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敘說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敘說研究"

Copied!
3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田秀蘭博士. 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敘說研究. 研究生:徐巧玲 撰. 中華民國 一百零五年七月.

(2) 致謝詞 謹以此論文獻給我在天上和地上的父 終於等到寫致謝詞這一刻,心中滿滿無限的感恩。回首過去近一年的日子, 箇中滋味、五味雜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艱苦、焦慮伴隨著研究的深趣。如 今回首,皆化成深刻的回憶,永雋心頭。 這篇論文的完成,首先要感謝的是指導教授田秀蘭教授,沒有她,也就沒有 這本論著。猶記去年的十一月,我的期刊論文意外被拒絕,造成整個時程完全被 延宕,幾乎無法在期限內,完成期刊審查,也就無法畢業。當時的我,帶著絕望、 幾乎放棄的心情,向老師求救,慈悲的老師,在我最軟弱的時候,鼓勵我,與我 一起想辦法開路,讓我有勇氣繼續奮戰。當時,時間非常緊迫,在一個月內,我 修改了原來期刊並又重新寫一篇,投稿兩家期刊。但期刊遲遲未有結果,一直到 畢業最後期限前兩星期,我的一篇投稿終於被接受了。而老師二話不說,立即以 最快速度辛苦找口試委員,犧牲晚上時間,進行論文計畫口試,我才能有機會跨 出邁向畢業之路。在論文寫作期間,老師最讓我最深刻的就是對學生完全的信任。 不管我犯了多少錯誤、不管我有多少天馬行空的想法,她總是淡定的說: 「我相信 你!」就是這樣一句話,讓我能從錯誤中,有更深的反思,也讓我學會信任自己, 回歸自己最有興趣的題材著手,進行研究,讓寫論文的過程成為辛苦,但樂在其 中的事。 另外,感謝我的恩師金樹人教授,有幸從碩班到博班能跟隨著老師學習,老 師深厚的學養,每一堂課彷彿如春風草偃,覺得學習到的不只是生涯的知識,更 是關於對於生命及人生的理解與尊重。而對於靈性與生涯、心理諮商的聯結與融 合,更是受到金老師的啟發,讓我在博班期間,就高度關注於靈性對生涯及心理 諮商的影響。更感謝金老師在回國短暫的時間,繁忙的行程中,還願意指導我, 給予論文建議。金老師的風範,是我在生涯、諮商學習上的北極星,讓我在生涯、 諮商各式炫惑的學派中,始終有一永恆的方向和依歸。 特別感謝以下口試委員:林蔚芳副教授、吳淑禎副教授、王玉珍副教授及郭 瓈灩助理教授,謝謝您們願意兩次犧牲晚上的時間,進行口試,您們的指導和參 與,給予論文寶貴的意見,讓論文能更為流暢通順,更為完整;同時,您們充滿 愛心和智慧的話語,也帶給了我最大的信心和溫暖。感謝您們,生命中的貴人。 I.

(3) 接下來要感謝的當然是六位分享自己故事的研究參與者。謝謝你們的慷慨和 無私,盡心盡力地參與研究,讓更多人能聆聽到精彩的真實經驗,每一個故事都 令人動容,同時也見證到靈性力量的可敬可畏--靈性力量是可以引領人在生涯實踐 上,活出個人的天賦與意義,散發出生命的光采。 這一路,感謝家人、朋友及教會弟兄姊妹的陪伴,你們是我前進的動力。謝 謝大大 18 年來無怨無悔地支持與付出,在身、心、靈層面上,給我無微不至的照 顧,你是上帝給我這一生最棒的禮物,謝謝你,我愛你。謝謝媽媽、哥哥,你們 的加油聲,讓我無畏無懼地向前。謝謝小毛,你是我最信靠的摯友。感謝真光教 會張懋禎牧師、Elisha 牧師和小組弟兄姊妹,你們火熱的禱告,讓我在焦慮、無助 之際,依然有盼望和依靠。 回顧這一路求學九年的時光,感謝老師、同學及學妹的相伴,智慧的話語、 對話的激盪,都讓學習的過程充滿著愛、感恩與生命。我在師大心輔所,被滿滿 的愛所澆灌,謝謝心輔所--我永遠溫暖的娘家。 回想這九年,自己的人生也面臨大大翻轉。曾經我是為了父親而念博士,而 父親的離世,讓我一度失去動力,覺得學業不再有意義,論文被擱置了 5 年。直 到,在禱告中,領受了這個論文方向,更進一步體會神在未來為我預備的道路, 我必須完成、裝備自己,才能夠服務更多人。 親愛的父親啊!因為您的生命,才讓我走進基督信仰,見證靈性和永恆的力量, 我感謝您。我很開心我們最後一定會在同一個靈性國度。我還想要跟您分享的是, 希望這本論文不只是一本論文,更希望它是一道門、一扇窗,能讓人驚艷於靈性 力量的震撼與真實存有,靈性力量不但能翻轉人的生命,更能指引出人生涯發展 的精準方向。我衷心期盼這論文只是一個開始,在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研究與風 潮,帶領更多人一起與我們在靈性的國度裡。 親愛的天父,這三年半的翻轉,我感謝祢,無止盡的神蹟、無限的恩典!!!我知 道這一切的成就,皆依靠祢聖靈的大能運行,謝謝祢,用江河般的愛寵溺我。我 所能做的微不足道的事,就是讓更多人認識祢,讓更多人了解祢對他們生命的旨 意,找到生命中的召喚與使命,見證祢的奇妙偉大。 一切榮耀都歸給祢!!!阿們!. II.

(4)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了解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歷程與改變。本研究透過六位研究 參與者,每位 2 次,每次 2-3 小時之深度質性訪談,以敘說研究中「整體-內容」 及「類別-內容」進行分析。 研究者綜整六位研究參與者生命故事之主要情節,分析出研究參與者靈性經 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歷程,有六項重要過程,包括:一、自我困頓經驗,追尋靈 性動力;二、靈性啟蒙接觸,建立靈性路徑;三、靈性深化經驗,自我臣服靈性; 四、生涯決定領受,實現生命意義;五、生涯困境顯現,靈性力量支持;六、生 涯決定實踐,生活層面改變。 研究參與者在實踐靈性經驗之生涯決定共同改變,包括:一、人與靈性(一)無 條件愛、全然接納;(二)信任靈性、和諧合一;(三)靈性主體、生活中心;二、人 與自己(一)接納自己、充滿感恩;(二)轉化困頓、活出自己;(三)放下自我、交託 靈性;三、人與工作(一)工作本身,就是滿足;(二)實踐決定、創造意義;(三)工 作能力,游刃有餘;四、人與他人(伴侶、家庭、朋友及社會);(一)建立關係、社 群支持;(二)相處尊重,正向改變;(三)無私付出,助人利他。 此外,研究者根據研究參與者之敘說,分析出六項靈性經驗之生涯決定特色 及 8 字模型,包括:一、建立靈性路徑,領受生涯決定;二、生涯決定顯現,多 元豐富形式;三、生涯決定非單一,連續反應為歷程;四、生涯決定引領,發揮 個人天賦;五、生涯決定影響,發揚無私利他;六、靈性經驗與生涯決定相互循 環之 8 字模型。 研究者一併就靈性經驗生涯決定與「個體化歷程」、「同時性現象」及「心理 位移」之相關性進行討論。最後,對研究限制、未來研究、教育及諮商實務工作 者及欲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者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靈性經驗、生涯決定. III.

(5)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 of spiritual experience on career decision process and change. This study through the six study participants, each 2 times, each time 2-3 hours, the depth of qualitative interviews, in narrative study "as a whole - content" and "categories - content" is analyzed. The researcher use the six research participants’ the whole life story of the main plot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study participants’ spiritual experience on career decision process. There are six important parts, including: 1. self difficult experience, to pursue the spiritual motivation; 2.the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contact, establish a spiritual path; 3. the deepening of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self surrender spirit; 4. career decision to receive, realize the meaning of life; 5. career difficulties appeared, spiritual support; 6.career decision practice and the life level change. Study participants in practice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the career decision have common change, including: 1.man and the spiritual (a) an unconditional love, completely accepted; (b) trust spirit, harmonious unity; (c) the spirit is life center; 2. man and himself (a) accepting yourself, full of gratitude; (b) transformation difficult, live out myself. (c) to lay down their self, entrusted to spirit; 3. man and work (a) the work itself, is to satisfy; (b) practice decision, create meaning; (c) have the enough ability to work; 4, man and others (partner, family, friends and society); (a) build relationships and community support; (b) get along with respect, positive change; (c) the dedication, help others altruism.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er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participants of the narrative, analyze six characteristics and eight model about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career decision, including: 1.to set up the spiritual path, receive career decisions; 2. the career decision appeared, rich in diverse forms; 3. career decision, not a single, continuous reaction for the course; 4. career decision to lead, develop individual talent; 5. the career decision, carry forward the selfless altruism; 6. spiritual experience and career decision of eight models of cycle. The researcher as spiritual experience career decisions discussed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individual experience", "simultaneous phenomenon", and “psychological displacement”. Finally, the researcher have suggestions about the research limitation, future research, education, counseling practice workers and people who want to practice 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career decision. Keywords: spiritual experience, career decision. IV.

