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目 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目 錄"

Copied!
5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至 103 年 6 月底止,領有手冊、證明之視覺障礙者共計 56,941 人,其中 15 歲 以 上 未 滿 65 歲 者 有 26,650 人, 約 佔 47%。 這 些 朋 友 雖 有 視 力 障 礙, 但 仍能在工作崗位上貢獻一己之力,成為社會重要的一份子。大多數視覺障礙者 都從事按摩工作嗎?依據本部 99 年視覺障礙者勞動狀況調查結果推估,僅有 26% 視覺障礙就業者從事按摩,事實上有超過 70% 的視覺障礙者,分佈在各行 各業領域中。

為協助視覺障礙者職業生涯獲得多元化發展,使有意從事非按摩業工作之 視覺障礙者或視覺功能漸失者能順利在社區中就業或重返職場,本署自 93 年 開始結合民間專業,委託辦理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中心計畫,依視覺障礙者需 求,運用深度個案管理方法,提供視覺障礙者個別化職業重建服務,99 年起更 加強與地方政府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窗口合作,以擴展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服 務效能。

在近年來的推動下,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已累積相當經驗、獲致相當 成果,為了使視覺障礙職業重建服務資源整合、重建歷程中之輔導策略、開拓 職場技巧等成功經驗得以交流、傳承,本署特別編製「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 功策略教戰手冊」,手冊內容包括視覺障礙者特質與服務需求評估方法、可運 用之重建服務資源、就業市場分析及適性就業發展、服務流程與輔導策略,並 提供視覺障礙者多元化就業成功案例分享,以期在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的架 構下,統整視覺障礙者重建服務之工作技巧、相關資源及成功策略,以作為第 一線職業重建服務專業人員實務應用的利器,進而協助專業人員落實身心障礙 者個別化、整體重建之理念,提供視覺障礙者適性職業重建服務。

(2)

目 錄

/ Chapter 1 / 第一章

/ Chapter 2 / 第二章

/ 第二節 / 視覺障礙生活重建與職業重建的服務內涵 / 第三節 / 視覺障礙個案的心理特質與晤談技巧 / 第四節 / 功能性視覺與輔具需求的評估

/ 第五節 / 如何評估案主的職業重建需求

/ 第一節 / 引發視覺障礙的成因及其對視覺功能、生理特質的影響

/ 第一節 / 視覺障礙職業重建資源 / 第二節 / 視覺障礙生活重建資源

/ 第三節 / 其他常用的社會資源(社會福利、教育、交通、醫療等)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與職業重建服務時的需求評估

服務資源

5

28 11

41 14

42 22 24

Contents

/ Chapter 3 / 第三章

/ Chapter 4 / 第四章

/ Chapter 5 / 第五章

/ 第一節 / 就業市場趨勢與雇主態度對視覺障礙者就業的影響

/ 第一節 / 如何成功地為案主開發就業機會 / 第二節 / 面對環境現況可行的因應策略

/ 第二節 / 提升視覺障礙者穩定就業的關鍵

/ 第三節 / 從視覺障礙者就業職類現況探究其隱含的就業可能與機會 / 第四節 / 如何與案主共同尋找適性的就業方向

就業市場分析與視覺障礙者適性就業

服務流程與輔導策略

視覺障礙者多元就業成功案例

附件 - 視覺障礙者相關資源彙整表

48

64 52

74

104 55 58

92 本手冊得以付梓,歷經 2 次專家學者會議、及北、中、南區共 3 場焦點團

體會議,彙集專家學者及實務工作者之心血及經驗,感謝編製團隊的努力,以 及多位復健諮商、視障者職業重建服務領域之學者、專家不吝給予寶貴意見,

和縣市政府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就業服務員無私的協助,尤其要感佩參與編 製過程及分享經驗的視障者及其雇主,他們扭轉了社會大眾對視障者就業受限 的刻板印象,期許職業重建服務人員將這本手冊的內容充分融會、運用,透過 提供專業的服務及持續的支持、陪伴,讓社會看見視覺障礙朋友多元化就業的 無限可能。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署長 謹誌 103 年 10 月

(3)

視覺障礙的特質與職業重建服務時的 需求評估

/ Chapter 1 /

引發視覺障礙的成因及其對視覺功能、生理特質的影響

/ 第一節 /

一、何謂視覺障礙

由於先天或後天原因,導致視覺器官(眼球、視覺神經、視覺徑路、大腦視覺中心)之構 造或機能發生部分或全部之障礙,經治療仍對外界事物無法(或甚難)作視覺之辨識而言。身 心障礙之核定標準,視力以矯正視力為準,經治療而無法恢復者。

我國自 2012 年 7 月 11 日起,身心障礙鑑定及需求評估新制採取世界衛生組織 (WHO) 頒布 的「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以下簡稱 ICF),將身心障礙分類改為 ICF 八大系統,視覺障礙屬於 第二類眼、耳及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

依照衛生署 ( 現改制為衛生福利部 )2012 年 6 月 18 日令頒修訂「身心障礙者鑑定作業辦 法」,身心障礙等級判定原則,綜合等級是以各類身心障礙類別之等級整合判定之;各類身心 障礙類別之等級則由類別內各向度之障礙程度整合判定之。

1. 同時具有兩類或兩類以上不同等級之障礙類別時,綜合等級以較重等級為準;同時具備有 兩類或兩類以上相同等級之障礙類別時,綜合等級應晉升一級,以一級為限。

2. 在同一障礙類別中同時具有兩項或兩項以上不同程度之鑑定向度時,以較重程度為準;而 同時具有兩項或兩項以上相同程度之鑑定向度時,除第一類及第二類之外,其餘類別以此 障礙程度為準。

3. 第二類障礙類別中,若評定鑑定向度同時具有兩項或兩項以上之最高障礙程度相同,等級 應晉升一級,但以一級為限。

4. 障礙程度 1 亦即輕度;障礙程度 2 亦即中度;障礙程度 3 亦即重度;障礙程度 4 亦即極重度。

輕 度

1. 兩眼視力優眼在 0.1(含)至 0.2 者(含)者。

2. 兩眼視野各為 20 度以內者。

3.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0DB(不含)者。

4. 單眼全盲(無光覺)而另眼視力在 0.2(含)至 0.4(含)者。

中 度

1. 兩眼視力優眼在 0.1(不含)以下者。

2.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5DB(不含)者。

3. 單眼全盲(無光覺)而另眼視力 0.2 以下(不含)者。

重 度 1. 兩眼視力優眼在 0.01(不含)以下者。

2.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20DB(不含)者。

前 言

我國於 1993 年訂定支持性就業試行草案,並自 1995 年推動身心障礙社區 化就業服務,實施迄今,已近廿年光景,然而,談及視覺障礙者的就業服務議 題,卻總不免觸及一個最根本的問題,究竟視覺障礙者除了按摩,還適合什麼 樣的工作?

固然,要回答這樣的問題,我們可以簡略地透過國內外有關文獻的彙整,

羅列出歐美國家視覺障礙者所從事的數百種工作,甚至是國內相關的研究,所 整理出來的台灣視覺障礙者,曾經從事的數十項工作職類,只是,在這些職類 名稱的背後,確有許多影響因素,諸如個案的功能性視覺狀況、具體的工作內 容、解決障礙的策略(輔具支持與職務再設計),甚至是個案的能力條件等,

這些都可能是左右最終成功與否的關鍵。也因此,本手冊並無意直接告訴讀 者,視覺障礙者可從事哪些工作,我們反而希望您在閱讀這本手冊後,能跳脫 現有框架的服務策略,在面對不同的視覺障礙個案時,善用這些服務策略,與 個案共同創造不受既有視覺障礙者就業框架限制、符合個案適性需求的職類。

特別值得一提的,本手冊為能廣納近年來各界對於「促進視覺障礙就業」

的寶貴經驗,前後辦理二場專家諮詢會議,另外,分別於台北、台中、與高雄,

邀請在第一線服務的職業重建個案管理員 ( 以下簡稱職管員 ) 的督導、就業服 務員 ( 以下簡稱就服員 ) 的督導、職管員、就服員,以及各行各業視覺障礙者、

雇主,進行三場焦點座談,此外,台灣師範大學復健諮商研究所邱滿艷所長,

於過程中提供了相當豐富的參考資料,而愛盲基金會也給予本手冊有關低視能 專業的相關協助,因為這些朋友們的無私分享,豐富了這本手冊的內容,也讓 這本手冊,更增添了實務參考的價值,謹此感謝這些曾經參與、奉獻之事與經 驗的朋友們。

(4)

