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方文邦 1 劉曼麗 2*

l 屏東縣立僑穗國民小學

2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

壹、前言 美國於 2002 年推動「沒有一個落後 的孩子」法案 (No

Child Left Behind Act

,

NCLB)

(李孟峰、連廷嘉,2010 ;陳明印,

2002 ; Hess

&

Petrilli

,

2006 ; McDermott

&

Jensen

,

2005)

,而我國教育部為配合十二 年國敦的推動,亦將「教育優先區計畫­ 學習輔導」與「攜手計畫﹒課後扶助」整合 為國中小補救教學計畫,於 2013 年起實 施,並將所有學習成就低落學童納為必需 接受補救教學的對象(教育部,

2012)

0 由 此可見,對於學習低成就的學童,我們站 在教育前線,更應協助他們建立正確概 念,重拾學習自信,進而縮短學習上的落 差 o ,-分數」在國小數學課程當中十分重 要,藉由「分數」的學習,學童數學概念 發展從「整數」擴展到「有理數J' 更是影 響日後學童在小數、約分、擴分、比例等 概念的學習。但國內外都有學者發現,學 童在分數的學習是困難且成效不彰的(林 褔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 洪素敏, 2004; 林右珊,

2007 ;

Annet胞, 2004; Ma此, 1998) 0 *為本文通訊作者

筆者任教於四年級,也參與學校攜手計畫

課後補救教學課程,在教學經驗中發現學 童在分數學習時常因無法理解而受挫,令 學童學習分數時十分困擾。「分數」對於國 小學童而盲,是意義多樣化(林碧珍,

1990)

且難以和生活經驗連結,導致學童無法理 解 o 四年級分數課程是學童學習五年級分 數計算的基礎,此時學童的迷思概念與錯 誤類型對於學童學習分數計算影響甚大。 因此,我們藉由一份筆試試題施測於四年 級數學低成就學童並分析其答題表現以及 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期能了解四 年級低成就學童學習困難的原因,以做為 日後教師進行分數補救教學課程的參考。

貳、試題與受測樣本

四年級學童分數概念,從「簡單分數」

延伸為「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和「等值分數J' 並要學會同分母分數間的 加減計算。教育部 2008 年的九年一貫課程 綱要數學學習領域中指出,第二學習階段 的學童必須學會有關分數的能力指標有 N-2-09 、 N-2-10 、 N-2-11 、 N-2-12 和 N-2-16 等五項(教育部,

2008)

,其內容如下表 I 0

(2)

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表 l 數學學習領威第二階段能力指標

N-2-10

N-2-11

N-2-12

N-2-16

分段能力指標 能認識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做同分母分數的比較、加減 與整數倍計算,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能理解分數之「整數相除」的意涵。 能認識等值分數,並做簡單的應用。 能在數線上標記小數,並透過等值分數,標記簡單的分數。 教科書編排

三年級、

四年級

四年級

四年級

四年級

因為施測對象為數學學習低成就學 童,所以我們先依據N-2-10 、 N-2-12 二項 與分數相關且較基礎的能力指標,選定「分 數的意義 J (包含真分數、假分數、帶分數 與等值分數)與「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包含同分母假分數、帶分數與整數的加法 與減法計算)二項主題。再依據這二項主 題,從《國小分數與小數的教學、學習與 評量〉的評量試題中(呂玉琴、李源III頁、劉 曼麗、吳毓瑩,

2009)

,選題組卷 o 此外, Post(1988)認為學童能否在不同的表徵方 式中自由轉換,表示其對概念意義的掌握 程度,因此在試題中再加入「圖形與分數 符號間的轉換」的題目。整份試題分為「分 數的意義 J 14 題與「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 算 J 12 題,而「分數的意義」試題中又包 含圖形與分數符號間的轉換4 題 o 受測學 童為高屏地區 6 所國民小學,每校各取 5 名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總、計划人。

參、四年級低成就學童在分數試題

的答題表現

我們在學童筆試施測結果中所發現

的主要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整理 如表 2 。 我們從表 2 中發現,四年級數學低成 就學童在「分數的意義」與「同分母分數 的加減計算」的平均答錯率將近九成,表 示學童在這兩個部分的學習皆有困難。「同 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須以「分數的意義」 做為基礎,而「分數的意義」又以「分數 部分/整體關條」做為概念的起源。如果學 童無法掌握「分數部分/整體關條 J '便無 法了解「分數的意義」。這樣不僅會使學童 在學習其他有關分數主題的過程中產生似 是而非的迷思概念或錯誤類型,也會讓學 童純使用算則計算分數加滅時易生錯誤。 歸納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本測 驗的答題表現,我們發現學童主要是無法 掌握分數部分/整體的關條與可能不了解

算則「主土主=主主主」的原理以致無法在

a

a

a

計算中變通。在「分數的意義」中,學童 出現「錯認單位量」、「將圓形分割數視為 分母」及「受分子或分母影響作答」等情 形,可能是學童無法掌握「分數部分/整體 關條」所造成 O 在「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 算」中,學童出現「忽略整數部分」、「將

