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肆章 結果

本章將實驗所測得之各項數據蒐集經統計處理後,所得結果分為以下

七部份加以說明:一、受試者基本資料;二、最大自主等長肌力;三、肌 肉酸痛指數;四、血清 CPK 活性值;五、血清 LDH 活性值;六、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七、其他生化指標。

一、受試者基本資料

本研究共招募大學體育相關科系及一般科系男性學生共 20 名,所有受 試者經由最大耗氧量之運動測試後,按其體能水準分派至 HF 組 (V •

O

2max

=54.5±3.75 ml / kg / min) 與 LF 組 (V •

O

2max

= 44.7 ± 3.06 ml / kg / min),其基 本資料如表二所示。

表二 受試者基本資料

HF 組(n=10) LF 組(n=10) t 值 p 值

年齡 (yr) 20.7±2.31 21.5±2.55 -0.73 .472 體重 (kg) 70.0±4.57 62.3±5.31 3.47 .003

身高 (cm) 177.2±6.53 170.7±3.89 2.70 .014

BMI (kg/m2) 22.3±1.67 21.3±1.64 1.34 .197 最大耗氧量 (ml/kg/min) 54.5±3.75 44.7±3.06 6.40 .000

咖啡因增補劑量 (mg/kg) 700.0±45.70 623.0±53.14 3.47 .003

:HF 組與 LF 組有顯著差異;p<.05

二、最大自主等長肌力

(一)DOMS 前、後肌力值之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經由 30 分鐘下坡跑之離心運動誘發 DOMS,而誘發

後之 HF 組及 LF 組的最大自主等長肌力,皆與誘發前之肌力值比較 (實驗

(2)

前測) 時,分別降低了 39.3 Nm (12.6%) 與 29.3 Nm (11.8%),再經二因子 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附錄五),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誘發 DOMS 因 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1.81),但不同體能水準因子 (F=10.57) 及誘發 DOMS 因子 (F=84.22) 的主要效果皆有顯著差異 (p<.05) ,進一步發現 HF 組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顯著高於 LF 組,HF 組與 LF 組在 DOMS 誘發後 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皆分別顯著低於誘發前 (表三)。

表三 HF 與 LF 組誘發 DOMS 前、後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值

b:表同組內誘發前與誘發後達顯著差異;p<.05

a:表 HF 組與 LF 組有顯著差異;p<.05

(二)不同體能水準增補咖啡因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在誘發 DOMS 後的第 1、2 天,以咖啡因或安慰劑條 件增補下所測得的最大自主等長收縮肌力數據,並將各數據依其增補後扣 除增補前之值,求得此兩種條件肌力變化的百分比 (相對肌力變化),再經 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六),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增補因 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0.28),主要效果部份僅增補因子達顯著差異水 準 (F=6.44, p<.05),進一步比較發現增補咖啡因後,HF 組與 LF 組分別 提升了 7.0 ± 9.9 % vs. 5.1 ± 10.8 % 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增補安慰劑後,

HF 組下降了 0.1 ± 4.7 % 最大自主等長肌力,LF 組則提升 0.4 ±5.2 % 最大 自主等長肌力,顯示兩組在增補咖啡因後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皆顯著高於

組別 HF 組 LF 組 誘發前 (Nm) 312.3 ± 33.4 248.7 ± 47.5

a

誘發後 (Nm) 273.0 ± 35.3

b

219.4 ± 46.3

ab

△ % -12.6 -11.8

(3)

-1 0 1 2 3 4 5 6 7 8

1 2

HF 組 LF 組

咖啡因

MVIC%(Nm) 安慰劑

增補安慰劑 (p<.05) (圖 4)。兩組受試者於咖啡因或安慰劑增補前、後之 最大自主等長肌力的平均數及標準差如表四所示。

表四 HF 與 LF 組增補前後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值

:表咖啡因或安慰劑在增補後與增補前達顯著差異;p<.05

*

圖 4 HF 與 LF 組增補咖啡因與安慰劑後之最大自主等長肌力變化 組別 HF 組 LF 組

增補劑 caffeine placebo caffeine placebo 増補前 (Nm)

