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並且從學生的課程詮釋探討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內涵。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並且從學生的課程詮釋探討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內涵。 "

Copied!
6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研究發現與討論 研究發現與討論 研究發現與討論 研究發現與討論

本章主要整理研究中的發現以及對於研究發現而產生的相關討論,總 共分為三節,首先說明人文社科學資優課程的相關內涵,其次呈現學生對 於課程的詮釋,第三節則針對學生的課程詮釋探討學生在課程中的位置,

並且從學生的課程詮釋探討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內涵。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建中人文社會 建中人文社會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課程的設計理念與內涵 建中人文社會 資優課程的設計理念與內涵 資優課程的設計理念與內涵 資優課程的設計理念與內涵

近年來,鑑於科技的快速發展,對於社會文化與個人生命所造成的衝 擊,台灣社會逐漸將焦點置於社會與文化公共議題之上,如民國八十五年 教改會總諮議報告書中所提出「建立多元化的制度、營造人本化的環境」

之教育願景,以及自九十二年度起推動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改造計畫等,皆 從發展人文關懷,開展社會視野等角度出發。而自八十九學年度所開辦之 高中生人文及社會科學營(建國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實施計畫,2004)

更是深受各界好評。因此,當建國高中得悉臺北市開辦學術性向資賦優異 班設置申請時,基於強化學生的人文社會學識素養,創造全人的學習環 境,給予資優人才更深廣的發展空間,開始積極籌設人文社會資優班。

壹 壹 壹

壹、 、 、 、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設立 設立 設立 設立動機 動機 動機 動機

建國高中在正式設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前,校內以萌生發展人文社 會科學的風氣對於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的推廣相當重視,除了設立紅樓文學 獎,以發展學生文學素養之外,自民國八十八年起,亦開辦紅樓文藝營,

為校園散下文學的種子;而在社會科學方面近年也開始辦理校內社會科 展、歷史週活動與公民學科法治講座等活動,同時參與國際地理奧林匹亞 科展,讓社會科學走入校園(建國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實施計畫,

2004) ,而九十學年度則更進一步開辦國文資優資源班,協助學生發展國文

(2)

專長。從上述活動以及語文資優資源班的設立,可發現建中人文社會科學 資優班的設立受到校園內的人文風氣的影響。此外,從建中人文社會資優 班的設置由教師主動規劃這點,也可以看出教師成立人文社會資優班的主 動性、積極態度與設班熱忱(張瑜真,2007) 。因此,人文社會科學資優搬 在建國高中的設立絕非偶然。校園中的人文氛圍也在這些行動下逐漸形 成,而建國中學成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動機,大約可分為以下幾點:

一 一

一 一、 、 、 、 人文社會科學的涵養須及早奠基 人文社會科學的涵養須及早奠基 人文社會科學的涵養須及早奠基 人文社會科學的涵養須及早奠基

過去資優教育的發展較偏重於數理,而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是否具有資 優人才,亦為備受爭議之問題。然而,許多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資深研究 者,咸認為人文社會科學的涵養必須及早奠基,並廣泛地加以充實,日後 方能有所成效(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而小安老 師也認為不論人文社會科學有沒有資優生,但透過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 的學習,能夠幫助有志朝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發展的學生及早奠基 ( ( ( (小 小 小 小安 安 安 安 師 師

師 師— — — —960212 960212 960212 960212) ) ) ) 。 。 。 。 因此,不論是否真有人文社會資優生的存在,只是要成就人 文社會科學人才,必定需要專業的訓練與漫長的培育過程,才能成就專精 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人才(張瑜真,2007)。是故,成立人文社會 科學資優班確有其必要性。藉由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設立,以開展學生 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相關知識,進而培育人文社會科學人才。

二 二 二

二、 、 、 、 提供學生發展人文社會學習興趣的可能 提供學生發展人文社會學習興趣的可能 提供學生發展人文社會學習興趣的可能 提供學生發展人文社會學習興趣的可能

過去在資優教育的發展上,一直偏重於數理與自然科學資優的發掘與 培養,因此,對於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有志學習的學生來說,普遍缺乏發 展興趣與知能的機會。然而,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可以促進人類對「人」

與「社會」的認識,透過對「社會」的了解,我們得以對各類社會問題尋

求周延解決之道,經由「人文」的薰陶,才能豐富、充實個人的生活與國

(3)

因此,成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不僅有助於數理與人文領域的均衡發 展,也能幫助對於人文社會科學有興趣的學習獲得學習的機會。

學者賈馥茗(1981)認為,資優教育的發展重點在於假定學生具有某 種潛能,並提供學生發展此種潛能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在某個專門領域 中嘗試並尋求發展,而小安老師亦認為不論人文社會科學是否具有資優,

人文社會科學班的成立意義在於「 讓有興趣的學生有學習的機會 讓有興趣的學生有學習的機會 讓有興趣的學生有學習的機會 讓有興趣的學生有學習的機會, , ,讓本來沒 , 讓本來沒 讓本來沒 讓本來沒 有興趣的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產生興趣

有興趣的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產生興趣 有興趣的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產生興趣

有興趣的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產生興趣( ( ( (小安師 小安師 小安師 小安師— — — —960212 960212 960212 960212) ) ) ) 」 ,而建國高中自民 國七十二年即開辦「數理科資優實驗班」,至今亦成功帶起校園內數理科 學研究風氣的活絡。因此,為多方發展學生興趣,讓學生有更多探索未來 志向的機會,並透過系統化的學習,培養人文社會科學知能,因此,設立 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為勢在必行。

三 三

三 三、 、 、 、扭轉 扭轉 扭轉 扭轉社會價值觀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社會價值觀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社會價值觀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社會價值觀與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過去人文社會教育在女校中一直有持續而穩定的發展,然而,對於男 性學生未來發展方向的選擇,卻往往受到社會傳統價值觀念,以及性別角 色刻板印象的影響,造成男性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卻步,即使是在人文學 科表現優異的學生,在選擇就讀類組或科系時,仍以理工或醫農類科系為 主要考量,忽略擅長的人文學科。因此,在男校設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

能提供男性學生外在的支援系統,好讓有志於人文社會科學的男性學生能

突破傳統僵化偏頗的價值觀,跨過性別角色的歧視,並說服家長親友的反

對,以回應個人內心世界最深處的渴望,踏入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之途(建

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進而透過人文社會科學資優

班在建中的設立,扭轉目前社會對於男性學生選擇人文社會科學的偏見與

迷思。儘管扭轉社會觀念需要透過長時間的累積才能達成,但透過人文社

會科學資優班的成立,能夠初步提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在一般普世價值中

的地位,也能鼓勵並支持具有人文社會傾向的學生勇敢投向人文社會科學

(4)

領域 。

除了上述三項動機之外,建中教師認為高中階段學生已具有抽象思考 的能力學習人社科學領域的各項知能,亦是成立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動 機(張瑜真,2007) 。由於學生思考能力與素質上的配合,因此人文社會科 學資優課程並非過渡提早的學習嘗試,而是能切合學生心智發展的學習計 畫。

然而,建國高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設立,除了來自內部的動力之

外,也受到學校外的社會資源的支持。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部分的課程計 畫由教育部委託台灣大學執行,因此除了由雙方共同規劃課程外,台灣大 學亦邀請國內大專請國內大專院校及研究機構中的優秀學者、研究員、與 博士生,在兩所高中開設相關人文社會課程,帶領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學 生學習(張瑜真,2007) 。藉由台灣大學與教育部的支援,讓建國高中人社 班的發展更加順遂。

貳 貳

貳 貳、 、 、 、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規劃藍圖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規劃藍圖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規劃藍圖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規劃藍圖 一

一 一

一、 、 、 、 課程規劃 課程規劃 課程規劃 課程規劃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課程規劃可分為規劃理念、規劃目標、與教學 活動設計理念三方面說明,分述如下:

( (

( (一 一 一) 一 ) ) 規劃 ) 規劃 規劃 規劃理念 理念 理念 理念

從圖 4-1 中可以發現,在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課程規劃中,依

照循序漸進之原則安排人文社會課程。在高一階段,主要透過廣泛閱讀以

及團體討論等方式,建立學生對於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初步認識,進而培

養學生對於生活的關切;而高二與高三階段,則強調學生問題解決、創造

思考、批判思考、價值判斷等能力的發展,此時期透過個人或小組研究的

方式讓學生能夠獨立研究,同時具備做決定能力,並且期待未來學生能成

(5)

歸為以下兩點(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

1. 透過各學科知識的傳授,豐富學生文化內涵,建立多元思想體系,潛移 默化學生價值觀念,進而培養具有人文關懷的問題解決者。

2. 經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教導與實務練習,增進學生的問題解決、

創造思考、批判思考、價值判斷與作決定的能力,培養具獨立思考與自 我監督的行動者。

圖 圖 圖

圖4 44 4- -- -1 1 1 1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課程規劃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課程規劃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課程規劃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的課程規劃理念 理念 理念 理念 資

資 資

資料來 料來 料來源 料來 源 源: 源 : : :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 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 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 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 ( ( (2004 2004 2004 2004)。 )。 )。 )。

(二 二 二) 二 ) )規劃目標 ) 規劃目標 規劃目標 規劃目標

而依據上述之課程規劃理念,發展出以下之課程規劃目標(建中人

研 究 方 法

社會科學 文史哲 地

生活關切

個人思想體系

地球科學 化

生 物 物

美術 生命科學

音樂

體育 軍訓 人文關

社會行動者

廣泛閱讀涉 問題解決能力 創造思考能力 批判思考能力 價值判斷能力 做決定能力

主動學習

高一、二 高二、三 未來

(團體討論)

(小組或個人研究)

(具獨立思考與 人文關懷的的行動

經 典 導 讀

專 題 導 論

課外活動 第二外語

政 文

經 心

歷 哲

法 人類學 地理空間

管 社會學 社會 科學 國

史 學

地理 學

(6)

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

1. 增廣學生各領域知識的涉獵,豐富知識體系。

2. 促進學科或學門間合作,實施協同或主題教學。

3. 增進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研究方法,奠定未來學術研究的基礎。

4. 設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誘發學生的潛能,發掘學生的興趣。

5. 培養學生的表達、溝通能力,架設同儕或校際學術交流平臺。

6. 落實資優學生縮短修業年限辦法,因應資優生的個別差異。

7. 增進學生的人事智能與情緒智能,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

8. 培養學生成為具人文關懷的社會行動者。

9. 生涯與情意教育理念融入學科教學。

從以上的課程規劃目標可以發現,人文社會資優課程雖立意於培養學 生人文社會科學之相關知能,但亦能兼顧學生在情意方面的發展,同時不 侷限於學生在高中三年當中的成長,而重視學生的未來發展。

(三 三 三) 三 ) )教學活動 )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 教學活動理念 理念 理念 理念

在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方案中,針對不同課程設計,有其獨特之教 學活動理念,分述如下(根據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 : 1.

1.

1.

1. 階段性專題研究課程 階段性專題研究課程 階段性專題研究課程 階段性專題研究課程: : : :

高一課程偏重於豐富學生各領域的知識背景,以團體教學為主,由教 師逐步引導學生歸結出研究主題;高二專題研究課程,則讓學生以個人或 小組方式,針對自身有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研究;高三課程則延續高二的 專題研究模式,進行更深層的研究學習,此時期為個人化的獨立研究。

2.

2.

2.

2. 專題研究課程採學科統整方式進 專題研究課程採學科統整方式進 專題研究課程採學科統整方式進 專題研究課程採學科統整方式進行 行 行: 行 : : :

專題研究以時間為縱軸,以各人文社會學科為橫軸,期能從各學科的 專業角度中建構出特定知識或社會發展面貌。

3. 3.

3. 3. 良 良 良 良師典範制 師典範制 師典範制: 師典範制 : : :

(7)

生親近典範的方式,潛移默化學生的研究態度。

4.

4.

4.

4. 各項充實活動的安排 各項充實活動的安排 各項充實活動的安排 各項充實活動的安排: : : :

除課堂講授外,亦安排演講、參觀活動、校際學術座談、研討會等多 樣性充實活動,以增廣學生視野、激發學生潛能。

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規劃與實施,由校內教師以「由下而上」的方 式推動,故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的設計,主要由八位校內教師共同研 擬,其成員包含國文科呂老師、王老師與朱老師、歷史科黃老師與賈老師

(第二屆人文社會資優班導師)、地理科王老師、公民科的徐老師、以及 特教組沈老師(張瑜真,2007)。

二 二 二

二、 、 、 、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課程預期成效 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課程預期成效 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課程預期成效 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課程預期成效: : : :

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之課程預期成效包含近程目標與中長程目 標,說明如下(建中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籌備小組,2004):

(一 一 一) 一 ) ) )近程目標 近程目標 近程目標 近程目標

1. 提供相關專長知能訓練,期能強化高中生人文素養。

2. 建構統整性的知識體系,期能提昇高中生思考的周延性與系統性。

3. 設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期能發掘人文社會科學性向專才。

4. 漸進的專題研究課程規劃,期能增加學生的研究技能與問題解決能力。

5. 從與人互動、討論的學習經驗中,期能增強高中生的學習毅力與溝通技 能。

6. 經由人文社會資優班的經營,期能建立此類資優生的正向自我觀念。

( (

( (二 二 二) 二 ) ) )中長程目標 中長程目標 中長程目標 中長程目標

1. 提昇建中人的文化涵養,打造建中的人文校園。

2. 為國家社會培養具人文素養、生命關切的領導人才與研究社群。

從建中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預期成效中可以發現,其重視提升學生

(8)

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興趣與能力,除了強調學生要具備人文社會科學的 相關知能外,也重視學生內在的文化與人文涵養,而最終則期望學生能成 為人文社會科學之研究人才。但就短程與中長程目標而言,建國高中較著 重於近程目標的達成,將焦點至於高中階段的學習成果,而對於長程目標 部分多半僅有觀念上的引導與典範的介紹,而無具體的課程實施細目(張 瑜真,2007) 。因此,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較傾向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而 非以國家或社會需要作為課程成效的優先考量。

參 參

參 參、 、 、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

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依照學生發展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包括高一的 充實課程、高二的專題研究以及高三的個人獨立研究:

一 一 一

一、 、 、 、高一的充實課程 高一的充實課程 高一的充實課程 高一的充實課程

高一的充實課程可分為兩個部分,包括上學期的人文社會科學導論以 及下學期的人文社會科學經典閱讀,茲分別說明如下:

(一 一 一) 一 )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 )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 : : :

高一上學期的人文社會科學導論,由教授群設計切合高中程度的學習

內容,使學生認識學科的基本概念、主張與精神,了解各學門不同的思考

方式,藉以培養學生多角度的思考能力,並由大學教授或中央研究院之研

究學者授課,介紹各學科的概括性精神與理念,讓學生對於人文社會科學

領域有初步的認識,並且建立學生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基本概念。其課

程內容如表4-1所示:

(9)

日期 學科 授課教師 上課地點

9/ 5 介紹 陳東升教授 臺大社會系 101 教室 9/12、 9/19 心理學 林以正教授

9/26、10/ 3 政治學 黃長玲教授 10/17、10/24 文學 蔡 瑜教授 10/31、11/ 7 歷史學 傅大為教授

中山女高

11/14、11/21 社會學 吳嘉苓教授 11/28、12/ 5 經濟學 曹添旺教授 12/19、12/26 哲學 鄧育仁教授 1/ 2、 1/ 9 人類學 林開世教授

