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試算表也可用來學微積分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試算表也可用來學微積分"

Copied!
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試算表 也可用來學微積分

陳俊生

一. 引言

回應本刊八十三年九月份 (十八卷三期) 楊維哲教授的呼籲「大學微積分的教學, 應從 三向 (Rule of Three): 圖像、 數值、 解析 的全方位來進行」, 筆者甚有同感。 筆者在此 願嚐試當為一個 「黑手 」, 以今日電腦上最方 便 (User Friendly) 的應用軟體 (不需程式 語言), 完全用數學觀念就可以著手進行數值 演算與繪製圖像的試算表 (Spread Sheets), 來達成此一有義意的工作。

在國內首創將試算表用在數學上者, 非 清華大學的全任重教授莫屬, 目前筆者不僅 用在微積分更頻頻應用在數值方法的教學上, 甚覺方便及實用, 在此嚐試以微積分導函數 的概念及其應用為例; 設計三向教學的範例 向讀者先進討教。

二. 導函數例子

(一) 目 的:

幫助學生

1. 建立差商及差商極限的觀念。

2. 理解導函數的意義。

3. 分析比較函數與其導函數間的關係。

4. 了解導函數能夠分析原函數行為的功能。

(二) 理 論:

1. 函數 f 在 x 點及 x 點的近傍 x + h 的 相關式子

f(x + h) − f (x) h

謂之 f 在 x 點的差商。

2. 函數 f 在 x 點的導函數 f(x) 定義為差 商的極限

f(x) = lim

h→0

f(x + h) − f (x) h

3. 函數 f 在 x 點的導函數存在, 則謂函數 f 在 x 點可微分。

4. 函數 f 在其定義域裡每一點均可微分, 則謂 f 是為可微分函數。

三. 實驗設計:

(A)

導函數是差商的極限

:

1. 首先將所給的函數以等間距 x 點表列成 表列式函數 ∀x → f (x)。

2. 依觀察點設定實驗區間 [A0, An] 及間距

∆x = An−An 0 大小。

3. 另外將近傍之大小也設定成可控制之變 數 h; 以便控制觀察變因。

45

(2)

4. 在實驗區間內的每一 x 點建立函數及其 差商的對應關係:

∀x → f(x) → f(x + h) − f (x) h

5. 另外、 將函數的微分式子亦列表成表列式 函數, 以便與差商極限的逼近值做比較。

6. 控制並逼近 h 值趨近零, 以觀察比較函數 差商的變化與其微分式間的誤差關係 (逼 近程度)。

(B) 導函數可分析原函數的行為:

1. 繪製函數 f 及其導函數 f 的對應圖形, 並分析比較兩者間的變化行為。

2. 縮小 x 的間距大小, 進一步微觀各點近 傍的函數與導函數關係。

3. 變換實驗區間左端值 A0 以遍歷定義域 各子區間的函數與導函數關係。

四. 實驗布局: 在 LOTUS 1-2- 3 之試算表上

[註: 本文將用及如下幾則 Lotus 1-2-3 軟體上的術語]

工作底稿、 圖形幕、 儲存格、A 欄、 位址、

複寫、Graph Type、 X 坐標範圍、 A 圖坐標 範圍、 巨集鍵、 功能鍵; 詞意說明請參閱文後 附註。

(A) 導函數是差商的極限:

(A.1) 工作底稿 (參閱表 A1)

