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規劃、審議及管考研究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規劃、審議及管考研究計畫"

Copied!
5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規劃、審議及管考研究計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6-3011-P-002-002- 執 行 期 間 : 96 年 01 月 01 日至 96 年 12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暨研究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蔡丁貴 計畫參與人員: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吳宜嶺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林正偉、杜晨豪、楊琛灃、邱啟平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7 年 03 月 30 日

(2)

為配合國科會業務,建立推動政府科技計畫前瞻規劃、計畫審議、績效管考 之聯綜制度,邀請學者擔任智庫委員。智庫委員之任務為: 1. 參與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工作。 2. 於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群組指導會議,提出科技計畫摘要審查結果報告 及群組審查結果報告。 3. 協助檢討 97 年度審議作業工作及規劃 98 年度審議作業機制。 4. 於 96 年 11 月前提出群組前瞻規劃報告,提供各部會署規劃 98 年度政府科技 計畫之參考。 5. 評議科技計畫績效指標、評估方式,提供 96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管考之建議。。 6. 針對科技計畫做資源評估 (人力評估、投入經費評比、研發計畫之我國能力 現況作國際之差異比較等)、統計分析與成本效益比較。 7. 進行各部會署整體計畫成效總體評述 (assessment),包括計畫執行完成後,評 估其預期與實質差異之影響,對不實之預期或無不可抗力之因素而未能達成 計畫預期目標或效益者,規劃有效管理之機制以落實績效預算制 (如:納入 主管單位施政績效考核、計畫申請額度之負成長)。 8. 參與重大科技計畫之績效評估。 9. 其他企劃處相關事務之諮詢、規劃與推動。 10. 群組科技計畫未來之推動將涵蓋: (1) 前瞻規劃:我國之科技發展應建立整體路徑圖,路徑圖的建立應能夠更 充分達到科技發展計畫「分工」與「整合」的目的。科技發展之路徑圖, 應與「全國科技會議」等相關重要科技政策指導會議結論、行政院及相 關部會有關科技發展之政策方針緊密結合,才能在國家有限資源的投資 下,有效利用,發揮更大的績效,呈現整體科技政策目標與內涵。前瞻 規劃可以經由密集充分討論,產生政策結論,採取先「由上而下」提出 指導綱領,再經由相關部會以專業執掌,「由下而上」提出執行計畫, 達到科技發展計畫「整合」與「分工」的兼顧。同時,科技發展計畫的 整體執行需要設計完整管理執行的機制,包括規劃、審議、與執行的管 理機制,必須能夠順暢運作。國科會以行政院科技政策幕僚機關的角 色,與行政院科技顧問組之間的溝通協調、與相關部會之間的整合分

(3)

工,需要更明確組織管理上的確立。未來的前瞻規劃除科技發展計畫的 內容之外,如何形成有效率的管理組織人力團隊,任用兼具管理的科技 長才幹部,將密切關係未來科技發展計畫的執行績效。 (2) 計畫審議:目前「科技計畫審議」是科技發展計畫執行的重頭戲,花費 許多人力與精力,相關部會的科技計畫的執行績效仍然未達社會預期, 分析其原因,可以發現:科技計畫並無完整的上位計畫的明確指導;未 來年度計畫書審查沒有受到相關部會重視;年度計畫之執行成果並無具 體管考機制。計畫書是計畫執行的重要規劃依據,有好的規劃才可能會 有好的執行成果,計畫之審議,應與上位計畫緊密結合,呈現達到「政 策目標與內涵」的工作項目與指標。因此,「上位計畫」的規劃事不容 緩。計畫的審議應有分為:「上一期執行成果的審議」與「下一期計畫 規劃的審議」兩大類的必要。計畫審議的結果,一方面可以作為計畫修 正的依據,另一方面,可以作為負責人員工作的管考。計畫審議如未能 與負責人員的規劃與執行管考結合,計畫的審議容易流於形式,徒勞而 無功。 (3) 績效管考:計畫績效的管考,應從未來年度科技發展計畫的計畫書審查 作業開始。理想的計畫書應該反應政策目標與內涵,擬定分年年度的計 畫執行內容,包括工作項目、目標、預期效果及績效指標。上位的政策 目標與內涵應針對國家永續發展「經濟」、「環境」與「社會」的三個面 向,提出指導方向,才能有效的交付相關部會執行。相關部會的科技發 展計畫書能夠完美,是未來年度計畫執行績效的基本保障。有好的事前 計畫書審查,得到好的計畫書,就會有好的計畫執行藍圖,年度計畫執 行後的績效成果就可以很有效率的依照事前充分討論研訂的計畫書比 對各項指標,得到結果。 因此,科技計畫的績效管考,應分為兩類:其一是針對「科技發展 計畫書」的規劃內容與指標設定進行管考,是對負責該項計畫執行機關 首長及相關負責人員的施政規劃能力管考;其二是「科技發展計畫執行 成果報告」的管考,這是對科技計畫執行成果的管考,重點在:依照計 畫書執行的程度;針對計畫書改善的執行作為;回饋計畫書的規劃建 議。這是對機關首長及相關負責人員施政執行能力的管考。。 關鍵詞:前瞻規劃、計畫審議、績效管考

(4)

摘 摘摘 摘 要 要要 ... I要 目 目目 目 錄 錄錄 ... III錄 圖 圖圖 圖 錄 錄錄 ... IV錄 表 表表 表 錄 錄錄 ... V錄 一 一一 一、、、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 6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二 二二 二、、、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研究方法、、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 6: 三 三三 三、、、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 7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四 四四 四、、、97、97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97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 ... 8 五 五五 五、、、97、97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97年度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年度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年度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議議議 ... 14議 六 六六 六、、、98、9898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98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建議建議建議 ... 17建議 附錄一 附錄一附錄一 附錄一、、、97 、97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 (C007)(C007)(C007)(C007) ... 35 附錄二 附錄二附錄二 附錄二、、、日本科技計畫分類方式、日本科技計畫分類方式日本科技計畫分類方式 ... 44日本科技計畫分類方式

(5)

圖 圖圖 圖 1 科技計畫規劃科技計畫規劃科技計畫規劃科技計畫規劃、、、、審議與審議與審議與審議與管考一貫化且互相聯綜扣合管考一貫化且互相聯綜扣合管考一貫化且互相聯綜扣合管考一貫化且互相聯綜扣合 ... 7 圖 圖圖 圖 2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之四個子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之四個子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之四個子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之四個子群組 ... 19 圖 圖圖 圖 3 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經費分配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經費分配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經費分配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經費分配 ... 19 圖 圖圖 圖 4 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經費分配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經費分配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經費分配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經費分配 ... 20 圖 圖圖 圖 5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經費分配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經費分配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經費分配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經費分配 ... 20 圖 圖圖 圖 6 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經費分配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經費分配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經費分配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經費分配 ... 21 圖 圖圖 圖 7 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NISTEP) 科技計畫群組分類科技計畫群組分類科技計畫群組分類 ... 29科技計畫群組分類

(6)

表 表表 表 1 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 22 表 表表 表 2 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 23 表 表表 表 3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 24 表 表表 表 4 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 26 表 表表 表 5 各子群組計畫經費各類別之投入比例分類統計各子群組計畫經費各類別之投入比例分類統計各子群組計畫經費各類別之投入比例分類統計各子群組計畫經費各類別之投入比例分類統計 ... 27 表 表表 表 6 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十三個專業領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十三個專業領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十三個專業領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十三個專業領域(FIELDS)... 28 表 表表 表 7 群組分配與其相關研究主題內容群組分配與其相關研究主題內容群組分配與其相關研究主題內容群組分配與其相關研究主題內容 ... 30 表 表表 表 8 群組計畫焦點議題群組計畫焦點議題群組計畫焦點議題群組計畫焦點議題 ... 32 表 表表 表 9 各群組與各焦點議題相關分析表各群組與各焦點議題相關分析表各群組與各焦點議題相關分析表各群組與各焦點議題相關分析表 ... 33

