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活躍老化: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活躍老化: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之研究"

Copied!
9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學院 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ollege of Sports and Recreation.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Master’s Thesis. 活躍老化: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之研究 Active Ageing: The Planning of Intelligent Long-Term Care Living District 陳惠珠 Chen, Huei-Chu 指導教授 陳美燕 博士 張育愷 博士. 中華民國 109 年 8 月 August 2020.

(2) 謝誌 值遇臺師大樂活產業高階經理人企業管理碩士在職專班,原實非屬人生既有規劃 範疇。當初因緣得識季力康院長,並獲陳美燕及張育愷兩位博士大儒等諸多鼓勵與指 導,始得於此七旬之年,奮學圓夢,心懷無限感謝! 回顧過往數年,歷歷如現目前,在諸位授課教師的專業傳授中;在諸位外部講座 的經驗分享中;在諸位來自各領域菁英同學的相互鼓勵中;在各式院所精心安排的課 程與活動中,既有框限視野得以漸拓,繼使個人夢想中的園區開發輪廓漸明,並得完 成此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研究。 此番經歷與成長,需感謝者概如前述所涉,縱因繁難以悉數羅列其名,惟均銘感 五內,深刻於心。此外,亦要藉此對於在感情上、生活上、理念上、實質上持續支持 與陪伴的家人們,包括愛兒 Kent 及愛媳 Cissy,表達由衷謝意。 感恩之餘,亦冀得運用所學,逐步圓夢,構築長照園區,提供長者優質銀髮生活 品質,茲不愧各指導與襄助者,使此活躍老化之果,早日見世,回饋社會滋養之功!. 陳惠珠 誌於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運動與休閒學院 中華民國 109 年 8 月. i.

(3) 活躍老化: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之研究 2020 年 8 月 研 究 生:陳惠珠 指導教授:陳美燕 共同指導:張育愷 摘. 要. 透過智慧科技的導入,不但可以翻轉原本以人工流程的效率;也可透過資訊平臺進行服 務管理,並進而透過數據分析來提升服務品質,甚至是達到創新服務;另外,透過系統 的導入更有助於長照產業、照護員形象的提升。本研究目的希望能夠結合醫療照護、大 資料、人工智慧、甚至區塊鏈等新一代的資訊技術產品,實現長照服務的智慧化和社區 化,實現長照機構、家庭以及失能者個人與健康長照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提出建置 一個智慧型長照園區之策略與可行性評估。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方法,首先以文獻分析 方式,瞭解其他國家之作法;接著,分析目前國家現行相關政策及方案之反思;最後, 以個案研究方式探究園區規劃目標、執行方法略與資源需求、財務與經濟效益分析、以 及預期效果及影響。本研究結果先整理歸納活躍老化的決定因素及活躍老化策略所需考 量之面向,並提出從健康、參與以及安全三大面向,提昇高齡者之生活品質的場域建置 的可行性評估。本文除分析高齡化人口趨勢的挑戰、活躍老化的決定因素及活躍老化策 略所需考量之面向,並提出因應高齡化社會智慧型長照園區規劃,希望建構友善且高品 質健康照護環境,期能達到預防失能、活躍老化之終極目標。. 關鍵詞:文獻分析、個案研究、活躍老化、智慧長照. ii.

(4) Active Ageing: the Planning of Intelligent Long-Term Care Living District August, 2020 Author: Chen, Huei-Chu Advisor: Chen, Mei-Yen Chang, Yu-Kai Abstract With the progress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insufficiency of longterm care which are derived from aging society, scholars and entrepreneurs started investing resources and humans to develop intelligent products. As for policy makers, population ageing is a crucial issue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longevity associating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old age, seniors’ quality of life may not be improved. This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discussing the challenges of an ageing population, determinants of active ageing and exploring the strategies considered. The active ageing policy in Taiwan, including health promotion, decreasing risk factors and creating a high-quality and friendly caring environment has been conducted to reach the ultimate goal of active ageing and preventing disabilities. Based on the case study,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first summarized the determinants of active aging and the aspects required for active aging strategies, and proposed the feasibility assessment of field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eopl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health, health and safety. In summary, this study may offer the government and related companies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future planning of Intelligent Long-Term Care Living District.. Keywords: Document analysis, Case study, Active Ageing, Intelligent Long-Term Care. iii.

(5) 目. 次. 謝誌……………………………..…………………….………………………………………...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 次………………………………………………………………………………………………………………………………….iv. 表. 次…………………….…………………………………………………………………………………………….…………….vi. 圖. 次………………………………………………………………………………………………………………………………….vi. 第壹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研究問題……………………………………………………………………………………………………….3.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3. 第五節. 名詞釋義……………………………………………………………………………………………………….4. 第貳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長期照顧和長期照護 ........................................................................................ 6. 第二節. 國外長照體系與創新模式 .............................................................................. 12. 第三節. 智慧長照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 17. 第四節. 本章總結 .......................................................................................................... 24. 第參章. 研究方法………………………………………………………………………………………..25 iv.

(6) 第一節. 文献分析法 ...................................................................................................... 25. 第二節. 個案研究法 ...................................................................................................... 26. 第三節. 研究流程 .......................................................................................................... 31. 第四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32. 第肆章. 研究結果………………………………………………………………………………………..33. 第一節. 日本之個案分析 .............................................................................................. 33. 第二節. 丹麥之個案分析……………………………………………………………...44. 第三節. 中國之個案分析 .............................................................................................. 50. 第四節. 臺灣之個案分析 .............................................................................................. 57. 第五節. 新竹智慧長照園區之建置規劃 ...................................................................... 66.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77. 第一節. 結論 .................................................................................................................. 77. 第二節. 建議 .................................................................................................................. 83. 引用文獻………………………………………………………………………………………………………..85. v.

(7) 表. 次. 表 1 日本介護保險服務體系............................................................................................... 13 表 2 四個個案综合簡介....................................................................................................... 29 表 3 日本 sancerre 香裡園簡介 ........................................................................................... 34 表 4 丹麥未來護理之家簡介............................................................................................... 45 表 5 中國親祥源明月養老護理中心簡介........................................................................... 51 表 6 台灣雙連安養中心簡介............................................................................................... 59 表 7 新竹智慧安養園區 A 區 .............................................................................................. 68 表 8 新竹智慧安養園區 B 區 .............................................................................................. 69 表 9 四個個案智慧平台之對比........................................................................................... 77 表 10 智慧設備使用之參考................................................................................................... 80. vi.

(8) 圖. 次. 圖 1 長期照顧需要人口推估 ................................................ 9 圖 2 長期照顧政策發展軌跡 ............................................... 12 圖 3 智慧化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八大原則 ..................................... 23 圖 4 空間狀況檢核表 …………………………………………………………………… 23 圖 5 住戶狀況檢核. ………………………………………………………………………24. 圖 6 研究架構圖 ......................................................... 31 圖 7 電動輪椅護理床 ..................................................... 36 圖 8 Sasuke robohelper 護理機器人 ....................................... 37 圖 9 paro 療愈機器人 .................................................... 38 圖 10 Sancerre 香裡園第一階佈局圖........................................ 39 圖 11 Sancerre 香裡園第一階細節圖........................................ 40 圖 12 Sancerre 香裡園第二、三階佈局圖.................................... 41 圖 13 Sancerre 香裡園第二、三階細節圖.................................... 42 圖 14 Sancerre 香裡園房間內觸控面板...................................... 43 圖 15 Sancerre 香裡園第四、五階規劃...................................... 43 圖 16 Elsi smart floorTechnologies ...................................... 46 圖 17 未來護理之家自行研製 app........................................... 47 圖 18 未來護理之家之位移機 .............................................. 47 圖 19 未來護理之家之洗手間 .............................................. 48 圖 20 未來護理之家主題室與房間規劃 ...................................... 50 圖 21 親祥源智慧養老服務平台 ............................................ 53 圖 22 想家寶智能陪護機器人 .............................................. 55 圖 23 親祥源明月養老服務中心整體佈局 .................................... 56 圖 24 親祥源明月養老服務中心一樓大廳 .................................... 56 vii.

