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數學解題能力量表編製之理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數學解題能力量表編製之理念"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中數學解題能力量表編製之理念

陳怡靜 l 劉祥遇"

l 嘉轄市立大業國民中學

2 國立嘉義大學數理教育所

鑒於數學解題能力的重要卻缺乏相 關的解題能力量衰,研究者身為一名國中 教師,想探討學生學習國中三年的課程, 其數學解題能力為何,因此乃嘗試編製一 份國中數學解題能力量表量表(陳怡青手,

2012)

,此量表以 Polya 的解題歷程模式, 並參考 NAEP 的評量架構,並以九年一貫 數學能力指標的國中三年教材內容為範圍, 完成數學解題能力量表及複本的編製。為 了分享編製此量表的部分成果,特別撰寫 本文,分成緒論、編製理念與實作(編製量 表)後的反思三大部分來論述。 壹、緒論 黃敏晃(1990)認為學習數學最好的方 法就是培養解題能力。在國民中小學的學 生其數學能力發展是始於流利的基礎運算 與對數學概念的理解,懂得利用推論去解 決數學的問題,並且在不熟悉解答的方式 時,能尋求解題的途徑(教育部,2008) 。 但在教學現場中,教師常以答案的正 確來判斷學生的學習,較不重視學生的解 題歷程,而忽略了學生學習解題歷程的重 *為本文通訊作者 要性。解題就是解決問題(黃敏晃,

1991)

,

對於解題者而盲,只有在面對非例行性問 題時,解題才會發生。所以當學生遇到開 放性或結構不明確的非例行性題目時,能 否真的運用到其所習得的數學知識來解題 目尼

?

劉秋木(1 996) 指出解題即為問題表徵 的建構與再建構,要先找到這問題的知識 結構,題目的敘述給了哪些資訊,然後思 考答案可能的性質,是否合乎問題的條件, 根據這些觀點所形成的初步問題表徵,經 過不斷地修正和改進,最後發現問題的結 構。 在數學解題的思考歷程中,許多數學 教育研究者所提出的思考模式大同小異。 在現有的理論架構中,研究者探討最先被 提出的數學解題歷程,為 Polya 的數學解 題四個階段: Polya(1 945) 將數學解題歷程區分為 四個階段:

了解問題 (understanding

the problem) :

根據題目所給定的訊息,了解所能運 用的已知條件是什麼?條件是否充 足?並尋求未知數以及弄清解題目 標。

(2)

一 擬定計畫 (devising

a plan)

:了解題意

後,從自我的先備知識中,可思考是 否有類似的解題經驗,找出已知與未 知條件的關聯,有助於進行規畫解決

問題的計畫。

執行計畫(carrying

out the

plan): 實行

所擬定的計畫,採用可行的解題策略, 進行解題工作直到問題解決,若未能 完成解題,則選擇另外較好的計畫取 代目前的方法。 四. 驗算與回顧(looking

back)

:學生統整 相關解題經驗來檢驗所得到的結果 其正確性。

Polya(

1945/2006)在書中舉了個例子, 說明上述要點,例如:'已知某長方體之長、 寬、高,求其對角線之長度?J 在了解題 意階段,讓學生了解到有長、寬、高這些 已知數,並且這些已知條件足以決定未知 數;在擬定計畫階段,透過曾經解過類似 問題,例如知道兩股長,求直角三角形的 斜邊長運用到此題上;在執行計畫階段, 根據解題計畫,執行並檢驗每一步驟;最 後在驗算與回顧階段,吾人可以延伸此題 設計類似問題給學生解如下的問題:若長 方體三邊長等比例放大,對角線是否會等 比例放大?以判斷學生是否能加以應用O 研究者認為 Polya 的解題歷程步驟分 明,適合設計選擇題的方式來分析學生解 題活動的歷程。但「驗算與回顧」的步驟 是檢驗答案的正確性,較難設計測驗題來 得知,因此本研究以Polya 的解題歷程「了 解題意」、「擬定計畫」及「執行計畫」三 步驟以分析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貳、編製理念

