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其實現代主義是不斷在進展,成為 過去的「現代」和當下的「後現代」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其實現代主義是不斷在進展,成為 過去的「現代」和當下的「後現代」"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二章 後現代藝術理論探討

第一節 後現代與現代的名詞說明

一、「後」學的源起

後現代大師詹克斯(Charles Jencks)對後現代的「後(Post-)」字提出解釋:在 後(Posteriority),指一種繼富創造力的時代而起的消極(Negative)感;或相反的,

指一種超越否定意識形態的積極(Positive)感,……後印象派(Post-

Impressionism,1880 年代)和後工業 (Post- Industrial,1914-1922),則是「後學 (Posties)」的開端……。1970 年後,最先在建築及文學上發展,使用有連字符的

「後─現代」,以表明具有自主性,是個積極的、有建設性的運動 3。後則擴展 至造形藝術現象。

二、現代與後現代的相對性

現代(Modern)一詞源自拉丁字(Modo) ,意指「正是現在」(Just now),而後現 代一詞的字面意義即「正是現在之後」(After just now)4。但所有作品對創作它 們的古今藝術家而言都是當代的(Contemporaneous)的現代,兩者歷史身分是 一變動的關係,其實當代就是後現代。只因人們意識到「現代主義」已經過去成 為經典(如印象派、立體派……),並「以新時代的觀點」「反抗並攪混現代主 義的感知」,則後現代便已成為當下的現代。其實現代主義是不斷在進展,成為 過去的「現代」和當下的「後現代」。後現代就是不斷質疑已經被接受的「現代」

東西,如杜象拿現成物質疑藝術為何一定得作畫,而杜象也被後來的藝術家質疑 為何作品得有一定的展示場所。因此後現代是隱喻反動(Against)現代的。

而就藝術史上界定的「現代」是指 1860-1970 年的時期 5,而「後現代」一

3 黃訓慶譯(1996);Richard Appignanesi 著。《後現代主義》,頁 5。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

4 黃訓慶譯(1996);Richard Appignanesi 著。《後現代主義》,頁 8。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

5 黃麗絹譯(1996);羅伯特•艾德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頁 102。台北市:藝術家。

(2)

詞,則指 70 年代末期開始迄今-「後現代」反動「現代主義」之最低限藝術純 粹歸零現象。但學者哈桑(Ihab Hassan)說:「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不是由鐵 障或長城分開的,因為歷史是可以抹去舊記號寫上新字的羊皮紙,而文化則滲透 過去、現代和未來……。 6」道出後現代主義不可能毫不受先前現代主義的滲透,

因時空人文意識因素複雜,「後現代藝術」不完全適用以時間作為一刀兩斷的區 隔方式。

三、後現代主義與後現代藝術的範疇

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一詞的首次使用可溯至 1870 年代以前,當時英 國藝術家查普曼(John Watkins Chapman)先使用了它 7,近代則首次出現在丹 尼爾•貝爾(Daniel Bell)1960 年的著作上 8。1970 年學者李歐塔(Jean-Francois Lyotard)等人,提出解構的(Deconstructive)後現代主義,讓人視後現代主義為否 定辯證法〈Negative Dialectics〉和解構,事實上,1980 年代後,出現一系列嶄新 而有創造力的後現代主義運動,卻是以正面的「建構的」(Constructive)、「生態的

」(Ecological)、「有根據的」 (Grounded)以及「重構的」(Restructive)稱之 9

「後現代主義」一詞被文化學、建築及造型藝術三個領域所引用,內容、時 間各有所指,而造型藝術史上的「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在法國、美國、

西班牙出現的最早,則被界定為 1980-1990 年間復甦具象、重返歷史的繪畫藝術 潮流,其表現出對前普普(Pre--Pop),甚至是古代藝術形式、技巧的回歸 10 特徵是大量挪用已存的歷史圖像,及藝術品社會性的指涉。

6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頁 32。台北市:揚智。

7 黃訓慶譯(1996)。Richard Appignanesi 著。《後現代主義》,頁 1。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

8 黃麗絹譯(1996)。羅伯特•艾德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頁 131。台北市:藝術家。

9 黃訓慶譯(1996)。Richard Appignanesi 著。《後現代主義》,頁 5。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

10 林麗輝(2003.06)。《後現代藝術的寓言性》,頁 4-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3)

11 陸蓉之(1990)。《後現代藝術現象》,頁 18。台北市:藝術家。

12 圖片來源: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頁 132。台北市:藝術家。

例如圖 1,義大利女畫家馬利亞尼 的作品〔手臣服於心智〕,即為典型的 後現代繪畫「風格擬古」代表作,也 被稱為「有教養的畫」「寓言性的古典 主義」,以 18 世紀繪畫手法敘述希臘 古典神話的歷史故事 11

圖 1

卡洛•瑪麗•馬利亞尼(Carlo Maria Mariani,1931-)〔手臣 服於心智〕1983 年。

一般界定「後現代藝術」時期,

以 60 年代後,率先打破現代主義純粹 性質的普普藝術為概略分水嶺,泛指 之後西方各類的前衛藝術,有學者以 較明確「現代主義之後」(After Modernism)來區別「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但台灣仍慣用「後 現代」一詞涵括,本論文探討「後現 代」的範疇,大致界定為 1960 年迄今 的後現代繪畫藝術發展,在文中以「後 現代」略稱,探究由現代主義轉向後 現代多元現象的歷史情境與思維轉 變,並透過整理其繪畫表現特質作為 個人創作的理論背景。

圖 2

帕洛克(Jackson Pollock)<藍 的極限>1953 210.8 × 488.9 cm 班海勒夫婦收藏 12

(4)

