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當代日本」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當代日本」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Master Thesis. 政 治 大. 立 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當代日本」. ‧ 國. 學. “Contemporary Japan” in Taiwanese Fiction. ‧.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er. io. sit. y. Nat. n. a指導教授:范銘如 博士 i v l C hengchi Un. Advisor: Dr. Ming-Ju Fan 研究生:徐 緯. By Wei Hsu. 中華民國一○八年一月 Jan, 2019.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 謝辭. 記得碩二必修的第一堂課,紀老師要大家練習以論文摘要的方式寫下暑假所 看的書。暑假都在放空的我最後寫的是《末日之戰:政府不想讓你知道的事》, 因為剛看完電影,只覺得今後喪屍的出現是遲早的事,所以特別買了原著小說, 並且成為懶散的夏日裡唯一看過的書。同學都寫學術心得而我寫喪屍,不知道為. 政 治 大 論文像一場長長的夢,夢醒後記得的細節也如此稀薄。而且沒想到我竟然能在喪 立. 何在寫謝辭的此刻,腦中想到的第一件事是這個,彷彿是昔日光陰的隱喻。這本. 屍出現前寫完論文,也是一個不可思議,很想加幾個驚嘆號。. ‧ 國. 學. 能夠完成論文要謝謝范老師這幾年對於我的信任及容忍我的拖延。謝謝口試. ‧. 委員陳國偉老師及吳佩珍老師,老師們的寶貴意見充滿啟發。謝謝李衣雲老師無. y. Nat. 私提供參考資料。謝謝吳慧玲助教在每個關鍵時間點的提醒及關心。謝謝我的母. er. io. sit. 親對我絕對的支持,雖然她常常說她完全不懂我想要寫什麼,甚至不太確定我到 底有沒有拿到學位,但我也常常不懂我自己在寫什麼,也不太確定會不會拿到學. al. n. v i n 位,就這一點來說很有家人的感覺。感謝 Jens,用一種我常常不太確定到底是激 Ch engchi U 將法還是羞辱的方式逼我完成論文。感謝韡忻不時被我騷擾論文寫作的困擾,並. 且一起墜入垃圾話的漩渦中。感謝詩勤分享研究書目。謝謝鈺皓、摸摸對於論文 的協助。感謝所有飽食終日言不及義的夥伴及家人們,你們讓我忘卻論文的壓力。 又或者,忘得太徹底了。這本論文伴隨著父親進進出出醫院的記憶,我幾乎可以 辨認每個章節與病床的關係。想念我的父親,雖然他未能見到此本論文的完成。 他一定很開心我沒有放棄。 2019.02 木柵.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3) 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當代日本」. 摘要. 在解嚴後日本大眾文化產品在台灣社會的流行,以及台灣主體性論述逐步確 立的背景之下,本論文以解嚴後台灣社會中當代日本形象所具備的兩層面意義出 發:作為現代性進程的理想形象、發展台灣意識的參照對象。本研究以小說中日. 政 治 大 本文首先以朱天文作品為例 立 ,討論小說中日本的物質符號意義如何從解嚴前. 本的物質符號及空間再現為討論面向,分析當代日本的文學形象及敘事意義。. ‧ 國. 學. 的歷史記憶,轉變為八○年代解嚴後具備消費意義的商品形象。其次,以朱天心、 孫梓評及張維中等人的作品,討論小說如何在各種想像當代日本的脈絡及文類的. ‧. 敘事需求之下,再現作為消費對象的當代日本。最後,從吳繼文、賴香吟及吳明. sit. y. Nat. 益的作品中,可見到小說所再現的當代日本,有著與八○年代發展成形的台灣意. al. er. io. 識之間的連結,同時反映著解嚴後台灣小說中的解構傾向。而小說作為再現日本. v. n. 的途徑,一方面對應著台灣社會脈絡的轉化,另一方面也呼應台灣小說在文學史. Ch. engchi. i n U. 發展的軌跡,顯現小說不同於散文或電影的獨特文類性質。 關鍵字:日本形象、當代日本、台灣意識、朱天文、朱天心、孫梓評、張維中、 吳繼文、賴香吟、吳明益.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4) “Contemporary Japan” in Taiwanese Fictio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bstract. Japanese popular culture has become pervasive in Taiwan and the discourse of Taiwan’s subjectivity has gradually been constructed since the lifting of Taiwan Martial Law. In this context, this study sets foot on the dual meaning of the imagin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an ideal type of modernization and. 政 治 大 a referential object for developing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Specifically, this study 立 discusses the symbol of material a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space in the fiction to analyze. ‧ 國. 學. the imagination and narrative meaning of contemporary Japan. Using the fictions by Chu Tien-Wen as an example, this study first discusses how. ‧. the meaning of the material symbol in her fiction shifted from the representation of historical memories to the consuming image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the 1980s. Next, through the fictions by Chu Tien-Hsin, Sun Tzu-Ping, and Chang Wei-Chung, this study discusses how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has been determined by the various context of imagination and the demand for specific fiction genre. Lastly, through the fictions by Wu Ji-Wen, Lia Hsiang-Yin, and Wu Ming-Yi, we see the imagin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in the fictions is connected to the Taiwan consciousness formed in 1980’s as well as reflecting the tendency of the destruction of specific ideologies featured in Taiwanese fiction after the lifting of Martial Law. In.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additi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contemporary Japan in the fiction shows the changing social context and the trajectory of Taiwanese fiction, which makes the fiction differ from other genres such as film or prose. Key words: imagination of Japan, contemporary Japan, Taiwanese consciousness, Chu Tien-Wen, Chu Tien-Hsin, Sun Tzu-Ping, Chang Wei-Chung, Wu Ji-Wen, Lia HsiangYin, Wu Ming-Yi.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5)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 1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 1 (一)「當代日本」的複義 ............................................................................................... 1 (二)「當代日本」與台灣小說 ....................................................................................... 2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 3 (一)研究範圍與對象 ....................................................................................................... 3 (二)研究方法 ................................................................................................................... 