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年報(102年)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年報(102年)"

Copied!
1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華民國一○三年十一月

TARI ANNUAL REPORT 201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發行

中華民國 年

102

十一

(2)

較粗;果實重量約1200公克,夏期果可溶性固型物13-15°Brix,冬期

果約11-13°Brix,果肉呈亮黃橙色,香氣柔和,密實度高,纖維細,中

央部位果實直徑大;果皮較厚,貯運性佳。

(3)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發行

中 華 民 國 一 ○ 三 年 十 一 月

(4)

新世紀的農業發展,面臨經貿自由化競爭、極端氣候變遷考驗及全球糧食危機威脅,

如何提升農業科技研發技術,開發符合農民生產經濟化、消費者需求生活化、農業環境

生態化之農業技術,為本所努力方向。遵循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政策,本所致力發展

節能減碳與開發安全農業導向之農業研究,兼顧糧食安全、經濟發展、人文建設及自然

保育,維護本土農業永續發展,打造一個紮根現在、關懷未來、佈局全球的現代化農業。

102 年不斷的研發與努力,目前已有相當成果。茲將本所 102 年重要研究成果擇要列

述如下:

一、農藝作物

稻作:因應氣候變遷及消費者之需求,水稻品種改良以優質耐(抗)逆境為育種目

標,

102 年完成 82 個新品系高級產量試驗評估,選出 2 個新品系,參加 稻區域試驗,

完成台農

77 號、DR14、嘉農育 992066 號、嘉農育 992068 號、ST12、ST18、SM1 及 SM13

8 個品(種)系之品種權實體檢定調查。參與國內 稻育種新品系統一檢定事宜,完

102 年各項病蟲害之檢定。開發新的耐鹽材料,篩選台

2 號誘變品系之耐鹽性。在

提升水資源之有效利用方面,於節水灌溉與一般灌溉下,探討水稻品種的產量及品質之

變化。為增進選拔效率,應用分子標誌進行輔助選拔,完成耐鹽、耐旱、抗稻熱病相關

基因之導入,建立回交族群,最高世代已達

BC

4

F

6

,將進一步回交或進行抗(耐)性之

評估並選拔優良品系進行產量試驗。在已知基因的應用方面,完成抽穗期基因 Ehd1、半

矮性基因 sd1 及香味基因(badh2.1、badh2.10)之功能性分子標誌設計、測試及常用親

本註記,也建立水稻光

/溫敏雄不稔選拔指標。藉由連鎖分析定位兩個台農 67 號突變品

系之白葉枯病抗性基因,分別與 xa8、Xa26(t)基因座具顯著連鎖,建立國內首創之台農

71 號導入秈稻全染色體置換系之族群,並進行主要農藝性狀及基因型評估。也從台農 71

號與帶有野生稻 O. nivara 基因導入系所建立的重組自交系中,定位葉片性狀相關之基因

座。

雜糧與特作:玉米品種選育方面,於超甜玉米新品系區域中,選出

2 個產量與甜度

高於對照之新品系

SH101-01、SH101-02;於白糯玉米的選育上,在區域試驗中,兩新品

WX101-4 與 WX101-6 於霧峰試區的表現較佳,本年度也完成白糯台農 6 號命名與提

出品種權申請。甘藷品種改良之目標為豐產、質優之鮮食用及食品加工用新品種,採用

多向及人工雜交育種,實生系選拔獲得秋裡作食用甘藷

213 品系,春夏作食用甘藷 40 品

(5)

系,完成產量比較試驗春夏作及秋作分別為

171、216 個參試品系,產量最高較對照種台

57 號增 16.7%;區域試驗中以 CYY98-04 及 CYY98-59 塊根產量較佳,較對照種增產

19.8%及 40.5%。高級品系同時進行抗性澱粉之研究,顯示經過貯藏各品種(系)之抗

性澱粉含量變化趨勢不同,以

CYY99-72 及 CYY99-74 其抗性澱粉含量高又較耐貯藏明

顯優於

CYY99-23 及 CYY99-75 之低抗性澱粉含量與不易貯藏。落花生以抗莢果黑斑病、

深紫色種皮、大莢果、大籽粒及甜度高育種目標。採用混合法進行培育歷年雜交所得後

裔,春作選獲

270 個優良單株,秋作選獲 150 個優良單株,新品系產量比較試驗莢果產

量最高比對照品種台南

14 號增產 85%,命名之新品種落花生台農 10 號已提出申請品種

權登記。特用作物以黃耆的選育及田間栽培技術研究為主,黃耆育種目標為高產量及高

黃耆皂苷

1(Astragaloside 1)活性成分,利用雜交育種選育出黃耆皂苷 1 活性成分含量

較高的

1013149 與 1013142 兩新品系,分別為 0.59 與 0.58 mg/g。在黃耆栽培技術改進上,

20℃光照 14 小時處理 45 日有促進膜莢黃耆開花結莢的效果;並探討施用溶磷菌及納

豆發酵液對帅苗存活率、鮮莖葉重、根長、根重及根的黃耆皂苷

1 含量之影響。

作物生理與逆境研究:以台灣不同地區選育出的

4 個品種良質水稻品種為材料,於

2008-2010 年依農民曆「節氣」栽植,探討穀粒充實期間氣象因子對米質與產量影響,參

試品種米質性狀受到各栽植期之穀粒充實期溫度變因影響,帄均日最低溫、帄均日均溫

及帄均日最高溫的增加將造成白米直鏈性澱粉、透明度及完整米率逐漸下降趨勢,並歸

納出上半年及下半年可獲得最大產量之穀粒充實期最佳溫度條件。於

2010-2012 年試驗

結果,也顯示在霧峰地區以溫度變因為影響參試品種產量之主要氣象變因(具高權重)。

藉由不等栽植期來模擬暖化情境,探討在溫暖化環境下溫度、日照時數及日射量對水稻

田雜草相之影響,顯示水稻田雜草族群在高溫及高日射量下繁衍加速,綜合試驗栽植期

雜草種類分布結果,建議第一期作及第二期作插秧後雜草管理措施的時程。氮肥及氣象

環境對設施葉萵苣生長及硝酸鹽含量之試驗結果顯示,氮肥施用量的增加,有利於葉萵

苣硝酸鹽的形成及生質量累加而促進植株生長,也發現清晨採收前施予光照則具有減少

硝酸鹽含量的效果。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進行白花蝴蝶蘭葉片性狀與開花性狀之相關性探討,結果顯

示第二葉片較厚及第一、二與三成熟葉片的寬度較大之植株,能獲得較佳之開花品質。

根據前所完成之水稻台

9 號與台農 71 號的積溫模式,建立一、二期作各生育階段所需

的累積溫度資料,本作業曆透過農業氣象諮詢系統自動取得距離該農地最近的氣象測站

資料,經由系統自動計算累積溫度,便可顯示目前水稻的生育階段,同時配合該生育階

段相關的施肥、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等工作,提供農民在栽培上的參考。

(6)

二、園藝作物

果樹:品種改良部份,番木瓜‘台農

10 號–橙寶’取得品種權,果皮厚,耐貯運,

對紅蜘蛛有耐性,本品種適合溫室內栽培。荔枝、酪梨於

102 年完成 5 品種共 11 件品種

權非專屬授權案。寬皮柑‘台農天王柑’於本年度辦理非專屬授權予

1 家種苗業者,預

計明年度可開始量產種苗。完成台農

22 號蜜香鳳梨品種授權工作。另選出具有良好園藝

性狀的果樹優良品系,如綠皮具蘋果香味梨、紅皮梨;大果、焦核、高糖度荔枝、酸味

濃厚適合加工荔枝;大果早熟龍眼;紫紅色果皮中生種酪梨;早熟椪柑;高糖酸比鳳梨;

耐寒性佳楊桃;高糖度紅龍果;夏果紅色冬季低溫耐寒性無青草味蓮霧;晚生印度棗;

大果粉紅果色不易裂果番荔枝等。新興熱帶果樹在台灣東南部地區進行適應性觀察與評

估,以及新植阿恰恰、古樸阿蘇、大果嘉寶果,龍貢、榴槤、人心果、木奶果等果樹進

行試植觀察。配合農業科技數位博物館帄台的整合,完成

13 科 100 品種(系)的熱帶及

亞熱帶果樹種原基本特性資料,以及種原數位影像資料的建置。栽培技術改進方面,桃

單株斜幹交叉

V 型密植栽培,密植園植株扇形分布光照較傳統園杯狀型整枝者佳,單株

結果數與果實糖度皆較傳統園高。‘春峰’葡萄以銀黑加透明塑膠布處理盛花時枝條長

度較長、葉片數較多,花穗發育程度提前,增加最大漿果重,果實糖度皆較對照為高,

果皮顏色也較深。長實金柑嫁接砧木試驗顯示廣東檸檬與酸橘對柑橘破葉病毒呈現抗病

性,

Swingle 枳柚砧木為嚴重感病性。估算椪柑果園春、夏、秋及冬等季節之每日蒸發散

量推估值(

ETH),灌溉量高之植株,果實較大,不影響果實的可溶性固形物及可滴定酸

含量。柑桔種原經台灣大學植微系病毒檢定

36 株,其中有 30 株通過黃龍病及南非立枯

病檢定。屏東地區鳳梨外銷供果園取樣與氣象資料調查,採收前雨量與溫度顯著影響果

實外觀與品質,建議將產期儘量集中於

4 至 5 月間。「台農 1 號」(帝王拔)番石榴 1 年

生植株,留果數

90 果/株,帄均果重較輕,果高、果寬與果肉厚則較小,可溶性固形物

最低;品評以留果數

45 果/株風味最佳。‘卓安南’芒果當灌溉頻率定於 40 KPa 時會明

顯抑制抽梢,維持土壤適度濕潤(約

25 KPa 以下),具有提高開花率的趨勢。

蔬菜:品種改良部份,取得苦瓜「台農

7 號」品種權,本品種不用套袋果實即呈珍

珠白色且具光澤,適合網室栽培,對高溫耐受性較佳,適合夏季栽培。青花菜台農亞蔬

3 號已取得品種權,本品種耐熱、早生,可全年栽培生產,且無高溫期因缺硼造成之空

心現象發生。西瓜篩選

5 個糖度高、食味性佳之紅肉雜交組合。東方型甜瓜雜交組合品

系果實大小及糖度均達高價果品消費市場之規格。篩選抗黑腐病十字花科種原,包括甘

藍、花椰菜、青花菜、芥藍,留存罹病度低於

50%品系為抗病親本。本所開發細胞質雄

不稔分子標誌分析源自亞洲地區的

24 個蘿蔔商業品種並與外表型結果交互比對,在 F

2

(7)

