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

Copied!
10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體育學系 碩士學位論文. 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 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 研 究 生:朱建華 指導教授:林靜萍. 中華民國 105 年 1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i.

(3) 論文授權書. ii.

(4) 中文摘要 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及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 2016 年 1 月 研 究 生:朱建華 指導教授:林靜萍.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現況、差異 及關係。本研究以問卷調查法,採分層叢集抽樣選取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為對 象,共計發出問卷 398 份,有效回收問卷 298 份,有效回收率 74.87%。將所得之問卷 調查資料整理後,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比 較及皮爾森積差相關進行資料的統整與分析。 依據研究目的,獲得研究結果如下: 一、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屬中上程度。 二、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屬高等程度。 三、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因性別、職務及擔任教練的不同而有顯著差 異。 四、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因性別及教育背景的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五、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兩者之間關係成正相關。 依分析結果做成結論,並提出建議如下: 一、推動體育課程發展,強化教學品質。 二、職前訓練階段,強調體育專業知能的重要性。 三、鼓勵體育教師從事體育專業領域的研究與進修。. 關鍵詞:高級中學、高級職業學校、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專業發展需求. iii.

(5) 英文摘要 A study of the role percep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January, 2016 Author: Chu, Chien-Hua Advisor: Lin, Ching-Ping.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present the status, difference and relationship of the role percep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This study appli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he sampling method adopted was the stratified random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with the population being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 total of 398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Among the retrieved questionnaires, 298 were valid. The valid response rate was 74.87%. The data obtain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 t-test, ANOVA, Scheffé posteriori multiple comparisons, and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based on the research purposes are summarized below: 1. The role percep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was above the medium level. 2.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was high level. 3. The level of role percep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differs due to their job position, gender and coaches on the school iv.

(6) team. 4. The level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n Taiw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differs due to their gender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5.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is positive corelated with their role percep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norther Taiwan senior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made 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are as follows: 1. To promote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trengthening teaching quality. 2. At pre-training stage,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physical profession. 3. To encoura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engaging further education and study of physical profession.. Key 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Vocational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Role Perception,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Needs. v.

(7) 謝誌 在這一年的時間,歷經了人生重要階段 ─ 結婚、買房及裝潢,工作上則是要訓練 籃球隊、與家長聯絡溝通、處理班級事務、面對學生問題、進行教學活動、投稿與發表 及社會服務…等,真是不敢相信!我居然能在如此繁忙的生活中完成這本論文,也要畢 業了!首先要感謝我的父母,生我、養我、育我,雖然曾經年少輕狂讓您們很頭痛,但 最後還是回到人生的正軌上,您們對正確的事物那種堅持與態度,實在值得我們去學習, 若年少時沒有您們的教誨與提攜,就沒有今天的我。再來是要感謝我的愛妻玟君,在撰 寫論文的期間,無條件地協助我、體諒我、照顧我,給我精神上無比強大的支持,是我 能夠完成論文的一大功臣。最最最感謝的還是靜萍老師,總是給我這個頭號問題學生許 多機會與提醒,對我更是盡全力的幫助我、督促我、推動我前進。感謝闕月清老師在論 文的撰寫上,總是可以給我最好的建議跟提醒,讓我馬上能夠看到忽略的地方,也對我 這個在職生有很多包容與體諒。感謝歐宗明老師,大老遠從臺南搭高鐵衝上臺北,只為 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給我最專業的指導與見解,總是試著想辦法引導我、替我釐清無 法貫通的概念。感謝石明宗老師,總是在我感到低潮的時候,替我注入一劑強心針,讓 我充滿力量繼續向前邁進,能跟老師像朋友般對談,真是我的福氣。感謝溫良財老師, 每次在師大遇到,就像個爸爸似的關心我在學校的所有情況,讓我感到很溫馨。感謝學 校同仁們,在我攻讀碩士的期間,給予我的所有方便與支援。感謝慶宏學長,從大學時 就很照顧我,研究所期間更是常常替我紓壓,每次上師大總是期待跑去找你亂哈拉跟吃 飯;感謝琬瑜在我最後階段最給力的幫忙與支援,感謝正杰在寫論文的這段期間一起陪 著我熬夜與討論,還有感謝在這學術研究的路上,陪伴著我的學長姐、同學及學弟妹, 沒有大家的協助與幫忙,我很可能會畢不了業。由於篇幅的關係,無法在這裡一一表達 我謝意,深感抱歉!謹以此論文獻給每位幫忙我、陪伴我的好朋友、好兄弟們。 朱建華. 謹誌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 中華民國 105 年 1 月 vi.

(8) 目 次 碩士論文通過簽名表 ......................................................................................................... i 論文授權書 ........................................................................................................................ i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iv 謝誌 ................................................................................................................................... vi. 第壹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研究範圍 ............................................................................................................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5 第六節 名詞解釋 ............................................................................................................ 6.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7 第一節 體育教師角色定位 ............................................................................................ 7 第二節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 13 第三節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 22 第四節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相關研究 .............................................. 28.

(9)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 30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 3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 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 .......................................................................................................... 34 第五節 研究實施程序 .................................................................................................. 45 第六節 資料分析 .......................................................................................................... 46.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47 第一節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之現況分析 ...................................................................... 47 第二節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之現況分析 .............................................................. 49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體育教師在角色知覺之差異情形分析 .................................. 51 第四節 不同背景變項體育教師在專業發展需求之差異情形分析 .......................... 62 第五節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相關情形 .......................................... 7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73 第一節 結論 .................................................................................................................. 73 第二節 建議 .................................................................................................................. 74. 參考文獻 ............................................................................................................. 77 中文部分 .......................................................................................................................... 77 英文部分 .......................................................................................................................... 82.

(10) 附錄…. ................................................................................................................ 83 附錄一 角色知覺量表授權同意書 ................................................................................ 83 附錄二 專業發展需求量表授權同意書 ........................................................................ 84 附錄三 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量表(預試) ................................. 85 附錄四 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量表(正式) ................................. 89.

(11) 表次 表 1 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整理 ......................................................................................... 18 表 1 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整理(續 1) ............................................................................... 19 表 1 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整理(續 2) ............................................................................... 20 表 2 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整理 ............................................................................................... 26 表 3 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相關研究整理 ............................................................. 28 表 4 各縣市問卷預試抽樣配額與學校數分配表 ................................................................. 32 表 5 各縣市正式施測抽樣配額與學校數分配表 ................................................................. 33 表 6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量表之構面與題項 ......................................................................... 34 表 7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量表之構面與題項 ................................................................. 35 表 8 學者專家組合表 ............................................................................................................. 37 表 9 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8 表 9 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續) .................................................. 39 表 10 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 39 表 10 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續) ........................................ 40 表 11 角色知覺題目因素分析 ............................................................................................... 41 表 12 專業發展需求題目因素分析 ....................................................................................... 42 表 13 角色知覺題目 Cronbach’s α 值分析結果.................................................................... 43 表 14 專業發展需求題目 Cronbach’s α 值分析結果............................................................ 44 表 15 角色知覺各構面的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48 表 16 專業發展需求各構面的描述性統計摘要表 ............................................................... 50 表 17 不同性別教師角色知覺 t 考驗摘要表 ........................................................................ 51 表 17 不同性別教師角色知覺 t 考驗摘要表(續) ................................................................. 52 表 18 不同年齡教師角色知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3 表 18 不同年齡教師角色知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 54.