9 三、文獻回顧 ..................................................................................................................... 10. 政 治 大 (二)臺灣社會日本形象及認知的變遷 ......................................................................... 16 立 (一)戰後日本的發展 ..................................................................................................... 11. ‧ 國. 學. (三)解嚴後台灣小說研究與日本形象 ......................................................................... 24 四、章節安排 ..................................................................................................................... 27. ‧. 第二章 符號日本:歷史及商品 ........................................................................................... 30 一、「歷史」:初期小說中日治歷史所造就的日本刻痕 ............................................. 32. y. Nat. io. sit. (一)生活習性的各種元素 ............................................................................................. 32. n. al. er. (二)建築與空間氛圍 ..................................................................................................... 35. i n U. v. 二、「流行」:自《炎夏之都》至《世紀末的華麗》 ................................................. 37. Ch. engchi. (一)日本大眾流行文化及商品的普及 ......................................................................... 38 (二)日本料理與現代都會生活 ..................................................................................... 40 三、「文化」:《荒人手記》之後 ................................................................................. 44 四、 結論............................................................................................................................ 50 第三章 消費日本:想像及再現 ........................................................................................... 52 一、朱天心〈古都〉:古典京都的現代意義 ................................................................. 54 (一)作為「古都」的京都 ............................................................................................. 56 (二)作為消費對象的「京都」 ..................................................................................... 59 (三)〈古都〉內的日本認知及擬中立的消費認同 ..................................................... 63 二、孫梓評《男身》:熟悉又日常的東京印象 ............................................................. 65.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6) (一)日本偶像劇影響的敘事模式及符號化用 ............................................................. 66 (二)《男身》所再現的東京:品牌符號化 ................................................................. 67 (三)奠基於對於日本的熟悉感所再現的東京 ............................................................. 69 三、張維中《無影者》:當奇觀成為日常 ..................................................................... 72 (一)巨型都會裡日常的異常與正常 ............................................................................. 74 (二)都市形象的翻轉:新宿二丁目 ............................................................................. 77 (三)以社會習俗為推理線索所顯現的日本認知 ......................................................... 80 四、結論 ............................................................................................................................. 81 第四章 身分日本:斷裂及連結 ........................................................................................... 83. 治 政 (一)同志小說中的「日本」及《天河撩亂》中的家國 大............................................. 86 立 (二)邊緣身分解構的日本形象 ..................................................................................... 89 一、吳繼文《天河撩亂》:多元身分認同下當代日本的重構及解構 ......................... 85. ‧ 國. 學. 二、賴香吟〈翻譯者〉及〈蟬聲〉:後殖民情境中的當代日本 ................................. 96 (一)〈翻譯者〉:面對殖民記憶的日本 ..................................................................... 97. ‧. (二)〈蟬聲〉:在日的後殖民知識份子群像 ........................................................... 100. Nat. sit. y. 三、吳明益《睡眠的航線》:世代間日治記憶的斷裂及銜接 ................................... 104. al. er. io. (一)台灣意識與再現日本殖民記憶 ........................................................................... 104. v i n Ch 四、結論 ........................................................................................................................... 110 engchi U n. (二)當代日本作為連結斷裂記憶及反思國族認同的契機 ....................................... 106. 第五章 結論 ......................................................................................................................... 112 一、研究成果 ................................................................................................................... 112 二、研究方法的檢討及後續的研究可能 ....................................................................... 114 (一)文學影響及作者的脈絡化 ................................................................................... 114 (二)日本形象的文化脈絡及延伸比較 ....................................................................... 115 參考文獻 ............................................................................................................................... 117.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7) 第一章 緒論 一、研究動機與問題意識 (一) 「當代日本」的複義 九○年代初期,台灣出現一股稱為「哈日風潮」的社會現象。