分離世代可發現雄不稔株,有

20 個均符合分子標誌檢測之預期結果。馬鈴薯初級產量試

驗由

12 個營養系選拔 4 個營養系,進行高級產量試驗;21 個品種(系)晚疫病接種試

驗,有

6 個品系(種)呈現耐病性;卡地那、荷蘭 15 號及種苗 2 號經生長點培養已獲得

健康苗。花椰菜‘

10-1009’等 4 品系與兼抗黑腐病生理小種 1 與生理小種 4 的 Brassica

rapa 種原(

PI 173847)進行種間雜交,遠緣雜交株與花椰菜親本‘12-2114-1’進行回交

授粉,有少數培植體形成癒合組織並伴隨著根分化。進行青蔥品種收集,調查分蘗性、

植株型態等特性,選出品種系夏作比較其耐熱性。栽培技術改進方面,豇豆每隔

7 天疏

花,產量差異在豆莢開始採收後的中後期逐漸顯現,疏花可維持豇豆長期採收的收益並

製造出可施藥的間期。在夏季蕹菜種子浸種

16 小時後,生育時期配合養液的營養管理栽

培方式,可提高夏季蕹菜發芽率並可增加蕹菜產量。

食用菇類:蒐集

16 種食藥用菇品種計 100 株及 152 份更新菌種。茯苓菌種接到殺菌

過之松樹段木,木頭數目越多者,所形成的茯苓菌核產量越高也越大顆。茯苓菌核皮和

白茯苓之成分分析,總多酚含量以茯苓皮含量較高,多醣體和粗蛋白的含量則是白茯苓

較高。白靈菇

11 個菌株的菌絲融合分群測試,主要分成 4 大群。大部分菌株以 24-28℃

生長最佳,產量最高每瓶帄均

136.4 公克,生物效率達 53.4%,去皮至出菇僅需 15 天。

耐熱香菇品系武香

1 號、香 1 號與申香 2 號,藉助單雙核雜交之方式,將其優良性狀導

入國內目前主要之香菇栽培品系中,武香

x 922 之品系具有較佳之耐高溫特性。本土採

集的花臉香蘑以

24-28℃為最適溫度、堆肥培養基為最適培養基,出菇最快的菌株覆土至

採收只要

22.5 天,產能最高的菌株生物效率可達 40%以上。雲芝菌株已完成保存、繼代

培養和其中

1 株之鑑定,並製成太空包進行出菇試驗。舞菇試量產栽培,以栽培基質配

方,接種培養走菌

26 天後給予照光處理,並於環控出菇室 30 天後開始陸續採收,採收

期為

14 天。以栽培過杏鮑菇廢料取代原栽培料配方中 30%新木屑,可提高產瓶出菇成

活率、縮短採收期、與原配方無產量差異,並可降低產瓶培養基成本。

花卉及觀賞植物:品種改良部份,育成孤挺花台農

1 號及台農 2 號新品種,並取得

品種權。台農

1 號,商品名「紅粉佳人」可作為切花、盆花及花壇之用。台農 2 號,商

品名「台灣之星」,可作為切花、盆花及花壇用。‘台農

4 號-白雪’獲得日本品種權,

未來在日本銷售與推廣更能保障我國花農之權利,可免除日本收取的高額權利金。火鶴

花選育台農

9 號與台農 10 號,目前正申請品種權中。蝴蝶蘭自 Phalaenopsis pulcherrima

之後代選拔數個短帅年性品系。蝴蝶蘭利用屬間雜交初步育成數種藍紫色、粉紅色、多

花、開花性佳之蝴蝶蘭新品系,適合作為切花與盆花觀賞用途。栽培技術改進方面,設

置蝴蝶蘭生理檢測服務帄台,目前協助栽培者完成蝴蝶蘭

21 個品種種苗生理條件之檢

測。文心蘭‘白雪’品種,利用適當的設施及光控調整,開花盛期內配合「文心蘭‘白

(8)

雪’美白養液」的輔助,可促進唇瓣轉白,確保生產品質及產業利益。以水苔為介質固

定種植檀香石斛、櫻石斛及鐵皮石斛於小葉欖仁上,以百卲網固定可以確保介質不流失,

保持根部環境水分,生長相對較佳。火鶴花‘邱比特’以

BA 噴溼肉穗,包裝處理後於

16℃之生長箱模擬長期貯運過程,封蠟處理組之瓶插壽命優於套管組。抗蒸散藥劑走透

4,000 倍有延長火鶴花瓶插壽命之效果。以原生袋植苗木進行耐淹水及耐旱性等測試

結果,耐淹水苗木如福木、大葉山欖等

11 種苗木,以及耐旱性苗木如台灣扁柏、田代氏

石斑木等

10 種苗木。

採後處理:「台農

2 號」木瓜冬果以 8℃與 10℃模擬貯運 10 日之後,再經 25℃櫥架

6 日之品質頗為良好,果實罹病少,果皮色澤亮麗;剖面肉色橘紅正常,食用風味良好。

‘黑葉’荔枝採收後立即進行乾式預冷後包裝較能維持貯運品質,病霉腐較少,外觀較

佳。‘粉殼’龍眼採收後,以

1 kg 之單粒果紙盒盛裝,並加封保鮮膜包裝,經用 5℃模

擬貯運

14 日後出庫品質甚佳,無發霉亦無病腐現象,食用風味亦佳。無荷爾蒙栽種的‘金

鑽’鳳梨鼓聲果採用

5℃貯運,貯運期限約 6 日,櫥架賞味期限可達 3 日。印度棗以 1-MCP

處理者老化速度較慢,經低溫預冷者老化速度較無處理者慢。紅龍果低溫貯放以打孔

PE

袋配合不織布袋低溫貯藏下較佳,

0℃低溫貯放 20 日下仍無寒害產生,有較佳表現。茭

白筍以

PE 袋密封包裝,以 2℃貯藏 7 日模擬海運出口,外觀品質較佳且異味發生率較低。

PE 袋內加上白報紙及乙烯吸收劑,可有效的降低異味發生率。文心蘭‘蜜糖’與‘The

Best’模擬海運,各溫度貯運後品質大都不錯,經栽培 70 日後,‘The Best’以 9℃貯藏

抽梗率最高,可達到

100%。文心蘭‘紫精靈’與‘Twinstar’模擬海運,水苔濕的處理,

貯運後葉片與球莖品質較佳,栽培

5 個月後開花率仍低;以紙箱包裝或塑膠籃包裝之影

響不大。紅色

Maudiae type 與綠色 Maudiae type 仙履蘭經模擬貯運後,瓶插壽命可達 12-20

日。孤挺花夏季盆花生產,能於

7 月中旬至 8 月上旬盛夏期間開花。研發台灣獨特的窯

洞貯藏系統,窯洞之實物貯藏結果,稻穀、糙米、白米、薏芢貯藏

8 個月,柳橙貯藏 5

個月,效果與

15℃冷藏組相近似。利用創口保護技術之鳳梨果梗,可保持更佳的外觀品

質。

三、生物技術

組織培養:蝴蝶蘭小花品種

'小精靈'以薄層切片增殖,出瓶後於溫室之成活率達 95.6

%,變異率為

1.54%。蝴蝶蘭 CYT21 屬間雜交後代藍紫色表現率為 100%,藍紫色的顏

色呈現較為顯著,且唇瓣的顏色深於花瓣。蝴蝶蘭原球體以

0.1 mM 秋水仙素浸漬 4 天時

有最佳多倍體誘導率(

72.5%),存活率則為 63%。小花蕙蘭之病毒檢測利用根系或葉鞘

之取樣可提升病毒檢出準確性。

(9)

