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瘦,夠了!─一趟與身體和解的冒險旅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瘦,夠了!─一趟與身體和解的冒險旅程"

Copied!
2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許維素博士. 瘦,夠了!─一趟與身體和解的冒險旅程. 研究生:林毓凡. 中華民國一百年一月.    .

(2) 謝辭         這一刻,滿心感恩。 回首論文探究這一年半來的歷程,真是一趟充滿挑戰的奇妙旅程。不只要能 勇敢面對過往的生命經驗,生活的考驗也接踵而來;如果不是因為擁有滿滿的愛 與支持,陪伴與祝福,我想,我一定沒有辦法如此堅定的走到今天!謝謝你們! 讓我擁有更多的力量從這些經驗中學習,並因此變得更勇敢、更柔軟、更謙卑! 首先,感謝我的老師們:謝謝指導教授許維素老師,因為您的開放、彈性、 接納、理解和支持,我才可以這麼「自由自在」發展、學習,能夠接受您的指導, 是我的福氣!謝謝口委曹中瑋老師和成虹飛老師,因為您們的提醒與寶貴建議, 讓我擁有更多觀看自己、思考論文文本的不同觀點,使這本論文得以更「纖瘦」 的樣貌呈現。謝謝吳麗娟老師、張文哲老師等所有師大心輔所的師長們,謝謝您 們曾經在我學習路上給予的支持與滋養。 接著,感謝我的家人們:謝謝我的爸爸、媽媽、妹妹還有情人庫隆尼。如果 不是爸媽無條件的支持與接納,讓我無後顧之憂的讀到碩五,我想我無法如此安 逸的用自己決定的步伐前進。如果不是你們願意開放對話,跟著一起看見、改變、 欣然驕傲,我想我無法這麼順利向前邁進。如果沒有妹妹,我想我的人生一定沒 有辦法這麼美麗、充滿歡樂。謝謝你在我口袋空空的日子,掏腰包滿足我血拼、 享受的慾望。雖然現在爸爸生病了(爸爸在我口試前,因意外而造成腦幹出血性中 風),但是我們一家卻因此更緊密連結,相信不久之後,我們又可以手牽手一起去 公園散步。還要謝謝庫隆尼,my lover,不只帶給我愛情的滋養,協助我重新建立 正向身體意象,也在我論文探究路上給予許多支持和援助,擁抱我每一次的淚水、 抗拒與恐懼,甚至二話不說扛下繁瑣的校稿、 「協助論文瘦身」等工作;謝謝你們, 我愛你們! 感謝竹教大論文敘說團體:謝謝帶領老師成虹飛老師,謝謝玉薇、怡芬、欣 怡、佳慧、阿台、詩涓等所有團體的夥伴,因為你們,讓我在敘說的路上不孤單。 謝謝你們的分享與回饋,帶給我好多的感動與啟發,未來一起努力! 感謝師大心輔所的同學們:很高興在這專業學習成長的路上有你們陪伴,生 活的喜怒哀樂能一起分享,每一個不同的交會,都在我腦海中留下不同的記憶! 謝謝你們,更祝福你們!也要謝謝怡安、馨儀、麗萍、宇卿、宜靜、朱朱、怡秀 等的協助,因為你們,我才能安心順利通過口試,謝謝你們,不只陪我經驗碩士 生涯中不同的重要時刻,也陪我到最後一刻!還要特別謝謝可愛的 Yvonne,熱心 協助修改英文摘要,真是救了我一命! 感謝碩三駐地實習機構─中原大學諮商輔導中心:謝謝良玉老師、捷如老師、 I   .

(3) 秀玲老師、衛芳姐,以及小豪、香盈、玉玲、明明、雅鈴、惠蓉、怡菱、世誠、 偉暄等所有工作夥伴,謝謝你們曾給予的指導與協助,即便實習已經結束,依舊 可以感受到你們的關懷與照顧,真的足感心! 謝謝我的姊妹、好友們:謝謝欣容,常常要聽我 murmur,忙碌工作之餘還抽 空閱讀我論文初稿,特地北上和我討論論文架構。謝謝學伴小麥特地來參加我的 口試,還擔任場佈和照相手,沒想到大學畢業後的我們又再度成為「同學」了, 感覺真棒。謝謝玉珍、葉子,認識十五年的我們,可以一起走過人生這麼多階段, 真的很幸福。謝謝靜如一直默默為我加油打氣,讓我備感溫暖!謝謝阿川、鴻彬、 幸宜、小鵑、雅婷、依婷、杰倫、李威等眾姊妹、好友們,你們的關心與祝福, 我也都感動在心! 心中真的有好多好多的感謝,雖然無法一一寫上,但我衷心感謝每一位曾經 出現在我生命中的貴人,感謝這過程中的每一個經驗;生命雖然充滿挑戰,有時 甚至無常、脆弱的讓人措手不及,但也正是這一關接著一關的考驗,讓我們學會 愛、學會付出、學會感受、學會珍惜,謝謝你們!更祝福你們! 「各位,我終於畢業了!」. Claire 100.1.25. II   .

(4) 瘦,夠了!─一趟與身體和解的冒險旅程 中文摘要 這是一趟我與身體和解的冒險旅程! 過去,我和我的身體,因肥胖、對肥胖的焦慮恐懼而受苦十多年,這次,我 受夠了!真的「瘦夠了」!我想要停止繼續這樣追逐纖瘦的生活,希望拋下這讓 我不斷挫敗的美麗框架。 透過自我敘說,我開始面向自身,向豐厚的生命智慧學習。一切是從說自己 的故事開始,對我來說,率先揭露肥胖身體是如何在瘦身文化脈絡中尋找出路的 減肥經驗,是面對自己的第一步。為了更貼近「減肥行動背後的信念」 ,接著我進 一步回溯「我和身體」共同擁有的成長史,包括年幼時單純美好的記憶,在接收 家族親友比較回饋後的失落與自卑,以及肥胖身體如何繼續勇闖青春、校園的深 刻故事。 在回溯後,及結合閱讀文獻後的理解,我才驚訝發現:原來我的身體意象非 恆久不變,會隨著「外在身體的變化」及「接觸外境的不同」而形塑;而肥胖身 體意象,不僅和我的自我價值感交互影響,也影響我在各種關係脈絡中呈顯的姿 態;此外,再看我不間斷、積極投入的減肥行動,其實都是為了緩解內在的焦慮 與自卑,我以為「瘦,再更瘦一點」 ,將使我變得更好;最後,當重新以社會文化 脈絡觀點,再次理解我身體意象的形成與減肥經驗時,我發現原來我身體的價值 是在和社會互動後所建構,而我和大眾媒體互動距離的變化,從高度認同,質疑 憤怒,到思辨自主,也影響我如何觀看自己的身體;因為這不間斷的冒險、回溯、 面對與理解,協助我跳脫胖/瘦框架,學習接納、欣賞自己的各種樣貌與價值,並 開始思考:我與我的身體,該以何種姿態繼續存在?如何為身體營造一個正向、 滋養的環境;如何看見自己與社會環境脈絡的互動關係,同時又能學習展現個體 III   .

(5) 自主性,維持穩定的重心。 這是一趟發現自我力量、養成自我力量的珍貴旅程。感謝老天巧妙的安排, 這一年多來,我開始學習自主感受內在對身體的感覺,傾聽、回應身體的需求, 我明白原來讓身體保持在一個健康、愉悅、滿足的狀態,將會連帶使每天生活充 滿更多希望與歡樂!而這一路來探究、學習、實踐的經歷,也帶給我繼續向前邁 進的能量、態度和資源,我將更有勇氣繼續深入探索身體的其他故事及生命中的 重要記憶。 最後,也期待藉由分享,能讓更多人聽見各種多元的聲音,或觸動更多人有 勇氣說出自己的經驗,甚至帶動更多為自己起義、捍衛自己的行動。. 關鍵詞:自我敘說、身體意象. IV   .

