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

Copied!
1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心 念 的 轉 化 與 觀 照

鄭 保 村

逢甲大學經濟系副教授

【綱 目】

壹、緒 言

貳、意念的作用

一、 迷悟一念間

二、 萬法唯心所現

三、 水亦能解語-來自水的訊息

四、 情意與生理作用

五、 禪悅可為食

參、心念的轉化

一、 一切唯心造 心悟轉法華

二、 離無常生滅 寂滅為樂

肆、心念的觀照

一、 收攝六根-止妄首要

二、 身念處-觀四大、呼吸、舉止

三、 受念處-了知諸受生滅虛妄

四、 心念處-了知心念生滅無常

(2)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五、 法念處-

善別諸法相,於第一義不動

(3)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摘 要】

「心」對「境」時,不論是外在或內在的境,總被心中的習

以為常的「習性」、「想法」或「觀念」所牽引,不由自主

的產生「心」「境」相續遷流不息、生生滅滅的現象;因種

種「心」而產生種種「境」,也因種種「境」產生種種「心」。

如果因地不真、心地不純不正,或者心隨境轉,「心」必然

不安,我們必然流浪生死、向下沉淪。萬法由心生,萬法由

心滅,如何知道「起心」「動念」,以至於不起心、不動念,

必先知道心的作用,心的體相用,建立正確的正知正見,才

能轉化心念,觀照心念。

本文,

本佛法與生命教育生活化的理念,以生活實例及科學

觀點,並佐以佛經論據,首先闡釋心念的作用;其次,從觀

念與知見討論心念的轉化;最後,由出世間法的角度,引介

心念的觀照,從六根收攝,及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

念處等逐一陳述無念無住的契入、般若觀行的大要。

一念間可以是佛國淨土,也可以是惡道穢邦。離苦得樂,解

脫生死,既是生命的究竟導航,善植優良「道」種,袪除壞

苗,以喜捨轉化慳貪,以知足感恩、慚愧懺悔替代瞋怨,以

智慧化解無明愚癡,以虔誠恭敬取代驕慢,以精進、信心化

導疑惑,提起正念,從根救起,讓習以為常的「熟處」-「人

心」轉「生」,讓隱而不顯的「生處」-「道心」轉「熟」,

成就善道就指日可待了!

我們的心性一直都在那兒,它存在於每個當下,我們須要在

每個當下覺照,在日用尋常動靜閒忙、行住坐臥中,收攝六

根,由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觀照覺照,制心一

處、善分別而不於其中起分別、放鬆心念放慢腳步、隨處作

主、隨時明了,而不隨業隨習性而流轉,就可真正「當家作

主翁」,契入無為無住無念的真如禪心了!這也是生命的真

實義!

(4)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壹、緒 言

心念,粗略而言,是對人、對事或對境的想法、觀念;更深層來講,是念頭。心中的「想法」或 「觀念」,影響著人的起「心」動「念」;看法不同,心境不同,事理圓融度也不同,結果更不同。 「心」對「境」時,被心中習慣性的「想法」或「觀念」(即習性)所牽引,不由自主的產生「心」「境」 相續遷流不息(即妄心)生生滅滅的現象;因種種「心」而產生種種「境」,也因種種「境」產生種 種「心」。這正是《楞嚴經》所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由法生故種種心生」。如果因地不真、心 地不純不正,或者心隨境轉,「心」必然不安,我們必然流浪生死、向下沉淪。 念頭有善、有惡、有無記,而且念念遷流,不斷的生、住、異、滅,不曾一刻止息;心念可是菩 提也可是煩惱,可載舟也可覆舟,如水與水波,常人經常在水中載浮載沉,隨順習性,隨心念而起伏, 隨心念而生生滅滅!如何於生滅變異中而不住生滅,是修為,也是功夫,更是解脫證菩提的關鍵。 萬法由心生,萬法由心滅,如何知道「起心」「動念」,以至於不起心、不動念,必先知道心的 作用,心的體相用,建立正確的正知正見,才能轉化心念,觀照心念。本文,以佛法與生命教育生活 化的理念,就生活實例及科學觀點,並佐以佛經論據,首先闡釋心念的作用;其次,以從觀念與知見 討論心念的轉化;最後,由出世間法的角度,引介心念的觀照,從六根收攝,及身念處、受念處、心 念處、法念處等逐一陳述無念無住的契入、般若觀行的大要。

貳、意念的作用

引起某種心境的原因,可能是生活中順境和逆境,可能是工作中的成功與失敗,可能是人際關係 的融洽與否,可能是個人健康良劣,可能是自然環境的變化。心境對人的生活、工作、學習、健康影 響很大。積極向上、樂觀的心境,可以提高人的活動效率,增強信心,對未來充滿希望,有益於健康; 消極悲觀的心境,會降低認知活動效率,使人喪失信心和希望,經常處於焦慮狀態,有損健康。所以, 人的世界觀、理想和信念決定心境的導向,也對心境產生重要的調節作用。

一、迷悟一念之間

《陋室銘》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 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雲亭,子曰:『何陋之有?』」可見豐厚之物質,不見得使人心曠神怡。亮麗耀眼 之外相,不見得具高尚內涵。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有形物質、無形諸法,全在我們一念之間;「心 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 古德云:「春雨如膏,農夫喜之,而行人惡其淋漓。秋月如鏡,佳人喜之,而盜賊惡其光輝。」 同樣的春雨,農人有久旱逢甘霖的喜悅;可是行人卻討厭變成落湯雞、到處泥濘舉步惟艱;同樣的秋 月,佳人樂在此等花好月圓好時光,盜賊卻厭惡皎潔月色可能破壞其「好事」。可見立場不同,心境 不同,雖處相同情境,各人卻有喜怒哀樂的不同感受。 身處當今同樣的社會環境,有人如坐牢獄,有人卻怡然自得,可見環境相同,心境或心念不同, 所見或感受卻殊異,可為天堂也可是地獄。陶淵明說:「結廬在人間,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 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不也是同樣的道理嗎?可是,一般人常是隨順習性、追逐風 尚、以物役形、以形役心,只見果相而不明因不識緣,因此,遇境被境轉,而不自覺,更談不上自拔,

(5)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終而隨波逐流,永墮苦惱深淵。所以,是天堂、是地獄,端視這念心是悟、是迷。 心念可遠也可近,不隨時空而有所障礙。即使遠到天涯海角,它也存在;近,即便在僅一個褟褟 米大小的斗室裡,它仍不減一絲一毫。親子間的心電感應,或是雙胞胎的心心相繫,都是驗證心念無 遠弗屆的作用。

