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

Copied!
2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經導對中國佛教禮懺的影響

——以梁《高僧傳》為中心的探討

釋道昱

(2)

前 言

在 梁 《 高 僧 傳 》 中 , 作 者 慧 皎 原 本 要 分 該 傳 為 八 科 , 後 來 卻 發 現 「 經 導 二 技 」,在 化 俗 上 有 其 價 值 性,才 增 加 為 十 科,如 其 所 云:「 昔 草 創 高 僧 本 以 八 科 成 傳 , 卻 尋 經 導 二 技 , 雖 於 道 為 末 , 而 悟 俗 可 崇 」。 換 言 之 , 這 「 經 師 」與「 唱 導 」二 技,很 可 能 在 當 時 是 非 常 盛 行,因 此 他 才 會 讚 嘆 此 二 科 有 化 導 眾 生 的 作 用,又 稱 此 二 科 為「 技 」,很 明 顯 的 表 示 它 們 是「 技 術 」或「 技 藝 」, 也 許 被 認 為 是 度 眾 的 方 便 技 巧 ; 然 而 於 修 持 法 門 的 排 行 榜 上 , 慧 皎 則 認 為 是「 於 道 為 末 」的 敬 陪 末 座 了。但 筆 者 認 為 這 個 問 題 有 待 商 榷,因 為 在 該 傳 中 的「 誦 經 」、「 經 師 」、「 唱 導 」三 科 有 交 集 之 處,事 實 上 也 很 難 明 確 的 劃 分 界 線 。 若 勉 強 的 區 分 大 致 可 歸 類 :「 誦 經 」 篇 是 僧 人 以 誦 持 某 特 定 的 經 典 為 個 人 的 修 行 依 據,有 時 會 有 感 應,並 隨 緣 的 度 眾; 然「 經師」則 是「轉 讀 」、「 諷 詠 」 經 典 , 並 配 合 音 聲 梵 唄 之 技 藝 ;「 唱 導 」 即 是 宣 唱 法 理 於 齋 會 中 以 化 導 眾 生。 事 實上 套用現 代語 言,後兩者 都是以「音 聲佛事」為 業 -- 以 誦 經、禮 懺、宣 導 度 化 眾 生,然 而「 誦 經 」篇 中 的 僧 人 大 都 以「 誦 」或「 諷 詠 」經 典 為 個 人 修 持 的 依 據,似 乎 不 是 以 誦 經 為 業。 但詳 讀「誦經」與「經 師 」二 篇 之 後,筆 者 發 現 這 兩 篇 有 多 處 雷 同 之 處,也 難 怪 在《 續 高 僧 傳 》中 , 道 宣 把「 誦 經 」改 為「 讀 誦 」,而「 經 師 」與「 唱 導 」合 併 於「 雜 科 聲 德 篇 」 了 。1 然本 文僅 探討初 期中 國佛教 中的 「音聲 佛事 」對當 今佛 教中「 禮 懺 佛 事 」的 影 響,故 以 梁《 高 僧 傳 》中 相 關 的 三 科 為 討 論 的 中 心,以 下 將 這 三 科 一 一 介 紹 。

註1:T.50/2060, PP.685,700.

(3)

一 、 誦 經 科

該 篇 中 收 集 了 正 傳 21 人,旁 出附見 者 11 人。2 該篇中 記載的 僧人 大 都 是 苦 行、誦 經、禮 懺、習 禪 而 感 得 鳥 獸 集 其 左 右、或 老 虎 蹲 其 前、異 人 獻 寶、甚 而 菩 薩 現 前。他 們 所 誦 之 經 典 有:正 法 華 經、古 維 摩 經、十 地、思 益 、 大 涅 槃 、 金 光 明 、 首 楞 嚴 、 大 品 、 進 而 金 剛 般 若 經 等 。3 正傳 21 人 中 就 有 16 人 誦持《 法華 經》,可見 《法華 經》 是六朝 時代 僧侶的 寶典 。其 次 是 誦 持《 古 維 摩 經 》的 有 7 名,也 有 以 法 華、維 摩 二 經 為 主 要 修 持 經 典 , 以 其 餘 經 典 為 修 持 依 據 者 其 數 尚 少 , 以 下 略 舉 數 例 以 解 之 。

釋 普 明 (晉代 約 371-455) 以「禮懺 為業 」,誦「法華 維摩 二經 」,每 誦 至「 勸 發 品 輒 見 普 賢 乘 象 立 在 其 前,誦 維 摩 經 亦 聞 空 中 唱 樂,又 善 神 咒 所 救 皆 愈 」。4 普 明所誦 持的 法華經 應是 鳩摩羅 什所 譯的《妙法 蓮華經》(406 A.D.

譯),因為羅 什譯本 的第 二十八 品是 < 普賢菩 薩勸發 品>,相似於竺 法護譯 的 《 正 法 華 經 》(286 A.D.譯 ) 的二 十六品 < 樂普賢 >。 該<勸 發品 >品提 及 :

「 是 人 若 行 若 立 讀 誦 此 經 ...若 思 惟 此 經 ...我 復 乘 白 象 王 現 其 人 前 ..」。5

很 奇 怪 的,在 竺 法 護 譯 的 < 樂 普 賢 > 品 中 卻 無「 乘 象 立 其 前 」之 說,而 是 :

「 一 心 勤 修 正 法 華 經,書 持 經 卷 常 當 思 惟 一 切 不 忘 ....臨 壽 終 時 面 見 `千 佛 '...不 墮 惡 道 」。6

此 差 異 很 有 可 能 是 他 們 所 持 的 原 文 本 就 有 不 同 了。另 外,由 竺 法 護 的 該 譯 文 中 得 知「 千 佛 」的 觀 念 早 在 西 元 三 世 紀 已 存 在 中 國 佛 教 中 了。又 傳 文 中 明 言

「 勸 發 品 」,很 明 顯 的 普 明 所 誦 持 的《 法 華 經 》即 是 羅 什 的 譯 本 了。 再 者 ,

「 誦 維 摩 經 亦 聞 空 中 唱(倡 )樂」一事,也在該經 中發現 相似 之事。羅什 譯的

《 維 摩 詰 所 說 經 》(406 譯 ) 中亦提 及:

‧註2:T.50/2059, 在慧皎自製的目錄中在「僧覆之下有附見慧琳」見 P.421c,但於僧覆的 傳文中卻無有關慧琳的敘述,見P.407c, 故筆者將慧琳刪除,只列 11 人。

‧註3:大品經是《大品般若經》的簡稱,見《法寶總目錄》No.1, P.208c.

‧註4:T.50/2059, P.407b.

‧註5:T.9/262, P.61ab.

‧註6:T.9/263, P.133bc.

(4)

「 持 世 白 佛 言 ...我 昔 住 於 靜 室 時 , 魔 波 旬 從 萬 二 千 天 女 , 狀 如 帝 釋 , 鼓 樂 絃 歌 來 詣 我 所 。 」7

支 謙 譯 的 《 維 摩 詰 經 》(223-253 年 間譯 ) 也有 相似的 譯文 。8 這兩 則感應 之 事,無 異 在 表 達 虔 誠 禮 誦 不 僅 感 得 天 人、菩 薩 讚 嘆,而 且 也 是 入 道 法 門 之 一,又 普 明 善 於 神 通 咒 術 以 救 世 濟 人,因 此 不 難 揣 測 他 是 個 有 道 的 高 僧 吧 。

另 一 則 傳 文 也 與 普 賢 有 關 , 應 該 也 是 誦 持 法 華 經 之 故 吧 。 釋道 冏 (約 卒 於 宋 443)「 素誦法 華,唯憑誠 此業,又存 念觀音 ...進 修禪業 ...作 數過普 賢 齋 , 並 有 瑞 應 , 或 見 梵 僧 入 坐 , 或 見 騎 馬 人 至... 倏 忽 不 見 」。9 道 冏 一 向 主 修 法 華 , 又 念 觀 音[聖 號 ], 並 數 度 舉 行 「 普 賢 齋 」, 可 見 他 也 是 個 普 賢 菩 薩 的 感 應 者 了 。

中 國 「 齋 會 」 的 流 行 可 能 始 於 西 晉 , 因 為 西 晉 時 竺 法 護 所 譯 的 齋 經 被 記 載 於 《 出 三 藏 記 集 》(445-518 年 又稱 僧祐錄 ):

「 菩 薩 齋 法 () 一 卷,舊 錄 云 菩 薩 齋 經,或 云 賢 首 菩 薩 齋 經,右 64 部 凡 116 卷 今 闕 , 竺 法 護 譯 」。10

賢 首 與 普 賢 都 是 華 嚴 經 中 的 大 菩 薩,有 賢 首 菩 薩 的 齋 經,應 該 也 會 有 其 它 菩 薩 的 齋 法 才 對 。 於《彥 悰錄》 (602 年 )竟然也 發現一 些有 關齋法 的「 闕本 」 (舊 錄有目而 無經本 ) 記 錄:

「 佛 悔 過 經 一 卷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菩 薩 悔 過 法 一 卷 晉 世 竺 法 護 譯 , 菩 薩 齋 法 一 卷 (一 名 持 齋 , 一 名 法 齋 ) ... 菩 薩 受 齋 經 一 卷 、 菩 薩 受 齋 法 一 卷 、 六 齋 八 戒 經 」。11

可 見 在 晉 朝 這 些 齋 法 與 悔 過 法 可 能 流 通 過,而 隋 代 的《 彥 悰 錄 》中 這 些 有 目 無 本 的 經 都 是 由「 舊 錄 」抄 襲 下 來 的,因 此 不 難 推 斷 齋 會、懺 法 可 能 始 於 晉 代 之 前,而 盛 行 於 南 北 朝,才 會 在 梁《 高 僧 傳 》中 出 現 不 少 不 同 名 稱 的 齋 會,

例 如:禪 齋、聖 僧 齋、苦 行 齋、捨 身 齋、普 賢 齋、七 日 齋、觀 世 音 齋、金 光 明 齋、盂 蘭 盆 齋、三 千 僧 齋 會、無 遮 大 會 等,可 見「 齋 會 」在 第 五、六 世 紀

‧註7:T.14/475, P.543a.

‧註8:T.14/474, P.524b.

‧註9:T.50/2059, P.407a.

‧註10:T.55/2145, P.9b.

‧註11:T.55/2147, PP.175a,177ab.

