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太極拳旋腰轉脊動作對動態姿勢穩定之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太極拳旋腰轉脊動作對動態姿勢穩定之影響"

Copied!
8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科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太極拳旋腰轉脊動作對動態姿勢穩定之影響. 研 究 生: 陽和剛 指導教授: 劉有德.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太極拳旋腰轉脊動作對動態姿勢穩定之影響. 2016 年 6 月 研 究 生:陽和剛 指導教授:劉有德. 摘要 太極拳係由許多生理、認知與心理等多元成分所構成,而太極拳其中一項核 心原則,在於大部分動作中保持立身中正之體姿。誠如太極拳經所言,維持身體 中軸脊柱 「對拉拔長」 能有效增進身體的最大潛能,並確保動作安全性、鬆柔 與優雅的姿勢。太極拳係一種螺旋纏繞動作的力量,所有太極拳動作皆源自於纏 絲勁的三項要素:放鬆、伸展與轉動,故纏絲勁的發展攸關促進健康養生與武術 技能之運用。本文旨在探討太極拳旋腰轉脊動作對動態姿勢穩定之影響。方法: 經由招募 26 位健康且自願的男女性,採隨機分配到實驗組 (n=13) 與控制組 (n=13) 。依據台灣受試者保護協會研究倫理之規範,受試者必須是自願參加, 並事前告知前、後測及訓練介入之內容等相關事宜。實驗組對象以未具陳式太極 拳基礎為主,施以每週乙次每次 120 分鐘的太極拳纏絲勁與精要十八式套路練習, 實驗期程為 12 週;控制組對象則以從事一般休閒活動的上班人士為主。採修正 版的星型擺幅平衡測驗(mSEBT)評估方式,以倒 Y 字型 (前方、外後、內後) 三 個方向的最大延伸距離量測,並施以腿部長度常值化以計算其最大延伸距離 (%MAXD),以及測量核心肌耐力的軀幹屈曲與伸展能力。統計分析採前、後 測量數據進行比較,以 SPSS for windows 22.0 套裝統計軟體進行描述統計分析, 並以混合設計二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 (two-way mixed design MANOVA) 分別 對 mSEBT 的左腳及右腳三個方向延伸距離、核心肌耐力進行組別(實驗組、控 制組) 、時間(訓練前、訓練後)的檢驗,統計顯著水準定為 α=.05。結果:右腳 延伸測驗前方向交互作用達顯著 (F3, 22= 41.37; p<.05; ηP2 = .85),實驗組後測 顯著長於前測,右腳延伸測驗外後方達顯著為 (F1, 24= 43.42; p<.05; ηP2 =.64), 右腳延伸測驗內後方達顯著則為 (F1, 24= 106.69; p<.05; ηP2=.82);相反地,控 制組則呈現前測顯著長於後測。左腳延伸測驗及核心肌耐力的軀幹屈曲與伸展, 均未達顯著。結論:太極拳纏絲勁之旋腰轉脊動作,透過肢體的螺旋伸縮運動與 維持脊柱的中位體姿,能增進穩定中移動與肌力的承重鍛鍊,進而提升腰脊穩定 與動態姿勢控制之表現。 關鍵詞:星型擺幅平衡測驗 (SEBT)、動態姿勢穩定、本體感覺、核心穩定. iii.

(3) Effects of Tai Chi rotating the movement of waist and spine on dynamic postural stability. June, 2016 Student: Ho-Kang Yang Advisor: Yeou-Teh Liu Abstract Tai Chi is made up of multiple components, including many physical, cognitive, and psychosocial ingredients. One of the core principles of the Tai Chi relates to posture and alignment that inform most Tai Chi movements is verticality. Building on phrases from the Tai Chi classics-“Suspend the spine like a string of pearls from heaven”- Tai Chi trains practitioners to maximize their body’s physical potential and find alignments that afford safe, unstrained, and graceful postures. Tai Chi provides a spiral force and all Tai Chi movements are achieved through silk-reeling energy containing the three components of relaxation, extension and turning or twis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ilk-reeling energy, therefore, is necessary if the maximum health and martial benefits are to be realize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ai Chi rotating the movement of waist and spine on dynamic postural stability. Methods: Twenty-six health volunteers male and female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and were randomized into either exercise (EX; n=13) or control (CON; n=13)groups. All participants prior to the study signed a voluntary consent form that was approved by the Human Subject Protection Association in Taiwan (HuSPAT), which included an explanation of the study and any possible risks or discomfort the subject may encounter. The Tai Chi intervention involved one 120-minute session, one time per week for 12 weeks. Subjects were taught the Silk-Reeling Energy and the 18-form of Chen’s Tai Chi style designed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whereas the control group abstained from any new exercise. Subjects participated in two test sessions for pre-test and post-test assessments of dynamic postural control using the modified SEBT test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mSEBT) as well as the trunk flexor/extensor endurance tests before and after 12-week intervention or control period. Reach distances on mSEBT (For the test, each participant stands in single-limb stance on the test limb and performs maximal reaches with the nonstance limb in the anterior, posterolateral, and posteromedial directions.) was normalized to limb length by calculating the maximized reach distance (%MAXD) using the formula (Reach distance/limb length) ×100=% MAXD.SPSS 22.0 was used for all statistical analyses with a significance level set atα=.05. The two-way mixed design MANOVA repeated measures was used for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data. Results: After 12 weeks of intervention of Tai Chi practice, the iv.

(4) exercise group show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maximum excursion 3 distances of right leg in the mSEB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For the anterior direction of right leg in the mSEBT was significant Group by Time interaction (F3, 22= 41.37; p<.05; partial eta squared = .85). MAXD was greater at the post-test (75.0±6.1%) compared to the pre-test (72.0±6.9%). For the posterolateral direction (F1, 24= 43.42; p<.05; partial eta squared =.64) and For the posteromedial direction (F1, 24= 106.69; p<.05; partial eta squared=.82).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left leg in the mSEBT and the trunk flexor/extensor endurance tests. No serious adverse events were observ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In conclusio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12 weeks of intervention of the Tai Chi practice may provide efficient load-bearing exercise for muscle strength and mobility superimposed on stability, leading to an increase in improving lumbar stability and dynamic postural control. This result justifies the hypothesis that the silk-reeling energy of practice and Tai Chi rotating the movement of the waist and spine can improve dynamic balance and dynamic postural stability.. Key words: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SEBT), dynamic postural stability, proprioception, Core stability.. v.

(5) 謝. 誌. 首先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劉有德老師,在學術研究上給予我許 多的指導與協助,環顧碩士班的學習過程中,對於老師在學術專業的 嚴謹、精深、以及做事的態度,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也是我努力學 習的目標。此外,對於口試委員劉一民老師與陳秀惠老師,在論文審 定上給予精闢的見解與啟發,深切地表達由衷的謝意。 另外,要感謝實驗室的大家庭成員,國良、宗諭、王甯、柏成、 立堯、姿榕、凱新、A Fen、筑宇、依凡等的協助及寶貴的建議,讓 我感到無比的溫馨。最後,我要感謝家人的支持與包容,讓我毫無後 顧之憂,並得以實現有系統地探索新知領域的喜悅。. vi.

(6) 目 次 口試委員與系主任簽字之論文通過簽名表. ………………………………………. ⅰ. 論文授權書 …………………………………………………………………………. ⅱ. 中文摘要. ………………………………………………………………………… ⅲ. 英文摘要. ………………………………………………………………………… ⅳ. 謝誌. ………………………………………………………………………… ⅵ. 目次. …………………………………………………………………………. ⅶ. 表次. …………………………………………………………………………. ⅹ. 圖次. …………………………………………………………………………. ⅹⅰ.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前言…………………………………………………………………. 1. 第二節. 問題背景…………………………………………………………….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5. 第四節. 問題假設……………………………………………………………. 7.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7.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9. 第一節. 太極拳纏絲勁動作原理與功能……………………………………. 9. 第二節. 姿勢控制與動態姿勢穩……………………………………………. 11. 第三節. 腰椎與脊柱穩定性的功能…………………………………………. 17. 第四節. 強化核心肌力對穩定功能之影響…………………………………. 21. 第五節. 星型擺幅平衡測驗之目的與方法…………………………………. 24. vii.

