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排球不同發球型態下對接發球表現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排球不同發球型態下對接發球表現之影響"

Copied!
3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999 年 1 月 1 日起國際排球比賽開始正式實施「每球得分制」,除了 對比賽時間有相當大的影響,最重要是改變了防守在排球中的地位,更 在 2000 年以後也由多位研究學者指出,接發球攻擊得分躍居得分中的 首要手段。 張桂青、宋永平、钟霖(2002)在探討每球得分制下接發球進攻與防 守反擊的關係的研究中發現,這樣的規則規則改變帶來最大的變化就是 把接發球後的攻擊從過去只能得權的位置提升到直接得分的地位,也因 此更凸顯接發球組織進攻戰術優勢的重要性,不但如此,發球規則也跟 其改變,從原本的三公尺發球區擴大為九公尺的區域,另外又改變發球 觸網後球過網是合法的,使得接發球的難度又更加提高。 排球競賽隨著規則上的不斷改變,各隊在接發球與發球策略上的應 用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各隊都積極尋求穩定又具破壞性的發球來瓦解對 方的接發球組織攻擊,另一方面各隊也不斷加強接發球技術的能力,掌 握第一波的組織進攻機會,余清芳、黎玉東(2002)指出,在防守的當中, 第一優先就是接發球,接發球的好壞將是影響比賽勝負最重要的因素, 1.

(2) 為了應對發球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接球發的技術與訓練方法將是值得 深入研究的課題。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研究目是在分析接發球技術在不同發球型態下有何差異 表現,分析以下之兩點: 一、分析在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的準備動作身體各肢段的運動學參數 (一)身體重心位移水平高度 (二)下肢運動學參數(膝關節角度、開跳步) 二、分析在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過程手臂身體以及腿部等肢段之運動 學參數差異 (一)觸球前 1.手臂擺動相對角度(向前或後) 2.身體重心水平高度. 圖一 觸球前 2.

(3) (二)觸球中 1.手臂觸球時間 2.手臂位移角度. 3.膝關節角度 4.身體重心水平高度. 圖二 觸球中 (三)觸球後 1.膝關節角度 2.手臂位移角度. 圖三 觸球後. 3.

(4) 第三節. 研究範圍. 一 、 本 研 究 以 2005 年 國 家 女 排 菁 英 隊 排 球 選 手 中 七 名 及 一 名體育系有五年以上排球訓練經歷為研究對象共八名. 第四節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僅探討發球型態、發球區域、發球落點對於接發球表現的影 響,故針對於選手之年齡、身高、體重並未列為參考之因素。 二、由於實驗者無法得知受試者是否盡全力,因此假設受試者是 盡全力進行各項動作實驗 第五節. 名詞的操作性定義. 一、 發球型態:本研究發球型態僅包括肩上發球、跳躍發球、單腳 發球型態 跳躍飄浮發球等三種型態。 (一)肩上發球: 肩上發球:選手採正面站立方式,在空中擊球手臂同側肩的正上方 將球直接即入對方場區的發球方法。. (圖四) 發球型態 肩上漂浮球 4.

(5) (二)跳躍發球:即發球者於端線後方規則允許之條件下,將球拋起,以 跳躍發球 助跑跳躍方式,將力量集中以強力扣球方式所擊出的發球形式。. 圖五 發球型態 跳躍發球. (三)跳躍飄浮發球:即發球者於端線後方規則允許之條件下,將球拋起, 以助跑單腳跳躍方式,將球由肩上擊出如同肩上發球的發球形式。. 圖六 發球型態 單腳跳躍漂浮球 5.

(6) 二、 接發球表現: 接發球表現:本研究對於接發球表現的定義,主在強調接發球之 到位能力。在事先根據相關文獻定義出五號位置接發球範圍,製 成接發球目標圖,依接至接發球目標圖的一個區域. 好球帶. 五號位. (圖七) 圖七) 接發球表現區域圖. 三、接發球過程定義:本研究將接發球過程分為四個時期 接發球過程定義 1.準備動作 1.準備動作: 準備動作:即在裁判哨音手勢動作表示可以發球開始,發球者預備發 球時,且可以明顯看出發球者的發球型態,直到完成開跳步,在分析的 過程中將準備期準備動作為四個時期:. 準備期一. 準備期二. 開跳步. 站定位置. 2.觸球前 2.觸球前: 觸球前:完成開跳步之後,站定接發球位置但尚未觸碰到球的期間, 並在在分析過程中將觸球前又分為三個階段: 並在.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3.觸球中期 3.觸球中期: 觸球中期:從球觸碰到手臂等的第一時間到球完全離開身體部位 4.觸球後 4.觸球後: 觸球後:從球離開身體觸碰位置第一時間,到完成接發球動作,在 分析的過程中又將觸球後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5.開跳步 5.開跳步: 開跳步:在接發球準備動作期中,身體會有一大踮步動作,雙單腳 會有一瞬間離地,身體的重心高度會有大幅度的改變 6.

(7) 第貳章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將相關文獻與理論分為以下四點來探討 本章將相關文獻與理論分為以下四點來探討: 點來探討: 一、接發球技術在排球技術上的重要性 二、排球不同發球型態對於接發球影響之相關研究文獻 三、不同發球落點對接發球表現之影響 四、衝量基礎理論在排球接球上的應用 第一節 接發球技術在排球技術上的重要性 排球比賽技術繁多,但在比賽中卻有相互牽連的特性,因此每一技 術環節都緊緊相扣。在比賽中攻擊手若無法順利完成攻擊任務時,往往 會怪罪舉球員未能將球舉好;而舉球員卻又會將責任推給接(發)球者。 在多次比賽中證明,接發球失誤比扣球、攔網、防守失誤,給本方 隊員造成的傷害更大,同時對於戰術的組織進攻,無形中造成的破壞力 也最大。吳忠政、許壬榮(2004)指出儘管戰術的演變是如此日新月異, 但基本上種種的變化,仍須仰賴精準的接發球才得以完成,尤其近年來 修訂規則之後,得分制度改為「得球得分制」。衡諸國內外的研究,紛 紛指出只有強力的發球,才能製造良好得分的機會。在比賽雙方發球威 力都勢均力敵之時,接發球較穩定的一方即能取得優勢。因此,以目前 強調強力發球的趨勢,更應注意接發球及平時訓練的重要性。 申衛民(2001)指出沒有穩定的接發球,在比賽中往往就處於被動 挨打的地步。接發球無法到位或失誤,不僅對球員本身產生心理上的壓 7.

