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文 解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文 解析"

Copied!
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學測

學測

ZX

【試題.答案】依據大考中心公布內容 本書內容同步刊載於翰林我的網 出 版 / 民國一0四年二月 發行所 / 7 0 2 4 8 臺南市新樂路 76 號 編輯部 / 7 0 2 5 2 臺南市新忠路 8 - 1 號 電 話 /(06) 2619621 # 324

E-mail / periodical@hanlin.com.tw 翰林我的網 http://www.worldone.com.tw 發行人 / 陳炳亨 總召集 / 周耀琨 總編輯 / 蔣海燕 主 編 / 張焮嵐 校 對 / 廖婉秀•陳宥彤•王韻雅 美 編 / 杜政賢.蘇昭禎

Z X C V

NO.00847

景美女高

涂釋仁 老師

國文考科

(2)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前 言

對於今年的學測國文試題,可謂佳評不絕。本文試圖用較為學理的角度來檢視這份試 題,並想抽繹其對往後高中國文教學的影響。以下從選擇題與非選擇題兩方面討論今年的 國文學測試題。

選擇題

1 試題字數與敘述編製 圖一所示為近五年的學測試卷字數 ── 不包括封面,只總計整份考卷的題目、說明 文字、標點符號與選項代碼。 圖一 100 ∼ 104 年國文學測字數 今年整份國文試卷的總字數計 6832 字,字數為歷年來次高。其中 12、13 題為題組, 引文加題目共 995 字,占整份試題字數的七分之一。文章中線索太多,閱讀耗時,配分僅 4 分,投注時間精神後報酬太低,這樣的題目很容易被輕率對付,即使題目再好,也較難 有預期效果。試卷與題目的字數,實為攸關測驗成敗的重要因素,如果題目太長,會影響 考生心理,認為這道題很繁瑣,心生焦慮而無法細心閱題。103 年學測題目字數最長者為 第 23 題的 583 字,今年更幾乎翻倍,筆者以為對於學測試題字數,應比照測驗目標有所規 範。 在題目的敘述編製方面,今年學測國文試題有兩點可以討論。 首先是題幹的表述方式。題幹的問句形式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問句」(direct question),乃以完整的直接問句作為題幹,可用問號「?」作結,無須選項的補充說明, 其意完足。例如今年的第 23 題即屬此類 ──「許多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常被塑造成順從男 性意志、以男性為中心的形象。下列有關女性的描寫,(何者)顛覆這種形象(?)」; 另一種是「不完全敘述句」(incomplete statement),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為題幹,並以 冒號「:」作結,需要加上選項的內容才能成為意義完整的句子。例如今年的第 8 題 ── 景美女高 涂釋仁 老師

(3)

試題分析

試題分析



學測

學測



國文考科

「閱讀下文,關於寶釵的回答,最可能是希望王夫人︰」。當使用不完全敘述句時,題幹 通常都過於簡單或是不能明確表達題目的評量主旨,考生作答時由於一開始無法清楚題 意,心中會發散許多想法,最後卻還得等著檢視、尋覓一個本來不是自己所想的標準答 案。久而久之,「太早想也沒用,等著看別人怎麼說再決定」這樣的制約習慣便養成了。 所以選擇題題幹宜多以「直接問句」形式編製,檢視今年選擇題,與閱讀、文意理解、文 意推論、鑑賞分析相關者,多以「不完全敘述句」編製,除上述第 8 題外,還有 ── 5. 某位老師向學生講述下文的用意,最可能是希望學生: 7. 閱讀下文,選出最符合作者想法的選項: 11. 下列關於人物言語或行為的分析,錯誤的選項是︰ 12. 依據文意,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20. 閱讀下列二詩,選出寫作特色分析正確的選項: 21. 閱讀下列二則寓言,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22. 下列關於〈孔乙己〉和〈一桿「稱仔」〉二篇小說,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題幹沒有明確的評量主旨,也不提供答題情境,雖然這個現象由來已久,不是今年獨有, 但「不完全敘述句」題目易流於零散片段,希望未來有逐漸調整的可能。

其次是最佳答案式選擇題(best answer multiple-choice)數量頗多。一般選擇題的常見 題型為正確答案式選擇題(right answer multiple-choice),所測驗者以考生的檢索資訊能力 為主。而最佳答案式的題目由於每個選項難以判斷對錯,只能要求考生選出該問題的最佳 解釋或最好的處理方法,常用於測量考生的分析能力。今年試卷的第 3、4、5、6、7、8、 9、10、13、14 題,皆屬此類,題目慣用「最恰當」、「最可能」、「最符合」、「最適 合」等問法。以分析類試題為主,也是今年學測題目的特色之一。 2 文白比例與課內試題 今年學測國文試題,文言與語體的比例如表一: 表一 104 學測國文試題文言文與語體文比例分配 類  別 百分比 題  號 文言文 28.2 分 約占 52 %(分)    50 %(題) 1、9、10、11、14、15 17、18、19、20、21、23 11.5 題 語體文 25.8 分 約占 48 %(分)    50 %(題) 2、3、4、5、6、7、8、12、13 16、22、23 11.5 題 (b:選擇題共 23 題,配分 54 分。藍字為單選題題號) 第 6 題題幹是語體文,選項是文言文,將其歸屬語體文。第 23 題五個選項,前二個 是文言文,後三個是語體文,該題依比例,1.2 分屬文言文,1.8 分屬語體文。今年試題 在題數與配分上皆符合大考中心的「101 課綱測驗內容命題原則」︰「文言文試題之比例 以 45% 至 65% 為原則」,而且極其少見的,今年文言文的配分高過語體文。只是這幾年 來,學測試題越來越有打破文言與語體界限的趨勢,例如今年的第 2 題考成語使用,選項 敘述是語體文,但核心關鍵卻是文言課文的重要詞語(如「尺寸千里」);第 6 題題幹

(4)

是楊喚〈花與果實〉,答案配陸機〈赴洛〉詩;第 7 題題幹是語體散文,選項則有「還君 明珠淚垂」;第 12、13 題題組引文是董橋〈說品味〉,選項配以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 記〉與《世說新語》的「詠絮之才」;第 17 題五個選項,每個皆以文言課文的詞語與白 話小說的詞語相比較,實在很難決定以上題目的歸類。但這樣的趨勢是值得稱許的,語文 能力的提升須融合古典運用於現代,傳統與現代本就一脈而下,考題能如此引導教學,是 真正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另外,選擇題的取材,課內、課外材料比例如表二: 表二 104 學測選擇題的取材,課內、課外材料比例 取材情形 題  號 比  例 課內選材 11、13、18、22 共 4 題占 17.4 %,計 10 分占 18.5 % 課外選材 3、4、5、6、7、8、9、10、 12、14、15、16、20、21 共 14 題占 60.9 % ,計 31 分占 57.4 % 合課內外 1、2、17、19、23 共 5 題占 21.7 % ,計 13 分占 24.1 % (b:藍字為單選題題號) 再檢視今年學測與課文有關的題目,其內容如表三︰ 表三 104 學測與課文有關的題目 題號 題目內容 配分 類別 課文篇名 1 「忻」慕不已 0.2 字音 蒲松齡〈勞山道士〉 1 「沂」水之濱 0.2 字音 〈論語選〉 1 「斫」木為琴 0.2 字音 劉基《郁離子•工之僑為琴》 1 「滄」海遺珠 0.2 字音 蘇軾〈赤壁賦〉 1 「戧」金彩盒 0.2 字音 曹雪芹〈劉姥姥〉 1 善擊「羯」鼓 0.2 字音 劉鶚〈明湖居聽書〉 1 「啐」一口痰 0.2 字音 吳敬梓〈范進中舉〉 2 尺寸千里 0.5 成語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 名山事業 0.5 成語 連橫〈臺灣通史序〉 2 敝帚千金 0.5 成語 曹丕《典論•論文》 11 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 0.5 文意 《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 11 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 0.5 文意 諸葛亮〈出師表〉 11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 之薄也 0.5 文意 左丘明〈燭之武退秦師〉 11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 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 可忽乎 0.5 文意 魏徵〈諫太宗十思疏〉

(5)

國文考科

題號 題目內容 配分 類別 課文篇名 13 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 0.5 文意 鄭愁予〈錯誤〉 13 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 條水草 0.5 文意 徐志摩〈再別康橋〉 13 月景尤不可言 0.5 文意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 13 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 可擬 0.5 文意 《世說新語•詠絮之才》 17 阡陌「交通」 0.3 詞意 陶淵明〈桃花源記〉 17 立人之「大節」 0.3 詞意 顧炎武〈廉恥〉 17 室僅「方丈」 0.3 詞意 歸有光〈項脊軒志〉 17 汝復「輕身」而昧大義 0.3 詞意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7 凌萬頃之「茫然」 0.3 詞意 蘇軾〈赤壁賦〉 18 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 橫無際涯 0.6 文意 范仲淹〈岳陽樓記〉 18 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 與石皆作藍靛色 0.6 文意 郁永河〈北投硫穴記〉 18 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 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0.6 文意 韓愈〈師說〉 18 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 0.6 文意 蒲松齡〈勞山道士〉 18 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 守之樂其樂也 0.6 文意 歐陽脩〈醉翁亭記〉 19 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 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 也 0.6 文意 〈孟子選〉 22 借用酒店小伙計的視角,側寫 孔乙己 0.6 文意 魯迅〈孔乙己〉 22 以主角的綽號為題,表達對傳 統文化喪失的焦慮 0.6 文意 魯迅〈孔乙己〉 22 孔乙己面對他人質問,滿口之 乎者也,可見他的博學 0.3 文意 魯迅〈孔乙己〉 22 以主角秦得參自述的口吻,道 出日本警察苛虐臺灣人民的真 實情況 0.3 文意 賴和〈一桿「稱仔」〉