(7) 第參章. 研究方法…………………………………………………………. 27. 第一節 實驗參與者…………………………………………………………. 27.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28. 第三節. 陳式太極拳訓練要項與方法………………………………………. 28. 第四節. 訓練介入與測量實況………………………………………………. 34. 第五節. 實驗器材……………………………………………………………. 34. 第六節. 測驗方式……………………………………………………………. 35. 第七節. 實驗流程……………………………………………………………. 36. 第八節. 統計分析……………………………………………………………. 37. 結果…………………………………………………………………. 38. 第一節. 星型擺幅平衡測驗…………………………………………………. 38. 第二節. 腹部屈曲與背部伸展肌耐力測驗………………•………………… 41. 第肆章. 第伍章. 討論…………………………………………………………………. 41. 第一節. 星型擺幅平衡測驗效果……………………………………………. 41. 第二節. 核心肌耐力的訓練與測驗效果……………………………………. 44. 第三節. 結論與建議…………………………………………………………. 45. 引用文獻…………………………………………………………………………… 46. viii.

(8) 中文部分. ……………………………………………………………………. 46. 英文部分. ……………………………………………………………………. 47. 附錄一 研究倫理訓練證明書 附錄二 研究參與者知情同意書. …………………………………………………. 64. ………………………………………………. 65. ix.

(9) 表 表 1. 腰椎肌群分類表. 次. ……………………………………………………………. 表 2. 各參數依本研究之設計規劃表. ……………………………………………. x. 19 38.

(10) 圖. 次. 圖 1. 左手的纏絲圖. ………………………………………………………………. 11. 圖 2. 右手的纏絲圖. ………………………………………………………………. 11. 圖 3. 纏絲運動在太極陰陽之應用圖 ……………………………………………. 11. 圖 4. SEBT 八個延伸方向 …………………………………………………………. 27. 圖 5. SEBT 三個延伸方向 …………………………………………………………. 27. 圖 6-1. 左手正面纏絲動作一. ……………………………………………………. 28. 圖 6-2. 左手正面纏絲動作二. ……………………………………………………. 28. 圖 6-3. 左手正面纏絲動作三. ……………………………………………………. 29. 圖 6-4. 左手正面纏絲動作四. ……………………………………………………. 29. 圖 7-1. 右手正面纏絲動作一. ……………………………………………………. 29. 圖 7-2. 右手正面纏絲動作二. ……………………………………………………. 30. 圖 7-3. 右手正面纏絲動作三. ……………………………………………………. 30. 圖 7-4. 右手正面纏絲動作四. ……………………………………………………. 30. 圖 8-1. 雙手正面纏絲動作一. ……………………………………………………. 31. 圖 8-2. 雙手正面纏絲動作二. ……………………………………………………. 31. 圖 8-3. 雙手正面纏絲動作三. ……………………………………………………. 31. 圖 9-1. 腿、膝、襠走平行「∞」字 圖 9-2. 立身中正頭頂置砂罐. ……………………………………………. 33. ……………………………………………………. 33. 圖 9-3. 上下肢段順、逆纏合併動作. ……………………………………………. 33. 圖 10. 太極拳掩手肱拳動作. ……………………………………………………. 34. 圖 11. 太極拳雲手動作練習. ……………………………………………………. 34. 圖 12. 太極拳軀幹動作要求. ……………………………………………………. 34. 圖 13. SEBT 右腳延伸實測 …………………………………………………………. xi. 34.

(11) 圖 14. SEBT 右腳延伸前方. ………………………………………………………. 36. 圖 15. SEBT 右腳延伸外後. ………………………………………………………. 36. 圖 16. SEBT 右腳延伸內後. ………………………………………………………. 36. 圖 17. 核心肌耐力腹部屈曲. ……………………………………………………. 36. 圖 18. 核心肌耐力背部伸展. ……………………………………………………. 36. 圖 19. 實驗組與控制組右前方前後測平均值及標準差. ………………………. 39. 圖 20. 實驗組與控制組右外後方前後測平均值及標準差. ……………………. 39. 圖 21. 實驗組與控制組右內後方前後測平均值及標準差. ……………………. 40. xii.

(12)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前言 太極拳是一項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源自於道家陰陽哲學與武術中內外兼修的內 家拳 (Cheng & Snyder, 1999; La Forge, 1997; Lan, Chen, & Lai, 2008; Rhoads, 2013; Sandlund & Norlander, 2000; Zhuo, Shephard, Plyley, & Davis, 1984)。陰陽是古代哲學理 論的代名詞,藉以說明一切事物內部不同屬性的相互對立、依存、協調與轉化的特點, 太極拳就是奠基於陰陽對立統合的論述,創造出一套剛柔相濟、內外相合、上下相隨、 快慢相間、行意結合、順逆纏絲等陰陽相合的動作套路,陰陽相合而為太極,所以將這 套拳稱之為太極拳 (陳正雷,2009;Wayne & Fuerst, 2013)。幾世紀以來,太極拳普 受愛好者的青睞與學習,原因在於太極拳是屬於一種結合動作節奏、自我意識、冥想與 深呼吸、身心合一的運動特質。此外,太極拳與針灸、中醫草藥治療的基本原則不謀而 合,故被視為中醫的瑰寶之一;也被視為一門功夫、哲學思維、放鬆技巧,以及自我防 禦方法,許多人藉由太極拳的身體擺動、冥想動作,維持健康養生與整體心理上的幸福 感 (Wayne et al., 2007)。太極拳具有移動中的冥想和運動治療功能,透過全面性的方 法 (holistic approach) 提升身體的身心合一連結之意識,逐漸領悟最大效率與經濟性 的移動動作,以及作為表達內在感覺 (Robins, Elswick, & McCain, 2012)。換言之, 亦即透過冥想練習集中心意,運用一系列固定的套路柔緩地移動身體重心,配合調整深 沉地呼吸和心理意象完美地結合,如此循環往復構成如流水般順暢的動作,達到身體澈 底地放鬆 (Larkey, Jahnke, Etnier, & Gonzalez, 2009)。太極拳的操作性概念核心,是 講求心靜及神聚、外柔內剛,力求練意、練氣、練身三者相結合的運動;強調 「用意 不用力」 著重用內在意識去引領外形動作,結合腹式呼吸法 「以意行氣、以氣運身」, 講究開合虛實、伸縮升降,藉由旋轉脊柱軸線將力量達於四梢,動作呈弧形螺旋,使氣 1.

(13) 與力相結合 (彭郁芬、溫富雄,2006)。 太極拳運動之主要功能,以健身養生與技擊防身為目的。研究證實,太極拳有助於 身心健康的效益,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ACSM]) 指 出,從事太極拳運動有助於心肺功能、肌肉適能、神經肌肉敏捷性、身體靈活性以及提 升生活品質 (Garber et al., 2011)。太極拳除了可以促進健康體能外,還可以改善心血 管危險因子,對於纖維肌痛、類風濕關節炎、骨質疏鬆症、糖尿病,以及膝關節骨性關 節炎、帕金森氏病 (Parkinson's disease)、慢性阻塞性肺病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免疫功能、情緒壓力管理等 21 世紀疾病,均有顯著的助益 (Brown et al., 1995; Jin, 1992)。此外,太極拳還可以應用在臨床疾病,諸如心臟疾病,包括心 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術後、心臟衰竭等患者 (Channer, Barrow, Barrow, Osborne, & Ives, 1996; Li & Manor, 2010; Yeh et al., 2004)。從治療工具的角度,太極拳被視為一項多成 份的運動,包括身體活動養生、呼吸技巧和專注內在意識的認知工具 (Wayne & Kaptchuk, 2008; Wolf, Coogler & Xu, 1997);從上陳顯示,太極拳運動的古老深邃智慧 具促進身體與情緒功能 (Spruit & Polkey, 2013)。2004 年,美國外科總醫師 (Surgeon General) 報告指出,太極拳能有效預防跌倒,對於骨質疏鬆症的女性而言,是安全且 有效保持骨質密度之運動。此外,美國國家補充與替代醫學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NCCAM]) 表示,對於太極拳運動的科學研究 顯示,太極拳除了有效預防年老年人跌倒、改善心血管疾病及提升自主性生活品質之外, 還能增強骨關節炎及降低血壓等益處。太極拳在醫學與促進健康方面,對於神經系統疾 病、風濕性疾病、骨科疾病、心肺疾病及某些癌症等,具有運動治療效益的安全性處方 (Lan, Wolf, & Tsang, 2013)。另外,中國醫藥大學神經外科中西醫醫療團隊,在經過 系統化的研究分析後,證實從事三年以上的太極拳運動確實可以增加幹細胞數量 3 至 5 倍,幹細胞數量越多顯示人越年輕 (Ho et al., 2014)。因此,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及時代雜誌 (TIME) 指出,太極拳猶如緩慢移動的 芭蕾是一項完美無缺的運動 (Gorman, 2002;Wang, 2013)。 2.

