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提升教師專業自主能力從上游師資培育使用課綱開始 / 11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提升教師專業自主能力從上游師資培育使用課綱開始 / 118"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提升教師專業自主能力從上游師資培育使用課綱開始

呂秀蓮 國立清華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一、前言

隨 著 國 民 基 本 教 育 課 程 不 斷 改 革,教師的專業自主能力也不斷受到 社會大眾的挑戰和批評,大部分教師 卻鮮能回應或改變這種現況。隨著九 年 一 貫及 十二 年國 民 基本 教育 的 改 革,新課程陸續要求學校本位課程、統 整教學、彈性課程、差異化教學與適性 教學,期望教師帶起每一位學生,這些 課程改革要求,均遠遠超過教師的工 作現況與在上游師資培育時期課程設 計與發展方面的教導(中等教育季刊 編輯部,2004;歐用生、楊慧文, 1999)。 因此教師在面對新課程的專業能力要 求,常顯得不知所措,導致文獻裡充斥 要 求 加強 教師 專業 自 主能 力的 呼 籲 (林幸姿,1998;楊德清、洪素敏,2003; 歐用生、楊慧文,1999)。

二、教師專業自主能力軟弱

專業自主能力是專業者自主判斷 與執行專業責任義務的能力。根據字 典,專業是一項需要經過特殊教育、訓 練和技能的一種工作(Merriam-Webster, 2015)。而專業自主的部分必要假設是, 該專業者具有不能輕易被取代的專業 能力,並能自覺地完成工作(Freidson, 1970)。蔡英姝(2002)進一步指出,教 師專業能力包括課程能力、教學能力 和評量能力。將以上這些定義彙整,教 師的專業自主能力指的應該是:教師 具備經過特別訓練、不能輕易被取代 的課程、教學與評量能力,且能負起國 民教育課程改革的責任與義務。換言 之,唯有具備這些訓練過的專業能力, 教師才能在專業上自主,並負起專業 的責任與義務。然而,不幸的是,因為 師資職前培育在課程方面訓練不足, 導致我國教師在面對國民教育改革, 專業自主能力顯得軟弱不已(歐用生、 楊慧文,1999;甄曉蘭、鍾靜,2002)。 我國教師專業自主能力的軟弱, 有其歷史淵源。臺灣自 1898 年日治時 期設立小學師範學院訓練教師開始, 一直到國民政府主政下,教科書等同 於各科課程的代名詞。教師主要的工 作就是以教科書為課程,進行設計發 展教材教法,並執行教學。因此,只要 具備教師的架式、做好教室管理、以及 口語表達流暢,就是好老師;至於學生 學到多少知識,端視學生的個別資質 與努力而定(彭煥勝,2014)。教科書 成為教師上課時使用的教材、學生學 習與考試時的核心內容來源、也是家 長據以明瞭孩子在校的學習與要求孩 子做預習與複習的材料(周珮儀、 鄭 明長,2006;謝文斌,2002)。教科書因 而成了全國民眾一致的認同,牽動了 國民教育的課程、教學與評量的方向 與內涵,也掌制了教師的專業表現。爾 後,國民教育課程持續改革,教科書隨 之演進,然而,教師的責任仍然聚焦在 出版的教科書上面,不須知道如何發 展與設計自己的課程(謝文斌,2002; 黃柏勳,2008)。同時,上游師資職前 培育期間對課程發展與設計的教學, 也是仰賴出版社所發展設計出來的課 程 -- 教科書,為教材教法的核心,這 更是直接造成教師課程專業自主能力 持續軟弱的主因之一(中等教育季刊 編輯部,2004;歐用生、楊慧文,1999)。

(2)

