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桌球直拍橫打與反手抽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桌球直拍橫打與反手抽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Copied!
1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系 碩士學位論文. 桌球直拍橫打與反手抽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研 究 生:沈郁杰 指導教授: 指導教授:蔡虔祿. 中華民國一O 中華民國一O一年二月 中華民國臺北市.

(2) i.

(3) 謝 誌. 這三年半的時間,經歷了我人生的許多階段,回歸校園,學習新知,婚姻大事,充 滿了許多辛苦及甜美的回憶。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蔡虔祿博士,由碩一授課之後讓我對 於運動科學有了許多的憧憬,經由蔡教授的指導與啟發,能將實驗過程及論文的撰寫順 利的完成,且讓我對我熱愛的運動桌球,能利用科學的角度進一步探討及研究,並順利 完成碩士的學業,也要感謝擔任口試委員姚漢禱教授及張家豪教授,所提供的意見,協 助論文能夠更加的完善,期待其論文能帶給桌球運動有更多的啟發效益。 其次是要感謝我的父母及我太太黃如瑄小姐及康寧國小,熊清榮教練,因為有他們 在背後默默的支持及鼓勵和包容,我才有更多的精神及毅力投入於桌球直拍橫打的研究 工程,並且將此篇論文完成。 再者我要感謝我所有直拍橫打的受試者,因為你們熱愛你們的握拍法,因此不管北 中南區域性的不同,且願意勞頓奔波至北部進行實驗,讓桌球界更了解該握拍法的奧 妙;也要感謝健華學長、信學學長、弘斌、庭睿的教學相長,讓我能順利完成實驗及數 據的分析。 在求學的三年半來遇到許多生命中的貴人,一直以正面的力量及思考方式,給予我 許多的力量及協助,也讓我對於面臨考驗時更已積極和正面的方向進行思考,希望自己 能成為這正面的力量帶給更多需要鼓勵的人。將這論文獻給協助過我及對於桌球運動有 所熱愛的每一人。. iii.

(4) 桌球直拍橫打與反手抽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中華民國一O一年二月 研 究 生:沈郁杰 指導教授:蔡虔祿. 摘要. 本研究以生物力學的方法,分析八位直拍橫打與八位橫拍反手的選手抽球的擊球動 作,並比較兩者在運動學參數上的差異。受試者以男子甲組桌球選手使用反手抽下旋及 上旋球至直線及斜線兩落點,利用高速數位攝影機(VICON MX-13+)進行動作和球體影像 之擷取,以 VISUAL 3D 軟體計算關節角度及角速度,並以無母數之 Mann-Whitney 檢定, 比較兩種握拍技術的運動學參數差異,顯著水準訂為α=.05。結果發現,回擊下旋來 球的斜線抽球,橫拍觸球瞬間速度快於直拍橫打;直拍橫打揮拍期時間較橫拍長,接擊 上旋球回擊直線所產生的球速,橫拍球速快於直拍橫打;直拍橫打在接擊下旋球時拍面 傾角小於橫拍。上肢關節角度方面,因揮拍期肘、腕關節的差異,使得直拍橫打揮拍軌 跡較為向上,橫拍的揮拍軌跡較為向前。下肢部分,因直拍橫打的髖關節轉動及移動的 角度較小,更符合於近檯快攻打法,而橫拍動作較大之外,發力也較為順暢,更適合遠 檯反手抽球。角速度方面最大差異在於,橫拍肘、腕關節在觸球瞬間旋外的速度快於直 拍橫打,因此造成擊球效果之差異。未來可進行,直拍橫打檯內球擰、挑揮拍動作及結 合動作之相關研究。. 關鍵字: 關鍵字:桌球、 桌球、直拍橫打、 直拍橫打、橫拍、 橫拍、反手、 反手、抽球. iv.

(5) Kinematical Analysis of Table Tennis Reverse Pen-hold and Shake-hand Grips Backhand Drives February, 2012 Graduate student: Yu-Chieh Shen Advisor: Chien-Lu Tsa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kinematical variables between table tennis reverse pen-hold and the shake-hand grips backhand drive movements. Six reverse pen-hold grip and eight shake-hand grip elite table tennis players served as the participants. The players performed the backhand drives after receiving the topspin and the backspin shots from the server to hit the ball to the diagonal and the straight directions. Ten 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s MX13+ (250Hz) were used to collect the 3D kinematics data of the participants, the kinematic parameters was calculated with the Vicon Nexus 1.4 and Visual 3D software. The data was tested by using non-parametric Mann-Whitney U at a .05 significant level and calculated by SPSS 19.0 software. The results showed: when returning backspin shots in diagonal path, the racket velocity of the shake-hand grip was greater at the contact point; the pen-hold racket took more time in the swing stage; the racket title angle of the pen-hold racket wa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shake-hand grip. In terms of the joint angle and angular velocity, the results showed: due to the differences in elbow and wrist during swing, the pen-hold racket moved upward whereas the shake-hand grip moved forward; the hip angle of the pen-hold-racket players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shake-hand grip players, the supination rotation angle of elbow and wrist in the shake-hand grip players was greater than that in the pen-hold-racket players at the contact point. Keywords: table tennis, pen-hold racket, shake-hand grip, backhand, loop drive. v.

(6) 目次. 論文通過簽名表 ................................................................................................................... i 論文授權書 .......................................................................................................................... ii 謝誌 ..................................................................................................................................... iii 摘要 ................................................................................................................................... ivv Abstract ................................................................................................................................ v 目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桌球技術的特性 ............................................................................................ 1 第二節 桌球反手拍的重要性 .................................................................................... 2 第三節 直拍橫打的特色 ............................................................................................ 4 第四節 研究目的 ........................................................................................................ 5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 7 第六節 研究假設 ........................................................................................................ 7 第七節 研究範圍 ........................................................................................................ 7 第八節 研究限制 ........................................................................................................ 8 第九節 操作性名詞解釋 ............................................................................................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 直拍橫打的發展 .......................................................................................... 13 第二節 直拍橫打的優點 .......................................................................................... 13 第三節 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的動作 ...................................................................... 15 vi.

(7) 第四節 直拍橫打的力學文獻 .................................................................................. 17 第五節 直拍橫打與傳統直拍反拍之比較 .............................................................. 18 第六節 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拍之比較 ...................................................................... 19. 第参章 方法與步驟 .................................................................................................. 21 第一節 研究方法 ...................................................................................................... 21 第二節實驗步驟與流程 ............................................................................................ 24 第三節 資料收集 ...................................................................................................... 30 第四節 資料分析 ...................................................................................................... 31.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32 第一節 反手抽球各基本參數 .................................................................................. 33 第二節 反手抽球各分期重心高度之比較 .............................................................. 40 第三節 反手抽球揮拍路徑之比較 .......................................................................... 42 第四節 反手抽球肩、髖關節的角度比較 .............................................................. 43 第五節 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 .......................... 49 第六節 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速度 .................. 74. 第伍章 討論 ................................................................................................................ 98 第一節 反手弧圈球各基本參數 .............................................................................. 98 第二節 直拍橫打與橫拍各分期重心高度 .............................................................. 99 第三節 反手抽球揮拍路徑及拍面角度 .................................................................. 99 第四節 反手抽球寬軸、肩軸的角度變化 ............................................................ 100 第五節 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 ........................ 101 第六節 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速度 ................ 105. 第六章 結論 .............................................................................................................. 107 參考文獻 ....................................................................................................................... 110 vii.

(8) 附 錄 ............................................................................................................................ 114 附錄一 ...................................................................................................................... 114 附錄二 ...................................................................................................................... 115. viii.

(9) 圖目錄 圖 1-1 反手位動作結構.................................................................................................... 10 圖 1-2 肩關節屈曲/伸展 ................................................................................................... 10 圖 1-3 肩關節內收/外展 ................................................................................................... 10 圖 1-4 肩關節旋內/旋外 ................................................................................................... 10 圖 1-5 肩關節屈曲/伸展 ................................................................................................... 11 圖 1-6 肩(前臂)旋內/旋外................................................................................................. 11 圖 1-7 腕關節屈曲/伸展 ................................................................................................... 11 圖 1-8 腕關節撓屈/尺屈 ................................................................................................... 11 圖 1-9 腕關節旋內/旋外 ................................................................................................... 11 圖 1-10 踝關節背屈/蹠屈 ................................................................................................. 11 圖 1-11 踝關節內翻/外翻 ................................................................................................. 11 圖 1-12 踝關節旋內/旋外 ................................................................................................. 11 圖 1-13 膝關節屈曲/伸展 ................................................................................................. 12 圖 1-14 髖關節屈曲/伸展 ................................................................................................. 12 圖 1-15 髖關節內收/外展 ................................................................................................. 12 圖 1-16 髖關旋內/旋外 ..................................................................................................... 12 圖 3-1Vicom MX13+ ......................................................................................................... 22 圖 3-2 電腦及同步設備..................................................................................................... 22 圖 3-3 L-frame .................................................................................................................... 23 圖 3-4 T-wand..................................................................................................................... 23 圖 3-5 球拍與光點............................................................................................................. 23 圖 3-6 反光粉球................................................................................................................. 23 圖 3-7 實驗場地布置圖..................................................................................................... 25 圖 3-8 反光球標記位置..................................................................................................... 27 圖 3-9 發球有效區域......................................................................................................... 28. ix.

