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1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E-Learning New Development and Library New Services

王梅玲

Mei-Ling Wang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教授

Professor,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E-mail:

meilingw@nccu.edu.tw

張艾琦

Ai-Chi Chang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研究生

Master student ,Graduate Institute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nd

Archival Studie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摘要】

由於網際網路與數位資訊科技進步,數位學習與 MOOCs 近年來成為 現代人學習的風潮。本文主要探討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如何參與提 供新服務,首先說明數位學習從遠距教育發展成為今日的面貌,數位學 習的意涵、要件與新發展;其次探討 MOOCs 的特色與模式,論述數位學 習擴大圖書館版圖,出現哪些圖書館數位學習新服務,以及闡釋三個圖 書館數位學習服務的個案。

(2)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2

Abstract】

As the Internet and digit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s made a huge progress, e-learning and MOOCs recently become modern trends. This article explores new developments in e-learning and libraries participating in and some new services. Firstly, it examines how distance education was transferred into e-learning, and definition, elements and new development of e-learning; secondly, it investigates the features and models of the MOOCs; thirdly, it discusses how e-learning extends library services and what is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s and their content. Finally, three cases studies on library e-learning services were provided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 and examined based on the above new services theory and practices.

關鍵詞:數位學習、遠距教育、圖書館遠距學習服務、圖書館 Keyword:MOOCs, E-Learning, Distance Education,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s, Libraries, MOOCs

數位學習與 MOOCs 近年來成為現代人學習的風潮,將網際網路翻動 地驚天動地,大家爭相傳告 MOOCs 熱門課程,如 Stanford University 的 「人工智慧導論」課,臺大呂世浩老師的「史記」、「秦始皇」課,數萬 人同時修讀一門課,打破人類學習的紀錄。圖書館一向是社會的大學與大 學的心臟,位居支援教育的中流砥柱,學習者的資源中心,怎麼可能在這 麼精彩的數位學習大戲中缺席?但數位學習像是盲人摸象,每個人描繪的 形貌都不同,它又經常在網路大海上掀起驚濤駭浪,巨浪滾滾,波濤洶 湧。今日圖書館站在網路和數位學習的變革發展中,經歷最好的年代,也 是最壞的年代;是智慧的時代,也是愚蠢的時代。一旦從中缺席,可能沉 沒在網路大海,被人淡忘了。本文主要探討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如何 參與提供新服務,首先說明數位學習從遠距教育發展成為今日的面貌,數

(3)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3 位學習的意涵、要件與新發展;其次探討 MOOCs 的特色與模式,論述數 位學習擴大圖書館版圖,出現哪些圖書館數位學習新服務,以及闡釋三個 圖書館數位學習服務的個案。

一、數位學習改變了教育與學習

二十一世紀以來,網路成為我們生活工作與學習的重要部份,數位學 習無所不在。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不斷進步,美國網路教育委員會(Web-based Education Commission)(2000)在<網際網路的學習力量>(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for Learning)中,預言網路對於未來人類學習具有重 要影響,可以幫助個人取用知識,成為新型學習方式。網際網路將以學習 者導向提供學習機會,取代傳統課堂中心的學習形式,實踐人類終生學習 的夢想。經過 16 年,網路與數位科技的進步,果然改變了我們教育與學 習方式,從傳統教學、到網路教學、到現今,數位學習成為個人學習新方 法,也是全球關注與持續成長的產業,本節探討數位學習的意涵與特質、 數位學習的要素、以及數位學習新發展。

(一)從遠距教育到數位學習

傳統教育制度,一般由老師教導學習必需的知識、技能,並陶冶品 格,以教室授課教學為主要形式,教師與學生共聚一堂進行知識的傳授。 但現代人追求終生學習,在職工作者進修經常感到時間與地理距離造成受 教的障礙,於是「遠距教育」(Distance Education)應運而生,其係有計 畫的學習,通常學生與教師分隔兩地,因而必須採用特殊的課程設計及教 學技巧、特殊的電子或其他科技傳播方式,以及特殊的組織與行政作業配 合才能達成。其從函授學校開始到現在已有百年歷史,依據使用的媒介可 將其發展歷程分為四個階段:以文字為媒介的函授遠距教學,以聲音為媒

(4)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4

介的廣播遠距教學,以視聽科技為媒介的電視遠距教學,與以電腦與網際 網路為媒介的網路遠距教學(Moore 著;趙美聲、陳姚真編譯,2002)。

網路教學(Web-based Instruction,簡稱 WBI)係應用網路科技在教 育,傳遞教學給遠端學習者的一種教學方式,成為遠距教育新趨勢。因為 資訊科技進步神速,網路全球資訊網、多媒體及超媒體蓬勃發展,形成豐 富性的教育內容、多元性的學習資源、個人化的學習需求,於是建立起網 路的學習環境。Khan (1997)界定其「係一種以超媒體為主的教學方案 規劃,利用全球資訊網的屬性與資源,以創造一個有意義的學習環境,目 的在於能培養個體自主學習性及支持其永續的學習活動」。這種「網路為 主」的新教學模式由於具有開放式學習環境、超越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以 及非同步學習方式等特色,而受到學習者與教育機構的重視。 網路科技自 1990 年開始大量應用在教育。2000 年起,出現許多數位 學習管理系統,稱為「數位學習」(E-learning),自 2003 年起,Web 2.0 觀念興起,又稱為 E-learning 2.0(顏春煌,2010)。數位學習新紀元開 啟,出現許多同義詞,如電子學習、線上學習、線上課程等。美國教育訓 練發展協會(American Society of Training and Education,簡稱 ASTD)定 義其為:「係學習者應用數位媒介學習的過程,這些數位媒介包括網際網 路、企業網路、電腦、衛星廣播、錄音帶、錄影帶、互動電視及光碟等」 (顏春煌,2010)。數位學習是運用資訊科技與媒體來建立各種學習的模 式,讓學習者方便獨立學習,打破同時同地傳統課程限制。學習需要互動 與溝通,在數位學習中,老師和學生是透過各種資訊與網路科技進行互動 與學習,有許多應用包括網路化學習、電腦化學習、虛擬教室及數位合 作。 1990 年代開始,許多大學提供網路教學,最早的遠距教育機構為 1969 年成立的英國開放大學(Open University)。美國在 1978 年成立第一