(8) 力,進而影響技、戰術的發揮,而且也會迅速地擴散到全隊,使全隊正 常心理狀態變的緊張、急躁、陣勢混亂。 馬建平(1997)指出在排球進攻順序裡,接發球為第一優先,並指 稱接發球在進攻流程裡是一重要關鍵,會直接影響到舉球變化的質與 量。 趙歌、李毅鈞(1999)對 1998 年世界男排錦標賽攔、防技術運用效 果的分析研究指出,世界強隊(義大利與南斯拉夫)的接發球到位率較 高,失誤也較低,也因為良好的接發球,造就了穩定的組織進攻。 許滸(2001)指出在「每球得分制」實施後,各國逐漸開始強調發 力發球,其中又以男子排球較為明顯。在發球類型中較常見的為跳躍發 球和遠距離肩上飄球,這兩種發球類型對於接發球有很大的威脅性,且 每種球的力量不同,球員不易接至舉球員的位置,甚至有將球接過網, 形成網上球或是過網球等失誤情況而造成失分。劉春忠(2002)指出再 實行每球得分制之後,兩隊實力相當的隊伍,通常會在每一局的最後分 出勝負。比賽中第一次攻擊的好壞極為重要,要組織好第一次攻擊的基 礎便是接發球。在關鍵性的場次及分數時,往往都是自由球員或是主要 接發球球員較容易發生接發球失誤。現代排球運動中,球員必須擁有全 面性的技術,包括:傳、守、扣、發、攔等技術,其中接發球技術為排 球比賽中重要的一部份(陳浚良,2002),如果接發球失誤,對方即得. 8.

(9) 1 分,如未失分,但球沒有送進舉球員所佔的位置,亦無法組織有效的 進攻,使我方陷入不利的地步。 前中國男排教練汪嘉偉(1999)指出,每球得分制實施後,接發球 進攻成為主要得分手段,而這也是亞洲球隊可與歐美球隊相抗衡的因素 之一。因此,接發球的好壞,直接影響排球比賽的勝負,所以各隊應提 升其接發球的水準,藉以提高比賽勝利的機會。 朽堀申二(1997)認為排球運動中,各種基本動作所佔的比例:發 球 11%,傳球 4%,舉球 19%,接扣球接發球 27%,扣球 19%,虛攻 球 3%,攔網 17%,其中接扣球接發球位居最高。 林金杉(1991)探討排球技術因子在女子比賽中相互的關係,及各 技術因子對於比賽結果的影響,藉以了解排球技術因子隊比賽獲勝影響 的種種問題。研究發現,世界女子排球比賽中,勝隊的發球、接發球、 扣球和攔網等四項技術因子的表現,很明顯地比負隊好,而影響比賽勝 負最重要決定性因子是接發球和扣球 在杜曉偉和楊勁蒼(1999)的研究發現 5 種得分手段,在比賽中的 得分率為接發球進攻(48.9%) 、防守後反攻(18.7%) 、對方失誤(18.3 %) 、攔網(11.7%) 、發球(2.4%) 。國內排球教練最強調接發球進攻 是比賽的基本得分手段,此一策略符合學者研究發現,也符合實際的排 球比賽(李詩賓,2001)。. 9.

(10) 林竹茂(2000)針對 1999 年西班牙帕瑪世界大學運動會男子排球 項目的比賽進行統計分析,在得分方式的統計結果中,排名第一的是接 發球進攻(44%) ,其次依序為:對方失誤(24%) 、防守後進攻(18%) 、 攔網(11%)以及發球(3.0%) 。國內其他學者亦指出,在排球比賽五 種得分來源的比例中,也以接發球進攻(46.6%)所占的得分比例最高, 其次依序分別為:防守後進攻(20.7%) ,對方失誤(14.8%) ,攔網(12.9 %)以及發球(5.0%)(湯慧娟、蔡崇濱及宋一夫,1999) 。. 第二節 排球不同發球型態相關研究文獻 在現今排球運動呈現競技化發展的趨勢下,發球已成為目前排球比 賽中重要的攻擊技術之一,世界各國正在積極注重強而有力的跳躍發球 技術,以提高發球之攻擊性,因為其發球威力已可具有較大的破壞性, 可容易影響到接發球的表現,因而造成接發球方難以組織起搭配攻擊的 多變戰術(林竹茂,1999;盧衛中,2002) 。 一般發球速度,從球離手到落地所花的時間,平均約 1.2 至 1.6 秒 (陳麗萍,1997;王銘揚、莊文典、李來福,2003),林竹茂(2000) 指出現今最快發球速度,從發球者將球擊出到球落至對方場地,僅需要 0.54-0.61 秒。這當中發球速度的差異,是因為發球型態的改變所致,跳 躍發球是目前排球發球技術的趨勢,因為其力量較大,速度也較快,因 此較具有破壞性與威脅性,所以較容易影響對方接發球,進而干擾到進. 10.