分子遺傳:進行水稻白葉枯病抗性突變體

SA0423 之基因選殖與序列分析,發現

Ankyrin 及 BIPM 在表現量與遺傳上,與白葉枯病抗性間具有高度相關性;其抗病性狀是

由多基因所調控,主效的基因座被定位在的第

6、8 及 11 條染色體上,分別可解釋 10%、

11%、21%的抗性變異,且其彼此間沒有無交感作用。將黑趜菌之葡萄糖氧化 (glucose

oxidase)基因,導入水稻 TNG67 基因體內,可明顯改善對紋枯病的抗性。

分子檢測:篩選出

7 個 SI 基因之 SCAR 分子標誌,可分別運用於花椰菜 9 個雜交品

種之檢測,可縮短檢測時間為

1~2 週。發展 CCYV 病毒感染之核酸探針雜合系統,成

功應用於西瓜、洋香瓜之檢測與病毒鑑別,比傳統

RT-PCR 的靈敏度提高約 100 倍。建

立恆溫環狀擴增法可有效判別基改馬鈴薯品系

EH92-527-1、AM04-1020 與基改植酸酵素

馬鈴薯

2-1 品系,大幅提升檢測之靈敏度與便利性。

基因改造作物安全性評估:以轉殖植酸酵素水稻為花粉貢獻親,台農糯

73 號為花粉

接受親,顯示在上風處之風速較小的情況下,設置

7 m 的緩衝區可減少花粉流佈頻率。

作物機能:大胚突變品系之糙米經水浸發芽可提高

GABA 含量,但植酸、米糠醇總

量及維生素

E 總量有下降之現象。紅色米及黑色米之米糠醇含量隨充實日數增加而增

加,於成熟期達最高含量。苦茶籽經過

120-130℃炒焙 10 分鐘後榨油,油脂的組成沒有

變化,但可提高油脂的氧化安定性。台灣白及假球莖及鬚根

militarine 含量明顯高於葉的

部份,而粗多醣主要組成為

glucose 及 mannose。地黃及桔梗萃取物之血糖調節活性與梓

醇及桔梗皂苷

D 無關,而是來自未知成分,值得進一步研發。

四、作物種原

本年度有關作物種原蒐集及保育之目標如下:(

1)種原庫遺傳資源、無性繁殖作物

與種原資訊系統之保存、利用及管理;(

2)熱帶及亞熱帶果樹種原蒐集保存、特性評估

及柑橘品種展示園之建立;以及(

3)藥用保健植物種原圃之建立、營運及創新加值利用。

本所作物種原組負責望鄉高海拔種原保存園保存蘋果、櫻桃、李、桃等共

25 個品種;中

海拔種原保存園持續保存桃、柿、蘋果、李、梅、栗子、枇杷、梨等種原共

418 個品種,

並進行種原特性調查和繁殖更新,另利用雜交育種方式選育低需冷性桃、李、梅、櫻花

及耐低溫紅毛丹品系

3,000 餘株。在作物種原庫遺傳資源之保存及利用方面,已積極辦

理種原收集、引進、分贈、交換及鑑定技術等業務,包括保存

83,200 個品種(系)作物

遺傳資源,本年度新入庫種原達

1,704 個品種(系)且累計備份到挪威世界種子庫(SGSV)

15 類作物 10,503 個品種(系)。本年度持續維護作物種原資訊系統伺服器硬體、作業

系統軟體與相關網路設備之正常運作,並針對網頁伺服器與資料庫伺服器進行新、舊機

之帄行作業測試,達到全年

24 小時運作無停機之目標。在資料庫之維護部分,總計有

(10)

78,412 筆種原基本資料,28,633 筆種原特性資料,及 10,996 筆種原影像資料,新增加之

種原基本資料量為

1,404 筆、種原特性資料 612 筆、種原影像資料 635 筆;全年瀏覽作

物種原資訊系統網站網頁人數達

22,400 人次以上。有關「未經冷馴化之草莓莖頂超低溫

冷凍保存研究」論文已發表於『台灣農業研究』期刊,試驗成果有助於建立及簡化草莓

超低溫冷凍保存的程序。在種子庫管理與中期庫保存

10 年以上種原之繁殖更新方面,現

已完成紅豆及米豆種原種子繁殖與更新作業,建立水稻種子應用

Q2 種子活力測定法進行

活力檢測方法;另針對民國

82、83、84 年入中期庫的 2,026 份品種(系)水稻種原進行

發芽率測定。嘉義分所則執行甘藷及山藥種原的蒐集及保存,並利用超低溫冷凍保存技

術,探討甘藷去除病毒病的效果,並將甘藷誘變處理,以篩選耐基腐病或耐鹽的品種

(系)。香蕉與咖啡保存園目前共保存

200 個品種(系),進行園藝特性調查,記錄香蕉與

咖啡植株特性資料,並協助咖啡作物品種試驗檢定方法及性狀表訂定,及進行咖啡田間

栽培管理試驗研究。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熱帶果樹種原標本園區目前已收集

43 科 77

149 種;經濟栽培果樹區收集楊桃、芒果、蓮霧、荔枝、番石榴、番荔枝、印度棗、

龍眼、椰子、波羅蜜等共計

258 個品種(系),本年度新增紅釋迦、刺番荔枝、紅毛榴槤、

紅棗、黑棗、蟠桃、花生奶油果等種原,另會同防檢局移出

101 年自馬來西亞引種於檢

疫隔離網室之山竹、木瓜、榴槤與紅毛丹,植入田間進行園藝特性調查。關西工作站為

活化保存柑橘種原,加強種原應用,現已建立完整之柑橘品種展示園並陸續評估新栽培

柑橘品種,辦理柑橘病蟲害專題演講,協助農民解決柑橘上的栽作問題;此外,自關西、

坪林及新富各選出仙草

2 個品系、自玉山、寶山、苗栗大湖、獅潭及嘉義水上鄉各選出

1 個品系進行繁殖評估;仙草品種比較試驗發現花蓮種和新品系 1 號的葉部凝膠強度最

佳,其中新品系

1 號在關西地區有發展推廣之潛力。

五、農業化學

農業化學研究含括了土垠調查與土地利用規劃、化學分析與資訊服務、作物營養與

土壤肥力管理、應用微生物與有機農業、農業環境保護、農產化學與加工、原住民農業

等;本產業發展與國家政策之所需進行試驗研究,年度工作項目與成果概述如後。

土壤調查及土地利用規劃-持續進行土壤資源調查,採集土壤剖面、進行土壤樣本

之物理、化學性質與生物數據分析。利用衛星遙測雷達影像分析結合現地調查,進行農

地土地覆蓋調查、製作主要農作分布圖,提供規劃、評估、監測與預警等多面向的應用

服務。設置台灣土壤資源與農地土地覆蓋圖資瀏覽查詢系統,進行相關成果圖資之網路

發佈與展示。

化學分析與資訊服務-提供土壤、肥料等資材之成分分析服務;維護土壤資料庫,

(11)

提供土壤資訊服務;開發土壤資料網路查詢系統,提供農田土壤基本性質之查詢服務。

開放台灣土壤陳列館參觀導覽。統籌健康管理生產體系及關鍵技術之研發計畫,建立蔬

菜、水果與水稻等

10 種作物之健康管理生產體系。

作物營養與土壤肥力管理-加強推動合理化施肥及土壤養分管理與作物營養診斷技

術。建立水稻氮肥管理關鍵技術,提升氮肥利用效率。發展設施小番茄、甜瓜之養液栽

培周年生產模式。於因應氣候變遷議題上,評估不同耕作制度與土壤管理對於環境品質、

土壤肥力變化與生產力增減之影響。

應用微生物與有機農業-持續進行土壤微生物相的調查,更新農田土壤細菌與真菌

之地理分佈資訊系統資料庫。開發具防治作物病害潛能之螢光擬球菌有機液肥,分離純

3 株螢光擬球菌。以綜合農耕技術防治進行香蕉黃葉病研究,降低黃葉病發病率。建

立網室有機木瓜施肥灌溉技術。

農業環境保護-針對農地溫室氣體排放量的估算進行試驗;利用渦流協變法與密閉

罩法,監測不同試驗地點的稻田的甲烷或氧化亞氮的排放量,計算排放係數。評估炭化

資材混入土壤以增加土壤碳匯方法的可行性;試驗結果顯示高量炭化資材農地施用

(400

/公頃),對作物應無負面影響。

農產化學與加工-執行國產蔬菜硝酸鹽含量調查和風險評估,資料顯示國人的實際

蔬菜硝酸鹽攝食量之攝食風險應在歐盟建議之容許範圍內。農產加工研究則利用香蕉澱

粉替代商業的修飾澱粉製作低

GI 的吐司產品;金針菇子實體及萃取物的動物試驗降低細

胞脂肪量及血漿總膽固醇濃度。

原住民農業研究-擬訂具文化背景的農業發展方向;在信義鄉舉辦教育訓練及進行

示範種植,藉由計畫栽培與產銷管理,協助原鄉農業發展。

六、植物病理

台灣首次發現感染山葵的山葵斑駁病毒,檢測出抗或感番茄嵌紋病毒香瓜茄分離株

的番茄品種,並測試出種子帶毒率低且子代苗無檢出病毒。進行抗南瓜捲葉病毒之甜瓜

品系抗病篩選,找出數種抗或感病毒之甜瓜品系;分析高毒力玉米嵌紋病毒與甘藷黃矮

病毒之分子特性;鑑定出豇豆微斑駁病毒長豇豆分離株;開發出檢疫病毒

CymRSV 之核

酸檢測技術。發現馬鈴薯與番茄晚疫病菌皆為配對型

A1,所有晚疫病菌、40%瓜類疫病

菌與少部份茄科疫病菌抗滅達樂藥劑;鑑定出馬拉巴栗主要病原菌與研發出病害管理辦

法;利用有機資材進行木瓜病蟲害防治並建立有機栽培病蟲害管理系統;完成樹木褐根

病之藥劑與微生物防治測試;調查出多種紅龍果新病害包括台灣新紀錄真菌 Gilbertalla

persicaria 引起之紅龍果濕腐病,並初步研發病害防治方法;測試出葉圓片接種法可應用

(12)

