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教育無所不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教育無所不在?"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本文原刊於詹志禹、鄭同僚、楊順南(2000),探索教育(第五章)。台北:台灣書店。

教育無所不在?

詹志禹(1999/02/12 ) 一般人想到「教育」都只想到「學校教育」,其實,學校只是一個較正式、較 專業、較系統化的教育場所,學校之外尚有家庭與廣大的社會,其所施行的教育雖 然較非正式、較不專業、較缺乏系統性,但施教時間更長久,影響力更深遠。從終 身教育的觀點,再綜合家庭、學校、與社會教育的觀點來看,教育確實無時不在, 也無所不在。

第一節 家庭如何影響孩子?

大部份人都會成為父母,但大部份人都沒有事先學習如何做一個好父親或好母 親,其實這是人生最重要的知識。

一、

父母婚姻關係如何影響孩子?

父母婚姻關係可能包括:和諧、冷漠、爭吵、暴力等各種型態;父母關係和諧, 孩子較能健康、快樂地成長;父母關係冷漠,孩子較缺乏溫暖與安全感;父母關係 經常爭吵,孩子可能變得焦慮、退縮;父母關係若有暴力相向的情形,孩子可能生 活在恐懼當中,並可能習得以暴力或攻擊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其實製造更大的問 題)。 婚姻關係就像一個人的身體,再好的身體難免偶而也會感冒,再好的婚姻關係 難免偶而也會有爭執,但父母應儘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執,爭執時應儘量對事不對 人,絕對避免人身攻擊、避免暴力,完全要以理性解決問題為導向。若問題沒有真 正解決,父母之間維持一種虛偽的和諧,孩子很敏感、很容易察覺出來,在家庭中 仍然不可能真正地快樂。 在家庭中不快樂的孩子,在學校較容易適應不良。 父母的婚姻關係也可能影響到孩子在長大之後對婚姻的態度與看法,有些人不 願意結婚,只因為他(她)看到自己父母的婚姻並不幸福。 (思考與討論:每一對夫妻結婚之前,是否都應該先上幾堂課,學一學婚姻關係中 的相處之道,才能拿到「結婚執照」?)

二、

父母的期望如何影響孩子?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會變成孩子的壓力,使孩子充滿挫折感,因而放棄努 力;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低,會使孩子低估自己的潛力,而顯得努力不足或成就不 足;父母的期望水準最好設定於:比孩子所能表現的水準再高一點點;具體而言, 父母在一百次的期望當中,大約有八十五次的期望水準應提供給孩子成功的機會, 剩下的十五次才提供給孩子失敗的機會;如此的期望設定方式,較能幫助孩子建立 自信與自尊,同時幫助孩子發現挑戰、克服困難、自我成長。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應以孩子的幸福為最大考量,不應以自己的私心為主要考量 。有些父母不顧孩子的健康與能力,嚴格要求孩子考高分或考上好學校,為的只是 讓自己有面子或能拿孩子的學業成就來向親戚朋友炫耀,這種心態是把孩子當作滿 足私欲的工具,應為天下父母所不恥。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應考量孩子的意願。有些父母希望孩子當醫生,但孩子想當

(2)

文學家;有些父母希望孩子繼承父業,但孩子想另闖天下。有些孩子委曲順從父母 的期望,讀了自己不喜歡的科系或選了自己不喜歡的生涯,結果愈讀痛苦、愈走愈 後悔,到頭來一事無成。人只有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時,才會有高度的動機,也 才可能成功。 父母對孩子的期望應考量孩子過去的表現,拿孩子現在的表現與過去的表現相 比,鼓勵他(她)進步,儘量避免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也要避免拿兄弟 姐妹之間來互相比較,以免造成惡成競爭,破壞友誼或甚至摧毀親情。

三、父母的人格如何影響孩子?