(9) 圖 25 親祥源明月養老服務中心洗手間 ...................................... 56 圖 26 親祥源明月養老服務中心艾灸區、針灸拔罐區和智能康復訓練區 .......... 57 圖 27 物聯網技術與照護設備智慧化整合 .................................... 60 圖 28 雙連安養中心之行動護理機器 ........................................ 61 圖 29 雙連安養中心之智慧床墊 ............................................ 62 圖 30 雙連安養中心之 zenbo 機器人 ........................................ 63 圖 31 雙連安養中心之認知訓練 app 今天吃什麼 .............................. 63 圖 32 雙連安養中心之認知訓練 app touch game.............................. 63 圖 33 雙連安養中心之 Zigbee 系統頁面 .....................................64 圖 34 長期照顧服務智慧化與科技化 ........................................65 圖 35 新竹基地地形圖 ....................................................67 圖 36 新竹基地規劃設計 ..................................................71 圖 37 新竹基地無障礙設施規劃 ............................................72 圖 38 友達頤康公司 ERP 系統 ..............................................74 圖 39 健康空間智慧化設計 ................................................82. viii.

(10)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共分為五節,分別為:第一節描述研究背景與動機;第二節闡述研究目的; 第三節提出研究問題;第四節說明研究重要性;及第五節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由於全球老齡化進程持續加快,已是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之一。依據聯合國 《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 的資料顯示,直至2019年,全世界每11人中,年齡在 65歲 (9%) 以上的就有1人,而這一數字更在2050年將增為6人 (16%);此外,預計80歲 或以上人口也將增長兩倍,從2019年的1.43億增至2050年的4.26億。UNWHO推估2025年 全 球 65 歲 以 上 人 口 將 達 7 億 , 可 創 造 出 1,122 兆 台 幣 商 機 的 銀 光 經 濟 (Longevity economy)(許恬寧,2018)。 在臺灣,2018年3月內政部統計報告宣稱,65歲以上高齡者口已高達331萬2千人, 占總人口數比例14.05%,預計2026年全臺高齡者人數將超過20%,與新加坡、南韓、日 本及歐洲部分國家同列為「超高齡社會super aged society」。過去臺灣對高齡者的需求因 應,多著重在解決生理老化的生活飲食照顧及醫療上,傳統的教育和社會氛圍讓大多數 臺灣家庭很自然的會安排由親人來照顧家中長者。臺灣社會於2018年3月邁入聯合國世 界衛生組織所定義的高齡社會,預估在2026年將有20%的人口超過65歲,達到超高齡社 會標準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8),隨著官方人口統計數據的波動,人口老化和少子化議 題逐漸突顯,需要被照顧的人多了,從事勞動的人少了,而臺灣因經濟環境的改善,教 育的提升,醫療知識的普及,新一代的高齡者對自己健康的重視和活躍生活的需求更甚 於過去。 因應高齡社會衝擊,如何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WTO於2002年提出活躍老化政 策,在提升高齡者的生活品質,同時將長照的壓力化為動力,高齡危機轉化為銀髮產業 的商機,進而推動社會的發展和經濟結構的轉變,是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和機遇。 1.

(11) 近年來,以資訊通信技術(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簡稱ICT) 的為核心的新一輪科技革命蓬勃興起,網際網絡和ICT資通技術給人類社會帶來天翻地 覆的改變和影響,不只是社會、經濟、文化、更涉及日常生活方方面面。高齡者照顧需 求的遞增和對照顧品質的追求,以及照顧人力的短缺,促使了長照界和科技界之跨領域 的合作。將長照健康事業與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雲端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等領 域相結合,藉助這些智慧化的科技應用以彌補人力的不足並提升服務的品質,解決了高 齡者的安全控管、健康管理、照顧服務、精神慰藉等各類需求。隨著服務業轉型科技化 和全球化,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服務觀念應用的領域越來越廣泛,除了技術不斷更新以 加速服務的創新與滿意度外,服務的範疇涵蓋各項產業,服務的對象也因應不同族群而 不同。服務的對象或目標市場是離不開人的,而人的變數也是最大,對於服務品質好壞 的認定與體驗都會因為顧客的需求與感受不同而不同。服務的知覺是來自顧客實際服務 的需求和體驗,不只根據服務結果,更包括整個服務過程中主觀認知之需求感受、方式 選擇以及其行為意向 (Mitchell, 1990)。 2008年11月,智慧地球 (Smart Plant) 這一理念是在外國關係理事會上由IBM首席 執行官Palmisano首次提出的新概念,他認為智慧技術正以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形式, 應用在生活的各個方面。隨後IBM於2009年又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 (Smart City) 的願景, 引發了全球建設智慧城市的熱潮。智慧城市建設的探索也在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 等國家陸續進行。人口成長和都市化是形塑未來人口分佈最重要的兩關鍵因數,智慧城 市之興建也是加速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形成廣泛的產業融合,促進社會資源和 環境資源的管理效率。而在臺灣,智慧城市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智慧醫療,再者,科技業 和醫療業是臺灣最強的兩個領域,兩者皆以以資訊通信為主,透過兩領域之強強合作, 建立強大的智慧醫療產業,並與長照服務業的融合發展出獨特的智慧長照產業,除了可 以提升醫療、長照服務品質,甚至也可以通過多邊合作創造出智慧醫療產品輸出、智慧 長照產品以及服務的輸出,帶動臺灣產業轉型加值應用。 因此,構建智慧型長照安養園區的需求應運而生,智慧型安養園區能夠實現個人、 家庭、機構、社區、城市與長照資源的有效利用和配置,減輕個人以及家庭的經濟負擔、 2.

(12) 提供安全優質的服務,成功實現在地安老、活躍老化。同時,智慧長照園區亦是智慧城 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智慧城市在小區域發展的體系結構和特徵的體現。智慧 型長照園區的智慧化感知、全面化整合以及協同化運作,除了積極強化長照機構基礎建 設的完善性,更是促進長照服務效率,推進偏鄉長照資源共用,落實在地安老新藍圖。. 第二節. 研究目的. 透過智慧科技在長照領域的導入,不單可以翻轉原本以人工流程的效率;也可透過 資訊平臺進行長照服務管理,並進而透過數據分析來提升服務品質,甚至展開創新的長 照服務模式;另外,透過系統的導入更有助於長照產業、照護員形象的提升。因此,本 研究希望首先通過對國內外相關文獻的梳理,對各國智慧長照產業的現狀進行分析,其 次針對國內外長照機構的規劃以及智慧化運用進行個案分析,並在此基礎上界定智慧型 長照養生園區的內涵,提出在新竹地區建置一個具有台灣特色的智慧型長照養生園區之 策略與可行性評估。.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研究問題如下: 一、國內外智慧型長照機構或園區的典範個案為何? 二、建置一個智慧型長照養生園區之策略和可行性評估為何?. 第四節. 研究重要性. 在臺灣推行長照 2.0 的擴大服務背後,仍然面臨照顧人力需求不足以及財源不穩定 的隱憂。少子化和高扶老比的社會現實,城鄉資源分佈不均,民眾資源取得不易等問題 讓專業長照機構的需求日益增加。其次臺灣的智慧長照產業起步較晚,雖然目前在智慧 長照的需求、產品方面有一定的研究,但是全國範圍內能完善結合智慧化科技的長照機 3.