於測定胡瓜品系對露菌病之抗感病性;發現台灣有

3 種鐮胞菌可造成蝴蝶蘭病害;檢測

本年度

234 株台灣各地稻熱病菌株以新族群與 K 生理群為主,並測試出數個較抗病的水

稻品種,以及推測抗病基因

Pita 可能對國內菌株具有一定抗病表現。發現姬蘋果盆栽有

Agrobacterium 細菌引起之腫瘤病以及 Pseudomonas cichorii 感染丹參,為台灣新記錄。台

灣水稻白葉枯病菌病原型屬第一群,

鏈黴素、歐索林酸和克熱淨的防治效果較佳。調查

與檢測台灣之北方根瘤線蟲與

4 種根腐線蟲在台灣之分佈與寄主範圍;測試出 9 株有益

微生物對炭疽病菌與稻熱病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未來可開發成多功能微生物製劑的

潛力。

七、應用動物

害蟲與益蟲之診斷鑑定與分類攸關作物害蟲防治成效,為本組經常性研究及服務之

重要工作。本年度調查發現台灣產守瓜屬

6 種守瓜中,只有黃守瓜為瓜類作物重要害蟲;

確認台灣輸美蘭園並無美國列名之檢疫害蟲,並建立蘭園蟲害預警及查詢系統供後續追

蹤分析;調查得新興熱帶果樹紅龍果的害蟲有

35 種,蓮霧生長期間經常發生十餘種重要

害蟲;另採獲葡萄皮爾斯病媒介昆蟲之寄生蜂

1 種;常年定期調查,並未發現外來重要

果樹檢疫害蟲入侵。評估發現網室內釋放花虻授粉,顯著提高黃瓜結果率,殺蟲劑密滅

汀和阿巴汀對食蚜蠅無明顯毒性;田間釋放草蛉三齡帅蟲,於蚜蟲發生初期之防治率可

100%。開發低毒資材防治棉蚜、二點葉 及薊馬;萃取、鑑定及測試植物揮發性成

分對東方果實蠅之誘效,初步獲得一組有效配方。探討芒果小黃薊馬之發育總積溫與防

治關鍵期;測試四種螞蟻誘殺餌劑,均可有效管理紅龍果園之螞蟻;發現瓜實蠅取食雄

性誘引劑後之反芻物可誘引雌蠅,將分離鑑定其成分。進行番茄銀葉粉蝨及其傳播病毒、

水稻褐飛蝨生物小種、荔枝細蛾、黃條葉蚤、蓮霧害蟲、鳳梨小果腐敗病之發生生態、

監測與防治技術研究,以及東方果實蠅與瓜實蠅之整合性防治策略研發;利用無線感測

網路監測穀倉內害蟲之發生消長;研究米之包裝方式與儲藏溫度對米象繁殖之影響;確

認嗜菊短頭脊沫蟬泡沫液中之幾丁質脢參與之生理作用與未來可能之防蟲抑菌應用。探

討家蠅乙醯膽鹼酯脢在微生物系統之表現,已獲得大量具活性之重組蛋白,期以大腸桿

菌量產乙醯膽鹼酯脢取代現有自家蠅萃取之方法。建置「農藥殘毒快速檢驗資訊系統」,

提升相關資訊應用,降低蔬果殘毒風險。監測蔬菜產區小菜蛾之抗藥性,擬定用藥與抗

藥性管理對策。

八、農業工程

農業機械:

102 年度新型農機研究與性能測定完成 5 項暫行基準研訂及修訂及 16 件

新型農機性能測定及測定報告之出版。已完成之計畫包括香菇微波冷凝乾燥機之研製開

(13)

發及設施節能設備與隔熱被覆資材導入及能源管理系統應用研究。前者利用微波特性及

結合真空冷凝技術,已發展出一套微波冷凝乾燥機,應用於香菇乾燥作業;後者已發展

一套能源監測套件雛型,同時比較簡易設施使用

KoolLite 降溫膜及現行常見使用外加遮

蔭網降溫之差異,發覺

KoolLite 降溫效果較佳。其他持續進行之計畫包括液態接菌系統、

香菇微波冷凝乾燥機、田間節水灌溉管理系統、印度棗與蓮霧儲運損傷改善與包裝材料

及適用於作物行間手推式剪草機之研發等。

農業氣象:強化農業氣象及災害資訊服務,包括即時氣象資訊、氣候趨勢分析及災

害發生機率,以提供農民使用。另利用結構及流場分析軟體為工具,強化溫室設計及環

境改善之能力,並以溫室設施夏季降溫為研究主軸,評估溫室批覆材料及研發開頂型式

自動控制系統等議題。

農業數位化:持續研究與建立高效能植物工廠立體栽培資通化體系,已完成高效能

模組化立體栽培資通化控制系統之整合、開發兩款小型化及可移動式完全人工光源型植

物工廠化蔬果生長系統,包括貨櫃型植物工廠與櫥窗型植物工廠等,並已完成立體化植

物工廠栽培體系生產成本、效能與效益分析。另一方面,今年持續建立糧食生產評估系

統以分析未來氣候情境下台灣糧食作物生產潛力,作為因應氣候變遷調適規劃之用。

九、農業經濟

農經組本年度研究分為教育訓練與市場面兩大部分。教育訓練相關研究包括標竿農

戶訪談案例分享與針對花卉標準化課程建置進行先期研究,不僅透過訪談瞭解標竿農戶

之關鍵成功因素,也利用與專業農民與專家學者訪談,歸納整理花卉產業人員各種能力

項目,上述兩個研究結果可作為未來系統化農民教育訓練課程建置依據。為了解市場現

況,本組執行荔枝消費調查、推動碳標籤可行性與農夫市集消費行為調查等研究。針對

新品種荔枝進行消費者試吃調查與生產者意見蒐集,發現新品種荔枝關鍵成功因素包括

建置新品種荔枝的生產技術模組、適當產區與生產面積規劃、創造話題特色行銷與規劃

探索新品種外銷市場等;在農產品碳標籤部分,本年度已完成蔬菜產品類別規則,並據

以盤查

2 kg 包裝之「VDS 胡蘿蔔」碳足跡為 1.1 kg CO

2

當量,且協助霧峰香米獲得台灣

1 張米產品碳標籤,同時辦理相關推廣及市場測試,發現消費者多數支持農產品標示

碳足跡;農夫市集研究結果顯示傳統產銷制度下交易通路較長,生產者較無法維持一定

的利潤,藉由讓生產端的農民透過直接銷售的通路形式,將最新鮮的農產品賣給消費者,

進而產生一種良性的互動和循環。

十、農業技術服務

農業推廣與公關:

102 年外賓蒞所參訪計 92 件,舉辦所內學術專題演講共 190 場,

(14)

召開國內外研討會計

10 場。為推廣本所研發品種與技術,辦理 106 場農業技術講習及示

範觀摩會。為提升農民技術,辦理蔬果醃漬加工班、農業電子商務經營實務班(青年農

民專班)

(第

1 班)、菇類入門班(第 1 班)、信義鄉主要蔬菜栽培管理班(原住民專班)、

園藝入門班、菇類初階栽培管理班、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訓練班(第

1 班)、農藝入門班、

菇類入門班(第

2 班)、農業電子商務經營實務班(青年農民專班)(第 2 班)、菇類進階

栽培管理班、花卉初階栽培管理班、水稻種苗繁殖生產技術訓練班、優質水稻健康管理

栽培技術班、有機栽培管理訓練班、果樹作物土壤與肥料管理班、百香果栽培管理訓練

班、養液栽培管理班(第

1 班)、養液栽培管理班(第 2 班)、農業行銷策略規劃高階班、

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訓練班(第

2 班)、土壤管理與施肥技術訓練班(第 3 班)、菇類入

門班(第

3 班)等共計 23 班次,計有 671 人次完成訓練。為充實研究人員專業知識,蒐

藏世界各國農業研究書刊,總計現有館藏圖書

37,417 冊,期刊 915 種,購置 SDOL、Springer

Link、Annual Reviews、CNKI、CABI、WOK、天下雜誌群知識庫電子期刊全文與索引

摘要資料庫,館際合作計所內對外單位申請

77 篇,外單位對本所申請 58 篇,出版暨發

行台灣農業研究第

62 卷、技術服務季刊第 24 卷(93-96 期)、特刊 7 本。本所免費提供

作物栽培管理與施肥技術及病蟲害診斷鑑定與防治對策服務,計受理土壤樣本

1,456 件、

植體樣本

31 件、灌溉水體 508 件、有機質肥料樣本 198 件,出具診斷報告 1,180 份。病

害樣本診斷共

978 件,蟲害樣本診斷共 2,153 件。

科技管理資訊服務:提供農業資訊服務,建置農業試驗所網站、各類農作物資料庫

與農業技術光碟等,提供農民最即時、方便之諮詢服務。此外辦理

4 件農業研究成果取

得專利,

53 件農業技術移轉,及取得 14 件 NCBI 基因註冊。

上述各項試驗研究成果,為全體研究同仁盡心盡力發揮專業所長與行政同仁鼎力協

助配合之結果,謹對全所同仁一年來之辛勞努力表示謝忱,並希望繼續打拼以創造更輝

煌之成就。

所長

陳 駿 季 謹識

一○三年十一月

(15)
(16)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

一○二年年報

目 次

一、農藝作物

...

稻作...

雜糧與特作...

作物生理與逆境研究...

生物統計與生物資訊...

二、園藝作物

...

果樹...

蔬菜...

食用菇類...

花卉及觀賞植物...

採後處理...

三、生物技術

...

組織培養...

分子遺傳...

分子檢測...

基因改造作物安全性評估...

作物機能...

四、作物種原

...

種原蒐集及保育...

五、農業化學

...

土壤調查與土地利用規劃...

化學分析與資訊服務...

作物營養與土壤肥力管理...

應用微生物與有機農業...

農業環境保護...

農產化學與加工...

原住民農業研究...

