世界,溫度突然改變,眼前人影幢幢,強光怯照

.• 聲響不絕 ,尤其失去原來母體的溫柔屏障,突然進入於一個廣大的空間,無所依靠,空落而廣妾,不知所以,必然陷於極端的惶惑之中。

生長到成人之後,雖然由於知識的增加而漸能解釋若干情況,但是在生活中仍然充滿了未及知和未能定,使仍然常常在惶惑

之中度日,形成心理上的惶惑狀態。

以上三種心理因素,雖然不能確定是否為與生俱來,但由出生前後變化的差距,可以推知是生而即有,且是與生俱存的心理

狀況,由此而生出日後的演變。

(3)

( 15 )

另一方面,一般承認人生而即有智慧、願墓、和理性,這三者也可歸入於心理的因素中,由於生長後的發展,至少可以斷定 係屬原來即存在於人性中的發展的可能性,或者稱之為潛能。 人之共有智慧,有充分的事實證明;而且屆至目前為丘,人仍然是萬物中智慧最高的一種。由於智慧的優越,使人在生活必 需的物質之外,能移從事抽象的探索,發明了語言和文字符號;而且探索和創造,也成為人的心理狀況之一。與此相關的是好奇 和表現。 心理學承認好奇是人獨共的一種心理,因為好奇心的驅使而從事探索;在探索的過程中,藉著智慧的作用而有所覺察、有所 了解,因而有所認識;再進而藉智慧的作用而思考、而嘗試、而有新的發現,於是成為創造;更進而運用智慧把新發現表現出來 ,說見諸於語言文字,或見諸於符號形象,或見諸於共體的事物,而產生了創造的成果,也滿足了另一種心理狀況,即是表現。 生活的進步,社會的形成和發展,即是由此而來,並從而開創了全部人類文化。若從這一連串的過程來分析心理狀況,則在好奇 的階段充滿了未知和未定,因為求知和求定而生出下一步驟的探索活動,而在得到答案之前,顯然會受到惶惑的脅迫。在探索階 段中,覺察、了解、和認識,也不是一瞬而麓,便必然要有相當程度甚至更多的惶惑;同樣的心理繼續到表現的終結,才可能使 最初的好奇心有了一個初步的結果。 這些階段中惶惑未曾成為阻丘活動的力量,反而有激發活動的作用在,其主要原因便是智慧的幫助。對於人類智慧的衡量, 雖然心理測驗中有所謂之智慧商數,但仍然不能確定智慧的極限,更無法預定智慧表現的方向。唯一可知的是智慧的應用,使人 繼續不斷的發現問題,也繼續不斷的解決問題,其間伴隨著若干心理變化,交織於行為和生活當中,而導致出人及人生的種種復 雜現象。 其次在智慧之外,人生而有願墓。哲學家以為人的願望無窮,所以需要加以抑制。心理學家則把願望視為行為的動機,由此 而演變出復雜的行為,也引起多種心理現象。若拋開價值判斷,只從人的方面來講,願望之層出不窮是事實,為願墓的實現而採 取行動也是事實。加以人所特有的高度智慧,使願墓的質現成為可能。於是在受頤望驅策時,便彈精竭慮,謀所以達到目的之策。 依弗若伊德(∞ -PZL) 的說法 1,願墓起自於本我 (HL) 的需求,而本我在人格組織中,是最基本的初步系統,其特質是需 求與激動。這就是說,當本我有所需求時 d 便處於緊張狀態中,緊張使原來的平衡遭受破壞,本質上必需得到滿足,才能站除緊

張而快復平衡。所以當有所需求的時候,使一心想望所求物的出現,更不顧及其他。依弗氏的說法,本我彷彿是一個故寵壞的孩

子,所求必須連成,否則便無理取鬧,以連到最初的目的而後已。這猶如人有所願墓時,一心只想願望的實現而不計其他一般。 然而無理取鬧的孩于,無論父母如何寵愛,如何盡力滿足其需求,對於超出能力限度之外的要求,終必有無法完成的時候。 例如摘星取月,便常是用為這一類的比喻。那麼當本我的需求事質上不能滿足時,叉將如何?弗若伊德則以為本我有幻想的能力 倫理學的心理觀

(4)

師大學報 四 第十六期

( 16 )

,如果所望的不能得到,便會用幻想來滿足。所以幼兒若得不到乳哺,便耽吸手指以代替,猶如望梅

-K 泊或畫餅充飢一般;甚至

在清醒的時候未曾得到的滿足,便會託諸夢揖,從夢襄滿足日間不會實現的願墓。這一作用,使父母對其無理取鬧的孩子,得以

其他的方法,安慰其摘星取月的失墓,用其他的物件,代替對星月的取索,也可使孩子欣然接受。

叉在智慧和願望之外,人有理性也是公認的一種特質。多數哲學家以為理性是最高的心智作用,用以判別是非善惡和真偽,

而定取拾。由此而推潰,則理性作用中無法避免價值觀熙。但是從心理學的立場君,便可使價值判斷的作用減少,或達到完全不

合價值的地步。無可否認的,理性之中包括了判斷作用,但是判斷的方向可能不是基於是非善惡,而只是或然(官皂白

σ 岳 3) 或可能(穹的巴 EEM 刊)。所決定的不是「是或非」(且 mzzd 司門。口問)而是「可或否」(甘心血叩門立仰。門戶自℃ um 己已。)。從願望之 為人所必有的特質來說,自然將趨向於「是」之一途,由此而包括了選擇作用。 選擇在哲學上涉及意志問題。近年心理學頗少談意志,而代以意願(戶口 Hgto 口),所指的仍然是心理趨向。把判斷作用和