第二節 後現代藝術源起的社會背景

從藝術社會學來看,任何文化活動都脫離不了 其所處的社會影響,後現代藝術的生成亦然,其並 非一夕間由 70 年代竄出,背後牽涉的社會情境、文 化思潮演變與生產技術的變革皆有其脈絡可循。簡 單說明如下:

一、返回保守的社會情境

美國為西方世界的領袖強國,當現代主義抽象 繪畫(1910-1913)由歐洲傳向美國,美國很快的佔 為己有並發展出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1940-1950 年代)〔圖 2〕,冷戰的 50 年代,它的形式主義與共產集權下的社會寫實作為 擂台賽,它被挾著西方優越的心理,結合美國強勢 文化外銷世界,造就一種國際性共通的繪畫語言與 美感信念,可說是「現代主義」的巔峰期。

現代主義的消退與美國介入越戰(1954-1975)

失利多少有關,代表著美國強權的尊嚴與自信受 挫,政治氣氛轉為保守的立場,80 年代蘇聯瓦解的 後冷戰期,美國經濟成長停頓;而歐洲也好不到哪 去,1967 年代,工運與學運激烈,經濟低迷,工業 文明帶來新污染、能源短缺問題,西方社會瀰漫著 保守、懷舊、懷疑論氣氛。在藝術上,最低限主義

〔圖 3〕(Minimalism,1960-1970 年代中期)「極簡 無物」的枯竭,讓藝術家在創新無聊 14與保守社會

13 圖片來源: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頁 200。台北市:藝術家。

圖 3

馬克拉肯(John Mc Ccracken)〔紅板〕>

1967 洛杉磯 A˙Family 收藏 13

圖 4

凱斯•哈林(Keith Haring,1958-1990) 鴉藝術

(5)

情境下,重拾過往歷史的題材與技法,並擺脫西方優越論,重返各自文化重新探 尋,成為 80 年代鼎盛後現代藝術「引用、整理、綜合與再製圖像」的特色。

二、多元文化主義思潮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民族中心論(Ethnocentricity)的相反,

多元文化論-擺脫西方為中心的思想,起源於 1980 年代的美國,它是針對所 謂「民族大熔爐」理論而發,非白人的移民薈聚,引發種族主義的迴響15

因為美國主流文化是白人歐洲文化,忽略其他非白人民族及其文化,多元 文化理論的提倡者,於是藉此理論來批判美國的社會要求正視其他族裔及文化 問題。它透過全球化的資訊科技迅速傳遍世界,影響迄今。在後現代藝術中多 元文化主義,反動的是美國西方式文化優越論的觀點,它要求非歐美的藝術品 應以作品本身的文化根源來思考,而不應被視為「原始」或「另類的」,而西 方自由的個人主義16,也不盡然適用全世界。此觀念助長了後現代藝術脫離西 方一元式的現代主義價值,重返各自歷史文化中汲取養分,產生許多亞裔、拉 丁美洲、非洲裔藝術家,並啟發社會「邊緣文化」族群的發聲,例如:女性主 義、塗鴉藝術 17〔圖 4〕等,朝向多元發展。

14 格斯頓(Philip Guston)說他由抽象表現主義,轉向後現代主義,只是因為「我厭倦了純粹,

我想說故事。」資料來源:陸蓉之。《破後現代藝術》,頁 111。台北市:藝術家。

15 航亭頓。《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重建》,頁 16。資料來源:喻麗華,鄭桂華,黃欽文編著(2002)。

《世界文化教師手冊》。台北市:謳馨事業。

16 西方的個人主義概念-個人的自我、權利、和自由-竟然對東方人(如新加坡法治,但不民 主)或原始部落不具意義。

17 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頁 38。台北市:藝術家。

(6)

三、資訊媒體與大眾文化的背景

表 1 各家學者的近代劃分法之比較 18

活字媒體時代 電力媒體時代 電子媒體時代

麥克魯漢: 1500 年 1900 年 1950 年

(M.Mclu-han)

第二波(工業社會) 第三波(後工業社會)

托佛勒: 1650∼1750 年 1955 年

(A.Toffler)

競爭資本主義 壟斷資本主義 跨國資本主義

詹明信: 1800 年 1890 年 1960 年

(E. Jameson) 寫實主義 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

如表 1,資訊理論家,「地球村」的命名者麥克魯漢,認為後現代與 1950 年 資訊時代的來臨密不可分,使我們由工業時代直線發展變為馬賽克集錦多元的思 維方式,也是托佛勒所說的後工業(1955 年-)彈片文化 19,並透過科技的傳 播將人們帶到一個奇觀的消費世界,顛覆傳統國界和文化區塊的概念,藝術家接 受物質化的必須生存因素,在後工業的資本主義物質崇拜下,包含大眾文化在內 的所有資源皆能成為藝術取材的對象與主題,催生了後現代藝術-純粹與雜質、

真實與非真實、新舊風格混合的集錦面貌,打破先前現代主義純粹統一的不食人 間煙火形象。

亦有學者從社會學角度,將後現代與現代、前現代三者作一完整比較。例如 表 2,可見證後現代來臨與社會文化變遷關係匪淺。

18 呂清夫(1996)。《後現代造型思考》,頁 9。高雄市:傑出。

19 托佛勒認為在工業時代,自牛頓(Issac Newton,1642-1727)以降,都假設時間是一條直線,

但後工業時代如同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的相對論,人們排斥直線思考,閱 報是漫不經心、跳躍式閱讀,此即所謂「彈片文化」。資料來源:呂清夫(1996)。《後現代的 造型思考》,頁 5-10。高雄市:傑出。

(7)

表 2 從社會類型的發展看藝術分期 20

產業狀況 社會結構 時間發展 空間分布 文化概況 前現代時期

10000BC-1450

新石器革

•農業生產

•手工業

•分散性的

部落/封建 制後

•貴冑與祭 司階級

•佃戶階級

緩慢反轉 性的變化

地方/城市

•農業

君權政體 文化

•統合性風

現代時期 1450-1960

工業革命

•工廠生產

•大量製造

•集中性的

資本制度

•中產階級

(擁有者)