(12) 表 19 不同婚姻關係教師角色知覺 t 考驗摘要表 ................................................................ 55 表 20 不同教育背景教師角色知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6 表 21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角色知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7 表 21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角色知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 58 表 22 不同職務教師角色知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59 表 22 不同職務教師角色知覺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 60 表 23 是否擔任運動代表隊教練教師角色知覺 t 考驗摘要表 ............................................ 61 表 24 不同性別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t 考驗摘要表 ................................................................ 62 表 24 不同性別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t 考驗摘要表(續) ......................................................... 63 表 25 不同年齡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4 表 25 不同年齡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 65 表 26 不同婚姻關係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t 考驗摘要表 ........................................................ 65 表 27 不同教育背景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6 表 27 不同教育背景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 67 表 28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68 表 28 不同服務年資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續) ........................................ 69 表 29 不同職務教師專業發展需求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 70 表 30 是否擔任運動代表隊教練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t 考驗摘要表 .................................... 71 表 31 角色知覺對專業發展需求之積差相關摘要表 ........................................................... 72.

(13) 圖次 圖 1 研究架構圖 ................................................................................................................... 30 圖 2 研究流程圖 ................................................................................................................... 31.

(14) 第壹章. 緒論. 本章節主要說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範圍,共分為六節,第一節研究背景; 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問題;第四節研究範圍;第五節研究限制;第六節名詞解 釋,以下就各節內容分別敘述之。. 第一節. 研究背景. 在現今的教育環境中,各級學校的體育教師不僅要負責體育課程教學,大部分教師 還需兼任其他職務,如學校行政工作、運動代表隊教練、研究服務、導師等工作;然而 全民體育與競技運動的興衰,體育教師的服務品質都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經營績效(葉憲 清,2000)。因此,體育教師對整個體育大環境的未來發展與影響不小。在社會快速變遷 與教育改革的現況,教師專業化儼然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高中職學校為學生基礎的強 化與專業化訓練的重要階段,體育教師需要持續不斷的進修,增進教學效能以符合社會 趨勢的需求。郭丁熒(1995)指出教師角色知覺影響教師服務品質,關乎教學表現的優劣, 是教師教學行為的參考架構。故體育教師身處各種不同角色時,嘗試著以自己對於該角 色所覺知的理想角色型態表現出來;體育教師的性別、年齡、婚姻關係、教育背景、服 務年資、擔任職務、是否兼任校隊教練等的不同,可能會影響對於同一角色的不同覺知, 進而影響教學表現。而體育教師又同時肩負教學、教練、行政、進修等多重角色,其自 身對角色知覺程度就更值得令人注意。因此,為提升體育教師專業效能,就應該由瞭解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著手。 簡曜輝等人(1999)的調查結果指出高中職體育教師有 79.3%兼任運動教練,而 102 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2015)的調查結果顯示,高中職體育教師仍有 61.36%兼任運動 教練。雖然運動教練制度行之有年,我國高中職體育教師兼任運動代表隊教練的情況仍 然普遍性存在。學校體育教師兼代表隊教練往往會有很大的身心壓力,經常處在工作時 1.

(15) 間長又密集且壓力大的環境中,還須兼顧本身教學品質(葉競聲,2005)、面對運動訓練 上的衝突(Chelladurai & Kuga, 1996)、融入體育團隊組織的氣氛以及處理學生負面行為 態度增加等許多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師在面對多重角色的狀態下,容易產生角色上的衝 突問題,若無法調適可能因此產生負面的狀態繼而影響教學或訓練的品質。學校體育教 師是否兼任運動教練一直以來都是個爭議性的問題,學校運動代表隊教練由學校體育教 師兼任各有優缺,體育教師有具專業知識與經歷和技能、教學中容易發掘有潛力的選手、 有人利地利又可節省學校經費支出(蔡特龍,1985)等的優點;卻也有教師容易發生角色 衝突、學校行政決策影響教練訓練的熱忱、缺乏義務兼任的動機、專項訓練的知識與技 術不足(蔡特龍,1985)、工作時間與量太大(李坤培,1994)等的缺點。研究者本身亦於高 職學校服務,擔任體育教師、班級導師及運動代表隊教練的多重角色,面臨著角色轉變 的歷程中,內心知覺上的衝突、多重任務與時間上的壓力、如何調整角色於適合的情境 中及多重身分角色工作無法負荷的情形,產生許多內心衝突、矛盾及負面的情緒。由張 逸婷、陳虹君(2009)及謝政志(2009)的研究結果得知,透過教師專業發展以增進自我效能 的提升有助於改善工作倦怠程度並減輕角色壓力,可見專業發展亦是教師或教練調節角 色壓力的重要關鍵。 以現行的師資培育制度,體育實習教師僅需在學校實習半年,實習教師需在這半年 之中瞭解學校的教學、行政、導師及研習等各個層面,與舊制實習制度,時間相對較少 了一半。因此,完成師資培育的教師,並不是代表已經達到「完全」的專業,只有教師 本身願意邁出專業化的腳步,不斷的接收新知識、新技術並不斷進修與精進,才能夠激 發教師教學專業和專項訓練專業的潛能,提升教學品質與訓練績效。在「教師法」第十 六條第三款指出在職進修、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是教師的權力;而第十七條第五款指出 從事與教學有關之研究、進修是教師的義務。由此我們可以瞭解到,在職進修及研究不 但是體育教師的權利,同時也是義務,現代社會變遷快速,僅依靠師資培育單位所受到 的教師職前教育訓練,已經無法滿足現今各界對教師教學或教練訓練的要求。何福田 (1998)認為在職教育比職前教育重要。無論是新知識的培養亦或者是多重角色扮演的生 2.

(16) 活調適,都需要透過本身的專業發展,持續不斷的進修與成長,才能夠在教育的旅途中 克服困難,保持一定的服務水準。教育是一份良心事業,也是一份終身學習的志業,想 成為一個優秀的教師,除了在教學中與學生互相學習,教學相長以外,還要對新知識與 技術有求知的需求,乃是要在體育專業及訓練的領域繼續研究、繼續教育及繼續進修的 專業發展需求,方可融合新舊知識與技術,開創出符合現代社會環境的全新教學方法及 訓練方式,以順應社會趨勢的需求。 目前雖有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及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相關研究,然而統整為體育 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的研究未曾有之,尤其以高中職體育教師在有無兼任教練 的角色知覺差異與專業發展需求的影響之研究尚有所缺乏。若能針對高中職體育教師角 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的影響程度進行深入探討,有助於體育教師覺知到本身角色所需 具備的能力及對專業成長的需求,並且提供未來教育培育機構在規劃體育教師專業成長 的相關活動之參考依據,相信對體育教學乃至運動訓練的未來發展將具有正面的意義。. 3.

(17)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討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現 況,瞭解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關係。本研究目的有以下幾項: 一、瞭解高中職體育教師的角色知覺。 二、瞭解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三、比較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的差異情形。 四、比較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差異情形。 五、瞭解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的關係。.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高中職體育教師的角色知覺情形為何? 二、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情形為何? 三、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的差異情形為何? 四、不同背景變項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差異情形為何? 五、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的關係為何?. 4.

(18) 第四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 104 學年度北部地區八縣市(包含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 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及宜蘭縣)高中職學校任教之正式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根據教 育部體育署 104 年 4 月出版之 102 學年度學校體育統計年報的資料顯示,臺北市 67 所 學校約 419 人、新北市 60 所學校約 311 人、基隆市 12 所學校約 50 人、桃園市 33 所 學校約 216 人、新竹縣 10 所學校約 46 人、新竹市 12 所學校約 59 人、苗栗縣 19 所學 校約 67 人及宜蘭縣 12 所學校約 54 人,總計共有 225 所學校(公立 125 所、私立 100 所)約 1222 人符合研究對象資格的體育教師。.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僅以北部地區高中職正式體育教師為調查研究的母群體,故在研究結果推 論上略顯不足。 本研究係參考相關文獻,編製出研究工具,以「體育教師角色知覺量表」、「體育 教師專業發展需求量表」及「體育教師個人基本資料」等三個層面加以施測。本研究 結果僅限於上述所採用之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的內涵加以解釋,無法做 廣泛而全面之推論。. 5.

