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Copied!
14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八 年 六 月 編 印

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

對政府政策的建言

(2)

如諾貝爾獎得主經濟學家克魯曼訪台演說中所言:「科技的創新與突破,不斷帶來了投資 新機會,新科技加上資本替代,消耗過剩的產能,長期下來景氣就會復甦。」「怎麼讓經 濟很快復甦?就是要創造很多機會。」

武雄一向主張政府的責任,在於提供一個環境,讓企業可以持續性的創造價值;同時,政 府也應不斷地創造投資機會,讓企業可以不斷地發揮活力。也就是說,如果台灣的產業有競爭 力,台灣的國家競爭力自然獲得提升。特別是要提升國家競爭力,政府應該思考的問題,實應著 重於創造及維持一個適合產業經營的環境,讓國內的產業能夠持續性的創造價值,並吸引國外的 企業來台投資,與國內的企業共同創造價值。

為促使政府重視產業發展面對的問題,本會於去年提出「2008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書——對 政府政策的建言」,共有五成八的建言獲得政府回應與落實,甚至採納成為政府的產業政策,值 得欣慰。

今年以來,金融海嘯引發全球經濟急速下墜,衰退程度超乎預期,為台灣產業帶來極大挑 戰,尤其需要政府以新思維,為產業發展提供藍圖,以及營造具全球競爭力的產業發展環境。

今年白皮書的目的,在於讓政府鎖定產業界面對的問題,提出對策,為台灣營造一個有利 於經濟發展的優質環境。草擬過程中,非常感謝工業總會各個委員會召集人、副召集人、委員,

學者專家,以及政府主管機關長官的參與與投入,針對「台灣產業發展問題」和「產業政策建 言」進行熱烈的討論,進而提出對政府各項之具體建議,本人在此致以十二萬分謝意。

最後,我們希望政府,能確實地檢討當前經濟政策、產業發展、能源政策、環保政策、兩 岸政策與相關法規,認知建立、創造及維持一個適合產業經營的環境和典章制度對經濟發展的重 要性,才能為新一波產業競爭力,奠定基礎。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理事長

1

(3)

2

者的話

年,本會基於代表著國內151個產業,有責任擔負與發揮為產業代言的角色與功能,加上本會對台灣近年來經濟 發展停滯、退居亞洲四小龍之末,國內投資與消費也相對低落、失業率居高不下等情況,至為憂心。為此,特於 去(97)年6月26日首度發表白皮書,就台灣整體投資環境,進行全面檢視,殷望政府能重視產業發展面對的問題,以 維護產業的權益,並有效地提出解決方案,化解產業經營困境,讓產業擁有一個具全球競爭力、可永續發展的環境。

由於「本會2008年白皮書」規劃嚴謹,並經業者、專家與學者集思廣益、腦力激盪後始提出的,出版時受到國內 數十家平面、電子及網路媒體大篇幅報導,而吸引各界的關注與索取,一時使得本會白皮書洛陽紙貴。同時,也由於本 會陳理事長不僅當面呈遞給馬總統及行政院劉院長,也親自送給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賴幸媛主委、勞工委員會王如玄主 委、經濟部尹啟銘部長、財政部李述德部長等首長,並獲得承諾會責成相關部會或就所主管業務儘速具體回應。而經濟 建設委員會更銜命於10月8日彙整成冊回覆,使得本會為業界代言、喉舌的積極作為,贏得業界的推崇與肯定。

因為本會成功打響第一炮,故當本會在今年初對本會所有團體會員及15個委員會委員再度發出問卷,一面蒐集當 下產業界關切的問題與面臨的困境,一面蒐集業界對於主管機關對「本會2008年白皮書」回應的滿意度時,獲得熱烈 的回響。

其中,在各個政府主管部門回應「本會2008年白皮書」的滿意度部份,本會係藉由詢問受訪者是否滿意,以作為 是否再找相關政府主管部門協商,以及是否再於「本會2009年白皮書」重提建議的依據。經過本會理事會所屬15個委員 會密集召開10個場次會議的審慎檢視結果,去年所提出的211項建言中,共有123項、近五成八建言,獲得新政府正面回 應與實現,我們對於新執政團隊能夠重視產業界意見,並劍及履及的予以落實,真的銘感五內。至於,其他88項建言

(約42.18%),或許因牽涉層面較廣,或非主流政策,或落實需要時間,但我們仍期待政府能積極面對並加以處理,

故我們於今年賡續提出(詳如「2008年建言主管機關回應滿意度」附表),期望相關主管機關能夠採納與改善。

至於,在「本會2009年白皮書」之新提建言部份,因為本會團體會員及所屬委員會委員,對於本會藉由白皮書提建 議案的用意、作法與方式,已有所了解;因此,在本次調查中,大家都能熱烈反應、積極配合,除於原10個單元新提了 145項建言外,也有感於工業團體隨著時間及任務、政府政策的演變,產生諸多生存發展的困境與問題,因而新增了「工 業團體發展」單元,並提出7個議題、11項建言。我們希望本會能透過每年白皮書的編撰,扮演好政府產業諍友角色,

與政府同心協力,以改善台灣投資環境。

總之,在「本會2009年白皮書」編輯、製作與審查期間,承蒙各委員會主委、召集人、專家學者,以及本會理監 事的積極參與、協助與配合,不斷提出各項具體意見,讓白皮書內容更加具體、詳實;同時,也承蒙消費者文教基金 會名譽董事長李伸一、知名財稅學者殷乃平教授、前環保署長陳龍吉等編輯指導委員,為11個單元、112個議題、244 項建言,補充據數、論述及潤飾,使本會白皮書內容更紮實、具前瞻性、國際觀且可受公評;尤其是因為有本會相關 會務同仁的努力及熱情投入,讓「本會2009年白皮書」得以順利出版,謹表示無限感激之意。

最後,也殷望新政府能夠鎖定產業界所面臨及關切的問題,進行追蹤瞭解,繼而給予具體回應與落實,俾助我產 業永續經營與發展、挑戰全球與未來。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秘書長

編者的話

(4)

3

目 錄

...

1

編者的話

...

2

第一章 緒言

...

4

第二章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

...

6

第 一 節 全球經濟失衡的挑戰

...

6

第 二 節 台灣內部失衡的挑戰

...

9

第 三 節 因應全球經濟失衡的策略

...

14

第 四 節 因應台灣內部失衡的發展策

...

16

第三章 對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言

...

19

第 一 節 產業發展

...

19

第 二 節 能源政策

...

37

第 三 節 環保暨勞工安全政策

...

42

第 四 節 公平交易暨消費者關係

...

48

第 五 節 賦稅與金融政策

...

54

第 六 節 勞資關係暨人力資源

...

64

第 七 節 國際經貿

...

75

第 八 節 兩岸政策

...

81

第 九 節 智慧財產權

...

90

第 十 節 中小企業發展

...

104

第十一節 工業團體發展

...

111

第四章 結語

...

114

附表一 2009年建言簡表

...

118

附表二 2008年建言主管機關回應滿意度

..

