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語被字句的形式句法分析---由近代漢語到現代漢語(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語被字句的形式句法分析---由近代漢語到現代漢語(II)"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漢語被字句的形式句法分析:由近代漢語到現代漢語 (II)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9-2410-H-003-096- 執 行 期 間 : 99 年 08 月 01 日至 101 年 01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所) 計 畫 主 持 人 : 丁仁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鄭偉成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謝承諭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李俊宏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陳照宜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邱美菱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詹珮欣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林仲茂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王悅慈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公 開 資 訊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1 年 06 月 14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本計畫探討現代漢語被字句的句法結構,特別是針對 Her (2009)與 Lin (2009)所提出之無空缺被字句的新語料,作深 入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Her (2009)與 Lin (2009)的分析皆不 可靠:無定而弱性的名詞不論是作為無空缺被字句之時間持 續短語與頻率短語或是作為賓語,都不會對句子合法度造成 顯著差異,而邏輯主語的存在的確會對長短被字句的合法度 造成顯著差異。因此 Ting (1995, 1998) 與 Huang (1999)等 學者提出的不統合分析仍有其合理性。 中文關鍵詞: 現代漢語、被字句、無空缺被字句、不統合分析 英 文 摘 要 : This projec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bei construction in modern Mandarin. Inspecting the new data of gapless bei sentences put forth by Her (2009) and Lin (2009) under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his project finds that both Her‘s and Lin‘s analysis are untenable. The feasibility of a non-uniform analysis of the bei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is thus reconfirmed. 英文關鍵詞: modern Mandarin, bei sentence, gapless bei sentence,

(3)

中文摘要 本計畫探討現代漢語被字句的句法結構,特別是針對 Her (2009)與 Lin (2009)所提出 之無空缺被字句的新語料,作深入分析。研究結果顯示 Her (2009)與 Lin (2009)的分析皆 不可靠:無定而弱性的名詞不論是作為無空缺被字句之時間持續短語與頻率短語或是作為 賓語,都不會對句子合法度造成顯著差異,而邏輯主語的存在的確會對長短被字句的合法 度造成顯著差異。因此 Ting (1995, 1998) 與 Huang (1999)等學者提出的不統合分析仍有其 合理性。 關鍵字:現代漢語、被字句、無空缺被字句、不統合分析 English abstract

This projec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syntactic structures of the bei construction in modern Mandarin. Inspecting the new data of gapless bei sentences put forth by Her (2009) and Lin (2009) under an experimental approach, this project finds that both Her’s and Lin’s analysis are untenable. The feasibility of a non-uniform analysis of the bei construction in Modern Chinese is thus reconfirmed.

(4)

前言

自然語言中被動句式的句法表現,一向是生成語法的研究焦點之一,在生成語法的發 展上,占有極顯著的地位。自 Chomsky (1957)以來,已有許多學者,提出各種句法分析 (參 Marantz 1984、Baker, Johnson and Roberts 1989、Chomsky 1981、Jaeggli 1986、 Goodall 1993、Collins 2005)。顯而易見,這是由於被動式與主動式間存在著許多重要差 異。以英語為例,被動動詞與主動動詞有一個構詞上的差異,就是被動動詞帶有被動詞 素。如在例(1)中,

(1) a. John criticized Bill.

b. Bill was criticized (by John).

被動動詞 criticized 失去了指派格位的能力,原本的邏輯賓語(即受事名詞)因此提 升至語法主語位置,而被動動詞也失去了指派域外論元的能力,原本的邏輯主語(即主事 名詞)受到壓制,以介詞 by 來引導。如何系統性地解釋被動式與主動式間的差異,對生 成語法的各模組(module)理論,如格位理論、論旨角色理論與移位理論等,都具有影響深 遠的含蘊意義。 漢語的被動句帶有 “被”、“遭”、“遭受”、“叫”、“讓”等標記 (王力 1943、橋本萬太 郎 1987),而廣義的被動句也包含了受事主語句(黎錦熙 1924、李珊 1994)。在漢語被動句 之研究上,仍以帶有標記”被”的被動句為主,如例(2a)為主動句,例(2b)為與其對應的被 動句。 (2) a. 張三批評了李四。 b. 張三被(李四)批評了。 表面看來,被字句與英語 be-被動句相似,受事名詞提升佔據了主語位置,而施事名 詞受到壓抑,可以不出現或由一介詞 “被”帶領。但是由於漢語的“被"似乎身兼介詞與 被動詞素雙重地位,如何解釋被字句中受事名詞提升與施事名詞受壓抑的句法運作及被字 的句法地位,成為重要的課題。同時,漢語被字句更具有一些英語被動句所缺乏的類型, 如著名的保留賓語,例(3) (參 Thompson 1973)及文獻中指出的長距離被字句與接應代詞被 字句,例(4) (參 Feng 1990)等。這些類型也顯示漢語被字句不能套用英語被動句的分析方 式。 (3) 那張桌子被(張三)打斷了腿。 (4) a. 李四被張三派我抓走了. b. ?張三被我批評了他一頓. 對於現代漢語被字句的分析,可說是百家爭鳴。近年來對被字句依施事名詞出現與否 而採不統合分析(Ting 1995, 1998, Huang 1999, cf. Cheng, Huang, Li & Li 1993)似乎已漸漸 成為對於現代漢語被字句的主流意見。雖然如此,也有一些學者並不表贊同(石 2005、 石&胡 2005、Her 2009)。被字句不統合分析的提出,距今已有超過十年的時間。本計畫 參酌其他學者所提出對被字句不同的看法,考察更多的語料,重新省視不統合分析的時 刻,以對被字句的句法作一通盤考量,進而確立被字句的句法分析。