(19) 第六節. 名詞解釋. 一、體育教師 體育教師是在各級學校中,擔任各級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運動代表校隊組訓、行 政業務、研究服務等工作的教師(歐宗明,2001),是教師的一種特殊形式,體育科授課 形式及教材內容與一般學科不同,體育教師除了需要一般專業教師素養外,更需要具 備異於一般教師的專門知識和能力方可勝任。本研究中所指的體育教師為高中職服務 之正式體育教師。 二、教師角色知覺 教師角色知覺是指教師角色扮演者本身及其角色夥伴對教師角色,在思考社會對 教師角色的期望及觀察其他教師角色之實際行為或特質之後,經由反省、判斷、統整 及選擇等心理活動歷程,對教師角色所產生的主觀想法。 本研究所指之教師角色知覺是在探討體育教師對本身角色的主觀想法,以修編之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量表」測驗之,包括「教學與評量」、「服務與輔導」、「運動教 練」、「行政與管理」 、「研究與進修」、「課程發展」六個構面,得分越高表示角色知覺 程度越高,得分越低表示角色知覺程度越低。 三、專業發展需求 體育教師在從事教職工作期間,為因應社會、教育改革及運動訓練科學改革的潮 流,自覺有發展專業知識、能力和技術的需求,而主動參與進修,不斷更新、研究和 精進本身的教學專業與訓練方法。 本研究之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需求,以修編之體育教師專業發展 需求量表測驗之,包括「教學與評量」、「行政管理」、「課程設計」、「運動技能」、「研 究創發」五個構面,得分越高表示專業發展需求重視程度越高,得分越低表示專業發 展需求重視程度越低。. 6.

(2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四節,主要探討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 究;第一節為體育教師角色定位;第二節為體育教師角色知覺的意涵及相關研究;第 三節為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及相關研究;第四節為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 需求相關研究。. 第一節. 體育教師角色定位. 一、體育教師的角色 體育教師的專業在於體育專門學科的知識內容、各項運動指導的特殊技能及健康 體適能,與一般教師專業較為不同(程瑞福,2000)。並擔任各級學校體育課程教學、運 動代表校隊組訓、行政業務、研究服務等工作的教師(歐宗明,2001)。體育教師專業化 的內涵大致包含三個層面 ─ 知識層面、技能層面與態度層面。一般知識、教育專業 知識及體育專門知識屬於知識層面;教學技能、行政管理技能、班級經營與輔導及運 動技能屬於技能層面;健康身心、自我訓練和敬業態度與服務精神則屬於態度層面(程 瑞福,2000)。體育教師除了一般正常的體育課程教學外,可能還需要扮演行政人員、 班級導師、校隊教練、體適能指導員等角色,學校裡一切與體育或運動相關的事物, 都由體育教師協助辦理,可謂是包山包海。 吳清山(1999)指出在社會責任觀點下的教師角色為教學者、輔導者、專業者、服務 者、溝通者、學習者、校務權利分享者、社會革新激勵者;教師是文化價值的代表、 道德與品格的楷模、引導學習的專家、兒童的保母、教育專業成員及社區的成員(張春 興,1981)。因此,林清江(1971)認為教師有延續傳統中華文化核心、形成適宜的政治 文化、協助推動國家經濟發展、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理想及培養適應與創造未來的現代 公民的責任。教育部(1997)更將體育教師角色定義為教職員的同仁、學生的體育老師、 代表隊的教練、運動比賽的裁判、班級導師、行政人員。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者、體 7.

(21) 育課程推動與研究者、社區關係協調者、運動代表隊教練、體育教學評鑑者、運動競 賽推行者(楊霩晨,1999)。教育部(2009)在「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中指出,體育 教師於教育過程中,應扮演以下角色: (一) 體育目標及課程目標的理解、闡明與貫徹者。 (二) 單元目標及教學目標的擬訂與規畫者。 (三) 教學進度的編配者。 (四) 教材內容選擇與組織者。 (五) 教學方法的設計與執行者。 (六) 良好學習環境的創造者。 (七) 動作教學的說明、示範者。 (八) 快樂、有效的學習氣氛的誘導者。 (九) 分組練習的觀察與提示者。 (十) 學習困難的傾聽與分析者。 (十一). 運動安全的維護者。. (十二). 體育活動及資訊的傳播與推動者。. 中國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學校體育學(2001)文中指出:體育教師應具備廣博的 科學文化知識、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和教育心理學專門知識等三類基本理論知識;體 育教學能力、組織管理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科研創新能力及自學能力等五種能力。 體育教師於教學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發揮以下功能(教育部,2009): (一) 幫助學生發展成身心健康、快樂、負責的完整個體。 (二) 協助學生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學習別人的知識、經驗和技術,轉化成自己的 生命力。 (三) 提供正確的運動技能學習訊息、有效的練習方式、適當的回饋及不同的練習 情境。 (四) 提供安全、溫和、支持的學習環境。 8.

(22) (五) 誘導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潛能。 因此,體育教師有其特殊性及專業性,除了在學校中擔任體育教師一職外,可能 也要同時扮演著行政人員、班級導師、運動代表隊教練、運動會的裁判、體育課程的 教師等多重角色。角色的多元性亦代表著體育教師需具備更多方面的專業知識與能 力,以符合各種不同角色上的需求,而體育教師如何看待社會外界對此角色的認定及 自我如何看待此角色,都會影響著體育教師的角色知覺。歐宗明(2000)遂將體育教師的 功能分為「教學與評量」、「服務與輔導」、「行政與管理」、「運動教練」、「研究與進 修」及「課程發展」六個構面,以下蒐集此六個構面之相關文獻探討體育教師角色內 涵。 (一) 教學與評量 體育教師的角色與職責,最重要的工作乃是體育課程教學(李坤培,1994;楊 霩晨,1998a)。體育教學是指在教育目標下,進行一個有計畫、有目的的師生互動 歷程,教師依據教學原理原則設計具有教育價值的課程內容,藉由有效教學策略 的方法,透過運動項目與運動設施或媒體指導學生,以達到培養健康、快樂身心 的學習過程(周宏室,1994)。此外,體育教學有學生身心發展、運動能力發展、運 動道德、認知發展、健康群我的關係及合理的運動規範等多種目標,而上述教學 目標、教學活動及相關延伸活動的達成與否,則須仰賴教學評量做一個完整的評 價(教育部,2009)。而教育部(2009)在「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一書中,將評量分 為狹義及廣義兩種: 1. 狹義的評量:包括體育教學目標、起點行為、教學過程與結果等各方面以 學生學習成果為觀察主體的評量。 2. 廣義的評量:主要包括教學績效、學生學習效果、學習困難的解決、教學 改進計畫與作業、學生學習動機與態度等方面,並且涵蓋所有狹義內容, 亦對體育教師教學效果進行評鑑。 由上述可知,體育老師的主要任務即教學與評量,主要是依學生身心發展,以 9.