日本大眾流行 文化及延伸商品受到當時年輕族群普遍的喜愛,面向包括動漫、影視作品、流行 音樂、偶像文化以及服裝時尚等文化產業。這股風尚一般以九○年代初期,日本 電視劇《東京愛情故事》在台灣播映後所造成的收視現像及討論為開端。1加上 規範日本文化輸入等相關政策及法規逐步地解禁或廢止、台灣有線電視媒體產業. 政 治 大 消費族群,來表達自身對日本流行文化的愛好。「哈日」也在九○年代後期,成 立 的成長,使得日本大眾流行文化在台灣更為普及。並且出現標榜「哈日」態度的. ‧ 國. 學. 為新聞媒體頻繁使用的詞彙,藉以形容日本文化有著極端愛好的消費者,甚至不 加以選擇的全面擁抱。. ‧. 「日本」在台灣消費市場裡所代表的意義,不僅是哈日風潮中各類次文化或. sit. y. Nat. 流行潮流的源頭,廣告中被大量轉用的日本元素與形象,以及消費者對於日本品. al. er. io. 牌及產品的顯著偏好,都顯現台灣消費文化裡「日本」所代表的特殊地位。如李. v. n. 衣雲所指出,「日本」意象在台灣經由符號化過程而具備高級文化品味的形象,. Ch. engchi. i n U. 進而成為市場行銷轉化運用的符碼。2換言之,哈日文化背後尚有台灣社會整體 對日本社會現代化形象的認同及想像。 然而,對台灣社會來說,「日本」不僅浮現在經濟成就或現代化、全球化樣 貌之中,也擺盪在國族情感及論述之上。日本作為台灣昔日的殖民母國,以及發 動戰爭侵略中國大陸的國家,歷史記憶中必然有其負面的形象。對於哈日族常見 的批評,即是認為他們背祖背宗般地忘卻歷史傷痕。哈日現象所引起的另一個日 本認知面向,就在於其所挑起破壞民族情感的「親日」甚或「媚日」疑慮。不過, 1. 李天鐸、何慧雯,〈遙望東京彩虹橋──日本偶像劇在台灣的挪移想像〉,收於李天鐸編,《日 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 》媒介擬想 1(台北市:遠流,2002 年),頁 17。 2 李衣雲,〈1990 台灣哈日風的基礎──日本大眾文化的積累作用〉 ,《台灣風物》第 58 卷 2 期 (2008 年 6 月),頁 138。 1.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8) 即使這種批評常常連結到經歷殖民統治的本省族群,但哈日現象中的消費者也多 有年輕的外省族群。3換言之,台灣社會中的日本形象對應著族群差別及世代差 異而存在差距。 更進一步說,在八○年代之後,強調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台灣意識逐漸取得與 作為官方主流的中國意識相互抗衡的位置,而日本殖民歷史及記憶則賦予了台灣 意識得以與中國意識相互區隔的獨特本質。4也就是說,透過「日本」的存在, 「台灣」可以不等同於「中國」。因此,肯定當代日本所招致的批評,其連帶的 不僅是基於日本在近代歷史記憶的反感,也隱含著對於台灣意識上漲的拒斥,更. 政 治 大 必須思索後殖民的情境以區辨出台灣及日本的關連,確認台灣自身的位置。 立. 顯現出台灣社會在國族認同問題上的落差。但即使是台灣意識或主體性論述,也. ‧ 國. 學. (二)「當代日本」與台灣小說. ‧. 對於台灣社會來說,從哈日現象可看出「當代日本」所牽連的兩種層面:一. y. Nat. 為消費符號,其中蘊含將日本視為現代化進程中先行者的仰慕、全球化與現代化. er. io. sit. 的想望;另一為攸關台灣主體性或國族情感而產生的認同議題及後殖民情境。以 戰後台灣小說的發展而言,在鄉土文學為潮流的七○年代,出現以批判美、日等. al. n. v i n 國家對台灣的經濟殖民現象為主題的小說,如陳映真「華盛頓大廈」系列小說、 Ch engchi U. 黃春明〈蘋果的滋味〉 (1972) 、 〈莎喲娜啦‧再見〉 (1973) 、 〈小琪的那一頂帽子〉 (1974) 、王禎和《美人圖》 (1982) 、 《玫瑰玫瑰我愛你》 (1984) 。日本形象的再 現常以來台買春的日本商人為表現,成為日本對於台灣經濟殖民的譬喻。不過, 在台灣社會的日本形象認知出現轉變之際,是否又如何帶動台灣小說再現日本的 面向及方式?. 3. 李衣雲, 《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の展開について》 (東京都:三元社,2017 年 10 月),頁 19。 4 王甫昌, 〈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 , 《臺灣史研究》第 8 卷第 2 期(2001 年 12 月) ,頁 189;本論文所使用的「台灣意識」及「中國 意識」二詞,亦是依據此文之定義: 「本文所稱『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 ,是指戰後在臺灣社 會中所發展出來、具有現代社會中民族想像意涵,及對抗性作用的兩種政治意識形態。」 ,頁 159。 2.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9) 不僅是文學形象有轉變的可能,就小說研究的詮釋上,當代日本也具有特殊 位置。解嚴後「後現代」與「後殖民」成為當代台灣小說研究兩大主軸,後現代 被用以解釋八○年代台灣社會在解嚴後的精神狀態及文化樣貌5,並對應到所謂 「全球化」 、 「晚期資本主義」的時代,反思著現代性及現代社會的發展及演變; 而後殖民則與解嚴後探索主體性及多元身分認同的論述相關。以後現代來看, 「日 本」是全球化時代裡消費文化的重要符碼;以後殖民來看,如何面對日本及其殖 民歷史則是族群認同中或解構、或重構的關鍵。換言之,解嚴後「多元發展」、 「百花齊放」 、 「眾神喧嘩」的台灣小說6, 「當代日本」既可能連結到作為全球化. 政 治 大 說中全球化現象裡的當代日本,又該如何討論當代日本與歷史記憶間的牽連或斷 立 時代中的參照位置,卻也同時暗示著歷史記憶裡的曖昧身影。我們該如何理解小. 裂,即是本研究的出發點。. ‧ 國. 學. 由此,本研究的方向與目的,即是以「當代日本」為核心,檢視解嚴後台灣. ‧. 小說裡關於「當代日本」的相關敘事與再現形象。此研究關懷包含以下面向:其. y. Nat. 一, 「當代日本」在哪裡?「當代日本」長怎樣?夾雜在小說敘事之中,有哪些. er. io. sit. 與日本相關的文化、物質或歷史符號,可供辨認或意識到日本的存在;其二,怎 麼寫「當代日本」?意即作者對於「當代日本」的書寫策略及再現形象,被建構. al. n. v i n 而成的形象在文本裡又具有何種敘事意義;其三,小說中的「當代日本」是否和 Ch engchi U. 其他類別的文本再現有差別?台灣小說發展脈絡或文學現象,是否對「當代日本」 的想像或再現產生影響?. 二、研究範圍與方法 (一)研究範圍與對象 1. 「解嚴」作為時代劃分基準. 5. 廖炳惠, 〈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 ,收於周英雄、劉紀蕙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 後現代》 (台北市:麥田,2000 年) ,頁 92。 6 陳芳明對於當代小說的形容。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下冊(台北市:聯經,2011 年) 。 3.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0) 本研究以 1987 年中華民國政府宣佈解嚴作為時代劃分基準。一方面是因為 解嚴之後日本大眾文化在台灣社會逐漸解禁,輸入文化面向更為多樣,也因此影 響台灣社會對於日本形象的建構。7亦如黃智慧所指出,解嚴是影響台灣社會日 本觀的重要時間點。解嚴後,台灣史、台灣學成為熱門議題,挖掘過往日本殖民 時期的口述歷史、史料相繼出現,使得常民記憶中的日本時代連帶出土,浮現視 日本為二戰入侵國之外的另一種觀點,特別是對二戰後出生的世代來說產生衝擊。 8另一方面,是因為解嚴所對應的時代背景及社會結構反映了八○年代台灣社會. 的質變,與台灣小說的發展密切相關。以本論文的研究關懷而言,筆者認為解嚴. 政 治 大. 前後的兩大社會發展面向特別重要:其一為消費社會的成形,其二為多元身分認 同的討論。. 立. 就前者而言,八○年代經濟發展造就台灣社會出現為數眾多的中產階級,促. ‧ 國. 學. 進當代消費文化的發展。消費社會注重商品符號、品牌形象,個體藉由消費行為. ‧. 與對象所具備的社會象徵符號意義,來實踐自身的階級認同及生活想像。9另一. y. Nat. 方面,新興中產階級及消費文化也造成台灣小說生態轉變。如張誦聖研究八○年. er. io. sit. 代副刊性質所指出,中產階級的出現是當時文壇轉變的一大動力。都會中產階級 讀者數量的擴大,影響了當時小說作品在風格與議題的選擇。10消費社會裡的光. al. n. v i n 怪陸離、現代都會的人生百態,這些描繪中產階級所身處的景況的作品,也在小 Ch engchi U 說家的作品裡不斷再現。. 而以後者來說,解嚴象徵著後殖民的到來11,多元身分認同的追求成為解嚴 7. 李衣雲,同註 3,頁 34-35,有關台灣日本大眾文化輸入及日本形象之變遷將於下文詳述。 黃智慧, 〈台灣的日本觀解析(1987-) :族群與歷史交錯下的複雜系統現象〉 , 《思想》第 14 期 (2010 年 1 月),頁 66。 9 有關消費社會的定義,係指消費行為組織了個人的文化價值、理念或渴望而形成的價值體系, 同時宣揚消費者的選擇權及主動性。見李玉瑛, 〈消費文化與現代性〉 ,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 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 (台北市:群學,2010 年) ,頁 358;另依據李玉瑛 的說法,1987 年後台灣國民生產毛額平均每人突破 5 千美元,且百貨公司成為台灣人常態消費 地點,顯見消費社會的特徵,頁 380。陳光興亦認為八○年代屬於台灣消費社會的鞏固階段,並 在九○年代深化發展,參陳光興, 〈台灣消費社會形成的初步思考〉 ,收於大學學術講演錄叢書編 委會編,《中國大學學術講演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年) ,頁 243-248。 10 張誦聖, 〈臺灣七、八○年代以副刊為核心的文學生態與中產階級文類〉 ,收於陳建忠等著, 《台 灣小說史論》(台北市:麥田,2007 年),頁 282-296。 11 解嚴作為後殖民的起始看法,如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上冊, (台北市:聯經,2011 年), 8. 4.