就價值觀、道德觀、以及生活習慣等各方面的教育而言,言教絕對不如身教, 直接說教絕對不如人格的潛移默化,因為「行動比語言的聲音更大」,而直接說教 容易引起抗拒,潛移默化卻讓人在不知不覺間逐漸改變。這個道理對家庭及學校教 育而言都是一樣。 父母的人格如果能夠為孩子所欣賞、能夠贏得孩子的尊重,那麼,孩子就會在 不知不覺間接受父母旳許多價值觀與道德觀,並模仿父母的許多生活習慣。反之, 如果父母的言行不一致,那麼孩子就會認為父母虛偽,或認為父母是偽君子,此時, 孩子即使仍然接納或容忍父母,但不再相信父母,所以,父母親的語言將喪失任何 教育效果。更嚴重的是,如果父母的人格在孩子的心目中破產,那麼孩子就會厭惡 父母,導致親子關係日趨疏離或惡劣,此時,父母的人格可能對孩子產生反教育的 效果。最嚴重的是,如果父母犯罪或具反社會型人格,那麼,孩子有可能成為父母 犯罪的對象,此時孩子對父母的感情會變得極端矛盾--既愛又恨,他(她)可能 模仿父母的犯罪行為,同時又憎恨自己的家庭(包括自己),這是最不幸的孩子。 (思考與討論:刑法當中是否應該禁止某些罪犯擁有孩子?或剝奪他(她)們的親 權、監護權?) 三、 父母的管教態度與策略如何影響孩子? 父母管教孩子的動機通常是良善的,但如果態度或策略不對,往往會帶來反效 果。天下間,有太多的父母經常在抱怨:「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結果孩子 不但不領情,反而對我大吼大叫」,這種「父母灰心,子女傷心」的連續劇,在我 們的社會中幾乎不曾中斷過。 父母的管教態度有三忌:第一,忌「冷漠、忽視、疏離、拒絕」的態度,這類 態度可能容易造成孩子缺乏設身處地體諒他人以及愛人的能力;第二,忌「過度嚴 苛、專制權威、好用處罰」,這類態度可能容易造成孩子憤恨、反抗、陽奉陰違、 喜好攻擊,也可能造成孩子害怕、退縮、缺乏自信、人際閞係不良;第三,忌「前 後矛盾、父母紛歧、缺乏原則」,這類態度讓孩子抓不到規範、摸不到原則、茫然 無所適從,非常不利於價值觀或道德觀的學習。 從正面來說,理想的父母管教能度大致上是這樣的:心中有愛且要擅於表達, 民主尊重但要謹守原則,前後態度要一致,雙親之間的態度也要一致,多鼓勵正面 行為並製造親子相處時的快樂氣氛。 至於策略方面,首重溝通技巧。溝通技巧的第一步是「傾聽」的技巧,第二步 才是「說話」的技巧,會「說」不會「聽」的人並不懂得什麼叫「溝通」。傾聽是 發自內心的關心,是發自聽話者對說話者高度的興趣與尊重;會傾聽的人都有一顆 開放的心靈,不會驟下判斷,不會隨意打斷;會傾聽的心都有一種多元的思考,會 設身處地理解別人的內心世界;會傾聽的人都有一種平等的心態,不會耍成人權威 (「囝仔人有耳無嘴!」)、耍年紀權威(「我吃過的鹽巴比你吃過的米還

(3)