(13) 構數量非常有限。 最後,本研究希望在新竹規劃建置一個專業的智慧化長照園區,並將這些經驗和分 析模式化,之後結合地方政府對在地老化之目標與特色,規劃以資通訊技術及智慧化福 祉輔具導入之社區整體照顧模式,創造出具地方特色的長期照護模式並加以推廣,這對 增進臺灣高齡者生活品質、活化高齡者生命的價值有重大的積極作用,同時也促進臺灣 相關資通訊及健康照護產業發展,開啟銀髮商機。. 第五節. 名詞釋義. 一、長照 2.0 臺灣於 105 年 9 月 29 日行政院通過 「長照十年計畫 2.0」,長照 2.0 著重於培養以 社區為基礎的健康與長期照顧團隊,向前端優化初級預防功能,連結預防保健、活力老 化、減緩失能,促進高齡者健康福祉,提升生活品質;向後端提供多目標社區式支援服 務,移轉至在宅臨終安寧照顧,減少家屬照顧壓力,減輕長期照顧負擔 (衛生福利部, 2016)。 二、智慧長照 智慧長照是指利用以資訊通信技術為基礎的智慧科技 (如移動互聯網、物聯網、大 數據、雲短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等),環繞於長照需求者的生活起居、安全保障、保 健康復、醫療衛生、娛樂休閒、學習分享等各方面支持需求者的生活服務和管理、涉及 資訊自動檢測、預警甚至主動處置,實現這些技術與被照顧者的友好、自主式、個性化 智慧交互、一方面提升需求者的生活品質,另一方面利用高齡需求者 (senior) 的經驗和 智慧,使智慧科技和高齡需求者相得益彰,以使長照需求者過得更幸福,更有尊嚴,以 及更有價值 (左美雲 2018)。 三、活躍老化 世界衛生組織 (WHO) 在 2002 年提出 「活躍老化」 (Active Ageing) 政策架構, 主張從健康、參與以及安全三大方向,提升高齡者之生活品質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4.

(14) 2002),並在學界以及各國政府討論運用。認為欲使老化成為正面經驗,必須讓健康、社 會參與及安全達到最適化狀態,提升老年生活品質,讓健康、亞健康及失能高齡者之生 活及照顧需求皆能得到滿足及受到妥善照顧,支援家庭照顧者,是政府極需面對之課題。 四、在地老化 在地老化是指高齡者應在其原先生活的社區中自然老化,以維持其自尊、自主與隱 私的生活品質。故無論國家體制為何,其資源發展、服務提供、財務支援、組織管理等 策略,均支援社區長期照護體系的建構,期望透過在地的服務滿足在地人的照顧需求, 並且盡可能延長他們留住社區的時間 (吳淑瓊、莊坤祥,2001)。. 5.

(15)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四節,包括第一節長期照顧和長期照護;第二節國外長照體系與創新模式; 第三節智慧長照之意涵與相關研究;第四節本章總結。. 第一節 長期照顧和長期照護 一、長照的界定長期照護之意涵 Halamandaris (1987) 認為長期照顧是於需要依賴旁人協助日常生活活動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s) 的 族 群 進 行 照 顧 服 務 。 因 為 被 照 顧 者 具 有 不 同 程 度 的 損 傷 (impairment) 與障礙 (disability),即使這些損傷與障礙之程度並不一致,但這些不同程 度的損傷與障礙具有長時間與持續性的特點,導致被照顧者無法自理,社會需要對其提 供生活協助。美國 National Institute on Age(簡稱 NIA)定義長期照顧涉及旨在短期或長 期內滿足個人健康或個人護理需求的各種服務,這些服務可幫助人們在不再能夠獨自執 行日常活動時盡可能獨立和安全地生活。但國外文獻上對於長期照護之意涵,通常在長 期照顧的定義上添加對醫療與心理支持,例如較常採用的 Kane 與 Kane (1987) 的定義, 認為長期照護乃是指對身心功能障礙者,提供一短時間內整套連續以及綜合性的支持服 務,包括長期性的醫療護理、個人生活照顧、與社會支持性照顧。McCall (2001) 則認為 長期照護是對於有身心障礙而無法完成日常生活活動者,提供系列性 (continuum) 的醫 療和社會性支持,包括生活照顧服務、醫療護理、心理咨詢以及社會化生活服務。 國內文獻中,阮玉梅(1999)認為長期照護是一種長期性、連續性並多樣性的健康 服務,服務對象是各個年齡層的慢性病患﹙生理或心理﹚或殘障者,其目的在使被照護 者「維持、恢復、並增進健康或將其疾病和殘障的影響減至最低」 。吳淑瓊等 (2001) 認 為長期照護有其特有之本質, 「非急性醫療之延伸,也非慢性醫療」 。該學者強調將健康 醫療照護與日常生活照護有效融合,才能提供具完整性且全面的照護服務給需求者。李 世代(2010)進一步提出: 「長期性之照顧、支持及保護 (即「長期照護」) 有別於醫療 6.

(16) 或護理,此為生活活動參與問題的安排解決;在健康方面之照護牽涉專業、知能、技巧、 品質管控與體系、平臺及流程,因此,須更進一步之體制策劃與發展,才能因應大環境 之所需所求。再者,所延伸出許多周邊相關之照護需求與提供、設計執行、知能技巧、 教育訓練、資歷基準、證照採認、政策規劃、體系流程以及檢討控制等相關之事項,各 涉及必要人、事、時、地、物之軟硬體考量」。《長期照顧服務法》作為台灣長照母法, 於第一章直接定義長期照顧是指身心失能持續已達或預期達六個月以上者,依其個人或 其照顧者之需要,所提供之生活支援、協助、社會參與、照顧及相關之醫護服務。 綜上所述,長期照顧是針對身體或心智失能導致無法自理的個人,提供多元性、長 期性以及持續性的生活、健康照顧和醫療及心理等支持性服務;服務地點是在家庭、長 照服務機構或社區之中;服務範圍包含從家人或朋友提供的非正式服務,至由專業人員 或機構所提供的正式服務。服務目的在於維持或促進長照需求者的身體功能和心理健康, 幫助他們能獨立、安全、自主而有尊嚴的生活。(衛生福利部,2016). 二、長照服務的對象 長期照護專業協會於 1993 年訂定長期照護對象與評定指標:針對身心障礙或 65 歲 以上老衰者及家庭照顧者提供生活照顧、醫療 (診斷、預防與醫療)、護理、復健與社會 支援等服務。照護對象至少有一項以上的自我照顧能力及身體行動能力功能不全者或缺 乏獨立生活於社區所需具備之較複雜的活動能力。具體計有: 1.日常生活活動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 ADLs) ,包含進食、洗澡、穿脫衣服、排便排尿控制、步行和上下樓梯。 2.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 (Instrumental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IADLs) ,包含食物烹調、 外出購物、家務維持、洗衣服、獨立財務處理、打電話、及遵從醫囑服藥。 3.認知功能 (Cognition) ,包含判斷力和警覺性、持續思考和記憶力、定向感、抽象思維、計算及語 言表述能力。(阮玉梅、高淑芬與李怡娟,1999) 臺灣《長期照顧服務法》定義長照服務對象是身心失能者 (以下簡稱失能者):指 身體或心智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致其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者。而長照2.0政策則更為 詳細的規定長照服務對象為身心失能者,其進食、上下床、穿脫衣服、上廁所、洗澡、 7.

(17) 步行和上下樓梯等日常生活功能,或是食物烹調、做家務、洗衣服等工具性日常生活活 動功能受損,以及認知功能等出現障礙,以致無法獨立生活,需要由他人提供協助和照 護。具體實踐而言,服務對象多數為為49歲以下身心障礙者;50歲以上失智症患者;55 歲以上平地原住民以及65歲以上衰弱者。. 三、長期照護的需求 近年來,社會變遷和人口結構的改變,失智與失能、老化人口快速增長導致長期照 護需求人口數快速增長,然而,家庭結構改變也造成原有之家庭成員相互支援照護功能 下降,生育率也長期在低替換水準之下,使得現有照護需求者不易從配偶或子女處取得 妥善的照護服務,這個問題將會越來越嚴重。如何配置足夠的設施和人力資源來應對人 口老化的困難局面,是迫在眉睫的需求。 (一) 人口結構改變 WHO 在 1999 年推估全人口中,提出每一個人一輩子平均需分攤 5 至 7 年 之長期照護時段,2004 年再進一步推估人類長期照護之潛在需求則可拉長到 7 至 9 年之久,2008 年推估的潛在需求則可能再拉長到 8 至 10 年以上,內政部 2018 年統計通報臺灣 65 歲以上高齡者口,從 1993 年底 149 萬 1 千人逐年遞增 至 2018 年 3 月底 331 萬 2 千人,增加 182 萬 1 千人 (+122.16%) ,占總人口數 比例亦由 7.10%上升至 14.05%。老化指數 (每百位幼年人口所當高齡者口數)隨 高齡者口增加亦持續攀升,自 1993 年底 28.24 上升至 2017 年 2 月底破百達 100.1 8(即高齡者口數已超越幼年人口數),2018 年 3 月底更升至 107.45。我國 人口老化程度愈趨明顯 2010 年的戶口普查資料顯示臺灣高齡者的長期照顧需要率為 12.7% 。以戶 口普查資料進行推估,結果顯示我國長期照顧需要人數將由 2017 年的 55 萬 7 千餘人,至 2026 年增加至 77 萬人以上,其中 65 歲以上高齡者所占比率更是連 年上升,而 65 歲以下者的需要人數則是大致持平,如圖 1。. 8.