(5)

二、文獻探討

被字句的研究早期有 A-移位說 (Wang 1970、Travis 1984、Koopman 1984、Li 1990)與 包蘊說(complementation) (Hashimoto 1969, 1987, Wei 1994)兩種主張。採 A-移位說的學者 認為被字句的衍生過程與英語被動句相似,語法主詞也是經由 A 移位,提升至語法主詞 位置,以取得格位或是滿足 EPP 的要求(參 Li 1990),如例(5a)。採包蘊說的學者則認為 “被”為動詞,選擇一子句為其補語,如例(5b)。

(5) a. [IP張三i被(李四)批評了ti]

b. [IP張三i [VP被 [IP (李四)批評了ei]]]

此外,Feng (1990)首先提出漢語被字句帶有 A 槓結構,他觀察到被字句展現出 A 槓 結構的特徵。如例(6)所示,被字句可容許長距離的依存關係,例(6a),也有條件的容許接 續代詞(resumptive pronoun)如例(6b)。

(6) a. 李四被張三派我抓走了. b. ?張三被我批評了他一頓.

具體來說,Feng 認為被字句的衍生應如同英語的難易結構(tough construction),帶有空算 子(null operation)移動 (cf. Chiu 1993、Ting 1995)。

(7) [IP張三i [VP被 [XP OPi…..李四批評了…. ti]

A 移位說的問題在於無法合理解釋邏輯賓語移位的動機為何。被字句之動詞與英語不 同,並不帶有被動詞素,因此不能主張被動詞素這個構詞成分,造成了被動動詞失去指派 格位的能力,而 Li (1990) 的主張,移位是為了達到 EPP 的要求,也不能成立,若 Lin & Tang (1995)對現代漢語情態助動詞(modal)的分析正確,那麼如例(8)的句子應含有一空的 虛主詞(expletive),說明了現代漢語的主語位置容許虛名詞的出現,這使得邏輯賓語失去 了必須移位的動機。 (8) 應該/可能他明天會去. 同時 A 移位說也無法衍生含有長距離依存關係與接應代詞的被字句,而包蘊說則無法 解釋為何補語子句內的空缺位置必須與主語名詞同指。Feng 所主張的 A 槓依存說雖能涵 蓋較多的語料,卻無法解釋為何被字之後邏輯主語的出現與否,會造成被字句的合法度差 異。 (9) a. 李四被*(張三)派我抓走了. b.張三被*(我)批評了他一頓.

這些問題在Ting (1995, 1998)、Huang (1999) (cf. Cheng et al. 1993) 對被字句提出的不統合 分析下(non-uniform analysis)(參Ting 1995),得到了解釋。他們主張帶有施事名詞(即 長被動句)與不帶施事名詞(即短被動句)的被字句應分別以A槓移動與A移動的方式衍 生。

(6)