1. G 欄規劃為定義域; 儲存格 G1: 標記為 x。

2. I 欄規劃為 x之近傍; 儲存格 I1: 標記為 x+ h。

3. H 欄為函數 f 之值 (形式公式); 儲存格 H1: 標記為 f (x)。

4. E 欄為對應差商值; 儲存格 E1: 標記為 D.Q。

5. F 欄為式的值 (形式公式); 儲存格 F1:

標記為 f(x)。

6. A 欄為實驗變數;

A1: 數值 A0; 定義域上實驗區域 [A0, An] 的左端值,

A2: 數值 ∆x ; x的間距大小,

A3: 數值 h; 依實驗之進行可從 0.1 逐漸 逼近於零, 如 0.01、0.001、...、0.00000001 等。

7. B 欄做為 A 欄各值的標記; B1:『:A0』、

B2:『:Step』、 B3:『:h』 。

8. 儲存格 G2: 直接用位址 A1 引入實驗區 域左端值 。

9. 儲存格 G3: 以 G2 為啟始點加上間距計 算下一 x 點的公式 (+G2+$A$2)。

10. G4..G60 : 複寫自 G3 的步進 x 點計算 公式到整個觀察區間。

11. 儲存格 H2: 用位址 G2為其 x 值鍵入對 應函數形式公式。

12. H3..H60 : 複寫自 H2 的函數形式公式, 建立實驗區域的值域。

13. 儲存格 I2: 用位址 G2 為其 x 值 加上近傍 h 值, 建立近傍形式公式 (+G2+$A$3 ), 並複寫至 I3..I60。

14. J2..J60 : 以 I 欄上的對應值為自變數, 代入 H 欄的函數形式公式; 即只要複寫 自 H2 至 H3..H60可得。

(3)

15. 儲存格 E2: 對應於 G 欄位上每一 x 值建立差商公式, 先在儲存格 E2 鍵入 差商公式 (J2−H2)/$A$3, 然後複寫至 E3..E60。

16. 儲存格 F2: 本欄是導函數形式公式 (為 了區別之方便, 以下將改稱為微分公式) 欄, 先在此以位址 G2 為自變數 x 建立 微分公式, 然後複寫至 F3..F60。

17. 儲存格 D2: 本欄是展示導函數與差商間 的差距, 先在儲存格 D2鍵入x 值的導函 數與差商誤差的絕對值公式 @Abs(E2

−F2) 並複寫至 D3.D60。

(A.2) 圖形幕: 直觀分析比較導函數與原函數 間的關係之用

1. 將 Graphic Type 設定為 XY 坐標形。

2. 指定 X 坐標範圍; 設定在 G 欄位的 G2..G60。

3. 指定 Y 坐標範圍; 設有兩個, 其一 (A 圖) 是原函數在 H2..H60, 另一 ( B 圖 ) 是導函數在 F2..F60。

4. 功能鍵 [F10] 內定為工作底稿與圖形幕 間變換之用。

(A.3) 巨集鍵: 簡化更新函數用

1. [Alt]+[H]: Copy 自更新函數公式之儲 存格 H2 到 H3..H60。

2. [Alt]+[F]: Copy 自更新微分公式之儲 存格 F2 到 F3..F60。

(B) 導函數可分析原函數的行為:

(B.1) 工作底稿 : 除了可刪去微分公式欄 欄位 F 欄之外, 一切同 (A.1)。

(B.2) 圖形幕 : 同 (A.2)。

(B.3) 巨集鍵 : 同 (A.3)。

五. 示範例子:

(A) 認識導函數是函數之差商的極限

例A1: 試觀察函數 f (x) = x3+ x2+ x+ 1 在範圍 [−3, 3] 內各點近傍的各逼近 值 (h = 0.1、0.01、· · ·、0.00000001) 的差商 是如何在逼近成其導函數。

實驗進行: (參閱表 A1)

1. 在工作底稿上將函數 f (x) = x3+ x2+ x+ 1 布局成表列式函數。

2. 在工作底稿上將導函數 (為區別之方便後 文將改稱為微分公式) f(x) = 3x2 + 2x + 1 亦布局成表列式函數。

3. 取 A0 = −3; ∆x = 0.1 觀察 [−3, 2.8]

區間, 各 x 值之差商的逼近情形。

4. 首先取 h = 0.1, 按巨集鍵 [Alt]+[H];