(5)

時 是 非 常 盛 行 的 法 會 。

漢 譯 的 「 齋 」 字 相 似 於 梵 文 的 Uposatha (UpoZadha, Upavasatha),譯 為「 布 薩、齋 戒、靜 齋 」等 意。12 UpoZadha 有「 purity (清 淨 ), confession of one's sins (發 露懺悔 自己的 罪)」 之意,並 引申為 三意 :淨化 身、 口、意 三 業 , 過 午 不 食 與 不 食 非 時 之 食 , 和 法 會 中 的 齋 食 。13 又 UpoZadha 有 confess (自 白 、懺 悔 ) 之 意。14 可 見「 齋」在 印度 佛教的 傳統 中是淨 化身 心 與 發 露 懺 悔 之 意 。 又 由上述 的經 錄與梁 僧傳 中得知,六 朝時代 的齋 會大 都 與 懺 悔 分 不 開,例 如【 釋 玄 高 】傳 記 載:「 高 令 作 金 光 明 齋,七 日 懇 懺 」。

15 顯然中國 早期的 佛教,在飯 食的 齋會中 是有 懺悔三 業的 儀式,與印 度佛 教 的 傳 統 是 相 似 的。然 現 今 佛 教 法 會 中 的 齋 食,是 否 有 懺 悔 的 心 情,則 就 因 人 而 異 了 。

又 釋 法 恭 (亡 於宋太 (泰 )始年間 465-471) 春 秋 八 十,「 誦 經 三 十 餘 萬 , 每 夜 諷 詠 , 輒 有 殊 香 異 氣 」。16 漢 文 「 諷 」 即 「 誦 也 」,「 倍 文 曰 諷 , 以 聲 節 之 曰 誦 」;17 「 詠 」則 是「 歌 也、長 言 也 」。18 顯 然 地,誦 經 即 是 諷 誦 , 也 就 是 要 拉 長 音 聲 、 有 節 拍 的 唱 誦 。 法 恭誦經 而感得 殊香 異氣,此乃 表示 他 也 應 是 個 以 誦 經 而 入 道 者 。

不 僅 齋 會 與 懺 悔 有 關 , 事 實 上 誦 經 與 禮 懺 也 是 息 息 相 關 的 , 在 傳 文 中 時 常 出 現 「 禮 誦 」、「 懺 誦 」 之 詞 。 例如 釋弘明 (403-486) 的實例:

「 誦 法 華 、 習 禪 定 、 精 勤 禮 懺 六 時 不 輟 , 每 旦 則 水 瓶 自 滿....又 一 小 兒 來 聽 明 誦 經...云昔是 此寺 沙 彌,盜 帳 下 食,今 墮 圊 中 (廁 所 ),聞 上 人 道 業 , 故 來 聽 誦 經...」19

‧註12:見赤沼智善,《印度佛教固有名詞辭典》,京都:法藏館,1931, P.714b,

‧註13:Japanese-English Buddhist Dictionary, Daito Shuppansha, 1965,P.246.

‧註14:Franklin Edgerton, Buddhist Hybrid Sanskrit Grammar and Dictionary,Vol.II:Dictionary, Delhi:Motilal Banarsidass,1985, P.147b.

‧註15:T.50/2059, P.397b.

‧註16:T.50/2059, P.407c.

‧註17:見 《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1993,普及版,No.8,.1078c.「倍 文」即是「背誦書文」,「倍」通「背」,見上列辭典,No.1,P.1049b.

‧註18:同上辭典, No.8, P.927a.

‧註19:T.50/2059, P.408a.

(6)

另 道 嵩 (宋) 也是「 懺誦 無輟 」,僧 侯 (396-484) 則是「年 十八便 蔬食 禮懺 」,

又「 誦 法 華 維 摩 金 光 明 」。而 慧 彌 (440-518) 也 是「曉 夜習 定,常 誦波 (=般) 若,六 時 禮 懺 」。20 此中 的「上人」「禮 千佛 」、「懺誦」都 是當今 中國 佛教 界 普 遍 使 用 的 語 詞 與 儀 式 。

在 上 面 釋 弘 明 的 例 子 中 受 報 的 沙 彌 現 身 來 聽 誦 經 , 且 稱 弘 明 為 「 上 人 」,此 乃 表 示 該 僧 的 道 行 德 業,足 以 感 動 幽 冥 界 的 眾 生。「 上 人 」原 是 中 國 儒 家 傳 統 上 對「 優 異 人 」之 稱 呼,< 新 書 脩 政 語 > 云:「 周 成 王 曰 寡 人 聞 之 , 有 上 人 者 有 下 人 者 」。21 該 語 詞 也 出 現 在 佛 教 的 經 典 中 , 例 如 鳩 摩 羅 什 譯 的《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403-404 譯 ) 提 及:「 若 發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 我 亦 隨 喜,所 以 者 何,上 人 應 更 求 上 法 」,22 可 見般若 經中 指的上 人是「發 菩 提 心 者 」。 又佛 教辭 典《釋氏要 覽》(北宋 1019 道誠 撰 ) 也解釋:「 上 人 , 古 師 云 , 內 有 智 德 , 外 有 盛 行 」,23 此 似 乎 有 「 上 求 佛 道 , 下 化 眾 生 」 的 涵 意。 該語 詞原來 已在 羅什的 譯本 中出現,難 怪慧皎 (497-554) 的 僧傳中 也 有「 上 人 」之 詞,可 見「 上 人 」的 用 法 始 於 儒 家,進 而 被 使 用 於 六 朝 時 代 的 佛 教 界 。 然該 語詞也 在目前 佛教 界中時 有所 聞,徒眾們 稱呼自 己敬 愛的 師 長 為 「 上 人 」, 這 原 來 是 有 其 典 故 的 , 至 於 現 代 人 對 它 的 定 義 是 否 與 古 人 相 同 , 就 不 得 而 知 了 。

「 禮 千 佛 」 也 是 現 今 佛 教 中 常 舉 行 的 法 會 之 一 , 尤 其 是 在 中 國 的 農 曆 年 間,大 部 份 的 佛 教 寺 廟 都 會 有「 禮 三 千 佛 」或「 禮 萬 佛 」的 法 會,而「 禮 千 佛 」 這 名 詞 竟 然 也 出 現 在 梁 僧 傳 < 誦 經 篇 > 釋 僧 辯 (420-492) 的 傳 文 中 , 可 見 它 必 定 有 其 源 流 , 如 傳 文 :

「 誦 法 華 、 金 剛 般 若 ....誦 法 華 日 限 一 遍 ...禮 千 佛 凡 一 百 五 十 餘 萬 拜 ..」24

「 千 佛 」 的 名 詞 早 就 出 現 在 西 晉 竺 法 護 的 譯 經 中 (見 上 注 解 六 )。 禮 千 佛 必 須 依 據 諸 佛 名 號 經 典 而 禮 拜,因 此 該 類 經 典 早 在 西 晉 時 代 已 譯 出,據《 僧 祐 錄 》,竺 法 護 曾 於 太 始 中 (265-274) 至永嘉 二年 (308) 間譯《諸方 佛名經 》

‧註20:T.50/2059, P.408bc.

‧註21:見《中文大辭典》,No,1, P.306b.

‧註22:T.8/223, P.273c.

‧註23:T.54/2127, P.261b.

‧註24:T.50/2059, P.408b.

(7)

一 卷 與 《 十 方 佛 名(經 )》 一卷,但已 在僧佑 時代 就「闕」失 了。25 又 在該 錄 的「 新 撰 失 譯 - 雖缺 譯人,悉是 全典 」,且「今 並有其 本,悉在經 藏」中 收 集 有 14 部佛 名經:26

「 有 稱 十 方 佛 名 得 多 福 經 一 卷 (抄 )、 三 千 佛 名 經 一 卷 、 千 佛 因 緣 經 一 卷、稱 揚 諸 佛 功 德 經 一 卷 (抄 三 卷 稱 揚 諸 佛 功 德 經 )、過 去 五 十 三 佛 名 ( 經 ) 一 卷 ( 初 藥 王 藥 上 觀 , 亦 出 如 來 藏 經 ).... 賢 劫 千 佛 名 經 一 卷 ...滅 罪 得 福 佛 名 經 一 卷 。 」27

上 列 引 文 中 的 佛 名 經 , 在 僧 祐 時 代 都 是 流 通 的 , 只 是 遺 失 譯 者 罷 了 。 但 有 一 部 與 上 述 同 名 的《 千 佛 因 緣 經 》竟 然 被 收 集 在 大 正 藏 第 十 四 冊,No.426 經 , 又 掛 名 是 鳩 摩 羅 什 譯 的 。 該 經 在 《 僧 祐 錄 》、《 法 經 錄 》、《 彥 悰 錄 》、

甚 至《 大 唐 內 典 錄 》中 均 列 入「 失 譯 經 目 」中,28 直到《大 周刊定眾 經目 錄 》(695 明 佺撰 ) 才歸 於羅什 的名 下,29 很 顯 然 的 該 部 經 實 非 羅 什 所 譯 。

30 又收集在 大正藏 第十 四冊中 有關 佛名的 經典 就有十 多部,其 中三部「失 譯 」--- 遺失 譯者的 過去 、現在 、未 來千佛 名經 (No.446, 447,448 經 ) 有 可 能 相 似 於 上 面 引 文 中 的 「 三 千 佛 名 經 」。

另 在 《 僧 祐 錄 》 卷 十 二 , 序 文 「 千 佛 名 號 序 出 賢 劫 經 沙門 竺曇無 蘭 抄 」:

「 賢 劫 經 說,....八 萬 四 千 度 無 極 法,當 來 賢 劫 一 千 如 來,亦 得 入 也 。 ...佛 為 喜 王 說 諸 佛 號 字 , 號 字 一 千 數 之 有 長 。 而 興 立 發 意 二 品 重 說,皆 齊 慧 業 而 止,以 此 二 品 撿 之。有 以 二 字 為 名 者,三 字 名 者,有 以 他 字 足 成 音 句,非 其 名 號,亦 時 有 字 支 異 者,相 (想 )梵 本 一 耳,將 是 出 經 人,轉 其 音 辭 令 有 左 右 也,長 而 有 者,或 當 以 四 五 六 字 為 名 號 也 。 ...余 今 別 其 可 了 , 各 為 佛 名 , 意 所 不 了 , 則 全 舉 之,又 以 字 異 者 注 之 於 下,然 或 能 分 合 失 所,深 見 達 士,其 有 覺 省,

可 為 改 定 , 恕 余 不 逮 。 」31

‧註25:T.55/2145, P.9a.

‧註26:T.55/2145, P.21b,P.32a.

‧註27:T.55/2145, P.22b.

‧註28:T.55/2145, P.22b, T.55/2146, P.121a, T.55/2147, P.153a, T.55/2149,P.304a.

‧註29:T.55/2153, P.377a.

‧註30:對於羅什的譯經,筆者曾於拙作《請觀世音經譯本考》中討論過。

‧註31:T.55/2145, P.82b.

(8)

該 序 文 是 解 釋《 賢 劫 經 》中 的 一 千 佛 也 能 入 無 極 法,32 因 而 有 卷 六 的

「 千 佛 名 號 品 」, 在 該 品 中 佛 號 都 是 三 字 為 一 名 。33 但 在 卷 七 「 千 佛 興 立 品 」 與 卷八「千 佛發意 品」中,對 佛號的 解釋 ,漢 文字數 就不定 了。誠如 序 文 中 所 說,有 二 字、乃 至 五、六 字,其 梵 本 都 是 一 樣,只 是 譯 者 繁 簡 的 解 釋 不 同 罷 了 。「 興 立 品 」 是 介 紹 每 一 佛 的 種 性 、 父 母 、 與 成 佛 時 的 國 土 、 所 度 眾 生 的 人 數。另「 發 意 品 」即 解 釋 諸 佛 修 道 因 緣,34 此 應 是 序 文 中 所 說 的 「 慧 業 」。 該 序文是 竺 曇無 蘭抄 出 ,他 於東 晉 381 - 395 年 間在 中 國譯 經 ,35 又 《 賢 劫 經 》 之 末 記 錄 著 :「 竺 法 護 於 (西 晉 )永 康 元 年 (300) 七 月 二 十 一 日 , 手 執 口 宣 , 時 竺 法 友 , 從 洛 寄 來 , 筆 受 者 趙 文 龍...」。36 該 序 文 自 云「出 賢 劫 經」,內 文 是 抄 的,可 見 原 序 文 應 附 在《 賢 劫 經 》內,但 現 存 於 大 正 藏 中 的 該 經,卻 無 此 序 文。又 竺 法 友 是 東 晉 時 人,收 到 後 即 手 抄,因 此 很 明 顯 的 大 正 藏 所 收 的《 賢 劫 經 》是 東 晉 時 代 的 抄 本,在 當 時 此 序 文 已 未 錄 進 該 經 中 , 故 竺 曇 無 蘭 才 會 另 抄 出 這 篇 序 文 。 此 外,竺 曇無蘭 在東 晉時 抄 出 此 序 文,其 動 機 何 在 ? 又由其 序文中 的內 容 - 對千 佛名號 字數 差異的 解 釋,不 難 揣 測 當 時 (東 晉 ) 千佛名 號的禮 拜可 能是盛 行的,而且對千 佛名 字 翻 譯 字 數 差 異 也 許 有 所 爭 執,所 以 序 文 中 才 會 說 明 佛 名 只 是 分 別 而 已,不 可 能 全 舉 出 其 意。若 無 流 通,豈 會 有 爭 執,可 見 千 佛 的 禮 懺 在 東 晉 時 應 是 流 行 的 。