•勞動階級

一次元 直線進展

國家主義

•理論性企

•排外的

中產階級 文化

•大眾文化

•優勢流行 性風格 後現代時期

1960-

資訊革命

•公司企劃

•分裂性生

•解除集中

(地方分 權)

世界總體

•資訊符號 辨知者

•執行工作

快速循環 式地變化

國際/區域

•跨國的

•多元的

•電子的

•涵括的

多元文化

•繁類型風

20 表一,高千惠(1998)。《當代文化藝術澀相》,頁 68。台北市:藝術家。(原始資料採自 CJ)

(8)

第三節 後現代多元性探討

一、歷史思維的轉變

現代主義藝術所承繼的歷史思維可溯及科學時代牛頓宇宙機械觀、啟蒙時代 笛卡兒(Descartes)的「我思,故我在」(作者中心的自我觀照個人主義)與達 爾文進化論,為單一直線式前進的宇宙觀與樂觀的「歷史進步」思維,表現在藝 術上乃對「新」的憧憬,不斷「推陳出新」,導致「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 沙灘上」-挑戰、拋卻過去歷史包袱,著眼於當下與未來的「美好」,如印象派 挑戰古典派形與色的認知,立體派則破除過去 500 年來(含印象派在內)的透視 法則等,屬垂直多元思維,其特點即對各種現象與以規律化合理化的處理。

後現代的歷史思維,可溯及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與海森貝爾格21發現 關於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時空觀念可以是相對的、不確定性的,「新」可 以是循環的「浪去浪返」-原創的質疑,歷史不一定「進步」(如:科技進步帶 來環境破壞)、不一定是直線發展,可以是水平的多元發展,重視科際整合的整 體生態觀(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這些都反映在後現代藝術的多元發展與 跨領域、跨媒材、媒體合作的現象中。

二、作品詮釋者

現代主義認為「視覺產物就是最終點的觀念」,藝術只透過它自己媒材與形 式說話,藝術家多說無益,他們自絕於大眾,認為藝術家是社會的精英,只願與 值得尊敬的藝術家和藝評家對話,藝評家是他們作品的詮釋討論者。

21 物理學家海森貝爾格(Werner Heisenberg,1901-1976)發現關於量子力學的「測不準原理」,

用簡單的話來說,它是指對一個粒子之位置的同步測量總是不準。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立體派的啟發者,他並未拋棄寫實主義,而是加以修改,使它包含我們對事物 之感知中的測不準性(Un-certainty)。再現必須明示觀看與客體之間的互動(Interaction)效果,

亦即一個人所見之中,視點的各種變異以及懷疑的各種可能性。資料來源:黃訓慶譯(1996);

Richard Appignanesi 著。《後現代主義》,頁 16-18。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業。

(9)

60 年代中期,觀念藝術崛起,藝術界瀰漫著藝術家想要以自己的文字討論 解釋和控制作品的意願,因為藝術家了解到-就素材的選擇和創作程序言,藝術 家本人是最清楚與有資格說話的。演變到後現代則更多元,因為符號學指出符號 意義其所指的事物是不明確的,藝術家詮釋自己的作品,同時也開放作品的寓言 性留給觀眾參與,「詮釋」可以是自由、來自多方面的。

三、後現代繪畫表現特質

(一)關於藝術觀念

1.由出世轉向入世,關懷社會

現代主義與社會的關係是「疏離」與「焦慮」的個人精英主義,藝術家是社 會邊緣的族群,「為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22 的崇高美感,排除傳統繪 畫作品中的社會性指涉。但後現代的藝術家面臨社會的變遷-環境污染、政治紛 爭、經濟景氣問題,資訊媒體衝擊,感同身受,藝評理查•庫克(Richard Cork)

說「藝術家必須開始扭轉這種自說自話的致命傾向……,而對外界人群毫無影響」

的情況。現代藝術必須揚棄「風格上的對抗意識」這個不道德的策略,並且開始 向「….久已被忽略的社會大眾」傳達意義 23。透過藝術,反映社會、人生、抒 發己懷,是由「出世的轉向入世」的觀念表現。

2.「擬像(Simulacrum)」的再現:

在西方藝術傳統中,藝術是真實的再現,但在攝影術出現後,則引發現代主 義對「現實再現」過時的疑慮,從塞尚開始透過藝術家與藝術品相對客觀的真實,

尋求對象物的共通永恆特性,突破攝影術對繪畫原創的威脅,現代主義可以說是 對機械「真實再現」的恐慌拒斥。而後現代資訊媒體深入生活,藝術家發現「現

22 英國藝評家貝爾(Clive Bell)--在 1914 年提出激進論點支持一種純現代主義美學。「鑑賞藝 術作品,我們所援引的必得『跟生活完全無關』」。達到無物世界(Le Monde Rien)。資料來源:

黃訓慶譯(1996)。Richard Appignanesi 著。《後現代主義》,頁 27。台北縣新店市:立緒文化事 業。

23滕立平譯(1991)。蘇西•蓋伯利克(Suzi Gablik)著。《現代主義失敗了嗎?》,頁 20。台北 市:遠流。

(10)

實再現」的「擬像 24(或稱虛像),如電視、電影、廣告、傳真、相紙等影像,

已僭越真實佔有我們視覺領域,如布西亞(Jean Baudrillard)所言,「擬仿物的本 身,即為真實」25。藝術家接受它的存在,並作「再現」的再現運用。

3.解構與建構-「原創」的新定義為「不確定」

學者哈桑(Ihab Hassan)說:「後現代的特徵之一是建構主義(Con- structionism),後現代主義一方面對現代主義的一切提出挑戰與批判,另一方面 也確立了一種新的思想方式、價值模式。……因此後現代主義既是一種解構主 義,同時也是一種建構主義。這種建構主義不同於現代建構主義的是,其注重的 創新、發明形式是不確定的、無定型的。 26