多!」)、耍父母權威(「我是老子,你是小子,你聽我的!」);會傾聽的父母 容易成為孩子的朋友。 至於父母說話的技巧,首重「保護孩子的自尊」,不要當眾批評孩子,在私下 糾正孩子的行為時也不要嘲諷孩子;如果孩子犯錯輕微而已知錯誤時,不必說破它; 如果孩子犯錯輕微而不知錯誤時,可以用間接或暗示的方式提醒之;如果孩子犯錯 嚴重,不管他(她)知不知覺,父母可以用嚴肅的態度表達自己的感受。父母與孩 子雙方都切忌在情緒不好(尤其是很生氣)時溝通,因為此時所說的話語很難控制、 很容易具攻擊性、很容易刺傷對方、很容易愈演愈烈;情緒不好時最好互相避開, 另選適當時機(平靜、快樂的時侯)再來溝通。 擅於溝通的父母,不但容易解決親子衝突而且會將父母親的影響力發揮到極致。 更重要的是,孩子從父母的身上也學得如何用理性、溝通的方式來解決人際關係方 面的問題,並且學得如何尊重別人。 第二節 家庭與學校如何互動? 一、 家庭可以完全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嗎? 傳統上,許多人一聽到「教育」總是直接聯想到「學校」,甚至將「教育」等 同於「學校教育」;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父母因為太忙、太懶或自覺教養孩子的 能力有限,而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但是,可能嗎?許多父母可能沒有 發覺: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是一個揮之不去的歷程,當父母在推卸責任的同時,即已 顯示出對孩子較為冷漠、疏離的態度,而這一個態度對孩子的負面影響將因父母放 棄教育責任而增強。 沒有錯,學校的主要功能在教育學生,而家庭的功能較為複雜,教育下一代只 是當中的一種功能,但只要有子女,教育下一代就是家庭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是父母的天職,是父母的權利、義務與責任。 事實上,有許多證據顯示,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可能超過學校教育的影響。 例如,渥克( Walker,1976 )的研究顯示,造成學生個別差異的因素當中,家庭背 景的差異遠重於教師差異及校別差異。又如,布魯姆(Bloom,1981)在研究過22個 國家之後發現:家庭環境是影響學生在校學業成就的最有力因素。最後,克魯姆 ( Krumm,1994 )在整合許多研究之後發現:父母親本身如果經過良好的親職教育 或訓練,他們對孩子在校表現的幫助遠大於許多學校因素(包括班級氣氛、同儕教 導、教師期望、新課程、能力編班、班級大小、編序教學、開放教學等),其中唯 一例外而影響力較強的學校因素是「家庭作業並給予更正」。 為什麼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力這麼大?原因很多,包括下列數點: 首先,從零歲到十八歲之間,孩子在家庭的時間總和可能遠多於在校時間的總 和;根據葛洛(Graue,1983 )的估計,在這一段年齡之中,孩子在校外與在校內的 時間比大約是六比一;尤其在學前階段,孩子幾乎整天在家。其次,即使就已上中 小學的孩子來看,一年之中,孩子在校外的時間(包括每天上學前與放學後的時間、 假日、以及寒暑假),仍然遠多於在校內的時間(不到二百天,每天約為八小時)。 而這些所謂「校外時間」,大部份是包含家庭的時間以及父母所能安排的時間。 第三,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對一或甚至是二對一的教育,而老師對學生的教 育通常是一個老師對四十幾個學生,父母的影響力當然來得強。 第四、父母對孩子的影響通常是透過自然的互動,而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通常是 透過直接的教導;根據研究,自然的互動比直接的教導來得更有效、更具影響力。 第五,父母是孩子的重要他人,是孩子非常在乎的關係人物,他們在孩子心目

(4)