一、強調解題歷程的重要性 林碧珍(2001)指出目前數學課程主張 數學學習是兒童建構知識的過程,所以評 量必須是教師了解學生理解的過程,能反 映出學習者在社會情境下的全面學習。因 此研究者認為學生在解數學問題時,從題 目到答案之間,個人會使用到解題歷程的 階段性數學知識,例如:語言(linguistic) 、 語意 (semantic) 及基模 (schematic) 知識

(Mayer

,

1992)

,因此當學生解題遇到困難 的地方,教師可以透過大部分學生作答的 的錯誤類型,找出其迷思概念,因此教師 才能適時地了解學生的解題歷程以及診斷 學生在過程中遇到困難的所在,所以,研 究者認為教師不應只看學生答案結果的對 或錯,更應注重學生解題歷程的重要性, 唯有兼顧「過程」及「結果」的評量才能 有效地評鑑學生的解題能力,以及知道如 何幫助學生發展解題能力o 為了設計兼具解題歷程與結果的數 學解題能力測驗,研究者先介紹數學解題 行為評量表(劉秋木,

1996)

,將其歷程及 架構簡述如下: 此套數學解題行為評量表主要在測 驗學生解題時所使用的認知策略及能力, 適用對象為小學五年級到國中二年級。以 Polya 的解題歷程為基礎,並按其解題順 序,每一題都以文字題為題幹,再編製三

至五個子題(選擇題),每一于題分別是測

(3)

驗兒童某一解題策略向度之能力,以理解 題意開始,其次是擬定計畫、執行計畫, 最後是回顧答案。 研究者認為此套測驗雖然比一般算 術推理測驗更能評量學生的解題能力,且 能與數學成就測驗的題型有所區分。但其 題型分布不均,大部分為數與量以及代數 的應用問題。再者,有些題目的問題內子 問題的調配仍不太恰當,舉例如下: 題目:有一長方形周長是 48 公尺,長是 寬的兩倍,求長方形的面積。 子題一:看到這問題,你們想到什麼? 甲:假如能求出長、寬各是多少 就有辦法解答了。 乙:題目沒有說出寬是多少,這 個題目沒有解答。 丙:周長是 48 公尺,所以一邊 是 12 公尺。 丁:周長是長的四倍長。 子題二:老師把這長方形畫出,大家想想 看有什麼重要資料可用? 甲:長是寬的 2 倍。 乙:周長是寬的 6 倍。 丙:所有的長和寬加起來等於周 長。 丁:這是一個比較狹長的長方 形。 子題三:怎麼算才能求得長方形的寬? 甲 :48+4=12 乙:

48 +6=8

丙:

48 +8=6

丁:

48 + 16=3

圈中數學解題能力量表編製之理念 寬 長 研究者認為此量表是一種很有開創 性的量表,但是也有部分值得再斟酌,舉 例來說,此題的子問題一與二皆測驗到理 解問題,但子問題三也就是測驗制定及執 行計畫僅求得長方形的寬,在分析問題結 構後,只求得子目標寬是多少,卻沒有設 計另外的子問題求得最後的解答-長方形 面積,也未設計題目以測驗解答的合理 性。 二、著重非例行性問題的設計 美國數學教師學會(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簡稱 NCTM) 強調問題解決是學校數學的重心(

problem

solving

is

the

focus

of

school

mathematics )(NCTM

,

1989) 。根據 Barba (1990) 的主張,解題者在解決問題的途中, 遇到了暫時性的障礙,而解題即是解決此 障礙的過程,因此解題(

problem solving)

,

不僅僅是回答知識層面的問題,本身牽涉 到高層思考的技能。解題是一種複雜的結 構,需要表徵的知識、問題的轉換以及一 個控制的率統以指引知識與程序的選擇。 由此可見,解題是解前所未見的難題。 在數學問題的分類中,黃敏晃 (1991

)

分成例行性問題 (routine problem) 與非例

(4)

行性問題 (non-routine

problem)

