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台灣921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台灣921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Copied!
6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台灣 921 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研究生:程富國撰 指導教授:胡國強博士 陳安琳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六 1. 年 七 月.

(2) 921 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謝誌 在感謝支持富國完成本論文的貴人之前,富國首先要感謝自 92 年念研究所 來,幾乎每天相廝相守 2 年的 94 企碩專的同學們。其次感謝蘇登呼學長在組織 管理上的指導;感謝吳基逞教授給淑芳、振平、俊松、龍在與富國在體驗經濟表 演舞台上給予高度的肯定;感謝葉爾珊老師與倪豐裕教授在最後關頭的支持;感 謝系辦媛琳的關心與協助。在那每天打報告到凌晨 2-3 點的日子裡,感謝您們。 另外,因修習法律學分所以休學 2 年,期間潘政德老師就如富國雙親一般 諄諄教誨,期望富國早日復學完成論文畢業。如今終於不負父母與潘老師的期望 順利畢業。 最後,這篇論文之所以可以完成,最初要感謝胡國強教授,胡教授的全力 支持與尊重讓富國得以確定論文目標與方向;更要感謝陳安琳教授,在富國轉換 論文方向時,給予富國最有實質幫助的指導與建議。其次要感謝中華民國紅十字 會台灣省南投縣支會的張總幹事與張瑋庭小姐的協助,才讓論文問卷得以順利進 行。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感謝接受富國實地訪問的 8 位 921 受災戶,由於您們 願意把您們親身經歷的故事與事實告訴富國,所以才能使本論文的論述精華呈 現。 時光荏苒,吃完親愛的老婆準備的中餐,帶著 8 個月女兒[程真]的加油與 祝福,在口試委員蔡憲唐教授、陳安琳教授與趙平宜教授的指導下,終於完成本 論文。儘管本論文尚有未臻完美之處,還希各位先進不吝指教,更感謝教授們的 指導,今後不僅僅在學術研究探討,或者在人生的啟發上,都將謹遵師長們的教 誨,不負眾人所望。 程富國 謹識 于國立中山大學企研所 九十六年七月 2.

(3) 台灣 921 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摘要 一個家庭的財務結構好比一個縮小版的企業財務結構一樣,它和企業是現代 化自由經濟社會的兩個基本單位,是現實「經濟舞台」的兩個主角。當我們致力 於企業財務管理研究,建立一套又一套適用於企業永續發展的財務管理模型或理 論時,該有更多的研究針對我們一生中影響最大的【家】,探討須考量哪些重要 因子組成一個健全且經的起考驗的家庭財務結構。 本研究使用『田野調查』方法對台灣百年大震【921 集集地震】受災戶做個 案的深入訪問,以了解受災戶在受災前後的家庭財務結構變化。本研究以在 921 中受災程度不同的八位受災戶,包含小廖、小林、老洪、老吳、老林、老江、老 蔡、老王為研究對象。在他們的同意下,研究者採深入訪談的方式,整理這八位 受災戶在不同家庭財務結構下同時面臨災變後的不同結果與現況。 研究結果發現受訪者家庭個案對家庭財務管理並沒有一個全般的理解與認 知。在經歷 921 地震後,部分民眾把風險管理停留在把屋樑柱加粗的認知上,對 於善用保險機制來分散人身與財物風險認知教育有待加強。另外,影響 921 受災 戶重建家庭財務的因子有:原本財務結構、外來的援助、親戚的協助因素。 本研究建議當家庭遭受災變後,政府藉由事前更完善的社會保險或救助措施 來協助家庭免於陷入困境的基本生活與協助有其必要。家庭財務結構中風險管理 概念普及與落實,有待政府與業者共同努力。保險顧問的素質有待提升與控管, 應以維護客戶應有權益為依歸。流動資產與保險是家庭在遭逢災變時最重要的財 務因子。. 關鍵詞:家、財務結構、財務管理、風險管理、保險 3.

(4) 台灣 921 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目錄 頁數 謝. 詞------------------------------------------------------------ 2. 中文摘要---------------------------------------------------------- 3 目. 錄------------------------------------------------------------ 4. 表目錄------------------------------------------------------------ 6 圖目錄------------------------------------------------------------ 7 第一章. 緒論------------------------------------------------------ 8. 第一節 第二章. 研究背景與動機 --------------------------------------- 8. 文獻探討 ------------------------------------------------- 12. 第一節. 家庭財務管理------------------------------------------ 12. 第二節. 家庭資產負債表---------------------------------------- 12. 第三節. 家庭財務管理原則-------------------------------------- 16. 第三章. 研究設計 ------------------------------------------------- 22. 第一節. 家庭財務結構因子-------------------------------------- 22. 第二節. 家庭財務風險管理 ------------------------------------- 24. 第三節. 生命週期 --------------------------------------------- 32. 第四節. 家庭人身保險保額規畫---------------------------------- 36. 第五節. 保險功能 --------------------------------------------- 38. 第六節. 報告案例 --------------------------------------------- 43. 第七節. 田野調查 --------------------------------------------- 44. 第四章. 資料分析 ------------------------------------------------- 48. 第一節. 事實現象---------------------------------------------- 48 4.

(5) 第二節 第五章. 現象分析 -------------------------------------------- 49. 結論與建議 ----------------------------------------------- 52. 第一節. 研究結論---------------------------------------------- 52.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後續研究建議-------------------------------- 53. 第三節. 管理實務意涵------------------------------------------ 53. 參考文獻 ----------------------------------------------------------54 附 錄. 本研究訪談大綱 ---------------------------------------------56. 附 表 -------------------------------------------------------------57 附 圖 ------------------------------------------------------------ 61. 5.

(6) 台灣 921 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表目錄. 頁數 表 1-1. 本世紀 6 級以上強震 ---------------------------------------- 10. 表 1-2. 1900 年以來台灣地區規模七以上地震及其災害統計表 ------------ 11. 表 2-1. 家庭資產負債表 I ------------------------------------------ 13. 表 2-2. 家庭資產負債表 II------------------------------------------- 13. 表 2-3. 家庭資產負債表 III------------------------------------------ 14. 表 2-4. 家庭資產負債表 IV------------------------------------------- 15. 表 2-5. 家庭資產負債表 V-------------------------------------------- 15. 表 2-6. 家庭資產負債表 VI------------------------------------------- 16. 表 2-7. 各項投資工具三大原則良莠之比較----------------------------- 57. 表 2-8. Burton G.Malkiel 把不同投資工具區分成不同程度的睡眠指數比較- 58. 表 3-1. 社會保險提供哪些重大風險損失的補償------------------------- 34. 表 3-2. 商業保險提供哪些重大風險損失的補償 ------------------------ 35. 表 3-3. 夫妻年齡與收入比較與理財建議 ------------------------------ 59. 表 4-1. 訪問個案在 921 前後負債表----------------------------------- 60. 6.

(7) 台灣 921 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圖目錄 頁次 圖 2-1 不同投資工具報酬與風險比較 -------------------------------- 61 圖 3-1 家庭財務結構因子區分 -------------------------------------- 23 圖 3-2 25 種交易類型 ---------------------------------------------- 23 圖 3-3 生命週期 --------------------------------------------------- 32 圖 3-4 風險的分類 ------------------------------------------------- 33 圖 5-1 家庭財務結構分析模型 --------------------------------------- 52. 7.

(8) 台灣 921 地震受災戶保險行為之研究. 第壹章、緒論 第一節:研究背景與動機 當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時 47 分 12.6 秒,台灣發生了芮氏 7.3 級地 震,震央由南投縣集集鄉發生。位置:北緯 23.85 度,東經 120.78 度,即在 於日月潭西偏南 12.5 公里,地震深度:1.1 公里因此命名「集集大地震」又俗 稱[921](以下以此簡稱),這是一百年來台灣省最嚴重的一次地震。這一次以台 中縣與南投縣受創最嚴重。台北縣市、彰化縣、雲林縣亦有災情。台北市「東星 大樓」罹難七十人,台北縣新莊市民安路「博士的家」,台中縣大里市「金巴黎 大樓」等可說是天災加上人禍。中部古蹟也創傷至鉅,霧峰林家花園整建中,如 今已成廢墟,昔日風光不再......... 南投埔里倒塌的房屋有四百多間,死亡人 數超過 180 人。台中縣災情最慘重的地方是東勢鎮。光是東勢果菜市場就發現二 九八具屍體,東勢八成建物都已受損,市區多處高樓垮下。根據主計處統計,至 2000 年 3 月 9 日止,已造成 2,496 人罹難,房屋全倒 51,778 戶、半倒 53,852 戶。 [921 地震]震出國人的愛心也震出許多的問題,當大家都在為事後的善後與 重建做出最大的努力,我們透過研究>探討>結論>實施把重建房子的耐震係數 提高了;我們透過研究>探討>結論>實施把受傷的心靈重建了;我們更透過研 究>探討>結論>實施把失怙的幼子與矜、寡、孤獨、廢、疾者給予安置了。但 是,個人發現顯少有針對災區家庭財務結構的研究探討,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 錯』 、 『以古為鏡可以鑑得失』 ,假如台灣某個地區再來一次[921],沒錯,則這 8 年來我們提醒了我們生長在親愛的台灣土地上的同胞該事前如何去適當的規劃 配置自己的家庭財務結構,讓我們在傷痛之餘還可以擁有財務能力快速的復原重 建這個家庭,將傷害降到最低。 當然,天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本世紀強震與 1900 年以來台灣地區規模七 8.

