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四章 高一地理課程內容分析與地理實察活動的設計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四章 高一地理課程內容分析與地理實察活動的設計 "

Copied!
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四章 高一地理課程內容分析與地理實察活動的設計

第一節 整合的教學模式下高一地理課程設計與內容特性分析 一、高一通論地理課程內容的特性:

(一)生活化地理(黃朝恩、李薰楓譯,1997)中,美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的地理教育內容 六個基本要素中,屬於國內高一通論地理的內容分析:

1、空間意涵的世界:地理科使用地圖的方法,將人、地、環境的資料建構成空間脈絡,

俾能學習到期間的相互關係。有地理學養的人,知道並瞭解: (1)如何使用地圖和其 他地理展示、工具和技術,以從一空間的觀點獲 得、處理和報告資料;

(2)如何使用心智地圖,以組織人類、地方和環境資料於一空間脈絡中;

(3)如何分析地表上的人類、地方和環境的空間組織。

2、自然系統:自然作用形塑地表,並與動植物互相影響而創造、永續或改變生態系統。

有地形學養的人,知道並瞭解:

(1)形塑地表類型的自然營力;

(2)地表生態系的特徵和空間分布。

3、人文系統:地理學係以人為中心,人類活動是形塑地表的原動力,聚落與各種人工構 造物都是地表景觀的一部分,而且人類也互相競逐地表的支配權。有人文地理學養的 人,知道並瞭解:

(1)地表上人類人口的特徵、分布和遷移;

(2)地球上文化組成的特徵、分布和複雜性;

(3)地表上經濟互依的類型和網系;

(4)人類聚落的過程、類型和機能;

(5)人群間的合作和衝突力,如何影響地表的分化與分配。

4、9-12 年級完成後,學生應知道或認識具體概念整理:(如表 4.1)

就美國的地理課程標準內容分析,通論地理在美國的高中階段(9-12 年級),主要 可分為空間意涵的世界(國內為地理學性質、地理網線和地圖) 、自然系統以及人文系 統三大範疇。分析發現其架構大致與國內相去不遠,但教學目標卻更為具體而貼近生 活,當中的概念確實可提供中學地理教師教學準備時的重要參考。因此在研究通論地 理的內容特性時,特別將美國的課程標準整理出與國內較為相關的部分,也做為本研 究進行行動研究時的重要參考。

(二)高中地理課程標準(民國 84 年)中通論地理課程的特性分析:

1、高一通論地理的教材綱要:(如表 4.2)

高一通論地理包含三大部分:(1)地理學思想、研究方法及地理技術的基本認識:地理 學的性質、地理網線和地圖; (2)自然地理的五個要素:地形、氣候、水文、土壤、生物; (3)

人文地理的五個要素:人口、經濟、交通、聚落、政治,如表 3.2 所示。

(2)

表 4.1 美國全國地理課程標準與高一通論地理相關部分整理-9-12 年級

目標 具體目標

如何使用地圖和其他地理 展示、工具和技術,以從 一空間的觀點獲得、處理 和報告資料

1、如何利用地圖及其他圖解描述方法去表現地理問題 2、如何利用各種技術去展現和闡釋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系統 3、如何利用地理描述方法和工具去分析、解釋和解決地理問題

如何使用心智地圖,以組 織人類、地方和環境資料 於一空間脈絡中

1、如何利用世界上自然與人文景觀之心智圖去回答複雜的地理問題 2、心智圖如何反映人們對地方的識覺

3、心智圖如何影響空間和環境決策 空

間 意 涵 的 世 界

如何分析地表上的人 類、地方和環境的空間 組織

1、描述和解釋空間互動的通則 2、描述空間組織類型的模式 3、人類的空間行為

4、如何將空間組織的觀念和模式應用在決策上 形塑地表類型的自然營

1、地球自然系統中四大基本成分(氣圈、生物圈、岩石圈、水圈)的動力特性 2、地球自然系統的交互作用

3、地表自然營力所帶來的空間差異 自

然 系 統

地表生態系的特徵和空 間分布

1、生態系統的分布和特徵

2、生態系統的物種歧異性和生產力 3、生態系統在人們認識環境議題之重要性 地表上人類人口的特

徵、分布和遷移

1、世界人口數目和型態的趨勢 2、人口移動對自然和人類系統的衝擊 地球上文化組成的特

徵、分布和複雜性

1、文化對不同區域生活方式的衝擊 2、文化如何形塑一個區域的特性 3、文化匯聚和輻散過程的空間特徵 地表上經濟互依的類型

和網系

1、經濟體系的分類、特性和空間分布

2、不同規模的地方如何行使經濟活動中心的功能 3、世界各國的經濟互賴持續性增長

人類聚落的過程、類型 和機能

1、都市地區的機能、規模和空間排列 2、以開發及開發中國家聚落特性的差異 3、改變都市地區內部結構的過程 4、今日都市的演化形式

人 文 系 統

人群間的合作和衝突 力,如何影響地表的分 化與分配

1、合作和衝突為何以不同規模介入地表社經政治空間分布上的形塑 2、多重空間區畫對人們日常生活的衝擊

3、不同觀點及私利訴求如何在領土和資源的衝突中扮演一定的角色

註:引自生活化地理(黃朝恩、李薰楓譯,1997),研究者自行整理成表

(3)