第一章 /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與職業重建服務時的需求評估 7 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功策略教戰手冊

6

從上述「法定視覺障礙」的定義來看,視覺障礙並非僅指「完全看不到」,而是包含仍有 殘存視覺的「低視能」,以及僅剩光感或完全無光感的「全盲」。以「矯正後兩眼視力均未達 0.3 者」為例,所謂視力值 0.3,也就是 6/20,意思是這位視力值 0.3 的視覺障礙者,站在 6 呎位 置看到的視力表,相當於一般視力正常的成人,在 20 呎位置看到的視力表一樣。只要符合「法 定視覺障礙」的標準,經鑑定後,均能依法取得身心障礙手冊(證明),然而,值特別留意的是,

實務上符合「法定標準」的視覺障礙者,並非均會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此仍與個人的 意願息息相關,而對於「未持有身心障礙手冊(證明),視覺功能漸失,經評估有服務需求」,

依勞動部「辦理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窗口計畫」的規定,已納入服務的範圍,故建議於服 務的開案判斷上,仍宜以實際的需求評估為準。

二、造成視覺障礙的成因及其對視覺功能與生理特質的影響

常見引發視覺障礙的成因包括青光眼、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視神經萎縮、

白化症等。

( 一 ) 青光眼

青光眼依照解剖學及治療方式不同而分為隅角開放性、隅角閉鎖性及先天性三種,而按照 引發的病因,又可區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二種。

多數青光眼病人是屬於原發性的,以目前所了解的醫學知識並無法找出原因,而有些青光 眼是先天基因或母體內感染造成的,此外,還有因為外傷、眼內發炎,或者各種眼睛手術後的 併發症、糖尿病等血管疾病的後遺症,也有因為局部或全身性類固醇的使用而造成的。

青光眼患者易引起視神經萎縮或凹陷,甚至造成視野的缺損或縮小,也容易有畏光的現象。

此外,許多青光眼患者有眼壓高的問題,當眼壓急速升高時,會產生眼睛發紅脹痛、頭痛、噁 心嘔吐等生理反應。

青光眼患者應避免熬夜,維持適當運動 ( 如散步或爬山 ),以免造成眼壓過高。在治療上,

依著不同的階段與療程,主要有藥物、雷射及手術等方式,目的在於眼壓的控制、改善眼球循

一般人視野圖 青光眼模擬圖

( 二 ) 白內障

白內障是因水晶體混濁,而導致的視力障礙,主要可區分為:

1. 先天性白內障:因為遺傳、染色體變異、胎內感染等引起,其症狀為出生後瞳孔內有白 色或灰色的混濁點,有時眼球會伴隨震顫。

2. 外傷性白內障:因為車禍或異物侵入眼球,造成水晶體囊破裂,引發水晶體混濁,而導 致視力的障礙。

3. 併發性白內障:併發的成因如虹膜睫狀體炎、青光眼、網膜色素病變、眼內手術等,這 些成因所引發的白內障,即屬此類。

4. 新陳代謝性白內障:因為內分泌疾病或生化異常所造成的白內障,例如糖尿病、甲狀腺 官能不足症等,都可能引起這類的白內障。

5. 藥物性白內障:因為長期使用類固醇類藥物而導致的白內障。

6. 老年性白內障:這是一種老化的現象,因為年齡的增長,水晶體慢慢發生硬化、混濁而 導致的狀況。

目前,透過手術治療,是白內障唯一直接且有效的治療方法,將混濁的水晶體摘除,置入人 工水晶體,術後即可顯著改善視力,然而,對於先天性白內障而言,除了可能伴隨一些眼睛發育 不佳的眼疾,如小眼球症、視網膜或視神經發育不良等外,如果拖到五歲以後才治療,即使手術,

也會造成日後的弱視,視力無法恢復。

白內障反映在功能的表現上,多有視覺模糊、對比度下降的狀況,若干患者也會有周邊視野 缺損的現象,此外,伴隨眼球震顫以及畏光或對光線敏感(不可太亮、不可太暗),也是常見的 狀況。

類 別 鑑定 向度

障礙

程度 基 準 二、

眼耳及相 關構造與 感官功能 及疼痛

視 覺 功 能

0 未達下列基準

1

1. 兩眼視力均看不到 0.3,或優眼視力為 0.3,另眼視力小於 0.1( 不含 ) 時,或優眼視力 0.4,另眼視力小於 0.05( 不含者 )。

2. 兩眼視野各為 20 度以內者。

3.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0DB( 不含 ) 者。

2

1. 兩眼視力均看不到 0.1 時,或優眼視力為 0.1,另眼視力小於 0.05( 不 含 ) 者。

2.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15DB( 不含 ) 者。

3 1. 兩眼視力均看不到 0.01 時 ( 或小於 50 公分辨指 ) 者。

2. 優眼自動視野計中心 30 度程式檢查,平均缺損大於 20DB( 不含 ) 者。

環及視神經的防護。對於視覺障礙職業重建專業人員來說,可特別注意案主是否正在接受相關 的療程,以及療程是否影響職業重建規劃或服務。

就以最普遍的青光眼用藥為例,常見的用藥與副作用包括:

1. 交感神經阻斷劑:可能產生心跳變慢,引發心傳導障礙及氣喘的副作用。

2. 副交感神經興奮劑:可能引發頭痛、視力下降及視野變暗等的不適感。

3. 艾芙目 (Alphagan):可能產生倦怠感、嗜睡等副作用。

下圖是青光眼患者的視覺模擬狀況,患者可能因為視覺的惡化,而導致視野逐漸縮小,嚴 重者可能最後面臨全盲的狀況。

(5)

( 三 ) 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上分佈著許多神經及血管,當外界的景象和光線投射在視網膜上時,就會被轉換成神 經刺激,傳遞到大腦,而如果這些神經或血管,抑或是上面的感光細胞出現病變,就會導致視力 的問題,也就是這裡所提到的視網膜病變。

造成視網膜病變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的成因,先天性成因最常見的,是視網膜變 性 (Retinitis Pigmentosa,俗稱 RP),此外也包括視網膜先天發育不良(通常導因於早產、懷 孕期受到有毒蛔毒感染、或染色體異常),以及先天性血管或視神經異常病變(俗稱母斑症)等;

而後天性導致視網膜病變的原因,最常見的,則是因糖尿病而引發的視網膜病變,此外,包括高 血壓、動脈硬化、貧血症、病毒(如黴菌、濾過性病毒、AIDS 等)感染、高度近視或老化等,也 都是可能的原因。

以下就二種最常見的視網膜病變成因(遺傳性視網膜變性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分別說明:

1. 視網膜色素變性

視網膜色素變性,是一種遺傳性的慢性眼睛疾病,主要是導因於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功 能衰竭,以及視網膜上出現不正常的色素凝塊所致,有 83% 的患者有夜視困難的問題,17%

視桿細胞退化的病人,則會失去周邊視覺。值得注意的是,一種引發視網膜色素變性的遺傳 性疾病 -- 尤塞氏綜合症(Usher Syndrome,簡稱 US),患者還會伴隨聽覺受損的問題,部 分患者甚至在出生時便嚴重失聰,隨之而來的身體平衡也會受到影響。

視網膜內有兩種感光細胞,桿細胞負責周邊及暗視覺,錐細胞負責中央視覺和色覺,患 者在發病初期(通常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視網膜上負責周邊視覺和暗視覺的桿細胞逐漸 出現變性現象,使得患者開始有夜盲的狀況,隨著時間的發展,開始出現環形暗點,其後環 形暗點逐步向中心和周邊慢慢擴大,而僅殘存一個小的中心視野 ( 管狀視野 ) 和很窄的周邊 視野,隨著負責中央視覺和色覺的錐細胞退化,辨色能力也會受到影響,最典型的狀況為藍 色盲。在整個病程的後期,患者的視力逐漸減退,最後可能完全失明。從發病到視力嚴重減 退,可能歷經數年,甚至一、二十年以上的時間,因此,常見尋求職業重建服務的這類型個 案,經常已於職場有一定的資歷,甚至尚未離開職場,但由於他們面臨視力逐步惡化的現實,

在介入服務的過程,對於個案進行性的視力減退,以及對其功能性視覺、甚至是心理的影響,

都需要有更多的關注。

此外,由於強光可加速視細胞外節變性,對視網膜色素變性的患者,可能潛在視力的傷 害,加上這類患者在感光細胞功能衰竭後,對於突然的明暗變化(如從較亮的室外走入室內,

或在昏暗的室內突然開燈),都會有無法適應、不舒適的感受,因此,在服務這類個案時,

一般人視野圖 視網膜色素變性模擬圖

2.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diabetic retinopathy),導因於糖尿病患者長期的血糖升高,

