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參加2006年世界中醫藥大會有感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參加2006年世界中醫藥大會有感"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1

文中西合作醫療中心 主治醫師 林聖興

2

006年6月,張永賢副校長給我一份由香 港浸會大學舉辦的「世界中醫藥大會」 通知,問有沒有興趣參加,並鼓勵我投一篇 口頭演講論文。我對大會內容很好奇,便把 自己的碩士研究論文寫成符合大會格式的摘 要,經由網路投稿。 經過一個多月的期待,收到E-mail通知 論文未被接受,但大會仍歡迎我到香港共襄 盛舉。以往只有一次在香港轉機的經驗,從 未入境香港,很想到當地見識見識,並聽聽 來自世界各國專家的演講,於是欣然赴會。 會議的前一天,抵達香港,並且找到張副校 長,在外地遇到熟人,倍感親切。 張永勳教授、張永賢副校長、林聖興醫師(自左而右)會場留影。

參加2006年世界中醫藥大會有感

培養優秀的英文能力 有助中醫藥跨向國際

中醫藥要被國際肯定 應結合新的研究方法

(2)

1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7年內快速成長

香港浸會大學創立已有50年歷史,1999 年成立中醫藥學院,開辦香港第一個全日制 中醫學位課程,中醫藥教育首次納入香港的 正規高等教育系統。2004年起,開辦中醫碩 士班及博士班課程。到了2006年,短短的7 年間,進步快速,發表許多SCI論文,並編 輯英文版本的中醫藥教科書,讓中醫藥與世 界接軌。香港人的英語能力好,為中醫藥研 究跨向國際減輕不少阻礙。

雖是中醫藥大會,但大部分演講者幾乎

全程使用英語

11月23日上午8時,報到會場擠滿了 人,大家真是準時。開幕式由浸會大學中 醫藥學院院長劉良教授主持,在貴賓致辭之 後,有一段精彩的舞獅表演,讓國外人士留 下深刻的印象。 演講者幾乎全程使用英語,台灣來的 專家亦是,只有少數幾位資深的中國大陸專 家用「普通話」(中文)演講。現場提供同 步翻譯,領取一個無線耳機,選擇頻道,可 以聽到英語演講被口譯為華語,外國人也能 聽到中文演講的英語即時翻譯。我當時直接 聽英語,有些內容來不及瞭解,只能看著 PowerPoint投影文字內容去推測講者想要表 達的意思。我內心一直告訴自己,不要領取 翻譯耳機,應該多加強英語聽力,以便將來 在國際會議能夠直接聽懂演講,進而參與問 題討論。

大會協助聽講者作時間管理的貼心設計

值得借鏡

在開幕典禮之後,第1天下午到第3天上 午的演講,都分4個組別進行,第3天下午又 回到大會場,而後閉幕。看著大會印製精美 的會議程序手冊,事先選擇有興趣的講題, 不同的時間就換到另一個小會場聽別組演 講。整本摘要論文集,400頁厚厚一大冊, 程序時間表印在比較薄的手冊,為A4紙張 大小,每人配掛的名牌裡,另有一本小小的 冊子,也是程序時間表,每項講題、講者、 時間、場地,列得清清楚楚,在會議進行過 程中,想要轉移到別組場地聽不同議題,十 分方便。由這個小地方,可以看出大會的精 心安排,幫助每位聽講者作時間管理,不會 錯過個人有興趣的題目。 這次大會主題訂為「探索中醫藥發展之 路」,有下列幾個方向,分別進行研討: 中醫藥政策及法規 中醫藥理論及應用 中醫藥教育、培訓、認證及翻譯 中醫藥創新研究策略及方法 中醫藥科學論據 臨床研究及臨床試驗 針灸及氣功的科學研究 中藥產品研究及開發 中藥標準化及質量控制研究 大會邀請七十多位國際專家學者為主 講嘉賓,總共收到四百多篇研究論文,安排 150篇口頭演講報告,壁報論文的部份,總 共203篇。大家都認真作國際水準的poster, 參加這次大會,果然增廣見聞,不虛此行。 來自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日本、 韓國、新加坡、美國、加拿大、德國、澳 洲、印度等地的專家學者們,發表精彩的 演講。我對日本學者製作的PowerPoint檔案 最為欣賞,解說清楚,又有動畫描繪病理機 轉,容易瞭解。