中的重要性通常超過教師甚多,因此,父母言行對孩子的影響力也就較強。 第六,父母是不能更換的,所以,家庭教育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都相當持久、穩 定;教師是經常在更換的,甚至不同科目有不同教師,所以,教師的影響力較為斷 裂、分散。 總之,父母對孩子的影響是無所逃於天地之間的,其影響力甚至可能超過教師 的影響力,因此,父母幾乎沒有任何藉口可以把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而且, 即使有藉口,在實質上也做不到。 二、學校可以拒絕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嗎? 學校存在的主要目的是教育學生,使學生更好,但是前面又已說過,父母(或 在家中替代親職的人)對孩子的影響是不可避免且相當巨大,因此,學校必須取得 學生父母的協助和分工,教育效果才不致於彼此抵消;尤其重要的是,學校必須取 得學生父母的密切合作,教育效果才能相輔相成。 從法律旳觀點來看,父母對未成年的孩子具有監護權,具有保護、教養孩子的 義務,並且必須以孩子的最大利益為考量(兒童福利法及少年福利法的共同精神), 這一固權利、義務、與責任,並不因孩子進入學校而消失;學校若無正當理由而拒 絕家長的參與,可能有觸法之嫌。當然,有些學校在拒絕家長某些型式的參與時, 一定會提出「正當理由」,最常見的「正當理由」是「干擾教學」。這就牽涉到 「家長參與權」和「教師專業自主權」之間的平衡,如何澄清界定這二種權利的內 涵,使其從可能的干擾關係轉變成實際的相互提昇的關係,非常值得進一步的思考。 簡單來看,在一般正常情況下,如果家長提出的要求只是:參觀學校、訪視孩子、 觀察教學等輕度參與,而學校仍以「干擾教學」為理由拒絕,則「干擾教學」很可 能只是個藉口;學校如果總是對家長關起大門,很可能有某些令自己自信不足的地 方,或有某些不足為外人道的地方,或仍有威權主義時代的「土皇帝」概念。 家長參與權的提昇以及親師合作的教育方式,是民主化國家不可避免的發展趨 勢,而且將以各種法律加以規範保護,並以各種組織加強運作;例如,在美國有龐 大的親師聯合組織;而在台灣,這方面的發展也在起步當中,若干教育改革團體所 推動的教學實驗(如過去台北市的「教學及評量改進班」及台北縣的「現代教育實 驗班」等)往往將親師合作列為重要的改革目標,台北市議會並已通過「中小學校 學生家長會設置辦法」,使家長會得以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社團,並派員參與學校 的校務、教務、訓導、輔導等會議,尤其是家長會當中的基石──班級家長會── 將負有「研討班級教育與家庭教育聯繫事項」及「協助班級推展教育計畫及提供改 進建議事項」等任務,將與班級導師及任課教師的關係非常密切。此外,立法院新 通過的教師法也明訂家長會可推選代表參與教師的遴聘。因此,家長參與學校教育, 在台灣已成為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學校無「法」拒絕,也無力拒絕。 二、 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方式有哪些? 根據國外的研究,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方式,依參與程度,從低排到高,大致 上有下列方式: (一) 配合學校的要求而活動,例如:配合孩子的家庭作業的要求而帶孩子 參觀旅行,應學校邀請而參加母姊會,應學校請求而幫忙圖書館服務工 作,等等。 (二) 參與學校課後的某些行政工作。 (三) 到學校班級中訪視。 (四) 做老師的教學助理。

(5)

(五) 與教師合作教育孩子,在家中也成為一個好老師。 能以上述五種方式參與學校教育的家長,都是較有信心的家長,可是五種參與 方式當中只有第四種及第五種方式對孩子的表現才有幫助,其中尤以第五種幫助最 大;學校若要提供第五種參與方式,則必須負起親職教育之責,協助父母成為一個 好老師。 台灣過去,家長很少主動參與學校教育,頂多透過家長會做做捐款的事,或被 動配合學校的要求而活動,但近幾年來,關心學校教育的家長愈來愈多,參與學校 教育的方式也愈來愈多,在台北市的小學,常見的方式包括: (一) 到學校當「愛心媽媽」(為免性別歧視,應改為「愛心父母」),擔 任交通導護、圖書館行政人員、教具室管理員等。 (二) 到學校輔助課外教學,包括在圖書館講故事、在放學後幫忙補救教學 (輔導低成就學生)、或在教師進行校外教學時協助教師維護安全與秩 序,等等。 (三) 進入教室內,擔任教師的助理,並偶而發揮專長,與教師協同教學。 (四) 幫忙輔導室,認養個案,對問題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以上前三種方式都相當好,但第四種方式則宜小心進行,因為個別輔導或諮商 工作,是一種相當專業的工作,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從事的,最好慎選學經歷較適合 此項工作的家長幫忙,並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進行,以免輔導不當,出現反效果。 三、 哪些老師會歡迎親師合作? (一) 能力強、有信心的老師比較不怕別人在場觀察教學,因而也比較願意 邀請家長參與教學。 (二) 心胸開放的老師,比較具有包容力與學習力,因而也比較歡迎家長參 與教學。 (三) 重視教室氣氛的老師,努力營造教室成為一個溫暖的家,因而也比較 歡迎家長進入教室、參與教學。 (四) 真正關心教育、關心學生的老師,比較願意花時間和家長溝通,甚至 訪問家庭,以求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配合。 四、 教師的哪此態度或觀念有礙於親師合作? (一) 對家長持拒絕的態度,總是將家長的參與視為干擾。 (二) 對家長持輕視的態度,看不起家長,認為所面對的家長是能力有限、 不懂教育的俗夫俗婦。 (三) 對家長持自卑的態度,看不起自己,因為班上學生的家長都具有高學 歷或高社經背景。 (四) 缺乏專業自信,害怕家長的批評。 五、 家長的哪些態度或觀念有礙於親師合作? (一) 仍活在威權主義的陰影之下,心中尚未給自己解嚴,害怕和學校的權 威(包括教師與行政人員)打交道。 (二) 不信任學校,害怕自己言行若有所不當,觸怒學校或老師,將對自己 的孩子不利;也不敢和學校談到自己孩子的缺點,以免影響老師對孩子 的印象。 (三) 對學校懷有敵意。 (四) 對學校持信任、尊重、但不參與的態度,雖然關心孩子的教育但僅止

