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2.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在情緒適應能力有顯著差異存在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 2.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在情緒適應能力有顯著差異存在"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乃以台閩地區1837位國中學生為研究分析對象,主要研究目的 在於探究國中生非理性信念與情緒適應能力二者分別與憂鬱傾向的關係。

故本章針對研究結果,對未來研究及相關實務工作提供具體建議。

第一節 結論

根據本研究所探討的研究問題,歸納結論如下:

壹、不同背景變項之國中生其非理性信念、情緒適應能力與憂鬱傾向的差異 情形

一、年級

1.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其非理性信念有顯著差異存在。國一學生在「要求 贊許」「責備傾向」得分均高於二、三年級,在「整體非理性信念」、

「過度焦慮」「完美」得分高於二年級,國三學生「逃避困難」高於 二年級,顯示國一學生的非理性信念高於國二、三年級。

2.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在情緒適應能力有顯著差異存在。國一學生「整體 情緒適應」「情緒覺察」及「情緒界限」高於三年級,國二學生「情 緒界限」得分高於三年級,顯示國三學生的情緒適應能力較差。

3.不同年級的國中生在憂鬱傾向上有顯著差異存在。國三學生「生理憂 鬱」得分高於二年級,顯示國三學生在生理方面的憂鬱傾向高於二年 級。

二、性別

(2)

1.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其非理性信念有顯著差異,國中男生的「整體非 理性信念」與「高自我期許」「責備傾向」「逃避困難」「依賴」、

「無法改變」與「完美」均高於女生。

2.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情緒適應能力有顯著差異,國中男生的「情緒 界限」能力高於女生,而國中女生的「情緒表達」能力高於男生。

3.不同性別的國中生在憂鬱傾向有顯著差異,國中女生在「整體憂鬱 傾向」與「情緒憂鬱」「認知憂鬱」「生理憂鬱」均高於男生。

貳、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與情緒適應能力間的關係。

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中與情緒適應能力有典型相關存在,有四組達到 統計水準:

一、第一組關係組型為非理性信念愈高,情緒適應能力愈低。即非理性信 念出現愈多的「要求贊許」「高自我期許」「挫折反應」「情緒控 制」「過度焦慮」「逃避困難」「依賴」與「無法改變」時,情緒 適應能力「情緒覺察」「情緒處理」「情緒界限」「情緒表達」能 力都會偏低。

二、第二組關係組型為非理性信念出現愈多的「要求贊許」「責備傾向」、

「挫折反應」「情緒控制」「過度焦慮」與「完美」時,則情緒適 應能力的「情緒覺察」「情緒處理」能力會偏高,而「情緒界限」

能力會偏低。

三、第三組關係組型為非理性信念出現愈多「高自我期許」「責備傾向」、

「逃避困難」「依賴」「無法改變」與「完美」時,則其情緒適應 能力的「情緒處理」能力會偏高,而「情緒表達」能力會偏低。

(3)

難」與「無法改變」時,則其情緒適應能力的「情緒覺察」能力會 偏低。

參、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與憂鬱傾向間的關係。

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中與憂鬱傾向有典型相關存在,有二組達到統 計水準:

一、第一組關係組型為非理性信念高,憂鬱傾向也會較高。即非理性信念 出現愈多的「要求贊許」「高自我期許」「責備傾向」「挫折反應」、

「情緒控制」「過度焦慮」「逃避困難」「依賴」「無法改變」與

「完美」時,憂鬱傾向的「情緒憂鬱」「認知憂鬱」「生理憂鬱」

「行為憂鬱」傾向都會偏高。

二、第二組關係組型為非理性信念出現愈多的「要求贊許」「挫折反應」

「過度焦慮」與「完美」,出現較少的「逃避困難」,則憂鬱傾向的

「生理憂鬱」會偏高,而「行為憂鬱」則會偏低。

肆、國中生的情緒適應能力與憂鬱傾向間的關係。

國中生的情緒適應能力與憂鬱傾向有典型相關存在,有三組達到統 計水準:

一、第一組關係組型為情緒適應能力好,憂鬱傾向低。即情緒適應能力 的「情緒處理」「情緒界限」與「情緒表達」能力愈好時,憂鬱傾 向中的「情緒憂鬱」「認知憂鬱」「生理憂鬱」「行為憂鬱」傾向 都會偏低。

二、第二組關係組型為情緒適應能力的「情緒覺察」「情緒處理」能力

(4)