心理趨向連結在一齊,便會產生選擇的結果。那麼從心理觀熙來君,理性中的選擇作用即是心理的特質之一;而以心理為出發熙

時,便會側重心理趨向的一方面,由此而言,出諸於自願的選擇或決定便在於本身。 無如理性作用受後天影響的成分極多。弗若伊德也以為超我(印戶有時品。)所包含的自我理想(開的 OFr 巳)和良心( 。。口阻。 MSS) 也是社會的產物,是後天學習的獲得經過內在化而成的一部分人格系統。而這一系統,雖然和本我同為人格的基 本因素,卸不是並行不悴的;反而超我有限制本我,或與本我相反的趨向在。於是在人格之中,便存有了矛盾。超我和本我作用 的強弱,觀二者孰佔優勢以為斷。行為的決定,可以暫時結束二者間的折衝'卸不能使二者間的矛盾消失;而且任一方面的獲勝 ,都會導使次一心理現象的發生,且殘餘若干心理問題。 以上三種人類特質,是哲學的論熙,也是心理的話題,因為這三種特質,也視為心理因素,而且和心理現象有密切的關係。 加上前三種心理因素:自卑、軟弱、與惶惑,將導致出若干情緒,往往構成心理或人的問題。

由心理因素而生的情緒作用

情緒原是心理狀態的一種。因為在這類心理狀態中,除了心理的激動以外,必然存有情感作用,甚或影響生理的變化,所以 特名之為情緒。若再就情緒的強度加以區分,則可有各種的情緒狀態。 在心理成為一鬥獨立的學問前,多數哲學家脅論及情緒的問題 •. 或分析情緒的種類,或辨別情緒的價值,或就情緒而探討動 機。心理學就哲學已有的觀熙,更加以延伸,也曾有簡單和復雜情緒之說,並對情緒存在時的心理狀況予以分析。此處所引用的 ,乃是就前述的心理因素所引起的情緒,加以說明。

(5)

( 17")

歸結前述兩類心理因素,至少可以引起兩種情緒作用:一種為恐懼,一種為希求。 恐懼之生,是由於心理上感到自卑、軟弱、與惶惑。人對其所生活的環境中之其他的人和物﹒因為感覺到自身的渺小而恐懼 大者,因為能力有限,有所不能抵禦與克制而畏懼,更對於所不知和所不能確定而愉喘不安,仍然是恐懼的作用。 哲學家和心理學家中以恐懼為基本的情緒者頗不乏人。所謂基本情緒,是與生俱來,或至少是生而即有的。嬰見出生之後, 使畏強光、畏大聲、畏位置的劇烈改變。因為嬰兒的反應簡單,或者為成人所能觀察的現象不多,所可見的是軀體的顫動或啼哭 。待到師長之後,恐懼表現之可見於外在的,是混身顫抖、面色蒼白、汗流淚背、毛髮森豎。至於內在生理變化之可以分析的, 則是腺液分泌的減少,內臟機能的遲滯。這些現象,是就客觀而得的資料。至於恐懼者本身的感受,往往要在恐懼的情揖消失, 靠岡憶做內省而主觀的描述。這種描述由於身歷其境者在當時不能保持全部清明的知覺,難以保留全部經驗而做完整的報告;或 是經驗者由於印象深刻而使當時的感受在追述時仍能歷歷如在目前,但卸因語言文字的限制,不能形容得淋離盡致而過如其分; 叉或報告者過甚其辭,予以誇大,也在所不免。即使有如是多端的缺熙,仍能相信恐懼存在時的感受,必然緊張和不安,和正常 情境中的感覺不同,故而不是受歡迎的狀態,可以斷音。 前述的恐懼,是在現質環境衰,有一個共體而可怕的目標所引起,故而反應也是可見或可以做化學分析的。但是由自卑、軟 弱、或惶惑所引起的恐懼,可畏的原因雖然有跡可尋,但反應則不似前者的明顯,往往只限於內在心理的激動,激動的程度可能 極為徽弱,以至個人也不能覺察,不會具體的說明,只是感到不安而已。加以人類心理的接雜作用,往往杯弓蛇影,自己製造可 怕的目標,陷自己於不安的情況中;而且這種情形,雖聖人也在所不免,所以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這種 畏悍的心理,雖然也屬於恐懼,但恐懼的狀態,則和一般實際情境中所生的暫時的恐懼不同,而且由此所引起的反應,可以斷言 屬於生理或表面的變化少,而以心理的變化多。所以恐懼發生的原因,可能是具體的,也可能是抽象的,更可能由共體而變為抽 象,甚至是無中生有的。由具體原因而生的恐懼,可以在時過揖遷之後,即形消失,或者以交替反射而改變恐懼作用,便不致對 心理引起重大影響;若是由抽象或幻想所引起,或是原為共體而經過抽象化的,便將影響心理狀態。從自卑、軟弱、或惶惑而生 的恐懼,便屬於後一種。 見童期以後的恐懼,抽象或幻想的居多,尤其有多數是社會化的產物,對心理的影響更大。其中最明顯的便是恐懼懲罰和貶 抑。緣人有社會性,而且在生活過程中,軍居乃是必然。要想和其他的人營共同生活,便要得到別人的同意和贊助,即是所謂之 由社會的承認(目 ωnEBgm 旦泣。口)到社會的贊許 (mSE 名宵。 53;

相反的便要避免社會的否定,尤其要避免貶抑或懲

罰,因為貶和懲都在否定之列,且更等而下之。在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情中,必然包括恐懼作用,既怕有所不能得,又怕有所失。 所以從這方面君來,人生決非坦途,而是宛如臨深歷薄的險境,要時時或慎恐懼,也就是時刻在有所畏陣之中,心裹的不安情形 倫理學的心理觀 五