三、全盤使用教科書導致國民教

育課程問題叢生與教師喪失專業

自主能力

全盤使用教科書,導致教師在法 統上使用課綱的權力旁落。教科書是 編輯者的產物,日治時代及國民政府 戒嚴時期,由官方根據課程標準統一 編輯(彭煥勝,2014);直至 1990 年代 進入教科書審定時期,出版社乃網羅 有經驗教師,根據課程綱要進行編輯 (周珮儀,2005)。無論以何種方式產 生,一般第一線教師只使用教科書,無 法也無須參與教科書的編撰過程(彭 煥勝,2014),因而不需使用課綱,也 不知道如何使用它(歐用生、楊慧文, 1999)。這種現象,造成教師「無法掌 握課程與教學的最終目標」(林孟君、 孫劍秋,2012,137 頁),意味著當教師 無 法 直接 使用 課綱 在 課程 發展 設 計 上,必同時失去課程專業能力,及其他 專業自主能力:教學與評量專業能力。 審定教科書無法回應新課程帶起 每位學生的要求。教育部為了改進國 民教育品質和提供更多元適性的課程 教材,將教科書部編陸續開放為審定 本,讓多家出版社負責編輯出版(彭致 翎、 詹美華,2011;陳月英,2001) 。 然而,無論是何版本,教科書核心工作 人士均難以掌握學生與環境的多元背 景,導致教科書出現諸多問題,其中包 括忽略學生需要的創意及想像力(卯 靜儒,2013;周淑卿,2013)、高層級思 考學習等(吳清山,2005;黃柏勳, 2008)。由此可見,無論任何方式產生 的教科書,教師如果缺乏批判能力而 全盤使用的結果,均將導致喪失課程 能力,也將失去在教學與評量方面帶 起每位學生的主控權力與能力。 為了應付學生與環境差異以及時 間劣勢,各教科書做諸多努力,卻帶來 更多問題。在虛擬網路和雲端的 21 世 紀裡,知識的產出和更迭日新月異,昨 日的新知,已成今日過時的舊聞。雖然 深知世界上知識的進展如此急速,然 而教科書出版耗費人力物力和時間, 不可能跟上知識產出的腳步,年年作 更新。為了面對這項挑戰,教科書在眾 多資源裡,收納編輯者認為重要的既 存知識,並且,為了解決個別學生或各 地學校自然人文的需求差異,大量塞 進相關知識在教科書的補充本裡(黃 柏勳,2008)。 這些努力卻引來文獻批 評聲浪不斷,諸如學生學習壓力大(黃 柏勳,2008)、不適合學生程度(鵝湖 月刊社,1997a)、無法引起學生興趣(鵝 湖月刊社,1997b)、售價過高(彭致翎、 詹美華,2011;黃柏勳,2008)、錯誤過 多(吳清山,2005;黃柏勳,2008)、形 式化與寡占(卯靜儒,2013;彭致翎、 詹美華,2011)等。這些問題使十二年 基本國 民教育帶起 每 一位學 生的宏 願,顯得窒礙難行。 審定教科書未能解決課程問題, 更使教師專業成長遲滯不前。不同審 定版本教科書,可能呈現不同的問題, 學校與教師雖受專業能力所限,也只 能就各版本中,選擇教科書使用(彭致 翎、詹美華,2011),進而導致其他如 版本轉 換與轉學生 課 程銜接 等問題 (陳偉泓,2013)。另外,國民基本教 育改革,要求教師除了教學外,更要負 起彈性課程、學校本位課程,課程銜 接,學生個別差異課程調整,以及教科 書選用等課程責任和義務。這些課程 責任與義務,在在要求教師對課綱具 備深刻認識與使用的能力。因此,當全 國一致認定國民教育唯有使用教科書

(3)

一途時,導致的結果,除了是針對教科 書問題概括全受外,另引出二項嚴重 後果:一是使上游師資職前教育依然 不以為課綱導向的課程發展與設計是 一個必要的選項;二是讓教師持續失 去與課綱產生直接聯繫,無法脫離課 程責任和義務要求的困境,專業成長 無法突破。這兩種後果導致全體教師 的教學方法與實務持續落入亂陣,有 如射擊手失去準頭一樣。