從以上可以理解到,在今日科技下,複製、複製再製、複製再製的再製中,

現代主義追求規則化的「新」形式「原創」,已被後現代主義質疑而解構,但後 者也建構了另一套追求「不確定」形式的新原創定義。

24 擬像與「擬態(Simulation)」基本上是同義字,指一種複製,是虛假或偽造之物。資料來源:

黃麗絹譯(1996)。羅伯特•艾德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頁 145。台北市:藝術 家。

25 林麗輝撰(2003.06)。《後現代藝術的寓言性》,頁 3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 文。原始資料:陳錦芳(1992)。<談巴黎與紐約的「後現代」繪畫表現>。《紐約現代藝術》,

頁 102。台北市:北美館。

26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頁 43。台北市:揚智。

(11)

(二)多元的繪畫題材與類型 1. 當代大眾通俗文化

後現代的藝術作品,從普普開始 注意到大眾媒體和產品,題材是開放 多元的,從明星、政治人物、漫畫〔

圖 5〕、卡通、電玩、日用品、廣告,

都會現象、商業資訊、影視傳播、攝 影紀錄等,當代大眾世俗文化,無所 不包。

2.各自的傳統歷史文化

學者陳奇相曾寫道「返回傳統」

及「返回歷史」為西方後現代藝術最 大的徵象 29。而西方以外地區的傳統 文化,則有東方的或印度等世界古文 明文物,涵括史前壁畫、原始文化〔

圖 6〕及各自傳統文化的養分,例如拉 丁美洲自己的文化信仰,皆可入畫。

3.西方藝術史的傳統類型與風格 題材包含藝術史中曾經出現過的靜 物、風景、歷史、傳奇、神話、單體 肖像、群像、宗教奉獻圖像種種類型,

27 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頁 161。台北市:藝術家。

28 鄭惠美,薛平海合編(1998.06)。《劉其偉繪畫創作文件 Documenta of Max Liu》。台北市:藝 術家。

29 陳奇相(2002)。《歐洲後現代藝術》,頁 17。台北市:藝術家。

圖 5

李奇登斯坦(Lechtenstein Roy,

1923-1997)〔結婚戒指〕1961 油畫 170.9× 201.9cm 加州羅曼夫婦藏 27

圖 6

劉其偉(1912-2002)〔史前的名畫〕

1984 36×50cm 水彩 紙 28

(12)

風格則囊括文藝復興時期直到現代主 義的各階段形式、技巧、圖像面貌。

可說後現代取材過去歷史的總合。例 如圖 7 傑克的作品,把馬奈 的〔草地 上午餐〕嘲弄一番,它不但把畫面改 成印刷網點,以示複製品不亞於原 作,同時又把背景改畫成私家游泳 池,這與畫中裸女加起來,便對腐化 的豪門生活產生諷刺的傾向 30

圖 7

傑克(A.Jacquet)〔草地上午餐〕

年代 尺寸不詳。

(三)表現手法

1.挪用(Appropriation)的手法:

1980-1990 年代的「後現代主義」繪畫 是挪用方法的高峰期。

30 呂清夫(1996)。《後現代造型》,頁 169。高雄市:傑出。

31 黃麗絹譯(1996)。羅伯特•艾德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頁 42-43,頁 145。台北 市:藝術家。

32 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頁 126。台北市:揚智。

33 圖片來源:http://www.paris.org.tw/chen-jin-fang/t-chen-works-m2.htm

「挪用」指「自我意識地運用取 自美術史或通俗文化的圖像」31。陸蓉 之將其譯為「權充」。藝術家取材的對 象,包含過往的圖像與現成圖片,甚 至是風格手法,施蒂芬•亨利•莫道夫 說:「把傳統的特色,當成流通貨幣使 用…… 32,對現代主義「原創性」提 出批判,也造就新的「原創」價值-

使「過去」再次成為「現代」的方法,

圖 8

陳錦芳(1936-)〔東西競爭〕壓克力 畫 1978 33 尺寸不詳

(13)

而今,在全球化數位網路交換互動式的巨量訊息資料推波助瀾下,如何在大 海中拾貝-「選擇」何種挪用對象,成了其關注的焦點。以名畫挪用〔圖 8〕著 名的陳錦芳說:「在電子的時代,全人類文化變成一種材料,是人人皆可引用、

挪用的原料、資源。應用電腦術語來講,這是一種輸入(Input),透過創作者、

使用者再輸出(Output)。但是以什麼程式、以何種模式,將它整合來創造,這 個比輸出更重要」34,正說明藝術家挪用的態度,而其真正的目的乃藉由所挪用

「切斷、破裂原意」的物體來傳達藝術家當下的社會心理意涵才是重點。

2.拼貼:

「拼貼 35」由立體派始視為正式的藝術形式,其影響深遠,而後現代也臉 不紅氣不喘的「挪用」下來,筆者在此作為廣義解釋,指聚合不同來源文化、風 格背景的物件於畫面。如上段所言,挪用是「選擇」材料的問題,那「拼貼」的 強加組合就是後現代藝術家最愛的「整合」「加工」創造方法,其步驟為先「解 構」再「建構」,後現代亦稱此法為「拼湊」,有別於現代主義的拼貼。在後工業 時代,科技進展使得拼貼得以將影像單一或重複、複數化並置出現;或由手工製 造到人工智慧生產;或由立體、平面實存衍化成虛擬拼貼。其將後現代「集錦」