(9) 以上地震及其災害統計表如表 1-1、1-2),但當我們在重建的過程中除了把房子 建的更堅強;把已經受傷的心靈輔導的更能夠以健康的心態來面對未來的人生; 把已經破碎的家庭重新組合或安置時。我們該來探討一件事情,那就是我們現在 台灣普遍的家庭財務結構,是否會因為一些財務觀念的偏差或誤解或教育推廣不 夠普及等因素,讓我們的家庭承受不了再一次的[921]。 值此[921] 8 週年前夕,希望以過往[921]受災戶為研究對象,以『田野調 查』方式經過實地訪問後,發現分析種種的現象,來深入探討家庭財務結構在家 庭面臨重大災變後的改變與影響,藉此一研究分析結果提供給產官學者一個事前 管理的思考空間。期望[921]已經過去,未來當台灣這塊土地上的兄弟姐妹們再 有遭逢重大災變時,外在的協助與關懷是不會改變的,改變的是我們已經有了更 堅強的家庭財務結構,足以去做最基本的應變,讓傷害降到最少也最小,讓我們 的家庭、社會、國家更健康、更快樂。. 9.

(10) 表 1-1:本世紀強震 地點. 規模. 死亡人數. 日期. 中國大陸(甘肅). 8.6. 10000. 1920/12/16. 智利(法爾巴拉索). 8.6. 20000. 1906/08/16. 土耳其(其良). 8.3. 28000. 1939/01/24. 日本(橫濱). 8.3. 200000. 1923/09/01. 7.8-8.2. 240000. 1976/07/28. 中國大陸(唐山) 墨西哥中部. 8.1. 9500. 1985/09/19. 土耳其東部. 7.9. 33000. 1939/12/26. 祕魯北部. 7.7. 70000. 1970/05/31. 伊朗東北部. 7.7. 25000. 1978/09/16. 伊朗北部. 7.3-7.7. 50000. 1990/06/21. 瓜地馬拉. 7.5. 22778. 1976/02/04. 中華民國台灣中部. 7.3. 2496. 1999/09/21. 伊朗北部. 7.1. 1500. 1997/05/10. 亞美尼亞西北部. 6.9. 25000. 1988/12/07. 阿富汗東北部. 6.1. 5000. 1998/02/04. 哥倫比亞西部. 6. 1171. 1999/01/25.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10.

(11) 表 1-2:1900 年以來台灣地區規模七以上地震及其災害統計表 發生時間. 震央. 震源深度. 規模. 死. 傷. 合計. 房屋毀. (公里). 1906/03/17. 嘉義民雄. 淺. 7.1. 1,258 2,385. 3,643. 20,987. 1909/04/15. 台北附近. 80. 7.3. 9. 60. 1,172. 1910/04/12. 基隆東方近海. 200. 8.3. 1920/06/05. 花蓮東方近海. 無. 8.3. 5. 20. 25. 1,530. 1922/09/15. 蘇澳近海. 淺. 7.6. 5. 7. 12. 175. 1935/04/21. 蘇澳近海. 淺. 7.2. 無. 5. 5. 413. 1935/09/44. 竹縣關山刀附近. 10. 7.1. 3,276 12,053 15,329 54,688. 1935/09/04. 台東東南 50 公里 綠島附近. 淺. 7.2. 1936/08/22. 恆春東方 50 公里. 淺. 7.1. 無. 3. 3. 甚多. 51. 72. 114. 處. 1941/12/17. 嘉義東南 10 公里 中埔附近. 10. 7.1. 358. 733. 1,091. 15,606. 1951/10/22. 花蓮東南東 15 公. 0. 7.3. 68. 856. 932. 2,382. 20. 7.1. 里. 1951/10/22. 花蓮東南東 30 公 里. 1951/11/25. 台東北方 30 公里. 5. 7.3. 17. 326. 343. 1,598. 1957/02/24. 花蓮. 30. 7.3. 11. 12. 23. 108. 1959/04/27. 與那國. 30. 7.7. 1. 無. 1. 13. 1963/02/13. 宜蘭東南方 50 公. 10. 7.3. 15. 3. 18. 12. 70. 7.3. 1. 1. 2. 6. 1. 7.3. 2,496 4,005. 6,501. 105,630. 里. 1972/01/25. 台東東偏南 120 公里. 1999/09/21. 南投明潭西方 12.5 公里. 資料來源:中央氣象局. 11.

(12) 第貳章、文獻探討 第一節、家庭財務管理 社會的資源需要管理,家庭的資源也需要管理。尤其處在今日普遍的經濟不 景氣的時候,如何把家庭中有限的資源做最有效的運用,以維持家庭生活水準及 滿足家庭成員之需求,則有賴於正確的管理概念和技術(蔡貞慧,民 89) 。家庭 (Family)在經濟學的定義裡稱為家計單位(Households)。它在經濟市場制度 下扮演著雙重的經濟角色,即在真實的「經濟舞台」上,家庭是商品的消費者, 也是勞務的供給者。也就是說,就某一方面,消費者在產品市場上是食、衣、住、 行、育、樂等消費品的購買者,是產品市場的買方(需求面)。在另一方面,它 則是整個經濟社會所有生產因素的擁有人,因為企業界(或廠商)如果要取得勞 動、土地、資本和管理才能等各種勞務,必須付出價格向全體的家庭(消費者) 購買,因此在要素市場消費者搖身一變成為該市場的賣方(供給面)。由於它出 售勞務而獲得工資,出租土地而得到地租,貸放了資金而取得利息,善用經營長 才和管理能力而賺取利潤。同樣的企業亦扮演著雙重角色,一則是產品市場的賣 方(供給面),另一方面是因素勞動市場的買方(需求面)。 由於家庭和企業是現代自由經濟社會的兩個基本單位,是實現「經濟舞台」 的兩個主角。在某些程度上,家庭和企業一樣,均會面對一些不確定環境,企業 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面臨經濟不景氣或物價不斷上漲、通貨膨脹的衝擊,甚至政 治風險或管理不當的夢靨。當然家庭有可能面臨不景氣時失業困境,所得收入停 頓或減少,或通貨膨脹的衝擊使貨幣購買力降低,真實財富減少了,甚至因為財 務投資的失敗,使家庭蒙受巨大損失,或因無法預測的旦夕禍福而陷入財務困 境。因此,財務管理與規劃對企業與家庭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第二節、家庭資產負債表 家庭的財務管理應該也要仿效企業的管理方式,管理實應有其明確的目 標,以及達成目標有關的政策、預算和一套短、中、長期規劃的策略規劃。透過 12.

(13) 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就能清楚的知道如何量入為出,同時知道家裡的資產流動 性情況,以及可變動的支出項目等。如此,家庭的財務管理才能循序漸進的達成 預期的目標。 因此,每個家庭的財務狀況均可向企業一樣,可以列出一張資產負債表, 家中的房子、車子與現金屬於資產的類別,各項貸款皆屬於負債的部分,家庭的 淨資產就相當於報表上的股東權益。(表 2-1). 表 2-1 資產負債表 I B/S 資產負債表 Asset(資產) Debit(負債) Equity(股東權益) A. D+E. 舉例來說(表 2-2) ,擁有一棟市價 3000 萬的房子,銀行貸款為 800 萬,擇 期淨資產就是 200 萬元。. 表 2-2 資產負債表 II B/S 資產負債表 A:. D:. 房屋 1000 萬. 銀行貸款 800 萬 E: 淨資產 200 萬. 1000 萬. 1000 萬. 13.

(14)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當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無法再負擔起責任時, 則該張資產負債表將出現大幅的縮水,家中的經濟將無法再負擔負債時,必須賣 出房子已償還債務,因此資產的項目就等於股東權益項目的 200 萬。若生前有投 保壽險保額 1000 萬、繳費期間 20 年的投資型保險,需繳保費為 3078000(以安 泰人壽男 40 歲為例),此時資產負債表上多了潛在資產 1000 萬,應付未付保費 約 308 萬元,潛在淨資產約為 692 萬元。(表 2-3). 表 2-3 資產負債表 III B/S 資產負債表 A:. D:. 房屋 1000 萬. 銀行貸款 800 萬. (保險 1000 萬) (應付保費 308 萬) E: 淨資產 200 萬 (692 萬) 2000 萬. 2000 萬. 假如很不幸的在投保不久即身故,此時家人將得到 1000 萬的理賠金,但也 不需再繳交任何保險費,把 1000 萬理賠金拿去清償 800 萬的貸款後,剩下 200 萬的現金,此時資產負債表中,淨資產為 1200 萬(表 2-4) 。則資產不但沒有縮 水,反而增加 200 萬的資產。. 14.