表 4.2 高一通論地理教材綱要

單元 單元名稱 主題 主題概念 主要技能

一 地理學的

性質 1. 地理學的性質 地理學傳統、地理學使命、地理學內涵、

地理學架構 二 地理網線

和地圖

1. 地理網線和定時定位 2. 地圖概說

經緯線、時區、方位、方向測定、地圖類 型、比例尺、圖例、等高線

方向的測量;等高線圖的 判讀;不同時區的時間換 算;比例尺的換算

三 地形

1. 地形概說 2. 風化和崩壞地形 3. 河流地形 4. 海岸地形

5. 石灰岩地形和火山地 形

6. 冰河地形和風成地形

地形分類、地形要素、風化地形、崩壞地 形、河流作用、侵蝕輪迴、河蝕地形、河 積地形、曲流地形、搶水地形、海水作用、

海蝕地形、海積地形、海岸類型、溶蝕作 用、石灰岩地形、火山作用、火山地形、

冰河作用、冰河地形 風力作用、風成地形

地形野外考察

四 氣候

1. 氣候概說(一)

2. 氣候概說(二)

3. 熱帶濕潤氣候和溫帶 濕潤氣候

4. 季風氣候和乾燥氣候 5. 寒帶氣候和高地氣候

氣候要素、氣候分類、氣溫、氣壓、氣旋、

風系、降水、氣候變遷(簡介)、熱帶雨林 氣候、熱帶莽原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季風氣候、乾燥氣候、

寒帶氣候、高地氣候

氣候圖的繪製

五 水文

1. 水文概說 2. 地面水 3. 地下水 4. 海洋

水循環、水平衡、水資源、水污染、河流

(分類、特性)、湖泊、冰河、地下水(分 帶、特性)、海洋(分類、特性)

水平衡的計算

六 土壤 1. 土壤化育和土壤組成 2. 土壤分布和土壤維護

成土要素、成土作用、土壤組成、土壤剖 面、土壤分類、土壤分布、土壤侵蝕、水 土保持

土壤標本的觀察

七 生物

1. 動植物分布的環境因 素

2. 動植物的分布和利用

環境因素、生態系統、生態平衡、環境衝 擊、生態失衡、動植物的分布、動植物的 利用、生態保育

生態失衡個案調查

八 人口 1. 人口成長和人口密度 2. 人口組成和人口移動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減、社會增減、

人口密度、人口組成、人口金字塔、人口 移動、推拉理論

人口組成分析

九 產業活動

1. 農牧業與地理環境 2. 農牧業類型 3. 林業和漁業 4. 礦業和能源 5. 工業

6. 貿易和服務業

農牧業的空間差異、農業區位理論、農牧 業類型、主要農作物、農業問題、林業、

森林經營、漁業、漁場分布、礦業、能源 問題、工業化、工業區位、世界主要工業 區、跨國企業、服務業、商業、市場、生 活圈、國際貿易

從統計年鑑分析臺灣產 業的消長;經濟活動野外 考察

十 交通和觀 光

1. 交通運輸 2. 觀光遊憩

空間交互作用、空間擴散、交通、運輸、

腹地、節點、交通網、通訊、訊息流、景 觀資源、觀光設施、觀光遊憩、休閒活動

觀光區的遊憩活動分析

十一 聚落

1. 聚落的形態發展 2. 都市化和城鄉關係 3. 都市階層

4. 大都市的結構和機能

聚落區位、聚落形態、都市化、城鄉關係、

地方生活圈、都市問題、中地理論、都市 階層、都市內部結構、都市機能、都市計 畫、中心商業區、都市捷運系統

城鄉差異的比較;都市機 能的判別

十二 政治地理 1. 國家和國防 2. 國際形勢

國家、行政區、選舉區、首都、國界、國 防、地緣政治、國際關係、國際政治集團、

國際經濟組織、世界經濟分工、國際交流、

國際合作

分析各政治集團的消長

(4)

2、通論地理的特性、教學重點與學習困難:

通論地理又稱「系統地理」 ,在地理學的內涵(如表 4.3)中,主要包含兩大分門:自然 地理與人文地理,主要關注於地表自然現象的「空間分布」與人文現象的「人地關係」 ,而強 調研究的基本原則為範圍和因果原則;最終可以得到地表現象的通則、放諸四海而皆準而趨 向於一般化;和區域地理強調每個區域的獨特性而趨向特殊化有所不同。

根據研究者高中七年的實際教學經驗,整理出各個章節的教學重點與學生學習困難的部 分如下表 4.4:

表 4.4 高一通論地理的特性與學習困難分析

分門 單元 單元名

稱 教學重點 學生常見的學習困難

哲學的

地理學 一 地理學 的性質

以地理學三大傳統為主軸,引出地理學的 定義、內涵架構和使命,透過實際例證來 說明

對地理學基本認知不足,地理學的傳統、使命 等名詞對學生而言太過抽象,需要死記

技術的 地理學 二

地理網 線和地 圖

1、 定時、定位在地表空間的學習而言十分 重要,經緯線的由來與判讀為重點 2、 地圖學的基本認識與等高線圖的判讀

為重點

1、 時區的換算與經緯線的基本定義容易混 淆

2、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以及與實際地形的 連結常見困難

3、 實際的野外與地圖定位判斷不易

三 地形

1、5『W』的學習=什麼地形(名稱)?

發生在什麼地方(環境)?何時容易發生

(時間)?如何產生(形成過程)?為什 麼發生(成因或營力)

2、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1、地形抽象的形成過程無法與實際經驗相連 結

2、冰河地形的形成過程最為抽象,學生學習 最困難

3、曲流的兩岸為何深度與坡度不同 4、沙丘的形成過程

四 氣候

1、影響氣候的各項環境因素 2、氣候特徵的四個因子 3、氣候分類與變遷

4、全球各種氣候的分布與成因

1、氣旋與反氣旋的分別常混淆 2、行星風系各風帶的形成與季移

3、全球氣候類型、成因與分布不易掌握,尤 其今年(94 學年度的高一)

五 水文

1、全球與台灣的水資源特性與水平衡問題 2、地面水與地下水的分布與利用

3、水污染問題

1、土壤水與地下水的差別不清

2、地下水豐缺的區域性差異不知如何判斷 3、各種湖泊的成因

六 土壤

1、影響土壤形成的環境因素 2、成土作用對土壤的影響 3、土壤組成與剖面

4、土壤特性、分類與全球分布

1、各種成土作用的形成過程,尤其灰化作用 的理解最為困難

2、土壤的分類、名稱與全球性分布(主因為 各版本土壤教材差異性甚大)

自然 地理

七 生物 1、影響生物分布的環境因素 2、動植物的全球性分布與利用

各種植被的名稱、分布與細部特性缺乏生活化 的體驗

表 4.3 地理學內涵的概念(引自南一版第一冊,P8)

(5)

八 人口

1、 人口的規模、密度與分布 2、 人口成長的過程

3、 人口組成和人口移動

對於人口金字塔的判斷,常因版本間的差異而 混淆

九 產業 活動

1、農牧業類型、特性、區位與分布 2、林、漁、礦分布與發展的的環境因素 3、工業的區位選擇

4、國際貿易問題與區域性合作

1、商業性農牧業的特性和分布區域常見混淆 2、對於農業與工業區位理論的學習心理障礙

(只要有理論兩字,許多學生便心生恐懼)

3、貿易問題的發生、解決方法的理解常會判 斷錯誤(如貨幣升值有利於進口還是出口的問 題)

交通 和 觀光

1、交通網系的特性 2、各種運輸工具的特性 3、運輸革新的影響 4、觀光發展的條件

1、交通網系的空間結構較為抽象

2、運輸革新對地表產生的影響,學生較缺乏 統整、歸納與分析能力

十一 聚落

1、聚落發生的原因以及集村、散村的差別 與成因

2、都市化和城鄉關係 3、都市階層與中地理論 4、大都市的結構和機能

1、對於集村與散村等鄉村聚落大多缺乏實際 的感官都市經驗(大多來自都市,或升學壓力 下較無觀察能力的訓練)

2、都市階層的理論基礎學習困難(這在教師 命題時須多加斟酌)

人文 地理

十二 政治 地理

1、地緣政治與國際關係

2、國際政治經濟組織、世界經濟分工、交 流與合作

地緣政治此一名詞解釋的問題

整體而言,高一學生在地理科所面臨的學習困難與原因主要有:

(1)抽象概念的具體化問題:高一通論地理中自然地理的各種特徵與形成過程,與人文地理 的各種全球性分布及成因,在學生缺乏實際經驗或觀察的前提下,如何將抽象概念內化成知識是 一個很大的問題,大多靠死背來完成學習,這應是多數高一學生學習地理的第一個困難之處。