(5)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5 所虛擬大學--鳳凰城大學(University of Phoenix),提供用數位學習方式 獲得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以及證照的機會,已發展為 16 萬餘位學生 規模。我國高等教育於 1998 年開始試辦網路教學,其後數位學習盛行, 教育部自 2006 年開始推動數位學習碩士在職專班。許多大學發展四類網 路學習:同步遠距教學、非同步遠距教學、教材上網輔助教學、與數位碩 士班。教育部鑒於數位學習趨勢,鼓勵大學開設數位碩士在職專班。數位 學習雖然提供學習者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便利與彈性學習;但教師藉由網 路平臺,將教材傳遞給學生,其學習成效是否與傳統教學相同經常受到質 疑與挑戰。因之,教育部採用「品質保證機制」評鑑數位教材、數位課 程、與數位學程。2006 至 2015 年,教育部通過認證的數位學習碩士在職 專班,共有10 校 29 班次,開創我國數位學習新紀元(黃慈,2014)。 數位學習由於許多優點而受到學習者喜愛,包括:(1)隨時隨地學 習有彈性。(2)可以滿足各種學習需求與習慣。(3)擴展學習機會與範 圍。(4)有快速變更的彈性。(5)節省時間與金錢。但數位學習也有若 干缺點與限制,如:(1)有基本的參與門檻。(2)學習者要有自主學習 能力。(3)科技衍生的疏離感。所以成為數位學習者必須具備下列條 件:熟諳網路科技與數位學習技術,培養自主性與主動學習能力,以及網 路社群媒體應用知能。

(二)數位學習要素

數位學習是運用網路資訊科技與媒體建立的新學習模式,讓學習者方 便透過線上技術與數位課程進行學習,數位課程係指學習者應用數位媒介 學習的課程。數位科技與數位學習改變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方式,陳明提 出完整的教學傳遞系統包含教師、教學來源及教學方法,而數位課程正是 整合這三者,並利用全球資訊網媒介與網路化多媒體互動教學系統,以達 到學習目標(轉引自陳志銘,2009)。

(6)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6 數位學習與傳統教室學習不同,有幾種主要學習模式,包括:(1) 非同步的合作學習:老師和學生在不同時間進入虛擬教室學習。(2)同 步的互動:老師和學生在同一時間進入虛擬教室,同時學習與溝通。 (3)自我調整的學習:學習者透過虛擬教室的資源,如網路教材,自己 進行學習。數位學習科技必須支援前述三種學習模式,並且整合在學習管 理系統與平臺中,提供管理與支援行政的工具,如課程目錄、註冊、選 課、資料保存、排課,提供支援標準化規格的平臺,使得課程設計、教 學、管理與行政作業集中。 傳統教學是指教師教導學生學習教材與內容,著重在教師的教學;但 數位學習觀念不同,藉著電腦與網路科技傳遞教學內容,以學生學習為中 心,趨向合作化、分享、創造的學習模式。數位課程由於學生與教師不在 教室同時間進行教學活動,所以在教學實務上需要新的思惟與設計;打破 以教師授業為主的傳統,重視學習者為中心,配合學習者經驗,以及學習 互動性,提供數位課程。總之,數位學習有別於傳統教室學習,強調二個 重要觀念:「以學習者為中心」以及「促成師生互動與合作」,為數位課 程設計最高指導原則。此外,數位課程設計還需考量下列要件:課程傳 遞、學習者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師生與學生間互動、平臺介面的親和 性,與學習評量等。

(三)數位學習新發展

<高等教育水平線報告>(Horizon Report)經常預告高等教育科技使 用的重要趨勢,指陳近年發展與數位學習密切相關,其一是多元學習模式 的 整 合 ; 包 括 線 上 學 習 (Online Learning ) 、 混 成 學 習 ( Blended and Hybrid Learning)、以及協同學習(Collaborative Models),更能提昇學 習效益。其二是線上學習發展,數位學習的價值在於其具彈性、易於取 得,並整合多媒體及科技,學習分析(Learning Analytics)、適性化學習

(7)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7 (Adaptive Learning)以及同步與非同步工具之整合等議題,將是大學線 上學習未來發展的重點。該報告分析大學應用高等教育科技,未來面臨各 種 新 的 教 學 模 式 以 及 巨 大 的 競 爭 與 衝 擊 , 如 大 規 模 開 放 線 上 課 程 (MOOCs)提供師生互動活動,讓學生線上體驗到更豐富、多元的課程 學 習 經 驗 (Johnson, Becker, Cummins, Estrada, Freeman, and Hall , 2014)。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教授 Penfold(2016)預測數位學習有六大新趨 勢:趨勢一、行動學習 (Mobile Learning),係指學習者不在固定場所, 透過行動科技來進行學習。由於不受限於時間、地點,能在任何需要的時 刻學習,使行動學習受到歡迎。趨勢二、遊戲化數位學習,遊戲教學更加 重要,一些內容創作平臺將學習情境與遊戲元素融入課程中,更多遊戲化 的教學素材將更加普及。趨勢三、數據分析 (Data Analytics),學習管理 者想知道更多詳細的系統歷程數據,能夠更進一步分析學習者及課程。趨 勢四、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擴增實境在地理、科學教育上的 應用,使學生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瞭解相關的學科概念,更能在巨觀與微 觀的交互作用下從不同觀點學習。趨勢五、社群媒體 (Social Media), 學習者能透過社群平臺發表自己對於學習內容的意見、想法,甚至參與相 關 討 論 , 學 習 素 材 變 得 更 多 元 、 具 互 動 性 。 趨 勢 六 : 個 人 化 學 習 (Personalization),個人化學習更能因材施教,為個體學習者提供適合的 學習內容。「數據分析」、「社群網絡」趨勢,對於個人化數位學習也相 當有幫助。數據分析能夠呈現學習者存取平臺的原因、時間點以及記錄歷 程,平臺擁有者也能從這些紀錄調整學習經驗,再配合社群媒體進行意見 討論、多元互動,學習個人化將更能滿足個體學習者的需求。