(15) 表 2-4 資產負債表 IV B/S 資產負債表 A:. D:. 房屋 1000 萬 現金 200 萬. 0萬 E: 淨資產 1200 萬. 1200 萬. 1200 萬. 若是在繳費一段時間後身故,家人將得到 1000 萬的理賠金,亦無須再繳交 154 萬(假設繳交 10 年)的保費。此段期間,由於並沒有還清任何貸款,因此 家庭的資產負債表中淨資產為 1200 萬(表 2-5 與表 2-6) 。如此資產同樣沒有縮 水,反而增加 200 萬元的資產。同樣的方式,也應用再專業人士身上,一位還可 以工作 20 年的專業人士每年淨收入 200 萬元,他未來的賺錢能力(未實現資產) 等於現金價值 4,000 萬,則表示該專業人士目前的資產相當於 4,000 萬,則保險 的額度也應該買足 4,000 萬以保障他的賺錢能力。. 表 2-5 資產負債表 V B/S 資產負債表 A:. D:. 房屋 1000 萬. 銀行貸款 800 萬. (保險 1000 萬) (應付保費 154 萬) E: 淨資產 1200 萬 (846 萬) 2000 萬. 2000 萬. 15.

(16) 表 2-6 資產負債表 VI B/S 資產負債表 A:. D:. 房屋 1000 萬. 0萬. 現金 200 萬. E: 淨資產 1200 萬. 1200 萬. 1200 萬. 第三節、家庭財務管理原則 為了把家庭變成真正的避風港,需要進行家庭風險管理,家庭的風險包括 家庭成員每個人之人身風險、健康風險、工作風險、旅遊風險、財務風險、收入 風險、住家風險、產物風險等。由於風險產生均會影響原本的財務計畫,因此必 須事先找尋風險來源,同時找尋相對等的風險處理方式,如此才不會讓意外出現 的風險影響到原本財務規畫目標。一般來說,家庭的風險管理還是應該以保險和 銀行存款(現金)為主要工具。先罩上一層安全網,再來進行其他的投資目標規 劃,隨著人生階段而調整風險管理工具的內容。. 「財務」其實包含了「現在所擁有的及未來所可能得到的(未實現利益)。」 而且它是一個「動態」的概念。舉凡當今世界,享譽國際的知名企業家,無一不 是傑出經理人或管理者,他們除了重視管理效率(efficiency)、追求降低成本 之外,更要講求效能(effectiveness) 、追求企業目標的達成。企業為了克服它 所面臨的不確定環境和風險因素,就必須仰賴有效的管理與規劃。根據管理學者 Koontz(1958)的理論,它將規劃的內容型態區分成七個部份。分別是(1).目標 (objectives)(2).政策(policies)(3).程序(procedures)(4).規則(rules). 16.

(17) (5).方案(programs)(6).預算(budgets)(7).策略(strategies) 。依照 Koontz 所下的定義和概念,管理應有其明確的目標,以及達成目標有關的政策、預算和 策略之ㄧ套短、中、長期規劃和方案。每一個家庭會因為價值觀的不同、生命週 期的不同與階段性任務的不同而對家庭財務會有不同的運用,而對家庭財務有不 同的管理與規劃,所以形成不同的家庭財務結構,所以家庭財務結構是家庭財務 管理與規劃下的產物。 資產管理的重點在與如何「配置」(allocate)資產。家庭擁有資產的目的 不外乎自用以及投資。以「自用」的角度來看,資產管理之原則則是適度地「滿 足需求」;以「投資」的角度來看,則一般所謂三原則:「流動性」(或稱「變現 性」) 、 「安全性」及「獲利性」 ,以上四個原則也正是一個家庭資產管理的原則: 一、需求滿足:持有自用性資產,包括自用住宅、傢俱、家電、汽機車、衣物、 運動器材及生活必需用品等,主要的目的在於供應家庭日常生活所需。 Winger and Frasca(1997)稱這些自用性資產為生活型態資產(lifestyle assets) 。這些資產主要是用於提升家庭生活品質所需。由於自用性資產中 包括自用性住宅,因此,對於絕大部分已購自用住宅的家庭而言,自用性 資產是其最大部份的家庭資產。其次,傢俱、家電、汽機車等資產也所費 不貲。由於個別家庭之需求或其成員之組成及興趣和價值觀可能差異甚 大,因此自用性資產之多寡及種類、形式在不同家庭會有極大的差異。 基本上,雖然自用性資產是用來滿足需求,不過由於自用性資產不太 具「獲利成長性」 ,甚至有「消費品」的特質。因此,若將太多資源投入自 用性資產,可能會有礙家庭整體資產「流動性」、「安全性」及「獲利性」 的原則。以「流動性」的原則來看,若家庭缺乏流動性資產,例如現金、 存款不足,可能會帶來週轉不靈的窘況;又如果過多的自用性資產,而排 擠掉保護家庭財務資源(financial resources)的保險預算,則也可能因 為一些意外事故而直接或間接地造成家庭財務的重大損失;最後,過多的 自用性資產亦可能阻絕家庭財務資產的成長性。 17.

(18) 適度地滿足需求,並兼顧其他家庭資產「流動性」 、 「安全性」及「獲利 性」,是持有或管理自用性資產所應秉持的原則。 二、流動性:家庭資產管理的第二項原則是「流動性」的考量。所謂的「流動性」 , 主要指「變現性」 ,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費用或一些不時之需。以這個角度 來看, 「現金」及「銀行存款」是所有資產中最具「流動性」的資產。不過 太多的「現金」或「銀行存款」,不僅不必要,也喪失了「獲利性」。由於 「流動性」、「安全性」及「獲利性」並非獨立,而是彼此存在相關性,因 此這些家庭資產管理原則應該一併考慮。 三、安全性:安全的原則應該是無庸置疑的。不過,通常安全性高意味著 風險小,而風險小意味著預期報酬率低。因此,以長期家庭財務資源的成 長性而言,過度強調安全性可能也會阻礙獲利性與家庭財務資源長期的成 長性。資產的安全性可由三個層面來看。第一層面是相對安全性,也就是 資產本身報酬的波動性;第二個層面則是資產絕對的安全性,也就是倒閉 (default)的風險;第三個層面是替代安全性,也就是當風險發生時,就 會有替代性資產的產生,來保護家庭財務資產的健全成長與發展。 四、獲利性:對於家庭的理財活動而言, 「為未來投資」 (investing for future) 是一個極其重要的長期觀念。所以承擔部分風險,以換取獲利性與家庭財 務資源長期成長性是有其必要的。整體而言,除了自用性資產主要是在滿 足需求之外,其餘的各項家庭資產管理的原則均適用投資性資產。投資性 資產包括定期存款、債票劵、股票、共同基金等。如果從風險與報酬的角 度來看,其實安全性與流動性均可視為一種風險性的考量;獲利性則是報 酬的考量。各項投資工具三大原則良莠之比較(表 2-7)。不同投資工具報 酬與風險比較(圖 2-1)。Burton G.Malkiel 把不同投資工具分成不同程度 的睡眠指數比較(表 2-8)。. 18.

(19) 一個適當的家庭財務結構是由有適當的管理而建立的,除了要滿足目前短 期的生活需要,還要兼顧中長期家庭生涯目標的達成,累積財富、追求平安、安 定、成長和高品質的家庭生活。因此家庭財務管理有以下幾個原則: 一、設定實際可行的理財目標:有效的管理必須達成使命和預定目標,因此家庭 財務管理不僅須事先設定目標,並且要依照不同需求和目的設定實際可行的 短、中、長期的理財目標。在設定之前要先充分了解本身的財務性格及自己 當時的財務能力,依主客觀條件來設計切合實際可行的理財目標。 二、理性消費,量入為出的原則:開源節流、量入為出、理性消費是家庭理財應 該遵守的原則,對每一筆消費,要先問家庭是否有真正需要,有些支出更需 考慮是否有收入來源得以支付。除非是絕對必要的消費支出或投資性質的教 育支出,否則不可胡亂消費,用於不切實際毫不實用的項目之外,務必要遵 守量入為出的原則。 三、風險觀念,穩健安全的原則:財務投資及跟會(民間標會)是一般民間家庭 理財中創造財富或累積財富的重要途徑。所謂錢滾錢,善用財務性的投資是 家庭理財的不二法門。但是家庭財務投資或儲蓄理財必須遵守穩健安全原 則,投資不僅要有風險意識,更要有保本的觀念,風險太高有可能導致血本 無歸的投資工具均應量力為之,甚至敬而遠之。 四、以小搏大的長期投資原則:盲目擴張信用或舉債性的貸款投資是家庭財務投 資的大忌,因為隨時會傾家蕩產,生活陷入危急困境。所謂「以小搏大」是 指用較少比例的資產,巧妙運用財務性質的投資工具,讓投資獲得最大的報 酬率。一般可將長期投資和生涯規畫階段相互配合,以 5 年作為長期投資的 基本單位期間,並進行檢討是否再投資的決策。 五、流動性和變現性的原則:家庭財務首重資產流動性與變現性,滿足日常生活 所需的資金需求,以因應每天所需油、鹽、茶、米、交通費用,甚至預防意 外、醫療保健費用都需要依靠貨幣、現金來滿足交易需求,經濟學家稱之為 交易動機(transactions motives)的貨幣需求和預防動機(precautionary 19.

