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普丁時期俄國公民社會發展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普丁時期俄國公民社會發展之研究"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普丁時期俄國公民社會發展之研究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414-H-004-028- 執 行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林永芳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沈彩雲、費彥誠 報 告 附 件 : 國外研究心得報告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31 日

(2)

普丁時期俄國公民社會發展之研究

(精簡報告) 後共民主化的相關文獻指出,促成東歐及蘇聯共黨垮台的諸多原因之一,在 於公民社會的崛起與動員。從民主先進國家的經驗來看,一個獨立自主且蓬勃發 展的公民社會是監督制衡政權,使民主得以鞏固和深化的必要條件。因此,關於 公民社會的民主功能,往往成為探討民主轉型與鞏固的重要課題。準此,俄國公 民社會制度化的程度、類型與發展趨勢,如同政黨體系的角色一般,提供我們檢 視普丁政權與公民社會的關係,以及俄國民主現況和前景的另一個重要指標。 普丁強國策略的威權特性,在於中央力量強化的同時,卻也限縮了原本社會 的多元發展空間。二00四年北奧塞提亞共和國貝斯蘭中小學恐怖攻擊事件之 後,普丁以防恐之名,行總統擴權之實,例如取消地方行政首長普選,改為總統 提名經地方議會同意,迫使地方菁英向中央輸誠;改變混合選制,取消單一選區 多數決制,改為政黨比例代表制,同時將原本5%的政黨得票率門檻調高為7%, 以便扶植全國性的權力黨;更挑選出126名支持政府的全國與地方公民社會團體 代表組成公眾院(Общественная палата),藉以收編公民社會並取代部分國會 及社會倡議的功能。普丁政權鑒於非政府組織在喬治亞、烏克蘭與吉爾吉斯坦等 「顏色革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乃於二00五年底透過「非政府組織法」加強 對公民社會的管控。 儘管普丁利用各種場合與國情咨文,一再宣稱俄國發展公民社會的必要性與 重要性,也透過二00一年在克里姆林宮舉行的公民論壇(Гражданский форум) 與公民社會團體首次正式對話,更在二00四年成立總統諮詢機構-促進公民社 會 與 人 權 發 展 委 員 會 (Совет при Президенте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по содействию развитию институтов граждан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и правам человека)展 現對公民社會的支持,然而根據「自由之家」的評比及學者的研究發現,俄羅斯 公民社會的發展不進反退(Evans, Henry and Sundstrom, 2006)。究其實,公民 社會的起源、形成,以及力量的強弱,始終取決於俄國獨特的政治脈絡與制度安 排。從戈巴契夫的蘇聯末期到普丁的後共俄羅斯,在國家與社會關係變動的歷史 關鍵時期,形成了四種類型的公民社會:(1) 政權發起的公民社會,1985-1988; (2) 社會動員的公民社會,1989-1993;(3) 非制度化的公民社會,1994-1999(Lin, 2003);以及 (4) 被收編的公民社會,2000-2008。 從蘇聯末期以來的發展經驗來看,俄羅斯政治變遷的主要動力,往往來自統 治階層由上而下的權宜性制度安排。探究俄國公民社會的發展脈絡,仍須著重於 普丁政權的本質和制度遺緒的影響。因此,帶有民粹色彩和技術發展取向的威權

(3)