(8)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8

二、

MOOCs 是數位學習教學的進化版

(一)

MOOCs 的意涵

MOOCs 近年來成為數位學習風潮中的耀眼巨星,有人稱 2012 年是 MOOCs 年,其英文為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簡稱 MOOC,中文為 「大規模開放線上課程」,臺灣譯為磨課師。是一種針對大眾提供免費的 線上課程;人們可以透過網路自己學習線上課程;具有大規模、開放式、 與線上課程三種性質。「大規模」是指課程修課者可從一門 500 人到 16 萬人,課程修課者眾多,而形成大規模。「開放性」是指 MOOCs 具有對 大眾開放特性,修課者從學生到社會大眾,從本國到全世界。「線上課 程」,是指 MOOCs 是在網際網路上提供學習者修習的線上課程,與學校 教室理念相似。MOOCs 在網路提供課程教學活動,一般特徵包括:觀看 影片、講義簡報,在討論版回應議題,建立班級 wiki,線上作業,線上測 驗,或在社交網站平臺上傳意見。MOOCs 由課程教師主導線上課程內 容,課程包括較短的學習單元,學習自主,單一學習目標,以及其他課程 概念(Courtney,2015)。

MOOCs 一詞最早出現在 2008 年,由兩位加拿大學者 Bryan Alexander 與 Dave Cormier 提出,當時的 MOOC 為開放式、社會化與網路化學習理 念 , 乃 實 證 在 「 關 聯 主 義 與 連 結 知 識 」 (Cognitivism and Connective knowledge ) 課 程 之 中 , 並 與 數 位 學 習 專 家 George Siemens 與 Steven Downes 合 授 , 當 時 修 課 25 人 ,但 線 上有 2,300 人修 課 。此 為 初 期 MOOCs,又稱為 cMOOCs,主要發揚關聯主義理念,強調創造性與自主 性,以及社會化與網路化學習的MOOCs(劉怡甫,2013)。

2011 年,前史丹佛大學資工系教授 Sebastian Thrun 將他的 200 人選課 「人工智慧概論」(Introduction to AI)課程在網路開放,吸引全球 16 萬

(9)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9

人註冊。同年,史丹佛大學資工系的 Andraw Ng 教授也將他的「機器學 習」(Machine Learning)課程公開在網路上,也有 10 萬人修課。這二位 教授受到鼓舞,先後在2012 年 2 月與 4 月,各自集資成立線上學習公司: Udacity 與 Coursera。同年 9 月由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哈佛大學集資結 盟的非營利性公司edX 也加入行列,成為三大 MOOCs。 我國臺灣大學也加入 Coursera 行列,開設 MOOCs 課程。2013 年,教 育部與少數頂尖大學宣布啟動「磨課師 MOOCs 計畫」,補助與鼓勵大學 推出特色課程,放在網路平臺上供大眾修習。

(二)MOOCs 的模式

MOOCs 為向大眾在網路開放的線上課程,類似學校課程,其模式包 括:MOOCs 平臺、課程、教學、評量、學習自主、與社交活動。首先, MOOCs 課程需要聚集在一個好的平臺,目前 Udacity、Coursera、與 edX 三大平臺最著稱,支持課程、教學、學習、互動與認證功能。MOOCs 課 程主題五花八門,一門課一般有 3 至 7 單元,提供影片、講義、簡報檔給 修課者線上瀏覽或下載閱讀。 MOOCs 教學是由學生在網路上觀看老師影片講解,學生看完進行作 業與測驗。評量包括線上即時測驗、申論題、程式設計作業。MOOCs 強 調學習自律與自主,由學習者自主學習並且採榮譽考試制度,同意遵守不 作弊。MOOCs 有社交互動,提供線上討論共學群組。MOOCs 提供結業證 明,有些具官方效力證明要收費。Udacity 的結業證明分四級:修課完 畢、優異成績、極優成績、與最優成績。學員學習履歷可藉由企業工作夥 伴媒合送策略合作企業。 MOOCs 與一般課程不同,具有下列特色:其一、同儕互評機制。 Coursera 由同學互評申論題,讓同學在匿名的情況下,根據教師訂出的標

(10)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10 準替彼此評分。其二、討論區機制。討論區累積大量問題,老師難以逐一 回應。Coursera 建議學生善用討論區的各種功能,如在發問前先搜尋看看 是否有人問過類似問題,在適當的討論主題區發言,盡量透過同儕互助解 決問題。其三、課程認證機制。在課程結束後,若達到課程最初設定的標 準,學生在「課程記錄」處看到自己的「課程完成證明」。其四、專項課 程(Specialization),是由多個簽名認證課程組成的一種學習套裝,學生 可以在任何時間逐步完成,最終獲得專項課程認證。其五、推陳出新的學 習者加值服務。為了讓世界各地有更多人接觸課程內容,Coursera 邀請不 同地區的學校加入授課行列,也和許多單位合作進行翻譯,如俄羅斯、日 本、中東北非地區、烏克蘭、中國的果殼網和譯言網(劉怡甫,2013)。 但 遺 憾 地 ,MOOCs 學 生 完 課 率 不 高 , 平 均 為 5%-10% , 也 促 使 MOOCs 不斷追求改進,推陳出新,創造更大的教育與學習的價值。 MOOCs 改變傳統教育場域與學習方式,目前又有新的發展,若干大學開 設有學分的 MOOCs,同學修習 MOOCs 可獲得大學學分認證,如我國逢 甲大學提供大學生學習 MOOCs,在通識教育可認證部分學分。美國有大 學開設 MOOCs 微型學程,有些 MOOCs 結業證書受到企業界取才的認 可。MOOCs 未來在大學高等教育將會有更多的影響,其發展值得關注。

