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三節 研究限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三節 研究限制 "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本章依據第四章之研究結果與討論,提出結論。並依據實證研究結果,提 出建議,以作為家庭、學校、社會針對大學生親密關係分手調適各層面教育或 輔導之參考。本章分為二個部分:第一節,結論。第二節,建議。

第一節 結 論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瞭解大學生社會支持、分手益處追尋與分手調適之間 的關係,以提供各層面教育或輔導之參考。依據本研究結果,茲將主要發現整 理歸納如下:

一、樣本描述

(一)異性戀與同性戀比約為8.5:1.5。

(二)戀愛2-3次的大學生約佔五成。

(三)主動分手與被動分手的比例相當,各佔三成七與三成八。

(四)交往半年以上〜1年以內所佔比例最高所佔比例較高,佔24.82%。其次 為1年以上〜2年以內、2年以上〜5年以內及3月以內,各佔19.67%、19.39

%,19.24%。

(五)分手距今1年以上〜3年以內所佔比例最高,佔33.71%。其次為半年以上

〜1年以內,佔樣本的17.06%。

(六)約有四成二的大學生有性交行為。

二、大學生社會支持、分手益處追尋與分手調適之現況

(一)分手事件中,大學生感受到來自同儕支持明顯多於家人

分手後,本研究發現大學生認為來自同儕的支持,得分均高於理論中點。

(2)

而所認為來自家人的支持,得分均低於理論中點。其中不論是來自家人獲同儕 的支持中又以「情緒性」支持得分最高。表示大學生感受到來自同儕的支持多 於家人,且所感受到的支持中又以情緒性支持為最多。

(二)大學生的分手益處追尋皆有正向的成長及體會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分手益處追尋之「自我成長」、「關係成長」與「愛情 成長」得分均高於理論中點,由此可知大學生有正向的學習及成長,而其中又 以「自我成長」與「愛情成長」得分皆稍高於「關係成長」。表示大學生在自 我及愛情方面的學習明顯多於與他人關係之間的成長及體會。

(三)大學生的分手調適狀況良好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分手調適之「轉移生活重心」、「美好回憶」、「信賴」、

「走出傷痛」得分高於理論中點,而「分手的痛苦」、「愧疚感」、「被拒感」

得分低於理論中點。表示大學生於分手調適的過程中,感受到較少的分手痛苦 及愧疚被拒感,除此之外,也較能轉移生活重心且有較好的分手調適。

三、社會支持分析

(一)社會支持類型部分

大學生的社會支持類型會因性別、就學層級、戀愛對象、戀愛次數、分手 方式、交往時間長短、分手距今時間有顯著差異或相關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其家人社會支持類型之「情緒性」、「實質性」

面向有顯著差異。大學女生在感受情緒性與實質性的支持方面顯著高於男生;

在同儕社會支持類型之「情緒性」、「訊息性」、「實質性」面向有顯著差異。

大學女生在感受情緒性、訊息性與實質性的支持方面顯著高於男生。

研究發現不同就學層級大學生在同儕社會支持類型之「情緒性」、「實質

(3)

性」面向有顯著差異。低年級(大一、二)的大學生在同儕情緒性及實質性支 持方面顯著高於中年級(大三、四、五)、高年級(研究生)的在學學生。

本研究發現不同戀愛對象大學生其家人社會支持類型之「情緒性」、「訊 息性」、「實質性」面向有顯著差異。異性戀者在感受情緒性、訊息性與實質 性的支持方面顯著高於同性戀者。

研究發現不同戀愛次數大學生在同儕社會支持類型之「情緒性」面向有顯 著差異。戀愛2-3次的大學生在同儕情緒性支持方面顯著高於戀愛1次的大學生。

本研究發現不同分手方式大學生其同儕社會支持類型之「情緒性」、「實 質性」面向有顯著差異。自己主動提分手在感受情緒性與實質性的支持方面顯 著高於沒有人主動提分手,自然結束戀情者。