複寫 H 欄函數公式, 再按巨集鍵 [Alt]+

[F]; 複寫 F 欄的微分公式。

5. 這時觀察 D 欄之誤差在 0.08 < Error

<0.8 之範圍內。

6. 當取 h = 0.01 時誤差變為 0.001 < Er- ror < 0.095 之範圍。

7. 當取 h = 0.001 時誤差變為 0.002 <

Error < 0.009 之範圍。

8. 當取 h = 0.001 時誤差變為 0.00940 <

0.2680 之範圍 o

9. 當繼續縮小近傍的間距 h 至 h = 10−8 則誤差範圍亦相對的縮小到 7.150 × 10−11< Error < 3.309 × 10−7

(4)

10. 繼續取 A0 = 2.8; ∆x = 0.1 再觀察 [2.8, 8.6] 區間, 各 x 值之差商的逼近情 形。

11. 當取 h = 0.1 時誤差為 0.95 < Error

<2.69 之範圍。

12. 當取 h = 0.001 時誤差為 0.00940 <

Error < 0.2680 之範圍。

13. 當繼續縮小近傍的間距 h 至 h = 10−8 則誤差範圍亦相對縮小到 2.9 × 10−8 <

Error < 2.128 × 10−5

14. 同樣的將區間移至右翼, 取 A0 = −8.8;

∆x = 0.1 進一步觀察 [−8.8, −3] 區間 各 x 值之差商的逼近情形。

15. 當取 h = 0.1 時誤差為 0.79 < Error

<2.53 之範圍。

16. 當取 h = 0.01 時誤差為 0.079 < Error

<0.2539 之範圍。

17. 再繼續縮小近傍的間距 h 至 h = 10−8 則誤差範圍亦相對縮小到 4.39×10−8 <

Error < 1.2875 × 10−5

18. 綜合上述三段範圍的實驗觀察得在區間 [−8.8, 2.8] 內, 當各 x 點之近傍從 h = 0.1 縮小至 h = 10−8 時 x 點的差商 與微分公式值間的誤差也是從 0.95 <

Error< 2.65 的範圍縮小到 4.39 × 10−8 < Error < 2.128 × 10−5 的範 圍。

表 A1

A B D E F G H I

1 −3.0000 :A0 Error D.Q f(x) x f(x) x+ h

2 0.1000 :Step 0.7900 21.2100 22.0000 −3.0000 −20.0000 −2.9 3 0.1000 :h 0.7600 19.6700 20.4300 −2.9000 −17.8790 −2.8 4 0.7300 18.1900 18.9200 −2.8000 −15.9120 −2.7 5 0.7000 16.7700 17.4700 −2.7000 −14.0930 −2.6 6 0.6700 15.4100 16.0800 −2.6000 −12.4160 −2.5 7 0.6400 14.1100 14.7500 −2.5000 −10.8750 −2.4 8 0.6100 12.8700 13.4800 −2.4000 −9.4640 −2.3 9 0.5800 11.6900 12.2700 −2.3000 −8.1770 −2.2 10 0.5500 10.5700 11.1200 −2.2000 −7.0080 −2.1 11 0.5200 9.5100 10.0300 −2.1000 −5.9510 −2.0 12 0.4900 8.5100 9.0000 −2.0000 −5.0000 −1.9 13 0.4600 7.5700 8.0300 −1.9000 −4.1490 −1.8 14 0.4300 6.6900 7.1200 −1.8000 −3.3920 −1.7 15 0.4000 5.8700 6.2700 −1.7000 −2.7230 −1.6 16 0.3700 5.1100 5.4800 −1.6000 −2.1360 −1.5 17 0.3400 4.4100 4.7500 −1.5000 −1.6250 −1.4 18 0.3100 3.7700 4.0800 −1.4000 −1.1840 −1.3 19 0.2800 3.1900 3.4700 −1.3000 −0.8070 −1.2 20 0.2500 2.6700 2.9200 −1.2000 −0.4880 −1.1

圖 A2

例 A2: 試觀察函數 f (x) = esin x+cos x

−πx2+ 1 在範圍 [−π, π] 內各 x 近傍的各 逼近值 (h = 0.1、0.01、. . .、0.00000001) 的

(5)

差商是如何逼近成其導函數。 實驗進行: (參 閱圖 A2)