(6) No More Pursuit of Being Thin! -An Adventurous Journey to Reconcile with My Body Abstract It was an adventurous journey to reconcile with my own body. For more than a decade, I struggled with my body weight and suffered from the fear and anxiety of being fat. I have had enough! I am going to end this pursuit of becoming slender and in doing so, hope to relief myself of this frame of beauty that has left me in frustration and agony. Through self-narrative, I began looking at myself, face on, turning to the bountiful life wisdom as the source of my learning. I began by divulging my own story and the first step to facing me was to reveal how I, and my shapeless figure, managed to survive in a culture with dire pursuit of being thin. In order to get down to the core of my motivations of losing weight, I rummaged through the memories that my body and I had shared through the growing years. Those include memories of innocent childhoods past as well as the disappointment and feelings of inferiority as my family compared me with others. Moreover, there were stories of a fat girl’s journey through adolescence and school years. However, after reviewing my own story and some other literatures, there were some surprising findings. I found that my image of my body would change with my physical change and the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 obese body image not only interactively influences my self-esteem, it also affects how I present myself in different social context. Further, from looking at my non-stop, aggressive weight loss plans, I V   .

(7) realized that I have done that in order to ease my anxiety and inferiority thinking that I would become a better person if only I am slimmer. Nonetheless, when I tried to understand the build-up of my body image and the experience of losing weight from the social cultural aspect, I found that I valued my body based on the outcome of my interaction with the society. How I value my own body was also changed by my interaction with mass media, which went from strongly agreeing to questioning, to being outrage and then to settling into forming independent opinions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it provides. The continuous process of adventure, review, confrontation, and understanding helps me to think out of the box of being fat or thin. I have thus learned to appreciate my various appearances and values. Also, I start to think how I want my body and me to be in the future; how I can create a positive, nourishing environment for my body; and how I will be able to draw a posi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myself and the artilleries of society and, at the same time, learn to display my independence and keep a steady mind. This is a precious journey of discovery and honing of the strength that lies within oneself. I thank God for the ingenious arrangement. In the past year, I learned to perceive my feelings towards my body, and listen to and response to the needs of my body. I realized that my everyday life would be happier and more hopeful if I stay healthy, happy, and satisfied. The whole experience of doing research, learning, and practicing also gives me the strength, attitude, and resources to keep moving on. Now, I have more courage to get to know more stories of my body, as well as other important memory in my life. Finally, I wish my sharing would inspire others to listen to different opinions, to be brave enough to share their experience, or even to do something to defend them. Key words: Body image, Self-Narrative VI   .

(8) 目. 錄. 謝辭……………………………………………………………………………………Ⅰ 中文摘要……………………………………………………………………………….Ⅲ 英文摘要……………………………………………………………………………….Ⅴ 目錄…………………………………………………………………………………….Ⅶ 圖次…………………………………………………………………………………Ⅷ 第一章 緣起…………………………………………………………………………...1 第二章 我的位置、企圖與探究實踐的方法…………………………………………9 第一節    先從「narrative」談起…………………………………………………..10 第二節    我和自我敘說:美麗的相遇,莫名的堅持……………………………13 第三節    我、我的企圖與回應…………………………………………………...22 第三章. 就說吧!誰怕誰!~揭露我跟身體的祕密故事…………………………...29. 第一節. 從未曝光的減肥血淚史……………………………………………….30. 第二節. 我和身體的記憶:從回溯家庭經驗說起.............................................41. 第三節. 肥胖身體勇闖青春、校園的成長經驗……………………………….59. 第四章. 深究記憶後,發現我身體意象的形成、流動與反思…………………….75. 第一節. 我身體意象的形成與流動…………………………………………….76. 第二節. 肥胖身體意象與自我觀感的交互影響及補償作用……………….....89. 第三節. 當愛情來臨時:肥胖身體在親密關係中扮演的角色…………….......94. 第四節. 隱微較勁的競爭:女孩兒們的胖、瘦、美、醜.........................................97. 第五章. 身體意象背後之我堅持實踐的減肥行動………………………………...107. 第一節. 從節食與暴食的循環中,看見「吃」對我的意義………………...109. 第二節. 運動,是為了向「卡路里」說再見?!…………………………...116 VII .  .

(9) 第三節 第六章. 到底為什麼要減肥?減肥經驗對我的不同意義…………………...125. 原來「我和我的肥胖身軀」被禁錮在唯瘦最美的社會建構中…………129. 第一節 「瘦夠了嗎?不是自己說了算?!」~原來我身體的價值是和社會互 動後所建構的………………………………………………………...131 第二節. 從我對媒體訊息高度認同、全身投入談起……………………….133. 第三節. 從開始出現不同的聲音談起:我對媒體訊息的質疑與憤怒…….143. 第四節. 我和社會、大眾媒體的新距離:成為具思辨、自主能力的閱聽人..154. 第七章. 現在,我和身體,「我們」走在學習實踐與轉變的路上………………..159. 第一節. 我和身體,我們已開始轉變................................…………………….160. 第二節. 你好瘦的光環~我如何覺知「我的身體」與社會脈絡的關係……..177. 第八章. 驀然回首,面向「懼」是我敘說探究歷程的最佳寫照…………………183. 第一節. 我的探究歷程………………………………………………………...184. 第二節. 站穩腳步‧展望未來………………………………………………….197. 參考文獻.......................................................................................................................205. 圖. 次. 圖 1 Claire 的自畫像(A)………………………………………………………………..2 圖 2 用在自我敘述時的再現歷程模型(賴誠斌、丁興祥,民 94)………………….20 圖 3 期待解開禁錮,找回自由的身心………………………………………………..23 圖 4 Slade(1994)的身體意象模式(廖柏雅、張少熙,民 93)………………………..80 圖 5 影響我身體意象流動的關鍵元素.........................................................................81 圖 6 我的身體活動發展階段………………………………………………………...117 圖 7 身體意象的社會建構…………………………………………………………...129 圖 8 我與社會文化、媒體互動之發展.......................................................................134 VIII   .

(10) 圖 9 Claire 的自畫像(B)……………………………………………………………...171 圖 10 Claire 的自畫像(C)…………………………………………………………….172 圖 11 我的敘說探究歷程圖………………………………………………………….184 圖 12 白玫瑰的力量………………………………………………………………….203. IX   .

(11) 第一章. 緣起. 站在鏡子前面,你看到什麼? 走出超商的自動玻璃門時,你看到什麼? 經過百貨公司的透明櫥窗前,你又看到什麼?. 每天,我們都有許多機會可以觀察自己, 有時是不經意的匆匆一瞥, 有時是很刻意的定定細看, 你看到什麼? 會特別注意什麼? 隨目光所及,腦中想些什麼?. 撇開那些透過反射而映入眼簾的影像, 你一定知道自己的模樣。 試著閉上眼睛, 讓腦海中自然浮現自己的容貌形體, 你看到什麼?. 1   .

(12) 這是我看到的…. 圖 1 Claire 的自畫像(A),畫於民國 99 年 1 月. 一切都是由我腦海中的這個影像開始。 這幅影像,是我的樣子,我腦海中的「我的樣子」 ,命名為「慘不忍睹的身體」 。 民國 99 年初,我第一次鼓起勇氣用小畫家把自己畫出來,那是我當時看到的「自 己」 。這幅影像儲存在我腦海裡十多年了,總會隨著我的體重變化而自動調整,通 常只有放大得更臃腫、壯碩,比例尺似乎缺少縮小的功能。弔詭的是,儘管體重 計向我宣布「你變瘦了」 ,不再是當年那個小胖妹了,我還是無法抹去這「可能已 不適用的影像」 ;甚至,別人看到的我,也漸漸地跟我眼中的「自己」不同了,這 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會有這個落差?為什麼不管對著鏡子看到怎樣的一個我, 我就是沒有辦法忘記以前那個膨脹的身影?到底該相信別人?相信自己眼中看到 的?還是腦海裡深深刻印的? 這幅自畫像出爐的一個多月後,某天我在家中整理所有成長階段的照片,才 2   .

