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給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的 話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給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的 話"

Copied!
16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3)

民國 100 年 6 月 29 日,總統頒布了「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以下簡稱幼照 法),自此幼稚園和托兒所成為歷史名詞,從101 年 1 月 1 日起改稱為幼兒園,開 啟了我國學前教育的新頁。為促進幼兒身心健全發展,幼照法明定幼兒園實施教 保服務,以及服務內容應與家庭及社區密切配合外,更清楚規範幼兒園教育的目 標及方法,期能透過國家級的課程指引的訂定,保障幼兒接受適當教育及照顧的 權利。

幼照法已初步說明了幼兒園教保服務的大方向,但是確切的內容及實施通則 則須透過「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以下簡稱課程大綱)及「幼兒園教保服 務實施準則」來落實。課程大綱的制定,一方面說明了國家對於幼兒園品質的期 待;另一方面也提供給家長,作為與幼兒園溝通的橋樑。而教保服務人員也可以 透過課程大綱,協商與討論幼兒教育課程的內涵。希望在幼照法通過實施後,我 國幼兒教育的品質更能邁向一個新的里程。

幼兒園是提供幼兒群體活動的場所,也是支持幼兒學習在文化情境中生活的 地方。因此,在幼兒園中,幼兒不但要學習與人相處,也要學習關懷生活環境,

培養對周遭人、事、物的熱情。課程大綱就此規劃了幼兒學習的六個領域,和在 學習過程中要培養的六個帶得走的能力。以幼兒的學習來看,學習的內涵必須對 其有意義,也因此教保服務人員需要根據幼兒的興趣,就地取材自編課程。而且,

臺灣幼兒教育發展多年,在自由競爭下也有多元的課程取向,如何協助教保服務 人員根據課程大綱所提供的藍圖規劃課程,顯得極為重要。

課程大綱於 101 年 10 月 5 日公布,為了協助教保服務人員規劃適宜的教保課

署 長 序

(4)

課程手冊》(以下簡稱課程手冊)。課程手冊分為上、下兩冊,上冊為基本概念 篇和學習指標實例,目的在釐清教保服務人員的疑問;下冊為課程規劃篇、家長 溝通篇和幼小銜接篇,目的在協助現場教學者解決實務上的問題。

課程手冊雖然已提供了清楚明確的統整性的教保活動課程設計步驟,但對於 部分教保服務人員而言,要在教學現場轉化成實際的課程仍是相當大的挑戰。因 此,教育部委託國立臺南大學依循課程大綱及課程手冊,研編完成《幼兒園教保 活動課程—課程發展參考實例》。以符合幼兒生活經驗的教案主題,呈現教保活 動課程發展的流程及多元樣貌,協助教保服務人員更清楚課程發展的脈絡。

另外,維護幼兒身心健康與安全是幼兒園實施教保服務的首要目標,也是幼 兒學習活動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內涵。為了協助教保服務人員由健康教學、健康服 務及健康環境等各層面培養幼兒健康安全的知能,教育部委託國立臺北護理健康 大學依循課程大綱研編完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健康安全實用手冊》,提供 教保服務人員實施健康安全教學的原則、建議及教案實例,以及相關的教學與參 考書籍等資源,協助教保服務人員營造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

幼兒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幼兒教育的落實更是國家社會之福。而這些參 考資料的編輯和出版,更是協助教保服務人員了解課程大綱的具體方式。希望教 保服務人員能藉由合宜的教保活動課程,培養幼兒擁有覺知辨識、表達溝通、關 懷合作、推理賞析、想像創造及自主管理等六大能力,進而成為重溝通、講道理、

能思考、懂合作、有信心、會包容的未來社會公民。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署長

(5)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課程手冊 與參考教材關係圖

幼 兒 園 教 保 活 動 課 程

課程發展參考實例

群組A 從主題出發

上冊

群組B

從學習區出發 群組C

從例行性活動 出發

下冊

幼 兒 園 教 保 活 動 課 程

健康安全實用手冊

• 教保 服務人員篇

• 資源篇

上冊

• 教案篇

下冊

幼 兒 園 教 保 活 動 課 程

在地文化課程實例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大綱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手冊

• 基本概念篇

• 學習指標實例

上冊

• 課程規劃篇

• 幼小銜接篇

• 家長溝通篇

下冊

(6)
(7)

一份要為臺灣幼兒而構想的課程大綱,基本上從「幼兒能力」來思量「應該 給幼兒怎樣的課程」;這對幼教專業工作者而言是原本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如何 在已邁入全球化、民主化與科技化的時代裡達成此項繁重任務,的確需要縝密的 探究。研編小組的成員和大家一樣都在不同的時機,在不同的工作場域參與了臺 灣幼兒教育專業發展的工作,關心怎樣才是為孩子好。「幼托整合」政策推動的 需求,開啟了讓我們得以在臺灣幼兒教育專業化思潮演化中重新思考臺灣教育幼 兒方針的契機,也給予了大家攜手合作,建構討論專業社群的機會。

由於堅持新的課程大綱要能從在地實徵研究的結果來推演,內容呈現始終擺 盪在「能力發展」與「課程實踐」間來回思辯;分化出來之六領域間的差異性,

則讓我們徘徊於「維護—超越」及「傳統—現實」間追尋幼教本質的智慧。嬉戲 的童年與陶養的責任,每領域樣態不同,於是描繪「孩童圖像」成了統整各領域 的路徑,也讓我們能又回歸在人的圖像下來思考「臺灣孩子應該長成什麼樣子 」。

而此一問題在強調個別差異及尊重主體的幼兒教育領域內,如何塑造出一共融的 圖像?直至目前所能,課程大綱採「仁愛關懷」的視域來涵括自我與世界、個體 與社會、人際與環境、自然與科技、傳統與當代等關係之連結。內容呈現中的年 齡劃分,在訂定同一規範的限制下,每個人持續性發展的多元樣貌僅能留待考驗 教育實踐者因地制宜運作的智慧。

