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引言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引言"

Copied!
25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ii

在 2001 年,課程發展議會辨識了對廿一世紀學校課程及學生學習尤為重要的九項 共通能力。就此,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組出版了兩套教材,分別是:

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學與教」教材套(高中)(2009)

http://www.edb.gov.hk/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nss-curriculum/learning-teaching -of-critical-thinking-skills-senior-secondary.html

 《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學與教─情境分析(高中)》(2011)

http://www.edb.gov.hk/attachment/tc/curriculum-development/kla/pshe/nss-curriculum/scen ario%20analysis_chi.pdf

建基於課改的實踐經驗、社會變化以及最新研究,此九項共通能力按性質可分成三 組:基礎能力、思考能力、個人及社交能力,使理解及應用時更為連貫及全面: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1 創造力 自學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協作能力

註:在《學會學習:課程發展路向終身學習全人發展》(2001), 1稱為運算能力,2稱為批判性思考能力,

稱為研習能力。

單獨地運用以上個別的共通能力,實追不上時代的演進和日趨複雜的世情。是故教 育局委託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系蕭寧波和侯傑泰教授製作本資源冊,旨在展示如何在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通過適切的學與教活動和科本的學習主題,為學生提供 有意義的學習情境綜合地運用共通能力:整全性思考能力與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

引言

(3)

iii

計劃主任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侯傑泰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資源冊編著 蕭寧波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馮雯鈺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侯傑泰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系) 插畫及封面設計 關曉彤

計劃人員

(4)

iv

引言 i

計劃人員 ii

內容 iii

第一章 共通能力的綜合運用 1

第二章 整全性思考能力(I)<解決難題七步曲> 10

第三章 整全性思考能力(II)認知工具 63

第四章 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I)合作技巧 88 第五章 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II)價值與態度 136

參考書目 155

附錄一 2016 年更新的九項共通能力 157

附錄二 甚麼是明辨/批判性思考? 178

附錄三 合作學習的模式 181

附錄四 生活化情境學習例子 183

附錄五 各科具體教案 195

內容

(5)

1

第一章

共通能力的綜合運用

本章學習重點

1 甚麼是共通能力

2 共通能力的綜合運用是甚麼意思

3 認識甚麼是整全性思考能力

4 認識甚麼是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

5 整全性思考能力和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性

6 如何培育整全性思考能力和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

7 如何使用這套教材

(6)

2

共通能力是基本的學習技能之一,也是貫穿整個課程架構的紐帶。它能夠幫助學生 掌握、建構和運用不同科目或學習領域的知識來解決新問題。2001 年的本地課程改革 中,九項共通能力被列為學生在「學會學習」上必須掌握的技能,其中包括溝通能力、

運算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自我管理能 力、研習能力和協作能力。

基於過去十多年累積的教改經驗、社會改變和近期研究,九項共通能力及其預期學 習成果已經更新 (詳情請參考附錄一) 。現進一步將此九項共通能力分為三個類別,使 師生更易理解和運用;又建議在規劃整體和各學習領域課程時,學校應該為深化培養共 通能力提供有意義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可以綜合地發展各種共通能力,而非單獨地發展 個別共通能力。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創造力 自學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協作能力

表 1.1 九項共通能力

(7)

3

共通能力從來都不是單獨地或個別地發展和運用的。例如要解決一個問題,或多或 少需要創造力去產生不同的方案,過程中或要與人協作。在未來的日子,這種創意解難、

協作解難的需要將越來越大。以下是本資源冊將要介紹的兩個綜合運用共通能力的例 子:

圖 1.1 共通能力的綜合運用

(8)

4

明辨性思考能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運用。

圖 1.2 整全性思考能力

透過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解難過程中,發揮創意,在面對問題時運用變通、創新及 獨特新穎的思考方式來應對不同的情境,再就解決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作明辨性思考,

從而找出最合理可行的方案。要培養整全性思考,學生要綜合地運用明辨性思考能力、

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次序不是一成不變;但三者關係有如三腳架,缺一不可。

整全性思考能力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創造力 自學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協作能力 表 1.2 整全性思考能力

明辨性思考能力

創造力

解決問題能力 整全性思考能力

(9)

5

 包含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協作能力的綜合運用。

 教師可把學生組成學習、解難或創意團隊,讓學生在互動交流、互相合作下探索、

檢視日常生活中會碰到的問題,與及在不同科目的學習活動中發展學生的協作式解 難能力。

 是 PISA 12015 的評估項目。

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

基礎能力 思考能力 個人及社交能力

溝通能力 明辨性思考能力 自我管理能力

數學能力 創造力 自學能力

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解決問題能力 協作能力

表 1.3 協作式解決問題能力

1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以下簡稱 PISA﹞是由經 濟合作與發展組織﹝The 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策劃,旨在評估接近 完成基礎教育的十五歲學生,若要參與社會,是否掌握足夠的知識與技能。

(10)

6

 傳統的教學模式較著重單向地傳遞學習內容,缺乏訓練學生整全性思考和協作式解 難的能力,形成學生單一的線性思維方式,並且缺乏培養創新精神。

 廿一世紀的教育著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要能夠從多角度、整體地思考問題,

從而找出兼顧多方面利益的解決方法。

 未來的工作環境需要工作伙伴之間互相配合,共同解決問題。協作可能是跨階層、

語言、地域、和文化的。

 學生要養成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態度,才能擔當會貢獻自己、懂得尊重別人、有 責任心的團隊成員。

(11)

7

1. 教師的知識:教師的知識需要與時並進,

亦需要加強跨學科的知識。

2. 教師的素養:教師要有包容各種意見的素養,要欣 賞學生的創意。

3. 教師的心態:教師不要有心理負擔,不必要求自己所知的一定比學生多,所說所 做的一定比學生正確,反而應抱著與學生一起探索、一起學習的心態,成為學生 學習的促進者與同行者。

4. 教師的角色:多樣化,按學生的程度和學習進度,有時是指導者、教練;有時是 學習伙伴,與學生一起嘗試、一起失敗;有時是嚴格的評判,要求學生做得更好。

5. 傳授知識,同時著重培養學生能力、策略、態度,包括:

a. 啟發學生發展思考能力

b.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包括自己設定學習╱解難目標、調控學習╱解 難過程、運用策略,和自我監察等

c. 培養學生對解難的興趣和能力

d. 鼓勵學生把知識技能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e. 鼓勵學生發揮獨特創意,運用多角度思考,把生活經驗和想像聯繫 f. 培養學生與不同背景人士合作的能力

6. 教學策略

a. 以學生為中心,老師給予鷹架支援,例如提供系統性的指導 b. 由淺入深,包括知識的深度,個案的複雜程度,策略的難度等等 c. 鼓勵學生從多角度討論問題,並給予學生適當的回饋和支持

(12)

8

d. 可視乎情況,刻意設置矛盾的情境,造成衝突的焦點,激發學生好奇和探 新的動機

e. 教師作主導並提出多項需要創意才能解決的問題,然後組織同學成立解難 小組,同學之間互相合作,協力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提昇解難能力 f. 評估方面,著重進展性評估。教師就著學生在創意解難和協作解難過程中

提供回饋。由於共通能力的評鑑準則不限於紙筆測考的形式,很多時候依 靠教師的觀察,和專業判斷。

1. 積極參與「學與教過程」

2. 勤於思考,運用想像力

3. 於日常生活中運用課堂學到的知識和技能 4. 敢於創新、發揮創意

5. 讓自己成為有責任心、善於與人合作的團隊成員 6. 追求進步(哪怕是很小步的進步),不要氣餒

家校合作有助學生發展共同能力。老師可建議家長:

1. 在家裡,容許子女獨立思考、自行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細心聆聽子女的想法後,

在適當的時候給予指導、幫忙。

2. 鼓勵子女思考時發揮創意,並給予適當的回饋。

(13)

9

3. 做子女的榜樣,勇於創新與解難,樂於與人合作。

(14)

10

 每課設有學習重點,配以生活化情境學習和個人、社會及人文學習領域個案。

生活化情境學習的個案貼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問題,讓擁有不同背景知識的 學生也可以參與。

附錄有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科目的應用例子,教師可按學生需要作 選擇和調適,讓同學嘗試運用已經在情境學習中學習到的解難策略,來思考學 科問題。

 每課由多個小分題組成,教師可因應需要來選擇教學內容。

 教材設有參考答案和評分量尺。多元化的評估機制有助了解學生共通能力的掌握程 度,並因應需要提供回饋與協助,包括:

進展性與總結性的評估

自評、互評與教師評估

(15)

11

第二章

整全性思考能力(I)

<解決難題七步曲>

本章學習重點

1 學會運用<解決難題七步曲>

2 學會正確的解難態度與價值觀

3 學會在解難過程中運用明辨性思考能力

4 學會在解難過程中發揮創造力

(16)

12

教學組合參考:

80 分鐘連堂

教學組合

(按校情 選擇)

內容 時間 相關教學材料

一 介紹整全性思考能力 10 分鐘 頁 3–4;12 學會運用<解決難題七步曲> 40 分鐘 頁 13–26 學會在解決問題時結合明辨性思考 20 分鐘 頁 30、附錄(二) 學會在解決問題時結合創意思維 10 分鐘 頁 36–37 二 介紹整全性思考能力 10 分鐘 頁 3–4;12

學會運用<解決難題七步曲> 40 分鐘 頁 13–26 由七步曲到 PSHE 30 分鐘 頁 30–35 三 如何培養創意思維 40 分鐘 頁 36–49 生活化情境學習 40 分鐘 頁 52–57 四 生活化情境學習 40 分鐘 頁 52–57

分科課堂活動 40 分鐘 頁 58–62、附錄(五)

(17)

13

整全性思考能力是指明辨性思考能力、創造力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綜合運用。

圖 2.1 整全性思考能力

整全性思考能力以解決問題為軸心,圍繞這個軸心,明辨性思考能力便不是單單用 作批判別人的論點或空談一番,而是先辨明資料或主張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再審視他人 和自己的思維,例如大家是否已掌握足夠的資料來界定問題、判斷問題的核心等。同樣 地,圍繞解決問題這個軸心,創造力便不是無邊無際的空想,而是以能否真正解決問題 作依歸。

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往往急於找出解決方法,而忽略解難過程中重要的考量點,容易 憑直覺或過往經驗直接跳到結論。因此,往往到實行解決方案時才發覺判斷錯誤,方案 並不可行或弊多於利。

我們將於以下探討如何綜合地運用解決問題能力、明辨性思考能力和創造力,思考 如何在處理問題時同時培育整全性思考能力。

首先,讓我們看看何謂解決問題能力。

(18)

14

甚麼是解難?我們小時候聽大人講故事,如司馬光破缸救友、文彥博灌水取球,彷 彿解難就是聰明人的專利,聰明人剎那間就能想出新穎又有創意的解難方法,水到渠成;

平凡人只有站在河岸上看人家表演,羨慕之餘唯有嗟嘆自己技不如人。

靈光一閃的思維真有神奇的力量嗎?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 Daniel Kahneman 寫了一本暢銷書 Thinking Fast and Slow (2011),他指出人的思維有兩套系統,系統一是快 速、直覺、感性的思維;系統二是慢一點的、刻意的、邏輯的思維。前一種思維雖然很 多人吹捧,但根據他多年的研究,這種思維往往是不可靠的。相反,系統二是可以通過 訓練而加強能力的,只要肯下苦功,人人都可以有強勁的系統二思維能力。他諄諄告誡 我們,要抗拒快速、直覺思維的誘惑,要我們更多地依賴系統二思維能力。

我們日常生活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我們不用費神去找難題來鍛鍊自己,難題 自然會找上門。有一天,我的手提電話壞了,當下的想法就是把電話拿去修理,或者是 買一台新的。但只要我們靜下來想一想,這些方法究竟有沒有真正解決問題?把電話拿 去修理要花好幾天甚至幾星期時間,期間暫不能使用手提電話怎麼辦?即使有錢買一台 新的,但原來手提電話裡的聯絡人資料、相片、音樂等可以完全轉載至新的電話嗎?是 不是應該想辦法令手提電話恢復運作並延遲一件電子垃圾的出現?讓我們從以下的例 子,看看系統二思維如何邏輯地解決手提電話故障的難題。

(19)

15

教師:早上起來,發覺充了整晚電的手提電話顯示只有 3%電力。細看手提電話屏幕才 發現原來沒有顯示「充電中」的標誌。發生甚麼事呢?電燈是亮著的,確定不是停電;

換一個電插座,仍未能充電。看來是與手提電話有關的部件壞了。是哪一個部件壞呢?

<問同學 >

< 同學可能說: (1) 充電器壞了;(2) 電 池壞了。>

< 教師把同學想到的幾種可能原因列在黑板上,

然後問學生如何確定當中哪一個是未能充電的 原因,並提出測試的辦法。>

教師:我也想到可能是充電器壞了,剛好家裡有

另一個同款的充電器,便用來試一試,發覺仍然充不了電。<問同學> 這時我應該怎樣 做?

< 同學可能說:就是電池壞了。教師鼓勵同學盡量想出所有可能性。>

教師:我也覺得可能是電池壞了,但家中沒有另外的電池,我便決定到鴨寮街買電池。

到了鴨寮街,很快便找到相應的電池型號。但這時,店員推薦我另買一個萬用外置充電 器 。<問同學> 我應該買嗎?

<同學發表意見>

教師:聽到店員這樣說,我猛然醒覺自己忽略了一個可能性。<問同學> 你們知道是甚 麼嗎?

 以說故事形式引導學生邏輯思考去解決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 運用對答協助學生歸納自己的思考過程, 最後引申出一套有系統的 解難模式: <解決難題七步曲>。

教學模式(1)

生活化情境學習:電話充不了電

(20)

16

<同學發表意見>

教師:因為想到這個可能性,擔心需要再來往鴨寮街,浪費金錢和時間,便把萬用外置 充電器也買了。回家後把手提電話換上新電池,竟然仍未能充電。但用萬用外置充電器 就可以把電池充電,充電後把電池放回手提電話裡即可。<問同學> 現在你們知道是甚麼 部件壞了嗎?

教師:各位同學,剛才我們一起經歷了一個解難的過程,讓我們回顧一下,試試能否把 解難過程中的重要步驟整理出來? <派工作紙>

<後記>

幾個月之後,我弟弟來我家,他有一個白色的 快速充電器,我拿來試用在我的手機上,那個 USB 頭有點大,要稍為擠一下才能塞進去。你 猜猜什麼事發生?BINGO,原來可以充電,到 那一刻,我才知道真正的問題是什麼… <請同 學說出來 >

挑戰題

 以上的解難過程有沒有可以改善的地方?