政體所支配下的社會組織利益,符合俄羅斯國家統合主義(state corporatism)的 發展模式。蘇聯制度與後共轉型過程的遺緒也如同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 般,影響公民社會的發展軌跡。國家與公民社會的界線再度模糊,帶有反抗當局 性質的非正式「第二社會」或「平行社會」,如「另一個俄羅斯」(Другая Россия) 和「異議者遊行」(Марш несогласных)等反對運動,難免以衝撞體制手段來 爭取訴求。 從普丁政權與公民社會互動的一連串制度安排與法律規範,如促進公民社會 與人權發展委員會、公眾院、非政府組織法和反恐怖主義法等,以及對電視媒體、 政黨、青年運動和反對運動等社會力量的管控等,其用意即在於侷限公民社會的 自主發展,雖以收編取代鎮壓以維繫政權的穩定性及正當性,但也導致俄國民主 化的倒退。儘管後共俄羅斯雖然定期舉行多黨選舉而符合「選舉式民主」(electoral democracy)的起碼要件,然而其民主運作的方式在於保留民主形式而無民主內 涵的「管理式民主」(managed democracy);而民主在俄國的發展則是不受外力干 涉、符合國情的「主權式民主」(sovereign democracy)。因此,普丁時期俄羅 斯的國家建造過程與真正的民主體制相去甚遠,國家的強化反而限縮了社會多元 的發展空間。就政權的本質與類型而言,愈來愈多的研究顯示,俄羅斯已名列威 權主義國家之林,例如「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所歸類的「半鞏固的威 權政權」(semi-consolidated authoritarian regime);或充其量僅是選舉背書的「競 爭式威權主義」(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Levitsky and Way, 2002)與「選 舉式威權主義」(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Schedler, 2006)。 從比較的觀點來看,二十八個後共國家雖然承襲類似的共黨制度遺緒,但在 歷經艱鉅的轉型過程後,已呈現出不同的民主發展類型。從地緣民主光譜來看, 中東歐國家已逐步地趨向民主鞏固,而獨立國協國家卻是朝向威權鞏固。昔日的 冷戰鐵幕雖已卸下,但民主與威權的兩極化發展,仍舊在後共地區形成一道無法 跨越的政治藩籬。解釋後共地區民主轉型的差異,通常在於內外結構因素,以及 菁英的策略抉擇。中東歐國家的民主機遇在於國際連結、地理鄰近和文明取向, 也就是歐盟東擴的磁吸效應。獨立國協除了面臨「顏色革命」的離心趨勢外,其 民主困境仍在於總統權獨大、反對力量式微、傳統主義的復甦和國家認同問題。 如果完善的民主制度仍是政治權利與公民自由的最佳保證,那麼在缺乏有利的外 部因素之下,獨立國協國家該如何清除其民主障礙,繼續邁向正確的民主轉型路 徑?過去共黨政權的轉型經驗顯示,如果不是領導階層由上而下的約定轉型,或 是政治菁英的分裂導致宮廷政變,那麼由下而上激進的群眾動員或是流血革命必 應運而生。當選舉已成政權合法性的來源,而國家治理的績效往往是政權正當性 的基礎時,一個選舉舞弊、效能不彰的政權,或許提供獨立國協人民「當家作主」 的最佳契機。

(4)

從公民社會的內部組織(自主性、調適性、凝聚力、經費自足和公民文化素 養)、外部結構(獨立的媒體、充分的諮商網絡、憲政主義的落實和有效的國際 非政府組織聯盟),以及與中介領域的互動(政治社會、經濟社會、國家)等制 度化的各項指標來看,普丁時期俄羅斯公民社會的發展仍是低度制度化,其中國 家的角色更是難辭其咎。若「國家建造」(state-building)的定義如部分學者所言, 乃「菁英打造權威以建立政策制訂與執行的結構性架構之過程」(Grzymala-Busse and Luong, 2002)或是國家擴大對社會的整合、收取、決策、裁決和強制能力的 過程(Smith, 1999),那麼普丁的鐵腕治國顯然使俄國暫時免於衰敗國家命運, 其主政八年之績效亦贏得多數俄國人民的認同。然而,層級式的官僚體系欠缺民 主素養,加上社會力量的邊緣化-侍從的政黨體系和被收編的公民社會,都只會 加速去聯邦化的單一制威權國家建造,反而阻礙了民主發展。 《參考書目》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не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организациях, М.: Ось-89, 2006.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б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объединениях, М.: Ось-89, 2006.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б основных гарантиях избирательных прав и права на участие в референдуме граждан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 Ось-89, 2006.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борьбе с терроризмом, М.: Ось-89, 2005.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противодействии экстремист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М.: Ось-89, 2005.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средствах масс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М.: Ось-89, 2006. – Гайдар, Е., Гибель империи: уроки для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оссии, М.: Росспэн, 2006. – Казанцев, В. О., Приоритетны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проекты и новая идеология для россии, М.: Вагриус, 2007. – Карпенко, О. М., Ламанов, И. А., Молодёжь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политическом процессе в россии, М.: СГУ, 2006. – Иванов, В., Путин и регионы: централизация россии, М.: Европа, 2006. – Левашов, В. К., Социо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динамика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2000-2007), М.: Academia, 2007. – Петров, Н., гражданское обществ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й и 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подходы, М. 2005. – Чадаев, А., Путин: его идеология, М.: Европа, 2006. – Шкаратан, О. И., Ильин, В. И., Социальная стратификация россии и восточной европы: 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М.: ГУ ВШЭ, 2006.

(5)

Civil Society: A Critical Assessment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2006).

– M Steven Fish, Democracy Derailed in Russia: The Failure of Open Politic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Anna Grzymala-Busse and Pauline Jones Luong, “Reconceptualizing the State: Lessons from Post-Communism,” Politics and Society, Vol. 30, No. 4 (December 2002), pp. 529-554.

– Steven Levitsky and Lucan A. Way, “Elections without Democracy: the Rise of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 13, no. 2 (April 2002), pp. 51-65.