(3)

表 2 兩種不同主題的施測結果 題型 分數的意義 類型 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 數的意義 等值分數的意義 平均答錯率

310/360(86.1%)

163

/1

80(90.5%)

迷思概念/錯誤類型

與其成因

l 受分子或分母影響作答 2. 錯認單位量 3 將圓形分割數視為分母

648/720(90% )

數與整數的混合計算 同分母假分數與帶分 l 忽略整數部分 2 整數與分子相加(減)

3 以減數分子大的數減去被

減數分子小的數

註:平均答錯率為 30 份試卷中,同類型試題「總答錯數」除以「總答案數」 同分母分數 的加減計算 整數與分子相加或相減」及「減法計算時,

以減數分子大的數減去被減數分子小的

數」等情形,可能是學童不了解算則「主

a

且 b旬,即為真分數的定義,如三塊攘薩

10

表示 l 塊被薩先平分成 10 份 (10 片) ,再取 其中的 7 份 (7 片)。假分數則是真分數的延

土主=主主主」的原理而背誦口訣「分母不

伸,符號三是記錄了 C 個土,且 c 孟 a 。帶

變,將分子相加或相減」導致錯誤。以下 就「分數的意義」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加 減計算」二個主題的學童答題表現,來探 討我們施測學童易犯的途思概念/錯誤類

型與其成因。

一、學童在分數意義部分的答題表

現 「分數」概念源自於「分割物體」。 將 l 個整體(單位量)先平分成 a 份,再取 其中的 b 份,這「部分 (b 份 )J 與「整體 (a

份) J 間的關條,用數學符號表示成「主」

分數符號 d 主則是記錄了 d 個整體 l 和 e

個土。我們先從例題 l 討論學童在有關真

分數試題的表現: 例題 l )爸告買了一些冰棒,吃掉全部冰棒的

i

,請問下面哪一個圈法是對的?

CD

@Jp

pppp

pppp

®

@ p p p p

pppp

(4)

對國小四年絞盡史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

互互訪M

pppp

@

¢ppp~ρ

pppp

答題結果 還

@

@

@

*@

4頁 答

12/30

14/30

2/30

2/30

(40%)

(46%)

(7%)

(7%)

言主﹒*為正確答案 例題 l 是離散量內容物非單一的題目, 僅有 2 位學童答對。其他28 位答錯的學童 中,有 12 位學童(40%)選擇選項@。這個 試題可以使用「分數部分/整體關條」、「整

數除法」、或是利用「分數的乘法J (四年

級學童尚未學習此方法)來解題。不論學童 使用哪種方法,都須先了解題目中「全部

冰棒的卜的意義。「全部冰棒的j 」是

指將所有的冰棒當成單位量,平分成2 堆 中的 l 堆。從答題結果來看, 46%的學童

選擇了

r2

J'

的%的學童選擇了r

I 枝」。

究其因,前者可能是學童純受到分數符號

j

」的分母數值影響

而後者可能是學

童純受到分數符號「土」的分子數值影響。

2

答錯的這 26 位學童 (86%) 不能將題目要求 的分數符號轉換成正確圓形,主因可能是 這些學童無法掌握分數部分/整體的關像,

將分子與分母視為「兩個獨立並置的整數」。

其中有的可能是直接依據分母數值作答, 也有的可能是直接依據分子數值作答。訪 談案例舉隅如下: T: 這個題目你還了哪個答案?

S :

CD 。

T: 為什麼選@呢?

S

:因為這裡說「吃了全部的工 J

'

2

就是 l 枝冰棒呀(手指著一

2

的分子)。 接著,我們從例題 2 來看學童在假分 數、帶分數上的表現. 例是!

2

一盒巧克力有 4 條,如右圈, [DODD] 。

請問下圖灰色部分是( )盒巧克力。

[DODD] (DODD] [DODD] [DODD]

答超結果

川一

4

2-4

吋4

答案

其他 (空白或 亂寫)

10

16

答題率

10/30

(33%)

4/30

(13%)

2/30

(7%)

14/30

(47%)

在這個圓形表徵轉換為符號表徵的 例題中,僅有 10 位學童答對。其他20 位 答錯的學童當中,有 14(47%)位學童空白

(5)

或高L 寫,有 4 位學童 (13%)填了 r 2三 J'

20

r

10

有 2 位學童 (7%) 則是填「一」。例題 2 從

16

圓形上來看,塗色部分包含 2 個 r I 盒 (4

條巧克力) J 和 2 個「 j 盒( I 條巧克力)

J '

10

也就是 2 一盒。填了「一」的 2 位學童可

16

~ 能是無法分辦題目中的「單位量 J' 不知道 是「一盒巧克力當單位量」還是「全部巧 克力當單位量 J '加上其分數部份/整體的 關像仍停留在「圓形等分割數即為分母 J ' 於是將題目四盒巧克力中的 16 條巧克力 數量視為分母,把塗色的 10 條巧克力數量 r