(14) 太極拳運用在技擊方面,側重的是技巧而不是比力量,所謂技巧是指順應自然以克 制自然,達到 「輕制重、慢勝快」。觀察自然界中的螺旋轉化原理,利用旋轉的曲線 運動,改變對手勁力的方向,正是 「引進落空合即出」 具有 「四兩撥千斤」 的功能。 質言之,太極拳技擊利用螺旋轉化原理,即可柔化一切重力,此為以輕制重的化勁功夫 (陳正雷,2009)。學習太極拳盡在陰陽開合之道,「開」、「合」 必須透過肢體和 內勁在螺旋運行中,向外伸展放大與收斂縮小,相互交織而成立體的旋轉曲線,這種旋 轉曲線反復進行形成螺旋纏繞的運勁方式之後,通過旋腰轉脊的纏繞運動佈於全身,上 行為旋腕轉臂、下行為旋踝轉膝,達於身體四梢肢段,動作呈弧形,靈活連貫 (李 卓、 茹晶晶,2012)。所謂 「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太極拳纏絲勁以腰脊為樞紐,一 動百隨,帶動各肢體與關節產生的合勁 (李瑞民,2011)。整體而言,太極拳運動具 備改善姿勢控制的效益 (Tse & Bailey, 1991),其顯著特徵包括:不斷地重心轉移、 虛實分明,促進下肢肌力、或機械性負荷、以及動態站立平衡能力;強調虛領頂勁、立 身中正,維持頭部與軀幹的中立姿勢;利用身體不同部位輪流扮演穩定者與移動者的角 色;持續緩慢有節奏地促進速度、力量、軌跡、動作,以及外在環境的感官認知;藉由 手臂的對稱和對角線動作,提升旋腰轉脊功能;適度膝關節屈曲,降低重心增加身體穩 定性;綿延流暢弧形螺旋動作,以促進關節靈活性 (Li, Hong, & Chan, 2001; Wolf et al., 1997; Wayne et al., 2004)。事實上,日常生活中某些體能活動或運動之模式與型態,並 無法改善姿勢穩定的要求,更遑論預防或減少跌倒的風險,有些活動甚至還曝露在危險 的訓練環境,及不安全的訓練方式 (Skelton, 2001)。Forrest (1997) 指出,經過太 極拳訓練之後,能有效降低預期性姿勢調整,產生更顯著的站立姿勢穩定,以及改善日 常生活活動的下肢生物力學效率,並轉化為增加股骨、髖關節和下脊柱主要骨架區域的 機械性負荷 (Hass, Gregor, & Waddell, 2004; Verhagen, Immink, van der Meulen, & Bierma-Zeinstra, 2004; Wu, Liu, Hitt, & Millon, 2004)。是故,太極拳旋腰轉脊螺旋動作, 對於身體中軸脊柱 「對拉拔長」 的作用,實有助於維繫腰椎穩定與動態姿勢控制之表 現。 3.

(15) 第二節 問題背景 1980 年代早期,西方醫學文獻首次刊載有關太極拳的效用與功能,Koh (1982) 認為,太極拳運動能改善肌力與平衡能力,並降低關節炎的醫藥使用。傳統的運動訓練, 主要著眼於在年輕族群與追求改善體適能,但隨著人口結構與生活習慣丕變,近年來的 運動訓練概念呼籲,應注重銀髮族與許多罹患慢性疾病的人 (Lan, Chen, Lai, & Wong, 2013)。美國運動醫學會 (ACSM) 指出,成年人應養成從事適度的心肺運動、阻力 訓練、柔軟度訓練及神經運動,建議從事太極拳運動能有效提升平衡感、敏捷性、協調 性、本體感覺訓練以及提升幸福感與生活品質 (Garber et al., 2011; Klein & Adams, 2004)。太極拳所具備的特性:包括心靜神怡的意氣運動、肢體伸長的鬆柔運動、順逆 纏絲的螺旋運動、立身中正的虛實運動、腰脊帶領的整體運動、一氣呵成的連貫運動、 亦柔亦剛的彈性運動、可快可慢的對應運動、以輕制重的槓桿運動、以及百體如一的和 諧運動 (劉秋麟,1982)。從事體能活動具有促進健康的益處,但也隨著增加運動過 程中所帶來的風險,最常見的運動反效果是造成肌肉骨骼損傷,運動傷害風險隨著運動 強度、頻率、運動時間和型態的增加而逐漸攀升,因此若能調整上述參數,將有助於降 低相關的運動傷害。從運動處方的觀點,太極拳運動特性與美國運動醫學院所推薦的體 能訓練特質不謀而合;同時,在太極拳運行過程中配合有意識地深呼吸,因此被視為一 種舒緩的移動冥想,以及補充和替代醫學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所 主張的身心合一整合運動。當我們做動作時,動態平衡狀態能保持身體各肢段的控制, 避免失衡跌倒;平衡對於各類競技運動而言,可謂至關重要,且缺乏平衡能力將導致身 體傷害 (Olmsted, Carcia, Hertel, & Shultz, 2002; Plisky, Rauh, Kaminski, & Underwood, 2006)。保持平衡能力與傷害風險,存在著相互作用與影響的循環關係;這種循環性質 可以從老年人跌倒傷害、日常休閒活動與競賽運動選手的傷害中,明顯地觀察其相互消 長的相關性 (Hrysomallis, McLaughlin, & Goodman, 2007; Lajoie & Gallagher, 2004)。 太極拳是一種平衡型態的運動,其運動表現為包括動態身體重心轉移、旋轉和單腳站立, 4.

(16) 這些動作均須要重複練習關節控制、肌肉協調與平衡能力 (Lan, Lai, & Chen, 2002)。 練習太極拳能改善平衡能力、下肢肌力、身體功能、姿勢穩定、降低跌倒的風險,以及 增進周圍神經疾病者的平衡與步態之臨床測量 (Harmer & Li, 2008; Liu & Frank, 2010; Li & Manor, 2010; Richerson & Rosendale, 2007; Voukelatos, Cumming, Lord, & Rissel, 2007)。根據陳 鑫 (1986) 的論點,太極拳是一種螺旋纏繞的力,不明此即不明拳,故 纏絲勁 (silk reeling energy) 的發展是太極拳訓練的基本方法之一,以及獲取健康養 生與武術有效運用的要件。具體而言,所有的太極拳動作皆植基於纏絲勁所包含的三項 要素:放鬆、伸展與轉動,纏絲勁係藉由中氣 (central qi) 運行於周身並體現去僵求 柔的要求,亦即所謂的運勁如抽絲。是故,纏絲勁訓練在於透過丹田 (dantian,位於肚 臍下 1.79 英吋的腹內區塊) 尋求全身協調一致,而內勁 (internal energy) 則源自於 身體中央的丹田,以腰為軸之螺旋纏繞帶動肩、肘、腕、髖、膝、踝的螺旋纏繞動作, 將氣 (其原意是指呼吸,譯成英文為 vital energy 或 life force 之意) 與內勁送至身體 各肢段,最終再回歸儲存於丹田。很明顯地,丹田的轉動是練習陳式太極拳的核心,此 動作型態宛如擰毛巾的動作,然而這並非僅止於手部的動作,而是整合身體各部位的和 諧一致,藉由旋腰轉脊螺旋纏繞動作將力傳送到身體各肢段,進而形成一種外力的應用 (Sim & Gaffney, 2002)。近年來,由於太極拳運動廣受熱愛且相關研究方興未艾,基 於深入釐清太極拳運動的本質與動作規範,因此,針對纏絲勁之旋腰轉脊動作對身體功 能所產生的助益,實有進一步探究之必要性. 第三節 研究目的 隨著年齡增長,一般人所面臨的挑戰之一,是逐漸減少姿勢穩定能力與增加跌倒風 險 (Riffle, 1982)。動態姿勢控制被視為移動時,身體維持穩定地支撐基底之能力 (Gribble & Hertel, 2003) ,此控制能力通常與運動專項活動和日常生活之活動相連結。 動態活動被界定為任何造成身體的重心,因應肌肉活動之改變的活動動作 (Kinzey & 5.