(6)

師大學報 第十六期 _ L. /、

( 18 )

可想而知。 希求是由人的智慧、願墓、和理性而來、,可做下述的解釋。 在以好奇心為開始,從事探索之中,使產生了希求。以人的特有智慧,固然可以逼到探索的目的而有所發現,但是也由於人 類智慧的優越,引出層出不窮的好奇心,而致有永無立境的探索。每一探索到發現的途境越長,所用的時間越久,希求使成為不 可說亮的心理。再加以無盡的願墓,便成了無盡的希求。理性中的選擇或決定,也包括了希冀所選擇的為是,所決定的為可能。 三者中都存有希求的心理,其中包含著極為復雜的情緒作用。 統觀希求的心理,無論其目標為何,必然不失兩種期望,期望獲得,或是期望成功。在此種心理狀態中,必然有三種情緒作 用 γ 愉快、焦燥、和憂慮。愉快是因展望獲得和成功,若眼於終熙而感到欣悅;甚至把獲得成功變成另一起熙,幻想進一步的獲‘

得或成劫,由此而編織出種種美景,不但與所希求的相合,而且超出初步的希求之上。這是人的一種普通心理,由於希求而肯於

等待;因為期望較遠的美景,所以能移度過目前的難關;更由於所希求者是目前所無或超越於目前所有的,才使人類以及社會得 以繼續不斷的進步。 然而所希求者往往不是目前即能質現,甚至是永遠不能實現的,‘但是希求卸不因而停止,所以才有所等待。在等待的期間, 所想墓的愉快仍然存在,但卸伴隨著未曾實現的失墓,更充滿了因等待而生的焦躁與不安。焦躁中混合若輕度的價怒或厭惡,不 安中則含有恐懼與惶惑;再深一層,便到了憂慮的狀態,恐懼可能發生的變化,擔心希求終至落空。希求落空則成為失望,因而 便可能意識到失望的悲哀。所以在希求之中,質是包括愉快、憤怒﹒恐懼、和悲哀等多種情緒。當心理狀況陷入於為此等多種情 緒縈繞的情揖時,其感受必然難以描述。 上述援雜的情緒作用,經過社會化而盆形夜雜。就希求來說,所望的問然是有所得或者有所成,質際上仍然是社會的承認與 贊許,只是減少了避免消極的懲罰或貶抑,而重在獲得嘉獎而己,故而所草者多屬褒揚和獎賞的一面。從智慧所生的成果,如、 果是屬於創造的,必然要表現出來。此時的表現,不復僅是單純的滿足自己,而是要與人共享。其目的在於欣賞成果時,得到頭 獎。若所得到的與期望相合,則有「深獲我心」之喜;反之,如果所得不合初露,便不免有「曲高和寡」之膜。至於有關希求者 ,願望所寄的也便在於社會的褒獎 •. 期望為眾人所愛戴,所敬服、所尊重,以及所注意。於是演員希望得到觀眾熱烈的掌聲,上 司希望得到屬真的敬畏,衣錦者必不甘於夜行,善言辭者必不安於誠默。若基於理性的選擇,則更以能得到社會褒獎為前提,所 以捨逸而務勞,安貧而守節,馴至殺身成仁、捨生取義,放棄常人所希冀的切近利益,寧願忍受人所不能忍的苦幸。從社會的判 斷來說,從事此等選擇者自是難能可貴,但是從選擇者的心理分析,則是在希求社會的褒揚,惟其能選擇其難者,才見出其鑑賞 的不凡。

(7)

心涅的需妥

(19 )

心理學家所列舉的需要為數頗多,若就和前述心理因素有關的需要而言,則仍然可以分為兩類。一頓與自卑、軟弱、及惶惑

相闕,由此而生的需要是安全和依賴;另一類與智慧、願墓、及理性相闕,由此而生的需要是成就和遵從(口。口卅日旦品)。

心理學家常用幼見的表現來說明心理上安全的需要,而且安全和依賴幾乎是不可分的。其賞這種心理需要不但明顯的見於幼 兒期,並且可以推溯到嬰兒期。試以出生前後的嬰見來講,如前述的假想,出生以前,嬰見在母體內所處的是一個雖然狹隘,但