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1) 後台灣社會關注的議題。七○年代中華民國外交現實的受挫(退出聯合國、與美 日斷交等),逐漸揭露台灣社會在國族認同與族群認知在現實上的分歧,加上保 釣運動、美麗島事件等政治社會運動的醞釀,八○年代台灣主體文化論述的建構 訴求變得更為明確。解嚴也意味著言論空間的逐步開拓,社會運動的浪潮及思潮 更為澎湃。而台灣小說也成為作者辯證身分認同的媒介,以及研究者探索族群想 像解構或重構的場域。如劉亮雅所指出,解嚴後出現將國族認同轉移到以台灣為 中心的新社會想像,現實中的政治權力重組使族群衝突浮上檯面,意識形態及政 治鬥爭也同時表現在小說創作裡。12. 政 治 大 的時代背景,框現了小說作品所處的社會思潮轉變脈絡。承接解嚴前後台灣社會 立. 是以,本研究以解嚴及八○年代的時代背景為研究範圍的區分。解嚴所對應. 的變革,台灣社會一方面將當代日本視為消費對象及文化符號,在消費社會中實. ‧ 國. 學. 現生活想像及認同;另一方面又基於身分認同的重構需求,面對當代日本與歷史. ‧. 記憶的糾葛關係。中產階級與消費文化影響台灣如何看待日本,而各類認同的浮. y. Nat. 現,則影響台灣如何看待自身,更進一步決定日台關係的詮釋角度。不過,本研. n. al. er. io. 以求全面。. sit. 究雖以解嚴做為劃分點,但相關作者與作品的討論,會視需要延伸到八○年代初,. 2. 「當代日本」的定義. Ch. engchi. i n U. v. 「當代日本」並非定義時期的常見方式。日本一般將 1945 年二戰結束後稱 為「戰後」 。有些日本教科書則將戰後區分為至 1952 年的盟軍佔領時期、至七○ 年代中期石油危機發生前的高度經濟成長時期,以及八○年代至今的「現代」。 13但是對於「戰後」所代表的時代區隔仍然莫衷一是,如最早出現對於脫離戰後. 頁 26-27;以及劉亮雅認為解嚴在政治場域具有後殖民的意涵〈導論──解嚴‧解構‧重構臺灣 歷史記憶〉 ,收於《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 (台北市:麥田,2006 年) ,頁 21。 12 劉亮雅, 〈後現代與後殖民──論解嚴以來的台灣小說〉 ,收於《後現代與後殖民:解嚴以來台 灣小說專論》(台北市:麥田,2006 年),頁 53-56。 13. 成田龍一,《戦後史入門》(東京都:河出書房新社,2005 年) ,頁 55。 5.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2) 的說法,可說是以日本政府 1956 年發布「經濟白皮書」中提及「已經不是戰後」 為始,顯現戰後初期經濟蕭條狀態已受到改善。14吉見俊哉則認為,日本社會完 全沒有「戰後」的意識,應該是在七○年代之後。基於日本社會中產階級意識的 普及、都市規模、消費文化的發展,吉見俊哉將七○年代之後的日本區隔為「後 戰後」 。15另一方面,成田龍一則指出日本國內對於戰後的認知存在地區上的差異, 如對於沖繩而言, 「戰後」的感受一直持續到美日簽訂沖繩返還協定的 1971 年。 16成田龍一更將國際局勢放入定義「戰後」時期的思考。其認為,在冷戰體制結. 束後的八○年代後期至九○年代初期,日本迎接一連串改變戰後體制的轉折及事. 政 治 大 可能還是如成田龍一所說,至今各項討論不斷強調「戰後」的結束或劃分,反而 立. 件,所以稱冷戰後的日本為「戰後後」 。17雖然「戰後」所涵蓋範圍未有定論,但. 顯示「戰後」意識的持續。18. ‧ 國. 學. 本研究所稱「當代日本」基本上是屬於日本「戰後時期」的大範圍,對應本. ‧. 研究討論方向為台灣解嚴後的小說及其中的日本形象再現,所以「當代」的意涵,. y. Nat. 權宜的相對於文本內部指涉的時間概念,指與敘事者敘事時間一致的日本,也就. er. io. sit. 是大致上為八○年代以降,在七○年代末期高度經濟成長漸緩後迄今的日本社會。 不過,這種時期的劃分及定義,是因應論文寫作所給的操作性定義,是在接. al. n. v i n 受既有研究論述指出台灣對於日本認知在解嚴前後出現變遷的基礎上展開,預設 Ch engchi U 「當代日本」在社會想像上與此前的歷史階段之間存在差距甚或斷裂。所以,雖. 然本文將「當代日本」給予一個範圍的框定,但仍必須說明在各個討論的文本內 的「日本」卻可能是滑動的,不同作者及不同文本的時間想像及指涉範圍存在差 異。本文將試圖聚焦討論時間範圍符合上述定義的文本,至少討論對象的敘事時. 14. 武田晴人,賀平譯, 《高速增長》日本近現代史 8(香港:香港中和,2016 年),頁 13。 吉見俊哉,李振聲譯, 《後戰後社會》日本近現代史 9(香港:香港中和,2017 年) ,頁 10-18。 16 成田龍一,同註 13,頁 134-137。美日於 1971 年簽訂沖繩的返還協定,1972 年 5 月正式返 還。 17 這些事件包括:1990 年泡沫經濟的破滅、股票及土地價格於九○年代中期迅速崩盤;1993 年 自民黨結束自戰後維持 37 年「五五年體制」的執政黨地位;日本於九○年代參與國際戰爭,包 括資金援助及參與聯合國維持和平部隊(PKO)等方式。成田龍一,同註 13,頁 177-179。 18 成田龍一,同註 13,頁 210-211。 15. 6.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3) 間皆為 1945 年後,且主要為台灣解嚴前後的八○年代以後,而文本內指述的「日 本」也落於相同的時間範疇。是以,本研究內文如以當代日本描述或指稱,即為 試圖分析、說明或用以區隔、強調日本形象、認知或想像在時期上的差異。. 3. 研究對象:文學小說為主、大眾小說為輔 戰後的台灣文學創作裡,一直都有將日本做為寫作取材對象的作品,特別是 散文創作。如林文月從自身學養經歷出發,對日本傳統文化、京都生活的書寫, 或日本古典文學的翻譯,形成日本及京都豐厚美學的文學印象。19伴隨著經濟成. 政 治 大 這些作品反映了台灣社會對於現代日本社會動向. 長、旅遊風氣、哈日現象的出現,以日本社會文化潮流、風尚、趨勢為題材的散 文作品數量漸增且面向更廣。20. 立. 的關注程度,但散文數量眾多、議題之廣,較難聚焦研究主軸。. ‧ 國. 學. 相較於散文,小說塑造的再現形象另有其敘事意義。討論小說所再現的日本. ‧. 時,不僅可以檢視敘事空間在文本中彼此關聯的方式;文本的形式或風格,也能. y. Nat. 反映出其與現實物質空間之間的關聯。小說作為社會意義的再現途徑,更能顯現. er. io. sit. 空間如何被編派秩序、賦予意義。21空間在小說裡因應敘事策略,而在結構上以 人物或情節作出呼應,成為考察各類隱晦的社會符號或象徵意義的重要環節。22. al. n. v i n 另一方面,以後殖民及身分認同的討論來說,小說較能有效傳達作者的意識形態 Ch engchi U. 或創作意念,長篇小說更能提供一個思索辯證的媒介空間。23以此來說,討論小 說內當代日本的再現具有特殊性質,亦能顯現其與散文或電影等不同文類文本間 的差別。故,本研究將聚焦於討論小說。 「當代日本」所兼具的多重意涵,既包括流行文化的消費認同或現代性想像,. 19. 詳參陳明姿, 〈林文月的文學與日本〉 ,《台大日本語文研究》第 9 期(2005 年 12 月) ,頁 4561;該文提及「 (《京都一年》 )出版後,不少教授及學子都對京都產生興趣,有學者前往京都大 學訪問或做研究,也有不少學生前去京都留學或旅遊,而且他們去京都時都藉此書作研究」 ,頁 53。 20 如劉黎兒、張維中等以旅日經驗及日本社會觀察為題材的散文作者。 21 Mike Craig,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 (台北市:巨流,2003 年) ,頁 65。 22 范銘如,〈空間的再現政治〉 ,收於《空間/文本/政治》 (台北市:聯經,2015 年) ,頁 27。 23 劉乃慈,《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 (新北市:群學,2015 年) ,頁 211。 7.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4) 又包含紛雜的國族身分議題,皆為當代小說中常見的面向。若於大眾小說的發展 來說,也可見日本文化影響的軌跡。陳國偉整理台灣大眾小說發展歷程,包括推 理小說、愛情小說、科幻小說、恐怖小說等次文類,都可見到日本文化的影響或 再現。24特別是這些次文類常以大眾文化為創作素材或互文對象,穿插大量流行 文化符碼,而貼緊日本社會文化在台傳播的脈動,所以更常在文本中再現日本大 眾文化。惟因目前已有相關研究的整理,是以本論文將主要的討論對象放在大眾 小說以外的文本,並以大眾小說的研究成果為輔,再依研究論述需要,列舉相關 大眾小說的文本作為比較。甚至可透過對照文學小說與大眾文學之間對於相同空. 政 治 大 此外,本研究係以日本形象作為分析對象,透過小說為途徑分析當代日本在 立. 間的不同再現,而藉以顯現日本形象的多樣或變調。. 日本形象變遷上的特殊位置與小說表現的意義。本研究所探討的的日本形象,主. ‧ 國. 學. 要是指透過小說中日本物質文化記號及空間再現兩方面所形成或指涉的日本。或. ‧. 者簡要的說,即是可以讓讀者明顯意識到敘事內容與日本相關聯的文本。並且依. y. Nat. 據前述關於「當代日本」的時間範圍擇定討論文本。如八、九○年代出現的許多. 日本,所以不會納入本研究的討論範圍。. al. er. io. sit. 家族史小說,因為敘事時間為戰前的歷史記憶,又或者敘事空間範圍未涵蓋當代. n. v i n 也就是說,本研究的重心不在於日本文學對於台灣小說的影響。日本文學影 Ch engchi U. 響在台灣文學發展上有其特殊脈絡,在日本殖民時期,對於以日語創作及接收文 學觀念的台灣作家來說,日本文學是形塑文學觀的重要參考來源,且對應殖民關 係形成文學場域內的典範意義。即使是在戰後,不像日本大眾文化所受到的嚴格 控管,台灣一直有大量翻譯引介的日本文學小說,在數量上甚至超過美國翻譯小 說。25換言之,對於純文學領域而言,日本文學的影響有其相對獨立而複雜的脈. 24. 陳國偉, 《類型風景──臺灣戰後大眾文學》台灣文學史長編 18(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3 年) 。 25 張明敏,《村上春樹文學在臺灣的翻譯與文化》(台北市:聯合文學,2009 年) ,頁 44-47。本 書也指出台灣戰後有四次日本翻譯小說暢銷現象:1950 年武者小路實篤《愛與死》 、1966 年三浦 綾子《冰點》、1968 年川端康成熱潮、1989 年村上春樹《挪威的森林》,頁 44-82。 8.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5) 絡。就當代台灣小說而言,如駱以軍、邱妙津、賴香吟等人作品中可見到對日本 近現代文學作品的關注及引用,如三島由紀夫、太宰治、村上春樹等作家。