引起的視網膜微細血管病變所致。由於糖尿病可導致視網膜上的小血管受到傷害,當體液 從血管滲出,就會影響到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功能,造成視力的下降,假若流出的血液形 成血塊,在視網膜上收縮結疤,對於視力的影響將更大。

幾乎所有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 15 至 20 年後都會產生視網膜病變,其中有 20%

至 30% 的病人會導致失明,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有超過 60% 會有視網膜病變的問題。

患者可能因單純的視神經盤或網膜血流不足而影響視力,也可能因黃斑部水腫、玻璃體出 血、視網膜剝離或併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而造成視力的喪失。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在視力上可能產生「蜘蛛絲或斑點狀的視覺遮避」、「視野中央 變暗或模糊」、「夜間視力不佳」、「由光亮處進入暗室無法適應」等現象,而隨病程的 發展,甚至可能引發玻璃體出血,亦或牽扯性的視網膜剝離及青光眼,而更嚴重導致視力 的障礙。

由於糖尿病是引發視力障礙的重要因素,除了視網膜病變外,也可能導致白內障或青 光眼等狀況,因此,在服務上,除了借重功能性視覺評估,掌握個案的功能性視覺表現外,

也應注意個案是否有持續性的視覺變化,以便必要時,能適時調整服務內涵。

此外,由於糖尿病本身的照護(如飲食控制、施打胰島素等),以及患者因神經病變,

可能產生痛覺異常,或觸覺敏銳度下降,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服務方式與內容的設計,

對於職業重建相關專業人員而言,也應特別注意。

( 四 ) 黃斑部病變

黃斑部病變是導致 65 歲以上老年人眼睛失明的第一大病因,其主要致病成因,除了眼睛老 化而誘發者,稱為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另也有高度近視(度數超過六百度以上)而引發的近視 性黃斑部病變,以及因脈絡膜發炎或脈絡膜有病變、感染,甚至是長時間暴露在強光下而引發 的自發性黃斑部病變。簡言之,黃斑部病變有三個主要的激發因子,亦即光線、年齡及近視度 數,但是否在出現任一或多個激發因子後,會誘發黃斑部病變的問題,是與個人的體質有關。

黃斑部在眼球正後方,視網膜中心正對瞳孔的位置,由於該處是負責中央視覺和色覺的錐 細胞主要分佈區域,且也是視覺最敏銳的部位,因此,當黃斑部發生病變,患者就會出現視力 除了應注意個案的遮光需求外,也可建議個案經專業的評估,選擇配戴適合的濾光鏡,除了 保護視力,也能夠適應不同的光線變化。

下圖是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的視覺影像模擬,您可藉此對其有初步的瞭解。

一般人視野圖 白內障模擬圖

下圖是白內障患者的視覺模擬,您可藉此對白內障的視覺表現,有概略性的瞭解。

(6)

第一章 /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與職業重建服務時的需求評估 1 1 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功策略教戰手冊

1 0

( 五 ) 視神經萎縮

視神經萎縮 (optic atrophy) 並不是疾病的名稱,而是病理學通用的名詞,此為視神經病損 的最終結果,其表現為視神經纖維的變性和消失,因而導致傳導功能障礙,使得視野產生缺損,

以致視力減退,甚至喪失。常見導致視神經萎縮的原因,諸如先天性視神經發育不全、遺傳性視 神經病變、視神經發炎、視神經循環障礙、青光眼、視神經毒物中毒、維他命缺乏、視神經腫瘤、

腦瘤壓迫視神經等。

在視力的表現上,會有視力不同程度、不同速度的下降,向心性視野縮小(管狀視野)、缺損、

偏盲,甚至當視神經功能完全喪失時,就會導致全盲。

( 六 ) 白化症

白化症是一種先天性的遺傳疾病,主要是因缺乏一種有助生成黑色素的氧化酵素「酪胺酸酵 素 (tyrosinase)」所致。常見的白化症,有兩種類型:

1. 第一型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type 1, OCA 1):

患者的皮膚及毛髮均極為白皙,頭髮也可能逐漸變成淺黃色,而眼珠則呈紅色,會懼光且 常有眼球震顫的現象,眼底亦缺乏色素。他們的視力普遍不佳,看近看遠都有障礙。

2. 第二型 (Oculocutaneous albinism type 2, OCA 2):

臨床的症狀與第一型雷同,只是患者的皮膚及毛髮白化的現象不若第一型明顯,出生時毛 髮通常呈淺黃到金黃色,眼珠為藍色或淺褐色,其視力也會有障礙,但較第一型為佳,和 第一型一樣也都會有眼球震顫、懼光的現象

對於白化症患者而言,由於缺乏黑色素的防護,患者的皮膚及眼睛容易曬傷,長期不注意,

可能導致皮膚癌或視神經傷害,所以應避免陽光直接曝曬,並做好遮陽(如戴帽、穿著長袖衣褲)

及眼睛的遮光(如配戴濾光鏡)的工作;在室內的工作空間也應該考量到,座位與光線的關係,

光線包含戶外太陽以及室內照明和桌面檯燈,特別是光線與閱讀標的 ( 螢幕或文件書籍 ) 之間的 關係,若是螢幕就要注意是否有反光的問題,以及是否有西曬,鄰近座位的窗戶最好能有可調整 式窗簾,以避免傷害。

一般人視野圖 黃斑部病變模擬圖

減退、視物變形、視野改變(包括偏中心注視、中心出現暗點)與色覺異常(顏色看起來變淡 或色盲)等狀況。( 註:所謂「偏中心注視」,係指患者因中心感光細胞受損,而由外圍感光 細胞產生功能代償的視覺反應狀況,然因視椎細胞由內而外的分佈漸少,因此,患者的視覺敏 銳度仍會受到相當的影響。)

下圖是黃斑部病變患者的視覺影像模擬,您可藉此對其有初步的瞭解。

人 們 日 常 的 行 為 與 活 動, 是 各 種 感 官 在 接 收 外 界 資 訊 後, 經 過 大 腦 判 斷、 篩 選、 處 理,

所 形 成 的 反 應 結 果, 然 而, 根 據 統 計, 我 們 獲 取 資 訊 的 管 道, 有 百 分 之 八 十, 卻 是 來 自 視 覺 (Morris, 1985),換言之,當視覺出現障礙,對於日常行為與活動的影響也將接踵而來。

美國佳樂盲人重建中心 (Carroll Center for the Blind) 創辦人佳樂神父 (Thomas J.

Carroll),在他的一本著作《迎接視茫茫世界 - 盲的意義、影響及面對》( 王育瑜譯,2004) 一書中,就明確指出,一個人在失去視力後,將隨之引發多種基本功能與能力的喪失,這包括:

1. 喪失心理安全感:包括生理完整性、對其它感官的信賴、與現實環境接觸的能力、視覺 背景及光所帶來的安全感等。

2. 喪失日常生活基本能力:包括行動及生活技能。

3. 喪失與人溝通的能力:包括文字溝通、口語溝通及獲取資訊的能力等。

4. 喪失欣賞能力:包括欣賞令人愉悅事物及欣賞美麗事物的能力等。

5. 喪失社交、職業及經濟能力:包括從事休閒娛樂、工作機會、職業生涯及經濟安全等。

6. 喪失人格相關能力:包括個人獨立性、社會適當性、個人隱私、自尊及人格整合等。

7. 其它:如決定能力、穩定的睡眠、以及失去良好的精神狀態等。

很顯然,這些能力關係到一個人對自我的價值感,也左右了一個人的人際、獨立性、甚至 是職業生涯的表現。當然,我們不能假設每一位視覺障礙者都喪失上述能力,因為那與個人視 力的障礙程度(功能性視覺表現)、致障的時間(先天或中途視覺障礙)、障礙的適應、能力 的建立(或回復)程度,以及輔具的應用等,都有高度的相關。然而,不容否認的,佳樂神父 所列舉的這些能力喪失問題,確實對視覺障礙者而言,都存在著程度不等的影響。

我們可以說,任何一個人要「融入社會」、「自立生活」,都得面對這些「基本能力」的課題,

也因此,「視覺障礙重建服務」,就是為了協助視覺障礙者「回復(或建立)」這些能力,使 之達成個人「融入社會」、「自立生活」的理想。具體而言,因著個案的目標、需求,以及生理、

心理與能力的現況及條件,視覺障礙重建服務的內容可能包括:

( 一 ) 心理支持與重建:

主要的目的,在於「回復」或「建立」視覺障礙者的自我價值與自信、心理安全感、正向 的人際態度、對非視覺或殘存視覺的信任等,可能的服務如個人或家族諮商輔導、成長團體、

同儕心理支持等。

( 二 ) 生活技能訓練:

主要的目的,在於「回復」或「建立」視覺障礙者自我照顧及家務管理能力,可能的訓練 如飲食規劃與食物處理訓練、用餐技巧訓練,衣物清潔、修補、穿搭與管理訓練,個人健康照 顧與用藥技巧訓練,個人及居家清潔與衛生管理訓練,家電維護與使用訓練,金錢辨識與管理 訓練,物品收納、整理與管理訓練,個人梳理、化妝訓練,休閒技能重建(或訓練),育嬰技 巧訓練等。建議連結定向行動與生活自理老師進行服務。

視覺障礙生活重建與職業重建的服務內涵

/ 第 二節 /

(7)

( 三 ) 溝通技能訓練:

主要的目的,在於「回復」或「建立」視覺障礙者「訊息記錄、整理、書寫、表達與閱讀」

等能力,可能的訓練內容如錄音工具的選擇與應用方法訓練、手寫技巧訓練、點字能力訓練、

電腦輔助工具(如觸摸顯示器、螢幕閱讀軟體等)的選擇與應用訓練、光學(如放大鏡、望遠 鏡、擴視機、濾光鏡等)與非光學輔具(如擴視軟體、粗黑筆、閱讀規等)的選擇與應用訓練、

計算工具的選擇與應用訓練、非口語(如肢體語言)表達能力訓練等。建議連結輔具服務員或 生活自理老師進行服務。

( 四 ) 定向行動訓練:

主要的目的,在於「回復」或「建立」視覺障礙者個人移動的能力,可能的訓練內容如室 內行動能力訓練、外出行走技巧訓練、行動輔具(如手杖、望遠鏡等)使用訓練、交通工具的 選用技巧與使用訓練、求助技能與引導方法訓練、外出路線規劃與資訊檢索能力訓練等。建議 連結定向老師進行服務。

( 五 ) 低視能訓練:

主要的目的,在於「回復」或「建立」低視能者有效使用殘存視力的方法,可能的服務內 容如低視能輔具的選用與應用訓練,眼球固視、追視、掃描、或定焦等技能訓練,低視能定向 能力訓練等。建議連結低視能中心進行服務。

( 六 ) 職前適應與求職技能訓練:

主要的目的,在於協助視覺障礙者對工作有正確的認識、學習合宜的人際關係處理、瞭解 適當的職場禮儀、獲取工作訊息、撰寫履歷表、與雇主溝通及面試等能力,可能的訓練如職業 認識、人際訓練團體、職場禮儀訓練、求職技巧(如工作機會檢索、撰寫履歷表、面試準備)

訓練、模擬面試等。

( 七 ) 職業技能訓練:

主要的目的,在於協助視覺障礙者具備從事某類工作的相關專業能力,可能的服務如各類 職業訓練、工作見習等。

( 八 ) 就業服務:

主要的目的,在於促進視覺障礙者穩定就業,可能的服務如工作機會開發、就業媒合、陪 同面試、就業安置、職務再設計、職場輔具測試、職場輔具借用與訓練、職務內容輔導與訓練、

雇主服務、密集輔導、追蹤輔導、創業協助等。

當然,在確立是否提供個案上述任一(或多項)服務前,根據個案的需求或目標,我們也 需配合進行若干相關的評估,以更準確的提供個案真正需要的服務,這些評估可能包括功能性 視覺評估、輔具應用能力評估、溝通技能評估、定向行動能力評估,或各種與特定職能相關的 評估等。

因著個案重建目的的不同,我們可將上述服務區分為「生活重建」與「職業重建」兩大部分,

前者以「滿足個案的生活自理需求」為目標,後者則是以「協助個案發展與實踐個人的職業生

涯」為理想,而這兩項不同目的之「重建服務」,則分別由衛生福利部 ( 社會及家庭署 ) 與勞 動部 ( 勞動力發展署 ),依權責委託(或補助)縣市政府(或民間社福團體)提供服務。

根據衛生福利部與勞動部所訂定的「視覺功能障礙者生活重建及職業重建服務要點」,視 覺障礙者生活重建的服務內容包括:

1. 個案管理(含評估及擬訂重建處遇計畫)

2. 功能性視覺評估及視光學評估 3. 定向行動訓練

4. 生活技能訓練

5. 資訊溝通能力及輔具訓練 6. 心理支持

7. 家庭支持

8. 社交活動及人際關係之訓練 9. 轉銜服務

10. 其他生活重建及資源連結服務 而視覺障礙職業重建服務,則包括:

1. 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含職涯諮商及評量、擬訂職業重建服務計畫)

2. 功能性視覺評估、視光學評估及職業輔導評量服務 3. 職前適應訓練

4. 資訊溝通能力及就業輔具訓練 5. 職場環境定向行動訓練

6. 職業訓練 7. 就業服務 8. 創業輔導 9. 職務再設計

10 其他職業重建及資源連結服務

從上述要點對於視覺障礙「生活重建」與「職業重建」的服務項目來看,可以明顯看出若 干項目的差異,但或許更重要的,是提供該服務背後隱含的「重建目的」。就以「溝通輔具的 訓練」為例,我們可能為解決個案「生活上的問題」而提供,當然也可能為增進個案的就業力 而給予服務,其背後提供的「重建目的」,決定了「溝通輔具的訓練」,究是隸屬於「生活重建」

抑或「職業重建」的範疇。

(8)

第一章 /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與職業重建服務時的需求評估 1 5 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功策略教戰手冊

1 4

無論是職管員為釐清與確認個案需求,擬定職業重建服務計畫,抑或就服員為蒐集個案資 料,確立後續就業服務目標,「與個案的晤談」這件事,都是重要的服務過程,然則,面對視 覺障礙的個案,對若干新進或鮮少服務視覺障礙個案的職業重建專業人員來說,在晤談的過程,

難免有若干的擔心,因此,常有職業重建專業人員會問,視覺障礙個案是否有其獨特的心理特 質,而在晤談的過程,又是否有著應注意的特殊技巧?

在進入這樣的議題討論前,首先需要有個基本的釐清:任何一個個案,都有其不同的特質 與背景,而這樣的個別差異,也應會反映在實務的晤談操作上,換言之,這裡所討論的原則,

您可視為晤談操作或與個案接觸過程,對個人專業工作上的提醒,實際的應用,仍應透過現場 的觀察與判斷,才能更貼近個案真實的狀況。

一、從「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開始

無論是職管員或就服員,與個案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都是相當重要的,然而,因為視覺 障礙者較一般人少了部分(或全部)的視覺線索,加上因盲(或低視能)而可能衍生的特殊心 理因素,對於彼此間合作關係的建立,當然也會有若干的影響。雖然說,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

是彼此共同的責任,但從視覺障礙者對於職管員或就服員的期待來看,應也能作為專業人員提 供服務時的參考。一般而言,視覺障礙個案認為專業人員需要有良好的個人特質、溝通技巧、

以及熟悉與視覺障礙相關的特定資訊,所謂「良好的個人特質」,包括對個案的瞭解、支持、

關懷、和藹親切、耐心、鼓勵與接納(余月霞譯,2004),至於熟悉與視覺障礙相關的特定資 訊,我們則建議,您可熟讀本手冊中所談到的視覺障礙成因及其影響,以及本節將討論的內容,

並經常性的瞭解視覺障礙輔具的功能與用途,在面對不同的個案時,能合宜的加以應用,相信 就會是很好的開始。

舉例來說,當我們瞭解,視覺障礙包含了低視能與全盲,而低視能者又因為視覺功能的限 制,而可能在觀看中、遠距離的事物時,有一定的限制,反映在外出的行動上,就會有程度不 等的困擾。當一個視覺障礙個案主動與職業重建窗口專業人員聯繫,表達有意接受服務時,按 照一般的程序,我們會要求個案前來服務窗口,填寫申請表,並進行晤談與評估,但在我們具 備對於視覺障礙者「行動限制」的理解後,我們就應該在電話中,對於個案的視覺現況、外出 的頻率與方式、以及如何到達服務窗口,進行簡單的瞭解,必要時,甚至建議可與個案約在他 熟悉且方便到達的地方,如此可以降低個案對於前往服務地點的焦慮。這裡特別要提醒的是,