(10) 表目錄 表 2-1‧反手拉球各段揮拍路徑及時間百分比(張輝及劉淑芳,1998) ....................... 17 表 2-2‧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拉弧圈運動學分析(黃丹,2005) ................................... 19 表 3-1‧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 21 表 3-2‧反光球標記位置表.............................................................................................. 26 表 4-1-1‧引拍期距離變數比較分析 .............................................................................. 33 表 4-1-2‧揮拍期距離變數比較分析 .............................................................................. 33 表 4-1-3‧反手總揮拍距離變數比較分析 ...................................................................... 34 表 4-1-4‧引拍期時間變數比較分析 .............................................................................. 34 表 4-1-5‧揮拍期時間變數比較分析 .............................................................................. 35 表 4-1-6‧總揮拍時間變數比較分析 .............................................................................. 35 表 4-1-7‧引拍期平均揮拍速度變數比較分析 .............................................................. 36 表 4-1-8‧揮拍期平均揮拍速度變數比較分析 .............................................................. 36 表 4-1-9‧引拍時間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 37 表 4-1-10‧揮拍時間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 37 表 4-1-11‧跟隨期時間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 38 表 4-1-12‧觸球點瞬間速度變數比較分析 .................................................................... 39 表 4-1-13‧球速變數比較分析 ........................................................................................ 39 表 4-2-1‧引拍起點重心高度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 40 表 4-2-2‧引拍終點重心高度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 41 表 4-2-3‧觸球點重心高度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 41 表 4-2-4‧跟隨終點重心高度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 42 表 4-3-1‧揮拍期角度比變數比較分析 .......................................................................... 42 表 4-3-2‧拍面角度比變數比較分析 .............................................................................. 43 表 4-4-1‧髖軸引拍起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4 表 4-4-2‧髖軸引拍終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4 表 4-4-3‧髖軸觸球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5 表 4-4-4‧髖軸跟隨終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5 表 4-4-5‧肩軸引拍起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6 表 4-4-6‧肩軸引拍終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6 表 4-4-7‧肩軸觸球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7 表 4-4-8‧肩軸跟隨終點角度變數比較分析 .................................................................. 47 表 4-4-9‧髖軸揮拍期轉角度 .......................................................................................... 48 表 4-4-10‧肩軸揮拍期轉角度 ........................................................................................ 48 表 4-5-1‧上旋球回擊斜線 肩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0 表 4-5-2‧上旋球回擊斜線 肘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1 表 4-5-3‧上旋球回擊斜線 腕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2 x.

(11) 表 4-5-4‧上旋球回擊直線 肩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3 表 4-5-5‧上旋球回擊直線 肘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4 表 4-5-6‧上旋球回擊直線 腕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5 表 4-5-7‧下旋球回擊斜線 肩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6 表 4-5-8‧下旋球回擊斜線 肘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7 表 4-5-9‧下旋球回擊斜線 腕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8 表 4-5-10‧下旋球回擊直線 表 4-5-11‧下旋球回擊直線 表 4-5-12‧下旋球回擊直線 表 4-5-13‧上旋球回擊斜線. 肩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59 肘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0 腕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1 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2. 表 4-5-14‧上旋球回擊斜線 表 4-5-15‧上旋球回擊斜線 表 4-5-16‧上旋球回擊直線 表 4-5-17‧上旋球回擊直線. 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3 髖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4 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5 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6. 表 4-5-18‧上旋球回擊直線 髖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7 表 4-5-19‧下旋球回擊斜線 表 4-5-20‧下旋球回擊斜線 表 4-5-21‧下旋球回擊斜線 表 4-5-22‧下旋球回擊直線. 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8 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69 髖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70 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71. 表 4-5-23‧下旋球回擊直線 膝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72 表 4-5-24‧下旋球回擊直線 髖關節角度參數比較表 .................................................. 73 表 4-6-1‧上旋球回擊斜線肩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74 表 4-6-2‧上旋球回擊斜線肘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75 表 4-6-3‧上旋球回擊斜線腕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76 表 4-6-4‧上旋球回擊直線肩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77 表 4-6-5‧上旋球回擊直線肘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78 表 4-6-6‧上旋球回擊直線腕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79 表 4-6-7‧下旋球回擊斜線肩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0 表 4-6-8‧下旋球回擊斜線肘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1 表 4-6-9‧下旋球回擊斜線腕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2 表 4-6-10‧下旋球回擊直線肩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3 表 4-6-11‧下旋球回擊直線肘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4 表 4-6-12‧下旋球回擊直線腕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5 表 4-6-13‧上旋球回擊斜線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6 表 4-6-14‧上旋球回擊斜線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7 表 4-6-15‧上旋球回擊斜線髖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8 表 4-6-16‧上旋球回擊直線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89 表 4-6-17‧上旋球回擊直線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0 xi.

(12) 表 4-6-18‧上旋球回擊直線髖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1 表 4-6-19‧下旋球回擊斜線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2 表 4-6-20‧下旋球回擊斜線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3 表 4-6-21‧下旋球回擊斜線髖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4 表 4-6-22‧下旋球回擊直線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5 表 4-6-23‧下旋球回擊直線膝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6 表 4-6-24‧下旋球回擊直線髖關節角速度參數比較表 ................................................ 97. xii.

(13) 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桌球技術的特性 桌球屬於隔網的打擊競技型競賽項目,結合許多連續而精準的動作,相互支援、配 合,將球有方向有旋轉的送進所需要的位置。整個技術隨來球分為判斷、位移、擊球、 還原四項要素所結合成連續的動作(賈鵬,2008)。 單一技術的結構是由引拍、揮拍、跟隨、還原(賈鵬,2008;賈小飛 2009),四特性 所組成,揮拍時上肢的末端產生極大速度,屬於典型的鞭打動作。倘若要提升單一技術 的球速、旋轉、變化,須由技術結構以力學的角度進行創新或改變(宋志敏、關淑人, 2003;常瑞宏,2008;賈小飛,2009;舒鈞,2010)。 桌球運動結合許多開放性動作,具有節奏性且非週期性,在不同的落點、時間點, 用不同的技術進行擊球(賈鵬,2008),利用回擊的球讓對手無法以習慣或既定的動作回 擊以獲得勝利。 周資眾及曾銀助(2008)指出技術的形成為,快、狠、準、轉、變五要素,每一要素 造就了不同的技術,以快、轉為分類,形成兩種獨特的打法:進台快攻以快為主體,為 過去大陸一貫使用的技術,雙面弧圈以轉為主體,為歐洲常用的技術手法。所以桌球技 術常以快制轉或以轉制快。孟杰(2005)更進一步指出,單一技術如要得分就須要求弧 線、落點、力量、速度、旋轉等五要素。旋轉和速度是球的質量,弧線和落點是球因速 度和旋轉而造成的軌跡,由此可見桌球運動充滿了複雜結構及多樣需求。 桌球技術中技術的需求、結構、揮拍的過程、球的質量,充斥了許多力學觀點,如 能利用力學的角度研發新的球路或打法,提升球的速度、旋轉、弧線、落點時必能事半 功倍,立於優勢。.