四、教師使用課綱的必要性

射擊手唯有聚焦準頭,方能擊中 目標。同樣地,教師設計課程與執行教 學唯有針對課綱,才能回應國民基本 教育課程改革的要求。所以,當社會大 眾對教師課堂上的表現感到失望,進 而大力韃伐時,應該要意識到問題的 癥結,乃在於教師對課綱失去專業的 知能。課綱是國家基本教育的藍圖,也 是國家社會對孩子學習成果期望所依 賴的根據與基礎(嚴朝寶,2014;歐用 生、楊慧文,1999)。因此,讓學生正 確而快速地習得課綱精髓最理想的方 式,是教師透過專業知能,深入研究探 討課綱的內涵,依照學生需求,學習環 境及時間,裁量內容、廣泛使用教育資 源,將課綱直接轉化為教學計畫的課 程教材教法,再實施教學與評量(周淑 卿,2013;錢富美,2008)。這種方式有 助裁量出合宜的課程,計劃出適當的 教學法,並提高課綱內涵詮釋與課程 教學傳遞的品質,因為只有教師最知 道學生的發展、興趣、能力、背景與學 習類型,並且了解自己對教學的詮釋 與風格。然而,這種課綱導向的課程發 展與設計屬於教師專門知能,非專業 的人不能輕易獲得,因此,應該在師資 職前培育階段就進行此類課程發展設 計的培育與養成,才能幫助教師面對 爾後的課程義務,並且承擔起該負的 專業責任。 教師對課綱失能的狀況,已導致 國民基本教育雜亂無章,社會亂象叢 生。當教師的教學實務落入迷惘,對於 學生是否達到課綱的標準,教師本身 不清楚,失去評量的準頭,也無法清楚 有效地對學校當局、家長解釋說明所 選用的教科書和所教內容在國民教育 課程的地位和效果。因此,雖然教育部 一再強調只要習得基本能力,無論使 用哪一版本的教科書,學生都足以應 付考試,父母卻仍然擔心不已,學校也 無能提供有效安撫之道,進而造成臺 灣到處補習班林立,以補學習不足的 現象;(吳清山,2005;周祝瑛,2013; 彭致翎、詹美華,2011)。 這種教師對課綱失能與無感的現 象,對國民教育產出的漣漪效應,不限 於教室裡的專業表現問題,更擴大到 其他與課程設計有關的問題,如校本 位課程。甄曉蘭和鍾靜(2002)在一項 針對臺北縣市 17 所試辦國中和七所試 辦小學進行實地參訪與小組焦點座談 會的研究,試圖找出學校本位課程發 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該研究發 現,面對教育部從上而下,要求各校從 下而上發展設計課程的政令,學校本 位課程發展相關的問題主要來自於教 師缺乏課程發展設計的基本知能,連 帶衍生出諸多阻礙學校本位發展的進 行。首先,大部分試辦學校的教師面對 課程的發展設計時,產生嚴重缺乏信 心,導致採取消極抵抗或漠不關心的 態度。再者,有些試辦學校教師雖然參 與此項工作,但由於深感不堪負荷,而 選擇職位異動。另外,有些試辦學校教

(4)

師,雖積極參與該項工作,也表示自己 在課程發展設計上的專業不足,因此 工作的進展有限,難以突破瓶頸,亟需 接受專業的指導。更甚的是,隨著教師 對課程發展設計沒信心而閃躲迴避的 情況下,有些學校本位課程發展的責 任,直接轉由行政單位全權負責推動 和承擔結果。教師不具備課程專業能 力,無法擔負起課程專業責任,導致課 程專業自主能力喪失,在國民教育的 落實和推展上,實在是社會全體的一 大不幸。

五、結語–使用課綱是上游師資

培育的當務之急

十二年基本國民教育已於 2014 年 啟動,教師在課程上調整與因應的能 力養成,應回歸正道,落實加強師資專 業自主能力的培育。這種教師課程專 業自主能力培育的關鍵解決之道,乃 在於將課綱的使用權力與義務回歸給 教師,並要求教師培養以課綱為導向 的 課 程發 展與 設計 能 力( 歐用 生 , 2000)。誠然,現階段大部分教師因歷 史共業使然,對課綱不太關心或了解, 但不能因此就推卸該盡的專業課程責 任(中等教育季刊編輯部,2004)。聖 經傳道書上有言:『鐵器鈍了,若不將 刃磨快,就必多費氣力』(所羅門, 1996)。課綱之使用,有如刀刃之磨快, 一旦教師知道如何使用課綱,舉凡任 何與課程設計有關的專業工作,就能 有所遵循,輕省勝任。是以,文獻呼籲 上游師資培育,應該開始考慮將課程 由教科書走向,改以課程綱要為主軸, 在上游職前教師的培訓上加強教師的 專業能力,使教師具備能力將課程綱 要的能力指標轉化為專業的課程設計 與教學(中等教育季刊編輯部,2004)。 教師對課程改革面臨到的困境, 反映出一個師資職前培育的責任,就 是必須在上游師資職前培育階段就提 供課綱導向課程發展設計的知識與技 能,以恢復教師對課程應具備的專業 自主能力。這種能力將幫助教師從選 用教科書、自編、到完全自編教材,設 計出真正符應個別學校學生能力的課 程教材,並幫助教師清楚校準課程、評 量與教學的終極目標(林孟君、孫劍 秋,2012),亦即是教師的專業自主能 力。這種專業自主能力的養成,將使教 師有能力面對國民教育課程改革的要 求,實是上游師資培育該走的正道,也 是啟振國民基本教育刻不容緩的首要 工作之一。 參考文獻  卯靜儒(2013)。選什麼?如何 選?為何而選?高中教師選擇歷史教 科書之研究。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8 (2),123-147。  吳清山(2005)。中小學教科書開 放:部編本與民編本之拔河。師友月 刊,460,37-41。  周珮儀(2005)。我國教科書研究 的分析:1979-2004。課程與教學季刊, 8(4),26。  周珮儀、鄭明長(2006)。一個我 國教科書研究資料庫的建置與分析。 教育學刊,26,109-132。  周祝瑛(2013)。十二年國教中的 課程問題。教科書研究,6(2),106-111。  周淑卿(2013)。課程綱要與教科 書的差距 問題與成因。課程與教學季 刊,16(3),31-58。