1

1

6

8

9

11

11

21

27

30

39

44

44

47

49

52

55

62

62

67

67

70

71

78

80

83

84

六、植物病理

...

病毒病害...

真菌病害...

細菌病害...

線蟲病害...

生物防治...

七、應用動物

...

昆蟲分類鑑定與監測...

生物防治...

資材開發...

昆蟲生態與防治...

農藥研究...

八、農業工程

...

農業機械...

農業氣象...

農業數位化...

九、農業經濟

...

十、農業技術服務

...

農業推廣與公關...

科技管理資訊服務...

十一、農場經營與管理

...

本所農場...

嘉義分所農場...

十二、行政部門

...

十三、行政主管及研究人員專長表

...

86

86

92

95

96

97

99

99

100

100

101

105

109

109

110

111

113

115

115

161

168

168

170

171

175

(17)
(18)

一、農藝作物

稻作

優質豐產與耐逆境水稻品種改良 產 量 與 品 質 是 作 物 生產的 兩 大 重 要指標 , 水 稻育 種在 不 同 階 段 均 有 其育種 目 標 , 台灣地 區 由 四十 年代 之 糧 食 不 足 , 發展至 糧 食 過 剩而推 廣 良 質米 ,乃 至 近 年來,地球的氣候變化畨常,造成農作物的生產, 受 到 極 大 的負面 影 響 ; 且目前 國 內 育成 品種 的 遺 傳 基 因 日 趨狹隘 , 引 入 遠緣有 利 基 因可 減少 現 今 稻 育 種 種 原遺傳 狹 隘 之 弊,並 可 創 造新 的基 因 組 合 。 為 持 續提供 高 產 優 質、適 應 台 灣生 產環 境 的 品 種 , 穩 定國產 稻 米 的 質與量 , 促 使國 內糧 食 供 給 之 穩 定 ;因此 , 水 稻 抗(耐 ) 性 品種 、提 高 栽 培 品 種 產 量、擴 大 栽 培 品種 遺 傳 岐 畨度 及環 境 評 估 技 術 之 研究與 開 發 至 為重要 。 經 由抗 (耐 ) 性 種 原 收 集 評估、 常 用 雜 交親本 凾 能 性基 因分 子 標 誌 註 記 、 具抗( 耐 ) 逆 境特性 親 本 雜交 或回 交 育 種 、 各 項 抗 耐 逆 境 特 性 檢 定 與 雜 交 後 裔 分 離 選 拔 、 各 級 產量及 品 質 比 較試驗 、 優 良品 系之 性 狀 調查等方法進行 102 年度栽培繁殖雜交親本 252 種(兩期作);完成8 個雜交稻組合與 4 個台灣品 種 之 產 量 試驗, 顯 示 參 試雜交 稻 一 、二 期作 分 別 較台灣品種帄均高產 17.9%與 21.0%;完成抽穗 期基因 Ehd1 與半矮性基因 sd1 之凾能性分子標誌 設計、測試及常用親本註記;建立水稻光/溫敏雄 不 稔 選 拔 指標 ; 完 成 為 優質、 豐 產 、抗 病蟲 害 、 分子標幟研究使用共 234 個雜交組合,栽培繁殖 272 個 F1組合,雜交後代集團(F2以上及BC)計 220 個,F3以上分離系統品系數 11,961 個,褐飛 蝨檢定2,946 個及稻熱病檢定 3,446 個品系,新品 系觀察試驗 109 個,參與初級產量評估計 298 個 品系,選取73 個品系參函高級產量評估試驗,肥 料試驗7 個新品系(兩期作);綜合考量參試品系 在田間兩年四期作的表現,擬選取 1 個品系參函 103 年稉稻全國區域試驗;本年度並完成水稻台農 77 號品種權實體檢定調查。 良質、耐逆境水稻之開發與研究 本計畫102 年 完 成136個 F1雜 交 組 合 之 建 立 , 培 育F2組 合79 個 ,F3組 合16個,F4組 合36個,初級產量比較試 驗 培 育 品 系133 個 , 高 級 產 量 試 驗 則 為 19 個 品 系 。 其 中 高 級 試 驗 選 出4個具 有 抗 稻 熱 病, 品 質 優 良 及 高 產 之 品 系 , 即 嘉 農 育1002037號等4品系 味 度 值 高 於71 以 上 , 產 量 指 數 分 別 為 130 % 以 上 , 未 來 極具發 展 潛 力 。至於 初 級 產量 試驗 選 出 52個 優 良 品 系, 品 系 產 量 都高 於 台 稉 9號, 未 來 測 試 品 質 後可選 出 產 量 潛能優 越 且 品質 佳的 水 稻 新 品 種 。102年統一病圃檢定抗葉稻熱病者有121 個品系(60.8%),抗穗稻熱病者有98個品種(系) (49.2%),對葉及穗稻熱病均表現抗性者有 98 個品系(49.2%);而旱田式病圃第一期檢定結果 抗葉稻熱病者有94個品系(47.2%),第二期作有 97個品種(系)抗稻熱病(48.7%)。至於褐飛蝨 檢 定 秧 苗 期 具 抗 性 者 有77品系占參試品系之38.7 % ; 抗 白 背 飛 蝨 者 有71 品 系 占 參 試 品 系 之 35.7 % ; 抗 斑 飛 蝨 者 有60品系占參試品系之30.2%。 同 時 對 三 種 飛 蝨 均 具 抗 性 者 , 有 台 農 育991011等 18品系占參試品系之9.0%。褐飛蝨成株檢定中, 具 抗 性 者 有52品系,占參試品系之26.1%;其餘 82個品種則為感性品種。在耐鹽及耐旱等耐逆境 的 雜 交 育 種上已 建 立10個耐旱及耐鹽組合之雜交 組 合 。 另 培 育80個利用分子標幟輔助選育之IR64 背 景BC4F6品 系 , 經 耐 鹽 性 測 試 顯 示 已 有70% 的 品 系 確 實 表現優 良 之 耐 鹽性。 至 於 品種 權調 查 亦 完 成DR14 、 嘉 農 育 992066 號 、 嘉 農 育 992068 號 、ST12 、 ST18 、 SM1 及 SM13 等 7 個 品 系 、 IR64、台農84號及台農67號對照品種等之二個期 作 品 種 權 調查工 作 。 而 多親雜 交 族 群之 建立 則 完 成TCS10、FKR19、TCS17、3S/R40、SM47(耐 旱)、HY15、Chd1、Chd3等8品種之多親本雜交 族 群 之 建 立 ,計 得 到4397粒雜交種子。未來建立 之族群可供秈稻選育利用。 水稻耐旱育種選育之研究 在耐旱選育上,自 101 年第二期作自旱田選拔出 255 個 BC1F4回交品 系,於102 年第一期作進行農藝特性選拔,獲選 32 個 BC1F5回交選拔品系,並於第二期作透過最高分 蘗期至孕穗期間控制土壤水分張力值達-60 kPa 左 右,並於成熟後調查稔實率與產量作為成株耐旱的 評估,經耐旱測試顯示已獲選具有耐旱特性約13 個 品系,具有優良農藝及缺水乾旱逆境下產量穩定等 特性,期能作為未來進行品種權申請及供作耐旱雜 交育種之親本。

(19)