132

(5)

2

008年,可說是劇烈變動的一年,也是 變化莫測的一年,更是令人驚嘆的一 年。

就劇烈變動而言,由於國際間因為許 多新興國家的興起,造成去年一、二季國 際能源與物資的不足,進而帶來國際能 源與原物料的高漲。但自去年9月中旬之 後,竟在金融海嘯的狂襲下,使曾經一度 攀升至每桶147美元,甚至還有人看漲每 桶200美元的高油價,罕見地出現大幅度 與快速的反轉,並一度跌破35美元,而其 價格上下震盪達數倍,讓許多廠商光在物 料採購部份即遭受極大地虧損。

再者,去年年初時,國內尚因國際原 油及重要原物料的飆漲效應,逐漸遞延轉 嫁至國內市場,除為資源匱乏的台灣帶來 嚴重的進口性通貨膨脹外,更導致國內各 相關產業的生存發展面臨空前的危機。

不過,自9月中旬之後,由於台灣無法倖 免於金融海嘯災難,卻從原深陷進口性通 貨膨脹漩渦中,轉而捲入金融海嘯的風暴 中,國內產業與經濟更因市場緊縮而呈現 一片低迷與蕭條。

就變化莫測而言,國人原本以為去年 是「鼠來寶」的一年,特別是原為在野的 國民黨,先後在立法委員選舉及總統大選 中,贏得壓倒性勝利,因而使得國人相信 在再次政黨輪替,以及國民黨以完全執 政、完全負責之姿重新執政之下,必能讓 台灣的經濟「馬上好」。

殊不知,520之後,先是因「新手」

上路,路況不熟,而狀況頻頻,例如光是 油電價格的調整,就引發國人及我業界的 報怨連連,且成為馬政府上任以來的最大 挑戰。但當劉內閣熟悉路況之後,台灣卻

又遭遇百年僅見的金融海嘯肆虐,不僅使 得國內股市、房市跌跌不休,勞工失業率 與企業廠商倒閉率,更在金融海嘯的骨牌 效應下,日益攀高;此時,國人也從一切

「馬上好」的歡愉氣氛中,頓時陷入一片 愁雲慘霧中,並殷切期盼2009年能夠「牛 轉乾坤」。

就令人驚嘆而言,馬政府一上任,除 為讓台灣走出去,以及不被排除在區域經 濟整合之外,同時為吸引滯留海外資金回 流、外國資金來台投資、擺脫進口性通貨 膨脹陰霾,將台灣經濟與產業帶入蓬勃發 展的境域,不僅為兩岸關係破冰,恢復兩 岸兩會制度性協商,分別於去年6月12日 與11月4日完成兩次「江陳會談」,之後 更於7月4日及12月15日宣示「開放大陸人 民來台觀光」及「開放兩岸三通直航(即 大三通)」。同時,也於去年7月17日及 本年元月21日,施行「放寬40%大陸投資 上限」和「調降遺贈稅率為10%單一稅 率」。

其中,在兩岸大三通及大陸人民來台 觀光的政策實現方面,不僅大大縮短兩 岸人民往來兩岸的時間及成本,拉近兩岸 人民間的距離,同時也成功為兩岸搭起和 平、和諧及合作的橋樑,以及促使兩岸關 係往更穩定、更制度化的方向邁進。另在 調降遺贈稅率的政策兌現部份,確能吸引 滯留海外資金回流、外國資金來台投資,

活絡國內經濟活水,促使國內加速掃除金 融海嘯陰霾;至於放寬大陸投資上限部 份,則讓業界對大陸地區的投資,更具靈 活性與前瞻性。

總之,回顧2008年,無論國內外,最 令人氣憤不平、印象深刻、驚世駭俗、家

4

言章

第 一 章

緒 言

(6)

喻戶曉,以及金融史上僅見地最重大一 頁,非「金融海嘯」莫屬,因為2008年第 三、四季,凡受到金融海嘯席捲的全球經 濟與股市,無一不應聲倒地;凡受到金融 海嘯肆虐席捲的各行各業,無不哀號四 起。

其實,金融海嘯是信用過度擴張的積 累結果,它是由次級房貸違約開始,並在 財務操作下,把信用當作資產,且重複地 分割、包裝、轉售,結果有如吹泡沫般越 吹越大,最後在利率不斷地推升、房地產 繁榮假象消失下,因最下層的受薪房貸族 繳不起房屋貸款,泡沫也跟著破滅;在此 同時,財務工程所搭建的海市蜃樓,也一 夕間消逝。

因此,總結2008年,正給了我們一個 警示,在不可知的未來,如果人們不懂得 節制貪婪,毫無邏輯與規則的經濟變化與 起落,將如影隨形。

由於本會代表著國內151個產業,有 責任擔負與發揮為產業代言的角色與功 能,俾有效促使新政府重視並維護產業權 益,紓解產業經營困境,共同為台灣營造 一個有利於經濟永續發展的環境。基此,

本會特站在國際經濟情勢的觀察角度,檢 視當前國內經濟體制,以及延續製作2008 年白皮書的作法,就產業界當下面臨的問 題與困境,逐一檢討及論述,彙整成具國 際觀、前瞻性的「2009年全國工業總會白 皮書」,針對「產業發展」等11大類別,

提出112個議題、244項建言,期望政府審 慎考量,儘快形成政策方案,俾早日擺脫 金融海嘯的陰霾,為台灣營造一個有利於 經濟發展的優質環境。

本會2009年白皮書內容共分為:「緒 言」、「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

「對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言」及「結語」

四大章節,以及「2009年建言簡表」、

「2008年建言主管機關回應滿意度」兩大 附表,謹簡述如后:

第一章「緒言」,敘述本白皮書研擬 背景與內容摘要。

第 二 章 「 台 灣 如 何 面 對 失 衡 的 未 來」,透過敘述台灣面對國際關係失衡、

兩岸關係失衡、台灣南北失衡、產業政策 失衡、環保與產業發展失衡、能源政策失 衡、勞工政策失衡、貿易失衡、人力失衡 及智慧財產權失衡,說明台灣產業發展現 況及面臨的問題,以及闡述台灣產業的願 景及具體發展目標。

第三章「對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言」,

依本會15個委員會之任務,分別針對台灣 產業發展困境及問題,提出11個單元的具 體政策建言,包括:「產業發展(由產業 政策委員會提)」、「能源政策(由科技 暨能源委員會提)」、「環保政策(由污 染防治暨安全衛生委員會提)」、「公平 交易暨消費者關係(由公平交易暨消費者 關係委員會提)」、「賦稅暨金融(由賦 稅暨金融政策委員會提)」、「勞資關係 暨人力資源(由雇主委員會提)」、「國 際經貿(由國際經貿事務暨貿易發展委員 會提)」、「兩岸政策(由大陸暨港澳經 貿事務委員會提)」、「智慧財產權(由 保護智慧財產權委員會提)」、「中小企 業發展(由中小企業發展委員會提)」及

「工業團體發展(由工業團體發展委員會 提)」等,提供政府施政參考。

第四章「結語」,敘述本白皮書旨在 提供政府營造產業具全球競爭力的發展環 境之藍圖,同時讓政府鎖定產業界所關切 的問題,進行追蹤瞭解,繼而給予具體回 應與落實,俾使台灣產業永續發展。

附表「2009年建言簡表」、「2008年 建言主管機關回應滿意度」

5

言一章

(7)

2

008年上半年,國際能源資源價格持續 攀升,全球通貨膨脹壓力不斷加大;

下半年,特別是9月份美國次貸危機演變 成的國際金融危機,全球經濟金融形勢急 劇變化,各國經濟成長明顯放緩。2008年 全球經濟僅成長3.2%,為2003年以來的最 低增幅。2008年第四季,工業國家經濟前 所未有地下降7.5%,陷入深度衰退,新興 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受到拖累,出口大幅

下降,經濟增速回落4個百分點。

進入2009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實 體經濟的負面影響進一步加深,工業產出 和貿易萎縮的速度加快。

近期,美國經濟惡化勢頭出現趨緩跡 象,但其他工業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仍在下 滑,各國經濟刺激計畫見效也尚需時日,