(6)

於關心,沒有行動。 (五) 對學校持疏離、旁觀、監控的態度,「看你學校怎麼做?」 (六) 對教師的專業自主權不夠尊重,誤認為自己的學歷高於教師就是專業 知能高於教師。 (七) 沒有「家長參與權」的觀念,不知道參與學校教育是國民權利的一部 份,結果,讓自己的權利睡著了。 第三節 社會如何影響下一代? 一、 社區如何影響下一代? (一) 社區環境 社區環境對下一代的教育影響重大,這一點,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三遷家居的孟 母就已經體會很深了。然而,現代社會中的父母不一定比孟母幸運,許多父母雖然 深知社區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但囿於社會與經濟條件,卻沒有選擇社區的自由,也 沒有改變社區的能力,因此,我們的社會或許埋沒了不少「孟子」般的人才,許多 「可以為孟子」的青少年現在可能正在打電動玩具或飆車。 社區環境包括物理環境、心理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個層次。物理環境包括空間大 小、巷道規劃、建物形貌、公共設施等,心理環境包括鄰里感情、社區氣氛、社區 認同等,社會環境包括家庭類型、經濟結構、宗教信仰、社團組織及溝通管道等。 過去有不少實證研究發現,不良的社區環境容易孕育不良青少年,這些不良社 區環境的特徵包括:(一)物理環境方面:廢棄空屋及違章建築較多,公園綠地缺 乏,休閒育樂設施不足等。(二)心理環境方面:社區成員缺乏社區意識,對社區 採取冷漠、疏離、不關心的態度,鄰里相處不佳,社區難以整合。(三)社會環境 方面:特種營業場所(如舞廳、歌廳、黃色茶室等)林立,社區居民異質性及流動 性均高,組成份子複雜,酗酒、賭博、及失業者多,街角幫派也多。 (二) 社區教育 把教育溶入社區生活之中,使社區成為一個學習型組織(learning organization),讓社區中的居民不分男女老幼都能終生學習,這就是所謂的「社區 教育」。 實現社區教育的方式包括: 1. 學校社區化 傳統學校通常築起圍牆,把自己從社區中孤立起來,猶如海中的一座孤島。學 校社區化就是將學校逐步向社區中的居民開放,其進程包括:(1 )開放學校中的 設施給民眾使用;(2 )提供教育活動輔助民眾學習;( 3 )社區居民逐步參與學 校中的教學活動;(4 )社區居民逐步參與學校中的行政決策(如經費籌措、師資 聘任等)。開放的歷程必須妥為規劃以避免負面效果,並藉以教育社區民眾,例如: 開放學校設施後,民眾可能不知愛措、恣意破壞、或甚至危害校園安全,因此校方 必須制定一套辦法,使民眾能夠自己管理自己。又如:開放學校決策權之後,地方 民代或利益團體可能不當介入,因此學校或教育局必須制定一套辦法,以加強社會 大眾對決策歷程的監督。無論如何,學校社區化的步伐必須勇敢、穩定、審慎、堅 毅。 2. 建立社區學校 社區學校是由社區居民所主辦的,並以本社區的居民及子弟為主要服務對象; 所以,社區學校的經費由社區居民所負擔,人事權(包括師資聘任)由社區居民所