(11) 攻戰術的流暢性(楊高平,2002;吳柏叡,2002)。 在現今世界級或是亞洲區的排球比賽中,採強力發球的隊伍已是不 在少數,其中較常見的方式包括跳躍發球或是遠距離肩上飄浮球等兩種 發球模式,其所發出的球因為其力量與特性皆不同,接球方較難將球順 利接至舉球員預備位置,甚至常會出現將球接過網的情形,除了增加舉 球員舉球的困難度外,同時也給予對方直接得分的機會(許滸,2001)。 陳和章(民 81)在研究中提出跳躍發球的球速快,威力強、落點不 易判斷,常使接球方造成接發球失誤。而在王意龍(民 81)對排球新技 術及戰術與未來發展趨勢的研究中,發現近年來在跳躍發球基礎上,分 化出跳躍發球旋轉和飄浮球,跳躍發球旋轉時所發出的球,會產生強烈 旋轉改變原來飛行軌跡,給接發球者造成一定壓迫。因其成功效果顯著, 在國際間被相爭使用成為得分利器。 林竹茂(民 83)於研究中提到,1998 年漢城奧運會後,規定在「第 五局採得球得分制」使得「發球」→「接發球」→「策劃攻擊」→「第 一波攻勢」程序之重要性更加顯著。故發球指導理念由當日「求穩不求 分」的消極保守,快速轉化為「發球攻擊性」之積極冒險導向,而歐美 排球運動員,所擅長肩上強力發球及跳躍發球,即被積極運用於比賽 中。 吳福明、王意龍(民 85)指出,在 1995 年世界盃男女排球錦標賽. 11.

(12) 中,無論是歐美國家或是亞洲各隊,在比賽中都採用跳躍發球,以爭取 第一波的主動權。 林竹茂(民 88)指出女子跳躍發球之擊球高度約 2.9 公尺左右,而 由擊球到過網對方接球時間約 1.2~1.5 秒,肩上飄浮球約為 1.5 秒左 右。 廖德秦(民 90)跳躍發球具有擊球點高、球速快、攻擊性強等特性, 是目前比賽中最具威脅的發球技術,其得分率高於其他發球,但失誤率 亦超過其他發球。 李戴芬、陳松盛(民 90)分析世界女排大獎賽之四支球隊(俄羅斯、 巴西、義大利、日本) ,其發球型態以跳躍發球和正面肩上發球為主; 俄羅斯與巴西在每場比賽中跳躍發球比例佔 50%左右日本隊佔 20%, 而義大利則未曾使用過跳躍發球;在成效上以跳躍發球較佳,但失誤率 也較高,其發球的好壞與每一局比賽的勝負有很大關連。 林常榮、溫卓謀(民 93)於奧運女子排球前四強隊伍(中國、俄羅 斯、巴西、古巴)發球型態之分析中,發現發球型態以跳躍發球為主、 肩上發球為輔,就以三種發球型態效果來比較以跳躍飄浮得分最高,其 次依序為跳躍發球、肩上發球。 由上述之相關研究中,發現目前世界一流排球隊伍,其發球型態以 跳躍發球、跳躍飄浮、肩上發球三種不同發球型態為主。最具威脅性的. 12.

(13) 發球趨勢,已是由強力的跳躍發球型態所取代,對於直接或間接幫助該 隊得分上所產生的效果,強於跳躍飄浮與肩上發球,但因其失誤率也高, 故在發球失誤率上也高於其他發球型態。. 第三節 不同發球落點對接發球表現之影響 發球是比賽的開始,也是進攻的開始,不但可以有直接得分的機會, 並可能破壞對方的接發球組織進攻,此外,強而有力的發球也會造成對 方的心理壓力。在原定排球規則要求中,發球員必須站在 3 公尺寬的發 球區內完成發球動作,形成多年來特有固定路線的發球模式,1995 年取 消發球區規定之後,球員可以在發球時任意變換位置,除了形成對手的 心理負擔之外,也會影響對手的接發球品質,球的落點變得更加無法預 測,因此使得發球區域與距離不同產生不同效果,以下則是相關文獻之 整理: 莊艷惠(民 82)研究中,將發球距離定為短、中、長三種距離,結 果發現發球近距離得分率為 12.66%,破壞攻擊率為 13.4%,較其他兩 者佳。 陳儷勻(民 83)研究結果中發現,短距離發球的效果較長距離發球 為佳,這主要是因為短距離發球其空中飛行時間較短,落地時間較快、 準確性高,使對手無法在短時間迅速移動位置,而將球順利送至舉球員 之手中之故。而長距離發球,由於中飛行時間較長,若擊球部位有所偏. 13.

(14) 差,即容易造成失誤。 王意龍(民 84)研究中指出: (1)球至前場區域,發球者必須站在正對的發球區進行,其發出 球的拋物線軌跡最為平坦。 (2)對角線跳躍發球會給接發球者更多額外時間從容應戰。 (3)發球若由中間區域發球是非常有效益的,因為發出去的球, 必會在接發球者身體中心線的左側或右側被接傳,以造成接發 球時的困擾。 (4)採用左手發球的球員在左邊進行跳躍發球,可以發揮較大的 發球威力。 周明華(1995)在發球區域研究中發現如下: (1)9 公尺區域發球的效果最佳,總體發球表現為由右至左的效果 排列特徵,但 9 公尺區的發球失誤率也最高;6 公尺區域的發 球路線變化較大發球穩定性高總體效果較好;3 公尺區域發球 為常規性直斜線發球的運行路線,接發球隊員比較適應,對接 發球員的心理反差影響較小,以總體效果看不及另兩個區域的 發球。 (2)位置距離效果最佳為 9 公尺區中距離發球、9 公尺近距離發球 和 6 公尺區近距離發球。3 公尺區中距離發球的效果最差。. 14.

(15) 從本節中可知,不論排球規則如何的更改,接發球的好壞,始終是 直接影響到隊伍本身能否順利得分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規則修改之後, 接發球進攻的得分地位更加明顯的提升,而各國也紛紛開始注重發球的 威脅性。在這樣的趨勢之下,如何有效的提升接發球之適應能力,予以 在接發球訓練中之重點依據,進而改善選手接發球能力,是現代排球主 要的研究課題之一。. 第四節 基礎衝量理論在排球接球上的應用. 圖八 接球動作說明圖 圖八:是指本研究以基礎衝量理論 fT=動量變化 mv out -( -mv in. )=F*T. 並以以下兩個計算方式計算球速、動量、衝量 : 一、強球計算公式 mv-(-mVin) =F1*t1 二、弱球計算公式 mv-(-mVin) = F2*t2. 15.