274.8±38.1 271.1±38.1 222.0±51.2 216.8±42.1

増補後 (Nm)

291.9±31.4 270.3±37.7 236.2±51.4 217.2±39.9

△ %

7.0 -0.1 5.1 0.4

(4)

三、肌肉酸痛指數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在誘發 DOMS 後的第 1、2 天,以咖啡因或安慰劑條 件增補下,於最大自主等長肌力之運動測試中,所測得的肌肉酸痛指數,

並將各數據依其增補後扣除增補前之值,求得此兩種條件肌肉酸痛指數變 化的百分比 (相對酸痛指數變化),經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 七),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增補因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1.89),

主要效果部份僅增補因子達顯著差異水準 (F=21.14, p<.05),進一步比較 發現增補咖啡因後,HF 組與 LF 組分別下降了 18.2 ± 22.2 % vs. 11.9 ± 11.3 % 之肌肉酸痛指數;增補安慰劑後,HF 組與 LF 組則分別提升了 7.2 ± 18.5 % vs. 1.7 ± 11.5 % 之肌肉酸痛指數,顯示兩組在增補咖啡因後之肌肉酸痛指 數皆顯著低於增補安慰劑 (p<.05) (圖 5)。兩組受試者於咖啡因或安慰劑 增補前、後肌肉酸痛指數的平均數及標準差如表五所示。

表五 HF 與 LF 組增補前後之肌肉酸痛指數

:表咖啡因或安慰劑在增補後與增補前達顯著差異;p<.05

組別 HF 組 LF 組

增補劑 Caffeine Placebo caffeine placebo 増補前

56.0±20.0 58.5±16.2 52.8±13.9 58.5±12.5

増補後

46.0±22.2 63.5±22.0 46.3±13.3 59.5±14.0

△ %

-18.2 7.2 -11.9 1.7

(5)

-20 -15 -10 -5 0 5 10

1 2

HF 組 LF 組

PAIN INTENSITY %

咖啡因 安慰劑

*

圖 5 HF 與 LF 組增補咖啡因與安慰劑後之肌肉酸痛指數變化

四、血清 CK 活性值

(一)DOMS 前、後血清 CK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經由 30 分鐘下坡跑之離心運動誘發 DOMS,而誘發

後之 HF 組及 LF 組的血清 CK 活性值皆與誘發前之值比較 (實驗前測)

時,分別上升了 182.9 IU/L (76.2%) 與 159.8 IU/L (82.2%),再經二因子混合

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八),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誘發 DOMS 因子的

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0.08),主要效果部份僅誘發 DOMS 因子達顯著差異

水準 (F=17.85, p<.05),進一步比較發現 HF 組與 LF 組在 DOMS 誘發後之

血清 CK 活性值,分別皆顯著高於誘發前 (表六)。

(6)

表六 HF 與 LF 組誘發 DOMS 前、後之 CK 活性值

*:表同組內誘發前與誘發後達顯著差異;p<.05

(二)不同體能水準增補咖啡因之血清 CK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在誘發 DOMS 後的第 1、2 天,以咖啡因或安慰劑條 件增補下所測得的 CK 活性值,並將各數據依其增補後扣除增補前之值,求 得此兩種條件血清 CK 活性值變化的百分比 (相對活性值變化),經二因子 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九),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增補因子的交 互作用未達顯著 (F=1.32),進一步對不同體能水準因子 (F=1.33) 及增補 因子 (F=1.22) 進行主要效果考驗,發現此兩種因子皆無顯著差異存在。

兩組受試者於咖啡因或安慰劑增補前和增補後,血清 CK 活性值的平均數及 標準差之比較如表七所示。

表七 HF 與 LF 組增補前、後之血清 CK 活性值

*:p<.05

組別 HF 組 LF 組 誘發前 ( IU/L) 239.9 ± 112.7 194.4 ± 85.4 誘發後 ( IU/L) 422.8 ± 207.1

354.2 ± 190.9

△ % 76.2 82.2

組別 HF 組 LF 組

增補劑 caffeine placebo caffeine placebo 増補前 ( IU/L)