《 高 僧 傳 》 中 釋 超 辯 所 禮 千 佛 的 經 典 , 有 可 能 出 自《 賢 劫 經 》, 或 是《 僧 祐 錄 》中 所 載 失 譯 的 經 典 之 一 吧,但 這 已 無 從 考 查,只 是 由《 僧 祐 錄 》 所 列 的 失 譯 佛 名 經 中 可 反 應 出 當 時「 禮 千 佛 」的 懺 法 可 能 流 行 一 時,乃 至 現 今 已 成 習 俗 。 但是現今 一般佛 寺中 禮三千 佛所 用的經 本有 稱《 佛說千 佛洪 名 寶 懺 》37 或《 三 劫 三 千 佛 緣 經 》,38 這 些經本 因不同 的寺 廟而冠 以不同

‧註32:無極法是修行度眾的法門,見 T.14/425, 「二千一百諸度無極,貪婬怒癡等分四事,

各二千一百,合八千四百,八千四百各別有十事,合八萬四千,以能具足度無極,便已 備悉八萬四千眾要上業。」,P.12b-13a。 另細節見該經 PP.11b-13a。

‧註33:T.14/425, P.45c-50a.

‧註34:T.14/425, PP.50-63.

‧註35:見《法寶總目錄》,第一冊, P.677a.

‧註36:該經後記中的竺法友是東晉竺法深 (286-374) 的高徒,「嘗從深受阿毘曇,一宿便 誦」,故竺法友也是東晉時代的人。見 T.50/2059, P.348a. T.14/426, P.65c.

‧註37:該本為高雄縣大樹鄉「光雲寺」所持用。

‧註38:該本為台南市「竹溪寺」的用本。

(9)

的 名 稱 , 但 內 容 都 是 相 同 的 , 尤 其 在 初 頁 都 有 此 「 三劫三 千佛緣 起,薑良 耶 舍 譯 」之 言。經 筆 者 內 容 的 核 對,發 現 此「 緣 起 」即 抄 自 大 正 藏 中 的 No.446

《 過 去 千 佛 名 經 》中 最 前 面 的 一 段「 三 劫 三 千 佛 緣 起 」並 附 言「 出 觀 藥 王 藥 上 經 」,而 此 段 緣 起 也 確 實 抄 出 自 薑 良 耶 舍 譯 的《 觀 藥 王 藥 上 二 菩 薩 經 》。39 不 論 是《 洪 名 寶 懺 》或《 佛 緣 經 》都 是 錄 自 大 正 藏 第 十 四 冊 中 No.446,447,

448 的 失 譯 過 去 、 現 在 、 未 來 千 佛 名 經 。 故 當 今 中 國 佛 教 「 禮 千 佛 」 所 用 的 經 本,只 是 幾 部 失 譯 經 的 合 併 本 罷 了,又 該 經 初 頁 的「 緣 起 」也 是 抄 自 薑 良 耶 舍 譯 的 《 觀藥 王 藥 上 經 》, 所 以 它 只 是 一 本 選 自 不 同 時 代 、 不 同 譯 者 的 合 併 經 而 已 。

《 金 剛 經 》 一 譯 出 就 被 採 用 , 可 見 羅 什 在 當 時 的 譯 經 名 聲 應 該 是 被 肯 定 的 。

號 為 梵 唄 」,43 至於其 中的差 異,本 文將於下 一節 「經 師」篇

不 僅 禮 千 佛, 超 辯 也 誦 持《 金 剛 般 若 經 》,該 經 的 誦 持 在 六 朝 時 代 還 似 乎 是 小 有 名 氣 。 它 自 鳩 摩 羅 什 於 402 -412 年 間譯出 後, 在短短 的數 年間,

《 高 僧 傳 》 < 亡 身 篇 > 中 的 釋 法 進 , 在 北 涼 沮 渠 蒙 遜 時 代 (401-433) 即 誦 持《 金 剛 經 》。40 又宋齊 時代的 釋慧 基 (412-196) 也 是「 善 誦 小 品、法 華 、 思 益 、 維 摩 、 金 剛 般 若 、 勝 鬘 等 經 」。41

另 一 則 相 似 於 「 經 師 」 的 「 誦 經 」 者 - 釋 法 宗 ,「 少 好 遊 獵 , 嘗 於 剡 遇 射 孕 鹿 , 母 墮 胎 , 鹿 母 銜 箭 猶 就 地 舔 子 , 宗 迺 悔 悟 」, 因 此 「 摧 弓 折 矢 出 家 業 道 」, 而 且 「 蔬 苦 六 時 以 悔 先 罪 」, 又 「 誦 法 華 維 摩 」。 在 度 眾 方 面 , 他

「 常 昇 臺 諷 詠 」, 名 聲 是 「 響 聞 四 遠 」, 並 且 「 士 庶 秉 其 歸 戒 者 三 千 餘 人 」,

因 而 「 開 拓 所 住 以 為 精 舍 」, 該 精 舍 「 因 」 以 「 誦 」 持 「 為 」 其 「 目 」 的 , 故 號 曰 「 法 華 臺 」。42 從 上 述 傳 文 中 得 知 法 宗 以 「 誦 法 華 、 維 摩 」 為 其 修 持 的 依 據,後 來 由 於「 諷 詠 」經 典 而 聞 名,而 其「 精 舍 」亦 以 誦 經 的 方 式 度 眾 , 傳 文 中 並 未 提 及 他 有 「 轉 讀 」 或 「 梵 唄 」 之 事 , 僅 言 「 諷 詠 」, 因 此 筆 者 推 測 此 乃 慧 皎 將 其 列 入 「 誦 經 」 篇 之 故 吧 。 事實 上,「 諷詠 」與「 梵唄 」 似 乎 很 難 劃 分 界 線 , 慧 皎 在 < 經 師 > 篇 的 評 論 中 提 及 :「 詠 經 則 稱 為 轉 讀,歌 讚 則

‧註39:見 T.14/446,P.364; T.20/1161, PP.663c,664a.

‧註40:T.50/2059, P.379a.

‧註41:T.50/2059, P.404b.

‧註42:T.50/2059, P.407a.

‧註43:T.50/2059, P.415b.

(10)

中 再

「 誦

斯皆實德內充,故使徵應外啟。....獨處閑房,吟諷經典.. 足使幽

45

層 的 益 處,無 怪 乎 慧 皎 特 設「 誦 經 」一 科,應 別 有 目 的 吧 。 事實上 ,誦 經、禮 懺也是 入三 昧的前 方便 ,天 台智者 大師於《法 華三 昧 懺 儀 》

緣 事 .... 生 重 慚 愧 , 禮 佛 懺 悔 , 行 道 誦 經 坐 禪 觀 行,發 願 專 精,為 令 正 行 三 昧,身 心 清 淨 無 障 閡 故,心 所 願

並 藉 誦 經 而 令 心 專 注 , 進 而 入 禪 觀 , 由 於 「 專 精 - 專注」 而入三 昧 (samadhi 定 ),此禮誦 即是入

道 的 歎 禮 誦 的 功 效 大 。

, 二則「僅讀每卷經之初中後數行亦曰轉讀,謂轉翻經卷而讀也」。47 由於以

論 述 。

經 」 是 否 是 一 個 極 佳 的 修 持 法 門 , 慧 皎 對 此 評 論 如 下 :

「 諷 誦 之 利 大 矣,而 成 其 功 者 希 焉,良 由 總 持 難 得,惛 忘 易 生。如 經所說,止復一句一偈,亦是聖所稱美,是以曇遂通神於石塢....

靈忻踊,精神暢悅,所謂歌(詠)誦法言,以此為音樂者也。」44 慧 皎 很 明 白 的 承 認 諷 誦 的 利 益 很 大 , 但 由 於 執 持 一 念 於 經 文 , 容 易 惛 沉,故 真 正 成 究 者 並 不 多,此 諷 誦 法 語 也 是 聖 賢 所 讚 美 的。由 於「 總 持 」-- 集 中 精 神 於 一 念,而 實 際 的 德 行 內 蘊,表 徵 於 外 的 感 應 就 隨 而 出 現,可 見 誦 經 對 修 持 有 其 正 面 的 功 效 。 不 僅 如 此,它 亦 可 振 奮 心 靈, 當 作 音 樂 以 陶 冶 心 情。故 誦 經 有 多

中 提 及 :

「 先 自 調 伏 其 心 , 息 諸 求 , 希 克 果 故 」。46

行 者 先 息 滅 妄 想,調 伏 自 心,再 以 慚 愧 心 禮 懺,

前 方 便 法 門 , 也 難 怪 慧 皎 讚

、 經 師 科

除 了 「 誦 經 」 之 外 , 慧 絞 又 增 設 了 以 誦 經 度 眾 的 「 經 師 」 篇 , 該 篇 收 有 正 傳 11 人 , 附 件 20 人 , 大 都 以 「 轉 讀 」、「 音 聲 梵 唄 」 而 著 稱 , 也 許 稱之為「轉讀經師」會更貼切些。 「轉讀」有二義,一謂「詠經則稱為轉讀」

‧註 ,能持令不散不失;亦謂持善不失,

‧註 ,大野榮人,<天台智顗 誦經觀>,《印度

‧註

‧註44:T.50/2059, P.409a.

45:總持是梵語陀羅尼之義譯,能持,集種種善法 持惡不生;見《翻譯名義集》,T.54/2131, P.1131b.

46:T.46/1941, P.949c. 有關誦經見另一文 學佛教學研究》,32-1, 1983, PP.255-260.

47:《中文大辭典》,No.8, P.1764. 聽說現代有些經懺師,為亡者或信眾誦經時,為了節

(11)

諷詠

48

經 」到 底 是 什 麼? 在《 僧 祐 錄 》與 其 它 的 經 錄 中 未 有「 三 契 經 」的 記 錄,很 可 能 它 只 是 轉 讀 歌

詠 中 , 聲 提 及 :

「 梵 唄 ....唄 者 短 偈 以 流 頌 ...契 之 一 字 , 猶 言 一 節 一 科 也 。 弘 明

開 , 故 云 三 啟 。 」50 可 見 三 啟 即 是 讚 歎 、誦 經與迴 向發願 ,此 乃諷詠 經典 的三個 步驟 ,同理 推之 ,三 契 也

其弟子法平、法等二兄弟 (元嘉末年 453 卒) 因轉讀經卷而稱名,甚至被讚 歎他

或詠歌的方式輾轉讀誦經典,故音聲梵唄因之而起。

在 該 傳 中 最 早 的 轉 讀 經 師 是 帛 法 橋 ,「 少 樂 轉 讀 而 乏 聲 」, 因 而 「 絕 粒 懺 悔 七 日 七 夕,稽 首 觀 音 」,直 到 第 七 日 覺 得「 喉 內 豁 然 」,於 是 作「 三 契 經 」,

「 爾 後 誦 經 數 十 萬 言,晝 夜 諷 詠 哀 婉 通 神,年 至 九 十 聲 猶 不 變,晉 穆 帝 永 和 年 間 (345-356) 卒 」。 由 於 絕 食 禮 懺 觀 音 菩 薩 而 得 到 至 死 音 聲 不 變 的 感 應,此 乃 由 於 轉 讀 經 典 而 契 入 修 行 的 另 一 典 範。 此「 三契

韻 節 拍 的 三 轉 韻 。 在《翻 譯名義 集》 中

集 頌 經 三 契 , 道 安 法 師 集 契 梵 音 」49

可 見「 契 」是 指 諷 詠 經 典 偈 頌 的 一 節、 一 科 或 一 段。 另在《 南海寄歸 傳 》(691 義 淨撰 ) 亦提 :「 所誦之 經多誦 三啟 ,乃是 尊者 馬鳴之 所集 置, ...