(23) 認知、情意和技能方面進行多樣化的評量,藉此瞭解教學成效,亦可作為教師改 進教學的依據,提升教學品質與成效。 (二) 服務與輔導 教育部(2009)在「學校體育教材教法」一書中,明確記載了教育人員信條,更 指出「率先參加社會服務,推廣社會教育,發揮教育領導功能,轉移社會風氣」。 Hoyle(1969)也曾在教師工作專業化的標準中,提到教師應履行重要的社會服務。 代表教師已不再是以往單純的學校教育工作者,為促進社會體育風氣,還須擔任 推動社區運動的角色,以落實全民運動的願景。 體育教師的職責除了上述社會服務外,還有學生的輔導工作。1998 年教育部 在教訓輔三合一實施策略中提倡每位老師都有教學與輔導的職責,必須將輔導融 入於教學之中。又「學校體育教材教法」中提及優良體育老師的特質,應具有諮 商輔導的能力;教育人員信條中同樣也提到教師應該要關注學生行為,探究其成 因背景,予以適當的輔導(教育部,2009)。體育教師雖然較少有機會擔任班級導師 的職務,但仍須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和生活輔導,因此也須具備輔導知能(王誼 邦,1998)。Ojeme(1998)則認為體育教師對學生的輔導與服務,提供學術告知、諮 商及職業指引,以解決學生問題的角色。由上述可知,社會服務及學生輔導同樣 都是體育教師的職責之一。 (三) 運動教練 102 年學校體育統計年報的資料中指出各級學校運動教練由校內體育教師兼任 的比例,國小 51.17%、國中 57.32%、高中職 61.36%與大專校院 73.70%;而 1999 年簡曜輝等人所調查的比例為國小 52.1%、國中 79.8%、高中職 79.3%與大專校院 92.9%。由上述我們得知,近年來體育行政主管單位因推行專任教練制的關係,雖 然運動教練由學校體育教師兼任的比例降低了,但卻仍然是國內很普遍的現象。 現今體育教師是否必須兼任運動代表隊教練仍有些爭議性存在,李坤培(1994)認為 贊成體育教師必須兼任運動代表隊教練,是一種為學校體育服務的表現;反對者 10.

(24) 認為體育教師平時除了處理本身的課務外,於課後時間要兼顧運動團隊,工作時 間長、負荷大,又須面對競賽成績的壓力,若體育教師在任何一方無法兼顧,都 會對學生或選手的權益造成影響,因此主張體育教師不該兼任運動教練的身份。 但大部份的文獻都提出體育教師的專業知能中,包含了「指導運動代表隊能力」 這一項能力(許義雄,1994;程瑞福,2000;教育部,2009)。雖然兼任運動教練各 有利弊,由上述觀點我們可以得知, 「運動教練」是體育教師角色的重要內涵之 一。 (四) 行政與管理 教育部(2009)在「學校體育教材教法與評量」明確指出優良體育教師應具備 「組織及處理行政事務的能力」。「台灣地區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能力之研究」中 提出體育專業能力中,包含了行政管理的層面(程瑞福,2000)。Ojeme(1988)亦認 為體育教師角色的範疇中,包含體育行政與運動管理。在「理想的體育教師」中 亦提及「舉辦運動比賽與體育表演會的知識和能力」是體育教師能力中的行政與 管理的能力(黃國義,1985)。根據簡曜輝(1999)的研究指出,國小有 73.4%、國中 有 82.3%、高中有 84.7%、大學有 79%的體育老師兼任行政工作的職務,由此可 知,有相當高比例的體育教師需兼任行政工作的職務,可說明多數體育教師在學 校須兼任行政者的角色。由上述可知,行政與運動管理能力是體育老師重要的角 色與能力之一。 (五) 研究與進修 教育部(2009)在「學校體育教材教法」中指出進修與輔導是成為優良體育教師 相關因素之一,在教育人員信條也有明確摘錄,體育教師應該不斷的進修與研 究,促成專業成長,以提高教學效果,並參加各種有關自身的專業學術團體,互 相策勵,以促進教育事業之進步,並改善教育人員之地位與權益。教師法第十六 條第三款規定參加在職進修、研究及學術交流活動是教師的權利;第十七條第五 款規定從事與教學有關之研究、進修是教師的義務。國外學者 Ojeme(1988)指出為 11.

(25) 保持體育法則和知識與潮流同步,體育教師進行研究和專業功能的法展是必要 的。王誼邦(1999)認為社會變遷快速,身為專業體育教師依靠職前四、五年的專業 養成教育是不足以應付數十年的教育工作,必須不斷進修,以提升專業知能、形 象和地位,方能做好體育教師的專業角色。由上述可知,體育教師無論在法令法 規上或是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中均認為體育教師必須要有終身學習進修的責任, 因此,研究與進修是體育教師角色內涵的其中一個範疇。 (六) 課程發展 現在的國民體育教育課程已不再是以往的單一課綱,教材編列與選擇都統一由 國家制定之,現今書商林立,體育教科書版本多元,體育課程的鬆綁,提升了教師 專業自主權,教師在安排教學內容和設計也獲得了較多的自由空間。體育教師是體 育課程的推動者及研究者(楊霩晨,1999),代表體育教師應具備課程發展與設計的 能力。以現代的教學情境中,因近幾年 3C 產品的發展迅速與普及,體育教師的課 程發展與設計能力就更顯得重要,如何設計出符合學生興趣和需求的體育課程,儼 然成為目前教育環境中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由上述可知,體育課程的發展與設計 已然成為體育教師的重要能力之一。 二、小結 綜合上述我們可知,體育教師角色的內涵包括教學與評量、服務與輔導、運動教 練、行政與管理、研究與進修及課程發展六個構面。因此,本研究係參考此六個構面 的相關文獻進行研究工具的編制。期望能藉由研究工具進行探討體育教師角色知覺的 實際情形。. 12.

(26) 第二節.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教師角色知覺是教師行為的參考架構,而角色知覺是由「角色」與「知覺」兩個 概念的名詞結合而來。研究者分別從角色、知覺的相關概念進行文獻蒐集與敘述,進 而導入教師角色知覺的概念,本節分為角色、知覺、教師角色知覺的意涵及教師角色 知覺相關研究,四個部份分別敘述之。 一、角色 一般通俗的意義中,角色「role」一詞時常被應用在社會生活中的角色扮演(郭為 藩,1971)。角色一詞是源由自古希臘時代,指於羊皮紙上記載劇本或台詞,以便利戲 劇之操作,並非指的是吟誦台詞或讀台詞的扮演者(郭丁熒,1995a)。原來角色一詞指 的是在戲劇中演員所扮演的人物,會隨著劇本的差異而表現出不同角色的行為(郭騰 淵,1991)。「角色」是指在社會情境中,角色扮演者與角色夥伴互動,因特殊身份、 地位,被他人期望及自己實際表現的行為或特質(郭丁熒,2004)。因此,社會中早已應 用角色的概念,且會因專業領域的不同而對「角色」的解釋與定義有所差異。 張春興(1989)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將角色歸納為兩種意義: (一) 個人在社會團體中被賦予的身份及該身份應發揮的功能,每種角色各有其權利 與義務,而每個人的角色常是兼顧多重角色的。 (二) 個人角色所具有的行為組型。 郭為藩(1971)將眾多研究者對角色的定義,歸納出四點結論: (一) 角色係一套結構性的行為或一組行為模式之表現。 (二) 角色涉及某一類人的共同行為特性而非個人的行為特性。 (三) 角色是在社會互動情境中的表現。 (四) 角色所涉及的行為期待,是社會結構的一部分。 「角色」是社會系統中相當重要的概念(黃昆輝,1988)。指在社會情境中,情境系 統內外有關的人們,每個人的職位與地位,所代表某一社會職位者應表現何種行為及其 所懷的期望。而在科層體制中,每個職務都有其權利與責任,包含與職務相關的外在和 13.