(3)

1

中醫藥要得到國際肯定,需要結合新的

研究方法

從專家們的每一項口頭論文報告,都 能看出該團隊投入長時間的研究,例如中 藥成分分析、臨床中藥試驗等。實證醫學 (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中國大 陸稱為循證醫學),這個字眼重複出現在 幾個不同的講題之中,顯然中醫藥發展的趨 勢需要走向實證醫學的道路。隨機對照研究 方法(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RCT) 也在講題中常出現,另外,「臨床對照試 驗報告標準」(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CONSORT)在一些先進的 中醫藥研究裡,亦得到高度重視。由此可以 看出,將來中醫藥想要得到國際肯定,需要 結合新的研究方法。 在眾多口頭論文發表當中,我印象最深 刻的是中國大陸中醫科學院李連達教授的演 講,他原本要談中藥的臨床應用,但臨時改 變講題,因為現在中國大陸出現一些西醫的 聲音,想要廢除中醫。李教授認為,中醫有 其優點,西醫也有優點,中醫與西醫都需要 保留,不該互相批評對方缺點;中西醫結合 可能開創一條新路,但政府不宜規定全國的 中醫、西醫皆從事中西醫結合的工作。其結 論是:中醫、西醫、中西醫結合三者,應該 同時存在,異中求同,各自發揮優點,彼此 互相學習,大家一同為全民健康貢獻心力。

張永賢副校長、謝明村教授獲浸會大學

頒授榮譽教授

浸會大學為了感謝各國教授幾年來提供 很好的意見,使中醫藥學院在中醫藥研究和 教學方面快速進步,在會中頒授14位榮譽教 授,其中兩位來自台灣,就是我們的張永賢 副校長,以及謝明村教授。看到本校教授獲 頒這項榮譽,我也與有榮焉!

巧遇將中醫古書翻譯成英文的德國文樹

德教授

來 自 德 國 的 文 樹 德 教 授 (P a u l U . Unschuld),是慕尼黑大學醫史研究所所 長,中文很好,二十多年前便將幾本中醫古 書翻譯成英文。教授在2006年9月曾經來台 灣,到中國醫藥大學演講,當時我拿著大師 的英文譯作《難經》請他簽名。 這次到香港又遇到文樹德教授,用中文 與他交談,他真的很親切,談了不少對中醫 的看法,並且互相留下E-mail,以便日後繼 續連絡。

要做好國際學術交流,必須先加強英語

能力

一趟香港行,增廣見聞,聽到很多重 量級的演講,最大的心得就是要加強英語能 力,提升研究水準,以便將來可以在國際會 議發表,增進學術交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香港國安法》,並按《中華人民 共和國憲法》第十八條在徵詢全國 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香港特別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 馬碧雯副校長 17-10-2019... 支援教師教授初中學生學

孔憲紹博士伉儷中醫藥博物館是香港首間以中醫藥為主題的博物館,主要分為中 醫展覽廳及中藥標本中心。展覽廳內共有六個區域,如「歷代中醫藥展區」 、 「中

管理及教授學院的領袖培訓項目。楊先生擁有豐富的領袖及溝

「內地大學升學資助計劃」(資助計劃)是 2014

北京中醫藥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 南京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 廈門大學 福建中醫藥大學 江西中醫藥大學 暨南大學

潘銘基, 199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 及文學系,繼而於原校進修,先後獲得哲學碩士

計劃主任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侯傑泰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資源冊編著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馮雯鈺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