二、萬法唯心所現

「杯弓蛇影」的故事大家也是耳熟能詳。某君作客友人家,喝酒時乍見杯中有蛇,回家後仍然耿 耿於懷,因而生病;友人久未見面,一探究竟,始知原委,因此再邀此君到家作客,取下壁上的劍, 發現杯中的蛇影原是掛在壁上的劍,此君豁然開通,不藥而癒。顯見本來無一物,卻因心念作用,而 引發種種「相」、諸種「法」。又有一位蓄長鬍鬚的老翁,某日人家問他,睡覺時鬍鬚是擱在棉被裡面 還是外頭,當天晚上就寢時,這位老翁竟然為此事折騰半天,翻來覆去睡不著覺。這是「有心於萬物, 萬物常圍繞」的現象,如果「吾自無心於萬物,萬物何嘗常圍繞。」 多年前,國劇名伶蔣桂琴罹患骨癌,醫生宣判她的活期不到半年,可是蔣小姐心繫國劇傳承使命, 一心一意希望為國劇盡力,竟然多了一年餘才告別人世。前些年,社會新聞報導:某君身體微恙,在 中部某醫院檢查,本來生龍活虎,一聽醫生告知是癌症後,就昏厥過去,家人再送台北就醫複檢,一 聽只是良性腫瘤,此君乍然初醒,活蹦活跳的自行開車回台中。某日,台中市發生火警,一婦人臨危, 獨力抬冰箱逃出火窟。可見天堂地獄,全在一念之間;一念間,可以生、也可以死,可以病弱苦惱, 也可以健康快樂。類似此例,不勝枚舉。維摩詰經說:「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畫」。華嚴經說:「三 界諸法,惟有心故」,又說:「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楞嚴經說:「萬法所生,唯心所現」。正是 這種道理。 常人應有:「談說醋梅,口中水出;思蹋懸崖,足心酸澀」〔《楞嚴經》卷 2〕的經驗,身未親歷實 境,可是因意念牽引,竟然引起身體的生理作用,何況親歷其境!不是有人一臨橫跨深淵的吊橋,不 自主的足癢腳軟;有人因受外力突擊,過度驚恐,二足發軟,不聽使喚,也是同樣的道理。李廣一箭 穿石的故事,大家也是耳熟能詳,原以為猛虎,一箭竟然中的,走近一瞧竟是大石,李廣再度舉箭射 石,卻無法如願,可見意念作用之大。 法國科學家、心靈學家弗羅嗎唎恩博士在他的巨著《未知的世界》中,道出許多因恐怖而死亡的 案例。其中一例是,弗羅嗎唎恩博士朋友之父是位內臟外科醫師,某日對膽石症者進行手術,動刀前 在手術部位擦拭酒精消毒,因酒精過於冰冷,患者誤以為已在開刀,竟因此驚恐過度而斷氣了。另一 例是,對某一死囚做實驗,將他矇上眼睛並綁在椅子上後,告訴他說:「將要從你頸部,讓血一滴一 滴的滴下,直到全身血液徐徐滴盡。」接著以針頭在囚犯頸部劃一小傷口,並以裝置讓水沿著頸部一 滴滴下流,滴到地板,約過六分鐘,告訴他:「你身上的血液已經流失了三分之二」,死囚竟然相信, 因過份恐怖而死亡了〔谷口雅春著《生命之實相》(第 2 卷),1977〕。心念能載舟也能覆舟,其理至明。

三、水亦能解語-來自水的訊息

日本 IHM 研究所所長江本勝(Masaru Emoto)自 1994 年開始以高速攝影技術,觀察水在冷凍之 後的表面結晶形狀,以《來自水的訊息》一書發表實驗結果,發現無論是文字、聲音、意念都會造成 不同的水結晶形狀;讓水「讀」了「愛和感謝」的文字,無論是英文、德文、或是日文,都會呈現清

(6)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楚而美麗的六角形結晶,這是他們所拍攝的所有水結晶照片中,最美麗最絢爛的!如果讓水讀到「惡 意」的文字,水的結晶則非常扭曲醜陋!例如,看到「混蛋」的水,和聽到重金屬時一樣,呈現細碎 而零散的結晶。看到「我們一起做吧」的歡迎詞,水結晶的形狀完整而規則;看到「給我做」的命令 句時,甚至無法呈現結晶。 研究過程中,也讓水聽聽音樂,結果發現水結晶的狀態和音樂的內涵不謀而合。聽了貝多芬「田 園交響曲」的水,結晶正如明朗爽快的曲調般美麗而整齊;聽了對美充滿深刻期望的莫札特「四十號 交響曲」,結晶就異常華麗;相對的,讓水聽了憤怒反抗的重金屬音樂,結晶則呈現細小凌亂的形狀。 江本勝也對米飯進行類似的實驗,發現對米飯說「感謝」的話,一個月後米飯會呈半發酵狀,並 散發出芳醇的香麴氣味;而每天「挨罵」的米飯,一個月後則完全變黑且腐爛發臭。 IHM 研究團隊的實驗也發現,水的潔淨與否確可由其結晶型態作判斷。潔淨的水,樣本會形成以 六角形結構為基礎的完整結晶,而污染或不純淨的水樣本則形成散亂的形狀。他們蒐集並觀察全球多 數大城市自來水結晶體後,發現經處理後的自來水,多未能出現潔淨的結晶形狀。 由此可知,我們所思所念,時時刻刻都在影響全世界,水的好惡,全看你的心境,同樣是喝水, 心懷感謝說聲謝謝再喝,會讓水變成截然不同的結晶。萬物不斷在波動,世界瞬息萬變,沒有一刻停 止過,而人類意念的能量,具有強烈影響萬物的能力。這是不是說明了「意念」是有物質能量的!善 與惡的意念會影響著人體與大自然?《楞嚴經》不也說:「如來常說,諸法所生,唯心所現;一切因 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又說:「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四、情意與生理反應

就醫學觀點,不同的情緒狀態經由人體內外腺體的變化,進而影響激素分泌量的變化。就外部腺 體變化而言,人在悲痛或過分高興時往往會流淚,焦急和恐懼時會冒汗等。人產生某種負面性的情緒, 如焦慮、恐懼時,會抑制消化腺的活動和腸胃的蠕動,因而感到口渴、食欲減退或消化不良。相反, 愉快情緒的產生,可以增強消化腺的活動,促進唾液、胃液及膽汁的分泌。 同樣,在不同的情緒狀態下也會引起不同的內分泌腺的變化,從而影響激素的分泌。例如,學生 考試和運動員臨賽前的緊張情緒,常常增強腎上腺的活動,促進腎上腺的分泌,從而引起血糖提高, 加強交感神經的活動,並引起一系列的機體變化,例如,心率加快、血壓升高、機體處於喚醒狀態。 同時,為了獲得更多的氧,呼吸會加快,肝臟也會輸出更多的糖進入血液。為了把血液送給大腦和骨 骼肌肉,消化系統的供給減緩,瞳孔放亮,唾液的分泌活動受到抑制。這些說明,腎上腺素和去甲腎 上腺素為人們的激情提供了生理的燃料。在情緒活動後,副交感神經系統恢復活動,使身體狀況恢復 到情緒發動前的平靜狀態。心率平緩、血壓降低、瞳孔收縮、呼吸減緩、唾液再次分泌、消化系統恢 復正常功能、能量供給也處於正常水平。血管中的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的水平降低,情緒的強度 也隨著逐步下降。實驗證明,焦慮不安者血液中腎上腺素增多,憤怒者血液中去甲腎上腺素增加。動 物實驗證明,給動物注射或口服腎上腺素,會引起動物呼吸急促,血壓、血糖升高,血管舒張,容易 發怒;如果腎上腺素分泌不足,會使動物肌肉無力、精神不振等。 總之,當人處在恐怖和不安,或者厭惡、生氣、緊張的負面情緒或意念時,所有的生理器官自然 縮小,作用就不能完全,所以所需要的消化液或荷爾蒙的分泌量也就自然減少,甚至分泌具有毒性的 「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形成惡性循環,因而生理的機能就受挫,不能完全發揮,全身的細 胞的活力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隨之減弱。反之,正面思考或積極的心念或態度,正如前述,體內會