(6)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7. 第三節. 名詞釋義…………………………………………………….…….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靈性相關理論……………………………………..………………9. 第二節. 靈性與心理學、宗教………………………………………...… 19. 第三節. 靈性與生涯決定理論及相關研究………………………………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究取向………………………………………………………….52. 第二節. 研究參與者……………………………………………………….58. 第三節. 研究工具………………………………………………………….60. 第四節. 研究實施程序…………………………………………………….65.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69. 第六節. 資料的可信賴度………………………………………………….74. 第七節. 研究倫理………………………………………………………….76. 第四章 研究結果 第一節. 瑞妮的生命故事………………………………………………….79. 第二節. 智心的生命故事…………………………………………………107. 第三節. 少林的生命故事…………………………………………………131. 第四節. 求道的生命故事…………………………………………………156. 第五節. 純柔的生命故事…………………………………………………180. 第六節. 謙行的生命故事…………………………………………………199. 第五章 研究討論 第一節. 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歷程之相關討論……………………225. 第二節. 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改變相關討論………………………244. 第三節. 靈性經驗生涯決定重要形式與特色……………………………253. 第四節. 特定議題之討論…………………………………………………262 V.

(7)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研究結論………………………………………………………....278. 第二節. 研究者的省思……………………………………………………282. 第三節. 研究限制及建議 ………………………………………………..286.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293 西文部分……………………………………………………………………..303 附錄 附錄一 研究訪談大綱………………………………………………………311 附錄二 研究邀請函…………………………………………………………313 附錄三 參與研究同意書……………………………………………………315 附錄四 逐字稿檢核表………………………………………………………316 附錄五 分析結果檢核表……………………………………………………319 附錄六 逐字稿謄寫保密同意書……………………………………………320 附錄七 研究反思札記………………………………………………………321. VI.

(8) 表. 次. 表 2-1 靈性定義表……………………………………………………16 表 3-1 研究參與者背景描述一覽表…………………………………60 表 3-2 研究參與者訪談次數與時間一覽表…………………………62 表 3-3 文本「類別」-「內容」分析舉例…………………………. 74 表 3-4 研究參與者文本內容檢核表…………………………………74 表 5-1 瑞妮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改變…………………………251 表 5-2 智心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改變…………………………251 表 5-3 少林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改變…………………………251 表 5-4 求道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改變…………………………252 表 5-5 純柔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改變…………………………252 表 5-6 謙行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之改變…………………………252. VII.

(9) 圖. 次. 圖 2-1 Ken Wilber存在巨巢………………………………………….16 圖 2-2 安適與預防輪…………………………………………………17 圖 2-3 天 人 物 我 圓 融 美 滿 的 生 命 示 意 圖 …………………………18 圖 2-4 Maslow的Z理論……………………………………………. 22 圖 2-5 Assagioli蛋形圖……………………………………………. 26 圖 3-1 研究實施程序圖………………………………………………70 圖 4-1 瑞妮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生命情節歷程圖………………106 圖 4-2 智心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生命情節歷程圖………………130 圖 4-3 少林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生命情節歷程圖………………155 圖 4-4 求道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生命情節歷程圖………………179 圖 4-5 純柔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生命情節歷程圖………………198 圖 4-6 謙行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生命情節歷程圖………………224 圖 5-1 瑞妮靈性經驗生涯決定歷程圖………………………………226 圖 5-2 智心靈性經驗生涯決定歷程圖………………………………227 圖 5-3 少林靈性經驗生涯決定歷程圖………………………………228 圖 5-4 心勇靈性經驗生涯決定歷程圖………………………………229 圖 5-5 純柔靈性經驗生涯決定歷程圖………………………………230 圖 5-6 謙行靈性經驗生涯決定歷程圖………………………………231 圖 5-7 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共同改變圖..………………………..250 圖 5-8 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相互循環 8 字模型圖..……………..262. VIII.

(10) 第一章. 緒論. 本章主要說明研究動機、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與名詞解釋。全章共分成三節: 第一節為研究動機與目的;第二節是研究目的與問題;第三節為名詞解釋。.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研究動機分為四部分:對於召喚之路的嚮往、生涯決定歷程的 C-U-C 模式帶 來的反省、國內生涯研究中的藍海領域及國內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的本土經驗,以 下分述之: 一、對於召喚之路的嚮往 以下分述兩位對自己生命有重大影響的典範人物、不同生涯決定方式的反思 以及自己生涯選擇的心路歷程: (一)兩位偶像的召喚人生 記得小時,在看名人傳記,像是史懷哲、德蕾沙修女,他們都是我的偶像, 都相當的佩服。不禁思考是甚麼力量,讓他們能清楚地內心的渴望,放下世俗 的榮華富貴,毅然而然地投入既冒險又全然奉獻的工作?答案是來自靈性經驗 中之召喚(calling)。 史懷哲在四十歲時得著決定,決定以一個牧師與醫生的身分進入非洲,關 懷需要醫治的生命。這樣的動機,促使他在非洲喀麥隆的蘭巴倫納(Lambarena) 的醫療工作長達三十五年(傅士哲譯,2012)。而德蕾莎修女,在小時候,她就 領受神的決定,立志加入宣教工作,長大後到偏遠的異國傳揚神國的福音。後 來他在聖瑪麗亞女中擔任校長,該校是個貴族學校,學生皆來自孟加拉的上流 階層。然而,後來上帝又帶給他另一個決定,就是要她在窮人中的窮人裡面服 事神,而她順從並遵行這個決定。貴族學校外是貧民窟,就這樣,德蕾莎創辦 了死者之家-Nirm Hriday,意思是純潔的心之地。她借用加爾各答香火鼎盛 的 Kalighat 廟旁招待香客的一間禪房,開始來收容垂死的遊民。之後,又創 立棄嬰、痲瘋病之家、仁愛修女會,至今全世界已有一百卅七個國家有仁愛修 女會的組織,五百卅七間安養所(高志仁、曾文儀譯,1997)。 這兩位偉人,一生在生涯上能夠有清晰的召喚,並且願意傾聽相信活出這 召喚,將它視為使命及天職,投身且實踐它,對於這樣的生命境界,我感到相 1.

(11) 當的羨慕,人生能如此,死亦無憾,夫復何求?我的願望不是當一位偉人,但 一位凡人是否也可以如他們活出召喚,活出屬於自己有意義,充滿生命力的人 生?. (二)另一種生涯決定的方式—靈性經驗中的生涯決定 帶著這樣的疑惑進入碩士班,在上生涯發展相關課程時,老師在介紹完課 本中西方各式各樣理性的生涯理論時,提到其實有一種生涯決定,並非來自於 大腦中對於影響生涯決定因素的歸納分析,而是來自於靈性經驗。在那樣的過 程中,聽到內心最深處的聲音,讓一個人在他的生涯決定上,放下對自我的控 制與安排,反璞歸真,以寧靜的心,領受天地的決定,而後化為實踐的力量, 進而活出及創造出有意義的人生。在那課堂的當下,我思考著生涯決定這件事, 除了透過心理測驗、職業試探及選擇平衡單等方式決定外,如果世界上如果人 人都能聽到來自靈性的聲音,不是只有史懷哲、德蕾莎修女,而這樣的生涯決 定安排,發揮每個人獨特的天賦,適得其所,不僅是精采著自己的人生,同時 又回應著整個世界的需要,參與著宇宙的創造、脈動與進化,讓這世界更好更 和諧,這不是最完美的「共好」境界?. (三)追尋自己下半場人生生涯決定的北極星 我不禁回想著自己的人生生涯路,從小到大作的幾個關鍵的生涯決定:高中 時選文或理組、大學時轉系、考哪一個領域的研究所或是要不要換工作,這些 生涯決定是如何做成的?絕大多數考量為當下的情境、自己的興趣及對未來的 朦朧憧憬。像是高中時,文科比較好,但是社會主流的價值觀,覺得當醫生很 好,社會地位高又能夠救人,所以選了理組。大學時,無緣上醫學院,反倒成 為老師,於是乎當時的選擇與思考,在於我要成為哪一科的老師,最能發揮教 育的理想並且適合自己,所以選擇成為國文老師,當時心想國文老師與學生課 堂數多,應該是最能與孩子建立關係與影響他們的。隨著進入職場,發現單純 當導師的生活,不能滿足自己喜歡挑戰、追求學習與成長的心,所以開始思考 是否嘗試學校內的行政工作?就這樣一路上的生涯決定,總覺得是當下內在的 需求與外在的環境選擇達成平衡。內在需求或是外在環境改變時,就得需要另 一個新的生涯選擇。感覺沒甚麼錯,但又覺得少了些甚麼! 2.