 個案中的「我」其實沒有找到電話充不了電 的真正原因,但「我」採取的方案卻解決了 難題。你認為是否要確定問題的真正原因,

才能夠把難題真正解決?

(21)

17

工作紙

圖 2.2 <解決難題七步曲>

手機充不了電

原因 判斷是否真正原因的方法

1. 充電線的問題 2. 電池的問題 3. 手機的問題 4. 充電口的問題

(22)

18

假設以下其一是真正的原因 解決方法

1. 充電線的問題 (換新充電線)

2. 電池的問題 (換新電池)

3. 手機的問題 (把手提電話拿去修理)

4. 充電口的問題 (充電時把充電口插緊)

(買一個外置充電器)

方案 成本效益 風險評估 道德考量

1. 嘗試充電時把充 電口插緊

容易處理、成本極 低、成效不肯定

低 沒有不合乎道德

2. 嘗試更換充電線 容易處理、成本低、

成效不肯定

低 沒有不合乎道德

3. 嘗試更換電池 容易處理、成本不 高、成效不肯定

可能浪費了購買 新電池的金錢

沒有不合乎道德

4. 拿全套手提電話 去坊間修理店

費用或者比原廠 低,水準較參差,維 修期間手提電話暫 不能用

資料外泄風險高。 每個人有責任保 護自己手機內的 私隱及資料,包括 自己及他人的影 像。

5. 拿全套手提電話 去原廠修理店

保養期內成本較 低、期滿後成本高。

維修期間手提電話 暫不能用

仍有一定的資料 外泄風險,但應該 比坊間店低。

雖然風險較低,但 仍要採取措施保 護自己手機內的 私隱及資料 6. 買一部二手但高

階的電話

高成本,高回報 比全新機高 提早製造多一件 電子垃圾,損害大 自然

7. 買一部全新但中 階的手提電話

高成本,合理回報 比二手機低 提早製造多一件 電子垃圾,損害大 自然

(23)

19

根據利弊將各種解決方法排列次序,然後選出最好的方法。

根據利弊將各 種解決方法排 列次序,然後選

出最好的方案

成本效益 風險評估 道德考量 優次

1. 嘗試充電時 把充電口插緊

容易處理、成本 極低、成效不肯 定

低 沒有不合乎道

2. 嘗試更換充 電線

容易處理、成本 低、成效不肯定

低 沒有不合乎道

德 3. 嘗試更換電

容易處理、成本 不高、成效不肯 定

可能浪費了購 買新電池的金 錢

沒有不合乎道 德

4. 拿全套手提 電話去坊間修 理店

費用或者比原廠 低,水準較參 差,維修期間手 提電話暫不能用

資料外泄風險 高。

每個人有責任 保護自己手機 內的私隱及資 料,包括自己 及他人的影 像。

5. 拿全套手提 電話去原廠修 理店

保養期內成本較 低、期滿後成本 高。維修期間手 提電話暫不能用

仍有一定的資 料外泄風險,

但應該比坊間 店低。

雖然風險較 低,但仍要採 取措施保護自 己手機內的私 隱及資料 6. 買一部二手

但高階的電話

高成本,高回報 比全新機高 提早製造多一 件電子垃圾,

損害大自然 7. 買一部全新

但中階的手提 電話

高成本,合理回 報

比二手機低 提早製造多一 件電子垃圾,

損害大自然 目前最好的解決方案:先試方案 1:充電時把充電口插緊。

(24)

20

跟進解決方法:

1. 如果這個解決方法可行,代表以後充電時都要確保充電口插緊。這個解決方法 能否「長治久安」?

2. 如果這個解決方法沒有果效,便要試下一個方法。

討論區:

 你認為每次只可試一種解決方法,還是可以同一時間試

幾種?例如同一時間換新電線和新電池,並把充電口插 緊。試討論利弊。

 教師可提醒學生並非每項困難都只有單一的解決模

式,同學要根據情況靈活變通。

反思問題舉隅:

1. 我是否有考慮手提電話未能充電的所有可能原因?

2. 我有否從更長遠的角度考慮解決方法?(例如電話已經沿 用多年,其他零件可能都快將壞掉,更換手提電話可能是 長遠解決問題的好方法)

3. 我有否仔細考慮及評估各個方案的成本和價值,以及可能 帶來的新問題?

4. 我有否為可能帶來的新問題準備解決方法?

5. 我有否準備後備方案?

自我檢視區

(25)

21

合宜的解難態度與價值

 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放棄,積極尋找解決方法;例如不要在未確定手提電話未能充 電的原因前就立即購買新手提電話。

 容許解難過程中有含糊、不確定的情況發生;例如思考手提電話未能充電的原因時,

探討看似「根本沒可能會發生」的可能性。

 不要害怕犯錯,並能從錯誤中學習;例如不要責怪自己於嘗試找出手提電話未能充 電原因的過程中,付出時間和金錢。

 對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持開放的態度,接納多方面的意見;例如不要執著某些手提電 話品牌必然高品質的看法,多聆聽不同品牌手提電話用家的反饋,加上實際經驗,

自行判斷日後購買的手提電話品牌。

(26)

22

題目:<解決難題七步曲>

程度:中一至中三 課時:40 分鐘

學習目標

知識 (K):

1. 認識<解決難題七步曲>這套解難方法,重點包括:

1. 遇到難題時要思考難題的背後成因。

2. 根據成因找出各種解決方法。

3. 懂得評估各種解決方法,然後選出最好的方案。

4. 解決問題後進行反思。

2. 了解每項困難並非只有單一的解決模式,要根據情況靈活變通。

技能 (S):

1 運用<解決難題七步曲>來解決日常生活中的難題。

態度與價值 (A):

1. 遇到困難時不要輕易放棄,積極尋找解決方法。

2. 容許解難過程中有含糊、不確定的情況發生。

3. 不要害怕犯錯,並從錯誤中學習。

4. 對不同的觀點角度持有開放的態度,接納多方面的意見。

教學大綱

教學模式(2)

直接闡述<解決難題七步曲>,然後要學生將框架應用於「電話充不了電」

的例題

(27)

23

教學流程

環節 時間 教學活動 學習目標 相關質料 備註

1 5 分鐘 (全班) 教師講解電話充電難題 的背景資料。

教師可提問問題:

 你有類似的經驗嗎?

 通常電話充不了電你會如何 處理?

K1、A1、A2 圖片顯示電話不 能充電

 學生可能會馬上直覺地說出原因或 解難方法如「攞去整」 、「買過部」, 教師要引導學生解難要逐步拆解。

2 20 分鐘 教師講解 <解決難題七步曲

>,然後運用電話充電例題逐步 拆解:

1. (全班) 教師指出遇到難題 時首先要先確定問題,然後 尋找問題的各種成因。識別 問題成因時要考慮多種可能 性。

2. (分組) 學生分成四人一 組,探討充不了電的各種原 因。

3. (全班) 教師用圖表形式綜

K1、K2、S1、

A1、A2、A3、

A4

工作紙(一)

 <解決難題七步曲>

<第一步:找出/確定問題>

<第二步:識別問題的各種成因>

<第三步: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 法>

<第四步:評估各個解決方案>

<第五步: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第六步:實行解決方案>

<第七步: 評估與反思>

 探討問題成因時,注意學生有沒有 遺漏重要的可能性,或有沒有同學

(28)