(20) motives)的貨幣需求,家庭爲了交易動機與預防動機所持有的貨幣或現金稱 為活動性餘額(active balance)或活動性貨幣(active money)。家庭如果 沒有持有活動性的現金餘額,即使擁有很多缺乏流動性與變現性的不動產, 時運不濟時也很容易因為急需現金,而陷入嚴重週轉不靈的困境。此外家庭 爲了投資理財,滿足投資動機(speculative motives)的貨幣需求,必須保 留一筆具流動性的現金餘額,及休閒資金(idle balance)等待有利的財務 投資機會以賺取投資和投機利潤。 六、財務清楚,養成按時記帳的原則:清楚紀錄家庭收入來源與支出去向,要清 楚掌握,尤其是消費支出,金錢的去處要記錄摘要,按時紀錄支出表,明白 交代金錢的去向。 七、資金調度要有時間概念,區別長期資金與短期資金,專款專用的原則:健全 家庭理財資金的使用盡量遵守專款專用原則,長期和短期資金的分配,要能 清楚明確,盡量避免有挖東牆補西牆的資金調度習慣。換言之,短期資金不 要作為長期資金使用,如購入固定資產應以長期資金來支應,不應該使用日 常生活所需的短期資金。同樣,長期資金不可用以支應短期日常生活費用, 以免產生入不敷出的資金調度亂象,破壞了家庭理財長期目標的達成。. 而在震後的財務重整,變現性(流動性)是首要考量,先尋求各界捐款、政 府補償、安頓計畫等,先求得棲身之地,再來檢視本人,親屬投保的壽險、產險 能否申請理賠,並設法延後負債還款接著變現先考慮存款與債卷基金,其次才是 股票,因股票通常會因類似非經濟因素而重挫一段時間。在理財規劃上有以下四 大理財基本原則,以提高財務上的應變能力: 一、個人基本壽險不可或缺。天災人禍無可預料,要讓損失降到最低,理財應做 好風險管理,特別是負有家庭主要經濟收入來源者,一定要有足夠的壽險保 障。至於地震或其他天災的高危險地區也應投保相關產險。. 20.

(21) 二、和銀行保持良好的信用關係。平常與銀行保持良好信用關係,當發生緊急情 況時,在與銀行融資、延展貸款、清算資產時就會方便許多,亟需金融機構 金援時也能最快獲得幫助。 三、維持良好的資產變現性。平常誤將所有資金投入變現不佳的投資工具,應把 現金資產(包含銀行存款)維持在每月固定支出的 3-6 倍。至於基金贖回動 作與銀行同步,股票型基金變現時間約 3-5 天。海外基金要 5-7 天,變現性 居中。是除銀行存款外變現性最好的投資工具。 四、靈活分散投資組合。一但發生重大災變,當地投資市場即造成相當衝擊,靈 活分散風險,不要把全部資金購買同一市場的股票,傷害會相對減輕許多。. 21.

(22) 第叁章、研究設計 第一節、家庭財務結構因子 一、本人將家庭財務結構因子區分為(1).收入(2).支出(3).資產(4).負債等 四個部份。 1、收入:凡在一段時間內所發生由於提供勞務或其他事項,而有現金或 約當現金之流入者稱為收入,可區分為工資收入(因付出勞務而獲得的 報酬)與非工資收入(不需付出勞務而有的報酬。例如利息收入、資本 利得、租金收入、保險年金給付…等)。 2、支出:凡在一段時間內所發生之各種開支,也就是所支付的代價。可 區分為個人支出(所有因個人食、衣、住、行、育、樂所需)與責任支 出(不會因個人死亡而消滅的支出。如房貸、死會、子女教育生活費用、 遺產稅、、、等)。 3、資產:凡有經濟上交換價值之財貨和權利,且不論是有形或無形。可 區分為流動資產(變現性強的資產。如現金、股票基金、、、等)與非 流動資產(如不動產等變現性差的資產)。 4、負債:由於過去的交易或其他事項(如責任)所發生之賒欠借款行為, 而有義務必需要於日後償還者。區分為良性負債(此負債會創造出高於 負債的收益。如貸款購屋再將房屋出租,其租金純益大於所支出本金 的機會成本。)與惡性負債(如卡債等)。(圖 3-1). 22.

(23) 非工資收入. 流動資產. 工資收入. 收入 資產. 非流動資產. 個人支出. 支出 負債. 良性負債. 責任支出. 惡性負債. 【圖 3-1】家庭財務結構因子區分(本研究整理) 另外,將資產扣除負債的差額就是淨值。因此依照會計學記帳之原則可以寫成以 下方程式:. 資產+支出=負債+淨值+收入. 因而產生 25 種交易類型(圖 3-2),而產生不同家庭財務結構的改變 資產的增加. 資產的減少. 負債的減少. 負債的增加. 淨值的減少. 淨值的增加. 收入的減少. 收入的增加. 支出的增加. 支出的減少. 【圖 3-2】25 種交易類型 資料來源:劉鎮,商業簿記,幼獅文化事業公司,頁 54,民國 79 年 23.

(24) 大部分的人都知道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可能會為了學業、婚姻、事業立下明 確的方向和願望,注重事業該如何去發展,也該注重該如何去賺錢,然而,對所 賺來的錢卻都不太花精神與時間去做適當的安排與運用,更不用說為了財務生活 定下一些目標。這也是為何一個家庭的財務往往經不起一個突發的事件的打擊而 面臨瓦解的危機。. 第二節、家庭財務風險管理 家庭理財最重要的前提是在於保障家庭財務的穩定與安全。簡單地講,一 個家庭要做理財,最重要的目的在一方面應付家中不時之所需的開銷花費,像是 醫藥費、失業期間的生活費等,另一方面在使家庭的錢才可以穩定的增加,以便 能夠負擔未來大筆的開銷,例如子女的教育費用、買房子、養老基金等等。 對大部分的家庭來說,可能會遭遇到許多風險,像是生病、受傷、殘障、 死亡、失業等不可預期的變數,以至於家庭要面臨龐大的意外支出,或者工作收 入中斷,而使家庭的財務狀況處於不穩定的困境。此外,一般的家庭也都不可避 免地要面臨一些可預測的,也有實際需要的,但是數量非常龐大的開支,像是, 小孩出生後的生活費、未來孩子長大後的教育費用、購買房子的費用、家中年長 父母的生活費用、以及自己未來退休養老的基金等等。 不論是不確定風險所帶來的「不時之需」,或是未來持續漫長的龐大開銷, 如果沒有及早妥當的理財規劃,做好「未雨綢繆」的工作,一個家庭勢必會陷入 嚴重的危機。 一、因應不時之需: 一個家庭可能面臨的財務危機: (一)、疾病、意外: 首先,生病與意外是不可預測的,會生大病還是小病;會發生大意外 或小意外也沒人料的準,雖然說現在大家都有了全民健保,醫療費的負擔 已經不是大問題,不過仍舊會有許多不可少的開銷會因家人生病而起,例. 24.

(25) 如說,如果家中小孩或者老人住院,除了病房費差額與健保不給付的自付 額外,可能大人需要請假照顧他們以致被扣薪水,再不然,也得花錢請人 照顧他。如果意外或生病住院的是負擔家中主要經濟來源的人,那麼,不 但醫療費用是問題,整個家庭的財源也成了問題,甚至如果家中主要經濟 來源的人變成殘障,或者死亡,家庭的財務便等於面臨停頓或斷絕的命運。 據衛生署統計指出,平均每人每年醫療支出為 2 萬 9,351 元,若以國 人平均壽命概估,一生的醫療費將高達 234 萬元,而在平均壽命逐年上升 的趨勢下,面對龐大的醫療支出你準備好了嗎?俗話常說:「人吃五穀雜 糧,總有生病的時候。」 ,人,難免生、老、病、死,每個人都有生病就醫 的經驗,根據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 212 期(8 月號)中指出,一輩子光是花 在醫療的費用約 234 萬元。 依據衛生署最新的統計資料,93 年國人的醫療保健支出高達 6,646 億 9,800 萬元,若以當年度 2,264 萬 6,836 人口來算,平均每一位國人每年的 醫療費用支出為 2 萬 9,351 元。若以國人平均壽命,男性 73.7 歲、女性 79.8 歲來估算,平均每位台灣男性一生的醫療費用高達 216 萬 3,169 元,女性 則達 234 萬 2,210 元。若再以國人平均月薪 43,000 元來計算,每個人一生 中必須用 4 年半不吃不喝所賺來的薪水,才能應付一輩子所需的醫療費用。 這還不包括很多無法計入衛生署統計數字中的費用,例如一般人自行購 藥、食療、復健、民間秘方甚至各種民俗療法等。 一家 4 口(夫妻二人加一對兒女) ,概估維持一個家庭的醫療保健費用 將達 901 萬 758 元,若加計長達 7、80 年的通貨膨脹與利率因素變化,1 千萬元還算是保守數字。 (二)、失業: 遭遇到失業,如果是短期的,也會需要準備相當的生活費來維持過渡 時期,如果碰到的失業是長久性的,那麼,家中的財務一定會相當的吃緊。 二、維持未來的龐大開銷 25.