(12) 而《赫塞‧流浪者之歌》之中有一段文字: 「大多數的人就像是落葉一樣, 在空中隨風飄遊、翻飛、蕩漾,最後落到地上。一小部份的人像是天上的北極 星,在一定的途徑上走,任何風都吹不到他們,在他們心中有自己的引導者和 方向。」總覺得自己前半生的生涯決定,就如同那落葉一般,四處飄零,總隨 著外境轉換,有種深深漂泊之感。而有沒有一種生涯選擇,是始終如一的篤定, 是泰山崩落於前不移的決心,只管義無反顧的面對標竿、勇往直前?腦海中浮 現出聖嚴法師大氣的「天地有盡,我願無窮」 ,將生命中的願力發揮淋漓盡致, 任天地也無法撼動那願力。 「願」是「原」加上「頁」 ,我願詮釋為我生命中原 來那一頁,就是最初創造我的使命與旨意,也就是從內心來的聲音。我渴求著, 我的下半場人生,是追隨我願、是仰望那如北極星的堅定方向,安穩而有力道 的前行。. 二、生涯決定歷程的 C-U-C 模式帶來的反省 金樹人(2010)提出生涯決定歷程的 C-U-C 模式。在原有西方理性的生涯決 定歷程,是採取 C-P-C 的思辨原形。所謂 C-P-C 週期,係指一個人在做有效的 決定時,通常會經歷「慎思」(circumspection)、 「明辨」(preemption)與「篤行」 (control or choice)等三個循環歷程(Kelly,1955)。金樹人認為「慎思」相當於「豎 窮三界,橫遍十方」,係在一個特定的情境下,從多方面蒐集可能的資訊,集 思廣益,暫不做研判。進入「明辨」階段後,才開始縮小範圍,針對蒐集來的 資訊,分析利弊得失,將思考的重心聚焦。到了「篤行」階段,採取明確的行 動。大多數的西方生涯決策模式,雖然在細節方面互有出入,大抵上不出 C-P-C 的原形。 而金樹人(2010)進一步提出 C-U-C 模式,是指「意識-潛意識-折中」 (Consciousness-Unconsciousness-Compromise)模式,主要包 括了「意識」 、 「潛 意識」、「折中」三個大的階段。C-U-C 模式之基本假設為: (一)生涯決定的本質,在於尋求安身與立命:「安身」是表層目標,在於維 持生存狀態最大可能的平衡; 「立命」是深層目標,在於貼近並完成自己 的生涯決定。 (二)人有智慧進行生涯決定;最大的智慧需要左右腦並用,因此,有意的推 理與無意的發現一樣重要。 3.

(13) (三)生涯決定的完成,是一種中庸之道:中國人的處世哲學,是中庸之道, 致中和,允執厥中。 從 C-P-C 到 C-U-C 模式,很大的差異在於由理性及意識層面,經過潛意 識的階段(Unconsciousness),再做出折衷的生涯決定。這裡所談的潛意識,金 樹人認為不是佛洛伊德所謂的潛意識,而是趨近于榮格所定義的集體潛意識 (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鈴木大拙定義的宇宙潛意識 (cosmic unconsciousness),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心靈狀態,是一種自身之內更廣闊更深邃 的部分,而與天地的意識相通。而在諮商中能夠進入這種狀態的方式包括:靜 坐、容格的同時性與機緣巧合、生涯幻遊與夢的分析。這些方式的目的都是要 能夠聆聽到內心最微弱的聲音。 金樹人很明白地指出西方理性的生涯決定 C-P-C 模式,是有其侷限之處, 必須加入潛意識元素後,一種更高層次的心靈狀態,生涯決定才能更加完整。 C-P-C 模式可以達到「安身」的目標,但 C-U-C 模式卻能讓人「立命」。如果 這種高層次的心靈狀態,我們稱之為靈性經驗。則靈性經驗融入生涯決定的歷 程中,則成為新的思維與趨勢。 靈性經驗生涯決定是新興崛起的取向,而生涯召喚是其中一種。王玉珍 (2013)說明生涯召喚(career calling),指的是創造生涯生活的意義感與目的感 (purpose)。她指出學者 Dik 等人對生涯決定所作的定義中,特別提到 「超然 的召喚」,是指經驗到超越自我,以特定的生活角色來促進或產生目的感或意 義感。他們認為生涯召喚與志業不同處在於生涯召喚是來自於外在的趨力而引 發,像是宗教、靈性或是社會等,而志業則較為不是。蔣美華(2012)提出過去 在理性、邏輯的生涯決策中,傳統成功的生涯目標:就是符合別人期待,不斷 晉升職位、成功以及權力;而靈性,這個貼近個人內心底層的自我覺察與理解, 就一直或經常被忽視,所謂的靈性價值觀,其實與宗教信仰無關,而是一種追 求自我實現的生涯覺知(career awareness)與理解。還好現在已有越來越多的實 務諮商師開始體認,除了協助當事人自我增能外,靈性才是個人生命的核心, 需傾聽自己內在的生涯召喚(career calling),作自己生涯發展的主導者、創造者 與擁有者,靈性與工作的密切關係,越來越受重視。因此,如何透過及使用靈 性經驗在生涯決定的歷程中,是本研究關注的焦點。. 4.

(14) 三、國內生涯研究中的藍海領域 目前國內靈性經驗與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以「靈性」和「生涯」為關鍵 字,在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網進行搜尋,只搜尋到兩篇如下。陳美淑(2007)大 專院校學生靈性、工作價值觀與生涯抉擇之調查研究:以基督教團契學生為例, 研究係以全台大專院校基督教團契學生為研究對象,使用靈性評估量表、工作 價值觀量表及生涯抉擇量表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大專院校基督教團契 學生的靈性愈高,愈重視工作價值觀,亦愈傾向生涯確定狀態。生命的目的和 意義、自我成長及天地萬物的一體感對其生涯確定狀況具有聯合預測力。另外 一篇研究,吳宸希(2014)透過基督信仰尋找自我認同與生涯轉換之自我敘說, 研究結果:包括(一)信仰前,原生家庭、他人、社會文化為建構自我認同的元素; (二)信仰後,以神為首位,重新建構新的自我認同與生涯道路;(三)基督信仰、 教牧諮商或諮商,相輔相成,協助自我認同與生涯轉換;(四)基督信仰的發展 與自我認同是終身的課題。綜論以上研究,陳美淑(2007)主要以問卷量化研究 方式,探究及了解靈性、工作價值及生涯抉擇的關聯,但無法得知靈性經驗如 何影響工作價值及生涯抉擇的過程。而在吳宸希(2014)研究中,可以透過研究 者的自我敘說,了解基督信仰對其生涯決定產生之影響,但無法得知其他宗教 或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之影響。因此,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的影響還是有許多 待研究及探索之處。 而隨著靈性經驗在國外諮商領域,漸漸受到重視及認可,國內靈性經驗在 生涯領域的應用,也必須跟上國際的趨勢。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簡稱 APA)的倫理守則規範心理師應尊重與瞭解當事 人的宗教信仰,且不可有歧視或貶低行為(APA,2010),並成立第 36 個分會: Society for the Psychology of Religion and Spirituality。美國諮商學會(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簡稱 ACA)的倫理守則明確指出諮商師需要瞭解與確 認當事人支持網路,並適時將宗教或靈性列為正向資源(ACA,2005),同時也成 立 Association for Spiritual, Ethical and Religious Values in Counseling(簡稱 ASERVIC)。再者,有大量宗教/靈性為主題的研究與學術報告發表於專門探討 宗教/靈性與心理學的期刊中,例如 Counseling and Values、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等。 靈性在人類生命中扮演著重要且獨特的角色(Pargament,2002),與神聖 5.