我們深知此課程大綱的誕生只是臺灣幼教課程發展演進潮流中的一個里程 碑。我們在歷時六年持續辯證反覆切磋當中,皆重新相互檢視含藏其中的意義並 有所學習。最後,由衷的期待這份得來不易的內涵,帶著指標性的理想性格開拓 我們的視野,回應幼兒園內幼兒的需要,並在實踐歷程中成為能支持教保服務人

給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的 話

[ ]

(8)

與民國 76 年版「幼稚園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不同,課程大綱 研編小組有感於課程設計的繁瑣與多樣,特編「課程手冊」,以協助教保服務人 員能順利進行課程大綱教保活動課程的規劃與實踐。本課程手冊的內容共分為上、

下二冊,分別為:

上冊包括基本概念篇、學習指標實例和課程大綱簡版。基本概念篇透過總綱 與各領域之相關問題的回應,說明課程大綱之形成過程、基本理念與實踐要點,

教保服務人員可以依個人的需求及疑問查閱;學習指標實例則針對各領域可能出 現疑義的學習指標給予實例解說;課程大綱簡版提供給教保服務人員課程大綱的 整體架構。

下冊包括課程規劃篇、幼小銜接篇和家長溝通篇。課程規劃篇提供課程大綱 統整性的教保活動課程設計的說明,包含如何進行課程規劃、如何進行教學評量 及幼兒的學習評量,內附的示例可供教保服務人員依個人需要修改使用或重新建 構;幼小銜接篇除說明幼小銜接之意涵外,也提供幼兒園如何進行幼小銜接之建 議;家長溝通篇則提供教保服務人員如何向家長傳達課程大綱內涵的訊息。

希望在忙碌的幼兒園工作中,教保服務人員仍能關注幼兒的生活世界,以其 生活經驗為核心,為其設計具連貫而有意義的活動,在教學實踐中與幼兒一起探 索與學習。

基本概念篇

學習指標實例 幼兒園教保活動

課程大綱簡版

上冊

幼小銜接篇

家長溝通篇 課程規劃篇

下冊

臺北市立大學 幼兒教育學系教授

(9)

在忙碌的幼兒園工作中,教 保服務人員仍能關注幼兒的 生活世界,以其生活經驗為 核心,為其設計具連貫而有 意義的活動,在教學實踐中 與幼兒一起探索與學習。

(10)

目 次

署長序

[ 前言 ]

給教保服務人員的話

課程規劃篇

1.

幼兒園課程的發展與規劃

2.

統整性的課程規劃

3.

教學評量

4.

幼兒學習評量

5.

課程規劃參考使用表格

幼小銜接篇

1.

何謂「幼小銜接」

2.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與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之關連性

3.

幼兒園可以進行的事

4.

幼兒園可以邀請國民小學 共同進行的事

目 錄

3 7

16

118

119

128

130

51

56

73

38

(11)

家長溝通篇

1.

協助家長建立基本概念

2.

讓家長認識

「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3.

家長關心的幼兒學習議題

4.

與家長溝通的途徑

5.

附件

研編團隊

序 課 程 規 劃 篇 幼 小 銜 接 篇 家 長 溝 通 篇

134

136

138

146

148

164

(12)

表次

1.1-1 幼兒園月行事曆 1.1-2 幼兒園學期行事曆 1.1-3 幼兒園作息計畫—

主題(單元/方案)

課程取向

1.1-4 幼兒園作息計畫—

學習區課程取向 1.1-5 幼兒園作息計畫—

蒙特梭利課程取向 1.1-6 幼兒園作息計畫—

華德福課程取向

1.1-7 幼兒園例行性活動計畫 1.1-8 全園性課程計畫—

圓形計畫表

1.1-9 全園性課程計畫—

條列式計畫表 1.1-10 年度計畫—

中班圓形計畫表 1.1-11 年度計畫—

大班條列式計畫表 1.1-12 學期計畫—

中班及大班98 學年度 上學期

1.1-13 主題計畫—

大班上學期條列式計畫表 1.1-14 主題計畫—

大班上學期主題網 1.1-15 主題計畫—

活動計畫表3

1.2-16 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

建構步驟及操作說明

1.2-17 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 建構步驟—

步驟A → B

1.2-18 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 建構步驟—

步驟C

1.2-19 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 建構步驟—

步驟D1 D2 1.2-20 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 建構步驟—

步驟E 活動與學習指標對照 1.2-21 學習區設計—

大班扮演角/娃娃家 1.2-22 學習區設計—

大班工作區 1.3-23 教學評量表—

中班情緒領域

1.3-24 教保服務人員教學省思表 1.4-25 「風獅爺」主題網

1.4-26 形成性評量表—

「風獅爺」主題課程 1.4-27 「風獅爺」主題評量表—

依主要概念呈現

1.4-28「風獅爺」主題評量表—

依課程大綱領域呈現 1.4-29 幼兒園自編

幼兒總結性評量表 1.4-30 幼兒園幼兒學習評量 指標及評分指引(草案)

總結性評量指標列表 1.4-31 幼兒園幼兒學習評量 指標及評分指引(草案)

評量指引說明

22

23

48

24

49

25 50

29

58

34

62 30

60

37

65

44

67 36

64 33

61

27 52

28 55

19

45

21 47

20 46

(13)

2.2-32「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與「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領域對照表

2.2-33「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大綱」

六大能力與

「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十大能力對照表

2.3-34 幼兒園大班教保服務人員 可以進行的幼小銜接 相關作法

圖次

1.1-1

幼兒園課程發展流程 1.1-2

各類型課程計畫關係圖

1.2-3

統整性教保活動

課程規劃過程圖

18 26 40 120

126

128

(14)
(15)

