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球化時代下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全球化時代下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

Copied!
2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葉坤靈博士. 全球化時代下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 策之探討. 研究生:黃苡瑄 撰. 中華民國一八年八月.

(2) 致謝詞 歲月如梭,來到臺師大研究所就讀的時光進入尾聲,回首過去總是萬般不捨, 這些不捨來自於就讀時期的各種回憶-成為我人生中重要轉捩點的種種片刻。 本論文能夠順利的完成,首要感謝我的指導教授-葉坤靈老師,常於撰寫艱 困時期為我指點迷津與精心點撥;在與老師討論論文時,老師一絲不苟的研究作 風及嚴謹求實研究態度,讓我有無以窮盡的啟發,甚至在我對未來方向迷惘時, 願意與我一同分享、商量解決辦法,著實令我深深感激老師對我的照顧。口試期 間也承蒙口試委員臺師大-洪仁進老師、清大-王為國老師,用心批閱我的論文, 老師們所給予的寶貴意見與指正,以使此篇論文更臻於完善,在此謹表深深的謝 意。 再者,我要感謝我摯愛的父親-英傑、母親-郁玲,及吾弟-聖鈞,親人在我撰 寫過程中的協助紓解煩憂及分擔生活上壓力,增添許多生命中美好回憶與歡樂。 感謝男友-程皓,在我碩士生活後期出現在我生命中,給我心靈上的支持。 最後我想說,我關心高教理念相關議題,認為教育最初的本質,並非在於傳 授專業知識、改變生活經濟狀況、贏得別人尊重,更不是將教育當作是買賣與服 務的商品,而是教會你能有意識去思維,足以能有批判性去思考所面臨到的問題, 持續提供對心靈上的滋養才是核心不變的價值。. 謹以本文提點所有關心教育議題的人:「勿把教育當作一場買賣」,也希望 各位從事教育工作人,勿忘初衷。. 黃苡瑄 謹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教育學系所 i. 中華民國一〇 八年八月十二日.

(3) 全球化時代下臺灣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之探討 中文摘要 全球化影響各國許多面向,它更廣泛的影響各國之政治、經濟、文化,甚至 到教育層面。面對快速變遷的時代,國家間的競爭乃是無庸置疑的,21 世紀的社 會重視人力素質,因人力素質的提升對國家經濟發展有所助益。然而對臺灣高等 教育而言,在高教從菁英走向大眾化同時,卻因新自由主義影響下,開始重視其 帶來的經濟效益。因此,政府與時俱進的執行諸多卓越性教育政策,引入管理機 制至校園,目的是希望透過掌握高教及人才,在國際上能發揮影響力。據此.高 教目的轉向以追求市場經營為主,讓我國高教面臨嶄新挑戰。 本研究擬採歷史的研究與理論探究方式,首先探討全球化對高教之衝擊、西 方高等教育之精神及論析在新自由主義下高教功能與目的有何轉變。並依序由歷 史資料中梳理出 2000 年後臺灣高教內涵與及其發展脈絡。其次,梳理臺灣為回應 全球化有制定哪些相關人才培育政策,最後再藉由西方與臺灣學者,在面對全球 化衝擊高教時,有何相關回應,並從中重新審視高教之目的。本研究結果如下所 述:(一)全球化使政治、經濟及文化產生結構性的改變;(二)新自由主義思 維重視人才的跨域性,並以市場導向及就業力為目的;(三)在全球化衝擊下, 高教理念之目的的轉變及其新形貌;(四)競爭型經費易使高教乖違傳統學術自 由精神;(五)以績效指標做為我國高教機構分類與定位,會加劇人文與理工間 資源分配之落差。. 關鍵詞:全球化、高等教育、卓越政策、新自由主義、高教理念 ii.

(4)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Taiwan Higher Educ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Policy Abstracts Globalization affects many countries’ different aspects. It affects political, economic, social aspects, and even education. In the face of rapid change, competition among countries is unquestionable. In the 21st century, modern society attaches importance to human quali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quality will help the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However, for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while higher education has gone from elite to popular, it has begu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nomic benefits brought about by the influence of Neoliberalism. Thus, the government has begun to implement a number of outstanding education policies and market management mechanism has also been introduced to the campus. In this regard,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has shifted to the pursuit of market management, so Taiwan's higher education is facing new challenges. In view of this, this study intends to adopt historical research and theoretical inquiry methods to explore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spirit of Western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unctions and purposes under neoliberalism.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ata, in the late 2000, Taiwan responded to globalization, and what relevant talent cultivation policies were formulated? Finally, from the Western and Taiwan scholars to re-examine the purpose of education in response to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on higher education.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Globalization leads to structural changes i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2) Neoliberalism values the cross-domain of talents and it aims at market orientation and employment; (3) Under the impact of globalizati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rpose of higher education philosophy and its new form; (4) Competitive funds are easy to make high education violate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academic freedom; (5) Using performance indicators a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positioning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will aggravate the gap between humanities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Keywords: Globalization, Higher Education, Excellence Policy, Neoliberalism, Idea of Higher Education iii.

(5) 目. 次. 頁次 致謝詞……………………………………………………………………………………i 中文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目次……………………………………..………………………………...….…………iv 表次………………………………………..………………………………….…………v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17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18 第四節 名詞釋義…………………………………..……….…….…….………22 第五節 研究章節與概念架構………………....…..………….…….……..24 第二章 全球化與高等教育之關係…………………………..……………….……..27 第一節 全球化現象與特徵…………………………..………………….……..27 第二節 高等教育競爭之根源受於全球化及新自由主義之影響…….……..48 第三章 西 方高等教 育 的 發 展 景況及 其論題 ………..……………….……..59 第一節 西方高教理念的遞嬗…………………………………………….……59 第二節 西方學者對 20 世紀後期高教追求卓越現象之評論………….……..80 第四章 臺灣高教之演進與人才培育政策的變革………..………………….……105 第一節 臺灣高教 2000 年至 2010 年間發展景況………...………….…….105 第二節 2010 年以降臺灣高教浮現的發展困境………………...……………122 第三節 2010 年以降臺灣高教人才培育新政策…………..…………….……132 第五章 臺灣新世紀人才培育政策之評析………………...…..………….…….…147 第一節 新世紀臺灣高教人才培育之特點………………….....………….….147 第二節 高教人才培育政策之有待商榷之處……………………………..….155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169 第一節 結論…………………………………………………………………...169 第二節 建議…………………………………………………………….…...175 參考文獻……………………………………………………………...………………181 中文部分……………………………………………...…………………………181 西文部分……………………………………...…………………………………192 附錄…………………………………………………………………...………………201 附錄(一):「邁向頂尖大學計畫」審議參考指標……………………201 附錄(二):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核心及國際化之參考指標..…202 附錄(三):「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預期績效指標及評估基準…………203 iv.

(6) 表. 次. 頁次 表 1-1 研究章節架構………………………………………….………………………..24 表 2-1 全球化具體概念之傾向………………………..…….…………………………38 表 3-1 不同時期高教的精神與功能…………………..…….…………………………78 表 4-1 第二期獲補助學校教學、研究、國際化及產學合作數據統計…….…………118 表 4-2 我國高等教育服務業發展趨勢…………..…….……………………….….…128 表 4-3 人才白皮書提高高教國際競爭力之策略與方案………………….…………135. v.

(7) 圖. 次. 頁次 圖 1-1 研究概念架構.......................................................................................................25 圖 2-1 科技發展脈絡結構示意圖...................................................................................32 圖 2-2 全球化、國際化與西化三者關係……….………..………………………..……42 圖 2-3 全球互聯性增長之關鍵…………………….……..……………………………44 圖 2-4 高教與市場經濟影響之轉變過程……………………………………………...58 圖 3-1 中世紀大學課程之基本學科與專業學科的示意圖...........................................64 圖 4-1 近 25 年來台灣大專院校數統計圖…….………………………...……………109 圖 4-2 台灣地區近 20 年出生人口統計圖…….………………….…..………………123 圖 4-3 大學一年級學生人數推估趨勢圖……….……………………………………124 圖 4-4《創新轉型方案》申請之流程圖……….……………………….……………139 圖 4-5 高教藍圖發展方案-精進的高教轉型策略……………………………………141 圖 4-6「2010 年以降高教人才培育新政策關係圖」…………….…………………145 圖 5-1 臺灣高教機構的發展過程中依照不同性質與規模分類…………….………151 圖 5-2 加州高教機構因學術結構性分化不同功能導向…………………………….152. vi.