只是 不管是文學交流的文化影響、小說意象的傳播、文學形式的仿效、互文關係的詮 釋,目前皆有研究討論。特別是村上春樹在九○年代華文文學場域所形成的文化 現象及定位,已陸續有成果出現。 此類文學影響的研究需要針對每個作者及作品背景做出更為細緻的定位及 比較,相比於大眾文化及國族認同下的日本形象是一個相對獨立的發展脈絡。囿 於本文的研究動機及目的,將不以文學受容的影響層面作為主要討論方向,而側. 政 治 大 文學影響的研究成果,將附註於註腳作為補充。 立. 重於日本文化形象的再現及意義之上,如在本研究討論文本的前行研究已有此類. ‧ 國. 學. (二)研究方法. ‧. 本論文以「當代日本」為出發,討論其作為小說再現的對象時,所蘊含的形. y. Nat. 象及其意義。小說的再現方式可能表現在各類面向上,包括作為消費符號、作為. er. io. sit. 敘事空間或作為區分他我鞏固認同的參照對象。按照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的說法, 「再現」 (representation)在文學領域而言,是一種符號、象徵. al. n. v i n 或意象,也是浮現在意識的一種過程。 ,則同時帶有「模仿」 C h 而「意象」(image) engchi U 26. 及「虛構」的意涵,指涉特定的代表類型。27換言之,在進行形象的討論時,我 們必須注意其中個體試圖反映現實存在而蘊含的虛構性質。. 但這不代表因為再現形象具備虛構的成分就減損其重要性,或者形象的討論 是次於真實的存在。相反的,形象的多重樣貌或許更符合後現代社會中對於本真 性的解構反思。更為重要的是,作者傳達給讀者其所創造的形象,讓讀者產生對 於特定文化的想像,進而影響個體在現實世界的實踐作為。如論者提出,創作者. 26.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 ,劉建基譯, 《關鍵詞:文化與社會的詞彙》 (台北市:巨流, 2003 年) ,頁 333-336。 27 雷蒙‧威廉士(Raymond Williams),同註 26,頁 176-177。 9.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6) 並非如實再現真實,而是創造形象,所以追究形象與真實的差距是無意義的。28 是以,本研究參考張英進在《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一書討論中國城市 形象時,所提出關於形象研究的界定。包括本研究並非試圖討論這些再現或形象 是否真實,而是當這些形象綜合呈顯時,可以看出日本形象在台灣社會所具備的 重要意涵;也不以試圖詮釋形象具備前後一貫的邏輯或整體性為目標,而是並列 形象,以形象為出發討論其所映照的意識面向或文化脈絡意義。29 而以特定國家或文化的形象作為研究對象時所具備的意涵,在於異國形象的 創造及詮釋,皆反映著「自我」與「他者」的二者關係。30所以,必須要注重創. 政 治 大 形象的詮釋,實際上反映的是自我作為標準所顯現他者的類同及相異程度。是以, 立 造形象背後的文化脈絡,他者形象如何從社會的集體想像中成形。31而對於他者. 將於下文文獻回顧章節,試圖整理日本及台灣相關社會發展的脈絡,藉以作為後. ‧ 國. 學. 續討論的基礎。. ‧ y. Nat. 三、文獻回顧. er. io. sit. 日本的形象建構及認知對應著現實的社會變遷,本節文獻回顧將簡要回溯有 關本論文研究旨趣的三個面向:戰後日本的發展、台灣社會中日本形象及認知的. al. n. v i n 演變、解嚴後台灣小說發展及日本形象研究。就戰後日本的發展而言,戰後日本 Ch engchi U. 的經濟表現奠定日本現代化及全球化形象的基礎;而日本的殖民地關係及責任與 美國主導的冷戰體制相關聯,也影響台灣評價日本的方式;而日本流行文化受到 亞洲地區歡迎的消費現象也是構成當代日本形象的重要面向。在台灣社會方面, 對於日本的認知受到三方向影響:一為戰後的反日政策、二為台灣意識對於日本. 28. 孟華, 〈比較文學形象學論文翻譯、研究札記〉,收於孟華編,《比較文學形象學》(北京:北 京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 6。 29 張英進(Yingjin Zhang) ,秦立彥譯, 《中國現代文學與電影中的城市》 (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頁 3-4。 30 孟華,同註 28,頁 5。 31 孟華,同註 28,頁 7。孟華也提到文學的形象研究,也必須注意作者自身的獨創性,避免將所 有形象都視為「程序化」及「編碼」的結果。也就是須顧及文本詮釋在社會集體及作者個人兩端 的平衡。頁 10。 10.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7) 殖民歷史的詮釋、三為日本流行文化現象顯現的消費形象。最後則將概要回顧在 日本形象與小說表現上的前行研究成果。. (一)戰後日本的發展 1. 戰後日本經濟成就及後戰後社會 戰後日本經濟高速成長的期間,大致是在 1952 年盟軍佔領體制結束之後,一 直到七○年代初期。1950 年到 1973 年之間,日本國民生產總值(GNP)成長五 倍,並在七○年代初期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經濟體。32日本也透過舉辦一系列國際. 政 治 大 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等,宣揚自己回到國際社會,也帶給日本社會光榮感及強化國 立. 活動,如 1964 年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1970 年大阪世界博覽會、1972 年札幌冬. 家認同。33. ‧ 國. 學. 對於日本國內而言,高速的經濟發展促成了社會結構及意識的調整,越來越. ‧. 多家庭能夠消費現代家電產品,負擔典型的現代生活,甚至出現即使沒有需求但. y. Nat. 仍然購買電視機或洗衣機等現代家電的現象,藉以表現已經達到富裕生活的炫耀. er. io. sit. 性消費行為。34社會整體的富裕情形推進中產階級認同的普遍化,如有份七○年 代中葉的民調顯示,約有百分之七十五的受訪者自認為中產階級。35同時,都市. al. n. v i n 化現象更為明顯,大部分中產階級居住於東京、橫濱、名古屋、大阪等都市的近 Ch engchi U. 郊,被稱為「團地」的城郊空間。特別是東京都會帶,都心以外的神奈川、埼玉、 千葉等地是不斷擴張的郊區居住空間,並形成屬於郊區的生活方式及意識。36 日本經濟發展的成功在七○年代末期受到西方注目,因為在七○年代的石油 危機及美元動盪之中,日本迅速的恢復物價的穩定以及經濟成長的腳步。37日本. 32. 成田龍一,同註 13,頁 93。 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 ,李朝津譯,《兩百年日本史:德川以來的近代化進程》(香 港:中文大學,2014 年),頁 345。 34 武田晴人,同註 14,頁 131-135。 35 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 ,同註 33,頁 319-347。 36 吉見俊哉,同註 15,頁 138-140。 37 武田晴人,同註 14,頁 278-279。 33. 11.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8) 經濟發展模式及企業管理制度被當時資本主義國家視為歐美國家以外的新典範, 是國家在經濟發展規劃上可效仿的對象。38 而八○年代可以稱得上是日本資金 「跨國化」的成熟期,包括跨國投資行為、跨國企業的成立等。39不過,隨著日 本在對國外的投資規模擴大,以及對美國出口貿易量激增,日本的國際形象也從 經濟奇蹟轉為經濟威脅,特別是對美國而言。八○年代末期,日本企業熱衷於收 購美國著名建築物的產權,以及好萊塢電影工業,美國媒體輿論形容日本的大規 模投資行為是種如同「買下全美國」的經濟侵略。40由此可想見,這種輿論形象 背後所反應的是日本企業的深厚經濟實力。. 2. 美國冷戰框架之下的日本. 立. 政 治 大. 和八○年代美國國內對日本的反感相對,美國在主導著戰後日本的經濟復甦. ‧ 國. 學. 及國際定位具有關鍵性影響。1945 年 9 月,日本向同盟國正式簽署投降書,成. ‧. 為戰敗國。從戰敗到 1952 年 4 月對日和平條約生效之前的六年八個月,日本一. y. Nat. 直是由以美國為主的盟軍體制所佔領。此段期間,日本政府可說是毫無國家主權. er. io. sit. 及行政決策權,在美國主導之下完成新憲法的制定。盟軍佔領期間不僅完成戰後 日本的政府體制變革,也奠定日本的國家定位。41更重要的是,日本由美國整合. n. al. 38. Ch. engchi. i n U. v. 日本企業管理模式特點如企業內部的工會結合終身雇用制、年功工資等,造就員工對於企業 的忠誠,另外尚有如企業間轉包關係的緊密、銀行的協商性融資等特點。詳參武田晴人,同註 14, 頁 181-183;或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 ,同註 33,頁 379。 39 郭恩慈, 《東亞城市空間生產:探索東京、上海、香港的城市文化》 (台北市:田園城市文化, 2011 年) ,頁 96。 40 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 ,同註 33,頁 380-384。美日貿易關係:1965 年開始,美日貿 易出現變化,日本的長期赤字轉為盈餘;七○年代,日本大量產品湧進美國;八○年代中期,日 本出口美國總值為美國進口的 2 倍,美國貿易赤字約 500 億美元,頁 380;而日本的全球性投資 從 1975 年的 150 億美金,到八○年代後期增長為 500 億美金的規模。因為美日之間的貿易落差, 美國以貿易談判迫使日本開放國內市場,而在 1985 年,美日雙方達成「廣場協議」 (Plaza Accord) , 迫使日圓匯率升高,卻也讓日本企業在八○年代末期資產快速膨脹,形成後來九○年代日本泡沫 經濟的原因之一。安德魯‧戈登(Andrew Gordon) ,同註 33,頁 383-384;或參 Koichi Iwabuchi ,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29。 41 約翰‧道爾(John W. Dower) ,胡博譯, 《擁抱戰敗: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日本》 (新北市:遠 足文化,2017 年) ,頁 21-22、86。