課 程 規 劃 篇

(16)

1 幼兒園

課程的發展與規劃

擬定課程計畫可以幫助教保服務人員對幼兒園課程的發展,進行有系統的思 考,並規劃出實踐幼兒園教保活動課程的藍圖。這份歷經近六年研發完成的課程 大綱,不僅使幼兒教育的範圍和內容,能因應全球發展與社會需求,以嶄新的面 貌重新呈現;而所建構的課程規劃步驟,也能提供教保服務人員更有計畫且有方 向的規劃幼兒園的教保活動課程。

但是,要落實課程大綱,首先要能與幼兒園課程發展連結,幼兒園內的教保 服務人員不宜急躁,須有長時間耕耘的心理準備。課程大綱的實踐,仍以幼兒園 本身的教育理念為依歸,從幼兒園既有的課程取向及教學形式出發,參考本課程 手冊內的具體建議,將不難逐步實踐課程大綱。

基本上,課程要能根據幼兒園的特色來規劃,思考幼兒畢業時將會具備哪些 能力。而課程規劃的範圍須涵蓋幼兒園內一天的作息,包括:例行性的活動、多 元的學習活動以及全園性的活動;同時,也包括課程選材、學習情境的營造與活 動進行的方式。然而,教保服務人員的教學省思與有計畫而持續進行的幼兒學習 評量,也屬於課程實踐的一環。課程大綱將教保服務人員視為幼兒學習的引導者,

也是班級文化與學習情境的經營者;其須有能力依據上述課程規劃的面向,考量 園內幼兒的發展狀態、興趣、在地生活經驗及幼兒園的教育目標,有計畫且有目 的地為幼兒安排多樣化的學習機會;在與家庭、社區的密切配合下,確保入園幼 兒健全的學習與發展。透過教保活動課程的規劃與執行,在幼兒園內,教保服務 人員承擔著完成幼兒園教保服務的專業任務。

一般而言,教保活動課程計畫可以「學年」或「學期」為單位,進行園內長 期課程計畫的擬定。但是建議初次實踐課程大綱的教保服務人員,先嘗試以「學 期」為單位,並結合「幼兒學習環境規劃」、「主題計畫」和「活動計畫」進行 幼兒園的課程規劃。以下將學期劃分為「學期開始前」、「學期中」及「學期結 束」三階段,逐項說明園內實踐課程大綱的流程。(請參照圖 1.1-1 幼兒園課程發 展流程。)

(17)

在學期開始前

教 保 服 務 人 員 可 先 參 考 課 程 大 綱 的 內 容, 搭 配 幼 兒 園 特 色 或 教 育 理 念 擬 訂

「全園性課程計畫」,以回應「我們的幼兒園想要培養怎樣的幼兒?」這個問題,

並依幼兒園本身所擬出的願景,規劃園內的教保活動。在園計畫制定之後,接著 可參考課程大綱內的分齡學習指標,針對園內每個年齡層的幼兒,規劃「年度計 畫」,著重在「幼兒在未來一學年的學習中,將可獲得哪些能力?」。有了年度 計畫後,即可縮小焦點,僅針對第一學期,訂定「學期計畫」,並進行課程設計。

教保服務人員經由如此環環相扣的課程規劃,以確保幼兒的學習方向。

在學期中

在將規劃的課程具體落實期間,教保服務人員宜展開定期的「教學評量」並 書寫「教學省思」。透過這兩項自我檢視的行動,教保服務人員將能為自己開啟 回顧檢視自身教學歷程的機會。包括哪些課程目標與學習指標是自己曾經關注與 執行的?是否偏重某些領域或學習指標?還有哪些被遺漏了?在這個時間進行檢 視的目的是,讓教保服務人員更細緻的審視所規劃的課程。在課程的實踐上是否 含括各領域的學習機會,或者針對班級內幼兒的特質,給予更深入的學習素材。

教保服務人員可依據這些階段性的省思評估,隨著幼兒的興趣和學習情境的發展,

彈性的調整預先計劃好的課程。

在學期結束期間

在學期即將結束之際,教保服務人員可透過幼兒學習評量,評估幼兒整學期 的學習情形,並向家長說明,或與家長共同討論其子女下個學期的學習方向和目 標。除此之外,透過教學省思和對幼兒學習狀況的理解,教保服務人員須再進一 步規劃和設計下一學期的課程。此時,可同時檢驗並參考「年度計畫」和課程大 綱中的課程目標與學習指標。

當教保服務人員對於課程大綱之內涵逐漸熟悉後,可重新以宏觀的專業實踐 角度,融合幼兒發展與學習的需求、幼兒園的課程取向及幼兒園的在地特色三個 層面,以統整的方式擬定與實踐幼兒園內或班級的課程計畫。

以下依一、行事曆,二、作息計畫,三、課程計畫逐項說明教保服務人員可 以如何進行幼兒園的課程規劃。

課程規劃篇

1

(18)

1.1-1

幼兒園課程發展流程

宗旨與總目標

學期開始前 學期結束

課程大綱 課程規劃

重新規劃下學期課程 教學總評量

幼兒學習評量 總結性評量 領域

目標 課程 目標 學習 指標

幼兒經驗、時令節日、

生活經驗、幼兒能力、

在地風俗、空間環境、

幼兒需要、新聞時事

• 行事曆

• 作息計畫

• 課程計畫

1 全園性課程計畫 2 年度計畫 3 學期計畫 4 主題計畫 5 活動計畫 根據課程取向規 劃課程,例行性 活動及全園性活 動皆可融入課程 規劃

教學評量

• 教學評量表

• 教學省思紀錄 幼兒學習評量

• 形成性評量 學期中 課程實踐

身體動作 與健康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一、行事曆

幼兒園內的行事曆如同個人的行事曆,統籌全園一個月或是一學期要進行的 活動,依時間序列組織規劃,例如:何時開學及何時學期結束、何時舉辦全園運 動會、何時進行戶外教學、何時進行幼兒視力檢查、何時請家長入園一起搓湯圓、