研究發現不同戀愛次數大學生在同儕社會支持類型之「情緒性」面向有顯 著差異。戀愛2-3次的大學生在同儕情緒性支持方面顯著高於戀愛1次的大學生。

家人社會支持類型與「交往時間長短」有顯著相關。即交往時間越長的大 學生,感受到較多「家人情緒性支持」。

同儕社會支持類型與「分手距今時間」有顯著相關。即分手距今時間越短 的大學生,感受到較多「同儕情緒性支持」。因此,大學生社會支持類型會因 不同性別、就學層級、戀愛次數、戀愛對象、分手方式、交往時間長短、分手 距今時間而有顯著差異或相關。

(二)社會支持來源部分

(1)大學生社會支持來源不因交往時間長短而有相關

本研究發現雖然不同交往時間長短沒有相關。不過從相關係數來看發現在 家人面向呈現正相關;在同儕面向呈現負相關。表示交往時間越長的大學生感 受到較多來自家人的支持,但也隨著交往時間的增加而感受到較少同儕的支

(4)

(2)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會因性別、就學層級、戀愛對象、戀愛次數、

分手方式、分手距今時間有顯著差異或相關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其社會支持來源有顯著差異。即大學男、女生 在社會支持來源方面感受到來自同儕顯著多於家人支持。

研究亦發現不同就學層級大學生其社會支持來源有顯著差異。即大一、

二、三、四、五或是研究生在社會支持來源方面感受到來自同儕顯著多於家人 支持。

本研究發現不同戀愛對象大學生其社會支持來源有顯著差異。即同性戀、

異性戀者在社會支持來源方面感受到來自同儕顯著多於家人支持。

研究亦發現不同戀愛次數大學生其社會支持來源有顯著差異。即無論戀愛 次數多寡的大學生在社會支持來源方面感受到來自同儕顯著多於家人支持。

本研究發現不同分手方式大學生其社會支持來源有顯著差異。即無論是 主、被動提出分手、雙方協議分手、沒有人主動提出,自然結束的大學生在社 會支持來源方面感受到來自同儕顯著多於家人支持。

研究亦發現不同分手距今時間大學生其社會支持來源有相關。即分手距今 時間越短者感受到的同儕支持顯著多於家人支持。因此,社會支持來源會因性 別、就學層級、戀愛對象、戀愛次數、分手方式、分手距今時間有顯著差異或 相關。

四、分手益處追尋分析

(一)大學生分手益處追尋不因戀愛對象、戀愛次數、分手方式、交往時間長 短、分手距今時間、身體親密程度而有顯著差異或相關

本研究發現雖然不同戀愛對象、戀愛次數、分手方式、交往時間長短、分 手距今時間、身體親密程度沒有顯著差異或相關。不過從平均數來看發現戀愛

(5)

對象、戀愛次數、分手方式、身體親密程度面向均高於理論中點。表示異性戀 者、戀愛次數2-3次及4-5次的大學生有較多的成長;也發現在自我、愛情成長 面向中,身體親密程度較低(僅搭肩、牽手)的大學生有較多成長;在關係成 長面向中,有性交行為的大學生有較多成長。

(二)大學生分手益處追尋會因性別、就學層級而有顯著差異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其分手益處追尋之「關係成長」面向有顯著差 異。大學女生在對與他人關係的正向成長及體會顯著高於男生。

研究亦發現不同就學層級大學生在分手益處追尋之「自我成長」、「愛情 成長」面向有顯著差異。低年級(大一、二)的大學生對於自我及愛情有較正 向的成長顯著高於中年級(大三、四、五)的大學生。因此,分手益處追尋分 會因大學生性別、就學層級而有顯著差異。

五、分手調適分析

大學生分手調適會因性別、就學層級、戀愛次數、戀愛對象、分手方式、

交往時間長短、分手距今時間、身體親密程度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或相關 本研究發現不同性別大學生其分手調適之「愧疚感」、「被拒感」、「走 出傷痛」面向有顯著差異。大學男生在分手調適中所感受的愧疚感及被拒感顯 著高於女生;且相較於男生,女生較能走出分手的傷痛。

研究發現不同就學層級大學生在分手調適之「走出傷痛」面向有顯著差 異。低年級(大一、二)的大學生在分手事件發生後能走出傷痛者顯著高於中 年級(大三、四、五)的大學生。

研究發現不同戀愛對象大學生其分手調適之「被拒感」面向有顯著差異。

同性戀的大學生在分手調適中所感受的被拒感顯著高於異性戀者。

(6)