,例行性問 題像是課本的隨堂練習,我們利用已學會 的知識與例題的解法,做同類型的問題, 熟練其固定的技巧;而非例行性問題則是 我們在面對題目時,無法立即想到求解途 徑的題目,需要融會貫通原有的知識,並 運用策略以求得解答,因此,對解題者而 盲,只有當問題為非例行性問題時,解題 才會發生。

Kilpatrick(

1985)也對問題做了以下的 分類: (一)例行性問題將正在學的或討論的規 則,拿來做機械式的應用即能解決的 問題。 (二)有選擇的應用題要應用以前學過的 規則才能解決,但學過的方法不只一 種,解題者需要做判斷以選擇適用的 規則。 (三)選擇一種組合要求解題者把兩個以上 學過的規則組合才能解出來的題目O (四)接近研究級的問題,要求解題者把兩個 以上規則或例子做有創意的組合才能 解題,且要求高層次的獨立思考,以及 使用到擬真推理(plausible reasoning) 。 由此可知,例行性的問題像是段考大 多數題目其目的是測得學生的成就能力; 學生在面對非例行性問題時,需要運用到 其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與技能,適當地使用 到新的問題情境上,可以透過解題訓練與 培養學生有能力和自信解決非例行性問 題。 例如: TIMSS 泊的數學評量試題M032046

:

若 y =

3x

+

2 ,則 x 可以如何用 y 來表 達? (選項後有*表示為正確選頃。)

A.

x

=

-

y-2

*

B

x=y+2

-C.

x= 主 -2

D.

x= 主 +2

3

此題為培養學生逆向思考與運算的 能力,李源順等人 (2009) 的研究指出此題 要求學生利用逆運算用 y 表示 x 的式子, 這對常使用 x 來表示 y 的學生是比較不熟 練的,或是不易了解題意而無法作答,因 此答對率只有 47.7% '有些偏低。由此可 知,教師在教學或是出題時,應、多提供非 例行性問題給學生鍛練解題的機會,但是, 非例行性問題經常出現後,解題者熟練了 後也就不再是非例行性問題了,所以研究 者認為例行性與非例行性問題是相對的, 不是絕對的 o 因此,研究者所設計的數學解題能力 量表題目以非例行性題目為主,均是學生 不熟悉的問題情境,也就是看到題目時, 無法立刻知道解題途徑,須花較多的時間 思考,題目雖然在所學的教材中較為陌生, 但其所需要的數學概念,卻是學生已經具 備的。

三、題目訊息多元,設計複選題以

判斷學生對題意與結構的掌握

Moses

,

Bjork 和 Goldenberg (1 990)建

(5)

圈中數學解題能力量表編製之理念 知的訊息?那些是未知的訊息?哪些是答 案中的限制?改變題目中的己知、未知、 或限制,是否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這些 多元的訊息要正確掌握,才有助於解題成 功。 再者,因為在非例行性題目中,是學 生不熟悉的問題情境,需要統整並運用已 有的數學知識,將題目的訊息與既有的概 念融會貫通,因此題目會透露出較多的解 題訊息,也因為學生較不熟悉此類型問題, 才能引發學生一連串的解題歷程,例如重 組資料、發現關條、簡 f七問題以及歸納推

理等等。所以在「了解題意」階段,研究

者設計複選題讓學生思考題目的解題關 鍵。 研究者舉例來說明(選項前有*表示為 正確選項)

:

例題:爸爸有一筆錢一共 y 元,分給兒子 甲、乙、丙三兄弟,甲先拿了全部

的一半又 30 元,乙拿剩下的三分

之一多 5 元後,最後剩下的給丙, 則丙拿多少元? ※根據題意,下列描述何者正確? (複選) (A) 甲所拿的錢用 y 來表示為

小一仙。

(B) 乙所拿的錢用 y 來表示為 為 叭拯丸 ,貴 的 論學

$咒 , 91 走。 i

元拿所

份錢到

+tv 一 Y 叫 ny --3 甲 l-2 rs ﹒‘、、', •• 、、 、 -y

c

rs-K

*

*(D) 由「乙拿走剩下的 j 多 5 元」

這句話可知,丙拿剩下的;少

5 元。 此例題關於「了解題意」階段的設計,

在於分別判斷甲乙兩人所拿走的錢數,以

及乙拿走剩下的錢後,且又判斷丙可以拿

到剩下多少錢,有了上述的關鍵才能進行 解題。因此,在非例行性問題中,題目訊 息多元,設計合適的選擇題可以考驗學生 判讀題意的能力。

四、避免學生解已熟習的非例行性

問題,以對等的同構試題為複

本試題

對於數學文字題, Reed(l 987) 指出與

某一試題故事情境相同,解題程序也相同 的試題,則此兩題互為等價 (equivalent)試 題;與某一題故事情境不同,但解題程序 相同的試題,此兩題互為同構(i somorphic) 試題。 並且舉例如下, A 題:一個小型管子 可在 12 小時內注滿油罐,一個大型的管子 可以 8 個小時注滿,如果同時使用兩個管 子加滿油箱,需要多久的時間? B 題為:一個小型水管可以 6 個小時 內注滿游泳池,一個大型的水管可以 3 個 小時注滿,如果同時使用兩個水管注水, 需要多久時間? 因 A 題與 B 題故事情境相同且解題程 序也相同,故此兩題互為等價試題。

(6)

C 題為:湯姆開車至比爾家需 4 小時, 而比爾開車至湯姆家需 3 個小時,若他們 同一時間離開自己家,開往對方家,則他 們需要多久時間才能相會? 因 A 題與 C 題故事情境不同,但解題 程序相同,故此兩題互為同構試題。透過 上述題目的設計概念,研究者建議盡量嘗 試以對等的同構試題為複本試題。在教師 施測正本試題作為評量,可以由測驗的結 果,了解學生的學習程度,然後再經由複 本試題的評量,測驗學生學習的成果來判 斷教學目標是否達成,亦能檢視教師的教 學成效是否需要做調整。

五、評估「了解題意」與「擬定計

畫」對「執行計畫」的重要性

Lester 和 Kroll (1996) 主張,學習的評 量的內容理應傳達甚麼是重要的訊息。叉, 既然 Polya 強調「了解題意」、「擬定計畫」、 對成功解題的影響,因此,為了探討「了 解題意」與「擬定計畫」階段的重要性, 研究者設計以下題目為例: 例題:爸爸有一筆錢一共 y 元,分給兒子 甲、乙、丙三兄弟,甲先拿了全部

的一半又 30 元,乙拿剩下的三分

之一多 5 元後,最後剩下的給丙, 則丙拿多少元? ※(1)根據題意,下列描述何者正啥? (複 選) (A) 甲所拿的錢用 y 來表示為

小心

(B) 乙所拿的錢用 y 來表示為 也得 益丸 , AS 的 剩

血文 94 , 走。'

元拿)川

訂錢到

+ZV 一 VJ4 月 VJ l-3 甲 l-2 i ﹒‘、',.、

c

rs ﹒、

*

*(D) 由「乙拿走剩下的;多 5 元」

這句話可知,丙拿剩下的?少

5 元。 (2) 下列算式何者能表示丙所拿的錢?

(A)

Y 一小 -30)一少忱。

(B)

Y 一恥30)一 (jy+忱。

2 .1

*

(C) 一(-:-

y - 30) -

5 元。

3 '2

(D) 小一排(jy+忱。

(3) 根據題意,請問丙拿多少元? '、 d 司、 M VJ

l-ro

..

F

A

ia 、 '、 d 勻

J-vw

l-3

..

F

B

ra-、 * z 、 ν 勻 J』

+

VM

I-3

、‘, F

C

', .. 、 '、 d 吋/-VM

I-ro

、‘,',

D

i ﹒、 第(1)題「了解題意」階段,所設計的 選項是以試題內容中學生概念容易混淆或 能否正確掌握題意為主,測驗學生能否完

(7)

圈中數學解越能力量表編製之理念 由表中數據可知道,第(1)題全對且第 (2) 、 (3)題對共 141 人,第(1)題錯且第 (2) 、

(3)題對共 11 人,可得知若第(1)題全對(即

能完全了解題目敘述的人) ,則第 (2) 、 (3)