(7)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分泌出對緩和精神緊張有幫助的β 內啡肽,體內產生良性循環作用,所以可怯病延年。情緒常常緊繃 的人,比較會有胃疾;易怒者,易產生肝臟機能障礙,就是這個道理。退休者,如果處在不被尊重或 無法自我實現時,活力降低,生理心理老化也特別快,也可能提早在「人生」中「退休」。

五、禪悅可為食

入定者數日或數月,不吃不喝不睡,靠什麼支撐色身?原來在禪定中,能量消耗極微,甚至不會 消耗能量,因為身心的專注、放鬆、平穩、安定,自動產生自我運作機能,不斷產生能量,也產生愉 悅的波。所以禪定者,神清氣爽,可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 其間道理,可由腦生理學和分子生理學來加以解說。學貫東西醫學的日本醫學博士春山茂雄在《腦 內革命》一書中指出:當進行冥想(mediation)或靜坐,或者正面思考時,會分泌β 內啡肽(β -endorphin) 等廿種好的荷爾蒙,簡稱「腦內嗎啡」。荷爾蒙是數十個氨基酸連結而成的蛋白質之一種,每一種都 由酪氨酸的氨基酸在行使重要功能,如果沒有酪氨酸,就無法製造出腦內嗎啡系的荷爾蒙。當腦內嗎 啡分泌時,一定會發出α 波的腦波;出現α 波時,腦內就會分泌β 內啡肽等快感物質。α 波與β 內啡 肽孰先孰後,正如雞與蛋的關係,兩者本為一體。形成α 波最有效的是冥想,因此而使人感到愉悅。 此外,依據美國羅契斯特大學生理學教授狄彼得.費爾頓有關腦和免役系統的研究指出,當腦內出 現β 內啡肽時,NK 細胞(白血球之一)的活性也會提升,並增強免役力,從而保護身體,遠離疾病。 β 內啡肽也會增強記憶力及忍耐力。許多冥想功夫到家的祖師大德,鶴髮童顏,而且長壽,這是重要 原因。 其次,冥想時,重量占全身體重二到三%,而消耗的血液或氧氣占全身 15~20%的腦,在經常有 充沛氧氣、順暢的血流及分祕腦內嗎啡的狀態下,腦細胞活性化,從而發出促使身體處於最高、最好 狀態的指令。這就是為什麼禪坐得法後,神會清、氣會爽,頭腦更清楚,記憶力會增強的原因。 冥想也不限於盤腿而坐,躺著放鬆或者行走時也可進行冥想。行走中冥想,可獲得三到四倍的效 果。因為行走時,左腦趨於安靜,右腦發生作用;當右腦趨於活絡時,α 波產生,愉悅、智慧隨之湧 現。有人在慢跑時,體會禪悅的樂趣,道理在此。

參、心念的轉化

心念作用盡廣大極精微,日用尋常都是它的神通妙用,使我們向上提昇的是它,使我們往下沉淪 的也是它;它有舉輕如負重的作用,也有四兩撥千金的能耐,這全在於「一念之間」。起心動念就是 因,起善念是菩薩,起惡念就是眾生;真誠地發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提心,當下就是菩薩。 可是一念迷,可就是煩惱,可就是眾生,《六祖壇經》云:「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 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就是此義。

一、一切唯心造 心悟轉法華

看到已被吃了一半的蘋果,有人說:「糟糕了,只剩下一半。」另有人就說:「幸虧還有一半」, 面對同樣的事物,悲觀抑或樂觀全在一念之間。有位阿婆,年已七十四歲,清晨總會搭公車到公園運 動,有一天,上了擠滿多數年輕人的公車,竟然沒人讓坐,回到家仍然抱怨連連,氣憤不已,口中喃 喃有詞:「現代的年輕人這麼不懂得敬老尊賢」,家人一知原委,馬上安撫說:「唉訝!媽媽,妳雖然

(8)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是七十四歲,但是看起來卻像四十七歲,難怪年輕人不讓座!」這麼一說,阿婆一下子轉怒為喜,而 且走到鏡子前,對鏡攬照一番。左瞧瞧右看看,越看越歡喜!之後,一如往昔,每天總是踏著輕快的 步伐,高高興興出門,快快樂樂回家,早已把讓座這件事拋到九宵雲外了,日子好不寫意。可是,有 一天,一上公車,馬上有位年輕人讓座,她卻滿臉的不高興,回到了家也是悶悶不樂,家人見狀,勸 服說:「唉訝!媽媽,妳碰到了慈濟功德會的會員了!」阿婆一聽,也就釋懷了。這個案例顯示,心 中既存的意識或觀念,會影響我們的行為,以及對外境的反應,但是意念一轉,反射動作及情緒又不 同了。 有位老婆婆,有二位女兒,一賣傘一製麵線。遇雨天,老婆婆憂心製麵女兒無法曬麵影響生計而 哭,遇晴天則擔憂賣傘女兒賣不出傘而傷心,不管晴雨老婆婆總是哭傷,因此,這位老婆婆被稱為「哭 婆」。後來,這位老婆婆遇到一位高人,這位高人告訴老婆婆說:「雨天,賣傘的女兒生意不是可大發 利市嗎?晴天,製麵線的女兒正可曬麵嗎?」,經高人點醒後,「哭婆」變成「笑婆」了! 眾所熟知的「望梅止渴」公案,是意念改變生理與心境的例子。話說三國時代,曹操有次領軍, 經過長途拔涉,士兵上上下下既勞累口渴又缺飲水之際,曹操靈機一動,指著前方,告訴大家前面一 片樹林就是梅子林,頓時大家口中湧出唾液,雖未嚐梅子但已暫得清涼,士兵士氣也為之一振。 另一公案是:有位行腳僧,某日路經一山腳,偶然抬頭一望山頂,發現祥光繚繞上空,便上山一 探究竟,原來山腰上住著一位老婆婆,不時虔誠持誦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唄彌吽」,已經 數十年,但吽「ㄏㄨㄥ」卻唸成「牛」,行腳僧馬上指正。這下子,老婆婆對自己竟然唸錯已然用功 那麼久的咒語,懊惱不已。行腳僧離開後,到了山腳下,回頭再望山頂,祥光不再,而是黑氣衝天。 行腳僧急忙趕到山上,向老婆婆說:「剛剛只是為了試探老婆婆罷了,唸『牛』才對。」老婆婆才安 心繼續持咒。到了山腳下的行腳僧,再望山際,已恢復原來的祥瑞紫光,可見心誠則靈,心不染著, 其利也可斷金。 我們的感官容易受騙,產生錯覺。例如,吃鹹的東西再吃甜的東西,會覺得甜物較甜,其實甜物 的甜度並沒有改變。或者吃了甜度高的東西後,再吃甜度低的東西,會覺得後者不甜。曾經有個韓國 雲水僧元曉大師,唐朝時到中國來尋師訪友,夜色蒼茫之際,行腳至一山澗,昏暗中掬水一飲,甘甜 無比,次晨,回到原喝水處,發現一推屍骨,馬上反胃,豁然大悟說:「心生則種種法生,心滅則骷 髏不二。如來大師曰:『三界唯心』,豈欺我哉!」〔指月錄,頁 420。〕「一切唯心造」,心清淨平等, 死屍的水也與泉水一樣好喝。又如高峰妙禪師(誌公禪師),遊化途中得病發燒,摸黑找到水,一喝甚 為清涼,病好了大半,翌日口渴,找昨夜水,卻發現原是洗腳(澡)水,馬上做嘔,可見同樣的水,甘 甜一念間,不變的是水,變的是我們的感官,是我們的心念。