(17) Armstrong, 1998),這些運動時的肌肉活動,可能來自於內、外在的干擾所致。事實上, 這種活動型態也存在於陳式太極拳的竄蹦跳躍、鬆活彈抖、螺旋纏繞等動作中。太極拳 運用和緩動作結合健康養生益處,屬於一種低衝擊的體能活動 (Yan et al., 2013)。太 極拳運動的根基,在於運用連續性地結合一連串的優雅動作,藉由身體較低的身體重力 中心,保持膝和髖關節屈曲並由左右腳不斷地轉移重心 (Wong, Lin, Chou, Tang, & Wong, 2001)。Wolf 等 (1996) 指出,針對姿勢控制與平衡能力,證實從事太極拳的 老年人,有顯著提升姿勢控制和降低跌倒的危機。除此之外,太極拳運動在日常生活中 很容易應用於增進姿勢平衡,且有助於改善下肢肌力與提升平衡能力,同時在運動過程 中保持身體直立姿勢 (Cho, 2014)。事實上,不良的姿勢是引發下背痛的主要原因, 其中脊柱豎肌群 (spinal erector muscles) 對於維持姿勢和平衡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一旦該肌群的活動產生過渡運動時,可能會危害軀幹伸肌群與屈肌群的正常平衡功能; 脊柱豎肌群和軀幹屈肌群之間出現不平衡,將會降低身體靈活性,並且會引發下背痛 (Cho, 2014)。筆者搜尋有關太極拳運動介入所產生的影響之文獻,顯示絕大部份文獻 只陳述太極拳運動的介入與方法,並無確切註明太極拳介入之流派,其中主要以楊式太 極拳運動介入之方式居多。再則,由於太極拳各流派之動作套路、拳架、風格與姿勢、 運動強度等均有所差異,故其產生的結果勢必亦會有所落差。此外,太極拳運動具備改 善姿勢控制的效益,其顯著特徵包括不斷地重心轉移、虛實分明、以及動態站立平衡能 力;惟訓練介入時,若身法未能確實做到虛領頂勁、立身中正,維持頭部與軀幹的中立 姿勢之要求,恐不易達到姿勢控制、動態平衡等能力,故訓練介入時動作身法之控制參 數,應是不可輕忽的因素。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各種勁法核心,也是該拳的精華所在與 主要特徵之一。有鑑於此,本文旨在針對陳式太極拳旋腰轉脊螺旋纏繞的動作與套路訓 練,期能有效提升動態姿勢穩定性與姿勢控制之表現,進而產生預防下肢傷害或下背痛 之效益。. 6.

(18) 第四節 問題假設 依據研究目的,本研究之假設為: 一、經過陳式太極拳旋腰轉脊螺旋纏繞的動作與套路訓練介入後,實驗組的動態姿勢穩 定控制能力比介入前高,控制組則否。 二、經過陳式太極拳旋腰轉脊螺旋纏繞的動作與套路訓練介入後,實驗組的核心肌耐力 之腹部屈曲與背部伸展能力比介入前高,控制組則否。. 第五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 太極拳旋腰轉脊之纏絲勁: 太極拳運動以腰為軸,一動百隨,不僅能使肢體運動上下相隨,而且還能產生 螺旋纏繞的運動,這種螺旋纏繞的運動中蘊藏的勁,稱之為纏絲勁。太極拳主張因 勢利導、以柔克剛、捨己從人、引進落空,全在於纏絲勁的運用。這種纏絲勁是腰 和各關節產生的合勁,是由太極拳的運動方式所衍生,故稱太極拳纏絲勁。太極拳 中的纏絲勁分為順纏與逆纏,這是兩種纏繞運力的方法;順纏,是由內而外的一種 力量,掌心由內向外翻、手臂外旋,順纏絲內絕大多數掤勁,力量屬於發放;逆纏 則相反,是由外而內的一種勁,掌心由外向內翻、手臂內旋,逆纏絲內絕大多數捋 勁,力量屬於蓄放。在陳式太極拳的一切動作中都包含著順、逆兩種纏絲的相互變 化,因此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各種勁法核心,也是該拳的精華所在與主要特徵之一 (沈家楨、顧留馨,1999;陳正雷,2009)。 二、 星型擺幅平衡測驗 星型擺幅平衡測驗 (Star Excursion Balance Test [SEBT] ) 是由單肢段半蹲作為 固定支撐身體重心,使用非站立肢段向地面 1 至 8 條交叉格線,依序進行間隔 45. o. 的八個方向延伸:前方( Anterior)、內前 (Anteromedial)、內側 (Medial)、 內後 (Posteromedial)、後方 (Posterior) 、外後 (Posterolateral) 、外側 (Lateral)、 7.

(19) 外前 (Aanterolateral);其目的在於使站立腳形成穩定的支撐基礎,並採閉鎖動 力鏈動作,由非站立肢段做最大延伸並紀錄其延伸距離。本研究採修訂為倒 Y 字 o. o. o. 型 (其輻射角度為 135 、135 及 90 ) 前方、外後、內後三個方向的版本。 三、 核心穩定性: 核心穩定性的概念仍諸多殊異,一般認為核心穩定性的提升,有助於改善身體 的協調與平衡能力,以及保持身體姿勢與重心的能力,並使整體力量的產生、傳遞 和控制達到最佳化的功能。對核心穩定性較具貢獻的變項包括:腹內壓、脊椎壓力, 以及臀部與軀幹肌肉韌性 (Willson, Dougherty, Ireland, & Davis, 2005)。本文所界 定的核心穩定性,是依陳式太極拳纏絲勁以腰脊為樞紐、保持軀幹中正安舒,將力 量有效率地傳達於手足之動作要求與原則。故將核心穩定性視為肩關節以下、髖關 節以上,控制骨盆上方軀幹位置與動作的能力,在整合性運動活動中,能理想地產 生、傳遞與控制力量和動作到終端肢段 (Kibler, Press, & Sciascia, 2006)。. 第六節 研究的重要性 研究動態姿勢穩定 (dynamic postural stability) 重要性之原因,在於大部份肌肉骨骼 傷害是發生在動態性動作,對於身體恢復正常功能與重獲受傷前的表現,皆攸關動態穩 定的能力。近年來,隨著運動與健身意識抬頭,從事體能活動因著運動強度、頻率、運 動時間和型態的增加,在運動過程中所帶來運動傷害風險亦逐漸攀升,最常見的運動反 效果是造成肌肉骨骼傷害,其中以下肢段和背部的軟組織、過度使用的傷害占大多數 (Hincapié, Morton, & Cassidy, 2008)。除此之外,由於生活型態與習慣的丕變,根據估 計全球 75-80%的人終其一生中,都曾遭受過下背疼痛之苦 (Liddle, Baxter, & Gracey, 2004)。雖然,下背疼痛極少危害到個人生命,並且視為個人健康問題,但卻因此遭致 時間與經濟上的損失,最終可能演變成影響生產力的社會經濟問題。針對造成下背疼痛 的原因,大多數來自於脊柱豎肌的過度動作,進而危害軀幹伸肌與屈肌之間的平衡,脊 8.

(20) 柱豎肌在維持姿態與平衡扮演重要的角色。脊柱豎肌與軀幹屈肌之間的不平衡會造成肌 肉彈性減弱,並且可能加速惡化既有的下背疼痛問題。研究指出,從事腰脊穩定運動能 有效改善下背疼痛,因為該運動能提升軀幹深層肌肉與身體活動範圍 (Cho, 2014)。 太極拳是緩慢移動重心、半蹲單腳支撐、講求中正安舒與虛實分明等低衝擊的運動,故 被視為安全與完美的健身養生運動。此外,太極拳纏絲勁以腰脊為樞紐,腰勁觸動手足 運轉纏絲上下一氣貫通 (李瑞民,2011;李 卓,茹晶晶,2012)。由於太極拳纏絲勁 對於身體中軸脊柱 「對拉拔長」 的作用,能夠維持脊柱系統穩定因子,如肌肉、韌帶、 關節、椎間盤正常的組織結構和功能,維繫脊柱系統的動態穩定狀態 (姜 南,2014)。 因此,透過太極拳纏絲勁旋腰轉脊動作的運動規律與訓練,將有助於提升動態姿勢穩定 和姿勢控制能力,進而預防下背痛等不適情況。.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太極拳纏絲勁動作原理與功能 太極拳運動是屬於複雜性的介入,其目標在於針對姿勢控制系統的多元生理和生物 力學等組成要素 (Manor, Lipsitz, Wayne, Peng, & Li, 2013)。生理複雜性源自於身體無 數地反饋迴路 (feedback loops) 網絡,並整合皮質下、皮質和周邊運動迴路,進而產 生調控身體姿勢的機制 (Lipsitz & Goldberger,1992)。太極拳運動在本質上,是一種 符合人體運動規律與解剖結構的螺旋式圓弧運動,其力量傳遞是以脊柱為中心,透過身 體旋腰轉脊帶動上肢旋腕轉臂行於手指,以及下行旋踝轉膝達於趾端,使脊柱始終處於 屈曲、伸展、旋轉等全面整體運動中,並使周身上下完整一致,進而在運動過程中逐漸 達到立身中正、對拉拔長、鬆靜柔緩、圓轉和順、周身一體等運動狀態之要求 (姜 南, 2010)。螺旋纏繞是太極拳的本質與核心 (戴國斌,1993),太極拳運勁須如纏絲或 抽絲,猶如子彈通過槍膛時的來福線,呈螺旋弧線型態動作,當它運動於空間時,既有 螺旋形的自身旋轉,又有拋物線的運動軌跡 (陳正雷,2009;顧留馨,2005)。太極 9.

