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評量改革為什麼要進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評量改革為什麼要進行"

Copied!
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Yahoo 60 詹志禹(1996)。評量改革為什麼要進行。教育資料與研究,13,45-47。

評量改革為什麼要進行

--回應吳毓瑩「評量的蛻變與突破」

詹志禹(1996/11/28) 評量改革為什麼要進行?在我看起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在過去以及當前 的教育中,評量的方式被窄化了,評量的目的被扭曲了,以及評量的結果被過 度簡化了。

窄化

  評量被窄化成考試,考試被窄化成紙筆測驗,紙筆測驗被窄化成客觀式測 驗。這就是評量的最大問題。如果說,評量必須突破一些什麼,那就是必須突破 客觀式測驗、突破紙筆測驗、突破考試,還評量的本來面貌,其原因如下: (一)客觀不一定合理   所謂客觀式紙筆測驗雖然在記分方式方面較客觀,但卻面臨許多嚴重而遭 忽視的問題,這包括:1. 難以測量組織訊息的能力;2. 難以測量創造思考的能

(2)

力;3. 難以測量高層思考能力(包括分析、綜合及評鑑能力),雖然理論上做 得到,但實務上很困難;4.偏重測量再認(recognition)能力而偏廢再憶( recall )能力;但想想看,一般人實際生活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索解( problem-solving )歷程中,有多少個問題具有若干現成答案可供選擇?又有 多少個問題需要我們自己主動想出可能的答案?5.幾乎完全無法評量情意領域 的狀態。   過去許多人讚頌各種聯考中電腦閱卷的公平客觀,但卻忽略了我們為此種 客觀公平所付出的可能代價,包括:1. 使學生偏重記憶孤立的訊息而不重視有 條理地組織訊息;2.勸退學生的創造力; 3. 降低學生的思考層次,使學生將 注意力花在瑣碎知識的背誦;4. 使學生在學校中所習得的解題歷程無法應用到 日常生活中的解題歷程;5. 窄化學生成敗的標準;6. 選擇出來的學生未必是優 秀的學生(效度問題);7. 領導學校窄化評量的方式與功能。就是因為這些理 由,所以我認為,太過倚賴客觀式測驗,雖然公平,但並不合理。   如果為了客觀、公平而可以完全犧牲合理性,那麼我建議:所有的升學考試 一律改為抽籤或擲骰子,只要請律師團或公正人士監督其客觀性及公平性即可。   過去的迷思在那?在於太害怕主觀,得了一種對主觀的恐懼症;但其實, 主觀無所不在(包括客觀式測驗也必然有主觀的涉入),為什麼?從建構論的 觀點來看,主觀是所有認知歷程的必然,因此,主觀無可避免,該避免的是偏 見與獨斷。   非客觀式測驗或評量,詳列評判標準並取得多位獨立評分者之間的一致

(3)

(評分者間信度),也能相當有效地避免偏見與獨斷,那麼,為什麼過去許多 升學考試的「改革」仍不斷地取消非客觀式測驗,企圖完全以電腦閱卷來取代? 為了省時間、省人力、省金錢,或總之一句話:為了省資源。辦了廉價教育,付 出代價最高的是學生,但是他們沒有投票權…。 (二)考試不等於紙筆測驗   考試的方法很多,包括筆試、口試、聽力測驗、實作測驗等等,為什麼升學 考試以及連帶地一般學校考試當中,鮮少採用紙筆測驗以外的方法?似乎最大 的原因還是為了節省資源以及避免主觀的涉入。 (三)評量不等於考試   評量的主要功能在診斷學習困難、提供回饋訊息以及改進教學歷程,至於評 判學生的學業成就的高低,則只是一個次要或可有可無的功能;但是,考試則 意味著:主要目的在判斷學生的成敗、好壞、優劣。   由以上可知,評量的意義很廣,評量的本來面目是很多元的;這是一個多 元的社會,我們應該還評量一個本來的面目,讓學生有多元成功的機會。

過度簡化

  如果一個學生在某科非常努力,動機非常強烈,但是考試結果很不理想,

(4)

怎麼辦?我們應該給他加分以資鼓勵嗎?如果給他加分,會不會降低分數的效 度?這些問題的存在,完全是因為我們被迫對每一個學科「只能給一個分數」; 如果我們能給二個分數,一個代表「動機分數」,另一個代表「成果分數」,則上 述問題自然消失。   為什麼每一學科不能有二個或三個以上的分數(代表著不同的意義),甚 至搭配一些語言描述?為什麼代表著不同意義的數字非要被加起來不可?我們 大可將一個學生的國語科成績評成如下的樣子:   1.聽力:96 分(能用心傾聽,理解力極強);   2.說話:75 分(較害羞,不擅於口頭表達);   3.閱讀:95 分(喜歡閱讀,快速而且正確);   4.寫作:85 分(文詞平順,,但較缺乏創造)。   將這些訊息化約成一個分數,使教師、學生、及家長失去了多少訊息?孰令 致之?  

結論

  評量方式的窄化與評量結果的簡化,都有違多元主義的社會思潮;至於評 量目的遭受扭曲,則有違人本主義的教育思潮;所以,評量改革勢必要進行。

(5)

  既然評量造成了許多問題,教育歷程中能不能不要評量?能不能不要考試? 不要答案?這些希望的背後似乎隱含了價值相對論與知識相對論,而且隱含「評 量的正面功能也可以完全取消」。我的預測是:在有真假、對錯、是非、好讀、或成 敗的世界裡,某種型式的評量永遠不可能消失,而且,評量的正面功能如診斷、 提供學習迴饋以及改進教學歷程等等,不應該被取消,否則,教學效果必然倒 退。所以,我們可以不要考試,但無法不要某種型式的評量;我們可以不要標準 答案,但無法不追求某些參考答案;評量可以改進,無法消失;答案可以多元, 無法鄉愿。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按計算機得到 log 2 的近似值的確是十分簡便,但不免有學生會好奇,以前的數學家 是怎麼求出 log

整數數量乘以分數, 理解為將整數(例如: 9個) 數量按分母(例如: 3)均分, 並按分子(例如: 1) 取多少份,

當時德蘭已經是當地一間貴族學校的校長,她沒有對學校圍 牆外面的痛苦置若罔聞,就手旁觀。她發現街上垂死的病人

行為 描述行為時不要有批判成分 影響 說明行為對團隊/其他人的影響 期望 說明預期會採取甚麼改進性行為 結果

ScoreFlag 是否是 0,若為 0 則分數扣四然後 ScoreFlag 改為 1,這樣如果待在帶刺樓梯 上的話,就會因為 ScoreFlag 是 1 而無法進行扣分,而一離開樓梯則

• 以下我們將說明為什麼 average running time 會接近 bes t-case. • 假設很糟的一個狀況 :

 安瑟莫給出的答案是:天主的慈悲不是與 我們的行為對應,而是與他自身和他的仁

主持人 政府這邊他們想說,是不是在政策上面有什麼樣相對應的調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