(6)

題號 題目內容 配分 類別 課文篇名 22 秦得參不知巡警講場面話,仍 將青菜稱重,顯示他的憨直 0.3 文意 賴和〈一桿「稱仔」〉 22 將稱仔加上引號,彰顯法紀公 理蕩然無存的悲哀 0.3 文意 賴和〈一桿「稱仔」〉 22 作者均抱持「上醫醫國」的理 想 0.6 作者 魯迅〈孔乙己〉 賴和〈一桿「稱仔」〉 23 張氏(紅拂)熟視其面,一手 握髮 0.6 文意 杜光庭〈෮髯客傳〉 23 姨娘梳各式各樣的頭 0.6 文意 琦君〈髻〉 23 秀潔沒有回答,金發伯也沒有 繼續說下去 0.6 文意 洪醒夫〈散戲〉 今年學測與課文有關的題目,總計配分 16.8 分,占選擇題分數的 31.1 %,明顯高於 往年。涵蓋的課文,不分體裁、文白,高達三十二篇。更令人驚訝的是三十篇文言選文 中,總共考出二十一篇,其中固有只是測驗字音、字義者,但亦有須熟悉課文才好作答 的文意題。可以說今年的出題者比以往更為重視課本內容,而且誠意十足,在創新求變之 中,也展現固本、務實的一面。 在 101、103 年考過的〈孔乙己〉、〈髻〉、〈一桿「稱仔」〉與〈散戲〉,今年又 全部出現,而且配分空前的重。這四課是學測試卷中的熟面孔,未來必然還會展露風華, 建議所有的國文老師一定要另眼相看。 3 題目特色與取材偏向 就去年學測有一道關於諸子體裁的題目(語錄與專書),至於《論語》與《孟子》則 幾近完全消失。但今年的《論語》與《孟子》非常重要,第 10 題、第 19 題全部,以及第 18 題題幹,皆與「論孟」有關。而諸子類題目只剩第 21 題的一半,考《莊子》寓言 ── 不談思想,單說意象。學測題目取材方向很難料,總是讓人意外。「論孟」類題目要有難 度,一是讓熟悉的文句有所應用、聯繫、推衍,一是出現考生未曾見的文句。今年第 10 題的「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 子罕》),第 19 題選項出自《大學》、《中庸》,都是屬於因文句少見而增加難度的題 目。即便在舊課綱時代,《大學》、《中庸》也是放在高三下學期才教的,今年罕見的出 現在學測試卷中,其中又頗有生難字,無疑是不太恰當的。不知這是否是一風向球,預示 在未來,《四書》的所有內容都可能成為學測出題的課外材料。 另外,今年的題目特色頗可注意者為 ── 聯繫與對比。例如︰由《易經》的「天行 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聯繫《孟子》的「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第 10 題);由董橋〈說品味〉聯繫到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第 13 題);李白〈酬中都 小吏攜斗酒雙魚於逆旅見贈〉與杜甫〈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對列(第 20 題);

(7)

國文考科

《莊子•秋水》與劉向《說苑•談叢》並觀(第21題);〈孔乙己〉和〈一桿「稱仔」〉 並陳(第 22 題)。「聯繫」重在其「同」,「對比」強調的是「異」,今年從選擇題到 非選擇題都不斷看到這樣的特色呈現出來。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梅伊爾(Richard E. Mayer)認為閱讀理解基本上包含兩大歷程:一 是基本的閱讀理解歷程,二是高層的閱讀理解歷程。基本的閱讀理解歷程包含解碼認字、 字義觸接與語句整合三個部分。高層次的閱讀理解會涉及內容知識、策略知識與後設認知 知識的應用。內容知識意指閱讀者運用先前知識來了解文章的內容;策略知識指閱讀者利 用文章結構及推論來深入了解文章的內涵;後設認知知識的應用包含理解監控、自我查 核,以及為目標而閱讀。當題目素材有兩則以上,且選項多兩兩比較、對照時,其所考核 的,正是高層的閱讀理解歷程(見廖桂涓︰〈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國文科閱讀試題研究〉, 臺中教育大學語教系碩士論文,2010,頁 105)。一般我們只會知道屬於閱讀理解類的題 目在學測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高,卻較少去檢討題目的層次與成效。當閱讀理解已成為大考 選擇題主流時,我們實必須常常反省檢視,是否大量的閱讀理解類題目只是在考核認字、 字義與語句整合這些基本(低層)的閱讀理解歷程,而使得我們的學生也因而只會習於即 興的、靈光乍現式的片段閱讀,難以具備自我監控、查核與自發性的閱讀理解歷程。看到 今年的試題特色,無疑對未來是一個很好的改變契機。

非選擇題

今年學測的引導寫作,題目是「獨享」,正可以總領三道非選擇題︰穿越時空而來的 古代人物,因望月而翻攪心中的思緒,獨自百感交集,等待考生的摹擬。不假良史之辭, 不託飛馳之勢的古代作者,獨自在文字中傳情見意,使聲名流傳後世。而不以社會效應為 意的現代作家則倡言,文學是人對自身價值的確認,是作者自我滿足的需要。在確認與需 要之中,不也是一種獨享?最後則是書寫己身的獨享經驗,在身體與心靈,喧鬧與孤寂的 轉換中,尋求自己曾有的人生況味與智慧思考。 第一題是記敘假設與評說議論,第二題是擷取訊息、議論異同,第三題則可融抒情、 記敘與議論於一爐。三道題關涉事、理、情,面面俱到,出題者沒有獨沽一味。 1 看圖寫作 引漫畫出題雖令人感覺新鮮,只是內容應有發散式思考理解的可能,否則便會千人一 語,易寫而難佳。本題中來到現代的古人,其抬頭望月與低頭有所思的動作,還有附加的 內心旁白,呼之欲出的是寫〈靜夜思〉的李白形象。人物是誰尚不是最大重點,解題重點 在低頭與低頭所見之物。其所見應是手機一類的電子產品,作答者要是將其設想為另外的 物品,則將無法合理推衍圖中人物的作為,也容易遺落「穿越時空」這個設定條件。 想像古人使用電子產品之狀,及其衍生的問題,乍看雖覺有趣,但書寫方向其實並不 寬廣。本題實不易有突出表現,況且文字被限制在七行以內,既要設想情境,又想提出使 用電子產品的一些思考,並不好表現。

(8)

2 文章分析 將曹丕《典論•論文》與高行健〈文學的理由〉併看、對比,是今年學測「聯繫與對 比」的題目特色再一次展現。教學曹丕《典論•論文》,一般聚焦在「氣」論,本題重點 為︰書寫的目的是什麼?為何要書寫?是省思、剖析自我的很好材料。只是題目僅要求考 生闡釋、說明曹丕與高行健的看法和觀點,未能由他人而歸結於作答者對自身的省思,是 較為可惜的。 但兩文合觀的試題特色,無疑給以後的國文教學有很好的示範。透過不同觀點文章的 對列,將使我們的思考和體會更為深入。提供相近的文本對讀,一般都集中在抒情文的閱 讀,論說文方面則較不受重視,這應是未來課堂上師生可以共同多加經營的。 3 引導寫作 如果題目是「分享」,那就非常普通,是我們日日都在大聲提倡、都在做的。今天面 對「獨享」這樣的題目,卻令人突然有繁華落盡見真淳的平靜之感。是的,眾聲喧譁的時 代,當手機、臉書、Line大行其道,每個人每天不知會按下多少次「分享」,但越分享越 孤獨,越分享越貧乏,越分享彼此越疏遠。我們確實需要回來面對自我,讓心靈獨自好好 沉澱,這是無可取代的。《莊子•天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而不敖倪於萬物。不譴 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告訴我們要保持精神獨立,平和的看待萬事萬物,寵辱不驚, 不受世俗左右,身在紅塵之中,心遊天地之外,這樣就能獲得自由、自在。當精神能夠獨 立,進而使心靈充盈豐實,不就是最好的「獨享」? 本題不論是敘事、抒情或議論,都有很多的層面可以發揮。考題不八股,又能激發人 作深層的思考,是使人眼睛一亮的好題目。

結 語

近幾年來學測試題形式已經固定,每年可以討論的是取材與目標。本年幾無爭議題 目,取材大舉回歸課本,文言、白話的材料交融合用,高度重視文化教材,閱讀理解類題 目能考核高層的閱讀理解歷程,在在都使人激賞。唯題目的文字篇幅與問句的編製,建議 還可斟酌修改。 依考試領導教學的定律來看,今年的試題無疑會對往後的高中國文教學現場有不小的 引領作用。



(9)