移生活重心」面向有顯著差異。戀愛次數6次以上的大學生在分手事件發生後 感受到的愧疚感顯著高於戀愛2-3次者;戀愛次數1次的大學生在分手事件發生 後感受到的被拒感顯著高於戀愛2-3次、4-5次及戀愛6次以上者;戀愛次數1次 的大學生在分手事件發生後能轉移重心者顯著高於戀愛2-3次及戀愛6次以上 者。

研究發現不同分手方式大學生其分手調適之「分手的痛苦」、「愧疚感」、

「被拒感」、「美好回憶」、「走出傷痛」面向有顯著差異。由對方主動提分 手的大學生在分手調適中所感受到分手的痛苦顯著高於自己主動提分手、雙方 協議及沒有人主動提出,自動分手的大學生;由對方主動提分手的大學生在分 手調適中所感受到的被拒感顯著高於自己主動提分手者;自己主動提分手的大 學生在分手調適中所感受到的愧疚感及美好回憶顯著高於由對方主動提分手 者;而自己主動提分手者比對方主動提分手的大學生較能走出傷痛。

研究發現分手調適與交往時間長短之「愧疚感」、「美好回憶」、「信賴」

面向有相關。即交往時間越長的大學生,分手後雖然感受到較多的愧疚感,但 也較能保有戀情的美好回憶並能信賴他人。

研究發現分手調適與分手距今時間之「分手的痛苦」、「愧疚感」、「轉 移生活重心」、「美好回憶」、「信賴」面向有相關。即分手距今時間越長的 大學生,分手的痛苦、愧疚及被拒感漸淡,較無法轉移生活重心,也無法憶及 戀情中的美好及信賴他人。

研究發現不同身體親密程度大學生在分手調適之「分手的痛苦」、「被拒 感」、「美好回憶」面向有顯著差異。有性交行為的大學生在分手事件發生後 感受到的痛苦顯著高於搭肩(牽手)、親吻及輕、重度愛撫的大學生;有性交 行為的大學生在分手事件發生後感受到的被拒感顯著高於搭肩(牽手)、親吻 者;輕、重度愛撫及有性交行為的大學生在分手事件發生後對於戀情中美好回

(7)

憶的保有顯著高於搭肩(牽手)、親吻者。因此,分手調適會因性別、就學層 級、戀愛次數、戀愛對象、分手方式、交往時間長短、分手距今時間、身體親 密程度而有顯著差異或相關。

六、大學生個人背景變項、分手益處追尋、社會支持、分手調適之多元迴歸分析 本研究發現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社會支持與分手益處追尋對分手調適 有顯著解釋力。

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社會支持與分手益處追尋各變項對分手調適之

「分手的痛苦」、「愧疚感」、「被拒感」、「轉移生活重心」、「美好回憶」、

「信賴」、「走出傷痛」有顯著解釋力,其中又以「走出傷痛」此面向的解釋 力最高。

性別、分手距今時間、身體親密程度在「分手的痛苦」面向上達顯著水準,

對一個分手調適面向有解釋力。

性別、戀愛次數、分手方式、交往時間長短與分手益處追尋在「愧疚感」

面向上達顯著水準,對一個分手調適面向有解釋力。

戀愛次數、分手方式、分手距今時間、身體親密程度、分手益處追尋在「被 拒感」面向上達顯著水準,對一個分手調適面向有解釋力。

性別、戀愛次數、分手距今時間、分手益處追尋在「轉移生活重心」面向 上達顯著水準,對一個分手調適面向有解釋力。

分手方式、分手距今時間、身體親密程度、社會支持在「美好回憶」面向 上達顯著水準,對一個分手調適面向有解釋力。

戀愛次數、分手方式、分手益處追尋與社會支持在「信賴」面向上達顯著 水準,對一個分手調適面向有解釋力。

性別、戀愛次數、分手益處追尋與社會支持在「走出傷痛」面向上達顯著

(8)

水準,對一個分手調適面向有解釋力。

因此,大學生的個人背景變項、社會支持與分手益處追尋對分手調適有顯 著解釋力。

(9)