(13) 看到身體膨脹、縮減的奧妙變化:看到自己在升國一前的暑假,體重暴增十多公 斤後所顯現的老態及面對鏡頭的不自在,從此拍照多是技巧性的側身或是只露顆 頭的躲在人後;直到高三那年,因被同學"推薦"(陷害)參加運動會女子組八百公 尺長跑,而在痛苦的課後密集訓練中逐漸變瘦,留下難得輕盈的畢業照;大一又 恢復為圓嘟嘟的小妞,每張照片都驚見我的壯碩與不成比例的下半身;到了大三, 因壓力事件而慢慢變瘦,並藉各種減肥行動持續往瘦的路上前進,終於在大五、 碩一時,擁有青春期以來最瘦的體重,進入我所謂的人生光榮時刻,留下許多笑 著比 YA 的照片;接著,碩二、碩三又出現我微幅復胖的身影,直到碩四寫論文這 年,又意外1瘦了十公斤;這之間真是「很嚇人」的變化!看著肥胖時期的照片, 一股不舒坦的感覺揪在胸前,「好肥!好蠢!好噁心!好醜!我怎麼會是這個樣 子?」這也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對自己的印象,一直都停留在肥胖巔峰期的樣 貌,就跟照片記錄的一模一樣!當我說著自己很胖,其實腦中閃過的都是那些時 候的樣貌,那個樣子太深刻了,導致有時會因此無法看到當下真實的自己…。. 一、我的疑惑 為什麼腦海裡的那幅影像,沒有隨著體重變化而改變?儘管體重計上的數字 已經不同,從外界所接收的回饋也不同以往,我卻無法甩開那影像的陰影,害怕 總有一天自己的「真面目」會被識破,於是,我小心掩飾真相,盡可能地避免重 回過去那無法遮掩的肥胖。 大五後,生活中最常出現的衝突就是:看著鏡子裡的自己,明明覺得還是很 胖,但是旁邊的人卻說不會,甚至覺得我很瘦,那我到底是胖?是瘦?我開始思 考也許自己一心奉行、渴求的纖瘦標準有些不對勁。更令我訝異的是,為什麼體 重變輕後的生活,沒有想像中自在美好?我還是處於備戰狀態,依舊對飲食、身 體、肥胖感到焦慮,好像藏了一個祕密在身上, 「不敢讓別人知道我還是覺得自己                                                         1.   會用「意外」兩字,是因這是我第一次沒有進行減重的企圖,也沒有刻意執行減重計畫,但體重 卻出現大幅變化(變瘦),這樣的結果真是我始料未及。  3   .

(14) 很胖,儘管變瘦了,還是很擔心復胖」 ,我依舊用嚴苛的標準監督著身體!似乎不 再只是體重計上的數字、不再只是別人怎麼看我,而是我怎麼看待我自己、怎麼 想像我可怕的肥胖。 體重計上的數字確實扮演很坦白的角色,除非故障,否則絕不說謊。然而, 對身體胖瘦的知覺是很主觀的,人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並隨著這主觀知覺而 產生獨特的想法、情緒。而我,有好長一段時間,都覺得自己胖得噁心,深感自 卑;「胖」照理說應是一個中性的描述字眼,「噁心」卻是我賦予這客觀現象的形 容詞,而「自卑」是在我的解讀下所形成的內在狀態。也因為絞盡腦汁地想甩掉 這樣的噁心、恐懼,我受了許多苦,我的身體受了許多苦。. 二、Proposal 雛形:希望藉由訪談,蒐集他人的故事來理解我的困惑 我的困惑,剛好碰上碩一下必修課程「諮商心理學研究寫作與專題評鑑」 ,課 程規劃每位同學都要針對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完成一份論文計畫。於是,我決 定從這最困惑的主題進行探索: 「為什麼儘管體重減輕了,我卻還覺得自己胖?為 什麼對於變胖有這麼高的焦慮?」我開始回溯過去成長經驗,看到自己因為變胖 而遭受的委屈,也注意到生活脈絡中的人們,身邊許多姐妹淘、親友、學生都為 了再瘦一點而吃盡苦頭,我感受到整個大環境瀰漫著瘦身風潮,我想了解:當瘦 身漸漸成為一種潮流,纖瘦才是美麗,人們會如何看待自己的身體、期待自己的 身體、馴化自己的身體呢?我們被告知什麼?又試圖讓自己符合什麼?模仿、複 製與傳遞間,到底增強什麼訊息,又犧牲什麼? 當時的題目為: 「瘦」夠了?─台灣七年級正常體重女生在瘦身文化下的身體 意象。我企圖藉由訪談去理解那些處於正常體重範圍卻對自己的體型感到焦慮不 安的女性(回應我當時的狀態),渴望傾聽他們是怎麼看待自己的身體?是懷著什麼 心情、態度在跟自己的身體相處?又是什麼影響他們高估自己的體型? 還記得我在課堂上報告完 proposal 的那天,在茶水間和班上同學 H 相遇,她 表示對於我分享的肥胖身體經驗很有感觸,邀請我可以嘗試跟我的身體靠近,她 4   .

(15) 說:「譬如說你可以摸摸你的小腹,告訴她,小腹阿小腹我好愛你喔!或是摸摸 你的手臂,就是你討厭哪裡,你就嘗試去跟她親近。」剛聽到時,我第一個想法 是「怎麼可能」?我多希望我的小腹趕快不見、手臂能再瘦一點,卻還要對她們 說愛、靠近?我沒辦法做到!但也在那瞬間發現:我多久沒有只是純粹的看著她、 欣賞她?我居然一點也不想擁抱我的身體! 當發現自己跟身體的疏離時,是感到莫名沮喪和難過的。儘管我一直都用很 嚴厲的眼光在審視她,用很嚴苛的態度在鞭策她,「要你瘦,是為你好」,我一 直以為自己是理直氣壯,也是最忠心的諫臣。直到,我驚訝的發現:我忘了怎麼 跟身體靠近!當我太習慣在鏡子裡看見懷疑、嫌棄、不滿、恐懼,我跟身體之間 早已卡著一堵厚厚的陌生。. 三、熱情揮舞「身體意象探索團體」的旗幟後:看見自己的匱乏無助 還記得民國 94 年 7 月回到母校桃園陽明高中展開大五實習,隱隱約約,校園 裡也盛行一股減肥風,小女生們不分年級都認真的說要減肥,常常午餐時間就繞 到我辦公室聊天,要不就到操場散步,設法避開教室各色不同的便當味,餓了就 喝白開水、吃代餐…,為了變瘦變美,他們願意忍受飢餓;這當中的他們,幾乎 都是標準身材,但也真的都不滿意自己,他們的心情我能理解,他們的舉動我也 曾力行過,但是當我轉換立場,以一個教師的身分、以一個旁觀女性的角色,我 充滿心疼,也疑惑著可以如何引導他們接納自己、欣賞自己的美。 我一直很在意自己的肥胖,也因自己不符合社會文化下的美麗標準而長期處 於焦慮中,並且花了好多力氣希望可以重新回到標準內。很奇妙,當我真的變瘦 以後,開始比較有勇氣向外境探頭,居然回過頭質疑這個標準,甚至想反擊,也 開始注意到在我的小小世界之外,那些和我擁有相似經驗的人們,原來不只我一 個人呢!我希望能帶著我的理解和專業訓練背景,試圖在他們那樣的歷程中給予 一些支持和一個可以喘息的空間。 兩年後,因緣聚會下,我得以招募團體的方式主動出擊,先後在兩所不同大 5   .

(16) 學2招募身體意象探索團體,實際接觸在校園場域中受此議題困擾的學生,並獲得 許多寶貴的經驗、學習與反思。其中,最大的反省是: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卻期 待可以在別人身上發生。還記得湘蘭3曾問我: 「你是這麼努力的希望讓自己變瘦, 卻又招募身體意象探索團體,期待帶領那些深受肥胖所苦的人能自我接納?你覺 得可以怎麼幫忙他們?是幫他們接受自己的胖還是幫他們變瘦」?這有力的面 質,讓我立刻看到這之間的矛盾,突然覺得自己好虛偽,頂著團體 leader 的光環, 高呼自我接納的口號,真實的自己卻只是躲在光環下的陰影罷了。但,這自掌嘴 巴的矛盾也正是我當時的狀態,我是真心希望可以帶領自己、成員鬆開對身體的 禁錮,讓身心擁有更多可能;但同時,我又忍不住想:這樣一個浴火重生的新目 標,到底是因為我努力迎合卻不幸失敗,所以找個台階下,合理化自己無法瘦到 理想中的完美樣貌,尋找一個可以讓自己舒適自在的新位置?還是本來就不應該 對身體賦予單一美麗標準?我來來回回在不同立場擺盪。 再看當初設計的團體目標,我看到自己的需求。「提供一個安全開放的環境, 協助成員自在傾訴、面對其對身體的焦慮。」─其實是我需要說出自己的經驗, 需要被傾聽,希望自己能勇敢正視綑綁我十多年的自卑秘密。 「協助成員能夠重新 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身體,跳脫社會文化的審美觀,學習重新接納、欣賞自己。」 ─這更是我的渴望。花了好長的時間與心力鞭策身體,就為了能甩開肥肉,結果 卻換來更多的焦慮與疏離,我受夠了,也真的「瘦」夠了,我希望能拋下這讓我 不斷自我挫敗的美麗框架!. 四、進入我的生命故事,解我的困惑 校園的實務經驗中,不僅讓我看到自身的需要,也更明白:也許同樣都有身 體意象低落的困擾,也許都重複某些辛苦的體重控制行為,也許都擁有許多非親                                                         2. 非常感謝呂依真老師,她是我碩二在台科大兼職實習時的督導,因為她的支持與熱情,這個團體 才有機會真的落實。此外,也感謝中原大學諮輔組,讓我在駐地實習時可以再嘗試規劃帶領。同時, 更要感謝這兩個團體的所有成員們,謝謝他們的參與、投入。 3   湘蘭是交大教研所教育心理與諮商組的學生,我在碩四進行論文探究階段時,接受她「女性負向 身體經驗之探究」的訪談。 6   .