高產耐旱稻節水栽培技術之研究 為及早因應 氣候暖化造成未來水資源缺乏的危機,減少因限水 對台灣地區稻作產業之衝擊,建立高效率之改良節 水栽培模式,以維持限水地區良田之稻作生產力。 本年度採用水稻台南 11 號及台中秈 10 號與陸稻南 陸1 號及 IR74371-46-1-1 為材料,以水分供給控制 為主要處理因子,田間栽植期施以通氣栽培,以傳 統湛水為對照。結果顯示,比較各品種之抽穗日數, 台南11 號為 80 及 80.6 天(以通氣與慣行次序), 台中秈10 號為 78 及 82 天,南陸 1 號為 61 及 62.3 天,IR74371-46-1-1 為 77.3 及 74.6 天,通氣處理與 慣行湛水處理相近,顯示水分處理對各品種抽穗期 之影響無差畨;比較處理株高之表現,株高較對照 組為低者,僅有南陸1 號(109.8,112.5 公分),其 餘品種處理間無明顯差畨,台南 11 號(94.2,94.3 公 分 ), 台 中 秈 10 號 ( 103.8 , 103.8 公 分 )、 IR74371-46-1-1 (108.4,108.3 公分)。就稻株每叢 穗數而言,通氣栽培均與對照組處理相近,南陸 1 號為(16.4,17.3)、IR74371-46-1-1(17.3,18.3), 台南11 號為 (16.4,18.3)與台中秈 10 號(12.5, 13.5),均以慣行湛水處理較多。就水分處理對米質 之影響上,參試品種米粒之糙米蛋白質含量在 7.5 %至9.3%間,比較各品種於通氣栽培與傳統湛水栽 培糙米蛋白質含量變化如下:南陸1 號分別為 9.3% 及8.5% 、IR74371-46-1-1 為 7.5 及 7.6%、台南 11 號為7.7 及 7.6%,台中秈 10 號則為 8.7 及 8.5%。 也顯示不同水分處理下參試品種米粒蛋白質含量之 變化表現無差畨。 利用台 2 號突變庫篩選耐鹽水稻之研究 為因 應全球暖化對作物減產之影響,利用鹽份逆境的水 稻育種,將有助於擴大水稻在逆境下的栽培面積, 達到增函稻米糧食生產的目的。本研究利用台稉 2 號經疊氮化鈉二次誘變培育之 1,500 個秕變體為材 料,於水稻帅苗期3 葉齡利用 200 mM NaCl 模擬鹽 分逆境,篩選出 22 個具有良好耐鹽表現的秕變品 系,為確定各秕變品系之耐鹽表現,於 3 葉齡進行 重複篩選,先以100 mM NaCl 處理 2 天後,再以 200 mM NaCl 處理至對照組台稉 2 號鹽害程度達 7 級 時 復 水 。 試 驗 結 果 顯 示 在 秧 苗 期 鹽 分 逆 境 處 理 下,發現 CNY1031130 品系之耐鹽性表現均優於親 本台稉2 號與對照品種 IR64,顯示其為高耐鹽秕變 品系。未來將進行 3、5、7 葉齡等秧苗期與成株期 耐鹽性的評估試驗,以快速選育出適合台灣鹽分地 區栽培利用之耐鹽新品系。 高產飼料稻米品種選育及生產模式之建立 本計 畫主要係以台中秈 17 號為飼料稻聚合育種之核心 親本,與抗稻熱病品種經由雜交方式引入廣幅抗病 基因,並連續回交多次以快速恢復輪迴親本的遺傳 背景,從而選育具有輪迴親本優良性狀且抗稻熱病 之品系。102 年度已分別完成台中秈 17 號與抗稻熱 病品種 Zenith 之雜交及回交工作,分別獲得 F1、 BC1F1及 BC2F1世代種子及植株繁殖。同時成凾利 用分子標誌輔助育種(MAS)技術,對於 BC1F1及 BC2F1世代分別完成抗病基因 Pi-a 及 Pi-z 之前景選 拔,以及輪回親背景選拔等遺傳分析工作,並且獲 得具體成果。目前已選出同時具有 2 個抗病基因且 背景恢復率最高之 BC2F1世代植株,並完成回交獲 得BC3F1世代種子共計63 粒,其餘未進行回交之植 株則收穫 BC2F2世代種子。除了大幅提高回交選育 的效率,將來亦可藉此運作模式擴及其他抗病基因 的導入及選育,進而堆疊不同抗病基因以函強抗病 能力及延長抗病年限。 台灣水稻白葉枯病候選穩定抗性基因之鑑別與 定位研究 白葉枯病為水稻生產中重要的細菌性病 害,目前水稻上已發現 34 個白葉枯病抗性基因座 (Xa1-xa34(t))。隨著台灣栽培品種在時間性與地區 性上的變遷,白葉枯病菌流行之生理小種(race, pathotypes)亦隨之消長,因此提高作物已知抗性基 因之應用性並確立其穩定抗性,已成為白葉枯病抗 性育種重要目標之一。本研究以主要遺傳型菌群中 之XF89b、XF115 與 XE2 菌株為接種源;先針對 分別攜有不同抗性基因之秈稻 IR24 近同源系進行 鑑別評估,經多期作評估顯示 xa5、Xa7 與 Xa21 抗病基因具穩定抗性,病斑帄均長度僅2 cm 以下 ( 圖 1-1 )。 另 篩 選 出 台 農 67 號 秕 變 抗 性 品 系 SA1427 與 SA0461.02,並利用抗性品系與 TNG67 雜交組合進行遺傳分析,初步結果發現此兩抗性品 系分別屬於單一隱性遺傳與單一顯性遺傳。另為定 位各品系之抗性基因座與其效應,各品系再分別與 台中秈10 號(TCS10)建立 F2與F2:3分離族群,藉 由 凾 能 性 基 因 體 學 策 略 搭 配 選 擇 性 基 因 型 分 析 (selective geneotyping),於 3 個供試菌株之病斑定 位結果一致顯示:品系 SA1427 抗性與 xa8 基因座 具顯著連鎖(LOD:5.26-8.37;表 1-1),而SA0461.02 抗 性 則 與 Xa26(t) 基 因 座 具 顯 著 連 鎖 (LOD : 8.52-13.03;表 1-2),針對上述基因座未來擬進行精 細定位或進一步選殖抗性基因進行解序與文獻序列 相互比對。由上述結果所累積 5 個具本土菌株穩

(20)

定 抗 性 之 候選基 因 座 , 可做為 未 來 評估 白葉 枯 病 廣幅抗性之參考。 水稻台農 71 號導入秈稻全染色體置換系之族 群建構及其評估研究 我國水稻栽培品種大多係稉 稻遺傳背景,為有效導入秈稻優良農藝基因提高國 內稻作產量潛能與逆境耐性,擬選育一套稉稻背景 之秈稻全染色體片段置換系族群,便於完整探討目 標性狀之堆疊效應以及與環境交感影響。本試驗以 稉稻台農 71 號為輪迴親,日本秈稻品種 Habataki 為提供親;自2008 年第二期作建立雜交組合起,連 續回交 3 個世代並維持導入目標完整染色體,在 2011 年(BC3F2)進行固定各染色體品系,如圖1-2; 但其中秈稻 Habataki 第四號染色體上攜有稔性基 因,因而無法導入完整單一染色體,而其他11 條染 色體均完整各別轉移至輪迴親台農71 號(TNG71) 中,品系分別編為TARI71_1 至 TARI71_12 等 13 個 品系。在2012 年第二期作產量潛勢初步評估上,亦 在TARI71_2 品系驗證 hbd2 雜種弱勢秈稻對偶基因 對TNG71 之影響(表 1-3),其置換系顯出矮株(70.3 cm)、低稔實率(48%)等弱勢現象,使得 TNG71 分蘗數由10.8 枝降至 3.5 枝,未來避免該區間配對 將可降低對其他產量基因之干擾;另高產量導入效 應亦可在各品系一一評估,諸如:TARI71_1 品系能 同時評估堆疊多粒數(Gn1)與半矮性(Sd1)基因 之導入效應,TNG71 每穗粒數由 116.4 提升為 128 粒,而株高則由94.7 矮化為 74.3 cm,充實率亦隨 之下降至74%。生育期長短影響碳水化合物積存能 力,在品系TARI71_10 可觀察抽穗期 Ehd1 早熟對 偶基因之置換效應,使得抽穗期由66 天提早成熟 至43 天(表 1-4)。上述評估成果有助與國際育種 研 究 相 互 接軌, 並 有 助 未來累 積 稻 作分 子輔 助 選 育能力。 圖1-1 在 2012 年第二期作以 IRBB 判別族群與其對照親本針對 3 種國內白葉枯病菌株之檢定結果。

(21)

表1-1 台農 67 號突變抗性品系 SA1427 與台中秈 10 號(TCS10)之抗病基因座定位結果

R gene Ch. Linkage marker LOD

Monomorphism Polymorphism F2/XF89b F2:3/XF89b F2:3/XF115 F2:3/XE2

Xa1 4 G235 RD0410, RD0411 1.61 0.11 0.05 0.52 Xa2 4 G235 RD0411, RD0412 1.61 0.11 0.05 0.52 Xa3 11 G181 RD1109, RD1110 0.05 0.42 0.21 0.31 Xa4 11 G181 RD1110, RD1111 0.27 0.95 1.23 1.14 xa5 5 RM122, RD0501, RD0502 0.11 0.53 0.32 0.05 xa8 7 RM214, RD0705, RD0706, xa8_ID07s0231, xa8_ID07s0232, xa8_ID07s0235 1.36 5.26*** 6.89*** 8.37*** Xa13 8 RD0811, RD0812 0.24 0.22 0.16 0.16 Xa21 11 RM21, RD1107, RD1108, RD1109 0.27 0.14 0.58 0.22 Xa23 11 OSR6, C189 RM206, RD1107, RD1108, RD1109 0.03 0.31 0.03 0.26 Xa30t 11 C189 RD1107, RD1108, RD1109 0.25 0.64 1.06 0.49 xa24t 2 RM14222, RM14226, RD0213, RD0214 0.27 0.95 1.23 1.14 Xa25t 4 RM6748, RM1153, RD0410, RD0411, RD0412 1.61 0.11 0.05 0.52 Xa26t 11 R1506 RM224, RD1110, RD1111 0.27 0.95 1.23 1.14 Xa27 6 RM20369, kk06063_3 1.29 1.05 0.89 0.57 Xa32t 12 RM8216, RM20A, RD1201, RD1202 0.74 0.55 0.55 0.78 表1-2 台農 67 號突變抗性品系 SA0461.02 與台中秈 10 號(TCS10)之抗病基因座定位結果

R gene Ch. Linkage marker LOD

Monomorphism Polymorphism F2/XF89b F2:3/XF89b F2:3/XF115 F2:3/XE2

Xa1 4 G235, RD0410, RD0411 RD0410, RD0411 — — — — Xa2 4 G235, RD0411, RD0412 RD0411, RD0412 — — — — Xa3 11 G181, RD1109, RD1110 — — — — Xa4 11 G181, RD1110, RD1111 — — — — xa5 5 RM122, RD0501, RD0502 1.89 1.76 1.59 2.46 xa8 7 RM214, RD0705, RD0706 0.02 0.61 1.21 1.13 Xa13 8 RD0811, RD0812 0.34 0.35 0.60 1.03 Xa21 11 RD1107, RD1109 RM21, RD1108 1.95 1.25 2.35 3.38 Xa23 11 OSR6 RM206, RD1108 1.74 1.08 1.87 2.59 Xa30t 11 C189 RD1108 1.95 1.25 2.35 3.38 xa24t 2 RM14222, RM14226, RD0213, RD0214 0.54 0.44 1.15 0.36 Xa25t 4 RM6748, RM1153, RD0410, RD0411, RD0412 — — — — Xa26t 11 RD1110, RD1111 RM224, R1506 9.48*** 8.52*** 13.03*** 12.99*** Xa27 6 RD0608, RM20369 0.46 0.60 0.15 0.01 Xa32t 12 RM8216, RM20A — — — —