國文考科

試題解析

試題解析



學測

學測



景美女高 涂釋仁 老師

國文考科

第壹部分:選擇題(占 54 分) 一、單選題(占 30 分) 說明: 第1題至第t題,每題有 4 個選項,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或最適當的選項, 請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答對者,得 2 分;答錯、未作答 或畫記多於一個選項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1  下列各組「 」內三個偏旁相同的字,讀音完全不同的選項是: A「忻」慕不已╱「沂」水之濱╱「斫」木為琴 B「滄」海遺珠╱氣味「嗆」鼻╱「戧」金彩盒 C善擊「羯」鼓╱斷碑殘「碣」╱佛家「偈」言 D多年「淬」煉╱「啐」一口痰╱窸「窣」作響 答 案 A 測驗目標 A2.字音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詳 解 A  「忻」慕不已︰ ㄒㄧㄣ。忻,喜悅,通「欣」。蒲松齡〈勞山道士〉︰ 「王竊忻慕,歸念遂息。」 「沂」水之濱︰ ㄧˊ。《論語•先進》︰「浴乎沂,風乎舞雩。」 「斫」木為琴︰ ㄓㄨㄛˊ。斫,用刀斧砍削。劉基《郁離子•工之僑 為琴》:「斫而為琴,弦而鼓之。」 B  「滄」海遺珠︰ ㄘㄤ。滄海,大海。蘇軾〈赤壁賦〉︰「寄蜉蝣於 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氣味「嗆」鼻︰ ㄑㄧㄤˋ。嗆鼻,煙氣或味道刺激鼻腔,使人感覺不 舒服。徐國能〈第九味〉注釋︰「沖:指嗆鼻的味 道。」 「戧」金彩盒︰ ㄑㄧㄤˋ。戧金,先在器物上刻劃出圖案花紋,然 後在刻痕中填上金色。曹雪芹〈劉姥姥〉︰「只 見幾個婆子手裡都捧著一色捏絲戧金五彩大盒子走 來。」 C  善擊「羯」鼓︰ ㄐㄧㄝˊ。羯鼓,樂器名,狀似小鼓,兩面蒙皮,均 可擊打。劉鶚〈明湖居聽書〉︰「忽羯鼓一聲,歌 喉遽發。」 斷碑殘「碣」︰ ㄐㄧㄝˊ。碣,刻有文字的圓形石碑,用以記載事蹟 或頌揚功德等。 佛家「偈」言︰ ㄐㄧˋ。偈,梵語音譯,義譯為頌,無韻。每偈由 四句構成。

(10)

D  多年「淬」煉︰ ㄘㄨㄟˋ。淬煉,又作「淬鍊」,鍛造時將燒紅的金 屬浸入水中。引申為磨鍊。 「啐」一口痰︰ ㄘㄨㄟˋ。啐,用力吐出。吳敬梓〈范進中舉〉︰ 「被胡屠戶一口啐在臉上,罵了一個狗血噴頭。」 窸「窣」作響︰ ㄙㄨˋ。窸窣,形容細碎而斷續的聲音。 評 析 四個選項共十二個單字,有七個出自三十篇文言選文,五個課外。來 自課外的單字並不難,加上正確選項中的單字全來自課文,故本題作 答容易。而考相近偏旁單字的讀音,為注音題的標準題型。 難 易 度 易 類 似 題 《文言文 30 篇大講堂》第 27 篇第 288 頁 《贏戰學測即時通》第四回第 125 頁第 1 題(104 改版成《學測主題週週練》) 2 下列文句「 」內成語的運用,正確的選項是: A 思螢為了準備朗讀比賽,常「念念有詞」地大聲誦讀課文,以提升臨場表現 效果 B 澤于登上101觀景臺後,發現遠處的景物盡收眼底,這才真正體會「尺寸千 里」的意涵 C 阿拓熱愛登山,不斷接受各種訓練,希望能早日完成他挑戰臺灣百岳的「名 山事業」 D 原本打算丟棄的舊掃帚,竟然有復古餐廳願意高價收購,讓暴哥喜呼果真是 「敝帚千金」 答 案 B 測驗目標 A4.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詳 解 A  念念有詞︰形容喃喃自語,語音低微。與題目後文的「大聲誦讀」 相牴觸。廖鴻基〈鬼頭刀〉注釋︰「咕噥:口中唸唸有詞,聲音小 而含糊不清。」 B  尺寸千里︰登高而望,千里的遠景,就像在尺寸之間。與題文的 「遠處的景物盡收眼底」之意相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遯隱。」 C  名山事業︰指不朽的著述。與爬山無關,故不合題文之「挑戰臺灣 百岳」。連橫〈臺灣通史序〉︰「則欲取金匱石室之書,以成風雨 名山之業。」 D  敝帚千金︰比喻東西雖不值錢,卻因為是自己的,仍覺得很珍貴。 與題文的「原本打算丟棄的舊掃帚」無關。曹丕《典論•論文》︰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11)

國文考科

評 析 四個成語中有三個出自三十篇文言選文,正確選項的成語為來自課文 者,本題作答相對較為容易。以語體文句化用古典成語,古為今用, 是使文言活化的途徑。 難 易 度 易 類 似 題 《文言文 30 篇大講堂測驗卷》第 2 回第 3 題 3  閱讀下文,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甲、 船頭破浪高仰,滾白浪花如千軍萬馬在船前□□□□,港口長堤若一道黑 線隱隱浮現浪緣。(廖鴻基〈鐵魚〉) 乙、 駭浪撞擊小徑邊的礁岩,轟隆隆的海震聲,淹沒了父子奔跑的驚恐脈搏, 驟雨狂下,浪沫□□□□,一切的一切,是颱風迅雷不及掩耳的,好似是 從島嶼海底倏地拔蔥的不發一丁點的警示的感覺。(夏曼•藍波安《天空 的眼睛》) 丙、 媽媽去世後,他(爸爸)言語更少,近乎沉默,正似從洶湧的巨流河沖 進了啞口海──臺灣極南端鵝鑾鼻燈塔左側,有小小一泓海灣,名為啞口 海,太平洋奔騰的波濤衝進此灣,彷彿□□□□,發不出怒濤的聲音。 (齊邦媛《巨流河》) A灰飛煙滅╱狂飛八方╱江河日下 B灰飛煙滅╱起伏有致╱銷聲匿跡 C崩裂坍塌╱起伏有致╱江河日下 D崩裂坍塌╱狂飛八方╱銷聲匿跡 答 案 D 測驗目標 A4.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詳 解 甲、 「滾白浪花如千軍萬馬」應是一路隨伴,故不宜接用完全消逝的 「灰飛煙滅」,而「崩裂坍塌」狀其湧動之景,較適宜。 乙、 「駭浪撞擊小徑邊的礁岩」,其「浪沫」應「狂飛八方」才符合 父子的「驚恐」之情。 丙、 從「沉默」、「啞口海」、「發不出怒濤的聲音」等文字,此處 接用「銷聲匿跡」較適宜。 注 釋 1 灰飛煙滅︰像灰、煙般的消逝,比喻完全消失殆盡。蘇軾〈念奴 嬌•赤壁懷古〉︰「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2崩裂坍塌︰猛然分裂,崩壞倒塌。 3狂飛八方︰向各方四射飛散。 4起伏有致︰上下浮沉有韻味。 5 江河日下︰江河之水,源於雪山,春夏冰雪溶則水盛,秋冬冰雪漸 凝,江河水則漸少。比喻情況日漸衰微,一天不如一天。 6 銷聲匿跡︰隱藏形跡,不公開出現。

(12)

評 析 四個選項有六個詞語,其中「灰飛煙滅」、「銷聲匿跡」、「江河日 下」都已是成語。既考成語與詞彙的理解能力,也考驗學生閱讀的功 力。 難 易 度 易 4  下列是一段武俠小說,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原來修練邪派內功的人,功力愈增,危機愈大,到了某一關頭, 甲、成了廢人         乙、重則斃命 丙、輕則半身不遂       丁、便要遭逢「走火入魔」之劫 不過,若能衝破此關,武功便可以有登峰造極的希望。 (梁羽生《冰河洗劍錄》第 52 回) A丙甲乙丁   B丙乙丁甲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答 案 C 測驗目標 A7.文法結構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詳 解 「丙、輕則半身不遂」應接以「甲、成了廢人」,二者應緊密相連。只 有AC兩選項符合。「丁、便要遭逢『走火入魔』之劫」是對輕重傷害 的總說,應置於前,故C選項正確。 評 析 重組題選項越多越難,103 年學測的重組題選項有五個,今年只有四個 選項,而且選項文字的邏輯關係十分清楚,故容易作答。但恐鑑別度 稍低。 難 易 度 易 5  某位老師向學生講述下文的用意,最可能是希望學生:   農民問教授:「一個聾啞人到五金行買釘子,他先把左手的兩個指頭放在 桌上,然後用右手做鎚釘的樣子。店員拿出鎚子,他搖搖頭,用右手指了指左 手的兩個指頭;店員拿出釘子,他點點頭。這時,一個盲人走進來。先生,請 您想一下,他會如何買到一把剪刀?」教授從容答道:「簡單。他只要伸出兩 個指頭,模仿剪刀的樣子就可以了。」農民笑起來:「先生,他不需要這樣, 盲人是會說話的。」 (改寫自郭亞維《哈佛校訓給大學生的 24 個啟示》) A勿受既有認知限制 B莫因專業蒙蔽真相 C審慎辨析言語歧義 D勇於質疑權威觀點

(13)