(7)

一、

、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研究計畫之背景及目的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 (以下稱國科會) 辦理年度「中央政府科技發展 計畫審議作業」,依第七次全國科技會議結論,政府科技計畫之審議,自 96 年度起由領域審查改為群組審查,將政府科技計畫分為「生命科技」、「地球 環境科技」、「產業科技」、「科技服務」、「科技政策研究」及「國防科技」群 組進行審查。國科會就 96 年度審議作業情形進行通盤檢討,97 年度規劃在 原有群組架構下,採取下列改進措施,以提升科技預算執行績效: 1. 加強科技計畫與政策之扣合-充實政策平台。 2. 前瞻規劃落實科技政策、計畫審議妥適配置資源與績效管考加強計畫成效 三項工作之一貫化。

二、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1.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

(1) 協助蒐集「全國科技會議」等相關重要科技政策指導會議結論、行政院及 相關部會有關科技發展之政策方針,並蒐集世界先進國家或類似發展程度 國家或天然環境相當國家之科技發展計畫(相關資料請國科會提供),重 新歸類整理,提出建議,作為科技計畫群組分類的參考。 (2) 協助整理與「地球環境科技發展」相關之政策結論或方向,提出建議,建 立「地球環境科技發展」的「上位計畫」分工,各項子上位計畫再整合相 關部會之科技發展計畫,以期藉由相關部會之計畫執行,可以完整呈現整 體科技政策目標與內涵。 (3) 協助整合「地球環境科技發展」的「上位計畫」與各項「子上位計畫」,提 出建立「地球環境群組」科技發展計畫的路徑圖建議。 (4) 檢視目前國科會之科技計畫審議制度與程序,參與國科會有關「科技發展 計畫審議制度」之討論或座談,提供諮詢。 (5) 協助召集相關計畫審議之會議。 (6) 協助邀請群組計畫審查之專家學者。

(8)

2.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進行步驟及執行進度

(7) 蒐集與地球環境科技群組有關之發展方向及推動建議、研究成果暨進度報 告,提出前瞻規劃報告。 (8) 蒐集彙整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執行績效管考審查報告,提出改進建議,供績 效管考參考。 (9) 蒐集參考各國科技計畫審議作業機制,提出改進建議供 98 年度審議作業機 制之參考。 (10)蒐集相關資料,協助充實科技政策管理資訊平台。 (11)研議「機構型計畫」之審議機制 (核給科技計畫經費之科研機構,主要包 括政府捐助成立之財團法人以及政府所屬科研機構二類。應考量該等科研 機構依組織性質、設置目的、任務與組織規模之不同,其資金來源、用途 以及對於科技計畫經費之需求亦有不同)。 (12)使政府科技計畫規劃、審議與管考一貫化且互相聯綜扣合 (如圖 1-1)。

圖 1

科技計畫規劃、審議與管考一貫化且互相聯綜扣合

三、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預期完成之工作項目及成果

1. 完成 97 年度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科技計畫摘要說明書及群組審議結果報告。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2. 完成 98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建議報告。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9)

3. 完成 98 年度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發展方向及推動建議之前瞻規劃報告,供政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府各機關研提計畫之參考。 4. 提出對 96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績效管考之建議。 5. 充實科技政策管理資訊平台,使科技計畫能與政策依據扣合,落實科技政策。 6. 協助企劃處其他相關前瞻規劃、計畫審查及績效管考業務之推動。

四、

、97

97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審議作業

-

-

-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

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

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

摘要審查及分工作業

1.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綜合意見

(1) 規劃整合面--整體性

A. 群組之分類可以在個別部會計畫之上,先做政策依據之分類,形成上位 計畫或是上位路徑圖的概念,可以方便審查政策目標與內涵之執行整 合性。 B. 政策目標為上位抽象描述,政策內涵應說明達到政策目標之切入點與連 結點,並作為設定計畫目標、內容及績效指標之依據。 C. 各單位所提之計畫之上下位關係、急迫性與重要性並未敘明,計畫工作 內容與績效指標太廣泛或竉統。建議儘速建立本群組科技計畫政策發 展之路徑圖,並建立部會間之橫向溝通或互相合作之機制,以強化橫 向聯繫,分工整合。 D. 全球暖化威脅日增,我國為一多災地區,本組之計畫均有必要,應得到 政府更大之重視和經費分配優先度。我國生物多樣化所遭受的威脅仍 未見減輕,行政院「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應積極推動落實。 E. 以行政執行管理為主的計畫應避免納入科技計畫之範圍,建議由行政管 理權責機關另外自行編列預算支應,避免造成科技預算的排擠。

(2) 規劃整合面--個別性

A. 內政部地政測量局與地政司的計畫應加強內部溝通與協調,其應用面應 與其他相關部會溝通交流。 B. 本群組以下計畫均與季節性降雨量密切相關,各計畫應有上位計畫整 合,以補橫向連繫之不足。

(10)

i. 「強化水旱災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2/4)」 ii. 「礦場國土保育及防災體系建置」 iii. 「災後地面水體污染物強度及影響之評估」 iv. 「坡地防災暨警戒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C. 生態工法之研究分散在不同部會,應建立上位計畫進行整合協調,特別 是各部會所蒐集資料的整合。 D. 有關能源及水資源為核心重點之計畫,宜提出科學性之數據作為政府決 策參攷;故應可考量增加下列科技研究議題: i. 加強水源保護與集水區管理 ii. 供水系統安全評估 iii.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訂定原則 iv. 強化溫室氣體之管理機制 E. 97 年度提出的與生物多樣性相關的計畫,讓我們了解並掌握台灣現有 的生物資源及其變化趨勢。這些研究項目的執行成果對於全面掌握、 管理及永續利用我國生物多樣性有整體性的影響。 F. 序號(7)環保科技發展計畫宜加強考量農藥對飲用水水源及水質安全 影響,值得優先評估考量。

(3) 計畫管理面

A. 相同之上位整合議題應交由相同審查人負責審查,才能全貌掌握完整 性。 B. 計畫性質應可在細分(1)科技研發(2)科技推廣應用,前者才是真正科技 預算必須加以支持的,後者應由業務執掌機關部會編列業務預算支 應,但後者之技術支援可以由科技預算編列。 C. 優先推動之計畫自然應優先支助,而不宜刪減其預算。有些經費少,且 零星之計畫建議納入自己單位的預算去執行。 D. 可邀請國科會計畫的學門召集人參與有關計畫的審查與協調,使研究資 源更加有效利用。 E. 對於執行績效應課以執行單位責任,強化績效考核。 i. 計畫書之審查密切影響後續年度之施政執行績效,審查結果應列入 機關首長之績效考核,提升計畫書之規劃品質水準。

(11)

ii. 科 技 計 畫 已 超 越 要 不 要 執 行 推 動 的 階 段 , 而 是 要 如 何 朝 精 準 (Specific)目標推動,使之產生預期績效成果的階段。 F. 計畫規劃與執行,應可考慮國際合作,引進國外成熟技術及經驗。國際 技術招商應要求技術轉移,提供電腦程式原始碼,接受國內專家學者 檢驗。 G. 研究成果及蒐集生態或環境資料之整合甚為重要,建議未來各計畫之成 果均能上網供公開查詢使用,可以擴大計畫執行效益,也便於評審及 管考。

(4) 成果呈現面

A. 計畫之 KPI 應包括產出性(Output)與效益性(Outcome)指標,並應 與分年分項之計畫工作項目內容及目標互相對應。 B. 績效目標應明確精準,特別著重在經濟、環境效益與技術創新或社會影 響層面。前置計畫書有精準(Specific)工作項目與精準績效指標才 能建立有意義的績效考核。 C. 本(97)年度將完成之年度延續計畫,宜比較歷年實際執行成果與目標 工作內容及預期效益之差異分析,並明確說明總計畫完成之成果。 D. 計畫成果應落實到社會教育之應用,得積極宣傳推廣,民眾才能切身了 解科技計畫執行成果,需要配合時,成效才會大。