二、離無常生滅,寂滅為樂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色身的病痛、五蘊熾盛的煎熬、親友的生離死別、事業的起伏變 化、等、種種人生旅途中的不如意,就像風就像雨,在在令人心慌意亂、懊惱不堪、苦惱不斷。面對 生命中的風雨,如能像蘇東坡在《定風波》所說:「莫 聽 穿 林 打 葉 聲 , 何 妨 吟 嘯 且 徐 行 。 竹 杖 芒 鞋 輕 勝 馬 , 誰 怕 ? 」 「 一 蓑 煙 雨 任 平 生 」 以瀟灑的態度一笑置之;甚或以一種超越的心靈, 將平生的煙雨化為美感的觀照,享受煙雨中安步徐行的悠遊,不為逆境所轉,就能轉苦為樂,這是禪 的智慧、禪心的體現。 塵世的生活中,一張開眼睛,我們就開始面對各種情境的考驗。對於喜愛的,生起貪著;對於不

(9)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如意的,產生瞋惱,心隨著稱譏、毀譽、利衰、苦樂等境界之風,飄搖擺盪。我們真能「八風吹不動, 端坐紫金蓮」?對人,慢我輕我的,正是檢驗忍辱的時機,也是發現自己習性的契機,是自己的「逆 增上緣」,所以我們要愛人如己,即使是你的仇人。對事,不如意十常八九,它是不斷的遷流變化,「苦」 不會永遠下去,「樂」也不會持續不斷,時間一過,空間一變,心境一轉,苦不再是苦,樂不再是樂, 對這種「無常」現象的釋然,就沒有可以拘伴你的了!正如《 涅 槃 經 》所謂「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也不論是非成敗、窮通得失,日子照樣要過下去,太陽明日依然昇起,對立、侷限、主觀、輕慢、 小我、消極等諸種負面情緒與觀點是苦,圓融、無限、客觀(以客為尊)、尊重、大我、積極等諸種正 面心態與看法是樂,痛苦是過,快樂也是過,你要做如何的抉擇?以世間法來看,所有都是相對的, 我們都只是在相對的範疇下看待萬事萬物,所以都有其侷限性,世間萬象既是相對的,都不是實有, 應該把握當下,善用緣起,不在所緣境上,起貪著、起分別邪執。凡事不必然要怎樣,不一定要不怎 樣,「毋意、毋固、毋必、毋我」,對所有的人事物甚至於自然,多一點尊重,多一點空間,多一點 寬容,多留一些餘地,既不礙人又不礙己,何樂不為! 何況,心的本然是「無善無惡」,它超越世間的一切時間、空間、善惡、明暗、美醜、高低、內 外、遠近---相對境界,看到世間的相對性,坦然接受其相對性,「料 峭 春 風 吹 酒 醒 , 微 冷 , 山 頭 斜 照 卻 相 迎 。 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放下對風雨的排拒、對晴光的渴求, 放寬心量,以正面、光明、清淨、積極的本然心態面對一切,是不是最好的應對之策!心 念 一 旦 超 越 相 對 境 界 , 心 就 與 道 相 應 了 !

肆、心念的觀照

我們的心念不斷的生滅,有善有惡是心念的動與用,但是我們也知道善知道惡,也有一顆為善去 惡的心,但是心的本體是無善無惡,這是王陽明悟道後所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在心念相續中,若不自覺,卻隨心念而走,是迷、是執著、是 放不下、是生滅法、是生死苦海,無法親見如來清淨本性(本體),佛陀在夜睹明星悟道時不是說:「奇 哉!奇哉!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祇因妄想執著未能證得。」心起了念頭,無論是善念、惡念,都 是心水當中所起的波浪,一個念頭就是一個波浪,一個波浪就是一個生滅,如何不起心動念,回復《六 祖壇經》講:「不思善,不思惡」、「前念不生,後念不滅」,善念不起、惡念不生、一念不生的本體, 就必須發揮知善知惡的良知,覺知、觀照念頭的生滅,才不會隨念頭生滅,「生滅滅已」,才能「寂滅 為樂」。 起心動念是心之用,心有善用、有惡用、有淨用,眾生不覺,起貪瞋痴、造殺盜淫,這是惡用; 斷惡修善、修戒、修定、修慧,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就是善用、淨用。心作惡,就會招感地獄、畜生、 餓鬼的「惡相」。貪心重,當下就落入鬼道,嗜好杯中物是酒鬼、貪女色是色鬼、嗜睡是睡鬼、貪吃 是貪吃鬼、好賭是賭鬼、好逸惡勞是懶惰鬼;瞋心重、好嫉妒、喜吃醋,當下就是阿修羅;衣冠禽獸、 人面獸心,當下就是畜生;作惡多端、殺人放火等殺心重,難免亡命天涯、心神不靈、隨處是牢獄, 備受煎熬就是地獄。心作善、心清淨、修六波羅蜜,「心淨國土淨」,當下是淨土、是「四聖」,感召 生淨土的「善相」。 心念隨著外境一下生一下滅,例如日常生活中,早上起床,念頭一動,就是生;起床後,接著刷

(10)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牙、盥洗生,起床滅,繼續的是穿衣、著襪、吃早點、出門、開車(乘車)、上班、工作、回家、晚餐、 洗澡、就寢---等等,以致於睡夢中---,念頭從早到晚一直不斷的生生滅滅,念念遷流,這是變異 無常。如果注意心念的生滅──念頭生起是「生」,念頭去了是「滅」,注意心的生滅,起了妄念馬上 覺照,妄念馬上消失。覺照功夫日久純熟,最後,如能「屏息諸緣,一念不生」,或如《楞嚴經》所 云:「狂心頓歇,歇即菩提」,一念相應,就達到沒有生滅,內內外外都看得清清楚楚,「寂滅現前」 的境地。進一步,與無為心、不生不滅心、寂滅心相應,此時禪定現前,就能體會「心佛眾生等無差 別」、真如佛性的真實性。 萬法由心生,萬法由心滅,心的相、心的用又因六根與六塵相應而生,所以止息妄念,必須從收 攝六根入手,覺照也必須從「身」、從「心」、從「受」、從「法」上下功夫,以身念處-念觀身體、 受念處-念觀感受、心念處-念觀心意、法念處-念觀心法為目標,來安心。