(10) a. [IP張三i [VP被 [IP OPi [IP李四批評了ti]]]] b. [IP張三i [VP被 [VP [PROi 批評了ti]]]] “被"為動詞,在長被動句中接 ECM 子句。空算子自被動動詞補語位置加接於 ECM 子句上。在短被動句中被接動詞短語,大代號移至此動詞短語指示語的位置。衍生過程類 似 Hoshi (1994)提出的 get-被動句。 對被字句依施事名詞出現與否而採不統合分析似乎已漸漸成為對於現代漢語被字句的 主流意見。雖然如此,也有一些學者如石(2005)、石&胡(2005)並不表贊同。但他們的反 對意見,事實上集中於不統合分析的幾點具體建議,而並沒有真正解決長被動句與短被動 句間在 A 與 A 槓特質上所表現出的系統性差異。譬如說,他們質疑“被"為動詞,因為 “被"不具備典型的動詞特徵(不能帶表示體貌的動態助詞,不能重疊,不能以 V-不-V 的形式充當問句的主要疑問成分)。但這些特性只是單方向的,並不是所有的動詞都具有 這些表現,如使役動詞“叫"、“讓"、“使"等。他們也質疑接應代詞可出現於“被" 後的空缺位置,因為代詞“我們"就不行,且沒有計量詞“一頓"也不行,如例(11)。 (11) a. ??我們幾個被他打了我們一頓. b.*張三被李四打了他. 接應代詞一般來說就是第三人稱,而“被"後的接應代詞需跟著計量詞的限制,與出 現於關係子句中接應代詞所受到的限制是一樣的,如例(12)。 (12) a. 李四打了他一頓的那個人 b. *李四打了他的那個人

石&胡(2005)認為“被”為被動標記,是一個功能性成份(functional category) (Chiu 1993, Pan 1998),以動詞短語為補足語。否定範疇在詞組階層上,應位於被動範疇之上,因此 他們認為否定詞出現於被字後的句子都不成立。在長被動句裡,被1與被2緊緊相鄰, 被2因為同音詞重覆而被刪除(haplology),故表面上只出現一個“被",如例(13)。 (13) a. Passive P b. Passive P Passive VP Passive VP 被1 V NP1 被1 PP VP P NP2 V NP1 被2 這種情形與 “在"相似。“在"可表進行的體貌,也可作為介詞。充當狀語的介詞短語 可以跟在進行體 “在"的後面,若進行體貌 “在"後接的介詞也是 “在",那麼介詞 “在"會被刪除。

(7)

(14) a.部隊在朝前線運動。 b.我在黑板上寫字。 在此分析中,他們認為“被"的結構位置相當於生成句法裡的輕動詞 v*,但兩者的 句法功能完全不同,不能被視為輕動詞。VP成為“被"的補足語 (complement),V失去分 配受格的能力,因此NP1必須移到主語位置上以得到主格。 然而,這個分析會遇到的理論上的問題是為何帶施事名詞的介詞組一定要加接在 VP 的 最上方,這似乎只是為了要符合同音詞重複刪略的條件。更嚴重的問題在於這個分析無法 解釋 Ting (1995, 1998),Huang (1999)所指出的長、短被動句間的句法差異,因為根據石& 胡 (2005) 的分析,長、短被動句的差別只在於前者多帶了施事介詞組,但都以 A 移位生 成。

對於被字句不統合分析的真正挑戰應是 Her (2009)。Her 引用 Google 搜尋引擎上的語 料,對不統合分析提出兩個主要質疑:(1)他認為沒有長短被字句的分別。不同於 Ting (1998), Huang (1999)的主張,他以語料來論證長短被字句在長距離被字句、認可填充代詞 及所字的出現等現象上的表現並無差別。(2)被字句不需有與句法主語同指的空缺。此類 句子實際上就是 Huang (1999)所稱的非包含性間接被動句(exclusive indirect passives)。Her 將 “被”分析為三元動詞,其補語子句不需含有與句法主語同指的空缺。值得注意的是, Her 所引用的多數語料都不甚自然,將這類語料作為分析的基準,將產生過度衍生(over-generation)的問題,譬如說很難解釋為何此類句子在現代漢語的能產性(productivity)不 強。再者,就句法分析而言,Her 並沒有討論為何 Huang (1999)對這類非包含性間接被動 句所提出的“極外賓語”(outermost object)的分析不能成立。

關於非包含性間接被動句的另一重要論文為 Lin (2009)。Lin 的論文在補強 Ting (1998) 與 Huang (1999) 對長被字句所提出的空算子分析。他認為空算子除了可約束(bind)其經由 移動留下的語跡外,也可約束一弱名詞(weak NP),衍生的結果就是無缺被字句(gapless passives),亦即 Huang (1999)所稱的非包含性間接被動句。他的論證主要是基於以下兩組 例子的合法度差異: (15) a.*張三被李四打了王五。 b. 張三被李四打了王五一下。 (16) a. *張三被李四哭了。 b. 張三被李四哭了三天。 Lin 的分析容許空算子不需與句法主語同指。然而這無法解釋在(17a)中為何被打者一定 得是張三,而在(17b)中被打者一定不可以是張三。此外,(15b)的合法度也需要再做商 榷。 (17) a. 張三被李四打了。 b. 張三被李四打傷了一個人。 三、提出分析 由於 Her (2009)與 Lin (2009)都宣稱以無空缺被字句語料的合法性,來論證被字句的 新分析。因此本計畫一個重要的工作即為設計實驗來探測母語使用者對這些所謂新語料的 接受程度。我們執行了五個語感實驗。第一個實驗測驗無空缺被字句及物動詞後若帶有無