何時舉行畢業典禮等。教保服務人員在學期開始前,擬定課程計畫時,即需將園 內常態的活動或預估要進行的活動,納入班級課程規劃的思考範圍。教保服務人 員配合幼兒園規劃好的時程,有效的計畫自己的教保活動,並思考這些活動能提 供幼兒哪些學習經驗。(行事曆參考表格,請見表1.1-1 幼兒園月行事曆及表 1.1-2 幼兒園學期行事曆。)

(19)

1.1-1

幼兒園月行事曆(參考表格)

中華民國○○年○○月 日期 星期 活動內容

日期 星期 活動內容

1 17

2 18

3 19

4 20

5 21

6 22

7 23

8 24

9 25

10 26

11 27

12 28

13 29

14 30

15 16

課程規劃篇

1

(20)

1.1-2

幼兒園學期行事曆(參考表格)

上學期

○○學年度

週別 月份 星期

活動內容 備註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八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九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十一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十二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一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1)

二、作息計畫

作息計畫是規劃幼兒每日或每週,在幼兒園內經歷的主要活動的時間表。基 於課程涵蓋幼兒在園內一天的作息,教保服務人員宜依據幼兒園的課程取向和「幼 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安排幼兒的作息時間,擬定例行性的活動。在表1.1-3 至 表 1.1-6 的幼兒園作息計畫示例中,皆在作息計畫裡列有「相關領域」欄位,標記 該作息時段的學習活動內容與課程大綱領域的關係。例如:「入園時間」除了迎 接幼兒入園及與家長交談外,也可以利用機會,協助幼兒社會領域及情緒領域方 面的學習。「大肌肉活動」時段,可作為正式或隨機進行身體動作與健康、社會 及情緒領域方面的學習機會。除了表中註記的相關領域外,亦可進一步思考課程 目標、學習指標及引導的方式。

1.1-3

幼兒園作息計畫— 主題(單元/方案)課程取向(每週示例)

午別 星期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相關領域

上午

08:00 - 09:00 幼兒入園、快樂學習、分享時間 身體 社會 情緒

09:00 - 09:30 活力點心 身體 社會

09:30 - 10:00 學習活動(團體、分組、角落、週五全園活動)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10:00 - 10:30 大肌肉活動 身體

10:30 - 1 1:30 主題探索活動、分享時間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中午

1 1:30 - 12:30 美味午餐、健康潔牙 身體 社會

12:30 - 13:00 圖畫書童話 語文 社會

13:00 - 14:30 甜蜜夢鄉

下午

14:30 - 15:00 快樂甦醒、戶外活動 身體 語文 社會

15:00 - 16:00 活力點心、學習活動 身體 社會

課程規劃篇

1

(22)

1.1-4

幼兒園作息計畫— 學習區課程取向(每週示例)

午別 星期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相關領域

上午

7:30- 9:30 個別、團體時間

入園、簽到、掃地、澆花、學習區時段A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點心時間

身體 社會 晨間律動(大肌肉活動)

9:30 - 1 1:30 個別、小組時間

團討時間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1 學習區時段B

2(學習區)方案 分享時間

中午 1 1:30 - 14:00 午餐、潔牙、散步、午休 身體 社會

下午

14:00 - 16:00 團體時間

延伸活動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點心時間 身體 社會

16:00 - 17:00

個別、團體時間 學習區時段C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17:00- 收拾、回顧與準備

(23)

1.1-5

幼兒園作息計畫— 蒙特梭利課程取向(每週示例)

午別 星期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相關領域

上午

07:30 - 08:45 幼兒陸續入園 社會 情緒

08:45 - 1 1:00

靜思/線上走路練習/自由選擇工作時間

自由享用點心/製作點心/音樂饗宴/說說唱唱

/依自己的進度來完成工作/工作分享

/收拾與整理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1 1:00 - 1 1:30 韻律遊戲/戶外自由活動 身體 社會

中午

1 1:30 上午班幼生放學 全日班幼生準備午餐

1 1:30 - 12:30 午宴的分享 身體 社會

12:30 - 13:00 潔牙/散步/圖畫書閱讀 身體 語文 社會 情緒

13:00 - 14:30 歇息精神好

下午

14:30 - 16:00 藝術活動/享用點心/文化探索活動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16:00 - 17:00 回家前的準備工作/放學 17:00 - 教學者準備教材教室

課程規劃篇

1

(24)

1.1-6

幼兒園作息計畫— 華德福課程取向(每日示例)

午別 星期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相關領域

上午

07:30 - 08:00 嶄新的一天迎接小朋友 情緒

08:00 - 10:00

自由遊戲/藝術活動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蜜蠟 手工 烘焙 濕水彩

搓羊毛球或 校外教學

(每月一次)