(5) 建議整合之相關計畫

A. 本群組與生物多樣性科技發展有關的計畫皆有不同的目標和執行重 點,彼此可以配合。這些計畫應建立充分交流機制,並整合所獲得之 資料,如生物誌及物種分佈之資訊等,以擴大計畫執行績效。 B. 經濟部工業局所提二個計畫「產業溫室氣體排放管理及輔導計畫」與「產 業低碳科技整合應用輔導計畫應加強整合與交流」應強化分工整合, 因兩計畫之目標及部分工作內容與預期效益相同。 C. 生態工法之理論與實務宜並重,相關成功與失敗經驗,各部會宜彼此交 流,並納入工程教育之重點 i. 環保署環保署環保署:環保署:::「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領域計畫-溼地生態工程組」 ii. 經濟部水利署經濟部水利署經濟部水利署:經濟部水利署:::「河溪生態工法」、「海岸生態工法」 iii. 交通部公路總局交通部公路總局交通部公路總局:交通部公路總局:::「道路生態工程-生態工程前瞻技術研究開發計畫」

(12)

iv. 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教育部:::「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計畫」 v. 農委會農委會農委會:農委會:::「生態工法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D. 性質相近,但目標不同的個別計畫,如生態工法類,防災科技類等,宜 多橫向連繫,提高計畫目標的周延性和降低同質性工作人力物力之損 耗。 i. 農委會所提「生態工法科技發展綱要計畫(4/4)」 ii. 環保署所提「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領域計畫…溼地生態工程組 (3/4)」 iii. 經濟部水利署所提「河溪生態工法(2/2)」、「河溪生態工法(2/2)」、「海 岸生態工法(1/3)」 iv. 交通部公路總局所提「道路生態工程-生態工程前瞻技術研究開發計 畫(2/4)」 v. 教育部所提「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計畫」 E. 「工業用水節約計畫」應與「水資源利用」或「旱災防救計畫」之上位 計畫整合,而不是把它歸類到產業服務。產業服務應該只是原計畫政 策依據的附加價值而已。 F. 應加強橫向聯繫之計畫: i. 運研所之『防災科技發展…』也應與氣象局『整合性海洋預報…』 和『海象資訊 e 化…』等兩計畫,相互配合進行;另其工作內容 3 中之全球衛星地位與自動化監測系統在坡地防災之應用,似與 農委會『坡地防災暨…』相近,也應釐清是否有重疊部分。 ii. 內政部地政司『高精度及高…』與中央地質調查所『大台北地區特…』 均同時有光達測量,也應建立共享管道,以避免資源浪費。 iii. 農委會之「資源科技發展…」與水利署之「水再生利用產…」主題 相近,工作內容需協調整合。 iv. 建築研究所之「都市及防災科…」與營建署之「建立易致災地區…」 內容相近,需要進行分工。 v. 地政司之「高經度及高解析…」與「測繪科技發展..」部分技術開發 內容重複,需要進行刪減。 vi. 中央氣象局之「強地動觀測…」與「防災強地動觀測…」許多工作

(13)

內容重複,需要大幅刪減。 vii. 經濟部水利署所提「海岸生態工法…」 與交通部運研所所提「海洋 領域科技… 」此二計畫似乎宜合作執行,前者可善用後者之監 測數據,後者研究人員亦可加入前者之研究團隊以擴大研究成 果。

(6) 建議應分割之計畫

A. 運輸研究所『海洋領域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有八項子計畫,其 中子計畫一分為五個小計畫,子計畫四分為三個小計畫,子計畫五分 為四個小計畫,子計畫六分為三個小計畫,應依其相關性分割才便於 審查與管理。 B. 農委會之「生物多樣性科技發展綱要計畫」與「建構全國生物物種多樣 性指標系統」,兩者政策目標有相關,但工作內容並不相同,維持分 立計畫,但資訊應互換交流。

(7) 政策缺口

A. 加強水源保護與集水區管理: i. 進行水質監測與評估計畫,污染物依其重要性與急迫性訂出優先順 序;並訂出管制 PCAs 的優先順序。 ii. 降低非點源污染;在水源保護區內,特別加強國土保育政策與最佳 管理操作(BMP)之落實。 iii. 在最易遭受破壞的水源系統(如石門水庫、大甲溪與高屏溪流域), 進行案例系統性探討研究。 B. 供水系統安全評估 i. 評估自集水區至消費者之預防措施,建立操作控制之管理機制,確 保水量與水質的安全。 ii. 利用控制圖及趨勢分析等工具以評估數據,確認趨勢及潛在問題。 突發事件之預防措施。 iii. 確立危害性鑑定及風險評估之方法,評估各危害物質及危害性事故 不確定性之主要來源,並考量降低不確定性之行動。 C. 溫室氣體減量目標訂定原則,減量目標在以“Top down”訂定方式尚 未有共識之前;建議以“Bottom up”的方式建立各部門可行之減量

(14)

目標,並評估其相關措施之成本效益。 D. 強化溫室氣體之管理機制 i. 依據「溫室氣體減量法」管理範疇要點,提出配套管理機制,包括: 能源查核機制、溫室氣體盤查及自願性減量等。 ii. 建立標準盤查模式與程序,及共同的本土化排放係數,落實全面盤 查,確認基準量化資訊。 E. 原有之防災國家型計畫已消失,應建立上位災害防救科技研發計畫,再 請各部會配合上位計畫需求,依機關業務執掌需要均提出個別之相關 計畫,如: i. 內政部消防署所提「強化災害防救…」 ii. 內政部建研所所提「都市及建築防…」、「建築防火科技…」 iii. 勞委會所提「職場減災策略…」 iv. 環保署所提「地區毒化物災…」、「災後地面水體…」 v.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 所所提「地震地質與 地…」、「地質敏感區 災…」、「斷層活動性觀…」 vi. 經濟部水利署所提「強化水旱災防…」、「地震前後地下…」、「大台 北地區特…」 vii. 經濟部礦務局所提「礦場國土保育…」 viii. 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所提「氣象領域氣象…」、「強地動觀測第…」、「防 災強地動觀…」 ix. 交通部運研所所提「防災科技發展…」、中央氣象局「防災強地動 觀…」 x. 內政部營建署所提「建立易致災地…」 xi. 農委會所提「坡地防災暨警…」 F. 上項計畫建議中央災防會報與防災科技中心應負起繼續協調整合完成 上位計畫防災科技發展路徑圖。這些計畫目標及執行方法敘述應明確 釐清計畫彼此之異同,以免有計畫重覆投資之虞,並應呼應整體政策 目標及政策內涵。 G. 政策缺口應由國科會整理政策依據項目,與提出計畫的政策依據項目比 較,就可以一目了然,審查人無從全部了解。所有的科技政策依據就

(15)

是科技發展的政策需求,依照這些需求,建立上位的科技研發計畫執 行路徑整合計畫架構,再檢視各部會提出之領域配合計畫是否齊全完 整,滿足政策需求的需要。 H. 政策執行出現缺口,國科會應提出需求,要求相關部會修正或加入提出計 畫。