(7)

掌控,教學活動由社區居民所參與規劃,學校運作由社區居民所監控,學生入學則 以社區居民及其子弟優先。 3. 善用社區組織或機構 社區中有許多組織或機構皆適合於以教育民眾做為附屬功能,例如:廟宇頗適 於兼設圖書館及兼辦老人教育,社區圖書館頗適於推展讀書會,宗教組織頗適於開 辦哲學講座及推展服務工作,博物館適合辦科學教育,衛生單位適合辦健康教育, 其它還有基金會、功德會、志工團體、老人組織、企業單位等等,皆可發揮某種程 度的教育功能。這些團體如能互相聯繫、整合運作、必能發揮更強的非正式教育功 能。 社區教育融合了正式與非正式教育,使教育成為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分,使社 區成為一個很有活力的學習型組織,它不但能幫助個人終身學習,活出生命的意義, 也能幫助社區發展成為一個公民社會(civil society)。在一個公民社會裏,具有公 民資格的社區成員普遍享有參與權並共同分擔公共責任,社區成員會得到良善的照 顧,公共利益則受到優先考量,全體居民都有「生命共同體」的社區意識。 二、 休閒活動如何影響下一代? 一種活動如果具有下列四個條件,就可被稱之為「休閒活動」: (1 ) 這種活動讓人有輕鬆、享受的感覺; (2 ) 這種活動讓人有好玩、解放的感覺; (3 ) 這種活動不為某種外在目的,而是活動本身讓人覺得很有趣; (4 ) 這種活動讓人產生「很有意義」的感覺。 這四個條件都是主觀的感受,而主觀的感受則決定於活動的本質以及參與者的一念 之間。舉例而言,旅遊對很多人來講是休閒,但也有人旅行得很緊張或很生氣,也 有人以旅行為工作或為苦差事;再舉例而言,「工作」常被視為「休閒」的對立名 詞,兩者很難並存,但也有人輕鬆愉快地工作,視工作為享受,以工作為意義感和 滿足感的主要來源,此時,工作即休閒。最後,以學習活動為例,為考試而懸樑刺 股、椎心苦讀,當然不是休閒;若為活動本身有趣而愉快地享受學習活動,此時, 學習當然是休閒。但這一切例子並不是說主觀的認知便可以決定所有的感覺,事實 上,活動的脈絡與性質也有巨大的影響力,例如:在殺戮戰場上,生命如螻蟻的士 兵不可能視戰爭活動為休閒;在商業戰場上,惡性競爭的商家也不可能視交易活動 為休閒。換句話說,情境、脈絡、人際關係、目標結構、硬體設施、及參與者的創 造力,共同決定了某一個活動是否為休閒活動。 不良休閒活動(如飆車、賭博等)以及不良休閒場所(如部份電動玩具店、黃 色舞廳等),與青少年犯罪有很密切的關係。過去許多實證研究顯示:犯罪青少年 從事不正當休閒活動或娛樂的比例較一般青少年為高,一般青少年若經常沈溺於不 當休閒活動或場所,則他(她)們從事犯罪的傾向也會比較高。為什麼呢?可能的 原因包括:(1 )在不良休閒活動當中比較容易結交「志同道合」的損友,在呼朋 引伴的社會壓力或同儕壓力之下,比較容易因「責任分散」及「怕失面子」的心理 而犯下違法行為;(2 )在不良休閒場所比較容易形成幫派並產生衝突;( 3 )頗 多不良休閒場所由黑道人士所經營,他們刻意引誘青少年步上犯罪之路(例如:少 數電玩業者在冷氣機的送風口安裝毒品,以使打電玩者在不知不覺中吸入毒品而越 打越「過癮」、越打越「成癮」)。 從正面來說,良質休閒活動則能降低犯罪率,原困在於:(1 )它使參與者有 成就感、有自尊、也因此學會尊重別人,能「自尊尊人」的人通常不會犯罪; (2 )它讓無聊的人有寄託,讓想犯罪的人沒有時間犯罪;( 3 )它帶給人們快樂