(27) 內在的交互作用,對期望產生的影響,例如體育教師就會讓人聯想到其被期望的職務與 其職務所應負責的相關事項,如「體育教師教學品質提升、學生學習效果增進、運動代 表隊訓練成效、班級經營與管理、學校體育活動的推展、行政業務的支援與配合」等; 同時還包括未經表明的期望,如「體育教師的言論、儀表、態度、價值觀以及其他可觀 察的行為」等。意即在社會的期望下,每種角色都被賦予某些社會期許的行為特徵,而 透過教育與社會化的歷程逐漸學習扮演符合自己身份的角色。郭丁熒(1995b)認為角色的 行為是透過學習與社會化的歷程,影響角色的形成,並表現出角色該有的行為,而社會 化的研究中,角色理論是一個重要的理論。陳煥文(2010)將「角色」定義為個體在社會 的某個特定場域中,透過社會客觀期望與自己的主觀認知交互作用後,所展現出的態度、 價值觀與實際行為模式。王瑞祺(2001)則將角色定義為在特定的情境下,社會賦予他人 的身份、地位或職位,並經由其主觀的認知協調後,所表現的外顯行為。陳仲苓(2013) 則認為角色是指個人在教育與社會化的歷程中,透過社會的期望所形成的主觀認知後, 並於人際社會互動中表現出符合自己身份、地位或社會對其期待的實際行為或特質。 綜上所述,角色可以解釋為個人在社會情境中,本身及他人對角色期待的認知程度, 通常角色會由自我價值判斷與社會他人對角色的期待互動後建構,是內在的自我認知與 他人的期望交互作用下所建構出來的角色形象。每個人在團體中的某一身份、地位或職 務,行使符合自我認知與社會他人期待的行為模式。當一個體身處在社會中的某一個角 色、職務、身份或地位,其個人所知覺到該位置應有的行為表現,與自己對該角色的期 許,並受到社會外界對於該身份或地位的期許的影響,經動態交互作用產生個體自我內 化後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 二、知覺 知覺是經由個體的感官功能對於外在環境的人、事、物以及相互之間關係的內在 歷程、想法或經驗的接收(張春興、楊國樞,1993)。張春興(1995)認為知覺是個體以感 官獲得訊息,對周圍事物做出反應或解釋的心理歷程,由感官覺知環境中物體的存 在、特徵及其彼此間關係的歷程。葉綉燕(2008)認為「知覺」是指將個體本身的感官接 14.

(28) 收到訊息,經過心理活動的反省、判斷、統整、選擇及組織,而對事物產生自己的感 覺的主觀想法;每個不同個體對於知覺的認定又會因個人經驗、成長背景、動機及價 值觀而影響,因此每個人對同一個事務的知覺都不會相同。因此,知覺的意義主要 有: (一) 知覺是來自對外在事物的感覺。 (二) 知覺是不斷反省、判斷、統整、選擇及組織等心理活動的結果。 (三) 知覺的結果是主觀的,並不代表客觀的事實。 知覺是個體對外來刺激所產生的感官訊息,經過自我內化後,藉由本身的經驗判 斷、反省、統整、選擇後,將訊息做有系統的組織,而形成個體對事物產生的主觀認 知想法,而所形塑出的知覺又會因個人經驗、成長背景、自我價值觀、身份地位等的 影響而有所差異。因此,對「知覺」的瞭解可以幫助我們對於體育教師在面對工作任 務上的刺激時,在個體經驗判斷所採取的獨特反應與組織的心理歷程。 三、教師角色知覺的意涵 「角色知覺」是由「角色」與「知覺」兩種不同概念的詞所組成的。上述提及 「角色」是指在社會情境中,對於人的身份、地位與職務,經由個人主觀認定及社會 給予的期待形成對某特定角色的期待所表現出的行為特質。「知覺」是指將個體本身的 感官接收到訊息,經過心理活動的反省、判斷、統整、選擇及組織,而對事物產生自 己的感覺的主觀想法。不同個體對於知覺的認定又會因個人經驗、成長背景、動機及 價值觀而影響,因此每個人對同一事物的知覺都不會相同(葉綉燕,2008)。由此可知, 「角色知覺」是指角色行使者對角色的主觀認知,是角色本身對他人期望的認知與個 人對行使角色的主觀想法(郭為藩,1983)。郭丁熒(1994)認為角色知覺係指角色扮演者 本身及其角色夥伴對該角色,在思考社會對該角色的期望及觀察同一角色的其他人之 實際行為或特質之後,經由反省、判斷、統整及選擇等心理活動歷程,對該角色所產 生的主觀想法。Owens(1998)強調,角色知覺是對於他人對自己角色期望的知覺。如運 動代表隊教練知道學校對於教練這一個角色有一些期望,於是教練對這個期望的評估 15.

(29) 即是角色知覺。黃珮瑜(2002)強調角色知覺是個人對社會角色期望的一種認知,包括對 此種角色察覺、認識、解釋,以至於產生行為或態度反應的一連串過程。然而,角色 知覺是個體行為的參考架構,是個體行為的重要關鍵,角色行使之行為是否符合社會 期待,都與演者的體認與瞭解程度有關。 俞文釗(1993)指出角色知覺是人對於自己所處特定的社會與組織中的地位知覺。一 個完整的角色知覺過程應包括以下四個要素: (一) 角色認知:一個人對自己應該在社會與組織中所處地位的認識。 (二) 角色行為:一個人按照特定的社會與組織所賦予角色的特定行為模式進行的行 為。 (三) 角色期望:他人對一個人所應承擔角色的希望與寄託。 (四) 角色評價:他人對一個人的角色扮演的評論。 其中角色扮演者對該角色的認知,屬於個人主觀因素的有角色認知與角色行為; 而社會他人對角色扮演者的期望,屬於他人客觀因素的有角色期望與角色評價。 角色知覺是指在特定社會情境與團體組織中,角色行使者對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身 份而有所覺知,其中包含自己對本身角色的自我價值認知及社會他人對該角色期望的 行為模式。Brookover 與 Gottlieb(1964)與 Nobbs(1983)均認為,角色行使者所知覺的角 色期望會影響角色行為。因此,角色知覺會由自我價值的判斷與他人的期望並經過動 態交互作用後所建構而成,由於個體不論居於何種組織的何種地位或職務,都會被期 望扮演該角色所出現的行為。如果個體的角色知覺和社會期望產生太大落差的時候, 就會有角色無法適應的情況出現。角色知覺經常受自我觀念的影響而有所扭曲,個人 所知覺的,經常不是真正存在的,而只是希望存在的(郭為藩,1971)。邱天助(1988) 認為角色知覺不但包括對某人在社會上所應扮演角色的認知與判斷,同時也包括對有 關角色行為的社會規範的認識,每一個人在社會上都會扮演各種角色,而每一種角色 都有其一定的行為標準,各人對此行為標準的認知,便決定他在社會上的行為。角色 知覺會依據個體的個人經驗、成長背景、動機及價值觀的影響,再經由反省、判斷、 16.

(30) 統整、選擇,最後組織對該角色的主觀想法。因此,個體應對自己的角色有清楚的認 知,才能表現合宜有度的行為(陳奎熹,1988;郭為藩,1971)。 本研究中所指的角色知覺,是專指高中職學校體育教師的角色知覺,而角色知覺 透過外界給予體育教師角色的期望,經由教師知覺之後,所產生的角色踐行。因此, 角色本身的知覺相當重要,一方面需對外在他人給予的期望進行轉化,另一方面角色 踐行是根據角色知覺而來,所以角色知覺更顯重要。Moreno(1961)提出角色知覺乃是 認知以及預期即將發生的反應,並界定了「角色期望」「角色扮演」、「角色實踐」、「角 色訓練」等在角色概念中的位置。透過其所提出的角色概念中,我們可以瞭解體育教 師的「角色期望」是屬於理想職責的構面;而「角色扮演」與「角色訓練」則屬於個 自我知覺的構面;而「角色實踐」則是屬於實際行為的構面。歐宗明(2000)將「體育教 師角色」界定為:在所處與角色夥伴互動的社會情境中,體育教師基於他特殊身份與 職位,在「教學與評量」、「服務與輔導」、「行政與管理」、「運動教練」、「研究與進 修」、「課程發展」等六個層面上,被期待及實際表現的行為。因此,體育教師都需要 經由對該角色的瞭解經自我內化產生知覺之後,表現出來的行為模式是符合自己與他 人所期待的。體育教師角色知覺是指體育教師對自己本身的工作認知,而此認知包括 工作的性質內容,且瞭解自己未來在教育工作上的定位,以了解工作的範圍與程度。 主要探討體育教師對其工作本身的主觀認知與他人期望相互影響下,對角色的自我知 覺程度。 四、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 教師角色知覺是教師行為的參考架構,因此,瞭解教師角色知覺有助於理解教師 在教學中所會表現出的行為,本研究探討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 展需求,首先必須瞭解教師角色知覺的相關概念,研究者從各學者的相關研究進行整 理,如下表 1:. 17.