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複雜。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國際金融危機所 造成的全球性經濟衰退,從目前看尚未完 全見底,儘管各國政府致力以財政與貨幣 措施刺激景氣,國際貨幣基金會(IMF)4月 公佈《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稱,受大規模的金融危機和信 心的急劇喪失影響,全球經濟已陷入了嚴 重衰退。I M F還指出,全球經濟的萎縮幅 度應於當前季度開始放緩,2010年初將開 始逐漸復甦;但是2010年1.9%的預期經濟

6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一節全球經濟失衡的挑戰章

2

005年初,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全 球經濟失衡」新的課題,指出已經在 全球連續多年存在的現象,即美國的經 常赤字迅速成長,相應地積累了巨大的債 務,而包括日本和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

其他新興市場國家及歐佩克成員國等,因 持有大量貿易盈餘,相應地積累了大量的 外匯儲備。

這種現象之所以引起世界的關注,主 要是因為,目前這種情況下,經濟相對非

工業化國家長期存在貿易順差,工業化國 家長期存在貿易逆差。事實上,造成前者 在實物上「補貼」後者及向其輸出資本為 特徵的迴圈,反映的是一種不正常的均衡 關係。其合理性固然應受質疑,但其可持 續性更加令人擔心,因為一旦這種脆弱的 迴圈斷裂,全球經濟將陷入危機之中。因 此,解決全球經濟失衡問題,已經成為各 主要經濟體政策制定者的共識。

6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世界經濟 5.2 3.2 -1.3 1.9 發達國家 2.7 0.9 -3.8 0.0 美國 2.0 1.1 -2.8 0.0 歐元區 2.7 0.9 -4.2 -0.4 日本 2.4 -0.6 -6.2 0.5 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 8.3 6.1 1.6 4.0 世界貿易量 7.2 3.3 -11.0 0.6 註:2008年為估計值;2009年和2010年為預測值。

資料來源:IMF《世界經濟展望》,2009年4月。

表1 2007-2010年世界經濟貿易成長趨勢 單位:%

全球經濟失衡的挑戰

第 一 節

第 二 章 台 灣 如 何 面 對 失 衡 的 未 來

(8)

增幅,可能表明復甦較為脆弱,仍將面臨 較大的下滑風險。

I M F表示,預計美國經濟今年將萎縮 2.8%,明年將不會出現成長。該機構表 示,對於美國經濟將在2010年下半年開始 復甦的預期,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政府 與私人投資者合夥將不良債務轉移出銀行 資產負債表的計畫成功。歐元區可能面 臨更大幅度的衰退,預計歐元區經濟今 年將下滑4.2%,2010年將下滑0.4%。預計 英國經濟今年將萎縮4.1%,2010年將萎縮 0.4%。受出口下滑拖累﹐日本今年經濟將 萎縮6.2%,但2010年有望成長0.5%。

I M F還表示,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今明 兩年的經濟增幅可能分別為4.8%和6.1%。

該機構曾於1月份預計,亞洲地區2009年 及2010年經濟將分別成長5.5%和6.9%。

全球經濟衰退影響國際貿易

全球經濟衰退已嚴重影響到國際貿 易,自2008年第四季開始,絕大多數國家 貨物貿易出口出現下跌,美國10月份出 口同比成長4.7%,但11和12月分別下降 5.7%、11.4%;英國10月份成長3.9%,11 和12月下跌14.6%、19.5%;德國最後三個 月出口接連下跌5.9%、23.9%和15.0%;歐 盟(27國)10、11及12月出口跌幅則分別 達到3.7%、22.2%和6.9%。

另由於出口增速放緩,日本連續多個 月出現貿易逆差。新興市場和開發中國家 出口下降更為明顯,特別是最後兩個月,

俄羅斯、阿根廷、土耳其和南非等國家的 出口降幅均超過20%。全球經濟下滑也正 在擴散到非洲、獨聯體國家和中東歐地 區,東歐危機即是明顯例證。

據W T O初步估計,2008年,世界商品 貿易出口額為15.8萬億美元,較上年成長 15%(見表2),其主要原因是國際商品市 場價格的上揚和美元匯率上升的影響。若

扣除價格和匯率因素,2008年國際貿易實 際增幅僅為2%,明顯低於2007年6%的實際 成長,也低於1998年-2008年5.7%的平均 增速。與過去幾年世界貿易成長通常遠遠 高於世界經濟成長的情形相比,更不可同 日而語。這說明世界經濟衰退已嚴重影響 到國際貿易,且後者的下降速度要快於前 者。

進入2009年,全球貿易繼續受到全球 經濟衰退的影響,而且影響程度有所加 深。

經濟萎縮的同時,多數經濟體的出口 急劇下滑,尤其是亞洲各大經濟體。W T O 預計,今年全球貿易將大幅下滑9%,創下 自二戰以來的最高跌幅。其中,工業國 家的經濟下滑形勢將更為嚴重,預計今年 的出口貿易將會下滑10%。對開發中國家 來說,由於其經濟成長對貿易的依賴性遠 低於工業國家,因此其2009年出口總額將 下滑2%到3%左右。I M F和聯合國早前曾分 別預計2009年世界貿易實際成長為-2.8%

和-2.1%。OECD最新預計2009年國際貿易 額將下降13.2%。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

全球貿易下降,東亞損失最大,發展中經 濟體在這次全球經濟危機中將受長期影 響。

全球金融風暴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全球金融風暴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可以 歸納如下:

一、對台灣的影響,首先在於信心危 機,致股市大跌、房市亦小幅下滑。接著 影響及於銀行的信用緊縮及民間的財富縮 水,消費及投資減少,最終影響將及於商

7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一節全球經濟失衡的挑戰二章

7 2008(金額) 2000-08 2006 2007 2008

貨物貿易 15775 12 16 16 15 服務貿易 3730 12 13 19 11 資料來源:WTO秘書處,2009年3月23日

表2 2008年世界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 單位:10億美元,%

(9)

業的銷售業績。而批發、零售、餐飲的業 績,於去年9、10及11月時,普遍下滑1∼

2成,可見一斑。

二、大肆擴張的景氣循環產業(鋼 鐵、石化、運輸、水泥、營建等)、廉價 代工業、財務操作不當企業,均將遭受重 大衝擊。

三、內需行業包括房地產、金融服務 業(受金融風暴的拖累)、百貨業、零售 等,在實質所得下滑情況下,較不樂觀。

四、政府財政赤字惡化,恐不足以支 應政府未來相關支出。

(一)財政赤字攀升:各級政府累積 債務約4.3兆元(2007年),依國際定義 及包括隱藏債務,高達14兆元。另國民租 稅負擔率逐年下降(或些微上升)。

(二)愛台灣十二項建設需要資金龐 大:八年內政府預計投資2兆6500億元,

吸引民間投資1兆3400億元。但在景氣惡 化下,預算籌措困難,一旦自償性低,民 間企業參與投資意願低,恐更增加政府資 金籌集壓力,引發財政危機。

五、受金融風暴影響,國內股市暴 跌及國內產業(如房地產、D R A M、T F T- L C D、航空業等)危機浮現,致放款趨於 保守。新政府就職至9月底,股市跌幅超 過35%;9月份解散、撤銷及廢止公司家數 達7,109家。另力晶、茂德、華亞科、南 亞科、華新電等D r a m廠,總負債為4,239 億元;友達、奇美、群創、華映、彩晶等 TFT-LCD廠,總負債約7,300億元;華航、

長榮等航空業總負債約2,798億元。

全球金融風暴對台灣出口的影響

全球金融風暴對台灣出口的影響大致 如下:

一、根據工業局2008年的評估顯示,

雖然台幣對美元匯率短期內仍將維持相對 貶值趨勢,有利我產業出口,然而由於歐

美主要市場之生產與消費活動將受到顯著 影響,故第三季以後,我國輸美與輸歐之 貿易額面臨嚴厲的挑戰,特別是輸美的電 子業相關產品,透過價值鏈活動,逐步影 響大尺吋面板、記憶體及PC產業相關零組 件等我國中上游零組件的出口。

