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灣智能障礙學生運動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 333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灣智能障礙學生運動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 333"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智能障礙學生運動介入成效之後設分析

陳瑋婷 彰化縣立田尾國中特教教師

一、前言

對於許多學生而言,體育課是極 少數可以盡情舒展肢體並紓解身心壓 力的夢幻課程。學校操場中總可遇見 不少學生透過球類運動或跑步等盡情 揮灑汗水,但偶爾也會遇見體態較豐 盈的學生、使用不協調的肢體做著體 操或運球,甚且是久坐於樹下休息, 這些學生很可能就是智能障礙學生。 一般而言,智能障礙者的肥胖率較同 儕高(Pitetti & Yarmer, 2002; Pitetti, Yarmer, & Fernhall, 2001),體適能也不 如普通同儕(朱嘉華、曾秀卿、葉秀 香、黃瓊慧、葉炳宏,2001;張佩君, 2013;黃國庭,2004;Frey, Stanish, & Temple, 2008)。智能障礙者更可能是 罹患肥胖、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高 風 險 群 ( Sohler, Lubetkin, Levy, Soghomonian & Rimmerman, 2009; Stewar, Van de Ven, Katsarou, et al,

2009)。許多智能障礙者對運動望之卻

步(Lotan, Yalon-Chamovitz, & Weiss,

2010)。阻礙的可能原因在於本身智能

不足、外在運動條件不足,以及照顧 者因補償心理而減少智障者活動量等 外在因素(陳靜妙、王文宜,2013)。

智能障礙者的運動類型主要分為 三 類 (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9):1.有氧運動是透過健 走、慢跑,游泳、自行車或韻律活動 等來控制智能障礙者的體重及提升其 心肺適能;2.肌肉適能藉由重訓器材與 負重訓練等來改善智能障礙者的肌力 及肌耐力;3.柔軟度則是透過被動伸 展、主動積極性伸展與主動伸展等來 提升智能障礙者特定關節的可動程度 以及關節的柔軟度。臺灣過去針對智 能障礙者所施行的運動介入類型十分 多元,譬如有氧舞蹈(謝淑芳、方進 隆,2003)、跑走運動(侯堂盛,2008)、 跳繩(阮玉鵑,2014;陳怡君,2011; 陳怡均,2016;張銘仁,2012;賴文 堂,2012 )、拔河(陳俊佑,2013)、 馬克操(趙慧如,2014)、瑜珈(黃潔 茹,2013)或直排論(鍾宜橋、許柏 仁、潘倩玉,2016)等,也有標榜樂 趣化的課程活動(胡庭甄,2012;劉 質涵,2016)。除了運動介入內涵略有 差異,這些文獻還存在著研究對象教 育階段與障礙程度,以及運動介入的 週數、頻率與強度上的異同。 國外早有檢視運動介入對智能障 礙者體適能促進成效之後設分析,反 觀 國 內 仍 少 見 統 整 性 分 析 。 早 期 Chanias、Reid 與 Hoover(1998)指出 介入時間較長的智能障礙者,會有較 佳的心肺耐力以及肌耐力。此外運動 頻率較高者(每週多於三次)的體適 能促進效果也會高於運動頻率較低者 (每週三次)。Calders 等人(2011)認 為耐力訓練對智能障礙者的身體組成 產生小的正效果且對心肺耐力以及肌 耐力產生大的正效果;肌力訓練對於 智能障礙者身體組成與肌耐力也具有 小效果。Shin 與 Park(2012)依據 14 篇文獻與 67 個效應量所獲得的加權平 均效應量為.41。其中短期運動方案(10

(2)

週以下)比長期運動方案更有效、每 週四次的介入效果高於每週三次,最 後是每週介入 31 至 60 分鐘的介入效 果會較每次介入 30 分鐘以下者佳。以 臺灣而言,過往的運動介入研究對智 能障礙學生的體適能提升效果究竟有 多大?又有哪些變項可能影響介入成 效呢?為檢視運動介入對智能障礙者 的提升效果,本文透過後設分析彙整 臺灣探討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運動介 入效果的相關文獻。