(三)

MOOCs 與圖書館

MOOCs 在學習產業與教育事業驚天動地發展,圖書館怎能置身事 外?MOOCs 值得圖書館關注與投入有幾個理由,第一是美國的大學圖書 館正積極為遠距教育學生提供專門服務,而 MOOCs 課程也會引起在校生 與遠距教育學生關心,圖書館應要瞭解 MOOCs 運作與評估如何提供線上 服務。第二是 MOOCs 是衍生性創新,對於大學研究與教育會產生更大影 響。第三瞭解 MOOCs 愈多,有助於提升圖書館價值與幫助圖書館在開放 教育資源找到有效率與永續經營的角色(Kazakoff-Lane, 2014)。

(11)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11

歐美許多圖書館參與了 MOOCs 行列,扮演著多種角色:MOOCs 課 程發展 者 、 支 持 者 、 評 估者 、 資 料保存 與 典藏者 。 美國 Wake Forest University 圖書館員 Kyle Denlinger 在該校開設一門資訊素養 MOOCs 課 程:「ZSRx: The Cure for the Common Web」,吸引了學生、家長、校友 共 700 人修課。而 New York Public Library 在 2013 年,由參考館員 Raymond Pun 開設 MOOCs 課程:「Sinology101」。2014 年,New York Public Library 又 創 新 推 動 「 混 成 圖 書 館 學 習 環 境 」 研 習 活 動 , 結 合 MOOCs 與 個 人 圖 書 館 輔 導 , 並 開 設 「 Learning Hub Initiative 」 課 程 (Courtney, 2015)。 我國圖書館參與 MOOCs 也不落人後,逢甲大學圖書館協助教師製作 MOOCs 磨課師課程,輔導學生學習 MOOCs 課程;臺灣大學圖書館推廣 MOOCs 課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協助該校數位課程與 MOOCs 影片製 作(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在職專班編,2016)。 Schwatz(2013)建議學術圖書館參與 MOOCs 有若干策略,如: (1)教材內容版權確認:MOOCs 常有課程資料著作權問題,圖書館可以 協助教師確認課程教材、課程資料的著作權情形。(2)提倡開放取用觀 念:圖書館可以向教師宣導開放取用觀念,讓學生免費取得教師的相關教 材。(3)支援教師 MOOCs 課程教材製作:圖書館提供工具與訓練,協助 教師錄製與編輯MOOCs 教材。(4)提供學生補充教材:圖書館提供延伸 閱讀的教材,資源連結網址、研究指引、協助 MOOCs 學生延伸學習觸 角。(5) MOOCs 課程內容典藏:MOOCs 平臺技術更新,開課時才看得 見課程,課程結束後,在網站看不見課程,如果沒有善加保存 MOOCs 課 程 教 材 與 學 生 作 品 , 平 臺 上 開 設 的 課 程 資 料 均 會 消 失 。 圖 書 館 應 對 MOOCs 課程負起典藏責任,保存 MOOCs 課程教材與學生作品。(6)資 訊 素 養 MOOCs 課 程 製 作 : 美 國 大 學 圖 書 館 已 開 始 開 設 資 訊 素 養

(12)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12

MOOCs,大英圖書館也建立 MOOCs 平臺 Future Learn 準備開設相關課 程。

Schwartz 鼓勵公共圖書館共同參與,作為 MOOCs 學生學習後盾,協 助 解 決 參 考 諮 詢 問 題 ; 提 供 進 行 MOOCs 課 程 的 環 境 與 設 備 ; 利 用 MOOCs 提供資訊素養與圖書館利用線上支援;提供場地借用給 MOOCs 學生進行團體討論。此外,圖書館教育與圖書資訊學校也開設 MOOCs 課 程,如美國 San Jose University 開設 MOOCs 課程:「The Hyperlinked Library」,均有 500 人以上修課。Syracuse University 圖書資訊學院開設 「The Atlas of New Librarianship」MOOCs 課程,十分熱門,這些課程可 幫助社會大眾認識圖書館學,也可以提供圖書館員的教育訓練。

三、數位學習擴大圖書館版圖

(一)數位學習帶給圖書館新挑戰

數位學習改變了大學傳統的教學與學習方式,也為圖書館帶來新挑戰 與新角色。Cooper 與 Dempsey 建議館員積極參與,由單純的資訊供應者 轉變成為教育者。由於大學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數位資源與數位典藏,能支 援數位學習的教學教材與學習資源。而資訊社會中的大學圖書館負有培育 學生資訊能力的任務,因此除了支援教學與研究的角色,也應轉向參與教 學工作,所以要把握機會,將數位學習融入服務並扮演教育者角色(王梅 玲,2003)。 圖書館主要工作為資訊徵集、組織、典藏、流通、與資訊服務,數位 學習的出現,可以擴大圖書館服務疆域,使得功能與服務更加多元。于 第、林玉美與何定禧(2010)調查數位學習環境中,科技大學教師對圖書 館角色定位的看法,調查發現科技大學教師期望圖書館扮演的角色,依序