(2)觀察能力、實際操作的訓練不足:許多地理現象學生都是用死背的方式記憶下來,地理 是一門「直觀之學」 ,但是在國中以前的地理課程對於觀察能力的培養和訓練較少,故遭遇到實 際的地理問題或議題時缺乏觀察到解釋、分析的能力;同時許多地理工具的簡單操作也缺乏技能 訓練,全都以背誦的方式學習,學習效果與印象較差,不易學卻易忘,而造成學習方面的困難。

(3)生活經驗與地理知識的連結不佳:許多現象可能存在於學生生活環境中,卻因缺乏教師 的而適時引導讓其與地理知識產生連結:如各種植被的名稱、分布與細部特性;貿易問題的發生、

解決方法的理解等。

(4)各種地表自然與人文現象的全球性分布認識困難:無論是過去兩次基測的內容而導致學 生在外國地理的學習上的明顯落差(因為第一次基測只考到亞洲,而第一次基測就錄取的學生有 50%,導致後面的外國地理概念甚差);或者是在九年一貫下,各個領域『主題式』課程安排的 學習下,往往對於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環境認識不清,而各個學校或不同班級之間的教學落差甚 大,導致學生升上高一之後,,不僅整體程度有差別,各種全球性分布的概念更是明顯退步。這 也造成其學習高一通論地理的困難。 (今年為九年一貫的第一年,卻是舊教材的最後一年,新教 材無法在時間上配合這一屆高一學生的學習,也是造成落差的主因,這是另一個值得深入討論的 議題)

(5)較為理論的地理學概念在學習上的困難與障礙:學生在過去國中、小的學習經驗中,很

少對於社會學科的「理論」進行深入的學習,很多學生(尤其九年一貫之下的學生)對於理論本

身或字面上都有學習的恐懼感與障礙,這部分需要任課老師更縝密的思考有效的教學方法以提升

學生學習興趣。

(6)

(三)基於教學的完整性與教學效果的達成,除採用整合的地理教學模式外,更應實施地理 實察教學活動的理由:

1、整理美國國家地理課程標準與國內高中地理第一冊(通論地理)的概念顯示,自然地理與 人文地理的許多概念必須透過實際的觀察、操作與活動,才能真正貼近生活的學習、提高 學習興趣與深化學習動機,進一步達成地理教育的目標。

2、協助高一學生解決在地理科所面臨的學習困難:

(1)抽象概念的具體化問題:

地理實察是最能展現地理是『直觀之學』意義的教學活動,在許多室內課程無法描述得 很透徹的概念上,透過地理實察,可以清楚而快速的加深學生的概念,有效達成通論地理的 學習,因此需要在此階段安排實察教學,讓學生能有效的將抽象概念具體化。

(2)觀察能力、實際操作的訓練不足問題:

觀察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往往在課堂上無法具體呈現,而各種工具的基本操作或許可以 在教室內完成學習,但是應用在實際的世界中,卻往往有所困難;這是過去的高中地理教育 偏重於課堂之內的學習、受升學考試領導教學的背景下造成的學習問題。透過地理實察活動,

在實際的世界中觀察許多課本提到或當場才發現的地理景觀,這樣的學習印象最為深刻,也 是最有效的地理科學習。而各種工具例如羅盤傾斜計是高中課程各版本均提及測量工具,在 實際的操作使用與定位判讀上,野外的操作最能完整學習與評量是否達成此一技能目標的教 學方式,因此地理實察在學生觀察能力與工具操作能力的培養上有其必須實施的重要性。

(3)生活經驗與地理知識的連結不佳問題:

地理知識往往存在於生活之中,而學生因為缺乏老師的適時引導而無法將其內化為知 識,在課堂上的教學可能需要花很多的時間描述現象,但實察教學卻能提供適當的時機與地 點,讓地理教師將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地理知識產生連結,所花費的時間與達成的效果是可謂 事半功倍。

(4)較為理論的地理學概念在學習上的困難與障礙問題:

許多理論的學習在課堂上的安排是以範例來教學,若能以地理實察來安排適當的地點與 學習過程,如工業區位理論的概念,安排工廠的參觀,以實際工廠的運作過程來瞭解工業區 位的選擇特色,進而歸納聚集經濟的效益與運輸革新對工業的影響,這樣就能處理許多艱深 概念在輕鬆的參觀教學之中。因此,有效的運用地理實察教學,可以輕鬆解決學生對許多理 論的學習障礙,這也就是另一個地理實察教學需要落實的理由。