二、臺灣智能障礙學生的運動介

入文獻

後設分析是一種計量性文獻回顧 方法,能將某個研究主題的相關研究 報告透過一定的程序進行整合分析, 進而歸納出一個客觀結論(Wampler, 1982)。筆者在檢索「臺灣博碩士論 文知識加值系統」、「全國特殊教育資 訊網」、「中華民國期刊論文索引影像 系統」與「CEPS 中文電子期刊服務」 等資料庫後,共收錄自 2003 年至 2016 年為止 23 篇採取單組前後測實驗設計 或不等組前後測實驗研究。 一般而言,體適能的測量項目分 為身體組成、柔軟度、肌力與肌耐力、 瞬發力以及有氧適能等五個部分。由 於相關研究對於瞬發力的探討甚少, 且對有氧適能的量測方式不盡相同, 筆者僅分析 1.身體組成(BMI 值)、2. 柔軟度(坐姿體前彎)與 3.肌力與肌 耐力(一分鐘屈膝仰臥起坐)等三個 體適能項目。 本文自行編製登錄表來記錄各原 始研究報告所提供的資訊。登錄表的 題項包含各研究報告的研究者、發表 年代、發表類型、教育階段、障礙程 度、運動介入內涵、週數、頻率、強 度、人數、以及各組研究對象在身體 組成、柔軟度與肌力與肌耐力的前測 結果與後測結果等。 本文選用Hedges’ g,即某項體適 能測驗的後測得分與前測得分之差距 除以合併標準差的結果代表某運動的 介入效果。由於多篇文獻之研究對象 屬於小樣本,效應量再行校正,公式 為 g’=〔1-3/(4N+9)〕*g。其中 N 為前 測與後測人數總和。表 1 彙整各篇研 究報告的編碼結果。 根據表 1,本文收錄的 23 篇原始 研究報告為 259 位智能障礙學生所提 供的訊息。共有 6 筆源自於期刊論文, 其餘屬於碩士論文。智能障礙學生的 教育階段橫跨國小至高職階段,以高 職(k=15)最多。以障礙程度來看,輕度 (k=8)、輕中度(k=3)、中度(k=5)與中重 度(k=7)的智障學生均有。

(3)

表 1 編碼結果 研究者 (年代) 發 表 類 教 育 階 障 礙 程 運動介入 身 體 組成 柔 軟 肌 力 與 肌 耐力 謝 淑 芳、方進 隆 (2003) 1 3 1 有氧舞蹈訓練 12 3 45 12 -.18 .26 .32 李 小 娟 (2008) 2 2 3 健走運動 10 3 30 9 -.08 -.01 .28 侯 堂 盛 (2008) 1 3 2 跑走運動 8 3-5 30 13 -.11 .20 .30 許 又 文 (2008) 2 2 3 健美騎馬機 6 3 50 11 .01 .03 .29 李 詠 慈 (2009) 2 3 4 體適能訓練計劃 12 3 45 18 .04 .07 .12 翁 于 婷 (2009) 2 3 1 適應舞蹈訓練 12 1 90 15 -.17 .35 .22 鄭 詠 蔚 (2010) 2 1 3 快走訓練 12 5 30 6 - .26 .20 陳 怡 君 (2011) 2 2 4 跳繩 12 2 45 6 -.22 .41 .14 胡 庭 甄 (2012) 2 3 1 樂 趣 化 體 育 教 學 方案 10 3 50 10 -.73 1.82 1.74 張 銘 仁 (2012) 2 1 1 跳繩 15 1 40 4 -.12 .29 .10 賴 文 堂 (2012) 2 2 1 跳繩 18 3 50 8 .14 2.39 1.73 姚 翕 雅、高桂 足 (2013) 1 3 4 路跑活動 16 3 50 20 .04 .34 .70 陳 俊 佑 (2013) 2 3 4 拔河 12 1 90 15 -.15 1.19 .86 黃 潔 茹 (2013) 2 3 1 瑜珈 12 2 50 13 -.02 .63 .47 阮 玉 鵑 (2014) 2 3 1 跳繩 10 3 50 8 -.14 .08 .40 註 :1.發表類型 :1 代表期刊;2 代表碩士論文。2.教育階段 :1 代表國小;2 代表國中;3 代表高職。3.障礙程度 :1 代表輕 度;2 代表輕中度;3 代表中度;4 代表重度。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彙整)

(4)