「雜混」的多元性格特質展露無遺。

(四)繪畫形式

1.「具象」與「抽象」勢力消長

現代繪畫的發展,從立體派到最低限的極簡,繪畫形式有「漸減」至抽象的演變,

但事實上,「具象」繪畫卻從未自藝壇消失過,只是被現代主義觀察者刻意忽視、

暫時壓抑,但自後現代的普普、照相寫實……等,「具象」再次浮上檯面,「新具

34 林麗輝(2003.06)。《後現代藝術的寓言性》,頁 39。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原始資料:陳錦芳(1992)。<談巴黎與紐約的「後現代」繪畫表現>。《紐約現代藝術》,頁 102。台北市:台北市立美術館。

35 「拼貼」:在畫布或畫板上黏貼紙張、布片或任何天然、人造素材,以創造出平面或淺浮雕效 果的技法;或以這種技法製造的藝術作品。有時……會混合使用油畫及其他技法。資料來源:

貓頭鷹編譯小組譯(2002)。羅夫˙梅耶著。《藝術名詞與技法辭典》,頁 102。

(14)

36 「新具象(New Image)」一詞源於 1978 年 12 月由理查•馬修爾(Richard Marshall)在惠特尼 美術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辦的「新具象繪畫」展覽,也有人譯成「新意象」。

資料來源: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頁 100。台北市:藝術家。黃麗絹譯(1996)。 羅伯特•艾德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頁 112,頁 145。台北市:藝術家。

37 1986 年「新幾何(Neo-Geo)」展在紐約宋那班畫廊(Sonna Bend Gallery)展出。原始資料:

黃麗絹譯(1996)。羅伯特•艾德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頁 29。台北市:藝術家。

38 陳英德,張彌彌合譯(2002)。Jean-Luc Chalumeau 著。《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頁 121。台 北市:藝術家。

象」 36 被用來泛稱 70 年代後有可辨識「形 象」在畫面上的繪畫的統稱,它並非一個主 義或有共同的風格主張,只是都以或多或少

「具象」形式語言作為藝術繪畫的表達,在

80 年代蔚為主流。

而事實上,80 年代後半也有「新幾何

(Neo-Geo)37」對「新具象」的抗衡批判,

可說後現代繪畫現象中「具象」「抽象」兼 而有之,只是「具象」鋒頭健些,但兩者都 不約而同的拼湊挪用歷史曾有的風格,如

圖 9

大衛•沙利(David Salle,

1952∼)〔一分鐘〕1984 油 彩、壓克力顏料、畫布 157.4

× 218.4cm 38

「新幾何」就融合抽象表現、歐普、普普….

等形式。在後現代的「挪用」大搬風下,繪 畫形式展現的是精神分裂症式的多樣大拼 貼。例如圖 9 為美國新具象畫家大衛•沙利的 作品,異質並置的圖像,幾乎找不到相關聯 之處,他常從色情書刊取材,呈現出部分後

現代畫家描繪當代卑瑣、荒誕性的特質。 圖 10

施奈柏(Julian Schnabel,

1951∼)〔窗〕1982 油畫 274.32 × 213.36 cm 39

(15)

2.異質並存的繪畫性風格

「繪畫性」原指巴洛克(Baroque)繪畫畫面的筆觸,用來描述鬆散的、快速的、

不規則的、動勢的、密集的、不平均的、華麗的、表現的、或以任何方式引人注 意到畫面本身媒材的本質處理方式,其相對於新古典畫面隱匿的繪畫筆觸,形式 是較為豐富多變的。而後現代的具象繪畫,有豐富「繪畫性」的表現,例如,美 國畫家施奈柏的作品圖十〔窗〕,畫面充滿奔放的筆觸,除挪用圖像,他的其他 作品往往黏上破瓷碗,令人想到中世紀嵌瓷畫,具後現代主義的復古特質。

另一方面後現代也並存著古典寫實風格的「仿製」,陸蓉之說:「複數元的視 野裡,各派風格是兼容並蓄、曖昧、自相矛盾、錯綜複雜、語無倫次……。40

「充滿質疑的,但並不否定一切。」凡此種種因人而異、異質並存的繪畫性,更 突顯後現代的多元主義。

(五)繪畫內容 1.寓言性(Allegory)

「寓言」是一個圖像或一則故事卻指涉全然不同的事物∼經常指善或惡的觀 41,一如伊索寓言,或維納斯與浪漫愛情,又如中國的成語「指鹿為馬」等,

觀者須具備足夠知識才能理解。「寓言」在中文字典裡的解說是:「以淺近假托的 事物表抽象的觀念或道德教訓的作品。42」寓言和「文學性」「歷史性」,關係 密切。寓言乃西方傳統藝術運用的重點,而現代主義要求純粹,力圖排除藝術中 的文學意涵,又因為寓言是建立在假借「過去」事物之上,與現代主義「求新」

精神不符,寓言被視為落伍的型態。

39 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美術》,頁 193。台北市:藝術家。

40 陸蓉之(2004)。《破後現代藝術》,頁 10。台北市:藝術家。

41 黃麗絹譯(1996)。羅伯特•艾德金(Robert Atkins)著。《藝術開講》,頁 40-41。台北市:藝 術家。

42 陸蓉之(2003)。《「破」後現代藝術》,頁 50-51。台北市:藝術家。

(16)

伸手抓住打算逃走的女「謬斯」-表徵自 由與藝術的女神,環繞他倆的有帶著防毒 面具的空降部隊們,滿手血漬的尼克森總 統,走避中的群眾,冷漠的政客,和浴血

43 其實如果深究,現代主義的畫家,如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的作品中也不排除使用寓言來評述人類的心理或反應社會狀況。