(8)

定而弱性的時間持續短語與頻率短語如例(15)的句子是否合法。第二個實驗測驗無空缺被 字句賓語若為無定弱性名詞短語如例(17)的句子是否合法。第三個實驗測驗無空缺被字句 謂語若為不及物動詞而帶有無定而弱性的時間持續短語與頻率短語如例(16)的句子是否合 法。第四個實驗測驗 Her (2009)的例子如例(18-20)的句子是否合法,而帶有邏輯主語與不 帶邏輯主語是否會顯合法度差異。第五個實驗假設帶有無定而弱性的時間持續短語與頻率 短語無空缺被字句為合法,再測試受試者在何種條件下,會接受如這樣的例子。實驗結果 經由 ANOVA 統計程式分析,在第一至第三個實驗皆顯示對於所操控的因素,沒有顯著 差異,而第五個實驗顯示,若無空缺被字句主語與動詞後的名詞具有親屬關係,那麼這種 被字句較易被接受。 (18) a. …被他成功了。 b. …被成功了。 (19) a. …還真的被他娶到老婆了。 b. …還真的被娶到老婆了。 (20) a. …就被他派警察請進了派出所。 b. …就被派警察請進了派出所。 實驗結果顯示 Her (2009)與 Lin (2009)的分析皆不可靠:無定而弱性的名詞不論是作 為無空缺被字句時間之持續短語與頻率短語或是作為賓語,都不會對句子合法度造成顯著 差異,而邏輯主語的存在的確會對長短被字句的合法度造成顯著差異。因此 Ting (1995, 1998) 與 Huang (1999)等學者提出的不統合分析仍有其合理性。對於為何有少數受試者仍 可接受無空缺被字句,我們認為這是因為他們具有一種機制可將被字句的謂語部分轉化為 類次保留賓語(參例(21))的結構,這個假設可以由實驗五的結果得到佐證。 (21) a. 張三被人搶了錢。 b. 張三被___搶了錢。 但是,我們仍須解釋有一類的無空缺被字句似乎的確存在於現代漢語中,如例(22) 取 自搜尋引擎 Google)及例(23) (參李臨定 1986)。 (22) a. 居然被我在台灣雅虎上找到這頁。(Google) b. 竟然被他跑掉了。(Google) (23) a.不料使他最感頭痛的娟子卻出現了,而且被他碰上了淑花 (馮德英) b.正因為她平日很看得起他,所以不願頭一個就被她看見他的失敗 (老舍) c.後來,終於被我們找到了一座單門獨戶的院子 (陳文夫) 這一類被字句沒有主語,在外型上酷似近代漢語的特殊被字句(參例(24)),它的用例極 少,可以視為是近代漢語特殊被字句的遺跡。

(9)

(24) a. 被月在下面遮了日 (朱子語類輯略) b. 奈何緣被人識得伊 (祖堂集索引) c. 被小夫人引了我魂靈 (元刊雜劇詐妮子調風月) d. 被猴行者化一團大石,在肚內漸漸會大。(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第六) 四、結論 本計畫參酌文獻中所提出對現代漢語被字句不同的看法,且以實驗設計來考察更多的 語料,對現代漢語被字句的句法作一通盤考量,重新考慮不統合分析的合理性,進而確立 現代漢語被字句的句法分析。 中文文獻 王力. 1943 [1992]. 中國現代語法。商務印書館,北京。 李臨定. 1986. 現代漢語句型,商務印書館,北京。 橋本萬太郎. 1987. 漢語被動式的區域發展。中國語文第一期, 36-49 頁。 黎錦熙. 1924[1992] 新著國語文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李珊. 1994. 現代漢語被字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石定栩. 2005. 被字句的歸屬。漢語學報第一期,38-48 頁 石定栩&胡建華. 2005. 被的句法地位。當代語言學 第三期,213-24 頁。 英文文獻

Baker, M., K. Johnson and I. G. Roberts. 1989. Passive arguments raised. Linguistic Inquiry 20, 219-251.