(14) 2. 第二節 桌球反手拍的重要性 過去研究指出一場比賽中正手攻擊的使用率佔 55%,反手攻擊佔 45% (姚漢禱, 1986),但由桌球技術的改變我們可以發現,過去削球的防守技術已不敷使用;被進攻 技術所取代(賈小飛,2009),再加上規則的更新,使得來回球數增加,如何提升正、反 手攻擊能力和由防守轉成攻擊,是桌球技術未來發展的趨勢。 而打法或握拍上的差異往往使得傳統打法無法進步或成為競賽中的破綻。現今世界 領先選手的打法顯示單面進攻的不足,突顯反手拍的重要性,其差異可由以下兩點說明: 一、 技術的演變 過去的直拍快攻打法著重於正手位攻擊,不管是顆粒拍的正手快攻或平面拍的正手 快拉,正手攻擊皆在快的基礎上加以變化(謝文堂、吳文嘉,2005);這一直是亞洲選手 的優勢;然隨著技術演進,歐洲選手研發出了以兩面弧圈的全面進攻方式。兩面弧圈打 法對於較長或出台的來球,在正手位或反手位皆能以相似的弧圈技術進行搶攻,舒鈞 (2010)認為反手反拉弧圈球具有速度快、威脅性高的特性,以反手位攻擊代替過去過多 的側身步伐,利用拍面前傾的特性以摩擦弧圈的方式增加球的飛行路徑,或對球施以不 同方向之摩擦,產生不同的飛行路徑,或不同旋轉,增加回擊難易度(舒鈞,2010;穆 志勇,2003)利用空間換取時間,更有充足的時間進行還原,更有空間可以對下一回擊 球進行發力或變化之準備。 此類打法對於正、反手位短球處理也以搶攻為基礎,迫使對手無法發力或只能防 守,以轉制快,製造搶攻機會,化被動為主動。 相較之下,只以單面正手攻擊為主體的技術,或反手位無積極搶攻技術的打法比起 正、反手皆能發力或攻擊的技術略遜一籌(謝文堂、吳文嘉, 2005;李晨亮,2010), 更顯反手位技術的重要性。 二、規則之改變 隨著時代的改變使得桌球比賽不再只是追求個體的競技成績,還需要顧及觀眾之觀 感(張曉蓬、吳煥群,2000),使得規則在不減低競爭下進行修改,桌球競賽的技術競爭.

(15) 3. 更加白熱化,突顯反手位的重要性。 (一)發球無遮擋 過去發球為直板選手奠定致勝基礎的要點之一,發球是利用擊球時手腕的內收或外 展產生摩擦與入射角的變化,使對手無法輕易判斷來球的旋轉與落點,而不適當的回 擊;因發球無遮擋使得發球方不能再將身體或非持拍手擋住發球,持拍手的出手角度讓 對手更有時間判斷來球的旋轉及變化,讓發球即能得分的機率大大下降,這使得接發球 的技術更加重要(隨建瑩,2003)。現今比賽眾多選手發球的位置通常以短球或者反手位 為主(張孝亭、竇洪茵、付絕芝,2005),只用正手攻的選手,無法利用反手位進攻的選 手,或用反手位接發球搶攻者,已無法佔優勢。 反手技術能與正手技術並駕齊驅,面對短球能撥、挑、帶,對於長球能拉弧圈、前 沖、彈、扣,面對攻擊能反帶、反拉(趙霞、蘇丕仁、張皓,2006),因此兩面搶攻已是 現今主流,若反手位技術無法搶攻或造成威脅,勢必無法於桌壇有更好的佳績。 (二)大球 21 世紀規則的改變將傳統直徑約 38MM 大小的桌球改為現今直徑 40MM 的較大球 體,王杰(2005)發現球體的增大,對於球速及旋轉有較大的影響。 球體的直徑增加使得飛行的速度下降百分二十三,球的旋轉度也下降百分之十三 (謝文堂、吳文,2005),由於球速和旋轉的下降,發球、接發球、回擊球的質量減弱, 導致擊球的難度下降,且陳澤全(2009)指出因擊球難易度下降且第一板搶攻發力的質量 由 25%下滑至 18.5%,雙方的來回球的次數增加,相持段技術使用更加頻繁,使得戰術 的要求有所變化,相持段的戰術比重加重,反手位技術的重要性,亦隨著來回次數的增 加,提高(張孝亭、竇洪茵、付絕芝,2005;楊李麗、韓雪梅,2001)。 (三)11 分 桌球競賽規則將原一局二十五分改為一局十一分,趙霞(2006)認為這使得比賽的偶 然性增大、預測能力下降、勝負的變化大,比賽的節奏更加快速,搶攻的技術更加重要。 在一場比賽中如何獲得勝利,搶攻是不變的方程式,如能將反手搶攻技術融入比賽中或 由守轉攻,提升搶攻技術,將是因應規則改變後獲得勝利的重要課題(趙霞、蘇丕仁、.

(16) 4. 張皓,2006;須曉東,2003)。 綜合以上二大點,桌球技術中反手位的技術日漸重要,而傳統的直板打法中,反 手位屬於防守或輔助所用,隨著技術的創新,由 90 年代發展了直拍橫打技術,反手位 類似橫拍的弧圈打法,讓直板技術除了傳統的速度外還添加了旋轉的變化,快攻和弧圈 結合(白桔、程虹、張琳,2008;曾亮,2003),可獲得更大的致勝機率。. 第三節 直拍橫打的特色 直拍橫打握拍類似於傳統直板,手腕呈放鬆位置,活動範圍較符合人體解剖學(曹 政玉,2009),能保有直拍原有的快攻打法,在處理台內球時手腕靈活變化,可以讓球 忽長忽短、忽快忽慢,變化性極高;有別於過去直板快攻打法(林魯軍,2002;張博、 詹麗來,2004),反手位技術只侷限於以快為主的推檔或擠壓,無太大的突破能力;隨 著弧圈球技術的進步,快已無法完全克制弧圈球的變化,而直拍橫打技術的創新,彌補 了過去直拍反手位只守不攻,只快不轉的技術。且直拍橫打保留傳統以速度為基礎的快 攻打法外,更讓弧圈技術融合於連續技術當中,速度和旋轉的結合,讓直拍打法的反手 位更具攻擊性及變化性(許翔翔,2002),反手位全面使用橫打技術進行回擊,以攻擊代 替過去的防守,以變化代替過去的撞擊,讓對手回擊更具挑戰性(曲曉霞、崔風海,2003)。 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類似橫拍反手弧圈球技術,反手弧圈球引拍期應用下肢、腰、 髖、上臂、前臂、手腕,在擊球瞬間共同發力(張輝、劉淑芳,1998);正、反手攻擊動 作轉換所需範圍更小,利於前台左推右攻的近台快攻,還原迅速,為下一來球爭取較多 判斷、位移、發力的空間(孟杰,2005;李晨亮,2010),於中台可利用弧圈球的擊球方 式,讓揮拍路徑加長,增加球於空中的飛行路徑,增長落點(黃誠、李強、危小燄,2004), 這些特色皆可將桌球技術推向更高的境界。 直拍橫打打法保留傳統優勢,接長補短、攻守兼備、遠近皆宜,是未來的趨勢;但 我國對於此技術的栽培較少,仍以橫拍打法的訓練位居首位。但直拍橫打技術早已佔有.

(17) 5. 一席之地,如何開創台灣之直拍橫打技術或者瞭解直拍橫打技術,實為我國運動研究首 要目標。. 第四節 研究目的 基於前述,本研究以三維空間攝影、高速攝影機,拍攝我國甲組各六位直拍橫打選 手及橫拍選手進行不同旋轉球的反手位抽球,利用三維空間攝影來判別技術的結構,利 用高速攝影機來捕捉抽球的球速,收集兩種握拍法反手弧圈球的動作數據,所得資料利 用無母數的兩個獨立樣本之 Mann-Whitney 檢定方法進行分析。分析動作範圍由引拍起 點、引拍終點、觸球點、跟隨終點,分成引拍期、揮拍期、跟隨期,比較兩種握拍法所 做的反手位抽球動作。 研究目的為利用運動學的角度分析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拉弧圈球技術的動作差 異。研究參數如下: ㄧ、比較直拍打與橫拍反手抽球動作基本參數 (一). 各分期揮拍距離. (二). 各分期揮拍時間. (三). 各分期揮拍速度. (四). 揮拍各分期百分比. (五). 觸球點瞬間速度. (六). 球速. 二、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抽球動作重心高度百分比 (一). 引拍起點重心高度. (二). 引拍終點重心高度. (三). 觸球點重心高度. (四). 跟隨終點重心高度.

(18) 6. 三、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抽球揮拍路徑 (一). 揮拍期角度. (二). 觸球點拍面角度. 四、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抽球動作髖軸、肩軸軌跡路徑之比較。 (一). 引拍起點髖軸角度. (二). 引拍終點髖軸角度. (三). 觸球點髖軸角度. (四). 跟隨終點髖軸角度. (五). 引拍起點肩軸角度. (六). 引拍終點肩軸角度. (七). 觸球點肩軸角度. (八). 跟隨終點肩軸角度. (九). 揮拍期髖軸轉動角度. (十). 揮拍期肩軸轉動角度. 五、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 (一). 接擊上旋球回擊斜線各分期各關節角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二). 接擊上旋球回擊直線各分期各關節角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三). 接擊下旋球回擊斜線各分期各關節角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四). 接擊下旋球回擊直線各分期各關節角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六、比較持拍橫於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速度。 (一)接擊上旋球回擊斜線各分期各關節角速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二)接擊上旋球回擊直線各分期各關節角速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三)接擊下旋球回擊斜線各分期各關節角速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四)接擊下旋球回擊直線各分期各關節角速度變化(肩、肘、腕、左踝、左肩、左髖).