(8)

與宣洩,而快樂與滿足的人不會想犯罪。 曾經有一個民間團體(都市人基金會)將一群曾經迷失的青少年組成一個合唱 團,教導他們作詞、作曲,並在適當的機會下安排他們到各大專院校為大學生演唱, 到各監獄為受刑人演唱。這一群青少年曾經因為吸毒、蹺家等因素而被教育體制排 除在外成為社會的邊緣人,但合唱團的活動讓他們重新尋回自我、擁有一個全新的 開始。 良質休閒活動的教育功效不止於幫助迷失的青少年找回自己,它也幫助兒童、 一般青少年及成人放慢生活的腳步、欣賞生命的過程、體會大自然的美感、領悟藝 術的心靈。休閒環境需要整體規劃,休閒設施需要充份提供,休閒素養需要從小發 展;只有這三方面妥善搭配,休閒的品質才能提昇;只有提昇休閒的品質,才能發 揮休閒的正面教育功能。 三、 大眾傳播如何影響下一代? 大眾傳播主要包括了電視、電影、廣播、報章、雜誌等,其中又以電視最為廣 泛,影響力最大。美國曾做過調查,發現青少年平均每天花費三小時四十分鐘看電 視,如果持續累積到十八歲時,估計看電視的時間是在校時間的二倍。國內的調查 研究也顯示,看電視是青少年最普遍、最主要的休閒活動,所以,有人戲稱電視為 「插電的嗎啡」。 大眾傳播是民主社會必備的工具,它的功能包括: (一) 提供資訊:如新聞、新知、廣告等。 (二) 提供娛樂:如音樂、電影、綜藝節目等。 (三) 提供教育:如空中教學、科學探索、及兒童教育節目等。 (四) 提供溝通管道:如民眾叩應、讀者投書等。 (五) 提供評論與監督:如新聞評論、政治評論等。 上述功能中大部份是正面的,但也同時產生了一些負面的影響。 國內有調查研究發現,犯罪青少年比一般青少年看更多的電視與電影。然而, 這不一定意含看電視或電影容易造成犯罪,也可能意含:犯罪青少年多半是學業的 失敗者,所以花較少的時間在學業上,而花較多時間在娛樂上;甚至可能意含:犯 罪青少年在家庭關係及人際關係上都較孤僻,所以選擇的娛樂也偏向較靜態的活動 如看電視或看電影。 可是,更有研究發現,少年竊盜犯與一般青少年在所喜歡的新聞種類方面有明 顯差異:前者比後者更喜歡看社會新聞(後者比較喜歡看體育新聞)。此外,還有 研究發現:犯罪青少年比一般青少年更喜歡看武俠片、暴力片。 美國的「暴力原因及其防治調查委員會」分析電視節目內容之後發現,商業性 的戲劇影片及卡通節目之中,八成以上充滿暴力。美國新聞週刊分析暴力節目之後 指出,大部份節目內容皆與嚴重的「奸詐」與「邪惡」有關,而且,「好人」濫用 暴力,並將暴力合理化,卻成為兒童及青少年崇拜的「英雄」。 大眾傳播對於犯罪行為的影響,可能是透過下列途徑: (一) 提供犯罪技巧的知識:新聞報導對於犯罪細節的描述以及戲劇影片對於犯 罪過程的設計等等,皆很容易成為歹徒學習犯罪知識的來源。過去國內發生 的重大刑案如白曉燕命案,歹徒的綁票手法即學習自電影「綁票追緝令」。 (二) 提供「以暴力解決問題」的示範:解決人際衝突的方法通常都有很多種, 例如夫妻間吵架了,解決衝突的方式包括:暫時避開、理性溝通、幽默化解、 請人仲裁、動之以情等等,但是,大部份電視節目(尤其是連續劇),為了 製造高潮、引爆情緒,都是以「丈夫一巴掌打在太太的臉上」做為標準模式,