二、整合的高一地理教學模式設計與適合地理實察教學的內容分析:

針對高一課程綱要進行分析,在整合的教學模式下完成高一地理課程教學模式設計並分 析適合地理實察教學的章節內容,範例如下表,其餘各單元完整設計詳見附錄。

單元教學目標 具體教學目標 室內教學法 地理實察

教學法 一、認知方面

1、認識地形形成的要素

2、瞭解內營力和地形發 育的關係

1-1 說出地表的五大地形 1-2 認識地形形成的三大要素 1-3 瞭解不同構造對地形發育的影響 1-4 說出營力要素的主要類型及其影響 1-5 歸納時間要素對地形的影響 2-1 說出內營力的定義和能量來源 2-2 認識內營力造成的主要現象

講述、問答、圖示 講述、問答 講述、圖示 講述、問答、圖示 講述、問答 講述、問答 講述、問答、圖示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7)

3、瞭解外營力和地形發 育的關係

二、技能方面

4、投影片介紹不同類型 的地形

5、收集台灣活斷層與地 震資料並報告

6、鄉土地理實察

三、情意方面

7、透過收集台灣斷層與 地震資料培養愛相愛土 的情操

8、透過地理實察體會台 灣地形之美

2-3 瞭解褶曲作用的內涵 2-4 瞭解斷層作用的種類

2-5 歸納內營力與地表地形形成的關係 3-1 說出外營力的能量來源及其介質種類 3-2 認識外營力的四大作用

3-3 認識風化作用的兩大類型及其關係 3-4 瞭解風化地形的形成機制

3-5 認識崩壞作用的類型

3-5 瞭解不同緯度常見之崩壞地形 4-1 認識不同種類的地形景觀 4-2 能讀圖判斷地形種類 5-1 蒐集台灣活斷層與地形資料 5-2 上臺報告台灣活斷層分布 5-3 報告台灣地震特徵與時空分布 5-4 歸納台灣活斷層與地震災害的關聯 6-1 認識地理實察的實施過程與方法

6-2 透過實察活動進行認識重要地形與其特徵 6-3 分組完成指定作業

7-1 願意蒐集資料

7-2 積極將蒐集來的資料整理成報告 7-3 主動對地震災害及其預防提出看法 7-4 向同學提出如何避免地震災害的方法 8-1 願意參與地理實察

8-2 積極進行各項活動

8-3 愉快的與同學分工完成活動單 8-4 從實察過程體會台灣地形之美

講述、問答、圖示 講述、問答、圖示 講述、問答 講述、問答 講述

講述、問答、圖示 講述、問答 講述、問答、圖示 講述

圖示 練習 練習 講述 講述 討論 -- -- -- -- -- -- -- -- -- -- --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地理實察

第二節 適合地理實察的高一地理課程認知目標彙整

經過上節所述之高一地理課程分析與教學模式設計後,依據教材特性、實際教學現場的 狀況與研究者的教學經驗,整理出適合地理實察的高一地理課程中認知目標,並彙整如下:

節 單元教學目標 具體教學目標

地 理 網 線 與 地 圖

一、認知方面

1、瞭解地理網線的內涵

3、瞭解方向與方位的判斷

4、認識地圖的內容與種類

1-3 瞭解網格座標的判讀方法 1-5 瞭解經緯度的判讀方式 3-1 說出方向與方位測定的目的 3-2 認識方向與方位測定的方法 3-3 瞭解地理定位的種類與應用 4-1 說出地圖的功能

4-2 說出地圖的基本組成要素 4-3 瞭解圖例的設計與使用 4-4 瞭解比例尺的表示方法與意義 4-5 歸納等高線的型態與意義

地 形 概 述

一、認知方面

1、認識地形形成的要素

2、瞭解內營力和地形發育的關係

1-1 說出地表的五大地形

1-2 認識地形形成的三大要素

1-3 瞭解不同構造對地形發育的影響

1-4 說出營力要素的主要類型及其影響

2-4 瞭解斷層作用的種類

(8)

3-3 認識風化作用的兩大類型及其關係 3-4 瞭解風化地形的形成機制

3-5 認識崩壞作用的類型

3-5 瞭解不同緯度常見之崩壞地形

河 流 地 形

一、認知方面

1、瞭解河流對地表的作用

2、認識河蝕地形

3、認識河積地形

4、瞭解河蝕與河積作用造成的地形

1-1 說出河流的三大作用 1-2 瞭解河流侵蝕作用的種類 1-3 瞭解河流產生堆積的原因

1-4 分析流速對河流作用力大小產生的影響 2-1 說出河蝕作用在不同河段的作用力大小 2-2 以台灣為例說出峽谷形成的條件 2-3 瞭解不同地區形成瀑布的原因 3-1 說出河積作用較明顯的河段 3-2 認識山麓沖積扇的構造