(8) 第一章. 緒 論. 何謂「全球化(globalization)」?全球化可意指各國政治、經濟、文化出現 無國界現象,透過科技的蓬勃發展又加速聯通各國有形或無形資產的流動進程。 而現今是以「知識經濟」為主軸,各國政府欲提高人力素質而減少對企業與市場 發展限制,讓各國的資源、企業生產、核心技術能透過全球化現象提高知識創新。 因此,臺灣考量到全球經濟產業,以及西方新自由主義意識的的衝擊,會做出哪 些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政策考量?又如何評估其政策的妥切性?以下就本研究之研 究與目的闡述之。.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臺灣在加入全球競爭趨勢下,如何回應國際競爭力的衝擊?而高等教育(以 下簡稱高教)人才培育政策如何在全球講求市場自由化、產品需求化中,不忘傳 統高教理念之本,及其能否克服困境,發展競爭策略?因此於本節中將透過文獻 探討來釐清本研究之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21 世紀以降,在資訊革新與時空壓縮(time-space compression)下,全球化帶 來的影響範疇甚廣,其定義也相當繁複,但皆宣告著全球性社會(global community) 的來臨。在 1840 年代左右,電報的出現讓訊息傳播更加即時與便利,使得不同國 家間開始密集的交換資訊。其次,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時間與空間之限制不斷 的被壓縮與突破,全球各地的聯繫愈形緊密。 1.

(9) 目前,我們能即時聯繫世界各地不同時區或不同空間的人,即便在家不出門, 亦能知曉天下事,仿若在相同的物理空間裡,在 1960 年代,M. McLuhan、Q. Fiore、 J. Agel(1968)即認為這是部落化(tribalization)1的展現,也就是地球村(global village)概念的由來。透過資訊技術作為媒介,人類擴展了既有感官的功能(extended senses),亦即我們的行為及感受皆會受到來自全球的相互影響,於是 McLuhan 斷言科技終將成為促進全球社會一體化之媒介。 K. Anderson 亦認為自 18 世紀起,全球各國之間貿易成長率開始有實質上的增 長,19 世紀工業化後,隨著蒸汽機、鐵路、輪船、船舶等的出現,增加貨物流動 的相關服務,也減少特定交通運輸的成本(Anderson, 2001: 13-14)。隨之,於 1945 年二次大戰後設立世界貿易組織(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以下簡稱 WTO)、 世界銀行(World Bank)及國際貨幣基金會(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這三 個組織推動著世界經濟自由化與全球化,而美國則成為主導全球市場的第一大貿 易國,且促使跨國企業紛紛林立四起,進而讓許多國家捲入市場競爭與全球資本 主義中(李隆生、鄧嘉宏,2006)。再者,地球村的概念揭示全球性社會的到來, 舉凡政治、經濟、文化、通訊、科技以及教育等都深受影響產生急遽變化。J. Currie 與 J. Newson(2000)指出全球化雖具多層次且變動性,仍可從政治、經濟、文化 三方面來闡述:. 部落化:在 McLuhan 的觀點中將人們分為「部落時期」 、 「非部落時期」 、 「重新部落時期」 ,此三 種是由傳播媒介不同而作區辨,於「部落時期」人們以口耳相傳的方式來傳遞資訊,人與人之間 能當面交流、溝通與獲取知識。然而在「非部落時期」印刷術的出現改變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 人們反而鮮少出門,透過書籍來了解社會脈動,因此與人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驟降,這就好似被逐 出部落般,此時期稱為「非部落時期」。「重新部落時期」則因網際網路與科技的發展使人們重回 如過去部落的即時性交流,唯一不同的是,比起過去早時期的部落之「小地方」群聚交流,網際 網路則是全球的跨時間與領域,具有「全球性」的特質,也是 McLuhan 所強調部落不斷擴張與聯 合後所呈現的地球村之景況。更具體的解釋,地球村的過程與部落化的概念並非完全相等,地球 村屬於空間和時間轉換的結果;部落化則有人的行為交互影響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地球村與部 落化的共通點皆具有整體化與一致性性質,從個體到團體的關係也相繼改變。 1. 2.

(10) 一、政治全球化 政治全球化帶來許多跨國性的議題,不單解構了我們原先對於群體間的權力 與從屬關係,也超越我們了對民族國家範圍的概念。即是跨國活動的增加,使得 區域之間開始整合政治權力與資源,有了全球治理(global governance)之觀念。 但眾多國家的主權亦將出現程度不一被瓜分的現象,不同國家、群體、組織之間 的權力也趨於不平等,個別國家的權力受制於全球性國際公約所規範,許多政策 事務也會被搬上國際檯面與各國協商,如聯合國(United Nation)、G202、國際合 作發展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等跨國性 合作的出現。 長期以來美國主導經濟走勢的現象,在近年來這些以美國為首的跨國協定或 國際組織,無法滿足若干國家貿易之需求,有些國家在大經濟體系裡影響力甚小, 為了自身經濟的利益及規避關稅與壁壘,開始建立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組織,諸如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 (以下簡稱歐盟)、東南亞經濟共同體(Southeast A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 、 亞 太 經 濟 合 作 組 織 ( 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北美自由貿易區(North American Free Trade Zone)等,對內除了 有協議基本自由貿易關稅之外,在較小的區域組織內增強出口利益,對外統一關 稅,降低與非會員國的市場競爭(李向陽,2002:2-4)。至此可見得,無論是跨 國組織聯合國,亦或是區域間的組織的出現,背後的動因為全球化現象帶來的結. G20 是 Group of Twenty 之縮寫,也就是由七國集團(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 加拿大) ,金磚五國(中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 ,七個重要經濟體(澳大利亞、墨西哥、 韓國、土耳其、印尼、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以及歐盟組成,合為二十國集團,此二十國的國 內生產總額占全球八成以上。每年的高峰會舉辦地點不同,主要關注於全球赤貧、環境保護、全 球治理、世界經濟、打擊恐怖主義等全球議題。(詳細資訊請看大紀元整理的電子報: G20http://www.epochtimes.com/b5/17/7/7/n9365923.htm) 2. 3.

(11) 果,再次證實各國之間打破過去傳統單一國家的疆界,牽引著一個國家對內與外 行使的權力也會改變全球經濟。 二、經濟全球化 全球化在經濟上都有著重大作用,如經濟體不斷擴大與融合,促成從人力、 商品、以及資本三方市場所歸結的經濟一體化之現象。許多國家引入市場規則, 由國家負責創造在市場自由運作中條件,俾有效於以提高效率與經濟利益。此外, 在競爭的市場下,跨國企業發展出一套獨有與具有規模的改良技術,商品也能夠 隨著全球的流通,增加消費者多元的選擇性,市場競爭亦能激發創新能力,以應 變市場的需求。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層面甚廣,雖有利於改善及促進不發達區域的 經濟發展,惟因各國經濟發展情境參差不齊,特別是對經濟能力薄弱、科技實力 不足的國家,無不積極教育人才建構國家實力,推動經濟發展以减少經濟全球化 進程中所帶來的不利損害,致使許多國家為保住國際地位與聲勢而推動不同政策 試圖以引進高階人才、增加勞動力來因應市場上人力需求,以取得國際競爭力。 三、文化全球化 全球化對文化產生的影響,表面看來是因為交通與運輸革新,使文化有交流 的機會,且改變不同族群與個人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念與生活方式等。不同領域 的相互聯繫,開啟不同層次的視野。在文化全球化的議題下,主要爭論是本土化 (localization)有否會被其他主流文化所吞噬,因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為主流, 衍伸出許多國際文化交流的不對等與文化霸權(cultural hegemony)現象。此現象 也常與企業緊密相關,許多企業瞭解到可以利用文化本身擁有的獨特性將文化于. 4.