(19) 7. 第五節 第五節 研究的重要性 本次研究為我國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在運動學分析的首創。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類 似於橫拍反手位技術,但因持拍法的不同,手腕的發力方式不同,揮拍路徑有所不同, 產生的球速也不同。利用運動學的觀點分析兩技術之差異,此實驗除可了解直拍橫打與 橫拍之差異,也可以讓更多的教練及選手瞭解此技術和橫拍相似和相異之處,進而知己 知彼百戰百勝,在桌壇獲得佳績。. 第六節 研究假設 假設六名甲組直拍橫打選手及六名甲組橫拍選手,在進行以反手抽球方式接擊上旋球/ 下旋球,回擊斜線/直線之運動學的差異. 第七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為分析直拍橫打及橫拍,兩握拍方式以反手拍抽球方式模擬接擊上旋球/下 旋球,並回擊直線/斜線,並利用 VICON 擷取運動數據,並加以討論。 一、本研究以整個反手抽球,揮拍過程的引拍起點到跟隨終點為研究範圍。 二、本研究以人工發球的方式,且告知受試者發球的旋轉、落點及回球的方向,進行反 手抽球之生物力學分析。.

(20) 8. 第八節 第八節 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以六名甲組直拍橫打選手及六名甲組橫拍選手為分析對象,結果不可推論至 其他範圍之選手。 二、本研究以模擬比賽方式進行實驗,以接擊主事者發球且受試者以反手抽球方式進行 回擊且在受試者之來球旋轉及所需回擊路徑,因此本實驗不同於真時的比賽情況,且本 次所實驗用球為塗滿反光粉的球,和一般比賽用球在重量上及表面材質有所差異,因此 回球的旋轉及路徑非本次研究之範圍。為減小其他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差異,因此受試者 所使用的球拍雖為不同握拍方式,但同一廠牌、型號、夾層數、膠皮。 三、因國內直拍橫打選手極少,因此受限於選手人數之關係,無法如同橫拍選手選擇性 較大,限制性較大。. 第九節 操作性名詞解釋 一、 反手拍(Backhand):反手拍為利用反面膠皮所用的技術,以右手持拍選手為例, 球落於中線靠左無法使用正手位揮擊球時,以反面膠皮擊球的方式。 二、 抽球(Loop Drive):利用球拍前傾的拍型,以斜上方摩擦的方式擊球體上方,使 球因慣性產生向上旋轉的旋轉球,使球產生弧線並急速下落於桌面,因反作用力 的關係落桌後產生向前衝的路線,為一種旋轉強、穩定高的進攻方式。 三、 桌球反手弧圈球技術週期特性名詞解釋(圖 1-1) (一)揮拍各起始點:參考李弘斌(2010)、賈鵬(2008)及賈小飛(2009)將揮拍動作 的歷程分為四點三期,由最初之引拍起點、引拍終點、觸球點到最後的跟隨終點, 分為引拍期、揮拍期、跟隨期。 (二)引拍起點(start of downswing) :以右手為持拍手,由預備動作轉隨來球將進 行反手拍動作時的第一時間點,此時兩膝微蹲,身體前傾。.

(21) 9. (三)引拍期(downswing phase) :以右手為持拍手於反手揮拍動作時由引拍起點 的位置,向左、後、下方的拍頭最低點的引拍終點,此揮動期為引拍期,此時身 體重心於左腳。 (四)引拍終點(end of downswing) :以右手為持拍手隨來球,將球拍內收至身體 最內側時的為引拍終點。 (五)擊球拍型:反手拍弧圈球技術主要為反拍以前傾角度進行擊球,但隨著落點 及旋轉期拍型的角度有所差異。 (六)揮拍期(upswing phase) :以右手為持拍手,由引拍終點至觸球點。揮拍期 的過程由左向地面發力,帶動下肢,膝、髖向右上迴旋方向,利用髖關節旋轉帶 動上肢的肩、肘、腕,進行右、前上方的揮拍動作。 (七)觸球點(contact point) :桌球運動中,將來球落桌後的彈跳後所擊球的時間 分為,上升前期、上升中期、下降前期,而球拍接觸到來球的一瞬間稱之為觸球 點。 (八)跟隨期(follow through phase) :以右手為持拍手,觸球後隨著動作繼續做延 伸動作,由觸球點向右上揮拍,拍頭的最後右上方的跟隨終點,此時身體重心轉 換。 (九)引拍終點(end of follow through) :以右手為持拍手,球拍觸球後,球拍跟隨 至右額最上方為引拍終點。.

(22) 10. 引拍起點 引拍期. 引拍終點. 觸球點 揮拍期. 跟隨終點 跟隨期. 還原期. 圖 1-1 反手位抽球動作結構 四、肩關節運動:主要繞三軸(X、Y、Z)作運動,X 軸屈曲/伸展運動、Y 軸內收/ 外展運動、Z 軸旋內/旋外運動(簡建華,2009;李弘斌,2010). 圖 1-2 肩關節屈曲/伸展 圖 1-3 肩關節內收/外展. 圖 1-4 肩關節旋內/旋外. (引自 http://ovrt.nist.gov/projects/vrml/h-anim/jointInfo.html) 五、肘關節運動:主要繞兩軸(X、Z)作運動,X 軸屈曲/伸展、Z 軸旋內/旋外,肘關節 旋內/旋外運動將導致前臂運動。(簡建華,2009;李弘斌,2010).

(23) 11. 圖 1-5 肩關節屈曲/伸展. 圖 1-6 肩(前臂)旋內/旋外. (引自 http://ovrt.nist.gov/projects/vrml/h-anim/jointInfo.html) 六、腕關節運動:主要繞三軸(X、Y、Z 作運動),X 軸屈腕/伸腕、Y 軸撓屈/尺屈、Z 軸旋內/旋外,腕關節旋內/旋外將導致前臂運動。. 圖 1-7 腕關節屈曲/伸展. 圖 1-8 腕關節撓屈/尺屈. 圖 1-9 腕關節旋內/旋外. (引自 http://ovrt.nist.gov/projects/vrml/h-anim/jointInfo.html) 七、踝關節運動:主要繞三軸(X、Y、Z),X 軸背屈/蹠屈、Y 軸內翻/外翻、Z 軸旋內 /旋外。(簡建華,2009;李弘斌,2010). 圖 1-10 踝關節背屈/蹠屈. 圖 1-11 踝關節內翻/外翻 圖 1-12 踝關節旋內/旋外. (引自 http://ovrt.nist.gov/projects/vrml/h-anim/jointInfo.html) 八、膝關節運動:主要繞一軸運動,X 軸屈曲/伸展。(簡建華,2009;李弘斌,2010).

(24) 12. 圖 1-13 膝關節屈曲/伸展 (引自 http://ovrt.nist.gov/projects/vrml/h-anim/jointInfo.html) 九、髖關節運動:主要三軸運動,X 軸屈曲/伸展、Y 軸內收/外展、Z 軸旋內/旋外。. 圖 1-14 髖關節屈曲/伸展. 圖 1-15 髖關節內收/外展. 圖 1-16 髖關旋內/旋外. (引自 http://ovrt.nist.gov/projects/vrml/h-anim/jointInfo.html).

(25) 1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直拍橫打的發展 蔣建京(2009)指出,自從大陸選手劉國梁於 2000 年第四十二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使 用直拍橫打技術獲得冠軍之後,起而後之的馬林,使用進台推擋技術結合中遠台的橫打 技術,雙反手位技術的配合,改變比賽的節奏,而近代的王皓完全屏除推擋技術,全以 橫打技術應付反手位的來球,使橫打技術能與歐洲橫拍選手相互抗衡。 由曹政玉(2009)分析馬林及王皓在比賽當中所使用橫打技術及得分率可知,馬林在 第 46 屆世界乒乓賽及 2002 世界明星巡迴賽中使用橫打的機率為 62.95%及 69.15%,成 功率為 47.23%和 48.53%。馬林擁有反手位正、反兩面的基本技術,在機會成熟時使用 橫打技術,不佳時使用較穩健的推擋技術,因此張博及詹麗來(2004)認為馬林〝進可橫 打攻,退可推檔守〞 ;王皓全使用橫打技術,在三次公開賽中,得分率達 57.75%、64.25%、 61.5%,因此張博及詹麗來(2004)認為王皓橫打技術的攻擊能力很強,能與正手弧圈球 抗衡。 因此張博及詹麗來(2004)認為,直拍橫打的使用及得分率足以證明橫打的模式能有 效得分,是直板技術未來的趨勢。. 第二節 直拍橫打的優點 直拍橫打為傳統直板的改良技術,保留直板技術之優點,將國外弧圈球技術與直板 快攻結合發展,讓球更具速度與旋轉的變化,其最大的差異在於彌補了傳統直板反手位 技術的變化性及攻擊性(曾雪妮,1992;白诘、程虹、張琳,2008;李肇民,2008)。 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主要是利用握拍手的拇指與中指的協調用力,改變拍面傾度, 配合手腕的靈活度(劉軍,2009;李昶宏、苗培榮,2006),讓球產生摩擦與撞擊。其技.