3-3 以蘭陽平原為例說明山麓沖積扇的土地利用類型 3-4 瞭解氾濫平原的形成過程

3-5 認識三角洲的形成條件 4-1 說出曲流的形成條件與構造

4-2 瞭解曲流的發育過程及其形成之地形 4-3 說出河階形成的內外營力作用 4-4 瞭解搶水作用形成的條件 4-5 認識搶水作用的河段名稱

4-6 歸納搶水作用的不同河段產生的河流地形

海 岸 地 形

一、認知方面

1、瞭解海水作用與海岸分類之關係

2、認識海蝕地形及其利用

3、認識海積地形及其利用

1-1 說出海水的三大作用與海水運動之間的關係 1-2 認識海岸剖面各部份構造

1-3 瞭解碎浪的形成及其影響範圍 1-4 說出海岸分類的兩大種類

1-5 歸納沙岸、岩岸與珊瑚礁海岸的特徵 1-6 瞭解海水或陸地的相對升降產生的兩大作用 1-7 歸納沉水海岸與離水海岸的特徵與差異 2-1 說出海蝕地形的種類

2-2 瞭解海蝕地形的形成順序

2-3 以台灣為例說明海蝕地形常見之利用方式 3-1 說出海積地形的種類

3-2 以台灣為例說明不同海積地形上常見之土地利用

、 石 灰 岩

、 風 成 和 冰 河 地 形

一、認知方面

1、了解火山地形和人類活動的關係

2、了解石灰岩地形和人類活動的關係

3、了解風成地形的特色

1-1 能說出火山作用的定義

1-2 能列舉全球火山分佈區的共同特徵 1-3 能說明侵入型火山特徵

1-4 能說明噴出型火山特徵 1-5 能討論火山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2-1 能指出石灰岩地形發育的條件 2-2 了解溶蝕作用的定義

2-3 了解石灰岩地形特徵

2-4 能討論石灰岩地形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3-4 能了解其他風成小地形的成因與特色

氣 候 概 述

一、認知方面

1、辨別天氣和氣候的不同 2、分析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7、了解降水類型

1-3 列舉四種重要的氣候要素 2-1 解釋氣溫隨緯度而變化的原因 2-2 說明「氣溫垂直遞減率」及其成因 2-3 說明影響溫差大小的地理因素 7-1 解釋地形雨的成因

7-2 說明焚風與地形雨的關聯

7-4 說明鋒面雨的形成過程

7-5 指出颱風雨的成因及其特色

季 一、認知方面

(9)

