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師資培育機構社會責任—師資培育走入偏鄉 / 22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師資培育機構社會責任—師資培育走入偏鄉 / 22"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師資培育機構社會責任

─師資培育走入偏鄉

陳榮政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張家琦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生

一、前言

在大數據與物聯網的時代,科技發展在短期內發生了數次質變,人工智慧技 術的成熟將加速產業與生活型態的變遷與遞嬗,社會愈趨複雜化,學習年限的延 長,反映出培養個人適應複雜社會所需的巨量知識與技能,而隨著經濟發展所伴 隨的生態崩潰、能源耗盡與氣候變遷,面對「全球性」議題,如何協助個人在變 遷快速的社會中生存下來,培養個人成為世界公民所需具備的素養與能力,是現 今各級教育的重要目標。 在全球化的背後,世界各地也同樣面臨著區域的不均衡發展以及因平均壽命 增長、生育率降低所造成的年齡結構改變,銀髮族的高消費型態、高齡社會的福 利需求,以及如何降低城鄉差距(曾憲雄、黃仁竑、趙涵捷、涂元光、黃能富、 葉耀明,2009),都是現代社會的重要課題。 現今的學習者需要具備敏銳的感知力,且能夠在不同的領域中如魚得水,如 此的「斜槓思維」已經成為趨勢(潘俊宏,2019),教育應放眼未來,使學生能 夠適應多變的社會型態,並能夠妥善運用自己所學。又大學作為學術研究的殿 堂,廣納各地的優秀人才,在高等教育市場化的趨勢之下,政府和社會也對大學 產生類似於企業社會責任的要求,認為大學除了具備教學研究服務之功能外,也 應該要對在地社區和社會有所貢獻(楊正誠,2019)。 大學做為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機構,有義務培育關心公共事務之責任公民, 本文意圖探討大學作為師資培育機構,能夠如何運用其資源與影響力,深入偏鄉 學校與社區,成為建立雙方協力關係的橋樑,扮演地方創生的重要推手,鼓勵學 生畢業後回鄉教書,為偏鄉的師資短缺謀求解決之道。

二、大學社會責任與地方創生

2019 年為臺灣地方創生元年,是政府追隨日本的地方創生腳步做出回應, 企圖以重點發展政策級別吸引更多學術討論,並以補助創造更多關注,而大學社 會責任的核心價值在於組成跨領域團隊,扮演地方核心智庫角色,主動發掘在地 需求,並透過在地優勢分工合作解決問題,帶動當地企業及社區文化的創新發展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2019),針對地方產業的再出發、均衡城鄉發

(2)

展等共同願景,實有異曲同工之妙。教育部高教司目前也已初步規劃在大學社會 責任實踐計畫中加入「地方創生類USR 計畫」,配合國發會的地方創生政策加碼 補助,最快將於2021 年開始推動(章凱閔,2019)。 (一) 學校與社區之協力關係 丁嘉琦、陳月珠、林萬男、高金山與薛明仁(2016)揭示學校與社區之間的 協力所能夠創造的雙贏局面,提及學校若能夠走出封閉系統,和外界互動,並擴 大其教育功能以提升地方形象與實質建設,同時成為社區的公共財,社區將得以 共享學校資源,成員間的緊密連結,亦是在地認同感的構築。將上述概念延伸至 偏鄉地區將會發現有時候沒落的地方產業僅是缺乏一個創意的發想,或甚至僅是 缺乏被「看見」,大學端在其中能夠扮演的角色相當多元,既是資源與人力的輸 入,更能夠透過專業知識協助地方認知在地需求,問題的再確認後應用新穎的技 術與經驗的借鑒協助社區訂定解決策略,最重要的是成為偏鄉學校與社區之間的 橋樑,使學校與社區協力邁向團結互助、資源共享的共善關係。 (二) 跨教育階段之合作網絡 透過確認偏鄉學校差異教學的合法性與給予適度尊重,以及彼此互惠的良性 互動,偏鄉小校可參考國家課綱或其他合理理念發展在地化課程,透過實施異質 性混齡與差異化教學,以符合學生個別學習需求,藉此增進學生福祉(well‐being) 並實踐教育均等與社會正義。大學社會責任落實於偏鄉小校,應作為偏鄉學校的 支持系統,與偏鄉學校建立長期永續的合作關係,展現其專業支持功能,透過教 授下鄉以及舉辦研習等多元進修方式,協助教師專業發展,陪伴教師轉換心境並 適應新穎的教學模式。 師資培育機構若能與鄰近社區以及國民中小學建立合作網絡,無疑是兩全其 美,在協力上所需跨越的障礙相形較少,交通上的可及性也使資源的輸入、人力 的進駐成為可能;然而師培生在畢業後的職場可能在臺灣各縣市,偏遠地區未必 有師資培育機構佇立在側,若缺乏師資培育團隊的「下鄉」陪伴,恐難打破當地 學子階級的再製與相對不足的文化刺激。跨教育階段之合作網絡的構築,其功效 與美國專業發展學校(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相似,師資培育機構可 同時作為改進教師教學、提供實習教師臨床經驗的情境提供者,培育出具有社會 意識、跨界思考能力的教師,並可提供現場教師的在職進修管道,協助教師整合 理論與實務之間的學用落差問題。