10

視為分子,得到「一」的答案。另外填了

16

-「這」的 4 位學童,也可能是無法分辦

題目中「單位量」到底為何。透過訪談得 知,學童把塗色的 2 盒巧克力

[DODD]

[DODD] 的盒數 r2

J

視為帶分

數中的整數部分,把題目全部出現的巧克 力條數 r

20

J 視為帶分數中的分壇,最後

將塗色的 2 條巧克力[DODD] 條數 r2

J

視為帶分數中的分子得到「兮的答

案。訪談案例舉隅如下: T: 為什麼分母會是 20 呀?

s:

這裡 [DODD] 是 4' 這裡

[DODD] [DODD] [DODD] [DODD]

是 16 '所以全都是 20 。 T: 那整數的 2 呢?

s:

[DO DO] [DO DO

]k

2 盒呀

T: 那分子的 2 呢?

s:

這裡 [00001:tf 2 條巧克力,

20

條裡的 2 條就是去。

在上述兩例題中,我們發現有些學童 在處理真分數的問題時,容易單受分子或 分母影響作答。在處理假分數或帶分數的 問題時,學童空白作答和亂寫的人數明顯 增加。而其他答錯的學童,有部分學童是 錯認了單位量,有部分學童的分數概念是 仍停留在「圓形等分割數即為分母」的模 式中,也有部分學童是單受分子或分母影 響作答。由於四年級分數課程在離散量問 題中加人許多內容物非單一的情境,而帶 分數與假分數也在此時上場,使得這些學 童在分數概念上更是雪上加霜。 另外,在等值分數部分,學童除了要 了解分數本身的多重意義,還要能理解「一 個分數可以有不同的名字,同一個分數的 不同名稱不會改變它的量J

(Behr

,

Wachsmuth

,

Post & Lesh

,

1984)

,更要能將 離散量或連續量中的每一份進行「再分割」 或每幾份進行「再合併」。以例題3 為例﹒ 例題 3

(

)右邊圓形中,[...口口口口口口)

塗色的部分佔了全部的多少?

@3@6@j@j 。

(6)

對國小四年絞盡史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例題 4 是將圖形表徵轉換為符號表徵 的題目,僅有 6 位學童答對。其他答錯的

( 6 )

24 位學童中,有 16 位學童 (53%) 寫了一τ'

這類型的述思概念,我們也在其他形 式的例題中發現,如例題 4: 例題 4 請寫出灰色圓形佔全部的幾分之幾。

其 4也

(空白或 高L 寫)

( 6 )

4

16/30(53%)

8/30(27%)

好依據原來所認為的分數: 從選項中選

出與其分子 3 相同的做為答案。訪談案例 舉隅如下: T: 這個題目中,塗色的部分是?

s

主。

9

T: 為什麼? s: 分成 9 個拿 3 個。

T: 但還項沒有 3 ,怎麼辨?

s: 對耶,那...選分子是 3 的答案吧 T: 為什麼? s 不知道。

4

答題結果

答*

(

2 )

案 4 答 題 6/30(20%)

答題結果 還

@三

CD

3

®6

*@一

6

3

答 題

18/30

O

8/30

4/30

(60%)

(27%)

(1

3%)

且學童又不會將j 轉成其等值分數i' 只

例題 3 是將圓形衰徵轉換為分數符號 的題目,僅有 4 位學童答對。答錯的 26 位學童中,有 18 位學童(60%)選擇選項CD; 有 8 位學童(27%)選擇選項@。從圓形來看, 全部分成 9 塊,塗色的部分有3 塊,是全

部的 7 。若將 3 塊當成 l 份,則原圓形可

用 [---I口口口拉口口)表示,全部變成3

份,塗色部分變成 l 份,所以塗色部分是

全部的 1 。選擇選項@的 18 位學童(60%)

,

有些可能是依照圓形中塗色部分的個數來 做答。而選擇選項@的 8 位學童 (27%) 中, 可能是將塗色部分的個數當成分子,未塗

色部分的個數當成分母 還 7 「 7 」的答

案。由此顯示這些學童是無法掌握分數部 分/整體關像。另外,還有些學童的分數概 念可能是仍停留在「圓形等分割數即為分 母」的思考模式,無法對離散量情境中的 數份內容物進行「再合併」。透過訪談我們

發現這些學童原是想選擇:,但無此選項

(7)

有 8 位學童 (27%) 亂寫或是空白。從圓形來 看,全部有 12 格,塗色部分有 6 格,所以

6

塗色部分是全部的一。如果將 3 格當成 l

12

份,則圓形可看成 1II1II1111111 ,全部變

成 4 份,塗色部分變成 2 份,所以塗色部

( 6 )

分是全部的互。填 -r 的 16 位學童

(53%)

,可能是將塗色部分的數量直接當成

分子,也有可能是從圓形中知道是丘,卻

12

無法利用「再合併」的方式將三轉換成其

等值分數:。透過訪談 我們發現有些學

( 6 )

童原是想填 17 ,但題目中的分母指定為

( 6 )

,這些學童不會將 17 轉換成其等值分

( 2 )

數 -7 ,只好仍將分子填為 6 ,訪談案例 舉隅如下: T: 這個圖形,塗色的部份有幾格?