五、

、97

97

97 年度

97

年度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

年度

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

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議

政府科技計畫部會審

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議

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議

查作業及群組指導會議

(1)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計畫整體重點評述

A. 效益面向建議在經濟與社會面向之外,增加「環境安全」之面向,更加 完整。 B. 各部會短、中、長期科技發展目標、與科技計畫緊密鏈結,但績效指標 尚須更明確具體。 C. 經與部會署充分溝通後之專家意見,應落實於計畫內容執行階段,並作 為來年審議作業之重要參考。 D. 整體計畫可區分具前瞻性、發展成熟以及技術成果推廣等 3 領域,並以 科技發展路徑圖說明其上、中、下游之關係,指標參考值宜以成長趨 勢方式呈現,才可明確評估計畫執行之具體成效。 E. 建議各部會署檢視其科技計畫之預期效益及目標產出,不應僅用於技術 研發部分,應考量呈現其在經濟、社會與環境等非技術類型之效益, 則更可彰顯計畫投資之效益。 F. 請部會署參考委員意見修正計畫書內容,充分反映該領域的 SWOT 分 析。 G. 本群組未來可以在部會署規劃階段,增強與部會署共同溝通研商,歸納 成科技計畫發展重點,例如:環境安全與舒適(防災與保護);水資 源管理與利用;溫室氣體減量等等,進一步強化整合成國家科技計畫 的大方向與目標,研訂發展策略,並訂定合理指標,共同整合規劃再 交由各部會署分工執行。 H. 本審查作業機制設計,已可見具有整合與強化管理之效果,建議國科會 應繼續研討,改善作業細節,強化規劃的比重,並加強部會署科技計

(16)

畫負責同仁之規劃工作成果與個人績效管考與獎懲連結,以擴大計畫 投資效益。

(2) 本群組計畫的重點執行建議-各部會署科技研究發展通案建議

A. 水資源: i. 應由經濟部水利署主導,與上、下游單位相關計畫目標與研究成果 做完整密切的鏈結,鏈結綜效可做為部會署施政之主要績效指 標。 ii. 鼓勵水利署除「治水、防洪」之科技施政目標外,應多加強與「水 質研究」之連結。 B. 工業用水 i. 請經濟部加強有關工業用水之供應與需求主管單位,如自來水公 司、水利署以及工業局,充分分工整合,以有效管理水資源。 ii. 請經濟部應與環保署在此議題規劃跨部會溝通合作機制。 C. 坡地防災與遙測技術應用: i. 為整合各部會所提技術面及應用面之相關計畫,請相關專責單位 如「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等,經由「行政院災害防救委員會」授 權召集計畫相關單位參與溝通協調規劃,使供給面與需求面密切 配合,並加強列管集中資源以發揮最大效益。 ii. 技術面整合,執行面可由不同執行單位分別進行研究,評估成果之 可行性後推廣應用,以降低研發風險。 iii. 與經建會、內政部與環保署等部會署已建置之 GIS 系統配合 iv. 經濟部所推動之無線射頻 RFID,與坡地防災計畫相關者應納入本議 題。 D. 溫室減量: i. 配合立法應由專責單位進行跨群組、跨部會之盤點與整體規劃。 ii. 運輸系統產生的溫室氣體佔整體總排放溫室氣體很大的比例,如何 減量應請有關部會署加強研究並溝通整合。

(3) 本群組計畫的重點執行建議-部會署科技研究發展整體建議

A. 工程會-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應加強考量近年政府推動與工程相關之重大政策議題,如「綠建

(17)

築」、「智慧生活空間」及「防災科技」等,並於資訊資料庫中加 強呈現。需清楚描繪各年度資訊系統之改進項目、與政策之鏈 結、以及主要績效指標。 B. 內政部-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古蹟暨歷史建築保存修復與活用中程綱要計畫(6/8)」,古蹟建築相 關工匠技術與知識,除了以培訓匠師傳承經驗外,也應與工程會 合作以數位化方式保存於資訊系統中。 C. 經濟部-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河溪生態工法(2/2) 」名稱與內容不盡相符,請依審查意見修正。 ii. 有關溫室氣體減量計畫之建議 1).目標 220 萬噸/四年,太過於低估,恐難因應達到 2012 年到期 京都協議書的要求。建議與環保署加強合作,提出更積極的 減量目標與因應對策。 2).目標之呈現宜以現有二氧化碳排放量為基準,以百分比表達。 3).建議與臨海工業區等現有工業區合作,輔導廠商進行溫室氣體 減量。 iii. 經濟部水利署之「水再生利用產業科技發展計畫」與環保署「飲用 水水源及水質標準中列管污染物篩選與監測計畫」,前者偏重物 理研究,後者偏重化學研究與篩選水質指標,兩者應無重複,惟 建議水利署加強供水水質研究,與環保署相關計畫密切配合。 iv. 同意科技服務群組之建議,經濟部工業局「工業用水資源整合推動 計畫」(申請經費:20,000 千元)之分項計畫「加速產業用水效 率提升輔導」,併入經濟部水利署「水再生利用產業科技發展計 畫」(申請經費:160,000 千元)中執行,經費不增列。 D. 交通部-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宜有更大格局的科技發展規劃,如新科技、新觀念運用於五大商港 之營運、港市合一、生態防波堤、休憩型海岸保護開發等。對於 運輸部門因應溫室氣體減量隻政策科技研發應有更積極構想與 企圖。 ii. 災害防就計畫預報能力之績效指標應包含預報後,民眾或相關單位

(18)

獲得訊息所需的時間,非僅僅以預報時間來衡量。 iii. 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中心與氣象局海象中心有許多重複的關鍵技術 發展,應適度整合。 E. 農委會-科技研究發展建議 i. 加強跨部會溝通及科技研發計畫目標與資源整合。 ii. 應加強農業科技成果的保護與管理,建議在相關法律立法完成前, 先訂定行政法規,於技術移轉合約中明訂罰則,以保護智慧財產 權。相關施行細節可參考經濟部高科技產業無形資產之管理模 式,或由繳納「行政院科發基金」之成果收入,研提「強化智慧 財產權之管理」計畫進行數個月的短期研究。 iii. 「林業科技發展綱要計畫」,適度調整「基礎研究」、「最新資訊科技」 以及「森林資源利用」之經費比例。 iv. 分子牧場與複製動物等技術在農業生技國家型計畫中已發展多年, 宜加速與經濟部或衛生署跨部會合作,擴大計畫執行效益。 v. 坡地防災所需之「遙測技術發展」於內政部及交通部等其他部會所 提之綱要計畫也有相同的內容,應適度整合避免資源重複浪費。 vi. E 化、自動化等資訊電信科技並非農委會之專業研究領域,相關計畫 應與經濟部、交通部或行政院研考會合作發展。

六、

、98

98

98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

98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環境科技群組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

環境科技群組

環境科技群組

環境科技群組審議作業機制建議

審議作業機制建議

審議作業機制建議

審議作業機制建議

(1) 本群組之定義與計畫分類相關整理

本研究建議環境科技群組的定義可用以下計畫之目的與主要績效指標來說 明,計畫之目的在研究自然環境之基本現象及地球資源與能源運用等相關科學知 識與技術及環境之探索、以促進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並營造生活環境之安全。 另與地球環境科技相關之制度與規範訂定、人才培育及統計調查等計畫亦屬於此 群組。本群組計畫之主要績效指標為災害損失之減少、安全保障之提升、永續生 態之維護、永續環境之經營、能源效率之改善、綠色能源之開發、溫室氣體之減 量、永續資源之管理與基礎環境資料之建置等。

(19)

關於計畫分類,建議以「科技應用與管理之目的」為區分,例如地球環境(基 礎設施建置、環境保育保護、災害預防整治、資源利用發展)、國防、醫療衛生(生 技製藥、食品安全、輻射生醫、臨床試驗及體系、職場安全)、農林漁業(農業生 技、產品安全)、通信資訊(RFID 等)、人才培育(產學合作、研發人才、技術人 才)等大項(須重新分類),可以明確掌握群組努力之目標,易於建立科技路徑圖 及設定指標,也比較容易於行政組織建立負責之主導部會機關。每一計畫之工作 內容所對應之績效面向,包括:基礎研究(學術提升)、整合創新(技術提升)、 政策管理(效能提升)、環境架構(安全提升)、產業發展(經濟提升)與服務推 廣(品質提升)。 本群組將 97 年各申請計畫再分為四個子群組(圖 2),子群組與相關內容分別 為:1.基礎設施建置—衛星影像技術;基本生態與環境資料等、2.環境保育保護— 森林保育與保護;生態保育與保護;節能減碳(溫室氣體減量、節約能源);水污 染整治與管理;廢棄物再利用與管理;地下水污染整治與管理;環境安全管理(噪 音、惡臭、輻射等)、3.災害預防救治—生態工法;洪水、旱災、坡地、地震等災 害預報預警、4.資源利用發展—綠色能源;水資源利用;智慧生活空間;港灣設施 發展利用;國土規劃利用等。各子群組相關經費分配統計與詳細計畫分佈可參考 圖 2 至圖 6 與表 1 至表 5 所示。在基礎設施建置方面本年度有 13 個申請計畫,約 佔整體經費的 15%。環境保育保護方面有 11 個申請計畫,約佔整體經費的 22%。 災害預防救治方面有 25 個申請計畫,約佔整體經費的 44%。資源利用發展方面有 9 個申請計畫,約佔整體經費的 23%。其中災害防治相關計畫經費約佔 21%為最 大,其次為災害監測計畫經費約佔 16%。但是在能源缺乏的現在,綠色能源與水 資源利用計畫經費僅佔了 0.8%與 2.2%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20)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A.