建國高中

表 表 表

表4 44 4- -- -1 1 1 1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資

資 資

資料來 料來 料來源 料來 源 源: 源 : : :小安師文 小安師文 小安師文— 小安師文 — —960212 — 960212 960212 960212。 。 。 。

課程規劃團隊希望透過上學期的導論課程使學生對人文及社會科學的

學科領域具有基礎性的了解,培養學生對於此類學科議題的敏感度;而下 學期進行的經典閱讀課程,則在導論課程的基礎知識上,帶領高中生較深 入地進行經典文獻的閱讀、思考與討論(張瑜真,2007) 。

人社導論課程的上課時間為每週一下午兩點至五點,課程內容涵蓋心

理學、政治學、文學、歷史學、社會學、經濟學、哲學與人類學等八大領

域,而每學門進行為期兩週六小時的課程。在上學期人文社會科學導論課

程中,建國中學與中山女高合班上課。除第一堂課在台灣大學授課外,心

理學、文學、政治學與歷史學等四門課程在中山女高進行課程,其餘四門

課程則在建國中學。課程進行主要以教授演講為主,每堂課課前教授會發

(10)

下授課大綱,並依據授課大綱進行課程。而在課程進行過程中,教授也會 不時拋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 961024 961024 961024 961024— — — —文學導論觀 文學導論觀 文學導論觀 文學導論觀 )。在每週課程 結束之後,會由建中的小安老師依據上課內容設計相關問題作為學生的回 家作業,並針對學生的作業內容進行回饋。透過書寫作業的歷程,能幫助 學生重新思考學習內容,進而深化學生的學習 ( ( ( (小安師 小安師 小安師 小安師— — — —960212 960212 960212 960212) ) ) ) 。 。 。 。 而對於 學生所撰寫的作業內容,小安老師認為如果從內容來看,學生的作業大部 分比較膚淺、不夠深入的,「 看得出來有認真在寫的就是那幾個 看得出來有認真在寫的就是那幾個 看得出來有認真在寫的就是那幾個 看得出來有認真在寫的就是那幾個… … …但是有想想 … 但是有想想 但是有想想 但是有想想 他們還要兼顧學校的課業

他們還要兼顧學校的課業 他們還要兼顧學校的課業

他們還要兼顧學校的課業, , ,也是很不容易 , 也是很不容易 也是很不容易, 也是很不容易 , , ,這樣想就會覺得他們的作業完成度也 這樣想就會覺得他們的作業完成度也 這樣想就會覺得他們的作業完成度也 這樣想就會覺得他們的作業完成度也 經算很高了

經算很高了 經算很高了

經算很高了 」 ( (小安師 ( ( 小安師 小安師— 小安師 — —960212 — 960212 960212) 960212 ) ) ) 。小安老師的話其實也點出了人文社會科 學資優班學生在學習上所遭遇的困境與問題,同時,也由於批改作業非由 導論授課教師負責,因此,除了課堂間討論之外,教授與學生的互動是較 少的。

(二 二 二) 二 ) ) 人文社會科學導讀課程 ) 人文社會科學導讀課程 人文社會科學導讀課程 人文社會科學導讀課程: : : :

在一年級的下學期,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安排「經典閱讀」,由博 士班學生帶領人社班學生閱讀八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經典著作,讓學生 能以導論課程中的學習為基礎,更深入的瞭解人文社會科領域。而經典閱 讀課程包含空間研究、社會學、哲學、政治學、歷史學、經濟學、人類學 與心理學等領域,分為四個時段進行,每門課程進行四週的經典閱讀,學 生可依照自己的興趣選擇。其課程規劃如下:

日期 課程組別 選讀著作

政治學 Robert A. Dahl(李柏光,林猛譯) , 1999, 《論民主》 (On Democracy) ,台北:

聯經

心理學 斯金納(Skinner, B. F,王映橋、栗愛 平譯) ,1990, 《超越自由與尊嚴》 ,遠流。

第一 期

2/20 2/27 3/6 3/13

歷史學 《重尋胡適歷程》余英時/台北:聯經

(11)

人類學 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ed,周曉 虹等譯) ,1990, 《薩摩亞人的成年》 ,遠 流

哲學 作為公平的正義:正義新論,約翰.羅 爾斯(John Rawls)著,姚大志譯,左 岸文化,2002

社會學 波茲曼Neil Postman,1994,《童年的 消逝》,遠流

空間研究 Edward Relph著(謝慶達譯),1998,

《現代都市地景》,田園城市 第二

3/27 4/3 4/10 4/17

經濟學 陶德‧布希霍茲著,吳四明譯,《經濟 學的第一堂課》,先覺出版社

政治學 洛克(John Locke) (葉啟芳、瞿菊農譯) , 1986, 《政府論次講》 (Second Treatise on Civil Government) ,台北:唐山出 版社。

心理學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孫名之譯) ,2000, 《夢的解析》 ,貓頭鷹 歷史學 畢克斯,《裕仁天皇》(台北:時報)

第三 期

4/24 5/1 5/15 5/22

人類學 奈吉爾.巴利著,何穎怡譯 2001(1928)

《天真的人類學家--小泥屋筆記》 。台 北:商周

哲學 科學革命的結構,孔恩(Thomas S. Kuhn)

著,程樹德等譯,遠流,1994

社會學 紀登思(Anthony Giddens)著,2003,

《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

愛、慾》 ,巨流出版

空間研究 Edward Relph著(謝慶達譯),1998,

《現代都市地景》,田園城市 第四

5/29 6/5 6/12 6/29

經濟學 陶德‧布希霍茲著,吳四明譯,《經濟 學的第一堂課》,先覺出版社

表 表 表

表4 44 4- -- -2 22 2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閱讀課程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閱讀課程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閱讀課程 建中人文社會資優班人文及社會科學經典閱讀課程 資

資 資

資料來 料來 料來 料來源 源 源: 源 : : :小安師文 小安師文 小安師文— 小安師文 — —960212 — 960212 960212 960212

由上表可以發現,經典閱讀課程中所選讀的教材皆為中文書籍,但多

為翻譯書籍。而經典閱讀課程的進行方式為小班教學模式,學生在分組之

(12)

後於不同組別進行課程。負責帶領學生閱讀經典的博士班學生認為,學生 在課堂上的收穫與否,與學生閱讀進度的完成度有很大的關係,若學生能 夠確實完成該次課程的閱讀範圍,那麼在課堂上的討論內容也能較為深 入,進而帶出更多延伸內容;反之,該組內大部分的學生無法完成閱讀進 度,則該次課程的進行也會較為困難,而這種情形尤其是在段考前後最為 明顯(政經典師—960515;哲經典師—960612;歷經典師—960522) 。然而,

透過這樣的小班教學方式,學生能更充分的提出問題與意見與博士班學生 討論,也希望透過透過博士生的良師典範,促成了學生對於學術研究產生 憧憬,使學生了解人文社會科學領域未來的相關走向與發展方式;或者讓 某些原先已有心朝向學術研究發展的學生,透過博士生的典範強化其往學 術之路前進的可能性,使學生更了解學術研究的未來發展實況。

三 三 三

三、 、 、 、 高二專題研究課程 高二專題研究課程 高二專題研究課程 高二專題研究課程

在進入高二之後,學生可以依據一年級的學習以及個人興趣來決定研 究主題與方向,而校內教師也會依照學生的研究主題進行指導。 「專題研 究課程」,是個一連串的學習歷程。一年級的課程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背景 知識,主要在接受與吸收老師的授課內容,而二年級的專題課程則讓學生 將過去所學實際加以應用與操作,學生必須開始產出知識,親自體驗蒐集 資料、文獻 分析與整理、以及思辨與撰寫的研究過程。 如同 Tyler(1949)所提出 課程組織的「程序性」,強調每一個繼起的學習經驗,皆應當建立於先前 的學習經驗之上,但對於教材必須更深入、更廣泛地加以處理(歐用生,