(26) 14. 術的特點如下: 一、回擊球多變化: 孟杰(2005)指出,直拍橫打球拍握拍法屬於自然握拍法,可增加手腕的自由度,隨 著前傾的角度不同,容易前傾 50 度,可以產生不同質量的摩擦,且輕易地讓反手或正 手位動作產生鞭打的動作。除此之外,回擊球的方式有:拉、擋、彈、扣、反拉、反帶、 扣、切、撇、挑等多變化技術 (林魯軍,2002;宋學光、李允明,2001)。 二、動作符合人體: 由生物力學的角度指出直板的握拍法符合人體發力的動作(李肇民,2008),這對於 需要瞬間發力使球過網的桌球運動來說相當重要;過去傳統式直板反手位技術因球板前 傾,前臂需作較多的前旋,使得肌肉過度拉長,無法發力;而直拍橫打的反手位技術其 前臂無須外旋過多,前臂幾乎在正常的解剖位置動作,使球拍前傾時可以避免肌肉拉 長,前臂肌肉較放鬆,更利於瞬間發力,讓球板產生更大的爆發力(林魯軍,2002;李 晨亮,2010)。 三、提高球的質量: 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的引拍期下肢先屈以儲備向上的作用力,擊球期時,下肢利用 左腳蹬伸之力產生反作用力,讓身體有向上、右、前旋轉力量(李昶宏、苗培榮,2006); 上肢以肘為軸,前臂及手腕做鞭甩動作,增加其角速度,此時多關節配合發力(張輝、 劉淑芳,1998),讓直拍橫打技術反手技術增加擊球之速度及力量。 四、提高近台進攻能力: 張博(2003)認為直板快攻打法主要以站位較近、移動範圍小、出手速度快,主要為 近台以快制慢、以快制轉,以快速的節奏獲取勝利。過去直板主要以近台左推右攻打法, 利用食指施力、手腕及前臂外旋的動作進行反手位的推擋或彈推,相較於直拍橫打技 術,傳統直版轉換的弧度相對較大。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只需要些微的前臂外旋即可調 整球拍面的傾度 (孟杰,2005;李晨亮 2010),更利於直板選手在近台快攻時的左右擺 速,讓快攻的效果更加的提升 (林魯軍,2002)。 五、增強中台技術:.

(27) 15. 過去直板反手位技術在處於中台時,完全屬於弱勢。因傳統直板以撞擊為主,且 使用的關節較少,無法有效做鞭打動作或順暢的發力(李浩,2009);直板選手於中遠台 時只能防守而不能進攻,錯失得分的機會(曾亮,2009)。現今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增大 引拍的距離,亦增加揮拍的路徑,讓球拍產生更好的動能,球飛行的更遠(黃誠,李強 及危小燄,2004);擊球瞬間球拍面可以輕易的前傾,且手腕可以輕易內旋、外旋讓球 產生摩擦,增加球的上旋能力(李肇民,2008),藉由摩擦空氣而增加球飛行的弧線,球 落桌時產生上旋,使得反手位技術不只是防守,而增加了進攻的能力(穆志勇,2003), 讓直拍選手除傳統快攻打法外,具有兩面弧圈打法,在中遠台也有能力進行反擊(朱富 明,2000)。. 第三節 第三節 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的動作 直板反手位技術最重要是如何讓拍面改變造成球的旋轉,進行拍面的前傾及控制拍 面的角度。 經吳敬平(2001)、李惠芬(2003)得知桌球直拍橫打反手拍技術包含以下三要點: 一、拇指壓拍:控制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拍型,讓拍面能夠和桌面夾角縮小,利於摩擦, 故須將拇指下壓,食指放鬆,中指頂住拍面,讓拍面可隨來球輕易改變傾角之外,更能 以中指為支點,利於手腕之發力。 二、屈腕支肘:引拍時屈肘是為了調整拍面,並於擊球瞬間輕易的產生爆發力,增加引 拍的揮拍路徑;以肘為支點進行引拍,揮拍瞬間伸肘,藉此增加揮拍的力量,提高反手 攻擊的揮拍質量。 三、重心轉換:配合下肢重心的轉換,更能將揮拍路徑向右向前,並增加髖關節角速度.

(28) 16. 及下肢的力量,利於反手位技術的發力。 直拍橫打反手技術除了基本的拇指壓拍、屈腕支肘、重心轉換之外,其技術特色是 反手位技術多樣化,技術隨應用的時間點的不同、發力的不同,讓球產生不同變化,其 直拍橫打反手位主要攻擊技術的種類如下(宋學光、李允明,2001;李惠芬,2003;李 昶弘、苗培榮,2006): 一、反手反帶技術 反手快帶技術主要對付較強的弧圈球,為由守轉攻的主要技術。引拍期重心朝前, 拍面內旋前傾,肘內收近身體,球拍內收於左前,球拍與肘平行,擊球期及擊球上升中 期以肘為支點,前臂向右前回擊,擊球瞬間手腕摩擦,擊球中上部;反帶技術同反手擋 球技術,主要藉對手來球的力量進行回擊,兩技術的最大差異在於手腕對球產生的摩 擦,使球產生上旋,增加對手回擊難度。(吳敬平,2001;宋學光、李允明,2001;李 惠芬 2003) 二、反手撥球技術 反手撥球技術為主要回擊台內短球之技術,引拍期球拍高於桌面,身體跟進,重心 降低,球拍和身體需要進入台內,身體和球拍的距離縮短,短球拍內旋,拍頭朝下呈豎, 擊球的最高點,揮拍期以肘為支點,以前臂和腕發力為主,擊球瞬間球拍頭由內旋向外 旋,向右上前方,增加其旋轉,技術要求動作小,速度快,讓對手措手不及。 三、反手拉下旋球技術: 反手拉下旋球主要回擊反手位下旋出台長球,李惠芬認為引拍時前臂置身體中軸.

(29) 17. 線,身體下降,右腳於前,重心置左腳,球拍為增加摩擦力成豎,揮拍期拍面下壓,擊 球中上部,揮拍由左向右斜前揮擊,擊球瞬間中指發力,拍面及揮拍路徑隨來球的旋轉 有所改變。 四、反手彈推技術: 反手彈推技術主要回擊高於網或相持技術中的機會球,宋學光及李允明(2001)指出 引拍時右腳稍微於前,身體重心往前,球拍拉至胸前,高過於來球高度,腕關節做彎曲 內收,揮拍時擊球中上部,利用前臂加速向右前揮拍,肘和腕關節瞬間向外旋,呈鞭打 動作,手腕接觸球時以撞擊方式擊球。. 第四節 第四節 直拍橫打的力學文獻 張輝及劉淑芳(1998)利用桌球技術的四特性,將反拍的動作分為引拍、揮拍擊球、 隨勢揮拍、還原;藉由各段的揮拍速度和路徑進行分析;引拍距離的長短對於擊球瞬間 所產生的加速度成正比,所以能在適當的時機增加引拍路徑,可增加發力的距離;揮拍 擊球主要為產生球的質量,當揮拍速度相同時,揮拍路徑越長,觸球瞬間速度越高,故 張輝及劉淑芳(1998)認為揮拍擊球的路徑、速度和球的質量呈正相關。. 表 2-1‧反手拉球各段揮拍路徑及時間百分比(張輝及劉淑芳,1998) 引拍. 揮拍觸球. 路徑 m. 0.771. 27.5%. 0.776. 27.9%. 時間 s. 0.593. 51.1%. 0.210. 18.9%.