題能答對的能力會比第(1)題無法全對的 同學較佳,因此第(1)題全對影響到整題得 分的關鍵;雖然如此,值得深究的是第(1) 題全對,而第 (2)題錯誤及第 (3)題也錯誤的 學生竟然有 70 人,表示此類型的學生在判 讀題意時,觀念是正確的,但是在「擬定

參、實作(編製量表)後的反思

研究者在編製量表並實際施測後,針 對實作後的結果,分成三項提出反思: 計畫」階段,也就是解題策略的規劃上, 無法整合先臂的數學知識於此題,因此「擬 定計畫」亦是學生解題歷程的關鍵。

在以往只著重第 (3)題「執行計畫」的

正確性,但由表中可知,第 (3)題正確的人, 絕大多數是掌握題意且解題策略正確的, 只有少部分是題意不夠清楚或策略使用不 對亦或是猜測,因此,可以知道此種題目 類型能深入了解學生在各階段解題歷程的 表現,教師更能掌握住學生的困難,引導 學生正確地學習。

一、選項中的訊息幫助題意了解?

還是造成閱讀困擾?

研究者所設計題目,以「了解題意」、

「擬定計畫」及「執行計畫」三步驟來分

析學生各階段性的數學解題能力。在「了 解題意」階段,了解題意能力較好的學生 可能利用各個選項關條,釐清解題的關鍵, 而選出正確的選項在「擬定計畫」階 段,解題能力較佳的學生可能因從題目的 選項中得到若干的有用訊息,有可能因而 選出正確的解題策略;相反地,閱讀有困 難的學生可能受冗長題目,造成認知的負 荷,分辨不清題目與選項的重要訊息,而 失去耐心向問題挑戰,進而造成解題失 敗。 傳統的成就評量往往只能測驗學生

242

130

第 (2)題錯 表 1 、各子題還項對錯分布人數表 人數合計 第 (3)題對

141

第 (3) 題錯

19

第 (3)題對

12

第 (3) 題錯

70

第 (3)題對

11

第 (3) 題錯

17

第 (3) 題對

21

第 (3) 題錯

81

第第 (2)題對

(1)

題 全 對 全了解題意,且設計為複選題,學生須全 對才算完全了解題意;第(2)題「擬定計畫」 階段,將各種解題策略算式以選擇題呈現, 讓學生判斷哪個列式是正確的,以測驗學 生擬定計畫的能力;第(3)題「執行計畫」 階段是對應到第(2) 題所選的答案計算出 的結果,所以第(3)題的設計是評估學生執 行計算的能力。三個子題選項對錯分布如 衰 1 (施測樣本是選自嘉義縣市公私立國中

三年級學生 372 位)。

第第 (2)題對

(1)

題 錯第 (2)題錯

(8)

的解題結果,但透過本研究所設計的試題 題型可以測驗學生各階段的解題歷程,發 現學生的解題困難可能在哪個階段,並透 過學生的錯誤選項,教師可以推測其解題 想法,做為改善教學的依據,且可再透過 複本試題來評估學生學習的結果是否有所 改善。

二、設計「驗算與回顧」的子題,

以評量學生的監控能力 雖然研究者以 Po1ya 的解題歷程做為 分析學生解題的向度,但研究者未設計「驗 算與回顧(looking

back)

J 階段之試題,以 檢驗學生是否能應用相關解題技巧來驗證 自己的答案。日後,如能設計此階段之子 題,數學解題的量表將更完整,I 以 Po1ya 的解題歷程設計的解題量表」可算是未來 的研究機會。 三、設計同構試題難度很高,可以

當成下個研究題材

理論上正複本的試題設計,要考慮難 度是否相當。題目中故事情境相同容易喚 起學生解題的舊經驗,複本中故事情境與 正本類似,其實是再次解相同的問題,已 不算是解題了。研究者認為難度是否相當, 主要取決於問題的結構是否相同,不在於 問題中的故事情境。而設計結構相同、問 題情境不同的同構試題並非容易,命題者 要考慮、要研發這類型的試題須投人更多的 資源與心力,才能使試題更臻完備。

致謝

本研究獲得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補 助,計畫編號 NSC

98-2511

.