24

合同學列出的各種可能原 因,引導同學評估各原因的 可能性,然後選出若干原因 作進一步探討。

4. (分組) 學生分成四人一 組,探討如何找出真正原因。

(分組) 學生分成四人一 組,每組分別負責就著其中 一個原因思考解決辦法。

5. (全班) 教師綜合同學列出 的解決辦法填上圖表,並討 論辦法的優劣。

6. (全班) 學生根據利弊將各 種解決方法投票排列次序,

然後選出最好的解決方法。

7. (全班) 教師可提問實行解 決方案時每次是否只可試一 種解決方案,還是可以同一 時間試幾種?(例如同一時 間換新電線和新電池,並把 充電口插緊。)並與同學討 論利弊。

8. (全班) 教師提醒學生實行 解決方案後要進行評估和反

提出一般人容易忽略的可能性,如 有就加以稱讚。

 分組討論時教師要給予明確的指引

(如:「同學,你們和前後左右組成 四人一組,每組要在紙上寫出充不 了電的各種原因,五分鐘後我會邀 請同學分享。」而非「同學,你們 分成四人一組,我想你們討論一下 充不了電的各種原因。」)

(29)

25

思。

9. (全班) 教師提醒學生每項 困難並非只有單一的解決模 式,同學要根據情況靈活變 通。

教師可提問問題:

 你覺得為甚麼我們要學習如 何解難?

 把解難過程分拆成不同步驟 有甚麼好處?

 電話充不了電可能是因為甚 麼原因?

 你平時解決難題後會進行反 思嗎?

 你覺得可以如何有效地進行 反思?(查看解決方法的效 果/需要的時間金錢;比較 其他人的解決方法)

 你認為實行解決方案時每次 是否只可試一項解決方法,

還是可以同一時間試幾項?

有甚麼好處和壞處?

 你認為<解決難題七步曲>

是唯一的解難模式嗎?

(30)

26

3 10 分鐘 (全班) 面對難題的態度:

1. 學生在工作紙上填上自己面 對困難時的態度,和他認為 正確的態度。

2. 教師教導學生解決問題時應 有的價值與態度。

教師可提問問題:

 有哪些同學喜歡解難?或覺 得成功解難後有滿足感?

 遇到難題時你會有甚麼反 應?

 你覺得何謂正確的解難態 度?

 根據以上的四項正確解難態 度,你覺得大多數情況下你 做到了幾項?

A1、A2、A3、

A4

工作紙(一)  教師可引導學生檢視自己解決難題 的習慣。

4 5 分鐘 (全班) 總結回顧<解決難題七 步曲>

K1、S1 / /

(31)

27

這套<解決難題七步曲>綜合了不同範疇的學者的意見,包括:心理學、教育 Bransford & Stein (1984); 商學院 Wanatabe (2009).。但這兩套模型都著重解難,相對地 沒有著重從解難的經驗中學習。其實學生能否從自己的解難經驗中學習亦同樣重要。所 以我們加入了「評估與反思」作為解難步驟的第七步。PISA (2010、2015) 將解難能力 定義為以下四者的總合:(1) 探索與理解 (Explore and understand);(2) 表徵與建立

(假設) (Represent and formulate (hypotheses));(3) 計劃與實行 (Plan and execute);(4)

監察與反思 (Monitor and reflect)。與七步曲脗合。

網上亦很容易找到其他相類似的模型,它們之間的細微差別不重要,教師可以按需 要選取適合自己的。

手段—目標分析 Means-Ends Analysis

除了<解難七步曲>,「手段—目標分析」也是常用的解難方法,尤其在人工智能 方面。它的操作是這樣的:(1)首先衡量自己目前的情況與目標情況之間的差距,如有 多過一方面的差距,一般就先挑選最大差距的那一方面;(2)想辦法縮小這個差距;(3)

如何實踐該辦法便成為新的目標。於是再重複(1),也就是再衡量自己目前的情況與(新)

目標情況之間的差距,然後再想辦法縮小這個差距。

讓我們看一個例子:

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 (簡稱 PISA) 是由經濟合作與發展 組織(OECD)策劃,目的是評估各國十五歲學生的學習水平。

PISA 在每個國家或地區隨機抽樣選出 4,500-10,000 名學生參 加測試。學生除了要以筆試形式完成試題外,還要填寫一份

有關個人背景及學習情況的問卷。

(32)

28

情境學習:

現在是早上 10 時多,我正在執拾行李,下午要到深圳坐二時的高鐵回鄉過年。家人 昨天已出發了,我因有事情要辦,遲一天才出發,現在家裡只有我一個人。小貓走過來,

向我咪了一聲,我猛然想起,這幾天誰照顧小貓呢?不好了!以往我們離家外遊,都是 找住在附近的親戚照顧小貓,但今次他們也一起回鄉過年,而且已經出發了。找誰照顧 小貓呢?

解難思考過程:

我馬上想到找愛護動物協會,或其他動物酒店幫忙,但現時時間有限,怎麼辦?我 心裡很焦急。此時我想起一位好朋友,她家裡有四隻貓,我可以把小貓帶到她家,或者 把我家的鑰匙交給她也可以。我馬上致電給她,沒人接聽。於是我立即「WHATSAPP」

她,等了幾分鐘也沒有回應,怎麼辦?我非常焦急,腦中不斷出現小貓孤獨無援的慘況。

我知道只要找到這位朋友,問題便得以解決,因為她愛護貓隻而且樂於助人。但眼見時 間不多,我怎樣才可以找到她呢?時間一秒一秒過去了…

我叫自己冷靜下來,好好想辦法。我想起可以運用「手段—目標分析」。我目前面對 的情況是自己一個人與小貓在家,我的目標是我的朋友與小貓出現在我家。這兩個情況 的差距顯示我要想辦法把朋友送入我家,而她要在我不在家的情況下進入我家,她需要 用我家的鑰匙。我知道關鍵變成如何把我家鑰匙送到她的手中。而我已經透過

「WHATSAPP」請她幫忙照顧小貓,回鄉後亦可以再致電給她交代。所以現時最大的差 距不是如何通知她,或者請求她答應,而是如何把我家鑰匙送到她的手中。把鑰匙交給 管理員,或放在門口地氈下或鐵閘上,保安層面上都是不安全的做法。放到信箱?她沒 有信箱鑰匙。我另一個朋友住在附近,坐車去需時 10 多分鐘。雖然他不懂照顧寵物,

但可以助我轉交鑰匙。我馬上致電給他,託他轉交鑰匙。幸運地,他馬上接了電話,雖 然他不在家,但他家裡有工人姐姐,可以把鑰匙交給她 – 問題解決了!

這個案中,「目標」是養貓的朋友在我家,最大的差距是朋友不在我家。要縮小這個 差距,便要把朋友帶進家裡,「手段」是她要有我家鑰匙。於是,她有我家鑰匙便成為 新的目標,而最大的差距便是鑰匙在我手而不在她手,我便要想辦法縮小這個差距,即 是要把鑰匙給她。因找不到她,未能親自交給她,只有找中間人幫忙了。

事後反思:我知道即使我離開家裡,只要我留下鑰匙給我的朋友,即是有人可以進 入我家。那麼,即使萬一我的愛貓朋友不能照顧我的小貓,要找其他人幫忙,對方亦能 進入我家。當時沒有足夠的時間讓我採用別的辦法,但當我留下我家鑰匙後,例如找愛 護動物協會或寵物店幫忙等,都變成可行的辦法了!