(18) 圖 1. 長期照顧需要人口推估。資料來源:引自 2010 年人口及住宅普查構想與發展之研 究,劉訓蓉、劉惠玲、周元暉、程郭義、王曉雲 (2007),臺北市:行政院主計處,頁 4952。取自 https://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74914531171.pdf (二) 家庭結構改變 工業社會中,失能家庭成員的長期照護主要由女性家庭成員以非正式、完 全無報酬的形式提供,而隨著現代女性教育程度提升、性別平等意識的甦醒, 及政府實施兩性平權保護措施下,女性已經能夠積極參與社會活動、越來越多 的女性能擔任決策角色並在各個社會領域發揮潛能及影響力,同時這也意味著 以女性為照顧主力的家庭長照面臨人力不足的重大挑戰。 對任何一個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戰略資源之一都是人口。出生率的大幅變 化影響到個人、家庭、環境、社會經濟、文化與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低出生 率帶來的人口減少,不僅僅導致人口老化和勞動力的不足,放到一個國家經濟 體來看,少子化導致勞動人口增量下降和勞動力價格攀升,這對教育、醫療、 社會福利等造成的負擔會越來越重,而要維持國家經濟增長,社會安定則會成 為越來越艱巨的任務,與此同時,勞動力不足導致的生產率降低、消費力減弱, 企業投資和融資變得越來越難,國內市場會漸漸萎縮而將經濟資源將轉向海外。 莊淇銘 (2009) 認為嬰兒出生率降低,高齡者數量增加,壽命延長, 「年輕 人連自己都養不起了,如何養子女、父母、祖父母,這個問題比金融海嘯還可 怕。」 日本就是台灣的借鏡,從 2010 年就開始面臨高齡化和少子化的問題, 9.

(19) 日本政府選擇以舉債來支應高齡福利政策,債務已逼近 GDP 的兩倍,舉債速度 也高居不下。日本年輕人因為工作壓力巨大,階級上升無望,工作效率和成家 生子的意願越來越低,拒繳稅的氣氛愈來愈濃厚。當少子化讓稅收持續降低, 並且又碰上高國債時,將增加財政黑洞和年輕人的負擔,對家庭、社會、國家 經濟都將造成巨大衝擊,甚至動搖國家和社會的根本。(遠見雜誌,2009) 綜觀長期照護需求之急遽擴大,乃由於國民平均壽命延長、國家醫療衛生 進步,然相繼而來的是衰老、身心功能不良或障礙的人口逐年成長;加上婦女 就業人口遞增及出生率降低現象的影響,造成傳統大家庭之義務照護功能喪失。 而逐漸失去自我照顧能力的老年人以及身心障礙者的照顧需求轉移到社會承擔。 (黃惠璣等,2019) 。 四、臺灣的長照政策之發展歷程 臺灣行政院於 1998 年 5 月核定「加強高齡者安養服務方案」。內政部自同年起陸 續推動第一期至第三期「加強高齡者安養服務方案」, 至 2007 年底方案辦理期程屆滿 (內政部,2009),此方案綜合了各部會有關高齡者照顧政策,對於老福法的落實有輔佐 之效。衛生署於 1998 年提出 「高齡者長期照護三年計畫」,以 「充實社區化照護設 施,普及機構式照護設施」 為照護方向,並創建整合性服務網絡,試辦 「長期照護管 理示範中心」。2001 年衛生署接續推出 「醫療網第四期計畫:新世紀健康照護計畫」, 持續補助縣市成立「長期照護管理示範中心」,推動長期照護單一窗口。 自 2000 年 11 月 10 日行政院社會福利推動小組長期照護專案小組接受內政部委託, 開始執行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建構長期照護體系先導計畫」(簡稱先導計畫) 以 「在地老化」 做為總目標,參考並採用世界主要國家長期照護經驗、評估全國各地 長照服務需要、研議人力資源發展策略、發展社區照顧服務、照顧管理機制之建構策略 以及財務支援策略、以實驗社區獲取實務經驗、製作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教材等多項內 容。同時,經建會會同內政部邀集行政院相關機關、學者專家及民間團體代表,組成 「福 利產業推動小組」 ,積極研議,並於 2002 年 1 月實施 「照顧服務產業發展方案」(簡 稱照產方案)。但是此方案名稱因過於偏重產業發展,也引發部份專家學者反彈,建議應 10.

(20) 加上 「福利」,才能突顯政府對福利的重視,後來方案改名為 「照顧服務福利及產業 發展方案」。 此方案藉由適當地補助一般戶失能者使用居家服務,輕度失能每月全額補 助 8 小時,第 9~20 小時補助 50%;中重度失能者全額補助 16 小時,第 17~36 小時補助 50%, 藉此誘發民間需求,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 2007 年起,我國便以分階段建立長期照顧制度,首先,第一階段長照十年計畫,奠 定基礎服務模式;行政院提出 「我國長期照顧十年~大溫暖社會福利套案之旗艦計畫」 (2007 ~2016 年) ,欲整合相關政策及部會業務,並因應高齡化的衝擊,提供高齡者多元 連續服務、在地老化、全人照顧的願景。同年高齡者福利法修法也在政策整合的氛圍, 通過高齡者福利法第十五條:「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對有接受長期照顧服務必要之 失能高齡者,應依高齡者與其家庭之經濟狀況及高齡者之失能程度提供經費補助。」並 且,依照顧需求者之家戶經濟能力及失能程度,提供不同額度階梯式補助原則,促使臺 灣在失能高齡者的照顧方式,從先前為家庭負擔全部責任,轉變為由家庭、社會與國家 共同分擔照顧壓力。 2015 年長期照護制度的第二階段開始建立,行政院院會通過 「長期照顧保險法」 草案,並送立法院審查。同年總統令頒布 「長期照顧服務法」 已通過,將於 2016 年 6 月正式實施。2016 年開展的長照服務網計劃更是臺灣長照服務制度的重要整合,藉由推 展此計畫規劃適合在地之長期照護服務的方式,有效發展在地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與培育 專業人力,提供整合式長期照護服務。長照服務網計劃結合社區在地之社會福利與衛生 資源,充實與培訓長照人口,建制普及式服務網路,發展在地資源。 臺灣的 「長照十年計畫 2.0」旨為加速與發展長照服務資源,培育長照人力,奠基 長照服務之普及化與在地化之建設;實現在地老化,結合健康照護體系,培植以社區為 基礎的健康與長期照顧團隊,提供多元且連續的綜合性長期照顧服務體系;同時,設立跨 部門的長期照顧推動小組,除完成長照發展基金之設立外,也藉由指定稅收方式,設置 長照服務基金,穩定財源,以佈局偏遠地區長照資源,另一方面,同時也進行資源盤點 並結合民間力量,致力擴大並增加以社區為單元的多元照顧服務模式,以因應高齡社會 之需求 (劉立凡,2017)。 11.