卸舒適的環境。因其小,所以胎兒無論是靜丘或轉動期間,都有所憑依,而所接觸的又是溫柔的母體。賀摟(出自古

44) 在從事

愛的實驗研究峙,對愛所做的運用定義便說愛是一種溫柔親切的感覺,堪稱為切實的解釋。胎見動靜皆有所憑依,所依的文恰好

溫度相合,感觸相同,自然不會有任何不安。但是在出生以後,環揖突然改變,而且空無著落,不安便從而發生。母親習慣於用

柔軟的協撫包里嬰見,在嬰見睡眠時周閏附以鑫枕之類,未嘗不可觀為對嬰見安全的供應。被重重包裹,四周附有枕鑫的嬰見比

較容易安睡,在懷抱中文比在床上容易入睡的嬰見可能即是需要安全的例證。 到見童期結束為止,依頓的傾向最為明顯。見童需要成人喂食、若衣,甚至耍成人陪伴入睡,不肯獨自相處,不肯單獨進入 新環頃,初入幼稚園或小學的見章中最為常見,即是必讀有所依頓,才感到安全。 青年期的獨立行為雖然超過依賴,但是依賴的心理卸仍然存在。此時期可能將依賴父母的心理,轉而成為依頓同伴,最明顯 的是當其外出的時候,必績有伴才肯上街或是從事休閒活動;而缺乏密友的青年,便表現孤獨和畏怯﹒青年的孤獨並非獨立的表 現,乃是缺少安全感,不敢介入人畫,甚至不敢加入於同年齡伙伴中。無論其表面的理由是不屑於或是有所不好,實際上乃是這 兩種心理需要的驅策使然。 待到成年以後,做乎已經共有充分的獨立能力和安全感,因為成人已有了較多的自衛和生活的技能。然而心理學家卸相信, 成人仍然有安全和依賴的需要,察諸事實,確也有諸多證間。依社會習俗言,男性勝於女性,富有獨立的精神。故夫婦之間,妻 子需要丈夫保護,需要丈夫慰藉,更需丈夫明證愛自己,否則便會失去婚姻中的安全感。然而事質上,丈夫需要妻子照料衣食,. 需要妻子噓寒問暖,沙利文(自..∞ -PES 口)說,丈夫甚於妻子,.,更需要妻子明白顯示其愛,方才能確定其本身的安全感。夫 婦地位,雖然被視為齊等,若從心理方面分析,妻子對丈夫的愛護,實是母性的延伸,而丈夫之需耍賢妻,需要溫馨的家庭,否 則便感到空無著落,也是需要安全和依賴的證朗。所謂英雄能獨立,必額將其全部生活包括在肉,才能下定論,往往表面上最堅 強、最富英雄氣概的人,更需要有所依頓和有所仗恃。 其次就男性的事業而論,需要合作者,需要工作順利,其間便包括了患得患失,為前途而憂慮等諸多問題。除非對所從事的 倫理學的心理觀 .1:;

(8)

師大學報第十六期 f\. ( 20 ) 職業,相信地位穩固、收入豐厚 γ 且有足侈的養老金或退休金者,在事業方面便不會有充分的安全感。這是因為一方面男性的責 任感,自知有供應家庭生活,教育子女的責任,一方面是社會習俗,始終以男性為中心相染而成的風氣所致。 從心理的觀熙而言,安全和依頓的需要,並沒有性別的差具。弗若姆(開﹒吋『 OBB) 以為人的心理上有一種統屬的需要,即 是需要有所依屬。其初是依屬於自然,在社會文化進步以後,人和自然的距離日趨日遠,所以故而依屬於人。如果被人愛而叉有 所愛,心理上便有了寄託,才不致感到寂是孤單,以為自己孤立於天地之間。如果心理上有所依屬,雖然所屬者遠在天濫,仍然 可以保持安全感。證諸人的心理感覺,這一說法也不無道理。有所依屬則在緩急間有所信韻,平時也有所安慰,才能增加生活的 情趣和勇氣。 不過若從自卑、軟弱、和惶惑的心理因素來君,則安全和依賴的需要更為明顯。因為自卑,所以需要偉大來彌補;因為軟弱 ,所以需要強壯來支持;因為惶惑,所以需要明哲來指引和保證,如果這些本身無可挽救的缺熙,能移從另外一個來源中得到補 償,便可減低原有的恐懼和不安,並且得到安慰與滿足。式傲的子孫樂於稱道顯赫的祖先,身體弱小者幻想自己可以成為拿破侖 式的英雄,優柔寡斷者要別人代做主張,叉耍一一冉保證所主張的是最明智的決定。這種心理需要的延展,使每個人都要找出一些 可資憑依,可以仗悴的對象。對象可能是人,也可能是物,更可能是自己編織出來的想像。無論是具體或抽象的目標,只要有所 憑藉,便感到安全,從而增加了信心。 由智慧、願墓、和理性等心理因素而生的心理需要是成就與遵從。心理學家相信成就是一項普遍的需要,而成就的種類甚多 ,最基本的是由於人的創造能力,從創造表現上求詮賞自我的存在,更從而證貫自己的能力。由於成就需要的驅策,使人在艱難 困苦之中,不屈不撓,不達到成功不已。成就需要的表現,從最細傲的事件以至成大名立大棠,無所不在。幼見拒絕成人喂食, 寧願自己笨拙的拿匙筷攪動,將食物狼藉滿地,以致吃到口中者雖極有限,也不肯放棄自行嘗試的機會;或者拒絕成人代為若衣 槃帶,寧願自己把紐扣張冠李戴,也不以為杆,便是極好的例訟,從青年到老年,對於自己正在進行的工作,寧願一試再試,不 肯中途假手於人,且不願採納別人的意見,要獨自完成,才能獨享成功的快樂,且在完成之後,不但對自己的能力增加了信心, 而且可以得到別人的欽敬與重棍,便是極常見的事例,並由此可以了解此一普遍的心理需要。 願望和成就的關係,超出智慧和成就之上。此種關係不似後二者之間,事質上可成正相關;因為成就能否出現雖不可預定, 願望其出現則是一般的心理。願草之和成就有關的,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純屬於個人的,猶如艾德洛 (PKHER) 所說,每人 都有一想像中的最後目的,此目的即使不為個人所覺知,但卸是指導個人行為,形成個人生活方式的依接。艾德洛相信風此種目 的在幼年已經建立,其後便遵循此最終的方向進行。如是便在一生當中,時刻希望有所成就,或分出階段而逐步求其實現,或 一往直前,貫徹始終。另一種是和別人比較之下產生的,但是需要卸是最初即有的。艾德洛稱之為力爭上游 (ω 玄武口的問。叫

(9)