身體 認知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水果分享 身體 社會

10:00 - 10:20 收拾玩具 社會

10:20 - 10:40 晨圈(四季節歌謠/律動遊戲/手指謠) 身體 語文 社會 美感

10:40 - 1 1:30 戶外自由遊戲/大肢體活動/梳洗、換衣服 身體 認知 社會 情緒

1 1:30 - 1 1:50 偶劇故事 語文 社會 情緒 美感

中午

1 1:50 - 12:30 午餐

身體 社會 12:30 - 13:00 盥洗/整理環境/潔牙/舖床

13:00 - 14:30 午休時間 社會

下午

14:30 - 15:10 自由

遊戲 蠟塊畫 自由

遊戲 蠟塊畫 大掃除 社會 情緒 15:10 - 15:50 點心時間/環境清潔打掃 身體 社會

15:50 - 16:00 結束圈(分享與回饋)、放學 身體 認知 社會 情緒

規劃例行性活動時,思考作息時間與課程大綱領域間的關聯性,是訂定作息 計畫的方法之一。另一種方法,則是進一步以每個例行性活動為基礎,詳細思考 需要利用這個每天都有的時段,提供幼兒什麼樣的學習機會,以及教學者如何引 導幼兒朝這個方向學習。「例行性活動」是指依據幼兒的需求,在固定時間重複 進行的常態活動。通常以一週為單位進行規劃;可以是每天都相同的活動,或加

(25)

上每星期一或星期五才有的特殊活動。擬定作息計畫時,須進一步思考例行性活 動、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間的關聯。如下方,表1.1-7 幼兒園例行性活動計畫,以 每天入園時的打招呼為例,說明教學者希望提供幼兒因應情境與人打招呼的學習 機會,並且希望幼兒學習控制音量表達自己的想法。而且教學者會進一步思考如 何在幼兒既有的經驗下,鷹架幼兒的學習,寫出引導的歷程。這樣的課程規劃,

對新手教學者尤為重要。

1.1-7

幼兒園例行性活動計畫(活動詳案示例)

例行性活動 教保服務人員的引導 學習指標

入園打招呼

觀 察 幼 兒 入 園 後 沒 有 主 動 與 他 人 互 動,教保服務人員主動且親切的與幼 兒打招呼,並邀請幼兒也與互動對象 打招呼:

「XX 早,請問 XX 要跟 OO 老師說什 麼呀?」

「XX 是不是還可以找其他小朋友,跟 他們打招呼呀?」

2-3-1

因應情境,表現合宜的生活禮儀

除 了 邀 請 幼 兒 主 動 與 他 人 打 招 呼 之 外,同時也請幼兒以適當的音量、語 調與互動對象打招呼:

「XX,OO 老師剛剛聽到好大好大的 聲音喔,OO 老師的耳朵很不舒服,我 們是不是可以用輕聲細語的方式再來 一次呢」?

2-3-1

因應情境,表現合宜的生活禮儀 2-2-1

適當使用音量、聲調和肢體語言

課程規劃篇

1

(26)

三、課程計畫

在幼兒園既有的教育模式與課程取向的基礎上,教保服務人員所擬訂的課程 計畫宜包括:全園性課程計畫、年度計畫、學期計畫、主題計畫與活動計畫。各 類型課程計畫及其之間的關係依序說明於:

1.1-2

各類型課程計畫關係圖

多元學習活動

(包括主題計畫)

3

學期計畫

幼兒園整體課程規劃:含該 學期例行性活動、全園性活 動及多元學習活動等。

4 主題計畫

完整的主題網絡圖,包含:

主題名稱、主要概念、活動 及與活動相對應的分齡學習 指標。

全園性課程計畫

學期計畫 上 學期計畫 下

活動計畫1 - N 小班

年度計畫

中班 年度計畫 幼幼班

年度計畫

大班 年度計畫

全園性活動 例行性活動

5

1

活動計畫

活 動 詳 案 , 包 含 : 活 動 前 的 教 學 與 素 材 準 備、過程中的引導及該活動對應的分齡學習 指標。

全園性課程計畫

參考課程大綱、幼兒園特色或教育理念,思 考幼兒園要培養什麼樣的幼兒(幼兒在幼兒 園的數年,將獲得哪些能力)。

2

年度計畫

參考課程大綱各領域課程目 標、分齡學習指標及幼兒園 一日作息,思考各年齡層幼 兒在未來一學年的學習中將 獲得哪些能力。

(27)

身體動作 與健康

社會 情緒 美感

語文 認知 喜歡運動,能熟悉身體基 本動作技能,並學會保護 自己和照顧自己。

對環境具有敏銳的覺知,

能愛護環境與珍惜自然,

並對在地文化有所認同。

能運用身體感官經驗和工 具,蒐集各種資訊並與他 人討論,合作整理資訊進 而解決問題。

喜歡閱讀,能運用各種符 號與他人溝通並表達其生 活經驗或感受。

具有豐富的美感經驗,能 自信的表現對視覺藝術、

音樂、戲劇的創作,並對 自己和他人作品進行欣賞 與回應。

能察覺自己和他人情緒的 不同,並運用適切的策略 調整與管理其情緒,具有 同理心。

1. 全園性課程計畫

依據幼兒園的特色,思考「我們希望能培養出怎樣的幼兒?」,透過所規劃 之全園性課程,將可預期「幼兒將會在畢業時具備哪些能力?」(請參見表 1.1-8 與表 1.1-9 全園性課程計畫示例)。

1.1-8

全園性課程計畫— 圓形計畫表(示例)

課程規劃篇

1

(28)

1.1-9

全園性課程計畫— 條列式計畫表(示例)

一、設立宗旨

提供社區幼兒一個安全、溫馨、快樂的學習環境。

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家長三者相互支持合作,保護幼兒權益,帶動正 確的教育觀念,給幼兒真正健康快樂的童年。

二、幼兒園教育目標(特別強調的課程目標)

健康

2-1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滿足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的需求 2-2 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生活自理技能

3-1 理解自己情緒出現的原因

品德

2-1 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3-2 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3-4 關懷生活環境,尊重生命

能力

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2-5 運用圖像符號

3-1 與他人合作解決生活環境中的問題

3-2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應個人的看法

資料提供:新北市真和幼兒園 此 幼 兒 園 所 訂 定 的 全 園 性 課 程 計 畫, 是 以 課 程 大 綱 各 領 域 的 課 程 目 標 為 基 礎,再特別強調表格內所列舉的課程目標做為該園課程的重點特色。