(3)

三、師資培育的人才供給

(一) 偏鄉師資短缺與不穩定性 Chang、Chiu 與 Liu(2017)提到交通與生活機能不便等因素使偏鄉學校難 以僱用或留住教師在偏鄉地區學校進行教學工作,師資的不穩定性對於學生的受 教權亦是損害。欲成功為偏鄉招攬或是留住好教師,促進島內教師的轉移,應從 師資培育端做起,大學作為一師資培育機構,其師資培育課程對於日後師資培育 生進入教學現場教學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雖已有不少學者提出外顯的改善策 略,如改善教師宿舍、交通津貼補助、增置員額等(范熾文、張文權,2015;高 富美,2014;張奕國,張凌凌,2017),亦有重視教師內在激勵因素,如 Norton (1999)認為透過為教師提供有意義的專業發展機會,以及日常互動中成長的機 會,使教師更有可能在角色中找到個人的自我實現,能夠獲得比金錢這類物質補 償更高的收益。 偏遠地區學校教育發展條例試圖透過強化偏遠地區學校教育措施、寬列經 費、彈性運用人事及提高教師福利措施等方式,協助解決其辦學困境,也積極鼓 勵偏鄉學校實施混齡教學或學校型態實驗教育,期待利用法規將教師留在偏鄉的 想法成效尚待觀察,不仿配合對偏鄉任教環境的積極改善,以化解教師因交通不 便、機能不足所造成的留任意願低落,打造讓教師願意久任偏鄉的在地風光,亦 是對當地產業的提振與復甦。 師資培育端也應迅速調整、跟上步伐,培育師資培育生具有混齡教學及發展 特色課程、戶外教育、差異化教學等不同型態教學方法的課程設計能力,透過與 校方的合作,共同致力於提升師資培育生對於偏鄉的認知與認同,也為偏鄉師資 保持一池活水,提升師資培育生前進偏鄉任教的吸力。 (二) 課程設計整合實務 大學端所掌握的知識不應該束之高閣,而應與教學現場相結合,透過與校方 的積極合作,師生共同走出象牙塔,走入校園,可以從師資培育階段就開始。面 對學生進行試教,實踐其在師資培育中所學習到的相關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法,不 斷累積實戰經驗的同時,也進行觀課並與教學現場的教師議課,對於實務問題也 將不再那麼陌生與膽怯。 目前許多偏鄉小校嘗試以實驗教育扭轉其辦學困境,然而過去的課程設計通 常以一日的參訪課程作為學生接觸新事物的啟蒙,缺乏更深入的體驗,因此師資 培育端應嘗試與校方接洽,帶領學生認識實驗教育型態教育之運作模式,並實際

(4)

參與、協助授課,豐富師資培育生的教學知能,以接軌日後的職場。 解決社會上的實際問題所需要的知識與技能是複雜而跨領域的,因此透過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學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人際溝通與團隊合作 的核心素養,進而搭配由學生自行蒐集資料做出的解決方案的具體實踐,使學生 正視自己的影響力與行動力,並建立其對地方的情感,亦是大學社會責任的最佳 展現。 (三) 合作網絡系統化 張裕程(2018)揭示了自師範大學轉型為教育大學以來,也對於其責任區國 小之輔導與協助逐漸力有未逮,並認為國民小學應主動出擊爭取教育大學與一般 師資培育機構的輔導與協助。師資培育機構可以地域性為出發點,與當地的中小 學及其鄰近社區建立合作網絡,儘管是位於都市中心的大學也不例外,洪大倫 (2019)提到並非只有偏鄉才需要地方創生,都市或都市與鄉鎮的交界也有許多 需要重新活化的空間,可能消失或即將消失的聚落、社區、歷史建物也在等待被 賦予新的意義,開創新的生命。而那些未能有幸有師資培育機構或是大專院校設 立在旁的地區,或如靠海聚落、原住民山區、離島學校等交通易達性更低的偏遠 學校也同樣不應被放棄,因為在這裡同樣有著一群教師將自己奉獻於教學,也同 樣有著一群學子準備開啟自己的人生。 除了踏出學術圈連結社區與學校,建立共享網絡,師資培育機構內部也應協 商與整合,將大學社會責任納入未來規劃,視為是學校重要目標,透過訂定系所 的大方向與大目標,同時維繫教師課程設計的自主權,系統性手段為教師謀得行 政團隊的支持,確保資源與經費的進駐,以及對外關係的永續性。