一、收攝六根-止妄首要

人就像一多媒體,六根隨時在攝取外塵,無論好的壞的,如不加以揀選,它就照單全收。而且不 時不自覺的播放出來。有時一念還會牽引他念〔這是《禪宗永嘉集》所謂的「串習念」及「接續念」〕, 如果不適時覺醒,加以切斷,它可能一波接一波,引來千念萬念,如同網際網路般,糾葛牽絆,無遠 弗屆,永無了時。這些妄念,是生生滅滅的「眾生」,讓我們無法自主、單純、專注,更無法「清明 在躬」,而隨波逐流,浪擲生命,以客為主,所以流浪生死。因此,止妄第一步,是收攝六根。經云: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古德也云:「學道猶如守禁城,緊把城頭戰一場;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 花撲鼻香。」要「定」生「慧」也必須從持守「心戒」下手。 前五根中,以耳根及眼根所攝受的為最;耳根就像錄音機,眼根如同攝影機,不時接收外塵的影 音資訊(或雜訊),如果加上意根的(刻意)作用,更產生加乘效果;載舟(成就善道)的是它們,覆舟(六 道輪迴)的也是它們,道家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我們怎能不戰戰兢 兢,戒慎恐懼呢! 儒家說「非禮勿視,非禮勿聽」,對外境如能視而不見,聽而弗聞,讓見到就是見到而已,讓聽 到也僅止於聽到就好,而不起第二念,讓根塵不起進一步作用,好好隨時隨地收攝六根,是止息妄念 的第一步,這也是「戒」的第一課。這就像開車一樣,該前行就前行,該停就停,該轉彎就轉彎,該 看路標就看路標,心無旁騖的專注當下開車這件事,直達目的地;如此,則途中任何景物,如同「雁 過寒潭不留影,風吹竹葉不留聲」,不會成為你腦海的檔案,八識田中既無因種,怎麼搜尋也搜尋不 出檔案來。當然,如果你途中特別留意某些景物(如事故),這些景物也將成為「資料夾」的一部份, 因緣具足時,它就會跑出來,或者成為「妄念」的一部份。因此,保持耳根清淨,非必要不要「任意」 攀緣,定力也由此而生,《楞嚴經》不也說「攝心為戒,由戒生定,因定發慧」嗎!若不如此,勢必 妄念常起,意想紛飛,常墮苦惱大海!

二、身念處-觀四大、呼吸、舉止

身念處的觀照,可由觀身四大假合、身體的狀態、身體的舉止入手。

(一)觀身四大假合

色身軀體由地水火風四大種性聚合而成。地水火風四大,就「因素」的屬性而言,固態、硬性屬 地大,液態、濕性屬水大,能量、煖性指火大,氣態、動性為風大。身體堅硬的部分,如皮、肉、毛、

(11)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髮、筋骨、指甲、五臟、牙齒等屬地大;血液、眼淚、唾沬、小便、汗水等濕性屬水大;身上的熱量、 溫度屬火大;呼吸脈搏、出入息具流動性屬風大。 身體既是四大所構成,因此可用四大來觀照身體的狀態和舉動。四大具各自的特性,但彼此又相 互依存。四大構成色身,地大是主體,但身體要依火來溫暖保養、防止腐壞,水則使色身有新陳代謝, 風則使其柔軟,並可調和運用在工作及行動上。若將四大或者就其一(如器官)一一分解後,其實並沒 有一個真實的身體(器官)存在,根本找不到一個實實在在的「我」。其次,也可就自身不淨作九想觀: 死相想、膨脹想、青瘀想、膿爛想、壞想、血塗想、蟲噉想、骨鎖想、離壞想或燒毀想,經由這樣的 反覆不斷地來思惟,慢慢就可破除對色身的執著。 如果四大不調,諸病發作;四大調和,身體安康;四大分散,生命滅亡。四大原本不同種性,和 合則生,分離則滅,生滅現象,不能恒久;縱然生時,不免諸病,時長月久,由衰而老,終究離散, 歸於寂滅。生命生時,為四大和合而生;生命滅時,為四大分離而滅;這是四大皆空!色身來去,都 是這樣!

(二)觀身體的狀態-觀照當下的出入息

身心息三者相依相存,身體依附呼吸而生存。如果呼吸不順不調,身體會不舒適。一個精疲力倦、 生病或悲哀的人,呼吸就會變快、變短、急促。呼吸也是聯結身與心的橋樑,情緒影響呼吸,呼吸會 因平靜、緊張、生氣、興奮而變化;忿怒、憎恨時,呼吸就會沉重。所以調和呼吸、觀照出入息,念 念不離出入息,觀照每個當下的一呼一吸,心念只專注在呼吸上,不再注意其他東西,沒有人,沒有 自己,沒有男人,女人,沒有我和我所,呼吸就是呼吸,就會覺察到心的狀態,進而使心平和下來、 止息妄念。當身心全然放下,全神專注、制心一處時,自然產生身心的轉變,進而由有為契入不生不 滅、解脫自在的無為境界。念頭來了,觀照它,但不能隨它而去,妄念就像流水般,開始,我們只要 如實坐在河邊看著流水,而不被流水帶走就可以了。當心慢慢沉澱、放鬆、專注下來時,覺照力可以 穿透每個起心動念,不管是憂悲喜樂愛惡苦惱,或是貪瞋癡慢疑都在覺照力下一一被切割、被透視。 每個當下既無昏沉又無妄想、無記,而是了了分明、清楚明白、當家作主時,禪定自然現前。

(三)觀身體的舉止-專注、輕細、柔軟

心念在前,舉止在後,形成各種各樣的身體動作。如同駕駛汽車,心如司機、動作如車的引擎、 身體如車身。如果司機沒有經驗並四處張望,他和他的車將會有危險(遭遇車禍)。同樣的,沒有正念, 身體的舉動就不恰當且遭致傷害。反之,如果是位經驗豐富和謹慎的司機,他會很小心駕駛和迴避危 險。同樣的,正念會守護一個人的舉動,保護他、使他鎮定。祛除那些認為身體裡有個眾生、我或人 的存在的邪見,見到實相,才能超脫「我們」或「他們」的觀念。所以,只要還有身體,我們的舉止 言行應該戰戰兢兢,「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俗云:「心細細如絲,豪情千萬里」、「慢工出細活」。所以,了了分明、靈覺的心建立在專心 一意、細膩輕柔、不急不徐、從容不迫當中。步調散亂放逸、粗重強硬、緊張懶散,會讓我們失焦, 隨境隨業而流轉,任習性而為而不自覺,那結局就是沉淪迷失,離解脫之道也就遠了!因此,提高心 的靈敏度,除「靜」中善調身心的柔順專注、息的細慢長外,日用尋常的「動」中,隨處也是冶煉的 道場。無論是行、坐、前進、後退、回顧、前瞻、伸屈、穿衣、吃喝、咀嚼、大小解、睡眠、醒覺、 言談、靜默,所有身體的一舉一動,時時刻刻都要了了分明,不離「方寸」。這種觀照可使一個人明 瞭身體舉動的實相。

