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Maslow「Z 理論」

第二節 靈性與心理學、宗教及相關理論與研究

1. Maslow「Z 理論」

美國人本心理學家Maslow(馬斯洛)於1943年發表了著名的「需求層級理 論」,指出人類的需求有層次上的不同,共分成五個需求層次,而這五個需求

層次由最底層依序出現,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 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其需求的產生是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當低層次的需求 達到滿足後,高一層次的需求才會產生。而生理需求及安全需求,稱之為「X 理論」,歸屬與愛的需求、自尊需求,到自我實現需求稱之為「Y理論」,而

「X理論」及「Y理論」還分別運用於管理領域,請見圖2-4。

然而 Maslow 去世前的一段時間,他省思從 1940 年代,Allport、Maslow、

Rogers 等人所倡議「自我實現」的人性需求,是否導致人更趨向於個人主義及 自我中心,變得不健康及冷漠、殘暴、空虛及無望。因此,他在 1969 年提出 了「Z 理論」。即個體在需求層次上,存在高於自我實現的需求,並稱之爲「超 越性」或「靈性」需求,也可以稱之為其他,例如:超個人、超越、靈性、超 人性、超越自我、神秘的、有道的、超人本(不再以人類為中心,而以宇宙為 中心)及天人合一等等(若水譯,1998)。這種個人內在超越的經驗,並以此超越 來使生活更和諧美好,是人類存在本質的一部份,人性缺少此部分就不是完整 的人性(劉仲矩,1999)。

Z 理論的觀點強調人類具有「愛的存有」的潛能。人類會關懷什麼是一個 好社會,而發展存有認知。此存有認知有別於自我實現者經歷「高峰經驗」時 的靈光乍現的瞬間感,而是能超越時間、自我、他人意見、文化限制等,對社 會文化良好發展及對「道」、「宇宙」持久的關懷,是一種穩定特質的「寧靜 認知」。透過這種愛人類、愛道與宇宙的「寧靜認知」,人類可以了解自己的 存有意識、存有本身,可以為人類、宇宙發展犧牲奉獻,具有追求存有價值的 動力,是「超個人」的存在。到了這種境界,人類可以發展成為一個具有超越 能力的「超越的自我實現者」(王秋絨,2008)。

能夠滿足且達到靈性需求者,Maslow稱之為超越型自我實現者。一般我 們理解達到自我實現者,能體驗到「高峰經驗」;而對於超越型自我實現者, 則 是能更進一步體驗到「高原經驗」。而「高峰經驗」指的是強烈的情緒,極度 強烈的幸福感,甚至是欣喜若狂、如痴如醉、歡樂至極;有時又如沈浸在一片 純淨而完美的幸福中,擺脫一切懷疑、恐懼、壓抑、緊張和怯弱(李安德,2002)。

高原經驗指的是:為個人在從事滿足靈性需求活動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的特 殊及感動的體驗,例如:自己與大我或宇宙合為一體或是當個人體會到生命存 在的意義。高原經驗對於感受到的敬畏與神奇做出平靜的、穩定的反應,與高

峰經驗相比,它沒有那麼強烈的感情色彩,反而有更多地含有理性與認知的成 份,也更多地是出於意志的行為(劉燁編譯,2006)。高原經驗總是帶有理性和 認識的因素,是一種「寧靜的、沈思的存在性認知」。兩者相異之處在於,高 峰經驗能成為純粹情緒的或絕對情緒的,發生的比較突然,可能隨時發生,任 何人都可能經歷;而高原經驗較高峰經驗持續時間更長、可以透過意志來發生,

透過長期的操練來達到,甚至一生的時間來達到,且只展現於超越型自我實現 者身上(李安德,2002) 。

Maslow曾比較一般自我實現者與超越型自我實現者的差異,發現超越型 自我實現者擁有下列自我實現者未具備的特點,包括(劉士豪,2006):(1)時常 會體驗到高原經驗;(2)不會執著於當下的情境,而會以長遠或整體之觀點來 看待事物,感知生存世界,所蘊含的意義;(3)追求存在性價值,通常包含有 真、善、美等元素在內;(4)能輕易的超越個人內心、人際間、文化間、國與 國之間的藩籬,超越自私與利他的分岐;(5)在付出愛的同時,便已體驗到滿 足的感受。

Maslow(1969)提出第三勢力心理學逐漸讓位給第四(勢力)-「超人本心理 學」,著眼於超越性的經驗及超越性的價值,這新運動的另一個特色便是再度 神聖化,再度靈性化。價值中立的科學有意剔除神聖性,將一切東西中性化,

力求實證性,它只取可用的部份,也就是感官可以捕捉的資料;超人本思想則 為我們帶來了嶄新的一面,當你打開了價值及高峰或超越性經驗的那一扇門,

圖2-4 Maslow 的 Z 理論

(資料來源:整理自劉燁編譯,2006:66-67 頁)

整個嶄新的可能性便出現在眼前,有待你去發掘,這是關鍵所在,其餘一切會 隨之開展。」超個人心理學於此氛圍中悄然崛起,並試圖結合靈性與心理學,

作更廣泛的討論(李安德,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