國文考科

答 案 A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當思緒落入既有範圍時,也會用同一標準來思考後來者,而一時沒發 覺情況條件已改變。故是「認知限制」問題。 評 析 故事有趣,有腦筋急轉彎的效果,但也引人深思。選項敘述清楚,容 易分辨,沒有爭議。 難 易 度 易 6 依據詩意,作者感到被「嚙咬」、「絞傷」的原因,最可能是:   花是無聲的音樂╱果實是最動人的書籍╱當它們在春天演奏,秋天出版╱ 我的日子被時計的齒輪╱給無情地嚙咬,絞傷╱庭中便飛散著我的心的碎片╱ 階下就響起我的一片嘆息 (楊喚〈花與果實〉) A吾謀適不用,勿謂知音稀 B歲月一何易,寒暑忽已革 C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D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答 案 B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題幹:合「春」與「秋」為一年,此指時光。「時計的齒輪」指時 鐘、手錶。所謂「我的日子被時計的齒輪╱給無情地嚙咬,絞傷」, 即在表達對時間無情消逝的悔恨。 A  出自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乃安慰友朋勿以落第為念,只是 志向一時不得伸展而已。 B  出自陸機〈赴洛〉。對歲月易逝興發感慨。 C  出自李清照〈一剪梅〉。句中「相思」之意已明。 D  出自柳永〈八聲甘州〉。句中「望故鄉」、「歸思」之意已明。 評 析 題目引文是新詩,選項文字是古詩詞,古今對列,題目頗有巧思。 選項中的關鍵字十分明顯,容易作出正確判別。 難 易 度 易 類 似 題 C《悅讀文學史•下》第 38 講第 96 頁

(14)

7  閱讀下文,選出最符合作者想法的選項:   生活開始變得簡單:簡單地吃,簡單地睡,簡單地面對人生中一切的複雜 繁瑣……非常規律。因為沒有驚喜,也無須想像在行事曆之外,還有什麼事 情會來破壞已經安排好的一切。但總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場景,像是餐桌上的一 對咖啡杯,沙發上隨意擺放的一雙靠枕,在不經意之間,引起我無窮無盡的想 像。真要說還有什麼值得我期待的,大概也就是將一張張日曆撕下的過程,因 為那提醒了我,別離的苦澀終會換來甜美的報償。 A人生從來多憾,還君明珠淚垂   B別後思君之甚,欣信相逢有期 C春盡絮飛不留,隨風吹落誰家   D愛情猶如春夢,醒來方知是空 答 案 B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題幹:「生活開始變得簡單」,日子開始有變得單調。「餐桌上的 『一對』咖啡杯,沙發上隨意擺放的『一雙』靠枕」,可知是兩人 共同的生活。「值得我期待的」、「別離的苦澀終會換來甜美的報 償」,知目前是別離狀態,正期盼重聚,而且重聚有期。 A  「還君明珠淚垂」,遺憾相逢不是未嫁時。 B  「別後思君」、「相逢有期」,與題幹引文之意相合。 C  借喻女子嫁作人婦。劉禹錫〈楊柳枝〉︰「輕盈裊娜占年華,舞榭 妝樓處處遮。春盡絮飛留不得,隨風好去落誰家?」 D  「春夢是空」,則對愛情已不復有期待。 評 析 題目引文是語體文,選項文字則文白夾雜。其中「還君明珠淚垂」、 「春盡絮飛,隨風吹落」,須從古典意象入手,方能正確掌握意思。 這是新詩文有舊情趣的又一次表現。 難 易 度 難 8 閱讀下文,關於寶釵的回答,最可能是希望王夫人: A追查金釧兒真正的死因 B勇於認錯以免良心不安 原是前兒他(金釧兒)把 我一件東西弄壞了,我一 時生氣,打了他幾下,攆 了他下去。我只說氣他兩 天,還叫他上來,誰知他 這 麼 氣 性 大 , 就 投 井 死 了。豈不是我的罪過。 姨娘是慈善人,固然這麼想。據 我看來,他並不是賭氣投井。多 半他下去住著,或是在井跟前憨 頑,失了腳掉下去的。他在上頭 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 各處去頑頑逛逛,豈有這樣大氣 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 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

(15)

國文考科

答 案 C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王夫人原已有卸責之意,寶釵順承其意,說金釧兒在園中遊逛,走路 不小心跌倒而掉入井中。又退一步說,若真是賭氣投井,這脾氣也太 壞,殊不足惜。總在讓王夫人不要將金釧兒的死放在心上。 注 釋 1攆︰音ㄋㄧㄢˇ,驅逐、趕走。 2氣性︰指容易生氣或生氣後一時不易消除的脾氣。 3 憨頑︰憨厚頑皮。《紅樓夢》第三回:「小名就喚寶玉,雖極憨 頑,說在姊妹情中極好的。」 4失腳︰走路不小心而跌倒。 5拘束︰不自由、不自在。 6頑頑︰玩賞。頑,通「玩」。 7大氣︰大怒。 評 析 答案無爭議。本題考驗學生理解小說文意的功力,平時閱讀文本若常 細究微細處,便會容易作答。遇到「憨頑」、「大氣」這一類不熟悉 的詞彙,要會先跳過,從上下文掌握其大意即可。 難 易 度 易 9 依甲、乙二詩的祝賀內容,分別選用相應的題辭,最恰當的選項是: 甲、三代冠裳應接武,百年琴瑟喜同幃。今朝福曜潘門燦,戲舞堂前著彩衣。 乙、榮遷指日向南行,福曜遙臨萬里程。民已馨香生佛事,公應此地不忘情。 A天賜遐齡╱大展鴻猷 B天賜遐齡╱里仁為美 C昌大門楣╱大展鴻猷 D昌大門楣╱里仁為美 答 案 A 測驗目標 C2.認識重要國學及文化常識 詳 解 甲、 「三代冠裳」,指家族的官宦傳統。「百年琴瑟」,指老年夫妻 恩愛相處多年。「彩衣娛戲」,指老年孝子於父母跟前盡孝。 三個意思中有兩個指涉老年,知此聯旨意在此,故選「天賜遐 齡」。 乙、 從「榮遷」、「萬里程」,可知是官員遷調。叮囑主人翁勿忘人 民馨香祝禱之誠,則知其為政頗有建樹,故選「大展鴻猷」。 譯 注 甲、 父祖三代以來的官宦傳統與事業應再承繼下去,主人翁夫妻多年 來琴瑟和鳴,歡喜同在。今朝福星高照潘家,門庭光輝耀眼,高 齡的主人翁還能在堂前穿著彩衣娛樂高壽的父母呢!

(16)

  1冠裳︰官宦士紳或官職。   2接武︰步履相接,有繼承之意。類似詞語有︰接踵、踵武。   3琴瑟︰彈奏琴瑟,後比喻夫婦間感情和諧。   4幃︰帷帳。此指張掛帷幔的內室。   5彩衣︰古有老萊子彩衣娛親故事,後以此指孝養父母。 乙、 獲得榮調的你即日就要往南方出發,遙遙的萬里路程中,自會有 福星一路相隨照臨。此地受你照顧的百姓請來僧尼誦經拜懺,心 誠意切的為你祝禱,你應該不會忘記此地人民對你的謝意與不捨 之情。   1指日︰即日。   2馨香︰祝禱時心誠意切。   3生佛事︰指僧尼等所作誦經祈禱、拜懺禮佛等事。 評 析 本年唯一應用文題。題目暗藏陷阱,只看到「福曜潘門燦」的學生, 會錯選「昌大門楣」。「接武」、「同幃」、「彩衣」、「馨香」等 詞語,皆不易理解,對學生的判讀是頗大的挑戰。 難 易 度 難 0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強調剛健進取的精神。下列文句,最符合此種 精神的選項是: A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B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則進,亂則退 C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 D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 答 案 C 測驗目標 C1.認識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詳 解 題幹引文出自《易•乾•象辭》,意謂「自己努力向上,永不停息」。 A 出自《詩經•小雅•小旻》,旨在小心謹慎。 B 出自《孟子•公孫丑》下,旨在堅守原則,慎擇行止之處。 C  出自《孟子•離婁》下,旨在學須有本,當循序而進。其中「不舍 晝夜」、「盈科而進」與題幹意思相近。 D  出自《論語•子罕》,旨在提示進學之階層,志學者亦當本此擇友 取益。

(17)

國文考科

語 譯 題幹引文︰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剛毅堅卓, 奮發圖強,永不停息。 A 小心謹慎,有如面臨深淵,腳踏薄冰。 B  不是與自己理想相合的國君就不事奉,不符合自己理想的百姓,就 不治理使喚。天下有道,政治上軌道,就出來做官;天下混亂無 道,就辭官隱居。 C  有本源的泉水不斷湧出來,日夜不停的奔流,一定要流滿坎坑才會 繼續前進,一直流至大海。 D  可以和他共同向學的人,未必能和他共同向道;可以和他共同向道 的人,未必能和他一起堅守道而不退返;可以和他堅守道而不退返 的人,未必能和他一起權衡輕重。 評 析 四個選項各有主旨。前三個選項學生較為熟悉,D選項一般不會教, 為本題最難者,還好不是正確選項。出較少見的文化教材文句,之前 很少有。 難 易 度 難 q  下列關於人物言語或行為的分析,錯誤的選項是︰ A 馮諼詐稱孟嘗君之命,「以責賜諸民,因燒其券」,反映出道義重於私利的 政治觀點 B 諸葛亮建議後主要「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是希望後主能諮諏善道, 察納雅言 C 燭之武勸秦伯「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提醒他不要用自己 的薄情寡義來襯托鄰國國君的仁厚寬容 D 魏徵諫太宗「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車朽索,其可 忽乎」,強調民心向背對主政者的重要 答 案 C 測驗目標 B4.認識重要作品的內涵與價值 詳 解 A  出自《戰國策•馮諼客孟嘗君》。馮諼燒券以買義,雖使孟嘗君失 利,卻得到人民的擁戴。故知本選項之「反映出道義重於私利的政 治觀點」,敘述正確。 B  出自諸葛亮〈出師表〉。引文之意為「擴大自己的見聞,廣泛地聽 取意見,以發揚光大先帝的遺德」,故知本選項之「希望後主能諮 諏善道,察納雅言」,敘述正確。 C  出自《左傳•燭之武退秦師》。引文之意為「何必消滅鄭國來擴張 晉國的疆域呢?晉國國力增強了,秦國的國力也就削弱了」,故知 本選項之「用自己的薄情寡義來襯托鄰國國君的仁厚寬容」,所述 錯誤。