(12)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可是,常人總是行不是行、住不是住、坐不是坐、臥不是臥,吃飯不是吃飯、喝茶不是喝茶。其 間心念通常是散亂,想東想西,妄想紛飛,瞻前顧後,或者左顧右盼,甚至於隨外境而轉而迷,看到 好吃好喝,生起貪著攀緣,碰到不如意的,瞋心一起,心煩意亂,避之惟恐不及;如果行、住、坐、 臥四種威儀中,把持單純、無住、當下的心,每一起落之間,總能返心觀照,知道念頭來去,不昏不 昧,清楚明白,心無旁騖,不貪不求,不排不斥,那離「道」就不遠了!這樣是「直心即是道場」! 也是「行也禪坐亦禪,語默動靜體安然」的真諦。出入自得,一點都不染著,正如《禪宗永嘉集》所 謂:「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無。」 或是行是住是坐是臥具足四威儀外,身心隨時隨地保持輕細柔軟,就越能掌握「心」的導向,越 能啟動心的「靈覺」度。例如,步行或登山,舉步要如白兔的輕巧,踏步則要如大象的穩重,一步一 腳印,伸屈之間的每一個細節動作要能柔軟、要清楚明白,起落之間,當下的心也要念念分明,這與 經行中的慢香是殊途同歸的;即使是疾走或是慢跑,步步輕盈、步步勻稱,手足上下之間只有當下擺 手、抬腿放步或走或跑的這一念。開車也是一樣,不趕車不超車,手腳甚至於全身放輕鬆,不慌不忙, 只有當下開車的心,只有前行的路線與目標,這樣不祇是不會腰酸背痛,開車也是一種愉悅自在的事 情。打球同樣如此,籃球球員上場比賽,如果患得患失或是三心二意,畏懼對手,肌肉緊崩,打起球 來就往往礙手礙腳,施展不出平時訓練的功力,也容易失常,結果不言可喻;反之,球員有初生之犢 不畏虎的心態,上場只有專注、輕鬆,該傳球就傳球,該投籃就投籃,接球之際就是接球這個念頭, 不會有下一個傳球或投球的想法或動作,沒有過去、沒有未來是成是敗的第二個念頭,只有當下該做 的動作或事,表現自然正常,甚至有超水準的演出。這是「平常心是道」,也是金剛經:「過去心不可 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也無論禮佛拜懺,彎腰俯地起身、問訊跪拜頂禮,動作依然輕柔細慢,隨著梵唄而起而落,不急 躁不鬆散,心念也只有當下的佛號與動作,而無夾雜任何第二念。所有其他日常心行之間,也是要放 輕放慢放柔,就像調慢放映膠片的速度一樣,將心念逐步放慢,一心一意,則絲絲必能入「扣」,喚 起固有的「良知良能」,逐步切入本然的悠游自在,貼近「言語道斷,心行滅處」不可思不可議境地。

二、受念處-了知諸受生滅虛妄

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觸外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不論是視覺、聽覺、嗅覺、 味覺、觸覺、意覺,不外乎樂受、苦受、捨受(不樂不苦受)。對快樂的覺受會攀附貪求、執著不放, 對不快樂的覺受則生厭惡、憎恨、逃避,對不苦不樂的覺受會覺得無聊或忽略它。事實上,這些覺受 不等於「我」,也不是「我的」,它們一直在流動,一直在生滅,緣生緣滅,它們不是恆常的。例如, 站久了,會累,就想坐下來比較舒服,可是坐久了,又累了,就想站起來鬆鬆筋骨,或者想臥下來, 但是站久了、臥久了,又覺得腰酸背痛,渾身不自在,又想坐下來,我們不是經常就是這樣在苦苦樂 樂中,隨它生生滅滅嗎?不管是樂受(壞苦)、苦受(苦苦)、不苦不樂受(行苦)都是苦,都是虛妄不實的, 了知其生滅、虛妄,而不執著「受」,就「近」「道」了! 趨樂避苦本是一般人的常情。不管是生理上的或是心理上的苦痛來了,如實了知苦受、樂受和不 苦不樂,並且細心地察覺受的感覺和深度,專注每一個感受的心念,注意它、完全地看著它,細心察 覺它,直到它消失為止。如此才能更進一步得到智慧的開展。以禪坐為例,初學者最難熬的是腿酸腿 痛腿痲,如果隨腿痛而起舞,那接下去一定是痛不完的故事;如何為苦痛解套呢?其一、接受苦痛: 假如能跳出痛的圈套,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痛,讓痛祇是覺受,痛不只可以減輕;如能持續專注於

(13)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這樣的客觀立場,痛將遁形,禪定也就可待了,因為痛本身也是生滅的。其二、觀苦痛:可以觀苦痛 的本身,痛本身也不是堅實牢固的,它會改變,會增強會減弱,而究竟痛的是誰?剖析到最後,它也 只是依附於色身,因四大五蘊組合而起的一種現象,痛的自性本無,哪來痛呢!其三、不理苦痛:痛 因心念而起,越是理它,它越囂張,此時,若能轉移心念,對痛不理不睬,仍舊專注於如數息等禪修 法門上,痛就不會繼續與自身糾纏不清,一旦得力,痛就遠離,禪悅即現。這是轉移焦點、轉化念頭、 止觀的功夫。 其它身心的苦惱應對之策也是如此,接受它,或者不理它,或者看看它、剖析它、從「根」遠離 它。順境、逆境都是過去的業力種子所薰染,此時因緣成熟,善惡現象或果報也就必然現前,無風不 起浪,想逃避也逃避不了!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大丈夫應如是調御、如是擔當。受一番苦,消一分 業障。如果再無法排遣苦惱,那麼就看看煩惱是怎麼生起的。歸其究竟,不離無明業力,不離內心深 處潛藏的貪瞋癡慢疑等劣根性,古德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難移的正是這些習性。這些習性 或粗的或細的,總讓我們在苦海中載浮載沉;好好觀照它們,安頓它們,一切因緣所生,緣生緣滅, 就能遠離苦因,也可免隨業或習性而流轉! 即使是樂來了,或是處在不苦不樂的捨受當中,仍然要保持平靜、放鬆、滿足,不貪不得、不忮 不求,清楚明白每個當下的覺受,而不要跟著「感覺」走,來去由它,讓它自然的流動就是了,畢竟 覺受也是生滅的,能不隨它而起伏,就能與不生不滅的無為法相應!

三、心念處-了知心念生滅無常

六根對六塵起六種覺受,進而對事物產生是好或壞的了知,這就是六識。「心」「常住」,我們 住在「心」裡頭,我們的一生就是「心」的花園,稻(道)種子已在心田裡,而稗(敗)種荊棘也充滿在 心田。正面的、負面的、粗的、細的、大的、小的心念因此不時浮現,就像海水中的浪花,自然有起 有落,但是騎在人生的浪頭上,仍要保持警覺。 貪欲心識生起,一察覺、一觀照,貪欲的心識自然消失。無貪欲的心識生起,觀照「無貪欲的心」。 同樣地,瞋恨心生起,一察覺、一觀照,瞋恨心自然消失。如果「我是永恆的」、「我正高興著」、 「我是我」生起,應觀注它是愚癡。如果散亂的心生起,也觀注它。如果懶怠的心現起,觀注「懶怠」。 觀注每一個所生起的心識,同時覺知它。當定力強時,就會發覺到所觀注的一切都在不停的生住異滅 中。如此觀照心識的生起與沉滅,就識得浪來浪去是現象,是生滅法,不住生滅法即可契入不生不滅 寂靜中。 心念的生起不祇要時刻察覺它們,是善的還要進一步令增長,是惡的令斷除。如果是貪婪、執著、 攀緣、憤怒、厭惡、嫉妒、驕慢、疑惑等負面的心念生起,要認知它們、接受它們、放下或者斷除它 們,不要讓它繼續滋長。如果是慈愛、悲憫、慚愧、寬恕、慷慨、關心、服務等善的、正面的心念生 起,同樣要覺察到,進而接受、助長、鼓舞它們。 經由覺照外,如果負面心念或強烈或不斷,可配合修習「五停心觀」。以不淨觀對治貪欲,以慈 悲觀對治瞋恚,以因緣觀對治愚痴,以念佛觀對治多障,以數息觀對治散亂。