取 經 意 而 讚 歎..次 述 正 經 ...迴 向 發 願 , 節 段 三

應 該 是 梵 唄 中 諷 頌 的 三 個 節 或 段 。

慧 絞 於 該 科 中 所 列 的 11 名 轉 讀 經 師 , 大 都 是 對 轉 讀 、 經 唄 有 特 殊 貢 獻 者 , 並 時 而 受 到 皇 帝 貴 族 的 敬 重 。 例 如正傳 中的支 曇籥 即是個 異人,晉 孝 武 帝 (362-396)「從其 受五戒 ,敬 以師禮 」, 又「所 製六 言梵唄 傳于 後」。

的讀經不亞於他人講經,「嚴除動塵尾曰,如此讀經亦不減發講」。51 另 有 一 種 在 夜 半 高 聲 轉 讀 , 令 行 者 開 神 醒 悟 的 「 一 語 驚 醒 夢 中 人 」 方 式 , 即 是 釋 智 宗 (429-459) 之 例 , 他 善 「 長 轉 讀 , 聲 至 清 而 爽 快 , 若 至 八 關 長 夕 中 宵 之 後,四 眾 低 昂 睡(蛇 )地 交至,宗則 昇座,一轉 梵響干 雲,莫 不 開 神 暢 體 , 豁 然 醒 悟 」。 這 種 在 夜 闌 人 靜 突 如 其 來 的 聲 響 與 法 語 , 的 確 會 振 奮 人 心 , 激 起 道 心 , 無 怪 乎 此 讀 經 方 式 會 一 時 受 到 欣 賞 。 在 智宗之 後有

省時間,只選每部經的初、中、後數頁誦之,這也許是淵源於此「轉讀」的儀式吧。

‧註48:T.50/2059, P.413b.

‧註49:T.54/2131, P.1123c.

‧註50:T.54/2125, P.227a.

‧註51:T.50/2059, P.413c.

(12)

慧 寶、道 詮,「 雖 非 同 時、作 法 相 似,甚 豐 聲 而 高 調,製 用 無 取 焉 」。他 們 二 人 轉 讀 誦 經 的 方 式 與 智 宗 相 似 --- 聲 音 洪 亮 , 讀 誦 的 內 容 不 取 之 於 他 人 。 而 道 詮 的 方 式 卻「 逢 時 的 」受 到 宋 明 帝 (在位八 年 465-472) 的 欣賞而 盛行 一 時 , 如 傳 文 述 :「 宋 明 (帝 ) 忽 賞 道 詮 , 議 者 謂 逢 時 也 」,52 可 見 當 時 的

「 經

記 」的 記 錄。56 連 皇帝 都會為 八關 齋而 造 燈,可 見「 八 關 」的 法 會,在 南 北 朝 時 代 是 被 重 視 的,而 現 今 的「 八 關 齋 戒 」

且「悉 營葬送」,因此感動「孝武聞而歎賞」並語徐爰曰:「卿著宋書,勿遺此士」。

能為

宋 孝 武 帝 不 僅 賞 識 釋 曇 遷 , 也 器 重 經 師 釋 曇 智 (409-487)。 曇 智 「 能

師 」 也 有 不 同 的 應 世 伎 倆 。

在 智 宗 的 傳 文 中「 八 關 」應 該 是 當 今 佛 教 界 流 行 的「 八 關 齋 戒 」,六 朝 時 代 由 於 種 種 齋 法 的 流 行 ,「 八 關 齋 」 也 應 是 當 時 的 潮 流 之 一 。 早 在 姚 秦 時 代 (378) 竺佛 念所譯 的《 鼻奈耶 》已 提及「 行八 關齋」之事,53 又 曇無 讖 約 於 426 - 428 年間所 譯的《 優婆 塞戒經 》卷 五中的 < 八戒齋 品> 亦 詳 述 受「 八 戒 齋 」的 功 德,54 可見在 第四世 紀中 國佛教 已有「 八關齋戒」的 觀 念。 再者,據《僧祐 錄》卷四「失 譯 - 新 集所得,今 並有其 本」中 有「八 關 齋 經 一 卷 」 的 記 錄 。55 又 卷 十 二 < 法 苑 雜 緣 原 始 集> 中 有 :「 八 關 齋 緣 記 」、「 皇 帝 後 堂 八 關 齋 造 十 種 燈

法 會 也 應 是 淵 源 於 當 時 了 。

另 一 位 為 宋 孝 武 帝 所 讚 歎 的 是 釋 曇 遷 (384-482), 傳 文 述 之 「 篤 好 玄 儒 」、「 游 心 佛 義 」 又 「 善 談 莊 老 」,「 并 注 十 地 」、「 又 工 正 書 」, 不 僅 如 此 , 也 「 巧 於 轉 讀 , 有 無 窮 聲 韻 」, 可 真 是 儒 釋 道 皆 通 的 才 子 。 他 又 與 當 時 的 名 門 有 來 往 , 如 彭 城 王 劉 義 康 、 范 曄 、 王 曇 首 等 。57 然他又不畏權勢而正義

的為其好友送葬,當范曄被誅無人敢接近時,58 曇遷卻「抽貨衣物」

宋孝武帝所讚賞,又被列入宋史,其德行該非等賢之輩了。59

‧註52:T.50/2059, P.414a. 中宵即是中夜,亦夜半之意,見《中文大辭典》, No.1, P.417a.

‧註53:T.24/1464, P.869b.

‧註54:T.24/1488, P.1063a.

‧註55:T.55/2145, P.30b.

‧註56:T.55/2145, PP.91a,93a.

‧註 57:彭城王劉義康與王曇首都與佛教人士有往來,其傳記見梁沈約,《宋書》,台北:鼎 文書局,1990, PP.1789-1796, 1678-1680.

‧註 58:范曄被誅一事,見《宋書》, P.1819.

‧註 59:T.50/2059, P.414a.

(13)

談 莊 老、經 論 書 史 多 所 綜 涉 」,而 他 的 轉 讀 技 術 是「 獨 拔 新 異,高 調 清 徹 」,

曾 為 宋 孝 武 、 蕭 思 話 、 王 僧 虔 等 人 「 深 加 識 重 」。60 此 外 , 南 齊 文 宣 王 蕭 子 良 亦 重 視 轉 讀 沙 門 釋 僧 辯 (卒 於 493), 他 的 讀 經 風 格 是 「 哀 婉 折 衷 、 獨 步 齊 初 」。 傳 文 述 文 宣 王 於 489 年 「夢於 佛前 詠維摩 一契 」, 便覺醒 至佛前 詠「 古 維 摩 一 契 」,次 日 召 集「 善 聲 沙 門 」多 位 一 起 作「 經 唄 」,僧 辯 即 奉 命 作 「 古 維 摩 一 契 」 與 「 瑞 應 七 言 偈 一 契 」, 此 二 契 可 說 是 最 聞 名 者 , 如 文 述

「 最 是 命 家 之 作 」, 可 惜 後 來 「 訛 漏 失 其 大 體 」 了 。

。 他又製造銅鐘,願未來有「八音四辯」,61 「庸蜀有銅鐘始於此」。62

人 , 但 僅 出 名 於 「 詠 歌 」, 並 無 特 殊 的 「 高

頗 有 轉 讀,然 止 是 當 時 詠 歌 , 乃 無 高 譽 , 故 不 足 而 傳 也 。 」63

另 一 奇 人 釋 曇 憑 , 對 於 轉 讀 的 音 調 甚 為 用 心 , 少 時 自 認 超 群 但 未 被 世 人認同,如傳文述:「音調甚工而過旦自認,時人未之推也」。於是他更「專 精規矩」、「更加研習」, 終於晚年「出群」。他不僅轉讀漢音,且諷誦梵音,

其梵音一吐「輒鳥馬悲鳴,行途住足」,可見其轉讀之功力足以感動飛禽走獸

由 上 述 的 轉 讀 經 師 中 得 知 , 由 於 帝 王 的 護 持 , 轉 讀 的 風 氣 大 盛 於 宋 、 齊 間 。 事實 上,當 時有 名的轉 讀經 師,並 非德 行都是 高超 者,慧 絞另 列八 人 且 明 白 的 表 示 這 些 都 是 在 齊 代 的 轉 讀 名

譽 」, 故 不 足 以 記 傳 。 如 文 云 :

「 釋 法 鄰、曇 辯、慧 念、曇 幹、曇 進、慧 超、道 首、曇 調 凡 此 諸 人 並 齊 代 知 名,其 浙 左 江 西 荊 陜 庸 蜀 亦

慧 絞 對 該 科 亦 作 評 論,首 先 解 釋「 詠 歌 」與「 經 唄 」的 淵 源,其 云:「 情 動 於 中 而 形 於 言,言 之 不 足 故 詠 歌 之 也,然 東 國 之 歌 也,則 結 詠(韻 )以 成詠,

西 方 之 贊 也 , 則 作 偈 以 和 聲 。 」 在 中國的 習俗 中對言 語難 以表達 者即 以歌

‧註 60:T.50/2059, P.414b.蕭思話是孝懿皇后的弟子,其傳記見《宋書》,PP.2011-18.王僧虔 是王曇首之子,其傳記見蕭子顯,《南齊書》,台北:鼎文書局,1990, PP.591-5.

‧註 61:八音: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尊慧音、不女音、不誤音、深遠音、不竭音,四 辯:義辯、法辯、辭辯、說辯。見《三藏法數》,台北:佛陀教育基金會,1986, PP.330c,444c。

‧註 62:銅鐘始於三國時的《魏志》,《晉書》亦載晉安帝時「霍山崩出銅鐘六枚」,《宋書》

亦載漢中城固縣水際,岸崩得銅鐘十二枚。見《中文大辭典》,No.9, P.704. 可見早在第 三世紀中國已有銅鐘,但湖北與四川省同銅鐘的使用始於曇憑。因為庸國,在春秋時被 楚所滅的一國,故城在今湖北省竹山縣東南。又蜀即是今四川省成都市。《中文大辭典》, No.3, P.1282c, No.8, P.396a.

‧註63:T.50/2059, P.414c.