「手段—目標分析」是一種可以普遍應用的解難方法,只要多練習便可以掌握純熟。

(33)

29

難題的分類

1. 研究人員一般把難題分為兩大類:定義清晰 (well-defined) 與定義不清晰 (ill-defined)。<解決難題七步曲>對這兩種難題均有用。

定義清晰難題 定義不清晰難題

難題的初始狀況清晰,解難者只需充分利 用手上的資料

難題的初始狀況不清晰,解難者要找出更 多資料

難題的目標清晰,問題在如何達到目標 難題的目標不清晰,解難者要設定自己的 目標

可以用作解難的手段或方法清晰 可以用作解難的手段或方法不清晰,解難 者有較大空間想出各種方法

例子:解決數學問題 例子:寫一篇好文章

初始狀況清晰:題目資料足夠,雖然有時 需要把蘊藏的資料清晰化

初始狀況不清晰:雖然有作文題目,但題 目往往可作多種理解

目標清晰:例如要找出 X = ? 目標不清晰:很難斷定自己寫的是好文 章,好文章的準則和形式有很多 可以用作解難的手段或方法清晰:如加減

乘除等

可以用作解難的手段或方法不清晰:好的 寫作手法千變萬化

表 2.1 難題的分類

2. 還有一類問題,是牽涉好幾個持份者,解難的關鍵往往並不是想出一個完善的 方案,困難反而是如何讓各持份者達成協議,或接受方案。很多社會問題都屬於這類,

例如應否實行垃圾徵費、或徵多少,往往沒有絕對的對錯,而是視乎社會各持份者能否 達成最大共識,並按公眾利益作決定。

(34)

30

其他如是否考 TSA、學校周年旅行的地點、就一些紛爭達成和解(如:金融紛爭)等,

都屬這類,參與「解難」的人可能最初都有自己想要的方案,但最終達成的方案往往是 各人都沒有想到的。可參考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icked_problem。

很多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是沒有徹底的解決方案的。隨著時日變遷,昔日行之有 效的方案可以變得陋弊叢生,原因是人類社會不斷變化。對此我們不應感到氣餒,反而 應該勇於接受時代的挑戰。

3. 真實與書本問題

「三隻蛋平均分給四個人,每人分到多少隻蛋?」

如果這條問題出現在數學課,答案是每人有 3/4 隻蛋。

如果是真實生活中,考慮就複雜多了。首先,怎樣把 3/4 隻蛋分出來?其次,真實 的蛋每隻大小不一,怎樣分才是平均?比較可行的答案是先把雞蛋打破殼然後攪拌,再 用量杯為成四等份;但也只能是盡量做到均等。

解決書本的問題總給人紙上談兵的感覺,這也是實情。因為把現實問題連繫到書本 無可避免要把問題簡化。所以,訓練學生把解難方法應用到生活中的真實的、切身的問 題,是讓學生體驗真正解難的好機會。

(35)

31

解決難題時, 我們要多依賴 2002 年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 Daniel Kahneman 提出的兩 種思維之一:慢一點的、刻意的、邏輯的思維,包括在某些階段著重運用明辨性思考 [表 2.2]。

明辨性思考 解決難題七步曲 創意思考

 找出/確定問題 

 識別問題的各種成因 

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法 

 評估各個解決方案

 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實行解決方案

評估與反思

表 2.2 整全性思考模式

以剛才的<手提電話充電難題>為例子,在第一步「找出/確定問題」,就需要我 們衡量手上的證據是否足夠讓我們確定問題是出在電話本身。同樣,在第二步「識別問 題的各種成因」、第四步「評估各個解決方案」和第五步「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法」,都需 要運用明辨性思考。[有關明辨性思考的詳細解釋請看附錄二]

再舉一個例子:當我們生病發燒時,表面上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退燒(如使用退熱 貼),但是發燒只是一個症狀,並非問題的根源。同樣地,我們有時候遇到的難題往往 並非如表面看到那麼簡單(例如:欠交功課的原因一定是因為懶惰嗎?),因此我們界 定問題時要多運用明辨性思考,看看手上掌握的資料是否足以確定問題。

(36)

32

<解決難題七步曲>的作用是解決現實問題,把它用在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 領域相關科目的教學中,教師可作三方面的調適:

(1) 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研習個案並非要學生實行解決問題的方案。例 如歷史科的個案,無論學生建議的方案多麼完美,現實中也不可能實施。教學的重點只 是讓學生代入他人的位置/處境去整全地思考,一來學習時可以擺脫「死記硬背」的心 態,二來可以培養同理心。所以七步曲不一定要用一樣的力度和時間去完成每一個階段,

尤其最後兩個階段,應靈活處理。

(2) 七步曲的階段名稱標誌該階段要達到的目的。有些教師喜歡用一連串的問題引導 學生作出適合該階段的思考。這也是一個好辦法,原因是學生回答該些問題後,理論上 已經能按序完成該階段的目的。

下表列出一些對應七步曲的問題,教師可以參考:

整全性思考能力(I):思考解決難題的方案

七步曲 引導思考的問題

1. 找出/確定問題 我們需要達成甚麼目標/解決甚麼困難?目標 是否已很清晰和毋需再斟酌?

背景資料有否需要澄清的地方?

問題的核心是甚麼?#

2. 識別問題的各種成因 引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是甚麼?#

有更深層的原因嗎?

3. 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法 現行的做法為何不夠好?

此問題有否新穎且為多方所接受的解決方案?

4. 評估各個解決方案 每一項方案的優缺點如何?

哪一項最可取?

5. 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如何優化執行方案/調整目標?

評定「最好」的準則是甚麼?

6. 實行解決方案 實行過程有否按協議的程序進行?

此解決方案有否帶來新的問題?

有否準備後備方案?

由七步曲到個人、社會及人文學習領域

(37)

33

7. 評估與反思 有否搜集全面的資訊以助分析?

有否考慮不同持分者的角度和利益?

有否考慮不同的可能性和新穎的建議?

有否考慮決定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並為之作 出準備?

有否於整個解難過程中,作出違背社會道德或自 己的核心價值的相關行動?

有否平衡理想與實際環境/現有資源?

#這兩組問題可以視情況交替使用。

表 2.3 <解決難題七步曲>對應引導思考的問題

讓我們用以下的例子說明一下:

情境學習:

有些學生從來都不看報紙;有些只看簡短的免費報紙;有些只關心娛樂及足球比賽 新聞;有些認為報章整天在吵鬧,不看反而樂得清靜。假使你們是任教同一級別的教師,

大家開會商討對策。

整全性思考能力(I):思考解決難題的方案

整全性思考能力(I):思考解決難題的方案

七步曲 引導思考的問題

1. 找出/確定問題 我們需要達成甚麼目標/解決甚麼困難?

(學生對閱報興趣不大)

目標是否已很清晰和毋需再斟酌?

(不,鼓勵學生熟悉時事才是目標,而閱 報只是熟悉時事的方法之一)

背景資料有否需要澄清的地方?

(年級、學能、性別、接觸時事傾向採用 的方法)

問題的核心是甚麼?#

(學生不關心時事)

(38)

34

2. 識別問題的各種成因 引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是甚麼?#

(有些認為報章整天在吵鬧,不看反而樂 得清靜、認為與課程內容無關等)

有更深層的原因嗎?

(閱讀文章能力欠佳、對閱讀沒有興 趣、生活忙碌等)

3. 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法 現行的做法為何不夠好?

此問題有否新穎且為多方所接受的解決方 案?