不過也有日本學者認為,戰前總力戰的社會改革已奠定戰後 發展的基礎,參雨宮昭一,包霞琴、李彥銘譯,《佔領與改革》日本近現代史 7(香港:香港中 和,2016 年)。 12.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19) 進其佈署於東亞的冷戰框架之中。 美國在東亞的冷戰框架將韓國、台灣、沖繩作為抵禦共產勢力的主要軍事基 地,而日本則在美國的庇蔭下換得專注經濟發展的機會,特別是因為韓戰爆發使 得日本獲得特需市場。42其他包括無須負擔軍事成本、產業技術的讓渡、東南亞 原料及日本工業能力的配合、戰爭賠償問題的政治性解決等發展條件。43換言之, 日本擔任著東亞經濟發展重心的地位,而美國佈署的冷戰框架幾乎等同承繼日本 殖民時期在東亞的版圖。戰後的日本社會也認為美國保障了日本戰後的高度成長, 因此具備普遍親美的社會意識。44此種冷戰結構不僅是決定東亞國際關係,也對. 政 治 大 民黨主導的五五年體制,而此體制長達三十八年的延續及結束也與冷戰結構間有 立 於日本國內的政治局勢有所影響,如成田龍一指出,冷戰結構促成日本政壇由自. 所呼應連動。45. ‧ 國. 學. 另一方面,盟軍佔領及冷戰框架也影響戰後日本面對殖民記憶的方式。戰後. ‧. 日本的身分因二戰的原子彈轟炸及盟軍佔領的事實,使其從戰前的侵略者及殖民. y. Nat. 者轉為戰後的受害者。過去以帝國為名進行的擴張作為及殖民地的殖民行徑,也. er. io. sit. 因這種受害感被日本社會擱置無視,美國亦因日本身為東亞冷戰架構一員而未認 真追究日本的戰爭責任。46不僅如此,冷戰框架也影響到日本戰後國家認同的形. al. n. v i n 成。未檢討殖民歷史的去殖民化過程轉化為日本戰後的國家意識內涵,戰後形成 Ch engchi U 的日本國家認同基礎排除掉舊日殖民地許多曾為「日本人」的歷史事實,日本強. 調自身具有同質且單一的族群認同源流,並成為日本戰後的國家形象。47或如吉 42. 武田晴人,同註 14,頁 34。 吉見俊哉,同註 15,頁 11。 44 吉見俊哉,邱振瑞譯, 《親美與反美──戰後日本的政治無意識》 (台北市:群學,2013 年) , 頁 12-19。不過由於美軍基地及沖繩問題,仍讓日本社會不時出現反美的聲浪,特別是美軍基地 所代表的戰爭意義及造成的社會問題,在五○年代引發全日本的反基地抗爭和 1965 年反越戰的 和平運動,也影響後來 1960 年及 1970 年兩次抗議美日安保條約的社會運動。詳見吉見俊哉,前 揭書,頁 194-205。 45 成田龍一,同註 13,頁 172-179。 46 約翰‧道爾(John W. Dower) ,同註 41,頁 27-29;或參荊子馨(Leo T. S. Ching) ,鄭力軒譯, 《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台北市:麥田,2006 年) ,頁 70-77。荊子馨也指出, 西方世界對於殖民歷史的批判及反思仍然以歐洲為中心,日本作為唯一的非西方殖民國,以及亞 洲大部分的殖民地,都在西方對於殖民主義的回顧省思中,遭到很明顯的忽略,前揭書,頁 67。 47 也就是小熊英二所說的「單一民族的神話」 。參荊子馨,同註 46,頁 58-59;岩渕功一,唐維 43. 13.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0) 見俊哉所言,日本將其自身認同與美國掛勾,忘卻其與亞洲的關聯,來建立全新 的自我。48. 3. 亞洲的戰後日本圖像 七○年代開始,日本大眾文化在亞洲逐漸受到歡迎,電玩、動畫也在西方市 場逐漸受到矚目。包含台灣的哈日風潮在內,以日本流行文化為尚的消費現象在 九○年代的亞洲變得更為普遍。49這些亞洲地區多數曾遭受日本侵略或殖民,即 使當日本大眾文化的流行,使得過去日本侵略歷史再度受到當地社會議論,卻未. 政 治 大 看待此一現象及自我定位?如日本學者岩渕功一所指出,這些亞洲國家經歷戰後 立 消減日本文化的消費熱潮。另一方面,以這種方式「重返亞洲」的日本社會如何. 的經濟成長發展,未必和日本之間存在極大的現代化差距。也就是說,這是日本. ‧ 國. 學. 第一次面對以現代化他者形象出現的亞洲國家。此消費日本的風潮也顯現出當代. ‧. 日本社會矛盾複雜的亞洲認知。50. y. Nat. 岩渕功一(Kouichi Iwabuchi)《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er. io. sit.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一書,以八○年代在東亞興起的日本流行文化全球化 現象切入,討論日本大眾文化產品為何會受到世界各地喜愛,而日本如何理解此. al. n. v i n 現象,則顯現出日本社會如何安置自我認同與亞洲的關聯。岩渕功一認為日本產 Ch engchi U. 品一開始是以無文化氣味的方式出口到歐美國家,也就是日本的產品未必會讓其 他國家的消費者聯想到日本的文化特質,如消去或降低動漫角色讓人聯想到日本 的生理或種族特徵。相對的,受到亞洲喜愛的日本文化產品,卻通常是具備或標 榜日本文化特色的面向。(頁 27-34) 為何亞洲會喜歡日本大眾流行文化?岩渕功一認為,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日. 敏譯, 〈利用日本流行文化──媒體全球化、跨/國族主義、與對「亞洲」的後殖民慾望〉 ,收於 李天鐸編, 《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 》媒介擬想 2(台北市:遠流,2003 年) ,頁 109。 48 吉見俊哉,同註 44,頁 19。 49 吉見俊哉,同註 15,頁 298-299。 50 Koichi Iwabuchi, Recentering Globalization: Popular Culture and Japanese Transnationalism,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2 ,p.6. 後文出處僅標頁數。 14.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1) 本及亞洲國家同樣經歷吸收西方文化及現代化的歷程,這種經驗是歐美流行文化 所無法精準再現的。也就是說,日本流行文化讓亞洲觀眾感受到日本和自身之間 有共通的時間感,而日本流行文化更體現出一種在東亞文化脈絡之下,混合全球 和地方兩端的想像或再現方式。 (頁 120)他以台灣的日劇熱潮為例,指出日劇受 到歡迎是因台日之間共時感及文化相近性所造成的引力。日劇中所再現的日本, 展現出現代化或現代都會生活在東亞的面貌。同時因為文化的相似性,讓台灣觀 眾更容易投射自身的日常生活到對於日劇的想像之中。因此,相較於歐美國家的 戲劇節目,日劇成為一種實現現代化想像時確實又可及的模型。換言之,台灣觀. 政 治 大. 眾可以在日劇中反身地感受到屬於東亞二十世紀晚期的「亞洲現代性」 。 (頁 154156). 立. 另一方面,在九○年代中期,日本陷入泡沫經濟崩盤後的停滯狀態,但日本. ‧ 國. 學. 社會卻在其他亞洲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看到昔日日本所具備的快速成長與社會活. ‧. 力,亞洲成為日本往日榮光下的鄉愁投射對象。這種投射雖然不再把亞洲視為前. y. Nat. 現代,卻否認亞洲地區與日本具備一致的共時性。換言之,日本認為亞洲與日本. er. io. sit. 之間有著基於經濟發展形成的時差,這種落差即使在縮減卻永遠不會消失。而亞 洲作為日本的文化他者,被化約為去歷史的符號,代表日本的失樂園。(頁 178-. al. n. v i n 180)亞洲的日本文化消費現象,卻也意味著日本文化產業在亞洲充滿商機,是 Ch engchi U. 實現資本主義夢想的機會。 (頁 201)不過,部分日本保守派右翼人士卻視日本文 化的跨國化是發揚國族自尊與合理化殖民歷史的機會。他們強調亞洲國家在現代 化上與日本的落差,並認為亞洲國家對於日本文化的消費是因為昔日殖民地對於 殖民主日本的鄉愁,進而表現為右派人士肯定日本文化的優越地位。如小林善紀 《台灣論》以台灣社會對日本文化的偏好,認定台灣仍沉浸於過去殖民統治,來 正當化日本過去的殖民作為。(頁 66-67、209) 相對於日本想像亞洲的方式,Paul Morris、Naoko Shimazu 及 Edward Vickers 等學者則整理出東亞地區在戰後想像日本的面向。日本在東亞國家中被定位為形 塑東亞國家自身認同的他者(Other) 。他們指出,這類他者的形象可分為四個大 15.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2) 方向:作為現代化標準的他者(normative Other) 、與歷史侵略事實相關的強勢他 者(dominant Other) ,這兩者是東亞國家中普遍可見的日本形象,特別是日本作 為強勢他者時所牽動的負面記憶,常在東亞國家內被統治者用以強化集體認同。 而較為特別的另外兩種是作為取代其他強勢他者的替代他者(alternative Other) 以及相對疏離的他者(distant Other) 。替代他者是當地社會試圖在面對日本以外 的強勢他者時,透過日本來區隔自身與強勢他者的相似,如台灣透過日治歷史來 與中國區隔,或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經由日本來與西方文化拉開距離。日本作為 疏離的他者是東亞國家中少見的形象,僅在菲律賓的文化再現中出現,是一種相. 政 治 大 而且主要是以與歷史記憶有關的強勢他者形象出現,顯示在後冷戰階段,東亞國 立. 對不受公眾重視的存在。日本形象在九○年代東亞國家的公眾論述中頻繁的出現,. 家的國族認同依然相當重要,且是在透過抗拒日本來凝聚民族情感的背景下受到. ‧. ‧ 國. 學. 討論。51. y. Nat. (二)臺灣社會日本形象及認知的變遷. er. io. sit. 1. 戰後國民政府的去日本化政策及「反日」官方意識形態. 1945 年後的國民政府,視日本殖民時代所接受之日本文化為「奴化思想」 ,而. al. n. v i n 台人接受的是「奴化教育」。故如黃英哲所述,戰後初期的文化政策,即是以立 Ch engchi U. 即推行「去日本化」及「再中國化」為目標,包括語言、媒體及教育等,藉以重 新灌輸或鞏固台人的中華民國認同。52特別是在語言的使用上,1946 年國民政府 廢除報刊的日文版,二二八事件後禁用日語,使得經歷日本教育以日文作為主要 資訊接收及言論交流的知識分子,在戰後陷入「失語」的處境。 