2001)。從一年級上學期的人社科學導論,到下學期的人社科學經典導讀,

再到高二的專題研究課程,可以發現人社科學資優課程的規劃是由淺至

深,層層深入的,讓學生從一開始的廣泛瞭解,發展到逐步聚焦,進而進

行獨立研究,讓學生能在一年級的學習基礎上,逐步深化人文社會科學領

(13)

除了具有程序性的特色之外,高二的專題研究課程亦具有彈性。專題 研究的進行時間同樣為週一下午兩點至五點,將學生分為五組,並由五位 教師採分組方式進行指導,而學生可自由安排與指導教師面談、報告進度 或是自行前往校內外圖書館進行資料的蒐集。因此,學生能夠自主學習,

主導自己的學習進程,也能培養學生對於學習計畫的管理能力。

在學生專題研究撰寫的要求上,指導教師希望學生能掌握研究主題中 最基本的資料,在專題的論述上能具備邏輯性,透過最基礎的訓練過程使 學生的專題具有論文的基本規矩與樣貌。對教師而言,專題研究主要是研 究方法的練習,而學生是否必須提出新發現與創見,或者達到高水準的作 品層次,則是其次,因為專題研究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訓練學生的研究 方法與態度,使學生在研究歷程中學會自己找答案、自己解決問題,學生 經由專題研究過程所獲致的學習心得,自非課本知識所能比擬。故課程重 點在於求知方法與研究能力的習得,而非知識的傳授,透過專題研究課程 在於提供學生一個較高層次的學習機會,因此評量學生專題研究的重點在 於過程而非結果,重視學生在專題過程中的學習歷程(張瑜真,2007) 。

學生的專題研究會在二年級上學期的期末進行專題研究計畫的期中 發表,以口頭發表方式呈現計畫內容;而下學期則完成整篇專題研究,並 舉辦成果發表會。

人社課程在學生發表專題研究之後,在高三上學期結束,讓學生能專 心準備升學考試。而本研究的研究範圍僅限於高一的充實課程。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第二節 學生的課程經驗 學生的課程經驗 學生的課程經驗 學生的課程經驗

從文獻探討中可以發現,學生的課程詮釋之內涵包括對課程材料、教

學的知覺與感受與社會關係等層面。故本節擬就這些層面分析人文社會科

學資優班學生的課程詮釋。

(14)

壹 壹 壹

壹、 、 、 、 學生對 學生對 學生對 學生對「 「 「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 」 」的理解與詮釋 的理解與詮釋 的理解與詮釋 的理解與詮釋

高一的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共包含心理學、哲學、社會學、政治學、

文學、經濟學、人類學、歷史學等八個領域,本部分將針對人社班學生入 班前後對於「人文社會科學」之理解加以分析呈現。

一 一 一

一、 、 、 、 關於 關於 關於 關於「 「 「人文社會科學 「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 」的先備知識 」 的先備知識 的先備知識 的先備知識

學生進入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前對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的理解 與認識,大多經由父母、教師與學長的說明,或者是個人常識性的猜測。

(一 一 一) 一 ) ) )父母 父母 父母 父母、 、 、 、教師與學長的說明 教師與學長的說明 教師與學長的說明 教師與學長的說明: : : :

在研究對象中,多半是因為當時的老師,才得知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 的設立,進而申請進入此班。而多半也是因為學生在國中時,就對人文社 會學科較有興趣,例如,阿瑭、阿包和阿綠就是這樣的例子:

有老師說 有老師說 有老師說

有老師說, , ,有學長在念這個班 , 有學長在念這個班 有學長在念這個班 有學長在念這個班, , , ,就有大概跟我們講一下 就有大概跟我們講一下 就有大概跟我們講一下, 就有大概跟我們講一下 , , ,我還蠻 我還蠻 我還蠻 我還蠻 有興趣的 有興趣的

有興趣的 有興趣的, , , ,國中的時候 國中的時候 國中的時候 國中的時候, , , ,就覺得國文蠻有趣的 就覺得國文蠻有趣的 就覺得國文蠻有趣的 就覺得國文蠻有趣的! ! !然後會自己找書來 ! 然後會自己找書來 然後會自己找書來 然後會自己找書來 看

看 看

看, , ,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 , ,就我可能蠻適合進這個班的 就我可能蠻適合進這個班的 就我可能蠻適合進這個班的 就我可能蠻適合進這個班的( ( (包 ( 包 包— 包 — —951115 — 951115 951115) 951115 ) ) )

是那時候的補習班老師說的 是那時候的補習班老師說的 是那時候的補習班老師說的

是那時候的補習班老師說的, , ,而且就是我以前還蠻愛唸書的 , 而且就是我以前還蠻愛唸書的 而且就是我以前還蠻愛唸書的, 而且就是我以前還蠻愛唸書的 , , , 就是一

就是一 就是一

就是一些閒書 些閒書 些閒書, 些閒書 , ,沒事就會去書店翻一些書來看 , 沒事就會去書店翻一些書來看 沒事就會去書店翻一些書來看, 沒事就會去書店翻一些書來看 , , ,不過我想說我對這 不過我想說我對這 不過我想說我對這 不過我想說我對這 個還蠻有興趣的啊

個還蠻有興趣的啊 個還蠻有興趣的啊

個還蠻有興趣的啊, , , , ( (瑭 ( ( 瑭 瑭— 瑭 — —951003 — 951003 951003) 951003 ) ) )

當初 當初

當初 當初, , , ,是我們班上的導師告訴我 是我們班上的導師告訴我 是我們班上的導師告訴我, 是我們班上的導師告訴我 , , ,說建中現在有一個人文社會科 說建中現在有一個人文社會科 說建中現在有一個人文社會科 說建中現在有一個人文社會科 學資優班

學資優班 學資優班

學資優班。 。 。 。可能老師覺得還蠻適合我的 可能老師覺得還蠻適合我的 可能老師覺得還蠻適合我的, 可能老師覺得還蠻適合我的 , , ,因為我以前就對人文有興趣 因為我以前就對人文有興趣 因為我以前就對人文有興趣 因為我以前就對人文有興趣 了 了

了 了,( ,( ,( ,(綠 綠 綠 綠--- --- --- ---951031 951031 951031 951031) ) ) )

由於缺乏對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認識,教師的引介多半是學生接觸人

社班的契機,而教師的推薦之外,學生本身對於人文類科的興趣,也是促

使他們選擇就讀人社班的原因。然而,在訪談過程中也發現,即使是推薦

(15)

班偏重人文類科的培養。而除了教師之外,父母的鼓勵也影響了學生進入 學生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選擇,但父母親對於人社班課程亦僅有初步的 概念, 「老師的推薦 老師的推薦 老師的推薦 老師的推薦」以及學生對於人文類科的興趣才是最大原因( ( ( ( 綠 綠 綠 綠 --- ---

--- ---951031 951031 951031 951031 )。 )。 )。 )。

由上述可知,學生在國中階段面對升學的抉擇,多半還是受到父母、

教師的影響,而因為這些原因而進入了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的學生,一開 始對於該班的課程安排,內容等的瞭解是非常貧乏的。在正式入班之前,

也僅能透過父母、教師、同儕或學長們的說明來理解課程內容。

( (

( (二 二 二) 二 ) ) )個人的推測與想像 個人的推測與想像 個人的推測與想像 個人的推測與想像

除了父母、師長,還有自己的興趣之外,同儕的影響以及人文社會科 學資優班不需要考理科的甄選方式,也是吸引了在物理、化學上較缺乏學 習興趣的學生報名的原因。

我們老師到不建議我來 我們老師到不建議我來 我們老師到不建議我來

我們老師到不建議我來, , , ,是我同學跟我說 是我同學跟我說 是我同學跟我說 是我同學跟我說, , ,有這個機會 , 有這個機會 有這個機會 有這個機會, , ,然後 , 然後 然後 然後 我第一次知道