364.5±162.4 481.2±291.2 309.8±153.2 398.6.±267.9

増補後 ( IU/L)

379.7±169.8 495.6±282.7 340.7±180.1 407.8±262.7

△ %

4.1 4.2 9.4 3.6

(7)

五、血清 LDH 活性值

(一)DOMS 前、後血清 LDH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經由 30 分鐘下坡跑之離心運動誘發 DOMS,而誘發 後之 HF 組及 LF 組的血清 LDH 活性值皆與誘發前之值比較 (實驗前測) 時,分別上升了 78.3 IU/L (18.3%) 與 17.6 IU/L (4.3%),再經二因子混合設 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十),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誘發 DOMS 因子的交 互作用未達顯著 (F=2.94),進一步對不同體能水準因子 (F=4.10) 及誘發 DOMS 因子 (F=3.62) 進行主要效果考驗後,發現此兩種因子皆無顯著差異 存在 (表八)。

表八 HF 與 LF 組誘發 DOMS 前、後之 LDH 活性值

*:p<.05

(二)不同體能水準增補咖啡因之血清 LDH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在誘發 DOMS 後的第 1、2 天,以咖啡因或安慰劑條 件增補下所測得的血清 LDH 活性值,並將各數據依其增補後扣除增補前之 值,求得此兩種條件血清 LDH 活性值變化的百分比 (相對活性值變化),

經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十一),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增 補因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0.00),而在主要效果方面,不同體能水準 達顯著差異 (F=4.71, p<.05),進一步比較後發現 LF 組無論是增補咖啡因 或安慰劑之後,血清 LDH 相對活性值皆顯著高於 HF 組。至於增補因子方

組別 HF 組 LF 組 誘發前 ( U/L) 427.8 ± 55.5 409.9 ± 42.0 誘發後 ( U/L) 506.1 ± 107.3 427.5 ± 34.9

△ % 18.3 4.3

(8)

面則無顯著差異存在 (F=0.01) (圖 6)。兩組受試者於咖啡因或安慰劑增補 前和增補後,血清 LDH 活性值的平均數及標準差之比較如表九所示。

表九 HF 與 LF 組增補前後之血清 LDH 活性值

*:表 LF 組增補咖啡因或安慰劑上升的 LDH 百分比顯著高於 HF 組;p<.05

*

*

圖 6 HF 與 LF 組增補咖啡因與安慰劑後之血清 LDH 活性值變化 組別 HF 組 LF 組

增補劑 caffeine placebo caffeine placebo 増補前 ( U/L)

471.2±89.9 500.6±109.8 406.1±38.8 419.7±26.4

増補後 ( U/L)

475.2±94.9 503.8±122.8 442.2±63.3 457.5±84.3

△ %

0.7 0.2 9.5* 9.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安慰劑 咖啡因

血清LDH %

HF 組 LF 組

(9)

六、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

(一)DOMS 前、後血清 Histamine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經由 30 分鐘下坡跑之離心運動誘發 DOMS,而誘發 後之 HF 組及 LF 組的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皆與誘發前之值比較 (實驗前 測) 時,分別下降了 0.12 ng/mL (20.7%) 與 0.14 ng/mL (20%),再經二因子 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十二),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誘發 DOMS 因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0.01),進一步對不同體能水準因子 (F=1.34) 及誘發 DOMS 因子 (F=2.35) 進行主要效果考驗後,發現此兩種因子也無 顯著差異存在 (表十)。

表十 HF 與 LF 組誘發 DOMS 前、後之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

*:p<.05

(二)不同體能水準增補咖啡因之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在誘發 DOMS 後的第 1、2 天,以咖啡因或安慰劑條 件增補下所測得的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並將各數據依其增補後扣除增補 前之值,求得此兩種條件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變化的百分比 (相對活性值 變化),經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十三),發現不同體能水準 因子與增補因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著 (F=3.89),進一步對不同體能水準因 子 (F=0.22) 及增補因子 (F=0.71) 進行主要效果考驗,發現此兩種因子 也無顯著差異存在 (圖 5)。兩組受試者於咖啡因或安慰劑增補前和增補