二、相對而言,中國與東南亞國家較 不受此次事件的直接影響,區域內民間投 資活動尚屬穩定,此地區出口占我國總出 口比重約55%以上,現階段調整應以強化 對此地區出口為原則,並協助廠商降低貿 易與資金流動成本。

三、整體而言,對歐美出口在去年8 月份雖然仍呈現成長,但9月以後之成長 幅度趨緩,10月、11月的出口更是惡化,

與投資相關的機械設備及與消費相關的電 子產品等出口,也受到相當大的衝擊。因 此,政府必須密切掌握大型廠商的接單與 短期資金狀況,必要時提供協助,進而降 低品牌廠商短期內訂單縮減所帶來的衝 擊。

8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一節全球經濟失衡的挑戰章

8

(10)

9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二節台灣內部失衡的挑戰二章

9

台灣內部失衡的挑戰

第 二 節

第 二 章 台 灣 如 何 面 對 失 衡 的 未 來

年 來 , 台 灣 內 部 面 對 國 際 關 係 失 衡 、 兩 岸 關 係 失 衡 、 台 灣 南 北 失 衡、產業政策失衡、環保與產業發展失 衡、能源政策失衡、勞工政策失衡、貿易 失衡、人力失衡及智慧財產權失衡的挑 戰。

一、國際關係失衡:

台灣在國際間,雖然在人口、國防、

經 濟 等 方 面 擁 有 足 以 列 入 G 2 0 的 雄 厚 實 力。在政治上也已從「一黨獨大」的專制 國家成功轉型為民主國家,目前是亞洲少 數真正的民主國家之一。在經濟上更是迭 創佳績,在全球電腦科技產業高居領導地 位。同時,臺灣也擁有充滿活力的民主社 會,是個積極的國際夥伴。即使如此,台 灣仍不被國際社會所接受,其中包括聯合 國和其他如世界衛生組織等國際組織。又 如,世界主要國家雖在科技、經貿、教育 與文化方面與臺灣關係密切,但大多遵循

「一個中國政策」,與台灣並無正式外交 關係。

為此,馬英九總統就任後即推動和過 去不同的大陸政策,希望緩和台灣海峽緊 張情勢,改善和中國大陸的關係,也表達 在改善關係過程中,台灣不再被國際社會 孤立,是推動兩岸關係非常重要的一個因 素。

二、兩岸關係失衡:

兩岸經貿關係密切,卻因受政治因素 影響,關係未能正常化、制度化。再者兩 岸加入W T O前,未經雙邊談判,致使兩岸

在處理對方經貿事務時,都採取了單方面 行為,並且沒有約束和時間表。兩岸單方 面經貿行為,突出體現在大陸對台灣的貿 易投資優惠政策,以及台灣對大陸的限制 進口和投資政策。雖然台灣新領導人明顯 表現出改變過去對大陸歧視性經貿政策的 意願,並且連續出台開放、鬆綁的規劃與 方案,並且簽署了「三通協議」,但是對 大陸經貿政策還有諸多不確定性。

兩岸貿易長期逆差,而且差額逐年大 幅擴大,2000年至2007年,兩岸貿易累計 逆差3,679.3億美元,是兩岸貿易總額的 64.8%。除了貿易結構、市場需求、產業 分工等原因外,台灣對大陸進口的限制也 是重要原因。

目前,台灣地區所有貿易貨品共計 10,936項,其中農產品2,246項,工業產 品8,690項。截至2008年2月15日,台灣地 區允許自大陸進口(含有條件進口)的 農工產品為8721項,占全部貨品總數的 79.8%,其中,農產品1,415項(占全部農 產品的63%;占全部貨品的12.9%),工業 產品7,306項(占全部工業產品的84.1%;

占全部貨品的66.8%)。

禁止進口的2,215項大陸產品,主要 涉及幾大類產品:第一類為農產品及其加 工品、動植物產品、糧食、食品類產品;

第二類為紡織原料及其製品;第三類為賤 金屬、陶瓷、玻璃、礦物材料製品;第四 類為機電、運輸設備類產品。品種範圍廣 泛,占台灣進口總數的20%。

投資方面,來自台灣的投資,從統計 上看並不突出,截止2007年,台灣對大陸 的實際投資存量僅457.6億美元,占大陸 實際外資存量的6%。但是台灣通過第三地

(11)

對大陸的轉投資數額很大,估計存量在 千億美元以上,大概可占到大陸外資的 15%,為大陸海外投資來源第2位。

同時,兩岸投資一直是單向的,台灣 對開放陸資有很多限制。2001年至2002 年,台灣曾經為應對入世,就大陸投資的 市場准入有過安排,當時的陸委會擬訂第 一批計畫開放的服務業項目有58類,占台 灣入世承諾開放108項的一半以上,但是 兩岸從未就W T O問題進行過雙邊商談,政 治紛歧終於沒有讓經濟行為走得太遠。

最後,台灣在對大陸開放投資方面也 存在不同意見和疑慮,政策變化存在不確 定性,例如對不動產投資限制,「三鹿事 件」對製造業投資的推後等,表現出台灣 內部矛盾和輿論影響的複雜性。

三、台灣南北失衡:

長久以來,「重北輕南」已成為社會 對台灣發展失衡的印象。以基礎公共設施 為例,我國基礎公共設施之城鄉差距,近 年來雖已逐漸縮小,惟整體而言,苗栗 縣、台中縣、南投縣、嘉義縣、屏東縣及 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等縣市之基礎建 設,仍相對較為不足。離島與原住民地區 則因受地理環境限制,基礎公共設施普遍 較平地為差,且易受天然災害影響。

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另一面向是數位 落差。根據行政院研考會「數位落差調查 報告」,曾經使用電腦及網路之人口比 例,均以都會區最高,其次為北部各縣,

雲林、嘉義、澎湖等縣則最低。總之,台 灣南北失衡已經影響產業之發展與區域分 佈。

四、產業政策失衡:

台灣產業政策過於偏重IT等產業,致 資源配置失衡。然而,包括台灣在內的亞

洲國家的新興產業,將在IT、BT領域面臨 激戰,但是我國在重點產業的技術突破項 目、產品市場化策略的企圖都不明確。因 此,政府相關單位是否應該思考成立類似 於新加坡政府的「研究、創新和企業理事 會」,從戰略位階針對新產業之扶植提出 建言,建立科技產業化推動最高政策決議 機關。

雖然我國國際競爭力強化相關政策及 涵蓋範圍,與亞洲其他國家接近。但是就 政策主動性而言,產業政策又缺乏主動性 與攻擊性。從新加坡新興科技製造業(生 技、水資源/能源、互動資訊媒體)創造 隨插即用環境、5-10 年租稅假期、五年 120億星元投資、薪資補貼、永久居留權 取得等,就是要給產業最好、最有彈性發 展空間。韓國從決定引進外資大舉進行了 外人投資專區所得稅五免二減半、綠地投 資現金支援等多項超國民待遇,加速了日 本、美國等LCD 產業的玻璃基版等上游零 組件對韓國的投資。