基礎建設建置

B.

環境保育保護

C.

災害預防救治

D.

資源利用發展

圖 2

地球環境科技群組之四個子群組

基礎建設建置

A1.資料蒐集技術

A3.居住空間建置

A2.區域空間建置

金額(千元):111,879 比例:4.4% 金額(千元):159,981 比例:6.3% 金額(千元):100,492 比例:4.0% 金額 金額金額 金額((((千元千元千元千元):):):):372,352372,352372,352372,352 比例 比例比例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14.65%14.65%14.65%14.65%

圖 3

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經費分配

(21)

環境保育保護

B1.環境管理

B2.污染防治

B3.環境保育

金額(千元):115,434 比例:4.5% 金額(千元):302,545 比例:11.9% 金額(千元):129,145 比例:5.1% 金額 金額 金額 金額((((千元千元千元千元):):):547,124 ):547,124 547,124 547,124 比例 比例 比例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21.52%):21.52%21.52%21.52%

圖 4

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經費分配

災害預防救治

C1.災害防治

C3.災害復原

C2.災害監測

金額(千元):542,663 比例:21.3% 金額(千元):412,200 比例:16.2% 金額(千元):73,168 比例:2.9% 金額 金額 金額 金額(((千元(千元千元千元):):):):1,028,031 1,028,031 1,028,031 1,028,031 比例 比例 比例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40.44%40.44%40.44%40.44%

圖 5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經費分配

(22)

資源利用發展

D1.綠色能源

D2.水資源利用

D3.資源再利用

D4.資源監測與利用

金額(千元):292,217 比例:11.5% 金額(千元):20,000 比例:0.8% 金額(千元):56,200 比例:2.2% 金額(千元):225,961 比例:8.9% 金額 金額 金額 金額(((千元(千元千元千元):):):):594,378 594,378 594,378 594,378 比例 比例 比例 比例(((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23.38%23.38%23.38%23.38%

圖 6

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經費分配

(23)

表 1

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 3 鹿林山背景站測試採樣分析與國際合作之參與及推動研究專案(3/4) 環保署

A1、資料蒐集技術

9 公共工程技術資料庫及應用系統之充實強化與資訊化推動計畫(1/4) 工程會 21 高精度及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後續計畫(3/5) 內政部 地政司 22 測繪科技發展計畫(3/5) 內政部 地政司 44 海象資訊e化服務系統之整合與應用研究(1/4) 交通部 氣象局 11 市區道路及其附屬設施技術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營建署

A2、區域空間建置

39 公路鋪面維護及補強技術之研究(1/2) 交通部 科顧室 40 台灣東部海域電纜式海底地震儀及海洋物理觀測系統建置計畫(2/3) 交通部 氣象局 12 住宅整建關鍵技術研發計畫(2/4) 內政部 營建署

A3、居住空間建置

15 古蹟暨歷史建築保存修復與活用中程綱要計畫(6/8) 內政部 建研所 16 全人關懷建築科技計畫(1/4) 內政部 建研所 18 建築產業技術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建研所 20 綠建築與永續環境科技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建研所

(24)

表 2

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 4 飲用水水源及水質標準中列管污染物篩選與監測計畫(2/3) 環保署

B1、環境管理

6 噪音、振動及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管制技術研究(4/4) 環保署 7 環境檢測科技發展計畫(1/4) 環保署 51 核設施除役及廢棄物管理技術之發展與應用(2/4) 原能會 2 地區毒化物災害潛勢分析與評估(2/2) 環保署

B2、污染防治

10 下水道工程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營建署 24 產業低碳科技整合應用輔導計畫 經濟部 工業局 46 運輸部門能源科技研究發展三年期計畫(2/3)—能源消耗與運輸規劃整合模式構建與評 估 交通部 運研所 1 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領域計畫…溼地生態工程組(3/4) 環保署

B3、環境保育

8 以微生物及蚯蚓發展石化污染土壤之環境復育及生物檢測技術(1/1) 環保署 52 生物多樣性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25)

表 3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 13 建立易致災地區安全建地劃設機制與準則(1/3) 內政部 營建署

C1、災害防治

14 強化災害防救體系與落實運作計畫(2/4) 內政部 消防署 17 建築防火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建研所 19 都市及建築防災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 內政部 建研所 37 強化水旱災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2/4) 經濟部 水利署 38 礦場國土保育及防災體系建置 經濟部 礦務局 42 氣象領域氣象防災科技研究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交通部 氣象局 43 氣象領域氣象科技研究發展中程綱要計畫 交通部 氣象局 47 防災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2/4) 交通部 運研所 48 海洋領域科技發展方案中程綱要計畫(4/4) 交通部 運研所 54 坡地防災暨警戒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58 職場減災策略研究 勞委會

(26)

表 3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續)

No.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 26 地質敏感區災害潛勢評估與監測 (2/4) 經濟部 地調所

C2、災害監測

27 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2/4) 經濟部 地調所 28 大台北地區特殊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第二期(1/4) 經濟部 地調所 29 地質環境與資源動態監測計畫—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應用 (4/4) 經濟部 地調所 31 斷層活動性觀測研究─第一階段(4/4) 經濟部 地調所 34 地震前後地下水文異常變化偵測與防災工程應用(3/4) 經濟部 水利署 41 防災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交通部 氣象局 45 強地動觀測第三期計畫-發展強震即時警報系統 交通部 氣象局 23 生態工法暨生物多樣性人才培育計畫4/4 教育部

C3、災害復原

35 河溪生態工法(2/2) 經濟部 水利署 36 海岸生態工法研究 經濟部 水利署 49 道路生態工程-生態工程前瞻技術研究開發計畫(2/4) 交通部 公路總局 53 生態工法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27)

表 4

資源利用發展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名稱 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 50 原能會與國科會科技學術合作研究計畫 原能會

D1、綠色能源

30 臺灣山區地下水資源調查研究先期計畫(2/2) 經濟部 地調所

D2、水資源利用

33 水資源保育與管理科技(9/10) 經濟部 水利署 5 廢棄物資源化技術暨附加價值提昇研究(4/4) 環保署

D3、資源再利用

32 水再生利用產業科技發展計畫(2/5) 經濟部 水利署 56 環保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25 台灣西南海域新興能源-天然氣水合物資源調查與評估 (1/4) 經濟部 地調所

D4、資源監測與利用

55 資源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57 林業科技發展綱要計畫 農委會

(28)

表 5

各子群組計畫經費各類別之投入比例分類統計

Sum

(1,000 NTD)

%

Sub-Sum

Sub-%

A.基礎設施建置

372,352

14.65%

A1 資料蒐集技術 111,879 4.4% A2 區域空間建置 159,981 6.3% A3 居住空間建置 100,492 4.0%

B.環境保育保護

547,124

21.52%

B1 環境管理 115,434 4.5% B2 污染防制 129,145 5.1% B3 環境保育 302,545 11.9%

C.災害預防救治

1,028,031

40.44%

C1 災害防治 542,663 21.3% C2 災害監測 412,200 16.2% C3 災害復原 73,168 2.9%

D.資源利用發展

594,378

23.38

D1 綠色能源 20,000 0.8% D2 水資源利用 56,200 2.2% D3 資源再利用 225,961 8.9% D4 資源監測與利用 292,217 11.5%

