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聆聽「聾子」的聲音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聆聽「聾子」的聲音"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聆聽「聾子」的聲音:

評介王甫昌著

《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

*

莊勝全

** 若說二十世紀以降,與前此其他時代相較,影響歷史發展主要 動力的最大差異之處,在於民族國家主導了各種政體和民族的組織 方式和身分認同,且其權威性與力量遠非其他觀念可比,現代社會 的歷史意識已無可爭辯地為民族國家所支配的話,1臺灣歷史情境 的複雜程度較之其他國家,實不遑多讓,甚至更深陷其中。明顯可 見的原因在於自十九世紀末以來,臺灣歷經了兩度時間、空間與精 神上的多重越境之「跨越國境線」進程,朝著「近代」邁開了一大 步;2復以在越境的過程中,讓臺灣島上已不單純的族群關係變得更 加複雜。由是廁身於亞洲一隅的臺灣不僅規避不了「剪不斷,理還 * 本文承蒙匿名審查人與中研院臺史所詹素娟教授惠賜寶貴意見,特此致謝。 **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臺北市立懷生國民中學歷史科兼任教 師。

1 卜正民(Timothy Brook)、施恩德(Andre Schmid)編,陳城等譯,《民族的建構: 亞洲精英及其民族身分認同》(長春: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08),頁 1。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 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頁1。 2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臺灣去殖民化之歷程》(臺北:稻鄉,2006),頁 5-12。何氏經由祖國意識、近代媒體與國家認同三方面,描述臺灣在二十世紀兩 度「跨越國境線」的歷程,並將臺灣的「近代」界定於1920年代臺灣人開始有了 明確的自我主張後。

(2)

亂」的國族認同問題,隨之而來的族群問題更有待釐清。面對此般 千絲萬縷的課題,歷史學門已不再能單獨於史料中孤軍奮戰,特別 是歷史學如果不想在當代的國族與族群議題發言臺上缺席,則非借 採其他學門的視野,並與其對話不為功。其中,人類學與社會學可 說是對族群理論著墨最力的兩個領域,前者三十年來的發展理路, 已由從事中國邊緣族群歷史研究的王明珂有系統地評介,並援引至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的歷史課題中;3至於後者的思考理路,或可從 本文評介的社會學者王甫昌之著作《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中 窺知一二。 作者自陳本書係以2000年7月行政院國科會舉辦的「高中生人文 及社會科學營」之專題演講〈族群關係與族群認同〉為底稿,加上 其於大學授課的內容與想法脫胎而成。內容計分九章,由兩個部分 組成,第一篇以理論探討為主,旨在究明何謂「族群」與「族群想 像」;第二篇則進入實例之探討,說明當代臺灣四大族群的想像之 所由來。在第一篇作者首先陳述「族群」一詞在1980年代末期開始 提出並使用後,逐漸成為社會或學界普遍甚至濫用的名詞,因此有 必要先對「族群」進行定義。在此,作者推介西方社會科學之說, 提出族群的五項特質。其一,強調成員之間的「共同來源」或「共 同祖先」(common descent)做為區分我群、他群的群體認同。其二, 「族群」是相對性的群體認同。其三,通常是弱勢者的人群分類想 3 諸如王明珂,〈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 4:2(臺北,1993.06),頁95-120。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 《當代》91(1993.11),頁6-19。王明珂,〈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文化變 遷的探討〉,《新史學》5:3(1994.09),頁119-140。王明珂,〈什麼是民族: 以羌族為例探討一個民族誌與民族史研究上的關鍵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 言研究所集刊》第65本第4分(1994.12),頁989-1027。上述文章的重要論點其 後均被統整與集結進入著作《華夏邊緣》的第一部分「邊緣與內涵」中,參閱王 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1997),頁19-94。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6),頁1-56。而上述兩個版本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作者因為學術思維上的 變遷,而將第四部分的討論內容進行更動,故本文在此將兩書並列。

(3)