(21) 拳如果僅用單純的弧形動作,不但動作幅度大,而且容易與來力頂抗,以致無法 「引 進落空」,形成即化即打之要求;因此,太極拳必須在弧形動作過程中,同時運用螺旋 動作,才能 「觸處成圓」、「觸之則旋轉自如」(羅永平,2012) 。 所謂:「拳者,纏法也。」、「不懂纏絲勁,即不懂拳。」,「纏」 意謂圍繞、 纏繞,故纏繞即為走螺旋之意 (張 杰、劉淑君, 2014)。陳王廷在其著作 「拳經總 歌」 開宗明義指出, 「縱放屈伸人莫知,諸靠纏繞我皆依」(劉書純、呂 強,2009) 。 纏絲勁是以腰為軸,帶動身體肢段一動百隨,產生螺旋纏繞的運動,亦即透過腰部與各 關節產生的合勁,這種螺旋纏繞的運動中蘊藏的勁即謂之 (王 麗、李璐鑫,2011)。 換言之,纏絲勁是一種內動現象,所謂 「源動腰脊,勁貫四梢」、「內動導外形、外 形合內動」,勁由內換則內動不令人知;故其應用基礎必須做到立身中正、虛領頂頸, 身法無論如何變換都能中正安舒支撐八面 (德 泉,2011)。太極拳纏絲勁特別強調是 蘊藏於體內,惟勁力變化關鍵在於以腰脊為軸心的虛實轉換,腰是上下肢轉動的關鍵, 所謂 「命意源頭在腰隙」、「主宰於腰」,足以說明腰在太極拳中的重要性,藉由腰 脊圓軸運動才不至於出現虛實不清、斷勁、凹凸或提拔之意等現象 (王慶喜,2010)。 因此,纏絲勁顯現於外形是肢體的螺旋伸縮運動,內形則是運用丹田之內氣,以意行氣、 旋腰轉脊,作為螺旋轉動運行之動力,兩者結合並以胸腰折疊動作 (樊賢進,2002), 使全身勁力以腰脊為樞紐節節貫串,將力有效率地傳達於手足,同時增加關節運動幅度 之穩定性與靈活性。具體而言,纏絲勁是陳式太極拳內氣表現的一種形式 (陳鑫林, 2008),陳式太極拳的內勁運轉,是透過腰脊來帶動發勁速度與力量,太極拳纏絲勁是 由曲線弧形螺旋式動作所組成,因為弧形螺旋的運動力學作用,能使對方直線來的勁力 成為我方動作弧線上的切線。倘若對方繼續加力,其勁力就會離開着力點而持續前進, 藉以影響其自身的平衡和穩定;此外,透過弧形螺旋式動作亦能避實就虛,越過對方防 線而進逼或發勁,亦即利用引進 (弧形螺旋走化)、落空 (直線繼續前進) 與 「蓄 而後發」,進而發揮 「引進落空合即出」 的技巧 (顧留馨,2005)。 陳式太極拳纏絲勁是以順纏、逆纏為基本纏絲勁 (黃燕萍,2010)。在練習纏絲 10.

(22) 勁時,要以身體帶動,以身領手,手隨身轉;手的順纏是手外旋 (掌心由內向外翻, 依順時鐘方向)(如圖 1),意氣貫注指尖,先拇指依次至小指;手的逆纏是手內旋 (掌 心由外向內翻,依逆時鐘方向) (如圖 2),意氣貫注指尖,先小指依次至拇指;順纏、 逆纏,應始終保持掤勁 (指似柔非柔、似剛非剛的勁) 與扌履 勁,並在運動中不斷地 互相轉化猶如太極黑白陰陽雙魚圖. (如圖 3)、互相呼應協調,以達全身和諧合一的整. 體勁;纏絲勁在腿上的表現為:凡腳尖往裡合為逆纏絲勁,腳尖往外擺為順纏絲勁 (陳 正雷,2009;李 卓、茹晶晶,2012;Silberstorff, 2009)。在運動過程中,下肢是支撐 身體的根基和勁力發動的根源;因此,陳式太極拳對襠部的要求是要圓、要虛、要鬆、 要活,尤其襠部在虛實變換時,不像掛鐘一樣左右擺動,在左右變換時,襠走的是平行 「∞」 字,內外旋轉;在前後變換時,襠部則是走下弧線 (陳正雷,2009;王 潔, 1996)。另外,陳式太極拳的拳勢呼吸採用腹式逆呼吸法,吸氣時小腹內收,橫膈肌上 升,胸廓自然擴張,增加肺活量;呼氣時小腹外突,橫膈肌下降,氣下沉至丹田,腹部 與胸廓自然平復 (陳正雷,2009;顧留馨,2005)。 4. 1. 3. 2. 圖 1. 左手的纏絲圖. 圖 2. 右手的纏絲圖. 註:1.實線是順纏、虛線是逆纏。. 圖 3.纏絲運動在太極陰陽之應用圖 註:1.手臂向下畫圓,陰陽逐漸變化。 2.手臂移至丹田前移重心,呈現陰。 3.手臂螺旋上穿,陰陽逐漸變化。 4.翻掌移至正前方移重心,呈現陽。. 2.◎記號表示順逆纏絲的轉變點。. 第二節 姿勢控制與動態姿勢穩定 1 姿勢控制是指針對定位 (orientation) 與穩定之雙重目的,控制身體在空間中位. 置的能力 (Shumway-Cook & Woollacott, 2000) 。其中,定位係指維持身體肢段之間 在特定工作 (task-specific)下適當地關係,以及身體和環境之間關係的能力;穩定則 11.

(23) 指控制身體質量中心相對於支撐基底 (base of support) 的能力。質言之,姿勢控制 顯現於個人能力、工作需求和環境限制或環境賦使 (affordances) 的交互作用。此外, Kelly (2008) 認為,穩態姿勢控制 (Steady state postural control) 需考量三項層面: 一、運動系統-肌肉骨骼:肌力、活動範圍、排列、肌肉張力;神經肌肉:反重力 姿勢肌肉 (antigravity postural muscles) 產生協調性力量以維持姿勢控制。 二、感覺系統-感覺整合:中樞神經系統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的組織和整合來 自於體感覺 (somatosensory)、視覺和前庭感覺的訊息;這些感覺的相對權重能 被調整到一定的程度。 三、認知系統-注意力:姿勢控制並非自動化形成,而是需要某些數量的訊息處理或 注意力;雙重工作 (dual tasking):倘若多工作 (multiple tasks) 需求超過處 理能力,則某一工作或更多工作上的表現將會下降;功能性工作通常需多工作的 表現。姿勢穩定意謂因應內、外在來源所產生的擾動,在靜止或動作中維持期望 的姿勢方向之能力。對於人類功能性活動之表現,姿勢穩定特別是指整個身體質 量中心 (centre of mass) 或重力中心,保持在有限的支撐基底之內的能力。平衡 狀態 (equilibrium) 一詞源自於牛頓力學,有關某一物體處於靜止平衡狀態或恆 動的動態平衡狀態;平衡通常被視為平衡狀態的同義詞,是關於某一特定軸的平 衡狀態,例如直立中的縱軸 (Cavanaugh et al., 2005)。因此,動態控制與平衡控 制一直被交相使用,視為保持動作或恢復身體接近於靜態或動態之平衡狀態。 整體而言,現今的姿勢控制系統模式,係源自於Nikolai Bernstein. (1896-1966) 開. 創性的論述,對於神經系統功能的模式,應考量將整個身體視為受制於重力和慣力的機 械系統 (Whiting, 1984)。Bernstein認為,包含姿勢控制在內的協調性動作,是針對生 物分析之多層面,有關掌握許多多餘自由度的問題。在控制系統中,許多潛在性的自由 度,被排除在每個時間點予以個別控制的可能性;因此,提出整合動作的控制,可能分 佈在許多交互作用系統的協同工作中 (Cavanaugh, Guskiewicz, & Stergiou, 2005)。依 據這理念,當今姿勢控制模式,可概分為兩大類別:描述某一交互作用成分的系統模式, 12.