後現代繪畫則改變了這個現象。回歸 歷史的圖像與具象藝術─對立於抽象,讓 寓言回到了創作的舞台。藝術家透過寓言 性傳達藝術創作的理念、心理層和知性,

它同時也是一種技法和過程、手段和程 序。寓言性的作品,往往跨越所有美學 的界域 43,幾乎囊括所有過去的藝術媒 材,交織成無法以一語道之的多元化風格。

寓言本身是一種流動觀念,因人的所 處時空而體悟不同,寓言的解釋、針對的 內容對象也會變遷,如「三人成虎」這個 成語觀念,古今所嘲諷的對象事件可能就 不同,因此後現代並蓄「過去」與「現在」

兩種時間,在傳統「寓言」的包裝下,挪 用失去本意的歷史圖象,影像說的話,骨 子裡其實已全面換新血。

例如圖 11,畫家以後現代古今人物交 織的「寓言」形式抗議美國在越戰中的暴 行。畫的是肯特大學發生暴力殘殺越戰示 威者的驚世行為,喬治斯的自畫像在中央

圖 11

保羅•喬治(Paul Georges)

的油畫〔我的肯特國〕(My Kent State)局部,

1971-1972 。

(17)

倒地而亡的無辜學生,這部作品作為一幅反戰的 宣傳畫,懸掛在肯特大學的庭院中 44

2.社會性指涉

現代主義的抽象形式,關注藝術本質的信仰,

意圖把自己淨化成不含任何再現指涉,意圖驅逐一 切對現實的「圖示」。而後現代藝術內容卻含有寓 言曖昧的隱喻與轉喻,藉此傳達暗示或譏諷當代各

3.多元主義與多元文化主義的心理層

44 圖片來源:高宣揚(1996)。《論後現代藝術的「不確定性」》,頁 40。台北市:唐山。文字參 考:陸蓉之(1990),《後現代的藝術現象》,頁 82。台北市:藝術家。

45 陸蓉之(2003)。《「破」後現代藝術》,頁 7。台北市:藝術家。

種「新」現象(如:種族問題、大眾文化、世俗 化…….等),有著豐富的社會性指涉。朱伯雄對 後現代藝術家曾做一結論:「與其說這些藝術家的 藝術表現出於對現代主義的叛逆,不如說他們在 藝術精神上尋找一種文化回歸」45

多元主義(Pluralism)與多元文化主義

(Multiculturalism)兩者與西方傳統政治的「自由 主義」關係密切。兩者名稱雖然接近,但是心理 層的出發立場大不相同。

Feinberg(1997)指出「『多元主義』」從『每 個人』的差異性出發,重視公領域中個人機會的 均等與結社的自由,同時尊重每個人選擇的自 由,……不一定會採取同化(assimilation)的

圖 12

南美哥倫比亞畫家- 費南多•波特羅

(Fernando Botero,

1932∼)〔蒙娜麗莎

〕1978,油彩,183×

166 cm 46

(18)

策略,…也不會特意去維護特定族群的主體地位。易言之,多元主義對每一種文 化是持價值中立的態度。『多元文化主義』……是從『社群或某個文化族群間』

的差異出發,強調的重點是對主流文化宰制的質疑,對特定族群文化的肯認 47。」

後現代的藝術家作品中的「道德」與「審美」心理層可視為上述兩類型的交 互作用,前者,導致後現代藝術從現代主義不能容忍異己的風格排他性與要求不 斷創新中解放,但流於「一人一調」沒有標準的「道德」與「審美」的多元,如:

「性」議題…等,其較不考慮個人的文化背景;後者則對特定價值族群文化的宣 揚,如「女性主義」的觀點或自身「種族主義」-亞裔、非洲及拉丁美洲裔的文 化觀點再出發,例如圖 12 畫家波特羅的〔蒙娜麗莎〕作品,以火山冒煙的南美 景致取代原來的風景,蒙娜麗莎也變成畫家慣用的滑稽肥胖造形。

不管是前者的多元主義或後者的多元文化主義,或者兩者的複合,都造就了 後現代藝術作品內容的多元性,「多元」觀不是目的,但「多元」卻成為必然現 象。

46 圖片資料來源:曾長生(1997)。《拉丁美洲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

47 簡成熙。<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證、爭議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起>《文化˙多元 文化與教育》,頁 85-86。資料來源:劉婉珍(2003)。<多元文化藝術教育>上課講義。

(19)

(六)多元本質的心理特徵

學者哈桑則提出後現代的本質是多元論,他認為多元論可以表徵出後現代騷 動不安的境況,後現代消除了二元論,它將持續性和間斷性、歷時性和共時性融 為一體,他在<後現代景觀中的多元論>一文中,提出了 11 項後現代主義多元 特色概括,引述整理如表 3:

表 3 學者哈桑提出的後現代主義特徵 48

1.不確定性

(Indeterminacy)

為後現代主義最大特徵,其不確定性來自科學、藝術、哲學各個領域,

如海森貝爾格的量子力學「測不準定理」。「不確定性」在藝術中,表現為

「取消界限」的藝術對象,把一切看成不確定性的文本、文學的寓意閱讀、

情感風格。它在我們實際面對世界時,滲透著我們的行動和思想,構成一 個與「確定性世界」相對立的「不確定性世界」存在。「不確定性」的範 疇包含以下概念:模糊性、間斷性、異端、多元性、散漫性、反叛、倒錯、

反創造、分解、解消中心、移置、差異、間斷性、分裂、消隱、消解定義、

非神話化、零散化、反正統化、反諷、斷裂等等。

2.零亂性或碎片化

(Fragmentation)

後現代世界既是一個不確定的世界、那它就不是一個整體有系統的世 界,反對「整體化」趨勢,聲言全部「存在」都是片段、碎片,而片段之 和,也無法構成整體。因此後現代藝術家喜歡割裂文本,組合、拼湊、黏 貼、偶合,求助於轉喻……、破碎性的開放性,提倡尋求差異性、爭論分 歧,在遊戲中創造出與眾不同的東西。

