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07高中職社區化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07高中職社區化"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高中職社區化為十二年國教奠基

81

國政研究專題

【教育文化】

高中職社區化為十二年國教奠基

楊朝祥

國政基金會教育文化組召集人 中原大學講座教授 在教育改革的呼聲中,紓解升學壓力是大家最關心、也是最難以解決的問題,廢除聯 考、實施多元入學方案的道理也在此。但整個政策執行到現在,誇讚聲少、批評聲多,並 沒有收到實質的效果。一位國三學生投書聯合報述說對國中基本學力測驗的看法:「當教育 部長為了學力測驗被立委考得焦頭爛額之際,我們這群第一屆白老鼠也沒有閒著,考卷一 張張的考,棍子一板板的挨,從上午六點半出門, 晚上十點才回到家,這似乎未因為聯考 的廢除而改變。唯一改變的可能是,去年的學長學姊是拿著扇子猛揮,我們是披著大衣, 度過我們生命中最難熬的冬天。」,最後他無奈的說:「只因學力測驗,見藝能科目老師的 日子,屈指可數;只因學力測驗,我們累到半夜三更,與教科書奮戰;只因學力測驗,我 們肩上扛著不只超過二十公斤的參考書、考卷,更是背負著老師及家長沉重賦予的使命, 這又跟學長學姊的聯考制度有何差別?」

一種考試定奪 不符多元精神

當初設計多元入學方案的主要理念是體認到,多元社會中,不同的學生應有不同智慧 的發展,在尊重多元智慧的原則下,希望透過多元入學管道的提供,使不同智慧的學生有 最適合的入學管道,以達到適性發展的目標。但發展至今,不管選擇登記、甄選、申請入 學的學生,都需報考學科基本能力測驗,這種「一種考試,多種方式入學」並不是真正的 多元入學,與過去的聯考有何不同呢?如何能減輕學生的負擔呢? 以國人的習性而言,只要有任何型態的考試,練習、補習就接踵而來,關於升學競爭, 有一個報紙的讀者投書就作如下的譬喻:「棒球場上,原本觀眾都坐在座位上觀賞球賽,但 有人為了看更清楚站起來了,於是全場觀眾都站起來了。站著看球賽當然比坐著辛苦,但 當大家都站著,你敢坐著嗎?這是目前學校的處境,當別校都在參考書、測驗卷、假日輔

(2)

82

國家政策論壇 第一卷 第四期 民國 90 年 6 月 導、晚自習,你不跟進,可以嗎?」進入另一個層級的學校就讀,為什麼一定要入學考試? 如果要了解學生的能力,在校的成績不是比一次的考試更有效度嗎? 為徹底解決國中生升學壓力的問題,多元入學方案僅是短期的策略而已,追根究底的 解決方案應是研議、規劃已久的十二年國教。在初中尚需聯考的時代,當時國小學生的壓 力就如目前國中學生的嚴重,甚至已危及國人的健康;但五十七年實施九年國教以來,國 小的教學已趨正常,學童的健康情形大有改善。如果將國教延長為十二年,當年在國小產 生的效果一定可以在國中再度呈現。 有人常說十二年國教是因總統選舉才被提出的教育「政見」,事實上是自七十年代初期 就開始努力的「政策」。自七十二學年度開始實施的「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計 畫」,其主要目的就是創造更多國中畢業生可以升讀的機會,使國中畢業生想升學者都有升 學的機會,不想升學者也能接受職業進修補習教育,為十二年的國教做好奠基的工作。實 施至今,現在國中畢業生每個人的升學機會率為一點零八,也就是每個國中畢業生都有一 個以上的入學機會。

實施 12 年國教 紓解升學壓力

雖然高級中等學校的入學機會比國中畢業學生人數還多,但以目前仍然只有約百分之 九十四點七三的國中畢業生繼續升學看來,十二年國教的實施還存在著許多待解決的問 題,諸如學校分佈不平均、公私立學校學雜費的差距過大、私校辦學的品質仍待提昇、明 星學校集中於都會區等均有待進一步的解決,但其中最嚴重的莫過於學校分佈的不平均以 及家長對住家附近的學校沒有信心及漠不關心。延長國教為十二年,期盼的是學生可以免 試就讀住家附近的學校,如果住家附近的學校不足或無法吸引學生就讀,十二年國教的理 想就無法達成,「高中職社區化計畫」也因此應運而生。 高中職社區化的首要任務是使社區內的國中畢業生都有學校可讀,以目前現實的狀況 可能還無法像國中一樣依學校劃分學區,因此現階段先以已自然形成的生活圈作為規劃的 範圍,在未來當學校的數目增加之後,再將學區縮小。全台灣地區經過教育部縝密的規劃 之後,初步劃分為八十九個社區,每個社區先必須統計國中畢業人數,社區內如果入學的 機會不足以容納所有的國中畢業生,則可以將現有的國中改設為完全中學,如果供需間有 極大的差距,也可以新設高中予以容納。根據這樣的規劃,每個社區都會有數所的學校供 學生入學,而學生如果需通車就學,頂多也不過四十五分鐘的車程而已。