(31) 表 1 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整理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結論與發現 1. 我國國民小學教師在理想角色知覺,係為「高期望」. 我國國民小學教 郭丁熒. 程度。 師角色知覺發展 2. 在國民小學教師理想角色的期望上,國民小學教師對. (1994) 之研究. 本身之期望,有低於角色夥伴之現象。 1. 小學體育教師及其角色夥伴對小學體育教師理想角 色與實際角色內涵各有其一致性存在,但理想角色與 實際角色排序並不一致。 小學體育教師角 歐宗明. 2. 小學體育教師理想角色知覺分數,顯著高於實際角色 色知覺差距之研 知覺分數,屬「中落差」程度。. (2000) 究. 3. 小學體育教師角色知覺差距受背景因素影響,其中以 「性別」和「教練年資」兩項變異量較高,達中等相 關程度。 體育教師角色知. 1. 理想角色高於實際角色且教師本身與角色夥伴間對. 歐宗明 覺差距相關實證. 理想及實際角色上均有顯著差異存在。. (2001) 研究回顧與分析. 2. 角色期望越高角色踐行也越高。 1. 國民小學教師具有高度的專業角色知覺。. 國民小學教師專 2. 國民小學教師具有高度的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 劉麗蓉. 業角色知覺與學. (2002). 校組織變革接受. 3. 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學校環境變項的國民小學教師在 教師專業角色知覺上、學校組織變革接受度具有部分 度之關係 差異。. 18.

(32) 表 1 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整理(續 1)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結論與發現 1. 國小體育教師理想角色知覺內涵排序為「教學、評 量」、「課程發展」、「行政、管理」、「服務、輔導」、 「研究、進修」、「運動教練」,其中「教學、評 量」、「課程發展」屬高期望,其餘各層屬中期望。. 國小體育教師理 歐宗明. 2. 國小體育教師對自身之理想角色上,科任老師高於 想角色知覺調查 級任老師。. (2002) 研究. 3. 國小體育教師與一般教師在角色知覺內涵排序上存 有一致性。 4. 國小一般教師對體育教師理想角色在運動教練層面 上之期望高於體育教師。 1.國小教師在「角色知覺」上有正向的反應。 國民小學教師角 2.國小教師在「課程參與」上,以「教材編選」層面參與 曾秋萍. 色知覺與課程參 程度最高。. (2004). 與、工作投入關 3.國小教師之角色知覺與課程參與、工作投入會因個人 係之研究 背景變項之不同而有所差異。 1.臺北縣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效能的現況均呈現優 臺北縣國民小學 良程度。. 李式薇. 教師專業角色知. (2006). 覺與教師效能關. 2.在教師專業角色知覺上,女性教師的教師專業角色知 覺在整體上優於男性教師。 係之研究 3.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師效能呈顯著正相關。. 19.

(33) 表 1 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整理(續 2)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結論與發現 1.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對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屬於中高程. 臺北市國民小學 度。 教師專業角色知 蘇純儀. 2.臺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在背景變項中不同任教年資、師 覺與教師專業發 資培育背景對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具有顯著差異。. (2008) 展評鑑態度關係. 3.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程度不同的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 之研究 對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的態度有顯著差異。 1.基隆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角色知覺、教學效能現況屬 基隆市國民小學 高等程度。 陳明謙. 教師專業角色知 2.在教學效能上,教師兼任主任的教師其教學效能高於. (2008). 覺與教學效能關 級任教師。 係之研究 3.教師專業角色知覺與教學效能呈顯著正相關。 1.年齡不同的教師在專業角色知覺專業服務分項層面有 臺北市國民小學. 顯著差異。. 黃士嘉. 教師專業角色知. 2.教師兼主任對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的感受程度優於組. (2010). 覺與學校知識管. 長、級科任教師。. 理之研究. 3.學校校齡較少者,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的專業成長分項 層面上高於校齡較多者。 1.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認同多元專業角色,且以教學輔. 新北市國民中學. 導為重。. 陳仲苓. 教師專業角色知. 2.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之專業角色知覺因任教領域與學. (2013). 覺與領導作為之. 校規模而有差異。. 研究. 3.新北市國民中學教師的專業角色知覺與其領導作為有 正相關。 20.

(34) 歸納上述教師角色知覺相關研究可得: (一) 教師專業角色知覺會受背景因素影響(歐宗明,2000;劉麗蓉,2002;曾秋萍, 2004;李式薇,2006;蘇純儀,2008;黃士嘉,2010)。 (二) 理想角色高於實際角色且教師本身與角色夥伴間對理想及實際角色上均有顯 著差異存在(歐宗明,2000;歐宗明,2001)。 (三) 教師角色知覺在教學專業效能與課程推動上屬於中高程度(劉麗蓉,2002;歐宗 明,2002;陳明謙,2008)。 (四) 小學體育教師及其角色夥伴對小學體育教師理想角色與實際角色內涵各有其 一致性存在,但理想角色與實際角色排序並不一致(郭丁熒,1994;歐宗明,2000; 歐宗明,2001)。 (五) 國小體育教師理想角色知覺內涵排序為「教學、評量」、「課程發展」、「行政、 管理」 、 「服務、輔導」 、 「研究、進修」 、 「運動教練」 ,其中「教學、評量」 、 「課 程發展」屬高期望,其餘各層屬中期望(歐宗明,2002)。 (六) 在背景變項中教師專業角色知覺具有顯著差異,其中性別、教練年資、不同任 教年資、師資培育背景、課程參與、工作投入都會對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產生影 響。(歐宗明,2002;劉麗蓉,2002;曾秋萍,2004;李式薇,2006;蘇純儀, 2008;陳明謙,2008;黃士嘉,2010;陳仲苓,2013)。 五、小結 綜合上述,依據過去研究教師專業角色知覺的結果,大部分研究結果指出教師的 個人背景因素會影響教師角色知覺。因此,本研究以性別、年齡、婚姻關係、教育背 景、服務年資、擔任職務及是否兼任校隊教練…等七項背景因素,分別進行探討各個 背景因素是否存在著差異,並試著推論造成差異的成因。並以與本研究相似度較高的 歐宗明(2000)對國小體育教師進行調查研究的量表,經過建構效度、專家檢核及信效度 檢核後修編成適合對高中職體育教師進行研究的調查問卷。. 21.