(13)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13 是資源提供者、資源管理者、資源推廣者、指導者、諮詢者。所以圖書館 除了提供教學者與學習者上課素材與學習資源,將資源與課程連結管理 外;圖書館也需要成為資源與學習者間的橋樑,教導學習者如何使用館藏 資源,培養辨別資訊品質的能力,並且將豐富的館藏資源推廣,讓更多的 學習者能有效利用。綜合上述,歸納數位學習擴大圖書館的角色,成為資 源提供者、學習協助者與指導者、教師課程支持者、諮詢者、資源管理 者、與數位學習教師。但是數位學習這樣新型不同於傳統校園的學習,也 對圖書館與學習者帶來重大的挑戰。 Hill 提醒圖書館提供無縫式全方位的取用服務給遠距學習學生很重 要,他們研究顯示高比例的學生對於學校圖書館服務不滿意,覺得缺乏支 援。另外,Veal 研究發現有些遠距學生,尤其是超過三十歲的學生,當他 們取用圖書館時,會感到焦慮。所以,當他們面臨困難時,這些學生選擇 避免取用或是輕易放棄。Tang 和 Tseng 進行研究遠距學習學生尋求圖書館 幫助時的態度,研究顯示這些學生尋求圖書館幫助越頻繁,其學習效率愈 高(Huwiler, 2015)。 Huwiler (2015)從文獻發現遠距學習與數位學習帶給學生更大的困 難。學生由於地理位置因素,無法親自到館使用,因此相較於在校學生, 他們取得服務的管道不同、體驗不同。雖然線上圖書館提供豐富、有品 質、友善使用者的線上服務,但取用服務管道未考慮使用者經驗,讓遠距 學習學生感到孤立,面臨使用線上圖書館服務的問題。許多圖書館提供線 上服務,但忽略遠距學習學生需求不同,多數圖書館缺乏提供課程或是專 人支援去幫助遠距學生使用這些服務。

數位學習帶給圖書館全新的挑戰,William, Steiner, Coonin(2011)分 析圖書館提供遠距學習服務面臨的地理、資源、科技和溝通許多挑戰。有 關地理位置挑戰,數位學習面臨的是網路學習者,考量地區時間的差異,

(14)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14 提供同步的線上諮詢與利用教育是不可能的,製作非同步的線上教材也需 要花費人力。有關資源提供挑戰,圖書館可透過館際互借和郵寄資料,但 也耗費成本和時間。有關科技挑戰,圖書館必須適應數位環境下科技不斷 地改變,具備科技應用的知識,才能滿足學習者的需求。有關溝通挑戰, 圖書館耗費人力,透過電話或網路回答問題比面對面資訊服務更花時間。 此外,館員無法面對面溝通,可能錯失視覺的線索,無法瞭解學習者問 題,因此,圖書館的取用遠距服務需要加強推廣。遠距學習學生基於不同 的學習模式有不同的需要,有線上課程、遠距同步課程、混和課程和電視 教學課程。圖書館應要有不同的推廣方式,包括:使用參考會晤提供學生 電子化研究的協助、與教師合作將資訊素養教育融入到遠距教室。

(二)圖書館數位學習服務

數位學習為圖書館帶來新機會,也帶來更多新挑戰,包括地理位置、 資源提供、人力資源、經費成本、科技運用和溝通障礙等。美國大專院校 與研究圖書館學會(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簡稱 ACRL)(2008)為因應數位學習新發展,指導數位學習圖書館服務,基 於「取用權利的原則」,訂定「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標準」(Standards for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其基本理念為:「為每一位學生、 教職員、行政人員、或是任何高等教育機構成員,賦予使用圖書館服務和 資源權利。不論這些成員來自哪裡,學術圖書館必須滿足他們的資訊和研 究需要」。

該 標 準 界 定 「 遠 距 學 習 圖 書 館 服 務 」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為「圖書館提供服務支援校園以外的課程與教學,課程可以是 傳統或非傳統形式,可以是實體或虛擬,可以是老師與學生間互動。凡是 大專院校中的成人教育學程,包括推廣教育、校外、遠距、開放、彈性、 虛擬的、同步與非同步的教育學程均涵蓋在內」。數位學習持續發展,每

(15)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15 個人皆可以透過網路接受線上教育,於是圖書館的線上資源取用、線上利 用教育讓校內使用者以及遠距學習者的界線變得模糊。校內學生亦可在宿 舍、家裡進行數位學習,並享受圖書館提供的線上服務與電子資源。因 此,圖書館的數位學習服務,對象與範圍也隨之擴大。 ACRL 的標準具體說明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內涵,包括經費責任、人 力資源、圖書館教育、管理、設施和設備、資源、服務、文件下列八大要 件。(1)經費責任:遠距教育機構有責任提供持續且最佳的經費支援, 讓圖書館能夠服務遠距學習社群。(2)人力資源:遠距教育機構必須提 供專業館員人力,並且有明確的職責以達成遠距教育圖書館服務目標。 (3)圖書館教育:圖書資訊學相關系所需將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涵蓋在 課程內容,以培養專門人才。(4)管理:圖書館須建立遠距教育服務的 任務目標、並且視所需進行成果評鑑,管理館藏以提供服務給遠距學習社 群,與教師協同合作發展遠距教育圖書館服務。(5)設施和設備:遠距 教育的機構必須提供充足的設備、設施和溝通的工具以達到遠距學習計畫 目的。這些設施與設備的規模、數量、範圍和取得性必須充足提供給所有 的學生,包括身心障礙者。(6)資源:遠距教育的機構有責任確保遠距 學習社群可以取用圖書館的資源和一般學習者同樣平等。資源必需符合學 生的需求,讓學生可以完成課堂作業,使學術課程更加豐富,滿足教學和 研究的需求、支援課程需求、促進獲得終生學習的技能等資源。(7)服 務:遠距教育圖書館服務必須提供獨立的服務網頁,符合資訊性、教育 性、與使用者需求。(8)文件:各式相關文件必須保存,用以檢視遠距 教育機構是否符合標準。 該標準強調圖書館提供的遠距學習服務十分重要,包括:(1)參考 服務協助、諮詢,線上指導性和資訊性的服務,讓更多人可以使用,包含 身心障礙者。(2)提供可靠、快速、安全的線上資源取用。(3)在合理