(12) 以商品化,透過跨國企業的主導將市場導向全球為目標,使得本土文化有被其他 國家的文化同化之危機。 由上述可知,政治、經濟、文化三方面都因全球化的影響,有其各自之發展, 且又交織在一起而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教育是以文化為基的活動,亦深受影響, 高教自不例外。甚此,對全球化的特徵做探究,以見出其肇因與發展趨勢,此為 本研究動機之一。 全球化對高教之影響,可由劉欣宜(2005)在其《全球化脈絡下大學擴充對 高等教育資源分配之影響》博士論文中發現,經濟、政治、文化的全球化現象皆 對高教有所衝擊。首先在經濟全球化中,對高等教育的影響計有四項:經費排擠 效應、高等教育產業化、高等教育市場化以及學術資本主義。上述影響事項是有 其因果關係,由於政府大量將經費分配在社會福利或公共政策中,使得對教育的 補助經費緊縮而成為被排擠的對象,而為彌補經費之不足的情況及確保外部資金 的市場流動,教師則會投入私人的商業活動中,遂成為市場上積極參與者,使得 學校學術機構與產業產生連結,以運用資金進行市場相關研究,造成高教市場化、 學術工作功利化,使高教墮入於經濟學理論中,強調市場之競爭與淘汰的處境。 為了增加學校在高教市場競逐的資金來源,也間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定位, S. Slaughter 與 G. Rhoades(2004: 13)提到:「在高教中,我們目睹了一個教育由 公領域變成私有化的現象」。兩位學者認為在這樣的高教市場化的現象中,學生 已不是客戶或消費者,而是產業的一部分,淪為產品,產品的購買者則是以私人 企業為主,這意味著學校需透過改善產品(學生)的品質,來提高購買者的意願, 以增加學校的資金與盈利。. 5.

(13) 面對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其背後因素為何?S. Slaughter 及 L. Leslie 在《學術 資本主義》(Academic Capitalism)一書中認為此與新自由主義(neo-libralism)3和 新保守主義(neo-conservatism)4有關。新自由主義強調唯有透過公共事業私有化 與私有化市場競爭機制,方足以維持經濟自由市場的價值;而新保守主義則認為 政府對人民減少控管,才能增益國家最大之經濟效益與人民福祉。基此,新自由 主義及新保守主義促成政府公共政策轉變,間接影響對高教的投資,使高教極為 強調教育的經濟產值與成本效益。而高教為取得政府有限經費,無不透過與企業 結盟獲取市場資源,來發展以利潤與市場導向的學術研究,學校之間的競爭加劇, 從而產生高教市場化之後遺症(Slaughter& Leslie, 1997: 37-38)。 再者,全球化亦與文化和政治方面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世界系統分析學家 (world systems analysts)5及後殖民主義者(postcolonialist)進一步認為高教市場 化與競爭的現象遍佈全球,如美國高教仿若一個龐大跨國「產業」,主宰全球高 教辦學方向。世界系統分析學家的核心論點,與反思過去的馬克思資本主義論有 自由主義:原為一種思想意識形態,討論的是政治價值中的自由,但於 1929 年經濟大恐慌後, 對過去古典經濟產生懷疑,自由主義支持者希望政府能適時的介入,以能重視個人是否得以獲得 自由與平等為主。自由主義者支持以共和或君主立憲為架構,其次以自由貿易、支持私人企業為 市場導向。 3. 新自由主義:文章中的新自由主義是 1938 年盛行的意識形態,是對過去自由主義、共產主義與法 西斯主義極權的回應,面對放任經濟下市場機制所導致的經濟危機,支持為振興經濟體系中自由 市場的概念,他們希望透過削減關稅與移民的壁壘來糾正市場失靈,保障市場更多的權利與人民 最低生活水平,反對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因此自由的經濟體能成長能夠使人類進步。出自 Kean Birch 《What exactly is neoliberalism?》文章網址: http://theconversation.com/what-exactly-is-neoliberalism-84755。 4. 保守主義:18 世紀時社會結構劇烈改變,其為對自由主義的反思,核心思想為過去的一切的本 質是好的、不可代替的,強調既有的價值與現狀,如果要改變則不該與激進份子一樣,極端的推 翻,而是要緩慢的改變。. 新保守主義:針對 1960 年的美國社會動盪不安,主張維護傳統的宗教和道德觀,反對左派激進的 輕視權威與傳統,支持者推行政府應該要減少對他們的稅收,刪減福利政策,縮小政府對人民的 影響,提倡機會平等的重要性。 (詳細解說請查詢以下網址: https://nccur.lib.nccu.edu.tw/bitstream/140.119/37037/6/53018106.pdf) (Wallerstein, 1987: 4)世界系統分析學者所強調的並非國家、社會的小單位,而是以一個社會體 系,它有自己的結構、框架、管理制度。 5. 6.

(14) 關,其認為國家分為「核心-半邊陲-邊陲」6國,三者之間有不平等依附與剝削關 係;後殖民主義學者則認為自二戰後期一直未脫殖民主義的意識形態,面對全球 化,西方的文化與知識生產依舊影響非西方國家,產生西方為霸權的社會現象 (Gandhi, 1998: 124、142)。 質言之,歐美為首之西方辦學模式影響著世界各地,以西方為主的意識形態 滲透邊陲國家,使得其本土文化漸有被侵蝕的趨勢。在許多文化與規範皆可窺見 西方主宰的意識形態,核心國家會透過支持教育來使自己的權力合法化,以促進 富裕國家及有實力的跨國公司謀取利益。許多學者認為,在這樣景況下高教被視 為 一 種 經 濟 投 資 , 目 的 在 培 育 優 秀 員 工 來 為 跨 國 公 司 服 務 ( Arnove, 1980; Wallerstein, 1984; Spring, 2008)。全球化下的政治、經濟、文化對高教之影響究竟 如何?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二。 為因應全球競爭力之考量,世界各國的高教均面臨以新自由主義主導的經濟 全球化,造成績效管理制度興起,連帶改變高教治理模式。臺灣高教深受以美國 教育影響,回顧臺灣高教的發展脈絡,可發現政府對高教不斷下放主導權,教育 市場導向益發明顯,如 1994 年時人民對教育需求高漲,訴求政府應落實普及教育。 因此,民間團體組成四一〇教改聯盟7,呼籲政府「廣設高中大學」、「制定教育 基本法」、「推動教育現代化」及「落實小班小校」四項訴求教育改革,《大學 法》也在此時期修正通過。. 6. 「核心國」在文中指的是已開發國家;「半邊陲」指的是被核心國支配外,亦可支配比自己國家 技術低或未開發國家;「邊陲國」是未開發國家或開發中國家。. 70 年代後國內走向多元民主的社會,在民國 83 年 4 月時四一〇教改聯盟提出四項訴求後,同年 教育部召開全國教育會議,兩年後於民國 85 年 12 月完成《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提出該鬆綁 教育、提升教育品質與建立終身學習。(資料來源教育部部史(教育部, 2015b) : 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7) 7. 7.