S

:6 格 T: 全部;有幾格?

S : 12

才各 T: 所以塗色部分是全部的幾分之幾?

( 6 )

s 分成 12 份拿 6 份,嗯...一一

12

T: 但是題目的分母是 4 ,不是 12

'

怎麼辦?

S

:不知道,庭、核就是 6 吧 T ﹒為什麼?

S

:因為分成 12 份拿 6 份,所以分 子就是 6 。 類似的情況,學童在例題 5 的答題中 也出現了一些徵兆: 例題 5 請在下面畫出指定的圓形:爸爸買了一個 披挂如右圈,媽媽把它平分成 5 份,再吃 掉 2 份,請把媽媽吃掉的部分塗黑。

@

答題結果

答案

*運最

(空白或其他 亂寫)

答題率

4/30(13%)

20/30(67%)

6/30(20%)

例題 5 是將隱藏分數意義的文字敘述 轉換為圓形,且每份內容物是非單一的題 目,僅有 4 位學童答對。答錯的 26 位學童 (87%) 中,除 7 空白或亂寫的6 人外,其他 20 位學童 (67%) 都是塗 72 塊披薩。例題 5 是可以使用「整數除法」、或是「等值分數」 來解題。不論學童使用哪種方法,都須先

了解題目中「平分成5 份,吃掉2 份」的意

義。如果學童使用整數除法,則要先將10 塊被薩平分成 5 份,算出每份拉薩是2 塊, 吃掉 2 份就是吃了 4塊披薩。如果學童使用

(8)

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等值分數解題,則要知道「平分成 5 份,吃 ~

2

掉 2 份」就是分數「一」的意義,然後利

5

用對每一份進行「再平分」的想法得到其

等值分數「主 J '也就是 10塊披薩中的 4

10

~ 塊披薩被吃掉。大部分答錯的學童可能是 看到題目「吃掉 2 份 J' 就將圖形中的 2塊塗 上顏色,卻沒有發現題意中的 2份和圖形中 的 2塊是指不同的意思,忽略題目要求先平 分成 5 份的步驟。 從上述三個例題中,我們發現學童遇 上圓形分割數和分母不等的情境時,有些 學童可能會將直接將塗色部分當成分子, 有些學童可能無法將單位量中的每份內容 物進行「再分割」或每幾份內容物進行「再 合併」以轉換成其他等值分數形式,只好 遷就原來所認為的分子,仍將其當作答案, 而這也顯示了這些學童面臨內容物非單一 的情境時,無法掌握分數部分/整體關條。 我們發現學童在有關分數意義的試 題中,不管是真分數(例題 1) 、假分數與帶 分數(例題 2) ,或是等值分數(例題 3 、例 題 4 、例題 5) ,皆有學童單受到分子影響 作答,有些甚至高達 7 成。這些學童可能 是因為不懂分數意義,也可能是因為無法 完全掌握分數部分/整體關條,僅以「圖形 等分割數即為分母」的思考模式進行解題。 學童之所以使用「圖形等分割數即為分母」 的思考模式解題,主要是三年級的分數教 材皆為「圖形等分割數即為分自」情境。 學童雖然不理解分數部分/整體關條,還是 能順利解題。但到了四年級,當學童遇上 圖形分割數和分母數值不等的情境時,也 就是單位分數表示的內容物不再是單一, 在無法完全掌握分數部分/整體的關條下, 作答時就極易受到分子數值或分母數值的 影響。

二、學童在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部分的答題表現 學童最早學習分數的加減是在三年 級「真分數」的課程,大部分老師在授課

~

b . c

b±c

時,總是會教導學童算則「一士一=一一一」。

a

a

a

因為分母不變,所以有些老師常會以口訣 「分母不變,將分子相加或相減」來教學。 低成就學童常因無法理解算則的原理,就 轉而背誦口訣解題。但是在四年級的分數 課程中,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除了真分 數外,還多了帶分數與假分數,有時甚至 整數也來湊一角。此時學童如果仍靠背誦 口訣來解題,遇有題型變他時,就會不知 如何變通而錯誤百出了。這份試題的計算 部分,分成同分母分數的加法與減法兩種 計算,而每一種計算的一組對象可為整數、 假分數與帶分數三類中的兩兩組合計有六 種情形,因此共有 12 題。經筆者歸納,學 童藉由背誦口訣來解題,容易出現的錯誤 類型有三種,茲列項說明如下: (一)計算時,忽略整數部分 第一類型的錯誤為「計算時,忽略整 數部分」。當同分母分數加法或減法計算問 題其中一項為帶分數時,本測驗中的學童

(9)