(15) (sacred)有關的信念、行為及儀式似乎有種超越性力量,讓人面對存在處境的 恐懼、混亂與疑惑時,提供終極的意義、秩序與平靜感(Pargament,Magyar,& Murray-Swank,2005)。因此,在人生路上,面對生涯決定的選擇與掙扎時,同 樣有著疑惑與恐懼,靈性力量成為安定人心的燈塔,提供終極方向。而如何善 用此靈性力量,在實際運用於生涯決定是可以深入探究的議題。而國內靈性經 驗生涯決定之相關研究目前是寥寥可數。在華人文化中,也只有香港胡仕揚針 對召喚心理學有幾篇研究。因此,本研究希望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研究的藍海領 域中,成為拋磚引玉之作。. 四、國內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的本土經驗 從文獻中了解,召喚(calling)概念,原始來自於西方基督教信仰的聖經, 上帝對信徒的決定,之後隨著資本主義的興起,決定被應用上帝對人特定職業 及生涯的決定。因此,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的概念,是符合西方宗教信仰傳統, 是熟悉且可被理解的,同時在西方也有大量書籍文獻,探討聖經中領受「召喚」 的相關議題討論。然而相較於東方文化,主流的佛教、道教及其他靈修方式, 對於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經驗與研究資料是付之闕如,即使如此,並不 代表東方文化靈性經驗與生涯決定的經驗與現象不存在。但即使有同樣的經驗 與現象,植基於不同的文化、脈絡,也產生不同的詮釋與意義。 黃光國(2015)認為有西方心理學有三次大的典範轉移:第一波是行為主義 心理學,其哲學基礎是「實證主義」(positivism);第二波是認知心理學,其哲 學基礎是「後實證主義」(postpositivism);第三波是本土心理學,其哲學基礎 是「多種哲學典範」(multiple philosophical paradigms),黃光國認為本土心理學 經過三十幾年的發展,在全球化時代,應依照文化心理學「一種心智,多種心 態」的原則(Shweder et al., 1998),以「多種哲學典範」的觀點整合西方三大學 術傳統常用的哲學典範,包括:「後實證主義」(心理學)、「詮釋學」、「批判理 論」(社會學)以及「結構主義」(人類學),建構既能說明人類普世心智(universal mind),又能說明特定文化心態(specific mentalities)的「含攝文化的理論」 (culture-inclusive theories),以克服現代心理學之父馮德(Wilhelm Wundt, 1832-1920)未能以科學方法研究文化的難題,並整合 Vygotsky(1896-1934)所主 張的「意圖心理學」(intentional psychology)和「科學心理學」(causal psychology)。 6.

(16) 此等科際整合的本土心理學研究經驗,可望還原對人之研究的整體觀點,而有 利於整合東西方的學術傳統,以建構出本土心理學的新理論與新風貌。因此, 在本研究中,希望能透過本土靈性經驗及生涯決定相關經驗的呈現,更深入理 解其過程,進而與西方靈性經驗生涯決定的概念,可以相互對話,並進一步理 解與詮釋其本土性經驗的特性。.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一、研究目的 (一) 探討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歷程。 (二) 探討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後,個人各層面之改變。. 二、研究問題 (一) 靈性經驗對生涯決定影響之歷程為何? (二) 實踐靈性經驗生涯決定後,個人各層面的改變為何?. 第三節 名詞解釋 一、靈性經驗: 靈性的本質不限於超個人、心理靈性或宗教、文化等任何單一領域(李佩怡, 2003)。靈性是個人與生倶來的、是個體存在的一部份(如同身體、心智和情緒 等存在的真實),是對更高層次事物、更崇高力量的覺知,是與自己、他人及 全人類與所有受造物相連結的感覺,是對存在及生命意義的更深刻體認與發現 (邱淑芬,2002)。榮格心理學中提出,「自性」為一精神性目標,人得以從個 人的個體存在走向超個人的集體存在,超越時間和空間,從而返回到永恆的宇 宙生命的終極存在(呂應鐘,2003)。因此,在本研究中,定義靈性=自性(榮格)= 神性=佛性=主體覺知,是一種意識的轉換,從意識進入到集體潛意識,是每個 人內在具有超越自我存在的一部分,並與他人及宇宙相連在一體的感覺,體現 生命意義及永恆存在。 靈性經驗意指與「靈性」所有的相關特性與經驗。. 7.

(17) 二、生涯決定: Super(1957)對生涯的定義提出的看法是:生涯是個人一生中生活裡各種事 態的連續演進方向;生涯的角色以工作為主,也包括其他與工作有關的角色; 每個人的生涯發展都是獨一無二的。生涯決定是個人在諸多選擇之間,權衡輕 重,以達成生涯最大價值歷程(吳芝儀,1991)。綜言之,生涯決定是在一生中 工作及其他角色,作選擇,以達到個人生涯的最大價值。. 8.

(1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分為三節:第一節為靈性相關理論;第二節為靈性與心理學、宗教相關 理論;第三節為靈性與生涯決定相關理論與研究,茲分述如下:. 第一節 靈性相關理論 一、靈性的定義與內涵 以下就本研究主題「靈性」,探討一般人對其之疑惑,並綜整各學者說法, 定義「靈性」及說明內涵。 (一)靈性存在嗎? 在探討本論文主題前,大家都應該會有一樣的疑惑:雖然這世代我們常 把身、心、靈三個字掛在嘴邊,但進一步深究,我們真的相信靈性存在嗎? 如果存在,靈性是什麼?如何定義?每個人的詮釋是不盡相同。 關於靈性的存在,是人類兩千多年來,共同爭論不休的議題,主要癥結 點在於「靈性」是否符合物質界可重複性、可被量度的操作與觀察?答案是 否,靈性是不可見的。但不可見的就代表不存在嗎?這也是悖論,因為空氣、 風也不可見,但的確存在。我們只能說目前無法用人類感官或是適當的測量 工具觀測到。因此,無法用客觀工具量度,那就只能用主觀經驗表述。而靈 性存在這件事,的確有不少之主觀報告。 17 世紀瑞典一名科學家,哲學家,基督教神秘主義者和神學家。伊曼紐. 史威登堡(Emanuel Swedenborg),1741 年,他在 53 歲時進入了一個靈性的階 段。1744 年 4 月 6 日復活節的週末,他開始體驗了異夢和異象。並最終導致 他個人靈性的的覺醒,在當時,他聲稱被主耶穌指定來書寫一系列關於屬天 的書籍,目的是要更正當前的基督教信仰。他聲稱,神開了他的眼睛,使他 從此可以自由的參觀並訪問天堂和地獄,並且跟天使,魔鬼和其他的靈魂交 談。在他餘生的 28 年歲月裡,他撰寫並出版了 18 本神學的著作,其中最著 名的就是《天堂與地獄》一書,以及一些未發表的神學作品。(王中寧譯, 2010)。 2012 年 10 月,從醫 25 年的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知名神經外科醫生埃本‧ 亞歷山大(Eben Alexander)發表文章《天堂存在的證據》,被用作封面文章刊 9.