(1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是透過一部高速攝影機的運動學資料,以進行資料收集。而 其方法與步驟分為下列幾個部份來說明:一、研究對象。二、實驗時間 與地點。三、實驗儀器。四、場地佈置與準備。五、實驗步驟。六、資 料處理。等共六小節。.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是以經過嚴格排球訓練甲組女排代表隊為受試者 (共計 8 名),其基本資料如表 3-1。在正式測驗之前,每位受試者均需了解本研 究之目的、過程以及實驗中可能發生的危險,並請受試者簽署受試者須 知與同意書,以保障受試者自身的權利。. 表 3-1 受試者基本資料 受試者. 年. A. 齡. 身高(CM). 球齡(年). 28. 175. 18. B. 27. 174. 17. C. 27. 168 168. 12. D. 24. 173. 14. E. 24. 171. 14. F. 24. 168 168. 11. G. 22. 158. 12. H. 24. 165. 5. 16.

(17) 第二節 研究實驗時間及地點 研究實驗時間及地點 本實驗於民國九十五年 10 月 30 日,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分部體育 館排球場實施。 第三節 實驗儀器 一、高速攝影機一台。 二、攝影分析電腦一組。 三、排球二十顆。 四、比例尺。 第四節 場地佈置與準備 各項儀器之參數設定及準備工作包含五部份: 一、高速攝影機焦距與光圈的調整,並將拍攝頻率設定為 120Hz,快門 設定為 1/500。 二、攝影機鏡頭中心與受試者的距離為實驗設計之適當距離,攝影機與 受試者成 180 度平行攝影 三、照明燈投射角度與距離之調整。 四、一部高速攝影機、一台 V8 攝影機,攝影分析電腦一組 五、本研究之各項儀器經準備就緒後,即進行實驗場地佈置。(圖九). 17.

(18) 發. 球. 接. 區. 球 目 標. 域. 受試者接球位置. 高速攝影機 位置. 電腦位置 圖九. 場地分佈圖. 圖十 實驗人員位置圖 18.

(19) 第五節 實驗步驟 實驗前先記錄受試者基本資料,並告知受試者整個實驗過程及可能 發生的危險性,方可讓受試者填寫受試同意書。在正式實驗前,請受試 者穿著正式比賽之配備,並自行熱身三十分鐘。 在正式實驗時,先拍攝空間比例尺之後,受試者依照主試者的口令, 當聞請就位時,受試者開始站立於實驗設計規定區域內之接球動作準備 就緒,當受試者下達開始的口令時,發球者則拋球發球至對面接發球區, 受試者則開始接發球之動作,為求實驗動作之一致性,本實驗將要求受 試者皆在一號位置受試。對於每一位受試者的接發球均測試不同的發球 型態各十球。在每次測試改變發球型態後讓受試者休息一分鐘,若受試 者未能完全休息,則應延長休息時間(約延長三分鐘),以避免受試者 身體冷卻,方可進行下一次的測試。每次測試需由工作人員詢問受試者 該次動作之感覺並將其記錄,以作為日後分析動作之參考 說明實驗流程目的. 講解並示範實驗動作. 填寫基本資料同意書. 熱身運動及伸展操. 聽口令後進行測試 圖十一. 實驗流程圖 19.

(20) 第六節資料處理 第六節資料處理 一、2D 攝影分析法 二、Kwon 3D 和動作分析軟體 silicon coach 進行分析各項數據 (一)分析身體肢段變化過程 (二)分析身體肢段之角度差異 (三)來球速度與回球速度之變化 (四)基本的發球型態差異 三、統計分析以相依樣本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進行三種不同型態發球下, 接發球動作各參數的考驗。. 發球型態. 肩上飄浮球. 跳躍發球. 單腳跳躍 飄浮球. 接發球表現. 動作準備期. OneOne-way ANOVA. 觸球後. 觸球前. 觸球中 圖十二. 研究架構 20.

(21) 第肆章 第肆章 統計結果 統計結果 本研究將分為以下四節進行在研究結果分析討論: 一、三種發球型態的基本差異分析 二、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的參與準備動作身體各肢段運動學參數 三、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過程三個時期之運動學參數差異 四、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過程分析討論 第一節 發球型態的基本 發球型態的基本差異 基本差異 一、動作型態 (一)擊球高度. 圖十三 不同發球型態-擊球高度 300. 肩上漂浮擊球高度. 200. 跳躍漂浮擊球高度 跳躍發球擊球高度. 100. 0. 圖十四. 不同發球型態的擊球高度 21.

(22) 二、接球前後球速變化 不同發球型態之發球球速 25. 球速 (m/s). 20 15 10 5 0 肩上漂浮球. 跳躍飄浮球. 圖十五. 跳躍發球. 不同發球型態之發球球速. 以發球者發至各個實驗參與者的其中一球來做分析,結果發現三種 不同發球之球速有顯著差異 F(2,14)=29.130,p<.05,跳躍發球 (20.47±1.54)之球速顯這大於跳躍漂浮球(16.57±1.22)與肩上漂浮球 (15.23±2.18) 15 肩上漂浮回球速. 10. 跳躍漂浮回球速 跳躍發球回球速. 5. 球速(m/s) 0. 肩上漂浮回球速 跳躍漂浮回球速 跳躍發球回球速. 圖十六. 三種發球回球速. 以接發球者接至各個實驗中的其中一球來做分析,結果發現三種不 同接發球之回球速皆無顯著差異 ,跳躍發球回球速(12.5±1.54)球速, 跳躍漂浮球(11.57±1.15),肩上漂浮球(11.23±0.18)。 22.