(15) 1999 年時李登輝總統公布《教育基本法》8,將教育權由中央下放權力至學校, 讓學校擁有課程決策的權力。再者,臺灣於 2002 年加入 WTO 後,教育面臨國際 化與自由化競爭的市場轉變,我國教育資源短缺與相較貧乏的教育經驗的情況 下,開放其他國家可以直接來臺投資與辦學,造成高教市場化的結果。 政府為顧及加入 WTO 後的開放市場之全球化競爭與衝擊, 遂於 2003 年制定 宏觀計畫報告書9,圖以提高教育競爭力及建立競爭性所需經費的具體建議內容, 其計畫願景是藉學術競爭環境來建置經費補助條款,目標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 另在培育人才方面,除了修改《大學法》,亦接續提出《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 與發布《教育部人才培育白皮書》,皆為對高教改變的計畫,主要規劃未來人才 培育的藍圖。 在實現「培育多元優質人才,共創幸福繁榮社會」的願景之下,教育部規劃 「國民基本教育(K-12)」、「技術職業教育」、「大學教育暨國際化及全球人才布 局」三大主軸10,其中又細分「培養優秀敬業的教師」、「縮短學用的落差」、「強 化學生的國際競爭力」與「倍增學生未來的生產力」等子目標,由此可見教育部 對提昇人才的緊迫性;另者於 2004 年教育部為提升教育機構的水準,規劃「國際. 8. 《教育基本法》:保障人民學習與受教權利,政府應當培養人民健全人格與素養為目的,實踐尊 重人性價值及協助個人追求自我實現,人民有依教育目的興學之自由,政府對民間私人興辦教育 事業應給予經費補助,以茲獎勵。為提升教育品質與促進教育發展,政府及民間的教育應加強教 育研究與評鑑工作(出自於教育部法規系統(2013a) : http://edu.law.moe.gov.tw/LawContentDetails.aspx?id=FL008468&KeyWordHL=). 民國 91 年時成立「行政院高等教育宏觀計畫委員會」 ,民國 92 年完成高等教育宏觀規劃報告書, 將高教分為五項不同主題「大學分類與定位」、「大學運作機制及法制」 、 「大學產學合作」 、 「私立 大學特色發展」 、「高教之供需政策」。(取自教育部(2016a)高等教育競爭性經費延續計畫: file:///Users/teresa/Downloads/106%E5%B9%B4%E5%BB%B6%E7%BA%8C%E6%80%A7%E8%A8 %88%E7%95%AB%E5%A0%B1%E9%99%A2%E6%A0%B8%E5%AE%9A.pdf) 9. 10. 有關臺灣重大教育政策改革的相關資訊,請參閱教育部部史(2015b)的網站: (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7) 8.

(16) 一流大學與頂尖研究中心計畫」11亦稱邁向頂尖大學計畫,提出挹注五年五百億的 經費予發展我國教育,以提供教育經費來協助學校提升教育品質。 隨之在 2013 年又再次頒布《教育人才培育白皮書》,以「轉型與突破」為題, 共計提出「全球化」、「少子女化」、「高齡化」、「數位化」、「全球暖化」 五項趨勢造成之衝擊與影響,及說明來勢洶洶的全球化衝擊12。 由以上梳理的臺灣教育政策脈絡中可見,國家雖然下放權力至學校,讓學校 在辦學上有一定的自主權,不去過度干涉學校的運作,看似自主與自由的背後, 引發兩個問題: 第一,雖為提升我國經濟實力,提振學校成為知識研發與實踐的場所以培育 優秀人才,期許人才皆能具備「跨領域能力」、「全球一動力」、「創新力」等 遠見。可是,政府所撥給學校經費配額不足,在經費有限的狀況下,為求公平, 政府制定經費挹注的評比標準,發展出一系列評鑑計畫,如「大學通識教育評鑑 先導計畫」、「大學校務評鑑計畫」、「系所評鑑」、著重於績效(accountability) 的排名標準;評鑑更細分校內、校外的評比,如校外評比有「大學排名」、「系 所評鑑」、「校務評鑑」、「論文評比」等,校內評比則有「教學評鑑」、「論 文發表」以及「產學合作」等(黃德祥,2011)。檢視這些績效評比指標均明確 可見,高教為了在全球化下增強國際觀、強化競爭力與提升世界大學之排名,大 學評鑑變成了一種趨勢與必然,從學生、師資、課程等充滿競爭意識,在經費無 法完全支持學校運作時,致使各大學為取得更多資源分配,相繼而生與政商連結、 11. 邁向頂尖大學計畫,經費主要支助於輔導我國優秀領域建立其特色為基礎,包含協助改善或提 升大學的教學與學術研究。 取自教育部(2013b),《人才培育白皮書》(頁 4): http://www.edu.tw/userfiles/url/20131204191917/1021204/ 教育部才培育白皮書.pdf. 12. 9.

(17) 以追求學校利潤的市場導向為依歸,導致學校教學與課程為契合企業與市場導 向,因而產生教育目的本質之轉變。 面對全球化帶來的衝擊與國際競爭的趨勢,楊瑩(2008)與周祝瑛(2012) 指出臺灣在教育鬆綁時期為積極回應全球化與社會需求、高教行政管理走向學術 自主,編列許多重大教育改革法令、經費補助;加上為鼓勵大學辦學品質提升, 紛紛提出大學應有「績效責任」,且定期舉辦的評鑑結果作為政府補助學校經費 的參考依據,透過數據化的指標可以深入了解各大學辦學評鑑機制來鼓勵大學能 追求卓越,提升高等教育品質。 其二,全球經濟思維會影響著我國政治與政策之制定,政黨皆有自己的主觀 意識及政治目的。此外,政府為促進高教能接軌世界趨勢,以合乎全球性認同之 價值觀與認同全球性社會的存在,引進不同的學習機構、活動以及課程內容,使 高教院校能跨國際交流與合作,強調學校要有不同的學習領域與多元的課程等, 提供學生不同的全球性觀點,吸引外籍學生來增加學術研究水準,以助人才培育 及充實國家之實力,加速國家經濟發展。 在此高教市場正逢轉變之際,全球化亦讓各地高教文化能符合全球的多元文 化思潮、平等主義追求、科技媒體,俾得以跨疆界化、學術機構多元化。學校機 構如能多元化發展,適可提升國家的國際交流知識與民眾文化水平,同時給予院 校間競爭壓力、及面臨國外開放性教育市場與國際大學評比之競爭。所以,一個 院校的國際學生比例狀況應當為績效評比條件之一。 綜而言之,政府站在政治考量,釋出權力給予學校自由權,似如退居幕後, 實質站在遠端操控學校的辦學,透過成本效益概念,提高效率與節省成本,藉以 10.

(18) 製造出優良品質的教育服務給學生及發展能契合市場需求的教育產品,目的是為 培養人才以加速一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宛如新自由主義中的經濟市場運作模式。 政府所提出的各項政策與計畫,其改革措施並不特別著重教育品質的提升,非但 沒有達到扶強拔尖,反而造成弱肉強食狀況。學校為了爭取國家經費,許多高教 學術機構惟注重學校績效與排名的迷思,專意辦學成效是否「卓越」,在此種市 場機制導向下,儘管大學欲著重在學術工作與學生為本的教育工作,然而他們所 面臨的是市場價值與條件,因此高教的本質會有所改變(Chan, 2013)。 詹盛如(2010)發現臺灣在過去十幾年來治理政策的改革當中承襲許多政府 的意志,政府所設定的篩選與淘汰機制,是藉由市場競爭而創出來的公平假象。 換句話說,政府所操控的市場並非全然只為滿足社會大眾的需求,大學也非具有 「實質的自主性」(substantial autonomy),此處所指的「市場」只是政府在市場 邏輯下所追求教育外在的工具目的,這些現象都在揭示全球化對高教的影響絕對 具全面性。 端視從西方新自由主義開始引領國家走向市場機制及控制教育政策走向中, 華人世界也不能免於波及。根據 T. Townsend 與 Y. Cheng(2000)提出華人地區將 面臨全球化衝擊所產生幾項議題: (一) 時代變遷與人類變遷。 (二) 大學體制改變與出現知識經濟。 (三) 資訊科技在教學中佔有重要性。 (四) 高教迅速擴張與高教品質質變。 (五) 東亞經融危機及金融時代的驟變。 (六) 社會政治動盪對教育帶來影響。 11.