3.非原則化

(Decanonization)

在後現代主義者看來,一切既成的原則、常規、權威、中心都應當受 到批判,取消知識的神秘性和語言神聖性,人的語言與藝術活動成了一種 隨意性、遊戲性沒有終極目標的活動。

48 表格整理自:鄭祥福(1999),《後現代主義》,頁 37-44。台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與羅青(1989)。

《什麼是後現代主義》,頁 316-317。台北:台灣學生。

(20)

4.無我性、無深度性

(Self-less-ness,

Depth-less-ness)

笛卡兒提出「我思,故我在」以來,西方現代哲學的核心是「自我」

「主體」。後現代主義則將傳統裡視自我作為整體性的對象消解,鼓勵自 我抹煞。它否認深度,否認所謂現象背後的本質,否認佛洛伊德心理分析 模式,排斥從非真實性的潛意識可以找到真實性的說法。它寧用一種直 率,沒有內容/外觀的作品,表示作者消失,作品存在而已。或從反面,分 化增殖的多個自我來呈現內省。

5.卑瑣性、不可表象 性(The

unpresentable,

Unrepresentable)

後現代主義者反對藝術能反映現實的觀點,反對偶像崇拜、反對現代 主義的崇高,尋求卑瑣、低級、平面、虛無的題材。在藝術創作中,藝術 家反覆給予關注的是原始的、人性醜惡的、動物性的、原始的、渺小的面 目,甚至在表現自己時,將見不得人的卑微性、齷齪面也展示出來。

6.反諷(Irony) 原則與典範的失落,於是後現代主義者,以反諷的態度轉向遊戲、相 互影響、對話、寓言、反省,以展示多重性、多異性、散漫性、或然性,

甚至荒誕性。反諷導致對生存及真理的懷疑,人們重視自由大過於對真理 的重視。

7.種類混雜

(Hybridization)

後現代主義的創作是一種大雜燴,專事拼湊,在多元的現時精神作用 下,把高級、通俗、低級文化混為一談。借助陳腐或剽竊的題材、拙劣的 模仿與東拼西湊的雜燴,時序的交錯與顛倒、地點與空間的置換倒錯、嚴 肅與輕鬆題材交匯,來豐富創作的內涵與外延,以翻版與摹仿的變體表現 法帶來「生命的增殖」-衍生原有文件另類的生命力。

8.狂歡

(Carnivallization)

狂歡(或稱「嘉年華」)是指涉後現代反系統的、顛覆的、包孕著再 生的那些因素,是指後現代主義喜劇式的甚至荒誕的精神氣質,揭示了後 現代一符多音的「荒誕性」。狂歡消除了主體的各種差異和界限,使所有 的參觀者既是演員也是觀眾。使人產生世界乃我主宰的幻覺,在狂迷中,

人們顛倒、吞沒一切,使正常世界秩序變形,生成「第二次生命」,同時 也虛構一切。

(21)

9.參與

(Perfomance,

Participation)

後現代的創作方法是遊戲,這種遊戲歡迎一切人參與和表演,因為在 後現代主義者眼中的一切含結果都是不確定的,它突破專家與外行、藝術 與非藝術界限,透過其行動完成自我觀照、自我發現、自我陶醉、自我娛 樂。使後現代藝術令人有「重過程,輕結果」與「重內在體驗,輕外在表 現」之觀感。

10.建構主義

(Constructionism)

後現代主義對現代主義的一切提出挑戰與批判,同時也確立了一種新 的思想方式、價值模式。後現代主義者否定了現代藝術的對象-現實,但 同時,它又在思想精神中虛構、假設了新的雜亂無章的現實。隨著現代社 會高科技的發展,世界愈來愈成為被設計創造中,愈來愈相對於敘事者。

因此後現代主義既是一種解構主義,同時也是一種建構主義。這種後現代 建構主義不同於現代建構主義的是,注重的創新、發明形式是不確定的、

無定型的,且注重精神性靈感激發甚於客觀條理式的邏輯演繹。它從唯一 的真理和確定的世界,朝向互相衝突的形式或不斷創造世界的多樣性中的 過渡。

11.內在性

(Immanence)

哈桑認為,內在性是後現代主義的第二大特徵。內在性指的是心靈透 過各種符號而概括自身的不斷增長、擴張、繁衍的能力。例如由於現代科 技的發展與新聞媒體的發展,我們的感官能力、創造能力、想像力都在擴 張,人所創造各種文化現實,如繪畫,即人的內在性投射,最終都以符號 化的形式出現。

四、科技媒體與後現代藝術的互動

(一)由工具下的「複製」提升為繪畫的再現主體

(22)

49 1837 年,第一張真實的照片才被一位法國人杜傑﹝Daguerre﹞製作出來。杜傑把他自己發明的 攝影技術稱為銀版照相術﹝Daguerreotypes﹞。

50 圖片來源: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藝術》,頁 185。台北市:藝術家。

51 圖片來源: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藝術》,頁 171。台北市:藝術家。

圖 13

恰克•克羅斯(Chuck Close)〔芬妮〕 1985 油 畫/指畫 259 × 213.3cm 紐約佩斯畫廊藏 50 機械與繪畫的連結,最初是視為協助複製素描

的工具地位,例如壁畫以尺、規格線複製放大草 圖,皆可視為最初的原型,近代在 1837 年攝影複 製機械發明後 49,畫家藉助照相為自然媒介來進行 繪畫資料蒐集,更是司空見慣。1946 年全錄影印 法發明,1958 年正式成為商業複製用途,機械複 製「影像的影像」開始更容易,更大量,畫家以影 印機輔助繪畫放大草圖是稀鬆平常。