我第一次知道 我第一次知道

我第一次知道, , ,有考試不用考物理化學 , 有考試不用考物理化學 有考試不用考物理化學, 有考試不用考物理化學 , ,我就來了 , 我就來了 我就來了, 我就來了 , , ,我太高興了 我太高興了 我太高興了 我太高興了, , , , 聽到有一次考試竟然不用考物理化學

聽到有一次考試竟然不用考物理化學 聽到有一次考試竟然不用考物理化學

聽到有一次考試竟然不用考物理化學, , , ,生物我還好 生物我還好 生物我還好, 生物我還好 , ,居然不用考物 , 居然不用考物 居然不用考物 居然不用考物 理化學是不是

理化學是不是 理化學是不是

理化學是不是? ? ?我想太棒了 ? 我想太棒了 我想太棒了, 我想太棒了 , ,天下怎麼有這麼好的考試 , 天下怎麼有這麼好的考試 天下怎麼有這麼好的考試 天下怎麼有這麼好的考試( ( ( (鈍 鈍 鈍 鈍 ---

--- ---

---950919 950919 950919) 950919 ) ) )

另外,進入人文社會科學資優班所帶來的附加價值,也讓教師和學生

心動。阿旬就是這樣的例子:

因為我那時候的成績 因為我那時候的成績 因為我那時候的成績。 因為我那時候的成績 。 。就是可能很危險 。 就是可能很危險 就是可能很危險, 就是可能很危險 , ,可能就不一定可以 , 可能就不一定可以 可能就不一定可以 可能就不一定可以 上

上 上

上建中啦 建中啦 建中啦, 建中啦 , , ,然後 然後 然後 然後, , ,老師有建議我可以試試看這個 , 老師有建議我可以試試看這個 老師有建議我可以試試看這個 老師有建議我可以試試看這個, , , ,所以我就想說 所以我就想說 所以我就想說 所以我就想說 報報看 報報看 報報看

報報看( ( (旬 ( 旬 旬 旬— — — —951219 951219 951219 951219) ) ) )

可是老師慫恿他要進資優班 可是老師慫恿他要進資優班 可是老師慫恿他要進資優班

可是老師慫恿他要進資優班, , ,這是國中的一種虛榮吧 , 這是國中的一種虛榮吧 這是國中的一種虛榮吧。 這是國中的一種虛榮吧 。 。我們 。 我們 我們 我們 的學生念了建中的資優班

的學生念了建中的資優班 的學生念了建中的資優班

的學生念了建中的資優班, , ,這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 這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這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這是非常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 。校長大 。 校長大 校長大 校長大 概就是說

概就是說 概就是說

概就是說, , , ,數學好的就去考自然 數學好的就去考自然 數學好的就去考自然 數學好的就去考自然, , ,數學不好的就去考人文 , 數學不好的就去考人文 數學不好的就去考人文 數學不好的就去考人文。 。 。反正 。 反正 反正 反正 大家都有那個機會去考資優班

大家都有那個機會去考資優班 大家都有那個機會去考資優班

大家都有那個機會去考資優班( ( ( (鈍 鈍 鈍 鈍--- --- --- ---950919 950919 950919 950919) ) ) )

在訪談的過程中,小安老師曾經談到,對於部分第二屆人社班學生入

班動機的疑慮( 訪小安師 訪小安師 訪小安師 訪小安師— — —960212 — 960212 960212 960212 ) ,而從訪談學生的過程中,似乎也驗證

了這樣的情形。第二屆人社班招生方式的改變,確實吸引部分學生報考,

(16)

但從學生的回應裡也可以看到這樣的情形其實深受師長的影響。而由於這 類原因入班的學生,對於人社班的認識更加貧乏,幾乎只能透過字面上的 意義去理解整個課程。

不瞭解 不瞭解 不瞭解

不瞭解, , ,應該很多人都這樣吧 , 應該很多人都這樣吧 應該很多人都這樣吧 應該很多人都這樣吧! ! !那時候我知道自己考上了以 ! 那時候我知道自己考上了以 那時候我知道自己考上了以 那時候我知道自己考上了以 後

後 後

後, , , ,就出國了 就出國了 就出國了, 就出國了 , , ,然後也沒有想很多 然後也沒有想很多 然後也沒有想很多, 然後也沒有想很多 , , ,因為說明會在暑假 因為說明會在暑假 因為說明會在暑假, 因為說明會在暑假 , , ,那時候 那時候 那時候 那時候 我出國了

我出國了 我出國了

我出國了, , , ,所以沒辦法去 所以沒辦法去 所以沒辦法去 所以沒辦法去( ( (瑭 ( 瑭 瑭 瑭— — — —951003 951003 951003 951003) ) ) )

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內涵是相當廣泛的。而學生一開始無法抓住其核 心概念,似乎也是理所當然。此外,學生也談到了他們一開始對於「人文 社會科學資優課程」的臆測:

我當初進來 我當初進來 我當初進來

我當初進來, , ,我只知道這個班是就是作為那個數理資優班的 , 我只知道這個班是就是作為那個數理資優班的 我只知道這個班是就是作為那個數理資優班的 我只知道這個班是就是作為那個數理資優班的 比對

比對 比對

比對, , ,就好像數理資優班他們 , 就好像數理資優班他們 就好像數理資優班他們, 就好像數理資優班他們 , ,是特別加強數學物理生物之類 , 是特別加強數學物理生物之類 是特別加強數學物理生物之類 是特別加強數學物理生物之類 的 的 的

的, , , ,然後我們可能是特別加強文科 然後我們可能是特別加強文科 然後我們可能是特別加強文科 然後我們可能是特別加強文科。 。 。 。這是僅僅我所知道的 這是僅僅我所知道的 這是僅僅我所知道的 這是僅僅我所知道的, , ,所以 , 所以 所以 所以 我當初覺得人文社會科學大概就只是國文

我當初覺得人文社會科學大概就只是國文 我當初覺得人文社會科學大概就只是國文

我當初覺得人文社會科學大概就只是國文, , , ,英文 英文 英文, 英文 , , ,歷史這些 歷史這些 歷史這些 歷史這些, , , ,然 然 然 然 後會特別加強

後會特別加強 後會特別加強

後會特別加強。 。 。 。我是有參加一個說明會 我是有參加一個說明會 我是有參加一個說明會 我是有參加一個說明會, , , ,就聽了之後 就聽了之後 就聽了之後 就聽了之後, , , ,才知道好 才知道好 才知道好 才知道好 像跟之前想的不太一樣

像跟之前想的不太一樣 像跟之前想的不太一樣

像跟之前想的不太一樣( ( ( (鈍 鈍 鈍 鈍--- --- --- ---950919 950919 950919 950919) ) ) )

很少很少 很少很少 很少很少

很少很少, , ,只是想說可能是有很多國文課和英文課 , 只是想說可能是有很多國文課和英文課 只是想說可能是有很多國文課和英文課, 只是想說可能是有很多國文課和英文課 , ,可能整 , 可能整 可能整 可能整 天都在上國文英文

天都在上國文英文 天都在上國文英文

天都在上國文英文, , ,就都是不太瞭解 , 就都是不太瞭解 就都是不太瞭解, 就都是不太瞭解 , ,然後進來之後才知道完全 , 然後進來之後才知道完全 然後進來之後才知道完全 然後進來之後才知道完全 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

不是這樣( ( ( (旬 旬 旬 旬— — — —951219 951219 951219 951219) ) ) )