(19) 其中尤以訊息技術革新及知識經濟時代的乍到,使得國家的教育願景與目的 亦隨之驟然改變。在世界經濟體系浪潮下,常見許多言論誇大了資本主義經濟中 知識的重要性,然而毫無例外是所有國家政府都宣稱教育及培訓的質量之優劣, 將決定性影響一個國家的繁榮與國際上分工的地位,於是民族國家若其控制經濟 競爭能力下降,將迫使他們參與全球知識競逐(Brown & Lauder, 1996: 4)。 基此,該如何分配資源資助教育服務,並有效運用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以 及增加國家競爭實力,是我國面臨社會快速變遷的巨大挑戰。本研究將借助梳理 全球化對高教的影響,以了解臺灣高教人才培育政策,是否能因應全球化對高教 的衝擊,此為本研究動機之三。 全球化影響高教甚遠,至今世界強調以知識為本的知識經濟時代,經濟奠基 在知識發展之上;知識的發展又有賴於高教。為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高教則 必須參與人才及智力市場的競爭,強化人力素質以配合社會脈動。知識經濟之所 重視的並非講求專精,而是具有知識整合的能力,如此才能研發知識與創造力。 人才培育能帶來生產技術和經濟價值的提升,亦是國家發展的需要。於此, 國家若想具高度的經濟發展,不得不偏重知識所帶的生產價值性,且科技的發展 亦能突顯培養具有國際觀及競爭力的人才。若以市場經濟的法則與人力資本論的 角度來看,學校與教育儼然已成為知識經濟中的重要產業,高等教育被視為有效 長期投資的對象,而且它是可回應全球化帶來的市場自由化、產品需求化。在此 趨勢下是否符合傳統高教之理念、目的與功能? 從教育史的角度來省察高教的演變,教育與政治、經濟、文化三者緊密相關, 而楊銳、吳清山、黃俊傑、張芳全等人(楊銳,2001;吳清山,2003;黃俊傑, 12.

(20) 2007;張芳全,2007)皆批評當今的教育政策已乖違教育的本質,政府過於積極 推動教育改革政策外,也牽涉到許多辦學品質與知識人才生產效益等的問題,在 新自由主義經濟市場下的教育,市場競爭與自由的觀念深植高教的理念中,使知 識出現分化和斷裂的現象,學生被視為具有經濟價值的消費者,知識則只是淪落 於商品,不斷被市場化、商業化、企業化。大學原是以人為本的培養學子,變相 成為經濟發展所需的訓練所,種種現象都讓教育原本目的與功能出現本質上的變 異,教學也偏向於經濟價值的應用學科,大學品質大量數量化(重視論文篇數與 畢業人數等)外,學術轉向於是否具有實用效益為依歸,在此狀況下,使得文史 哲受到忽視,造成現今文理無法均衡發展。 西方學者 J. H. Newman 與 R. M. Hutchins 批評現代大學的教育常因為過於重視 專門科目,且使專門知識學習與品行修養之間產生斷裂性;技術教育也與人文教 育脫鉤,而過度重視科系的實用性。Newman(1992)在《大學的理念》(The idea of a University)提到關於博雅教育理念,他認為知識是一個整體的概念,各個學 科因為有專門的知識是可以分割來看待,但是這樣分化知識從整體上來看,是有 所缺失的。這樣的情況會造成學科與學科之間產生落差性,知識也無法連貫,學 生習得到的知識只能把握住人類整體經驗中的一小部分,甚且會造成知識橫向溝 通的困難,無法將資源有效的整合。在這樣的訓練人才教育體制下,社會分工越 細,可能也會導致社會整體趨於支離破碎。Hutchins 點出全球化下瀰漫許多物質崇 拜、經濟效益、專業能力,Hutchins 疾呼這樣的社會是有所缺失的,唯有奠基在良 善、共善的人文價值上而不囿於物質的滿足(葉坤靈,2016)。 薛曉華與陳伯璋(2006)指出知識疆界的瓦解與新連結之產生已不可避免, 理論與實務、學習者與工作者之間,疆界亦會趨於模糊。因此全球化會影響高教 13.

(21) 的發展層面有二:(一)知識探究性質改變、(二)知識生產樣貌轉變。首先, 過於強調人才專業化的方式已不適切,在數位與交通的發達下,使知識交流變得 容易,不但能提升全球人才移動,亦可以習得各國知識與學習多元文化,且不同 領域的人共同合作已為生活常態,所以教育培育出來的人才應具備知識跨領域與 終身學習的能力。其次,早期的知識由大學學術單位研發,現今知識生產不再只 由大學產出,企業與社會機構也能自己生產知識,大學已不再是壟斷知識的場所。 換句話說,過去的工業發展是依賴少數菁英的知識和技能,但如今的經濟是 依賴所有人的技能和知識(Spring, 2008)。基此,與經濟效益連結的後果,就是 教育中倡導人文的精神逐漸消退。假使全球化是為一不可迴避的歷史階段,那麼 我們的高教機構不應該只為培育技術人才為目的,應當積極去思考除了智育中跨 領域學習能力結合外,還需多加關注在終身學習、跨領域學習、人文素養與關懷 倫理在教育上。然大學的功能與目的究為何?其與目前全球化下強調的知識經濟 如何調適?此為本研究動機之四。 知識經濟主要依靠的是思想及創意,倘若在知識經濟的理念下結合通才教育 (general education)13,學習者若能不受侷限單一技能或學科之影響,立足於自由 與心靈解放的基礎上廣博知識與拓展視野,而非物理上的能力與技術應用,教師 能運用新的教育思維及模式,教導學生在生活於現代社會中所需的各種學識,讓 他們具備終身學習之能力以備適應未來多變的社會。 終身教育必會是全球化下的重要課題,也是知識經濟的一環,早在 1996 年時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13.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資訊網對「通才教育」之詳述: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0848/?index=2 14.

(22) UNESCO)在《Learning: The Treasure Within》一書主張,終身教育乃為進入 21 世紀的一把鑰匙,必須透過學會認知(learning to know)、學做事(learning to do)、 學習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以及學會發展(learning to be)等四項 來培育自己成為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人。可見得其所闡明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在 迅速變化的技術裡需要做終身學習的準備,也就是說終身學習被認為是個人跟上 不斷變化的全球就業市場和技術的必要條件。 西方學者 Newman、Hutchins 等人推崇的全人博雅教育觀符合現代社會需求, 除提倡努力致學外,也主張必須連繫對知識真理的探究與塑造心靈的滿足,學習 能力須整合知識的觀點,而實踐的方式則透過對話與跨領域學習、妥善運用社會 資源,進而取得個人與社會之間的平衡。 貳、研究目的 過去研究全球化衝擊下的高教之研究論文相繼有兩本,其一是張珍瑋(2003) 碩士論文《全球化時代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論文主旨主要從全球化脈絡下 高教、政府、市場三者之間如何調和,及學術與權威之間的關係。另一為林淑宛 (2003)碩士論文《全球化對高等教育革新影響之研究》認為在全球化的浪潮下, 為回應經濟發展需求,會改變許多高教教育革新理念、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合作 發展等,此外在科技時代中,高教結合電腦網路學習的資源,才能強化跨國合作, 以利擴大高教機構的服務範圍。前述論文皆梳理全球化趨勢潮流下對高教影響, 但尚未論述過去中世紀時期博雅教育及審視當今教育理念與目的,也未論及相關 教育政策為適應環境而改變之作為。. 15.

(23) 今在全球競爭下,政府為提升我國教育機構成為國際水準的一流大學,其所 規劃的教育政策、發展具國際視野的辦學理念,將成為帶動整體大學教育水平的 關鍵。 本研究有鑒於此,總結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陳列如下: 一、梳理全球化的理念與內涵,以釐清政治、經濟、文化對高教的影響。 二、分析西方高教教育理念與目的之歷史背景,以審視全球化下高教目的與功能 定位。 三、探討全球化下高教所受衝擊浮現出的形貌,臺灣高教人才培育機構如何因應 全球化衝擊。 四、根據研究結果,歸納結論並提出對臺灣高教之具體建議。. 16.