(9)

這種刻板的暴力示範,一方面顯現編導者的腦袋貧乏,另一方面又教導民眾 以暴力解決問題,結果愈解愈產生更多問題。其它大部份「黑社會寫實片」 也都是教導觀眾以暴力解決問題,很少提供更妥善、更合理、更富創意的解 決方式。 (三) 提供扭曲的價值觀:透過影片、戲劇、小說、綜藝節目或布袋戲等節目, 大眾傳播常常或隱或顯地提供扭曲的價值觀,例如:貶抑女性的人格與尊嚴、 示範浪費資源、鼓吹功利主義且嘲弄道德、暗示「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 或隱含「這個社會是以成敗論英雄」等等。從閱聽者的角度來看,他們以為 藉此看清了「事實」,只有明眼人瞭解:這些「事實」是經過詮釋、選擇、 加工、誇大、扭曲或創造的結果,不是什麼「客觀的事實」。 (四) 提供錯誤的偶像:偶像包括影歌星真人、小說戲劇中的角色以及某些宗教 領袖等,這些偶像由於受到觀眾的認同,所以一言一行都受到崇拜者的模仿。 而陷於偶像崇拜中的觀眾則很容易接受偶像的暗示,很類似受到催眠的人接 受催眠者的暗示,一旦偶像的言行有問題(例如反社會),難免誘發一些犯 罪的傾向或甚至行為。 有些人為電視暴力節目辯護,提出的理由包括:(1 )暴力節目提供觀眾一個 宣洩情緒或敵意的管道,反而有助於降低暴力犯罪;(2 )並非暴力節目促使觀眾 產生暴力傾向,而是已有暴力傾向的人比較喜歡選擇看暴力節目,所以暴力節目是 無辜的。然而所謂「宣洩情緒或敵意」的觀點,是古老的佛洛伊德(S. Freud )學 派的心理分析觀點,早已被證明為錯誤而成為過去,至於暴力節目與暴力傾向者之 間的因果關係可能是互為因果,換句話說,已有暴力傾向的人可能比較喜歡選看暴 力節目,但其暴力傾向也可能因此而得到增強,結果就更喜歡看暴力節目,造成一 種惡性循環。 總之,大眾傳播對成人及對下一代都有很多正面及負面的影響,大眾傳播不應 該純談商業利潤,卻不談社會使命及道德責任,否則,必然造成「社會反撲」(尤 如「大地反撲」)。 (思考與討論:是否應該對暴力及色情節目進行管制?如何管制?誰有權管制?)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與其他 OECD 國家相比,澳洲的特點是 16 歲以上的青年較少繼續留 在學校,使其較缺乏能長期稳定留在職場的基本技能,因此,增加教

「倍思科學」教育系統,是由國內長期推動科學教育的專家學者和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共同規

4.6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 幼小銜接」一向都是家長和教育工作者十分關注的課題。從

在山上,課輔是一個媒介,有了課輔班,孩子找到下課可以 去的地方,也因為透過課輔,聯繫起部落裡大家的情感「山上的 孩子真的很皮,很難教……」、「……就算小孩問 ( 家長 ),他 們

價值觀教育須結合學校和家庭教育,學校與家長必須緊密合作,才能

將某位學生的座位調整到教室後方,但是該班導師未在第一時間通知家長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