1. 取間距大小 Step=@pi/18 (∆ = 18π)。

2. 將函數 f (x) = esin x+cos x − πx2 + 1 布局成表列式函數: @exp(@Sin(G2) +@Cos(G2)) −@pi*G2ˆ2+1。

3. 亦將其函數的微分式子 f(x) = esin x+cos x

(cos x − sin x) − 2πx 布局成 表列式函數: @exp(@Sin(G2)+@Cos(G2))

∗(@Cos(G2) −@Sin(G2))− 2 ∗@pi

∗G2。

4. 取 A0 = −π 先觀察 [−π, 0] 區間, 各 x 值之差商逼近其導函數值的情形。

5. 當近傍 h = 0.1 時差商誤差值在 0.207233 < Error < 0.328287 之範 圍內。

6. 當近傍 h = 0.01 時差商誤差值在 0.020609 < Error < 0.0315524 之範 圍內。

7. 當近傍 h = 0.001 時差商誤差值在 0.00206017 < Error < 0.00314295 之 範圍內。

8. 當近傍 h = 10−9時差商誤差值在 0.36×

10−8 <Error < 0.42861 × 10−5 之範 圍內。

9. 取 A0= 0 再觀察 [0, π] 區間上各 x 值 之差商的逼近情形 (表 1-2)。

10. 當近傍 h = 0.1 時差商誤差值在 0.205665 < Error < 0.602379 之範 圍內。

11. 當近傍 h = 0.01 時差商誤差值在 0.0209038 < Error < 0.0599666 之 範圍內。

12. 當近傍 h = 0.001 時差商誤差值在 0.002060023 < Error < 0.00599284 之範圍內。

13. 當近傍 h = 10−9 時差商誤差值在 0.9 × 10−9 <Error < 0.32857 × 10−5 之範 圍內。

14. 綜 合 上 述 二 段 的 實 驗 觀 察 得 在 區 間 [−π, π] 內, 當各 x 之近傍從 h = 0.1 縮小至 h = 10−9 時 x 點的函數 差商與其微分公式的實際值間誤差也從 0.207233 <Error< 0.602379 的範圍縮 小到 0.36 × 10−8<Error< 0.42861 × 10−5 的範圍。

(B) 理解導函數可分析原函數之行為

例B1: 試觀察函數 f (x) = x2+ x + 1 在範圍 [−3, −3] 內, 各 x 點所對應函數與 導數間行為的相應變化關係。

實驗進行: (參閱圖 B1)

圖 B1

1. 在 A1實驗布局中刪除或忽視本實驗不用 的欄位; D 誤差及 F 微分公式欄。 若重 新布局則先設定觀察區間 x 值範圍; 即 設定 A0 及 ∆x 值, 並表列函數 f (x) 及 其差商在工作底稿上即可。

(6)

2. 設定近傍 h = 0.000001 則依前例 A1 所做的實驗其導函數的誤差應會小於 0.000001。

3. 當取 A0 = −3 及 Step= 0.1 觀察並 比較工作底稿上的導函數 (E 欄) 及函數 (H欄)。

4. 在 x < −0.5; i.e [−3, −0.5] 範圍 內, 導函數值為負, 而在 x > −0.5; i.e [−0.5, 3] 範圍內, 導函數值為正。

5. 相應於上述兩區間的函數變化行為則有 在 [−3, −0.5] 範圍內, 函數值從 7 遞減 到 0.75, 但在 [−0.5, 3] 範圍內, 函數值 從 0.75 遞增到 13。

6. 也就是, 在點 x = −0.5 對函數及導函數 恰好都是分水嶺, 對函數而言, 這一點正 好是從減函數變換到增函數的變換點, 對 導函數而言, 這一點正好是從負值變換到 正值的轉換點。