(30) 18. 表 2-1 為過去大陸研究者張輝及劉淑芳(1998)分析直拍橫打反手位技術的各階段揮 拍時間、揮拍路徑、揮拍速度,結果得知引拍期為 0.771m,揮拍觸球為 0.776m,可見 引拍期和揮拍觸球占了整個動作的 55.4%且引拍期和揮拍期的揮拍距離相近,但揮拍時 間卻為揮拍期較快,因此可知揮拍期的速度較高,其目的為期望觸球瞬間揮拍速度達最 高速,由此可知,直拍橫打反手為技術也為引拍期、揮拍期距離較長,且在揮拍期的速 度最快。. 第五節 第五節 直拍橫打與傳統直拍反拍之比較 林魯軍(2002)指出,過去直板接球搓多攻少、對付弧圈球多推擋、少進攻、多減力、 少加力、面對反手位大角度無法發力,使傳統直板不利於現今桌壇,而創新的直拍橫打 技術則彌補了傳統直板的缺失。 直板屬於自然握拍法,手腕能有較大的活動範圍,但反手技術需要配合前臂的外旋 使拍面前傾;李浩(2009)指出當傳統直板進行反手技術時,引拍期前臂已處外旋狀態, 使得肱橈肌、肱三頭肌不能充分發力,再加上肘關節鷹嘴突的限制,當揮拍擊球時前臂 已無法有效的外旋發力,而直拍橫打技術引拍期時前臂處於旋內動作,在揮拍擊球時仍 然有旋外發力的空間,利於增加球的質量;拍面前傾的角度,傳統直板和直拍橫打在進 行反手拍技術時,因使用的拍面不同,相較之下,直拍橫打反面擊球拍面之傾角較大於 正面。穆志勇(2003)的力學分析指出,當擊球時球拍向斜前傾進行回擊,使球除了受到 球拍正面直撞擊力之外,還受球拍表面擦力,接觸球後使球體進行向上旋轉,且在接擊 弧圈球時,拍面壓低,造成低摩擦力而降低合力角度,由此得知利用反面擊球能輕易進 行弧圈球回擊和防守弧圈球。因此,橫打技術除了傳統撞擊之外還增加了摩擦的變化 性,不僅增加了近攻的方式也提高防守的準確性,提高對手反擊的難度;在觸球瞬間增 加球摩擦力,使得球產生了上旋,上旋球因空氣阻力落點較長,因此橫打使球的弧線增 加(白努力定律),利於中遠台的回擊;直拍橫打橫打動作如同橫板且手腕在引拍期保持.

(31) 19. 放鬆狀態,故在揮拍時可以結合上臂、肘、前臂、手腕四個關節的共同發力,且動作可 成鞭打狀,能產生較好的速度及質量。在李浩(2009)的分析中,近台推檔時正面推擋的 最大球速達 12.99m/s,橫打最大速度為 10.25m/s,在弧圈球方面,正面弧圈球為 15.71m/s,橫打弧圈為 16.70m/s。由數據可知,雖正面推擋球速優於橫打,但其他技術 的質量、速度、變化都低於橫打。 由相持技術來看,橫打技術優於傳統直板,但如何應用自如,而又不放棄側身正手 攻擊威力和提高橫打的威力,不再只是藉力用力,讓直板技術能和雙面弧圈相互抗衡, 是首當其充的問題。. 第六節 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拍之比較 表 2-2‧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拉弧圈運動學分析(黃丹,2005) 項目. 直拍橫打. 橫拍. 揮拍動作. 引拍:後、下. 引拍:後、上. 揮拍:右、上. 揮拍:前. 手腕擊球時內旋角度. 大. 小. 揮拍各段平均速度. 慢. 快. 揮拍擊球期最大速度. 大. 小. 技術變化. 變化多. 變化較少. 由表 2-2 黃丹(2008)指出兩種握拍法在引拍的運動方向不同:直板引拍時向後、下, 橫拍引拍時向後、上;揮拍時,直拍向右、上,橫拍向前;直拍屬於自然握拍法,在手 腕的部分能有較大的活動空間,故在進行弧圈球時,手腕的內收程度較大,能有較好的 加速度;在各段的揮拍速度當中,直板引拍期為 2.289m/s,揮拍擊球 5.900m/s,而橫板 的引拍期為 2.676m/s,揮拍擊球為 5.900m/s,由數據可知揮拍發力橫板較為順暢;揮拍.

(32) 20. 擊球期的最高速度,直板近台為 11.317m/s,中遠台為 12.925m/s,橫板近台為 10.736m/s, 中遠台為 12.487m/s,可知在適當的擊球時間下,直板能產生更好的速度;反手弧圈球 技術兩握拍同為肩、肘、腕、手等多關節共同揮動所產生的動作,直板進行反手弧圈時 的最大速度為,肩 1.557m/s、肘 2.401m/s、腕 6.747m/s、手 8.112m/s,橫板進行反手弧 圈時的最大速度為,肩 1.297m/s、肘 2.336m/s、腕 5.444m/s、手 6.565m/s,由數據中得 知直板揮拍過程中手臂的任一肢段最高速度都高於橫板,且兩者的手的速度為最快;由 王鵬及楊先軍(2007)指出直拍橫打技術中除了橫打的摩擦技術之外還包含了傳統撞擊 的推擋回擊球,直板反手拉技術引拍期手腕活動度大,除了讓球可以製造出上旋之外, 還能摩擦球的側面使球產生左旋,故在旋轉強度與性質、攻守的節奏變化均占優勢。.

(33) 21. 第参章 方法與步驟 本章共分為三節,第一節為研究方法,第二節為實驗步驟與流程,第三節為統計方 法,茲分別敘述如下:. 第一節 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六名直拍橫打及六名橫拍以右手持拍的男子甲組桌球選手為實驗對象,受試者基本 資料如表3-1所示。 表 3-1‧實驗參與者基本資料 受試者 編號. 球齡 身高 體重 年齡 (歲) (年) (cm) (kg). 打法 類型 直拍 橫打 直拍 橫打 直拍 橫打 直拍 橫打 直拍 橫打 直拍 橫打. 最佳 成績. N1. 26. 13. 176. 77. 97年中華桌球國手. N2. 19. 11. 183. 71. N3. 22. 11. 171. 84. N4. 30. 18. 170. 70. N5. 30. 18. 174. 70. N6. 27. 17. 179. 65. N7. 22. 12. 165. 60. 橫拍. N8. 18. 7. 177. 67. 橫拍. 全國自由杯團體第二名. N9. 31. 20. 177. 73. 橫拍. 中華民國青少年國手. N10. 18. 11. 176. 60. 橫拍. 全國自由杯單打第三名. N11. 18. 10. 172. 72. 橫拍. 全國自由杯團體第三名. N12. 20. 10. 174. 70. 橫拍. 全中運團體第四名. 98年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 銀牌 97年大專盃甲組團體第四 名 89全國大專杯甲組第二名 89年全國大專杯甲組第二 名 90年全國大專杯甲組第二 名 93-95全中運高中男子團 體第一名.

(34) 22. 平均數. 23.42. 13.17. 174.50. 69.92. 標準差. 5.11. 4.06. 4.66. 6.69. 二、實驗日期與地點 實驗日期為:中華民國 100年 3 月 14~17日。 實驗地點: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館校區的運動生物力學實驗室。 三、主襄試人員 主試人員一人,襄試人員電腦操作二人,協助貼反光球及基本資料填寫二人,發球 員一人。 四、 實驗器材 (一)VICON Motion Capture System 高速數位影像擷取攝影機十部(如 圖3-1). 圖 3-1Vicom MX13+. (二)電腦主機及同步設備(如圖3-2). 圖 3-2 電腦及同步設備 (三)VICON NEXUS1.4 動作分析軟體及VISUAL 3D動作分析軟體各一套 (四)靜態L-frame參考架(如圖3-3)和動態T-wand校正棒(如圖3-4).

(35) 23. 圖 3-3 L-frame. 圖 3-4 T-wand. (五)桌球拍兩支( AVALOX P777 Blue Thunder 直板、橫板) (六) 反光桌球三顆 (七)膠皮(DONIC COPPA X-1 Turbo 紅、黑) (八)桌球桌一檯 、桌球網一面和比賽級桌球二打 (九)延長線與高功率電源供應器一組 (十)30公尺皮尺兩捲、普通膠帶二捲 (十一)反光球53顆(含球拍4顆及頭套4顆反光球) (十二)雙面膠、剪刀、空白光碟片. bat2. bat1. bat4. bat3. 圖 3-5 球拍與光點. 圖 3-6 反光粉球.

(36) 24. 五、研究架構. ㄧ、比較動作基本參數. 二、比較重心高度 直 拍. 上 旋. 直 線. 三、比較揮拍路徑. 橫 打 四、比較髖軸、肩軸分期角度. 橫. 下 旋. 拍. 斜 線. 五、比較反手抽球,上肢及下肢. 無母數統計的 兩個獨立樣本 之 Mann-Whitney 檢定方法. 關節角度. 六、比較反手抽球,上肢及下肢 關節角速度. 第二節 實驗步驟與流程 一、實驗設計 在實驗中,模擬接發球段技術,發球者以右手持拍於左手邊以正手發球速、落點、 旋轉一致的上旋球和下旋球,至受試者的反手位,讓每一位右手持拍的受試者,面對左 側上旋或下旋的長球,以反手位拉直線與斜線弧圈揮拍動作,讓實驗結果更符合實際比.