的忌。丘。旦司),在社會中即形成競爭。也就是心理上一面期望自己日新月異,一面希望能出人頭地清而出人頭地即是在和別人 比較之下,能移勝過別人。所以勝人之處,當在某些事實的表現上,如果有事實為證,便可使自己得到成就感,而滿足 7 心理上 的一種需要。艾德洛的觀熙,雖然出自於假說,證諸事實,亦有足徵。就人的願望來說,最基本的為求生,故而但得溫飽便可為 最終目的,如果事質確如所願,便會感到滿足,因為求食得食、求衣得去,便是成功的證間。如果所願更高於此,歸納人在社會 中的願墓,往往不出兩途,即是求名或求利,如是依願望無窮而且一一口,所需要的成就也會層出不窮。益以所有的才智和競爭的習性 ,便可能應用種種計謀手段。姑不以價值觀熙判斷計謀手段的當否,僅從心理需要來說,無非是為滿足一己的成就感而已。 理性能移助長成就的需要,且能使成就實現,而且在滿足基本需要的成就之外,多數是受理性的指引。以公認的人是理性 動物來說,可以解釋人類需要的繁多,乃是人有理性所致。但是另一方面,理性既為判斷和選擇的指引守則在全求成就的過程中 ,理性亦將指引判斷和選擇,使其接近於成就方面。而人類社會既係由多數人所組成,個人文有待於別人的協助,便不能一一意孤 行而獨行其是,所以必須顧及別人,尤其應顧多數人的一意見。在此種情形下,個人便要犧牲一部分自己,或至少對於自己所願霄 ,而不為多數人所贊許者,有所禁制。捨已從眾即是心理學上所謂之遵從。由這一方面君來,遵從似乎是後天學習經過內在化而 成的心理需要,並非先在的。不過若依人需要營蠹居生活而昔日,則先天即有接受韋儕影響的能力,亦屬可能;再證諸依賴的需要 ,可知人不能完全獨立,必須有所依附,依附郎含有放棄若干自己,容納別人的作用;如是個人不僅不能完全為自己的主宰,甚 且無從主宰別人,若在人己之間有所矛盾,勢必有一方讓步,或者雙方折衷。讓步與折衷便含有遵從的成分在。郎以最切近的事 實而言,人須賴別人以滿足自己生活的需要,同時便要對別人有所遵從以獲得所需要的幫助。理性頗能使人從事此等利害判斷, 因而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途徑,等而上之,理性更使人接受社會文化的約束,使其雖不頗為而勉為其所當為,雖欲為而不為其所不 當為,如是便將對於人的遵從,轉變為對抽象制約的遵從。社會習俗之對人的約束力,即是由人的理性指引而實現;人之所以能 移入鄉隨俗,即是由復合而成的遵從需要而生。所以社會心理學家把這類需要認為是演生的動機(會旦司且自己才 2) ,或中級 的動機 (mon 。口管司(中可 2) 是由基本的需要而生成的。

倫理道德的建立

{.21 ) 過觀前述各節,由於人對環境和本身的覺察,自知其卑微、軟弱、且多方惶惑,從而產生恐懼;恐懼巨大,恐懼強壯,恐懼 所不知或不能定,進而恐懼由此種種所加諸於其身的傷害。授諸人求生的本能,必然曾經力圖克服本身的弱熙或缺無;乃在嘗試 多端之後,仍然有所不能,並有所不能定,便不免對本身感到不滿或遺憾,由是而生出需求,需要依賴和安全。但是所需要者既 d 不能由自己滿足,便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偎諸於另一種力量。此種力量是由想像而生,不在宇宙高物的任何一種中。因為從多, 倫理學的心理觀 九

(10)

師大學報 第十六期 O

、〉一種事實的顯示趴在宇宙萬物之中,人仍然是最會耐用自物或克制萬物的,叉以人的好勝心來說,也不願承認任何感官所能覺察的

必﹒事物,勝過自己;則此假想的力量,將是視之而無形,聽之而無聲,然而卸叉有無邊的威力,有無盡的智慧,無所不在,叉無所

〈不容,不能窮其境界﹒是以無限,無生無誠,是以悠久‘',無物能移勝之,無所缺失,是以完美,集所有偉大,浩瀚'悠久於一齊

,便成為一個無所不知司,無所不能,文無所不在的,不知其為何物的目標。這一目標,卸又和人最相似或最接近,是宇宙的開創 者,故宇宙萬物盡在其包羅和統御之中,且含有其超越的力量;但因物有差等,所以所舍的超越成分便有多少之分,而人是含有 該成分最多的一類,所以與之最相似且最接近,最能循其道而行,也最易同復至其所來的方向。如是便形同此超越與人同在, 能移拯人於患難疾苦,也能使人重復成為其原來的一部分。如此設想,使彌補了人原有的缺陷和弱熙,當我顯得過於渺小的時候 ,有一個無出其右的偉大為後盾;當我覺得過於軟弱和無能時,有一個最強壯而又無所不能的做支援;當我有所不知或不能確定 的時候,有一個全知和最高的主宰做指引,如是尚復何懼 1. 這種設想,可能即是西方的宗教思想和中國天道論的來源。在宗教思想中,所設想的至大至偉,全知全能的是神或上帝。上 帝是宇宙的開創者和推動者,是宇宙的主宰。宇宙萬物的生成和演化完全依照上帝的意志。以基督教思想為代表,人是上帝的于 女,則人最似上帝的形相和智慧;但是人為上帝所創造,所以不能自行創造而必領服膺上帝的命令;人雖然沒有上帝的知能之高 ,但上帝卸時刻顧念到人,所以人雖然有所不能與不知,卸可以得到神的指示以解其困惑;甚至對於人所最不能確定,因而最為 恐懼的死亡,也可委諸於上帝的安排,最後問到神的部分,而得到更多的滿足。有了這種想法,使人在顛困失囂的時候,能移安 於命運,並且度過或忍受其遭遇。 中國未曾形成神道思想的宗教觀,而將人的想望委諸於天。雖然老子重在自然,但以儒家的思想為主,天便是形成宇宙和統 御宇宙的最高主體。如「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顯見天便是宇宙的默默無言的主宰。天道高明無窮,所 以「維夫之命,於種不已。」且繫日月星辰而覆萬物。然而儒家之超脫宗教思想的觀熙,是重在天道,即是自然之理,所以常就 宇宙現象而論,言及天便連帶說到地,天地共同形成自然的道理,所以說「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 測。」而且天地之博厚高明悠久之道,與人相近,所以可以用人道配天地之道;阻道的最高原則是誠,這就要靠人自行裁抑,自 行努力,先盡人才能聽天,如果人力有所不遠,則既然已經盡了一己之所當為,最後便只有委諸於天;如顏淵之死,孔子說是「 天喪子,天喪子。」是在無能為力的時候-,用天命來求安慰。但是這種委諸天命的心理,並未減少對本身的策勵,相信自己的力 量是受之於天命,更可見出對天的信賴,如「天生德於子,桓臨其如于何!」便是。 以一個抽象的信賴者為支柱,使人對於不能抗力的威脅與災難,能移忍受;對於不能解釋的現象,有一個暫時的說法;並且 能移承認一切,已經發生的為必然,而對於尚未發生的仍然存著希望和信心。有了這樣的一個信賴者,便會感到比較安全,也可減