– Yung-Fang Lin (2003),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 Russia,” 《政治學報》(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第三十六期 (2003 年 12 月), 頁 153-189。

–Richard Rose, William Mishler, and Neil Munro, Russia Transformed: Developing

Popular Support for a New Regim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 Andreas Schedler, ed., Electoral Authoritarianism: The Dynamics of Unfree

Competition (London, UK: Lynne Rienner, 2006).

– Gordon B. Smith, “State-Building in the New Russia: Assessing the Yeltsin Record,” in State-Building in Russia: The Yeltsin Legacy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6)

國外研究心得報告

本研究除藉由政治學的研究途徑和民主化的文獻閱讀外,為突破資料上的限 制和追求學術的原創性,計畫主持人利用寒假期間,赴俄國莫斯科進行為期一週 的實地訪查。因俄羅斯生活物價不斷上揚,在補助經費有限的情況下,只能進行 短暫停留。雖然無法對俄羅斯公民社會團體進行仔細觀察,但因這次是計畫主持 人第五度造訪莫斯科,而且計畫題目是主持人向來關切的焦點,因此在短時間內 即能找到重要的第一手資訊。計畫主持人在莫斯科的考察其間,主要到圖書館和 書店蒐集最新出版的俄文資料(如下列部分書單),對研究計畫的進行助益甚大。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не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организациях, М.: Ось-89, 2006.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б общественных объединениях, М.: Ось-89, 2006.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б основных гарантиях избирательных прав и права на участие в референдуме граждан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М.: Ось-89, 2006.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борьбе с терроризмом, М.: Ось-89, 2005.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противодействии экстремист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М.: Ось-89, 2005. – Федеральный закон о средствах масс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М.: Ось-89, 2006. – Левашов, В. К., Социо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динамика российского общества (2000-2007), М.: Academia, 2007. –Шкаратан, О. И., Ильин, В. И., Социальная стратификация россии и восточной европы: сравнительный анализ, М.: ГУ ВШЭ, 2006. – Карпенко, О. М., Ламанов, И. А., Молодёжь в современном политическом процессе в россии, М.: СГУ, 2006. – Гайдар, Е., Гибель империи: уроки для современной россии, М.: Росспэн, 2006. – Казанцев, В. О., Приоритетные 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проекты и новая идеология для россии, М.: Вагриус, 2007. – Чадаев, А., Путин: его идеология, М.: Европа, 2006. – Иванов, В., Путин и регионы: централизация россии, М.: Европа, 2006. 本人研究心得如下: 從蘇聯末期以來的發展經驗來看,俄羅斯政治變遷的 主要動力,往往來自統治階層由上而下的權宜性制度安排。探究俄國公民社會的 發展脈絡,仍須著重於普丁政權的本質和制度遺緒的影響。因此,帶有民粹色彩 和技術發展取向的威權政體所支配下的社會組織利益,符合俄羅斯國家統合主義 (state corporatism)的發展模式。蘇聯制度與後共轉型過程的遺緒也如同路徑依 賴(path dependence)般,影響公民社會的發展軌跡。國家與公民社會的界線再 度模糊,帶有反抗當局性質的非正式「第二社會」或「平行社會」,如「另一個

(7)

俄羅斯」(Другая Россия)和「異議者遊行」(Марш несогласных)等反對運 動,難免以衝撞體制手段來爭取訴求。從公民社會的內部組織(自主性、調適性、 凝聚力、經費自足和公民文化素養)、外部結構(獨立的媒體、充分的諮商網絡、 憲政主義的落實和有效的國際非政府組織聯盟),以及與中介領域的互動(政治 社會、經濟社會、國家)等制度化的各項指標來看,普丁時期俄羅斯公民社會的 發展仍是低度制度化,其中國家的角色更是難辭其咎。從事區域研究,尤其是探 討俄羅斯的社會力量,唯有身歷其境,才能感同身受和領會書中奧妙之處。感謝 國科會的出國研究補助,希望能將研究成果陸續發表與國人分享。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拉丁美洲發展銀行(CAF)針對南美洲國家 1,200 位民眾之 調查報告指出,厄國將近

為維持勞動供需平衡及促進國民就業之安定,依就業服務法第 42 條規定「為保障國民工作權,聘僱外國人工作,不得妨礙本國人

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辦理國軍退除役官兵就醫及社會醫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俄羅斯政府於 2020 年 7

俄羅斯政府於 2020 年 7

發展階段 嬰幼兒期 童年期 青春期 成年期 老年期 生理成長.. 智力發展

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帶領的社區林業研究團隊長期深 耕,陪伴墾丁國家公園(台 26 線)及屏北原鄉部落(台 24 線),建立森 林與部落的生態旅遊推動模式,研究成果於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