四、法念處-

善別諸法相,於第一義不動

(14)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法含佛陀所說四聖諦、五蓋、五蘊、六入、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 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等內法,也包括一切宇宙人生萬法。法念處包含色法與心法,統攝前 三個念處──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 法念處要觀察一切法無我,無論是內在的法塵或者外境的色塵,都是眾因緣和合而生,彼此都是 「生命共同體」,無法單獨存在,而且是不斷的生滅變異。法念處要觀察五蘊及世間的一切是如何生 起、如何聚集、出現的是什麼樣的相、如何消失,要如是清楚明白它的起落、它的鬆緊,了知世間的 一切有為法沒有一樣不在生滅,這樣知其生滅,就不會陷入起落、鬆緊的生滅當中。 法塵中,對於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等五蓋,看看有沒有減少,看一個一個的「蓋」是怎 麼樣生起?「蓋」的那個頭在那裡?通常是先有愛著、恚著的相,才會生出那個蓋來。看著它,不做 好壞的判斷,那個蓋就會由強轉弱,以至於消失。 其次,看五蘊的增減、緊鬆,看看識是否執著這個身體,執著這個感受,執著這個想蘊,執著這 個行蘊,看色受想行識五蘊相的結集、出現、消失,了知五蘊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分開了、滅了, 五蘊也就消失了。身心的五蘊本來是不存在,是不實的。它的存在,只是現象而已,它的存在也是毫 無實體,隨時都在變,隨緣展現,所以「五蘊皆空」。色身(色蘊)不是一直在新陳代謝嗎?感受不是時 苦時樂或平淡無奇嗎!內心取境相(感受)引發的「想」法不也隨境而變?內心造作(行蘊)不是有喜、 怒、哀、樂等情緒起伏嗎?因「想蘊」、「行蘊」衍生的了解分別(識蘊)不也一直起作用?色、受、想、 行、識就是如此不斷的如後浪推前浪般的生生滅滅。所以,《大般若經》形容五蘊是:色如聚沫、受 如水泡、想如陽燄、行如芭蕉、識如幻事。如此如實地、客觀地鑑照一切境,了知前五識、分別的第 六識、審度思量的第七識,親近那「能照的」,就能「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六根對六塵時,是否僅只於看到、聽到、嗅到、嚐到、觸到、意到,還是與色、聲、香、味、觸、 法六塵產生進一步的聯結關係?是否產生愛著(礙著)?其間有沒有打結、產生煩惱?其間是否需要別 人的肯定?別人的尊重?別人的欣賞?自己的欣賞?如果有,就是依賴,有依賴就產生煩惱。如果眼 睛和色境、或者耳根和聲境產生聯結,要看到那種愛著的關係,要了知愛著是如何生出來,如何消失 的,如何可以放下,也明了所放下的煩惱,看到它的過患,而不是判斷它是壞,這時不是我們離開欲 望,是欲望離開我們。這就是把色、聲、香、味、觸、法等外境當背景,它們是近在眼前,遠在天邊, 這樣心就遠離外境而不相應,境界裡面沒有我們所要的東西。假如境界裡有我們所要和不要,就會與 境產生相應。一旦對那個要的產生渴求、對那個不要的產生排斥,就表示心沒有量、沒有空間,心也 就不安住了。如果心安住的話,和那個境就不會相應。 就時時繫縛心、障礙解脫的十種微細煩惱(十結)而言,認為身體是「我」和「我所有」(身見結), 對善法、善業的疑惑(疑結),將錯誤的見解、執取的行持認為是最正確、最完善(戒禁取結),喜愛染著 於情欲的心(欲愛結),內心的不喜歡、一絲不滿所引起的磨擦、急躁(瞋結),貪愛著色界定中的樂(色 愛結),迷戀無色禪天所生起的悅樂(無色愛結),以自我意識與人爭高下、比好壞(慢結),燥動、散亂、 靜不下來(掉舉結),認苦為樂、滿意於苦海中的輪轉(無明結),也不外乎是六根攀附六塵所致。以掉舉 為例,常人每天「心湖」都或多或少、或強或弱、或快或慢隨外境而波動;所欲的外境出現,煩惱就 無法止息下來。遇到合意的就高興,甚至得意忘形;遇到厭惡的、違逆的,會失意、會心痛、沒心情。 依附外境就生煩惱,要了知煩惱生、如何生、如何棄捨,用心觀察,受因六根六塵接觸而來,知覺它 的生起與消失,慢慢的讓生處轉熟,就能隨時讓煩惱不再生起。 再來,看七覺支-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喜覺支、輕安覺支、定覺支、捨覺支。看那個

(15)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覺,明覺有沒有出來?有沒有在增加?念覺支是對於自己的身、口、意很瞭解,對於自己的身、受、 心、法很清楚。對任何境、做任何事,心都能清楚明白而不隨境界轉,能在當下接受六根的觸境,是 什麼就是什麼,不貪不捨,不迎不拒。什麼在生?看它生,什麼在滅?看它滅。這就是「念覺知」。 活在當下,念在人在,做任何一件事,都能很由衷、很誠懇的來做、來說、來聽、來呼吸,此時, 心很靜,有定著,這樣才能擇法,選擇我們要走的路,選擇下一步要如何來進行。我們才知道,到底 欠缺什麼?需要改善什麼?應該注意什麼?所做的是在離苦?還是避苦?慈悲的作為是真慈悲還是 爛慈悲?喜捨的捨,是不是在逃避?其間就需要「擇法覺支」。清楚方向就是擇法,就是正知。正知 每一個作為,是為了離苦;正知慈悲喜捨的方向是涅槃寂靜。 如何坐在人世間的風浪上面而能安住,這就是精進覺支。有了精進就會有「喜覺支」。這種喜是 一種由衷的,由內心深處,如泉水般湧出來的歡喜,它是一種心與境沒有繫縛的歡喜,是「法喜」- 於正道心生歡喜。歡喜心生起時,身心會變得很輕鬆、很安定、很平靜,叫「輕安覺支」。有輕安覺 支以後,心就很柔軟、有定著、很有擔當,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很平穩,不會有所偏頗。有「定覺支」 以後,就會識無所住、無漏無取,對世間已經完全沒有執著,這就是「捨覺知」。 同樣的,看看四聖諦,有沒有看到苦諦?有沒有看到集諦?有沒有看到滅諦?有沒有看到道諦? 當下是否見苦、見苦集、見苦集之滅、見苦滅之道?對四聖諦的理解,有沒有愈來愈清楚?有沒有愈 來愈明白?有沒有越來越增強?〔《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第八章〕 總之,法念處,是內法是外法,當下都要清楚,知道其生滅,而不住生滅。同時,對於障礙菩提 道的蓋、蘊、結,當下則能安住於離、安住於捨。對於趨向菩提涅槃的七覺支、四聖諦等,也要當下 安住於其生、安住於其增長。而且觀諸法生滅、捨離、增長,又不見一法。正如《六祖壇經》「能善 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所說,對外境,無論是風、無論是雨、無論是陰、無論是晴,對於 所見、所聞、所嗅、所嚐、所觸、所意,都了了分明,是「能善分別諸法相」;不管風雨也不管陰晴, 讓看到就只止於看到、聽到只止於聽到、嚐到就只止於嚐到、觸到就只止於觸到、意到就僅止於意到, 一切外在如何變化,六根如何收受,這些都是虛幻不實的,都是心對境而生,無一自性可言,把心安 住在真如本性當中,就是「不起分別想」,這就是「於第一義而不動」。 於一切內外境界,而知其境,又能離境、心不染著、不起心不動念,這是「無念」,是智慧觀照, 是般若觀行,即能契入般若三昧、趨入解脫之道。正如《六祖壇經-定慧品》所云:「於諸境上,心 不染,曰無念;於自念上,常離諸境,不於境上生心。」《六祖壇經-般若品》又云:「智慧觀照, 內外明徹,識自本心。若識本心,即本解脫。若得解脫即是般若三昧,般若三昧即是無念。」、「何 名無念?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用即遍一切處,亦不著一切處;但淨本心,使六識出六 門,於六塵中無染無雜,來去自由,通用無滯,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脫,名無念行。」、「悟無念 法者,萬法盡通;悟無念法者,見諸佛境界;悟無念法者,至佛地位。」所謂見法性即見佛。