表 1 編碼結果(續) 研究者 (年代) 發 表 類 教 育 階 障 礙 程 運動介入 身 體 組成 柔 軟 肌 力 與 肌 耐力 莊 美 華、林清 山、吳慧 君與 葉 麗 琴 (2014) 1 1 4 肌耐力活動 12 5 40 8 -.04 .41 .83 趙 慧 如 (2014) 2 3 4 馬克操 6 5 40 14 -.17 .30 .45 陳 怡 均 (2016) 2 3 1 跳繩 12 2 50 8 .13 .51 - 曾 靓 之 (2016) 2 2 2 下肢運動繩梯 8 2 45 9 -.27 .52 2.22 黃 聖 山 (2016) 2 3 3 羽 球 、 壘 球 、 桌 球、滾球 12 4 90 8 .02 .37 .35 劉 質 涵 (2016) 2 3 3 樂趣化教學 10 3 50 8 - -2.47 -1.67 鍾 宜 橋 等 人 (2016) 1 3 2 直排輪 12 2 60 21 .11 - - 龔 玉 華、佘永 吉 (2016) 1 3 4 斜坡道健走 12 2 30 15 -.32 .15 .64 註 :1.發表類型 :1 代表期刊;2 代表碩士論文。2.教育階段 :1 代表國小;2 代表國中;3 代表高職。3.障礙程度 :1 代表輕 度;2 代表輕中度;3 代表中度;4 代表重度。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彙整)

三、臺灣智能障礙學生的運動介

入成效

經彙整後,身體組成的 21 個效應 量(N=245)之加權平均效應量為-.09, 其 95%信賴區間介於-.28 至.09 之間, 表示運動介入對智能障礙者的身體組 成效果並不明顯,此結果 Calders 等人 (2011)所提出的正向小效果並不一 致。在柔軟度方面,加權平均效應量 為.36(N=238,k=22)其 95%信賴區間介 於.17 至.56 之間並未通過 0,表示運動 介入對智能障礙學生的柔軟度產生了 小 至 中 效 果 。 但 因 為 Fail-safe N=96.2(<120),表示只要再有 96.2 篇 結果不顯著的文獻納入效應量計算便 有可能推翻此研究結果,也就是說研 究結果並不穩定。運動介入對智能障 礙學生「肌力與肌耐力」產生了中度 效果,加權平均效應量為.50(N=230, k=21)且其 95%信賴區間介於.29 至.70 之間。此發現與 Calders 等人(2011)

(5)

以及 Shin 與 Park(2012)的結果十分 接近。此外 Fail-safe N=192.50(>115), 代表研究結果受出版誤差影響微乎其 微 。 最 後 在 同 質 性 檢 定 方 面 , QT=43.65(p<.05),表示效果量分佈並非 同質。 為檢驗「肌力與肌耐力」的調節 變項,本文將週數細分為「10 週以下」 及「10 週以上」兩組。頻率區分為「每 週三次以下」及「每週三次以上」兩 組。強度歸納成「30 分鐘以下」、「30 至 60 分鐘」及「60 分鐘以上」等三組。 經 檢 驗 後 , 教 育 階 段 (QB=2.62, p>.05)、障礙程度(QB =7.11, p>.05)、週 數(QB=.37, p>.05)、頻率(QB=.17, p>.05) 與強度(QB=.29, p>.05)等變項對「肌力 與肌耐力」的運動介入調節效果均未 達統計顯著水準。此發現與過往文獻 指出週數(Shin & Park, 2012)、頻率 (Shin & Park, 2012)與強度(Chanias et al., 1998; Shin & Park, 2012)等會影 響 運 動介 入成 效的 研 究結 果並 不 一 致。