此外,范銘如指出空間的改造也是國民政府推動去日本化的面向,包括清除. 51. Paul Morris, Naoko Shimazu & Edward Vickers, East Asian images of Japan: An overview, in “Imaging Japan in Post-war East Asia: Identity Politics, schooling and popular culture”, edited by Paul Morris, Naoko Shimazu & Edward Vickers,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New York: Routledge, 2013, pp.1-25. 52 黃英哲, 《「去日本化」 「再中國化」 :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 》 (台北市:麥田,2007 年) ,頁 17。 16.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3) 日本殖民統治象徵,如拆除神社;或保留建物並轉為中國意識的文化敘述,如改 變官方建築用途,以及發布「台灣省各縣市街道名稱改正辦法」更改使人聯想到 日本的街道稱謂。53自空間的物質構成到語言的象徵層次,都被列為去日本化政 策的對象。不過儘管戰後初期出現諸多空間改造的法規命令,神社此類日本特徵 明確的建築,一直到 1974 年內政部頒布「清除台灣日據時代表現日本帝國主義 優越感之殖民統治紀念遺跡要點」之後,才被更進一步的清除。范銘如指出,此 為 1972 年台日斷交的影響。換言之,在台日斷交之前,國民政府即使標榜著去 日本化的政策目標,卻仍在實質外交中保留與日本友好的彈性空間。54. 政 治 大 也是如此。終戰後日本文化的輸入均受到國民政府的嚴格控管,不過在 1952 年 立 社會內部的改造受到國民政府與日本外交關係所影響,外部的日本文化輸入. 台日建立和平條約締結正式外交關係之後,政府曾開放日本電影輸入,甚至於. ‧ 國. 學. 1959 年出現短暫的日本電影熱潮。但日本電影也隨著台日斷交而再度完全絕跡. ‧. 於台灣社會。55其他大眾文化類別,如漫畫、日本曲搭配閩南語詞形成的「混血. y. Nat. 歌」等,也都在五○年代政府的整體管控下轉為地下化。1972 年台日斷交後,政. er. io. sit. 府全面禁止日本文化的輸入,電視節目不得出現日本的風景、日文、日語字幕。 56不過,雖然日本大眾文化檯面上受到政府管制,在七○年代卻有更多日本大眾. al. n. v i n 文化類別浮現於台灣社會,如動畫以中文配音、字幕或消除畫面日本元素的方式 Ch engchi U 在電視台播映;日本電視節目以錄影帶租借、私人裝設衛星電視等方式收看;日. 本流行音樂以盜版方式流通,而日本偶像的行銷模式更受到台灣本土音樂產業的 模仿等等。57八○年代後,有關日本文化的禁令法規陸續鬆綁,但也要到 1994 年,. 53. 如台灣省政府長官公署公報於 1946 年 3 月 7 日要求拆毀日偽及漢奸紀念物、1947 年 1 月 28 日要求拆除天皇神龕;台灣省政府公報於 1952 年 6 月 29 日要求更改日文題字之橋樑名稱、1954 年 1 月 8 日要求拆除神社鳥居奉獻燈柱、1957 年 12 月 17 日處理日人遺留之忠靈塔碑。或參范 銘如,〈台灣戰後初期的空間改造〉 ,收於《空間/文本/政治》 (台北市:聯經,2015 年) ,頁 108-109。 54 范銘如,同註 53,頁 121-127。 55 由日本電影的輸入往例,李衣雲也指出,台灣去日本化政策的基準,是相應於中國化政策及台 中日三方的政治現實所調整。李衣雲,同註 3,頁 55-57。 56 李衣雲,同註 3,頁 66-68。 57 李衣雲,同註 3,頁 69-99。 17.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4) 日本文化輸入控管才全面解禁。58 與「去日本化」政策相應的是視日本為「敵人」的意識形態,這種形象的確 立,與國民政府強化自身的統治正當性有關。黃智慧指出,日本形象是中華民國 政府用以凝聚民族情感的輔助。而日本戰爭惡行也一直是塑造、詮釋戰後日本形 象的主流。59李衣雲也指出,國民政府一方面排除台灣的日本殖民記憶,另一方 面強調國民黨抵抗日本的歷史,通過對異族他者的對抗,來強化族群內部的連帶 感、民族歷史的連續性,藉以確保政府自身的法統代表定位。60. 政 治 大 「日本」的意義不單是殖民與入侵的帝國形象,如何詮釋日本及台灣的關聯, 立. 2. 台灣意識發展所反映的日本認知. 更是形塑台灣主體意識及集體記憶的重要因素。八○年代的台灣社會不僅歷經解. ‧ 國. 學. 嚴此一重大變革,追求台灣文化主體性的政治意識及社會運動更在這段期間浮上. ‧. 檯面,和作為官方主流意識型態的中國意識之間產生拉鋸。61. y. Nat. 依據蕭阿勤的研究,型塑台灣文化主體論述並追求國族認同的台灣文化民族. er. io. sit. 主義,經過七○年代黨外運動的醞釀,在八○年代隨著黨外組織力量的成長而浮 現成形。而構成台灣文化民族主義主要論述內涵的文學及史學領域,開始對日治. n. al. Ch. i n U. v. 時期的存在重新賦予價值。62他認為,日本殖民統治的歷史對於台灣民族文學有. engchi. 確立的作用。日治經驗不僅讓台灣文學具備有別於中國人的集體記憶,也賦予台. 58. 李衣雲,〈1990 年代台灣哈日風的基礎─日本大眾文化的積累作用〉 ,《台灣風物》第 58 卷 2 期(2008 年 6 月) ,頁 136 註 3。 59 黃智慧曾指出,在解嚴之前,論述日本為主題的書籍,作者大多為外省人,內容多為抗戰經歷 的描述,以戰勝國立場指責日本,延續中日戰爭狀態下的對日觀。黃智慧, 〈台灣的日本觀解析 (1987-):族群與歷史交錯下的複雜系統現象〉,頁 59。 60 李衣雲,同註 3,頁 226-229。 61 王甫昌,同註 4,頁 166-173。 62 依照蕭阿勤的定義,台灣文化民族主義係指「台灣文化民族主義作為建構台灣國族的重要途 徑之一,…這個民族主義的本質是一種『文化特殊性的政治』 ,一種建構新的國族認同的努力, 其中含有大量與台灣文化獨特之處有關的象徵與修辭,以及使這些理念得以制度化的各種政治 運作。」 ,而台灣文化民族主義更側重在文學、語言和歷史等面向上。詳參蕭阿勤, 《重構台灣: 當代民族主義的文化政治》 (台北市:聯經,2012 年) ,頁 32-33。而台灣文化民族主義在政治場 域發揮作用,則以 1979 年美麗島事件為重要契機,後因八○黨年代的黨外運動意識形態動員而 蓬勃,頁 323、328。 18.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5) 灣文學獨特的「抵抗性格」,是一種源生於殖民經驗,而非「漢民族」所帶來的 文化特質。63簡言之,八○年代浮現出「台灣意識」與作為官方主流意識形態的 「中國意識」之間二者相抗衡的局面,而「日本」是使二者能得以作出區隔的關 鍵。李衣雲更指出「日本」形象的正面化轉折。她指出,日本殖民記憶及生活習 慣在二二八事件前後成為本省族群區隔出我群的共同體意識基準,即使在戰後受 到國民政府長期的壓制,卻仍是本省族群對於日本抱持好感的基礎。64對於台灣 意識的發展而言,在七○年代以後,「日本」從原本官方對抗的「敵人」轉成為 我群對抗官方的象徵,也因為日本賦予台灣歷史獨特性的起源,使得台灣意識傾. 政 治 大 台灣意識的發展與日治時期歷史記憶的詮釋高度相關,也進而影響台灣社會 立. 向正面化日本的存在。65. 對「當代日本」的評價。前述台灣文化民族主義強調台灣社會抵抗日本殖民統治. ‧ 國. 學. 的歷史及精神,或能見容於其時的官方抗日史觀。但如何評價日本殖民時代的存. ‧. 在,卻未必能在萌生的台灣意識與既有的中國意識間取得平衡。1997 年國民中. y. Nat. 學「認識台灣」教科書所引發的論爭,就是對於日治時期歷史詮釋上歧異的一個. er. io. sit. 例證。66日本殖民時代的評價及詮釋,盡現所謂「殖民現代性」67與現今統獨政治 意識型態之間的糾葛。殖民主義為了殖民目的對於台灣舊有體制做出現代化改革,. al. n. v i n 一方面顯現殖民主義的剝削本質,另一方面卻也帶給殖民地現代化的實際成果。 Ch engchi U. 殖民現代性的研究為避免陷入反對或贊同的兩元選擇,盡可能的不以道德角度強 調日本統治時期的惡行罪狀。對於抱持中國意識者而言,卻反而有親日或媚日的 疑慮,並轉化或連結到對於當今日本的敵視。如九○年代的哈日風潮雖然主要崇. 63. 蕭阿勤,同註 62,頁 201-203。 李衣雲,同註 3,210-211。 65 李衣雲,同註 3,263-265。 66 王甫昌,同註 4,頁 180-188。 67 「殖民現代性」 (colonial modernity)在一般學術研究中,主要是企圖突破過去帝國/邊陲、殖 民者/被殖民者的二元框架,強調現代性在殖民主義框架下傳布所面臨的多重歷史脈絡,並試圖 重建被殖民者的文化主體性,研究者對於殖民地現代化的評價大多跳脫反帝民族主義或肯定統 治的兩極反應。張隆志, 〈殖民現代性分析與臺灣近代史研究─本土史學史與分法論芻議〉 ,收於 若林正丈、吳密察編, 《跨界的臺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 (台北市: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2004 年) ,頁 152、158-159。 64. 19.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6) 尚的是當代日本大眾文化,卻也常被認為是台灣社會未脫離昔日殖民權力關係的 證明。68 日本殖民歷史的詮釋除了因為台灣意識發展而影響台灣社會的當代日本認 知,台日兩方政府戰後面對殖民問題的態度,也同樣影響台灣對於日本的認知。 對於經歷日本殖民的台灣人而言,日本殖民時期不僅是殖民帝國的經濟資源掠奪 或不平等權利地位剝削,更造成個體在身分認同上的錯亂與創傷。69但如荊子馨 所指出,身為日本殖民地之一的台灣,從未有機會與殖民國日本就雙方關係及殖 民遺產進行論述及整理。70不僅是冷戰框架使得日本免除檢討戰爭的責任,戰後. 政 治 大 在中華民國與日本尚有正式外交關係時就是如此,更不用說兩國斷交之後的中 立. 統治台灣的國民黨政府,也未積極要求過日本賠償戰爭或殖民歷史造成的損害。 71. 華民國不被日本政府所承認,根本無法成為外交的對話對象。所以,就算日本政. ‧ 國. 學. 府在九○年代開始與中國及韓國展開攸關戰爭責任的外交和解行動,如 1995 年. ‧. 紀念終戰五十年由時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所發表檢討日本戰爭政治責任的〈村山. y. Nat. 談話〉 ,也因為中華民國的國際政治現實,而未被含括在內。72是以,吳叡人以「賤. er. io. sit. 