(19) 登在當時最新一期的美國《新聞週刊》雜誌中。文章詳細精確地描述了自己 的瀕死體驗,並表示天堂真的存在。後來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 Proof of Heaven:A Neurosurgeon’s Journey into the Afterlife 這本書(張瓅文譯,2013)。 此外,較為著名的研究為擁有哲學和醫學雙博士的雷蒙.穆迪於 1975 年開始所做「瀕死體驗」(Near Death Experience, NDE)研究。穆迪博士表示, 瀕死體驗是指一個人的生命處於重病或突發事故而瀕臨死亡邊緣,歷經九死 一生又恢復意識後所訴說的不可思議體驗。研究發現,不論體驗者瀕臨死亡 的原因及症狀如何,也不論社會地位、學歷、宗教、性別,大家的體驗竟有 著共同類型。他收集研究一百五十個案例,歸納出死亡經驗的十五個共同元 素:靈魂出體、經過漆黑的隧道、遇見已故的親人或嚮導、快速回顧整個人 生過程、有耀眼的光芒在隧道盡頭決定等(林宏濤譯,2012)。 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維克森林大學醫學院教授羅伯特·蘭薩(Robert Lanza) 就透過研究發現,量子力學中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人死後並未消失,死亡只 是人類意識造成的幻象。蘭薩說:「人在心跳停止時,即物質元素處於停頓 狀態時,其意識訊息仍可運動。亦即除肉體活動外,還有其它超越肉體的量 子訊息,或者是說俗稱的靈魂。」那麽靈魂到底存在哪裡?蘭薩認為,靈魂 不但能存在於我們這個宇宙,它還能存在於另一個宇宙(自由時報,2014)。 本文綜合以上他人的主觀經驗:包括靈魂出體、瀕死經驗等以及研究者自 己本身二十年來的靈性經驗,選擇相信靈魂及靈性(人類身上俱有的靈魂特性) 存在,而成為本論文論述的前提。. (二)靈性是甚麼? 靈性在不同的語言及文化中,有不同的稱呼。在英文稱之為 spirituality , 在佛教稱之為佛性、在道教稱之為元神等。不同的語言名稱,都指涉一種人 類共同的經驗,每個人身上皆有的實在存有,趨向於神聖性與超越性(若水 譯,1998 )。關於靈性有各式的定義:靈性(spirituality)的字源為拉丁文「anima」 , 意指呼吸、氣息(breath)。美國諮商學會(ACA)所成立的 Association for Spiritual, Ethical and Religious Values in Counseling (ASERVIC),在 1996 年舉 行的靈性高階會議中,對靈性(spirituality)所下的定義則爲: 「一種透過呼吸、 風、能量與勇氣呈現的生命力,是個人生命中一種精神層次的獲取與融合, 10.

(20) 是每一個人與生倶有且獨特的能力與傾向。此經驗驅使個體尋求知識、愛、 意義、和平、希望、超越、連結、同理、福祉與整體感;而能力則包括了個 人的創造力、成長能力與建立價値體系的能力。」透過西方字典對於靈性的 界定,可發現靈性的詞義主要指涉是每一個人與生倶有且獨特的傾向與能力, 尋求愛、超越、整體等特質以及創造、成長之能力。 而在東方,邱淑芬(2002)所界定的靈性是個人與生倶來的、是個體存在 的一部份(如同身體、 心智和情緒等存在的真實),是對更高層次事物、更崇 高力量的覺知,是與自己、他人及全人類與所有受造物相連結的感覺,是對 存在及生命意義更深刻的體認與發現。臨終關懷資深學者趙可式(1998)則提 出,靈性是盡其所能地朝向其至高的價值,包括愛、意義、盼望、美及真理, 而這些至高的價值,會驅使一個人的生活方式,朝向自我實現或天(神)人 合一的目標。梁乃崇(2009)認為靈性指的就是覺知能力:我們所有的焦點, 就集中在這個覺知能力。不管是心理學也好,宗教界也好,各種不同的說法, 把它去蕪存菁來看的話,到最後真正的內涵,就是覺知能力。 在心理學家榮格曾提出而「自性」一詞。他提出原始人可能稱之為「精 靈」,宗教可能稱之為「神」或「神性」,現代人也許更經常地把它叫做「靈 魂」。榮格認為靈魂對於一個健全的人來說,一種超出純粹的自然人及其塵 世存在的精神性目標是絕對必要的。經由這個精神性目標,人得以從個人的 個體存在走向超個人的集體存在,超越時間和空間,從而返回到永恆的宇宙 生命的終極存在。這不是一種理性而是一種經驗,不是一種思想,而是一種 心理狀態和精神境界;這是類似愛與美感的內心體驗,是一種淨化、昇華和 神聖的愉悅,這也就是「自性的實現」(呂應鐘,2003) 。 綜整上述各家所言,靈性可為一種覺知能力,這樣的狀態可以說是從意 識轉換為集體潛意識,從個人存在走向超個人的集體存在,走向「自性的實 現」。 研究者認為, 「靈性」是一相當主觀性的經驗,個人能經驗到之方式與個 人特質差異大,同時無法檢證其經驗,而形成「靈性」之「共識」 。在目前對 於「靈性」全貌尚未能完整窺視之下,狀態猶如「瞎子摸象」 ,各自表述。且 在不同文獻中, 「靈性」被視為不可說與不可以文字表述之經驗,一使用文字, 即離開了「靈性」經驗,例如:佛曰不可說及指月記等,更加深以文字表達 11.

(21) 靈性經驗之困難。但為了進行本論文探討,還是必須透過文字的表述,有一 共同的概念。 表 2-1 靈性的定義 序 號. 學者. 1. Clark ( 1958). 定義 認爲靈性是個人對於超越內在自我的體驗。. 2. Assagioli (1976). 會促使個人超越其自私自利的排外情結、恐懼、惰性及對 聲色的喜好,並嚴守紀律、控制本能衝動的所有事物與力 量。. 3. O’Brien (1982). 認爲靈性需求是一種基本的人性需求,促使個人願意努力 去超越現狀、追尋心靈的提升與自我的超越。. 4. Watson ( 1989). 則指出靈性是人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使人能自我察覺, 檢視自己的內心狀態,並賜與人類力量去超越一般的自我。. 5. Benjamin and Looby 靈性是指驅使個人持續的探索生命的意義與目的之內在力 (1998) 量,誘使人去找出生命的意義。. 6. 劉仲矩(1999). 靈性爲以接近神的種種活動爲手段,促使個人提升內在心 靈的層次,達到自我的超越,進而了解生命存在的意義。. 7. Tisdell(1999). 靈性是難以捉摸的槪念,有追求完整,統合生命之意,也 是在理性、感官之外,獲得知識的方式。. 8. Emmons. 靈性知能是表現良好品德的行爲,如寬恕、感恩、謙虛、 同情等。(引自王秋絨,2000). 9. Jarvis (2001). 靈性是人類探索深層經驗、存在,並了解和去愛存在的本 身。. 10. Tisdell (2001). 靈性是人們建構知識與意義的一種方式,它結合了有效的、 合理的、或認知上的,以及非意識性與象徵性的範疇。. 11. Dei (2002). 12. Dei (2002). 13. Rahnema. 14. Tisdell (2003). 靈性是抽象不易捉摸的,是人內心一種潛在力量,須透過 反省和學習才能顯現,並落實於外顯行爲,表現對社會的 關懷。 靈性是人性、治療、全人的精神,是個體與集體增能,對 自然與生命力的追求,包括神聖、尊重、同情,及與他人 及世界的連結。 靈性包括感性,傾聽內在與世界聲音的藝術,與別人連結 的 能力與行動,沒有預先計畫或外在動機,是永恆的愛、 熱情與善良。(引自 Dei,2002)。 靈性也是多元的表徵與解放,它關注在不同文化的面向, 透過多元文化的關懷,去幫助解放,解放自己,也解放別 人。 12.