一般人常習慣以「視覺路標(如店家招牌、門牌號碼等)作為約定地點的溝通訊息,然而,視 覺障礙者可能「無法(或甚難)」觀看這樣的視覺路標,因此,建議在這樣的訊息之外,也應 自然的加上其他更明顯的路標特徵,例如招牌或建築顏色、建築的特徵等,讓視覺障礙者有更 多的資訊可以依循。

此外,在職業重建服務開始前,個案必須填寫「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申請表」,然而,

對於全盲的個案來說,閱讀與填寫紙本資料必然面臨困難,甚至對於低視能個案而言,受限於 不同的功能性視覺狀況,在觀看文字的大小、顏色的對比、光線的亮度上,也有不同的需求,

這樣的差異,對於受理身心障礙職業重建服務申請的縣市窗口來說,就可以考量提供輔助視覺

視覺障礙個案的心理特質與晤談技巧

/ 第三節 / 障礙者填寫「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申請表」的不同方式,例如準備放大字體版、專業人員

協助報讀填答、提供 Led 式檯燈或檯燈式放大鏡,於開案窗口準備方便輔助書寫的桌上型擴視 機(建議為可切換鎖定焦距或手動對焦的機種),在填寫申請表時,讓個案可以「選擇」自己 適合的方式,甚至對於已熟悉電腦操作的個案,也可於晤談前,先將申請表 mail 給個案,讓他 可以在晤談前先閱讀申請表的內容,相信個案對這樣的「適性服務」一定倍感溫馨。

當然,在與個案接觸的過程,個案難免需要一些視覺的協助(例如行動引導、報讀書面資 料等),我們也建議職管員或就服員,甚至是職業重建窗口裡的所有工作人員,都應該學習簡 單的人導法與報讀技巧,如此,除了可展現出專業的用心外,也能拉近與個案的距離,為建立 良好的合作關係奠定基礎。

二、友善的環境與服務,更能贏得個案的信任

友善的環境與服務,是視覺障礙個案對服務提供者產生信任的基礎,縱然有研究指出,視 覺障礙者較不易對人產生信任(林聰吉,2010),然而,從我們在視覺障礙職業重建中心的實務 經驗來看,信任關係的建立,其實並不困難,以下是建立信任關係的相關引導。

( 一 ) 依視覺障礙特質與現場實境,提供資訊相關協助

誠如前面所提到的,視覺是接收外界資訊主要的管道,而我們日常資訊的呈現型態,多半 以視覺化資訊為主,試想,當眼前明知存在的資訊(如紙本資料)因視覺的限制而無法瞭解,

亦或經由非視覺感官取得片段或難以判斷的資訊(如聽到一些不明的聲響、片段的對話等),

卻無法透過視覺補足或再確認,在如此「資訊不完整」的狀態下,極有可能影響其對他人或事 物的信任感。換言之,信任感的基礎,乃是思考如何透過其他方式,盡可能給予視覺障礙者視 覺化資訊的補足。前面我們提到,在受理視覺障礙個案服務申請的過程,提供「書面閱讀與資 料填寫」的輔助措施,就是很好的方式,而同樣的服務模式,也相當值得用於其他「有閱讀或 書寫資料」的服務情境。

此外,透過口述讓視覺障礙個案瞭解所處環境的狀況也是重要的,畢竟對環境變化的掌握,

是獲得安全感重要的基礎,而視覺障礙個案如僅透過聽覺或有限的視覺,難免顯得片段或不完 整,偶而或許還可能出現對於環境線索的誤判。至於描述的方式與內容,我們建議您可參考以 下的方向:

1. 對所處空間的描述:

例如「您現在位於晤談室,這是一個獨立的空間,現在您左右的空間寬度大約是您張 開雙臂的五倍左右,而前後的空間,則是您張開雙臂的大約三倍左右,我們目前坐的位子,

大約就在晤談室的中央靠左的地方。在這個晤談室裡,除了您面前這組桌椅外,在您右手 邊靠牆的位置,有一個開放式的書櫃,分別陳列了一些雜誌和重建服務的書籍,而在您左 手邊和前面的牆面上,則張貼了一些成功就業個案的照片與海報。至於您後面的牆面,左 後方是剛剛您走進來的拉門,牆面中央、也就是您的後方,則有一個固定式的透明玻璃,

高度大約從您現在的肩膀位置起,一直往上延伸到大約您站起來手舉高左右的地方,而寬 度約是您手臂張開的大小,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內外的狀況,不過您可以隨時提出要求,

拉上布簾,確保您的晤談隱私。」

(9)

2. 針對環境中隨時的變化或與個案相關的情境進行描述:

例如「在您前面這張圓桌旁,擺放了四張座椅,除了我坐在您的前方外,在您右前方,

是我們的督導(督導出聲與個案招呼,讓個案確知他的位置),現在,我們要開始進行您 職業重建需求的評估。在我手上有一份「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評估表」,我 和督導需要和您一起合作,透過晤談,由我將內容記錄在這份表格上,在結束今天的晤談 前,我們會將表格上的紀錄內容唸給您聽。... 剛剛您提到,您曾經在 2001 年到 2012 年從事電腦程式設計的工作,現在我看到您之前提供的資料(註:對於晤談者翻頁動作的 自然描述),您取得身心障礙手冊的時間,是 2012 年,引發視力障礙的原因,是視網膜色 素變性,您可以描述一下,您在 2001 年到 2012 年這段期間,視力的變化以及對您工作的 影響嗎? ... 現在敲門進來一位職業重建窗口的同仁(入內專業人員主動出聲與個案打 招呼,並用合宜的音量表達目的),我需要先離開 5 分鐘左右,您可以先在這裡休息一下,

是不是需要同仁引導您上個洗手間呢?…」

( 二 ) 建構「友善的服務環境」

除了依據「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進行服務環境的改善外,我們更可以從視覺障 礙者的特質,思考如何營造一個對視覺障礙個案「更友善」的環境。這可從幾個面向加以注意:

1. 對於訪客所提供的視覺線索(如引導標示、環境資訊等)是否足夠明顯,包括字體大且 易於辨識、字體顏色與背景有明顯的對比、沒有易產生炫光的光線投射等。有關字體大小 的判斷,您可這樣設想,假如一般人六公尺(亦即 600 公分)外「裸視」可看清楚的文字,

對低視能朋友而言,可能就得靠近至 60 公分左右才能看清楚上面的內容(也就是十分之一 的距離),那麼,如果必須讓低視能朋友在更遠的地方就能清楚辨識,文字就得放大,至 於放到多大,您可考量「兼顧」一般人適當距離的舒適度,以及讓低視能朋友也能在適度 方便的距離外正確判讀,作為衡量的基準。這是假設個案是低視能中,視力值偏低者,所 以放大字體是可能滿足他的需要 ; 但若是視野狹窄就未必適合把字體放大,這只會提高她 閱讀的困難,此時可以改變字體顏色,或者強化告示板上的照明,形成方向或訊息提示,

而視覺障礙者在就近去閱讀訊息。除考量字體大小以及顏色與照明外,也可採用調整對比 度,例如針對黃斑部病變可能可以將螢幕底色調成黑色提高字體與螢幕的對比度來增加它 的閱讀效能。

2. 室內環境不會過亮或太暗。所謂「過亮」,例如陽光直射、陽光斜射或反射 ( 投射在對 面大樓玻璃鏡面的反射光線 );所謂「太暗」,則如某些咖啡店的環境等,因此工作區的 窗戶最好能有可調整的窗簾,而室內的照明也可採行可調式。

3. 主要之人行動線沒有放置障礙物品(如走道上擺放影印機、垃圾箱、立牌等),且牆面 沒有懸空之突出物(如電箱、飲水機等)。

此外,安排一個讓個案感到「安全」的等候與晤談環境,也是重要的。尤其是等候區的設計,

我們建議可採半開放式的規劃,因為對初次尋求服務的視覺障礙個案來說,開放且陌生的環境,

加上無法透過視覺反饋,確知自己的一舉一動是否引起旁人的注意,或許會因此產生心理的不 安,而如果可在等候區,放置點字或字體較大的圖書或宣傳單,對於某些熟悉點字或低視能的 個案來說,可以方便隨手翻閱,這樣也有助於他們打發等候的時間,增加心理的安全感。

三、因應視覺障礙個案的需求與特性,在晤談過程需特別關注的重點

以職管員為例,在接觸個案及晤談過程,會使用到「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申請表」與