(17) 身經歷否則很難被理解的心情,但是,我和成員們或其他人終究是不一樣的個體! 我無法真的理解他們的經驗,他們也無法說出我的經驗,更無法幫著我建立新的 身體意象!我明白,透過訪談他人的方式將無法解我自己的困惑! 我開始想要傾聽自己的故事,那些我和身體共同走過的日子。當我重新與身 體靠近、親密,當我對自身經驗有更多的覺察與理解,或許我所擁有的能量將會 不同。我是真心期待有那一天,期待能擁有「觀看自己」的新角度,擁有新的判 準,重建新的世界,並且邀請和我面臨相同困境的人們,相伴而行。. 7   .

(18) 8   .

(19) 第二章 我的位置、企圖與探究實踐的方法 阿花4說, 「敘說是一種相遇的知識,是人與人,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相遇的知識」。 何謂「相遇」? 「就是我為了對方,甘願用全身的投入,而踏上冒險的旅程」。 那,我跟自己相遇了嗎? 我該用什麼路徑跟自己相遇? 為了「自己」,我是否甘願用全身的投入,踏上冒險的旅程? 全身的投入一次吧!看看會發生什麼! 當我真的跟自己相遇了,我才有機會認識自己的真面貌; 當我真的跟自己相遇了,我才有機會循著相似的軌跡路徑和他人相遇。 我喜歡相遇這個詞,帶有美麗邂逅的想像空間。 (Claire─980712─研究日誌). 我豁出去的大聲宣示:「我決定用自我敘說的方式完成論文」。如果說,我和 我的身體已經因肥胖而受苦十幾年,那現在好好聽聽她想說什麼,也不為過! 然而,身為這本論文的作者,我知道我不能只是單純的站在「自己的位置」, 為自己的經驗發話;我同時也是一個研究者,不能只是利用論文的資源來關心、 照顧己身所關切的生命議題(研究問題),我還須憑藉「論文」這公開的文本,去呈 現自我探究、學習、實驗與實踐的歷程,正如夏林清老師(民 95)所提,「論文不是 理性的知識遊戲而是封棺傷痕悲慟轉化的情感復甦與認識深化的行動歷程」。 因此,我將在本章篇幅中說明我所選取的探究實踐方法,以更突顯我的位置(我 從哪裡出發),並說明我的企圖(我要往哪裡去、為什麼執意前往)。希望能幫助讀                                                        . 44.   阿花,乃指成虹飛老師,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而這段話乃是老師於民國 98 年 5 月 29 日行動研究/敘說研究工作坊會場的分享,讓我和「敘說」在浪漫的情境下相見歡。 9   .

(20) 者理解我是在何種知識脈絡下,從自身疑惑(我怎麼了)到促成行動(選擇書寫、 面對),並學習在行動中調整。. 第一節 先從「narrative」談起 你可能會問:什麼是自我敘說? 你可能會好奇:說(寫)自己的故事可以稱為一個研究喔? 你可能會思考:如果自我敘說可以成為學術研究論文,那它的位置、貢獻? 最後你可能會想知道:為什麼我要用自我敘說的方式來完成碩士論文?? ………………………………………………………………………………… 上述這些問題,我不只一次聽到別人問起,多半是來自身邊關心我的師長、 親友,多數時候,我覺得自己始終沒有表述得很清楚。事實上,我也不只一次問 自己,同樣的,我的內心有許多不確定與焦慮;直到進入書寫後期,開始閱讀相 關文獻,才逐漸多了理解、共鳴、恍然大悟與喜悅,我在多位學者的分享、論述 中,找到可以和這些日子以來的經驗相互呼應、參看的位置。 我試著說明如下: 在討論何謂「自我敘說」以前,我想先從「narrative」談起。 什麼是「narrative」?八○年代心理學出現敘說(narrative)觀點,是把「人」 當成統整性的隱喻,把「人」視為「文本」閱讀,是把「人」隱喻為「故事」(Bruner, 1986;Polkinghorne, 1988;Sarbin, 1986;Spence, 1982;Sullivan, 1990)。不過更 精確的隱喻,也可以說是把人比喻做「說故事者」 , 「自我」在說故事者的敘述中 被建構出來(丁興祥、賴誠斌,民 90)。 什麼是「narrative」?國內翻譯有「敘說」 、 「敘事」…等,我特別喜歡翁開誠 老師(民 91)的說法:用「故事(story)」來理解 narrative,當動詞時,就用「說故事」。 光聽到「故事」兩字,即勾起許多童年歡樂的記憶,中國民間故事、格林童 話、福爾摩斯、紅髮安妮…,那些鮮活的人物、情節曾帶著我遨遊不一樣的想像 10   .

(21) 空間,開展新奇的視野;所以當知道對 Bateson 而言, 「人類學家以及我們所有的 人都是在故事的廣闊場景裡,過著故事般的生活(蔡敏玲、余曉雯譯,民 92)」,我 的心情是有些興奮雀躍的,原來我也在故事裡?!我也正在說(演、經驗)自己的故 事?!呂格爾認為,人在說故事的時候,就會把自己的歷史性、歷史經驗與其中 種種存在的可能和核心關切點,都帶到語言上,說出來了。說故事基本上是一種 表白與說出人的歷史性的一種方式(沈清松,民 89)。 Byatt(2000)宣稱「敘說」對人而言,就如同呼吸和血液循環一樣重要。敘說滲 透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我們出生在一個敘說的世界裡,我們永遠被故事圍繞, 我們透過敘說而生活,並用敘說來描述我們的生活。也就是說,敘說不只是看世 界的方式,人們也透過敘說主動建構世界,我們就活在自己講的故事和別人講的 故事中(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譯,民 95;黃小玲,民 98)。而這樣的說法也與 Riessman(1993)相似:自然界和這個世界本身並不會說故事的,但人卻可以。人類 的行動和想像決定了哪些事情會包含於敘說裏,哪些則否,事件是如何被情節化, 以及事件的意義為何。個人是在個人的敘說裏,建構了過去的經驗和行動,用以 宣稱他們的認同,以及形塑他們的生命(王勇智、鄧明宇譯,民 92)。這也正如 Clandinin 和 Connelly 所言,生活─發生在我們或他人身上的─充滿了敘事的片 段,這些片段活化於故事裡的某時某地,並且以敘說整體及不連續性被反思與瞭 解(蔡敏玲、余曉雯譯,民 92)。 在不同學者的論述中,我理解到的「敘說」是神祕而又如此真實,仿若突然 看見自己身邊有許多像泡泡般的故事環繞,等著被發現、等著被訴說;而卸下神 秘面紗後,真實生活不也如此,已然發生的,是過去、是歷史,而等著發生的, 是未來、是待續的故事;透過相互敘說,我們一起經驗、共構「現在」 ,也在敘說 中,向彼此分享未曾一起參與的過去,然後展望未來。敘說,是一種溝通表述的 行為,是開放理解、拉近距離的方式,更是再次認識自己與世界的管道。 Riessman:「在訴說這個經驗時,我也在創造一個自我(self)─我想如何被他們 11   .