特別容易出現此錯誤類型。學童如果只是 背誦口訣「分母不變,將分子相加或相減」 來解題而不明究理,當遇到口訣以外的數 (如帶分數的整數部分)時,就容易出現此 類型錯誤,忽略整數將分子相加或相減。 以圓 l 與圖 2 為例:

13 . _1

U}

't

D

一 +6一=手呵呵于

9

9

(\

~/

)

國 l 學童計算帶分數與假分數的加法時 犯第一類型錯誤的答題結采

57

~

17

((代5))

.一-10

-1 。可~6

)

云空一主=斤八

7

7

('11)

圖 2 學童計算帶分數與假分數的減法時 犯第一類型錯誤的答題給呆 圓 l 與圖 2 是學童進行假分數與帶分 數的加法和減法計算的答題結果。我們從 圖 l 與圓 2 中發現,學童可能利用背誦口 訣來解題,但口訣中並未提及「帶分數的 整數部分」該如何處理。學童只好忽略整 數部分,直接將分子相加或相減。特別是 圖 2 中的下方試題,學童忽略整數的部分

後,又發現被減數的分子小於減數的分子,

於是反過來將減數的分子減去被減數的分 子,此處將於第三類型的錯誤中說明。 (二)計算時,整數與分子相加(滿) 第二類的錯誤為「計算時,整數與分 子相加(減)J 。當同分母分數加法或減法計 算問題其中一項為整數時,本測驗中的學 童特別容易出現此錯誤類型。學童如果只 是背誦口訣「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或相減」 來解題而不知變通,當其中一項未出現分 子時,便容易抓整數遞補而與另一分數的 分子相加或相滅。以固 3 與圓 4 為例: 國 3 學童計算整數與假分數中目加時犯第 二類型錯誤的答題結采

ιL2

侈4!穹摩

考亨求

L呼

?

圖 4 學童計算整數與假分數相滅時犯第 二類型錯誤的答題給呆 圖 3 與圓 4 是學章進行假分數與整數 的加法和減法時的答題結果。我們從固 3 與圖 4 中推測學童可能同是依賴口訣來解 題,但口訣並未提到其中一項沒有分子該

(10)

對國小四年絞盡文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如何處理。學童為能順利套用口訣,只好

將沒有分子的「整數」視為「分子 J' 拿來

與另一分數的分子相加或相滅。另外特別 注意的是圖 4 中的下方試題,由於被減數 缺少分子部分,學童為了套用口訣,只好 拿被減數的整數r6

J

減去減數的分子

r

14

J。 又遇到不夠減,只好反過來將減數的分子

r 14

J 減去被減數的整數 r6

J

,此處將於 第三類型的錯誤中說明。 (三)滅法計算時,以滿數分子大的數滿去

被滅數分子小的數

第三類的錯誤為「減法計算時,以大 的數字減去小的數字」。當同分母分數減法 計算問題中被減數的分子小於減數的分子 時,本測驗中的學童特別容易出現此錯誤 類型。當學童遇到被減數為整數且其數字 比減數的分子小,或是被減數的分子數值 比減數的分子數值小的情形時,學童可能 因為不會借位或無法將整數轉換成分數, 就用減數減去被減數。以圖 5 為例:

平手將主乎每每

圖 5 學童計算時犯第三類型錯誤的答題 結果 圖 5 左邊是同分母帶分數與假分數的 減法計算,圖 5 右邊是整數與假分數的減 法計算。在圓 5 左邊試題中,學童先犯了 上述第一種類型的錯誤(忽略整數部分)

,

又由於分子部分 r

5-1 1

J 不夠減,學童只

好改以 r

11-5

J 而得到「?」的答案。另

外,在圓 5 右邊試題中,學童先犯 7 上述 第二類型的錯誤(整數與分子相加減

)

,又

因為分子部分

r

6-14

J

不夠滅,學童只好

改以

r

1

叫」而得到「;」的答案。

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是最簡單的 分數計算,在三年級的分數計算中,就算 學童沒有分數概念、不明白分數部分/整體 的關條、不懂計算原理,往往只要背誦口 缺「分母不變,將分子相加或相減」就能 得到答案。但到了四年級,如果學童缺乏 概念做為算則背後的支撐,一旦遇到題型

中多

7

整數或少

7

分子,計算就不再只是

單純的「分子相加減」而已。學童為了將

題目套用到口訣中,就容易忽略整數部分、 將整數與分子直接加滅,有的甚至不會借

位只好改以「減數分子大的數」減去「被

減數分子小的數」。這一連串的錯誤,就是 因為學童缺乏用概念去支撐算則的使用所 造成。或許當下解題沒有問題,當學童進 行更高階的分數學習或計算時,這樣的一 知半解所造成的錯誤將會完全顯露無疑。

肆、個案舉隅

這次施測結果,我們發現學童在概念 題型常因「無法掌握分數部分/整體關係」 而出現許多迷思;在計算題型常因背誦缺 乏理解的口訣「分母不變,將分子相加或 相減

J'

遇有題型變化,就不知變通而產生 許多錯誤。不論是概念試題或計算試題, 都顯現出我們的施測學童對於分數概念薄 弱,特別是這些學童無法掌握分數部分/

(11)

fc

I

pm7嘟嘟州,間酬,神甜的?