「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個案管理服務評估表」,依據視覺障礙個案的需求與特性,說明您可特 別留意的晤談重點如下(註:因視覺障礙個案的讀寫限制,實務上,原意由個案或其重要他人 填寫的申請表,可能均需由專業人員協助填寫,為節省操作時間,建議您可於晤談時,交互使 用申請表與評估表,並分別於適當處記錄晤談或初評內容與結果):

1. 申請表-障礙等級

縱使依「身心障礙者之分級與鑑定標準」,在視覺障礙個案的身心障礙手冊 / 證明上,

有「障礙等級」,然則,相同等級的視覺障礙者,仍可能有相當大的功能性視覺差異,原 因除了鑑定過程可能存在的誤差外,個案的視知覺能力(白話地說,就是所看到的是不是 能正確理解)、用眼的習慣、視野是否缺損、色弱狀況(近似顏色不易分辨)、對光的需 求或畏光等,都會影響到個案的視覺表現,而這些反而才是真正影響個案生活、學習、行 動、與工作的關鍵。因此,在初次晤談時,切勿單就障礙手冊或證明上的等級,進行個案 障礙程度的判斷,我們建議,除了透過個案行為的觀察(如行動是否需人協助;是否有斜 視或看物體時移動頭部;走路時是否使用工具探路;觀看文字的距離;有無習慣性移動身體、

用手或戴帽遮光等),初步瞭解個案的功能性視覺狀況外,您也可以詢問個案,目前所能 看到的狀況,這裡列舉一些選項供您參考:(a) 還能閱讀書籍報紙、(b) 只能看到報紙標題、

(c) 只能看到粗大影像、(d) 只剩光覺、(e) 已完全無光感。當然,這只是作為您初步瞭解 個案功能性視覺的參考,針對上面選項中的 (a) 至 (c), 我們仍建議您,應為個案安排專 業人員,進行功能性視覺評估,以真正掌握功能性視覺表現與限制。

2. 申請表-醫學診斷 / 障礙現況描述

瞭解個案造成視力障礙的醫學診斷(如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後,可參考本 章第一節所提到的「造成視覺障礙的成因及其對視覺功能與生理特質的影響」,作為後續 規劃服務計畫的參考。不過,要特別提醒的是,不少視覺障礙者的眼睛疾病並非單純只有 一種,因若干病因也可能觸發其他的眼疾,因而經常看到有「複合性症狀」的情況。對此,

您可特別留意,在個案表達係因某種眼睛疾病(如視網膜色素變性、青光眼、白內障等)

而造成視力障礙後,您可對於「有持續針對眼疾看診」的個案,進一步詢問,「在看診期間,

視力是否有任何變化;對於視力的變化,醫師的推測為何?」如此,您就能瞭解更多關於 個案眼疾的訊息。

針對個案的眼疾問題,我們要特別提醒,有些可能會有「視力持續下降」的狀況,如 白內障、視網膜病變、青光眼、濕性黃斑部病變等,因此,個案如屬這類的眼疾,建議您 在提供服務期間,應持續留意個案是否有視力的變化,以便適時調整您的服務內容。

至於在「障礙現況描述」的部分,我們除了建議您,可參考前面所列的選項,「(a) 還 能 閱 讀 書 籍 報 紙、(b) 只 能 看 到 報 紙 標 題、(c) 只 能 看 到 粗 大 影 像、(d) 只 剩 光 覺、

(e) 已完全無光感」,進行簡單的測試與記錄外,也可分別針對左、右眼功能,進行瞭解 與紀錄,以初步掌握個案的視力敏銳度狀況。

當然,因為個案的視覺現況,相當程度地影響到我們後續提供的服務內容與方法,因 此,針對低視能的個案,我們還是建議您必須進一步請專業人員進行個案的功能性視覺評 估,以便能做更細緻的服務規劃。

(10)

第一章 /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與職業重建服務時的需求評估 1 9 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功策略教戰手冊

1 8

3. 申請表-致障時間

嚴格來說,若干視覺障礙者,他們的障礙係屬「進行性」的,也就是在不同的時間點,

會有不同的障礙狀態,甚至因為中途致障之視覺障礙者,已佔了視覺障礙人口的多數,他 們「取得身心障礙手冊(或證明)」的時間,也「通常未必」是「出現視力障礙問題」的 初期,因此,我們建議您,對於個案的致障時間,應以「個案何時出現視力困擾」來詢問 為宜。

先天視覺障礙者,指個人五歲以前發生視覺障礙,後天失明者,則指個人在五歲以後 才發生視覺障礙 (Moore, Graves, & Patterson, 1997)。然而,從視覺障礙重建實務上 的經驗,我們更建議您,以十八歲(亦即成年)作為主要的關注時間點,因為,成年前是 人生中主要接受教育與人格養成的階段,而究竟在該階段是否具有視覺的障礙,會有相當 程度的影響,而反觀成年後視覺障礙者,則將面臨「重新調適與適應」的問題,這些都是 影響服務提供的重要因素。

亦即,發生視覺障礙的時間,在「成年前」或「成年後」,可能影響到個案接受教育 的歷程、對於視力障礙的調適(如心理態度、殘存視覺的應用)、人際關係與社會適應的 狀況、家庭成員對於視覺障礙個案的態度等。簡單地說,成年前致障者,他們在學期間的 學業成就與學業興趣、受幫助的經驗、平時的興趣與嗜好、同儕與重要他人的影響、以及 課外活動與社團經驗等,都可能影響到他們對於個人生涯的態度(花敬凱,2004),換言 之,在與成年前致障之個案晤談過程,發覺個案對於個人生涯的發展,呈現茫然、消極、

或缺乏現實感等,則除可從上述的面向深入瞭解外,必要時,亦可連結專業心理諮商人員 進行介入,以提供個案適切的輔導。

至於成年後致障者,失明對他們所造成的職業、人際及婚姻適應問題,則遠超過先天 失明者或青春期之前失明者(萬明美,2000),以其心理適應歷程來看,可分為衝擊期、

退縮期、接納期、發展策略期、自我肯定期,而就職業適應歷程而言,則可分為職業轉型期、

職業試探期、職業準備期、職業建立期(陳秀雅,1992),換言之,成年後致障者,他們 所處的心理與職業適應階段不同,所需對應提供的服務也可能有所不同,或許您可初略地 就個案「出現視力障礙困擾距離當下的時間長短」、「談及視覺障礙時,個案所呈現的行 為與態度反應」、以及「家人(或重要他人)對於個案視力障礙的評價」等,進行初略的 瞭解,同樣在必要時,也可連結心理諮商人員,提供適切的協助。

這裡特別要提醒的是,當職業重建專業人員參考個案的工作經驗,思考「可轉移技巧」

時,我們建議應同時將「致障時間」納入考量,也就是「該工作經驗,係屬視力障礙前或 障礙後」,當然,這並不代表「致障前」的工作經驗,都無法「轉移」,只是在「轉移」

的過程,或許不若「致障後」的經驗那樣直接,因此在思考「如何轉移」的時候,有更多「職 務再設計」的創意予以介入,是相當值得鼓勵與期待的。

4. 申請表-致障原因

觸發個案視覺的障礙,可能來自遺傳、疾病、外傷等,當然也有可能是不明的原因。

這裡的「致障原因」,係指「造成某種視覺疾病的成因」,例如:因糖尿病引發視網膜出血,

造成視網膜病變;因早產導致視神經發育不全;因遺傳罹患青光眼後,再因青光眼之眼壓 問題,壓迫視覺神經,而又造成視神經萎縮。這些的「致障原因描述」,可讓我們對個案「障

礙形成的過程」,有更完整的理解。

5. 申請表、評估表-醫療情形

對於「進行性」退化的眼疾,或因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而引發的視覺障礙,通常 個案多會持續進行相關的醫療或追蹤,您除了應瞭解個案看診的頻率、用藥的狀況以及可 能的副作用外,也應藉此瞭解醫師對於個案「視力保健(如用眼、運動、活動等的限制)」

是否有特別的提醒。此外,對於糖尿病患者,可能有特別的個人照護需求(如胰島素的補 充與保冷袋的使用、身體的保健、傷口的處理、血糖的控制等),因為這些照護需求,必 然對於您設計服務計畫、甚至個案日後的就業輔導,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因此您也需要特 別向個案進行瞭解。當然,或許某些個案並未能完全清楚自己的照護需求,您除了請個案 尋求其主治醫師協助外,也可洽詢「各縣市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名單可至中華民國糖 尿病衛教學會網站查詢),請其提供相關的協助。

針對這部分蒐集的資訊,您除可於申請表上進行相關制式項目的勾選與說明外,有關

「藥物副作用」、「視力保健與個人照護需求」等的描述,可補充於評估表第三部份的「醫 療狀況」中。

6. 申請表、評估表-日常生活情形

在申請表上,本問項共分三項,而詢問的方式,皆為「有沒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部份」,

這裡,宜請您特別注意,個案「沒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項目」,並「不宜」直接推論,個案「無 須他人 / 工具協助」,您仍需進一步瞭解,沒有他人 / 工具協助,是「無協助需求」,亦或「有 需求卻沒有他人 / 工具可以協助」,還是「不清楚有什麼人 / 工具可以協助」,甚至是「不 會使用工具來協助」,這些原因,都可能「對應」出所需的服務。此外,許多日常生活的 技能,對視覺障礙者而言,都是「可學習的」,換句話說,或許在與您晤談時,個案的某 些生活現況,是「有(或需要)他人協助」,但是經過學習後,卻可以「降低、甚至消除」

需要他人協助的需求,從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角度,這樣的「自立能力養成」,也是相當 有幫助的。

基於上述的原因,我們建議您將本問項視為「發覺視覺障礙個案生活自理與行動需求」

的重要部分,以下分別從視覺障礙個案可能的需求角度說明各問項:

(1) 生活上有沒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部份?