從上例中,可以看出學生對於「人文社會科學」一詞的解釋是國文、

英文、社會科的總和,進而認為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僅為此三學科的加 強與培養,而對於簡章上的說明似乎也是一知半解( 綠 綠— 綠 綠 — —951107 — 951107 951107 951107 ) 。另外,

雖然人社班曾舉辦說明會介紹課程內容,但也是在學生確定入班之後才舉 行,因此,對於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幾乎不瞭解的學生,就這樣懵懵懂 懂得升上了高一,走進了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

二 二 二

二、 、 、 一年之後 、 一年之後 一年之後 一年之後, , , ,對於 對於 對於「 對於 「 「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 」 」的理解與看法 的理解與看法 的理解與看法 的理解與看法

在進入人社班一年之後,學生對於「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與入班之

前相較,已有很大的不同,並且對於「人文社會科學」也有了自己了看法

(17)

(一 一 一) 一 ) ) )人文社會科學的豐富內涵 人文社會科學的豐富內涵 人文社會科學的豐富內涵 人文社會科學的豐富內涵

高一的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在一年級上學期安排了一週一次的人 文社會科學導論課程,邀請了大學教授到校演講,讓學生們對於人文社會 科學領域有初步的認識和理解。就人文社會科學導論的課程內容而言,學 生大致上認為導論課程的內容安排,有助自身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的瞭 解,也有學生認為自己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認識「 就是從這個課程之後 就是從這個課程之後 就是從這個課程之後 就是從這個課程之後, , ,才慢 , 才慢 才慢 才慢 慢知道什麼叫做人文社會科學

慢知道什麼叫做人文社會科學 慢知道什麼叫做人文社會科學

慢知道什麼叫做人文社會科學」( ( ( (綠 綠 綠--- 綠 --- ---951031 --- 951031 951031) 951031 ) )。 ) 開始上課之後

開始上課之後 開始上課之後

開始上課之後, , ,就覺得之前自己的想法太窄了 , 就覺得之前自己的想法太窄了 就覺得之前自己的想法太窄了, 就覺得之前自己的想法太窄了 , ,太可笑了 , 太可笑了 太可笑了! 太可笑了 ! ! ! 大概對人文社會科學有一個比較大致的瞭解吧

大概對人文社會科學有一個比較大致的瞭解吧 大概對人文社會科學有一個比較大致的瞭解吧

大概對人文社會科學有一個比較大致的瞭解吧, , , ,就大概知道是指 就大概知道是指 就大概知道是指 就大概知道是指 哪些科吧 哪些科吧 哪些科吧

哪些科吧, , ,就覺得蠻有趣的 , 就覺得蠻有趣的 就覺得蠻有趣的, 就覺得蠻有趣的 , ,那時候有一種眼界大開的感覺 , 那時候有一種眼界大開的感覺 那時候有一種眼界大開的感覺 那時候有一種眼界大開的感覺

( (

(旬 旬 旬— 旬 — —951 — 951 951219 951 219 219) 219 ) ) )

國中就是讀書讀書讀書 國中就是讀書讀書讀書 國中就是讀書讀書讀書

國中就是讀書讀書讀書。 。 。那就是把每個知識 。 那就是把每個知識 那就是把每個知識, 那就是把每個知識 , , ,應該說是知 應該說是知 應該說是知 應該說是知 識

識 識

識, , , ,不能說是智慧 不能說是智慧 不能說是智慧 不能說是智慧, , ,就把那些知識和常識全部記下來 , 就把那些知識和常識全部記下來 就把那些知識和常識全部記下來 就把那些知識和常識全部記下來, , , ,就是硬生 就是硬生 就是硬生 就是硬生 生的把他記下來

生的把他記下來 生的把他記下來

生的把他記下來, , ,就這樣 , 就這樣 就這樣, 就這樣 , ,現在才慢慢 , 現在才慢慢 現在才慢慢, 現在才慢慢 , , ,開始啟蒙吧 開始啟蒙吧 開始啟蒙吧 開始啟蒙吧( ( ( (鈍 鈍 鈍 鈍 ---

--- ---

---950919 950919 950919) 950919 ) ) )

原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原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原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原本人文社會科學領域, , , ,根本就是 根本就是 根本就是很 根本就是 很 很陌生的新學科 很 陌生的新學科 陌生的新學科, 陌生的新學科 , , ,但是現 但是現 但是現 但是現 在 在 在

在, , , ,雖然稱不上是深入 雖然稱不上是深入 雖然稱不上是深入, 雖然稱不上是深入 , , ,但或多或少 但或多或少 但或多或少, 但或多或少 , , ,也得到一些基本的概念 也得到一些基本的概念 也得到一些基本的概念( 也得到一些基本的概念 ( (塘 ( 塘 塘 塘 --

-- --

--951003 951003 951003) 951003 ) ) )

在上完了一學年的人文社會科學資優課程後,幾乎所有研究參與的學 生都認為人文社會科學即為包含政治學、心理學、文學、經濟學、哲學、

歷史學、社會學等八大領域的一門學問( 瑭 瑭 瑭 瑭-- -- -- --951003 951003 951003 951003; ; ; ;旬 旬 旬 旬— — — —951 951 951 951121 121 121; 121 ; ; ; 綠

綠 綠

綠— — — —951031 951031 951031 951031 ) ,這很可能是受到高一課程規劃的影響

1

。雖然學生認為課程內 容已相當豐富,但也有學生提出疑問,認為人文社會科學不只包含上述類 別,而建議應該將範圍加廣。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人文社會科學, , ,我覺得應該沒有這麼窄吧 , 我覺得應該沒有這麼窄吧 我覺得應該沒有這麼窄吧 我覺得應該沒有這麼窄吧, , , ,不知道為什麼學 不知道為什麼學 不知道為什麼學 不知道為什麼學 校選的都是比較冷門的科目

校選的都是比較冷門的科目 校選的都是比較冷門的科目

校選的都是比較冷門的科目, , ,人文社會科學應該 , 人文社會科學應該 人文社會科學應該, 人文社會科學應該 , , ,不只包含這些 不只包含這些 不只包含這些 不只包含這些 吧

吧 吧

吧? ? ?比如說像法律啊 ? 比如說像法律啊 比如說像法律啊, 比如說像法律啊 , , ,不是也是社會科學裡面的嗎 不是也是社會科學裡面的嗎 不是也是社會科學裡面的嗎 不是也是社會科學裡面的嗎? ? ? ?可是不知道 可是不知道 可是不知道 可是不知道

1 高一上學期之人文社會科學導論將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分為八大範疇;而高一下學期則分為空間 研究、歷史學、人類學、心理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經濟學等領域

(18)

為什麼都沒有排進去 為什麼都沒有排進去 為什麼都沒有排進去

為什麼都沒有排進去?( ?( ?(包 ?( 包 包— 包 — —951122 — 951122 951122) 951122 ) ) )

可以再加入新聞學吧 可以再加入新聞學吧 可以再加入新聞學吧

可以再加入新聞學吧, , , ,因為我本來就對新聞這個還蠻有興趣 因為我本來就對新聞這個還蠻有興趣 因為我本來就對新聞這個還蠻有興趣 因為我本來就對新聞這個還蠻有興趣 的

的 的

的, , ,也很想要瞭解看看 , 也很想要瞭解看看 也很想要瞭解看看( 也很想要瞭解看看 ( ( (綠 綠 綠 綠— — — —951107 951107 951107 951107) ) ) )

法學和新聞學等學科被排除在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之外,雖然讓學生能 針對課程中所選的八個領域作深入的了解,但這樣的選擇似乎也侷限了學 生對於人文社會科學課程的想像。

( (

( (二 二 二) 二 ) ) )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 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 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 重要而不可缺少的一門學科

在經過一年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之後,學生除了對於「人文社會科學」有更 深的認識之外,學生也能用自己的觀點去解釋人文社會科學的內涵:

我 我 我 我想 想 想 想社會學科學和自然科學最大不同 社會學科學和自然科學最大不同 社會學科學和自然科學最大不同 社會學科學和自然科學最大不同, , , ,大概在於目標 大概在於目標 大概在於目標, 大概在於目標 , , ,自 自 自 自 然科學的目標在於研發

然科學的目標在於研發 然科學的目標在於研發

然科學的目標在於研發, , , ,社會科學在解釋 社會科學在解釋 社會科學在解釋 社會科學在解釋一些社會上的 一些社會上的 一些社會上的現象 一些社會上的 現象 現象, 現象 , , , 然後

然後 然後

然後解決 解決 解決 解決人類社會裡的問題 人類社會裡的問題 人類社會裡的問題 人類社會裡的問題( ( ( (鈍 鈍 鈍 鈍--- --- ---950919 --- 950919 950919) 950919 ) ) )

學生認為人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最大不同在於人文社會科學解 決的是人的問題,也因為解決的是人類的問題,因此,學生也認為人文社 會科學是重要的,而對人類社會 「不可缺少 不可缺少 不可缺少 不可缺少」 的一門學科 (綠 綠 綠--- 綠 --- --- ---951031 951031 951031) 951031 , 學習人文社會科學能讓他們既 「 「 「 「有科學邏輯的理性 有科學邏輯的理性 有科學邏輯的理性, 有科學邏輯的理性 , , ,也有 也有 也有 也有人文情懷的感性 人文情懷的感性 人文情懷的感性 人文情懷的感性 」

( 旬 旬— 旬 旬 — —951219 — 951219 951219 951219 ) 。

(三 三 三) 三 ) ) )人文社會科學裡沒有標準答案 人文社會科學裡沒有標準答案 人文社會科學裡沒有標準答案 人文社會科學裡沒有標準答案

學生對於「人文社會科學」除了上述的兩種詮釋之外,學生也認為人

文社會科學是沒有標準答案的,而這樣的詮釋是源自於教學過程中,教師 不斷提醒學生在人文社會科學中價值的相對性,如阿旬就談到: 「之前在上 之前在上 之前在上 之前在上 政治學的時候

政治學的時候 政治學的時候

政治學的時候, , ,教授就已經告訴我們人文社會裡是沒有標準 , 教授就已經告訴我們人文社會裡是沒有標準 教授就已經告訴我們人文社會裡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教授就已經告訴我們人文社會裡是沒有標準 答案的 答案的 答案的, , , ,後來文學課 後來文學課 後來文學課 後來文學課 裡教授也要我們去想

裡教授也要我們去想 裡教授也要我們去想

裡教授也要我們去想『 『 『 『如何解釋 如何解釋 如何解釋 如何解釋』 』 』 』的問題 的問題 的問題 的問題」 (旬 旬 旬-- 旬 -- --951227 -- 951227 951227) 951227 , 就是因為這樣的教

學讓學生逐漸打破過去唯一真理的信念,而接受多元價值並存的可能。

(19)

貳 貳 貳

貳、 、 、 、對課程材料的詮釋與看法 對課程材料的詮釋與看法 對課程材料的詮釋與看法 對課程材料的詮釋與看法

學生對於課程材料的看法,主要針對課程教材本身的選擇與安排。以 下將分別針對上學期的人社科學導論,以及下學期的經典閱讀課程中的課 程材料,呈現學生的想法。

一 一 一

一、 、 、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人文社會科學導論課程

在高一上學期的人文社會科學導論課程中,包含文學、史學、哲學、

人類學、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八大領域,而在參與研究的 學生中,最喜歡的課程依序是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以及經濟學三門課 程;在在下學期的人文社會科學經典閱讀課程中,學生在八週的課程中閱 讀四本人文社會科學的經典著作。而學生喜愛這些課程內容的原因,大概 可以分為以下三點:

(一 一 一) 一 ) ) ) 與經驗的連結 與經驗的連結 與經驗的連結 與經驗的連結: : : :

學生喜愛課程材料的原因,多半由於課程材料能夠引發或引入學生的 經驗,此處所指的經驗包含學生過去的經驗,以及學生目前生活的經驗。

首先,個人的學習都帶有不同的過去經驗、信念、態度和意識型態,

因此,每個人的起點都是不同的,而個人在學習有關外在世界的知識時,

也導入有關自我的知識,因此,若課程教材中能導入學生的舊經驗,較能 引發學生學習動機,如阿包在談到社會學導論課程教材時說:

《見樹又見林 見樹又見林 見樹又見林 見樹又見林》 》 》 》裡面有寫到大富翁 裡面有寫到大富翁 裡面有寫到大富翁 裡面有寫到大富翁, , , ,可是他把它用社會學的 可是他把它用社會學的 可是他把它用社會學的 可是他把它用社會學的 角度來講

角度來講 角度來講

角度來講, , , ,說你在玩大富翁的時候 說你在玩大富翁的時候 說你在玩大富翁的時候 說你在玩大富翁的時候, , ,其實受到遊戲規則的限制 , 其實受到遊戲規則的限制 其實受到遊戲規則的限制 其實受到遊戲規則的限制, , , , 這種說法真的

這種說法真的 這種說法真的

這種說法真的, , , ,以前小時候在玩的時候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以前小時候在玩的時候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以前小時候在玩的時候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以前小時候在玩的時候從來沒想過這個問題, , , ,就 就 就 就 覺得沒想到大富翁裡也有這麼大的學問

覺得沒想到大富翁裡也有這麼大的學問 覺得沒想到大富翁裡也有這麼大的學問

覺得沒想到大富翁裡也有這麼大的學問。 。 。 。 ( (包 ( ( 包 包— 包 — —951205 — 951205 951205) 951205 ) ) )

藉由童年的遊戲引發學生對於社會學的思考,學生對於學習內容產生

(20)

興趣,其課程經驗才能被賦予意義而形成課程詮釋,同時,學生的學習也 才能真正建立。

教授把心理學講得很生活 教授把心理學講得很生活 教授把心理學講得很生活

教授把心理學講得很生活, , , ,好像這種知識是可以 好像這種知識是可以 好像這種知識是可以在生活中 好像這種知識是可以 在生活中 在生活中 在生活中 運用 運用

運用 運用的一樣 的一樣 的一樣 的一樣( ( ( (包 包 包 包— — — —9 99 951115 51115 51115 51115) ) ) )。 。 。 。

政治學的內涵感覺很艱深 政治學的內涵感覺很艱深 政治學的內涵感覺很艱深 政治學的內涵感覺很艱深, , , ,但是教授舉了很多例子 但是教授舉了很多例子 但是教授舉了很多例子, 但是教授舉了很多例子 , ,我印 , 我印 我印 我印 象最深的是

象最深的是 象最深的是

象最深的是「 「 「 「肉色 肉色 肉色 肉色」 」 」 」這個例子 這個例子 這個例子 這個例子, , , ,我才發現我們一般人的歧見有 我才發現我們一般人的歧見有 我才發現我們一般人的歧見有 我才發現我們一般人的歧見有 多深 多深

多深 多深( ( ( (鈍 鈍 鈍 鈍-- -- -- --950919 950919 950919 950919) ) ) ) 。 。 。 。

從學生的反應中可以發現,教師所提出的概念對他們而言並不陌生,

是來自於他們生活經驗的知識,因此,當這些熟悉的名詞出現在課堂上 時,學生立即產生聯想,進而能對教師後來提出的解釋產生概念的連結與 比較,並能加深印象。

而除了課程材料與經驗的連結使學生產生學習之外,學生也能透過這 些課程材料去進一步理解自己生活經驗的知識;而相對的,在某些課程中 較偏離學生生活經驗的課程材料,對於學生來說亦缺乏吸引力,如在文學 課程中,教師雖然準備了很豐富的書面教材,讓學生感覺到「 教授很認真 教授很認真 教授很認真 教授很認真 啦 啦