(22) 序 號. 學者. 定義. 靈性如出生、夢境、冥想、願景等人類歷經的經驗,或恐 15 Tisdell (2003) 怖、絕望與困境實際蕴含的重生,以及興高采烈的迎接新 生等,會對人的發展與精神層次產生影響與改變。 靈性指追求人生意義、目的與價値,包括個人價値、信念、 16 Frame (2003) 覺知、主體與方向,朝向更偉大自我的努力,追求和諧圓 滿。 靈性是個人對生命最終價値所堅持的信念或信仰。 17 O’Brien and Speck (引自杜明勳,2003 ) 18 McMullen ( 2003 ). 靈性智能指的是智慧、價値、勇氣、正直、直覺與憐憫組 成。. 靈性是個體洞察個人存在於永恆價値之中,其特性是經由 19 Erricker 反思、意義的屬性以及生活經驗、非物質向度的價値,省 察個人的存在價値(引自楊深耕,2004)。 靈性是承認個人存在於世界的一個方式,渴望與世界、他 20 Burke and Miranti 人的一種超越性的關係(引自楊深耕,2004)。 Tolliver and Tisdell 靈性與意義產生、整體感、療癒性及與萬物之聯結等方面 21 (2006) 有關,也與真正的自我認同及生存之文化脈絡相連。 22 23. 24. 25. 26. 27. 28. 杜明勳(2003). 靈性是生命價値內省的功夫。. 靈性是個體的中心,是超越生理及心理的內在力量、希望 廖愛華、賴秋絨 及對生命意義的信念與價値觀,統整個體的生理、心理和 (1999) 社會環境,而成一個圓滿的全人。 靈性是每個人與生倶來體體存在的一部份,是對更高層次 事 物、更崇高力量的覺知,是與自己、他人及全人類與所 邱淑芬(2002) 有受造物相連結的感覺,是對存在及生命意義更深刻認識 與發現。 邱淑芬(2002). 靈性具有個體與公眾面貌,所謂公眾面貌指的是公義、熱 愛、神聖的儀式,即人們關心社會文化等活動所歷經的真 善美。. 李安德(2002). 真、善、美、愛、智、慧、正義、和平、喜悅、完美等等。 即靈性會驅使人類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具有環保意識與慈 悲心,並且能超越個人的界限,抱持無私奉獻的精神。. 鄭彩鳳(2003 ). 靈性是生命的本質與真正的自我,是個體最高層次的統整 核心,靈性使人不斷超越自我向上提升,與他人、環境、 世界進行有機連結,並體認生命的本質與意義,達到圓滿 的境界。. 楊深耕(2004). 靈性智能是具有超越性、知識、希望、憐憫,靈性並包含 一個人創造、成長、發展價値系統的能力,了解人類生命 的真正意義及生命本身的價値的外顯與內隱的能力。. 13.

(23) 29. 潘佩玲(2005). 靈性是個體在各種關係中達到和諧狀態,此關係包含與自 己、天、神、他人、自然、環境間融洽的關係。個體在此 關係中若能達到平衡與和諧,生命意義將自然展現。 (引自陳雯萍,2010,頁 51-53). 研究者引用陳雯萍(2010)整理古今中外有各式不同的學者,為靈性下之定義, 如表 2-1,再將各家定義,做一梳理,整理出相同之集合處,且融合自身之靈性經 驗。定義:靈性=自性(榮格)=神性=佛性。而靈性也就是每一個人內在的真實存有, 趨向與超越自我的力量連結,使自己、他人及全人類與所有受造物相連結的感覺, 是個人生命準則的核心價值,引領個人找到生命的意義,影響個人內在及對外在 世界的認知、情緒,進而影響全面的生活。而契入靈性的方式,是透過意識的轉 換,根據榮格的學說,由意識進入到集體潛意識,而能更進一步與自性、神性及 佛性同在。. (三)靈性的特質 各家學者對於靈性的所展現的特質,進一步說明如下。 1.靈性是超越個人的神聖性 Lane(1987)曾提及靈性有超越(transcending)、連繫或歸屬(connecting or belonging)、奉獻(Giving life)及釋放(Being free)四個特徵。Miller 與 Thoresen (2003)將其歸納為兩大主題:(1)靈性賦予人類身體生命力與能量;(2)靈性包 含人類生活的非物質層面,例如超越性、神聖性、神性(divine)。皆在強調靈 性的超越個人的神聖性,而此神聖性會具有連繫、奉獻及釋放之特徵。 2.靈性引導個人活出自我實現。 Howden (1992)將靈性分為生命的目的和意義、内心的應變力、天地萬物 的一體感與超越性等四個向度。另外,Martsolf (1997)指出靈性的五大屬性(1) 意義(meaning):對生命及存在之目的;(2)價值(value):指的是個人生命認為最 有價值的事物、信念及標準;(3)超越(transcendence):超脫個人經驗之層面; (4)連結(connecting): 與自己、他人與神之關係; (5)歸屬感(becoming):生命之 自我實現。 蕭雅竹(2002)歸納出八項靈性之特性,其中包含是一種與自我的關係,可 視為生命的主宰、内在的驅力、資源與整合的力量、自我觀照與反省,是一 種生活倫理與規範、價值觀、信念,是一種生命的積極意義,例如:生命價 14.

(24) 值、生命實現或成就、從逆境中超越或成長及追求生命的圓滿等。 邱淑芬(2002)指出成人教育的靈性面向與内涵,包括與個人内在世界、他 人、整個人類世界、整個地球更密切而寬廣的連結及關係;以互動與對話的 方式展現它的存在:藉由個體自我的對話,與他人、與真實生活中的事件、 與奥妙未知的部分和與更高力量的對話,才能在互動中表達靈性的聲音。同 時,靈性具有個體與公眾的面貌:前者是生命存在的探索,藉由獨處、靜默、 冥想與内在更崇高的力量產生連結,後者則呈現公義、熱愛、神聖的樣式, 在關心社會文化等活動經歷到真善美。靈性具有超越和轉化的力量:可引導 人們不斷從生活事件中尋找出路和意義。 因此,綜合以上學者意見,每個人與身俱來之靈性是可以與超越自我、神 聖性的力量連結,個體以經驗、對話等方式,與更高力量互動後,引導個人 了解生命的意義,並實現自我價值,朝著真、善、美的方向,奉獻於關心他 人、社會及地球之活動。. (四) 靈性與自我 以下分述靈性在個人存在的架構以及與外部環境相應之關係。 1.個人的存在是具有多元架構的屬性 靈性是個人的一部分,靈性與個人其他部分也有密切關係,因此,本段 以全人及整體觀點,來理解靈性在個人身上的位置、功能及影響,以及如何 與其他部分運作。 Neuman (1995)將人分為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發展階段及靈性 (spirituality )等五個層面,認為「靈(spirit)控制心智(mind),而心智控制身體 (body)」,即靈性貫穿全人且影響一個人的安適(wellness)的程度。Myers & Williard(2003)將人區分為身-心-群-靈(body, mind, social and spirit)的四面項架 構。 Ken Wilber 是美國當今哲學家與思想家,根據大多數宗教傳統所接受的 共同核心與架構,提出「存在巨巢」( The Great Nest of Being ) (圖 2-1)。其意 義為世間的每件事物和事件,都與其他的所有事態相互交纏,每個較上層的 向度超越又包涵著其下層的向度,因此存有巨巢圖示為一連串的同心圓或同 心球。巨巢的層次由上而下是靈性、靈魂、心智、生命、物質,世間的實在 15.

(25) (reality )最後都被靈性(Spiritual)所含括,靈性可以是神(God )、道(Tao)、梵 ( Brahman) 和絕對者 (Absolute)者(龔卓軍譯,2000)。. 圖 2-1 Ken Wilber 存在巨巢 (資料來源:整理自龔卓軍譯, 2000:41/140 頁). 由 Witmer 與 Sweeney (1992)所提出的安適整體模式(如圖 2-2),假設每一 個體擁有五項基本生活任務:靈性(spirituality)、自我管理(self-regulation)、工 作(work)、友誼(friendship)及愛(love)。 其中提及第一項生活任務即是「靈性」 。從古至今,每一文化或民族呈現 出的宗教信念,這些價值觀是具有神聖性且帶領生活。對有些團體而言,有 一些團體則是崇拜那暸解與介入人們活動的神性,有一些是稱頌自然,其他 則是尋求與宇宙力量一致的内在或更高意識。靈性信念轉換成倫理、道德與 法律層面,企圖保護與維持生活的神聖。總括而言,靈性可增強關於人類尊 嚴、權利與敬愛生活的生活信念。 在「靈性」中包括(1)完整與内在生活(oneness and inner life),靈性資源 可能來自人的内在與外在,而内在聲音、内在智慧、更高意識或上帝的靈, 全是完整靈性面呈現的形式;(2)目的、樂觀主義與價值(purposiveness, optimism, and values):其他被提及的靈性向度是目的或生活意義、希望或對 16.