申請表上列舉了穿著打扮、洗澡、上廁所、用餐、提醒按時吃藥、付錢或找零、溝通、

與其他。除了上述項目外,視覺障礙者在生活上,另可關注以下項目,並分別將「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項目與「需要但沒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項目,分別列舉於「其他」,這 包括備餐、用藥、家事(如洗衣、打掃)處理、家電用品使用、物品與文件收納管理、金 錢辨識與管理、日常文書(閱讀與書寫)處理等。

包括上述項目的補充說明,以及從個案的穿著、儀容、動作所進行的觀察,您另可記 錄於評估表第三部份的「生活自理」中。

(2) 行動上有沒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部份?

在申請表上,此問項採開放式填寫,我們除了建議您依問項瞭解個案在「行動上有沒 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部份」外,也可進一步探究個案當前主要的活動區域,以及外出時,

是否具備獨立行動的能力,是否使用任何行動的輔具。例如勾選「有他人 / 工具協助」,

(11)

在「他人協助內容」的部分,做以下的描述:「平日主要以往返醫院與住家附近活動為主,

多半由案妻請假或利用閒暇時間引導,未有獨立行動經驗。」至於「工具協助」的部分,

則如以下的描述:「在案妻引導時,偶而個案會使用手杖輔助,但僅是為增加行走時輔助 探索障礙物,其仍以案妻引導為主。」

而對於進一步的行動評估描述,如個案是否曾經在什麼時間、哪個地方學習定向行動,

是否曾經使用手杖、頻率如何,有外出需求時是否面臨任何困擾,低視能者是否曾經使用 任何行動輔具(如望遠鏡等),這些內容,均可記錄於評估表第三部分的「身體功能」中。

(3) 交通上有沒有他人 / 工具協助的部份?

這裡同樣可從「有沒有」與「是否需要」兩個面向加以瞭解。首先,針對申請表上所 列舉的「□有他人協助」項目,「□接送 □訓練搭大眾交通工具或騎車 □其它」,您皆 可進一步確認,個案在這幾個項目(騎車除外),是不是「有人協助」,而如果沒有,是 不是有「協助的需求」。

至於「可以自行使用的交通工具:□大眾交通工具 □腳踏車 □機車 □汽車 □其 它」,則我們建議,「大眾交通工具」應再明確向個案確認,是公車、捷運、火車、高鐵、

還是其他(如飛機、輪船等),至於計程車、復康巴士,我們建議另列於「其他」,並且 與這些「分別列舉的大眾交通工具一併說明。因為對於視覺障礙者而言,這些工具的使用,

均有其「獨特所需熟悉」的技能,故清楚列舉,較有助於您服務方案的規劃。

7. 申請表-我之前工作離職的原因

根據無障礙科技發展協會 2010 年所進行的視障就業狀況調查(有效樣本 1,627 人),

視覺障礙者離開上一份工作的原因,除了申請表上所列舉的因素外,還包括了視力無法勝 任工作 (30.2%)、個人健康問題(身體需長期治療或復健)(22.8%)、原工作單位倒閉或被 解聘 (18.1%)、必須照顧家庭 (8.9%)、前往工作地點交通不方便 (0.8%)、家人不希望我工 作 (0.3%)。這裡反應出來的因素,包括視覺障礙者的「視力功能持續下降」、「可能擔心 持續用眼會導致視力惡化」、「致障原因不少是因慢性病(如糖尿病等)因素」、「外出 交通受到大眾運輸限制」等,也顯示有若干「家庭支持程度」會影響個案的工作狀況,這 些因素,都與後續的服務息息相關,因此,建議您可將上述這些項目,列於「其他」的選項。

8. 評估表-工作技能

在評估表第二部份「職業生涯期待與就業準備」中,第七項為「工作技能」,除了瞭 解個案具備的工作技能與專長外,對視覺障礙個案而言,您另需瞭解個案在「溝通輔具(輔 助其閱讀與書寫的工具,如螢幕報讀軟體、擴視機等)」的熟悉程度,因為幾乎大部分的 工作,均會涉及到文字資訊的閱讀與書寫,故對視覺障礙個案而言,他們在溝通輔具的熟 悉狀況,將相當程度地影響到他們工作技能的表現。

而針對視覺障礙個案溝通輔具的熟悉程度評估,可從兩個部分來看:首先,個案需要

(或熟悉)什麼樣的溝通輔具,是電腦螢幕報讀軟體(如導盲鼠、NVDA、Jaws、大眼睛)、

擴視軟體(如 Zoom Text)、擴視機、放大鏡、還是其他,如果個案不熟悉(或尚未使用)

這些工具,我們建議,您需要安排個案,進行專業的輔具需求評估;再者,針對「有使用(或 表達有使用能力)」的個案,為了確認其「熟悉程度」、「應用範圍」、與「使用效率」,

我們也建議,您能邀請個案進行操作示範,以更清楚掌握其使用狀況。

此外,因為中文字內涵「形、音、義」的複雜特性,對於「缺乏中文字形概念」的先 天失明(或以點字閱讀為主)的視覺障礙者,可能也會有「輸入文字易出現同音異字」的 問題,然這樣的狀況,卻影響其未來的工作發展甚劇,因此,對於個案的文字輸入正確率,

您也應特別注意。

9. 評估表-感官功能

針對第三部份「功能表現」的「生理層面」,其中對於「感官功能」的評估,除了前 面提到,應特別評估個案的功能性視覺表現外,您也應特別留意,個案是否伴隨有其他感 官上的缺損或障礙狀況。例如前面提到的,一種引發視網膜色素變性的遺傳性疾病 -- 尤塞 氏綜合症(Usher Syndrome,簡稱 US),患者可能伴隨有聽力障礙的問題,甚至身體平衡 也會受到影響;而對於糖尿病引發的眼疾(如視網膜病變等)患者,他們的肢體末稍神經 可能較不靈敏,因此觸覺也會受到限制。總之,對於視覺障礙個案的感官功能評估,切勿 僅專注於視覺障礙的部分,仍應透過您的觀察,以及對於個案不同疾病的瞭解,而有更全 面的判斷。

10. 評估表-心理層面

在第三部份「功能表現」的「心理層面」下,涉及評估的面向中,除了表上所列的範 圍外,我們另建議您可於以下項目,增列部分評估內容:

(1) 認知能力:對於圖象(如表格、圖形等)、空間(如大小、距離、相對位置等)、

中文字形等的理解程度。

(2) 人格特質:在面對問題時的態度、對於自我的評價。

(3) 社交技巧:在尋求協助時的態度與能力。

(4) 適應能力:面對挫折時的態度、如何看待自己與他人的差異(包括障礙者與非障 礙者)。

(5) 其他:個案對於「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情」的態度。(註:「靠自己的力量」,

並非指「獨自完成」,而是「從自身出發,經由自己的推動或促成,使之得以向 前發展」。)

11. 評估表-個人生活表現 / 家庭 / 社會層面

從視障就服員等所辦理的焦點團體及其他的實務經驗中,我們發現,視覺障礙個案的 家庭支持與家人態度,是左右個案就業相當重要的關鍵,也因此,除了表上所列的評估內 容外,我們建議,您可於「家庭系統」項目,增加「個案家人對於個案障礙狀況、特質需 求的理解程度」,以及「家人對於個案生活自理、獨立外出的態度」等部分。

(12)