像。其四,在「國家」(state) 與「民族」(nation)的範圍內,具有不 同文化的社會團體。其五,做為一種人群分類的想像,把他族群也 當作是人,要求平等或尊重自身的獨特性。當中第三項關於弱勢者 的「族群意識」,更是由差異認知、不公平認知以及集體行動必要 性認知三者所共構。釐清族群的定義之後,作者再度強調「族群認 同」與「族群想像」的現代性,說明這是相當近代才發明的觀念, 應與前此的「種族主義」式(racist)及「民族主義」式(nationalist)人 群分類作出區隔;而前近代的人群分類或國家對人民的統計類屬 (如祖籍),並不等同於「族群想像」或一般人在生活中接受的身 分和認同。因此,族群意識和認同的內涵都是近代新的族群運動建 構之結果,並受現代國家與公民觀念的啟發。是以族群的建構和認 同的功能,就是可以讓人們覺得自己歸屬到一個有傳統且有未來目 標的大社群中,並用以對抗「族群不平等」。所以族群並非因為有 一些本質性的特質而存在,實為被人們的族群想像所界定出來。 以上述定義和說明為前提,作者進而在第二篇運用並說明1980 年代初期以來,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即社會內部約可劃分成 閩南、原住民、客家、外省四大族群,不過雖然各族群意識都在八 ○年代左右萌發,卻仍有其先後順序與歷史進程。最早出現分類意 識的是戰後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弱勢的被統治者的「本省人」意 識,因遭外省統治者的權勢所欺凌,因此原先本省人之間存在的 「福佬/客家」、「漳/泉」的區分,遂被這個新浮現的人群分類 所掩蓋。只是作者提出這個新群體的認同,由於本省、外省雙方都 沒有將對方視為同一政治體制下具有平等公民身分的「他人」,加 上二二八事件鎮壓的教訓、外在國際環境的變遷,和國民政府遷臺 後,因為共同的政治、生活經驗使得本省人和外省人產生新的「社 會連帶」(social solidarity)與共同的「國民」感,使得一度燃起的 本省人意識趨於消沈,直到1970年代緣於臺灣退出聯合國的外交挫

(4)

敗,復以反對運動風起雲湧之後,以臺灣為範圍的本省人「弱勢族 群意識」之想像才開始擴散,出現新的發展機會。然而統治當局面 對這樣族群意識的勃興,祭出中國民族主義的大纛,硬是將七○年 代的本省人意識壓抑成「偏狹的地域觀念」。但就在美麗島事件大 審與林宅血案後,反對運動順勢推出「臺灣民族主義」之論述,並 以本省人的歷史與文化經驗作為建構的基礎,更在民進黨成立後以 「政治民主化」、「本土化」為目標,造成本省人族群意識升高的 族群運動效果。1980年代的政治反對運動所影響的族群意識層面是 廣大的,非僅止於本省人意識受其鼓舞,連帶也牽動著原住民、閩 南/客家族群的分疏、外省人三種的族群現象產生,本書依此順序 介紹之。 首先,在社會、經濟和文化地位更處於弱勢的原住民,由於 族群內部菁英本身意識的覺醒,發動編輯刊物(如1983年的《高山 青》)及初步的運動組織外,加以受到反對運動的刺激,也形成了 全島「泛原住民認同」。此外,原住民運動初期也獲得來自反對運 動資源的支持,原因在於反對運動欲凸顯國民黨政權在戒嚴體制下 所造成的民怨。於這樣的基礎積累之下,臺灣原住民族群更在1990 年代以後開始要求「原住民族自治」,充分發展到「民族意識」的 程度。究其原由,可說是原住民在漢人的同化政策下,所衍生出文 化、社會、經濟和政治上多重不利地位的狀況,而展演出反抗壓迫 的認知與集體行動的結果。 其次,正因反對運動鼓吹「本土化」的刺激,許多客家人開始 正視客家語言與文化流失的危機,同樣促成了以臺灣全部客家人為 範圍的「客家想像」興起。當中,由於反對運動為了有效對抗國民 黨中國民族主義而推展的臺灣民族主義論述,在界定「臺灣民族語 言」時,選擇將「福佬語」定義為「臺灣話」,造成「客家話」面 臨國民黨推行國語政策以及臺語的夾擊,致使客家人自認在語言、