組別 HF 組 LF 組 誘發前 ( ng/mL) 0.58 ± 0.31 0.70 ± 0.41 誘發後 ( ng/mL) 0.46 ± 0.18 0.56 ± 0.22

△ % -20.7 -20

(10)

後,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的平均數及標準差之比較如表十一所示。

表十一 HF 與 LF 組增補前、後之血漿 Histamine 活性值

*:p<.05

七、其他生化指標

(ㄧ)DOMS 前、後白血球 (white blood cell, WBC)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經由 30 分鐘下坡跑之離心運動誘發 DOMS,而誘發 後之 HF 組及 LF 組的 WBC 活性值皆與誘發前之值比較 (實驗前測) 時,

分別上升了 804.5 cumm (13.2%) 與 505 cumm (7.7%),再經二因子混合設計 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十四),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誘發 DOMS 因子的交 互作用未達顯著 (F=0.25),主要效果部份僅誘發 DOMS 因子達顯著差異水 準 (F=0.77, p<.05),進一步比較發現 HF 組與 LF 組在 DOMS 誘發後之 WBC 活性值,分別皆顯著高於誘發前 (表十二)。

表十二 HF 與 LF 組誘發 DOMS 前、後之 WBC 活性值

*:表同組內誘發前與誘發後達顯著差異;p<.05

組別 HF 組 LF 組

增補劑 caffeine Placebo caffeine placebo 増補前 ( ng/mL)

0.55±0.34 0.36±0.15 0.51±0.43 0.61±0.26

増補後 ( ng/mL)

0.38±0.23 0.56±0.29 0.51±0.29 0.28±0.32

△ %

-31 56 0 -54

組別 HF 組 LF 組 誘發前 ( cumm) 6088.0 ± 1118.7 6530.0 ± 1149.9 誘發後 ( cumm) 6892.5 ± 2078.4

7035.0 ± 919.0

△ % 13.2 7.7

(11)

(二)DOMS 前、後嗜中性球 (NEUT) 活性值變化

本研究兩組受試者經由 30 分鐘下坡跑之離心運動誘發 DOMS,而誘發 後之 HF 組及 LF 組的 NEUT 活性值皆與誘發前之值比較 (實驗前測) 時,

分別上升了 7.3 (12.6%) 與 2.9 (5.1%),再經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後 (附錄十五),發現不同體能水準因子與誘發 DOMS 因子的交互作用未達顯 著 (F=0.87),主要效果部份僅誘發 DOMS 因子達顯著差異水準 (F=4.77, p

<.05),進一步比較發現 HF 組與 LF 組在 DOMS 誘發後之 NEUT 活性值,

分別皆顯著高於誘發前 (表十三)。

表十三 HF 與 LF 組誘發 DOMS 前、後之 NEUT 活性值

*:表同組內誘發前與誘發後達顯著差異;p<.05

組別 HF 組 LF 組 誘發前 ( %) 57.8 ± 11.1 56.5 ± 4.6 誘發後 ( %) 65.1 ± 9.0

59.4 ± 5.1

△ % 12.6 5.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次修正是因藥物 Canagliflozin 詴驗團隊發布之 安全性資訊更新資料顯示,比較使用詴驗藥物 Canagliflozin

與其他 OECD 國家相比,澳洲的特點是 16 歲以上的青年較少繼續留 在學校,使其較缺乏能長期稳定留在職場的基本技能,因此,增加教

1.個別或小組 合作寫出森鐵 與花東評論比 較文章 2.自主撰寫森 鐵仿寫文章..

• 陳佳萍: 自製影片的英語配音真是照妖鏡,聽到 自己的發音還真是需要加油。第一個班級先作曲

 結果顯示,進食蘋果後, 14 位受試者中有 12 位血液

分拆課題為不同部份 通常2至4堂可教完一課 幾乎1至2天要交一次家課 每次家課的題型較少.

sort 函式可將一組資料排序成遞增 (ascending order) 或 遞減順序 (descending order)。. 如果這組資料是一個行或列向量,整組資料會進行排序。

推理論證 批判思辨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3 分析文本、數據等資料以解決問題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