(教導學生辨識真偽和尋求引證、開拓 另類認識時事的方法如時事早會、優 質新聞網站介紹、時事家課、比賽和 活動)

4. 評估各個解決方案 每一項方案的優缺點如何?

哪一項最可取?

(考慮所需成本如時間和金錢、短中長 期效益、能參與的學生人數等)

5. 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如何優化執行方案/調整目標?

評定「最好」的準則是甚麼?

(能參與的學生人數、活動效果的可持 續性、能與課程結合等)

6. 實行解決方案 實行過程有否按協議的程序進行?

此解決方案有否帶來新的問題?

(要學生花比平日閱報更多的心力和時 間、把閱報程序化/形式化帶來反效果 等)

有否準備後備方案?

(向不同持分者收集意見、賞罰制度並行 等)

7. 評估與反思 有否搜集全面的資訊以助分析?

(有否向所有學生收集意見?)

有否考慮不同持分者的角度和利益?

(有否考慮教師的工作量、學生能付出的 時間、學校的資源等)

有否考慮不同的可能性和新穎的建議?

(例如透過跨科活動、體驗活動、多元化 網絡平台去認識時事)

(39)

35

有否考慮決定帶來的短期和長期影響,並 為之作出準備?

有否於整個解難過程中,作出違背社會道 德或自己的核心價值的相關行動?

(考慮學生的學習差異和現有家課量、能 否使學生愉快地學習等)

有否平衡理想與實際環境/現有資源?

(有否充分了解學校能提供的人力和物 質資源?)

表 2.4 個案分析

(3) 有些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題目要求學生評鑑某一個解決問題的方案,

例如評價某一位歷史人物的作為,或者政府的某項政策。這是屬於七步曲中的第四步「評 估各個解決方案」,或第五步的「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在這兩個階段教師也可以用以 下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

整全性思考能力(II):評鑑方案 1. (各)持分者說/做了甚麼?

2. 當時還有甚麼選擇?

3. 為甚麼他(們)要這樣說/做?

4. 如果當時選擇了其他方案,預計會出現甚麼結果(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和環境 方面)?

5. 如果你身處當時的處境,你會如何選擇?有何支持理據?

6. 除了上述選項,你有新穎的建議嗎?

7. 你會如何確保方案能夠貫徹執行? [七步曲中的第六步「實行解決方案」]

整全性思考能力(II):評鑑方案

七步曲 引導評鑑方案的問題

1. 找出/確定問題 2. 識別問題的各種成因

3. 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法

4. 評估各個解決方案 (各)持分者說/做了甚麼?

當時還有甚麼其他選擇?

為甚麼他(們)要這樣說/做?

如果當時選擇了其他方案,預計會出現甚

(40)

36

麼結果(社會、文化、政治、經濟和、環 境方面)?

5. 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如果你身處當時的環境,你會如何選擇?

有何支持理據?

除了上述選項,你有新穎的建議嗎?

6. 實行解決方案 7. 評估與反思

表 2.5 引導評鑑方案的問題

明辨性思考:

1. 我搜集的資料夠全面嗎?

2. 資料來源可信嗎?

3. 論證的證據充足、合理嗎?

4. 我有客觀地分析資料嗎?

5. 我有思考事情的其他可能性嗎?

自我檢視區

(41)

37

解決問題除了需要運用明辨性思維之外,我們還要加入創意的元素,才能解決一些 具爭議性或過往沒有遇過的問題,又或提升解決問題的成效。例如有香港學生研發了一 套毋須使用洗衣粉的超聲波洗衣系統「微水泡魔法」,清潔衣物的效能比家用洗衣機還 高,其後更在美國大賽「2016 國際可持續發展項目奧林匹克競賽」中奪得銀獎,揚威 海外。

明辨性思考 解決難題七步曲 創意思考

 找出/確定問題 

 識別問題的各種成因 

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 法

 評估各個解決方案

 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實行解決方案

評估與反思

表 2.6 整全性思考模式

何謂創意?

甚麼叫創意?如果創意只有一個標準答案,這就很違背創意本身的意義。歷來很多 人曾有創意地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看看:

 有人說:第一個以玫瑰花比喻女性的是個天才,第二個以玫瑰花比喻女性的是個 庸才。(為什麼會這樣說?這兩句話真正的意思是甚麼?)

討論天地

(42)

38

 知道掩耳盜鈴的故事嗎?那個盜賊要解決鈴聲的問題,想到掩蔽耳朵便聽不到聲 音。他的方法難道沒有創意嗎? (他的方法的破綻在哪裡?)

 有一群老鼠為要不讓花貓捕捉,想到在花貓身上掛一個鈴,只要花貓走近便馬上 知道。這難道不是既新穎又有效的方法嗎?為什麼惹人嘲笑?(這個方法真的一 無是處嗎?)

心理學家認為創意有三個特質:

1. 新穎 2. 有價值 3. 可實行

你能夠利用這三點來評價上面三個例子嗎?

如何產生創意?

創意者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個團隊。創意團隊組成後,便可以開始創意的過 程,建構不同的想法。創意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更新我們的想法,製造出不同階段的 創意作品。

圖 2.4 如何產生創意

創意的想法重要還是行動重要?

創意者

創意過程

創意作品

(43)

39

創意的想法固然重要,但若沒有行動,目標也難以實現。所以當我們構思創意想法 時,也要仔細考慮「可行性」的問題。想法要有行動,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圖 2.5創意的想法與行動

行動的重要性:

1. 想到做不到>也是徒然,例子:林日曦 Facebook / 《萬千呃 like 賀台慶》

https://www.thestandnews.com/society/%E5%9D%A6%E6%89%BF%E6%AF%9B%E8%A8%9 8%E5%8F%B0%E6%85%B6%E9%A8%B7%E8%B6%85%E6%99%82%E7%94%A9%E8%BD%86-

%E6%9E%97%E6%97%A5%E6%9B%A6%E5%90%91%E8%A7%80%E7%9C%BE%E8%87%B4%

E6%AD%89-%E8%AA%8D%E7%9C%9F%E5%B0%8D%E5%94%94%E4%BD%8F/

(擷取日期:13/5/16)

2. 創造是邊做邊想邊改

創意需要時間發酵,不是一下子就出現,事實是大部份創意都是在實踐和嘗試中孕育出 來的。(Sawyer, 2014)

趣味小百科

電腦有創意思維嗎?

畫畫 AARON (2016 年 5 月 13 日擷取自

http://www.kurzweilcyberart.com/)

音樂 EMI (David Cope’s Web site) (2016 年 5 月 13 日擷取自 http://artsites.ucsc.edu/faculty/cope /experiments.htm)

(44)

40

動物有創意思維嗎?

2016 年 5 月 13 日擷取自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407 23-are-we-the-only-creative-species

(45)

41

1. 把表面看似不相關範疇的知識連結起來

a. 例子:學生用煎茶渣研發超級電容器 (2016 年 9 月 8 日擷取自星島日報 https://hk.news.yahoo.com/學生用煎茶渣-研發超級電容器-221112592.html)

b. 例子:動能與消毒: 中學生創自潔門柄奪國際獎(2016 年 4 月 21 日擷取自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60421/19579793 2. 運用類比:XX 好像 YY,例如:門好像窗簾,因為…

寫作好像煮菜,因為…

3. 個人層面

 跳出思維框框

 保持好奇心,多留意身邊的事物

 容許含糊、不確定的情況

窒礙創意的兇手

1. 負面思維 ─ {沒有其他辦法啦}{ 我資質有限 } {我沒有創意的天份}

2. 不必要的羈絆 –

圖 2.6 火柴遊戲

(46)

42

 只移動兩根火柴,得到最大的數是?