(18)

D  出自魏徵〈諫太宗十思疏〉。引文之意為「可怕的不是民怨的大 小,而是民心的背離,就好比水可以承載舟船也可以翻覆舟船一 樣,所以應該特別謹慎,就像用腐朽的繩索來駕馭飛奔的馬車,怎 能疏忽呢」,故知本選項之「強調民心向背對主政者的重要」,敘 述正確。 評 析 考三十篇文言選文之重要文句的文意,回歸基本,既平實又務實。 難 易 度 易 類 似 題 《文言文 30 篇大講堂試題本》第 9 篇第 44 頁第 8 題 w、e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w、e題。   著名建築家梁思成在香山途中,發現杏子口山溝南北兩崖上的三座小小佛龕, 幾塊青石板經歷了七百多年風霜,石雕的南宋風神依稀可辨,說是「雖然很小,卻 頂著一種超然的莊嚴,鑲在碧澄澄的天空裡,給辛苦的行人一種神祕的快感和美 感。」建築家有這樣的領會,梁思成名之為「建築意」。   「意」,不太容易言傳,等於品味、癖好之微妙,總是孕含一點「趣」的神 韻,屬於純主觀的愛惡,玄虛不可方物,如聲色之醉人,幾乎不能理喻。袁宏道所 謂「世人所難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 者不能下一語,惟會心者知之」。這是對的。但是,袁中郎笑人慕趣之名,求趣之 似,辨說書畫、涉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虛、脫跡塵俗以為遠,說這些都是趣之皮 毛,未免犯了知識勢利的弊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學問者淺,一心追求高 級文化之神情旨趣,恐怕變得有身如桎,有心如棘,入理愈深,去趣愈遠。這一 層,蘇珊•桑達看得比較通透,她標舉俗中求雅的享樂主義也是「高品味」,「有 品味有修養的人從此得以開懷,不必日夜為杞憂所累。」琴棋書畫的最高境界講究 能收能放,與此同理。   品味跟精神境界當然分不開,可惜庸俗商業社會中把人的道德操守和文化修養 都化成「交換價值」,視之如同「成品」,只認標籤不認內涵,品味從此去「品」 何止千里!懂得看破功利社會怪現象而發出會心微笑的人,才能洞識「現代品味」 的真諦,才可以在交換價值市場上立足且自得其趣。在這樣精緻的按鈕時代裡,沒 有這一點品味的人注定寂寞。 (改寫自董橋〈說品味〉) w 依據文意,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A梁思成所謂「建築意」,是指建築文物因歷經歲月風霜而呈現的斑駁痕跡 B蘇珊•桑達提出「高品味」,意在諷刺現代人往往付出高價追求庸俗享樂 C掌握道德操守和文化修養之間的「交換價值」,才能在現代社會自得其趣 D能超越功利角度享受美感經驗,方能在精緻的按鈕時代裡培養「現代品味」

(19)

國文考科

答 案 D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A  梁思成名之為「建築意」者,乃是「頂著一種超然的莊嚴,鑲在碧 澄澄的天空裡,給辛苦的行人一種神祕的快感和美感」,此與本項 之「建築文物因歷經歲月風霜而呈現的斑駁痕跡」無涉。 B  蘇珊•桑達標舉「俗中求雅的享樂主義」也是「高品味」,與本項 之「付出高價追求庸俗享樂」無關。 C  引文「懂得看破功利社會怪現象的人,才能洞識現代品味的真諦, 才可以在交換價值市場上立足且自得其趣」,與本項之「掌握道德 操守和文化修養之間的交換價值」,意思相反。 D  引文「懂得看破功利社會怪現象」即本項「能超越功利角度」之 意。「自得其趣」即本項之「享受美感經驗」。「在這樣精緻的按 鈕時代裡,沒有這一點品味的人注定寂寞」,與本項「在精緻的按 鈕時代裡培養現代品味」之意義相合。 評 析 細檢題目引文即可得出正確選項,答案無爭議。能測出學生的閱讀功 力。 難 易 度 易 類 似 題 題組選文:《閱讀全面啟動》第 142 頁董橋〈說品味〉 e  下列敘述,與文中論「趣」觀點最相符的選項是: A 鄭愁予〈錯誤〉:「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擅寫自然景物,是「夫 趣,得之自然者深」的表現 B 徐志摩〈再別康橋〉:「在康河的柔波裡,我甘心做一條水草」,表達濃烈 的主觀愛好,屬於「趣之皮毛」 C 袁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認為「月景尤不可言」,乃因月景之美「孕含一 點『趣』的神韻」,「惟會心者知之」 D 《世說新語》中「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的二句問答,雙 方皆欲以此明辨事理,因而「去趣愈遠」 答 案 C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A  以「東風」喻情人,以「柳絮不飛」暗示思婦堅定專一的內心,並 非聚焦於自然景物,故不能說「擅寫」,亦非「得之自然者深」所 能概括。 B  徐志摩以康河中的青荇、水草,抒發對康橋無限眷戀之情。題目引 文所謂「趣之皮毛」,乃「辨說書畫、涉獵古董以為清,寄意玄 虛、脫跡塵俗以為遠」,有「知識勢利的弊病」者。兩者無關。

(20)

C  袁宏道的「月景尤不可言」,即題目引文的「趣如山上之色、水中 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態,雖善說者不能下一語,惟會心者知 之」,引文作者亦謂「這是對的」,其中有「趣的神韻」在。 D  「白雪紛紛何所似」頗有美感,深有「趣」味;「撒鹽空中差可 擬」顯明事理,確實離「趣」較遠。說者雙方思惟不同,並非「皆 欲以此明辨事理」。 評 析 將課外素材結合課本選文出題,而且一次出現四課,頗具巧思。如果 對課文不精熟,亦難以作答。D選項用《世說新語》的「詠絮之才」 內容出題,其敘述方式似以為所有考生皆在課本中讀過此則。但有出 版社的〈世說新語選〉課文並沒有選錄這一則,對沒有讀過的考生而 言,可能增加答題困難。 難 易 度 難 r、t為題組 閱讀下文,回答r、t題。   人情狙詐,無過於京師。余□買羅小華墨十六鋌,漆匣黯敝,真舊物也。試 之,乃摶泥而染以黑色,其上白霜,亦盦於溼地所生。又丁卯鄉試,在小寓買燭, 爇之不燃,乃泥質而冪以羊脂。又燈下有唱賣爐鴨者,從兄萬周買之。乃盡食其 肉,而完其全骨,內傅以泥,外糊以紙,染為炙䑚之色,塗以油,□兩掌頭頸為 真。又奴子趙平以二千錢買得皮靴,甚自喜。一日驟雨,著以出,徒 跣而歸,□靿則烏油高麗紙揉作皺紋,底則糊黏敗絮,緣之以布。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 r 依據文意,選出依序最適合填入□內的選項: A初╱果╱蓋 B初╱惟╱殆 C嘗╱果╱殆 D嘗╱惟╱蓋 答 案 D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1  「余□買羅小華墨十六鋌」,講過去的經驗,故用「嘗」。若用 「初」,則似之後還有買,不通。 2  「□兩掌頭頸為真」,全部都是假的,只剩這幾處是真的,故用 「惟」。若用「果」,有本來就知道之意,不通。 3  「□靿則烏油高麗紙揉作皺紋」,解釋原因,故用「蓋」表示原因 或理由。若用「殆」,意為「幾乎」,其意不通。 盦:覆蓋 爇:燒 靿:靴筒

(21)

國文考科

語 譯 人心的狡猾奸詐,沒有比京城人更厲害的。我曾在京城買了十六錠明 代羅小華所製的墨條,裝墨的漆盒又黑又舊,看起來真是前朝舊物。 拿來試磨,發現竟是以泥土捏成團後,將外面染成黑色的假墨。上面 的白霜(看似珍貴材料),也是將假墨覆蓋在潮溼的泥地上所生出來 的。又曾在丁卯年參加鄉試時,在小客店裡買了些蠟燭,怎麼燒也點 不著,原來竟是以泥巴為質地,外面塗了一層羊油做的。又有一次, 有人在燈下叫賣爐烤的鴨子,堂兄萬周買了一隻。打開一看,原來整 隻鴨子肉都被人吃光,只剩一副完整的骨架,裡面用泥土塗滿,外面 糊上紙,染成薰烤過的顏色,再塗上油。只有兩個鴨掌和鴨頭、鴨頸 是真的。又有一次,我的奴僕趙平用兩千錢買到一雙皮靴,十分高 興。一天下暴雨,他穿著皮靴出去,結果徒步赤腳回來。原來靴筒是 用染得黑而光潤的高麗紙搓揉出皺紋做成的,靴底則是以破棉絮糊成 的,外緣再包上層布。 注 釋 1鋌:音ㄉㄧㄥˋ,通「錠」。 2盦:音ㄢ。 3爇:音ㄖㄨㄛˋ。 4冪:音ㄇㄧˋ,覆蓋、塗。 5從兄:堂兄。從,音ㄗㄨㄥˋ。 6傅:音ㄈㄨˋ,塗搽。 7炙ਔ:薰烤。ਔ,音ㄅㄛˊ。 8徒跣:徒步赤腳。跣,音ㄒㄧㄢˇ。 9靿:音ㄧㄠˋ。 0烏油:黑而光潤。 q高麗紙:用綿繭或桑皮製造的白色棉紙,質地堅韌。 評 析 結合現今黑心食品的主題,符合潮流。本題所考填空的字,有異於往 年著重在動詞一類的實詞,而是非句子主成分的副詞或連詞。學生須 得更細究上下文意思,否則難以作答。 難 易 度 難 t 下列與文中「黑心商品」相關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是: A賣家藉舊盒及白霜將墨偽成古物 B買主吃完鴨肉才發現鴨骨為泥製 C商人先藉真品取信以利銷售贗品 D購買者皆因一時貪圖廉價而受騙