(35) 第三節.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及相關研究. 一個專業的教師,在其教學生涯中為追求專業理想,必須不斷充實教師所需求的專 業知能、技能、態度或補其所不足,進而產生專業發展需求。教師生涯是時程最長、學 習訓練最具多元性與實務性,是最為重要的發展階段(楊思偉,1996;Wood, 2000)。因 此,在我國師資培育法第三條有明文條列,「應包括師資及其他教育專業人員之職前教 育、實習及在職進修」(教育部,2005)。又各級學校專任運動教練聘任管理辦法第十五 條明文規定教練有「從事運動教學有關之訓練、研究及進修」的職責(教育部,2008), 並且列入考核之評量標準。教師藉由專業發展提升自我效能,提高教學及訓練的品質, 對學生的學習會有顯著的影響。因此,教育指導單位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非常重視。. 一、專業 本研究旨在探討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因此,就必須先了解專業的意義。賈馥茗 (1979)認為所謂專業,是指從業者具有卓越的知識與能力,他們知識或能力的運用,關 係到別人的生死或利害。例如:醫師以救人為目的,應該不問貧富,治病第一;律師以 維護社會正義為目的,不問當事人是否付得起費用,便應替他們合法合理的辯護;教士 傳教或替信士服務,不收任何費用,完全是一種奉獻。所以專業的意義,一方面是指精 湛的學識,卓越的能力;一方面則是服務或奉獻。 謝文全(1991)認為專業的意義有: (一) 經過長期專門訓練,運用專門知識和技能。 (二) 強調服務重於謀利。 (三) 重視工作為永久性職業。 (四) 享有相當獨立自主。 (五) 建立專業團隊。 (六) 遵守專業倫理信條。 (七) 不斷接受在職進修教育。 22.

(36) 李俊湖(1992)認為專業是具備專門的知識能力,能夠獨立自主的執行職務,並具有 服務、奉獻、熱誠的行業。周崇儒(1997)認為專業是具備專門的學識能力,以服務奉獻 為取向,並且擁有高度的自主權及執業倫理道德的規範。 謝傳崇(2005)認為專業是成員經過長期專業訓練而獲得系統化的知識、技能與態度, 並經由認證進入專業組織,能獨立行使其專業權;在職階段能遵守專業團體之倫理規範, 並依據專業發展的需求而不斷的在職進修;並且視該行業為終身志業,秉持服務奉獻的 精神服務社會,進而獲得社會的認可與職業聲望。 綜合上述,研究者認為專業是指應該具備專門的知識與技能,並且組有專門的組織, 組織成員接受長期的培養與訓練,在專業領域仍要不斷的學習、研究、成長與進修,擁 有專業的精神及極高的自主性,能遵守專業組織的倫理規範,同時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 與尊重,並以服務他人為導向,才可稱之為「專業」 。這就如學校體育老師的職務中,教 練為了運動選手,透入了許多額外的時間進行選手訓練,這完全是屬於教師個人額外的 時間,將自己私人的時間奉獻給選手,進行專業知識與技術的指導。. 二、教師專業發展的意涵 教師的個人信念與態度不僅影響教學效能、教學行為與訓練成效,也對自我的發展 和學習有重大的影響。因此,對於教師而言,專業領域的在職進修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在相關研究中常見「專業發展」 、 「在職進修」 、 「專業成長」三個概念相當的名詞,饒見 維(1996)認為「專業成長」、「專業發展」二詞幾乎同意,因二者的意義範疇有相當大的 重疊,不易做區分。蔡碧璉(1993)亦認為這些概念的意義有許多相似之處,要明確區分 並不容易,也沒有必要。專業發展一詞較能明確指出教師進修的精神及內涵,促進專業 成長;成長乃發展所需,在教師的生涯發展過程中,教師必須透過不斷的進修,促進專 業成長(朱盈潔,2006)。 羅清水(1998)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經自我抉擇所進行的各項活動與學習歷程,教師 為提升專業水準與專業表現,以期促進專業成長改進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能。並在「終. 23.

(37) 身教育在國小教師專業發展的意義」中指出:專業發展一般常與專業成長、教師發展和 教師培訓等交互使用。 吳佩昇(1996)將專業成長定義為教師在其服務生涯中,持續充實和增進其專業知識、 技能和專業精神的歷程與活動。 李俊湖(1992)指專業成長是在教學的知識、技能及態度的成長。 饒見維(1996)將教師專業發展定義為一個人經歷職前師資培育階段,到在職教師階 段,直到離開為止,在整個過程中都必須持續學習與研究,不斷發展其專業內涵。 張清濱(1996)認為專業發展可分維許多階段,成長至某一階段,又進入另一階段。 例如初任校長、在職校長、資深校長皆是專業發展過程中的不同階段,唯有繼續不斷的 成長,才能獲致完善的專業成長。 林錦杏(2000)認為專業發展是指在職場生涯中,個人追求專業知能、技能和態度上 有所更新、轉化、擴展,以增進個人專業發展的行動歷程。 張杏合(2003)認為專業成長的內涵有: (一) 專業態度:責任、充分準備、自律、創新、不斷進修、尊重學生。 (二) 任教學科(領域)知識及教學能力。 (三) 一般教學知識及能力:教學原理原則、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技巧、多樣 教法、引起學生動機及興趣。 (四) 班級經營知能:佈置教學環境、建立教室常規及學生自治、有效獎懲。 (五) 心理及輔導:關懷、同理、傾聽、學生問題處理。 (六) 課程設計及決定知能。 (七) 應用資訊科技及媒體融入教學能力。 (八) 教學評量:兼重形成性總結性評量、多元評量,並應用評量結果改進教學。 (九) 批判思考及省思、修正能力。 (十) 人際溝通及協同合作:與同事溝通及協同合作。 (十一). 教育環境脈絡知識。 24.

(38) (十二). 行動研究。. (十三). 運用社會資源。. (十四). 行政能力。. 楊清蘭(2004)歸納國內外學者的意見,專業發展的意義如下: (一) 專業發展是一種在職進修活動,必須有目的及目標,是一種分階段實施(職前、 初任、在職)、有系統、持續發展、而且是終身學習的歷程。 (二) 專業發展內含包含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增進及改變,進而對職務有所增長更新, 增進教育的效能。 (三) 專業發展偏重自我層次,從積極參與中達到自我突破。 (四) 專業發展的最終目的在自我實現,從工作中尋找發展,從發展中追求自我實現。 本研究將教師專業發展理解為教師為了本身的專業素養,提升因應教學需求的專業 知識,主動參與進修,並不斷更新、研究和演進的過程;教師的專業發展以提升專門項 目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吸收新式且主流的教學課程與方法,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上提升教 師專業效能,在運動代表隊的訓練上提升效隊訓練成果績效,在行政業務上提升工作效 率與處理人際溝通的能力,以期望能在指導能力、訓練能力、人際溝通、教育與訓練專 業知能及專業態度多方面的提升與成長。. 三、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相關研究 本研究探討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故須對教師專業發 展需求有相當的瞭解,研究者整理相關研究如下表2:. 25.

(39) 表 2 教師專業發展研究整理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結論與發現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育教師之專業能力現況為課程與. 臺北市國民中學體. 教學能力、體育認知、運動技能、行政管理能力,已. 育教師專業發展需. 婚教師高於未婚教師;6-10年及10年以上年資的教師. 求之研究. 較高,兼任行政教師高於體育科任教師,在學校班級. 張振章 (2006) 規模上並無顯著差異 高雄市國民中學體 體育教師專業成長需求以「教學與評量」較高,其他 林琦鴻. 育教師學習動機與 順序為「課程設計」 、 「行政管理」 、 「運動技能」及「研. (2007). 專業成長需求之研 究創發」,學習動機與專業成長需求呈正相關。 究 體育教師在性別、擔任職務、學歷及是否擔任運動團 雲林縣中等學校體. 廖文彥. 隊教練在整體專業能力實際現況上顯著差異,教師專 育教師專業發展需 業能力,專業發展需求與教師專業發展重要性三者間. (2007) 求之研究. 達顯著正相關。 臺北縣健康與體育. 男性、體育相關科系畢業、專任教師以上背景自評之. 領域教師專業能力. 體育專業能力較高;進修需求上,年資16年以上教師. 邱怡文 (2008) 與進修需求研究. 高於6-10年教師。. 臺北市與金門縣國. 臺北市、金門縣國小體育教師在專業發展上較重視. 民小學體育教師專. 「課程與教學」,而男性教師在部分層面上有較佳的. 董欣樂 (2011) 業發展之研究. 表現。. 歸納上述教師專業發展相關研究可得: (一) 體育教師應重視的專業成長需求分有「教學與評量」 、 「課程設計」 、 「運動技能」 、 「行政管理」 、 「體育認知」 、 「研究創發」等構面(林琦鴻,2007;張振章,2006; 董欣樂,2011)。 26.