(14)

詠 之 , 而 印 度 則 是 以 偈 頌 來 唱 贊 ; 在 評 論 中 慧 絞 也 點 出 經 唄 之 源 流 :「 如 億 耳 細 聲 於 宵 夜 」。64 億耳 的典故 出於《十 誦律》(404 弗若多 羅共羅 什譯 ) 卷 二 十 五,佛 讚 億 耳:「 汝 善 讚 法,汝 能 以 阿 槃 地 語 聲 讚 誦,了 了 清 淨 盡 易 解。」

65 據《大 宋僧 史略》的記 載,億 耳 (Sona-kotikanna) 即是 最早使 用讚 誦者:

‧註64:T.50/2059, PP.414c-415a. 在宮本藏經中「詠」即「韻」。

‧註65:T.23/1435, P.181b. 阿槃地即 A Á]Љ 判¿ □ 찌 橢橢   Є  □ ­

   ] ̖ ̖ □ ת □

 ◌ౖ 8 ⓦ Ì ▲ \ 棒

̀ ( 木  未 未 未

未 未 未 $ 毒 淆 X 李

(15)

「 讚 唄 原 始 , 案 十 誦 律 中 , 俱 胝 耳 (即 億 耳 )作 三 契 聲 以 讚 佛 , 其 人 善 唄 易 了 解 。 」66

慧 絞 云 :「 此 土 詠 經 則 稱 為 轉 讀 , 歌 讚 則 號 為 梵 唄 」,67 「 梵 唄 」, 梵 語 BhAsa (般 遮 ), 在 漢 譯 佛 典 詮 釋 上,有 以 曲 調 來 誦 經、讚 詠、歌 頌 佛 德 , 並 含 有 讚 歎、止 斷 之 意,即 是「 外 緣 已 止 已 斷,爾 時 寂 靜,任 為 法 事 」。68而 在 梵 文 的 原 意 上,BhAsa 則 有「 light, lustre, brightness (光 明、光 彩、亮 麗)」,也 有「of a dramatic poet (戲 劇化詩 人的 )」,它 的 語 詞 變 化 BhAsaka 就 有 「causing to appear, enlightening, making evident or intelligible (引 起出 現,覺 悟,使 印 證,使 成 有 才 智 的)」之意。69 可 見 BhAsa 有 誦 詩、光 亮 、 悟 道 之 意,然 漢 譯 佛 典 卻 綜 合 其 意,而 有 歌 讚 佛 德,使 心 清 靜、導 至 悟 道 的 詮 釋 。 經 由 梵 唄 的 唱 詠 而 契 入 佛 道 , 故 梵 唄 也 應 是 修 行 法 門 之 一 了 。

更 進 一 步 , 慧 絞 對 梵 音 與 漢 語 再 分 析 :

「梵音重複,漢語單奇,若用梵音以詠漢語,則聲繁而偈迫,若用 漢曲以詠梵文,則韻短而辭長,是故金言有譯,梵響無授。」70 此 已 明 顯 的 道 出 梵 音 不 傳 之 因 , 乃 由 於 複 音 與 單 音 之 故 了 。 不 僅如此,慧 絞 亦 提 到 聽 唄 有 五 利 --身 體 不 疲 、 不 忘 所 憶 、 心 不 懈 倦 、 音 聲 不 壞 、 諸 天 歡 喜 。 慧絞 所提的 五利 說,由 於詞 句完全 相同 ,故可 能引 自於《 十誦 律》

(404 譯 ),該 律本云 :

「 有 比 丘 名 跋 提,於 唄 中 第 一,是 比 丘 聲 好,白 佛 言,世 尊,願 聽 我 作 聲 唄 , 佛 言 , 聽 汝 作 聲 唄 , 唄 有 五 利 益 , ...身 體 不 疲 、 不 忘 所 憶 、 心 不 懈 倦 、 音 聲 不 壞 、 諸 天 聞 唄 聲 , 心 則 歡 喜 」。71 此 五 利 說 也 許 緣 於 梵 音 的 五 種 清 淨,在《 長 阿 含 經 》卷 五,梵 童 子 告 忉 利 天 曰 :

「 其 有 音 聲 五 種 清 淨 乃 名 梵 聲,何 等 為 五,一 者 其 音 正 直,二 者 其

,P.415b.

‧註68:T.54/2131,《翻譯名義集》, P.1123c。

‧註69:Monier 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Delhi,1990, P.756a.

‧註70:T.50/2059, P.415a.

‧註71:T.23/1435, P.269c.

(16)

音 和 雅,三 者 其 音 清 徹,四 者 其 音 深 滿,五 者 其 音 周 遍 遠 聞,具 此 五 者 乃 名 梵 音 」。72

聽 了 此 清 淨 的 梵 聲,身 心 寧 靜,當 然 身 體 就 不 易 疲 倦,心 也 會 受 其 薰 陶 而 精 進 不 懈 倦,對 於 正 法 即 能 善 思 惟 而 能 憶 持 不 忘,又 受 清 淨 梵 音 的 薰 習 自 然 音 聲 就 會 漸 佳,如 此 的 持 續 用 功 乃 至 証 道,諸 天 就 會 歡 喜,難 怪 聽 梵 唄 有 此 五 種 利 益 。

中 國 的 梵 唄 始 於 魏 陳 思 王 曹 植, 慧 絞 述「 梵 唄 之 起 亦 兆 自 陳 思 」,由 於

「 深 愛 聲 律 , 屬 意 經 音 」, 又 曾 遊 魚 山 , 聞 空 中 梵 天 之 響 , 乃 配 合 漢 曲 製 成 梵 唄,而 刪 治 太 子 瑞 應 本 起 經,作 四 十 二 契 之 聲 明。73 慧 絞再述 梵唄 的流 傳 過 程 :

「 其 後 居 士 支 謙 , 亦 傳 梵 唄 三 契 , 皆 湮 沒 而 不 存 , ...唯 康 僧 會 所 造 泥 洹 梵 唄,于 今 尚 傳,即 敬 謁 一 契,文 出 雙 卷 泥 洹,曰 泥 洹 唄 。 爰 至 晉 世 , 有 高 座 法 師 , 初 傳 覓 歷 , 今 之 行 地 印 文 即 其 法 也 」。74 曹 植 之 後,又 有 支 謙 所 傳 的 梵 唄 三 契,可 惜 已 佚 失。依《 高 僧 傳 》中 的【 康 僧 會 】 傳 云 :「 謙...依 無 量 壽 中 本 起 , 製 菩 提 連 句 梵 唄 三 契 。 」75 可 見 支 謙 的 梵 唄 三 契 是 依 無 量 壽 經 而 製 。 繼 而 康 僧 會 亦 造 「 泥 洹 梵 唄 」, 此 仍 存 於 梁 代 , 且 出 自 「 雙 卷 泥 洹 」, 此 即 二 卷 的 泥 洹 經 。 在 《 僧 祐 錄 》 的 「 新 集 異 出 經 錄 」 中 記 載 :

「 般 泥 洹 經 支 讖 出 胡 般 泥 洹 經 一 卷 , 支 謙 出 大 般 泥 洹 經 二 卷 , 竺 法 護 出 方 等 泥 洹 經 二 卷,曇 摩 讖 出 大 般 泥 洹 經 三 十 六 卷,釋 法 顯 出 大 般 泥 洹 經 六 卷、方 等 泥 洹 經 二 卷,釋 智 猛 出 泥 洹 經 二 十 卷,求 那 跋 陀 羅 出 泥 洹 經 一 (= 二 ) 卷 ...右 一 經 , 七 人 異 出 , 其 支 謙 大 般 泥 洹,與 方 等 泥 洹 大 同,曇 摩 讖 涅 槃,與 法 顯 泥 洹 大 同,其 餘 三 部 並 闕 , 未 祥 同 異 」76

二 卷 泥 洹 經 的 譯 者 有 四 人:支 謙、竺 法 護、釋 法 顯 與 求 那 跋 陀 羅。康 僧 會 是 三 國 時 代 的 吳 赤 烏 十 年 (247 A.D.) 抵建 業,在 他之前 有支 謙,亦於 223 年

‧註72:T.1/1, P.35bc.

‧註73:T.50/2059, P.415a, T.52/2103,《廣弘明集》,P.119b.<太子瑞應本起經> 收於 T.3/185, P.472, 吳 (222-228) 支謙譯,述釋尊修行與成道等事,為佛傳的重要文獻。

‧註74:T.50/2059, P.415bc.

‧註75:T.50/2059, P.325b.

‧註76:T.55/2145, P.14a.

(17)

間 至 漢 境 譯 經。在 孫 權 所 統 制 的 吳 國 偏 居 江 左,其 佛 教 的 流 傳 誠 如《 高 僧 傳 》 中 的 【 康 僧 會 】 傳 云 :

「 時 孫 權 所 制 江 左 , 而 佛 教 未 行 , 先 有 支 謙 ...初 漢 桓 靈 之 世 有 支 讖 , ..有 支 亮 字 紀 明 , 資 學 於 讖 , 謙 又 受 業 於 亮 ...時 吳 地 初 染 大 法 , 風 化 未 全 , 僧 會 欲 使 道 振 江 左 , 興 立 圖 寺 , 吳 赤 烏 十 年 (247 A.D.) 抵 建 業 。 」77

可 見 支 讖 、 支 亮 、 支 謙 先 後 抵 達 吳 國 之 後 , 康 僧 會 亦 至 江 左 弘 法 。 竺 法護 則 (DharmarakSa) 是 於 西 晉 武 帝 之 世 (265-289) 至 西 域 , 沿 路 傳 譯 大 小 乘 經 凡 149 部 ,於晉 武之 末隱居 深山 ,後值 惠帝 西幸長 安, 護與門 徒遷 席,

至 昆 池 遘 疾 卒 , 春 秋 七 十 有 八 。78 另 求 那 跋 陀 羅 (Gunabhadra) 也 於 晉 元 嘉 十 二 年 (435) 抵廣州。79 再 者,釋 法 顯 所 譯 的「 二 卷 方 等 泥 洹 經 」亦 是 在 他 由 印 度 返 國 之 後 , 在 京 師 與 佛 陀 跋 陀 於 東 晉 義 熙 年 間 (405-418)所 譯。

80 故 以 上 三 位 譯 者 在 時 間 上 都 比 康 僧 會 晚 。 一 則 由 於 時 間 上 相 近 , 二 則

又 由 於 都 是 地 處 江 左 的 吳 國 , 故 康 僧 會 的 泥 洹 唄 所 依 的 「 雙 卷 泥 洹 」, 應 該 是 支 謙 所 譯 的 二 卷 泥 洹 經 的 譯 本 。

又 如 慧 絞 所 述 梵 唄 流 傳 至 晉 世, 有 位 高 座 法 師 初 傳「 覓 歷 」。此 高 座 法 師 的 事 蹟 記 載 於 《 僧 祐 錄 》 的 【 尸 梨 蜜 】 傳 中 :

「 尸 梨 蜜 (ZrImitra) , 西 域 人 也 , 時 人 呼 之 為 高 座 ... 永 嘉 中 (307-312)始 到 此 土 ....蜜 善 持 咒 術 ....初 江 東 未 有 咒 法 , 蜜 傳 出 孔 雀 王 諸 神 咒,又 授 弟 子 覓 歷 高 聲 梵 唄,傳 響 于 今,年 八 十 餘,咸 康 中 (335-342)卒 。 」81

可 見 高 座 法 師 的「 覓 歷 高 聲 梵 唄 」,在 梁 時 仍 流 傳 著。《 僧 祐 錄 》的 < 法 苑 雜

‧註77:T.50/2059, 「譯經」篇中「康僧會」傳文,P.325a.