(5)

歷史記憶及政治經濟上各方面都是弱勢族群。值得注意的是,客家 人對於歷史詮釋權的訴求,並非針對國民黨的中國民族主義史觀, 乃是衝著當時民進黨質疑義民信仰的臺灣民族主義中隱含的「福佬 沙文主義」而來。 最後,與本省人早有過競爭情況的外省族群,雖然早先在中 央政府的權力及官方控制的文化領域中,一直都佔有絕對優勢的位 置,但這樣的優勢並沒有轉移到經濟層面上,加上1990年代以後臺 灣的政治與文化逐漸朝向本土轉型,「外省人」在政治與文化上產 生相對剝奪感之餘,弱勢族群意識亦逐步成形,並隨著歷次的選舉 演繹成「本省人聯合起來排斥外省人」,甚至抬升至更高層次的國 族認同(統獨立場)的爭議。然而不同於過去的是,九○年代以後 出現的外省族群意識,不是針對所有本省人,而是人數比例居優勢 的「閩南人」為其族群論述中界定的主要對手。總而言之,「國家 認同」與「民族想像」的對立與爭議,由於在經驗上和臺灣「族群 想像」的歷史與文化內涵有高度的重疊,因此,族群想像成為最容 易進行民族主義對抗的政治動員手段;而族群想像衝突的另一個重 要基礎,在於擔憂自己的族群未來成為弱勢者。 本文重點式的介紹工作已如前述。通覽全書,可發現以下特 點:(一)一如前述,處理臺灣的民族與族群認同課題實非易事,特 別是本書處理的議題仍在當代的過程中,尚未塵埃落定,而無「後 見之明」(hindsight)可恃。然而作者在諸般限制交錯影響下,能僅用 不到兩百頁的篇幅說明和解釋複雜的社會、歷史現象,並理出一道 可尋的脈絡,筆底功夫令評者讚佩。(二)本書之所以脈絡清晰、條 理分明,關鍵在於作者先對社會科學的族群概念與定義,在學術座 標上作了清楚的界定,並將理論化的觀點帶進當代臺灣族群想像的 案例中進行探究與解釋,演繹出一套合理的解釋框架。作者以社會 學觀點進行族群研究的手法,確有值得史學工作者借鏡之處。(三)

(6)

作者透過前兩章的理論分析與觀察,於第三章先對當代四大族群的 想像進行組成的分類(頁57,圖二),並擬出相對性族群類屬的出現 時機與狀況(頁63,圖三),以說明當代族群想像最初出現的時機約 在1980年代左右後,再於後續章節進行各族群現象的歷史鋪陳,可 視為一種倒敘回溯式的辯證寫法。相較於「從根本上」追溯族群本 源,再就本源演進的過程作因果變遷的直線前進式書寫,4作者的論 述手法亦有可取之處。 本書為臺灣的族群研究提供了社會學的觀點與取徑,但書中仍 有一些問題值得商榷。茲爰述如下:(一)無論是人類學、社會學或 是歷史學,在進行族群研究的反思時,均會提及族群是由「共同的 祖源記憶」來凝聚;然而,這樣的記憶亦往往透過揀選歷史和文化 材料的證據而成,因此當中存有太多模糊地帶,可以支持不同的詮 釋立場。5在本書中,作者也提及了此概念,說明族群運動者會運用 選擇性操作來界定「我們是誰」。(頁11-12)但這種削足適履式的 歷史挪用,其實偶爾也在本書的論證中出現,在此試舉一例。作者 在說明二二八事件前後本省人與外省人之間的關係時,嘗謂「在戰 爭末期的『開羅會議』後中國躋身世界四強(中、美、英、蘇), 臺灣人民更深以自己是『中國人』為傲。」(頁72)、「經過日本 人的殖民統治引入現代國家與公民的觀念,特別是在太平洋戰爭爆 發以後,殖民政府採取『皇民化政策』,容許臺灣人成為與日本人 享有同等權利的公民,臺灣人民已經比較不會有國家公民身分必須 基於血緣相同性的想法。」(頁73-74) 作者在此的論證即具可議之處。首先,日治時期的臺灣認同問 題目前已累積一定研究成果,諸如方孝謙認為日治時期臺灣人的公 4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社科文獻版),頁1-3。 5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頁31-33。