(22) 認識(王勇智、鄧明宇譯,民 92) 。」 敘說並非一成不變的。形成敘說的不只關於我們過去的行動,同時包括個人 是如何理解這些行動─也就是意義(王勇智、鄧明宇譯,民 92)。而隨著情境、互動 對象、甚至個人自身轉變,都可能再產生不同的理解,建構出不同意義。這樣的 變化,確實也發生在我的書寫歷程中, 「意外發現,對於同一個記憶經驗,我解讀 的角度出現轉變,真好,開始不一樣(Claire─980826─研究日誌)。」當時的我對 自己原本執著的某想法逐漸鬆動而感到喜悅。這似乎就如 Hall(1996)所說:認同不 是建立在固定的事物上,而是建立在一個不斷變動的過程當中,不是「我們是誰」 或「我們來自哪裡」的問題,而是我們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被如何描述,以及 我們如何描述自己(林耀盛,民 90)。 敘說,也不是一字不漏地交代已經發生的過去。在記憶的軌跡裡,那某一段 情節、畫面並非會原封不動地被提取、儲存、再提取,就像我一開始很擔心「自 己會不會像個受害者一樣,在文本裡重覆抒發不堪回首的肥胖經驗、對肥胖身體 的焦慮,最後再生硬的自圓其說…意義何在?」這是書寫初期不斷出現的自我懷 疑、阻力。對此,我認為胡紹嘉(民 91)在其博士論文中,整理書寫者在敘事過程中, 至少涉及的三個層面之一:「回溯(retrospection)」,可以幫助我及讀者有更多的理 解。他認為「回溯」並不是回到記憶中的某一個時刻與片段,因為「回溯」和「回 去」不同,回溯意味著書寫者敘說的當下總是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向時間維 度之間徘徊與反覆,考慮到彼此,並作出反應,這裡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不 是指自然時間上的先後,而是一種意識過程中的「思及」與「迫近」。儘管,書 寫之際永遠是「此時-現在」,然而「此時-現在」卻無法描述自身,一方面, 因為它仍然在持續與演變之中,敘事者僅能「說出」(tell)其當下的片段內容,卻 無法賦予它一個包含著起點與終局的結構來「敘述」(narrative)它;另一方面,當 敘事者能對事件與現象進行描述時,事件與現象即已成為「過去」,它被敘事者 賦予了順序和結構,故事裏的每一部份都帶著與結局有關的線索,呈現在人們面 12   .

(23) 前,我們因而能對它加以討論和評價(胡紹嘉,民 91)。而這與我書寫後期的心得相 似:與其說是回溯過去,不如說「它是正在進行的發生」,我已經不是當年的林 毓凡了,我站在現在的位置重新去理解過去的經驗,又因為此刻不間斷的敘說互 動中創造新的(現在的)經驗,於是交織影響著我的過去、現在、未來。 H.White(1989)曾言:「敘說的衝動本來就是一種天性」。若想說明一件事情是 如何發生的,敘說是不可避免地(王勇智、鄧明宇譯,民 92)。想想每日生活好像就 是如此,我們經驗,然後藉由敘說與外境互動、也再次理解,激盪中交織成更豐 富的生命故事,就好比,我雖然不認識蔡培元5,但在某個書寫膠著階段恰巧閱讀 到他的論文,重新喚醒我過去肥胖的記憶與失落,才燃起再次面對的能量,這是 因為他先開放自己的生命故事才有機會產生的碰撞。而此刻,我也正夾帶著敘說 的衝動,透過文字與你們(讀者)對話,邀請更多的可能。. 第二節 我和自我敘說:美麗的相遇,莫名的堅持 阿花說:「自我敘說的極致,是對自己生命的珍惜,對自己的愛的實踐。」 嗯,我想要為我自己走一趟,為了過去所有的壓抑和委屈走一趟。 為了感動自己走一趟! 為了自己,叛逆一趟! (Claire─980713─研究日誌). 民國 98 年 5 月 29 日,在「行動研究/敘說研究工作坊」的會場裡,我正式和 行動與敘說研究相遇了。在阿花賦予浪漫的意涵下, 「敘說是一種相遇的知識,是 人與人,在什麼地方、什麼時間相遇的知識」 ,我對「敘說概念」有一美麗、清楚 的雛形。那天,我也和自己相遇了。聆聽與會夥伴分享、開放其生命故事時,臉 頰上以迅雷不及掩耳速度掉落的淚水,告訴我那些感動、感同身受是來自於相似                                                        . 5.   蔡培元(民 97)。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 碩士論文。  13   .

(24) 生命經驗的碰撞,謝謝那些行動實踐者所引發的震盪,很真實,很深刻,也讓我 看見自己的淚水。 而這美麗的相遇,開啟了接下來自我敘說探究的旅程。起初,我無法回答「我 到底在堅持什麼」 ,只知道是這股堅持一直默默支持我前進,也引領著我尋找問題 的答案,自我敘說就像是一條清楚的路徑,提供我一個重新和自己靠近的機會6。 現在回過頭看,這股莫名的執著、未曾放棄,其實是源自內心深處想被看重、珍 視的渴望,是自己對自己的召喚。 我承認,一開始在國圖翻閱自我敘說式論文所勾起的悸動,讓我對「自我敘 說」的探究歷程懷抱著浪漫美好的憧憬;但同時,我也不斷思考(苦惱)著:到底什 麼是研究的本質?我要如何透過進行自我敘說式論文探究的歷程去學習何謂研 究,實踐研究?張氏心理學辭典中, 「研究」指採用科學方法,對尚未充分了解的 問題,進行系統性的探索,從而獲得解答並增添人類知識的活動(張春興,民 95)。 那自我敘說的探究路徑也可以稱之為科學方法嗎?又或者它有自己獨特的風貌? 在呈現我的敘說、學習、行動歷程之前,我將接續上一節的思考脈絡,用我 所理解的知識,試著回應最初的提問:什麼是自我敘說,自我敘說文本的特殊性(包 括社會位置、學術價值),以及自我敘說如何啟動轉變。 一、什麼是「自我敘說」 如果你想認識我,你得先知道我的故事,因為我的故事會告訴你我是誰。而 如果「我(I)」想認識我自己(myself)」 ,想要獲知我生命的意義,那麼我還是得先從 我的故事著手(McAdmas, 1993;朱儀羚、吳芝儀等譯,民 93)。 Crossley(2000)認為,個人敘事(personal narrative)其實就是一種故事(story)。在 這故事中,我們會試著將不同部分的自我整合成一個具有目標與說服力的整體。 個人敘事表徵了我們透過敘事來組織和建構個人生活的方式。一個成熟的個體他 得「先接受過去的經驗,並將過去的經驗做有意義的組織」 。因此,長大成人的我                                                        . 6.   我相信能夠貼近自己內在的管道有許多種,只是我剛好和「自我敘說」相遇,而且我把握這個機 會,並幸運地從過程中獲得、成長。 14   .

(25) 們就會利用敘事來檢視自己的生活。我們說出一套敘事內容,以便「理解自己和 他人的生活」 。透過敘事,我們會去定義我現在是誰、我過去是誰、未來我可能成 為什麼樣的人。因此,尋找生活中的意義就是去「創造動力性的敘事,使人類看 似渾沌不明的存在,顯得清晰可見且前後連貫(朱儀羚、吳芝儀等譯,民 93) 」。 Gergen & Gergen(1988)認為「自我敘說」乃指個體隨時間變化而對和自己有 關的事件之間的關係所作的陳述。其意思是個體在看自己的時候,除非把自己的 過去與現在連結在一起,否則將是荒謬不可解,因為理解的達成需要把事件放在 進行中與後續事件中的脈絡來看。因此,在發展一個自我敘說時,個體會想去建 立生活事件和生活事件間連貫性。個體會將生活事件理解成系統性的相關,而這 種故事的創造將可能為個人指出生活的意義和方向(邱惟真、丁興祥,民 88)。 當我說「我是以自我敘說的方式進行探究」時,指的是我透過書寫、與人對 話重新去貼近、回觀自身生命經驗,產生自我敘說文本,而這文本的形構將是一 個多層次螺旋循環不斷的歷程。即賴誠斌、丁興祥(民 94)將 Flick「再現歷程」修 改為「自我敘說文本三層再現理論」的循環歷程:其中,「經驗我」是指生命經 驗,包括未能言說的經驗及前理解;「文本我」是指將經驗我的文本化呈現,在 此特別指書寫形式;「詮釋我」指敘述主體像研究者一樣,把「文本我」詮釋理 解,將意義再歸入生命經驗的理解中,成為生命經驗的一部分。這個再現歷程是 種循環不斷的形構歷程,從字詞片段的自我言說可能就有這歷程發生,循環累積 到一整篇或一整本的自我敘述而形構出自我的樣貌和理解。 而這也呼應了成虹飛老師(民 98)所言: 「對於我曾經歷過的事,我會帶著某個 視框,選擇性地記憶並詮釋這些事件對我的意義,構成我這一生的暫時性故事, 也形成我目前對自己的認同,以及我既有的生存方式。它常常是片面的、壓抑的、 侷限的、偏頗的、糾葛的、斷裂的,我也因此活在一個困頓的狀態中。然而這個 暫時性的故事版本,是可以隨著新的經驗與新的視框而演化改寫的。經由敘說探 究,我們得以檢視這個暫時性故事的盲點,因而有機會重新去理解一個舊事件, 甚至重新理解一組、一系列的舊事件,並把曾經刻意忽略逃避的舊事件也納回它 15   .