(40) (二) 教師專業發展需求受背景因素影響,其中性別、婚姻及任教年資都會影響教師 專業發展需求(邱怡文,2008;張振章,2006;張文彥,2007)。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的專業領域應包含教學與評量、運動教練與訓練、行政業務與 管理、運動技能表現及研究、開發與創新。因此,本研究參考林琦鴻(2007)與研究目的 最為相似的專業發展需求量表,並將專業發展分為「教學與評量」 、 「行政管理」 、 「課程 設計」 、 「運動技能」及「研究創發」五個層面,進行調查問卷修編與檢核,而成適合高 中職體育教師的調查問卷,再進行問卷調查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的重 視程度。. 27.

(41) 第四節.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相關研究. 教師角色是一種「社會化」的過程,教師受到社會外在環境與自我的影響,在教師 教練的心理知覺上,會引導其所表現出的外在教學行為,進而影響教學成效;專業發展 受到教師本身對於專業領域的理想與對專業知能日新月異的演進的影響,使其有必須進 修的義務與需求,為追求更有效的教學行為與方法,教師應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中不斷尋 求進步,對繼續教育與發展擁有極大的需求。本研究為瞭解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 求的相關概念,將相關各學者的研究整理如下表3: 表 3 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相關研究整理 研究者. 研究主題. 研究結論與發現 國民小學女性校長以教學領導者的角色知覺最為明顯; 有高度的專業發展需求,以「課程發展與推動能力」的. 國民小學女性校 需求最明顯;國民小學女性校長之領導角色知覺對「行 黃鳳瑛. 長領導角色知覺. (2004). 與專業發展需求. 政管理與革新能力、課程發展與推動能力、社區資源的 整合能力、學是涵養的影響能力」等專業發展需求造成 之研究 影響;國民小學女性校長及教育人員對女性校長領導角 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影響力之知覺有顯著差異。 國小實習輔導教師角色知覺會因性別、擔任緣由、擔任 中部地區國小實 動機以及學校所在地區而有不同;在專業發展需求上以 林佩穎. 習輔導教師角色. (2005). 知覺與專業發展. 教學專業層面最高;專業發展需求會因任教年資、學歷、 擔任職務及學校所在地區而有不同;教師角色知覺愈 需求關係之研究 高,則專業發展需求愈高。 新北市國中體育. 新北市國中體育教師在專業角色知覺程度屬於高等程. 劉明昌. 教師專業角色與. 度,在專業角色知覺之感受程度依高低順序為專業服. (2011). 教學效能之相關. 務、專業自主、專業知能、專業倫理、專業成長。. 研究 28.

(42) 歸納上述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相關研究可得: (一) 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受背景因素及所在地區影響(林佩穎,2005)。 (二) 教師角色知覺屬高等程度(林佩穎,2005;黃鳳瑛,2004;劉明昌,2011)。 (三) 教師角色知覺愈高,專業發展需求亦高(林佩穎,2005;黃鳳瑛,2004;劉明昌, 2011)。 雖然目前與本研究直接相關的研究數量有限,但我們可從中發現,教師角色知覺的 程度高,對於自身的專業發展需求也會隨著提高,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的相關性高。 教師知覺到自己的不足,為符合社會潮流趨勢及教育改革而不斷持續進修,結合新舊教 學知識與技能,創造出新世代的教學方法,將專業奉獻於社會。. 29.

(43)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是以北部地區高中職正式體育教師為研究對象,主要目的是在探討高中職體 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研究。本章擬分為六節,用以敘述本研究之研究設計 與實施方式;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流程;第三節為研究對象;第四節為研 究工具;第五節為研究實施程序、第六節為資料分析。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旨在探討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情形,予以探 討與分析,再依據研究目的和研究問題訂定出研究架構,如圖1. 體育教師角色知覺 1. 教學與評量 2. 服務與輔導 3. 運動教練 4. 行政與管理 5. 研究與進修 6. 課程發展. 描述統計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t 考驗 體育教師個人背景變項 1. 性別 2. 年齡 3. 婚姻 4. 教育背景. 皮爾遜績差相關. 5. 服務年資 6. 擔任職務 7. 兼任運動代表隊教練. 體育教師專業發展需求 1. 教學與評量 2. 課程設計 3. 行政管理 4. 運動技能 5. 研究創發. 描述統計 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t 考驗 圖1. 研究架構圖 30.

(44)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確立研究目的與主題,進行相關文獻蒐集整理,針對研究主題做深入探討, 進一步確立研究主體架構。確立研究主題後,依據相關文獻與研究架構,開始進行編製 研究工具。藉由專家學者檢驗、問卷預式與修正後,編制成為正式問卷才得以進行正式 施測。再將所得資料加以處理、分析與討論,最後提出研究結論與建議。如圖 2 為研究 流程圖。 確立研究主題 角色知覺相關文獻. 相關文獻蒐集與探討. 專業發展需求相關文獻 建立研究架構. 編製研究工具. 專家學者檢驗. 修訂研究工具. 問卷預試 檢驗研究工具信效度 進行分析與修正. 確立正式問卷. 資料整理與分析. 提出結果與討論. 提出結論與建議 圖2. 研究流程圖. 31.

(45) 第三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瞭解北部地區高中職體育教師角色知覺與專業發展需求之 現況與關係,以104學年度北部地區八縣市(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 新竹市、苗栗縣及宜蘭縣)之高中職體育教師為母群體,採分層隨機叢集抽樣方式選出施 測學校進行問卷調查。根據104年教育部出版之學校體育統計年報資料得知,符合本研 究之母群體學校數量為225所,總計約有1222人。依問卷預試與正式施測分別敘述如下:. 一、問卷預試 問卷預試樣本數量的決定,吳明隆(2009)指出預試對象的人數以問卷中最多題數之 分量表題數的3至5倍為原則,本研究參考之體育教師角色知覺量表題數共37題,預試樣 本數應在111至185位之間;又量表題數少於40題,中等樣本數約為150位,較佳則為200 位 (Comrey, 1978)。為顧及抽樣樣本的代表性與問卷回收率,以200位體育教師為預試對 象,並經電話拜訪與委託該校體育組長進行問卷收發,共發放237份問卷,回收212份有 效問卷,有效問卷回收率89.45%,各縣市學校發放數量情形如表4所示。 表 4 各縣市問卷預試抽樣配額與學校數分配表 縣市. 學校數. 配額比例. 抽樣數. 臺北市. 67. 29.8%. 15. 新北市. 60. 26.7%. 13. 基隆市. 12. 5.3%. 3. 桃園市. 33. 14.7%. 7. 新竹縣. 10. 4.4%. 2. 新竹市. 12. 5.3%. 3. 苗栗縣. 19. 8.5%. 4. 宜蘭縣. 12. 5.3%. 3. 總數. 225. 100%. 50. 3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4 For education of students with SEN, EMB has held a series of consultative meetings with schools, teachers,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 bodies to solicit feedback on

(b) reviewing the positioning of VPET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Hong Kong, exploring the merits of developing professional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s at the degree

- To provide career and life planning education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to develop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mselves in the context of whole-person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Training and the Arts, Queensland Govern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2020 thematic working group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Literature review quality in teachers'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Retrieved from

background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health literacy and risk behavior of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relevant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Survey duration

Due to low birth rate and setting up many new senior high schools and senior vocational schools, now the rate of entering a higher school for junior high school graduates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