(29)

(2) 我國政府科技計畫分類建議

本研究參考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NISTEP)在 2005 年所做的第八次前瞻調查報 告(相關細節請參閱附錄 2),嘗試以先進國家之科技計畫分類方式,引用至我國 97 年科技計畫分類,並與現行科技計畫分類比較,最後提出群組分類目的與相關 建議。 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NISTEP)在 2005 年所做的第八次前瞻調查報告包含十三 個專業領域(fields)轄下包含了 130 個子領域(areas),共計 858 個計畫項目(topics), 完整建構出第三期科學技術基本計畫的藍圖(表 6)。圖 7 為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 (NISTEP)將研究的體系分為三個層級,由廣而深分為 Field-Area-Topic。

表 6

科學技術基本計畫十三個專業領域(

FIELDS

)

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

健康醫療與社會福利 Health, medical care, and welfare

農林漁科技與食物 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eries, and Foods

能源與資源

Energy and resources

環境 Environment

尖端環境科技 Frontier

資訊與通訊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電子元件 Electronics

奈米與材料科技 Nan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製造科技 Manufacturing

工業基礎建設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社會安全科技 Social technology

社會基礎建設 Social infrastructure

(30)

Field

Area A

Area B

Area C

Topic

圖 7

日本國家科技政策所(NISTEP)

科技計畫群組分類

為了簡化日本 NISTEP 的分類,我們將上述的 13 個專業領域,轉換為六個群 組分類,分別是 1. 生命科技、2. 環境科技、3. 資通電子、4.製造與材料(機械、 航太、紡織、化工與材料)、5. 產業科技服務與 6. 社會與生活,如與我國 97 年科 技計畫審議作業規劃之群組分類相比,除了部分群組名稱建議修改外,同時建議 將產業科技群組再區分為資通電子群組與製造與材料(機械、航太、紡織、化工與 材料)群組,詳細相關研究主題內容可參考表 7。 各計畫群組歸屬說明 各計畫群組歸屬說明各計畫群組歸屬說明 各計畫群組歸屬說明 生命科技群組 生命科技群組 生命科技群組 生命科技群組:計畫之目的在探討生命現象及運用相關科學知識與技術,以 增進與維護生命之安全,並加強公共衛生、醫藥健康提升農林漁牧及食物品質。 另與生命科技相關之制度與規範訂定、人才培育及統計調查等計畫亦屬於此群 組。本群組之主要績效指標為生活健康、食物安全之提高。 環境科技群組 環境科技群組 環境科技群組 環境科技群組:計畫之目的在研究自然環境之基本現象及地球資源與能源運 用等相關科學知識與技術及環境之探索、以促進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並營造生 活環境之安全。另與地球環境科技相關之制度與規範訂定、人才培育及統計調查 等計畫亦屬於此群組。本群組之績效指標為災害損失之減少,安全保障、生態保 育之提升等。 資通電子科技群組 資通電子科技群組 資通電子科技群組 資通電子科技群組:計畫之目的在研究資訊與電信科技及電子元件之研發並 促進計畫的研究發展成果應用於產業,增進產業科技創新與技術提升,以創造經 濟利益。本群組計畫主要績效指標為技術產出、專利申請及獲得數量、產業產值、

(31)

投資金額等。 製造與材料科技群組 製造與材料科技群組 製造與材料科技群組 製造與材料科技群組:計畫之目的機械、航太、紡織、化工與材料等先進材 料之科技,促進計畫的研究發展成果應用於產業,增進產業科技創新與技術提升, 以創造經濟利益。本群組計畫主要績效指標為技術產出、專利申請及獲得數量、 產業產值、投資金額等。 產業科技服務群組 產業科技服務群組 產業科技服務群組 產業科技服務群組:計畫之目的在對科技產業化基礎設施或其他科技計畫等 特定對象提供服務推廣,以協助提升品質或落實科技研發成果等。本群組計畫主 要績效指標為服務收入、服務品質與數量、產業產值增加及投資金額。 社會與生活科技群組 社會與生活科技群組 社會與生活科技群組 社會與生活科技群組:計畫之目的在研究科學與技術或利用已發展之科技成 果,改善生活品質及因應社會變化之需要,本群組計畫社會安全之提升、生活舒 適程度之改善等,包括相關制度與規範之訂定,人才培育及相關之統計調查等。 新群組分類之優點 新群組分類之優點新群組分類之優點 新群組分類之優點 1. 參考日本分類,結合國內外之分組優點,容易規劃科技發展路徑圖及設定績 效指標。 2. 可涵蓋目前國內所有的科技類別。 3. 新群組可呈現跨群組之焦點議題,有利於落實科技計畫審議之精神與管理。 4. 社會與民生群組之設立,可清楚科技計畫之經濟、環境與民生應用面,與落 實政府之科技政策。 5. 與先進國家之科技計畫比較,以瞭解國內近程、中長程政策或計畫缺口。 6. 與編碼密切結合有利科技政策平台之管理效能(人才庫、資源分配等)。 7. 群組分類與焦點議題之矩陣分類架構,將來可以推廣至國家型計畫、學術處 科技計畫、國防計畫、科技計畫管理機關(構)之計畫,提升科技管理效率。

表 7

群組分配與其相關研究主題內容

(32)

修正前舊有群組分配 修正後新群組分配有的分組有相對的關係(非與舊

) 日本NISTEP的分類

生命科技

生命科技

生命科學 Life Science

健康、醫療照護及福利 Health, Medical Care, and Welfare

農林漁產業及食物 Agriculture, Forestry, Fisheries, and Foods

地球環境科技

環境科技

能源與資源 Energy and Resources環境 Environment 尖端環境科技 Frontier

產業科技

資通電子

資訊與通信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電子元件 Electronics

製造與材料

(機械、航太、紡織、化工與材料) 奈米科技與材料 Nanotechnology and Materials 製造科技 Manufacturing

科技服務

產業科技服務

工業基礎建設 Industrial Infrastructure

(33)

(3) 焦點議題之芻擬

表 8 為國科會依據 97 年度所有的申請計畫,依據群組分類所整理的 24 個焦 點議題。承上節的建議科技計畫群組新分類,本研究嘗試將各申請計畫與各群組 之焦點議題做一簡單整理,並利用焦點議題將各群組之間做一個橫向的串連,表 9 為本研究將 34 個焦點議題與各群組做一相關連結的成果(另外多出之 10 個焦點 議題是本研究重先檢視所有的申請計畫,認為需要增加之焦點議題),由該表可以 發現,除焦點議題更為明確之外,同時群組與群組之間更能交互聯繫。

表 8

群組計畫焦點議題

群組

群組

群組

群組

焦點議題

焦點議題

焦點議題

焦點議題

生命科技群組

Bio Bank、食品安全、醫藥衛生(一般)、臨床試

驗研究、結核病、腎臟病、勞工健康

地環境科技群組

節能低碳科技、生態工法、資源利用、災害防治、

綠建築、永續環境

產業科技群組

RFID、節能/新能源、智慧車輛/智慧運輸、生技

醫藥產業、數位生活與智慧空間、健康照護

科技服務群組

產業人力培育、產學合作、RFID、智慧生活空間、

數位內容

科技政策研究群組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人才培訓

(34)