..// OJ

9-

WN

0

f}>;.舟,

Q)

@'/It

@)

,~

斤',;t IIIIPIi

,;iJ

li RII:tI

ldlm

連輸翰的全齣妙? 圖 6

4

.~巧的有 4 峙

,師自.

國國國區

整體關條,以致於學習其他分數概念或算 則時,就不易理解而偏向記憶。在此分別

以學童 SI 與 S2 為例,學童 SI 是「受分

子影響作答 J '而學童 S2 是「背誦口訣缺 乏理解導致錯誤」。這兩位學童答題結果見

下表 3 。

由於學童無法理解分數符號中兩數 並置所擁有的含意,以致作答時就容易受 到題目中的分子或分母所影響。本測驗中 的學童 S 1 就是屬於受到分子影響而作答 的例子, Sl 的部份答題表現如圖 6 。 表 3 學童 Sl 與 S2 在各題型中的答題表現

平之心±主

S I

(受分子影響作答) S2( 背誦口訣缺乏理解導致錯誤) 例題 l

×

O

例題 2

O

×

概念性試 題 例題 3

×

×

例題 4

O

×

例題 5 X

×

例題 1

×

×

例題 2

×

×

例題 3

×

×

例題 4

×

O

例題 5

×

×

計算性試 例題 6

×

×

例題 7

×

×

。4 題 8

×

×

例題 9

×

×

例題 10

O

×

例題 I

1

×

×

例題 12

×

×

(12)

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圖 6 是概念性的試題,包含了真分數、 假帶分數與等值分數三種情境。在真分數 情境中(圖 6 上方試題)

,

81 可能將題目的

分數符號「 i 」的

r

I

J

r2

J

視為兩個

獨立並置的整數,並在答題時受到分子r

I

J 的影響。在假分數與帶分數情境中(圖 6 中 間試題)

,

8

I

可能錯認了單位量,也有可 能是其分數部份/整體的關條仍停留在「圓 形等分割數即為分母

J

'將題目中 16 條巧 克力的條數當作分母,把 10條塗色的巧克 力條數當成分子。在等值分數情境中(圖 6

下方試題)

,塗色部分是全部的「

jr

sl

可能同樣將分子與分母視為獨立並置的整

數,受到分子

r3

J

的影響而選擇了選工頁。。 以上種種,都顯現趴在分數意義上產生 了許多迷思概念,不論是錯認單位量、將 分數視為兩獨立並置的數、或是概念停留 「圖形等分割數即為分母」的模式,都可 能是因為 81 無法掌握分數部分/整體的關 條所導致。 由於學童背誦口訣而缺乏理解時,將 會為了套用口訣而產生許多錯誤。本測驗 中的學童 82 就是屬於此種情形。 82 的部 分答題表現如圖 7 、圖 8 與圓 9 7 中,顯示 82 不知該如何處理口 訣中並未提及的整數,只好忽略整數,直 接進行「分子相加或相減」以得出答案。 在圖

8

中,

82

又遇到

7

另一種狀況「其

中一項缺乏分子」。為了要能套人算則, 82 只好將整數視為分子以便進行相加或 相滅。特別是在圖 8 中的第二題中,我們 可以從泣的解題痕跡中發現。 82 確實將

減數的

r2

J

視為「吉」來進行計算。

+6;

待台束對手

IE=

4

特點

3

刊三宇:

8+

三等伯笠

;三學

位互轉令

8 82 在計算主題中所犯的第二類型錯 誤

oq;

9 82 在計算主題中所犯的第三類型錯 誤 在圖 9 中, 82 亦是如此。只是r

6-14

J 不通,只好反過來,以減數分子大的數減 去被減數分子小的數。綜觀上述例子,更 加印證

7

82 因為沒有理解算則,在遭遇 計算問題與所背誦的口訣有所出人時,就 容易衍生出「學童法」而錯誤百出。

(13)

學童學習分數時很容易產生述思概 念或錯誤類型。如果我們從學童的答題中 去交互比對,就可發現造成學童述思的原 因。如上述學童 Sl 易受分子的影響作答, 其因可能是 SI 無法掌握分數部分/整體 的關像。如果不及時破除這些逃思,導正 概念,那麼這些迷思將會深植於學童的心 中,嚴重地影響學童往後的分數學習。同 樣地,我們也從學童的答題中去交互比對 以 7 解學童是否真的學會分數計算。像上 述學童 S2 僅依賴口訣計算同分由分數加 減,遇有題型變他時,就不知變通而產生 許多錯誤。究其原因,可能就是 S2 背誦 口訣而沒有正確的概念作為基礎所導致, 如果不協助學童建立正確的分數意義與理 解算則原理,待日後進人約分、擴分、異 分理分數的加減以及分數的乘除法時,必 然會混淆口訣而錯誤百出。 伍、結語 本文透過一份試題和 30 位四年級數 學學習低成就學童的答題結果來探討學童 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茲將探 討結果歸納如下: 一、概念部分 在概念試題部分,學童容易出現的迷 思概念與其成因主要有三. I. 受分子或分母影響作答 2. 錯認單位量 3. 在內多情境下,將圖形分割數視為