四、結語

在統整性分析 23 篇文獻後,本文 發現運動介入對智能障礙者的身體組 成提升效果並不明顯,對柔軟度的提 升效果仍不穩定,但對肌力與肌耐力 具有正向的中度效果。這表示透過有 效的運動介入,智能障礙者的「肌力 與肌耐力」體適能表現將可提升.50 個 標準差。另則運動介入對「肌力與肌 耐力」的正向效果並不因學生的教育 階 段 或障 礙程 度, 或 者 因介 入 的週 數、頻率與強度等不同而有差別。 既然本文發現這些文獻有助智能 障礙學生的肌力與肌耐力,建議教師 在規劃運動課程時,可參考這些文獻 的教學設計。此外建議教師在設計運 動介入課程時,應通盤考量智障學生 在認知功能缺陷、生理功能低落或挫 折忍受力較低等學習特徵,並加強融 入簡化與分解等調整概念,以便能提 供最個別化的適性活動。在提升運動 環境友善度之餘,為減少智障學生休 息頻率較高且偏好靜態休閒活動的現 象,教師或可增加活動的趣味性來提 升智能障礙學生的參與動機。在未來 研究方面,因本研究收錄文獻所涵蓋 的運動介入類型十分多元,使未能探 討介入類型的調節效果。建議未來在 累積更多文獻後,可嘗試探討並比較 不同運動介入類型的成效。最後,建 議實務工作者能持續研發有助智能障 礙者身體組成或柔軟度的運動介入方 案,並繼續探討瞬發力和有氧適能的 運動介入效果,藉以豐沛智能障礙者 運動介入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 朱嘉華、曾秀卿、葉秀香、黃瓊 慧、葉炳宏(2001)。高雄縣國民小學 資源班與普通班學生體格發展與體適 能表現之比較研究。體育學報,31, 149-158。  李小娟(2008)。健走運動對國中 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 學系,臺中。

(6)

 李詠慈(2009)。體適能訓練計畫 對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及職 業功能性體能表現之成效-以台北市立 啟智學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陽明大學物理治療暨輔助科技學 系,臺北。  阮玉鵑(2014)。跳繩運動訓練對 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兼論 對弱視學生之比較效果(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 系,臺中。  侯堂盛(2008)。跑走運動對智障 者體適能與運動技能之影響研究。嘉 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7(3),44-58。 DOI: 10.6169/NCYUJPEHR.7.3.06  姚翕雅、高桂足(2013)。路跑 活動訓練對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體適 能及職業體能之影響。臺灣體育學術 研究,54,1-22。  胡庭甄(2012)。樂趣化體育教學 方案對增進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 適能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東華大學特殊教育學系,花 蓮。  翁于婷(2009)。適應舞蹈課程對 於輕度智能障礙肥胖學生健康體適能 之影響-以臺北市立文山特殊教育學校 高職部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舞蹈碩士班, 臺北。  張佩君(2013)。彰化縣國中智 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現況之研究(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 殊教育學系,彰化。  張銘仁(2012)。跳繩課程對智能 障礙學生體適能影響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特殊教育 學系,臺東。  莊美華、林清山、吳慧君、葉麗 琴(2014)。身體活動介入對國小智能 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輔仁大 學體育學刊,13,183-197。  許又文(2008)。休閒治療對中度 智能障礙學生動作技能與體適能影響 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 義大學體育與健康休閒研究所,嘉義。  陳怡君(2011)。十二週跳繩運動 介入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休閒 與遊憩管理學系,臺中。  陳怡均(2016)。跳繩運動對改善 高職綜合職能科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 適能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 系,臺北。  陳俊佑(2013)。拔河運動對中等 學校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的健康體適 能影響之研究-以國立彰化啟智學校 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 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彰化。

(7)

 陳靜妙、王文宜(2013)。智能 障礙學童健康體適能阻礙因素與運動 促進介紹。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年 刊,中華民國特殊教育學會(主編), 69-78。  曾靓之(2016)。結構式健身運動 對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之影響(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休閒 運動管理學系,臺北。  黃國庭(2004)。國小智能障礙 學生健康體適能及相關因素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 大學特殊教育學系,彰化。  黃聖山(2016)。運動介入對國立 花蓮特殊教育學校智能障礙學生體適 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科學系,臺北。  黃潔茹(2013)。瑜珈運動對智能 障礙學生身體意識及體適能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 學適應體育學系,臺中。  趙慧如(2014)。馬克操遊戲課程 對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及功能性 體能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 立體育大學適應體育學系,桃園。  劉質涵(2016)。樂趣化教學設計 融入體適能活動方案對高職智能障礙 學生健康體適能之成效(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體育與運動 科學系,花蓮。  鄭詠蔚(2010)。快走訓練對國小 高年級中度智能障礙學生健康體適能 與注意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樹德科技大學兒童與家庭服務 系,高雄。  賴文堂(2012)。18週跳繩運動介 入對國中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及生化 指標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亞 洲大學休閒與遊憩管理學系,臺中。  謝淑芳、方進隆(2003)。有氧 舞蹈訓練對智能障礙學生體適能的影 響。92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專刊, 630-640。  鍾宜橋、許柏仁、潘倩玉(2016)。 複合式直排輪課程對高職智能障礙學 生體適能與動作技巧之影響。體育學 報,49(2),209-222。Doi: 10.3966/102472972016064902007  龔玉華、佘永吉(2016)。斜坡道 健走對高職中重度智能障礙學生健康 體適能之影響。特殊教育季刊,138, 9-19。Doi: 10.6217/SEQ.2016.138.9-19 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9). ACSM’s Exercise

Management for Persons with Chronic Diseases and Disabilities (3rd ed.).