「複製」機械到了後現代照相寫實主義時,例 如圖 13,認為相片能使現實具體化,更當成視覺

「真實」表現的對象,其借助幻燈、放映機械把資 料從攝影移轉到畫布上放大,根據畫面映像仔細勾 勒素描輪廓,把傳統的繪畫風格與新的技術成果結 合,台灣的許多畫家也受到影響。從當中,也可見 到複製科技從工具配角,變成藝術家「正視」其「複 製品」實存的現象,不禁讓人玩味「以前人說攝影 是藝術,現在則說藝術是攝影」這句話。

(二)科技媒體「新真實」材料與藝術的跨領域互動 以機械或電子科技為媒體的藝術,其根源可溯 至 1774 年,賈圭-道茲(Pierre Jaquet -Droz)一件 將機械裝在衣架內的靜態裝置〔作者之機械主義〕

圖 14

丁凱力(Tinguely)〔

作品第 3 號〕1959 科 隆 瓦瑞夫-理查茲美 術館藏 51

(23)

作品。19 世紀「包浩斯學校」的出現,更 奠定了「機械美學」的地位。之後,達達對 科技的愛憎嘲諷,使科技成為激發前衛藝術 的因素之一,其影響深遠,例如:50 年代 的動力藝術(Kinetic Art)〔圖 14〕與光境 藝術(Light And Space art)〔圖 15〕。

1950 年,美國已有彩色電視,1960 年 代的藝術開始有著混合媒材與媒體的趨 勢,不同的藝術形式先後出現於藝術事件 中,例如:白南準的「電視大提琴」〔圖 16

,女音樂家摩爾門拉著電視組成的大提琴 演奏。而同時代的 1960 年,德國 艾斯拉班

圖 15

海萊(John Healey) 箱子第 3 號〕 局部 1963 光藝術 52

(K. Alsleben)與菲特(W. Fetter)被認為 是電腦圖繪先鋒者。此後,透過無數人士研 發,架構出電腦電子物理空間的複數虛擬影 像世界,對當代藝術家來說,電腦不僅可視 為一個影像工具,更可視為一個完全虛擬影 像世界的新製造。而如果說攝影「複製的真 實」-相片,已為照相寫實繪畫所承認,那 電腦提出的是「再造或修改複製後的真實」

或「再造已然不存的真實」-變形的虛擬影 像,也終將成為後現代繪畫藝術裡必須承認 面對的「實存」對象,獨立的領域。

圖 16

白南準 〔電視大提琴

〕 1971 年 53

52 圖片來源:何政廣(1994)。《歐美現代藝術》,頁 174。台北市:藝術家。

53 圖片來源:呂清夫(1996)。《後現代造型思考》,頁 146。高雄市:傑出。

(24)

(三)技術的增強與消弱的極化省思

學者王林寫道;「古典藝術承傳技術,現代藝術創造技術,那後現代藝術對 技術的態度,就是弱化和強化並置54。技術提高增強的部分,一為科技複製技 術進步部分,如普普藝術採用大量商品,使藝術、大眾文化疆界折衷;二即繪畫 寫實的人工部份,如照相寫實,前兩者皆被推到有史以來技術的極至。

而技術的消弱降低部分,指藝術家運用科技複製與大眾現成物創作了看起來 非常容易完成的物體,某些藝術家拋棄承傳技術,把藝術表面凡庸化、世俗化,

藝術家不再那樣高高在上,一如凡人。但藝術家的目的為破除已有的藝術界定,

排除以技巧風格為基礎的現代主義觀點,拉開與藝術品的距離,增強精神直接意 象,其目的只是回歸到藝術品質樸的實存、存有而已。

藝術家對待技術的看法兩極,告知我們技術不是判定藝術品的唯一標準,同 時如馬庫色(H. Marcuse)所指出的-科技並不是「價值中立」的「科技本身就 是一套意識形態,表現在如何『控制』自然……。此種對科技本身底意識形態特 色的批判,就在探討現在的社會,應該如何面對科技的『宰制』……。55,後 現代藝術家面對新媒體的出現,也必定延續杜象(Marcel Duchamp)當年對「工 具宰製」的質疑與探討,是棄絕不用或當工具用;拿來取用嘲諷或展臂擁抱,彼 此滲透還是另創新領域模式,可預見的是其與藝術思維的關係將更盤根錯節。

54 王 林(1993)。《美術形態學》,頁 234。台北市:亞太圖書。

55 呂清夫(1996)。《後現代的造型思考》,頁 39。高雄市:傑出。

數據

表 2  從社會類型的發展看藝術分期  20 產業狀況  社會結構  時間發展  空間分布  文化概況  前現代時期  10000BC-1450  新石器革命  •農業生產  •手工業  •分散性的  部落/封建制後  •貴冑與祭司階級  •佃戶階級  緩慢反轉 性的變化  地方/城市 •農業  君權政體文化  •統合性風格  現代時期 1450-1960  工業革命  •工廠生產  •大量製造  •集中性的  資本制度  •中產階級  (擁有者)•勞動階級  一次元  直線進展  國家主義  •理論性企業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畫皮」之意 《現代漢語詞典》  【畫皮】 huà pí ㄏㄨㄚˋㄆㄧˊ 傳 說中妖怪偽裝美女時披在身上的人皮,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

「這裡就是你的避難所。世間的一般庸人都在那裡

當然,在此所指的南傾,並非意味著唐代北方,尤其泛指江北一

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 A Review of

在文獻中,出現的極早,尤其是以北斗代表北方,來和青龍白虎相配,可能在六

Borrowing this concept, we think that relevance, skillful means, and the elective affinity among lay practitioners might be able to explain and prove that modernity exists

中國佛教發展,在魏晉時期有一具有重大意義而又影響深遠的現象,就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