(26) 所厭惡的未來事件抱持樂觀、與在人際關係和作決定時引導我們的價值。」 此外理論還提及第三項生活任務即是「工作」。工作如同終身任務(work as a life-span task),且 同 時 提 供 心 理、社 會 與 經 濟 利 益 (psych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綜合以上學者所言,不論在哪個架構中,靈性階層能夠涵括物質、生命、 身、心之上,同時靈性也為生命核心的力量,主導著生命的意義、生活工作、 友情及愛等層面。因此,靈性是影響個人各層面生存、生活及生命各層面的 核心關鍵因素及力量。. 圖 2-2 安適與預防輪 Note. Copyright 1990, J. Melvin Witmer and Thomas J. Sweeney, Ohio Uviversity, From “Beyond Social Interest: Striving Toward Optimal Health and Wellness” by J. Melvin Witmer and T. J. Sweeney, 1991, Individual Psychology, 40. 資 料 來 源:整 理 自 Witmer 與 Sweeney (1992: 142). 2.靈性、自我與外部對應關係 吳庶深、黃麗花(2002)主要概念為全人教育,即活在天、人、物、我的均 衡關係中,内涵包括四個向度,分別為人與自己(認識自己、欣賞與尊重自己、 發揮潛能)、人與他人(與人和睦、群體倫理、關懷弱勢)、人與環境(建立生命 共同體,經營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永續發展)和人與宇宙(靈性超越途徑,尋得 17.

(27) 永悝 價值、生命歸宿等信仰所提供之答案)。呂采芬(2011)在進行生命教育繪 本核心概念之分析研究時,將分析架構分為「人與自己」、「人與社會」、「人 與自然」、「人與宇宙」等四大面向。 因此,綜上所論,綜觀一個人全人發展的生命,可分為四個向度:人與自 己、人與人(伴侶家庭)、人與環境(職場、社會)及人與宇宙(靈性)。林治平(2000), 在全人思考的模式中,人有四個面向(four dimensions),分別為天、人、物、 我,同時進一步提出,各有其相應之範疇,與天相應的為宗教信仰、求聖、 靈性、虔誠崇拜;與人相應的是社會生活、求善、德性、倫理秩序;與物相 應的是科技物質、求真、知性、分析研究;與我相應的是人文藝術、求美、 感性、直覺頓悟,(如圖 2-3)。其中,靈性是位居「天」的面向中,對應於 德性、知性與感性。 在全人模式裏,人生活於物質、人文、社會及哲學等四種關係之中,而 「我」就是在這四種關係中形成的。圓形代表圓滿的人生, 「人」 位於圓心, 發展出與自己、他人、物質及超自然(神或上帝)的關係。而人生的意義與 價值乃在於以人為中心,發展出平衡的四種基本關係,成就圓滿人生。. 圖 2-3 天 人 物 我 圓 融 美 滿 的 生 命 示 意 圖 取 自 林 治 平 (2014)有 關 「 全 人 」 理 念 的 18 形 成 與 應 用 。 2016 年 7 月 13 日 。 http://www.cosmiccare.org/light/advance -14112.asp.

(28) 綜合以上學者,以全人觀點,個體內在架構為身、心、靈及群,對應於外 在,則為天(神性)、人、物及我的關係網絡中。靈對應於神性、群對應於人,身 對應於物、心對應於我,而內在靈性需求滿足是超越自我之神聖力量,於內是 關鍵且核心的力量,於外則對應於神性。而身、心、靈及群,又是在個體內, 非單獨存在之部分,而是互相影響與循環,顯現於外,則是在於天、人、物及 我的關係中。因此,內在靈性是充沛而有活力的,而能創造外在四種關係是平 衡且和諧,生命才得以整全。. 第二節 靈性與心理學、宗教及相關理論與研究 本研究之主題生涯決定屬心理學之生涯相關議題,而靈性又常與宗教有所 混淆。因此,本節就靈性與心理學及相關理論與研究,闡述其兩者關係及發展 脈絡。同時,也將靈性與宗教觀念進行說明與澄清。. 一、靈性與心理學 在傳統學科的規範中,心理學研究個體中的心理層面,包括:認知、情緒及 行為的內在機制。而個體中的靈性層面,往往是宗教、神學研究的範疇。但心 理與靈性,真得是近渭分明的兩個領域嗎?心理學及宗教、神學都是想要協助 人解決問題,關注的對象都是完整的個體,而在個體本身,身、心及靈是難以 清楚切割的。因此心理學領域的趨勢,也開始發展出超個人心理學以及在理論 及作法中融入靈性的觀點。以下,研究者就發展趨勢脈絡做說明。 (一)發展趨勢脈絡 在二十世紀初期,奉行實證主義的心理學對於靈性抱持懷疑論,精神分析、 行為學派、理情治療等主流心理治療學派傾向否定宗教或靈性價值,主張宗教 的存在只會損害心理健康(Bergin, 1980)。當時雖有少數心理學家視靈性為人類 經驗中的豐富資產,例如 James、Jung,但他們的論述並未蔚為風潮(Wulff, 1997b)。直到二十世紀中期,人本主義治療經驗對靈性議題採取較為開放與積 極的態度(Frame, 2003),以靈性整合為理論核心的超個人心理學也應運而生(易 之新譯,1997)。當各種外在條件匯聚成流,時至今日,靈性已從心理學領域 的邊陲逐步向中心位移。 意義治療學家 Frankl(1962)認為人可以透過實現三種價值而發現生命的意 19.

(29) 義:創造性價值(如工作)、體驗性價值(如真、善、美、愛)及態度性價值(面對 苦難所持的態度)。因此,肯定靈性對於人類的意義,認為人不能忽略靈性層 面,因為那是人之所以為人之處。Frankl 進一步認為靈性特質的主要組成要素 包括:創造性的想像力、自我犧牲、自我超越的需求、受到決定的經驗及為他 人服務的特殊使命感等。 Moreno,心理劇的理論創始人,曾將靈性、神學含括進他的心理劇方法, 而發展出神劇 (axiodrama),探討終極價值與關懷的行動演出。神職人員透過 神劇幫助他人體驗祈禱、冥想、死亡、倫理的重要性與挑戰(胡嘉琪等譯,2002)。 神劇中創造力是核心價值,神及靈性來的動力則擴展至宇宙。 美國著名心理治療師 Yalom 對生命意義的看法,分為靈性與非靈性兩種觀 點:(一)宇宙生命的意義(cosmic meaning) :認爲宇宙間存有一超乎人類之上的 實體一神,而個人生命之目的與世界運作之規律均在神的計畫之中。(二)世俗 生命的意義(terrestrial meaning):即個人的意義,與神無關。意指個人在生活中 透過各樣的方式,達到自我實現。因此,Yalom 也認為生命有一超越個人存在 之靈性觀點(易之新譯,2003)。 Corey 等人(2003)認爲對許多案主而言,靈性層面與宗教信仰是他們生命中 的重要力量,也是價値感建立的基礎,能夠提升療癒並能增進個人的幸福感。 因此,諮商師需敏覺於自身與個案的靈性、價値觀與靈性需求,並適度運用當 事人的靈性資源。 因此,從二十世紀至今,心理學界從否定靈性,到現在人本主義學派、 心理劇及諮商實務等,都漸能肯定靈性之價值與並融合於自己的學說中,加以 應用。. (二)重要心理學理論 在心理學家中,研究者認為針對靈性與心理學的融合,提出比較完整理論的 為 Maslow、Jung 及 Assagioli 提出較為完整的理論,茲在以下做較為深入的說 明: 1. Maslow「Z 理論」 美國人本心理學家Maslow(馬斯洛)於1943年發表了著名的「需求層級理 論」,指出人類的需求有層次上的不同,共分成五個需求層次,而這五個需求 20.

(30) 層次由最底層依序出現,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 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其需求的產生是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當低層次的需求 達到滿足後,高一層次的需求才會產生。而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稱之為「X 理論」,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稱之為「Y理論」,而 「X理論」及「Y理論」還分別運用於管理領域,請見圖2-4。 然而 Maslow 去世前的一段時間,他省思從 1940 年代,Allport、Maslow、 Rogers 等人所倡議「自我實現」的人性需求,是否導致人更趨向於個人主義及 自我中心,變得不健康及冷漠、殘暴、空虛及無望。因此,他在 1969 年提出 了「Z 理論」 。即個體在需求層次上,存在高於自我實現的需求,並稱之爲「超 越性」或「靈性」需求,也可以稱之為其他,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 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 中心)及天人合一等等(若水譯,1998)。這種個人內在超越的經驗,並以此超越 來使生活更和諧美好,是人類存在本質的一部份,人性缺少此部分就不是完整 的人性(劉仲矩,1999)。 Z 理論的觀點強調人類具有「愛的存有」的潛能。人類會關懷什麼是一個 好社會,而發展存有認知。此存有認知有別於自我實現者經歷「高峰經驗」時 的靈光乍現的瞬間感,而是能超越時間、自我、他人意見、文化限制等,對社 會文化良好發展及對「道」、「宇宙」持久的關懷,是一種穩定特質的「寧靜 認知」。透過這種愛人類、愛道與宇宙的「寧靜認知」,人類可以了解自己的 存有意識、存有本身,可以為人類、宇宙發展犧牲奉獻,具有追求存有價值的 動力,是「超個人」的存在。到了這種境界,人類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超越 能力的「超越的自我實現者」(王秋絨,2008)。 能夠滿足且達到靈性需求者,Maslow稱之為超越型自我實現者。一般我 們理解達到自我實現者,能體驗到「高峰經驗」;而對於超越型自我實現者, 則 是能更進一步體驗到「高原經驗」。而「高峰經驗」指的是強烈的情緒,極度 強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歡樂至極;有時又如沈浸在一片 純淨而完美的幸福中,擺脫一切懷疑、恐懼、壓抑、緊張和怯弱(李安德,2002)。 高原經驗指的是:為個人在從事滿足靈性需求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的特 殊及感動的體驗,例如:自己與大我或宇宙合為一體或是當個人體會到生命存 在的意義。高原經驗對於感受到的敬畏與神奇做出平靜的、穩定的反應,與高 21.