就自製率而言,我國希望可以達到設 備倍增、材料倍增,最終願景仍是希望自 製,但是對於部份材料、零組件、設備技 術差距仍大的情況下,要達到材料倍增、

設備倍增,則需要靠產業移植,因此政府 是否可以採行高規格態度,引進海外產業 投資設廠,透過海外技術移植,加速我國 產業技術升級,同時強化我國產業群聚。

因此,建議政府對於頂尖零組件、材料產 業的投資引進,應該採取更高規格的態 度。

就品牌策略而言,我國產業品牌策略 對象,在於何種型態的品牌或是國家品牌 形象沒有明確的定義內涵。品牌推動金貸 款20 億,與國際大型賽事的贊助、行銷 支出相當,要拓展何種全球品牌,政府應 該有所界定。巨大自行車的成功是值得重 視的案例,建議我國政府應該直接選定部 份已經具有「利基」型企業,專案輔助品

10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二節台灣內部失衡的挑戰章

10

(12)

牌推展的相關上下游行銷支援與國內製造 廠的協商,如宏達電的Smart Phone,避 免國內企業與國際品牌領導廠商,夾殺我 國利基型企業。

五、環保與產業發展失衡:

如目前溫室氣體減量法之立法(現一 讀通過)內容,對產業造成重大衝擊。目 前草案版本中,只針對產業界施加嚴厲 的罰則,並不符公平、合理原則;溫室氣 體減量的責任應由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及 大眾共同來承擔。此外,自1994年12月30 日「環境影響評估法」由總統公布實施 後,因為環評法律涵涉不夠明確,例如

「有……之虞」、「不良影響」、「重大 影響」、「必要時」、「其他經主管機關 認定者、認可者、公告者、指定者…」、

「其他相關環境影響事項」、……。法條 中充斥不確定概念,同時法規與環評制度 設計上不夠周全,運作時又受到不同利益 團體或個人諸多之非理性干擾,導致環境 影響評估審查程序效率不彰,延宕許多重 大民生建設及經濟開發案。

六、能源政策失衡:

非核家園限制核能發電比例,造成電 價高漲,影響產業競爭。因為近年國內的 能源政策,係以「非核家園」為主軸,發 展再生能源及節約能源為輔,但由於再生 能源的發展,受到成本偏高及地形限制等 因素影響,以致其迄今占能源總供給的比 率相當地低。

其次是,我國實施「非核家園」政策 8年來,雖使得核能發電比重逐年降低,

但燃煤發電比重卻逐年增加,而且在燃煤 發電過程中所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不僅 對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國人每人年平均 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全球平均值的2.5倍,

在亞、歐洲排名第一,特別是國內用電量 大、屬重要基礎及能源密集產業,更常常 成為二氧化碳減量的被檢討對象。因此,

我們確有必要在積極推動節約能源與再生 能源政策外,也應同時重新檢討能源的配 比,維持一定的核能發電比例,以維持能 源供應之穩定性與安全性。

七、勞工政策失衡:

相關勞動政策、法令與措施,如勞動 三法等過於偏重勞工,影響產業發展,但 最終受害仍是勞工。例如由於景氣衰退使 得廠商都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在產能利 用率降低下,對於人力調整勢在必行,包 括資遣過多勞力、提出無薪假人力等等,

這些都應該屬於因應景氣衰退的正當人力 調整行為,若不讓資方有彈性調整空間,

一定要資方負擔原有人力成本,最後是逼 得資方關廠歇業,這將會造成更多社會問 題。

如今針對勞委會將擴大補助勞工提 出勞動訴訟案,產業界表示,關心勞工 是有必要,但過份關心將會出現反效果;

何況,依照目前景氣,資方也處於訂單降 低、業務下降等經營壓力,更需要勞方共 體時艱度過難關,但若政府一味強調保護 勞工政策,可能會適得其反。其實以正常 營運的企業來說,員工是企業最大資產,

企業當然都希望合理範圍內好好照顧員 工,與員工建立良好關係;但非常時期,

則需要給予資方更多彈性。另對於所謂不 當解僱,更應該依個案評估,不能全部太 過偏袒勞方。

又如勞動三法,除行政院已快馬加鞭 將「勞資爭議處理法」、「工會法」修正 法案送立法院審議外,立法院更將該二法 案列為本會期優先推動法案。雖然工會法 與勞資爭議處理法之修法,有促進勞工組 織工會的意願、提高工會的代表地位等。

11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二節台灣內部失衡的挑戰二章

11

(13)

但據調查尚未成立工會的廠商發現,其 對未來員工若要求成立工會的態度,以負 面居多。有42.86%表示「不支持」,表示

「支持」者只佔20.30%,其餘36.84%則表 示沒意見。由此結果來看,未來勞動二法 修正通過之後,雖勞工組織工會的意願增 加,但也勢必會造成勞資關係的緊張,因 此,政府相關單位應對此及早研擬因應對 策。

八、貿易失衡:

我國對外貿易長期仍以代工為主,缺 乏自有國際品牌,貿易地區多集中在無邦 交地區,在區域經濟快速形成的當下,目 前我重要貿易夥伴迄未與我簽署F T A,因 而促使台灣面對強大的全球競爭壓力。因 為2010年東協與中國大陸將進入零關稅的 完全自由貿易,如果東協產品進入大陸可 享低關稅或零關稅,但台灣產品卻沒有,

將會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以台灣石化業 為例,利潤大都在2%以下,只要關稅被課 徵5%,就根本無法與別國競爭;根據經濟 部的調查,機械、汽車零組件、遊戲機面 板等產業,都有相同危機。

此外,中華經濟研究院也對東協經貿 體提出研究數據,其中東協加一將導致台 灣經濟成長下降0.15%、東協加三使台灣 經濟成長下滑0.7%,產值影響超過台幣 3,000億元。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公布資 料,如果東協加三的新制實施,台灣失業 人數將再增加11.4萬人。其中,在東協加 一的情況下,受傷最重的國內產業是塑化 業,一年產值恐將減少316億元;其次是 紡織業,年產值將下降185億元。在東協 加三的前提下,則是剛好相反,受衝擊最 深的是紡織業,年減產值約822億元,塑 化業為555億元。

九、人力失衡:

隨著台灣產業轉型,目前企業正面臨

「專業人才短缺,不夠產業發展所需」、

「少子化及高學歷造成基層生產人力不 足」及「勞動成本不斷提高,企業競爭力 逐漸下降」等困境與問題。

目前156所大學院校所培育出來的大 學以上畢業生雖然滿街跑,但近年來,台 灣新生兒出生率每年不到20萬,遠少於目 前高等教育所開出的招生名額。在人人都 可進大學就讀的情況下,大學生畢業素質 普遍低落,兼之許多大學科系之設置未符 社會及企業需求,以致產業高階人才嚴重 失衡,產業所需專業人才難尋。政府為提 升國人的職場專業能力、改善產業專業人 才不足問題,雖已致力於創新育成中心設 立,並執行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在職與失 業勞工職業訓練計畫等措施,但國內產業 仍面臨求才若渴之窘境。

在基層勞力短缺方面,主要因國內大 學生受價值觀影響,多半不願從事勞動 工作。且因技職教育長久被忽略,以及家 長多數不願子女從事辛苦、骯髒及危險的 工作。因此,產業基層人力短缺也愈趨嚴 重。儘管目前外勞引進只要符合「特定製 程」、「特殊時程」之企業,均可隨時提 出申請;其核配比例也由佔全體員工人數 的15%,調為A級為20%、B級為18%、C級 為15%,但由於產業外勞政策日趨緊縮,

如「特殊時程」外勞也因今年初以來為增 進本國勞工就業而暫停引進,以致基層勞 力仍然嚴重不足。

為提升勞動生活品質與保障弱勢族群 工作權,政府近年來所採取的各項措施,

如縮短工時至84小時、提撥勞工退休金、

勞工保險投保薪資上限及費率的調整、基 本工資調漲,限定或調高民營事業機構定 額進用原住民族及身心障礙者之比例、研 擬中之1.5代健保等措施,均造成勞動成 本的提高,對企業競爭力造成重大衝擊。