Cheng, Lisa L.-S., C.-T. James Huang, Y.-H. Audrey Li, and C.-C. Jane Tang. 1993. Three ways to get passive. M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SC; and Academia Sinica.

Chiu, Bonnie. 1993. The inflectional structure of Mandarin Chinese. Ph. 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homsky, Noam. 1981. Lectures on government and binding. Dordrecht: Foris.

Collins, Chris. 2005. A smuggling approach to the passive in English. Syntax 8, 81-120. Feng, Shengli. 1990.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Chinese. ms.

Goodall, G. 1993. On case and the passive morpheme, National Language and Linguistic Theory 11, 31-44.

Hashimoto, Mantaro. 1969. Observations on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Chi-Lin 5, 59-71. Hashimoto, Mantaro. 1987. Hanyu beidongshi de lishi quyu fazhan [The historical and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assive constructions], Zhongguo Yuwen 196, 36-49. Her, One-Soon. 2009. Unifying the Long Passive and the Short Passive: On the Bei Construction

in Taiwan Mandar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0.3: : 421-470.

Hoshi, Hiroto. 1994. Theta-role assignment, passivization and excorporation,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3, 147-178.

Huang, C.-T. James. 1999. Chinese passiv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29(4): 423-509.

Jaeggli, Osvaldo. 1986. Passive. Linguistic Inquiry 17, 587-622. Koopman, Hilda. 1984. The syntax of verbs. Dordrecht: Foris.

Li, Y.-H. Audrey 1990. Order and constituency in Mandarin Chinese. Dordrecht: Kluwer. Lin, Tzong-Hong Jonah. 2009. Licensing “gapless” bei passives, Journal of East Asian

(10)

Lin, Jowang and Jane Tang. 1995. Modals as verbs in Chinese: a GB perspective.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Philology, Academia Sinica 66: 53-105.

Marantz, Alec. 1984. On the nature of grammatical relations.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Pan, Haihua. 1998. Generalized passivization on complex predicates. The 72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Thompson, Sandra. 1973. Transitivity and the ba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 208-221.

Ting, Jen. 1995. A non-uniform analysis of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Ting, Jen. 1998. Deriving the bei-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7, 319–354.

Travis, Lisa. 1984. Parameters and effects of word order variation. Doctoral dissertation, MIT. Wang, Peter C. T. 1970. A transformational approach to Chinese ba and bei.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Wei, Pei-Chuan. 1994. Guhanyu beidongshi de fazhan yu yanbian jizhi [On the development and mechanism of change of the passive construction in Classical Chinese].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2: 293-319.

(11)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計畫編號 NSC 99-2410-H-003 -096. 計畫名稱 漢語被字句的形式句法分析:由近代漢語到現代漢語 (II) 出國人員姓名 服務機關及職稱 丁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所)教授 會議時間地點 2011 年 6 月 11 日—6 月 13 日 中國南開大學,天津 會議名稱 (中文) 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 19 次學術年會 (英文) IACL-19 發表論文題目 (中文) 現代漢語無空缺被字句之接受度及其對被字句句法分析的含蘊意 義

(英文) Acceptability of “gapless”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yntax of bei passives.

(12)

參加會議經過

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 19 次學術年會由中國天津的南開大學主辦,會議地點為南 開大學主樓及二主樓,會議時間為 2011 年 6 月 11 日至 6 月 13 日,為期三天。會議主 席為石鋒教授。與會學者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南加州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加州大學 爾灣分校、英國愛丁堡大學、日本大阪大學,法國國家科學院東亞語言研究所、香港中文 大學、香港大學、臺灣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及其他世界各 國知名學術單位。眾多知名學者就生成語法、神經語言學、句法學、音韻學、語意學、 韻律學、方言學、歷史句法及語言接觸等當代國際語言學研究和漢語研究領域內的眾多 前瞻性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 會議正式於 6 月 11 日展開。開幕式於早上 8:10-9:00 舉行,由主辦單位致歡迎詞, 隨後即開始大會的主題報告,由國際知名的學者黃正德教授擔任講者,講題為 On bei xio-kang 被小康 and the putative birth of a new syntactic construction。這個句式是中國大 陸的新興語法,與我本人的研究興趣相關,因此使我感到非常振奮。在休息時間結束後, 就開始了早場各場次的報告。這是一個極盛大的會議,每一時段都有多達十一甚至十三 個場次同時進行,每一場次依每天時段的不同,安排有三到四個演講,比較特別的是, 每一場演講為二十分鐘的報告,問題與討論則是安排在每一場次最後的二十分鐘,剛開 始相當不習慣。我的研究興趣為形式句法學與歷史句法學,因此都在相關的演講駐足。 早場我聆聽的演講場次探討的是與詞類特別是形容詞相關的議題,講者為李亞非、郭銳 及劉辰生。下午的場次最有趣的是一場討論生成語法漢語研究的座談,講者有李行德、 端木三、黃正德、李豔惠、李兵、李亞非、戴浩一等教授。整個房間擠的水洩不通,我 站了大半場。第二天一大早,我主持了第一個場次,講題皆跟被字句有關,而休息過後, 我發表了演講,這個場次的講題也都跟被字句有關,其他的講者有潘海華、楊炎華、陳 菘霖。下午的主題演講為貝羅貝教授發表,講題為:Typology, diachrony and cognition in