(3)

高中職社區化為十二年國教奠基

83

社區學校入學 全看在校表現

為了讓社區民眾感受學校是屬於社區的,因而更關心社區內的學校,每個社區都應像 美國的學區( School District)設立教育委員會( School Board)決定社區內的重大教育政策。 教育委員會在決定教育政策時,可以有教育的專家提供諮詢,但政府應給予絕對的尊重, 而當政策決定後有需政府支持的事項,政府也一定要給予協助達成。 依現況所劃分的社區內,都有兩所以上的高中職,未來學生入學均應以在校的表現當 作入學的依據,不必再給予額外的入學考試。至於社區內學校的型態、高中職的比例、科 班的設置,均由教育委員會徵詢地方的需求後決定。也許有人會懷疑屆時所有的職校是否 全數改成高中?其實只要高職學生的升學、就業管道暢通,家長們自會做明智的決定。至 於私立高中職教學品質的提昇,既然將其納入十二年國教的範疇,政府就有責任將其提升 到與公立學校相同的品質。至於在學雜費方面,實施的初期,應以發放教育券的方式拉近 公私立學校的差距,而若全面實施十二年國教之時,公私立學校的學雜費自應完全相同, 以彰顯政府照顧全民的決心。 最近傳聞因明星高中的反對,教育部有意將原來社區的規劃改以提撥一億元獎學金作 為鼓勵升學鄰近學校的誘因,如果傳聞確實,我們深以為憾。任何教育改革的政策,絕對 都會碰到阻力,如果碰到挫折不去想辦法解決而立刻轉向,崇高的教育理念如何能達成, 也辜負了人民的付託。以獎學金的方式鼓勵學生就讀鄰近的學校是一種反教育的制度,除 了以金錢來換取民眾配合政府的政策無形中養成了學生「金錢代表一切」的價值觀外,願 意接受獎學金的大多是經濟弱勢的家庭,這也是一種教育的不公平,何況這種措施過去也 曾實施過,成效並不彰顯,目前教育的資源日漸枯竭,何必浪費有限的教育經費做無意義 的事呢?

明星高中反對 也應勇往直前

至於明星高中職反對的原因是怕學校招生受限,會影響學生素質與教學的品質,這本 就是種值得檢討的觀念,我們不反對在全民教育中菁英教育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強調的是 在多元智慧的理念下,人人是菁英,而且是「教出來的菁英」,不是「挑出來的菁英」,學 校的功能是將與他校資質無差異的學生教成菁英,如果想依賴入學的制度挑出最菁英的學 生達到「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樂乎!」,其心是可議的,而明星學校的質疑更不應變成 政策急轉彎的藉口。

(4)

84

國家政策論壇 第一卷 第四期 民國 90 年 6 月 在規劃的初期,可以將學區擴大,社區中學生直升的名額降低,以達到鼓勵參加的目 的。至於長遠的則是大學校院辦學及入學方式的多元化,使各種不同智慧的高中生都有適 當的管道進入最適合自己發展的大學校院就讀,不僅明星高中職的學生有「出脫」的機會, 就讀住家鄰近學校的學生也能有出人頭地的機會,也就是傳統的明星高中職仍然繼續存 在,但在多元發展的理念下,讓所有的高中職都變成明星學校,而自然解決目前所面臨的 困境。 教育政策事關學生的未來,絕不能等閒視之。在政策決定前,應將政策的目標、策略、 措施都詳加研議,只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教育改革的推動,目標確定後就應勇往直前; 在進行的過程中,如果面臨阻力,應想辦法因應克服,絕不能臨陣脫逃,政策急轉彎。高 中職社區化是十二年國教的奠基工作,攸關未來十二年國教的政策是否成功,絕不能因「四 十五分鐘的車程難以界定」、「明星高中職不願試辦」等藉口而使政策胎死腹中,教育部加 油吧!◎ (本文前曾刊登於 90.4.9 中央日報捷報)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謝謝學校培育小小解說員,讓我們 有機會跟著孩子一起走讀森鐵,雖 然不是很清楚邁向世界遺產要怎麼

香光莊嚴門第七十二期〕民國九十一年十二月 wv 一一三.. 行動。所以,說社區的要旨即要在無組織的地理社區內 9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年齡階段 N(2-3歲班) K1(3-4歲班) K2 (4-5歲班) K3 (5-6歲班) 生活經驗 家庭與學校 家庭與學校 學校與社區 家庭、學校與社區. 重點培養 孝 禮

第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 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 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 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Integrating Mental Health Into Primary Care: A Global Perspective’)的

社區 社會 社會氣氛整體良好 出現了不同的行業 。 ,以切合社區的需要 弱勢社群

結合 NPO 或 NGO 團體基於組織使命及發展推動文化與教育、觀光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