分母

二、計算部分 在計算試題部分,學童容易出現的錯 誤類型與其成因主要有三: I.忽略整數部分 2. 整數與分子相加(減)

3. 以減數分子大的數減去被減數分

子小的數 在施測學童的答題表現中,我們發現 造成學童產生上述現象的背後主因,極有 可能是學童無法完全掌握分數部份/整體 的關像。學童無法從試題的圓形、符號或

題意(文字敘述)中找出並釐清分子與分母

的關條,學童便不能理解分數符號的意義。 學童沒有分數的概念作為基礎時,更加不 懂分數計算的原理,只能藉由背誦口訣來 解題,也因此產生許多錯誤。換言之,我 們要讓學童學會分數的計算,必須要先幫 學童建立正確分數概念。有學者認為,學 童能以不同表徵表現出同一概念,或在表 徵間自由轉換,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數學概

念( Le 帥,

Post

&

Bel汀, 1987) 。針對上述發

現,應先讓低成就學童學會在不同表徵間 進行轉換以期能真正掌握概念,有了正確 的概念後,再進行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計算 教學。我們對於四年級老師進行分數補救 教學的建議如圖 10 。 一、補救教學前 確認學童迷思概念或錯誤類型。

二、補救教學中

需要建立並穩固學童對分數的基礎

概念。四年級的分數課程中不止導人了假

(14)

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建立正 Z在概念 玄萃苛J 分數計算教學 分數意殺的提升

c叫 I單位分紋的肘。I>∞區至1

分或 示及 求法

形加

國的算 單,問計

惘他﹒法

、、 在本"if 表本夜 圖 10 分數補救教學建議國 分數與帶分數的概念,在計算方面也增加 了假帶分數的轉換、整數與分數的轉換以 及進位與借位。此時,學童對於分數的認

知「主就是將 l 個整體先平分成 a 份,再

a

取其中的 b 份」也應提升到「主就是 b 個

a

工」的模式,並能逆向思考 'b 個土就是

a

a

主」。在此基礎下,同分母分數的加減與

a

學童的整數加減經驗完全相同。另外,許 多學者認為學童要能在不同表徵間進行轉 換,才能掌握概念,因此教學時建議多利 用下列方法: (一)建立正確觀念部分: 1.畫畫看(將符號和敘述與圖形建立連

結)

例如一方面將「?塊披薩」或「把一

塊披薩平分成 4 份,取 3 份的結果」

造成圓形,,. J 另一方面將 '3 個 j

塊披薩」畫成'.

.J 。同時讓學童

了解,,. J 和'.

.J 是一樣多,

所以「 7 」與, 3 個 j 」可視為相同。

2. 寫寫看(將國形和敘述與符號建立連 結)

,

例如將'.

.J 寫成 '3 個 j 」塊披

薩,用分數表示是「 7 」塊披薩。

3. 說說看(將圖形和符號與敘述建立連 結)

,

例如將'.

.J 以口述或文字寫成

(15)

r

3 個 j 塊披薩 J '也就是「?塊披

...J' 即 11 個 r.

J

也就是 11 個 1 ,從 r b 個工就是主」

4

a

a

皆因

刊一

4

一­ 674 斗,

5-4

1 人 I 』 戶行川 ¢←'

叫一

4

薩」。 (二)分數計算的教學部份 童擁有上述經驗與基礎後,再利用簡 單圓形,配合正確的概念,便能區別 不可求快,須待學童從上述方法中建

1

~., ~

b

立「一就是 b 個一」與r b 個一就是一」

a

a

a

a

分數符號中分子部分與整數的不同, 也就不容易發生文中所提及的錯誤 7 。以同分母為前提,講學童明白單 的概念後才能進行。進行分數的加法 或減法教學時,應先強調「同分母的 意義 J '讓學童 7 解當分母相同時, 表示等分割的份數相同,也就是有相 位分數相同的重要。從單位分數的累 加開始,讓學童了解假帶分數與其互 同的單位分數。單位相同,分數才能 換以及假帶分數與整數三者之間的 加減法是如何計算。這樣的學習,才 是有意義的學習,才能避免純口訣背

進行加法與減法計算。如塗色部分 a

表示 j 塊披薩

r. •••

.J 是 5

誦。

個 r .J 也就是 5 個 j 塊披種。再加

三、補救教學後

測驗內容設計, ,在概念題型方面,應 將「畫畫看」、「寫寫看」、「說說看」三類 題型並重,如果三類題型間能互相呼應, 則更能了解學童的概念建立是否穩固。在 計算題型方面,除了要有分數加滅的計算

上先前建立的概念 rb 個工就是主」

a

a

中,於是學童就能說出這裡有「?塊

披薩 J '這也就是單位分數的累加概 念。當學童有這樣的基礎時,就可以 題外,更可利用圓形題和口語描述以了解 利用上述概念與圓形,讓學童進行假 學童是否純以背誦口訣來解題。 如果教學者能充分運用圓形、符號與 分數或帶分數的加法與減法計算。以 r

5

6 戶

假分數相加「互 +Z 」為例,先以 r.