(26) 們在生命中該有的位置,因而使得原先的暫時性故事,演變成更了然融會的故事 版本,讓我們長出更正向的能量;帶著更正向的能量與更豐厚的生命理解,我們 進行下一步的行動,開創更新的生命經驗。」 這樣一個向自身、生命經驗學習的立場,我認為是一種「自重」又「謙遜」 的態度,即便經驗生命中必然出現的苦難、挑戰,卻仍追尋、保有、看重個人(與 他人)的主體性,同時也願意向豐厚的生命智慧臣服、學習。此即一種生命實踐的 態度,如同翁開誠老師(民 91)所說:「生命智慧蘊含在他自己的生命裡頭,人生該 由他自己尋找出他自己生命的智慧,去實踐出他自己的生命智慧,因此,必須向 他的生命經驗學習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於是,當人開始自己思考解讀自己的 生命故事時,是把自己一生的故事當做詮釋的對象,理解自我文本的形構,正是 理解自己獨特存於世之處(賴誠斌、丁興祥,民 94)。所以,在說自己故事時,自 己拿起了創作與詮釋自己生命的責任與權力,同時也在這過程中由自身生命的體 悟開顯出生命的學問(翁開誠,民 91)。 對我而言,自我敘說:是願意以任何形式和自己對話,傾聽內在被壓抑的聲 音,面對生命中沉痛、難以承受的、被擠壓的經驗,透過接觸、逃避、又嘗試靠 近的方式去看看自己怎麼了,經驗了什麼,又背負什麼繼續往後人生?這過程不 是喃喃自語,不是反覆抱怨、論述,而是一步又一步地朝更真實的內在貼近;同 時,也願意以任何形式和重要的、有緣的他者對話,學習傾聽別人的聲音,瞭解 別人是怎麼看待自己,說,不是為了編織一個動人的故事,而是透過「說」促進 更多的理解;於是,我和自己對話,和別人對話,和現在對話,和過去對話,和 未來對話,以一種認真、用心、勇敢的態度,真的在「面對」自己的生命,然後 經驗、學習。 這個對話不須拘泥任何形式,只要能開啟更多的可能路徑,而在我的實踐歷 程中,主要是透過書寫來幫助我觀看自己,書寫不僅只是一種工具,亦是一種行 動,更是催化我貼近經驗的助力,涵容隨書寫而起的情緒,文字記錄著我在不同 經驗中往返、碰撞、掙扎的過程,使一切無形、細微的轉化可以清楚呈現,也成 為我在與人對話時一重要輔助工具,文本可以幫助旁人擁有更多訊息瞭解「我怎 麼了」、「我正在經驗什麼」。此外,書寫、敘說的過程也帶動更多行動,我正視 自己的過程,也讓別人看見我,我主動交出「我(文本)」的同時,我也開放對話 16   .

(27) 的機會,增加改變的可能,我在行動中冒險、開展、學習、調整、醞釀下一次行 動,而這些又繼續反映在我的書寫、敘說中。 二、自我敘說論文的特殊性 曾經,我也好奇「自我敘說論文」如何進入學術殿堂,擁有何種學術價值, 如何在這探究歷程中創造並呈現知識?甚至當它出現在公共領域時,又會產生什 麼作用力?直到真正經驗、開展這趟歷程後,我的疑惑才漸漸消失,站穩立場。 Gergen & Gergen(1988)指出「自我敘說」具有社會性論述的特性(as properties of social accounts or discourse)。也就是說,故事(narrative)是社會所建構的,是在 互動發展中進行變化的;而「自我敘說」事實上,則是被在關係網絡中的人們所 建構出來的語言工具,並且在關係中使用。也就是說,「自我敘說」是社會建構 下的產物(邱惟真、丁興祥,民 88)。 當自我敘說是一種社會性的探究行動,則敘說者不僅可以由行動中看到自己 在現實的社會面向的作用,而且更要挑戰到自我生成中的社會面向是如何被形構 出來的,這對產生自我轉化有莫大的作用(賴誠斌,民 93)。由此可知,以自我敘 說進行探究的研究者不只是一個人默默訴說自己的故事,因為故事非獨立生成, 而是在某個社會脈絡下,與周遭複雜的關係網絡互動發展而成,在敘說(書寫)的同 時,不僅擁有重新對自己、所處社會位置產生新覺察的機會,亦可能牽引人我關 係、脈絡的變動。 當我說,我正在書寫我的文本、整理我的生命故事時,這不單單只是一個將 文字輸出、將經驗呈現的動作,如胡紹嘉(民91)所言:「這是一種行動,是寫作者 獨自在經驗與表述、自我與他人、私人與公共之間,交織揉雜、穿出繞進、或區 別或聯繫、既分劃又構成的社會行動。」所以,在書寫的過程中,作者已不是一 個純然進行寫作的人,而是一個需與被書寫者以及接收對象間,發展出不同客體 化關係和行動的書寫角色,因此寫作者的行動必然關涉到他人(胡紹嘉,民91;賴 誠斌、丁興祥,民94)。於是,自我敘說論文雖是從己身關注的經驗出發、書寫、 17   .

(28) 進行探索,但這過程也已開始跟環境、社會互動,當能「將書寫中的自我理解與 真實生活中的人我關係往返驗證修正,才能將理解自我放置到更大的社會理解, 達致自我創化(賴誠斌、丁興祥,民94)」。 故,自我敘說不只是個人探究實踐的行動,也具有社會探究行動的意涵。然 而,一個研究者如何或為何運用此探究方法將自我實踐與學術論文產生結合?夏 林清老師(民 95)認為,年輕研究生對「自我敘說」方法的尋求正是他們將「論文」 挪置到得以與其生命壓制處相銜接的一種知識生產行動。在其自我敘說探究(self narrative inquiry)的歷程裡,會啟動一股因「去學習」而展現的再現與覺識歷程。 即對體制馴化自身有所辨明後的拒絕意向、過去受壓制扭結的自我存在經歷釋放 顯現的感知體悟與朝向獨立的移位行動是這一「去學習」發展歷程的特徵。而論 文「研究」在這裡,是「有方向與方法的協同探究」,實踐者即研究者,實踐過 程即研究者選擇探究方法,接續地推進探究的活動,發展出具方向感的探究路徑(夏 林清,民 95)。鄧明宇(民 89)在其碩士論文中也試圖回應「進行自我探究有什麼樣 的價值」,他認為:「作為一個實踐工作者,自我探究的重要價值已被彰顯。作 為學習一環的論文,不應只著重在學術知識的累積上,更應思考對於實踐工作者 學習上的影響。」他的諮商訓練背景,使其更肯定此種冒險是訓練中重要的一部 分,以自我了解作為認識真實經驗世界的起點,同時,他也表示:「研究方法在 這個研究裡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反而著重的是一種投身當中的勇氣,以及理解與 同理自己的能力。」黃小玲(民 98)在走完一遭哀傷議題的自我敘說後,也肯定寫 道:「選擇自我敘說研究,學到的不只是一種研究法,更是一種自我生命的整合 與實踐。」而在呂依真(民 91)對自我敘說的體會中也提到:「敘說可以做為自我 的實踐;可以進一步地產生出知識,一種主體性的知識,一種以人為本的知識建 構(洪千雅,民 95)。」 透過諸多學者、研究者、實踐者的整理與分享,我對行動與敘說研究有更多 的認識,「它具有一套獨立的典範,來支撐自己的目的與方法,從本體論、知識 18   .