表 9

各群組與各焦點議題相關分析表

焦點議題 生命科技生命科技生命科技生命科技 環境科技環境科技環境科技環境科技 資通電子資通電子資通電子資通電子 製造與材料製造與材料製造與材料製造與材料 產業科技服務產業科技服務產業科技服務產業科技服務 社會與生活社會與生活社會與生活社會與生活 AA 生物資料蒐集 生物資料庫銀行建置 生物資料銀行產業服務 生物資料庫銀行的普及運用 AB 食品檢驗科技 食品產業科技服務 食品產出後續服務 AC 醫學、藥品與公共衛生的技術 提升 醫學、藥品與公共衛生的應用 AD 醫學臨床試驗研究技術 醫學臨床試驗研究成果應用 AE 結核病探查與預防技術 結核病防治系統 AF 腎臟病探查與預防技術 腎臟病防治系統 AG 勞工健康檢驗技術 勞工健康服務系統 AH 生技醫藥科技研發 生技醫藥產業服務 生技醫藥產業的推廣 AI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培育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培育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培育 專業研究型人才的培育 AJ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產業與學術研發合作 AK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 科技產業政策與制度規劃 AL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產業人力培訓 AM 溫室氣體減量技術/綠色能源科 技開發 產業節能科技服務 有效節能政策實踐 AN 生態工法理論技術/監測生態環 境系統 生態工法社會實踐 AO 資源利用與生態平衡 資源再利用技術 資源再利用教育 AP 災害防治科技技術/災害防治監 測系統 災害防治教育 AQ 建築材料精進技術/建築本體與 環境評估系統之建立 綠建築的推廣與普及 AR 永續環境科技之發展 永續環境的推廣與實踐 AS 無線射頻辨識的生命科技應用 無線射頻辨識的環境應用 無線射頻辨識的資通應用 無線射頻辨識的製材應用 無線射頻辨識產業服務 無線射頻辨識的社會應用 AT 新能源開發技術 新能源產業工業服務 新能源應用的推廣與普及 AU 住宅本體結構與資通信產品的 結合 數位生活與智慧空間的推廣與普及 AV 電子通訊設備儀器與交通號誌 道路系統之整合/電子通訊設備 儀器與車輛研發技術之嵌合 智慧型運輸系統產業服務 智慧型運輸系統的推廣與普及 AW 資料數位化科技 數位資料庫應用 AX 資訊應用軟體研發 產業E化服務 縮小數位落差 AY 資訊周邊硬體研發 資訊周邊硬體應用 AZ 資通信設備與醫療系統的整合/ 資訊與通信技術提升 健康照護品質的提升 BA 生命科技優質傳統產業技術開 發 環境科技優質傳統產業技術開發 優質傳統產業技術開發 優質傳統產業服務 優質傳統產業加值 BB 奈米的生命科技應用 奈米的環境科技應用 奈米的資通應用 奈米材料及元件 奈米產業服務 奈米產業加值 BC 晶片的生命科技應用 晶片的環境科技應用 晶片的資通應用 晶片材料及元件 晶片產業服務 晶片產業加值 BD 自動化科技的生命科技應用 自動化科技的環境科技應用 自動化科技的資通應用 自動化科技開發 自動化科技產業服務 自動化產業加值 BE 新穎材料開發 新穎材料產業服務 新穎材料應用 BF 優質生活生命科技應用 優質生活環境科技應用 優質生活資通應用 優質生活科技開發 優質生活科技應用 BG 人文與科學應用 BH 生命科技國際研發創新合作與 多邊交流 環境科技國際研發創新合作與多邊交流 資訊與通信國際研發創新合作與多邊交流 製造與材料國際研發創新合作與多邊交流 產業國際合作 國際研發創新合作與多邊交流

(35)

(4) 計畫編碼之新設計

承上節,本研究為了配合新的群組分類與新的焦點議題,建議可以將申請計 畫之編碼重新設計,以下簡單說明: 年度 部會代碼 群組 重點編碼 XX XXXX XX XXXX

原編碼

建議編碼

高質化紡織品開發計畫(XX-XXXX-000000600040-BA-XXXX) 智慧型醫療電子產業推廣與輔導計畫(XX-XXXX-200020002040-AZ-XXXX) 台灣工業文物史料調查研究與徵集計畫(XX-XXXX-000000000099-BG-XXXX) 年度 部會代碼 群組 焦點議題(待確認) 重點編碼(待確認) XX XXXX XXXXXXXXXXXX XX XXXX 群組碼:依序每兩位數代表計畫在該群組所佔百分比(最高單一群組為99) 例如 新編碼之優點 新編碼之優點新編碼之優點 新編碼之優點 i. 科技計畫內容可以焦點議題顯示跨群組。 ii. 由群組編號能明白科技執行計畫在各該群組中所佔之比重。 iii. 由焦點議題編號可清楚定位科技計畫內容。 iv. 可與『政策平台』之管理密切銜接,提昇工作效能。

(36)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附錄一、

、97

97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

97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

年度政府科技計畫群組會議審查報告

(C007)

(C007)

(C007)

(C007)

群組:地球環境科技群組

群組共同召集人:蔡丁貴

一、 本群組計畫在政策面、學術研究、技術創新、經濟效益、社會民生、環境影響 等重點評述: 1. 各部會署提送「科技綱要計畫」經由「審核機制」審視各群組科技綱要計 畫是否落實「政策」並提出建議使計畫更能完整達成「預期效益」與「目標」。 2. 請委員就各群組整體綱要計畫之目標,分五個面向(1)學術研究(2)技術創 新(3)經濟效益(4)民生社會(5)環境影響評述。 3. 各群組整體『目標』之評述,請分成 1)本年度(97 年度)可預計達成之 目標與 2)建議下一階段(98 年度)計畫目標,提供群組所屬各部會署規劃 98 年度綱要計畫之參考。 本年度(97 年度)科技計畫書之編撰,工作項目及內容隨然努力以產出性 之績效指標來呈現投資效益,但對於(1)學術研究、(2)技術創新、(3)經 濟效益、(4)民生社會、(5)環境影響、及(6)政策管理等各面向所預計達 成的目標仍然不夠明確,主要的因可能是現有之科技計畫群組分組之思考剛在 起步階段,可以再進一步從新規劃,以利釐清各項科技計畫之發展及擬定績效

(37)

指標。 但今年度之群組審查作業已經可以看出初步成效,對於科技計畫審查之品 質有明顯的提升,值得繼續推動。作業上之細節建議如下: (1) 科技政策應由權責機關制定國家科技政策之上位計畫,作為長期科 技計畫發展路徑圖之依據。 (2) 計畫書之內容,規劃上必須互應 SWOT 分析:利用優勢(Strength)、 把握機會(Opportunity)、扭轉劣勢(Weakness)、及克服威脅 (Treat)。 (3) 「中程綱要計畫」之內容應呼應「摘要計畫」之政策目標及內涵, 具而擬定計畫目標、工作項目與績效指標。產出性之績效指標應對 應工作項目,效益性之指標(經濟、社會、環境與學術)應對應政 策目標與內涵;檢視投入之人力與經費之成本,對照計畫產生之效 益,可以評估投資優先順序。 (4) 科技計畫之管理應建立審查考核制度,包括計畫書及成果報告之審 查,除了作為計畫通過同意執行或結案之依據外,必須作為計畫負 責人個人隻工作績效管考之評量依據。 (5) 科技計畫應有明確定義,科技行政執行管理計畫屬於部會職掌,應 由相關部會自行編列預算執行,至少應有部會配合款與科技計畫預 算互相配合。 (6) 計畫書之第伍項「計畫內容說明」與第四項「預期效益及主要績效 指標 KPI」之順序應對調,才能先後呼應,指標才會具體。 (7) 原來的主要績效指標表,縱列的項目想要呈現效益性(Outcome), 但是橫列的項目都是產出型(Output)的指標,如果以這張主要績 效指標表來填寫,每一項的效益性指標就自然產生許多產出型績效 的數字,效益性真正的指標就失去作用了,此表格顯然並不適當。 建議:先列產出型指標項目,再依序排列效益型指標項目,兩者先 後排列就可以了,不必使用矩陣格式。效益型指標應由主辦機關在 指定的大項內自己撰述適當細部績效指標內容,各項指標須有不同 年度比較。提醒:效益型指標要與政策目標扣合。 (8) 產出及效益性指標設計成矩陣表,會誤導將效益性指標以產出性之 項目呈現,失去原來的目的。建議依序先產出性再效益性標排列, 效益性指標宜由計畫主辦機關彈性調整設計具體指標。從管理考核 之觀點而言,計畫書有好而具體的效益性指標,就可以大體看出計 畫規劃的合理性。 (9) 部會科技計畫的效益性績效指標的分類可以在現有的:(a)學術 提升,(b)技術創新,(c)經濟影響,及(d)社會影響等 4 大 項之外在增列(e)環境影響一項。如此才將「國家永續發展」的 3 個面向完整列入考量。主要的指標應該是(1)環境、(2)經濟 及(3)社會等 3 大項。其餘均屬附加價值。建議新的績效面向包 括基礎研究(學術提升)、整合創新(技術提升)、政策管理(效能 提升)、環境建構(安全提升)、產業發展(經濟提升)及服務推廣 (品質提升)及等方面的效益。 (10) 未來的科技計畫應先請部會寫出政策目標及效益指標,在細分個案