(24) 以及尋求預測成分如何交互作用,進而達到姿勢控制;其中,姿勢控制系統輸出的預測 性模式演進為線性與非線性之動力架構。線性動力模式是基於刺激-反應典範,系統輸 出的預測可以透過線性方程式,和系統成分中簡單地交互作用的輸入,故整體系統的輸 出,代表局部交互作用的總輸出 (Onaral & Cammarota, 2006)。除此之外,非線性動 力理論架構,則支持姿勢控制係透過個人生理系統、工作需求和環境限制之交互作用的 理念 (Riccio & Stoffregen, 1988; Slobounov & Newell, 1996)。非線性系統的組織,是 依照初始條件 (initial conditions) 和簡單規則,來管理個人成分中最基本的交互作用; 非線性動力提供姿勢控制系統,對於不可預測和不斷變化地環境之適應性與靈活性 ( Lipsitz & Goldberger,1992) 。 姿勢係指持續保持身體的位置,人類是處於某種不穩定的結構中,藉由持續不斷地 與重力相抗衡,以避免因失衡跌倒。這種經常性的不穩定情況,反而更強化較多的物力 論 (dynamism),亦即當我們處在不穩定的平衡狀態,會比穩定平衡情況下更易於移 動 (Riva, Trevisson, Minoletti, Venturin, & Ricco, 2001)。這也顯示,人類和其他動物, 為了獲得更多地移動能力,常常不顧及穩定性的重要性。保持不變的姿勢須要有一種持 續反重力肌群的收縮力量,以便對抗重力的動作。事實上,這些肌群的收縮與對訊號的 反應,皆源自於神經肌梭的伸展;倘若傳入系統 (afferent ways) 遭阻礙,則反射收 縮將失去功能,因此無論站立或坐下狀態,將會產生傾倒在地的可能性。為進一步瞭解 姿態控制的相關機制,有必要略為闡述本體感覺的演進過程。1906年,Sherrington首度 提出本體感覺概念,並將本體感覺界定為源自於本體感受器的訊號流 (the flux of signals),再將此訊號傳遞到脊髓作為反射的來源 (Riva et al., 2001)。本體感覺訊息 是平衡的先決條件、身體的導航系統、以及動作的協調者(Vuillerme, Pinsault, & Vaillant, 2005)。因為,改變腳踝、膝蓋和髖關節之間的角度,對於各肢段的協調性與姿勢平衡, 將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事實上,人體利用本體感覺訊息,是為了回應身體位置的改變, 故若以任何形式或方式干擾本體感覺訊息,勢必造成干擾平衡能力的表現 (Vuillerme et al., 2005)。此外,當平衡受到干擾時,必須要做出一個有效的動作,將身體重力中心 13.

(25) 回復到支撐基底的範圍內,故必須要有完整的神經肌肉系統與足夠的肌肉強度。Riva (2001) 認為,即便能夠保持機械性的穩定,但姿勢控制能力不足,通常是一種下肢 功能性不穩定的訊號 (Piontek, Ciemniewska-Gorzela, Szulc, & Dudzinski, 2012) 。因此, 保 持 平 衡 與 適 當 姿 勢 , 其 訊 號 的 產 生 不 只 是 周 邊 的 機 械 感 受 器 ( peripheral mechanoreceptors),也包括視網膜和前庭迷路的整合,以及中樞神經系統各層面的分析 (Riva & Trevisson, 2000)。是故,平衡機能是一個很複雜且涉及到很多神經肌肉的過 程;平衡是藉由感覺輸入、中央處理以及神經肌肉反應,以達到控制狀態。身體感覺系 統,則是由前庭系統、視覺及本體感覺系統組合而成,姿勢控制意謂著感覺系統,以及 運動系統之間複雜的相互作用。 動態平衡是指當身體動作中或移動時,或是身體的部份肢段從某一點到另一位置, 依然能保持穩定的能力 (Sadeghi, Shariat, Asadmanesh, & Mosavat, 2013)。姿勢控制係 一種自然的行為,並須經由多數肌群的協調作用 (Torres-Oviedo & Ting, 2007)。一般 而言,姿勢控制與平衡可歸納為靜態與動態範疇 (Gribble, Tucker, & White, 2007; Herrington, Hatcher, Hatcher, & McNicholas, 2009; Kahle, 2009; Olmsted & Hertel, 2004; Winter, Patla, & Frank, 1990)。但Gribble, Hertel, Denegar, 與Buckley (2004) 認為, 姿勢控制應區分為:靜態-用最小量動作保持在一個位置的、半動態 (semi-dynamic) -維持在身體支撐基底移動中的位置、以及動態-當完成一項規定動作時,保持穩定的 身體支撐基底。靜態姿勢控制工作是要求個人建立穩定的身體支撐基底,同時在進行評 估時,能維持肢段和身體動作的最小化。靜態姿勢穩定評估方式,可以透過測力板、 Romberg Test、Biodex平衡穩定系統,或是較可靠有效的臨床器具設備,例如平衡誤差 計分量表、柏格氏平衡量表 (Berg Balance Scale) 等。靜態姿勢控制測量雖能提供臨 床資訊,但在站立靜止不動的情況,較無法運用到身體活動時的動作工作;反之,動態 姿勢控制則要求在身體支撐基底的周邊產生某些預期的動作,觀察其保持動作工作的穩 定能力。譬如,跳到新的位置點並能立即保持不動狀態,或是嘗試產生有目的性之肢段 動作,但卻不影響既定的支撐基礎 (Gribble, Hertel, & Plisky, 2012; Kioumourtzoglou, 14.

(26) Derri, Mertzanidou, & Tzetzis, 1997; Winter et al., 1990)。雖然,這些動態穩定測量無法 完全複製受試者的運動項目,但相較於靜態姿勢穩定評估方法,動態穩定測量更貼近身 體活動的需求;因此,針對動態動作評估資訊,尋求具簡單便捷、可靠性、靈敏度與經 濟有效的評估技術,是頗為重要的考慮因素。 對於運動教練的運動處方而言,主要著重在提升運動員的姿勢控制、平衡、以及減 少運動傷害的危機。平衡能力的良窳,決定運動員的運動表現與成敗,無論是要求最小 量動作的射擊項目,或是體操和摔角等動態競技運動,皆須要敏捷性等運動能力結合最 大平衡能力,同時也是維持日常生活機能的關鍵要素,而且欲改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透過增進站立平衡比增強腿部肌力更重要 (Hosseinimehr, Daneshmandi, & Asghar Norasteh, 2009; Kollen, Kwakkel, & Lindeman, 2006)。動態活動可視為因應肌肉活動, 形成在身體重力中心的移動;促使肌肉活動來自於內、外來源的擾動,所以當動態活動 時,身體壓力中心 (center of pressure) 會在支撐基底邊界之間移動,有時候甚至會超 出支撐基底範圍 (Kinzey & Armstrong, 1998)。在姿勢控制過程中,為維持穩定的支 撐基底須整合感覺輸入,以利產生適當地運動反應,並促使肢段和軀幹的校正 (Gribble, Hertel, & Denegar, 2007)。平衡的定義是保持身體重力中心在支撐基底的穩定範圍內之 能力 (Yim-Chiplis & Talbot, 2000)。平衡是一種複雜性的功能,包含無數的神經肌肉 系統 (Stelmach, Teasdale, Di Fabio, & Phillips, 1989);同時,平衡是受到感覺輸入、 中樞神經系統和神經肌肉反應的控制。當平衡受到擾動時,一個有效的運動反應,需要 完整的神經肌肉系統和足夠的肌力,俾回復身體質量中心於支撐基底之內 (Aydoğ, Bal, Aydoğ, & Ç akci, 2006)。控制平衡包含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系統、本體感覺系統、前庭 系統與視覺系統的交互作用。平衡控制可概分為預期性、反應性或功能性等型態 (Yim-Chiplis & Talbot, 2000)。預期性平衡控制,包含對於潛在不穩定事件所採取的 準備動作;相反地,反應性平衡控制是反應在穩定中所產生的外在擾動。為維持日常生 活活動之功能性平衡控制,則必須採用預期性和反應性兩項平衡控制 ( Kahle, 2009)。 人類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各式各樣的動態活動,我們透過某個動作或甚至於在站立 15.