(11)

('23 ) 少對自己的不滿和遺憾。 信騙者既然有如此的力量,對本身有如許的作用,那麼本身對信顧者,也應該有所作用,彷彿是一種義務一般,以連繫二者 的關係,從而生出道德義務或倫理責任。以宗教的道德義務而論,首先是對神的敬畏、尊崇、信仰、與服膺;進而推演神的意志 、,既然神創造了多數相似的人,必然希望屬於同類的人能合衷共濟,上體神意,共同生存於宇宙之中。於是神愛人,人也要五喔 ,如此服膺神以求神與之間在和佑麓,遂逐漸形成宗教的道德觀念,藉所依附和仰賴的神以自慰,也藉神以維繫人和人的關係, 用以保持所形成的社會組織。這種組織,表面君來是對人的約束力,但組織之所由生以及約束之所由成乃出諸人的本身,而且是 人為了滿足自己而發展出來的。 儒家對天的欽敬和信賴,無殊於宗教家的觀熙。但儒家未曾把天予以神化,因為天道高速',其可究詰'遂退而論夫人的關係 ,人既承認天道為如是,便應該從人的本身做起,以人配天。是在有了一個最高的可崇敬和可信韻者以後,行遠自逝,遵循五達 道,共備三達德,以本性之仁出發,由修己而處人,因人間關係的適當維繫來達到天道的旨趣,.如是便形成修身和待人的道理, 成為人的倫理責任。倫理責任,表面上也似乎是約束個人的信條,使個人必須有所為和有所不為;然而為了個人的生存,為了滿 足個人的需要,便不得不如是。故而表面上的約束,並非來自於相反的方向,出發熱仍然是為了個人,也就是社會心理學家所說 的,這不是約束而是動機或目的,是由初級的基本需要演生出來的中級需要。 人既然為了個人的生存而必須和別人發生聯繫'因而便必須有傳達一意見和溝通一意見的工兵。以人類的智慧,遂創造出語言。 由若干聲音的連接,代表各種不同的一意義,經過多數人的同意,使得由聲音所構成的一意義得到公認;再伴隨著手勢以及姿態,不 但賦予有形事物以名稱,而且可以表明抽象的意見。於是一個人若要得到別人的幫助,必須使其所發的聲音或所傲的手勢,能移 為別人所了解,那麼便必領隨從多數人所常用的聲音或手勢,其中已是包括了遵從的作用。反之,倘若個人仍要保持其特立獨行 ,自以為是的態度,自然無妨自行創造自己命囂的聲音或手勢。然而卸不能使別人了解,也就得不到別人的幫助,所以遵從也不 是由外而來的加諸於個人的壓力,而是個人為了生活,乃是勢所必然。 由多數認可的公眾意見,構成人的行為方式。在初期社會真,經過公認的行為方式顯然只限於人們發生聯繫的地區。在某一 個地區之內流行,遂成為民風和習俗。而民風和習俗之富有地區性,使基因於此。在此地區之內的成人,誰知其風俗,依照風俗

而行,才能被同區域的別人承認為其中的一分子,也就承認了彼此間的關聯性,才肯患難相恤,疾病相扶持,這是人之社會化的

發生。成人為了自己的下一代仍然能修生活在這個地區之內,仍然能修得到別人的幫助,便把應行遵從的行為方式教給下一代, 遂產生了家庭教育,也使家庭組織更為堅強,建立了夫婦、父子、兄弟、和長幼的關係,因而家庭成為最早的社會機構(切。且已 古自己芷江呂)。文在同時,由於個人和別人的關聯,不僅限於家人之間,面是有很多家人之外的人,尤其身為一家芝主的家長 HU 仙理學的心理觀

(12)