(7)

共論述和民族想像充斥著猶疑的情況,而無固定的集體認同;6荊子 馨(Leo T. S. Ching)則提出皇民化時期的官方論述形塑出一種「不當 日本人不行」的氛圍,致令臺人於認同上的掙扎頓生;7吳叡人以 蔡培火所言「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一語為主軸,說明臺灣 是如何在中國與日本的歷史夾縫之中,走出一條臺灣民族主義的道 路。8上述三說均是在本書出版之前即已發表的學術論著,而近來陳 翠蓮更在三者的論證基礎上,進一步闡述1920年代臺灣已形成明確 的臺灣人共同體想像,只是尚未演化成臺灣國族主義,原因在於日 本結束統治前,臺灣人始終沒有以主權獨立為目標。9即使這些學術 創獲在論點上並不一致,但從中可以確信的一點是:日治時期臺灣 內部的認同呈現分歧而非定於一尊的狀態。相較之下,作者所謂戰 爭末期臺灣人以身為中國人為傲,又臺灣人民較不會有國家公民身 分必須基於血緣相同性的說法,便失之偏頗與草率。其次,荊子馨 說明「同化」與「皇民化」是兩種刻意建構的論述與意識型態,目 的在於模糊並轉移被殖民者在成為日本人以及帝國子民的整體文化 過程中,相關的法律以及經濟權利等議題。10該論恰好指出作者誤認 6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 (臺北:巨流,2001)。

7 Leo T. S. Ching, 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1). 中譯本見鄭力軒譯,

《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政治認同》(臺北:麥田,2006)。 8 吳叡人,〈台灣非是台灣人的台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台灣人民族國家論述 1919-1931〉,收於林佳龍、鄭永年主編,《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臺北:新 自然主義,2001),頁43-110。其後吳叡人更進一步論證臺灣民族已在日治五十 年的統治過程中,經由政治反抗和實踐營造出來,他稱之為「福爾摩沙意識型 態」。詳見吳叡人,〈福爾摩沙意識型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 「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7-1937〉,《新史學》17:2(2006.06),頁127-218。 9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一九二○~一九五○》(臺北:遠流, 2008)。 10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政治認同》,頁21-24、 131-138。

(8)

皇民化運動是讓臺人享有公平權力的謬誤之處。這是作者在進行倒 敘回溯書寫時所應注意之處,否則往往易招致「以論帶史」之詰。 (二)作者在書中區分當代四大族群,也說明四者的身分其實有 某種程度的疊合(如本省人與外省人都是漢人、閩南人跟客家人都 是本省人),然而作者在論述過程中卻將各族群予以均質化,使四 大族群形成不可共量性的區分。換句話說,在作者筆下,閩南人似 乎已然成為「臺灣民族主義」的支持者,客家人、外省人則是全部 站在另一側與之對立,又每個流有原住民血統的人都具有原住民意 識。作者雖然強調族群的組成是一種主觀的想像過程,然而這樣壁 壘分明的族群敘事與歷史進程,卻容易陷入傳統客觀論者將每一族 群視為「被特定文化界定的人群孤島」,而忽略族群認同的動態變 遷之窠臼中。11 (三)作者架構出一套吻合當代族群現象的解釋框架,並以「弱 勢」與「全島」為主要判準,說明臺灣內部的泛族群意識,非到 1980年代前後不算出現。然而令評者不得不疑的是,就算按照作 者的定義,對每個項目逐一進行推敲,則吳叡人與陳翠蓮所言,因 著1920年代政治社會運動而起的「臺灣人」意識之出現,已可歸 類為泛族群的認同與想像(特別是陳翠蓮的論點更為符合)。讓我 們以之對照前述作者對族群的五大定義:其一,日治時期臺灣人具 有「共同來源」(被殖民者)或「共同祖先」(漢民族意識)。其 二,臺灣人族群是相對於日本殖民者而來的群體認同。其三,臺灣 人是弱勢的被殖民者。其四,以自治而非獨立為要求的政治社會運