 一般人會答 9908,但其實題目並沒有規定要四位數,移動兩根火柴可以 拼出由 1 開始的五位數

3. 慣性思維

 看到一把剪刀,你會慣性地聯想它可以用來剪紙,但剪刀有其他用途嗎?

創意:

1. 我有跳出思維框框嗎?

2. 我的創意產品有價值嗎?

3. 我的創意產品可行嗎?

自我檢視區

(47)

43

創意坊

1. 先從 1-12 隨機抽出 3 個號碼,再根據號碼從下面選出一個圖案。

1. 4. 7. 10.

2. 5. 8. 11.

3. 6. 9. 12.

圖 2.7 創意坊

2. 然後從 1-3 中隨機抽出一個號碼,再根據號碼從下面選出一個類別。

類別 1:廚房用品 類別 2:傢私 類別 3:花園工具

3. 根據你選中的圖案創造一件選中類別的工具。

(改編自 Sawyer, K. (2013). Zig Zag: the surprising path to greater creativity. John Wiley &

Sons.)

活動(一)

(48)

44

何謂創意解難?

當我們了解何謂創意後,我們就要把創意運用在解難中。

1. 找出新穎的解決方法

例題一:九點圖

圖 2.8 九點圖

以上有九個點,如何用四條 (或更少) 的直線一筆過將九個點連起來?

答案(1):

圖 2.9 九點圖答案(一)

(49)

45

打破了<必須劃在方格內>這個不必要的羈絆後,你可能會想到更多答案,例如下 圖

圖 2.10 九點圖答案(二)

例題二:解決塞車情況

現代城市交通繁忙,很多時候馬路上都會出現水泄不通的情況。尤其是上下班的時 候,馬路上塞車情況更為嚴重。 為解決這個問題,有設計師萌生了建造「巴鐵」的想 法。巴鐵的特點是其底盤很高,在馬路上行駛時,汽車能在其底盤下方行駛。 這樣便 能最大限度地使用道路空間,減低交通擠塞。

2010 年首次亮相時,這種高架巴士便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時代雜誌》也把這 項創作選入當年的全球 50 佳發明。但是,在認可其創新性的同時,很多人都對「巴鐵」

的實際運用抱有懷疑。讓我們在活動(二)從各方面了解「巴鐵」。

圖 2.11「巴鐵」

(50)

46

2. 發掘需要解決的問題

例題:便利貼的發明

1968 年,3M 公司的科學家斯賓塞博士嘗試研發一種超級強力膠水。可是,他在研 究過程中意外地創造了一種低粘性的膠水。 這種低粘性的膠水面世過後就一直被人遺 忘,直至幾年後,一位名亞瑟·弗萊的同事想到把這款低粘性膠水塗在紙上,可以黏在 不同地方重複使用。弗萊之後便向 3M 公司申請,然後創造了便利貼。

六頂思考的帽子(de Bono)

白、紅、黑、黃、綠、藍每頂顏色帽子代表進行創作思考或解決問題時不同的階 段,亦可說是以不同的方法或角度來思考問題。

每組六位同學,每位同學戴上一種顏色的帽子,然後根據顏色所代表的角度去思 考與「巴鐵」相關的問題。大家在小組內互相交流自己代表的觀點。

 白色代表: 搜集所有資料

 紅色代表: 感覺、預感

 黑色代表: 邏輯否定:批判、警愓、戒心

 黃色代表: 邏輯肯定:正面、給人鼓勵、前景

 綠色代表: 創意、不作批評、不表達感受

 藍色代表: 宏觀、方向性的思考

以上活動想帶出解決問題時,除了要有創意,還要結合明辨性思考,從各方面考慮 方案的可行性。

活動(二)

(51)

47

圖 2.12 創意解難步驟

聚合式思考 擴散式思考

創意解難步驟

(52)

48

你有發現以上的創意解難步驟和<解決難題七步曲>很相似嗎? 其實,<創意解 難>是在<解決難題七步曲>的根基上加以發展,強調在過程中的第一步和第三步發揮 創造力。同學們在運用<解決難題七步曲>時,可以在第一步「找出/確定問題」時嘗 試發掘需要解決的新問題,和在第三步「針對各種成因找出解決方法」時考慮是否有新 穎的解決方法。這樣,便能把創造力結合在解難當中。

此外,我們也可以在運用<解決難題七步曲>時善用擴散性和聚合性思考。擴散性 思考主要用在框架中的第二和第三步,而聚合性思考則是用在第四至七步(可參考上 圖)。

擴散性思考

擴散性思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 自由聯想

2. 接受所有的想法

3. 進行多角度的思考,不要認為每個問題只有一個答案 4. 延緩判斷想出的意念是好是壞、可不可行等

5. 可運用腦力激盪法幫助構思

腦力激盪法是進行擴散性思考的一個好途徑,其中包括個人腦力激盪法和集體腦力激盪法 兩種方法。下面,讓我們看看這兩種腦力激盪法的要點:

個人腦力激盪法 (Individual Brainstorming)

 自由聯想

 想法越多越好

 記錄一切所想到的

(53)

49

集體腦力激盪法

 自由聯想,集思廣益,意見越多越好

 可以組合或改進別人提出的想法

 延緩判斷想出的意念是好是壞、可不可行等

 每組選出主持人和記錄人員

 每次一位組員發表意見

 維持輕鬆友好的氛圍,不作任何批評

無論在個人腦力激盪法還是集體腦力激盪法的過程中,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思考。

取代 有什麼東西或事情可以被取代?

組合 有什麼可以從新組合或綜合起來?

改變 有什麼東西或事情可以改變?

修改 可否改變原物的某些特質?

其他用途 有哪些部分可以用作其他用途?

刪除 有什麼可以被省略或濃縮?

重新排列 可否重新安排事物的次序?或把相對的位置對調?

若想採用集體腦力激盪法,還可以參考 635 腦圖法

(Geschka,1993) 的做法。

635 腦圖法 (Geschka, 1993) - 每組六人

- 每人在同一張紙上分別寫下三個想法

- 然後把那張紙傳五次,每次每位同學另加三個想法

(54)

50

聚合性思考

聚合性思考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

1. 制定選擇標準 2. 整合相似的想法

3. 分析已有的資料,揀選有用可行的方案 4. 選擇最好的方案

腦力激盪法是由 Alex F. Osborn 於 1953 年始創的 (Applied Imagination),後來發展出一套 創意解難法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CPS),見 http://creativity.buffalostate.edu/。

(55)

51

整全性思考能力評估準則

「整全性思考能力評估準則」主要從解決問題能力、明辨性思考和創造力三方面評 價學生的表現。表格中有一些評分準則供教師參考。學生的能力水平分為起步階段、發 展階段和成熟階段。教師可根據評分表上的標準,結合學生的表現,在對應的學習階段 加上「」號。