(8)

 Calders, P., Elmahgoub, S., de Mettelinge, T. R., Vandenbroeck, C., Dewandele, I., Rombaut, L.,

Vandevelde, A., & Cambier, D. (2011). Effect of combined exercise training on physical and metabolic fitness in adul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controlled trial.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25(12), 1097–1108.

 Chanias, A. K., Reid, G., & Hoover, M. L. (1998). Exercise effects on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of individuals with an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A meta-analysis.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5,

119-140.

 Frey, G. C., Stanish, H. I., & Temple, V. A. (2008). Physical activity of youth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25, 95–117.

 Lotan, M., Yalon-Chmovitz, S., & Weiss, P. L. (2010). Virtual reality as means to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of individuals at a severe level of intellectual and developmental

disability.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1, 869–874.

 Pitetti, K. H., & Yarmer, D. A. (2002). Lower body strength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mild mental retardation: A comparison.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9(1), 68–81.

 Pitetti, K. H., Yarmer, D. A., & Fernhall, B. (2001). Cardiovascular fitness and body composit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mental retardation. 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Quarterly, 18, 127–141.

 Shin, I., & Park, E. (2012). Meta-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exercise programs for individual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Disabilities, 33(6),

1937–1947. Doi:

10.1016/j.ridd.2012.05.019

 Sohler, N., Lubetkin, E., Levy, J., Soghomonian, C., & Rimmerman, A. (2009).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obesity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people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Social

Work in Health Care, 48(1), 76–89.

 Stewart, L., Van de Ven, L., Katsarou, V., Rentziou, E., Doran, M., Jackson, P., Reilly, J. J., & Wilson D. (2009). High prevalence of obesity in ambulatory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Research, 53,

882–886.

Doi: 10.1111/j.1365-2788.2009.01200.  Wampler, K. S. (1982). Bringing the review of literature into the age of quantification: Meta-analysis as a strategy for integrating research findings in family studies. Journal of Marriage

數據

表 1    編碼結果  研究者  (年代)  發表 類 型  教育階 段  障礙程 度  運動介入  週 數  頻 率  強 度  人 數  身 體組成  柔 軟度  肌 力與 肌耐力  謝 淑 芳、方進 隆 (2003)  1  3  1  有氧舞蹈訓練  12  3  45  12  -.18  .26  .32  李 小 娟 (2008)  2  2  3  健走運動  10  3  30  9  -.08  -.01  .28  侯 堂 盛 (2008)  1  3  2  跑走運動  8   3
表 1    編碼結果(續)  研究者  (年代)  發表 類 型  教育階 段  障礙程 度  運動介入  週 數  頻 率  強 度  人 數  身 體組成  柔 軟度  肌 力與 肌耐力  莊 美 華、林清 山、吳慧 君與  葉 麗 琴 (2014)  1  1  4  肌耐力活動  12  5  40  8  -.04  .41  .83  趙 慧 如 (2014)  2  3  4  馬克操  6  5  40  14  -.17  .30  .45  陳 怡 均 (2016)  2  3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1. In the textbook, pp 224-223, there is a surprising result called Space- filling curve. In addition, note the proof is related with Cantor set in exercise 7. There exists a

Group, R.C., Convalescent plasma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hospital with COVID-19 (RECOVERY):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open-label, platform trial.. Lopez-Medina, E., et al., Effect

5.體能活動與體適能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 6.心理健康與心理失調 (Mental health and

Active Education: Growing Evidence on Physical Activity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Retrieved

Based on Cabri 3D and physical manipulatives to study the effect of learning on the spatial rotation concept for second graders..

(intensive physical training). (最好印備5日4夜之活動時間表交學生讓醫生評估)

Stage 6 Special Program of Study –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ife

Stage 6 Special Program of Study – Personal development,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