S-415-003-MY3

'特誌申謝。文中所提論點屬於 二位研究者的意見,並不代表國科會的立 場。量表施測期間蒙多所學校師生的幫忙, 在此一併廠謝。最後,廠謝二位匿名審查 委員的寶貴意見,使本文更臻完善。

參考文獻

李源順、王美鋼、蘇意雯、陳↑台仲(2009) 。

畫灣學生在 TIMSS 的數學表現及

其毆示。研習資訊,

26(6)' 61-71

0 林碧珍 (2001) 。協助教師實臨學生數學學 習歷程檔案之行動研究。新竹師院 學報,

14 '

163-213 。 陳怡靜 (2012) 。九年級數學解題能力量表 之編製。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嘉

義大學數理教育所,嘉義。

教育部 (2008) 0 97 年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一百學年度實施)。台北: 教育部。線上檢索日期: 2012 年 4 月 18 日。網址 的tp://www.edu.tw/.ξje!content.

aspx?

site content sn=15326

黃敏晃(1990) 。規律的尋求。台北:心理 出版社。 黃敏晃(1991 )。淺談數學解題。教與學,

23 '

2-15 。 劉秋木(1 996) 。國小數學科教學研究。臺 北:五南。

Barba

,

R.

H.

(1

990).

Problem

solving

pointers.

Science

Teacher

,

57

(7),

32-35.

Kilpatrick

,

J.

(1

985).

A

retrospective

account of the past 25 years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In E. A. Silver

(Ed.)

,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al

problem

solving

Multiple research perspectives (pp.

1-15).

Hillsdale

,

NJ

:

Lawrence

E

r1

baum Associates.

(9)

Lester

,

F.

K.

, &

Kroll

,

D.

L.

(1

996).

Evaluation:

A

new vision. In

D.

V.

Lambdin

,

P.

E.

kehle

,

&

R.

V.

Preston

(Eds.)

Emphasis

on

assessment: Reading from NCTM's

school-based

journals

(pp.

3-8).

Reston

,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Mayer,

R.

E.

(1

992).

Thinking

,

problem solving

,

cognition

(pp

.458-460). New York:

Freeman.

Mayer

,

R. E.

(1

992).

Thinking. problem

solving

,

cognition

(pp

.4

58-460).

New York: Freeman.

Moses

,

B.

,

Bj 。此,

E.

, &

Goldenberg

,

P. E.

(1990).

Beyond

problem

solving:

Problem posing. In ]. T. Cooney

,

R.C. Hirsch (Eds.)

,

Teaching and

圈中數學解越能力量表編製之理念

learning mathematics in the 1990s

(82-91).

Reston

,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1989).

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for

school

mathematics.Reston

,

VA: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Polya

,

G.

(1

945).

How to solve it.

Princeton

,

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olya

,

G. (2006)

0 ,j;:磨席盧(蔡坤憲譯)。

台北:天下遺見。(原著出版於

1945) 。

Reed

,

S. K.

(1

987). A structure-mapping

model for word problem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在 第一講的開始, 我們就明確地指出: 線性代數是研究線性空間, 即向量空間、 模和其上 的線性變換以及與之相關的問題的數學學科。 這一講中,

[r]

面對國文這個科目,需破除以往熟讀 課本 ,就能考好的觀念。國文模擬考大部分的 考題都是 閱讀題 ,注重閱讀能力及理解而非國學常識 ( 佔極少數 )

 1932 年提出李克特量表( Likert Scale ),是一種 心理測量量表,通常用於問卷設計,為目前最受調查 研究者廣泛使用的測量方法.

4.以年資辦理國民小學教師加註英語專長證書者,以本參照表為採認依據,不在本參照表之

觀念學習一 速率公式的變化 對應能力指標. 6-n-08

整數數量乘以分數, 理解為將整數(例如: 9個) 數量按分母(例如: 3)均分, 並按分子(例如: 1) 取多少份,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