第二節 建 議

本節依據研究的發現與討論,提出幾點建議,期能對家庭、學校、社會及 日後研究者有所助益。

一、對家庭的建議 1.給子女多些支持

本研究發現,感受到較多來自家人支持的大學生,不但分手益處追尋較趨 於正向,也有較好的分手調適。然而本研究結果卻顯示:當發生分手事件 時,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幾乎都是來自同儕,由此可見,父母應多花時 間了解孩子的戀愛交往對象及其進展,除了能從旁給予協助及關懷指導,

甚至能於戀情出現變化或裂痕時給予支持及引導,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2.正視同性戀情分手傷痛

研究發現,當分手事件發生時,異性戀者比同性戀者感受到較多家人支持

(同儕方面無顯著差異)。表示一般家庭中還是不太能接受自己的家人有

「異於常人」的戀愛傾向,其實如果單純僅以「分手」的角度而非以「分 手對象」的角度來看,分手者面臨的是同等的傷痛,因此建議家人應多給 予同性戀者支持與鼓勵而非是抱持樂見分手收場的心態,否則對於分手的 同性戀者而言,無疑是承擔更多的寂寞與悲傷而已。

3.與子女談婚前性行為議題

研究亦發現,有性交行為的大學生,分手後有較多的痛苦。國人對於親子 間性、親密關係的表達目前仍處於羞於啟齒的窘境,在預防方面,若能有 較佳的兩性(性)教育,事先提醒戀愛中的情侶,避免發生超乎友誼的親

(10)

密行為,就算日後分手也能當朋友,尚不致於感到「身心靈受創」,亦能 有較好的調適;但對於已經發生性關係的大學生,家人除了應關懷、支持 外,也應多加開導。

4.避免性別刻板印象

研究發現,男大學生比女大學生在分手後感覺到較多的愧疚感及被拒感,

此結果與我們觀念中「女人往往是感情中的受害者」印象大不符合,除此 之外研究也指出,男大學生比女大學生更不容易走出分手的傷痛,因此當 分手事件發生時,對於雙方我們應給予等量的關心與安慰,而非僅是用「男 兒有淚不輕彈」、「天涯何處無芳草」等無關痛癢的性別刻板印象話語,

如此才能幫助男大學生早日走出分手的傷痛。

二、對學校兩性教育、社會的建議 1.正視兩性交往,並開設相關課程

研究結果發現,大學生分手的次數以戀愛2-3次所佔比例最高,由此可見,

大學生戀愛並分手的比例偏高,因此學校除了應正視學生兩性相處的狀況 外,更應多開設有關兩性戀愛、相處、衝突等相關課程,使學生能夠了解 如何與戀人交往、相處等;並建立正確而健康的戀愛交往模式。

2.重視學生分手後的心理調適

研究發現,戀愛次數1次的大學生在分手後感覺到較多的被拒感,而戀愛次 數在6次以上的大學生感覺到較多愧疚感。因此學校除了應重視學生戀愛分 手的失落狀況外,更應多開設有關兩性戀愛、衝突、分手及調適等相關課 程,除了幫助學生悅納自己、肯定自己;並學習調適戀愛各階段中可能會 有的心理狀態。

(11)

3.重視同儕支持在分手中的重要性

在本研究中可以發現,當分手事件發生時,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來源一致指 向「同儕」而非家人或是更專業的諮商單位,令人最為擔心的是,同儕所 提供的訊息難道一定都是正確的嗎?所幸研究中也發現同儕中所提供的支 持類型大多為情緒性支持而非訊息性支持。儘管如此還是不免令人擔憂大 學生若是從同儕身上得到不正確的訊息,其後果會如何呢?因此不免要呼 籲為人師長及父母,應多關心子女的交友狀況及其進展,如果有需要時方 能適時的給予支持及鼓勵;而在同儕方面,則是盡量給予分手者情緒上的 安慰,然而若有必要時,應主動與師長及其父母聯繫。除此之外學校應在 兩性交往等相關課程中指導學生如何安慰、關懷及協助分手的同儕,並給 予正確的建議及支持。

4.平常心看待同性戀

社會上普遍對於同性戀戀情多半抱持著「見離不見合」的心態,其實用平 等心看待,並多給他們一些關懷、支持與鼓勵,應能幫助他們早日走出情 傷的痛苦,也較能有更好的調適。