(21) 下圖為衛福部長照專區政策總覽中,所顯示近年長期照顧的整體政策藍圖。. 圖 2. 長 期 照 顧 政 策 發 展 軌 跡 。 資 料 來 源 : 衛 福 部 長 照 專 區 政 策 總 覽 。 取 自 https://1966.gov.tw/LTC/cp-3635-42393-201.html. 第二節. 國外長照體系與創新模式. 一、日本介護保險制度 日本被認為是全世界高齡化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在 1990 年開始推行高齡者保健福 利服務的整合,1997 年 12 月立法通過「介護保險法」並在 2000 年 4 月起成為亞洲第 一個實施介護保險的國家。中央政府根據舊厚生省之專案小組制定的計劃,進行政策規 劃並從中不斷的檢討,規劃過程中邀請相關領域之學者參與共同討論,提出改善方針與 政策修訂。市町村是政策執行的主要單位,都道府縣協助辦理。 介護被保險人可分為二類,分別為 65 歲以上者,和 40 至 64 歲者。介護保險的理 念是讓使用者能夠自行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保健醫療、社會福利等綜合性服務,支付的 方式是採用社會保險方式,從養老金中預先扣除。在 2014 年,介護保險法進行要點修 復時,更加強化了新型基金創社之醫療和介護的合作,確保地區醫療提供體制的效率性 和效果性,並藉由介護保險契約的方式,公平化地區包括照護體系的建構和費用負擔。 12.

(22) 目的是通過整個社會體制的協助,讓高齡者和失能者能夠獨立自主的生活。介護保險的 服務體系如下表:. 表 1 日本介護保險服務體系 日本以建立少子高齡化城市為目標,計劃在 2020 年整建約 6000 戶的高齡者住宅於 東京,並創造高齡者職業介紹服務,並致力於結合發展各項高效率產業以及老齡保健科 技,期 2025 年前、以建構自立生活支援為目的、維持高齡者尊嚴、居住原先習慣之社 區、過自己想過的生活,直到臨終。平岡公一(2014)提出日本介護政策制定的中心是 從醫療,護理,預防,住房,生活支援等方面提供全面,持續“區域配套”服務。以指定 專業人員組成團體共同營運的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為主軸,建構社區綜合性整體照護體 制,為了彌補介護人員短缺以及照護提供發展不均的問題,採用定期巡邏,按需服務的 方式靈活提供醫療支援和照護服務,並分別整合介護預防、介護支援服務等項目,並提 供權利保障、就業指導等綜合業務諮詢。 日本政府將機器人作為面對高齡社會勞動力不足及提升生產力的重要手段,鼓勵發 展 機 器 人 政 策 。 這 就 是 日 本 獨 特 的 基 於 機 器 人 (Robert) 與 人 工 智 慧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的智慧長照模式。利用機器人引導高齡者進行康復訓練和遊戲娛樂、幫 助入浴,交流介護,甚至提供移動支援和認知症監護等。 日本對於機器人引導高齡者進行照護和娛樂,不虞餘力。例如:富士通公司 2005 年 研發的 PALRO 護理預防支援機器人,作為指導性機器人在本領域是王者一樣的存在, 13.

(23) 這款機器人自開始銷售以來,已經被導入日本全國近 900 所介護機構,它能回應人的聲 音,主動與人說話。通過識別並記憶人臉,高齡者們可以像面對一個真人那樣自然流暢 的與它對話,這對於預防高齡者健忘、失智、認知障礙等有顯著的幫助,並能緩解孤獨 不安等情緒。而 SECOM 公司生產的餵飯機器人名叫 「My Spoon」 是日本第一款餵飯 機器人,操作者可以藉由嘴巴、手或腳控制操作杆以控制機器人,機器手臂前端裝有叉 子和勺子,能將食物自動夾起,並送到操作者嘴邊,上層的叉子能將豆腐等軟性食品直 接舀起,送入嘴巴,遇到障礙還會感應縮回,不會導致使用者受傷。多數介護機構引進 此款機器,讓頸部以下癱瘓的病人、肢體不便的高齡者也能自行進食 (李光廷,2016)。 二、丹麥的長期照護體系 丹麥、芬蘭、瑞典和挪威這北歐四國的社會保障體系,被定義為社會民主型體制 (Esping -Andersen , 1990) 對於長期照護的職責大都下放給地方政府承擔,中央政府只負 責政策、標準、計畫的制定和實施轉移支付等宏觀調控方面的任務。具體來說地方政府 負責長照政策在地的具體操作以及服務資源的分配和輸送。只要是合法居住在丹麥的任 何人,依據社會服務綜合法皆有權利接受援助,他們有資格得到個人照護與生活起居工 作協助,論年齡大小、收入多寡或是否富有;對於需要個人及生活照護的身體殘疾情形 沒有設定最低要求,只要經過個別評估,即使每週需要幫忙的時間少於兩個小時,也能 提供所需的協助。 整個長照的預算是年度總額制,地方政府支配的財務是由中央政府整筆的補助款, 地方的稅收及由其他地區政府均分的款額。議會允許地方政府對居家服務做有限度的收 取自費及與健康照護無關的費用。丹麥已經建置一套適用於社區的評估及管理流程,且 居家照護團隊會監控整個過程。專業人員會對 75 歲以上的高齡者每年進行兩次的預防 性訪視,由市政府個案管理員負責評估個案的需求並幫助他們計畫獨立生活,這些評估 主要由過去曾是居家照顧者的護理師來進行,諮詢個案的家庭醫師,職能治療師視需要 會進行居家訪視,物理治療師設計訓練內容,照護員和護理師會互相協調工作。 丹麥福利制度的基本原則是,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權利,享受免費的一流醫療保 健和教育。顧燕翎(2015)認為目前北歐五國的整體趨勢都是: (1) 去機構化,延後入 14.

(24) 住機構的時間,加強居家服務; (2) 市場化,政府除自行提供服務外,也以同樣採購標 準與程式,對營利與非營利組織採購服務; (3) 正式照顧體系中涵蓋家庭照顧; (4) 照 顧資源從普遍照顧高齡者移向集中於照顧最老最弱者。 王宣智(2015)認為丹麥的長照政策強調 「在地老化」,旨在建構能提高高齡者獨 立性及幸福感的鄰裡與社區環境。讓高齡者在原有生長的場所中老化,不會因為需要照 顧就搬到陌生的護理機構中。「在地老化」所謂的「在地(Place)」不只是家、還有社 區,甚至生活中對高齡者有重要意義的任何地理空間。丹麥以家庭、社區、機構,以及 科技產業等各節點 (nodes),環繞在地社區展開建立多層次的網絡關係,透過新一代 ICT 技術,如整體資訊數據平臺、遠程監控、物聯網、致力於提供給漸老者一個安全、熟悉、 鄰里友善、互助支援的集合式照護服務。 著名的丹麥哥本哈根生活實驗室 (Copenhagen Living Lab),從老人的渴望出發,以 創新設計改善獨居高齡者的生活,增加老人的獨立活動能力以及社區粘著性,為他們建 立適合的生活環境。哥本哈根生活實驗室作為全球最知名的服務創新平臺,二十年來致 力於媒合創新設計發明和使用者,一旦企業發明新的設計或產品,他們便想辦法與弱勢 族群的使用加以連結,其中有一大部分是高齡者以及失能者,用科技解決提升高齡者認 知力、活動力、參與力等三種能力,維持被照顧者的生活質感,提高照護品質,實現「在 地老化」的政策目標。丹麥的養老院和護理之家會根據高齡者的身體需求進行智慧化空 間設計,如通過安裝位置檢測器和電子門鎖來提昇安全性,為失智高齡者佩戴 GPS 定位 器,以防走失。而智慧輔具的運用,更是涉及到護理之家的方方面面,比如更加舒適和 便於護理活動的床墊、符合人體工學的傢俱、可移動的衛浴設備、適合不同高齡者需求 的輪椅、甚至對幫助護理人員移動被照顧者的力量型輔具等。 三、中國大陸長照制度 自 2000 年開始高齡者和養老問題首次成為中國社會政策議程優先議題。如何建構 中國版現代老年福利制度成為千禧時代主題,2012 年中國實施全國性新型農民養老保 險制度,養老保險服務物件已基本實現全民化,而 2015 年起中國高齡者服務內容增多, 進入健康與福利整合現代高齡者福利制度建設時期。《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齡者權益保障 15.