‧註78:據最早的【竺法護傳】載於《僧祐錄》,T.55/2145, 是「譯 149 部」,見 PP.97c-98a。

但《高僧傳》T.50/2059,云:「譯 165 部經」,P.326c。在這二部傳記中均提他於晉惠帝年 間 (290-306) 避居而卒,應非陳援庵,《釋氏疑年錄》所依《開元錄》的記載「晉建興 末卒(316)」,收於《現代佛學大系》NO.3,台北:彌勒出版社,1982, P.1.

‧註79:依最早的【求那跋陀羅傳】,於《僧祐錄》T.55/2145, P.105c

‧註80:見【釋法顯】傳,於梁僧傳, T.50/2059, PP.337-8

‧註81:據 T.55/2145, PP.98c-99a,與 T.50/2059,【帛尸梨蜜多羅】傳記,PP.327c-328b。又 晉於咸康年間曾造「高座寺」,本名「尸梨密寺」,又因地有甘露井,故亦名「甘露寺」。

「西域沙門尸梨密常在石子岡東面,行頭陀,卒葬於此,成帝懷其風素,於塚樹剎。」

由此可見他德行的高超,見劉世珩,《南朝寺考》,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P.9.

(18)

緣 原 始 集 目 錄 > 收 有 「 覓 歷 高 聲梵 記 第 十 一 -- 唄 出 須 賴 經 」。82 可 見 覓 歷 梵 唄 是 淵 源 於 《 須 賴 經 》, 該 經 敘 述 天 人 為 貧 者 須 賴 的 堅 固 志 心 、 奉 法 持 戒 而 「 般 遮 、 進 歌 」。83

《 須 賴 經 》 現 存 二 譯 本 , 均 收 於 大 正 藏 第 十 二 冊 , 一 是 No.328 曹 魏 甘 露 三 年 (258) 白延譯 ,另一 是 No.329 前 梁咸安 三年 (373) 支 施崙譯 。

84 該 經 尚 有 多 譯 , 如 支 謙 於 吳 黃 武 年 間 (222-229) 也 譯 了 一 卷 的 《 須 賴 經 》, 或 名 《 須 賴 菩 薩 經 》, 與 白 延 的 譯 本 是 同 本 異 譯 。85 《 開 元 釋 教 錄 》 卷 四 云 :

前 梁 支 施 崙 , 須 賴 經 一 卷 , 與 曹 魏 白 延 、 吳 支 謙 、 宋 功 德 賢 所 出 須 賴 經 同 本 , 見 經 後 記 , 第 三 出 , 咸 安 三 年 出 。 」86

該 錄 於 卷 十 四 記 載 :

「 須 賴 經 一 卷 曹 魏 白 延 - 第 一 譯 。 吳 支 謙 - 第 二 譯 。 貧 子 須 賴 經 一 卷 , 宋 求 那 跋 陀 羅 (GuNabhadra 或功德賢) - 第四譯又三經 同 本 前 後 四 譯 , 一 存 三 闕 。 」87

依《 開 元 錄 》的 記 載《 須 賴 經 》只 有 四 譯,但 據 不 同 經 錄 的 記 載 似 乎 不 止 如 此 。 好 像 竺 法 護 也 譯 此 經 ,《 僧 祐 錄 》 卷 九 載 :「 護 公 出 須 賴 經 」, 但 其 他 經 錄 並 未 有 竺 法 護 譯 此 經 的 記 錄 。88 又 《 大 周 刊 定 眾 經 目 錄 》 亦 提 :「 須 賴 經 一 卷 , 高 貴 鄉 公 譯 。 」89 可 見《 須 賴 經 》前 後 可 能 有 六 譯 : 白 延 、 支 謙、竺 法 護、支 施 崙、求 那 跋 陀 羅、高 貴 鄉 公 等。90 依高座 法師的 年代 推

‧註82:T.55/2145, P.92b.據《僧祐錄》所收一文「覓歷高聲梵記」,筆者懷疑「覓歷」可能 是一種梵唄的名稱,而非人名,在高座法師的傳文提及:「授弟子覓歷高聲梵唄」,筆者 認為應解讀為傳授弟子們一種覓歷高聲梵唄,但仍無可靠的資料證明,故仍持保留的看 法。

‧註83:T.12/328, PP.52b-57a.

‧註84:見《昭和法寶總目錄》No.1, P.239b.

‧註85:T.55/2145, P.6c. T.55/2146, P.117c.

‧註86:T.55/2154, P.519a.

‧註87:T.55/2154, P.631a. Gunabhadra 亦名功德賢,見《昭和法寶總目錄》No.1, P.664a.

‧註88:T.55/2145, P.62b.

‧註89:T.55/2153, P.444c.

‧註90:依時間先後推算,支謙本 (222-229) 應是第一譯,白延本 (258) 即是第二譯,竺 法護本可能於元康七年 (297) 前後譯,見 T.55/2145, P.62b, 可能是第三譯。支施崙本 (373) 也許就是第四本,求那跋陀羅本 (435-443) 年間譯,即是第五譯,高貴鄉公譯本 無年代的記錄,也只出現一次在《大周錄》中,並無在其他經錄中記載,也許暫列為第

(19)

敲,其 所 依 之《 須 賴 經 》應 該 有 可 能 是 支 謙、白 延 或 竺 法 護 的 譯 本,其 他 的 譯 本 時 間 上 大 都 晚 於 高 座 的 圓 寂 。

此 外 , 慧 絞 還 提 及 當 時 所 流 行 不 同 音 韻 的 梵 唄 , 如 支 曇 籥 製 的 「 六 言 梵 唄 」,也 有 不 知 作 者 的「 西 涼 州 唄 」,並 挽 惜 這 些 梵 唄 原 是 出 自 名 師,但 已 失 傳 , 只 有 孩 童 私 自 傳 誦 , 已 無 一 定 的 規 矩 , 因 為 都 是 「 音 聲 梵 唄 」, 所 以 慧 絞 列 入 該 科 之 末 , 並 言 :

「 籥 公 所 造 六 言,即 大 慈 哀 愍 一 契,于 今 時 有 作 者,近 有 西 涼 州 唄,

源 出 關 右,而 流 于 晉 陽,今 之 面 如 滿 月 是 也。凡 此 諸 曲 並 製 出 名 師,

後 人 繼 作,多 所 訛 漏,或 時 沙 彌 小 兒 互 相 傳 授,疇 昔 成 規,殆 無 遺 一 , 惜 哉 ! 此 既 同 是 聲 例 , 故 備 之 論 末 。 」91

慧 絞 很 清 楚、很 有 次 第 的 介 紹「 詠 歌、梵 唄 」的 流 傳 始 自 曹 植,經 由 支 謙 、 康 僧 會 、 尸 梨 蜜 高 座 法 師 、 支 曇 籥 乃 至 宋 、 齊 、 梁 年 間 仍 流 行 著 。

不 僅 慧 絞 清 楚 的 介 紹 梵 唄 的 流 傳 因 緣 , 更 早 的 僧 祐 亦 於 《 僧 祐 錄 》 的

< 法 苑 雜 緣 原 始 集 目 錄 序 > 中感歎 經唄導 師在 南朝倍 受尊 崇,以致晚 進僧 眾 盲 目 跟 從 , 以 為 它 是 必 習 的 法 門 , 而 不 知 其 根 源 , 如 序 文 云 :「 新 進 晚 習 專 志 於 轉 讀,遂 令 法 門 常 務,月 修 而 莫 識 其 源,僧 眾 恆 儀,日 用 而 不 知 其 始,

不 亦 甚(奇怪 、過份 )乎 」。 於是 他就「 檢閱 事緣, 討其 根本 ...辯始 以驗末 , 明 古 以 證 今 」 的 「 記 錄 舊 事 以 彰 勝 緣 , 條 例 叢 雜 , 故 謂 之 法 苑 。 」 此 < 法 苑 > 的【 經唄導 師集 】中有 21 首 有關梵 唄、法 樂梵 舞、讀 經道 人名并 銘 和 轉 經 記...等 的 記 錄 。 雖 然 婉 惜 新 進 的 盲 目 跟 從 不 知 其 源 , 但 僧 祐 亦 讚 嘆 經 唄 的 功 效 :

「經唄導師之集,龍花聖僧之會,菩薩秉戒之法,止惡興善之教、或 制起帝皇,或功積黎庶,並八正基跡,十力逵路,雖事寄形跡,而勳 遍空界,宋齊之隆實弘斯法,大梁受命導冠百王,神教傍通,慧化冥 被,自幼屆老,備觀三代,常願一乘寶訓與天地而彌新。」92

很 顯 然 地,由 此【 經 唄 導 師 之 集 本 】得 知,僧 祐 是 讚 嘆「 經 唄 導 師 」有 化 俗 的 功 效,也 認 為 該 集 是 帝 王 與 聖 僧 的 文 教 之 會,是 菩 薩 道 的 秉 持 之 法,更 是

六譯。

‧註91:T.50/2059, P.415c.

‧註92:T.55/2145, PP.90-92.

(20)

止 惡 行 善 的 法 門。經 唄 的 製 作 雖 起 於 帝 王,而 功 勞 績 效 顯 於 百 姓。他 也 以「 八 正 道 」 與 佛 的 「 十 力 」, 來 表 達 佛 法 的 教 門 , 也 讚 賞 佛 法 有 遍 滿 虛 空 的 無 形 功 勳。他 更 認 為 宋 齊 佛 教 之 興 隆 實 因 弘 揚 經 唄 之 故,而 佛 教 在 梁 朝 已 是 登 峰 造 極 的 包 容、感 化 其 他 的 神 教。僧 祐 又 自 云 跨 越 宋、齊、梁 三 代,常 希 望 一 乘 佛 法 能 歷 久 而 彌 新 。 這 21 篇的 文集中 就有 陳思王、齊 文帝、竟陵 文宣 王 等 7 篇王 族的文 記,可 見「經導」在南朝是 非比尋 常的 倍受帝 王的 重視。

也 難 怪《 梁 僧 傳 》特 設「 經 師 」一 科,該 科 中 的 支 曇 籥、智 宗、曇 遷、曇 智 乃 至 僧 辯,均 受 帝 王 與 皇 族 的 敬 重 與 賞 識,南 齊 文 宣 王 蕭 子 良 更 作「 經 唄 新 聲 」,如 此 不 難 揣 測「 經 導 」在 宋、齊、梁 間 已 不 分 權 位 的 高 下 而 蔚 成 時 尚 , 其 普 及 性 是 上 至 皇 宮 貴 族 下 至 平 凡 百 姓 了。 又 這 21 篇梵 記中齊 代的 竟陵 文 宣 王 、 齊 文 帝 就 有 6 篇 , 幾乎 佔了三 分之 一, 故在 南朝中 「經 唄」流 行 的 最 高 峰 應 非 齊 代 莫 屬 了 , 這 也 許 是 竟 陵 王 蕭 子 良 熱 衷 此 道 之 故 吧 。

三 、 唱 導 科

該 科 收 有 正 傳 10 人 , 附 屬 7 人 也 都 以 「 宣 唱 」 聞 名 。 這 十 個 傳 文 中 大 都 有 個 共 通 點 - 齋 會 、 懺 悔、 唱 導 , 這三 項 幾 乎 都進 行 於 齋 會中 , 首 先 禮 懺 , 接 著 即 是 「 宣 唱 化 導 」, 如 此 地 一 一 在 齋 會 中 進 行 。 唱 導 並 非 佛 家 的 專 有 名 詞 , 在 《 說 文 解 字 》 曾 解 :「 唱 , 導 也 , 眾 口 昌 聲 」,「 唱 而 引 導 之,引 申 則 有 首 作 某 項 主 張 義 」。 再 者,《後漢 書》、《 三國 志.魏志》中的傳 記 也 提 及 這 個 名 詞。93 此 外,在佛教 方面,羅什 譯的《妙法 蓮華經》< 踊 出 品 > 中也 採用「唱導」之詞:「 菩薩 眾 中 有 四 導 師 ....是 四 菩 薩 於 其 眾 中 , 最 為 上 首 , 唱 導 之 師 」; 又 此 段 在 隋 本 《 添 品 妙 法 蓮 華 經 》 中 也 幾 乎 是 相 同 的 譯 文 ; 然 西 晉 竺 法 護 《 正 法 華 經 》 卻 無 此 名 詞 的 出 現 。94

唱 導 的 儀 禮 非 出 自 中 國 , 它 有 其 印 度 之 淵 源 , 據 《 大 宋 僧 史 略 》:

「 唱 導 者 始 則 西 域,上 座 凡 赴 請,咒 願 曰,二 足 常 安,四 足 亦 安 , 一 切 時 中 皆 吉 祥 等,以 悅 可 檀 越 之 心 也。舍 利 弗 多 辯 才,曾 作 上 座,

讚 導 頗 佳 , 白 衣 大 歡 喜 , 此 為 表 白 之 椎 輪 。 」95

‧註93:見《中文大辭典》NO.2, P.824c.