三、對未來研究進一步的建議 1.研究對象

限於研究者時間、人力,僅以北部地區公私立大學及獨立學院大學部、研究 所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並未包含其他如中、南、東部地區大學。將來在推論 時, 僅限於北部地區,而且無法推論涵蓋此時期的全部學生。未來建議可對 全北、中、南、東四區大學院校的比較探討。

(12)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之「分手調適量表」為研究者改編他人之量表,在內涵與多樣性方面,

仍有許多修正的空間,以使量表更趨於完整。此外,為顧及樣本施測及問卷 回收之有效性,本研究是以研究者本身之人脈關係及網路問卷方式進行非隨 機取樣方式發放,未達真正常態分配,建議未來研究者可採隨機取樣方式,

使樣本具代表性。

3.研究變項

本研究關注的焦點在大學生分手益處追尋、社會支持、分手調適之間的關係,

因此,未來研究可針對人格特質(人際依附傾向)、家庭因素(父母婚姻狀況)、 學校(同儕)、社會(文化、價值觀)等。如此更能瞭解影響大學生分手調適 的因素。

(13)

第三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旨在瞭解大學生分手益處追尋、社會支持、分手調適的情形及其相 關因素。但因下列三項因素的限制,致使本研究結果無法對所有大學生做完整 嚴謹的推論:

1.研究對象限制:礙於研究時間、人力和財力的限制,本研究只針對北部地區 的大學生進行抽樣施測,無法對全台灣地區所有大學生進行普查,且資料蒐 集時僅止於分手情侶中的單獨一方,其分手對象沒有列入,無法得知其看法。

2.抽樣方式限制:為顧及樣本施測及問卷回收之有效性,本研究以立意取樣,

未達真正常態分配。此外,本研究的正式問卷皆採網路問卷方式,因此所得 的樣本均為具有分手經驗且必須是「會使用網路」的大學生,對於那些可能 不會使用網路的分手者,無法得知其看法,故有其限制。

3.研究工具限制:本研究以分手益處追尋量表、社會支持量表、分手調適量表 及個人背景變項為研究工具,因此所測得之結果僅限於受試者在上述量表的 表現,且本研究的問卷屬於自評式量表,無法深入得知受試者的情況,故有 其侷限之處。

4.研究變項限制:影響大學生分手調適的變項很多,如人格特質(人際依附傾 向)、家庭因素(父母婚姻狀況)、學校(同儕)、社會(文化、價值觀)等。

本研究僅取個人背景變項(性別、就學層級)、分手經驗(戀愛對象、戀愛 次數、分手方式、交往時間長短、分手距今時間、身體親密程度)、社會支

持、分手益處追尋等變項,其他可能變項則未加以探討。

(14)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刁筱華(譯)(1999)。 J. Sternberg著。 愛,是一個故事:26種愛情關係新理論。 臺 北:遠流。

井敏珠 (1992)。 告別壓力不容易--已婚職業婦女的壓力知多少。 管理雜誌, 215,

160-162。

王文琪(1994)。 國中生學習困難、學習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的關係。 國立政 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安娜(譯)(1994)。 H. G. Lerner 著。 親密關係。 台北:遠流。

王淑芬(1991)。 保護管束青少年之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 東 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煥琛、柯華葳(2000)。 青少年心理學。 台北:心理。

王慶福(1995)。 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 究所博士論文。

王慶福、王郁茗、蘇完女(2002)。 大學生對分手的調適與復原歷程初探。 中國輔導

學會2002 年年會暨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

王慶福、王郁茗、蘇完女、吳嘉瑜(2003)。 分手的調適歷程及評量工具之發展。 中

國輔導學會2003 年年會暨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王慶福、林幸台、王麗斐、王郁茗(2002)。 分手的調適與改變歷程及評量工具之發展

與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

NSC-89-2413-H-040-001)。

朱敬先(1995)。 健康心理學-心理衛生• 台北:五南。

江淑琳(譯)(2001)。 Herek, G. M.。 污名與性取向。 台北:韋柏文化。

余德慧、顧瑜君、王幼玲(1987)。 分手大吉。見余德慧(主編):中國人的愛情觀。

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吳宗立(1993)。 國民中學組織結構、教師社會支持與職業倦怠關係之研究。 國立