(23) 第二節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準備動作期身體各肢段運動學參數 第二節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準備動作期身體各肢段運動學參數 一、三種發球型態下三種發球型態下-膝關節角度. 圖十七受試者 F 三種接發球-準備動作期-膝關節 表 4-1. 不同發球型態下準備期膝關節角度. 球種. 準備期一. 準備期二. 開跳步期. 站定位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肩上飄浮球 145.21 ± 16.05 127.21 ± 16.73 110.48 ± 17.01 99.32 ± 11.77 跳躍漂浮球 153.07 ± 跳躍發球 組內差異. 6.40 119.15 ±. 9.28 108.27 ± 10.50 92.41 ±. 152.84 ± 10.15 118.80 ± 10.36 111.18 ±. 9.61 96.36 ±. 9.26 9.59. F(2,14)=1.897,. F(2,14)=1.105,. F(2,14)=0.111,. F(2,14)=0.809,. p=.187. p=.359. p=.895. p=.465. 經過統計分析後發現,膝關節在準備期的四個分期中皆無受到不同型態發球之影響 180 170 160 150. 受試者A. 140. 受試者B. 130 120. 受試者C. 110. 受試者D. 100. 受試者E. 90 受試者F. 80 70. 受試者G. 60. 受試者H. 50 準備期1. 準備期2. 圖十八. 開跳步. 三種發球型態下-膝關節角度 23. 站定位置.

(24) 二、三種發球型態下三種發球型態下-身體重心高度. 圖十九 表 4-2. 三種發球型態-身體重心高度位移. 不同發球型態下準備期重心高度 準備期一. 球種. 準備期二. 開跳步期. 站定位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平均數±標準差). 肩上飄浮球. 0.89 ± 0.07. 0.83 ± 0.8. 0.81 ± 0.08. 0.73 ± 0.06. 跳躍漂浮球. 0.94 ± 0.06. 0.87 ± 0.07. 0.83 ± 0.09. 0.72 ± 0.12. 跳躍發球. 0.96 ± 0.04. 0.91 ± 0.04. 0.89 ± 0.06. 0.78 ± 0.08. 組內差異. F(2,14)=5.673,. F(2,14)=4.426,. F(2,14)=2.771,. F(2,14)=1.977,. p<.05. p<.05. p=.097. p=.175. 將各種不同發球型態之準備期重心高度比較後發現(表 N) ,不同發 球種類在準備期一與準備期二時有顯著之重心高度差異,事後比較結果 顯示,在此兩個階段時,跳躍發球之重心高度顯著肩上漂浮球,但到了 開跳步期與站定位置時則無顯著的球種差異。. 1.3 1.2 1.1 1 0.9 0.8 0.7 0.6 0.5 0.4. 肩飄 跳飄 跳躍. 準備期一. 圖二十. 準備期二. 開跳步. 站定位置. 三種發球型態下-身體重心高度位移 24.

(25) 第三節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過程三 第三節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過程三個時期之運動學參數 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過程三個時期之運動學參數 本節將研究結果分為以下三個時期: 一、觸球前 (一)手臂擺動相對角度(向前或後). 圖二十一. 表 4-3. 三種發球型態下-觸球前手臂位移. 不同發球型態下觸球前手臂角度位移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肩上飄浮球. 12.50 ± 2.00. 25.13 ± 7.18. 46.88 ± 5.28. 跳躍漂浮球. 12.00 ± 1.60. 25.13 ± 3.36. 43.75 ± 2.49. 跳躍發球. 12.25 ± 2.31. 24.75 ± 3.20. 41.38 ± 1.92. 球種. 組內差異. F (2, 14)=0.163, p=.851 F (2, 14)=0.036, p=.964 F (2, 14)=5.189, p<.05. 將各種不同發球型態之觸球前手臂角度位移比較後發現(表 N) ,不 同發球種類在第一階段與第二階段並無造成手臂之角度位移差異,但第 三階段則有顯著的差異,經事後比較後發現,跳躍發球時之手臂角度顯 著小於肩上飄浮球,而跳躍發球亦小於跳躍飄浮球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 差異 (p=.052)。 50 40 30. 肩上漂浮. 20. 跳躍漂浮. 10. 跳躍發球. 0 階段 一. 圖二十二. 階段 二. 階段 三. 不同發球型態-觸球前手臂位移比 25.

(26) (二) 身體重心水平高度. 圖二十三 觸球前-身體重心水平高度. 表 4-4. 不同發球型態下觸球前重心高度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肩上飄浮球. 0.77 ± 0.07. 0.81 ± 0.08. 0.84 ± 0.10. 跳躍漂浮球. 0.78 ± 0.11. 0.79 ± 0.10. 0.80 ± 0.08. 跳躍發球. 0.78 ± 0.12. 0.80 ± 0.12. 0.81 ± 0.14. 球種. 組內差異. F (2, 14)=0.096, p=.909 F (2, 14)=0.077, p=.926 F (2, 14)=0.300, p=.745. 不同的發球型態在觸球前的三個階段皆無造成顯著重心高度之差異. 1 0.9 0.8. 肩上漂浮. 0.7. 跳躍漂浮. 0.6. 跳躍發球. 0.5 階段一. 圖二十四. 階段二. 階段三. 不同發球型態下-觸球前-身體重心高度. 26.

(27) 二、觸球中. 圖二十五. 三種發球型態下-觸球中各身體肢段. 表 4-5 不同發球型態下觸球中各相關參數 手觸球張數 球種. 重心高度. 手臂角度. 膝關節角度.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肩上飄浮球. 16.75 ± 1.83. 0.82 ± 0.12. 56.24 ± 8.82. 127.26 ± 23.07. 跳躍漂浮球. 19.50 ± 0.93. 0.76 ± 0.09. 50.47 ± 6.24. 113.31 ± 13.62. 跳躍發球. 21.13 ± 0.99. 0.65 ± 0.10. 47.46 ± 8.19. 88.83 ± 21.04. 組內差異. F (2, 14)=36.315,. F (2, 14)=4.093,. F (2, 14)=6.162,. F (2, 14)=9.009,. p<.05. p<.05. p<.05. p<.05. 127.26 113.31 100. 88.83. 肩上漂浮 56.24 50.47. 16.75. 19.5. 跳躍漂浮. 47.46. 跳躍發球. 21.13 0.82. 0.76. 0.65. 0. 手觸球張數. 重心高度. 圖二十六. 手臂角度. 肩關節角度. 三種發球型態下-觸球中-身體各肢段 27.

