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母親教養信念、管教方式、子女管教滿意與國中生行為表現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母親教養信念、管教方式、子女管教滿意與國中生行為表現關係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王鍾和 博士. 母親教養信念、管教方式、子女管教滿 政 治 大 立 意與國中生行為表現關係之研究.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Un. v. 研究生:李巧惠 撰 中華民國一百年六月.

(2) 誌謝 謹此本篇論文,獻給我最親愛的父母。 昊天罔極,若沒有你們無條件的陪伴與支持,就不會有現在的我, 也不會有這篇論文,希望能將此成就來榮耀您們! 立雪程門,有幸能承蒙王鍾和教授的指導與教誨,無論在論文修正 或是生涯規劃方面,老師都不遺餘力的傾囊相授,讓學生感受到溫暖與 幸福,在此向老師表達最誠摯的敬謝! 感謝論文口試的委員,石雅惠教授、郭俊豪教授,不辭辛勞地遠道. 政 治 大 感謝政大教育的諸位師長 立 ,教導我多方位的專業知識,湯志民教授、. 而來,提供我論文的建議與方向,讓我的論文得以完善!. ‧ 國. 學. 施淑慎教授、陳木金教授、闕金治助教,每位師長皆惠我良多,讓我在 碩班兩年的生活如此充實豐富!. ‧. 感謝同門的筱恬、盈瑩、慧蓉,我們一起面對論文、修改、口試、. sit. y. Nat. 焦慮、開心,你們的關懷讓我更有鬥志!. er. io. 感謝同窗的炫臻、佩真、筱恬、思宇、智如、榮玉、宇慧、恬薪、. n. al 銀映、子晨、心怡、玉鳳、俊廷,還記得我們各種班聚的點點滴滴,你 iv 們的陪伴讓我更有信心!. Ch. n engchi U. 感謝學長姐,碩政、柏霖、怡伶、珮純、玉樺,提供我統計問題上 的任何協助,你們的無私讓我更加勇敢! 感謝協助問卷的教師,雅君、珮瑜、碩政、昱瑩、穎琦、承宗、佳 珊,願意協助問卷的調查,你們的幫助讓我更加順利! 最後,要感謝生命中所有與我相遇的人,你們彩色的我的生活,讓我留下繽 紛的一頁璀璨!. 李巧惠 謹誌于 2011 年 7 月.

(3) 論文摘要 為了瞭解母親教養信念、管教方式、子女管教滿意與國中生行為表現的關係, 並探討相關影響的因素,乃以 461 有效樣本之國中學生以及其母親為研究對象, 再採用母親教養信念量表、母親管教方式及滿意度量表以及偏差行為量表等研究 工具,獲得所需資料,再以描述性統計分析、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區別分析、皮 爾遜積差相關分析以及多元逐步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進行分析,其結果發現: 一、目前母親的「自我能力」教養信念與「經驗」教養信念皆呈現中偏高之得分。 二、目前國中生子女知覺母親採用的管教方式中,「忽視冷漠」的管教方式讓子. 政 治 大 三、教育程度為研究所或以上(含碩博) 之母親,比專科或大學畢業、高中或高 立 女感到最不滿意,而「開明權威」的管教方式讓子女感到最滿意。. ‧ 國. 學. 職畢業或國中畢業者,具有較強烈之「孩子自己有能力處理」的教養信念。 四、在母親不同教育程度與職業下,僅教育程度為「高中或高職畢業」的母親,. ‧. 「母親教養信念總分」是區別其採用管教方式類型的重要變項。. sit. y. Nat. 五、不同教育程度母親的教養信念與其子女的行為表現(學業成績、偏差行為). n. al. er. io. 間呈顯著低度相關的關係。. i Un. v. 六、不同職業母親的教養信念與其子女的行為表現(學業成績、偏差行為)間呈 顯著低度相關的關係。. Ch. engchi. 七、母親「自我能力」或「經驗」的教養信念、「寬鬆放任」或「開明權威」的 管教方式以及子女對其採用管教方式的「滿意度」能有效預測子女的學業成 績表現。 八、母親的「經驗」教養信念、「開明權威」的管教方式及子女對其採用管教方 式的「滿意度」能有效預測子女的偏差行為表現。 最後,根據研究所得結果,針對家庭、社會與未來研究提出具體建議,以供 後續相關研究參考。 關鍵字:教養信念、管教方式、滿意度、學業成績、偏差行為.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偵查或審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

被告為教育人員之性侵害刑事案件,其主管教育行政機關或所屬學校得於

家長 聯絡網 親子活動 A教學管理 B學務管理 C輔導管理 D環境管理 E行政管理

文學賞析能力:形式、節奏的感 悟、從詩歌與政治的關係了解詩 歌的怨刺作用,探討深層的主題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習相遠 苟不教 性乃遷 教之道 貴以專 昔孟母 擇鄰處 子不學 斷機杼 竇燕山 有義方 教五子 名俱揚 養不教 父之過 教不嚴 師之惰 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儘管佛教在花蓮開始萌芽成長,但這種佛教是呈現著濃厚的日式殖 民情調,信徒多為日本民眾,信奉日本佛教的臺灣人極少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