(15)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宜寧(1996)。 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以高中職學 生為例。 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明隆(2000)。 SPSS 統計應用實務。 台北市:松崗出版社。

李佩怡(1996)。 台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性研究-以 北部四所大學為例。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9(1),27-54。

李金治(200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四年級學生生活壓力、因應方式、社會支持與其身 心健康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柏英(1985)。 大學生之求助行為及其相關變項。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

李瑞玲(譯)(1999)。 Augustus Y. Napier著。 脆弱的關係。 台北:張老師。

卓紋君(2000)。 臺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 諮商輔導文粹,

5,1-30。

周玲玲(2001)。 癌症病逝者其中年配偶悲傷適應之研究。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研究所博士論文。

周晴燕(2000)。 彩翼單飛:離婚後的心理調適與成長契機。 台北市:生命潛能文 化出版。

邱書璇(1993)。 職業婦女之社會支持、內外控取向與壓力適應方式之研究。 東海 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珮怡(2000)。 國中轉學生社會支持、制握信念與學校適應關係之研究。 國立成功 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淑敏(1994)。 分手經驗的個人意義-一種故事的觀點。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 所碩士論文。

柯淑敏(2001)。 兩性關係學。 台北:揚智。

修慧蘭、孫頌賢(2003)。 大學生愛情關係分手歷程之研究。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5(4),7-92。

(16)

夏敏(2000)。 大學生對諮商服務的知覺暨影響求助意願因素之探討。 彰化師範大 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敏華(1981)。 感情、婚姻、家庭。 台北:桂冠。

張文雄(1993)。 從類型論探討大學生的愛情觀。 東海學報,34,449-462。

張老師月刊編輯部(1998)。 「情人再見」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張老師月刊,251, 61-65。

張春興(1991)。 張氏心理學辭典。 台北:東華書局。

張苙雲(1985)。 社會變遷中各類社會支持系統功能的討論。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 員會編著。

畢恆達(2003)。 男同性戀者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後果。 女學學誌:

婦女與性別研究,15,37-78。

莊慧秋(1993)。 你排斥同性戀嗎?! 見王桂花(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 台北:

張老師出版社。

莊慧秋、顧瑜君(1990)。 為結婚而戀愛。 中國人的婚戀觀。 台北:張老師出版 社。

陳秉華、廖鳳池(1993)。 大學生輔導中心個別諮商服務的評鑑-以國立台灣師範大 學學生輔導中心為例。 輔導與諮商學報,1,57-58。

陳勤惠(2000)。 焦慮矛盾依附型的女大學生之情傷經驗研究。 屏東師範學院教育 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萱(1998) 戀戀風塵-愛情歷程之敘說。 輔仁大學應用心理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曾文志(1996)。 成年早期婚姻親密量表之編製及影響婚姻親密之因素探討。 國立 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月菊(2003)。 已婚職業婦女生活壓力源與壓力因應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 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程淑華(2000)。 兩性互動模式初探--軍校生對兩性關係認知之探討。 軍事社會科 學學刊,6,209-224。

黃君瑜(2002) 意義追尋與因應對情侶分手後情緒適應之影響--以大學生為例。 國

(17)

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碧慧(2002)。 大學生依附風格、愛情關係中之壓力事件困擾與因應策略之關係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涵(1992)。 青年學生對父母過世的哀傷反應、調適行為與家庭關係之研究。 國 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黃慧雯(2002) 大學生的自我分化、社會活動經驗與自我認定狀態之相關研究。 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美雲(1995)。 基層農會家政指導員工作壓力、社會支持與工作倦怠之研究。 國 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秀娟(1999)。 兩性教育。 台北:揚智。

劉惠琴(1995)。 大學生〝分手〞行為研究結構因素與歷程因素。(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劃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 84-2413-H-031-004)。

蔡姿娟(1998)。 國中生社會支持、生活適應與寂寞感之相關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 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美儀(1992)。 我國女性教育主管性別角色、自我概念、社會支持與工作適應之關 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漢賢(2000)。 社會工作辭典。 台北市: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鄭秀足(2000)。 已婚男女研究生學習與家庭衝突、因應策略及社會支持需求之研 究。 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6)。 高壓力青少年所知覺的家庭、社會支持及其因應效能之研究。 國立 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照順(1999)。 青少年生活壓力與輔導。 台北:心理。