,

ç

.~4

Y

一一一間

,需要其他的家長站在阿接地位上互相溝阱,這些本無血統關係

4

卸要互助以謀生的人遂成為朋友。然而這些可以成為朋友峙,人

,寸圍然,能移國需要而五呦,也龍由各自利害的差別而爭競'於是使需要寫一個為眾人所尊祟的人,在取予雙方不絕平衡的時帳,

主持公道,以維持聯繫',這樣的﹒人便被推舉為領抽。既要領柚維持眾人的關係'眾人便要尊重個柚的意見;領柚既然是為眾人而

服務,眾人對領袖便要極力擁戴,由此叉形成君臣的關係'成為大而完整的社會擴構。每個人生存於社會機構中現要使社會機構 發揮其功能卜便要依照功能的方式而行為,於是建立了父子有親、君臣有義、"男女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倫常關係。依此 而應該父慈、子幸、兄良、弟弟、去義、婦聽、長蔥、幼順、君仁、臣忠。 這十義的倫常關係'是兩兩相對的。從任一對來君,都是五相對應的,是人和人的關係。如果把這種關係當做因果關係來君 ,似乎可以解釋為父慈然後子幸,兄良然後弟弟,夫義然後婦聽,長萬然後幼順,君仁然後臣忠;也可以反過來說,父不慈則于 不幸,兄不良則弟不弟,夫不義則婦不聽‘長不蔥則幼不順,君不仁則臣不忠。無如這樣解釋,是把相對的一方置於主動地位, 而另一方則處於被動的情境,兩者並不平衡,而且居於主動者成為因,居於被動者則成了果,責任只寄於一方面,顯然不合人間 關係的相互作用。因為在人和人之間的作用上,是錯綜交織的,如果不子以分割,便難斷定孰是因或者孰是果。若將上項關係逆 轉,則負作用的方面便成為子不幸則失不慈,弟不弟則兄不良,婦不聽則夫不義,幼不順則長不蔥,臣不忠則君不仁,仍然有主 動與被動之別,不過成為主客易體而已。在這種解釋下,倘若相對的雙方都不採取主動,只等對方有所表示再予以相對的反應, 豈不永遠無法形成人和人的關係,而成為散漫的一室。 但是若從心理的觀點心來分析,則每個人都是一個主體,各木其分而行,所以為究者慈,為子者幸,為兄者良,為弟者弟,為 夫者義,為婦者聽,為長者蔥,為幼者順,為君者仁,為臣者忠。這慈幸良弟義聽蔥順仁忠,不是出自外在的要求,而是或基於 人類本性中的人情,或由於認清自己的角色,自發自動而成的。親子之情由於天性使然,動物尚且有研績之情,有反哺之義,人 之老吾老和幼吾幼自然更甚於動物;兄弟比肩而生,同出一體,共為父母養護成人,朝夕相聚,自然有友于之情;夫婦聯為一體 ,由於天生異性的需要,情愛更是必然,這是由於人的天性如此而成的。長幼之間的意與順,是親子情感的延伸,所以老吾老以 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見孺子入於井,莫不有忱惕側隱之心,仍然來自於人的本性。至於君臣的關係,則是因社會化而 演生出來的中級需要,是為滿足初級需要的必然。如此君來,相對的任何一方都沒有先行施為的責任,也不會要求對方必領擔負 任何義務弘而是在生活中,為了滿足個人的需要,而生出的必然的情感,由情感而形成如是的行為。如此說倫理道德便不是外在 環境加諸於個人的約束,而是個人生活的內在的要求。 既然個人要求行為的方式,便要依照方式而行,所以要從本身做起,即是修身。修身要靠自我省察和自我控制,屬於良心和 自律,修身所能連到的程度,便要以自己的力量以為斷,尤其耍以自律的力量為定評。因為良心不過知覺行為的蛾否,能否知其 師大學報 第十六期

(13)

不當為而不為,或者知其當為而為之,靠著基於良知而生的自律的力量。此時行為的約束力,不是來自於別人的,也不是由眾人 共認的行為方式的要求,而是一己的良心。因為行為表現於外,別人可以覺察,動機在未發而為行為之前,只有自己能覺察其驅 策力的街激,便只有靠自己省察,來決定是否應該發洩出來。自律較強的,可以阻止自己不當行為的發生,但是卸逃不過自己良 心的責難,因為生出這種不當的一意念而自咎。為使自己不受良心煎熬,儒家提出修身以誠意為主 •• 「所謂誠意者,母自故也,如 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謊,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便是指明行為表現,不是因為能被別人覺察而要戒慎恐懼,是為了避免 本身良心的責難而然的。以不欺暗室屋漏為慎獨的方式,並以隱徵必見而自行警惕,所以中庸叉說 •• 「莫見乎隱,莫顯乎傲,故 君子慎其獨也。」一一冉指出慎獨的重要,是有鑑於良心的自賞,甚於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難堪的程度,甚於外在的指捕或懲 罰。所以必須從本身做起,以誠為物之終始,所以君子以誠為貴,誠於中者才能形諸外,才能成為表里如一的君子。 姑將君子這一名號暫置勿論,單從由誠意而生的本身的感覺,便可君出還是內在心理的需要。因為時刻不懈的自我省察,所 以無妄念、無過言、無過行,便無頭懊悔,無所自咎,自然會感到胸懷坦蕩。坦蕩的胸懷,是由於反身而誠得來的,孟子說樂莫 夫焉,近做乎西方快樂主義求樂的目的。其實如果不把這種心理情況歸結到過高的快樂程度,便很可說是心理安舒的揖界,即是 免除心中的忿健、恐懼、和好樂,而達到不惑、不憂、和不懼的地步。不惑不憂不懼的心理情境,乃是個人所想望保持的,也就 是所企求的衷心安泰,而這三者便是儒家所謂之三連德,分明是儒家君到人心的真正需要,也君到心理需要的滿足,揣在自己身 體力行,能移自行律己以修身,使近似力行的仁,修身以仁,也就合乎待人的原則,仁者之好人和惡人,也正是把我和人 L 以及 人和多數人關聯在一齊的社會公認的原則,其作用尚不只限於直接和自己接觸的人,更將擴而大之,為所有人所公認,所以「克 己復體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再進而從為仁由己出發,印證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恕道,是從人同此心 ,心同此理體認,以我心度人心,則人心猶如我心;以人心證我心,則我心亦猶人心。如是我所欲者,也是人之所欲,我所惡者 ,也是人之所惡,若要我之所欲能移如願'便不應妨害人之所欲者;若要我之所惡能移消餘,便不應勉強人容納其所惡者。便成 為人和人之間的五諒關係'並進而成為人和人間的同心協力,五助與合作。在待人適度時,則人己兩方,都處於和樂的情墟中, 而這情境,必然符合喜怒哀樂發而皆中節的情境,也正是所謂之天道, e 所以「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便達到了處世和 配天的完美揖界。到此時個人的心境,可以稱之為仰不愧於天,俯不作於人,仍然是胸懷坦蕩,衷心和樂、不惑、不憂、和不懼 的情況,也正是人故故以求,終生想望的心理狀況。