第一章 / 視覺障礙者的特質與職業重建服務時的需求評估 2 3 視覺障礙者職業重建成功策略教戰手冊

2 2

一、功能性視覺評估

視 覺 障 礙 者 為 了 取 得 身 心 障 礙 手 冊( 或 證 明 ), 必 須 經 由 指 定 醫 院 眼 科 醫 師, 透 過 視 力 量表或各種儀器進行鑑定,最後得出一組視力值(視覺敏銳度),所謂「視力值 0.3」或「視 野 20 度」,即是由此而來。然而,這樣的數值,並無法讓我們確切瞭解這些視覺障礙者,在 日 常 生 活 中, 利 用 視 覺 感 官 所 能 看 到 的 情 境, 也 因 此, 為 了 了 解 個 案「 眼 裡 真 正 的 世 界 」,

故直接利用生活中的各種情境來進行個案視覺功能的評估,這就叫做「功能性視覺評估(杞 昭 安,2002), 其 主 要 目 的, 就 在 於 瞭 解 個 案「 使 用 剩 餘 視 力 從 事 日 常 活 動 的 能 力(Corn,

1986)」。

在這樣的評估中,我們關注的是個案的近距離(30 公分內)、中距離(30 公分至 2.5 公尺 之間)、與遠距離(約 2.5 至 3 公尺),所能看到最小的文字(註:必須同時考量字體、背景 顏色與字體顏色等的差異)或物體。此外,就是個案對於「光的反應與需求」。所謂「反應」,

如「是否畏光」、「是否在突然的光線變化(如從較亮的室外走入室內,或在昏暗的室內突然 開燈)情境下感到難以適應或不舒適」等;而所謂「需求」,則包括「在什麼樣的亮度、什麼 樣的光線顏色、以及怎樣的光源位置條件下,個案的功能性視覺效能可以有較佳的表現」。要 瞭解個案上述功能狀態,我們可將之交給專業的功能性視覺評估專業人員,經他們的評估後,

會產出一份個案的功能性視覺評估報告,站在職管員或就服員的角度,您只需讀懂這份報告,

並應用在您的服務上即可。

在這份報告中,您可對於個案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下,所能看到的世界開始有了一些想像,

然而,面對實務的應用,或許還未必能快速舉一反三、反應自如,因此,建議您不妨從個案「特 定的需求目標(要看到什麼)」來切入,並根據不同的「需求或目標」,以「當下的環境條件」,

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 一 ) 個案需要在「多遠的距離」,有效率的「看到多大」地目標物(如文字、物體等)?

( 二 ) 對個案而言,這樣的目標物,與背景的顏色,是否易於辨識?

( 三 ) 環境的光線、燈光顏色、光源位置,是否影響個案的視覺表現與舒適性?

當面對上面這三個問題,如果個案面臨困難或困擾,我們就可思考兩種解決的策略:一是 環境(包括目標物)的調整,例如調整距離、加大字體、增加顏色對比、改變環境亮度、調整 光源位置、改變燈光顏色等,一是提供個案輔具,如放大鏡、擴視機、望遠鏡、濾光鏡,甚至 是語音或點字的輔具。當然,二者可以一併思考,以得出最佳的解決策略。

二、輔具需求評估

誠如近年在國內外盛行的「國際功能、障礙和健康分類」(ICF),對於所謂身心障礙者,乃 是「處於障礙情境的公民」的觀點,要減低或消除身心障礙者「活動與參與」的障礙或困難,

除了「調整環境」外,另一個重要的策略,便是「透過輔具,協助障礙者『繞過』障礙、『增進』

功能或『改變』狀態」,以視覺障礙者為例,若干的「語音或點字」輔具,就是將「視覺化」

的文字資訊,轉換為「聽覺或觸覺」的訊息,此即所謂「繞過」視力的障礙,而如「望遠鏡」

等,則是協助低視能者「增進」他們視覺的功能,延伸其觀看的距離,至於如放大鏡、擴視機、

擴視軟體、濾光鏡、閱讀規等,這類輔具,可「改變」觀看目標物或視覺感知情境的狀態(如 擴視機將字體放大、改變字體或背景顏色,濾光鏡過濾或降低特定光波,閱讀規暫時遮蔽干擾

功能性視覺與輔具需求的評估

/ 第四節 / 資訊等),讓低視能者的功能性視覺,獲得較好的表現」。

此外,使用輔具還有一個重要的目的,也就是「效能的提升」,舉低視能的個案為例,假 設個案在「裸視(不使用輔具)」的狀態,可於 20 公分距離,用「較說話稍慢」的速度,朗讀 16 號級中文字體,而當改變為 12 號級字體時,則朗讀速度明顯便慢,偶而並有停頓的現象。

這樣的個案,如果需要以同樣的 20 公分距離,閱讀 12 級字的文章,那麼,很顯然我們可思考,

是否以輔具將字體放大,以達到較佳的閱讀效率。從這個例子,我們可看到,個案並非「無法 閱讀」12 級字體,而是基於效能的考量,將字體放大,讓個案有較佳的功能表現。

然而,接下來的問題是,面對眼前的個案,我們究竟要如何判斷,他「需要什麼樣的輔具」、

「適合什麼樣的輔具」? 這就是所謂的「輔具需求評估」。或許,您可嘗試著從以下幾個問題 開始思考:

( 一 ) 具體的需求:

個案「希望」和「需要」做到什麼(例如使用電腦、閱讀書面資料、獨立外出、求職、物 品分類、管理金錢、維持個人整潔等)。

( 二 ) 需要的能力、障礙的限制:

要做到個案「希望」或「需要」做到的目標,要有哪些「與視覺無關」的能力,而在「達 成目標」的過程,會遇到哪些「視力障礙的問題」。舉例:某位低視能的個案,希望能獨立從 住家到受訓場地,他所需具備「與視覺無關」的能力,可能包括熟悉路線、知道如何使用沿途 的交通工具與路標、在需要時知道如何尋求協助等,而在「達成目標(獨立從住家到受訓場地)」

的過程,會遇到與「視力障礙有關的問題」,則可能包括用已熟悉路線的媒介(如我們給個案 的手繪示意圖、網路上的路線圖等)是否有「閱讀上的障礙」,在使用沿途交通工具與路標的 過程(包括步行到達車站、看時刻表、尋找購票處與等車處、確認來車、上車刷票、尋找座位、

確認抵達站、步行到達目的地、觀看沿途所需路標或門牌、進入目的地後尋找教室等),有無 面臨「視力障礙」的困擾。

( 三 ) 這些「障礙問題」是否可透過「輔具」進行改善或解決?

要回答最後這個問題,您需要對於視覺障礙者的輔具發展與現況,有充分的掌握與瞭解。

一方面,輔具的發展是動態的,今天的輔具做不到的事情,不代表明天也不行,即便名稱相同

(如電腦螢幕報讀軟體導盲鼠、NVDA、Jaws 等),他們也有「不斷更新」的版本,因此,除非 您肯定,您所瞭解的某個特定輔具,已是「最新的」版本了,否則切勿妄下判斷,造成誤判的 遺憾。

而或許對您而言,要經常性的掌握視障輔具的發展與現況,有相當的困難,這時,我們就 建議,在您與個案釐清與確立上述「問題一」的目標後,連結專業的視障輔具服務員,並與他 共同針對「問題二」進行討論,最後,將「問題三」交給輔具服務員,進行專業的評估,並產 出具體的輔具建議,如此,應可獲得較好的成效。

總結上面所提到的「功能性視覺與輔具需求評估」,我們仍要提醒,個案的需求,是可能 隨著「所處環境的變動」而改變的,因此,在您取得專業的評估結果後,還是需要在個案「所 處環境轉變(如從訓練階段轉變為工作階段)」時,分別重新檢視本節所提到的「功能性視覺」

與「輔具需求」的基本評估問題,必要時,並再次尋求相關專業人員協助,如此才不致產生以 偏概全、掛一漏萬的窘況。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有意願承辦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之單位,應於各梯次各該職類

題目類型

一、訓練目標:增進在職人員對自動化機械控制的原理、實務技術與相關專業知

職務名稱 人數 主要資格條件 待遇 工作內容 工作地點

一、訓練目標:增進在職人員對自動化機械控制的原理、實務技術與相關專業知

項目 內容 時間 資源/評量 引起動機 課文或主要教材學.. 習經驗連結

退費方式參考「職業 訓練機構設立及管 理辦法」第 16 條規 定。. 3.職業訓練機構一旦被發現有「職業訓練機 構設立及管理辦法」第 18 條所列之違規事

本人 報名參加 (訓練單位名稱) 辦理 (班別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