(25) 法》規定,國家和社會採取措施,改善高齡者生活、健康以及參與社會發展的條件。各 級政府將老年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逐步增加且規劃對老年事業的投入, 並鼓勵社會各產業投入,使老年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近年來,通過推動社會福 利社會化,逐步形成以國家、集體舉辦的老年社會福利機構為骨幹,以社會力量舉辦的 老年社會福利機構為新的增長點,以社區高齡者福利服務為依託,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的 高齡者社會服務體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4)。 《中華人民共和國高齡者權益保障法》 明確規定指六十周歲以上的公民即為高齡 者,而養老機構根據高齡者身體狀況的不同,分為自理型、助養型和養護型。尤其是後 二者是現今養老機構的主體力量。助養型養老機構是針對半失能高齡者,提供一定程度 上的幫助和服務;而養護型機構則提供全面的照護服務。中國基本養老金的財源來自多 種管道:企業和個人賬戶累積,財政補助以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出臺行業標準 《高齡者能力評估》,評估方法通過一級指標 共 4 個,包括日常生活活動、精神狀態、感知覺與溝通、社會參與,以及 22 個二級指 標,將高齡者劃分為能力完好、輕度失能、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四個等級。各地可據此 並結合地方實際,對高齡者實行能力評估和分類服務。2017 年頒佈的 《十三五國家老 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中明確說明,中國十三五時期的總目標是在 2020 年, 老齡事業發展整體水準明顯提升,養老體系更加完善健全,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 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基礎更加牢固。而四個分目標包括:一是多支柱、全覆蓋、更加 公平、更永續的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二則是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 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更加健全;三是有利於政府和市場作用充分發揮的制度 體系更加完備;四是支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社會環境更加友好。 中國大陸民政部部長黃樹賢 (2019) 表示:「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逐步形成,建 立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中 國特色智慧型醫養結合就是將預防、治療、康復、醫療服務融為一體,高齡安養和老年 慢性病的醫療相輔相成,互相補充配合。目前主流化的智慧型醫養結合以搭建和使用智 慧健康養老大數據平臺以及大範圍智慧化健康產品的使用為主。例如北京市政府搭建的 16.

(26) 北京智慧養老服務平臺,整合線上線下系統,透過物聯網、網際網路和手機 APP,實現 對高齡者的全方位監護。又例如像小米健康手環這樣的可穿戴型智能設備,能夠記錄高 齡者日常生活中的血糖、血氧、血壓、心電等生理參數和健康狀態資訊,亦可即時、連 續性的實現線上管理和預警。在智慧養老模式下,智慧應用系統和智慧設備作為輔助, 可以同時集合健康監測、監護、醫療、康養、家居陪護等功能,養老模式變得多樣化、 人性化、高效化,有效破解「老有所養、老有所依」的社會難題 (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 展行動計畫,2017)。. 第三節. 智慧長照之意涵與相關研究. 一、智慧地球與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最早源自於 IBM 提出的 「智慧地球 Smart Plant」概念。2008 年 11 月 IBM 前任執行長 Palmisano 在美國紐約發布的《智慧地球:下一代領導人議程》 主 題報告提出,智慧技術應用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人類的聯繫愈加緊密,我們的地球變得 越來越平,越來越智慧化。按照 IBM 的定義,「智慧地球」包括三個方向:第一,更透 徹地感應和測量世界的本質和變化;第二,促進世界更全面地連結;第三,在上述基礎 上,所有事物、流程、運行方式都將實現更深入的智慧化,企業因此獲得更智慧的洞察。 在智慧地球的發展中,是以城市為核心。世界人口目前有超過一半以上居住在城市 地區,人數從 1994 年的 23 億增加到 2014 年的 39 億,預計 2050 年將會增加到 63 億(聯 合國,2014)。有學者更提出「城市是人類的未來」的思維 (Harrison & Donnelly, 2011)。 孫志鴻(2009)認為隨著都市人口日漸增加,醫療、教育、交通與公共安全此類必須提 供重要服務之基礎設施,將會承載越來越沉重的壓力。且社會大眾需要的是優質教育、 便民政府、環保計畫、合理房價與更多老年福利,不斷變化的公共需求將是未來城市需 面臨的挑戰。另外,也因為資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像是雲端運算、物聯網、感測網、 大數據分析、社交網路、地理資訊系統等日漸成熟的應用,都能成為解決城市發展課題 的重要手段,再者,城市 (digital city)、資訊城市 (information city)、行動城市 (mobile 17.

(27) city) 等概念和構想持續被提出。為整合資訊網路技術,創新未來城市發展的願景,IBM 電腦公司正式於 2010 年針對社會變遷、科技應用、綠能環保及永續發展等問題,發表 了「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創新思維,在國際間引起熱烈地討論。 英國標準協會於 2014 年提出的智慧城市框架(PAS 181)中對智慧城市的定義為一 個有效整合環境中實體、數位元與人類的系統,為市民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繁榮、 包容性的環境. 它認為要透過 「營運管理」、「以市民為中心的服務管理」、「科技與 數位資產管理」 此三大面向,促進整個智慧城市的推動。(智慧城市白皮書 2016) 而臺灣智慧城市產業聯盟(2016)認為:所謂的 「智慧」 就是透過新一代的資訊 科技例如,物聯網、雲端運算、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應用到城市中的電 力系統、交通系統、自來水系統、建築物和油氣管道、工廠,甚至是辦公室及居家生活 等生產或生活系統的各種物件中,將我們的感受與所有的設備系統形成經濟、有效的互 動,使人們提升工作效率及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智慧地球和智慧城市概念等提出,總 的來說就是希望各國政府能妥善整合官方、產業、學界及法人以及個人等力量,激發產 業創新的動力,將智慧科技的發展與人類日常生活緊密結合以解決人類面臨的眾多困境。 二、智慧醫療與科技 在智慧城市的大旗下,一系列的 「智慧」 應運而生,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 慧農業等,而智慧醫療就是智慧城市中重要的一環。WHO 把智慧醫療(eHealth)定義為 「把資通訊技術應用在醫療和健康領域,包括醫療照護、疾病管理、公共衛生監測、教 育和研究」,並認為智慧醫療可增進醫療的可近性和降低醫療成本,尤其對弱勢族群與 開發中國家有深遠的影響。首先,智慧醫療對於病患而言是藉由大數據資料的收集、採 礦分析,幫助病患建立電子病歷和長期追蹤監測,並通過與醫院的網絡連接,進行遠程 輔助診療以及數據分析,還有導入 AI 虛擬助理進行問診和吃藥提醒等,提升醫療照護 的質量。而對於醫院機構而言,智慧醫療不但能優化行政經營管理效率,成為行政醫療 資源分配的決策參考,更能將觸角延伸到醫學影像、疾病風險預測和藥物挖掘,增加病 歷資料的可視化程度和精準性,由此提高臨床決策的及時性和安全性。. 18.