(16)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16 使用前提下,提供並促進遠距學習社群借閱館藏,透過館際互借或是電子 傳遞系統服務。(4)在合法合理使用前提下,提供教師指定用書取用服 務。(5)提供非紙本媒體或設備使用協助服務。(6)設計圖書館利用教 育課程,培養遠距學習社群資訊素養技能。(7)推廣遠距學習圖書館服 務給遠距學習社群。 綜上所述,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包括:建立遠距學習服務專門網頁, 設置遠距學習館員,提供館藏資源、資源傳遞、參考諮詢、圖書館利用教 育、資訊素養教育、圖書館推廣等;大致和一般圖書館服務相同。但是, 面對遠距學習社群,圖書館需要為這群特殊的社群專門考量。遠距學習者 由於距離、時間的因素,沒辦法親自到館使用圖書館服務,因此,他們使 用圖書館,大多透過網路,以線上電子系統方式取得服務。在參考諮詢方 面,圖書館提供電子郵件、電話或線上即時視訊溝通。在館藏資源提供傳 遞方面,圖書館提供多樣化的電子化資源,讓使用者可以線上直接取用。 若是無法電子化的資源,圖書館可提供郵寄服務將資源傳遞給使用者。在 圖書館利用教育與資訊素養教育方面,學習者可能無法參與館內舉辦的教 育課程、講習,因此,圖書館可錄製影片、提供線上教材讓學習者不受時 空限制自我學習。另外,圖書館也積極推廣各項服務給遠距學習社群。遠 距學習圖書館服務的種類多元,最關鍵的地方是需視不同學習者的需要, 提供符合遠距學習社群需求的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

(三)資訊素養數位課程

在資訊社會中,人們應用資訊普遍並更加複雜,於是資訊素養教育愈 來愈重要。Smith(2010)主張圖書館利用與資訊素養教育可以透過網路 線上傳遞,更有效率。資訊素養教育內容多元,涵蓋研究與參考技能、線 上目錄技能、資料庫與軟體搜尋技能、學科或課程研究主題研究技能、指 定作業利用指導、網際網路利用教學、一般圖書館利用指導以及資訊素養

(17)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17

課程。

大學圖書館提供資訊素養教育,主要目標是培養大學生具備資訊素養 能力。資訊素養課程主要依據〈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五大標準設計。標準一、資訊素養學生能夠界定和 說出資訊需求。標準二、資訊素養學生有效且有效率地取得所需的資訊。 標準三、資訊素養學生能夠評估批判性地評估資訊和其來源,並且到自己 的知識價值體系中。標準四、資訊素養的學生能有效地使用資訊已完成特 定地目的。標準五、資訊素養的學生瞭解經濟、法律和社會議題,取得與 使用資訊合法且合乎倫理(ACRL, 2000)。許多大學為大一新生設計資訊 素養課程,將資訊素養概念融入到課程中(Smith, 2010)。 Smith(2010)推崇線上方式進行資訊素養教育,因為不受時間限 制,更可以將資訊素養概念深入地融入課程中,讓資訊素養課程以主動學 習、協同學習、且應用多媒體方式呈現, 更加發揮圖書館教育特色。 Tobin(2004)探討線上資訊素養課程案例,歸納遠距圖書館與資訊素養 教育有三種模式:自學網路課程、影片課程以及數位課程,提供線上資訊 素養教育給遠距學習社群。如Texas Information Literacy Tutorial 是一個很 好的資訊素養網路自學系統(Tutorial),提供三個模組課程,包括資訊選 擇、資訊搜尋、資訊評估以及後續追蹤課程。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提 供「How to Do Library Research」自學網站,內容包括研究策略、檢索技 巧、圖書館目錄檢索、資料庫教學等主題,也是一個自學網站。

圖書館利用教育影片課程作為學習教材已有很長的歷史,如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將課程內容存成光碟片,並將線上網站結合影片成為混搭 式課程。Pace University 館員使用 Blackboard 線上課程管理系統發展資訊 素養數位課程,讓教師方便組織開設線上課程,使館員開設資訊素養課 程,教育學生並方便連結圖書館各種網頁資源(Tobin, 2004)。

(18)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18

網路與資訊科技不斷進步,有些研究者主張為學生與民眾需要提供更 多種類的素養教育,包括社群網路與科技素養,最新資訊議題素養,數據 管理素養(Data Management Literacy)等 (Smith, 2010)。

圖1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Tutorials

資料來源: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2016). How to Do Library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lib.colostate.edu/howto/

四、圖書館數位學習服務個案

本文依據前述圖書館參與數位學習的理論,以三個個案分析說明國內 外大學圖書館數位學習服務模式,包括:University of Kentucky 遠距學習 圖書館服務,逢甲大學圖書館資訊素養研習坊,與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支 援開放式課程與MOOCs。

(一)

University of Kentucky 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

(19)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19

務,並建立專門網站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s,提供修習 UK Online(http://www.uky.edu/ukonline/)線上課程的學生資訊資源,並有專 職館員服務。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ibraries 提供的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項目包 括:(1)資訊檢索與取用電子資源。(2)提供圖書館館藏流通取用。 (3)文獻傳遞與館際互借服務。(4)研究協助。(5)課程教師指定用 書取用。遠距學習學生可以透過網路填寫線上表單或寫信給館員申請借閱 證,借閱圖書館書籍,也可以遠端取用線上的圖書館電子資源。若學生無 法親自到館借閱書籍,圖書館可以郵寄給學習者,借出郵寄的費用由圖書 館吸收,但是歸還的郵寄費用或是親自到館的歸還成本由學習者負擔。另 外,學習者也可以透過申請專門帳戶取得圖書館提供的文獻傳遞以及館際 互借服務。若學習者有課業問題或是其他問題,也可以向遠距學習服務館 員尋求協助。