7. 進一步的按一下 [F10]再看一看圖形, 顯 然的原函數是開口向上的拋物線, 最低點 正是在 x = −0.5 的地方。

8. 其次, 看一看導函數, 這是一條傾斜的直 線, 而正也是在 x = −0.5 的地方與 X 軸相交。

9. 比較函數與導函數兩者間行為變化的關 係, 發現以點 x = −0.5 為分水嶺。

在[−3, −0.5] 範圍, 函數是遞減而導函數 值則是負值, 在 [−0.5, 3] 範圍, 函數是遞 增而導函數值則是正值。

例B2: 試觀察函數 f (x) = esin x+cos x−πx2+ 1 在範圍 [−π, π] 內, 各 x 點所對應函數與 導函數間行為的相應變化關係。

實驗進行: (參閱圖 B2)

圖 B2

1. 在例 B2 的實驗布局上, 將函數 f (x) 更 改為 @exp(@Sin(E2) +@Cos(E2))

−@pi ∗E∧2 + 1 並 按 巨 集 鍵 [Alt]+[H]以完成表列式函數之布局。

2. 當取 A0= −@pi (i.e−π) 及 Step=@pi/30(i.e30π) 觀察並比較導函 數 (E 欄) 及函數 (H 欄)。

3. x 在 [π, 0.314159] 範圍內, 導函數值 是正數, 相對應的在 H 欄的原函數是從

−29.6383 遞增到 4.215617。

4. 同樣在這 x 的範圍內, 另外看到導函數 是從 19.37132 遞減到 0.289705, 所以 進一步的按功能鍵 [F10]看一看圖形, 在 這兒可以看到由於其變化率的遞減而原 函數圖形的凹性向下行為。

5. 更且, 其導函數並不若例 A1 二次錐線的 導函數是為直線, 而有點彎彎曲曲, 所以 原函數圖形雖然看起來很像拋物線, 但實 際上不是, 尤其在範圍 [−1, 0] 的區間, 導函數的遞減程度是緩慢下來, 而原函數 的陡峭也就緩和下來, 在這兒曲線似乎沒 有如拋物線的穩定爬升。

(7)

6. x 在 [0, π] 的範圍內, 導函數值則從正 數遂漸減少經點 x = 0.314159 轉變 成負數, 相對於在 H 欄的原函數是慢 慢增大跨過最大值 4.215617再慢慢減小 成零, 再一路快速遞減到 x = π 時的

−29.6383。

7. 同樣在這 x 的範圍內, 另外看到導函數 是從 2.71828遞減到零, 再繼續快速減少 到最右端時的 −20.1070。

8. 另一面, 進一步按功能鍵 [F10]看一看圖 形, 這一段範圍的導函數圖形是向右傾斜 向下是彎彎曲曲近似於直線的曲線, 這表 示導函數的遞減率是在急速減少, 所以原 函數圖形正也表現出凹性向下之行為。

例 B3: 試觀察函數 f (x) = x3 −5x − 20 在範圍 [−3, 3] 內, 各 x 點所對函數與導函 數間行為的相應變化關係。

實驗進行: (參閱圖 B3)

圖 B3

1. 同在例 B1 工作底稿的實驗布局上, 將函 數 f (x) 更改為 G2∧ 3−5∗G2−20 並 按巨集健 [Alt]+[H]以完成表列式函數 之布局。

2. 當取 A0= −3 及 Step= 0.1 的情況下, 觀察並比較工作底稿 E 及 H 兩欄的關 係。

3. x 在 [−3, −1.3] 範圍內, 導函數是正數, 相應的在 H 欄上的原函數值是從 −32 遞增到 −15.697。

4. x 在 [−1.2, 1.2] 的範圍內, 導函數是 負數, 相應的在 H 欄上的函數值是從

−15.728 遞減到 −24.272。

5. x 在 [1.3, 3] 的範圍內, 導函數是正數, 相 應的在 H 欄的函數值是從 −24.303 遞 增到 −8。

6. 另一方面, 按功能鍵 [F10]看一看圖形幕, 相同於 3,4,5在 [−3, −1.3] 區間, 導 函數圖形在 X 軸上方, 而原函數圖形則 是遞增, 在 [−1.2, 1.2] 區間, 導函數圖形 在 X 軸的下面, 而原函數圖形則是遞減, 在 [1.3, 3] 區間, 導函數圖形在 X 軸上 方, 而 原函數圖形則是遞增。