整全性思考能力

起步階段 發展階段 成熟階段

明辨性思考:探究及檢視

 透過發問,探究感興趣 的事物

 識別資料中的重點及釐 清當中的含義

 就切身議題提問和探究

 理解互相補充和互相矛 盾的資料

 就非此時此地議題中的 複雜和抽象概念,提問 和探究

 綜合互相補充和互相矛 盾的資料內容

創造力:產出意念

 將現實和想象連在一 起,構思新意念

 連結兩個意念,創作類 比

 用腦力激盪法想出多個 建議

 並列新舊情境作比較,

從意念、規律及趨勢思 考新的可能

 提出替代或新穎的解決 方案

 不妄下判斷,從而想出 新穎意念及替代方案

 構思大量原始的意念

 結合好意念以構思更好 的意念

 以新穎的形式運用已有 知識

 暫時放下務實及理性思 考,讓新的可能湧現 明辨性思考及解決問題:分析及比較

 認識制定方案時的現實 限制

 比較各個解決方案的優 點和局限

 從多角度評估每個解決 方案的成本及效益

 以可行性、可取性及道 德考慮作準則,權衡和 選擇方案

 從主流及個人的價值觀 比較每個方案可能帶來 的結果

 調和對立的意見,承認 個人觀點的不足

 綜合不同的意見,制定 解決方案

(56)

52

創造力與解決問題:預測及微調

 提出「假如」一類的問 題

 提出方法,處理可能出 現的問題

 在計劃及演示方案時,

作出調整,避免思考陷 阱 (例如含混、定型、

誤解)

 因應形勢轉變,考慮其 他行動方案

 因應最新發展,微調計 劃

 對持分者的反應保持敏 銳的觸覺

 預計負面的影響,提出 相應的預防或補償方法

解決問題:執行及監察

 選定解決辦法,運用已 有的支援和建議來制定 執行計劃

 為計劃制定可行的工序

 執行計劃及監察進度,

按需要修訂策略

 認識過度反應及情緒化 用詞的負面影響

 運用擬定的檢測點和準 則監察進度

 提議方法,趕上進度或 取得最佳成果

 處理過度的反應和激動 的情緒

解決問題及明辨性思考:評估和反思

 反思有否完成任務

 對意見及回饋持開放態 度

 評估成果的質量和解決 問題的過程

 邀請他人給予回饋,並 作評估

 按正面的價值觀,評估 方案的成效

 預測方案可能帶來的新 問題

 明智而審慎地運用意見 和回饋

表 2.7 整全性思考能力評估準則

評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53

生活化情境學習:紅綠燈

學習目標:

1. 運用<解決難題七步曲>來分析問題,從而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2. 在解難過程中結合明辨性思考和創造力。

午飯時間,學校門口的道路擠滿了等待著過馬路的人群,大家都覺得紅綠燈轉燈時 間十分慢。試運用整全性思考,為事件找出最佳解決方案。

個人練習 (低年級)

整全性思考能力(I):思考解決難題的方案

七步曲 引導思考的問題 以紅綠燈為例子

1. 找出/確定問題 需要達成甚麼目標/解決甚 麼困難?

目標是否已很清晰和毋需再 研究?

背景資料有否需要澄清的地 方?

問題的核心是甚麼?

午飯時間,學校門口擠滿等待過 馬路人群。

目標是延長綠燈時間嗎?還是 減少等待過馬路的人數?

要搜集資料嗎?例如紀錄學校 附近的紅綠燈轉燈時間、每次等 待過馬路的人數和行人類別(學 生/工人/家庭主婦)、等待過 馬路人數最多的高峰時間等

問題的核心是等待過馬路的人 太多?轉燈時間太慢?綠燈時 間太短?

2. 識別問題的各種成 因

引致問題出現的原因是甚 麼?

有更深層的原因嗎?

太多人同一時間外出用膳?

供行人等待過馬路的空間太 小?學校膳食設施不足夠/質

活動(三)

(58)

54

素欠佳?

學校不鼓勵學生自備飯壺?

學生不喜歡留校午膳?

3. 針對各種成因找出 解決方法

現行的做法為何不夠好?

此問題有否新穎且為多方所 接受的解決方案?

現行的紅綠燈轉燈時間能夠平 衡車輛與行人的需要嗎?

紅綠燈轉燈時間可否因應路面 情況彈性調節?

學校是否能配合附近工廠和寫 字樓的午飯時間,避開高峰時 間?

學校是否有資源建設學校飯 堂?

學校能否鼓勵自備飯壺?

4. 評估各個解決方案 每一項方案的優缺點如何?

哪一項最可取?

每個解決方案牽涉甚麼成本、價 值和道德考量?

哪些方案比較可行?(例如資 源、政策層面)

能否同時採取不同的解決方 案?

預計各個方案的短、中、長期果 效如何?

5. 選擇最好的解決方 案

如何優化執行方案/調整目 標?

能否就「最好的解決方案」包含 的元素達成共識?

有否向各個持分者就各個解決 方案收集意見?

是否可以就短、中、長期決定所 採用的解決方案?

6. 實行解決方案 實行過程有否按協議的程序 進行?

此解決方案有否帶來新的問 題?有否準備後備方案?

要實行選擇的解決方案,需要甚 麼策略和執行步驟?

是否需要成立工作小組?誰參 與?何時和如何開展工作?

實行選擇的解決方案時預計可 能帶來甚麼新問題?如何應 對?

(59)

55

7. 評估與反思 有否搜集全面的資訊以助分 析?

有否考慮不同持分者的角度 和利益?

有否考慮不同的可能性和新 穎的建議?

有否考慮決定帶來的短期和 長期影響,並為之作出準備?

有否於整個解難過程中,作出 違背社會道德或自己的核心 價值的行動?

有否在理想與實際環境之間 取得平衡?

整個解難的過程中,有否做充分 的資料搜集?

有否諮詢相關的持分者?

「午飯時間,學校門口的道路擠 滿等待過馬路人群」的情況有變 嗎?是否需要調整目標?

所選擇的解決方案隨現實情況 改變,是否仍是最好的方案?

工作小組能有效運作嗎?需要 作出怎樣的微調?

有否善用和爭取資源去達到目 標?有否考慮現實情況的改變 而對目標和策略作出修訂?

教師也可要求學生進行以下活動,並思考相關問題:

 紀錄學校附近的紅綠燈轉燈時間 (收集數據)。

 你認為決定紅綠燈轉燈時間的長短時要考慮甚麼因素?

 你所觀察到的因素和你預期的相同嗎?

 你覺得學校附近的紅綠燈轉燈時間合理嗎?

行動學習 (高年級)

教師可要求學生進行以下的活動:

 訪問途人覺得附近的紅綠燈轉燈時間合理嗎?

 訪問運輸署交通組的專家,以認識專家設計紅綠燈轉燈時間的模型。

(60)

56

學校附近的大型體育館開放了幾個月,凡是大型活動的日子,通往體育館的道路便 會非常擠塞。經調查後,發現體育館前面有個十字路口,那裏的紅綠燈轉燈時間十分快,

每次只容許幾架車輛經過。而十字路口的另一條道路是通往住宅和學校的,因此那邊的 綠燈時間比較長。你認為可以如何處理這個十字路口,令到有大型活動的日子,通往體 育館的道路不會如此擠塞?同時,將對附近居民和學生的不便減到最低?

評估準則

可採用「整全性思考能力評估準則」(頁 50-51)

評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挑戰題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

李焯芬,地質及水利工程專家,曾任 香港大學副校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

Adelaide, South Australia: 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25

目的 ^ 材料 ^ 步驟 ^ 結果/結論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岑紹基博士 香港大學教育學院岑紹基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 兒童與家庭科學中心 聯席總監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系列中一套三冊的內容,分別對應不同類別資優學生的需要,除了讓 教師了解香港資優教育的推行理念及一般資優

團員姓名 小學名稱 團員姓名 中學名稱.. 陳知賢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陳家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