(28) 陳亮恭(2018)認為智慧醫療的發展是提升醫療服務價值的【重要可能方案】,不 僅僅是醫療成本下降和醫療效率上升,而是改善現有的照護流程,透過 ICT 和人工智慧 的連結,串聯各個照護環節,提供持續性的完整照顧,創造健康的價值。吳芳銘(2018) 認為台灣的醫療資源偏重於都市,忽略鄉村。又因為青年人口外流,導致城鄉差距進一 步擴大。如果可以連結各式各樣的協力廠商、系統和服務,把 ICT 技術應用到醫療和健 康領域,發展智慧照顧體系的聯網醫療,是能夠有效解決目前台灣的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的問題。「以數位科技為生活在台灣老人家開拓合宜的居住環境,並解決在土地面積大 與散村結構下,獨居者、老老照顧與準老老照顧家庭所面臨的困境」。 如果說智慧醫療是醫療界應對銀髮危機的利刃,那麼高齡者福祉科技則是產業界的 銀髮商機。高齡者福祉科技是一個跨領域的學科,將老人學和現代科技相結合。1997 年 在歐洲正的成立的「國際高齡者福祉科技學會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erontechnology, ISG) 」 對 老 人 福 祉 科 技 做 了 如 下 定 義. (http://www.gerontechnology.org/) :. "Gerontechnology: designing 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 for independent living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older persons in good health, comfort and safety." 「老人福祉科技:設計科 技與環境,使高齡者能夠健康、舒適、安全 地獨立生活並參與社會」。老人福祉科技的 相關領域 包括化學和生化 (chemistry and biochemistry) 、建築和營建 (architecture and building)、通訊和資訊(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機電整合和機器人學(mechatronics and robotics) 、 設 計 和 人 因 工 程 (design and ergonomics) , 以 及 企 業 管 理 (business management)。 徐業良 (2014) 認為高齡者福祉科技產品/服務設計首先是一個設計領域,它是 以高齡者的需求導向 (need driven),瞭解高齡者福祉科技產品/服務的使用者,從他們的 需求和過去的經驗進行探索,了解他們在生理、心理狀況的變化,經濟、社會條件的改 變,以及是否於文化與社會上有所差異,致力於提供適合高齡者使用的科技產品、系統 甚至是服務,使高齡者在生活環境更加方便,同時也提升其兒女、家人以及專業醫護人 員更方便、更有效率之高齡者照護工具。將智慧科技應用於長期照護領域的在臺灣基本 上是跨領域研究,目前已有不少的研究計劃和實例:2003 年成立的元智大學高齡者福祉 19.

(29) 科技研究中心,是第一個將智慧科技產品設計開發為主要研究方向的研究中心。2008 年 台大智齡研究群成立,也積極從軟硬體面向同步推動長者福祉計畫,並與新北市雙連安 養中心進行產學合作,培育高齡社會所需的跨領域人才,期許藉由人本關懷、科技導入 與資源整合,及早建立可呼應長者需求的樂活社會。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經濟部工業局共 同規劃和建置了智慧長照網 https://ltc.nhri.org.tw/,呈現「銀髮智慧長照及科技服務創新 模式開發計畫」之研發成果,同時透過鏈結長照之重要訊息與資源平台;輔導案跨業整 合與成果推廣;智慧醫材與檢測法規等方式,提供重要相關訊息予政府單位、長照營運 單位、醫護人員、社區據點單位、民眾及銀髮族等,以加值傳統輔具產業,並推動健康 福祉服務產業、帶動形成長照產業價值鏈,共同精進長照服務品質,提升國人健康福祉。 智慧長照之所以稱為智慧 (smart) 在於其首先進行了 ICT 科技的融合,除了醫療 保健產業,計算機網絡產業之外,還有移動互聯網產業、物聯網產業、AI 人工智慧產業、 機器人產業等現代技術。同時,智慧長照讓失能者除了被動接受相關設備和技術的控制 檢測,還能主動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享受高品質的服務。其完全是以使用者的需求為 導向,具有人文溫度和人性溫暖的深度照顧服務。甚至對於減輕照護者和專業醫護人員 的壓力和負擔有顯著的幫助。減少重複工作,提升人力運用的效率,完成人工不願意做 或者做不好,做不了的照顧服務,進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陪伴和關心失能者 (賴明妙、 蘇湘怡與張語珊,2018)。 徐業良 (2014)提到除了物質生活層面,智慧長照也從精神層面給與失能者情感和 尊嚴的支持。盡力滿足高齡者和失能者的「獨立生活」與「社會參與」 的需求,讓他們 持活躍積極的心境,並且以正向的態度堅持自尊與自主的意識,還要與人群、社會及環 境維持良好而和諧的關係。通過智慧輔具的幫助,讓失能者擁有活動自如的能力,不受 拘束地體驗生活。另一方面透過資訊技術,讓他們也能透過移動網絡與家人、親友聯繫 互動,甚至通過一些媒合平臺或系統實現知識和經驗的代際轉移,促進年輕一代的知識 利用或知識再創造。 張志如 (2018) 和左美雲 (2019) 也分別提到智慧長照的應用包括整合平臺、物聯 網、設施設備與空間設計等方面。芬蘭等北歐國家建立遠程監控平臺,以物聯網技術為 20.

(30) 依託,構建了物聯網檢測系統框架。該框架主要包括三個層級:感知層、網關層和雲層。 在這個框架下,芬蘭推廣應用了基於物聯網的全方位長照系統,其涵蓋了高齡者居家、 出行、購物等各個方面,通過為高齡者配置體域網 (body area networks。BAN) 設備或 在固定場所配置監測設備,給高齡者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保護。 MATT BURGESS(2018)認為所謂的物聯網,就是將生活中各式不同的物件、設備 和設施 (例如:掌上型 3C 產品、家電用品、各式交通工具…等),透過網路連線相互 串聯,藉此達到集中管理與控制的目的。透過物聯網,好似將所有的日常用品都連家 以連結,使得人類的生活更加智慧化與自動話。大部分的運用中監測性的平臺,都是 藉助物聯網和雲端平臺的實時監測和分析,為需求者的日常生活提供了保障,對異常 情況進行識別,提前預警和幹預,降低了高齡者遇到風險卻無人救助的風險。監測系 統還連入協力廠商代理機構,提供專業的醫療分析和服務,減輕長照照護者的壓力。 德國以 「環境輔助生活(ambient assisted living, AAL)」 技術協助高齡者執行日常 生活活動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它是一種基於物聯網的具有拓展性的智慧技術 平臺,將不同的設備連接在這個物聯網平臺上,構建一個能及時反應卻無幹擾的環境, 利用與環境結合的健康監測終端設備為使用者提供健康狀況偵測與相應支援,通過實時 監控他們的狀態,改進認知能力、進行各種基本日常生活活動,提升生活品質。具體而 言,AAL 包括整合機器人技術的智慧建築、以 AAL 技術協助高齡者執行 ADL 的需求, 包括複合式機器人輔助系統 (multi robotic assistance system, MRAS) 概念,機器人傢俱 系統,機器人廚房、機器人浴室,以及輪椅最佳化設計等,甚至還有高齡者工作環境的 科技輔助工作站,用來開發高齡者的潛在勞動力等。對高齡者社會參與、心理及身體活 動等方面產生正面的影響。為高齡者提供居家環境中的無縫 「行動鏈(mobility chain)」 是非常重要的,各項元件包括上下樓梯助行器、平板電腦控制機器人、以及自動門等。 美國 Honor 看護媒合平臺則是獨創性運用互聯網加共用經濟的方法,通過 Honor 網站的 App 把護理人員、需照護的高齡者以及他們的家人聯結起來,使得彼此相互之間 可以更好地溝通。其整體運營模式類似是 「Uber 式」 高齡者服務平臺,它不直接提供 服務,而是通過匹配養老服務提供者和高齡者 (或其家人) 在線上申請的訂單,用以緩 21.

(31) 解資源不平衡的問題,更能滿足長照服務的需求。Honor 平臺主要提供用藥提醒、陪同 運動、配餐服務、輔助出行、簡單家務、衛生護理、陪伴、上門照顧等家居護理等服務。 在臺灣,屏東縣政府結合智慧時尚公司共同推出 「樂齡守護屏安是福」 服務,透 過定位技術 Beacon 與 WiFi 無線傳輸,隨時紀錄長者所在位置,不僅能擴大高齡/失 智長者可安心活動的範圍,同時減輕照護者必須 24 小時跟隨的精神壓力。中華電信、 先進醫資公司,則聯手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三地政府共同打造智慧樂活社區共照應 用服務「雄健康」,以社區為基礎,建置自助式智慧健康照護站,讓長者能夠定時量測 與紀錄生理資訊,隨時守護長者身體健康。國家衛生研究院與經濟部工業局共同規劃構 建智慧長照網,用以呈現「銀髮智慧長照及科技服務創新模式開發計畫」之研發成果, 並鏈結長照之重要訊息、平臺、輔導案跨業整合、推廣鏈結產品、智慧醫材與檢測法規 等,提供政府單位、專業人員、醫療長照服務單位、長照業者、民眾、銀髮族等重要訊 息,以推動健康福祉服務產業、加值傳統輔具產業、帶動形成長照產業價值鏈,共同精 進我國長照服務品質、提升國人健康福祉。 最後, 「人」才是空間設計及智慧科技融合的共通點,無論智慧空間設計或是智慧 輔助科技,都是為了滿足高齡者的需求而有其價值,提供能協助高齡者日常生活功能及 居家照護的解決方案。提供「高齡照護服務」需求為目的之智慧住宅,除了兼顧目前常 見的無障礙環境、通用設計、友善環境等手法之外,亦需要更積極考量如何有效導入智 慧化服務概念,運用空間中的主動感知與自動控制裝置,與高齡者及其隨身設備互動, 使高齡者的居家環境與自我照護能更臻便利與安全,以支援超高齡化社會照護人力的負 擔。陳俊杉 (2017) 指出從高齡者需求的角度,提出智慧化的居住環境規劃設計有八個 原則:動線、自主、尊重、安心、提示、互動、掌握、彈性(如下圖)。. 22.