(13)

Chinese. 緊接著召開會員大會,印象較為深刻的報告為,今年的青年學者獎競賽,因評 審間未能取得共識,所以從缺。晚間主辦單位準備了晚宴款待大家。第三天一早,我參 加了包華莉主持的場次。第一位講者為 Wynn Chao,第二位是蔡慧瑾,他們兩位的講題 都與名詞裡的結構有關,第三位是黃瑞恆,他的台風十分穩健,也得到兩位句法學者李 豔惠與李亞非的熱烈回應。第二個場次為陸儉明教授發表的主題演講,講題為:有關認 知構式語法理論幾個問題之我見。最後的閉幕式十分溫馨,本屆會長李行德教授與下屆 會長李豔惠教授致詞後,為此次盛會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二、與會心得

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學術年會此次於中國舉行,會議規模空前,但美中不足的是, 許多講者不克出席,而大會未能事先張貼公告。主辦單位非常用心安排議程,對與會代 表也熱誠接待,我在這次會議中與許多知名學者做深度的學術討論,得以近距離的向其 請益,深感榮幸,更得到了許多學術上之啟發。 (各場次學術演講之聆聽心得請見第一項)

三、考察參觀活動(無是項活動者省略)

四、建議

非常感謝國科會也期盼其能繼續支持學者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

五、

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此次帶回資料為會議論文集及相關資料皆以編號整理好,可供其他語言學者參考。

(14)

所發表之論文全文或摘要

Acceptability of “Gapless”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yntax of Bei passives

Larry Hong-lin Li and Jen Ting

Chungy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arryli@cit.edu.tw and ting@ntnu.edu.tw

Recently, the issue of licensing “gapless”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has received extensive discussion. In this paper, we will focus on some “gapless” bei passives that are claimed to be acceptable by Lin (2009) and Her (2009), and explore implications of the (un)acceptability of these sentences for the syntax of bei passives. Lin (2009) claims that a weak NP licenses a “gapless” bei passive, based on the assumed acceptability of examples like (1). The weak NP introduces a variable, which is bound by the null operator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embedded IP. In this way, such bei passives are licensed on a par with gapped long bei passives by the presence of a null operator. (cf. the null operator approach to canonical bei passives as in Feng (1990), Ting (1998), Huang (1999)). Her (2009), based on the claimed acceptability of examples like (2) and (3), proposes that there is no such distinction between long and short bei passives as proposed by Ting (1998) and Huang (1999), and that all bei passives have a structure with three syntactic arguments, namely, subject, object, and a VP complement, as in (4). Both Lin’s and Her’s proposal are crucially

supported by the claimed acceptability of the examples they provide. However, those examples do not seem to be natural sentences. We are, therefore, motivated to conduct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investigating

acceptability of the examples provided by Lin (2009) and Her (2009), and verify their licensing conditions if they are indeed acceptable. We will us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to draw implications for the syntax of the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1) a. 張三被李四打了王五一下 b. 張三被李四打傷了兩個人 c. 張三被李四哭了三天 (2) a. 我剛走進公園,就被派警察請進了派出所 b. 他爸i怕被認為他i無法管教孩子 c. 不知道老公會不會被所誘惑 (3) a. 因為我的大意,被他成功了 b. 沒有天理,還真的被他娶到老婆了 (4) 張三 [VP 被 [NP (李四i) [VP PROi 批評了 e ]] Selected references

Her, One-Soon. 2009. Unifying the long passive and the short passive: On the bei construction in Taiwan

Mandar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0, 421-470./

Lin, Tzong-Hong Jonah. 2009. Licensing “gapless” bei passives. Journal of East Asian Linguistics 18,

(15)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計畫編號 NSC 99-2410-H-003 -096. 計畫名稱 漢語被字句的形式句法分析:由近代漢語到現代漢語 (II) 出國人員姓名 服務機關及職稱 丁仁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所)教授 會議時間地點 2011 年 9 月 13 日—9 月 15 日

Ca’ Foscari University, Venice, Italy.