民困境」形容台灣社會的國際處境及日本情感。也就是,受限於國際政治結構制 約的台灣,因為無法取得與其他一般國家同等的交流地位,使得台灣社會無奈地. al. n. v i n 理解或接受自身被壓迫的多重複雜程度,而減緩對於日本的憎恨。 Ch engchi U. 73. 68. 諸多哈日現象的研究或評論,以連結台灣哈日現象與殖民權力結構為切入角度,日本大眾文 化的吸引力被視為一種殖民影響力的延續,或認為哈日現象映照出殖民地台灣對宗主國日本的 情感依戀。類似看法詳參以下論文:李天鐸、何慧雯,同註 1,頁 21;邱琡雯,〈文化想像── 日本偶像劇在台灣〉 ,頁 53-55;徐佳馨, 〈圖框中的東亞共榮世界:日本漫畫中的後殖民論述〉 , 頁 90-92。以上皆收於李天鐸編, 《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 》媒介擬想 1(台北市:遠流, 2002 年) 。 69 荊子馨指出,三○年代的皇民化運動,是作為被殖民者的台灣人第一次全體面臨的認同問題, 如他所言:「皇民化的認同政治意味著,成為日本人這項義務的執行者已經從殖民地政府轉移到 殖民地人民身上。 『成為日本人』變成是被殖民者單方面的責任」 。荊子馨,同註 46,頁 136-137。 70 荊子馨,同註 46,頁 41。 71 朱惠足, 〈從「戰爭的記憶」到「記憶的戰爭」 :宋澤萊、陳映真與目取真俊的二戰記憶〉 , 《文 化研究》12 期(2011 年春) ,頁 24-25。吳叡人也指出,相比於韓國或中國,台灣較少對日本控 訴殖民受害經驗,相對的也較少受到注意。〈救贖賤民,救贖過去─臺灣人對〈村山對話〉的一 些反思〉 ,收於《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2016 年) ,頁 133。 72 吳叡人,同註 71,頁 131-139。 73 吳叡人,同註 71,頁 139。 20.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7) 此外,戰後台日的交流也受到台灣意識的消長所影響,特別在以台灣研究為 面向的學術場域及推動台灣認同的政治運動等兩領域上顯得更為顯著。以學術場 域來說,台灣學術體制內的殖民歷史研究,反應著台灣意識撞擊官方意識形態而 取得典範化及體制化的成果。而世界性的學術場域中,日本學術界的台灣研究則 具有重要價值。如吳叡人指出,對各種國際處境都面臨邊緣化的台灣而言,日本 的台灣研究學術傳統有其穩固堅強的根基,代表一種由外部定義台灣的方式。所 以,透過與日本學術場域的交流,可稱為是台灣自身與世界對話的途徑。74 以政治運動而言,吳叡人認為,順應著台灣社會國族意識形態的分歧,台灣. 政 治 大 立派─日本右翼」與「台灣反獨派─日本左翼」的對峙狀態,並且影響著台灣政 立. 政治團體分別與日本階級意識形態各異的團體產生交流,而大體產生了「台灣獨. 治場域。75特別是戰後本省籍人士與日本右翼團體所形成的交流網絡,這種交流. ‧ 國. 學. 反應著台灣自戰前反殖民政權的軌跡:從日治時期台人與日本自由派、左翼知識. ‧. 份子交流以突破日本殖民體制的壓迫,一直到戰後台灣民族主義者和日本右翼團. y. Nat. 體的結合來表達對於國民黨政府的反對立場,皆具有對抗政權的意味。不過,吳. er. io. sit. 叡人也說明,戰後台灣選擇交流的對象顯現了台灣內部的意識形態分歧與現實政 治的困境。76台灣民族主義者為了在國民黨政權之下發展受壓迫的台灣意識,而. al. n. v i n 不得不與日本右翼往來保持友好,即採取所謂「聯日反中」的論述或策略傾向。 Ch engchi U 但這也被認為是台灣民族主義者沉浸在過去的殖民關係,畢竟這種傾向促長日本 視殖民為合理正當的「殖民地肯定論」的盛行。77這也是因為從日治時期以來, 相對於受到日本國家壓迫的左翼份子或自由派人士,日本方面對台灣就抱持興趣. 74. 吳叡人, 〈比較史、地緣政治,以及在日本從事臺灣研究的寂寞─回應班納迪克‧安德森〉 ,收 於《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2016 年) ,頁 79-80。 75 吳叡人, 〈反記憶政治論──一個關於重建臺日關係的歷史學主義觀點〉 ,收於《受困的思想: 臺灣重返世界》 (新北市:衛城,2016 年) ,頁 102-103。 76 吳叡人指出這種與「殖民母國」間的交流,顯現了另類現代性的交際。吳叡人, 〈臺灣後殖民 論綱──一個黨派性的觀點〉 ,收於《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2016 年) , 頁 17。 77 吳叡人,同註 76,頁 20-21。 21.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28) 的日本人以右翼人士居多。78這種關係要一直到九○年代台灣民主化成果浮現後, 才較為改變日本輿論的態度,台灣地位及社會現況受到日本社會主流的關注及肯 定。79無論如何,這都顯示日本對於台灣來說,不管在理解過去歷史或改造現實 政治,皆佔據重要的位置。. 3. 李衣雲:消費文化中的「日本」符號 九○年代哈日風潮浮現後,諸多探討哈日現象及社會心理基礎的論文,皆指 出當代日本對於台灣社會的吸引力,並指出吸引力的來源主要在於大眾文化中顯. 政 治 大 但多數論文未闡明這種印象形成的基礎,也未能解釋具 立. 現日本社會所具備的全球都會感,日本是台灣現代化想像的模板,而日本在全球 化時代裡優位於台灣。80. 之間有何關聯,又為何能被獨立看待。. 學. ‧ 國. 備消費魅力的「日本」,如何與台灣社會基於認同或集體記憶所發展的日本形象. ‧. 李衣雲《台湾における「日本」イメージの変化、1945-2003──「哈日現象」. y. Nat. の展開について》一書81,以九○年代台灣出現日本大眾文化為中心的哈日風潮. er. io. sit. 為開展,耙梳台灣社會的日本形象變遷及哈日現象的特殊意義。更重要的是,李 衣雲指出「日本」在台灣社會以消費文化為基底而形成的第三種形象面向。82這. al. n. v i n 種日本形象與作為官方國族認同對抗的對象相異,也與台灣意識中蘊含日本歷史 Ch engchi U 記憶的好感有別。這種大眾文化所形成的「日本」,具備現代化、進步、高級、. 品味等消費符號意義,不僅誘發或顯現台灣社會對於日本的異國想像及消費欲望, 78. 陳培豐, 〈X 光、日本精神史、台灣:評鶴見俊輔《戦時期日本の精神史:1931-1945 年》〉, 《文 化研究》第 6 期(2008 年春) ,頁 272-273。 79 吳叡人,同註 75,頁 112。 80 此看法如李天鐸、何慧雯, 〈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 , 收於李天鐸編, 《日本流行文化在台灣與亞洲(II) 》媒介擬想 2(台北市:遠流,2003 年) ,頁 33, 同時此篇論文也指出,台灣社會接受西方賦予「追求現代性」的典範地位,間接肯定日本在亞洲 的地位。 81 李衣雲,同註 3,後述引文僅列頁數。 82 李衣雲認為另兩種日本形象,一是為了凝聚國族認同而將日本視為「敵人」的官方意識形態; 另一為經歷日治時期的本省族群,因為二二八事件及生活慣習而區隔官方定位自身的「日本」, 這種形象多成為界定本省我群及外省他族的方法,甚至帶有抵抗官方認同的意涵。這兩種形象也 是日本作為消費符號浮現前,在台灣社會內部相互鬥爭抗衡的集體記憶。詳參李衣雲,同註 3, 第三章。 22. DOI:10.6814/THE.NCCU.TAILIT.004.2019.A0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joint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 Export and Trade Promotion and the Subcommittee on East Asian and Pacific Affairs of the Committe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gional Office for South-East Asia, New Delhi, 1999. Best Practices for Dengu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8 The most pertinent information abou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texts that extoll the three pilgrims who traveled to India in search of the dharma and translat- ed sacred

Franco, Eli, “Meditation and Metaphysics on their Mutual Relationship in South Asian Buddhism.” In Yogic Perception, Meditation and Altered States of Consciouness, edited by

博佳佳:Popular Mathematics in France: Tools for pedagogy, tourism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17:00~18:00 主題:數學與通識 主持人:徐光台

Co-teaching has great potential when defined as a form of collaboration that involves equal partners contributing different types of expertise to the process of planning,

*More able students and those who have interest may further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pop music, cartoons, movies, television, etc.) in post-war Hong Kong to

Westlaw Japan ● h ps://go.westlawjapan.com/wljp/app/welcome?no fyAtSignOn=true Westlaw Japan 由新日本法規出版社與 THOMSON REUTERS 旗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