四、結語

本文試圖整理大學作為一師資培育機構能夠如何善盡社會責任,對於偏鄉的 地方創生及偏鄉的師資供給,以建立偏鄉與社區的協力關係以及跨教育階段合作 網絡為手段,試圖以新思維揭示師資培育機構在面對臺灣各處普遍的區域發展不 均衡以及地方人才外流、產業沒落等議題,實具有不容小覷的影響力,並主張師 資培育機構應積極有所作為。除了與國民中小學建立合作網絡共同致力於創造地 方特色外,環境的改善、觀光產業的復甦也帶動生活機能的成熟,為偏鄉增添更 多拉力,一條龍式的各級教育單位也能夠透過攜手共創學校特色,以避免在少子 女化的情況下面臨被迫減班與退場。而社會服務的具體落實也不應僅限於教育領 域,跨領域與不同科系建立起合作模式,組成團隊進駐地方,也許能對地方社區 對症下藥,開啟新的生命。

(5)

偏鄉師資不足是長久以來令人頭痛的難解之題,偏偏在此同時流浪教師也是 多如牛毛,師資培育生在畢業後苦尋不著合意的教職工作。透過師資培育課程的 優化、整合系所未來願景,將「大學社會責任」由口號落實成系統化的課程融入, 並以 PBL 教學法鼓勵學生探究個案的需求面與問題解決,學習場域跳脫課堂走 入中小學,既能夠使師資培育生接觸到教學現場的原貌,也期盼能夠因此破除部 分師資培育學生對於偏鄉任教的誤解與迷思,願意嘗試到偏鄉展現其教學熱忱。 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是大學端自主性的發揮影響力,為公民社群有所貢獻, 而政府應作為一個促進的角色,以避免為了得到補助而產生的同型化危機,由下 而上的公民社會能量既溫暖又堅韌,不僅構築校方雙贏的契機,也讓社會邁向共 善。 參考文獻  曾憲雄、黃仁竑、趙涵捷、涂元光、黃能富、葉耀明(2009)。九十八年度 「新一代網際網路協定互通認證計畫」期末研究報告。交通部委託之專題研究成 果報告(編號:MOTC-DPT-101-01)。臺北市:交通部。  楊正誠(2019)。大學社會責任發展的國內外趨勢。評鑑雙月刊,79,32-36。  丁嘉琦、陳月珠、林萬男、高金山、薛明仁(2016)。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 處第102 期國小校長儲訓班專題研究。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 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2019)。關於計畫 透過人文關懷 協助城鄉 永續發展。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取自http://usr.moe.gov.tw/about-2.php  范熾文、張文權(2015)。花蓮縣偏鄉地區國小教師流動問題與改進策略。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4 (6),74-77。  高富美(2014)。改善偏鄉小校教師流動率之淺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3 (5), 75-76。  張奕國、張凌凌(2017)。偏鄉師資流失與穩定政策建議—以質性探究之。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6 (9),153-163。  張裕程(2018)。教育大學的轉型與社會責任─從國小發展談起。評鑑雙月 刊,72,56-59。

(6)

 洪大倫(2019年4月25日)。2019是地方創生元年嗎?數位時代。取自 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3046/2019-placemaking-mbest  章凱閔(2019年8月21日)。USR增地方創生類 最快後年上路。聯合新聞網。 引自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000439  潘俊宏(2019)。從技術哲學角度淺談工業 4.0 時代的教育角色。臺灣教育 評論月刊,8 (9),58-61。

 Chang, C. P., Chiu, L. Y., & Liu, J. (2017).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ell-Being and Turnover Intentions among Rural School Teachers: School Organizational Climate as a Moderating Variable. Creative Education, 8(4), 523.

 Norton, M. S. (1999). Teacher retention: Reducing costly teacher turnover.

Contemporary Education, 70(3), 52. Retrieved from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視導項目 視導細項 分數 自評 得分 填表說明 訪視結果說明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創校時期 社區背景 宗教背景 班級人數 學業水平 學生紀律 老師教齡 老師質素 老師參與 家長參與 家長照顧 社經地位.  學校強弱機危分析 (

1.本系為全師培學系,但經本入學管道錄取者為外

名教師完成教育局認可的基礎課程。若受訓教 師已離職,或幼稚園首次獲批 支援非華語學童 的資助,請有關的學校安排教師接受相關的培

-學校要有共同理念 -成為學校關注事項 -成立資優統籌小組 -提供教師的專業培訓 -推動教師參與計劃 -小步子嘗試.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製作了一系列網上教學資源供教師參考,鼓勵

學校如何善用 資源為教育工 作及學習過程 中製造成功與 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