(27) 時,皆處於動態平衡狀態而非靜態的情況。當我們做動作時,動態平衡狀態能保持身體 各肢段的控制,避免失衡跌倒。Balogun, Akindele, Nihinlola, 與 Marzouk (1994) 認 為,人的平衡能力在 40 歲之後,則會呈現持續下滑趨勢;平衡對於各類競技運動而言, 可謂至關重要,且缺乏平衡能力將導致身體傷害 (Olmsted et al., 2002; Plisky et al., 2006; Thomas, Matheny, Jarvis, & Jernimus, 2012)。因為,倘若平衡能力不足將影響運動策略, 導致作用肌難於激活,並以適當地時機和特定的力量,做出適宜的反應 (Jernice, Nonis, & Yi, 2011)。姿勢是指身體關節和肢段的排列、位置或結構分佈情況;因此,姿勢意 謂著身體每一部份,對於其他身體部份的平衡結果。姿勢控制系統,是藉由獲得來自於 運動、神經和感覺系統的輸入,以維持身體的平衡狀態 (Schloemer, Cotter, Jamison, & Chaudhari, 2012)。 從運動學的角度觀之,在動力鏈中的不平衡會導致運動模式的不協調,以及增加傷 害的可能性。當改變一個關節活動度,將致使鄰近連結的關節功能產生變化 (Sexton & Chambers, 2006)。功能性動作係多數局部動作的結果,其透過身體所產生的一種組織 化的方式。為適當評估是否存在任何正常動作策略,傷害評估應包括整體動力鏈的評估; 一個關節的病理性動作,很可能導致另一個在動力鏈內的關節傷害 (Lewis, 2014)。 姿勢控制是順利地完成日常生活,以及參與運動賽事的關鍵要素 (Murphy, Connolly, & Beynnon, 2003 )。姿勢控制可以藉由靜態、動態以及多種情況下 (雙下肢、雙腳前後並 列及單腳站立) 予以評量;此外,姿勢控制也是一項可以量化神經肌肉控制之表現, 並在動態關節穩定和預防身體傷害,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Riemann & Lephart, 2002) 。. 從傳統的觀點言,姿勢控制被界定為控制姿勢噪音的工作,以及在大幅度的擾動下,盡 可能維持身體重力中心在支撐基底範圍內。姿勢噪音可能來自於骨骼肌肉內,所產生的 隨機變異性力量輸出的非結構性噪音 (De Luca, Le Fever, McCue & Xenakis, 1982)。 另一方面,從動力系統的觀點,噪音的功能具有增加行為靈活性的正面效益;例如,噪 音能促進肢段間協調性之不同模式的轉換,而將噪音加入混沌動力系統 (chaotic dynamic system) 亦有助於控制的過程 (Ott, Grebogi, & Yorke, 1990)。 16.

(28) 第三節 腰椎與脊柱穩定性的功能 1970年代,許多研究人員開始陳述脊柱穩定性的概念,並針對背部受傷因而引起疼 痛的原因,主要是脊柱結構的控制不良,致使關節與軟組織經過長期重複性微創,進而 衍生逐漸退化的論述 (Farfan, 1975)。Barr, Griggs, 與Cadby (2005) 認為,腰椎穩 定和姿勢、平衡與脊柱的本體感覺,存在著密切的關係;人體的穩定與動作,主要取決 於腰椎周邊所有肌群的協調 (Akuthota, & Nadler, 2004)。近年來,許多研究主張少數 肌肉的重要性,特別是指腹橫肌與多裂肌;事實上,應該是所有核心肌群皆須處於最佳 的穩定性與表現,為達到上述目標的肌肉共同收縮,神經輸入和輸出 (亦即提升本體 感覺神經肌肉) 的精確性,是不可或缺的 (Ebenbichler, Oddsson, Kollmitzer, & Erim, 2001)。穩定性是包含靜態位置和控制動作的動態過程 (Barr et al., 2005)。事實上, 脊柱的生物力學與其他系統的生物力學,頗有相似之處,因為系統的效率和各成份的生 命週期,取決於每一肢段的精確功能。這些因素包括維持姿勢的排列、減少組織挫傷的 動作模式,避免引發關節或軟組織的創傷,以及執行有效益的肌肉動作 (Sahrmann, 2002)。這項動作模式理論,受到不佳的肌力和靈活性、肌耐力不足引發疲勞、或不正 常的神經控制,最終形成組織傷害等因素,而漸漸有所轉變。其原因在於,組織傷害將 導致降低脊柱結構的穩定性,擴大原本已無效率肌群的窘境,肌肉能提供椎間層面的支 撐和剛性,以維繫日常生活所需的力量 (Barr et al., 2005)。Panjabi. (1992a) 指出,. 負責腰椎穩定的軀幹深層肌群之特定肌肉損傷與下背痛息息相關。同時,Panjabi亦提出 一項脊柱機械特性的負載位移曲線測量方法,將身體中位區 (neutral zone) 視為生理 性的椎間移動之部分範圍,亦即從中位體姿位置 (neutral position) 為測量起點,並在 脊柱移動之內產生最小的內在阻力 (Panjabi, 1992b)。因此,中位區肢段關節穩定或 穩定功能不良的動作,就像在中位區的範圍內,不正常地增加負荷或缺乏中位區的動態 肌肉控制能力。同樣地,控制腰椎移動的中位區 (保持正常下背曲線類似於立身中正的 站立姿勢),及避免有腰椎完全屈曲的動作,方能預防韌帶損傷或後椎間盤突出之虞 17.

(29) (McGill, 1997)。近年來,許多運皆注重在增進腰椎脊柱的穩定性,雖然正式的腰脊穩定 運動為數甚多,但其主要目的在於改善神經肌肉控制、肌力和肌耐力,期藉以維持動態 脊柱及軀幹穩定之能力。顯然地,動態腰椎穩定運動之核心,亦是在強調維持身體中位 體姿位置,也就是將肢段力量分散在椎盤和小關節之間,並在軸向張力中獲得最佳平衡 與最有效地穩定性 (O'Sullivan, BPhyty, Twomey, & Allison, 1997);當從事運動時,使 腰椎穩定不受干擾,即便移動中亦能維持中位體姿。毫無疑問,透過運動能夠改變肌肉 量,以及增加肌力與肌耐力;Hides, Richardson, 與Jull (1996) 認為, 腰椎穩定運動 規劃目標,應以提升下背痛患者的多裂肌肉量,以及預防多裂肌萎縮為主。Webber與 Kriellaars (2004) 指出,讓受試者接受5分鐘維持脊柱中位體姿,藉由收縮其腹部和 軀幹伸肌,顯示實驗後的脊柱肢段隨著髖關節屈曲、伸展的移動情形,比實驗前為少。 運動訓練可被用來改變站立、坐下和走路時的腰椎姿勢,此乃因身體保持中位區,而非 過度地前凸 (lordotic)或後凸 (kyphotic) 的體姿 (Scannell & McGill, 2003)。 腰椎穩定可概分為被動剛性 (passive stiffness)-透過骨質和韌帶結構;主動剛性 (active stiffness)-透過肌群。因此,僅有脊柱而無肌肉支撐,則身體將無法負荷較大 的壓力 (McGill, 2001),脊柱產生不穩定情況,通常發生在主動或被動剛性的成分受 到擾動所致。而功能性不穩定,界定為相對增加脊柱中位區的範圍,這個範圍是在於主 動肌肉控制的內在抗力最小化 (Panjabi, 2003)。主動剛性或穩定,可以透過肌肉共同 收縮,類似於拉緊帳篷的繩索,以卸載帳篷中心桿的承重;因此,也被形容為 「披肩 效應」 (serape effect) (Konin, Beil, & Werner, 2003),肌肉的共同收縮經由更進一 步連結身體上肢和下肢段的穩定性。昆士蘭 (Queensland) 研究團隊指出,腰椎肌群 之局部和整體肌群之差異 (如表一),並概述這些肌群的姿勢肢段控制功能與一般性 多肢段穩定功能 (Akuthota, & Nadler, 2004)。Bergmark (1989) 根據人體肌肉形貌 (topography) 認為,脊柱周邊的多數肌肉,具有某種程度調控腰椎穩定和動作的功能, 這項複雜系統包含深層局部肌肉系統-肌肉起始或穿插在腰椎中,負責剛性和椎間關係 的控制,這些肌肉可以控制脊柱的彎曲程度和維持腰椎穩定性。整體肌肉系統-則是環 18.