(

2有》 結 毛主L P 口 世俗言及倫理學者,每以為倫理道德原則,失之過於嚴肅而不近人情;至言及行為規街時,文易君成為乃是出諸道貌岸然的 倫理學的心理觀

(14)

師大學報 第十六期

G

26') 一四 失于之口,故做嚴詞正義,強人所難。此種說法,乃是誤以為倫理學是涉及限制行為的原理原則,與人性相連,尤其不近人情, 以致在論說時,為由從學問而虛與委蛻,在行為時,使仍我行我素,希圖以一己之聰明,矇騙他人。其結果使教育中之修身之道 ,成為教條,雖晶宮里者譯詩,而聽者邦本其反抗心理,仍然等閒視之。 若從心理觀熙分析倫理學,則可君出倫理學的形成與建立,乃是應人類切身的需要而生。倫理學之約束行為的部分,固然若 眼於多數人,然而個人即是此多數人中之一分子,苟無盡體,則無以維護個人,故個人雖因附合多數人而彷彿有犧牲自我的部分 -,實際上由所謂之犧牲而傲的貢獻少,從貢獻而得問者不知若干倍礎。若明白這種道理,便知倫理學的原則以及道德行為規範' 、不是由外而內的約束,而是出自於內在心理的需要,則所謂為星體、為國家,甚至為全人類者,歸根結蒂,仍然是為自己而已。 由此而論,則倫理道德教育,苟能拾棄嚴肅的外貌,不以訓誠的口助出之,而代以心理的分析,由自我省察而發現行為的原 理原則,將可變外在的要求而成內在的自頤,而出諸自願的行為,以有最強烈的動機,必將更為有故而確賞。 從心理觀熙推究倫理道德,可歸結為下園。

(15)

(對?

倫濯道德溯扁舟聞

、自卑 .• 渺小 個

理願智惶 性鑒‘慧惑a I[} 理 選判無創好無 擇斷窮追奇知 因、、 素 表採 現索 軟弱 •• 無能 師大學報第十六期 情 希恐 緒 求懼 、圓圓圓圓-.-/ 作 用 悲憂↑俞憤厭怨 衷慮快怒惡恨

社 會 要

1. ...

.., 倫道宗 理一一德一一教 獎一一褒 懲一一貶 賞揚罰抑

---﹒『戶---^---、 依成依安 從就賴全 IL.' 理 需 修 身

理、|

道律 己

/1\\

處待配 世人天 化 德 倫 德 r -f了 一五

(16)

14

< 每閻麗~~,~聞單單

REFERENCES

(∞的 )s Harcourt, N. Y. 1927.

Adler, A.: Practice and Theory of Individv.al Psychology,

Allport, G.W.: Pattern and Growth in Personality, Holt, N.Y. 1937.

Thomson, Pengu.in Classics, 1953. AristofIe, Ethics, Translated by J.A.K.

Freu.d, S.: The Ego and the Id, Hogarth, London, 1947.

Hogarth, London, 19是8.

Freud, S.: 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Freud, S.: Civilization and Discontents, Hogarth, London, 1930.

Frend, S.: Inhibition, Symptoms, and Anxiety, Hogarth, 1936.

Fromm, E.: Man for Himself, Rinehart, .N.Y. 1959.

Fromm, E.: Individual and Social Origins of Neu.rosis, in Levi 峙, Tl:e ,可Tor1d of Psychology, Braziller, N. Y. 1963.

Haldane, E.S. et al: The Philosophical Works of Descartes, Cambridge, 1968.

1963.

J ames, W.: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 A Brief Course. Pap.

Lewin, K.: A Dynamic Theory of Personali ty, McGraw- Hil1, N. Y. 1936.

Human Poten tiali ties, Basic Books, N. Y. 1958.

Murphy, G.

N. Y. 1938.

Murray, H. A.: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ity, Science Ed.

1947.

Sullivan, H.S.: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orton, N.Y. 1953.

Found.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6 項,並以「31

(三)非屬前目所定相關科、系、所或學位學程畢業,取得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學分學程證明,且從事就業 服務、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或職能治療相關工作一年以 上。.

在 2019/20 學年起,在教師職位學位化政策全面推行的情況下,資助學校核准編制內的所有教席均為學位教師職位。在 2019/20

我們堅信所有學生都有能力學習,而且在智能方面,各有所長 。 因此,擬

有學生的作 有學生的作 有學生的作 有學生的作 品未能儲存 品未能儲存 品未能儲存 品未能儲存 老師的信.. 老師的信 老師的信 老師的信

個人資料」、「職業退休豁免計劃指《職業退休計劃條例》所指的職業退休計

3、參加庇護職場見習者應經地方政府職業重建個案管理評估 推介,且參加見習人數不得超過該單位或地方政府核定之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