(5)

 所羅門(1996)。傳道書。聖經: 中英對照和合本。香港:國際聖經協 會。  林孟君、孫劍秋(2012)。從九年 一 貫 國語 文課 程綱 要 到教 師課 程 轉 化。國文天地,27(12),134-142。  林幸姿(1998)。教科書開放審定 制度對教師專業自主之啟示。課程與 教學,1(1),27-40。  中等教育季刊編輯部(2004)。「展 望新教育」系列座談會之六:課程綱要 實施檢討與展望。中等教育,55(2), 170-192。  陳月英(2001)。教科書評選的最 適規範。師友月刊,403,82-86。  彭致翎、詹美華(2011)。 部編和 民編教科書併行審定制政策之爭議分 析。教科書研究,4(1),1-30。  彭煥勝(2014)教與學:一個歷史 的考察。教育研究月刊,238,5-18。  黃柏勳(2008)。臺灣中小學教科 書一綱多本政策制訂過程分析。學校 行政,53,254-271。  楊德清、洪素敏(2003)。從九年 一貫數學領域的精神談教師專業自主 與教學創新。教師之友,44(1),2-7。  歐用生(2000)。教科書評鑑與選 擇--政治、經濟的分析。載於中正大學 教育學院(主編),新世紀的教育展望。 高雄:麗文文化,507-519。  歐用生、楊慧文(1999)。國民教 育課程綱要的內涵與特色。師友,1, 10-15。  甄曉蘭、鍾靜(2002)。學校本位 課程發展相關問題及其相應措施之研 究。師大學報:教育類,47(1),1-16。  蔡英姝(2002)。九年一貫課程教 師專業能力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臺灣,臺南。  謝文斌(2002)。中小學教科書開 放審定制後的問題與檢討。學校行政, 22,68-79。  錢富美(2008)。國小職前教師社 會領域課程統整設計與教學實例之研 究。社會科教育研究,13,245-263。  陳月英(2001)。教科書評選的最 適規範。師友月刊,403,82-86。  鵝湖月刊社(1997a)。「認識臺灣」 教科書問題評議座談會紀錄(上)。鵝 湖雜誌社,23(7),44-56。  鵝湖月刊社(1997b)。「認識臺灣」 教科書問題評議座談會紀錄(下)。鵝 湖雜誌社,23(8),49-55。  黃柏勳(2008)。臺灣中小學教科 書一綱多本政策制訂過程分析。學校 行政,53,254-271。  Freidson, E. (1970). Profession of medicine. A study of the sociology of

applied knowledge. New York: Harper &

Rowe.

 Merriam-Webster (Ed.) (2015). http://www.merriam-webster.com: An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ompany.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08課綱即將於108學年度開始實施。108課綱中的自然科領域的基本

在學校行之有年的培育實習教師優良傳統風氣之下,我以擔任教育實 習輔導教師為榮,透過 開放自己的教室 (擔任校內輔導教師、集中實習輔導教 師) 、

主任、教師、熱心家長組成能源教育推動小組,研訂各項能源教育活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近年,各地政府都不斷提出相同問題:究竟資訊科技教育的投資能否真正 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這個問題引發很多研究,嘗試評估資訊科技對學習成果 的影響,歐盟執行委員會聘請顧問撰寫的

1.本系為全師培學系,但經本入學管道錄取者為外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名教師完成教育局認可的基礎課程。若受訓教 師已離職,或幼稚園首次獲批 支援非華語學童 的資助,請有關的學校安排教師接受相關的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