(26) (一)、子女教育支出: 家庭中可預期的龐大開銷方面,一但對夫妻決定要有小孩,對撫養孩 子的付出變像一個無底洞一樣,除了精神與體力尚無止盡的投入之外,最 主要的一個問題便是「錢」。由出生前的花費到出生後、成長、受教育為 止,一個孩子的花費少不了百萬的。 這些費用可分為兩部分,一是撫養;二是教育。撫養的費用大多在出 生前後花費較多,之後的大型消費則著重在入學以後的教育費用,若再加 上才藝班,則負擔更將增加。此外,面對生孩子的問題,還包括孩子交由 誰照顧?若交由褓姆則花費更多,若由太太照顧,擇工作必不能兼顧,因 而在決定生孩子時,不妨先考量是否有這些心理上的調適。 根據《Smart 智富月刊》與《媽媽寶寶》雜誌共同進行,調查時間是 2005 年 1 到 2 月,採取雜誌上問卷回函方式,另外同步在網路上進行調 查,共回收有效問卷 3341 份資料估算。教養子女每個階段花費不同,父 母的負擔不但沒有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減輕,反而愈來愈沈重,其中除了學 齡前每年 25 萬元的費用較高外,15 歲(初三) 、18 歲(高三) 、22 歲(大 四)和 24 歲(研二)亦分別出現 24 萬、27 萬、28 萬、以及 26 萬元的高 峰,這種情形和升學壓力下的補習支出大幅成長有關。在這項估算中,光 是生下 1 個孩子,就要花掉 16 萬元;孩子從 1 到 6 歲,養育費加保母費(只 帶白天)或幼稚園及才藝班學費,每年要 25 萬元;7 到 12 歲小學階段, 養育費每年 9 萬,學雜費和才藝班 7 萬,合計每年 16 萬元。13、14 歲念 國一、國二,養育費 10 萬、學雜費 2 萬、補習費 6 萬,合計每年 18 萬元, 國三補習費倍增為 12 萬,所以一年要 24 萬元。升上高中之後,高一、二 (16 到 17 歲)養育費(含上學車資及零用錢)12 萬、學雜項 3 萬、上補 習班 6 萬,合計每年要 21 萬,18 歲高三那年其他費用不變,但補習費倍 增,總計要 27 萬元。大學前 3 年(19 到 21 歲),養育費每年 14 萬(含 住宿 8 萬、交通 2 萬、零用 4 萬)、學雜書籍和社團支出共 7 萬,每年一 26.

(27) 共 22 萬元,大四、22 歲,由於要報考研究所而新增一筆 6 萬元的進修補 習班費用,所以一年就要 28 萬。順利考上研究所後,養育和學費、書籍 每年共 24 萬,但是拿學位還要多花一筆論文製作費 12 萬元,換言之,24 歲研二這年總共要花 26 萬元。所以,根據以上數據加總,撫養一個孩子 到研究所畢業,正常情形下約需花費 472 萬元。 不論父母覺得養兒育女是否負擔沉重,但目前養育孩子的費用占家庭 開支的比重日益升高已是事實。在這項調查中,有 34%表示子女教育費 占家庭收入超過 3 成,16%表示超過 4 成。這顯示,子女相關費用占家庭 收入 3 成以上的家庭高達半數,這個比率相當值得注意。 (二)、購屋: 大多數成家後的年輕人多希望能擁有一個家,然而,隨著房假日益 飆漲,天價般的房子令人望之怯步,因而買間坪數夠、地點佳的房子便成 為大多數人努力的目標。目前分布於交通便捷、文教學風盛、治安穩定的 地點,,多半是高房價的地帶,每坪定價數十萬,如此驚人的價錢不是一 般薪水族足以負擔的,然而,其實買一個殼並不難,重要的是事前的購屋 計畫及本身實現的購屋能力。 目前受到低利率影響,全國主要都會區的房貸支出,普遍下降。根 據主計處和永慶房屋統計資料,除台北市外,各大都會區每月房貸支出, 已全面低於家庭所得的四分之一,部分縣市甚至只占家庭戶收入一成,購 屋負擔下降中。房貸支出只要不超過家庭所得的三分之一,便是合理負 擔,近年由於利率下滑,且房價仍處低檔,全省主要都市的每月房貸支出 比重,幾已全部跌破家庭所得的四分之一;其中,台中地區的每月房貸支 出,甚至不到家戶收入一成。根據統計,全國各大都會區的每月房貸支出, 仍以台北市的 25.5%居冠月。其次是台北縣的 24.1%。其餘都會區的房貸 支出,全面下降到一成五以下,台中縣市更分別只有 8.7%和 9.4%,不到 每月可支配所得的一成,顯示在低利優惠房貸助益下,購屋相對輕鬆。 27.

(28)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家庭收支調查,台北市家庭每月可支配所得為 10 萬 2,699 元,而 30 坪房屋平均總價約為 675 萬元,以貸款七成、利率 3%換算,每個月房貸支出為 26205 元,占每月可支配所得 25.5%。台北縣 家庭每月可支配所得為 74998 元,30 坪房屋平均總價約為 465 萬元,換 算後每月房貸支出為 18052 元,占家庭可支配所得 24.1%。過去房地產界 大都將合理的房貸負擔,設定在家戶所得的三分之一;房市景氣好的時 候,由於房價較高,每個月房貸的合理負擔,甚至可被拉抬到家庭所得的 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展望目前,連大台北地區的房貸負擔,都已降低到 四分之一左右,大台北以外部分,桃竹地區算是全省房貸支出比例次高的 區域,但負擔比重仍只有大台北地區的一半左右。至於台中以南都會區, 房貸負擔與家庭收入比例則屬明顯偏低,約在一成上下,足見中南部地區 的房貸負擔相對較小。 (三)、養老: 安排自己和老伴退休後的養老資金也是現代一般家庭所要面臨的長期 理財目的之一。在過去,養兒就可以防老,現在的時代流行著一句話叫『養 老防兒』,所以恐怕只有靠自己在年輕或壯年時候遇做打算才是穩當。酸 然大部份的薪水階級都由服務的單位在平時就從薪資中扣除一份份保費 或公積金,以做為未來退休的準備,但是,充其量也只是提供未來老年時 「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要讓自己有個安穩的晚年,不趁早做財務上 的規劃是絕對不行的。 問題來了,由於每個人的收入金額、消費力、生命長短都不同,到底 如何精算退休後的養老基金要多少才夠依照學理來計算,對於未來退休金 的推算,可用「所得代替率」 、 「通貨膨脹率」 、 「平均餘命」三大條件考量。 所得代替率是指退休前收入,除以退休後的收入,所得出的百分比。 由於退休後的交通費、飲食費、交際費等可省略,加上退休後的房貸利息 多已繳清,換算下來,退休後的生活成本,平均可降為退休前的 6 成到 7 28.

(29) 成。例如退休前收入為 10 萬元,退休後因開銷減少,月收入可調低為 6、 7 萬元。 在通貨膨脹率方面,以每年 3%的物價上漲率推算,例如現在每月 3 萬 元的退休生活費,相同的生活品質,20 年後,增加到 5 萬 4000 元,若 25 年後,又增加到 6 萬元。 從退休後起計算的平均餘命,目前台灣地區國人的平均壽命,男性為 75 歲、女性為 78 歲,這項數字將隨醫學發達而延長;因此,如果你預計 從 60 歲退休到 80 歲為止,足足有 20 年的生活開銷要支應,以上述每月 6 萬元的例子換算,一年養老生活費為 72 萬元,再乘上 20 年,總計為 1440 萬元。 根據摩根富林明集團 2006 年 7 月針對台灣投資人做的調查,有 22.9% 受訪者認為 1000 到 2000 萬元的退休金才夠。根據國泰人壽的調查,如果 55 歲退休、預計自己活到 77 歲,每個月生活費 2 萬 9,000 元,至少要存 700 萬元才足夠。不過,有位愛買名牌、自己開精品公司且每月開銷 7 萬 元的「熟女」,她概算出自己退休約要準備 2,000 萬元才夠。每個人對於 退休後生活需求不盡相同,計畫退休年齡也不相同,此外,自己現在有多 少財富、將來可繼承多少「祖產」等,都會影響到退休金的準備。針對該 公司 20 歲到 59 歲保戶所做的「保戶退休理財規劃問券調查」顯示,保戶 平均個人年所得為 56 萬元,退休後保戶平均每年約需 35 萬元的生活費, 約有 68%保戶認為退休後每個月的生活費介於 2 萬元至 3 萬 9,000 元就足 夠,平均退休後每個月的生活費約為 2 萬 9,000 元,為現在所得的 62%。 另一家壽險公司瑞泰人壽也曾做過類似的調查,瑞泰人壽表示,一般保戶 認為退休後每個月生活費應該不到 3 萬元,同樣是在 55 歲退休,活到 77 歲,約需要存 700 萬至 1,000 萬元的退休金。 美國羅傑斯大學研究發現,1950 年戰後出生的嬰兒潮有 76%希望在 60 歲以前退休,但認為自身財力足以負擔退休生活的只佔 29%。 29.