‧註94:T.9/262, P.40a, T.9/264, P.174b, T.9/263, P.110c.

‧註95:T.54/2126, P.242a. 咒願即念誦迴施,為施主做種種讚歎咒願,見 T.54/2126, P.276b

(21)

可 見 唱 導 即 是 耆 宿 大 德 應 邀 受 供 時,需 為 檀 越 (齋主 ) 祈求 吉祥,此祈 求文 即 是 咒 願 , 以 讚 歎 、 宣 唱 的 方 式 表 達 , 也 稱 唱 導 , 也 有 表 白 之 意 - 說 明 某 情 形 。 唱 導 之 人 亦 稱 「 導 師 」, 導 師 也 有 二 義 , 據 《 大 宋 僧 史 略 》:「 導 師 之 名 而 含 二 義,若 法 華 經 中,商 人 白 導 師,言 此 即 引 路 指 述 也;若 唱 導 之 師 , 此 即 表 白 也 。 」96 因 此 唱 導 之 師 的 作 用 , 即 是 表 白 某 事 。《 釋 氏 要 覽 》 亦 云 :「 表 白 , 僧 史 略 云 , 亦 曰 唱 導 也 。 」97 可 見「唱 導」 即是「 表白 」。

此 外 , 對 佛 法 的 諷 誦 吟 詠 是 釋 迦 佛 所 聽 許 的 , 其 典 故 出 自 《 根 本 說 一 切 有 部 毘 柰 耶 雜 事 》(唐 710 義 淨 譯 ), 卷 四 記 載 善 和 比 丘 聲 好 的 因 緣 , 善 和 比 丘 的 過 去 生 是 隻 能 鳴 鳥,由 於 見 迦 葉 佛 的 莊 嚴 而「 繞 佛 出 妙 音 響 」,「 感 得 好 聲 響 徹 梵 天,令 人 愛 樂 」,其 音 聲「 美 妙 最 為 第 一 」,但 在 彼 佛 時 雖 修 梵 行 而 無 所 證 獲 , 直 到 釋 迦 佛 時 代 才 證 阿 羅 漢 果 ,「 於 弟 子 中 唱 導 之 師 說 為 第 一」,因此「佛許二事作吟詠聲,讚佛德、誦三啟」98。 另該律本亦載:「送 喪苾芻可令能者誦三啟無常經,並說伽他 (gAthA 偈頌)為其咒願。」99 可 見諷誦吟詠經典也是來自印度的習俗。

本 科 傳 文 中 , 首 先 是 獨 步 宋 代 之 初 的 釋 道 照 (368-433) 年 六 十 六 , 平 西 人,「 少 善 尺 牘 ,兼 博 經 史 」,又「 披 覽 群 典 ,以 宣 唱 為 業 」。100 可 見他 是 博 學 多 聞、精 通 經、史,並 以 唱 導 為 度 眾 的 方 法。其 唱 導 的 特 色 是「 指 事 適 時 , 言 不 孤 發 」, 即 是 他 對 事 情 能 把 握 恰 當 的 時 機 , 適 時 給 于 機 會 教 育 , 因 此 他 能 表 現 優 異 的 「 獨 步 於 宋 代 之 初 」。 宋 武 帝 曾 於 內 殿 設 齋 , 則 請 道 照 為 唱 導 師,道 照 略 述 人 生「 百 年,迅 速 遷 滅 」,「 苦 樂 參 差 必 由 因 (召 )果 」,

如 此 的 感 動 武 帝 而 賞 賜 他「 三 萬 」錢。又 臨 川 王 道 規 依 他 而 受 五 戒,尊 奉 它 他 為 師 。

唱 導 的 另 一 特 色 即 是「 善 誘 」, 此 即 釋 曇 穎 的 例 子 , 曇 穎 , 會 稽 人 , 年

‧註96:T.54/2126, P.244c.

‧註97:T.54/2127, P.276b.

‧註98:T.24/1451, P.223a.b.

‧註99:T.24/1451,P.287a.

‧註100:道照圓寂的年代,據藏經高麗本云元嘉三十年 (453) 卒,但宋、元、明三本以元 嘉十年 (433) 卒,本文依《釋氏疑年錄》,採宋、元、明三本之說法卒於 433 年,P.12。

尺牘,「亦名書牘,凡筆跡文辭皆得,謂之尺牘」,見《中文大辭典》 No.3, P.763a.道照 的傳文見 T.50/2059, P.415c.

(22)

八 十 二,傳 文 云:「 誦 經 十 餘 萬 言... 性 恭 儉,唯 以 善 誘 為 先,故 屬 意 宣 唱 , 天 然 獨 絕 」, 顯 然 地 , 曇 穎 的 個 性 是 謙 恭 又 勤 儉 , 擅 長 於 誘 導 眾 生 , 故 獨 鐘 於 唱 導,又 其 此 技 似 乎 是 天 賦 且 獨 具 風 格。此 外,他 也 有 平 等 心,不 為 權 勢 名 利 而 宣 唱 , 只 要 禮 請 , 不 論 貧 富 貴 賤 , 均 為 赴 約 , 如 文 曰 :「 凡 要 請 者 , 皆 貴 賤 均 赴 , 貧 富 一 揆 」。101

博 學 、善 誘 之 外 ,「 出 口 成 章 」也 是 成 為 優 異 唱 導 師 的 必 備 條 件 。 釋 慧 璩,丹 陽 人,宋 大 明 末 卒,年 七 十 二,他「 讀 覽 經 論、涉 獵 書 史,眾 技 多 閑 而 尤 善 唱 導、出 語 成 章、動 辭 製 作,臨 時 採 博 罄 無 不 妙。」可 見 他 不 僅 是 博 學 多 聞,也 是 個 有 天 賦 的 唱 導 師,能 臨 機 應 變 的 出 口 成 章。宋 孝 武 帝 設 齋 , 慧 璩 受 請 唱 導 , 帝 悅 賞 錢 一 萬 , 後 為 「 京 邑 都 維 那 」。 另 一 位 亦 受 孝 武 帝 賞 賜 的 是 釋 曇 宗,也 是「 博 通 眾 典,唱 說 之 功 獨 步 當 世 」的 唱 導 師,遺 留 著 作 < 京師塔 寺記> 二 卷,102 可見 他不僅 博學,唱 說的功 夫技巧 也獨 特,

更 能 著 書 論 說 。

再 者 , 釋 曇 光 , 會 稽 人 , 年 六 十 五 ,「 迴 心 習 唱 , 製 造 懺 文 」, 亦 為 宋 明 帝 稱 讚 並 賜 「 三 衣 瓶 缽 」 的 唱 導 師 。 另 外 , 釋 道 儒 (410-490)、 釋 慧 重 (415-487) 都 是宋末 齊初 的唱導 名人。103 從這 些實例 中得 知,當 時的 唱導 師 大 都 是 博 學 與 善 巧 , 有 的 還 「 善 神 咒 」 為 人 醫 病 , 且 「 所 治 必 驗 」, 此 即 釋 慧 芬 (407-485) 的例 子,他「學 業優深,苦 行精峻 」,在齋會 中常 為大眾 說 法 , 於 「 魏 虜 毀 滅 佛 法 , 乃 南 歸 京 師 」, 為 了 修 道 而 於 北 魏 廢 佛 時 , 逃 往 南 方 。 對 於 戒 律 則 是 「 積 時 持 戒 , 寧 以 將 死(+ 終 難 ) 虧 節 」, 也 留 有 < 訓 誡 遺 文 > 等 。104

此 外,釋 法 願、法 鏡 師 徒 也 是 奇 特 的 唱 導 師。 師法 願 (414-500) 年 八 十 七,「 家 本 事 神,身 習 鼓 舞,世 間 雜 技 及 耆 父 占 相,皆 備 盡 其 妙 」,並 教 導 宋 太 祖 「 陰 陽 秘 術 」。 他 以 靈 驗 的 占 卜 相 術 受 帝 王 朝 臣 的 重 視 , 也 因 向 刺 史 建 議「 欲 減 眾 僧 床 腳,令 依 八 指 之 制 」,而 遭 禍 害。105 此 乃因「沙門 僧導

‧註101:見其傳文 T.50/2059, P.415c.

‧註102:此二卷的塔寺記,不同於大正藏第 51 冊所收的《寺塔記》一卷,與《梁京寺記》

一卷,可能已失佚了。

‧註103:T.50/2059, P.416.

‧註104:T.50/2059, P.416bc. 宋、元、明三本有 (+終難) 等字,意思更完整。

‧註105:依戒律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的床腳不得超過八指。比丘戒見

(23)

獨 步 江 西,謂 願 濫 匡 其 士, 頗 有 不 平 之 色 」,106 於是「致 聞孝武,即 敕願 還 都 」。武 帝 問 願「 何 詐 菜 食 」,願 答「 菜 食 已 來 十 餘 年 」,因 此「 強 逼 以 肉 」,

「 遂 折 前 兩 齒 」,法 願 仍 堅 持 菜 食,而「 不 迴 其 操 」。如 此 則「 帝 大 怒,敕 罷 道 」的 下 令 迫 其 還 俗,並 命 他 為「 廣 武 將 軍 」直 守 華 林 佛 殿。雖 然 被 罷 還 俗