風 氣 候

2、了解亞洲季風的特色與成因 3、了解東亞季風區的特色

2-1 能說出海陸比熱性質的差異 3-1 能說出東亞冬季季風的風向 3-2 能說出東亞夏季季風的風向

水 文

一、認知方面

2、了解地面水與地下水的特徵

4、了解水資源的差異

2-2 說出河流的分類 2-3 說明河流的特性 2-4 討論臺灣河流的特性 2-7 說明地下水的特性

2-8 討論地下水過度抽取的影響 4-2 指出臺灣水資源運用現況 4-3 討論水污染的原因 4-4 討論臺灣河流污染的現況

土 壤 與 生 物

一、認知方面

1、了解土壤的形成和成土作用 2、認識土壤的組成和剖面 3、了瞭解土壤的分類和分布原則

4、了瞭解土壤侵蝕的原因和水土保持的方法

5、分析影響生物分布的環境因素

6、認識生物分布

1-2 說出土壤形成與各成土要素之間的關係 2-3 說明成熟的土壤剖面各主要土層的特徵 3-2 列舉土壤的主要類型

3-3 說明影響土壤空間分布的原則 4-1 分析造成土壤侵蝕的自然及人文因素 4-2 列舉水土保持的方法

5-1 列舉影響生物分布的環境因素 5-2 解釋氣候對生物分布的影響 6-2 描述臺灣天然植被的分布情形 6-3 分析影響臺灣天然植被分布的因素

人 口

一、認知方面

1、了解人口資料的類別及重要性 3、明白人口遷移的影響因素

1-3 說出戶籍登記的內容

1-4 說明人口資料的運用方式及重要性 3-3 說明臺灣漢人移入過程

3-4 利用推力拉力解釋人口遷移的現象

農 牧 業

一、認知方面

1、影響農牧業發展的地理因素

4、瞭解商業性農牧業的分布及其經營特徵 5、認識台灣的農牧業類型

1-1 說出影響農牧業區位的三種主要自然因素 1-4 說明土壤對農牧業分布之影響

4-4 比較酪農業和園藝農業的異同

5-1 就世界尺度指出台灣農牧業的區域類型 5-2 說明台灣和其他亞洲季風區農業的異同 5-3 說明台灣農牧業發展的區域特色

林 漁 礦 業

一、認知方面 1、明白林業發展條件

2、明白漁業發展的條件

1-3 比較寒帶針業林區和熱帶闊葉林區發展林業的條件 1-4 指出臺灣發展林業的條件

1-6 說明臺灣林業發展的過程與未來森林經營的方向 2-4 指出臺灣發展漁業的條件

2-5 指出世界漁場分布與漁業發展的現況

工 業 與 貿 易

一、認知方面

1、明白現代工業區位要素

2、明白國際貿易的地理意義 3、了解現代跨國企業的發展件

1-2 說出現代工業的特徵

1-3 說出工業區位要素與設廠地點的關係 1-4 指出現代工業的區位特性

1-5 指出世界主要工業區的分布

1-6 分析各種區位要素重要性轉變的原因 2-3 指出國際貿易對臺灣的重要性 3-1 說出「跨國企業」的意義 3-2 說明跨國企業形成的原因 3-3 說出現代跨國企業的特徵

3-4 明白跨國企業的發展與國際經貿整合的關係

3-5 說出我國參加世界貿易組織所面臨的問題與解決之道 交

通 與 觀 光

一、認知方面 2、認識不同運輸工具

4、瞭解台灣運輸工具的發展

2-1 說出主要運輸工具種類 2-2 比較各種運輸工具的特性 4-1 說出台灣的運輸工具種類

4-2 分析台灣運輸工具發展的時空差異

4-3 歸納目前台灣的運輸網系

(10)

5、了解通訊與訊息流的意義

6、瞭解觀光業發展的特性

5-1 認識通訊的傳達方式

5-2 認識通訊科技的演進及訊息流的功能 6-3 分析交通革新對觀光業的影響 6-4 瞭解觀光業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聚 落

一、認知方面 1、了解聚落的意義

2、了解鄉村聚落的特色

4、了解都市的特性

5、了解都市的問題

6、了解都市計畫與地方生活圈的意義

1-2 列舉聚落發生的地理條件

1-5 分析鄉村聚落與都市聚落的區位演變

2-1 討論鄉村聚落中傳統民宅的建造與自然環境的關係 2-2 說出鄉村聚落中傳統民宅的功能

2-3 說出臺灣傳統民宅的基本形式 2-4 分析集村聚落與散村聚落的差異 2-5 討論現代化社會中鄉村聚落的變化 4-3 列舉出都市內部的土地利用方式 4-4 說出都市中心商業區的特色 5-1 討論都市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 5-2 列舉都市問題的種類

5-3 比較不同開發程度國家都市問題的差異 5-4 分析都市問題對都市發展的影響 5-5 討論都市問題的解決對策 6-3 說出臺灣都市計畫發展的歷程

6-4 分析臺灣都市計畫的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 6-5 說出地方生活圈的意義

6-6 說出臺灣地區區域發展不均的現況

6-7 說明臺灣地區地方生活圈的規劃與實施情況

本研究整合高一通論地理課程中適合實察之教學目標後,根據教師經驗、考量課程進度 與實際狀況後,設計出六種具體可行之地理實察教學活動,並將於後文中詳述。

第三節 可於高一進行之地理實察活動設計

為提供高中地理教師在高一實施地理實察的各種可能,本研究特別針對高一通論地理設 計六種不同的地理實察,可以全部實施,也可以選擇性實施,在研究者服務的台中一中附近,

尋找可以實施地理實察教學的地點與主題,分別設計不同時間尺度下的實際範例,期能提供 高中地理教育工作者的實用範例。

一、六種時間尺度的實察活動安排:

(一)三種可於課堂內實施的實察活動:

時間尺度 主題 交通工具 實施順序

1 節課的時間 「你給我 50 分鐘,我給你整個一中」-國立 台中一中地理科校園實察活動

不需交通工具 活動一 1 節調查、1

節討論

『向左走、向右走』大有關係-台中市不同等 級道路之交通地理實察活動

步行至校園附 近

活動五 2 節課的時間 認識台灣經濟奇蹟的起點-台中工業區的地

理實察

租車(半天) 活動四

(二)三種可於課餘時間實施的實察活動:

時間尺度 主題 交通工具 實施順序

4 節課(半天)

的時間

台中市大坑地區河流、崩壞、斷層地形與生物 地理實察

搭乘公車 活動二 8 節課(1 天)