(29) 論、到研究方法與分析工具,都能開展出特立的風貌(成虹飛,民 98)」;也在許多 以自我敘說進行探究的論文中,學習其他研究者如何將之與個人生命冒險、實踐 結合,這些認知架構上的清楚及情感層面的觸動,讓我更感到安心與熱血沸騰, 我知道我想要做什麼,我知道我正在做什麼,這條前行的路我不孤單,當面對他 者關心、疑惑時,我有一個回應的方向:奠基於我對這獨特典範的理解,以及實 際行動後的珍貴體驗。 「我努力幫助自己更了解現在面臨的困境,了解過去的困境經驗,然後嘗試 提供可以相互了解的知識 (Claire─980712─研究日誌)。」 三、自我敘說可能啟動的轉化 生命裡的永遠之美,是使我們的生命變成不斷發現的過程,永遠沒有結局。 (蔣勳,民97) 於慰慈(民92)的碩士論文標題─從駱駝到野薑花,靈感來自於她的指導老師馬 小萍評論其在論文書寫經歷的轉折,從開始「有如駱駝載物一般的沉重,卻靠著 背脊上的兩個駝峰的水袋,在乾涸的沙漠中行走,艱苦求存中卻帶有韌性」,到 後來「越來愈輕盈、奔放、有活力並充滿了信心,有如她今天帶來的野薑花7一般」。 她自己也提到藉由論文的書寫終於有機會釋放過去被壓抑的聲音,「不再需要用 「沉默」與「裝死」作為生存的策略」。 蔡培元(民97)在論文寫道:「這個尋找自己的過程,恰恰與論文題目的轉變是 一起的。或是應該說,論文題目不過就是這個轉變過程的反映。」他的題目是「 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 ,而隨著他的故事脈絡,我也看 到他的自在,如「我愈來愈清楚的知道什麼對自己才是重要的。我要找到自己可 以安身立命的樣子,那個自在活著的樣子,那個樣子就是我現在的樣子。我還是 一個胖子,只是我是一個隨我高興的胖子,而不是隨你的咒罵起舞的胖子。胖子 是我的樣子,就是這樣而已。」                                                         7.  . 於慰慈(民 92)的論文中提到,在最後口試時,馬小萍老師帶著一朵”有玄機”的野薑花到會場。 19 .

(30) 許多自我敘說的探究文本中,作者都會提到自己在歷程中經驗到的療癒或轉 變,到底這樣的轉變是如何發生? 若從理解自我敘說文本的角度著眼,賴誠斌、丁興祥(民94)在其自我書寫與生 命創化一文中有詳細的整理。從Ricoeur提出的「三層再現論(Mimesis)」(沈清松, 民89),即「前構─形構─再構」(pre-figuration、configuration、re-figuration)的文 本形構歷程;接著,介紹Flick(1998)把Ricoeur的三層再現論概念化為「再現歷程」 模型;最後他們將Flick「再現歷程」模型挪用、修改成專指自我敘述的再現歷程8, 如下圖2。 文本我. mimesis2. mimesis3. 經驗我. 詮釋我. mimesis1 圖 2 用在自我敘述時的再現歷程模型(賴誠斌,民 93;賴誠斌、丁興祥,民 94). 放在自我敘說文本來看,這樣的文本三層再現理論最重要的一個補充概念 是:文本的主要閱讀者(再構者)是作者本身,三層的再現都是作者主體的某種再 現(賴誠斌、丁興祥,民94)。而在文本與文本的往返來回穿梭之間,不僅在移動 視框,更重要的是要能產生對生命的美感(賴誠斌,民93)。對我來說,這樣一個 透過書寫往返自身、和生命經驗重新接軌的過程,看見生命充滿感動與祝福,讓 人感恩。不知道是這個世界、他人本來柔軟,還是我的心也變得柔軟,所以不同? 賴誠斌、丁興祥(民94)指出:當敘說者針對自己所敘說的生命故事回觀反思 時,來回修正的辯證張力會在敘說者的經驗中產生轉化性作用。為什麼如此呢? 夏林清老師(民93)在「一盞夠用的燈」一文中提出相關的論述,他認為敘說文本                                                         8.  .   此再現歷程模型,在討論何謂自我敘說(P.13)已有說明。 20 .

(31) 與言說行動本身即承載了說者的視框(frames of seeing)、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 與自己和自己、他者與世界之關係方式(ways of relating)的訊息,當言說行動未展 演表達之前,這些訊息未必是全然地被言說者所覺識的。因此,人的自我敘說文 本與言說行動本身即因其承載之隱含知識(tacit knowledge)而具照見之特定作用。 言說者針對自己的敘說文本與行動回觀審視時,自我敘說的探究歷程就在Schön稱 之為「對行動反映」(reflection-on-action)的回視行動中啟動了。 當我跟自己越靠近時,我就越看見自己具足的能量,並知道可以如何學習去 運用這股能量。就好像我可以大步地跨過馬路邊的水溝蓋,我可以矯捷的跳躍路 邊的土坡或圍牆,這些都是因為我清楚知道「我可以」,我的身體可以,所以我 得以自如的支配、掌控,而這也漸次發生在「我」的其他層面。「好像真的看見 自己的轉變,一點一點,發生在日常生活中(Claire─981108─研究日誌)。」隱隱 約約感覺到自己的變化,不是一夜醒來的大躍進,也不是施展魔法後的奇幻改變, 而是在敘說歷程中不斷累積、醞釀,因為面對自己,所以學習更正視自己,讓我 更懂得珍視自己;而要前進就得面對痛苦,幾經就算想逃也無路可退的窘境,讓 我看到原來自己擁有這麼多力量與支持!這樣的發現也平行放射在我的生活中, 我變得更勇敢冒險,願意更清楚表達自我,擁有更多機會在差異碰撞中學習尊重、 自重。這就好像夏林清老師(民 95)所說,當難以言說之生命抵制性自主的形構歷程 與表現樣態逐漸出土之際,原本被打結成塊或封存或壓扭的、對自己、對自己之 內的他人、對自己與他人關係作用的記憶一片片的浮顯,生存適應的「情緒」, 在重返時空脈絡的再現過程裡,開始朝對自己與他者的生命情感轉化開展;這就 是慾望更新或復甦的歷程。也呼應了翁開誠老師(民 91):假如我們真正向內瞭解自 我的話,自然就會向外產生行動。這如同康德所謂「我應該,所以我能夠」 ;我之 所以能夠做什麼,是因為我那麼真切的知道我應該作什麼,因而那實踐性的力量 才會出得來。 也許,不是自我敘說神奇,而是與自己合一的力量大。 21   .

(32) 第三節 我、我的企圖與回應 一開始,我被別人的生命故事觸動,所以也想寫一個可以感動自己的文本; 但,後來發現光以「感動」作為判準是不夠的。 起初,我只是想要站在自己的立場,為自己的經驗發話; 但,後來發現應同時兼顧自己身為研究者的角色。 曾經,一下子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突如其來的無意義感讓我慌了陣腳… 我問自己:這份論文的意義到底在哪裡? 如果忘了該如何前進怎麼辦? 最後,我告訴自己: 我不需要急著讓自己變得更完美, 因為這個標準只會讓我陷入永遠的不滿足! 這是一個我開始面對自己,探究、學習的記錄。 透過分享,讓有緣人知道有這樣一個故事,平凡,但是也不平凡。 (Claire─990122─研究日誌)   一、 關於我 某一個我,是一個不斷自我要求、努力迎合外在各種標準,當然也包括社會 文化中美麗標準的女性,「我想瘦、我要瘦、我非瘦不可」。然而,過去十多年 的肥胖經驗,使得我對肥胖、肥胖身體有許多焦慮、負向認知連結,有好長一段 時間,我努力讓自己變成「理想的別人」,彷彿有一個硬梆梆的 S 型模板,我死 命的把自己往裡面塞,可是好多地方都進不去,我的肉還晾在外面,只好在模板 外不停的運動、挨餓,等待可以成功進入模板的那天!因為肥胖的自卑,我始終 沒有真的看見自己。 另一個我,是師大心輔所的研究生。一方面欣喜於專業學習的刺激與累積, 22   .