動,說明臺灣人這種「先在族群情節」(pre-existent rthnic ties),12

是 在於日本帝國「國家」(state) 與「民族」(nation)的範圍內,具有不

11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頁10-12。 12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頁30。

(9)

同文化的社會團體。其五,1920年代以後推行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 運動之訴求,即為要求平等或尊重自身的獨特性。準此,作者仍有 必要重新從歷史層面評估其說。 本書雖有上述評者從歷史學的觀點提出的疑問,但不至於掩蓋 其價值,特別是在以族群議題為支點,架構出社會學與歷史學相互 對話的契機與場域這一點上。過往這兩個學門因為受制於本位主義 (parochialism),以致雙方沒有相同的語言可以運用,他們之間的對 話就如同法國年鑑史家費爾南•布勞岱(Fernand Braudel)所言是一 種「聾子之間的對話」(1958年語)。然而歷史學與社會理論不相結 合,則我們既不能瞭解過去,也不能理解當下,這也正是為何熱衷 於結合理論治史的英國文化史家彼得•柏克(Peter Burke)會在上個 世紀末煞費苦心地去張羅一本《歷史學與社會理論》。13在臺灣, 以社會學背景從事歷史研究並成果斐然的柯志明,也曾以自身經驗 呼籲歷史學沒有劃地自限的必要,特別是歷史學家有了史料做為權 威,相較於古人還有「後見之明」的優勢,若還加上社會科學的分 析概念,幫助史家識別出行動者所處環境內作用著的社會力量,更 是如虎添翼。14因此,在臺灣的族群課題上,有了王甫昌本書的理 論與實踐為前導,歷史學門有志者盍興乎來? (責任編輯:林益德 校對:許翔曦、劉世珣) 13 本書的緣起是柏克早自上個世紀六0年代開始,因著教學經驗而寫就的《社會學 與歷史學》(Sociology and History, 1980),其後再進一步改寫成《歷史學與社會理

論》(History and Social Theory, 1992)。此版本的中譯本見江政寬譯,《歷史學與

社會理論》(臺北:麥田,2002)。進入本世紀後,柏克再針對1992年到2004年 間關於社會理論的論著進行修訂與增補,於2005年發行第二版。柏克於其中新增 第六章「後現代與後現代主義」,說明後現代理論所帶動的「去穩定」和「去中 心」等思維,如何影響當代歷史學的操作方式。此版本的中譯本見姚朋、周玉鵬 等譯,《歷史學與社會理論(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14 柯志明,〈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發表於「《新史學》與臺灣史學二十年國際 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新史學雜誌社主辦,2009年12月 12、13日),頁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摘 摘要 要 要: 我們從餘弦定律與直角三角形出發, 同時以兩種方向進行: 首先, 試以畢氏數製造 機之原理做出擬畢氏數製造機, 並定義基本擬畢氏數, 接著延伸出相關定理; 另外, 透過

而此時,對於相對成長率為 k 的族群,其滿足族群成長模型 的解為指數函數 Ce kt ,此時的 k 便是指數中時間 t

(2) 「唯以分別安立」 ,表示對對象觀察透過分別心找出「性質」 「定

在現行的 99

„ 傳統上市場上所採取集群分析方法,多 為「硬分類(Crisp partition)」,本研 究採用模糊集群鋰論來解決傳統的分群

說明:本題藉由羅馬史家 Ammianus Marcellinus 描述外族的兩則資料,檢測學生能否觀察

KU 群至常奪透遊 性家希、過戲 的庭望甚學規 發以別至習則 展外人攻 -o 依擊漸 一由從性漸 這於他的變 時他們行成 期們的為使 的仍主出與 兒處意現別 童於行。人

首先,在套裝程式軟體 Matlab 中執行 k-means 分群法,將前置樣本中的 學測成績分成三群或四群。特別注意的是,在執行 k-me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