鄭鈴諭(2003) 被單戀者的拒絕歷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亮吟(1993)。 同性之愛,愛什麼? 見王桂花(主編):中國人的同性戀。 台北:

張老師出版社。

賴倩瑜、陳瑞蘭、林惠琦、吳佳珍、沈麗惠(2000)。 心理衛生。 台北:揚智。

(18)

藍采風(2000)。 壓力與適應。 臺北市 : 幼獅文化。

藍瑞霓(1991)。 師院生異性交友態度之探討。 學生輔導通訊,16,72-79。

蘇完女、王郁茗、王慶福(2003)。 大學生戀愛分手的未完成事件解決程度之相關因 素研究。 中國輔導學會 2003 年年會暨諮商心理與輔導專業學術研討會。

二、英文部分

Agnew, C. R., Van Lange, P. A. M., Rusbult, C. E & Langston, C. A. (1998). Cognitive interdependence: Commitment and the mental representation of clos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4(4), 939-954.

Ajzen, I. (1988). Attitudes and personality Traits: Attitudes, Personality and Behavior.

Open University Press.

Akert, R. M. (1992). Terminating romantic relationships: The role of personal responsibility and gender. Unpublished manuscript, Wellesley College. Dawis, R. V. (1987). Scale construction.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4, 481-489.

Albrecht, T. L. & Adelman, M. B. (1987).Communication social support. Newbury Park, C.A.:Sage.

Barnes, M.K. & Duck, S. (1994). Everyday supportive contexts for social support. In B.R. Burleson, L. Albrecht, & I.G. Sarason (Eds.), Communication of social support (p.175-194). Thousand Oaks, CA: Sage.

Barrera, M., Sandler, I. N. & Ramsay, T. B.(1981).Preliminary development of a scale of scale of social support :Studies on college student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9(4), 435-447.

Basow, S. A.(1992). Gender: Stereotypes and Roles.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劉 秀娟、林明寬譯(1996)。 兩性關係:性別刻板化與角色。 台北:揚智。〉

Baumeister, R. F. & Vohs, K. D. (2002). The pursuit of meaningfulness in life. In C. R Synder & S. J.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

Beckman, P. J. & Pokorni, J. C. (1988).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families of preterm infants:

Changes in stress and support over the first two year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2, 55-65.

Beckman, P. J., Pokorni, J. L., Maza, E. A. & Balzer-Martin, L. (1986).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stress and support in families of preterm and full-term infants. Journal of the Division for Early Childhood, 11, 2-9.

Belle, D.(1982). Lives in Stress. California :Sage Publications, Inc.

Bianco, T. & Eklund, R. C. (2001). Conceptual considerations for social support research in sport and exercise setting: Thecase of sport injury. Journal of Sport & Exercise

Psychology, 23(2), 85-107.

Bloom, J. R.(1982).Social support, accommodation to stress and adjustment to breast cancer.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16(14), 1329-1338.

Brehm, S. S.(1987). Coping after a relationship ends. in C. R. Synder & C. E. Ford(Eds.), Coping with negative life event. New York and London: Plenum Press.

Burgess, E. W. & Wallin, P.(1953). Engagement and Marriage.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Caplan, G. & Killilea, M.(1976). Support systems & mutual help. New York:Grune &

Stratton.

Cassel, J. (1974). Psychosocial Processes and “Stress”: Theoretical Formul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lth Services, 4(3), 471-482.

Choo, P., Levine, T., Hatfield, E. (1996). Gender, love schemas, and reactions to romantic break-ups.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11(5), 143-160.

Cobb, S. (1976). Social support as a moderator of life stress. Psychosomatic Medicine, 38, 300-314.

Cohen S, Will, TA. (1985).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98(2), 310-357.

D`Andrea, M. and others.(1990). Testing the validity of a four-factor model of personal los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22 488).

Davis, C. G. & Nolen-Hoeksema, S. (2001). Loss and meaning: How do people make sense of loss?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4(5), 726-741.