12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二節台灣內部失衡的挑戰章

12

(14)

十、智慧財產權失衡:

近年來在政府及企業積極投入創新研 發結果,雖使我國擁有全球創新第一的能 量、全球第三多的專利數量,但多非關鍵 技術或基礎專利,致大部份技術專利都須 靠輸入;亦即我國雖是專利大國卻非科技 大國。例如2008年我國專利、商標的權利 金收入不足2億美元,比2000年的3.7億美 元還少,但支付給外國人的權利金,卻高

逾30億美元。

此 一 權 利 金 的 收 入 即 是 「 服 務 輸 出」,而權利金的支出即「服務輸入」,

美國2008年享有5,220億美元的服務輸 出,半數即來自權利金及相關金融服務的 收入;亞洲國家中如南韓服務輸出排名第 15、日本第5、香港第12、新加坡第17,

皆領先台灣10名以上,顯示智慧財產權失 衡、產業未能實質升級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之大。

13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二節台灣內部失衡的挑戰二章

13

(15)

14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三節因應全球經濟失衡的策略章

14

一、持續擴大內需

於歐美主要市場之生產與消費受到 國際金融海嘯顯著的影響,將影響 我國對歐美的出口,故應持續擴大內需。

可以採行的作法包括:

(一)鼓吹節能減碳,替換耗能家 電,更換智慧型電表,促進消費。

(二)推動觀光旗艦型計畫,推動觀 光醫療、文化創意產業(如藉由「海角七 號」影片結合觀光);檢討陸客來台觀光 名額、團費、採購折扣或開放自由行。

(三)爭取國外大型展覽、會展來台 舉辦,以創造消費。

(四)提供公共就業機會,緩和失業 壓力:結合都市更新、節能減碳目標,並 提供職業訓練。

(五)透過公共採購,刺激民間消 費。

(六)結合明星代言,廠商配合提供 折扣,鼓勵民眾消費,發起「節約是美 德,但消費刺激經濟是更高尚的行為」。

二、挽救企業生存

政府不僅要協助產業度過經營難關,

也要幫助產業界提升競爭力。例如DRAM及 TFT-LCD等大型產業,政府應適時引導銀 行提供貸款展期及降低借款成本;中小企 業方面,除對經營績效不佳的企業應該予 以重整,並應主導與他企業良性合併,故 紓困及合併方案應同時進行。

同時,政府基金及公股行庫應該加入 企業診斷及併購合作的協助工作,條件不 好的,銀行、政府亦應該引導其加速併

購。另外,政府對於企業應提供資金協助 其各項基礎建設,並實施人員教育訓練,

以強健企業體質,增加企業投資意願,創 造景氣復甦。因此,建議政府應該採取更 積極的對策,並且學習日本擴大設立國家 發展基金的方式,擔負起企業重整及紓困 的工作,以使企業繼續經營。

三、鼓勵業者開發精簡型低價商品(如 Eee PC)

我國筆記型電腦廠商近年為擺脫代工 毛利低,品牌受制於國際大廠,紛紛避開 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朝向利基市場發 展。以近日暢銷的精簡型筆記型電腦(俗 稱Eee PC)為例,原本目標市場為低所得 國家或是高所得國家民眾第二台電腦,其 產品設計放棄非必要零組件如光碟機,而 採用輕薄低價的材質及零組件,致相同的 功能卻能以一般產品半價以下價格銷售。

此項產品雖在2007年便已推出,但當 時由於景氣尚佳,市場尚未普遍接受。未 料2008下半年全球景氣丕變,全球民眾多 苦於所得無法有效成長,甚至有裁員失業 風險,低價產品反而符合多數民眾需求,

銷售量不僅未隨經濟衰退,反而逆勢大幅 成長,例如美商麥當勞及Wal-Mart營收不 減反增,中國大陸「山寨」產品熱賣,都 顯示出不景氣時期,民眾對低價精簡型商 品需求反而增加。

小筆電產品以精簡方式生產,價格雖 低卻可保有相當毛利率,加上銷售量快速 擴張,使得我國筆記型電腦業者營收及獲 利不減反增。基於大環境在短期可能無法 有效復甦,觀察近期低價產品成功案例,

因應全球經濟失衡的策略

第 三 節

(16)

協助並鼓勵資通訊廠商投入「精簡型低價 商品」設計與製造,將可有效將我資通訊 企業之設計與製造專長與不景氣大環境市 場相連結,滿足國際對低價精簡型商品需 求。

四、運用兩岸關係改善契機,協助我企 業參與大陸內需建設

近期各主要預測機構雖看壞2009年全 球景氣,但中國大陸及印度卻成為明年度 唯二具有5%經濟成長率的國家,成為明年 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近期大陸政府 同樣苦於外貿衰退,因此積極發展內需市 場,具體作法是由中央政府投資四兆元人 民幣進行各項基礎建設,吸引各地方政府

加碼進行各項固定投資。

以往中國基礎建設商機多為大陸國有 企業壟斷,僅少數交給外商承包,台商由 於產業型態多為外銷,少數內銷大型台商 則為食品業者,參與其內需建設機會並不 多。不過,在我新政府上任積極推動兩岸 關係改善後,不僅大陸廠商已參與我高雄 港建設工程,我國營建及交通設備廠商參 與大陸內需建設機會也較以往大幅提高。

在歐美日等先進國家需求不振之際,運用 兩岸關係改善契機,協助我國產業參與大 陸內需建設,分散出口風險,增加營建及 交通等產業服務輸出,不僅可彌補商品出 口降低的缺口,並可有效去化國內過剩勞 動力、降低失業,為政府可以考慮採行的 重要措施。

15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三節因應全球經濟失衡的策略二章

15

(17)

16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四節

應台灣內部失衡的發展策略章

16

一、確立平衡「全球化」與「在地化」

的國家發展目標

灣應以提升台灣人民生活品質與環 境 為 目 標 , 除 持 續 推 動 高 鐵 、 港 埠、都會區捷運建設,建立快速公路網 外,也應從「城市更新」與「人民生活」

需求切入,提出更安全、健康、舒適、便 利的都市更新、社區環境淨化、持續維護 的發展規劃。

二、確立以科技創新持續領先大陸和其他 開發中國家的「差異化」科技發展目標

台灣的生產優勢在差異化和運用科技 上的優勢,仍是支持台灣製造業發展與全 球佈局之基礎。先決條件是掌握價值鏈中 附加價值最高部份,才能持續帶動經濟,

擺脫大陸和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競爭。

三、確立「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的新定位」

台灣應針對未來新生產分工模式的產 生,思考在全球產業分工體系中所扮演的角 色應如何重新定位?特別是台灣應從各產業 供應鏈系統中,尋找自身之優勢產品,尋求 進入國際大廠供應鏈,並構建與國際大廠供 應鏈相連接之國內供應鏈體系、輔導產品認 證及其他行銷、通路升級,以形成新的市場 進入與拓展的商業模式。

四、確立「積極的全球布局策略,整合 全球資源」

面對區域經濟整合範圍的擴大,台

灣必須更廣泛地進行全球化布局,才能因 應產業競爭情勢之發展。特別是目前全球 重要的區域經濟整合包括EU、AFTA、AFTA 等均已具相當規模,而隨著歐盟東擴為25 國,印度等南亞新興國家崛起,以及FTAA

(美洲自由貿易區)逐漸成型,政府應以 具體的方案,協助廠商透過全球資源利 用,及早進入市場,尋找我國產業多元之 海外市場與先進技術來源,進行全球布 局。其策略包括:協助企業與國際大型通 路商之合作,可以特展方式宣傳台灣產 品,強化台灣在國際主要市場之通路能見 度。同時,應正視新興市場(包括中國)