2. 年度計畫

在每一學年度開始前,教保服務人員須擬訂年度計畫,以掌握該年齡幼兒的 學習方向。教保服務人員可參考下列兩項建議: 1 直接將課程大綱中所列 該年齡層幼兒的各領域課程目標納入,作為年度計畫; 2 若幼兒園已訂定 教育目標時,可將其內容與課程大綱中各領域內所列的課程目標及學習指標 相互對照,如有不足之處,則予以增加或修改。如果採混齡教學,則分別為 班級內各年齡層的幼兒擬訂年度計畫(請參見表 1.1-10 及表 1.1-11 的年度計畫 示例)。

(29)

1.1-10

年度計畫— 中班圓形計畫表(示例)

• 蒐 集 生 活 環 境 中 的 數 學訊息

•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 整 理 生 活 環 境 中 的 數 學訊息

• 整 理 自 然 現 象 訊 息 間 的關係

• 整 理 文 化 產 物 訊 息 間 的關係

• 與 他 人 合 作 解 決 生 活 環境中的問題

身體動作 與健康

社會 情緒 美感

語文 認知

• 模仿身體操控活動

• 模仿操作各種器材的動作

•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

滿足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 作的需求

• 熟 悉 各 種 用 具 的 操 作 動 作,建立生活自理技能

• 應 用 組 合 及 變 化 各 種 動 作,享受肢體遊戲的樂趣

• 樂於善用各種素材及器材 進行創造性活動

• 認識自己

•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不同

• 覺察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 覺察家的重要

•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

• 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 發展自我概念

• 同理他人,並與他人互動

• 調整自己的行動,遵守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 愛護自己,肯定自己

• 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 尊重多元文化

• 關懷生活環境,尊重生命

• 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

• 理 解 歌 謠 和 口 語 的 音 韻特性

• 認 識 社 會 使 用 多 種 語 言的情形

• 理 解 生 活 環 境 中 的 圖 像與符號

• 理 解 圖 畫 書 的 內 容 與 功能

•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 理解文字的功能

• 以肢體語言表達

• 以口語參與互動

• 敘說生活經驗

• 看圖敘說

• 運用圖像符號

• 回應敘事文本

• 編創與演出敘事文本

• 覺察與辨識自己的情緒

• 覺察與辨識生活環境中他 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 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 適當地表達生活環境中他 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 理解自己情緒出現的原因

• 理解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 人化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

• 運用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

•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 感經驗

•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 各種形式的美

•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 的創作

•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 進行創作

• 樂 於 接 觸 多 元 的 藝 術 創 作,回應個人的感受

• 欣 賞 藝 術 創 作 或 展 演 活

動,回應個人的看法 課程規劃篇

1

(30)

1.1-11

年度計畫— 大班條列式計畫表(示例)

領域 課程目標

身體動作 與健康

1-1 模仿身體操控活動 1-2 模仿操作各種器材的動作

2-1 安全應用身體操控動作,滿足自由活動及與他人合作的需求 2-2 熟悉各種用具的操作動作,建立生活自理技能

3-1 應用組合及變化各種動作,享受肢體遊戲的樂趣 3-2 樂於善用各種素材及器材進行創造性活動

認知

1-1 蒐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1-2 蒐集自然現象的訊息 1-3 蒐集文化產物的訊息 2-1 整理生活環境中的數學訊息 2-2 整理自然現象訊息間的關係 2-3 整理文化產物訊息間的關係 3-1 與他人合作解決生活環境中的問題

語文

1-1 理解互動對象的意圖 1-2 理解歌謠和口語的音韻特性 1-3 認識社會使用多種語言的情形 1-4 理解生活環境中的圖像與符號 1-5 理解圖畫書的內容與功能 1-6 熟悉閱讀華文的方式 1-7 理解文字的功能 2-1 以肢體語言表達 2-2 以口語參與互動 2-3 敘說生活經驗 2-4 看圖敘說 2-5 運用圖像符號 2-6 回應敘事文本 2-7 編創與演出敘事文本

(31)

領域 課程目標

社會

1-1 認識自己

1-2 覺察自己與他人內在想法的不同 1-3 覺察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1-4 覺察家的重要

1-5 探索自己與生活環境中人事物的關係 1-6 認識生活環境中文化的多元現象 2-1 發展自我概念

2-2 同理他人,並與他人互動

2-3 調整自己的行動,遵守生活規範與活動規則 3-1 愛護自己,肯定自己

3-2 關懷與尊重生活環境中的他人 3-3 尊重多元文化

3-4 關懷生活環境,尊重生命

情緒

1-1 覺察與辨識自己的情緒

1-2 覺察與辨識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2-1 合宜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2-2 適當地表達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人化物件的情緒 3-1 理解自己情緒出現的原因

3-2 理解生活環境中他人和擬人化物件情緒產生的原因 4-1 運用策略調節自己的情緒

美感

1-1 體驗生活環境中愉悅的美感經驗 1-2 運用五官感受生活環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2-1 發揮想像並進行個人獨特的創作 2-2 運用各種形式的藝術媒介進行創作

3-1 樂於接觸多元的藝術創作,回應個人的感受 3-2 欣賞藝術創作或展演活動,回應個人的看法

課程規劃篇

1

(32)