會議名稱 (中文)歐洲漢語語言學學會第 7 次學術年會

(英文) EACL-7

發表論文題目 (中文) 現代漢語零繫詞句之認可機制

(16)

參加會議經過

歐洲漢語語言學學會第 7 次學術年會由義大利的 Ca’ Foscari University 主辦,會議 地點為語言學系及亞洲研究大樓,會議時間為 2011 年 9 月 13 日至 9 月 15 日,為期三 天。會議主席為 Guglielmo Cinque 及 Marie-Claude Paris 教授。與會學者主要來自歐洲 各大學如瑞士、法國、義大利、荷蘭、德國等國,也有來自其他國家如美國華盛頓大學、 哈佛大學、MIT、史丹福大學、澳洲墨爾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Polytech 大學、中國 大陸北京大學、台灣清華大學、交通大學、中正大學、成功大學、聯合大學等學者。眾 多知名學者就生成語法、神經語言學、句法學、音韻學、語意學、韻律學、方言學、歷 史句法及語言接觸等當代國際語言學研究和漢語研究領域內的眾多前瞻性問題進行了 深入交流和熱烈討論。 會議前一天 9 月 12 日下午先進行註冊,正式議程於 9 月 13 日展開。開幕式於早上 9:00-9:30 舉行,由主辦單位 Magda Abbiati, Guglielmo Cinque, Marie-Claude Paris 等教 授致歡迎詞,隨後即開始大會的主題報告,由國際知名的學者 Luigi Rizzi 擔任講者,黃 正德教授擔任主持,講題為 Cartography, locality and comparative syntax。在休息時間結 束後,就開始了早場各場次的報告。每一時段有三個場次同時進行,每一場次依每天時 段的不同,安排有三到四個演講。有趣的是,下午最後一個場次排至六點半甚至七點才 結束,可能是歐洲特別的作息安排吧。我的研究興趣為形式句法學與歷史句法學,因此 都在相關的演講駐足。第二天的主題報告由黃正德教授擔任講者,Linda Badan 教授擔 任主持,講題為 The passivization cartography. 這個主題與我本人的研究興趣相關,因此 使我感到非常振奮。第二天最後安排了會員大會,之後舉行晚宴。第三天的主題報告由 Christine Lamarre 教授擔任講者,Marie-Claude Paris 教授擔任主持,講題為 Looking for verbal suffixes in northern Mandarin: Less typological constraints on grammaticalization. 我 的演講在第三天午餐前最後一場,收到許多寶貴的建議。下午的場次於四點結束, 為

(17)

此次盛會劃下了完美的句點。

二、與會心得

這是我首次參加歐洲漢語語言學學會舉行之學術年會,發現歐洲學者的漢語研究也 有其獨到之處。主辦單位非常用心安排議程,對與會代表也熱誠接待,我在這次會議中 與許多知名學者做深度的學術討論,得以近距離的向其請益,深感榮幸,更得到了許多 學術上之啟發。 (各場次學術演講之聆聽心得請見第一項)

三、考察參觀活動(無是項活動者省略)

四、建議

非常感謝國科會也期盼其能繼續支持學者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

六、

攜回資料名稱及內容

此次帶回資料為會議論文集及相關資料皆以編號整理好,可供其他語言學者參考。

(18)

所發表之論文全文或摘要

Licensing zero copula in Mandarin Chinese Jen Ting and Larry Hong-lin Li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Chungy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ting@ntnu.edu.tw and larryli@cit.edu.tw

This paper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zero copula construction in Mandarin Chinese (henceforth Chinese) in the sense of Stassen (2005). While the copula shi is typically required for a nominal predicate shown by the contrast in (1), it need not occur in the context of (2b). The zero copula construction as illustrated in (2b) has been analyzed under the rubric of what is called the nominal predicate construction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grammar (see Chao 1968, Ding et al. 1961, Gao 1960, Zhu 1982, Liu et al. 1983 and also the works in generative grammar such as Tang 1998, 2001, Wei 2007). In this paper, we first distinguish sentences like (2b) from other types of nominal predicate sentences in (3), based on whether they are compatible with temporal adverbs and modals (compare 3 and 7) and what kind of overt verbs (有in3a,值 in 3b and是in 2b) can occur, and then we proceed to show the inadequacy of previous analyses. Comparing the zero copula construction in (2b) with the zero copula sentences in other languages, such as Arabic (Benmamoun 2000, 2008), Hebrew (Rothstein 1995, 2001) and Russian (Pereltsvaig 2008), we make the following claims: (i) Sentences like (2b) have neither a root small clause structure (cf. Hazout 2010 for Hebrew) nor an empty copular verb (ii) A functional projection TP is generated (iii) Assuming with Schütze (2003) (cf. Lenci 1998) that a finite clause has a tense operator that binds the event argument associated with the predicate, as long as the event argument in the clause can be bound in a certain way, the clause can be generated without a VP headed by the copula shi. We argue that the event argument in this construction is licensed by strategies on a par with those proposed by Tsai (2008) for licensing an