(24)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首先,本研究方法擬採歷史的研究與理論探究,透過相關文獻史料的搜集與 分類,予以了解全球化在過去研究的概況,來探討全球化的特性和相關學派理論 與全球化趨勢。 其二,探究全球化下政治、經濟、文化對高教的衝擊,於此延伸探討至高教 目的與功能如何轉變。 其三,從西方傳統博雅教育中自由人的精神與教育人之圖像,析論至新自由 主義下教育目的與功能的演變,並從中分析當代教育面臨的現況提出具體意見。 最後,整理臺灣高教人才培育政策相關教育部資料據以了解發展演變脈絡, 再融入臺灣學者與西方學者對人才培育政策的見解,提供後期研究與高教政策之 參考。而本研究的研究步驟,如下所述: 一、擬定研究計畫:大量閱讀相關文獻資料與之分類,找出本研究的限制及界定 研究範圍。 二、研究資料來源:於國家圖書館找尋相關文獻、期刊等資料,並透過網際網路 找尋國際期刊及論文文章、研究報告,進行歸納分析與文獻探討。 三、論文研究撰寫:直至 2019 年為止,對全球化與臺灣高教關係之論文有兩本, 但各自有不同的取向,卻皆未論及「全球化與臺灣高教人才培育政策」相關 之論述,更無從西方高教理念遞嬗談起,於以檢視臺灣在知識經濟下勾勒之 高教理念圖像。因此,本研究透過文獻分析,以探究承上所言之研究動機與 目的,而後撰寫具體論點,並給予結論以完成本研究。 17.

(25)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在 2000 年後的知識經濟環境下,對學習的需求乃承襲於西方博雅教育之學習 理念而來,但所需的「理想」教育人之圖像正隨之而改變,因此研究者擬以西方 高教發展及其脈絡進行爬梳,其次則探討新自由主義、知識經濟,試圖找出他們 對高教的影響,而臺灣高教又是如何回應全球化的浪潮? 於此,本研究將回顧 2000 年後,分析此時期全球化對高教的影響,而我國政 府面對此衝擊有何相關教育人才培育政策配套措施,以及教育目的是如何隨之改 變?除了搜集全球化相關專書閱讀之外,亦對高教、政府、市場以及學界等相關 研究論文、專書、期刊、政策白皮書,與教育部公報等史料做廣泛地搜集文獻, 進而梳理出我國高教的內涵與發展脈絡,重新審視教育之目的。 本論文主要的核心概念為全球化、高等教育及臺灣。全球化現象首先受到西 方學者的關注,他們認為全球化會影響到政治、經濟與文化的運行,且此三者具 有緊密的關聯,高教亦無法避免受到影響。而西方的辦學理念又會因全球化影響 至其他國家,臺灣也包括在其中。 因此,本部分將針對全球化、全球化與高教之關係、全球化與臺灣之關係, 及其相關論文、期刊、書籍等相關前導書目與資料引介如下: 一、全球化與高教之關係 (一) 中文部分: 18.

(26) 林淑宛(2003)。全球化對高等教育革新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台北市。 高熏芳(2005)。全球化情境下高等教育的課程革新--論全球教育在師資培育之實 施。淡江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115-151。 莊勝義(2007)。面對全球化與市場化的高等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79,61-88。 楊深坑(2005)。全球化衝擊下的教育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1(3),1-25。 戴曉霞(2001)。全球化及國家/市場關係之轉變:高等教育市場化之脈絡分析。 教育研究集刊,47,300-327。 戴曉霞(2004)。高等教育的國際化:亞太國家外國學生政策之比較分析。教育 研究集刊,50(2),113-160。 (二) 英文部分: Currie, J. (2004). The neo-liberal paradigm and higher education: A critique.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42-62.. King, R., Marginson, S., & Naidoo, R. (Eds.). (2011). Handbook on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Cheltenham, UK: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Kwiek, M. (2001).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 26(1), 27-38.. Manicas, P. (2007).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globalization, 461-477.. Maringe, F., & Foskett, N. (Eds.). (2012). Global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Theoretical, strategic and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New York, NY: A&C Black.. Mok, K. H. (2000). Reflecting globalization effects on local policy: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5(6), 637-660. 19.

(27) Odin, J. K., & Manicas, P. T. (2004).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Raby, R. L., & Valeau, E. J. (Eds.). (2009). Community college models: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NY, USA: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Sadlak, J. (1998). Globalization and concurrent challenges for higher education. The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100-107.. Vaira, M. (2004). Globaliz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organizational change: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Higher education, 48(4), 483-510.. Varghese, N. V. (2008). Glob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cross-border student mobility (pp. 1-34). Paris, FR. Unesco,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 Zumeta, W., Breneman, D. W., Callan, P. M., & Finney, J. E. (2012). Financing.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Education Press.. 二、全球化與臺灣之關係 周祝瑛(2002)。全球化潮流中的臺灣高等教育。載於馮增俊(主編),WTO與 中國教育。廣東:中山大學。 徐明珠(2003)。全球化時代,台灣高等教育之改革與創新。國家政策論壇季刊, 2003 (夏),258- 267。 張珍瑋(2003)。全球化時代中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模式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楊朝祥(2009)。臺灣高等教育的挑戰,超越與卓越。教育資料集刊,44,1-28。 楊靜子(2004)。全球化下大學組織困境之探討及其對台灣高等教育經營之啟示。 國民教育研究學報,13,101-121。 20.

(28) 貳、研究限制 首先,因研究者在時間及能力上的限制,無法對中小學教育革新進行評析, 且研究者無對特定教育機構之教學考察與做多元性的交叉比較,更無法以訪談模 式收集各高教機構對人才培育政策之看法與成效,讓本研究更加完備。 再者,無法針對高教人才培育政策下,根據各校其指標的擘畫詳細論述于以 掌握學校實際經營之狀況與成效。因此,本研究嘗試以此研究取向執行論文撰寫, 而人才培育政策發展之成效與評估可由後期研究更深入探究。. 21.

(29) 第四節 名詞釋義. 壹、全球化 傳統國家弭平疆界的藩籬,使人類社會間建立互賴關係,隨著交通、通訊技 術等快速發展,加速了政治、經濟與文化間交流的可能,而產生全球聯繫密集之 景況。換言之,各國之間於國際貿易、政治經濟、社會文化上擺脫了過去傳統民 族國家的界線,而有一定的程度上整合。 貳、高等教育 本研究所指的高教是繼中等教育後的大學體系,以四年制的綜合大學為主 軸,也旁及五專、科技大學。而高教機構負責教學與研究為主,讓人民能夠習得 社會文化、知識、技能。然而,自二次世界大戰後,科技的進步使經濟快速成長, 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因此對高教的需求增加,且高教則面臨迎合社會與世界的 挑戰。因此,目前世界討論的重點主要關注在科技、經濟發展中,如何維持教育 水準,以適應各種局面14。 參、高教人才培育政策 在知識經濟時代下掀起全球性人力競爭革命,人才培育不僅是國力之本,也 是國家創造知識的珍貴資產,更影響著一國競爭力的樞紐。臺灣的產業從過去高 密度人力資源,轉為低人力且高知識型的產業,因此政府考量到科技產業的變革、 資訊與經濟的整合發展、服務業掛帥與少子化時代的來臨,開始著手推動許多高 教人才培育政策。而本研究之臺灣高教系統,有仿效於西方高教系統的功能區分, 14. 出自於教育大辭書: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247091/?index=1) 22.

(30) 分為頂尖大學、教學卓越大學,一般型大學。 在本文所論及的高教人才培育政策有: 《高教宏觀計畫》 、 《教育部人才白皮 書》 、 《高教創新轉型方案》 、 《新世代高教藍圖與發展方案》 、 《高教深耕計畫》 ,於 這些政策中,可見政府重視人力資源的永續發展,全方位的推動人才培育政策。. 23.

(31) 第五節 研究章節與概念架構. 壹、研究章節架構 表 1-1 研究章節架構 各章名稱. 各節名稱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章 緒論.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第五節 研究章節與概念架構 第一節 全球化現象與特徵. 第二章 全球化與高等教育之關係. 第二節 高等教育競爭之根源受於全球化及 新自由主義之影響. 第三章 西方高等教育的發展景況及 其論題. 第一節 西方高教理念的遞嬗. 第二節 西方學者對 20 世紀後期高教追求 卓越現象之評論 第一節 臺灣高教 2000 年至 2010 年間發展 景況. 第四章 臺灣高教之演進與人才培育 第二節 2010 年以降臺灣高教浮現的發展 政策的變革. 困境. 第三節 2010 年以降臺灣高教人才培育新 政策. 第五章 臺灣新世紀人才培育政策之 第一節 新世紀臺灣高教人才培育之特點 評析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第二節 高教人才培育政策之有待商榷之處 第一節 結論 第二節 建議.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己自編. 24.