(37) 25. 賽狀態。 二、 實驗場地佈置圖 vicon. 受試者. 發球者. 圖 3-7 實驗場地布置圖 三、實驗儀器放置位置 實驗儀器依實驗場地佈置放置,實驗時使用 Vicon Motion System 十部高速攝影機 (300HZ),擺放於選手四周進行拍攝。 四、反光球標記位置 本實驗反光球(Marker)黏貼位置係參考 Plug-in-Gait Marker 之貼法,並增加左 肱骨上髁內側、右肱骨上髁內側、左大轉子、右大轉子、左膝內側、右膝內側、左踝內 側、右踝內側、左第五蹠骨前端外側、右第五蹠骨前端外側、桌球拍 4 個反光球及桌 球反光貼紙。反光點黏貼位置如表 3-2、圖 3-8。.

(38) 26. 表 3-2‧反光球標記位置表 編號. 代號. 1 2. LFHD RFHD LBHD RBHD.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7 T10 CLAV STRN RBAK LSHO LUPA LELB LFRA LWRA LWRB LFIN RSHO RUPA. 21. RELB RFRA RWRA. 22. RWRB. 23 24. 編號. 代號. 位置. 額頭左前 額頭右前. 28 29. 左大腿外側下部1/3處 左膝外側. 頭後左側 頭後右側 第七頸椎棘突 第十胸椎棘突. 30 31 32 33. LTHI LKNE LTIB LANK. 胸鎖關節 胸骨 右肩胛骨中段 左肩索關節. 34 35 36 37. 左肱骨外側上部1/3處 左肱骨上髁外側. 38 39 40 41 42. 位置. 左前臂下部1/3處 左手腕饒骨莖狀突外側 左手腕尺骨莖狀突外側 左第二掌骨末端 右肩鎖關節 右肱骨外側下部1/3處 右肱骨上髁外側 右前臂上部1/3處 右手腕饒骨莖狀突外側. 43 44 45 46 47 48. LHEE LTOE RTHI RKNE RTIB RANK RHEE RTOE LELB2 RELB2 LTRO RTRO LMKNE RMKNE. 左小腿外側下部1/3處 左踝外側 左後側跟骨 左第二蹠骨前端 右大腿外側上部1/3處 右膝外側 右小腿外側上部1/3處 右踝外側 右後側跟骨 右第二蹠骨前端 左肱骨上髁內側 右肱骨上髁內側 左大轉子 右大轉子 左膝內側. 右膝內側 LMANK 左踝內側 RMANK 右踝外側 LTOEL 左第五蹠骨前端外側 RTOER 右第五蹠骨前端外側. RFIN LAS I. 右手腕尺骨莖狀突外側 右第二掌骨末端 左腸骨前上棘. 50 51. BAT1 BAT2. 拍子右上側 拍子左上側. 25 26. RASI LPS I. 右腸骨前上棘 左腸骨後上棘. 52 53. 拍子右下側 拍子左下側. 27. RPSI. 右腸骨後上棘. 54. BAT3 BAT4 Table Tennis. 49. 桌球.

(39) 27. LTRO. LMANE. LELB2. RELB2 RELB2 RTRO. RTRO. RMKNE. RMKNE LMKNE. RMANE. RMANE. RTOER RTOER LTOEL. 圖 3-8 Plug-in-Gait Marker 反光球標記位置 五、儀器之同步 本實驗使用十台高速攝影機進行拍攝,由主試者發令,並按下同步器按鈕,當閃爍 燈亮起,發球者才將桌球發出,受試者用最大速度及力量進行上旋球、下旋球的反手位 直線、斜線的反手弧圈球動作,十部攝影機同時拍攝受試者反手拉弧圈球動作,進入有 效區之回球進行記錄並存檔。 六、施測與流程 (一)將整個實驗的目的與流程、實驗結果的重要性及儀器的功能與作用告知參與者, 使得受試者更加瞭解本研究,有助於實驗的進行。 (二)填寫實驗同意書【附錄一】。.

(40) 28. (三)填寫受試者基本資料。 (四)換穿束褲,脫上衣。 (五) 測量肢段參數,並黏貼光球於標記位置(Plug-in-Gait Marke) (六) 校正VICON儀器(靜態校正+動態校正) (七) 拍攝比例尺。 (八) 受試者以反手弧圈球進行熱身。 (九) 受試者進行 auto label。 (十) 受試者進入球場練習並準備進行測試。 (十一) 一切準備就緒後,即可進行測試。發球者於左側進行發球,受試者於隔桌左側 採取比賽準備姿勢;發球者發出上、下旋不超過網高 15 公分並到達受試者左側有效區 域為有效之發球,有效區範圍為半徑 25cm(圖 3-5 的藍色框內為發球有效區),受試者 做 3 次以最大速度及力量,進行反手弧圈球回擊,回球落點為直線與斜線,並進入有效 區域,期有效區範圍為長寬各 25cm。(圖 3-5 紅色框內為回擊有效區),為有效實驗數 據。. 圖 3-9 發球有效區域 (十二) 檢視實驗數據。 (十三) 數據無誤後,拆除身上光球。.

(41) 29. (十四) 流程圖. 實驗設計. 討論. 前測. 正式實驗. 場地佈置、儀器校正、比例尺拍攝. 受試者測量肢段參數、黏貼光球位置. 受試者進行施測. 擷取運動學參數. 檢視數據、拆除儀器. 實驗結束.

(42) 30. 第三節 資料收集 一、運動學參數的收集 本研究是使用十架 Vicon MX13+紅外線攝影機(300Hz),受試者進行接上旋及下 旋發球,以最大發力的反拍抽球揮回擊斜線和直線,擷取受試者身上及球拍和球之光 點,利用 VICON NEXUS1.4 動作分析軟體及測量之肢段參數,建立模組,進行運動學 分析,並將模組套入 VISUAL 3D 動作分析軟體,進行重心高度、關節角度及角速度之 驗算。 二、運動學資料的處理 運動學參數,利用 NEXUS1.4 所擷取球拍、球、各肢段關節上的 53 個光點,計算 出各光點之 X、Y、Z 軸的位移及速度,再經由 excel 計算出以下數據: 1、揮拍時間:張數範圍. 。(300HZ). 2、揮拍距離:. ,以球拍上光點(bat1). 在所在時間之 X、Y、Z 軸,進行計算,球拍位移的距離。 3、揮拍速度:. ,球拍上光點(bat1)在所在時間之 X、Y、Z 軸,進行計算,球. 拍的速度。 4、揮拍瞬間速度:以球拍上(bat1)的光點之 X、Y、Z 軸,計算所需時間的前後各一張. 位置,並以. /1000x150,所得為. 揮拍瞬間速度。 5、擊球路徑角度:以拍頭(bat1)之 X 軸及 Z 軸的位移進行演算,以(觸球點 Z-引拍終點 Z)/(觸球點 X-引拍終點 X)所得數值,再以 Excel 軟體的三角函數 ATAN 計算出弧度, 再利用 DEGREES,將弧度轉換為角度。(李弘斌,2010).

(43) 31. 6、觸球點拍面角度:以所得觸球得張數之球拍(bat1 及 bat2)兩點所形成之拍面,以(球 拍垂直方向之向量)/水平方向之向量,再利用 Excel 軟體的三角函數 ATAN 計算出弧 度,再利用 DEGREES 將弧度轉換為角度。(李弘斌,2010) 7、髖軸揮拍動作過程轉動角度:取得 LASI 左髖關節及 RASI 右髖關節在各揮拍起始點 之 X 軸及 Y 軸,再利用公式( -. )/SQRT. +. ),所得之值再利用. Excel 軟體的三角函數 ACOS 演算弧度,再利用 DEGREES 將弧度轉為角度。 8、肩軸揮拍動作過程轉動角度:取得 LSHO 左肩索關節及 RSHO 右肩索關節在各揮拍 起始點之 X 軸及 Y 軸,再利用公式(. -. )/SQRT. +. ),所得之值再. 利用 Excel 軟體的三角函數 ACOS 演算弧度,再利用 DEGREES 將弧度轉為角度。. 第四節 資料分析 本研究將所得之運動學參數,透過SPSS 19.0套裝統計軟體,進行各參數之統計分 析,進行各參數之統計,其統計方法以利用無母數統計的兩個獨立樣本之Mann-Whitney 檢定方法,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回擊上旋及下旋發球,擊出直線與斜線之反手拍拉球揮 拍動作在各項參數的差異檢定,其顯著水準定為α=.05。.