(28) 從觸球中的各相關參數比較分析可以發現表 4-5: 一、不同發球型態造成手觸球的張數有顯著差異,跳躍發球之張數顯著 多於跳躍漂浮球,而跳躍漂浮球之張數亦顯著多於肩上漂浮球 二、重心高度亦隨球種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跳躍發球之重心高度顯著低 於跳躍漂浮球,亦小於肩上漂浮球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p=.061) 三、手臂角度亦有顯著差異,跳躍發球觸球中之手臂角度顯著小於肩上 漂浮球,而跳躍漂浮球亦小於肩上漂浮球但未達統計上之顯著差異 (p=.051) 四、不同球種亦造成膝關節角度差異,跳躍發球之膝關節角度顯著小於 肩上漂浮球,而跳躍漂浮球也顯著小於肩上漂浮球。. 28.

(29) 三、觸球後. (圖二十七)觸球後-身體各肢段參與 表 4-6. 不同發球型態下觸球後膝關節角度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肩上飄浮球. 133.89 ± 21.29. 141.66 ± 15.78. 150.99 ± 11.78. 跳躍漂浮球. 115.33 ± 15.00. 121.79 ± 15.00. 134.40 ± 7.60. 跳躍發球. 84.98 ± 16.77. 87.93 ± 13.55. 106.42 ± 16.54. 球種. 組內差異. F (2, 14)=15.862, p<.05 F (2, 14)=24.881, p<.05 F (2, 14)=25.632, p<.05. 不同發球型態造成觸球後膝關節角度在三個階段皆有顯著差異 (表 4-6) ,事後比較發現,在第一階段時,跳躍發球顯著小於肩上漂浮 球與跳躍漂浮球,而跳躍漂浮球雖小於肩上漂浮球但未達統計顯著差異 (p=.090);在第二與第三階段時,跳躍發球顯著小於跳躍漂浮球,跳躍 漂浮球亦顯著小於肩上漂浮球。 表 4-7. 不同發球型態下觸球後手臂角度位移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平均數±標準差). 肩上飄浮球. 58.83 ± 8.50. 61.11 ± 7.13. 63.09 ± 6.48. 跳躍漂浮球. 53.56 ± 5.32. 55.82 ± 5.00. 58.58 ± 4.67. 跳躍發球. 42.97 ± 10.62. 46.88 ± 10.33. 49.92 ± 7.17. 球種. 組內差異. F (2, 14)=13.859, p<.05 F (2, 14)=12.666, p<.05 F (2, 14)=18.902, p<.05. 觸球後的手臂角度位移無論在哪一個階段,在三種不同發球型態中 皆有顯著差異,事後比較結果發現跳躍發球顯著小於跳躍漂浮球與肩上 漂浮球,跳躍漂浮球與肩上漂浮球則無顯著差異。 29.

(30) 第伍章 第伍章、分析與 分析與討論 本研究實驗結果經統計分析後,歸納出以下六節: 第一節 不同發球型態 不同發球型態發球型態-球速上差異對於接發球者的影響 由(圖十五)中表示,不同發球型態下,來球速度有顯著差異的結果, 但是在(圖十六)中表示,回球速度沒有顯著差異,由兩者之間的可以發 現,不論發球速度快慢,回球速度固定才能到達好球帶,因此接發球技 術中包含緩衝動作與送球動作。. 第二節 不同發球型態 不同發球型態發球型態-擊球高度差異對於接發球者的影響 擊球高度差異對於接發球者的影響 286cm 272cm 240cm 網高 224cm. (圖二十八)模擬實驗狀況圖. 圖二十八: 在不同發球型態下發球者擊球高度會產生球過網高度的差 異,表示將直接影響來球角度, 而來球角度的大小更將會直接影響接 發球者一連串的接發球動作,由此可見,發球型態的不同,不單單只是 球速上的差異會造成接發球者的動作上的改變,球入射角的大小與球的 速度,會使接發球者必須調整接發球的手臂角度與重心,在表 4-3 中可 以看出手臂位移在觸球前第三階段有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在觸球前的 最後判斷將會是影響接發球動作變化的關鍵。. 30.

(31) 第三節 不同發球型態不同發球型態-準備期身體肢段變化 準備期身體肢段變化 在本研究中完成一次到達好球帶的接發球過程,由統計分析 表4-2發現在準備動作期(準備期一準備期二)是呈顯著差異,這說 明接發球者在判斷出發球者的發球型態後,準備動作會有些微改 變。 從常理判斷正式排球比賽當中,六名發球員在每一輪發球時, 並不會隨意改變自己的發球型態,所以在沒有替換選手情況下六 名選手發完第一次發球時,對面的接發球者能在事先就判斷對手 的發球型態,所以在準備動作期重心高度改變,研究者認為可以 說是一種判斷預測的動作表現,圖十五跳躍發球速度大於肩上漂 浮球速,研究者更進一步認為,球速越快,球行進的路線,軌跡 變化越小,所以在本研究中,接發球者面對跳躍發球時,會顯得 身體膝關節更放鬆,不需要降低身體重心高度,而在面對肩上漂 浮球時,則需要些微降低身體重心高度, 對於這樣的研究結果, 研究者認為,國內甲組女排的發球能力需要再提升,在國內甲組 女排當中,跳躍發球選手並不多,所以比賽當中接發球選手第一 時間並無將球速做為考慮判斷改變動作因素之一,而是因改變發 球型態所會產生較不同的球質性,因而身體重心較其他兩者要高 一些。 在觸球前期身體重心高度無顯著差異但在手臂角度的位移上 第三階段的角度在不同型態發球下有顯著差異,因此得知跳躍發 球在表4-1的分析中身體重心高度較為其他兩種發球型態高一些, 在表4-4中手臂位移角度較小一些,因為在第三階段時,就開始提 早做出緩衝向後動作,因此研究者認為跳躍發球的確需要更多的 緩衝空間。如下圖二十九 31.