(30) 這樣的調查結果似乎頗令人沮喪。德國詩人布萊西特形容:「人生苦 短,財富嫌少。」的確是很多人的心情寫照,他們之所以遲遲不敢退休, 就是擔心萬一退休金不夠,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過?於是只好勉為其難繼續 工作,能多做一天,就多賺一天。 但也別太一廂情願,以為事情就能改變。曾任教紐奧良大學商學院、 著有《別當打卡的豬》的職場生涯專家麥可˙勒巴夫博士指出,年齡超過 60 歲,仍然繼續從事不喜歡的工作,有 50%的機率在 7 年內死亡。 退休達人柴林斯基對理財專家的「忠告」不以為然,認為是誤導,增 加焦慮。「不需要捧著一大把銀子才能安度晚年,過度強調退休存款的重 要性,反而減少了體驗幸福退休生活的機會,」他指出,事實上,只要願 意過簡單一點的生活,就可少拿一些退休金,不必為了多攢一、兩百萬而 去做自己厭惡的工作。柴林斯基觀察,耗盡時間精力累積大量存款的人, 反而忽略他們應當如何度過快樂的職場生涯,不僅賠上了健康,疏忽了朋 友,也忘了發展工作以外的興趣,直到退休那天才體會到,再多的金山、 銀山都買不到寶貴的健康和友誼,也買不到享受休閒活動的能力。 其實退休只需現有收入四~六成就很夠了。美國梅瑟人力資源顧問公 司精算師漢彌頓提出一個參考值:退休族每月需要的生活費大約是工作薪 資的 40~60%。 加拿大統計局調查,大部份退休族生活費所需不到過去薪資的 62%, 某些甚至只有 45%。 台灣 ING 安泰人壽總經理韋立俊認為,你在退休前存夠 10 倍年薪就夠 了。 為什麼退休後需要的錢愈來愈少?理由很簡單:大多數退休族都已繳 清房貸,子女大都成人、不必負擔教育費用,不必再支出跟工作有關的治 裝費、交際費,課稅的級數降低,一般的交通娛樂可享老人折扣,很少(或 不能)大吃、大喝等等。而且並不是每個人都追求昂貴的嗜好,享受奢華 30.

(31) 的生活。有些人手頭並不寬裕,照樣過得充實、自在、滿足。 資深廣告創意人孫大偉記得多年前妻子憂心地轉述: 「理財專家說,退 休金起碼要 2000 萬……。」他聽到這個數字,嚇了一跳,身為一家之主, 覺得肩頭壓力好重,萬一沒做到,豈不失責?後來,他又仔細想過這件事, 回頭安慰另一半:「我們一家四口,就算每天三餐吃便利超商的便當,12 個便當一天 600 塊,我們手上現有的錢足夠吃 30 年,怕什麼?不如妳也 退休,想做什麼就趕緊去做吧!」這位人氣一向很旺的廣告才子,從主流 的廣告圈淡出之後,自己開一家小規模的廣告公司,住的是 25 年的老公 寓,開的是已用了八、九年的舊車,上班經常以捷運代步,飲食儘量維持 簡單清淡。有一回,一位企業界老闆好友關心地問起:「大偉,你缺不缺 錢啊?你到底賺了多少錢?」孫大偉不假思索回說:「我賺到每一天,多 活一天,多賺一天。」 「年紀愈大,物質慾望愈少,」在澎湖國家風景區擔任志工導覽員的 周麗炤舉自身為例,每天固定穿制服,根本不需要什麼名牌不名牌,逛街、 購物對她已完全免疫。目前,出國旅費是最大的開支,一趟約 10~20 萬 不等;除此以外,單身的她和姊姊同住,只需付一些水電費用,省下房租, 一個月 1~2 萬就可以活得很好。 因為「不想一個人佔那麼大的空間,還要請一個菲傭,」薇薇夫人在 丈夫過世後決定賣掉台北花園新城 70 坪的房子,獨自搬到淡水賃屋而 居,30 幾坪樓中樓,樓下充當個人畫室,樓上則是起居臥房。每天面對 著綠意盎然的湖光山景,她神情愉悅地說: 「現在才是我想要過的生活。」 她相當贊成英國一些老夫婦,退休後把房子抵押給銀行,拿了錢去旅行, 房子仍然可以繼續居住直到過世,所有權便歸給銀行,「這是最完美的句 點,」她說。薇薇夫人同意退休後手邊仍要有點錢,但不必多,夠用就好, 「錢是一種基本的尊嚴,」有一次她看到一篇報導,作家蘇雪林晚景不好, 經濟窘困,生活費必須靠別人接濟,蘇雪林面露羞赧地對接濟他的人說: 31.

(32) 「實在很對不起,我不知道我竟然會活得這麼老……。」薇薇夫人覺得很 辛酸,老了以後去跟別人借貸,拿什麼還?退休後不再有固定收入,但她 找到很多減碼省錢的方法,不買新衣服、不上美容院、不出門應酬、改用 開架式保養品、改看早場電影……。她扳起指頭數,一個月房租、水電、 買畫具顏料等加總起來,3 萬元足足有餘。她在《美麗新生活》(遠流出 版公司)中寫道:「退休以後絕對不要相信『由奢返儉難』這句話,除非 相差太懸殊,否則減少開支,儉樸過日子,一點都不會損傷生活品質……, 重要的是心態的改變。」. 第三節、生命週期 一個家庭的財務的結構往往會跟著該家庭的段不同而有所改變, (中華民國 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編印 『 人壽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統一教材 』200604, 頁 113)人的一生有:出生---成長---結婚---育兒---養老---死亡的過程,我 們將此「人生旅程」稱為[生命週期](圖 3-3)。. 人生中的必經之路 高. 經濟責任. 責任曲線 高責任期間. 收入曲線 可支配餘額. 收入. •最怕~ ~ ~ ~ ~ ~ ~ ~ ~ ~ 癢 可支配餘額. 低 終歸塵土. 退休. 養育子女. 結婚. 就業. 求學. 出 生. 【圖 3-3】生命週期 (本研究整理) 在生命週期中會經歷從原生家庭走向自組成家庭這個階段(假設為有結婚、 生子)。當我們結婚自組家庭後,隨著購屋貸款與子女一個個的出生,我們的責 32.

(33) 任也隨之增加,在收入逐漸增加但支出也隨之增加的情形下,我們的可支配餘額 在高責任期也是高支出期間將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常常需要舉債貸款來舒緩支出 所帶來的壓力(例如房貸、學貸、、、等)。所以在家庭財務結構中我們常常會在 責任與有限資金的分配下陷入兩難。於是一個家庭的發展往往在平安成長過程中 一家和樂,可是一但在家庭成長的過程中有一個非預期的天災人禍、意外、疾病 或責任負債(如駕車過失傷害或致死的責任賠償)的產生,一個家庭在沒有任何事 先預防準備可以獨自面對處裡解決的能力,這突發的事件將嚴重衝擊一個家庭的 成長,甚至可能一個甜蜜的家庭因而瓦解支離破碎。 家庭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人生目標規劃 陳雲中(1945)危險(risk)分為(1).人身上的危險(2).財產上的危險(3). 責任上的危險(圖 3-4)。而一個家庭正因為家庭財務中的收入與可資配餘額,會 因風險等不確定因素而中斷,所以家庭財務的風險不可不加以考慮。雖然保險無 法完全百分之百分散、規避或補償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但至少可以在不幸事件發 生時,使財務損失的影響得以降低,而社會保險提供一般民眾最基本的保障之外 (表 3-1),商業保險則可以依不同家庭不同的家庭責任與財務需求量身訂做(表 3-2)。 風險 純粹風險. 投機風 險. 保險不保的風險. 保險可保的風險. 人身上的風險. 財產上的風險. 生命. 健康. 直接. 間接. 責任上的風險. 財產. 身體. 【圖 3-4】風險的分類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編印『人壽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統一 教材』(2006,頁 4) 33.

(34) 【表 3-1】社會保險提供哪些重大風險損失的補償 重大風險. 空難. 車禍. 地震. 水災. 火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死亡給付. ○. ○. ○. ○. ○. 眷屬喪葬津貼. ○. ○. ○. ○. ○. ○. ○. ○. ○. ○. ○. ○. ○. ○. ○. 社會保險 全民健保 傷病給付. 重大 疾病. 老年. 失業. 生育給付 勞保 殘廢給付 死亡給付 老年給付. ○. 失業給付. ○. 喪葬津貼 殘廢給付 公保. ○. 養老給付. ○. 生育給付 農保 殘廢給付. ○. 喪葬津貼. 資料來源:現代保險雜誌,2002,4 月號,頁 56 34.

(35) 【表 3-2】商業保險提供哪些重大風險損失的補償 重大風險 社會保險. 重大 疾病. 老年. 失業. 空難. 車禍. 地震. 水災. 火災. 人壽. 定期壽險. ○. ○. ○. ○. ○. 保險. 終身壽險. ○. ○. ○. ○. ○. ○. ○. ○. ○. ○. 養老保險. ○. 意. 一般意外險. ○. ○. ○. ○. ○. 外 險. 旅行平安險. ○. ○. ○. ○. ○. 醫 療 險. 失能保險. ○. ○. ○. ○. ○. ○. 一般醫療險. ○. ○. ○. ○. ○. ○. ○. ○. ○. ○. ○. ○. ○. 意外醫療險 重大疾病保險. ○. 癌症保險. ○. 年金保險 汽車 保險. 火災 保險. ○. 車體損失險 附加颱風、地 震、洪水險. ○ ○. 汽機車第三責任險. ○. 汽車乘客責任險. ○. 住宅火險. ○. ○. ○. ○ ○. 附加颱風洪水險. 附加地震險. ○ ○. 火災第三責任險. 資料來源:現代保險雜誌,2002,4 月號,頁 58. 35.