教症L 來進行分數教學,並讓學童能使用不 義,幫助學童建立正確分數概念,那麼學 童在遭遇不同情境的分數加減問題時,就 同表徵進行轉換,能畫、會寫、說得出意

•••

.J 表示 5 個 j

i

a a a a

有能力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只能 使用背誦口缺的方式來嘗試解題。國小數

甘示 6 個 j; 當 r.

•••

.J 與

r...

.J 合起來就是 r.

..

(16)

對國小四年級數學低成就學童在分數學習的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之探討 學教育中,我們應優先重視概念的理解, 引導學童能將圓形、符號與敘述三者產生 有意義的連結,融合三者為一體。因此, 對於學童分數的學習,我們應不斷的提供 學童機會,將「分數的符號」、「圓形」、「敘 述」三者視為一體,幫助學童建立正確概 念,再加上熟練為輔,才能真正幫助學童 學習分數。

參考文獻

李孟峰、連廷嘉 (2010)

0

r 攜手計蓋一課後 扶助方案」實施歷程與成效之研究。 教育寶路與研究,

23(1)'

115-144 。 呂玉琴、李源順、劉曼麗、吳毓瑩(2009) 。 國小分數與小數的教學、學習與評 量。台北市﹒五南。 林右珊(2007)。國小見童分數概念之探討。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 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縣。 林碧珍 (1990) 。從圓形表徵與符號表徵之 間的轉換探討國小學生的分數概

念。新竹師院學報,

4 ' 259-347

林褔來、黃敏晃、呂玉琴(1996 )。分數歐 蒙的學習與教學之發展性研究。科 學教育學刊,

4(2)

,

161-196 。

洪素敏 (2004) 。國小五年級學童分數逃思

概念補救教學之研究。國立嘉義大 學數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 版,嘉義市。 陳明印 (2002) 。美國 2001 年初等及中等教 育修正法案之分析。教育研究資訊,

10(1)

,

205-228 。 教育部 (2012)0101 學年補救教學實施方案 標準作業流程手冊。台北:教育 部。

Annette

R

Baturo

(2004).

Empowering

Andrea

to

help

year

5

student's

construct

fraction

understanding.

Proceedings of the 28th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Group

for

the

Psychology

of

Mathe,η atics

Education. 2

,

95-102

Bel汀,

M. J.

,

Wachsmuth

, 1.,

Post

,

T.

R.

,

&

Lesh

,

R.

(1

984).

Order

and

equivalence of rational numbers

.

A

clinical

teaching

experiment

,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

15(5)

,

323-341

Hess

,

F. M.

, &

Petrilli

,

M. J. (2006).

No

child left behind. N

Y:

Peter Lang

Publishing

Lesh,氏, Bel汀,

M.

,

&

Post

,

T.

(1987b).

Representation

and

translation

among

representatIOn

In

mathematics

lear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Janvier

,

C(ED.)

,

Problems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pp.33-40 ).

London: New Jersey.

Mack

,

N. K.(1998). Building a Foundation

for

Und巴 rstand

ing

the

Multiplication of Fraction.

Teaching

Children Mathematic

,

5

(1),

34-38.

McDermott

,

A.

,

&

Jensen

,

S.

(2005).

Dubious

sovereignty

.

Federal

conditions of aid and the no child

left behind ac

t.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

,

80(2)

,

39-56.

數據

表 2 兩種不同主題的施測結果 題型 分數的意義 類型 真分數、假分數與帶分數的意義 等值分數的意義 平均答錯率 310/360(86.1%)163/180(90.5%) 迷思概念/錯誤類型與其成因 l 受分子或分母影響作答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學生已在 2000 年版小學數學課程學習單位 4N4「倍數和因數」中認識因

本教材設定使用對象為國中數學低成就的學生,考量《補救教學基本學習內 容》 , 並配合不同學習狀態的學生,發展了兩套教材:「精進教材」適用於百分等 級

With learning interests as predictors, the increases in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were greater for third- graders and girls than for fourth-graders and boys; growth in learning

觀念學習一 速率公式的變化 對應能力指標. 6-n-08

3.師培生修習教育課程期間,學期成績不及 格學分達該學期修習學分數 1/2、操行成績 未達 80 分或記 2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自 111 學年度開始,「身心障礙學生升學大專校院甄試數學考科」將依據 108 學年度 實施之「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數學領域」

問題類型 非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自錯誤中學習 自錯誤中學習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