(33) 讓我對自己有更多不同的認識與接納,同時也困惑,為什麼唯獨對於我的身體樣 貌始終看不到一個美麗結局?為什麼當我嘗試跳脫性別框架去整合自己具有的各 種內在特質,卻無法理直氣壯的接納我的體態?為什麼我已經覺察到這樣的標準 其實內含很多壓迫和不公平,可是我卻還是努力的想要 fit 這個框?從「不自覺內 化單一纖瘦標準」到看見、試圖掙脫,從鞭策自己、服從再服從,到思考有沒有 別的選擇?當長久接受一個習慣的、被認可的訊息,要怎麼發展出一個新的標準? 我帶著疑惑上路,希望透過自我敘說來接近「我對自己的困惑」。 過去,為了甩開肥胖陰影、回歸美麗隊伍,我變成一個嚴厲又瘋狂的主人,身 體也因此承受許多苦難,期待與真實間的落差,一直是難以跨越的失望、無力,我 的身體和我越來越遠,越來越疏離、陌生,我始終不願看見自己不符理想的樣子。 我渴望、嚮往變瘦後的生活,彷彿那將會是全新的美麗世界,殊不知,我只是 讓自己移動到一個比較開闊、光鮮亮麗的隱形牢籠,你說這樣有比較驕傲嗎?我還 是逃不出那個強勁、細密的框架,一橫,一豎,又一豎一橫,密密麻麻垂直交疊。 我的身心也早已被一圈又一圈的黑色鏈索禁錮,如下圖3。 現在,我試圖衝破禁錮我的框架,那是環境對肥胖的壓迫,那是我對「美麗」、 對「自己」的不合理期待。. 圖3. 期待解開禁錮,找回自由的身心(Claire,民 99) 23 .  .

(34) 二、 我的企圖 「我要從跌倒的地方站起來!」 我是真的這麼想的! 沒關係的!這次我會小心謹慎的走,不讓自己再跌落同一個坑洞。 這樣的精神是不是正透過敘說實踐呢? 重新回到生命歷程中的黑暗、坑洞,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用現在的能量去回應當時的自己,然後前進! (Claire─981121─研究日誌) 人一旦對自己「存而不在」的生命有了覺察,會不甘於如此,會在時間的歷 程中,一次一次地問自己要什麼,一次一次地為自己做抉擇,也因此不斷地形成 了他(她)獨特的生命存在的過程(翁開誠,民 91)。這段話,似乎可回應我對自己的 提問,為什麼我會產生困惑?!因為逆來順受的、被鞭策的「身體」受/瘦夠了, 「我」 也受/瘦夠了! 這一路追趕進度的過程裡,我真的很不快樂!從不敢跟別人傾訴我的不快 樂,一直將之視為「理所當然的懲罰」 ,是我自己讓自己肥成這樣,減不下來就已 經夠丟臉了,哪還好意思在人前哭爹喊娘?等到我好不容易重回隊伍了,我發現 在觀看自己的身體時,我還是不滿意、不快樂,還是有許多焦慮、恐怖想像,我 開始回過頭思考:這套美麗標準到底帶給我什麼?對我造成什麼影響?因為它, 我又失去了什麼?我到底想要什麼?變瘦,真的是我想要的嗎?如果不是(不完全 是)?那我要什麼?(Claire─980904─研究日誌) 當我在思考有無新的可能時,我已經在創造新的可能!當我想要重新找回自 主性時,我已經開始展露自主。當我發問的同時,我的行動已開始進行!透過書 寫,進入尋找自我的過程,我書寫著經驗中的我、認識很久的我,也發現被遺忘 的我、或是從未被注意到的我,彷彿是一趟尋根之旅,又好像是一趟和自己和好. 24   .

(35) 的旅程。而書寫「身體意象9」這個主題,是一個挑戰現有框架、重新尋找界線的 過程,我不再遵循規則、著急迎合標準,我試圖讓自己去貼近這樣積極服從背後 的焦慮…,去解開肥胖即罪惡羞恥、落後脫隊的封印…。 然而,行動,不可能漫無目的;書寫,不可能毫無主題;所以接著要問: 「我 想要改變什麼?透過自我敘說的過程,我要往哪裡去?」 在這趟旅程裡,最初,我設定的目標是「重新拾起自尊碎片,接納自我、擁 抱自我」,我想要從自己做起,學習欣賞自己的各種樣貌(Claire─981005─研究日 誌)。而,書寫旅程的中後期,我產生新的困惑: 「如果我在還沒有好好認識自己前, 就採用別人的眼光做為認識自己的管道,甚至只用別人的眼光,那,我的改變到 底是以什麼位置為起點?如果都是為了服膺外界期待,改變是不是永無終止的一 天?而這樣一個不斷回應、試圖滿足外界訊息的狀態,能找到一個立足點、平衡 的中心嗎?還是,只能不斷的移動、漂流?(Claire─990206─研究日誌)」這個困 惑源自於行動過程累積的衝擊,不僅反映我當時的狀態,也引領我看到更核心的 目標:找回自己的重心!並且學習在隨外境起舞時,依舊維持穩定的重心!在漫 長的人生路上,如果我們自己的重心不穩,不用等別人來推,自己也容易倒下。 如果我們保持著穩定的生命,就是一個不容易被別人推倒的生命(蔣勳,民 97)。 三、 我的回應:關於「為什麼我還需要寫自己的故事…」 最後,我想回應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寫自己的故事?既然已有研究者書寫相似 的主題,為什麼我還需要寫? 剛開始,我無法說得明白,總是在對話後留下一些模糊,且持續在心中發酵 成更大的焦慮與不確定感;現在,答案似乎漸漸清楚,我想要重新回應那些曾關 心我的親友師長,想要好好回應我自己。 在閱讀文獻的過程中,我在國圖發現三本和我關注議題相似,且以自我敘說 進行探究的論文:                                                         9.  . 何謂身體意象(Body image),將在第四章向大家說明。 25 .

(36) 洪千雅(民 95),論文題目是「身體經驗衝突/增能的自我敘說」 。主要是帶著 性別所訓練背景的獨特視框「探討性別意識發展歷程中身體經驗的衝突以及增能 的過程和內涵,並希冀藉著敘說研究的歷程,發現性別意識和主體建構之間的關 聯,讓自己產生回應衝突的主體力量。」 其中, 「胖瘦議題」僅佔三層次研究問題之「肉身身體議題」中的一部分,而 透過自我後設分析,研究者發現: 「對抗肥胖恐懼的自我技術為我建構了渴望的身 體形象,卻也異化了自己和他人的身體(洪千雅,民 95)。」 她的「異化」 ,讓我想到我和身體的疏離,以及我曾多麼瘋狂狹隘地靠體重計 上的數字來肯定「我的價值」。 周詩綺(民 96)的「在肥胖身體經驗的探究裡面對自我 一個肥胖女性的故事」。 研究者在經歷一連串的研究轉折之後,才找尋到最主要的研究動機─對自己肥胖身 體經驗的探尋。以訪談觸發與回溯生命經驗的方式書寫故事文本,不僅描述出研 究者在面對身體日漸肥胖歷程中的感覺與想法,肥胖不再是隱而未顯的問題,而 是一個勇敢看見自己的寶物,更意圖感召每位讀者,在面對多元不同的外形樣貌, 能給予更多的尊重與接納。 在研究者細膩的故事分享中,勾起我許多相似的記憶,其中,她提到自己「狂 吃」、「偷吃」的行為,不知不覺吃東西,也不知不覺吃很多的狀態,將自己的需 求轉移成與食物建立一種不尋常的關係;在這段敘述中,我像找到同類般的感到 心安,那股失控的挫敗、無助與惱怒,好像短暫受到撫慰, 「原來我並不那麼特異、 孤單」。同時,我也看到彼此在這相似瘋狂進食行為背後的差異。 非常喜歡研究者所說:「肥胖」,不再只是一個數據或某種概念,而是一種充 滿經驗且複雜的綜合體(周詩綺,民 96)。而這也刺激我對肥胖、肥胖經驗的理解與 建構有更多的思考。 而蔡培元(民97)的「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記述一段朝向自在的歷程」 ,在前述 已提到多次,這一份自我文本,主要是研究者記述自己「從我作為一個胖子開始 26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ifferent spectral indices for large and small structures Several scintil- lation theories including the Phase Screen, Rytov, and Parabolic Equa- tion Method

• P u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if the short rate makes an up move. • P d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 P u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if the short rate makes an up move. • P d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 P u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if the short rate makes an up move. • P d is the price of the i-period zero-coupon bond one period from now

♦ The action functional does not discriminate collision solutions from classical solutions...

As the result, I found that the trail I want can be got by using a plane for cutting the quadrangular pyramid, like the way to have a conic section from a cone.. I also found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I certify that I have audited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Grant Schools Provident Fund set out on pages 24 to 48, which comprise the balance sheet as at 31 August 2017,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