發展,提升台灣飲食、服飾、資訊產品等 產業品牌在新興市場之影響力。

五、創造新產業,填補產業外移、工作 機會減少的真空

政府應根據產業生命週期與發展特 性,在適當時機給予適切的投入與支持,

例如對於萌芽期產業,應多從事基礎設備 和初期平台技術的研發;對於成長期產 業,則以漸進式改良為主要研發方向;對 於成熟與衰退期產業,則必須為產業尋找 關鍵技術上的突破,或是藉由科技整合,

尋找新的發展機會。同時,產業政策也應 改變過去以生產為主的模式,以資源的整 體規劃分配和提高附加價值為基礎,使產 業發展規劃擴及研發、技術合作、設計、

服務、品牌、行銷及環保等創新策略。

另外透過民間的努力及政府的輔導,

使資訊服務、財務諮詢、設計、研究發 展、物流、運籌管理等技術服務業成長茁 壯,以提升製造業之附加價值及核心競爭

因應台灣內部失衡的發展策略

第 四 節

(18)

力,協助產業順利轉型,除開創台灣下一 波經濟發展之契機,也大力推動知識服務 業的發展,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以填補 傳統產業外移工作機會減少的真空。

六、建構產業政策與科技及其他相關政 策間之整合協調機制

包括財政、匯率、勞動、教育、環保 及其他相關政策,均應透過適當的整合協 調機制,考量對產業發展之影響與衝擊。

對於環保與產業投資之爭議,訂定明確的 環評標準與處理時間規定。為化解環保疑 慮,除採最佳可行技術外,投資案執行 時,應制訂廠商與環保團體均能接受之監 督及管理機制。

七、儘快完成「產業創新條例」立法

行政院通過「產業創新條例」草案,

送請立法院審議,盼望立法通過後,於民 國99年1月1日施行。「產業創新條例(草 案)」除總則及附則外,主要章節包括基本 方針、創新活動之補助或輔導、無形資產流 通及運用、產業人才資源發展、促進產業投 資、產業永續發展環境、資金協助、租稅優 惠、產業園區之設置管理、工業專用港及工 業專用碼頭之設置管理、營運總部及擴廠之 輔導及罰則等,共計14章75條條文。

就促進產業創新而言,隨知識經濟時 代來臨,過去以製造、代工為主的產業發 展模式,必須有所調整與突破,如何透過 產品、生產流程、組織等創新,結合品牌 及國際行銷,以提高產業附加價值,是政 府和業界要共同面對和努力的課題,而制 定產業創新專法,將有效誘導企業從事創 新、研發等活動,並進一步使台灣朝向雙 營運中心邁進。我們期盼立法院儘快通過 立法,以為新一波競爭力,奠定基礎。

八、鼓勵與獎勵企業從事前瞻性研發

目前國內民間企業之前瞻性研發投入 不足,聘用博士級人才比重相當低,故對 於企業進行前瞻性研發時,可採用補助博 士級研發薪資,鼓勵企業聘用博士級研發 人才,或提供其博士級國防役人才員額。

九、鼓勵台灣企業發展國際品牌

為鼓勵台灣企業發展國際品牌,應加 速品牌台灣計畫之推動,提高融資優惠、

成立創投基金直接參與投資、政府部門採 購重視本國品牌、成立品牌鑑價評選委員 會建立鑑價機制,以及成立虛擬品牌學院 負責人才供給與培訓等具體措施之擬定。

十、協助企業取得海外國際品牌

為協助企業取得海外國際品牌,我國 應推動成立國內外品牌併購基金與貸款機 制,對於現有之國際品牌可鼓勵國內企業予 以併購,取得國際品牌現有之品牌價值,再 藉由高質之台灣服務或台灣製造,逐步轉化 該品牌成為全球所認知之台灣品牌。

十一、培育創新人才,厚植發展潛力

加強培育本國人才,強化包括服務業 的技職教育,並引進服務業國際證照制 度;訂定國內人才的海外培育計畫,提升 國際化人才能量。同時,檢討技術移民的 法規,主動積極延攬海外人才(含中國大 陸等地人才),建構國際化生活與就業環 境,結合運用台灣創業優勢,吸引國際人 才來台從事創新。

十二、能源供應對策/新能源開發

我國與日本相同,能源幾乎完全依賴 進口,日本一方面透過能源戰略的訂定,

17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四節

應台灣內部失衡的發展策略二章

17

(19)

調整能源使用結構,擴大原子能利用,

強化自主開採,政府則強化E P A等國際活 動締結,協助企業取得能源協議溝通機會 等;另一方面,加速新能源或省能源的產 品開發。相較於亞洲其他國家,陸續展開 能源戰略保持產業發展穩定與全民生活平 穩,我國國際能源競逐策略,在長期的領 域中,進度已落後許多。

十三、專利審查的國際接軌

從日本的專利高速化推動計畫,一面 強化政府與大型企業、地方中小企業之互 動,強調政府與民間的直接對話,加速解 決需求面之問題,提出措施;另一面從國 際會議或國際協議中確立國際相關法令之 條文化與實質化,同時健全國內專利審查 加速化需求之環境。另外,日本強化與韓 國間的專利活動,未來是否有可能直接影 響到兩國間的技術移轉活動,也是相當值 得注意。由日本專利計畫套案,我國在專 利審查國際接軌上要如何因應,政府應該 成立專案小組加速執行。

十四、儘速簽署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架 構協議(CEFA)

基本上,「綜合性經濟合作架構協 議」是為建構兩岸經貿正常化的「架構 協定」,以確立「兩岸和平穩定的互動架 構」。根據「架構協定」,未來將由兩岸 各部會官員,直接針對各項議題進行討 論,才能有效推動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

同時,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研究指 出,「台灣加入東協十加三(中國大陸、

日本、南韓)」與「兩岸單獨洽簽FTA」兩 種選擇對台灣的不同影響,結果發現,前 者可提高台灣成長率0.58個百分點,後者 也有0.5個百分點的不錯效果。

對台灣拓展全球F T A網路而言,過去

美國、歐盟、日本、新加坡等受制於中國 大陸之政治壓力,對與我洽談F T A多未積 極回應。如今,不但對兩岸實現「三通」

的影響,相當關切,也關切兩岸對「洽簽 綜合性經濟合作架構協議」進行對話,相 當關切。兩岸推動協議達成之成果,已經 促使美國感受到形勢變遷,重新檢討與台 灣提高經貿關係層次,美方盼提升台美對 話層級。日本亦對此進行影響評估,並體 認台商在中國競爭力提升,探討台灣在日 本經營中國市場可扮演的角色。這些發展 將對台灣與其他貿易夥伴洽簽F T A,產生 極大助益。因此,我們要呼籲政府應儘速 簽署兩岸綜合性經濟合作架構協議。

十五、研擬積極的全球化布局策略

台灣業界應從各產業供應鏈系統中,

尋找自身之優勢產品,尋求進入國際大廠 供應鏈訂單,並構建與國際大廠供應鏈相 連接之國內供應鏈體系、輔導產品認證及 其他行銷、通路輔導升級,以形成新的市 場進入與拓展的商業模式。已進行海外布 局廠商,應盤點現有資源,並予以整合,

以加強全球布局之正循環。

對大中小型企業在海外之布局,應有 不同之輔導策略,大型企業或許已不需 要政府給予更多協助,因其布局已成。面 對區域經濟的形成,對外布局或許已非投 資/貿易所能涵蓋,特別是產業結構的變 遷,技術合作之策略聯盟可能更重要。另 在引進先進工業化國家之高科技外,也可 考量對後進之落後國家,進行低技術密集 度之技術外移。