伍、結 語

如果生命是一塊素布,同樣的生命,一樣的人生,它會是一塊亮麗的彩布,還是成為一塊桌布, 亦或只是一塊抹布,完全在我們一念間的抉擇,一念可是佛國淨土,一念也可是惡道穢邦,正所謂「三 點如星相,橫勾似月斜,披毛從此出,作佛亦由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離苦得樂,解脫生 死,既是生命的究竟導航,以喜捨轉化慳貪,以知足感恩、慚愧懺悔替代瞋怨,以智慧化解無明愚癡,

(16)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以虔誠恭敬取代驕慢,以精進、信心化導疑惑,提起正念,從根救起,善植優良種子,成就善道就指 日可待了! 我們的心性一直都在那兒,它就存在於每個當下,我們須要在每個當下覺照,在日用尋常動靜閒 忙、行住坐臥中,收攝六根,由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觀照覺照,而不隨業隨習性而流轉, 制心一處、善分別而不於其中起分別、放鬆心念放慢腳步、隨處作主、隨時明了,如此「照而常寂, 境寂而常照」,就可真正「當家作主翁」,契入無為無住無念的真如禪心!而趨進「境寂智亦寂,智照 境亦照,一相無相,無相一相」的實相〔智者大師,

《四念處》(第 4 卷)〕

這也是生命的真實義! 本文,本著佛法與生命教育生活化的理念,期望對學佛者有所助益有所啟發,所以行文避免落入 純學術訓詁之窟臼,而盡量以生活實例及科學觀點,再佐以佛經論據,闡釋個人所體會或體驗的般若 觀行的粗略大要,因此以其說是論文不如說是一篇學佛者的粗淺心得報告,敬祈方家十方大德不吝指 正。

【參考文獻】

甲、經論部份

《六祖法寶壇經》 《金剛經》 《楞嚴經》 《念處經》-《中阿含經》卷二十四。

《四念處》(4 卷)-智者大師

《禪宗永嘉集》 《永嘉大師證道歌》

乙、期刊論著

1. 大卿弘法師,《阿含聖典的解脫心法》,淨心文教基金會,高雄市,民國 87 年 10 月。 2. 丹津跋摩比丘尼,《雪洞出紅蓮》(開示專輯),台北市:慧炬出版社,民國 93 年 7 月。

3. 江本勝(長安靜美譯),《生命的答案,水知道》(Water Knows the Answers─the Hidden Messages in Water Crystals),臺北市,如何出版公司,民國 91 年。 4. 妙境長老(講授),《我空觀與法空觀》,台北市:佛陀教育基金會,2002 年 1 月。 5. 李一光著,《佛法與科學之比較闡釋》,無量壽出版社,台灣苗栗縣,民 62 年。 6. 谷口雅春著(陳瑞森譯),《生命之實相》(第 2 卷),幸福生活雜誌社,台北市,1977。 7. 佛使比丘,《內觀捷徑》,香光書香出版社,嘉義,民國 87 年。 8. 林崇安,《佛教心理學的實踐面》-「2003 年佛學與人生學術研討會」,逢甲大學,2003 年 10 月 25、日。 9. 春山茂雄著(魏珠恩譯),《腦內革命》,創意力文化公司,台北市,1996 年。 10. 姜淑惠,《健康之道》(自印),台灣,民國 86 年。 11. 胡春業,《平常心的般若觀行》,美佛慧訊,第 95 期,2005 年 3 月,頁 64~67。

(17)

二○○五年佛學與人生國際學術研討會—佛法、科學與生命教育 逢甲大學 / 10 月 22、23 日 心念的轉化與觀照-鄭保村 12. 索甲仁波切著(鄭振煌譯),《西藏生死書》,張老師文化公司,台北市,民 85 年。 13. 馬哈希大法師作(SUJIVA 法師編譯),《四念處選章》,法藏講堂。 14. 悟慈法師譯述,《俱舍學》,開元寺佛經流通處,台南市,民國 88 年,頁 31~92。 15. 惟覺老和尚開示錄,《見性成佛》(中台拈花第一集),南投埔里,民國 83 年。 16. 陳勝英,《跨越前世今生》,張老師文化事業公司,台北市,1999 年。 17. 智顗大師述、寶靜法師講,《修習止觀坐禪法要講述》,圓明出版社,台北,1995。 18. 斌宗老法師述,《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瑞成書局,台中市,民國 59 年。 19. 聖嚴法師講,《禪的體驗、禪的開示》,東初出版社,台北市,民國 85 年。 20. 愚 夫,《優遊觀心-別搭妄念的飛機》,慧炬雜誌 471 期 ,2003 年 12 月 25 日。 21. 鄭保村,《生命潛能的開發》,第三屆生命教育與管理研討會,大同商專,民國 90 年 12 月 13、 14 日。 22. 鄭保村,《從心觀照 由根救拔》,中台山月刊,第 56 期,民國 92 年 1 月。 23. 鄭保村,《知量知足常安樂》,中台山月刊,第 67 期,民國 92 年 12 月。 24. 劉修吉編著,《新教育法》,新理想出版社,台北市,1985。 25. 釋見桅法師,《從物質變異中探究無常的真理》,中台山月刊,第 67 期,民國 92 年 12 月。 26. 釋見護法師,《佛法與現代科學》(1998 年 12 月 7 日假逢甲大學教職員工佛學社演講文稿) 27. 釋從信法師,《阿含經止觀》,台北:圓明出版社,民國 84 年 9 月。

28.

釋觀慧法師,《四念處禪觀之理論與實踐》,http://www.chibs.edu.tw/news/guan_hui.ht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本案件為乳癌標準化化學藥物治療與個人化化學治 療處方手術前化學治療療效比較之國內多中心研 究,於 2008 年 8 月 1 日由

星雲大師演講中常提到「我是佛」的觀念,在佛學理論中談「眾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檢視教科書的 學習材料及活 動,拼音教學 與朗讀訓練同 步施行。. 透過試教及觀 課,觀察學生

J28 廣亞學校財團法人育達科技大學 幼兒保育系系學會 J29 美和學校財團法人美和科技大學 觀光系系學會 J30 環球學校財團法人環球科技大學 餐飲廚藝系學會 J31

內地交流、參觀、參與制服團隊/比賽),讓學 生從多角度認識《憲法》、《基本法》和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