(32) 圖 3 智慧化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八大原則 來源:智慧住宅高齡照護服務差異化之規劃設 計參考指引研訂計畫. 陳俊杉 2017 年 www.abri.gov.tw › 以八大設計原則為基礎彙編的 「智慧高齡照護住宅參考指引」 手冊 (陳俊杉、陳 嘉懿、陳佳君與吳健群,2017),提供實務操作時可以搭配使用的工具 (如下),幫助室內 裝修設計師、建築師等從業人員在規劃設計初期即能對高齡者及照護者之處境產生同理 心,屆以發想並規劃適合其居住的環境。此參考指引包含八大設計原則、住戶狀況檢核 表、空間現況檢核表、空間及科技的設計參考解法、空間單元的科技設備索引、情境模 擬示範案例以及未來趨勢分析等內容 (臺灣智慧生活空間發展協會,2017)。. 圖 4. 空間狀況檢核表 23.

(33) 圖 5. 住戶狀況檢核表. 第四節. 本章總結.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研究目的和文獻探討,本研究內容為對國內外對於智慧長照 的概念、需求、以及相關方案進行整理。研究結果會針對國內外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發展 模式,分析他們如何與科技化融合之概況進行個案探究,包括日本的真心香裡園介護所、 丹麥的未來護理之家、中國的親祥源明月養老服務中心以及臺灣雙連安養中心四間長照 機構。並輔以專家訪談來進一步瞭解個案的特色與規劃理念。最後,本研究以新竹智慧 長照園區為例,進行實地調查進行實證研究,分析其背景以及項目概況,並對其建築、 設計、數位智慧化功能分區、產業分類等要素進行規劃研究,規劃建置一個智慧長照園 區,希望透過整合式服務模式的運作,因地制宜導入智慧化科技,落實在地老化、健康 老化與活躍老化的願景。. 24.

(34) 第參章. 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經過問題確認與相關文獻蒐集、整理、探討後,本章將依序說明研究設 計與方法,包括第一節文獻分析法;第二節個案研究法;第三節研究對象;第四節研 究流程及第五節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一節. 文献分析法. 一、文献分析法 (documentary research) 根據國家教育研究院 (2000) 的教育大辭書,所謂文献分析法是利用文獻或檔案資 料來瞭解人類思想、活動和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透過文獻之蒐集、分析、歸納與研究 以汲取所需之資料,並對文獻作客觀而具系統性描述的一種研究方法。在方法上是注重 客觀、系統以及量化的一種研究方法;除了分析文獻內容,針對文獻內容作敘述性的解 說,還會分析整個文獻的學術傳播過程,以及推論文獻內容對整個學術傳播過程中所發 生的的影響。 由於文件和檔案乃是現成的資料,故其分佈範圍很廣。唯大致說來,它有下列幾個 主要來源: (1) 政府機關的文獻與記錄; (2) 私人文件; (3) 大眾傳播媒體; (4) 社 會科學的研究檔案等。一般採用分析步驟有四步,即閱覽與整理、描述 、分類與詮釋 (朱柔若,2000)。 而文獻分析主要適用於以下的功能: (1) 探討先前的人類思想、活動 和社會現象。 (2) 瞭解人類思想、活動或社會現象的發展與變遷。 (3) 比較不同地區或 文化的人類思想、活動和社會現象。 (4) 避免研究對象的反應。 (5) 節省研究費用 次級資料分析是承接文獻探討而來,指的是從與主題相關的文獻或以前的調查中 蒐集現成的資料進行分析。次級資料分析是使用既存的大型學術資料庫或政府統計資料 進行對研究主題實證探究的方法。使用次級資料的主要優勢在於: (1) 研究者資料進行 分析的成本較低,不需花費大量金錢與時間; (2) 資料庫的蒐集通常是奠基於隨機抽樣 原則,因此具有將研究成果推論至整體社會的功能;(3) 資料庫通常包含多期調查 (不 論橫斷性或縱貫性),對原始資料的輔助性強,甚至能探討與檢驗研究主題的跨時變化發 25.

(35) 展。 本研究在資料蒐集方面,現有及第二手資料的取得主要可分為三部分:(1) 蒐集有 關智慧長照以及智慧化安養園區的書籍、文獻資料、政府出版品、報章雜誌、官方統計 資料 (政府機關相關資料、業務報告、新聞稿等),以作為分析資料的來源。 (2) 透過 「國 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 中的 「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 「期刊文獻資訊網」 等資訊網 路來搜尋期刊論文、博碩士論文、會議論文、研究報告等資料。(3) 相關單位的官網、 研發成果,基金會實務經驗等。. 第二節. 個案研究法. 一、個案研究之意涵 Punch (1998) 則認為個案研究基本上是在自然情境中,引用多重資料來源來進行對 個案全面性的探討,Merriam (1998) 對於個案研究的定義是對一個有界線範圍的系統, 做全貌式的描述和分析。潘淑滿 (2003) 對於個案研究的定義,認為只要是對一個有界 線的系統,可能是一個個體也可能是一個群體,或是一個社區,皆可以成為個案研究, 研究者運用多重資料來源,對目前真實生活等各種現象,做一種探究的方式。綜合上述, 個案研究主要是深入瞭解個案,廣泛收集多方資料,通過對具體個案的剖析,找吹問題 癥結所在,並提出解決方法。 二、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擇位於日本、丹麥、中國和臺灣的四個個案進行研究,分別為位於日本的 サンセール香裡園(日文翻譯:sancerre 香裡園)、丹麥的 fremtidensplejehjem (丹麥文翻 譯:未來護理之家) 療養院、中國山東親祥源明月養老服務中心以及臺灣新北雙連安養 中心這四個典型個案進行觀察、分析和研究。 選取日本サンセール香裡園(sancerre 香裡園) 作為研究案例的原因是因為 sancerre 香裡園是一個極佳的產業生態係發展案例。sancerre 香裡園介護所作為日本松下集團 Panasonic Corporation 獨資的私立長期照顧機構,全園適用松下電器 age-free 相關產品, 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example, Ko, Chen and Yang [22] proposed two kinds of neural networks with different SOCCP functions for solving the second-order cone program; Sun, Chen and Ko [29] gave two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Chen, “Alternative proofs for some results of vector- valued functions associated with second-order cone,” Journal of Nonlinear and Convex Analysis, vol.. Chen, “The convex and

All configurations: Chien-Chang Ho, Pei-Lun Lee, Yung-Yu Chuang, Bing-Yu Chen, Ming Ouhyoung, "Cubical Marching Squares: Adaptive Surface Extraction from Volume Data with

• developing coherent short-term and long-term school development plan that aligns the school aims, the needs,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of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apital works expenditure Non-works expenditure Capital Surplus/Deficit.. Issuance/Repayment of Bonds and Notes

Shang-Yu Su, Chao-Wei Huang, and Yun-Nung Chen, “Dual Supervised Learning for Natural Language Understanding and Generation,” in Proceedings of The 57th Annual Meeting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