圖2 University of Kentucky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s

資料來源:University of Kentucky Libraries (2016). Distance Learning

(20)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20

(二)逢甲大學圖書館資訊素養研習坊

逢甲大學圖書館推動資訊素養教育,著有成效,幫助學習者有效利用 各種資源,以利學習與研究活動進行。其資訊素養教育源自該校 1999 年 的圖書館卓越計畫的「全校資訊素養推廣」,其後推行系列的子計畫。逢 甲大學圖書館的資訊素養教學,包含:(1)館員參與其他系所老師課 程,將資訊素養融入課程中。(2)在通識課開設資訊素養課程,包含資 訊素養類、與媒體科技研習類課程。(3)定期舉辦資訊素養研習坊。 (4)特約學科利用研習資訊素養課程,由學生團體向圖書館預約。(5) 資訊素養線上自學網。(6)資訊素養課程隨選視訊及影音檔案。(7)線 上講堂:由圖書館所舉辦的研習坊錄影資料,建置活動影片網站,提供學 生上網自行觀看學習 (張簡誌誠,2013)。 圖3 逢甲大學圖書館資訊素養線上自學網 資料來源:逢甲大學圖書館 (2016)。資訊素養線上自學網。檢自: http://web.lib.fcu.edu.tw/il_learning/

(21)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21 逢甲大學圖書館資訊素養線上自學網課程涵蓋下列六大單元:(1) 找出主題的焦點:界定研究問題與資訊需求。(2)聰明的搜尋策略:瞭 解不同形式的資料類型,並依主題選擇適當的資訊檢索策略。(3)查找 適合的資源:學習查找資料的步驟與流程、瞭解各種檢索工具的特色、判 斷各類型資源。(4)閱讀摘記的訣竅:學習找出資訊的重點、詮釋資 訊,使用資訊同時也符合資訊倫理的規範。(5)開始動手寫報告:學習 編排學術研究報告的架構、並正確引用與管理書目。(6)幫自己打分 數:瞭解同儕評鑑的目的,並學習檢驗評估資訊的觀點和內容,以批判性 的態度評鑑資訊。每單元後皆附有單元測驗,讓學習者檢視學習成效。 逢甲大學圖書館線上講堂收錄舉辦過的研習坊的活動影片,內容多 元,包含論文研習坊(如英文論文寫作入門、質性研究入門、問卷設計與 實施等)及大一到大三的各級活動課程(如資訊素養魔法盒、報告寫作入 門、書目管理軟體快速上手等)。讓學習者可以透過線上學習,學習報告 論文寫作的相關知識與技巧,提升報告寫作的素養與品質。

(三)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支援開放式課程與

MOOCs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參與數位學習也不落人後,扮演課程製作角色, 自2010 年開始製作開放式課程(Open Course Ware, 簡稱 OCW),已製作 400 餘門開放式課程,涵蓋六大主題:教育、語文、人文社會、運動休 閒、音樂藝術、科學工程,累計 1,163,992 位參觀者,每月平均近 30 萬次 瀏覽量。2013 年開始,他們又參加 MOOCs 課程行列,陳昭珍教務長說明 此目的是打造臺灣師範大學的品牌,目前已開設12 門磨課師課程。

(22)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22 圖4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開放式課程 資料來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201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放式課程。 檢自:http://ocw.lib.ntnu.edu.tw/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參與全校數位教育產業推動小組,擔任課程製作 組,並與通識教育中心的課程規劃組,教學發展中心的平臺推廣組,共同 推動數位教育。為了提升圖書館的價值以及協助教師製作數位課程,圖書 館參與課程製作,並體會到圖書館在開放教育浪潮下可以發揮多元角色, 如典藏課程、典藏知識、知識傳播、資訊素養、學習素養等。另一方面, 張慈玲主任(2016)說明該館遭遇許多困難,包括製作課程的經費限制、 課程的製作方式、課程平臺的管理與維護、老師的參與意願。此外,面對 龐大的課程資料,影音儲存也是一大挑戰。 這三個個案說明圖書館已積極參與數位學習行列,提升圖書館的價 值。University of Kentucky Libraries 提供的服務符合 ACRL 的遠距學習圖 書館服務標準,配合遠距學習者的需求,為學習者打造另一種取用圖書館 的方式,透過網路或是郵寄服務,讓學習者不必親自到館也能享受圖書館

(23)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23 服務。臺灣的圖書館數位學習服務尚在發展階段,本文個案為二個前沿的 案例,普遍圖書館在數位學習上的定位不明確。逢甲大學圖書館數位資訊 素養教育,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參與製作數位學習課程,都是圖書館參與 數位學習的好榜樣。臺灣大學圖書館有心推動數位學習,但也面臨了人力 編制不足、經費支援有限、有價內容取得困難、技術知識與支援缺乏等問 題與挑戰(陳慧華,2014)。

五、結語

網際網路與數位科技在二十一世紀顛覆了我們的世界,無論是教育、 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均改變了面貌。尤其是對高等教育,因為許多 資訊科技的應用,改變了大學的教學與研究,造成空前的影響。網際網路 是上帝給窮人的禮物,也是愛好學習者最好的賞賜。十年前,研究者寫過 一篇專文<網路教學帶給大學圖書館的挑戰與機會>,當時探討網路教學對 於大學與圖書館的影響。如今有了巨大轉變,從網路教學轉向數位學習風 潮,學習者在網路上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可以便利的依自己需求找到數 位課程,進行自主式學習。MOOCs 是數位學習的進化版,大規模提供學 習者免費透過網路接受大師教導,自主的學習線上課程。學者預言未來 MOOCs 在大學會有更多應用,學習者將獲得 MOOCs 學分與課位的認 證。 圖書館的任務除了文化典藏、社會教育、資訊服務外,未來將被賦予 在研究、推廣、策展更多的功能。但在數位學習的時代中,圖書館應該扮 演主動與積極的角色。因為學習者獨自航行在網路大海中進行數位學習, 常有許多困難,如找不到學習資源,缺乏資訊素養與數位素養能力,課程 學習挫折發生困難。這時,圖書館的學習資源中心與指導角色十分重要。