(22)

答 案 A 測驗目標 A8.作品的閱讀與理解 詳 解 D故事中有提到奴僕趙平買靴的金額,他買了之後「甚自喜」,應是 價廉。其他買墨、買燭、買鴨,皆無提及因為價廉而成交,故本選項 謂「購買者皆因一時貪圖廉價而受騙」,是不正確的。 評 析 D較有誘答性,易因考生的主觀印象 ── 買假貨都因貪小便宜,而錯 答。題目引文中的「白霜」為假物,故A選項所述之「白霜」實應加 一「假」字。 難 易 度 易 二、多選題(占 24 分) 說明: 第y題至第d題,每題有 5 個選項,其中至少有一個是正確的選項,請將正 確選項畫記在答案卡之「選擇題答案區」。各題之選項獨立判定,所有選 項均答對者,得 3 分;答錯 1 個選項者,得 1.8 分;答錯 2 個選項者,得 0.6 分;答錯多於 2 個選項或所有選項均未作答者,該題以零分計算。 y  下列文句,完全沒有錯別字的選項是: A韋德結婚後在鄉間買了一棟舊屋,重新整修裝潢,成為幸福新居 B強震中倖免於難的家妮,感謝幸運之神的眷顧,讓她可逃過一劫 C曾有幾年,颱風接二連三地侵襲臺灣,導致作物歉收,農民苦不堪言 D因為惡疾纏身,他們的苦戀終究無法修成正果,徒留刻苦銘心的回憶 E憑著堅強意志與不斷努力,書豪終於從沒沒無聞的候補球員變成球隊中堅 答 案 ABCE 測驗目標 A1.字形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詳 解 D 刻「苦」銘心→骨。 評 析 本題為歷來字形試題中,須挑出的錯字最少的一題。因為能挑到的錯 字少到只有一個,反而增加其他選項的誘答力,讓考生心生答案不 可能如此少的疑惑,而增加了誤答的可能。總計本題的考點有︰A裝 潢。B倖免、眷顧、逃過一劫。C侵襲、歉收、苦不堪言。D惡疾纏 身、徒留、刻「苦」銘心。E沒沒無聞、候補、中堅。缺點為A選項 的考點太少,應增加至與其他選項等齊的三個。 難 易 度 易

(23)

國文考科

u  下列各組「 」內詞語,前後意義相同的選項是: A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賈赦「交通」外官,依勢凌弱 B 廉、恥,立人之「大節」╱沈鍊每日間與地方人等,講論忠孝「大節」及古 來忠臣義士的故事 C 室僅「方丈」,可容一人居╱寺中若有此祕徑地道,敝寺「方丈」事先自會 知照各派首領,怎能容這些邪魔外道從容脫身 D 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要短見!此非娘子自肯失 身,這是所遭不幸,娘子立志自明,今若「輕身」一死,有許多不便 E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看守兵役,見多九公不是本處打扮,有 幾個飛忙去請通使,一面預備車馬,將多九公送至迎賓館。唐敖「茫然」不 解,只好跟在後面 答 案 BD 測驗目標 A4.詞語、成語意義的辨識與應用能力 詳 解 A  阡陌「交通」︰縱橫交錯。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賈赦「交通」外官︰勾結串通。出自曹雪芹《紅樓夢》。 B  立人之「大節」︰重要節操。出自顧炎武〈廉恥〉╱ 忠孝「大節」︰重要節操。出自馮夢龍《喻世明言》。 C  室僅「方丈」︰面積一丈見方。出自歸有光〈項脊軒志〉╱ 敝寺「方丈」︰僧寺的住持。出自金庸《笑傲江湖》。 D  「輕身」而昧大義︰不顧生命。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今若「輕身」一死︰不顧生命。出自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 E  凌萬頃之「茫然」︰煙波浩渺。出自蘇軾〈赤壁賦〉╱ 唐敖「茫然」不解︰無所知的樣子。出自李汝珍《鏡花緣》。 評 析 五個選項有十條素材,每項前者皆出自三十篇文言選文,後者皆來自 小說,安排精巧。詞語意義因文句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思,本題既考 詞意,也考閱讀能力。 難 易 度 易 類 似 題 E《悅讀文學史•下》第 34 講第 50 頁 《贏戰學測即時通》第一回第 99 頁第 9 題(104 改版成《學測主題週週練》)

(24)

i  《論語》:「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 乎?」句中畫底線處描述、解說「三省吾身」的內容。下列畫底線的文句,是 對其前面的文句(未畫底線者)進行「描述、解說」的選項是: A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 B復越峻ґ五六,值大溪。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皆作藍靛色 C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 D一道士坐蒲團上,素髮垂領,而神觀爽邁。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 E 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答 案 ABC 測驗目標 B5.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詳 解 A  出自范仲淹〈岳陽樓記〉。「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 涯」是對「洞庭一湖」的描述。 B  出自郁永河〈北投硫穴記〉。「溪廣四五丈,水潺潺巉石間,與石 皆作藍靛色」是對「大溪」的描述。 C  出自韓愈〈師說〉。「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 徒,其賢不及孔子」是對「聖人無常師」的描述。 D  出自蒲松齡〈勞山道士〉。「叩而與語,理甚玄妙。請師之」是看 到道士的後續行為,為另一獨立敘述。「素髮垂領,神觀爽邁」是 對坐蒲團上之道士的描述。而「理甚玄妙」則是對「叩而與語」的 描述。此處應作兩小段看。 E  出自歐陽脩〈醉翁亭記〉。禽鳥、眾人、太守,三者逐步推衍,層 層烘托,並非是以後者解說或描述前者。 評 析 選項出自三十篇文言選文,學生須對課文文意有詳細理解,方能正確 解答。D選項誘答力高。 難 易 度 難 o  下列敘述,旨在說明因執政者施政未當,致使百姓陷入困境的選項是: A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B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 C壞宮室以為汙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 D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 E 日省月試,既஭稱事,所以勸百工也;送往迎來,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遠 人也

(25)

國文考科

答 案 BC 測驗目標 C1.認識重要學術思想的形成、內涵、特質及影響 詳 解 A  出自《孟子•離婁》下。臣下會如何對待君王,端視君王如何對待 臣下。而且所言是「臣」,此皆與「百姓陷入困境」之意無關。 B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民有飢色」、「野有餓莩」、「食 人」,皆與「百姓陷入困境」有關。 C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民無所安息」、「民不得衣食」,皆 與「百姓陷入困境」有關。 D  出自《大學》。「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所言為道德修養一 事,與「百姓陷入困境」之意無關。 E  出自《中庸》。主政者如何「勸百工」、「柔遠人」,與「百姓陷 入困境」之意無關。 譯 注 A  君主看待臣下如同泥土草芥,臣下就會看待君主如同仇人。 B  廚房裡堆有肥肉,馬廄裡有養得壯碩的肥馬;外頭的百姓卻面黃肌 瘦,郊野有餓死的屍體,這就像君王率領野獸在吃人啊! C  毀壞民房開挖成深池,使人民無處安身;廢棄農田改作園林,使人 民因不能生產而衣食無著。 D  那些沒有道德的小人,在閒居獨處的時候,無論什麼壞事都做得出 來。當他們見到有道德的君子後,則會閉藏其不善之事,想要掩蓋 他們所做的壞事,而裝出似乎做過好事之狀,設法顯示自己是有美 德的。(1厭然:閉藏其不善之事。2揜:音ㄧㄢˇ,掩蓋。) E  每天每月進行考核,按勞作成效付給薪酬,這是為了使工匠勤勉; 來時歡迎,去時歡送,嘉美有善行的人,矜憫有困難的人加以救 濟,這是為了懷柔安撫遠方的人。(既஭:給養薪酬。既,音ㄒㄧˋ, 通「餼」。) 評 析 前 三 選 項 為 常 見 材 料 , 判 別 不 難 。 D 出 自 《 大 學 》 , E 出 自 《 中 庸》,實是前所未見。材料已不熟悉,更加上文字有難度,學生判讀 應頗困難。即使是舊課綱時期,《大學》與《中庸》都是在第六冊上 的,出題者似乎沒有考慮到。 難 易 度 難 類 似 題 《贏戰學測即時通》第八回第 167 頁第 21 題(104 改版成《學測主題週週練》)