(32) 紅色-第一階段 黑色-第二階段 藍色-第三階段. (圖二十九)緩衝動作意識圖. 第四節 不同發球型態下不同發球型態下-觸球中身體肢段變化 觸球中身體肢段變化 在(表4-5)中發現,不同發球型態下手臂觸球張數有顯著差異,跳 躍發球的手臂觸球張數多於跳躍漂浮球,跳躍漂浮球手臂觸球張數多於 肩上漂浮球,以每秒1/500張的的拍攝速度,經統計結果後,跳躍發球 手臂觸球時間為:0.04094秒、跳躍漂浮球為:0.03314秒、肩上漂浮球 為:0.03046,這樣的研究結果根據統計分析後,研究者認為,不論研 究中的何種發球型態,觸球中各身體肢段都需要降低或向後位移才能將 球到達好球帶位置,緩衝動作在研究結果中發現,是要以延長觸手時間 為主要技術,在要表現這樣的動作情況下,不單只是一個部位肢段參 與,而是在接球過程中,不論觸球前、觸球中、觸球後手腳與身體都會 同時並用,且在觸球前、觸球中、觸球後,各時期就已有了不同的身體 肢段改變。. 32.

(33) 第五節、 第五節、不同發球型態下不同發球型態下-各時期肢段. 圖三十 受試者 C 肩上發球連續接球動作以及手臂位移角度. 圖三十一 受試者 C 跳躍發球連續接球動作以及手臂位移角度. 圖三十二 受試者 F 肩上發球連續接球動作以及身體肢段位移. 圖三十三 受試者F 跳躍發球連續接球續以及身體肢段位移. 上列圖示中身體各肢段變化的接發球過程,圖三十與圖三十二之間, 對於球速較慢的肩上漂浮球,身體與手臂表現出主動向前接球的動作, 圖三十一與圖三十三對於面對較球速較快的跳躍發球,表現出固定重心 位置,調整身體接球角度,做緩衝向後動作,在本研究第肆章中可看出 33.

(34) 各時期之段參數,下列為總整理表分析:. 發球差異. 準備期. 肩上漂浮. 跳躍漂浮. 跳躍發球. 擊球高度. 219±3.56. 240±5.13. 272±5.40. 來球速. 15.23±2.18. 16.57±1.22. 20.47±1.54. 回球速. 11.23±0.18. 11.57±1.15. 12.5±1.54. 膝關節角度. 45.89. 60.65. 56.48. (約總共位移角度) 約總共位移角度). 研究者認為在準備期開始到站定位置, 研究者認為在準備期開始到站定位置,膝關節的角度位 移若大於65 移若大於65度角 65度角, 度角,表示有可能來球位置判斷有誤差. 重心高度. 0.89-0.73. 0.94-0.72. 0.96-0.78. (準備一 準備一-- 站定位置) 站定位置). 在準備期一、 在準備期一、二,跳躍發球重心高度顯著大於其他兩種 發球型態, 發球型態,但在開跳步與站定位置卻沒有顯著差異, 但在開跳步與站定位置卻沒有顯著差異,研 究者認為在跳發與跳飄型態的發球接發球者需要較大的 究者認為在跳發與跳飄型態的發球接發球者需要較大的 緩衝空間。 緩衝空間。. 觸球前. 手臂位移. 34.48. 31.75. 29.13. (約總共位移角度) 約總共位移角度). 研究者認為在觸球前, 研究者認為在觸球前,手臂是主動向前迎球但在手臂位 移過程中球速越快 移過程中球速越快, 球速越快,手臂向前位移角度越少越提早向後 手臂向前位移角度越少越提早向後. 重心高度. 0.77-0.84. 0.78-0.80. 0.78-0.81. (第一階段第一階段-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 統計分析過後無顯著差異, 統計分析過後無顯著差異,研究者認為, 研究者認為,從準備期( 從準備期(站定 位置位置-觸球前) 觸球前)重心高度幾乎無較大差異, 重心高度幾乎無較大差異,表示觸球前期 若重心高度變化過大, 若重心高度變化過大,在來球位置上判斷失誤. 觸球中. 觸球張數. 16.75±1.83. 19.50±0.93. 21.13±0.99. 此為本研究最可貴數據, 此為本研究最可貴數據,以1/1000的拍攝速度下 1/1000的拍攝速度下, 的拍攝速度下,發現 緩衝技術重要性及必要性. 觸球後. 手臂角度. 56.24±8.82. 50.47±6.24. 47.46±8.19. 膝關節角度. 127.26±23.07. 113±13.62. 88.83±21.04. 重心高度. 0.82±0.12. 0.76±0.09. 0.65±0.10. 手臂位移. 56.24-58.83. 50.47-53.56. 47.46-42.94. 觸球中觸球中-觸球後第一階段. (向前). (向前). (向後). 研究者認為緩衝技術在跳發有一定必要性 研究者認為緩衝技術在跳發有一定必要性. 膝關節角度. 127.26-133.89. 113-115.33. 88.83-84.98. 觸球中觸球中-觸球後第一階段. (向前). (向前). (向後). 34.