啦 啦 」 ( 綠 綠-- 綠 綠 -- --951031 -- 951031 951031 951031 ) ,但是由於課程內容和他們的生活較差距大,無法有效 引起學生學習動機。

看得出來不過教授講的內容 看得出來不過教授講的內容 看得出來不過教授講的內容 看得出來不過教授講的內容, , ,我覺得可能不是很吸引我 , 我覺得可能不是很吸引我 我覺得可能不是很吸引我 我覺得可能不是很吸引我 吧 吧

吧 吧! ! ! !可能跟我們現在想理解的文學有一段差距吧 可能跟我們現在想理解的文學有一段差距吧 可能跟我們現在想理解的文學有一段差距吧 可能跟我們現在想理解的文學有一段差距吧! ! !如果老師談 ! 如果老師談 如果老師談 如果老師談 九把刀 九把刀

九把刀 九把刀, , , ,我可能會比較想聽 我可能會比較想聽 我可能會比較想聽 我可能會比較想聽( ( ( (綠 綠 綠 綠-- -- --951031 -- 951031 951031) 951031 ) ) )

從教師所準備的學習講義看來,可以發現當次文學課程的主要內容已

經考慮到學生的先備知識

2

,因此,課堂上學生的反應不佳

3

,除了教材無 法與生活連結之外,有部分也是由於學生認為教師準備的教材內容在國中 階段就已經學過,所以得到的收穫也有限,如阿包認為: 「陶淵明在國文課 陶淵明在國文課 陶淵明在國文課 陶淵明在國文課 上就有了不是嗎

上就有了不是嗎 上就有了不是嗎

上就有了不是嗎? ? ? ?那上國文課就好啦 那上國文課就好啦 那上國文課就好啦 那上國文課就好啦, , , ,我是希望能聽到一些老師對現在的作家或 我是希望能聽到一些老師對現在的作家或 我是希望能聽到一些老師對現在的作家或 我是希望能聽到一些老師對現在的作家或

2 當次的文學課程內容,授課教師以「陶潛之田園詩」為主題,且內容多半淺顯,課後學生也反

(21)

者是有代表性的書做一些評論 者是有代表性的書做一些評論 者是有代表性的書做一些評論

者是有代表性的書做一些評論, , , ,而且我不覺得教授的解釋和國文老師有什麼不 而且我不覺得教授的解釋和國文老師有什麼不 而且我不覺得教授的解釋和國文老師有什麼不 而且我不覺得教授的解釋和國文老師有什麼不 同 同

同 同」 (包 包 包 包--951205 951205 951205 951205) ; 而阿瑭談到: 「陶淵明離我們好遠 陶淵明離我們好遠 陶淵明離我們好遠 陶淵明離我們好遠, , ,不是覺得他的詩沒有價 , 不是覺得他的詩沒有價 不是覺得他的詩沒有價 不是覺得他的詩沒有價 值

值 值

值, , , ,只是本來期待更不一樣的內容 只是本來期待更不一樣的內容 只是本來期待更不一樣的內容 只是本來期待更不一樣的內容」 (瑭 瑭 瑭— 瑭 — —951003 — 951003 951003) 951003 。

學習的真諦在於學習者是否發生了概念改變(郭金美,1999) 。透過課 程材料與生活的連結,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重組了知識概念,建構了新知 識,亦重組了自我;相反地,若課程材料缺乏生活性的連結,學生即使乖 乖坐在教室中,可能也並未獲得真正的學習。

(二 二 二) 二 ) ) )具有 具有 具有「 具有 「 「 「衝突 衝突 衝突 衝突」 」 」 」的課程材料 的課程材料 的課程材料 的課程材料

學生對於重複性較高的課程內容,學生缺乏學習動機,相對的,課程

中若出現具有「衝突」的教材,能夠提供學生更多歧異、衝突與多元觀點 的論述,使學生對權力與知識的關係有更為深入的體悟。如社會學導論課 程中,選擇《見樹又見林》一書作為課程材料,學生針對此書談到:

差異被用來成為特權的基礎 差異被用來成為特權的基礎 差異被用來成為特權的基礎

差異被用來成為特權的基礎, , , ,甚至可以決定誰該死誰該活 甚至可以決定誰該死誰該活 甚至可以決定誰該死誰該活 甚至可以決定誰該死誰該活, , , , 這種解釋還蠻特別的

這種解釋還蠻特別的 這種解釋還蠻特別的

這種解釋還蠻特別的, , ,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很衝擊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很衝擊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很衝擊 第一次看到的時候覺得很衝擊( ( (鈍 ( 鈍 鈍 鈍 --- ---

--- ---950 950 950 950919 919 919 919) ) ) )

以前覺得配合大家行動是合群 以前覺得配合大家行動是合群 以前覺得配合大家行動是合群

以前覺得配合大家行動是合群, , , ,以前不都要我們合群嗎 以前不都要我們合群嗎 以前不都要我們合群嗎? 以前不都要我們合群嗎 ? ?結 ? 結 結 結 果裡面說選擇從眾是因為這是最容易的選擇

果裡面說選擇從眾是因為這是最容易的選擇 果裡面說選擇從眾是因為這是最容易的選擇

果裡面說選擇從眾是因為這是最容易的選擇, , ,這句話讓我印象很 , 這句話讓我印象很 這句話讓我印象很 這句話讓我印象很 深 深

深 深, , , ,好像完全打破以前相信的東西 好像完全打破以前相信的東西 好像完全打破以前相信的東西 好像完全打破以前相信的東西, , ,我覺得這是我開始喜歡社會 , 我覺得這是我開始喜歡社會 我覺得這是我開始喜歡社會 我覺得這是我開始喜歡社會 學的開始吧

學的開始吧 學的開始吧

學的開始吧( ( ( (鈍 鈍 鈍 鈍-- -- -- --950926 950926 950926 950926) ) ) ) 。 。 。 。

學生認為從社會學的課程材料中,發現社會其實充滿矛盾和衝突,而 課程更帶領他們從更寬廣、更多元的角度去理解整個社會中的人事物;讓 原本看似理所當然的事理變得不平凡,而發現「 其實在事情的反面總有著社 其實在事情的反面總有著社 其實在事情的反面總有著社 其實在事情的反面總有著社 會力量

會力量 會力量

會力量所造成 所造成 所造成 所造成的巨大影響 的巨大影響 的巨大影響 的巨大影響 」 ( 旬 旬— 旬 旬 — —951219 — 951219 951219 951219 ) 。而除了社會學之外,學生也提到 政治學課程中,教授討論的議題挑戰了他們過去深信不疑的真理,並引導 學生認知到政治社會、政治行為背後的權力運作,進而「 在社會中找到自己 在社會中找到自己 在社會中找到自己 在社會中找到自己 的定位

的定位 的定位

的定位 」 ( 綠 綠 綠 綠— — — —951107 951107 951107 951107 ) 。而空間研究中的 《現代都市地景》一書,則讓阿包發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Krajcik, Czerniak, & Berger (1999) 大力倡導以「專題」為基礎,教導學生學習科 學探究的方法,這種稱之為專題導向的科學學習(Project-Based Science,

 具有計畫主持人資格,且於國內外擔任教學、研究職務在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在選擇合 適的策略 解決 數學問題 時,能與 別人溝通 、磋商及 作出 協調(例 如在解決 幾何問題 時在演繹 法或 分析法之 間進行選 擇,以及 與小組成 員商 討統計研

• 學校可依據 課程發展議會的指引,按其辦學宗旨及使命,並因應 校情、學生需要和社會期望等,發展具校本

每本主題冊會提供一些探討該冊主題內容的建議問題,列舉主題冊內容大綱及學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