7. 對於導函數圖形與 X 軸有兩交點, 其一 在 x = −1.3, 另一在 x = 1.3, 這 兩點從工作底稿的函數表列上, 看到其函 數值 f (−1.3) = −15.697 較其近傍 大, 而 f (1.3) = −24.303 則較其近 傍小, 在圖形幕上的圖形也正具相同的特 徵; 點 (−1.3, −15.697) 是相對極大, 而 點 (1.3, −24.303) 則是相對極小。

8. 再看一看導函數圖形, 在 [−3, 0] 範圍 內, 導函數圖形是遞減, 相應的函數的彎 曲程度, 從左端點開始向右逐漸變小, 而 在 [0, 3] 的範圍內, 導函數圖形是遞增, 相應的函數圖形的彎曲程度, 從 Y軸的交

(8)

點開始向右逐漸變大, 而最特別的是在 Y 軸上, 導函數圖形恰是從遞減變成遞加的 變換點, 相應的函數圖形在這一點恰是凹 性向下的圖形轉變成凹性向上的圖形。

六. 實驗結果:

(A) 函數是差商的極限:

1. 這裡所舉的兩例是一般的連續函數; 其一 是多項函數, 另一是超越函數。

2. 在指定區間上各 x 點, 雖然是取間距點 而非連續, 但在 x 間的間距 ∆x 大小是 為實驗變數; 可任意變換所以並不失去連 續的一般性而可繼續追蹤。

3. 在這實驗裡各 x 點的近傍 h 雖用十分逼 法, 但這也是實驗變數, 故可選用任意的 逼近數值來趨近, 其結果一樣也不失其一 般性。

4. 在這實驗所看到現象正如理論所言 「函數 f 在 x 點的導函數恰為此點上的差商在 其近傍逼近零時的極限值」。

5. 在這實驗裡對每次的實驗變數變換均可 看到差商在於逼近其微分公式值間的誤 差逼近程度。

(B) 導函數可分析原函數的行為

1. 這裡所舉的例 B2 是同為 (A) 所舉之例 A2 是為超越函數。

2. 不論原函數是多項函數或超越函數, 從數 值表列導函數的符號變化均可以推測原 函數的增減函數關係。

3. 同樣的, 這三種函數從函數圖形上, 更清 楚的可以看出當導函數圖是在 X 軸以下 部分的區間, 原函數圖必是從左到右之遞 減曲線, 也就是減函數圖形。

4. 導函數變號的交換點, 顯然是原函數的遞 增與遞減或遞減與遞增的交接點, 所以在 圖形上所看到的這些點必定是相對極點 (Relative Extreme Point)。

5. 另外, 在例 B3 看到了導函數值是零的點 並不一定是相對極點, 這是當導函數值, 從正變零而不進入負值又變回正值時, 或 從負變零而不進入正值又變回負值的情 況, 這正是反曲點 (Inflection Point) 的 現象。

6. 同時, 在例 B3 的圖形上也看到了反曲點 的兩翼, 其曲線的凹向性恰好是相反。

七. 結論

從上述的設計例子, 以今日電腦科技, 要 達成微積分三向方式的教學, 在工具方面己 唾手可得, 所缺的應只是有心的 「黑手」。 然 而較為讓人所擔心的是目前所盛行的 CAI 方式。 這方式的設計若不小心, 那麼學生學 到的將是欠缺數學思考的速查電子解答習慣, 這對微積分三向教學並無助益。 使用的軟體 方面, 當然也可以用程式語言來設計, 但這 將花費相當的時間、 勞力及精力, 因而降低 了學習的效力。 況且數學觀念的學習, 絕大 部分可透過函數觀念獲得的, 所以電子試算 表不失為一個相當理想的輔助工具。 今日的 電子試算表在市面上不只是 LOTUS1-2-3, 其他尚有 Excel、 Symphony、 Quattro、

(9)

Karuku(日文) 等多種, 也都是非常簡單好 用。 筆者在此拋磚引玉, 配合楊教授的呼籲與 各位讀者先進, 不恥隨時降格為 「黑手」, 來 推展這一有意義之教學方法。