(31) 峰經驗相比,它沒有那麼強烈的感情色彩,反而有更多地含有理性與認知的成 份,也更多地是出於意志的行為(劉燁編譯,2006)。高原經驗總是帶有理性和 認識的因素,是一種「寧靜的、沈思的存在性認知」。兩者相異之處在於,高 峰經驗能成為純粹情緒的或絕對情緒的,發生的比較突然,可能隨時發生,任 何人都可能經歷;而高原經驗較高峰經驗持續時間更長、可以透過意志來發生, 透過長期的操練來達到,甚至一生的時間來達到,且只展現於超越型自我實現 者身上(李安德,2002) 。 Maslow曾比較一般自我實現者與超越型自我實現者的差異,發現超越型 自我實現者擁有下列自我實現者未具備的特點,包括(劉士豪,2006):(1)時常 會體驗到高原經驗;(2)不會執著於當下的情境,而會以長遠或整體之觀點來 看待事物,感知生存世界,所蘊含的意義;(3)追求存在性價值,通常包含有 真、善、美等元素在內;(4)能輕易的超越個人內心、人際間、文化間、國與 國之間的藩籬,超越自私與利他的分岐;(5)在付出愛的同時,便已體驗到滿 足的感受。. 圖2-4 Maslow 的 Z 理論 (資料來源:整理自劉燁編譯,2006:66-67 頁) Maslow(1969)提出第三勢力心理學逐漸讓位給第四(勢力)-「超人本心理 學」,著眼於超越性的經驗及超越性的價值,這新運動的另一個特色便是再度 神聖化,再度靈性化。價值中立的科學有意剔除神聖性,將一切東西中性化, 力求實證性,它只取可用的部份,也就是感官可以捕捉的資料;超人本思想則 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一面,當你打開了價值及高峰或超越性經驗的那一扇門, 22.

(32) 整個嶄新的可能性便出現在眼前,有待你去發掘,這是關鍵所在,其餘一切會 隨之開展。」超個人心理學於此氛圍中悄然崛起,並試圖結合靈性與心理學, 作更廣泛的討論(李安德,1992)。. 2.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 榮格將自己的理論稱為「分析心理學」,但經常把自己當作是人類心靈這 片尚未被規劃之神秘領域的先驅者與拓荒者。他探索著心靈,認為整個世界都 懸繫於一根絲線上,這根線便是人類的心靈(朱侃如譯,1999)。因此,跨越著 心理學與靈性,榮格深入研究,並發展出較為完整之理論架構。 榮格理論的關鍵重點在於個體意識之外,還有一部分稱之為無意識,無意 識有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為個人的無意識;第二個層面為集體潛意識。無意識 當中,包含著人類所共有的心理知見的基本架構,即是「原型」(蔣韜譯,1997)。 Jung 認為集體潛意識存在於個體人格的內在核心,是人類心靈的最深層,是 各種原型匯聚之處,原型則是心靈能量與模式的主要來源,構成心靈象徵的終 極來源。人類原始的心靈層面,藉由原型、組成世界,使個體之世界變得有意 義(易之新譯,2011)。 而意識先於自我(ego)而存在,自我則變成它的終極中心。自我是一面心靈 能自見自覺的鏡子。心靈內容被自我掌握和反映出來的程度,就是它歸屬意識 領域的程度。因此,意識是在自我層面上,我們所知道的事物;無意識是我們 未知的事物,更是「心靈層面的未知」(朱侃如譯,1999) 。自我透過「原型」、 「情節」的了解,將「無意識」轉變成「意識」。 榮格對於心靈的看法,認為心靈的涵蓋面大於個人自我意義上的我,個體 存在於靈魂之中。也因為如此,榮格有關心靈的觀點與現代心理研究,背道而 馳。榮格提出 self 一詞,中文稱作「本我」或「自性」,來代表精神上最純淨 的狀態、天人一體的狀態,也就是對神的親身體驗或是經驗到「人類靈魂中的 上帝之影」。榮格將在人格最核心的「靈性我」(self)視為一種原型,「靈性我」 即個人心靈感受到與宇宙有所連結的部分(易之新譯,2011)。Jung 認為靈性融 合了理性與感性,朝向生命超越的最高指導原則。靈性或精神(spiritual),是當 本能失去對心靈控制時,原型會出現的一種獨特、超自然物質(蔣韜譯,1997; 朱侃如譯,1999)。 23.

(33) 此外,在榮格學說中,把意識發展歸為五個階段 (朱侃如譯,1999): (一)第一階段:「幽冥參與」 「幽冥參與」(participation mystique)指的是個人意識與周遭環境之間的一 種認同,沒有察覺到個人是處在這樣的狀態中;意識與個人認同的對象神祕地 合而為一。無意識地與周遭的世界結合成一體。例如:開車的人對自己的車有 認同感,當車子有問題時,他也感覺到胃痛或不舒服等。 (二)第二階段:投射區位化 在第一階段非有即無的投射之後,某些自他的區別,當本我與他者有所區 別且明顯不同時,投射對象,集中於少數幾個對象。例如:父母是早期投射的 對象,孩子們無意識地把全能與全知投射到他們身上。 (三)第三階段:投射於原則、象徵與教義上 個體從第二階段漸漸察覺,某些特定的投射對象,與他們所乘載的投射並 不相同,原本承載投射的人,可以從投射背走出來,理想色彩便被去除。世界 令人迷戀的膚淺性質喪失大半,轉而投射至像神、命運與真理等之抽象實體上。 例如:相信某種官方意識形態的價值。 (四)第四階段:投射的完全根除 投射的根除,造成「空虛的中心」。造成之原因為「尋找自己靈魂的現代 人」 , 「靈魂感」指的是廣泛的生命意義與目的感。而在此階段,向外的投射轉 而向內,回到自我本身,再也沒有超越自我以外的權威,意義必須由自己去創 造。例如:能夠成就自我批判與自省,又不落入自大狂膨脹窠臼。 (五)第五階段:意識與無意識的統合 在此階段,個人對自我的限制有清楚的認識,對無意識的力量有所覺察, 透過榮格超越功能及統合象徵,而達成整合。榮格稱此階段為「後現代」,意 旨超越經歷一切,卻不相信心靈真實的現代自我。榮格使用許多方法,鍛鍊工 具與「後現代」有所聯繫。包括:積極想像、夢的解析、象徵,並在各式經驗, 神話或精神病患靈視中所見,尋找人類心靈經驗中,最深刻及最原始層級之原 型。並且有意識、有創意地和它們連繫,而成為「個體化」的核心部分。 為了接近全體,意識和無意識系統必須被帶入一個彼此互動的關係中, 心靈包含兩個不同部分,兩者合在一起便形成全體。也就回到 Self,本我及自 性的狀態。 2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 Formation of massive primordial stars as origin of objects in the early universe. • Supernova explosions might be visible to the most

(Another example of close harmony is the four-bar unaccompanied vocal introduction to “Paperback Writer”, a somewhat later Beatles song.) Overall, Lennon’s and McCartney’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For example, even though no payment was made on the interest expenses for the bank loan in item (vi), the interest expenses should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number of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tourists’ multi-phase recreation experience of railway tourism, this research discusses the dimensions, including customers’ involvement, percei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