(26)

p  閱讀下列二詩,選出寫作特色分析正確的選項: 甲、 意氣相傾兩相顧,斗酒雙魚表情素。雙鰓呀呷鰭鬣張,蹳剌銀盤欲飛去。 呼兒拂几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為君下箸一餐飽,醉著金鞍上馬歸。 (李白〈酬中都小吏攜斗酒雙魚於逆旅見贈〉) 乙、 姜侯設鱠當嚴冬,昨日今日皆天風。河凍未漁不易得,鑿冰恐侵河伯宮。 饔人受魚鮫人手,洗魚磨刀魚眼紅。無聲細下飛碎雪,有骨已剁胔春蔥。 (杜甫〈閿鄉姜七少府設鱠戲贈長歌〉) A二詩述及鮮魚料理過程,皆呈現刀工的俐落細膩 B二詩皆運用視覺意象「雪」,凸顯魚肉的纖細瑩白 C甲詩以「雙鰓呀呷鰭鬣張」、「蹳剌銀盤」等動態描寫,呈現活魚的生鮮 D乙詩以「當嚴冬」、「河凍未漁不易得」等敘述,強調主人設餐宴的用心 E二詩分以「欲飛去」與「有骨已剁」,形容飄然欲仙、蝕骨銷魂的美食享受 答 案 ABCD 測驗目標 B5.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詳 解 A  甲詩的「霜刃揮」、「紅肌花落白雪霏」,與乙詩的「無聲細下飛 碎雪」,皆呈現刀工的俐落細膩。 B  甲詩的「白雪霏」與乙詩的「飛碎雪」,皆凸顯魚肉的纖細瑩白。 C  甲詩的「呀呷」是魚鰓開合,「鰭鬣張」是魚鰭張開,「蹳剌」是 魚尾拍擊聲,皆屬動態描寫,並以此呈現活魚的生鮮。 D  嚴冬河凍,不易得魚卻還能有魚,故能顯現主人設宴的用心。 E  甲詩的「欲飛去」指鮮魚,乙詩的「有骨已剁」指料理魚,與「飄 然欲仙、蝕骨銷魂的美食享受」無關。 譯 注 甲、 我們兩人意氣相投,互相顧惜,你帶來一斗酒和兩條魚以表情 意。那魚雙鰓開合,魚鰭張開,魚尾拍擊發出蹳剌聲,彷彿就要 從銀盤中飛跳走。趕快喚來僮僕擦淨几案,揮動閃亮的利刃宰 魚,剖開的魚肉,紅的如花落,白的似雪飛。我為了你的情意放 懷下箸飽餐一頓,吃足了酒,蹬上馬鞍,醉醺醺的歸去。   1 呀呷:音ㄒㄧㄚ ㄒㄧㄚˊ,吞吐開合貌,形容魚的兩鰓開合狀。   2鰭鬣:魚的背鰭為鰭,胸鰭為鬣。鬣,音ㄌㄧㄝˋ。   3蹳剌:音ㄅㄛ ㄌㄚˋ,魚尾拍擊聲。   4几:桌案。   5霜刃:閃亮的利刃。   6白雪:謂剖開的魚肉,白者如雪。   7著:登。   8中都︰唐代郡名,治所即今山東省汶上縣。 胔春蔥:去骨留肉而雜以春蔥

(27)

國文考科

乙、 姜縣尉在嚴寒的隆冬時節擺設鮮魚宴席請我去,從昨天到今天大 風颳不停。因為河水結凍一般漁夫已不打魚,所以這魚並不容易 捕得,鑿開冰層以捕魚恐怕已侵擾了河伯的府邸。廚師從漁夫手 上接過了魚,就清洗魚身,磨刀殺魚,看那魚眼紅豔豔就知道這 魚是多麼新鮮。廚師的刀工精湛,細切魚肉毫無聲息,切開的魚 肉白嫩得彷彿天上飄撒的雪花,魚骨頭已剁開拋去,只留魚肉雜 以春蔥烹煮。   1鱠:細切的魚肉。   2天風:大風。   3河凍未漁:河水結凍一般漁夫已不打魚。一作「河凍取魚」。   4河伯:傳說中的河神,姓馮名夷,浴於河中溺死,遂為河伯。   5饔人:廚師。饔,音ㄩㄥ。   6鮫人:此指漁夫。鮫,音ㄐㄧㄠ。   7魚眼紅:魚鮮則眼紅。   8無聲細下:形容刀工精湛。   9碎雪:喻魚肉之白嫩。碎,一作「素」。   0胔:音ㄗˋ。   q閿鄉:唐縣名,在今河南省靈寶縣西北。閿,音ㄨㄣˊ。   w少府:縣尉的別稱。 評 析 題目引詩單字多且難,學生對詩意不易完全掌握,而且兩首詩一併 考,其難度實超越指考的水準。還好選項以詩中的難生字出題者不 多。 難 易 度 難 a  閱讀下列二則寓言,選出敘述正確的選項: 甲、 夫鵷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 非醴泉不飲。於是鴟得腐鼠,鵷鶵過之,仰而視之曰: 「嚇!」 (《莊子•秋水》) 乙、 梟逢鳩。鳩曰:「子將安之?」梟曰:「我將東徙。」鳩 曰:「何故?」梟曰:「鄉人皆惡我鳴,以故東徙。」鳩 曰:「子能更鳴可矣,不能更鳴,東徙猶惡子之聲。」 (劉向《說苑•談叢》) A甲用南海、北海、梧桐、練實、醴泉等意象來襯寫鵷鶵的襟懷和堅持 B乙的梟將東徙,是因為曲高和寡,不被濁世所容,所以打算遠離塵網 C甲以行為描述來呈現禽鳥的心理,乙則藉對話內容來表達禽鳥的想法 D二寓言皆以禽鳥間的互動為故事主軸,寄寓作者對人世的觀察及諷諭 E鴟和鳩皆目光短淺之徒,不能理解鵷鶵和梟,猶如燕雀難知鴻鵠之志 練實:竹實 醴泉:甘泉

(28)

答 案 ACD 測驗目標 B5.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詳 解 A  南海到北海極遠,以此襯寫鵷鶵的襟懷遠大。梧桐是鳳凰棲止之 木;竹子一般不開花,故其果實(練實)至為難得;醴泉是甘泉, 不是所在多有。這三者襯寫鵷鶵的堅持。 B  梟將東徙,因「鄉人皆惡我鳴」,與「曲高和寡,不被濁世所容」 無關。 C  甲的「(鴟)仰而視之曰:嚇」,仍屬行為,不是對話。 D  甲為名利場中之人難以知道高潔之士的境界,乙為譏諷世人無自知 之明。 E  鳩的見識高於梟,能正確看出梟的處境。 譯 注 甲、 一種叫鵷鶵的鳥,從南海出發飛到北海,不是梧桐樹牠不會停 息,不是竹子的果實牠不會進食,不是甘美的泉水牠不會飲用。 正在這時一隻鴟鴞尋覓到一隻腐爛了的老鼠,鵷鶵剛好從空中飛 過,鴟鴞抬頭看著鵷鶵,發出「嚇」的一聲以驅趕鵷鶵。   1鵷鶵︰音ㄩㄢ ㄔㄨˊ,傳說中與鸞鳳同類的鳥,亦作「鵷雛」。   2練實︰竹實。以其色白如練(素色的絲),故名。   3鴟︰鴟梟、鴟鴞,俗稱貓頭鷹。   4嚇︰音ㄏㄜˋ。 乙、 貓頭鷹遇到了斑鳩。斑鳩說︰「你將要到哪裡去呢?」貓頭鷹 說︰「我要遷徙到東方去。」斑鳩說︰「為什麼呢?」貓頭鷹 說︰「鄉里的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為這個原因,我才想遷徙到 東方去。」斑鳩說:「你要是能改變鳴叫的聲音,就可以遷徙到 東方,要是不能改變鳴叫的聲音,遷徙到東方也仍然會有人厭惡 你鳴叫的聲音。」   1梟:貓頭鷹一類的鳥。   2鳩:斑鳩。   3安之:到哪裡去。之,到。 評 析 兩則寓言淺白易懂,故選項皆從文意著眼,細究故事的寓意,著重學 生的理解能力。作答時須反覆比對,有其難度。 難 易 度 難 類 似 題 《悅讀文學史•上》第 5 講第 52 頁 《趣看文學史》第壹冊第 5 講第 68 頁

(29)

國文考科

s  下列關於〈孔乙己〉和〈一桿「稱仔」〉二篇小說,說明正確的選項是︰ A 〈孔乙己〉借用酒店小伙計的視角,側寫孔乙己食古不化,至死而不悟的可 悲可憐 B 〈一桿「稱仔」〉以主角秦得參自述的口吻,道出日本警察苛虐臺灣人民的 真實情況 C 孔乙己面對他人質問,滿口之乎者也,可見他的博學;秦得參不知巡警講場 面話,仍將青菜稱重,顯示他的憨直 D 〈孔乙己〉以主角的綽號為題,表達對傳統文化喪失的焦慮;〈一桿「稱 仔」〉將稱仔加上引號,彰顯法紀公理蕩然無存的悲哀 E 二文作者均抱持「上醫醫國」的理想,體察百姓的病苦,透過文學創作以反 映現實、批判時代,希望藉此改造社會 答 案 AE 測驗目標 B5.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詳 解 B  〈一桿「稱仔」〉以旁敘的方式推衍情節,而非用主角秦得參自述 的口吻。 C  孔乙己滿口「之乎者也」,是無法脫卸讀書人習氣,顯得迂腐且不 合時宜。作者魯迅不是以此表現主角的博學。 D  魯迅由最基本學字的字帖詞語中擇取「孔乙己」做為小說主角的綽 號,含有嘲諷考了不知多少回卻仍是不合格的「萬年童生」之意。 小說以「孔乙己」為題,一樣具有嘲諷意味,並無對傳統文化喪失 的焦慮。 E  魯迅二十二歲以官費赴日本學醫,後棄醫從文,企圖用文學改變國 民精神。賴和十七歲入臺灣總督府醫學校讀書,畢業後在彰化創立 賴和醫院。終其一生,以文學作品對抗日本的殖民統治,是社會運 動的中堅人物。故本選項敘述正確。 評 析 考小說的敘事視角、情節大意、符號象徵、作者背景。皆屬高層次的 理解、鑑賞能力。 難 易 度 難