(35) 第六節、 第六節、不同發球型態不同發球型態-動量變化 本研究以基礎衝量理論fT=動量變化mv out -( -mv in. )=F*T. 並以以下兩個計算方式計算球速、動量、衝量 : 1.強球計算公式 mv-(-mVin) =F1*t1 2.弱球計算公式 mv-(-mVin) = F2*t2 由來球的衝量數據可以計算出球的動量以及手部平均受力以 Ft = △(mv). 動量變化/觸球時間 ,手部觸球位置的平均受力跳耀發. 球約:249.86N、跳躍漂浮球約:220.93N、肩上漂浮約:203.06N。 手臂在短時間承受跳躍發球249.86牛頓的力量,利用延長手臂觸球 的時間,基礎衝量理論fT=動量變化,將T時間數據延長,使得回球速 度不論發球型態,球速沒有太大的差異,表示身體或手臂在瞬間判斷出 發球的來球速度,藉由來球速度與力量加以改變,使得回球的速度與落 點達到本研究中的好球帶,,由此研究可認為可以在排球訓練接球的過 程中,除了強調訓練與比賽的情境結合外,訓練的過程中,加入多元化 的強球訓練與弱球訓練是必要的,讓選手在短時間能夠做出細微的接球 技術,增加接發球的能力。. 35.

(36) 第陸章 第陸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第一節、 結論 一、本研究為國內第一篇利用高速攝影機以每秒 1/500 張拍攝討接 發球技術的論文,在本研究中將接發球分為四期,研究結果表示, 觸球前中後期對於接發球的好壞有一定關聯,在現今的排球比賽 中,發球的戰術運用變化豐富,會將球發給前排的攻擊者,讓攻 擊者在接發球後延誤攻擊時間或者導致接發球的後期動作不完 整,或者,在相同的發球型態利用技戰術變換球速,讓接發球延 誤判斷時間,因此,研究者認為訓練接發球技術時必需朝向多元 化。 二、本研究結果經統計分析後,證明在接發球技術中,會影響接發球 表現的關鍵因素是緩衝動作表現,從基礎衝量理論中可以得知, 衝量及動量的變化主要是靠身體手臂等肢段,簡單的說,控制反 彈面延長球停留在手臂的時間,讓 ft 中的 t 大於 f 如圖三十一, 才能控制球到達好球帶位置,目前國內的女排發球能力需再提升, 從本研究中擔任發球的選手為國家女子排球隊的主力球員,跳躍 發球的球速達每秒 20.47±1.54,從其他的文獻中發現這樣的球速 在國際賽事當中是顯是先當不足的,所以國內的選手緩衝技術做 得不夠,在參與國際賽事時,就常會發生接發球的失誤情況,未 來國家女排在訓練接發球技術時應增加緩衝技術上的訓練。. 圖三十四 36. FT 關係圖.

(37) 第二節、未來方向與建議 未來方向與建議 一、本次實驗是利用高速攝影機 1/500 速度 2D 拍攝角度完成,其 發現,重心位移高度與軸心腳的問題,在 2D 的畫面中發現實 驗限制,在受試者的接發球過程中,重心位移與軸心腳是接發 球技術的重要關鍵之一,因此接發球技術分析應利用 3D 拍攝 會更完整。 二、分析不同發球型態下接發球技術中,需增加更多身體肢段或關 節角度的分析,因為在分析的過程中發現,不論是緩衝動作或者 送球動作有時重心高度與手臂角度並未產生變化,是因為利用未 分析的肢段完成的,如圖(三十五)。. (圖三十五)接球後-身體後仰. 37.

(38) 第柒章 第柒章、參考文獻. 余清芳、黎玉東(2002) :自由球員對排球運動影響之研究。大專體育 大專體育, 大專體育 62 卷,64-68 頁。 吳福明、王宗騰(2002):2002 男子世界排球錦標自由球員接發球與防 守表現之研究。大專體育學刊 大專體育學刊,6 大專體育學刊 6 卷 1 期,163-168 頁。 林竹茂(2002)當金牌球季戰術主要特徵與展望研析。大專排球研究論集 大專排球研究論集, 大專排球研究論集 5期,1-28。 張榮祥(1999)排球運動各種手法運用之技術探討。台灣體育 台灣體育,103 台灣體育 103 期, 38-43。 林竹茂(2000)新規則實施對排球比賽與訓練影響探討。論文集 論文集, 論文集 204-206。 許瀾(2000)排球規則的演變與排球技戰術發展之間關係探討。湖北體育 湖北體育 科技,13 科技 13 卷,30-3。 蔡崇濱(2000)運動科學在排球訓練上的應用。成大體育 成大體育,34 成大體育 34 期,7-15。 張榮祥(2000)排球新制之得球得分至實施後的影響與對策。大專體育 大專體育, 大專體育 47 卷,84-87。 陳麗萍(1997)排球運動技術之接發球與接扣球探析。台灣省學校體育 台灣省學校體育, 台灣省學校體育 7 卷 5 期 ,38-42。 朽屈伸二(1997)排球學習指導 排球學習指導。東京。不昧堂。 排球學習指導. 38.

(39) 林華隆(1997)從排球規則修訂探討防守技術的未來趨勢。台灣學校體育 台灣學校體育, 台灣學校體育 7 卷 1 期 ,42-48。, 吳伯叡(2002)論排球比賽的發球策略。大專體育 大專體育,62 大專體育 62 卷,50-56,. 39.

(4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 配管技術士技能檢定規範,原分甲、乙、丙三級(不分項),於民國 64 年 10 月 4 日公告實施,並經民國 68 年、72 年及 75 年 3 次修訂,. 75 年及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研究範圍 第五節 電影院簡介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影片映演業 第二節 服務品質 第三節 服務行銷組合 第四節 顧客滿意度 第五節 顧客忠誠度

下手傳球是接發球, 後排防守, 保護的主要技術. 正面下手傳球是最 基本的傳球方法, 是各種傳球技術的基礎, 適合於接各種發球, 扣球 等.. ──

等重大缺失情節,或遇有舉發申訴,由分署於事件發生後七日

6.訓練生之實習訓練,應在日間實施為宜,且不得安排於下午 10 時至翌日上午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有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擾亂全球生活節奏,今年首度以「世界提琴 日」( World Violin Day )之名,在美國時間 12 月

結合地方政府及民間團體,提具促進特定對象及就業弱勢者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