愈好,「情緒界限」能力愈差時,憂鬱傾向中的「生理憂鬱」會偏 高。

三、第三組關係組型為情緒適應能力「情緒處理」能力愈低,「情緒表 達」能力愈高時,則其憂鬱傾向的「情緒憂鬱」傾向會愈高,而「生 理憂鬱」會偏低。

伍、國中生非理性信念與情緒適應能力對憂鬱傾向的預測情形

國中生非理性信念與情緒適應能力能有效的預測憂鬱傾向,當國 中生的非理性信念愈高,憂鬱傾向偏高,而情緒適應能力愈高,憂鬱傾 向則會偏低。

第二節 限制與建議

本節根據研究發現與結果,提出本研究限制,且結合研究者實務工 作經驗,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國中教育與輔導工作者參考,最後提出對未 來研究之建議,供後續研究之參考。

壹、研究限制

(一)本研究情緒適應能力量表的「情緒處理」能力部份,根據本研究研 究結果,其真正的內涵似乎是「情緒不顯露」,無法確認是「壓抑情 緒」或是「真正的處理好情緒」。故在解讀測驗結果時,應注意並非 情緒處理能力良好,就是指受試者能將自己的情緒處理好的意思。

(5)

(二)本研究採橫斷式研究法,有省時省力的優點,但無法了解國中生憂 鬱傾向的變化,無法確認年齡對國中生憂鬱傾向的影響,故在年級 對憂鬱傾向影響部份,無法了解是因為年級的差異,抑或是有其它 的因素。

貳、研究建議

一、在教育與輔導上的建議

(一) 進行國中生的情緒教育,降低其非理性信念與憂鬱傾向

本研究顯示,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與其憂鬱傾向有高度相關,

當非理性信念愈高時,憂鬱傾向也會提高。所以降低學生的非理性 信念,減少其僵化、二分法、主觀、「應該」、「必須」等唯一真理 的思維,增加其理性、客觀、具體化、不以偏概全、就事論事的思 考方式,能分清「事實」與「添油加醋」,是情緒教育的目標。而 國內目前有關於國中生情緒教育課程的研究,亦多採用REBT的理 論架構(吳麗娟,1985;陳為堅,2005;黃秀媚,2006),且能得到部 份的成效,但也都表示課程實施時數不足,為影響成效的主要因素 之一,且建議將課程內容融入一般課程、活動中(吳麗娟,1985)。

在以往國中教育階段,此類課程往往都放在輔導活動課程中,

受過輔導專業訓練的老師教授,雖不見得受過理情教育的專門訓 練,但若能有一套教育課程,仍能有不錯的效果。而九年一貫課程 實施後,活化與簡化課程的結果,這一類的課程單元似乎較容易被 忽略,尤其在國內目前國中教育仍偏重在升學主義的情況之下,國 中教育階段的教學實務現場中,配課的現象仍然常見,在吳麗娟 (1985)、陳為堅(2005)研究中,也都提到輔導教師專業性的問題。在

(6)

上述因素的影響下,以致於情緒教育在國中實務工作上有推動的困 難。在現在憂鬱症人口比例愈來愈多,且預期會逐漸提高的情形 下,情緒教育的重要性,是目前國中教育應正視的問題。

(二)教導學生正視、允許、接納自己的情緒,鼓勵表達其情緒。

本研究結果顯示:情緒覺察能力高、不顯露情緒,而情緒界限 差的國中生,其生理憂鬱偏高;且情緒表達能力好,會將情緒外顯 的國中生,其生理憂鬱會偏低,由此可知不顯露情緒不見就是沒有 情緒。且非理性信念高的國中生,較易不顯露自己的情緒,其生理 憂鬱傾向亦偏高的。本研究結果顯示非理性信念與情緒外顯及生理 憂鬱有極密切的關係,非理性信念高,且情緒不外顯,再加上生理 憂鬱高,其身心健康堪慮。這個結果似乎也提醒我們應注意,當師 長在教導學生與孩子,如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時,並非只是強調要 處理”好”自己的情緒與一些處理情緒的技巧,以往,人們對於情 緒常存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迷思,容易認為負面的情緒會帶來負面的 影響,且覺得情緒是不好的,最好不要表現出來,情緒管理的目的 是就要把情緒壓抑下來(黃惠惠,2002),所以容易過度強調處理情 緒的結果,要求自已不要讓情緒影響到自己做事與人際關係。並非 情緒不出現,不造成問題,才是好的情緒處理方式。應該適時的鼓 勵學生,正視、允許、接納自己的情緒,且適當的表現、表達自己 的情緒,才能真正的降低國中生的憂鬱傾向。

(三)賦權(empower)學生,加強其「自我分化」、「人我界限」觀念

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女生比男生的非理性信念少,情緒表達 能力好,但普遍憂鬱情緒卻比男生高。除了女性的生理因素與社會 環境因素外,女生的「情緒界限」能力,亦比男生差。且「情緒界

(7)