(38)

科技計畫之目標與效益指標對該部會政策目標及效益指標的扣合 度,從政策目標及效益指標與計畫的扣合度,才能判斷投資的適合 度。此一作業可以分為兩階段來執行。第一階段不會的政策目標與 指標完成之後,部會可以將目標與指標對外公開徵求企劃書,提出 計畫工作內容及經費需求,經部會內審後向國科會提出經費審查。 審查完成後按照經費同意的額度重新計算指標值,作為事後執行管 理考核的依據。 (11) 計畫應可分年設定目標、工作內容及績效指標,再由績效指標連結 到預期效益,包括基礎研究(學術提升)、整合創新(技術提升)、 政策管理(效能提升)、環境建構(安全提升)、產業發展(經濟提 升)及服務推廣(品質提升)及等方面的效益。 (12) 制度面之作業方式建議依照:(a)行政院國科會及科技顧問室,依 照國家總體目標,設定科技政策目標、策略及指標;(b)各部會應 依照國家總體目標及科技政策目標,擬定部會科技目標、策略及指 標;(c)部會所屬機關及單位,依照部會之目標、策略與指標,擬 定中程施政計畫及年度計畫之工作內容及指標;(d)彙整部會計 畫,分工協調整合,排定優先順序及經費分配;(e)設計計畫規劃 績效獎勵規範;(f)計畫執行;(g)計畫管理、考核與獎勵。 (13) 大部分政府的科技計畫都是委外執行,一方面是缺乏執行人力,另 一方面是科技程度不足.藉助學研界確實是一個可以彌補不足的可 行方案.但是發展的結果如果變成少數人壟斷參與的機會,就阻斷 了其他較佳解決方案構想的討論機會,強烈建議:科技計畫的計畫 應以解決問題作為計畫徵求的目標,不要以指定解決問題的方法作 為執行計畫對象篩選的依據(很容易雙方套招),畢竟災害是不留情 的,一再歸咎於天災的不測,就更加突顯本科技計畫執行的失效.科 技計畫執行的方式實在需要重新檢視,重新設計.。

本群組所屬部會計畫分佈之情形:

部會\件數 新興優先推動計畫 延續優先推動計畫 一般計畫 合計 環保署 0 0 8 8 工程會 0 0 1 1 內政部 0 0 13 13 教育部 0 0 1 1 經濟部 1 0 14 15 交通部 0 2 9 11 原能會 0 0 2 2 農委會 0 1 5 6 勞委會 0 0 1 1 合計 1 3 54 58

(39)

共邀請約 101 名專家學者參與審查。依照國科會的審查作業規範進行審查。 綜合各位委員意見整理如下: 1、 效益面向建議在經濟與社會面向之外,增加「環境安全」之面向,更加 完整。 2、 各部會短、中、長期科技發展目標、與科技計畫緊密鏈結,但績效指標 尚須更明確具體。 3、 經與部會署充分溝通後之專家意見,應落實於計畫內容執行階段,並作 為來年審議作業之重要參考。 4、 整體計畫可區分具前瞻性、發展成熟以及技術成果推廣等 3 領域,並以 科技發展路徑圖說明其上、中、下游之關係,指標參考值宜以成長趨勢 方式呈現,才可明確評估計畫執行之具體成效。 5、 建議各部會署檢視其科技計畫之預期效益及目標產出,不應僅用於技術 研發部分,應考量呈現其在經濟、社會與環境等非技術類型之效益,則 更可彰顯計畫投資之效益。 6、 請部會署參考委員意見修正計畫書內容,充分反映該領域的 SWOT 分析。 7、 本群組未來可以在部會署規劃階段,增強與部會署共同溝通研商,歸納 成科技計畫發展重點,例如:環境安全與舒適(防災與保護);水資源管 理與利用;溫室氣體減量等等,進一步強化整合成國家科技計畫的大方 向與目標,研訂發展策略,並訂定合理指標,共同整合規劃再交由各部 會署分工執行。

8、

本審查作業機制設計,已可見具有整合與強化管理之效果,建議國科會 應繼續研討,改善作業細節,強化規劃的比重,並加強部會署科技計畫 負責同仁之規劃工作成果與個人績效管考與獎懲連結,以擴大計畫投資 效益。

數據

表 1 基礎設施建置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 次分類次分類 3 鹿林山背景站測試採樣分析與國際合作之參與及推動研究專案(3/4) 環保署 A1、資料蒐集技術9公共工程技術資料庫及應用系統之充實強化與資訊化推動計畫(1/4)工程會 21 高精度及高解析度數值地形模型後續計畫(3/5) 內政部 地政司 22 測繪科技發展計畫(3/5) 內政部 地政司 44 海象資訊e化服務系統之整合與應用研
表 2 環境保育保護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 次分類次分類 4 飲用水水源及水質標準中列管污染物篩選與監測計畫(2/3) 環保署 B1、環境管理6噪音、振動及非屬原子能游離輻射管制技術研究(4/4)環保署 7 環境檢測科技發展計畫(1/4) 環保署 51 核設施除役及廢棄物管理技術之發展與應用(2/4) 原能會 2 地區毒化物災害潛勢分析與評估(2/2) 環保署 B2、污染防治10下水道
表 3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  No.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次分類 13 建立易致災地區安全建地劃設機制與準則(1/3) 內政部 營建署 C1、災害防治14強化災害防救體系與落實運作計畫(2/4)內政部消防署17建築防火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內政部建研所19都市及建築防災科技發展中程綱要計畫(2/4)內政部建研所37強化水旱災防救科技研發與落實運作(2/4) 經濟部水利署38礦場國土保育及
表 3 災害預防救治子群組計畫分類統計(續)  No. 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計畫名稱 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承辦單位 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執行單位 次分類次分類 次分類次分類 26 地質敏感區災害潛勢評估與監測 (2/4) 經濟部 地調所 C2、災害監測27地震地質與地變動潛勢分析(2/4)經濟部地調所28大台北地區特殊地質災害調查與監測第二期(1/4)經濟部地調所29地質環境與資源動態監測計畫—福爾摩沙衛星二號影像應用 (4/4)經濟部地調所 31 斷層活動性觀測研究─第一階段(4/4) 經濟部
+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主辦單位: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二、 承辦單位:臺北市新民國中 三、 協辦單位:臺北海洋科技大學 四、

七、 歸檔案件如有下列情形之一,檔案管理單位應退回承辦單位補

主辦單位:建國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

編號 申請單位 計畫名稱 核定數 實支數 賸餘數

一、 時間:108 年○月○日(一) 9:00~15:00 二、 地點:○○就業中心(○○市○○路○○號)

十三、事業單位應依分署核定之訓練計畫內容辦理訓練,各訓練課程之

本人 報名參加 (訓練單位名稱) 辦理 (班別名稱)

八、地方政府所提之實施計畫內容應包含名稱、目的、辦理單位、現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