(24)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24 所以美國大學圖書館提供「遠距學習圖書館服務」,為數位學習者提供單 獨網頁,設置數位學習館員,協助學習者完成數位學習。 本文歸納圖書館參與數位學習的實踐策略:第一、建立數位學習圖書 館服務,提供數位學習者專屬的網頁,專門館員,引導他們成功使用圖書 館資源與服務。第二、圖書館提供資訊素養數位課程,採用線上資訊素養 自學網站或是數位資訊素養課程,幫助數位學習者自學提升資訊素養能 力 。 第 三 、 加 強 電 子 資 源 館 藏 與 服 務 , 引 進 開 放 教 育 資 源 (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幫助無法到圖書館使用館藏的學習者,從圖書館 網站取得品質好的開放電子資源。第四、參與 MOOCs 課程行列,協助教 師確認課程教材著作權,支援教師開設 MOOCs 課程與影片製作,提供學 生補充教材,MOOCs 課程內容典藏。好學者藉由網路進行數位學習真是 一件美事,但學習者獨自航行在大海容易遭遇大風大浪,需要圖書館的導 航,如同燈塔一般指引船隻平安抵達目的地。

參考文獻

Moore, Michael G. (2002) 。遠 距教育 —系統觀 (趙美聲、陳姚真編 譯)。臺北:松崗。 于第、林玉美、何定禧(2010)。從科技大學教師看法探討數位教學與數 位學習需求對圖書館服務之影響。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7(4), 429-457。 王梅玲(2003)。網路教學帶給大學圖書館的挑戰與機會。圖書與資訊學 刊,44,47-60。

(25)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25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在職專班編(2016)。2016 翻轉數位學習工 作坊手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2016)。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開放式課程 。檢自: http://ocw.lib.ntnu.edu.tw/。 張慈玲(2016)。從 OCW 到 MOOCs:臺師大經驗談。2016 翻轉數位學 習工作坊 MOOCs 與行動學習工作坊手冊。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圖 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張簡誌誠(2013)。逢甲大學圖書館如何推動資訊素養研習活動概況介 紹。圖書館推動資訊素養教育之經驗分享系列座談會-「大專校院 組」。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逢 甲 大 學 圖 書 館 ( 2016 ) 。 資 訊 素 養 線 上 自 學 網 。 檢 自 : http://web.lib.fcu.edu.tw/il_learning/。 陳志銘(2009)。創新數位學習模式與教學應用。臺北市:文華圖書。 陳慧華(2014)。數位學習與圖書館服務。佛教圖書館館刊,58,21-29。 黃慈(2014)。大專院校遠距教學認證制度與歷年成果。2014 大學遠距教 學成果專書。臺北:教育部數位學習認證專書計畫辦公室。 劉怡甫(2013)。與全球十萬人作同學:談 MOOC 現況及其發展。評鑑 雙 月 刊 , 42 。 檢 自 http://epaper.heeact.edu.tw/archive/2013/03/01/5945.aspx。 顏春煌(2010)。數位學習:觀念、方法、實務、設計與實作。臺北市: 碁峯資訊。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2000). Information Literacy

(26)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26

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

Association of 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 (2008). Standards for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la.org/acrl/standards/guidelinesdistancelearning.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2016). How to Do Library Research. Retrieved from

http://lib.colostate.edu/howto/.

Courtney, Kyle K. (2015). MOOCs and libraries. Lanham : Rowman & Littlefield.

Huwiler ,Anja G. (2015) Library services for distance student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Journal of Library & Information Services in Distance

Learning, 9(4), 275-288.

Johnson, L., Adams Becker, S., Cummins, M., Estrada, V.,Freeman, A., and Hall, C. (2014). NMC Horizon report: 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 Austin, Texas: The New Media Consortium.

Kazakoff-Lane, Carmen(2014). Keeping Up With... MOOCs. Retrieved from

http://www.ala.org/acrl/publications/keeping_up_with/moocs.

Khan, B. H.(1997).Based Instruction(WBI):What is it and why is it?

Web-Based Instr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

Penfold, Steve(2016) .6 elearning trends to watch in 2016. Retrieved from

https://blog.elucidat.com/elearning-trends-2016/.

Schwartz, M. (2013). Massive open opportunity. Library Journal, 138(9), 22– 22. Retrieved from http://lj.libraryjournal.com/2013/05/library-services/massive-open-opportunity-supporting-moocs/.

Smith, S. S. (2010). Web-based instruction: A guide for libraries (Third Edition). Chicao: America Library Association

(27)

數位學習新發展與圖書館新服務

27

Tobin, T. J. (2004). Best practices for online information-literacy courses.

Journal of Interactive Online Learning, 2(4).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olr.org/jiol/issues/PDF/2.4.3.pdf.

University of Kentucky Libraries (2016). Libraries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Retrieved from http://libraries.uky.edu/DLLS#libscroller.

Web-based Education Commission (2000).The Power of the Internet for

Learning: Moving from Promise to Practice. Washington , D C. Retrieved

from

https://www2.ed.gov/offices/AC/WBEC/FinalReport/WBECReport.pdf. Williams, B., Steiner, H., & Coonin, B. (2011). Fostering library as a place for distance students: Best practices from two universities. Internet Reference

(28)

臺北市立圖書館館訊33 卷 3 期

28

數據

圖 1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Library Tutorials
圖 2 University of Kentucky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Services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機器人、餐飲服務、花藝、雲端運算、網路安全、3D 數位遊戲藝術、旅 館接待、行動應用開發、展示設計、數位建設

學生已在 2000 年版小學數學課程學習單位 4N4「倍數和因數」中認識因

2.學士班學生須於畢業前(建議在大三結束前)修 習並通過「社會服務學習課程」(學系服務學習課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教育局網頁 www.edb.gov.hk &gt; 課程發展 &gt; 課程範疇 &gt; 全方位學習. 與津貼有關的重要資訊 會通過聯遞系統 Communication and Delivery

項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一般. 課程 一般與通識課程(含勞作教育、服務學習)

(網站主頁 &gt; 課程發展 &gt; 學習領域 &gt; 藝術教育 &gt; 教學資源 &gt;視覺藝術

▸ 學校在收集學生的個人資料前,必須徵得學生的同意,並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