附註 :

工作底稿 : 一張具有橫寬 256 行, 縱長 8192 列的電子試算表。

圖形幕:可將工作底稿上的資料表成 XY 坐 標或統計圖形的電子幕。

儲存格 : 工作底稿上所規劃出來的格子, 共 有 256×8192 格, 是存放及顯示資料的單位 格子; 本文的敘述是以這格子為單位, 放入了 各變數值及公式。

A 欄 :工作底稿上的 256 行的各行是用英文 字母 A..Z、AA..IV 來表示, 所以第一行的整 行叫做 A 欄、 第二行叫 B 欄等等。

位址:各儲存格位置的形式表示法, 以各欄位 的第幾個格子來表示, 如 B 欄位的第三個格 子表之以 B3。

複寫(Copy):這是 Lotus 1-2-3 試算表所提 供之功能指令, 選用這一指令可將某一儲存 格上的公式, 依相對的變數位址複寫到指定 的儲存格範圍內。

Graph Type : Lotus 1-2-3 所提供可在圖 形幕上展現的圖形; 有統計上的折線圖、 長條 圖、 疊積圖、 圓形圖及本文所用的 XY 坐標 圖。

X 坐標範圍 :圖形幕是基於展現在工作底稿 上的資料來繒製的, 所以要求繒圖之預前工 作除指定 Graph Type 之外, 還要指定橫坐 標的資料在工作底稿上的所在範圍。

A 坐標範圍 :圖形幕上在同一 X 坐標範圍下 可指定 A、B、C、D、E、F 之六個圖形; 因此在 繒圖之預前工作, 也須指定工作底稿上縱坐 標資料之所在範圍。

巨集鍵: 使用者依自已之須要設定的按健, 在 本軟體規定使用 [Alt] 及另一個英文字母同 時並用, 這是替代一群指令的組合, 只用一次 簡單的按健就可完成; 如本文用了兩個巨集 健, 其中 [Alt]+[H]定義為將位址 H2 上的 函數公式複寫到 H3..H62 及 J2..J60 以便 更新指定範圍內的表列式原函數及近傍函數, 另一 [Alt]+[F]定義為將位址 F2上的微分公 式複寫到 F3..F62 以便更新微分式子。

功能鍵:這是鍵盤上 F1..F12 的特殊功能鍵, Lotus 1-2-3 定義 [F10] 做為工作底稿與圖 形幕間兩者變換的開關。

參考資料

1. Simon Moores; Using Lotus 1-2-3 Re- lease 3.0。

2. Ridington Tucker; Inside Lotus 1-2-3 Macro。

3. 微積分教本。

本文作者任教於彰化師範大學數學系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教學目標 對微積分理論能有基本認識,能熟悉微積 分的計算,並建立堅實的數學基礎以應用 在 機械或是工學院的 領域。. 授課課程大綱明細

教學目標 了解微分、 積分的意義。 熟練微 分、 積分的計算並能應用。. 授課課程大綱明細

黑手出身的郭台銘認為: 『創新不但是被逼出來的,而且要有嚴師才會出高徒』 。鴻 海公司的創新表現在三方面:包括經營理念的創新、經營方式的 創新與製造方式

對平面上的任意凸多邊形作適當的圖形分割, 可以求出此凸多邊形面積的一般公式。 分割 一個給定的凸多邊形時, 不同的分割方法, 所求得的面積公式也不盡相同; 其最大差異在於所求

眾所周知, 一個積分量是由積分區域及積分的被積函數決定的。 因而當積分的積分區域或 被積函數具有某種特殊性時, 我們也可採用特殊的方法去求解。 本文的目的就是介紹幾種較特

ISIS 因為是中空的,所以之前教的拆 BB 的方式,會因為內部中空而頂不到,所

z 除了大小,電流還要考慮方 向,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電流I 流動的方向,此一方向稱為基 準方向。此一基準方向可以任

請說明計算機所進行的平行處理在定義上通常以什麼方式來區分所謂的「巨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