(44) 32. 第肆章 結果 本章針對六名直拍橫打選手及六名橫拍選手,以反手位弧圈球方式接擊上旋及下旋 球,回擊斜線及直線;本研究將桌球揮拍特性反手位技術分為三期—引拍期、揮拍期、 跟隨期;分期各點—引拍起點、引拍終點、觸球點、跟隨終點;依此比較兩種持拍法的 反手位弧圈球,各動作分期的時間、速度、身體重心百分比,揮拍動作的角度、擊球時 的拍面角度、揮拍過程的肩關節及髖關節軌跡角度及揮拍動作,和各分期的關節角度及 角速度相關議題。 本次研究技術分期定義如下:引拍起點以握拍左下側點(bat4)向上進行拍動作為引 拍起點,引拍終點以球拍左上側點(bat2)內收至身體最內側時的為引拍終點,由引拍起 點至引拍終點,此段揮拍動作的歷程為引拍期;當拍面觸擊球,擊球瞬間為觸球點,由 引拍終點至觸球點,此段揮拍動作歷程為揮拍期,跟隨終點為拍子左上點(bat2),揮至 右前額最上方,此段揮拍動作歷程為跟隨期。 實驗受試者皆為右手持拍,因此實驗主要分析持拍手(右手)揮拍動作各階段的速度差 異,揮拍角度;下肢部份因反手揮拍動作主要以左腳為發力重心,故以左側為主要分析。 實驗結束後,利用統計軟體 SPSS19.0 進行分析,其結果分為六節,茲分別敘述如後。 第一節、 反手抽球各基本參數之比較。 第二節、 反手抽球各分期重心高度及速度之比較。 第三節、 反手抽球揮拍路徑之比較。 第四節、 反手抽球肩軸、髖軸軌跡角度之比較。 第五節、 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 第六節、 比較直拍橫打與橫拍反手拍抽球上肢及下肢關節角度速度。.

(45) 33. 第一節 反手抽球各基本參數 反手抽球各基本參數 第一部分討論兩握拍法在進行反手抽球時,引拍期距離、揮拍期距離及總揮拍距離。. 表 4-1-1‧引拍期距離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標準差. z. 引拍期距離(m).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64 0.61. 0.13 0.09. -.641.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67 0.63. 0.14 0.07. -.160.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78 0.76. 0.23 0.13. -.160.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76 0.71. 0.19 0.15. -.160. 表 4-1-1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引拍期的揮拍距離。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表 4-1-2‧揮拍期距離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標準差. z. 揮拍期距離(m).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60 0.64. 0.11 0.06. -.320.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58 0.61. 0.14 0.08. -.801.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72 0.66. 0.11 0.11. -.641.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68 0.59. 0.16 0.10. -.961. 表 4-1-2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46) 34. 線/直線時,揮拍期的揮拍距離。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表 4-1-3‧反手總揮拍距離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標準差. z. 反手揮拍距離(m).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2.15 2.18. 0.21 0.23. -.160.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2.10 2.12. 0.24 0.25. .000.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2.51 2.49. 0.37 0.31. .000.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2.40 2.30. 0.40 2.32. -.480. 表 4-1-3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反手總揮拍距離。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第二部分討論兩握拍法在進行反手抽球時、各分期的揮拍時間及總揮拍時間。 表 4-1-4‧引拍期時間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標準差. z. 引拍期時間(s).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43 0.51. 0.07 0.12. -.964.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45 0.53. 0.09 0.18. -.642.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49 0.61. 0.06 0.20. -1.203.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49 0.59. 0.12 0.13. -1.121. 表 4-1-4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線/ 直線時,引拍期的揮拍時間。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47) 35. 表 4-1-5‧揮拍期時間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標準差. z. 揮拍期時間(s).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11 0.10. 0.01 0.01. -1.861.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12 0.11. 0.03 0.01. -.889.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12 0.10. 0.02 0.01. -2.089*.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13 0.10. 0.02 0.01. -2.173*. *p <.05 表 4-1-5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揮拍期的揮拍時間。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兩握拍法揮拍期的揮 拍時間在接擊下旋回斜線和接擊下旋回擊直線達到顯著差異 (p <.05)。直拍橫打接擊下 旋球回擊斜線,揮拍期平均揮拍時間 0.12s、回擊直線,揮拍期平均揮拍時間 0.13s;橫 拍接擊下旋球回擊斜線,揮拍期平均揮拍時間 0.10s、回擊直線,揮拍期平均揮拍時間 0.10s。橫拍平均揮拍期之揮拍時間顯著較直拍橫打快。. 表 4-1-6‧總揮拍時間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標準差. z. 揮拍時間(s).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71 0.75. 0.09 0.17. -.562.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72 0.78. 0.10 0.22. .000.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0.74 0.84. 0.10 0.25. -.962.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0.75 0.83. 0.18 0.11. -.961.

(48) 36. 表 4-1-6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總揮拍時間。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第三部分為各分期的平均揮拍速度。 表 4-1-7‧引拍期平均揮拍速度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標準差. z. 引拍期速度(m/s).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1.50 -1.25. 0.29 0.45. -1.281.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1.51 -1.32. 0.43 0.49. -.961.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1.57 -1.34. 0.34 0.45. -.961.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1.56 -1.27. 0.31 0.46. -1.281. 表 4-1-7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引拍期的平均揮拍速度。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表 4-1-8‧揮拍期平均揮拍速度變數比較分析 揮拍期速度(m/s). 動作. 平均數. 標準差.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5.38 6.55. 0.99 0.53. -1.922.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4.84 5.50. 1.20 0.44. -.641.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5.84 6.48. 0.73 0.59. -1.121.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5.31 5,94. 5.94 0.95. -.320. z.

(49) 37. 表 4-1-8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揮拍期的平均揮拍速度。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第四部份討論引拍期、揮拍觸球期、跟隨期各分期佔總揮拍時間的百分比。. 表 4-1-9‧引拍時間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z. 引拍時間百分比(%). 動作. 標準差.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61.64 68.57. 10 9. -1.121.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62.57 67.16. 9 8. -.641.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66.30 71.42. 5 7. -1.601.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65.93 71.35. 4 9. -.801. 表 4-1-9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引拍期佔揮拍時間百分比。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表 4-1-10‧揮拍時間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動作.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15.99 13.36. 2 2. -1.845.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17.12 15.12. 3 5. -.641.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16.69 12.63. 1 3. -2.722*.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18.02 12.50. 3 3. -2.402*. *p <.05. 平均數. z. 揮拍時間百分比(%). 標準差.

(50) 38. 表 4-1-10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揮拍期佔揮拍時間百分比。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直拍橫打與橫 拍在接擊下旋球回擊斜線及直線之揮拍期佔揮拍時間百分比達顯著差異 (p <.05)。直拍 橫打接擊下旋球回斜線,揮拍期平均時間佔總揮拍時間 16.69%、回擊直線,揮拍期平 均時間佔總揮拍時間 18.02%;橫拍接擊下旋球回斜線,揮拍期平均時間佔總揮拍時間 12.63%、回擊直線,揮拍期平均時間佔總揮拍時間 12.50%,直拍橫打揮拍期佔總揮拍 時間百分比顯著高於橫拍。. 表 4-1-11 ‧跟隨期時間百分比變數比較分析 平均數. z. 跟隨時間百分比(%). 動作. 標準差. 上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22.38 18.07. 11 8. -.641. 上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20.31 17.72. 10 7. -.480. 下旋回斜線. 直拍 橫拍. 17.02 15.95. 6 6. -.160. 下旋回直線. 直拍 橫拍. 16.06 16.16. 4 8. -.160. *p <.05. 表 4-1-11 比較直拍橫打和橫拍在接擊上旋球時回擊斜線/直線及接擊下旋球回擊斜 線/直線時,跟隨期佔揮拍時間百分比。以 Mann-Whitney Test 檢定結果:未達顯著差異。. 第五部份討論觸球點瞬間的揮拍速度。.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 helps teachers collect learning evidence to provide timely feedback &amp; refine teaching strategies.. AaL • engages students in reflecting on &amp; monitoring their progress

Robinson Crusoe is an Englishman from the 1) t_______ of York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 youngest son of a merchant of German origin. This trip is financially successful,

fostering independent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Strategy 7: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rack, reflect on, and share their learning progress (destination). •

Strategy 3: Offer descriptive feedback during the learning process (enabling strategy). Where the

How does drama help to develop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Forms 2-6, students develop their self-expression by participating in a wide range of activities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