限」與憂鬱傾向有高度的關係,如果情緒界限能力差,又加上情緒 表達及處理能力不好,則其在情緒、認知、生理與行為憂鬱皆會較 高。且若其「情緒界限」能力較差,再加上不顯露情緒,且情緒覺 察能力高,則國中生的生理憂鬱會提高。在情緒適應能力中「情緒 界限」能力對國中生的憂鬱傾向,有最高的預測力。可見得「情緒 界限」能力,對國中生的憂鬱傾向,有高度的影響。

且本研究結果顯示國中學生情緒控制、過度焦慮、逃避困難 等非理性信念高,其情緒界限能力較差,因此「自我分化」「人我 界限」是重要的。協助學生了解自已可以做自已的主人,增加其自 我掌控感,自已不是被決定的,自己可以編寫自已的生命腳本,也 幫助其了解面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也學習接納自己無法掌控的 事情,此外,加強學生「人己」界域、分化的概念,不把他人的事 情過度擔負在自己身上,不過度在意他人意見自己不是「被決定」

的等,建立「界限」(boundary)的概念,幫助學生涵容(contain)自己 的焦慮,也不過度將他人、外界人事物侵犯自己的「領域」

(四)給予學生適度的空間與適度的壓力

本研究結果顯示如果國中生過度期待自己能做得完美、擔心 挫折、容易焦慮,且強求他人的贊許,要求自己在碰到較困難解決 的事情時,一定要去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則其在行為上雖顯得較 主動、積極,但其在生理方面的憂鬱症狀則會提高。且顯示個體若 無適切的處理情緒,並高度的覺察自身與他人的情緒,生理方面的 憂鬱症狀亦會提高。

由此發現,孩子不逃避、面對挫折,或許可以解決問題,但 若一直如此,情緒沒有適切的表達與處理,反而有可能會壓抑了

(8)

過多的情緒。而若教導孩子能夠高度的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情緒,

傾向以壓抑、忽視自身情緒的方式,不讓情緒顯現,同樣也壓抑 了許多的情緒。畢竟成就並非一切,乖小孩並非一定沒有問題,

過度在乎成就與他人看法,而壓抑了自己的感受,可能會造成國 中生生理的不適症狀,例如:頭痛、胃痛等。所以不要過度強調

「結果」,在要求小孩要乖、要理性、要符合傳統外,更要教其如 何正視、處理、走過情緒,不壓抑且允許、接納情緒。

二、對未來研究上的建議

(一)在研究對象方面

本研究顯示國一學生的非理性信念高於國二、國三學生,情 緒適應能力則是國三最差,而憂鬱傾向只有國三明顯大於國二,

這樣的差異是年級(年齡)造成的,或是有其它的因素,是值得探討 的部份,若能以縱貫研究法研究之,或者能找到部份的解答。

(二)在問卷部份

1.非理性信念量表以五點量表的方式呈現,在實施上有其方便性,

且目前的非理性量表也多為此種型式,但仍有其缺失。是否能真 正的呈現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這是需要思考的,如果可以加入 別種方式,例如:情境式問卷或開放式問題,或許更有助於了解國 中生的非理性信念。

2.本研究所使用的非理性信念量表,其信度稍低,在未來的研究,

或許可再做修正,讓量表能更適用於了解國中生的非理性信念。

3.情緒適應量表在「情緒處理」部份的題目,需要再次檢視是否真

(9)

的能測出學生的情緒處理能力,還是只是表面上看來是情緒處理 的題目,而實際上卻是情緒壓抑或是忽略自己的情緒。或是其實 所謂的情緒處理能力,本來就是有壓抑與忽略情緒的方式在裡面。

建議在將來的相關研究中,可將「情緒處理」的題目,區分成 出是如何不外顯,是已經處理完情緒了,抑或是只是讓情緒不顯 露出來,而並未走過情緒。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運用想像力、形式/技巧表現一個 的夢境 回憶 的一刻,以形式/技巧,表達 的情 景/情緒。. 從評賞

• 在「心房」進行課堂或體驗 式學習活動後,學生能以表 情符號表達自己的情緒,令 學生能以多元化的途徑表達 情緒,以便老師深入了解學

• 小組討論:每組閱讀一個提升正面情緒的策 略,並代入個案人物。著相關組別閱讀附錄 二:

本學年,我們在Google Classroom 建立各級「德育及成長」課室,發放 有關內容的素材,關顧學生在疫情期

10月 認識獨特的我 Character Strengths 性格強項 11月 提升正面情緒 Positive Emotions 正向情緒 12、1月 全情投入 樂在其中 Positive Engagement 全情投入.

Middle school transition stress: Links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motivation, and school experience.. Self-Concept

•更多獨立於父母的表現,能自己與其他人 溝通..

人際 社交 情緒 感受 生活 常規 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