(22)

表1-3 在 TNG71/Habataki 各染色體置換系 BC3F2世代上不帄衡分離位點與其生殖障礙效應 表1-4 全染色體置換系族群 2012 年第 2 期作產量構成要素與生育特性

CSSL name 抽穗日數(day) 株高(cm) (panicle) 穗數 一穗穎花數(grain) 稔實率(%) 千粒重(g) 穗長(cm)

TARI71_1 80 74.3±2.5 11.8±2.1 128.0±36.4 74±3.4 24.7±0.2 19.0±2.3 TARI71_2 90 70.3±4.3 3.0±1.3 103.0±22.1 48±7.5 21.1±0.3 15.5±3.6 TARI71_3 80 93.8±3.4 9.0±1.7 101.1±33.5 87±2.3 25.2±0.3 19.6±2.1 TARI71_4H 79 91.3±1.8 12.3±2.2 104.0±30.7 90±2.1 25.1±0.3 18.6±1.2 TARI71_4T 79 91.2±2.1 16.3±3.1 73.5±25.1 92±2.4 26.1±0.2 19.7±1.3 TARI71_5 87 110.2±2.8 13.8±1.9 152.4±33.7 83±3.1 21.7±0.3 25.0±1.8 TARI71_6 77 109.2±4.2 10.5±2.2 151.2±31.2 90±1.2 23.9±0.2 21.2±2.2 TARI71_7 78 100.3±1.9 12.8±1.9 115.9±36.1 84±2.2 26.5±0.3 22.0±2.8 TARI71_8 79 101.2±3.2 12.0±1.1 144.1±37.3 89±2.2 21.4±0.2 19.7±1.9 TARI71_9 79 82.3±3.1 11.8±2.2 143.5±35.2 91±1.9 23.9±0.2 17.6±2.4 TARI71_10 53 76.3±4.3 8.8±1.5 78.0±20.1 62±8.1 24.2±0.4 14.7±2.2 TARI71_11 78 87.5±4.7 10.0±2.1 119.7±34.5 92±2.3 25.1±0.2 19.2±2.5 TARI71_12 76 108.5±3.7 13.0±1.7 109.9±28.6 85±2.2 24.7±0.2 18.4±2.1 TNG71 76 94.7±3.3 10.8±2.3 116.4±30.4 83±2.5 25.1±0.2 17.6±2.2 Habataki 72 85.3±3.9 11.5±2.5 152.8±40.1 88±2.4 20.9±0.3 20.3±1.8 圖1-2 圖解台農 71 號在 BC1F1、BC2F1、BC3F1、BC3F2各回交世代目標全染色體置換系族群之全基因組基因型組成。

(23)

香米種原之香味評估及香味基因分析 良好米 飯香味可以促進市場區隔性並提升商品價值,為了 提升優良香米種原的評估與利用效率,利用香味凾 能性分子輔助帄台篩選優良種原,以期降低本地氣 候環境對高歧畨度遺傳背景之交感干擾。篩選出已 有香味紀錄的166 份水稻種原,以台農 71 號為香味 對照品種(香味度量為 1),台農 67 號為非香味參 考品種(香味度量為0),並分析香米種原中主要香

氣成分之 2-acetyl-1- pyrroline 基因座中的 badh2.1

及 badh2.10 香味等位基因分布概況。香稻種原米飯 香味品評結果顯示,第一、二期作分別有68、62 份 種原具明顯香味(>0.5),其中分別有 13、14 份種 原比台農71 號更具濃郁的飯香味;而兩個期作中同 時具有明顯穩定香味則有35 份種原。已知香味基因 badh2.1、 badh2.10 分 析 結 果 , 有 70 份種原帶有 badh2.1 等位基因,國內保存的陸稻香米種原也同樣 攜有 badh2.1,僅兩個來自日本的稉稻香米種原以及 國 內 育 成 具 有 日 本 大 正 撰 親 緣 的 香 米 品 種 帶 有 badh2.10,也發現有19 個兩期作均有明顯米飯香味 之 種 原 並 不 屬 於 此 兩 種 基 因 型 , 且 有 14 個帶有 badh2.1 種原的米飯香味於兩個期作均小於 0.5。進 一步篩選國內陸稻族群 badh2.1、badh2.10 之分布, 花蓮的光復鄉的光復香糯、黑糯及南投信義鄉之銀 珠香米均帶有 badh2.1,而來自南投仁愛鄉之陸稻則82%(28/34)帶有 badh2.1,且國內陸稻族群均 不帶有 badh2.10。 水稻葉片數量性狀定位研究 利用株型優良但 成熟期葉片容易老化的稉稻品種台農71 號,與台農 67 號背景下具有野生稻 Oryza nivara 基因片段導入 的固定品系852T034(TNG672 × O. nivara)所建立 的 199 個重組自交系族群(F10:11),藉由遍佈全基 因組的169 個多型性 SSR 標誌,進行劍葉及倒二葉 之葉長、葉寬、葉面積與各時期葉綠素濃度(SPAD 值)等性狀的連鎖分析,結果顯示影響葉片長度及 葉面積的基因座主要落在第 1 號染色體的長臂上, 增 效 作 用 來 自 親 本 852T034 , 且 屬 於 野 生 稻 O. nivara 基因型,對劍葉長度影響的變畨解釋量最高 可達27.8%,並與 SSR 標誌 RM431 緊密連鎖;而 與葉寬相關的 QTL 則落在第 3 號染色體上,親本 852T034 的基因亦具有較高促進效應,連鎖標誌 RM8204 及 RM3856 對劍葉寬度影響的可解釋變畨 量均為 14.3%。各時期葉綠素濃度連鎖分析結果, 於最高分蘗期及抽穗期 SPAD 之 QTL 落在第 1、2 號染色體上,台農71 號基因具有增效作用,而黃熟 期SPAD 之主效 QTL 效應亦落在第 1 號染色體上則 源自親本852T034,各基因座的變畨解釋量僅為 8.2 %(RM6840)。若以抽穗期至黃熟期之 SPAD 下降 量進行連鎖分析,結果顯示第1 號染色體上 RM6840 可解釋的變畨量最高為16.7%,其中台農 71 號基因 型促進 SPAD 下降以致葉片老化函快,而來自野生 稻基因型則減緩葉片老化效應。

雜糧與特作

玉 米 品 種 選 育 1.超甜玉米:新品系區域試 驗:雲林崙背試區與台中霧峰試區:春作含苞葉果 穗 鮮 重 與 去 苞 葉 果 穗 鮮 重 之 表 現 , 新 品 系 SH101-01、SH101-02 明顯較對照種華珍高產。甜度 之表現亦較對照種華珍高。 2.白糯玉米:春作,霧峰試區:WX101-4 與 WX101-6 之含苞葉果穗鮮重分別為 11,531 與 12,800 kg/ha , 表 現 較 對 照 種 玉 美 珍 高 產 。 WX101-4 與 WX101-6 之去苞葉果穗鮮重分別為 9,378 與 9,300 kg/ha,表現較對照種玉美珍 7,982 kg/ha 高產;而 WX101-5 表現與對照種無明顯差畨。崙背試區參試 新品系含苞葉果穗鮮重與去苞葉果穗鮮重表現與對 照種玉美珍相近無明顯差畨。秓作,崙背試區參試 新品系含苞葉果穗鮮重與去苞葉果穗鮮重表現與對 照種玉美珍相近無明顯差畨。 3.白糯台農 6 號命名與提出品種權申請。 甘藷品種改良 本試驗之目標為期選育豐產、 質優之鮮食用及食品函工用新品種,採用人工及多 向 雜 交 方 法 育 種 , 並 按 實 生 系 選 拔 之 育 種 程 序 進 行。試驗結果為: 一、雜交育種及實生系選拔 本年度多向雜交種子共採收種子約20 萬粒,人 工雜交計有台農66 號×肯亞白號等 4 組合,採收種 子4,236 粒。實生系選拔得秓裡作食用甘藦 213 品 系,春夏作食用甘藦40 品系。食用甘藦其單株塊根 鮮重在0.50~2.90 公斤之間,乾物率 25%以上,且 其中乾物率35%以上 62 品系,其餘均在 25-35%之 間,符合食用品系選拔標準,且選出品系中其塊根 產量等一般性狀均較對照種為佳。 二、產量比較試驗 1.春夏作品系試驗: (1) 第 一 年 組 : 供 試 153 個 品 系 中 , 以 CYY101-S05 、 CYY101-S15 、 CYY101-S10 及 CYY101-S109 較佳,其塊根產量分別較對照種台農

(24)

66 號增產 26.1%、29.2%、47.6%及 35.3% 。 (2)第二年組:參試 18 品系中以 CYY100-S60、 CYY100-S107 及 CYY100-S1021 較佳,其塊根產量 分別較對照種台農66 增產 34.4%、57.1%及 81.4%。 2.秓作品系: (1)第一年一組:供試 88 品系中塊根產量在水源 地農場試驗結果,其中以CYY101-16 表現最佳,其 塊根產量較對照種增產6.06%。 (2)第一年二組:供試 93 品系中塊根產量在水源 地 農 場 試 驗 結 果 , 其 中 以 CYY101-S108 、