3. 學期計畫

學期計畫是指擬定各學期幼兒要學習的內容。根據圖1.1-2 各類型課程計畫關 係圖所示,學期計畫包括例行性活動、多元的學習活動和全園性活動等三大 類。每個幼兒園不論課程取向為何,都應含括這三大類活動。多元的學習活 動如以人數區分,是指團體、小組和個別的學習活動;但若以活動的形式區 分,則是指主題活動、學習區活動等。各園的課程取向會反映在作息計畫和 多元的學習活動規劃的步驟上(詳細的規劃步驟請見圖1.2-3 統整性教保活動 課程規劃過程圖所示)。這裡所說的學期計畫是以該學期所訂定的主題,作 為主題計畫的實例。大多數的幼兒園會以一個主題或多個主題,規劃該學期 的主要課程內容。而在學期開始前,教保服務人員可參考下列五個方向,擬 訂學期計畫:

3- 1 幼兒園的宗旨與目標。

3-2 課程大綱的領域目標、課程目標與學習指標。

3-3 幼兒的經驗、能力與需要。

3-4 時令節日、在地風俗與新聞時事。

3-5 在地的生活經驗。

不論是預先規劃或隨幼兒的興趣而發展出的主題,教保服務人員在選擇主題

(單元/方案)後,即可根據統整性主題課程設計的步驟規劃主題,自行製 作學期計畫表(請參見表 1.1-12 學期計畫示例)。

(33)

1.1-12

學期計畫— 中班及大班 98 學年度上學期(示例)

主題/單元名稱 主要概念 活動內容 領域

我的幼兒園 節慶:校慶

學校有什麼好玩 的地方

遊 樂 設 施、 教 室、 角 落、 操 場、

戶外遊戲區、單槓區、風雨操場

• 功能

• 位置

• 使用規則

身體 語文 美感

學 校 有 什 麼 好 玩 的活動

跳舞、角落玩玩具、聽故事、溜 滑板、生日派對

• 特定時間

• 遊戲規則

身體 社會 情緒

學校有哪些人 老 師、 廚 工、 義 工 家 長、 校 長、

班上小朋友 語文 社會

我的好朋友 建立友誼 社會 情緒

可以vs. 不可以 規則的遵守 認知 社會

美感

我是小幫手 整理自己的物品、照顧好朋友 身體 美感 我好擔心⋯ 解決需求、適當的情緒表達 語文 情緒

我是好厝邊 節慶:圍爐

我是有禮貌

的小朋友 學習基本生活禮儀 語文 社會

情緒

我會整理環境 不亂丟垃圾、整理環境 身體 情緒

美感

我的好鄰居 認識各行各業的商店 認知 社會

我知道路 街道、交通安全、地理位置 認知 語文

我是小園丁 認識校園樹種、栽種與維護植物 身體 情緒 美感

資料提供:新北市真和幼兒園

課程規劃篇

1

(34)

4. 主題計畫

此計畫著重在透過引導的方式,學習該主題的內涵,培養並深化幼兒能力。

主題計畫包括:主題、主要概念、設計的活動,以及活動與課程目標和學習 指標之間的關係。不論是學期開始前就預先規劃好要進行的單元,或是學期 中隨著幼兒學習需求而生成的主題,教保服務人員皆宜在各主題計畫執行結 束後,整體檢視該主題計畫實踐中所涉及的主要學習概念、活動與活動涉及 哪些課程目標與學習指標,以便掌握課程大綱所主張的「計畫性的課程」。

實踐歷程請參考表 1.1-13 及表 1.1-14 主題計畫示例。

1.1-13

主題計畫— 大班上學期條列式計畫表(示例)

主題/單元名稱:走!去逛街!

主要概念 活動名稱 學習指標 課程目標

逛街會做 什麼事?

寒假旅遊 分享

1-7-2

知道能使用文字記錄與說明 2-3-4

以不同的話語、語氣和聲調描述 生活經驗中的對話

2-5-3

運用圖像符號規劃行動

2-1 安 全 應 用 身 體 操 控 動 作, 滿 足 自 由 活 動 及 與他人合作的需求 2-2 熟 悉 各 種 用 具 的 操 作

動 作, 建 立 生 活 自 理 技能

1-1 蒐 集 生 活 環 境 中 的 數 學訊息

3-1 與 他 人 合 作 解 決 生 活 環境中的問題

1-7 理解文字的功能 2-3 敘說生活經驗 2-5 運用圖像符號

2-3 調整自己的行動,遵守 生 活 規 範 與 活 動 規 則 1-2 運 用 五 官 感 受 生 活 環

境中各種形式的美 2-1 發 揮 想 像 並 進 行 個 人

獨特的創作

2-2 運 用 各 種 形 式 的 藝 術 媒介進行創作

扮演上街 買東西

1-2-3

覺察並回應日常生活中各種感官 經驗與情緒經驗

2-1-1

玩索各種藝術媒介,發揮想像並 享受自我表現的樂趣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材與工具的 特性,進行創作

2-3-3

與他人共同訂定活動規則,遵守 共同協議

買東西

2-1-2

在團體活動中,應用身體基本動 作安全地完成任務

(35)

主要概念 活動名稱 學習指標 課程目標

買菜去

2-5-3

運用圖像符號規劃行動 2-3-4

以不同的話語、語氣和聲調描述 生活經驗中的對話

1-2-3

覺察並回應日常生活中各種感官 經驗與情緒經驗

布置 菜市場

1-2-3

覺察並回應日常生活中各種感官 經驗與情緒經驗

2-1-1

玩索各種藝術媒介,發揮想像並 享受自我表現的樂趣

2-2-2

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進行創作

到底 有多重

1-2-3

覺察並回應日常生活中各種感官 經驗與情緒經驗

1-1-7

運用標準單位測量自然現象或文 化產物特徵的訊息

A 咖食物 大集合

2-2-1

敏捷使用各種素材或器材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材與工具的 特性,進行創作

布置夜市

3-1-1

與同伴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法,並 與他人合作實際執行

2-2-2

運用線條、形狀或色彩,進行創作 怎麼去

逛街?