的時間

大肚山的美麗與哀愁-台中都會公園地理實 察

搭乘專用公車 活動三 一天調查、2

節報告

新社河階群土地利用的時空發展-一個鄉土 地形與農業地理實察

租車 活動六

(11)

二、六種實察活動的實施時間點:

使用

時間 主題 實施時間 課程進度 考量因素 1 節課 活動一 9 月 14 日

第 3 節

地理網線與 地圖

校園內即可實施,不必考慮其他問題,秩序控制好即可 4 節課 活動二 10 月 1 日

上午

地形概說、河 流地形

必須在學生對風化、崩壞以及河流地形有概念之後,故在 進度上完之後進行

8 節課

(1 天)

活動三 11 月 6 日 地形結束、氣 候開始

1、 因為除地形外,尚與氣候有關,故必須在學生開始學 習氣候概說之後實施較恰當

2、 因為月考在 10/14、15 兩天,故於月考後並且氣候開 始上之後的假日實施

2 節課 活動四 12 月 21 日

工業與貿易 單元前後皆 可

1、 在工業與貿易單元前後皆可實施,之前可以先瞭解實 際區位選擇,然後在課堂上歸納與分析;之後可以驗 證與討論工業區位的轉變

2、 考慮進度與第二次月考時間在 11 月 29 日 1 節調

查、1 節討論

活動五 元月 5 日 交通單元 1、 交通地理授課前後均可實施

2、 建議於授課之前實施,可以在討論會中順便引出課程 內容

一天調 查 2 節 報告

活動六 寒假學藝 活動

對通論地理 的綜合性瞭 解

1、 除了沒有進度壓力,寒假較無天候因素等問題 2、 師生皆可以充分準備

三、六種實察活動的主要技能目標:

實察

活動 實察過程的技能目標 課後

作業 課後技能目標與訓練 活動一

1、羅盤傾斜計的使用(方位)

2、地圖判讀 3、野外距離的量測

1、對便利商店的來客數進行觀 察並加以比較

2、製表能力的訓練

活動二

1、羅盤傾斜計的使用(方位與仰角)

2、河川搬運、堆積物質的量測與比對 3、野外距離、面積與高度的量測 4、基礎訪談技巧的訓練

撰寫作業並分享

活動三

1、羅盤傾斜計的使用(方位、仰角與坡 度)

2、野外面積與高度的量測 3、簡單問卷調查的訓練 4、蒲福風速表的使用與判讀 5、訪談技巧的再次訓練

1、分組上台報告

2、上網查中央氣象局資料並與 實察結果比對

3、製作表格基本能力與電腦製 表能力的訓練

活動四 1、深度訪談

2、製作圖表能力的訓練 ○ 1、製作圖表能力的訓練 2、舉行班級討論會

活動五

1、調查第一手資料的訓練 2、訓練車流量的計算 3、製作圖表能力的訓練

1、製作圖表能力的訓練 2、分組進行討論 3、分組上台報告

活動六

1、羅盤傾斜計的使用 2、較高層次的深度訪談 3、測量井深的方法 4、問卷調查的實施 5、野外判別方位的訓練

1、撰寫考察心得

2、網路融入報告的能力訓練 3、分組上台報告

4、重要鄉土地理問題(議題)

的發現

數據

表 4.1  美國全國地理課程標準與高一通論地理相關部分整理-9-12 年級  要 素  目標  具體目標  如何使用地圖和其他地理 展示、工具和技術,以從 一空間的觀點獲得、處理 和報告資料  1、如何利用地圖及其他圖解描述方法去表現地理問題  2、如何利用各種技術去展現和闡釋地球的自然和人文系統  3、如何利用地理描述方法和工具去分析、解釋和解決地理問題  如何使用心智地圖,以組 織人類、地方和環境資料 於一空間脈絡中  1、如何利用世界上自然與人文景觀之心智圖去回答複雜的地理問題 2、心智圖如何反映人
表 4.2  高一通論地理教材綱要  單元  單元名稱  主題  主題概念  主要技能  一  地理學的 性質  1.  地理學的性質  地理學傳統、地理學使命、地理學內涵、地理學架構  二  地理網線 和地圖  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

香港地理教育地理教師 專業分享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

(一) 所有必修部分和延伸部分的課節都納入時間表內,所有班級的數學課節畫 一為七堂,全班修讀相同的課題內容(見圖

課次 課題名稱 學習重點 核心價值 教學活動 教學資源 級本配對活動 第1課 我的朋友 ‧認識與朋友的相處之道.

研習影響工業區位的各種因素是地理科的一個重要課題。本主題旨在以鋼

[r]

學生平均分班,非 華語學生與本地學 生共同學習主流中 文課程,參與所有 學習活動,並安排 本地學生與非華語 學生作鄰座,互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