otherwise “incomplete” sentence in (4). This is illustrated by the parallelism between (2b) and (5), (6a) and (6b). Assuming adverbs and modals are hosted under functional projections (Cinque 1999), we further argue that sentences like (7) are ruled out by a phrase structure requirement that such functional projections in Chinese select VP.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will lend support to the theory of tense anchoring proposed by Tsai (2008) and enhance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zero copula construction cross-linguistically by a close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Chinese and other languages.

(1) 張三*(是)人。 (2) a. 張三是好人。b. 張三好人。(3) a. 小美(以前/會)長頭髮。b. 那種豆子(以 前/會)一斤 30 元。 (4) #阿Q拿了書。(5) Event modification 阿Q拿了三本/三次書。(6) Even coordination a. 張三學生,李四老師。b. 阿Q拿書,我拿期刊。(7) *小王以前/會好人。

Selected references

Schütze, Carson T

.

2003. When is a verb not a verb? Nordlyd 31.2, 400–415. /Tang, Sze-Wing. 2001.

Nominal predication and focus anchoring. In ZAS Papers in Linguistics, ed. by Gerhard Jäger, Anatoli Strigin, Chris Wilder, and Niina Zhang, 22: 159-172. /Tsai, W.-T. 2008. Tense anchoring in Chinese. Lingua 118.5, 675-686.

(19)
(20)

99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丁仁 計畫編號: 99-2410-H-003-096-計畫名稱:漢語被字句的形式句法分析:由近代漢語到現代漢語 (II) 量化 成果項目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已 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單位 備 註 ( 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共 同 成 果、成 果 列 為 該 期 刊 之 封 面 故 事 ... 等) 期刊論文 0 0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0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3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內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期刊論文 0 0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國外 論文著作 研討會論文 2 0 100% 篇 Li, Larry

Hong-lin and Jen Ting. 2011. Acceptability of ’gapless’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yntax of bei passiv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th Annual

(21)

June 11-13. Ting, Jen and Larry Hong-lin Li. 2012. On the Judgment Variation of ’Gapless’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In Search of New Ways to Understand Language Variation, Change and Acquisition, 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 Spain, June 25-26. 專書 0 0 100% 章/本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其他成果

(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擔任 THCI-core 期刊 Concentric: Studies in Linguistics 第 32 期主編(任 期:April 2011- July 2012).

(22)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目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23)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本計畫探討現代漢語被字句之句法結構,並以實驗之觀點來檢測文獻中所提出的新語料, 進而為現代漢語被字句之句法結構做出合理分析。我們認為句法分析的基礎應奠基於可靠 的合法度判斷上,本計畫之研究成果應可啟發更多以實證性觀點來從事句法學的研究。 本計畫成果已發表於 2011 年六月之 IACL 年會,也將發表於 2012 年六月於西班牙舉行之 探討語言變異與變化之國際研討會。

Li, Larry Hong-lin and Jen Ting. 2011. Acceptability of ’gapless’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yntax of bei passiv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th Annual Meeting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19), Nankai University, Tianjin, China, June 11-13.

Ting, Jen and Larry Hong-lin Li. 2012. On the Judgment Variation of ’Gapless’ Bei Passives in Mandarin Chinese and its Implic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In Search of New Ways to Understand Language Variation, Change and Acquisition, University of the Basque Country, Spain, June 25-2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語文運用 留意錯別字 辨識近義詞及詞語 的感情色彩 認識成語

語文素養重視積累、感悟和薰陶,基本內涵 和要素包括:字詞句篇的積累,語感、讀寫 聽說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以

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當矣。妻問安在?持卵示 之,曰﹕此是,然須十年,家當乃就。因與妻計

加強「漢語拼音」教學,使學生掌握

Does your daughter like to drink apple juice.. She eats breakfast

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four results of causal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or Sentiment and Stock Returns, such as (1) Investor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of

대만어와 한국 한자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