課程規劃篇

1

(36)

1.1-14

主題計畫— 大班上學期主題網(示例)

• 去百貨公司

• 去傢俱賣場

• 去大賣場

• 去玩具賣場

• 去夜市

• 去動物園

• 去公園

• 去小人國

• 去中正紀念堂

• 去便利商店

• 去博物館

• 去遊樂場

• 很開心

• 很快樂

• 很滿足

• 很討厭

• 很多人、很擠

• 很冷

• 很熱

• 消防栓

• 交通標誌

• 招牌

• 旗子

• 家人

• 朋友

• 買衣服(外套、襪子、鞋子)

• 買 食 物( 菜、 雞 腳、 麵 包 )

• 玩 遊 戲 機( 打 拳 擊、 唱 卡 拉 OK、夾娃娃、扭蛋)

• 玩 遊 戲( 夜 市 釣 魚、 撈 魚、

玩彈珠台、餵魚、做黏土)

• 買 玩 具( 玩 具、 笛 子、 芭 比 娃娃、遙控汽車)

• 買裝飾品(花、化妝品、項鍊)

• 買零食(糖果、餅乾、車輪餅)

• 看玩具

• 看表演(小丑)

• 逛書店

• 看電影

• 看衣服

• 吃東西(飯、剉冰)

• 泡溫泉

• 修鞋子

• 欣賞風景(摩天輪、佛祖、淡 水、土地公、散步)

• 想尿尿

• 走丟了(找不到媽媽)

• 迷路

• 太小不會走路(走不動了)

• 找停車位

• 長大後才能逛街

• 晚上(夜市)

• 過年

• 攜帶物品(包包、水壺、

鑰匙、手機)

• 騎車

• 騎腳踏車

• 開車

• 公車

• 計程車

走!

去逛街!

跟誰一起 去逛街?

什麼時候 去逛街?

逛街時 的感覺?

去哪裡 逛街?

逛街的 突發事件?

在街上看到 的東西?

怎麼去 逛街?

逛街會 做什麼事?

資料提供:新北市真和幼兒園

(37)

5. 活動計畫

教保服務人員規劃主題時,也擬訂了進行主題的一系列活動。活動計畫是指 單一活動進行時教保服務人員的環境規畫、資源準備、學習指標運用與活動 設計。教保服務人員在規劃活動時尤其需要重視幼兒現有的經驗,以及引導 的過程。建議可預先書寫活動計畫,做好事先準備,也可以在設定活動的學 習方向後,擬訂活動流程;活動執行後,再以文字記錄師生的互動歷程,便 於省思與檢討。表 1.1-15 主題計畫— 活動計畫表 3,左半部就是教學者在活 動進行前先計畫的活動方向,而右半部是活動進行後教學者的教學實錄。

1.1-15

主題計畫— 活動計畫表 3(示例)

活動名稱:上街買東西

活動日期 學習指標及活動設計 活動過程 3/09(二) 學習指標

2-5-3

運用圖像符號規劃行動 2-2-1

運用各種視覺藝術素材與工 具的特性,進行創作

活動設計 1 問題討論:

• 購物前,會做那些事情?

• 你 常 去 哪 裡 逛 街 購 物?

購 物 時 曾 發 生 哪 些 特 別 的事情?

• 嘗 試 為 自 己 擬 一 個 購 物 計畫。

2 美勞活動:

利用閱讀塗鴉冊,畫下購 物後的心得與感受。

3 作品分享

引導孩子分享自己的購物經驗。

莨莨:「我們有一次去大賣場的時候,要結帳 時,發現媽媽不見了,本來要請服務台廣播,

結果媽媽出現了,原來她剛剛還在買東西。」

天磊:「上次我們去百貨公司時,媽媽買了一 個玩具給我和弟弟,但是弟弟想買另一個,可 是價錢太貴了,媽媽說不能買,不過弟弟吵著 要買,所以媽媽把弟弟抱起來,然後回家了。」

奕凱:「之前去看恐龍展時,我想買恐龍 CD,

但是媽媽說太貴了不要買,只買了恐龍金幣。」

鈺萱:「今天過年去看花燈的時候,爸爸跑到 後面去拍花燈,沒有告訴我,我們兩個就走失 了,後來我走到發花燈的地方才看到爸爸。回 家的時候,爸爸也找不到自己的車子,是我告 訴他從廟旁邊轉過去,才找到車子回家。」

采儀:「過年我和爸爸、媽媽、弟弟、阿姨、

姑姑去拍照,我和媽媽穿一樣的衣服,爸爸和 弟弟穿一樣的衣服,然後一起拍照,拍照的時 候弟弟有哭,我還抱著弟弟一起拍照。」

繕蔚:「上次我去阿媽家旁邊的公園玩時,我 的好朋友婷婷跑去躲起來,結果和我找不到他 們,最後他們才跑出來。」

宗璟:「那天我和爸爸、媽媽、妹妹去仁愛公 園看花燈,爸爸還幫我們拍照。」(未完⋯)

課程規劃篇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4.輔導人員為受輔導幼兒園之負責人、教保服務人員、其他工作人員

主辦單位:建國科技大學工程學院 (教學卓越計畫子計畫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給予幼稚園彈性,讓其聘請有經驗的在職合格幼稚園教師、持有非幼兒教育學位的

項目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一般. 課程 一般與通識課程(含勞作教育、服務學習)

答6: 校本支援服務一般以一學年為單位,如原定會議時間遇上學

校內﹕ 校內 ﹕ 課程/ 課程 /活動 活動 /文集 / 文集. 短期/ 短期 /長期計劃 長期計劃 校外﹕

已參加政府主辦或委辦之 教保員、訓練員、生活服務 員、照顧服務員、家庭托顧 服務員、臨時及短期照顧服 務員或個人助理相關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