(36) 第四節、家庭人身保險保額規劃 家庭購買保險的不二法則就是以最少的保費買最多的保障,而且要隨著人 生階段、家庭財務結構的改變適度調整。至於該買多少保險才夠,並沒有一個絕 對值,而是須依個人價值觀與所處生活水平及每個家庭不同的成員與財務收支不 同而不同。一般有以下幾總說法: 一、預算法(俗稱家庭責任法):考慮家庭未來的預期支出,決定人壽保險額度 的方法(蔡文馨等譯,個人理財規劃。台灣培生教育,民 93。頁 462) 。投保 保額至少需要足以費單房貸和家人(含子女教育與父母孝養金)三年的基本生 活費(蔡貞慧,家庭資源管理。民 89。頁 126) 。不過從「保險是降低生活不 安定」這個觀念我們可以看出或許家庭中每個人都有必要投保健康或醫療保 險,但並非家中所有成員都必須投保人壽保險。例如單身、小孩或老人除非 有其它投保人壽的考量(如單身的人本身不善於理財,而希望透過人壽保險 達到退休養老的目的;或是父母爲節省遺產稅考量爲子女投保壽險) ,否則不 一定需要投保。但是家庭生計的主要負擔者,或是家中負擔大或負債多者(如 房貸) ,則可能需要較大的保障,此時投保人壽保險就很重要(洪仁杰,家庭 財務管理與規劃。民 90。頁 119-120)。 二、收入法(俗稱雙十原則):依據個人的年收入情況,決定仁壽保險金額的方 法(蔡文馨等譯,個人理財規劃。台灣培生教育,民 93。頁 461) 。一般而言, 投保金額至少為年收入的五至十倍;而保費則是佔年收入的五%至十%左 右。一般家庭不妨將每年儲蓄或投資結餘金額的 10%至 20%,用以購買保險 (錢 money 理財研究室,財務規劃。民 83。頁 160) 。另有中信銀以及行政院 主計處 94 年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報告第七表「平均每戶家庭收支按經濟戶 漲年齡組別分」 ,並轉化為十年一區間製表「夫妻年齡與收入比較與理財建議」 (如附表 3-3)也是利用本法(經濟日報 96/06/14)。. 36.

(37) 三、緊急應變法:一般家庭保險額度至少在毫無收入的情況下,還能支付過渡期 間得生活所需,保額大約是主被保險人 3-5 年薪水的金額,但若是扶養親屬 或還有房貸負擔,則要把這些費用加入保額中才足夠(錢 money 理財研究室, 財務規劃。民 83。頁 65,118)。 四、生命價值法(需求分析法):人壽保險保額對一般家庭而言,到底是要家中 維持生計者的年薪資 5、6 或 7 倍才適當。此法與一些簡單方法潛在的忽略健 全風險管理的重要層面。風險管理程序幫助決定是否有保險的需要及需要的 額度。購買最合適的保險,以及選擇保險人都賴此程序。這個程序並非由個 人需求之靜態觀點來看,而是分析可能變化的財務結果的可能性。程序如下: (一)、收集資訊:包含資產、負債、收入、家庭組成成員、支出、儲蓄與投 資規劃、夢想與擔心、死後的費用等。 (二)、建立目標:一個家庭不只要建立整體性財務目標,並要建立小而特定 的目標(即階段性目標) 。這意味著個人及其配偶必須考慮到當配偶之 ㄧ方死亡時所需的收入多少而定。這非常重要,也可能沒有正確答案。 一個經常被談論到的目標就是當其中之ㄧ的配偶死亡後,生存者仍能 維持他或她目前的生活水準,此可以解釋為生存者的收入所得至少須 在配偶死亡前家庭總收入的 60%...。收入目標可由人類生命價值觀 念來預測,此概念在於評估家庭中主要生入者死亡後財務方面的影 響,並取代失去的收入金額,換句話說,取代已死亡的人的收入來源, 和維持現行的生活水準是相同的意義。 (三) 、分析資訊:人壽保險規劃應用在個人,意味死亡之財務後果分析應該 假設死亡即將發生。此分析從財務的觀點去衡量可能損失的幅度(即 死亡後之結果) 。包含現金的目的與收入的目的。適用的方法有二:一 為本金清償法(Capital liquidation),假設本金及利息在相關的期 間清償提供所需要的收入;另一為本金保留法(Capital retention),. 37.

(38) 假設所需要的收入是由本金的投資所得來提供所需的收入。另外需有 通貨膨脹率與利率的假設來計算。 (四) 、來源與目標的差額:分析程序最後一個步驟是算出可使用之來源及設 定之現金和淨收入之需求的淨差額,並導出來源不夠配合需求的數 字。此數字即代表死亡後對家庭的淨財務後果的衡量。 (五)、靜態與動態分析:靜態分析即回答『假如個人於今天死亡的話則如 何?』 。動態分析則在往後每年重複問下列問題『若個人在今天死亡則 如何?』『若個人在下一年死亡則如何?』『若個人在二年後死亡則如 何?』『若個人在三年後死亡則如何?』『一直繼續下去』…。 (六) 、發展計畫:基於死亡以後財物後果之分析,發展一子計畫已完成所敘 述的目標。此計畫必須在各種處理損失暴露的代替方法都討論後才發 展,並根據目標,分析相關資訊以後才顯現。 (七) 、執行計畫:一旦計畫設計發展完成,並經由個人同意,則這個計畫必 須實行。 (八) 、監督與修正計畫:一般而言,每隔 1-3 年應該重新評估壽險計畫,不 管是否有重要的事情發生。 (康裕民譯。人壽保險上冊。中華民國人壽 保險管理學會,民 93。頁 567-584). 第五節、保險功能 保險能幫助千千萬萬的個人,以所出極少的錢,集合成龐大的財力,在個 人或事物發生意外或特定情況的時候,給予他本人或他的家屬一筆約定的金額, 做為經濟生活的保障與損失的補償,這是保險的主要精神所在,當然也可以說這 是保險的功能。我們如果進一步探究的話,就會發現保險不僅對個人與家庭有好 處,對社會、國家也有相當的功能;不僅是一種經濟制度,也是一種社會安全保 障制度。保險制度中尤以人身保險對個人家庭有著重大的影響與功能:. 38.

(39) 一、對個人的功能 (一)、後顧無憂,晚景可恃 人身保險保障個人遭遇不幸事故以後的經濟生活。也就是說,人身保險 提供了個人一項保障,讓他能在安定的心理基礎上奮力發展自己的事業與 前途,免除了後顧之憂,對個人有鼓舞激勵的功能。再者,由於我們的社 會型態轉變為服務業型態,傳統的大家庭制度逐漸瓦解,替代的是小家庭 制度的產生。因此,所謂『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必須有所修正,為了晚年 的生活能有所憑恃,我們必須提早準備,而人身保險的「滿期保險金」以 及年金保險按期給付的年金,就是提供這種安全可靠的準備,以保障老年 生活不致陷於悽苦無依的最好方法,其中年金保險對於被保險人遭遇年 老、殘廢或死亡等事故時,提供「定期性持續有保險給付」的一種保障。 尤其社會人口老年化是未來社會人口發展的必然趨勢,發揮壽險制度以及 年金保險退休規畫的功能是解決此項嚴重社會問題的主要方法之一。 (二)、安定就業,穩定發展 近幾年來,由於經濟的快速發展,員工流動性大往往成為雇主最感頭痛 的事。就雇主而言,花費許多時間和金錢訓練的員工,在技術成熟以後跳 槽,不僅是一項很大的損失,並且會影響到工作的正常推展。這是目前企 業、工業界潛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人身保險則可以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 目前一般公司、工廠大多已為其員工投保勞工保險,但保障畢竟有限,給 付額不大,而且要受到種種限制。如果雇主能為員工投保團體保險或企業 年金保險,而且負擔部分保險費的話,員工在服務滿一定年限後,便可以 領到一筆滿期給付或年金,服務年資越長,給付也就越多。這麼一來,員 工績現實利益的考慮,工作的安定性自然增加,工作效率也必會提高,所 以不論就雇主或員工而言,人身保險都具有相當的功能。 (三)、保證信用,有利投資. 39.

(40) 人身保險中之人壽保險對個人的另一項積極功能是能保證個人的信 用,大家都知道,個人在經營事業或發展企業的時候,常常需要融資,因 此商場上金錢來往頻繁是一種必然現象。任何一個人或者是銀行等金融機 構,在借錢出去的時候,總會先考慮一下對方的償債能力和信用程度。一 個投保人壽保險的人,既然在任何意外事故發生時都有經濟上的保障,也 就確定了他的信用和償還能力,在金錢周轉上也必然增加了許多的便利。 何況人壽保險除了提供保障之外,在所繳保險費累積有保單價值準備金的 時候,尚可以用保單上的權利向保險公司借款。其次,保險費中的準備金 部分,除了是一種儲蓄以外,也是一種有利的投資,透過保險公司經營專 家的運作,往往能獲得比一般利息還優厚的利益,沒有個人投資所要冒的 風險,而能確保一定的利潤。採取專設帳簿盈虧自負之投資型保險,強調 投資及保障兼顧,未來的投資報酬率完全屬於保戶的,除保險公司可脫離 利率風險,同時也讓保戶有投資獲利的機會。 (四)、享受優惠,稅捐減免 個人投保人身保險,有個最現實的利益,就是繳納的保險費依法可以從 他的所的所得額中扣除,滿期保險金也不用課徵所得稅,這顯然是政府為 了鼓勵民眾投保人身保險的一項優惠。此外,遺贈稅法也規定,被保險人 死亡時,給付其所指定受益人的保險金,可以不計入遺產總額課稅。惟政 府為維護租稅公平,確保國家稅收,特制定「所得基本稅額條例」 ,依據該 條例之第 12 條第 1 項第 2 款規定,基本所得在新台幣 600 萬元以上之個人, 若投保受益人與要保人非屬同一人之人壽保險及年金保險,由受益人受領 之保險給付(若為死亡給付每一申報戶全年合計數在新台幣 3000 萬以下之 部分則不計入)部分,應依同條例第 13 條規定扣繳所得稅。除前開情形外, 仍可依據前述賦稅法令規定免納所得稅。 (五)、保險理財,一舉兩得. 40.