「 形 同 俗 人 」,但 他 仍 然「 栖 心 禪 戒,未 嘗 虧 節 」。因 此 在 武 帝 駕 奔 之 後,他 就 時 來 運 轉 的 受 昭 太 后 「 令 聽 還 道 」。 對 於 不 測 之 事 能 料 事 如 神 的 法 願 , 也 受 齊 太 祖 高 帝、世 祖 武 帝「 事 以 師 禮 」。不 僅 如 此,文 惠 太 子、「 王 侯 妃 主 及 四 遠 士 庶 , 並 從 受 戒 , 希 遵 師 禮 」。 法 願 受 王 公 、 貴 族 、 百 姓 的 敬 重 , 其 財 富 亦 隨 之 而 來 , 他 「 隨 以 修 福 , 未 嘗 蓄 聚 」。 他 的 修 福 方 式 很 奇 特 , 除 了 收 購 米 穀 餵 食 魚 鳥、採 買 飲 食 賑 給 囚 徒 之 外,竟 然 還 有「 雇 人 禮 佛 」、「 借 人 持 齋 」 的 善 巧 菩 薩 行 。 因 此 慧 皎 褒 言 他 的 「 興 功 立 德 , 數 不 可 紀 」, 但 也 率 然 直 言 的 貶 其 唱 導 術 是 「 善 唱 導 及 依 經 說 法 」, 但 是 「 率 自 心 抱 , 無 事 宮 商 , 言 語 訛 雜 , 唯 以 適 機 為 要 , 可 謂 其 智 可 及 , 其 愚 不 可 及 也 」。 即 是 批 評 他 只 重 視 適 合 時 機,而 罔 顧 音 韻、直 心 而 出,以 致 言 語 雜 亂,可 說 是 愚 昧 之 行 。 然 傳 文 之 末 卻 也 提 及 一 事 , 以 表 示 他 尊 佛 護 寺 的 衛 教 精 神 。 有 一 次,他 入 定 三 天,「 忽 語 弟 子 云,汝 等 失 飯 籮 矣 」,原 來 是 寺 旁 的 三 面 房 屋 遭 火 焚 毀 , 弟 子 勸 其 出 寺 , 但 他 說 「 佛 若 被 燒 , 我 何 用 活 」, 誓 死 保 護 佛 寺 , 結 果 「 唯 寺 不 燼 」。

慧 皎 以 不 小 的 篇 幅 來 敘 述 法 願 的 事 蹟 , 這 也 是 十 個 唱 導 師 中 最 長 的 一 篇 傳 文。也 許 因 法 願 影 響 的 層 面 上 至 帝 王,下 至 庶 民,又 時 間 上 是 從 宋 太 祖 (就 位 424) 至 齊武帝 (卒 493), 歷經二 個朝 代、七 個帝 王。他 從得 寵到被 敕 還 俗,又 再 次 的 得 寵 敬 重 以 致 於 名 利 雙 得,他 嚐 盡 了 人 生 的 榮、辱、興 、

《十誦律》,弗若多羅共羅什 404 年譯:「若比丘過八指作床腳者,應截腳入」, T.23/1435, P.127c. 比丘尼戒見《摩訶僧祇律》T.22/1425, P.538b. 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律條見

《四分律》T.22/1428, P.693b.

‧註106:釋僧導的傳記亦載於《高僧傳》卷七<義解篇>,T.50/2059, P.371a-c. 傳文中敘 述僧導 (春秋 96) 曾為羅什的譯經「參議詳定」,並「著成實三論義疏及空有二諦論等」, 且對滅佛逃難的數百沙門,「悉給衣食,其有死於虜者,皆設會行香,為之流涕哀慟。」

亦與孝武帝有往來,言「護法弘道,莫先帝王,陛下若能運四等心,矜危勸善,則此沙 石瓦礫,便為自在天宮。帝稱善久之。」由此可見,僧導是博學多才、護教衛法,深受 孝武帝的器重。當法願提議「八指之制」時,也許僧導不贊同,而上奏孝武帝,乃致法 願受害。此二人的作風不同,一是重義學,一是重秘術與唱導,也難怪會有思想岐見。

又慧皎把二人均列入「高僧」中,可見各有其特色,致於他們個人的德行,是見人見智 的,筆者不予置評。

(24)

衰 , 竟 然 還 能 「 雇 人 禮 佛 」、「 借 人 持 齋 」, 以 金 錢 善 巧 方 便 的 引 導 眾 生 , 此 非「 各 各 為 人 悉 檀 」的 菩 薩 行 嗎 ?107 傳文中 並未提 及他 有博覽 經論 的深 厚 文 字 基 礎 , 也 難 怪 他 的 唱 導 文 詞 被 批 評 是 雜 亂 的 , 又他 以契眾 生的 根機 為 要,並 以 占 卜 相 術 而 聞 名,可 見 他 是 另 一 型 的 異 人,吾 人 實 難 以 正 常 的 尺 來 衡 量 他 。

法 願 的 弟 子 法 鏡 (437-500), 年 六 十 四 , 承 其 師 業 「 研 習 唱 導 」, 其 唱 導 技 術 亦 很 優 異 的「 有 邁 終 古 」,因 此 受「 齊 竟 陵 文 宣 王 厚 相 禮 待 」。他 很 有 平 等 心「 不 拘 貴 賤,有 請 必 行 」,也「 常 興 福 業 」的 修 福 結 緣,其 個 性「 敦 美 」。他 的 學 識 基 礎 也 許 不 佳,故 傳 文 云「 雖 義 學 功 淺,而 領 悟 自 然 」,經 論 義 學 的 深 度 不 夠 , 但 有 自 然 領 悟 的 天 賦 。 可見 法鏡與 其師 法願大 致相 同,

不 重 視 義 學 , 只 順 乎 自 然 , 秉 天 賦 而 宣 唱 法 理 。

從 以 上 僧 傳 所 舉 的 十 個 例 子 中 得 知 , 唱 導 師 大 都 分 為 二 種 , 一 是 博 通 經 論 出 語 成 章,又 能 善 巧 誘 引 眾 生,博 得 帝 王、大 臣 的 敬 重。二 是 先 以 靈 異 的 占 卜 術 或 咒 術 攝 眾 , 再 以 佛 法 宣 導 。 總之, 不論先以博 學或是 咒術 攝受 人,都 是「 先 以 欲 勾 遷,後 令 入 佛 智 」的 善 巧 方 便 法 門,只 要 導 入 正 法,引 人 向 善 , 即 是 優 良 的 唱 導 師 , 無 怪 乎 慧 皎 將 這 二 類 人 歸 入 高 僧 的 行 列 。

然 慧 皎 對 於 該 科 的 評 論 是 先 給 于 名 詞 的 詮 釋 :「 唱 導 者 , 蓋 以 宣 唱 法 理,開 導 眾 心 也 」,把 佛 理 以 宣 唱 的 方 式 表 達 出 來,以 達 到 教 化 民 心 的 作 用 。 接 著 即 討 論 唱 導 的 源 流 , 他 說 :

「昔佛法初傳,于時齊集止,宣倡佛名,依文致禮,至中宵疲極,事 資啟悟,乃別請宿德,昇座說法,或雜序因緣,或傍引譬喻。」108 很 顯 然 的,最 早 佛 法 初 傳 時 的 集 會,即 是 唱 唸 佛 名 而 禮 拜,也 即 是 類 似「 禮 千 佛 」的 模 式 - 一佛一 拜。 待禮 到中夜 疲倦 時,則 禮請 大德說 法,此亦相 似 於 現 今 佛 教 禮 懺 、 唸 佛 法 會 中 所 穿 插 的 「 開 示 」。 只 是 現 代 的 開 示 是 以 言 語 表 達 , 而 唱 導 則 注 重 音 聲 以 攝 眾 心 。 如慧 皎所云 唱導 所貴四 事: 聲、

辯 、 才 、 博 :「 非 聲 則 無 以 警 眾 、 非 辯 則 無 以 適 時 、 非 才 則 言 無 可 採 , 非 博

‧註107:見《大智度論》 T.25/1509, P.59b.悉檀,梵語 SiddhAnta,即成就之意,各各為人 悉檀即是依眾生的根機與實際需要,給于協助令其生起善根。《佛光大辭典》上冊,

P.1758b.

‧註108:T.50/2059, P.417c.

(25)

則 語 無 依 據 」。 可見此四 事的用 處是:聲 - 警 眾之用,辯 - 適時為 用,才 - 則 為 綺 製 文 藻 , 博 - 廣 博 書 史 資 料 。 除 此 四 事 ,「 適 以 人 時 」 也 是 個 重 的 因 素,即 是 適 時、適 人 的 依 對 象 而 論,誠 如 慧 皎 所 言 對 四 種 人 應 有 不 同 的 說 詞 :

一. 對「出家 五眾 」,則 須「切 語無 常,苦 陳懺 悔」,或許 認為以 無常 為警惕 則 會 令 僧 眾 更 精 進 於 道 業 。

二. 對「君王 長者 」,則 須「兼 引俗 典,綺 綜成 辭」,僧人 的博學 與文 雅的辭 藻 , 易 令 高 位 者 生 起 恭 敬 心 而 得 度 。

三. 對 「 悠 悠 凡 庶 」 - 平 凡 百 姓 , 則 須 「 指 事 造 形 , 直 談 聞 見 」, 百 姓 講 求 的 是 現 實 的 生 活 , 所 以 直 接 談 及 生 活 週 遭 所 發 生 的 事 , 容 易 了 解 與 接 受 。 四. 對「山民 野處 」,則 須「近 局言 辭,陳 斥罪 目」,此山 民野處 應指 的是山 中 匪 徒,對 匪 徒 則 用 相 近 其 局 面、層 次 的 言 詞,明 白 的 陳 述 罪 狀,無 須 用 華 麗 高 雅 的 詞 藻 。

進 一 步 的,慧 皎 更 認 為 若 能「 知 時 知 眾 」,又 能 口 才 伶 俐 的「 善 說 」,則 更 易

「 懇 切 感 人 、 傾 誠 動 物 」 的 感 化 人 類 、 飛 禽 走 獸 等 眾 生 ,「 此 其 上 也 」- 也 就 是 最 上 等 的 度 眾 方 式 了 。109

據 慧 皎 的 評 論,中 國 佛 教 中 最 早 昇 座 唱 導 的 是 盧 山 慧 遠 (334-416),論 云 :「 盧 山 釋 慧 遠 , 道 業 貞 華 , 風 才 秀 發 , 每 至 齋 集 , 輒 自 昇 高 座 , 躬 為 導 首 , 先 明 三 世 因 果 , 卻 辯 一 齋 大 意 , 後 代 傳 受 遂 成 永 則 。 」110 在 齋 會 中 慧 遠 親 自 領 導,先 談 三 世 因 果,再 述 齋 會 的 意 義,於 是 形 成 唱 導 的 規 則。 盧 山 慧 遠 之 後 , 諸 師 爭 相 學 習 蔚 為 時 尚 , 才 有 本 傳 < 唱 導 科 > 中 所 列 知 名 的 唱 導 師 。 致 於 早 期 的 唱 導 是 在 法 會 的 那 一 時 段 中 進 行 呢 ? 又 如 何 舉 行 呢 ? 慧皎亦 提:

「 何 者 至 , 如 八 關 初 夕 , 旋 繞 行 周(周 行 ), 煙 蓋 停 氛 , 燈 惟( 帷 )

靖 耀,四 眾 專 心,叉 指 緘 默。爾 時 導 師 則 擎 爐 慷 慨,含 吐 抑 揚,辯 出 不 窮,言 應 無 盡。談 無 常 則 令 心 形 戰 慄,語 地 獄 則 使 怖 淚 交 零 ,

‧註109:以上的敘述出自 T.50/2059, P.417c.

‧註110:T.50/2059, P.417c.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Proceedings of the Kristiansand Conference on History of Mathematics and its Place in Teaching, August 1988, edited by F.. Youschkevitch, “Euler”, in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基督教此時早已是羅馬的國教,在東歐地區中可 以說是最有組織與影響力的宗教,以君士坦丁堡為中

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y 最潮的英⽂7. Urban

根據冉雲華教授〈中國早期禪法的流傳和特點〉一文的研究,中國佛教從第五世紀後期 到第七世紀初,禪法開始在各地流傳開來,大致發展成四個不同的流派: (一)

譯。關於懺罪思想的經典,則早在譯經初期即陸續傳譯。例如《阿闍世 王經》(譯於 147-186 年間)、《舍利弗悔過經》(譯於 148-170

 (1828) An American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Vaidya, Darbhanga: The Mithila Institute, 1967.(Buddhist Sanskrit Tex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