(30)

d  許多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常被塑造成順從男性意志、以男性為中心的形象。下 列有關女性的描寫,顛覆這種形象的選項是: A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 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B 張氏(紅拂)熟視其面,一手握髮,一手映身搖示(李)靖,令勿怒。急急 梳頭畢,斂衽前問其姓。臥客答曰:「姓張。」對曰:「妾亦姓張,合是 妹。」遽拜之 C 愛太傷╱不愛最大╱請人間蒸發╱月光下╱有的王子╱原來是青蛙╱愛錯又 怎樣╱難免會遇上╱愛的黑魔法╱我沒在怕╱因為女生/越戰越堅強 D 姨娘梳各式各樣的頭,什麼鳳凰髻、羽扇髻、同心髻、燕尾髻,常常換樣 子,襯托著姨娘細潔的肌膚,嬝嬝婷婷的水蛇腰兒,越發引得父親笑瞇了眼 E 秀潔沒有回答,金發伯也沒有繼續說下去,̹̹她(秀潔)竟在一種自己無 法控制的、莫名其妙的情緒下提高嗓門,朗聲答道:「你不要妄想!̹̹ 就是你逼我唱,我死也不唱,看你這小小的開封府尹,又怎麼奈何得了本 宮!」 答 案 BCE 測驗目標 B5.重要作品的鑑賞與評析 詳 解 A  出自李清照〈減字木蘭花〉。從「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即知有順從男性意志、以男性為中心之意在。 B  出自杜光庭〈෮髯客傳〉。「(紅拂)一手映身搖示(李)靖,令 勿怒」,可知是紅拂主導,反使李靖配合。 C  出自弦子主唱,徐世珍作詞〈不愛最大〉。從「愛錯又怎樣╱難免 會遇上╱愛的黑魔法╱我沒在怕╱因為女生╱越戰越堅強」,可知 主張女性不以順從為天職。 D  出自琦君〈髻〉。姨娘常常換髮型,「越發引得父親笑瞇了眼」, 此有順從男性意志、以男性為中心之意在。 E  出自洪醒夫〈散戲〉。「就是你逼我唱,我死也不唱」,「怎麼奈 何得了本宮」,表現不屈從的意志。 語 譯 A  在賣花的擔子上,買得一枝飽含春意、含苞欲放的鮮花。花嬌似 人,花瓣上有如勻稱的沾染著輕盈的淚水,是那如紅霞般豔麗的 花瓣上還帶著曉露的痕跡。生怕郎君猜說︰奴家的面容不如鮮花嬌 好。故在濃黑柔美的秀髮上將鮮花斜插,只是要郎君將鮮花與奴家 相比,看看誰更好看。 評 析 選項共呈現︰宋詞、唐傳奇,與現代流行歌詞、散文、小說等五種文 體。題目且以女性自主為內容,符合現今潮流,將種種元素匯集於一 爐,實在令人驚訝。答案無爭議。C選項有「我沒在怕╱因為女生╱

(31)

國文考科

難 易 度 難 類 似 題 《悅讀文學史•上》第 305 頁「紅拂女不同於一般女子的見識和勇氣」 第貳部分:非選擇題(共三大題,占 54 分) 說明: 本部分共有三題,請依各題指示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案卷」上,並標明 題號一、二、三。作答務必使用筆尖較粗之黑色墨水的筆書寫,且不得使用 鉛筆。 一、看圖寫作(占 9 分) 如果下圖中的人物穿越時空來到現代,你認為他正「低頭」做什麼?請從他 的行為設想一個情境,並提出你的感受或看法。文長約 100 ∼ 150 字(約 5 ∼ 7 行)。 (改繪自DuncanDesign作品) 寫作引導 1  本題目要求寫出兩點︰設想情境──圖中人物低頭做什麼(述)、你的 感受或看法(評)。     2  圖中人物既是穿越時空來到現代,身分必是古人,加上「舉頭望明月, 低頭̹̹」,容易鎖定是李白。倘若寫成別的人物,將和圖中人物的穿 著、吟詠內容無法相配合。     3  情境應聚焦在「低頭」→「看什麼」。所看之物如若設定為古物,如玉 佩等,則「來到現代」這個情況就不太有意義。     4  詩人因望月有所觸動,而低頭有所思。望著手上似手機之物,他可能是 ──不解如何使用此物記錄滿懷情思;訝異此物已可找到符合他當下感 思的各種詩文(資料異常豐富);查找自己的〈靜夜思〉如何被傳誦、 有何評價;想透過此物與家鄉親人聯繫(不知行不行);本有滿懷詩 情,但因忙於低頭看此物,也就無暇創作了̹̹。     5  除了設想情境(述)外,還須有感受或看法(評)。提出的看法,倘能 觸及古今同一需求或情景及結果的差異,所論會比較深入。字數限制七 行,撰寫時必須精簡文字。 參考範文   他正低頭在想,如果家鄉的妻兒也有這樣的東西,就可以用通訊軟體和 他們視訊,見到家人久違的形影了。以前的人看見月亮,低頭會想念故鄉, 現在的人一想念家人,只需要低頭開視訊便能見到家人一面。科技縮短了異 鄉與故鄉的距離。在外地唸書的姊姊說,用視訊看我們一眼,就是她一整天 的動力。 (景美女高 郝介瑜)

(32)

參考範文   他低下頭,滑著手機想和遠方思念已久的親友們連絡。我認為因為現代 科技的進步,手機的發明,讓「天涯」變成了「咫尺」。那些在遙遠彼方的 人們,不論相距多遠、身在何處,都可以聽見彼此熟悉的聲音,不再會因為 思念故鄉或親人而感到悲傷憂愁。因為科技,讓人和人之間變得更加親密無 間了。 (景美女高 彭楷淇) 二、文章分析(占 18 分) 閱讀框線內文章後,回答問題。答案請標明1、2書寫,1、2合計文長約 250 ∼ 300 字(約 12 ∼ 14 行)。 1為何人可以透過書寫而不朽?請依據甲段文字,闡釋曹丕的看法。 2 就「書寫對寫作者個人的價值和意義」這個議題,你認為曹丕、高行健的觀點是 否相同?請依據甲、乙二段文字,說明你的看法。 甲、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 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 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曹丕《典論•論文》) 乙、 回顧我的寫作經歷,可以說,文學就其根本乃是人對自身價值的確認,書 寫其時便已得到肯定。文學首先誕生於作者自我滿足的需要,有無社會效 應則是作品完成之後的事,再說,這效應如何也不取決於作者的意願。 (高行健〈文學的理由〉) 寫作引導 1  第1題,關於曹丕對於「透過書寫而不朽」的看法,概括引文所述,有 以下幾點︰       1  突破限制︰「年壽」有時限,「榮樂」只在自身,即對比出文章可以 突破時空限制而長存。作者因文章的無窮存在,而能不朽。       2  見意篇籍︰「寄身翰墨,見意篇籍」是文章能表現作者情意、思想, 因而影響無遠弗屆。人因其影響所及而不朽。       3  經國大業︰最後文章也是「經國之大業」,關係眾人、族群命脈,作 者因其貢獻而能不朽。       4  無所依傍︰文章可以獨立存世,不依傍有力者的薦舉與推闡,所以作 者聲名在後世流傳,也不會因外緣條件的消失而隱沒,這即是不朽。     2  概括高行健所述,有以下幾點︰       1  文學就其根本乃是人對自身價值的確認──此一價值當與榮樂無關, 與旁人的吹捧、拉拔無涉。       2  文學的價值在書寫其時便已得到肯定──書寫的當下即有文學的價 值,不待別人的品評而後定高低。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如果我們有 一個簡單的位移密碼, 則字母 e 變成密文中的某一個字母, 所以這個字母出現 的頻率會跟 e 在原文中出現的頻率一樣。 因此頻率分析之後, 鑰匙可能就會被逼現身。

“波士頓科技” 捷威經皮穿腔血管擴張術氣球導 管為由一個和導線共軸的導管,近末端處有一

在第一次段考完後的下午,我們一起到了益品書屋,這一趟真的是挖

★【解析】 這三個圓弧看起來彎 曲度差別很大,但實際它們完全 一樣,只是下面兩個比上面那個

組長:蔡喬安 組員:廖寶鳳 張乃云 吳孟姍 莊筱筑 謝旻憬 詹晴宇 王昱文..

飯上插竹筷一雙、置煮熟的鴨蛋一個 ( 俗稱腳尾飯 ) ,並在死者腳邊燒冥紙 ( 腳尾 錢 ) ,點白燭;喪家對外發出死訊,是為報白 ( 報喪 ) ,一般都是印製訃聞 (

18   狐狸說:「假如你馴服我,我的生活將如充滿了陽光般。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