(41) 以時下最流行的投資型保險為例,兼具保險保障與理財投資功能。消費 者既可以得到保險保障,還可借重專家理財,享有投資的功能以及資本增 值的機會,有效對抗通貨膨脹。同時,投資型保險的保險費繳交方式具有 高度彈性,保戶擁有彈性繳費的自主權,有助於個人資金運用以及個人退 休計畫。 二、對社會的功能 (一)、互助共濟,社會安寧 人身保險的基本條件,就是社會多數人參加保險,形成一個互助共濟的 大團體,這個團體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得到保障。這樣一來,只要社會中 多數人投保了人身保險,豈不是無形中構成大家共同的一種可靠的完全保 障嗎?而且由於大家投保人身保險,自然產生對社會共同利益的關懷,蔚 成一種善良的社會風氣,以達到「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 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安和樂利的大同社會目標。 (二)、鼓勵儲蓄,平均財富 人身保險勝過一般儲蓄,因為一般儲蓄沒有強迫性質,也就是想要儲蓄 的人難免有始無終獲將準備儲蓄的錢移做他用。但投保人身保險以後,不 按期繳納保險費,則保險契約將停效或終止,始投保者將保險費繳納列為 個人預算的一部分,按期繳納,無形中含有一種強迫儲蓄的性質,日久成 習,可以養成節儉儲蓄的美德。人人既有儲蓄,則生活不虞匱乏,社會財 富自然可以趨於平均化。 (三)、促進教育,提高素質 人身保險保障家庭經濟的穩定,使子女教育的機會不會因突發事故而中 止,對於一般家庭而言,子女教育費用是未來一筆金額大又省不得的支出, 如果讀的是私立學校,學費開銷只會加倍不會減少。透過年金保險可以協 助父母提早做好準備,讓父母可以提供子女更優質的教育環境。就社會觀. 41.

(42) 點而言,大家受教育的機會增加,國民知識水準提高,素質更為優良,有 助於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四)、大眾理財,豐富多元 面對微利時代的來臨,社會大眾無不擔心財富縮水,而不斷創新的壽險 商品,提供社會大眾在投資理財上又多了一樣選擇,尤其部分商品有保證 收益的設計,讓大眾享有保障的同時,降低了投資風險的不確定性。 三、對國家的功能 (一)、形成資本,以增國富 我國目前已擠身於開發國家之林,各項經濟建設需要大量資金,壽險公 司替廣大要保人收集及保管的保險費,可匯成龐大的資金,這在壽險公司 而言,即是所謂「責任準備金」 ,該筆金額依法可以投資運用孳息。這種依 法投資運用孳息的措施,一方面為要保人提供分配紅利的來源,另一方面 也為國家各項經濟建設提供長期而大量的資金,具有調整金融,供給長期 資金,用以開拓建設,增加國家財富的積極功能。 (二)、穩定經濟,安定政治 國家政治安定與否,維繫於經濟是否穩定成長,與社會各階層的所得是 否均衡。前面我們說過,人身保險具有調整社會財富的功能,使每一個人 的經濟生活得到適當的保障。衣食足然後知榮辱,生活水準的提高,使大 家對社會國家有共同的信心。勞資間的糾紛,因為人身保險提供了未來的 展望,得以消弭或減低,勞資雙方的利益得到協調,經濟便可穩定成長。 民生既然富足,政治也就自然安定。 (三)、透過再保,拓展外交 壽險公司為了分散風險,往往將所程壽保險的一部分,向國外的再保公 司再保;同時也接受國外保險公司的分保。這種國際間的往來,是最好的 實體外交。透過再保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將損失由更多的保戶來分攤,另 一方面也促進了國際間的共同瞭解,提高國家在國際上的政治地位。此外, 42.

(43) 人身保險在其他方面,也有附帶的功能。譬如:投保人壽保險,須經過體 格檢查,可以早期發現疾病,早期治療,無形中也可以增加投保者對健康 的講究,相沿成習,促使國民身體健康,增加民族與國家的強壯等等。 (四)、健全經營,整合金融 近年來,市場利率持續走低,為壽險公司帶來經營上的風險,而結合證 卷投資的壽險商品,可降低壽險公司經營上的風險,使壽險公司經營更健 全,進而發揮穩定國家經濟的功能。同時壽險結合證卷投資,亦達到金融 市場整合的功能。另於民國 95 年主管機關開放人身保險業得授證劵投資信 託事業之委託擔任證劵投資信託基金之銷售,更使的人身保險業的經營層 面又進一步擴增。. 第六節、報導實例 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有幾篇相關報導,這些真實的故事道盡人世間的無奈與 冷暖。 一、逃過震災死於房貸:我們平日省吃儉用,耗去大半生才僅有的一處棲身之所, 一夜之間全沒啦,而銀行的貸款還得照付不誤,目前政府雖已宣布撥款千億 來幫助重建家園,但此一政策對我們並無助益,只有加重我們的負擔而已, 縱然能順利帶到最多 350 萬重建,但加上原來的貸款 2 百多萬,合計要揹負 六百多萬的債務,這筆債不要說利息,光本金一輩子也還不起,如果我下半 生還不完,還要累及而孫來替我背著個包袱,其情何堪!縱有 350 萬擺在面 前也不敢貸,房子沒啦銀行卻還是要向我們或保證人求償,或扣押貸款人其 他貸款人其他財產方式求償……。也就是死活都得要就是了,這不比大地震 還厲害、還更可怕嗎?災民們家裡死了的還未入土,活著的還在掙扎之際, 這些要命的「緊箍咒、翻天印」又連番壓下來了,災民們未死於災難,卻死 於房貸,何其可悲。(聯合報 88/10/02). 43.

(44) 二、自己與配偶擺第一 寶貝孩子放最後:『先求自保,行有餘力再幫子女買保 險』 ,搭過飛機的人都在飛機起飛前看過、聽過空服員在示範操作一些飛安 事項說明,可還記得其中有一項『氧氣罩』 。是否也提醒請父母自己先戴好 再幫子女戴。這句話或許過於理性,但是,確實反映出時下很多父母在規 劃家庭保險時共同的缺點。就在 921 地震中,家住雲林斗六『觀邸』大樓 的受災戶,先生在房子倒塌中不幸罹難,太太在傷心之餘發現,當初在買 保險時,只想到年幼子女未來面對沉重的教育費、生活費,於是在一年 10 萬元固定的保險費預算下,幫子女買了高保費的保險加儲蓄險的兒童保 單,太太、先生兩人反而沒有買保險,結果,這個家庭這個空前的災難中 失去一家之主後,領到的不是保險金,而是 100 萬政府的安慰金,這位失 去先生的太太,馬上面對的是,漫長時間要持續繳納的房貸本利和高額的 保費,真是情何以堪ㄚ。(民生。88/11/18). 第七節、田野調查 我們來看看以下這些受災戶他們親身的故事,他們的家庭財務結構在受災前 後有何改變?假如再來一次[921],這樣的改變對他們的家庭會有幫助嗎?是否 有哪些地方是我們該去深入檢討的: (一)、小廖的故事:58 歲,他是經營一家生意極好的外燴(俗稱辦桌)生意 老闆,每天雖然辛苦但收入頗豐,因為是大家庭,所以在一切經濟都是 3 個兄弟共同決定的,當 921 地震前,除手邊留下生意週轉金外其它都 買土地房子等不動產佔總資產 80%以上。當 921 發生後,房子全倒財產 損失約 1,000 萬,母親、二弟媳、三弟都在此次地震中身故,生意銳減, 家庭經濟從原本沒有負債到現在負債約 500 萬。認為買保險都是人情, 都是因為親戚朋友在做保險所以就跟他們[捧場],上次有個幾十年的朋 友,還是個老師,做保險後收了我的保費也沒繳交回去公司就私吞保費 啦!我也是等公司通知說沒有繳交保費會停效才知道保費被吞去啦!. 4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企業 指單一的法律實體 具有組織主權及擁有運用資源的決策權 在一個或多個地點從事經濟活動。當 同機構單位存在於 同一地點 但只要每一個機構單位

一、研究動機 二、資料來源 三、模型建立 四、模擬預測 五、研究結果

本館以數字表現出921地震救災、安置到重建的總體樣

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一) 整體求職者平均希望待遇為 35,126

把一所「好」的房間,改為:一所幽靜的,不是 面對高樓大廈,或者煩囂街道,最好還看得到海

歷史上許多大地接均顯示,火災所造成的災害遠比震動所造成者為慘烈。如一九 O

不像其他天災,如颱風、海嘯、火山爆發等,大難臨頭前還有跡可循,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