又要讓廠商擴大全球布局,至海外深 根,必須先有一套規劃良好的配套方法,

針對不同的產業宜有不同的策略作法,如 在規劃貿易投資布局時,應就大型企業及 中小企業、有邦交國及無邦交國,分別訂 定不同策略。

18

台灣如何面對失衡的未來第四節

應台灣內部失衡的發展策略章

18

(20)

19

對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言第一節產業發展三章

19

對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言

會鑑於代表著國內151個產業,有責 任擔負與發揮為產業代言的角色與 功能,以有效促使政府重視並維護產業權 益,紓解產業經營困境,共同為台灣營造 一個有利於經濟永續發展的環境;同時,

本會也基於是全國最大產業團體,理應站 在時代洪流的前鋒,籲請政府建立通往未 來的願景,面對挑戰,保護我們的價值。

為此,本會特站在國際經濟情勢的觀 察角度,檢視當前國內經濟體制,以及

延續製作2008年白皮書的作法,就產業界 當下面臨的關鍵性及迫切性問題與困境,

逐一分類、檢討及論述,並彙整成具國際 觀、前瞻性的「2009年全國工業總會白皮 書」,針對「產業發展」等11大單元,提 出112個議題、239項建言,期望政府審慎 考量,儘快形成政策方案,俾早日擺脫金 融海嘯的陰霾,為台灣營造一個有利於經 濟發展的優質環境。

產業發展

第 一 節

第 三 章 對 政 府 產 業 政 策 的 建 言

2

008年10月,世界經濟論壇(W E F)

公 佈 的 「 2 0 0 8 ─ 2 0 0 9 全 球 競 爭 力 報 告」,台灣在134個國家中名列第17,從 2004年的第4名一路滑落到第17名。這已 是台灣的競爭力連續5年下滑了,我們應 如何提振競爭力,已是政府及民間企業必 須審慎看待的問題與挑戰。

2008年5月新政府上任,全民及企業 界普遍期望在新人新政下會有一番新的榮 景到來,然而卻因金融海嘯突如其來,衝 擊全球經濟,台灣亦身陷其中。面對紛至 沓來的經濟難題,使得2009年3月的失業 率達到5.81%,創歷史新高,最近公佈的 2009年經濟成長預測為-2.97%,而其再向 下修正的機率很高。

面對經濟的負成長,失業率的攀升,

競爭力不斷地下降,政府的對策為何?

政府是否能苦民所苦,確切地回應人民真 正的感受呢?此時此刻,台灣的經濟要 何去何從?而在經濟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的產業界要如何反應呢?台灣的經濟動能 及競爭力一向是來自民間,面對此關鍵時 刻,做為台灣產業界龍頭的全國工業總 會,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整合產業界意見的 重任,希望以產業界務實與創新的建議,

協助政府有效解決當前面臨的諸多產業發 展課題,帶領台灣渡過經濟難關。

對於本會2008年白皮書在「產業發 展」方面所提的16個議題48項建議,儘管 政府非常重視,並一一將現階段作法與處 理方式,以書面回覆;但經本會調查,滿 意者約為55.96%,尚可者約為35.72%,不 滿意者約為8.32%。究其原因,回答滿意 及尚可者,係基於政府已有處理方式,雖

第三章

(21)

未達很滿意,但亦能體諒整體經濟環境不 佳的制約;至於填答不滿意者,則認為行 政機關應有更積極的作為,方能解決問題

(相關滿意度調查統計詳如附表一)。

鑑於欲解決當前產業發展的困境,並 非一蹴可及,且政府對於本會2008年白皮 書提出的產業發展議題,亦不可能立即獲 得妥善的處理,為此,本會乃將其中對企 業影響較大且具延續性的七項議題加以整 併,在2009年白皮書中再度提出,盼政府 能更加重視。另為延續本會2008年白皮書 的建議方向,同時因應2009年整體環境改 變,故在本會2009年白皮書中新增多項議 題建請政府參考,期待能夠促使政府產業 政策能更貼近民意。

本會2009年白皮書在「產業發展」方 面所提出的十六個議題分別為:

議題一、配合促產條例落日,加速完 成「產業創新條例」立法。

議題二、因應「溫室氣體減量法」即 將完成立法,建請經濟部儘速調整低碳產 業結構。

議題三、政府應提供產業適當比例之 低碳及無碳能源。

議題四、在與對岸簽署ECFA的同時,

應設法維持我產業之優勢。

議題五、加強政府科技研發投資,帶 動產業創新高值化發展。

議題六、請建立全國性共通之網路應 用環境。

議題七、請建立安全產品檢驗及認證 機制體系。

議題八、建制國家級的國際標準制定 機構,並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議題九、政府單位增(修)訂法令或 審查投資案,應有效掌握時程,俾維護合 法業者權益。

議題十、擴大修訂鼓勵地方政府招商 獎勵機制。

議題十一、請國科會協調有關機關調

降科學園區廠商相關租金。

議題十二、為增進業者投資意願,請 調降「789工業區土地優惠方案」購地價 格。

議題十三、建請儘速改善南部科學園 區對外交通。

議題十四、修改醫療法讓健康照護產 業有發展空間。

議題十五、請經濟部協調中鋼優先採 購國內耐火材料,以拯救業者生機。

議題十六、檢討營造工程相關法規,

促進營造產業發展。

議題一、配合促產條例落日,加速完成

「產業創新條例」立法。

為因應「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將於 2009年底落日,經濟部工業局原擬定「產 業基本法」、「產業創新加值條例」及

「產業園區設置管理條例」等三項新法草 案替代,但因考量法案立法通過之難易 度,經濟部已整合此產業三法為單一法 案,即「產業創新條例」來代替。目前該 法案草案,已於本(2009)年4月16日,

經行政院會審查通過,並送請立法院審 議。

該法案草案已指出產業發展之政策觀 點及基本方針,並明定政府應研訂中長期 產業發展方向與政策,作為政府未來施政 之重要依據。

由於「產業創新條例」攸關台灣產業 轉型升級,以及可以帶動產業投資、促進 產業創新與提升國家競爭力,實為不可或 缺的法案,政府應加速完成立法,以刺激 經濟成長。因此,本會建議:

一、縮短「產業創新條例」的立法時 程,以銜接即將落日的「促進產業升級條 例」。

二、「產業創新條例」應保留研發、

人才培訓和營運總部等功能別之租稅獎

20

對政府產業政策的建言第一節產業發展章

20

參考文獻

Outline

相關文件

自2019年1月1日起,克國經濟創業暨工藝部接手原投資專門機構公法人「投資業 務署」(Agency for Investments

蘆洲線與新莊線皆於民國 83 年經行政院核定,環境影響說明書於民國 84 年經環保署同意,財務計畫則於民國 87 年通過核定,共同於民國 90 年開始施 工,兩者於民國

• 針對業者反應在其他國家遭受不公 平待遇或其他國家之貿易措施可能 違反WTO規範之案件,透過WTO

為減少結核病接觸者就醫的經濟因素阻礙,我國自 2007 年 7

以就業為導向辦理相關課程與措施,培育技職學生專業知識與就業技能,並導 入工作實務訓練,訓練學員職場應用能力,以提供產業所需優質人才。本分署 於民國

依勞動部所訂頒「專案核定民間機構投資重大經建工程及政府機

面臨疫情之下經濟衰退危機,東協各國政府機動提出因應措施。印尼總統佐科威表示,政府應更

本書總共分成六個章節: 〈第一章、擁有自信〉 ; 〈第二章、設定願景〉 ; 〈第三章、掌握行動力〉 ; 〈第四 章、建立人際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