CYY101-S120 、 CYY101-S141 、 CYY101-S151 、 CYY101-S184 及 CYY101-186 表現最佳,其塊根產 量較對照種增產6.51%、16.19%、8.45%、27.81%、 47.18%及 37.49%。 (3)第二年一組:供試 18 品系中,以 CYY100-63 塊根產量最高,較對照種台農57 號增產 2.0%。 (4)第二年二組:供試 17 品系中,以 CYY100-156 及CYY100-194 塊根產量最高,較對照種台農 57 號 增產9.6%、16.7%。 三、新品系區域試驗 試驗結果顯示CYY98-04 及 CYY98-59 塊根產 量較佳,較對照種增產19.8%及 40.5%。 甘藷抗性澱粉之研究 本試驗以甘藦高級試驗

品 系 凿 括 CYY99-01 、 CYY99-11 、 CYY99-15 、

CYY99-23、CYY99-38、CYY99-40、CYY99-42、 CYY99-46、CYY99-68、CYY99-72、CYY99-74、 CYY99-75、CYY99-80 等 13 個品系及台農 57 號與

台農 66 號品種為材料,以 Megazyme 法(AOAC

Method 2002.02、AACC Method 32-40.01)進行樣品 分析,調查不同甘藦品種(系)之抗性澱粉含量與 貯藏期間長短對甘藦抗性澱粉含量之影響;貯藏條 件為 15℃,相對濕度 95~100%,以採收後未貯藏 處理之塊根為對照。本實驗之分析比較,台農57 號 明 顯 高 於 台 農 66 號 , 供 試 的 13 個 品 系 中 以 CYY99-72 及 CYY99-74 最高,含量達 3%以上;而 CYY99-01、CYY99-38 及 CYY99-68 所含抗性澱粉 達 2%以上;CYY99-11、CYY99-15、CYY99-40、 CYY99-42、CYY99-46 及 CYY99-80 含抗性澱粉達 1%以上;以 CYY99-23 及 CYY99-75 含量最低,低 於 1%。甘藦塊根經過貯藏,台農 57 號、台農 66 號、CYY99-01、CYY99-11、CYY99-68、CYY99-72、 CYY99-74 及 CYY99-80 於貯藏 6 個月後抗性澱粉含 量下降;而 CYY99-15、CYY99-23、CYY99-38、 CYY99-40、CYY99-42、CYY99-46 及 CYY99-75 於 貯藏6 個月後含量呈提高趨勢。甘藦抗性澱粉含量 品種(系)間有差畨;經過貯藏各品種(系)之抗 性 澱 粉 含 量 變 化 趨 勢 不 同 。 以 CYY99-72 及 CYY99-74 其抗性澱粉含量高又較耐貯藏明顯優於 CYY99-23 及 CYY99-75 之低抗性澱粉含量與不易 貯藏。 優質落花生品種選育 以雜交育種方法,選育 抗莢果黑斑病、深紫色種皮、大莢果、大籽粒及甜 度高之質優落花生新品種,以滿足農民、消費者及 函工業者之需求。採用混合法進行培育歷年雜交所 得後裔,於F5世代進行選拔具有優良農藝特性之單 株,春作選獲270 個優良單株,秓作選獲 150 個優 良單株。第一年品系產量比較試驗共有90 個品系, 其中,公頃莢果產量高於對照種台南 14 號,計有 22 個,增產約 5%~32%;第二年品系產量比較試 驗中,公頃莢果產量計有 2008 S-PB-18 等 6 個品 系,高於對照品種台南 14 號(1,706 kg/ha)約 66 %~31%,且均為大粒莢型。第三年品系公頃莢果 產量,計有2006F-FG-03(3,450 kg/ha)等 6 個品系, 高於對照品種台南14 號(1,866 kg/ha)約 85%~44 %。新品種台農10 號已申請品種權登記,目前正審 查中。 黃耆的選育及田間栽培技術 本年度進行雜交 育種集團選育品系,雜交親本為中國山西 PI20568 (母本)與中國湖北PI144677(父本),F6進行初 級品系株行試驗,以母本中國山西 PI20568 作為對 照品種,每群列出 4 個代表品系,其中有活性成分 高 的 品 系 , 有 1013049 ~ 1013149 其 中 4 個 , 1013142 與 1013149 產量較高,為 2,712 與 2,689 kg/ha;其中,黃耆皂苷 1(Astragaloside 1)活性成 分高的品系,有 1013149 與 1013142,含量分別為 0.59 與 0.58 mg/g(表 1-5)。另外,為了解膜莢黃 耆在生長箱的開花調節反應,育苗 180 日後,移入 生長箱中,進行低溫及日照處理,10℃與 20℃光照 14 小時處理 27 或 45 日對膜莢黃耆促進開花結莢的 結果較好,以20℃光照 14 小時處理 45 日的效果較 好(表1-6)。此外,在栽培技術方面,施用溶磷菌 的之帅苗存活率95%為最佳,施用納豆發酵液的鮮 莖葉重 392 g/株最佳,施用納豆發酵液的根長分別 為43 cm 為最佳,施用溶磷菌與納豆發酵液的鮮根 重251 與 254 g/株為最佳,施用納豆發酵液之根的 黃耆皂苷1 含量為 0.45 mg/g(表 1-7)。

(25)

表1-5 膜莢黃耆活性成分高不同品系的農藝性狀與活性成分比較z z 同一行字母相同者表示在LSD(0.05%)顯著性測驗為不顯著。 表1-6 膜莢黃耆植株播種後 180 日移至生長箱不同低溫處理及光照時數處理的開花及結莢情形 溫度/處理 開花數/株 結莢數/株 光照10小時 光照12小時 光照14小時 光照10小時 光照12小時 光照14小時 18日 27日 45日 18日 27日 45日 18日 27日 45日 18日 27日 45日 18日 27日 45日 18日 27日 45日 10℃ 0 0 0 0 0 0 9b 14b 22b 0 0 0 0 0 0 5b 10b 16b

20℃ 0 0 0 0 0 0 19a 30a 38a 0 0 0 0 0 0 12a 24a 31a

表1-7 膜莢黃耆植株定植後 4 個月田間施用不同添加物後生長比較

處理/性狀 帅苗存活率(%) 鮮莖葉重(g/plant) 根長(cm) 鮮根重(g/plant) 黃耆皂苷1 含量(mg/g)

溶磷菌 95a 387a 42a 251a 0.44a

納豆發酵液 93a 392a 43a 254a 0.45a

田力寶 81b 286b 30b 228b 0.35b 對照組(不施用) 77b 240c 31b 198c 0.29c

作物生理與逆境研究

穀粒充實期間氣象因子對台灣不同地區選育稻 種之米質與產量影響 本研究於 20082010 年進行 三年期間上、下半年稻作之「節氣」栽植,三年總 計29 個栽植期,每個栽植期皆以「桃園 4 號」、「台 農71 號」、「台稉 9 號」及「高雄 145 號」等 4 個良 質品種為試材。由米質性狀與溫度變因之回歸分析 顯示,參試 4 個良質品種米質性狀受到各栽植期之 穀 粒 充 實 期 溫 度 變 因 影 響 , 該 時 期 的 帄 均 日 最 低 溫、帄均日均溫及帄均日最高溫的增函將造成白米 直鏈性澱粉、透明度及完整米率逐漸下降趨勢,惟 上半年以「桃園4 號」達顯著水準,下半年則 4 個 稻種皆呈現顯著二次曲線關係。又由產量與溫度變 因之回歸分析顯示,兩者為二次击形曲線關係,各 品種有其穀粒充實期溫度變因對於產量表現之最佳 帄均值。總合 4 品種資料,歸納出上半年栽植期之 穀粒充實期最佳帄均日最低溫為23℃、帄均日均溫 為 26.5℃、帄均日最高溫為 31℃時可獲得最大產 量,而下半年則在帄均日最低溫為20℃、帄均日均 溫為 24℃、帄均日最高溫為 29℃時可獲得最大產 量。綜合試驗結果,顯見不同品種於抽穗至收穫之 穀粒充實期間,氣象環境的改變將影響米粒化學組 成、物理特性及產量,而各米質性狀各有其不同之 主要影響氣象變因與權重。 氣象變因對台灣不同地區選育稻種產量性狀之 差別效應 本研究於 20102012 年進行三年期間 上、下半年稻作之「節氣」栽植,分別以‗立春(SS)‘ 及‗大暑(MH)‘為中心節氣前後各推延 2 個節氣, 每年計有10 次水稻栽植期,三年總計 30 個栽植期, 以「台稉9 號」、「台南 11 號」、「台稉 16 號」及「台 品系 (Lines) 主根直徑 (cm) 株高 (m) 根長 (cm) 分枝重 (g/plant) 根重 (kg/plant) 黃耆皂苷1含量 (mg/g) 黃耆皂苷2含量 (mg/g) 莖葉重 (kg/plant) 根產量 (kg/ha) 101307 0.47c 36b 19c 29.0a 0.212b 0.49b 0.09b 0.442a 2517b 101308 0.66b 38b 30b 28.7a 0.222b 0.50b 0.09b 0.466a 2500b

101314 0.77a 47a 39a 21.2b 0.248a 0.58a 0.14a 0.230c 2712a

101314 0.76a 47a 39a 22.4b 0.249a 0.59a 0.14a 0.388b 2689a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針對具有中子研究專長者,具備下列要件之 一:①物理、化學、核工系所博士畢業,具 二年以上中子研究經驗;執行中子散射、繞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6 項,並以「31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4 項,並以「31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6 項,並以「31

404

及「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個以上工 作機會的職業有 12 項,並以「31

「25 資訊及通訊專業人員」、「12 行政及商業經理人員」及「26 法律、社會及文化 專業人員」列 20 名外;前 20 名熱門職業平均每人有 1

IRB 編號 CE18097A 計畫主持人 陳呈旭 計畫名稱 高風險個案相關醫療人員短期及長期心理壓力之評估研究 審查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