(30) 繞在軀幹的表淺肌肉,是脊柱移動時的扭力發動器 (torque generators),以及處理施 加在脊柱的外在負荷,這些肌肉控制脊柱運動的方向。另外,有些學者建議依肌肉功能 性差異分為:穩定肌 (stabilizers) 和可動肌 (mobilizers)。穩定肌位置較深層,藉 由離心收縮控制脊柱動作;至於可動肌則較表淺,人體肢段透過肌肉向心收縮產生力量 (Goff, 1972; Sahrmann, 1992)。很顯然地,整體和局部肌群兩系統整合起來,並建立 起一套正常的動作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譬如,僅訓練整體運動肌,則將會產生肌群失 衡的情況,因為運動肌將取代穩定肌的角色,導致產生侷限和代償動作模式,使動作效 率大打折扣。穩定肌是負責掌握姿勢、支配和吸收身體的力量;然而,可動肌則是因為 其多關節位置和大的力臂,故有助於迅速的動作、力量和爆發力 (Bergmark, 1989)。 表1 腰椎肌群分類表 整體肌群(動態、局面的、產生力距) 局部肌群(姿勢、增強、肢段穩定) 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多裂肌(Multifidi). 腹外斜肌(External oblique). 腰大肌(Psoas major). 腹內斜肌(前纖維)(Internal oblique) 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is) 髂肋肌(胸的部分)(Iliocostalis). 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 橫膈肌(Diaphragm) 腹內斜肌(後纖維)(Internal oblique) 髂肋肌及最長肌(腰椎部分) (Iliocostalis and longissimus). 針對腰椎與脊柱穩定功能之精闢剖析,Panjabi(1992a)是首位提出脊柱穩定性模 式包含三項主要成份之系統論述: 第一、被動子系統 (passive subsystem):骨骼和韌帶結構對脊柱穩定性的助益,這些 結構藉由被動限制給關節活動度的終端,提供最佳的穩定性。但當脊柱保持在中位體姿 時,該結構並不需要對脊柱提供過多的支撐;因此,中位脊柱是肌肉產生最佳功能的位 置,且脊柱結構不會遭受慢性被動挫傷 (Scannell & McGill, 2003)。當把脊柱的肌肉 剝離,僅保留骨骼及韌帶原封不動時,脊柱僅能承受不到 20 磅的負荷量,隨即呈現彎 曲 (Crisco & Panjabi, 1992)。 19.

(31) 第二、主動子系統 (active subsystem):圍繞在脊柱周邊的肌肉,每一肢段的剛性 (stiffness) 愈強,則其穩定性愈佳。在一般前況下,只須一小部分的肌肉共同激活量, 大約是 10%的最大收縮,就能提供肢段的穩定性 (Barr et al., 2005)。因此,僅須些微 的肌肉活動程度,就能創造出足夠的剛性和穩定關節的作用,對於適切的腰部穩定而言, 肌耐力比絕對肌力顯得更為重要 (Barr et al., 2005;McGill, 1998)。雖然肌力對不可 預測的動作,譬如:跌倒、脊柱突然負重、或是某些快速動作,是不可或缺的;但在日 常生活的活動中,僅有一小部分的最大肌力百分比,是被用來穩定脊柱的作用。一般人 咸信,背部伸展和增加活動範圍,有益於背部問題的舒解,但科學實證顯示,增加背部 活動範圍反而會帶來進一步背部問題的風險。穩定性與可動性之間,存在著明顯的消長 關係,適切地平衡需求端賴個人情況而定;此外,刻意透過背部訓練增進肌力,反而促 使後椎間盤的損傷機制,以及導致脊柱的高度負荷,但增進肌耐力則能有效遏止更進一 步的背部問題,故增進身體活動範圍,應藉由穩定性訓練而不是著重在伸展訓練 (McGill, 2003)。 第三、神經控制子系統 (neural control subsystem):該系統的主要功能係協調肌肉活 動,並對於預期和未預期的力量,予以做出反應。換言之,神經控制系統必須在對的時 間,激活正確的肌肉並藉由適當的力量,保護脊柱免於受傷,進而做出理想的動作要求。 然而,欲達到肌肉活動的特定模式,則須取決於肌肉的剛性,且有別於端賴關節的位置 和脊柱的負重模式。 Panjabi (1992a) 將被動系統、主動系統及神經控制系統等三項成份,視為相互依賴 關係,某一個系統可能代償另一個系統的不足。不穩定狀態之原因,很可能是組織傷害 所致,造成肢段更難於呈現穩定,或是肌力、肌耐力不足,以及肌肉控制能力不佳等三 項因素組合,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形成脊柱不穩定的主因,可能是受到錯誤的運動控 制,或肢段間肌肉的不良肌耐力,以及被動組織受到超重的負荷 (McGill, 2001)。整 體而言,局部肌肉共同激活,雖能增加脊柱穩定和剛性,但伴隨而來的增加腰椎肢段的 負荷壓力,以及付出因此而導致脊柱疼痛的代價 (Radebold, Cholewicki, Panjabi, & Patel, 20.

(32) 2000)。因此,對於著重適當地脊柱的動作,須能分散力量和縮小能量消耗,太多的剛 性會造成不必要的能量消耗,以及徒增脊柱肢段的負荷。另外,神經肌肉系統具備調控 剛性和動作之功能,以順應內、外在力量的需求。再則中樞神經系統,能預測即將產生 在身體上的動作效果,隨即便規劃肌肉活動方式。局部肌肉的激活,例如多裂肌和腹橫 肌的深層纖維,是提供普遍性增加椎間的剛性;而表層整體肌肉的激活,是以特定方向 回應控制脊柱的方法,從這些動作過程中,中樞神經系統透過學習動作的經驗,就能快 速地完成 (Hodges, 2004)。. 第四節 強化核心肌力對穩定功能之影響 1980年代初期,許多研究開始探討有關核心穩定和核心肌力的相關議題,但始終無 法明確區隔兩者間的差異;事實上,核心穩定和核心肌力存在著基本上差異甚大的兩個 概念。這兩個概念缺乏精確定義的主因,在於研究者從不同背景角度看問題,例如,從 復健領域而言,專注之表現受傷所引發的下背痛、手臂和腿痛的復健工作,較為強調脊 柱負荷的控制,同時協助患者恢復低負荷工作的日常生活。相反地,對於運動競技選手 來說,則要求較多的核心穩定和核心肌力之表現,以因應高度動態和高負荷量動作的穩 定性。因此,雖然核心穩定和核心肌力的演變過程,能夠給予確切的定義,但涵蓋其中 的解剖學意涵則各自有不同的定義 (Leetun, Ireland, Willson, Ballantyne, & Davis, 2004)。 核心穩定 (core stability) 對於平衡、身體活動和運動表現,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謂 「平衡源自於核心,強而有力的核心等同於具備絕佳的平衡能力」 (Faries & Greenwood, 2007)。從另一角度觀察,當核心肌群缺乏足夠的和諧性,以及軀幹和髖關 節肌肉協調性弱化,勢必導致降低運動效率和引發挫傷、過度使用傷害的代償模式 (Akuthota, Ferreiro, Moore, & Fredericson, 2008)。針對所有肢段動作而言,維持骨盆 和軀幹的穩定是不可或缺的 (Willson, Dougherty, Ireland, & Davis, 2005)。構成脊柱穩 2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 discussion of the Dapagli flozin and Prevention of Adverse Outcomes in Chronic Kidney Disease (DAPA-CKD) trial, the Effect of Sotagli flozin on Car- 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Effectiveness of robot-assisted upper limb training on spasticity, function and muscle activity in chronic stroke patients treated with botulinum toxin: A randomized single-

In the fourth quarter of 2003, 4 709 acts of deed were notarized on sales and purchases of real estate and mortgage credits, representing a variation of +19.6% in comparison with

Clinical Supervision Practices and Satisfaction Within the Public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Program. Effectiveness of a Training Program to Enhance Clinical Supervision

Teacher 2 and Classroom Assistant work with the whole class while Teacher 1 assesses individuals in a small group on a focus Reading Skill or Strategy.. Assessing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 If students/ children develop fever and symptom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dvise them to stay at home for rest until fever has subsided for at least 2 days. • Staff

Dalton & Robert Gervey.(2009).Analyzing Vocational Outcomes of Individuals With Psychiatric Disabilities Who Received State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Service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