(32) 貳、本研究概念架構. 全球化的內涵 資訊與科技的革新 新自由主義的推動 美國具世界主導權 資本主義的擴張. 政治. 經濟. 影響. 文化. 成就. (文化是高教之本) 經濟至上 知識形貌的改變. 教育觀念、目的、功能. 臺灣高教人才培育. 高教知識生產. 高教性質轉變. (企業生產知識). (實用與效益). 知識跨域. 古. 西方傳統高教理想與目的. 知識經濟時代. (終身學習). 圖 1-1 研究概念架構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25. 今. 臺灣卓越教育.

(33) 26.

(34) 第二章. 全球化與高等教育之關係. 全球化一詞在最近二、三十年成為熱門的詞彙,透過全球的互聯性 (interconnectedness)增加,表明人們以公共交通與科技為手段,增加訊息、經濟、 文化等的流動性,拓展人們原先生活範圍與擴大選擇條件,甚至可以利用媒體來 傳遞文化價值。加深了相互依存的關係,因此各國之政治、經濟、文化、民族及 教育,都因全球性的擴張而產生深刻影響,且必須接受其帶來的衝擊。. 第一節 全球化現象與特徵. 壹、全球化的肇因與特徵 全球化是漫長的發展過程,學界對全球化尚無普遍定義,然而較一致的看法 是世界因技術的發展與經濟模式的轉變,造成國與國間疆界消弭、時空的壓縮, 而使各國開始擁有共同的交流益加頻繁,關係益形緊密,這些現象由以下分別闡 述之: 一、科學技術的蓬勃發展 李立國(2016:9)認為進入新世紀以來,全球技術工業的革命帶來 AI 時代, 當今的科技時代是以「智能」為核心,以此發展新技術、新能源,因此幾乎所有 領域都會發生技術性革命。換句話說,這些智能化的技術促進了新生產模式,無 論是空間或時間、不同的區域間的互動所產生的實體或虛擬交流,終將使得全球 成為單一性市場。 27.

(35) (一)空間藩籬限制泯除 世界在全球化的加速歷程中必須嚴整態度重新思考對「地區-全球」的定位, 如 M. Waters 則從全球化影響政治、經濟、文化造成的改變中論述:「在一個社會 過程中,對社會和文化安排的地理限制減弱,人們也意識到自己所受的束縛逐漸 減少。」(引自 J . Lie: 1996)。 D. Held、A. McGrew、D. Goldblatt、和 J. Perraton(2000: 16-17)等人指出: 「全球化展現一系列社會關係轉變和空間重組的一系列進程,根據其擴張、強度、 速度、影響,去思考構成區域間的流動和交互作用。」他們認為可從四個面向來 觀察全球化:(一)全球網路的擴張及廣度(extensity);(二)全球相互聯繫的 密度(intensity);(三)全球流動的速度(velocity);(四)全球相互聯繫後的 衝擊力(impact)。在這個基礎上,可見全球化體現了跨區域的活動,社會的活動 範圍,顯而可言,時間和空間似乎不再是限制人類生活的的必然因素。 Beck(2015: 18-21)在《什麼是全球化?》(What Is Globalization?)一書中 論述:全球化是帶有全球性的特質,在同一個世界中,國際貿易和跨國行動、網 路科技的運作下,人們的行為將互相影響,且所有革新性的發明、系統、技術都 是無可逆轉的。如全球性一體化的生產、相互依賴的國際勞動力、國有資產的快 速私有化、技術跨越傳統的國界,我們所目睹的就是「新經濟」的轉變,西方發 達國家、生產的新技術導致其生產力和經濟的增長,實際上可堪稱是一股浪潮於 此影響著我們對社會和經濟兩者關係的思考。在全球化不斷的推動下,國家的開 放市場、經濟及市場的一體化推動,逐漸趨於一個整體的世界,從技術變革與新 的開放視野兩個趨勢來看,我們將有不同的全球文明。. 28.

(36) Beck 的觀點認為全球化中在跨國行動者於權力機會、取向、認同、網際網路 的作用下,國家主權將會受到貫穿及壓制。換言之,國家漸漸難以在自己領域內 行使完全且絕對的主權,因為各國之間還有外交政策互相有調整及被牽制的空間。 (二)時間的壓縮 除了地理空間位置改 變之外,D. Harvey 則從地理學的角度以時空壓縮 (time-space compression)的概念去理解全球化,他認為交通運輸工具與科技的革 新,跨越了原本因為空間所帶來的種種限制,使空間與時間有了爆炸性的縮短, 因為對空間進行整合與分化,成就了當今如此龐大的體系。最重要的是全球化並 非單方面的流動(one-way flow),它具有重疊及交叉的複合性關係,舉例來說: 跨國網路的出現、衛星通訊、電話傳真、資金的流轉等,這些都加速了全球化的 速度,讓不同地區的人在政治、文化、經濟上都受不同程度的關係(Harvey, 1989)。 如同 Giddens(2013: 17-18, 64-65)的論點,他認為全球化帶來的結果,會使 時間也受到改變。我們可以用時空分離(time-space separation)的概念來瞭解社會 體系,全球化與現代性具有緊密的關聯。在現代文化中,大多數人都有計算時間 的模式,且總是將時間和地點聯繫一起,舉例來說,當人們提及時間時都會參考 空間位置(socio-spatial marks),如日曆在農業社會中具有明顯的作用。 隨後於 18 世紀末機械時鐘的普及扮演重要的角色,時間的標準化與抽象化讓 我們開始有時間脫離空間的概念,Giddens 稱之為「空的時間(empty time)」, 讓時間與空間原本處於緊密關係的狀態,添加了許多彈性改變的可能。例如,雖 區域位置不同,但是大家都遵守格林威治的時間,且「千禧年」也是具全球性的。 依此論點的延伸,他將全球化定義為緊密的社群關係,地區會受到幾千里外的事 29.

(37) 件所影響;隨著全球社會關係在時間及空間的轉變與擴張,一個國家對外界的連 結增強,致使當地所發生的事也會被外界塑形。 二、自由主義對經濟的主導 許多學者認為,由於科技的發展趨使各國皆有意競逐資源,而當時自由主義 的意識形態對政治來說具有影響經濟效果,政府會透過自由主義來控制經濟以便 在世界占有影響力,以下就自由主義的更迭詳述之: (一) 古典自由主義的市場經濟 於 1776 年時,A. Smith 出版的《國富論》(the wealth of nations)15標誌著對 經濟價值觀意識形態之體會與判斷,他評估過去自羅馬衰退與全球經濟發展以來 的社會結構、商業貿易、製造業及農業等因素,批判過去重商主義中的政府控制 及指導的貿易扭曲了市場。因此,Smith 對國家財富提出不同思維與概念,論述的 觀點與政治緊密相接,提倡私有制、自由競爭、市場力量的優越性,如同在一雙 「看不見的手」帶領下促使經濟得到最佳發展方式,強調人可經由勞動專業分工 來提升高生活品質與帶來更高工資,是可以不靠國家來追求自己利益,而且這種 經濟活動屬於公民社會的,國家不得介入管制,然在現實中,國家與人民是一體 的,這種看似放任主義(laissez-faire)的模式,其實也是政府立法引入的「監管」 (Larson, 2015: 3-8; Cutler, 1999: 65-66)。 但因近代工業社會發展提升了人民對物質與環境的需求,許多社會問題不斷 浮現,如 Kotz(2002: 75-76)的論點指出古典自由主義沒落原因有三:(一) 工業 化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運動能力有顯著的下降,歐洲的社會民主黨逐漸得到從政 15. 《國富論》之全名為《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被譽為西方經濟學必讀之聖經。 30.

(38) 機會,資本主義不再像過去對國家有甚大影響;(二)由於識字率與人民知識學習量 的提升,影響國家決策經濟政策;(三)資本主義下之國家總體經濟危機。這些原因 揭示人民比政府更想要擁有權力去主導商業活動及經濟脈絡,於是開始有後期的 新自由主義運動。 (二) 新自由主義的市場導向 新自由主義在 20 世紀 30 年代左右,因美國經濟大蕭條而出現一種新的干預 主義(intervene-tionist)取代過去舊的古典自由主義,國家只被賦予有限的經濟作 用,在國際上要求能跨越國界的限制,讓貨物流通、金錢、資本、服務等能遍及 各地,也就是說個人、公司、銀行等所投資的財產可自由移動,所強調的是人人 具有「選擇」的自由,由於新自由主義的存在不僅是讓資本累積,也是一種市場 意識形態,新自由主義的治理模式強化經濟活動的「全球化」,國家被要求承擔 部分社會責任、減少社會支出、削減國家監管,私有化的意識形態強調的放鬆管 制對人民的民主價值觀與在公領域的學習有別以往。因此,全球經濟整合發展模 式會有所改變。 H. Daly(1999)對經濟整合有獨到見解,他指出在 19 世紀時,各國利用本土 的天然資源與勞動力,來生產能與其他國家相抗衡的商品,也就是利用自己國家 獨有的資源與勞工團隊的模式與國外的商品競爭。在 20 世紀後,Daly 認為全球化 是指原本屬於國家自有的經濟的模式整合成為世界全球經濟的一體化16,從邏輯上 可推測國家經濟的瓦解,此處的瓦解並不能說是一個國家的工廠或生產線被全然 取代,而是從一個國家的影響力中分出部分以便可融合於全球經濟的大環境中。 M. Mann(2012)也指出在現代的經濟情勢中,出現不同的四種市場形式為:資本 16. 此處的「整合」是指整數,具有完整、整體的概念,所以經濟一體化有結合成整體的意味。 31.

(39) 形式、勞動形式、生產形式,以及消費形式。新自由主義成為取得利益的幕後主 導角色,它將相關形式的一切都視為可買賣的商品,並且透過通信技術延伸資本 主義的影響範圍,成為有助於增長資本主義的沃土,轉化成為全球發展中的重要 核心。因此 Mann(2013: 3)認為全球化現象可以被測量,經濟學家們透過數據來 衡量全球化,此類數據是透過國際貿易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消長或全球商 品價格平衡性、勞動力流動率來衡量一個國家全球化的程度。此外,金融的資本 流動亦可呈現國家間秩序的轉變,以及衍伸出世界各國不同的經濟、貿易競爭與 專業技術的分流,或是一國的產業是否有連結至全球。科技化的發展促使著各國 消弭國界藩籬,加速全球化的歷程及新自由主義的影響程度,也因為資源之有限, 各國不免會有競爭心態。 除此之外,M. Apple 根據新自由主義的觀點,認為經濟領域的人也是受教育 之人,稱之為經濟人(homo economic),經濟人的生活與目的都受制於勞動市場 影響而有所改變,教育目的同時也被此觀念強化,亦即受教育者具有高度的個人 化行為、自我關懷以及消費的經濟行為,所以競爭性的意識形態被合理化,此也 是必然會發生的過程(引自 Kotz, 2002: 65-66)。以現在來說,新自由主義的意識 形態最能強化經濟活動及符合政府的需求;科技發展有利於政府藉新自由主義意 識形態來達到控制經濟之目的。下圖 2-1 為發展脈絡結構示意圖: 科技 發展. 知識 經濟. 政治 (自由主義). 經濟. 高教. 圖 2-1 科技發展脈絡結構示意圖 資料來源:研究者自行整理 32.

(40) 貳、全球化的起源與發展階段. 早期人類在尚未出現航海技術時,國際之間的資源與產品的交流是比較缺乏 全面性;對於全球化的起源說, M. Miyoshi(1998: 248-250)與 M.D. Bordo、A. M. Taylor、J. G. Steinbach(2007: 3-5)認為西方國家因對東方世界的好奇及其財富的 貪婪使然,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蘭人等紛將觸角朝向東方。 當 1492 年哥倫布(Cristoforo Columbus)從地中海起航為尋找新航路時發現 新大陸,成為全球化的開端;其次 1497 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抵達西印度洋 海域亦開始殖民活動。誠如 Bordo 等人(2007: 14-16)指出,16 到 17 世紀可以說 是世界貿易的起源(origin world),船舶和航海技術拓展海域之後,以歐洲為中 心開始有遠距離的商業交易,開始往後幾百年的貿易與交流。來自東方的香料、 絲綢、白銀等物資成為歐洲眾國家欲想搶奪與控制的一塊大餅,是以為獲取更大 的利潤而開始紛向亞洲殖民,擴展自己的軍事版圖。 依據 R. Robertson(1992: 58-60)的論點,可以用五個不同階段的時間點來看 全球化的歷史進程: 第一階段:萌芽期(16 世紀至 18 世紀末),中世紀晚期天主教會的衰弱開始 重視個人與人性的觀念。日心說的出現17,以及陽曆觀念的使用,開始有了「時間」 的概念。. 日心說出自於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在 1543 年提出著作《天體運行論》 (De revolutionibus orbium coelestium) ,其說法指出地球是繞著太陽運行。於此,顛覆了過去對宇宙的想像此學說是與 地心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相互對立的。更多關於天文的資料可以查閱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330)網站。 17. 33.

(41) 第二階段:初期(18 世紀末至 1870 年代),主要以歐洲國家為主,民族國家 的出現,開始有穩定的國際關係,國際間的交流、國際展覽以及國際法律公約的 制定,開始有了世界公民的概念。 第三階段:起飛期(1870 年代至 1920 年代),這個階段提出將非歐洲的民族 國家納入單一的「國際社會」,此種單一並非將其統一之意,目的是為解決國家 社會問題提出新方法,實施人道主義的思想,因為全球通訊數量與速度之激增, 讓世界時間標準化(全球曆法)後,全球競賽(如奧林匹克運動會、諾貝爾獎) 的蓬勃發展。 第四階段:霸權爭奪階段(1920 年代中期至 1960 年代末期),此時的戰爭與 衝突接二連三發生,因此國際聯盟與聯合國相繼成立,隨之冷戰的高峰期、核子 武器的研發和第三世界的出現18。 第五階段:不確定階段(1960 年代至目前),因為全球意識的提高,在阿姆 斯壯(Neil Alden Armstrong)登入月球後重塑對物質的價值觀,冷戰結束後人類 對於「權利」的問題產生質疑,是故全球開始大量增設相關機構與運動,社會也 面臨更多複雜的社會問題,如種族、性別、公民權利、環境惡化等。 參、全球化概念界說 一、全球化三種主要理論觀點. 第三世界的說法最先來自於經濟學家 Alfred Sauvy,通常被引述為冷戰下的意識形態,在冷戰時 期保持中立的開發中國家(非洲、亞洲、中南美洲)在政治、經濟、現代化上,相較於開發中國 家(美國、英國、西德等)還要落後。出處: (http://www.wikiwand.com/zh-tw/%E7%AC%AC%E4%B8%89%E4%B8%96%E7%95%8C)。 18. 3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onsistent with the negative price of systematic volatility risk found by the option pricing studies, we see lower average raw returns, CAPM alphas, and FF-3 alphas with higher

The plan aims to develop global talents by creating an environment where teachers “teach English in English” and learners are “immersed in English” (MOE, 2018). To respond to

(1. International arts organization: A foundation, association, company, group, or unit whose mission is geared toward culture or the arts. Examples include the American Theatre

substance) is matter that has distinct properties and a composition that does not vary from sample

- Informants: Principal, Vice-principals, curriculum leaders, English teachers, content subject teachers, students, parents.. - 12 cases could be categorised into 3 types, based

The updated version of the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Guide - To Sustain, Deepen and Focus on Learning to Learn (Primary 1 - 6) aims at reiterating the overall aims of the

Strands (or learning dimensions) are categorie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and concepts for organizing the curriculum. Their main function is to organize mathematical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