(20)

Dukel-Schetter, C., Feinstein, L. G., Taylor, S. E. & Falke, R. L.(1992).Patterns of coping with cancer. Health Psychology, 11(2), 79-87.

Dunst, C. J., Leet, H. E. & Trivette, C. M. (1988). Family resources, personal well-being, and early intervention.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2, 108-116.

Erikson, E. H. (1959). Identity and the life cycle. Psychological Issues .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Press.

Erikson, E. H. (1963). Childhood and society. New York: Norton.

Fisher, B.(1981). Rebuilding when your relationship ends. California: Impact.

Flanagan, J., & Holmes, S. (2000). Social perceptions of cancer and their impacts : implications for nursing practice arising from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2(3), 740-749.

Frazier, P. A. & Cook, S. W. (1993). Correlates of distress following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 dissolut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0(1), 55-67.

Fridfinnsdottir, E.(1997).Icelandic women’s identification of stressors and support during the diagnostic phase of breast cancer.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25, 526-531.

Friedman, M. M.(1992). Family coping strategies and processes. In M. M. Friedman (Ed.) Family nursing theory and practice. Norwalk : Appleton & Lange.

Gallagher, J., Beckman, P. & Cross, A. (1983). Families of handicapped children: Sources of stress and its ameliora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50, 10-19.

Gill, D. L. (2000). Psychological Dynamics of Sport and Exercise.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regory, R. P., Irwin G. S & Barbara, R. S. (1996) Handbook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Family. New York:Plenum Press.

Heider, F. (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John Wiley.

Helgeson, V. S.(1994). Long-distanc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Sex differences in adjustment and breakup.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0, 254-265.

Hill, C. T., Peplau, L. A. & Rubin, Z.(1981). Differing perceptions in dating couples: Sex roles vs. alternative explanation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5(3), 418-434.

Hill, R.(1949). Family Under Stress. New York: W. W.

(21)

Hill, R.(1958).Generic fearures of families under stress. Social Casework, 49, 139-150.

Hogg, J. A. & Frank, M. L.(1992). Toward an interpersonal model of codependence and contradepedence.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0(3), 371-375.

House, J. S.(1981).Work stress and social support.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Janoff-Bulman & Frantz(1996).The loss of illusions : The potent legacy of trauma, Journal of Personal and Interpersonal Loss1,133-150。

Janoff-Bulman, R. (1992). Shattered assumptions: Towards a new psychology of trauma.

New York: Free Press.

Kaczmarek, M. G. & Backlund, B. A. (1991). Disenfranchised grief: The loss of an adolescent romantic relationship. Adolescence, 26(102), 253-259.

Kaczmarek, P., Backlund, B. & Biemer, P.(1990).The dynamics of ending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An empirical assessment of grief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1, 319-324.

Kulber-Ross, E.(1969).On death and dying. New York: Macmillan.

Lazarus, R. S. & Folkman, S.(1984). Stress, Appraisal and Cop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Lazarus, R. S. (1966). 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Coping Process. New York: McGraw Hill.

Lerner, M. J. (1980). The belief in a just world. New York:Plenum.

Lev, E. L. (1992). Patient’s strategies for adapting to cancer treatment.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4(5), 595-617.

Lin, N.(1986).Conceptualizing social support. In L. Nan, A. Dean & W. Ensel. Social support,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on. Orland,Fl:Academic Press,Inc.

Matheny, K. B., Aycock, D. W., Pugh, J. L., Curlette, W. L. & Canella, K. A. (1986).

Stress coping: A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synthe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treatment.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14, 499-549.

Mattlin, J. A., Wethington, E. & Kessler, R.C. (1990). Situational determinants of coping and coping effectiveness. 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 31(1), 103-122.

(22)

McCarthy, C. J., Lambert, R. G. & Brack, G. (1997). Structural model of coping, appraisals, and emotions after relationship breakup.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76, 53-64.

McCubbin, H. I. & Marilyn, A.(1995). The typology model of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A family stress model. Guidance and Counseling, 10(4), 31-36.

McCubbin, M.(1995). The Typology Model of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 A family stress model.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10(4), 31-37.

McFarlane, A. H., Bellissimo, A., Norman, G. R. & Lange P.(1994). Adolescent depression in a school-based community sample:preliminary finding on contributing social factor.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23(6),601-620.

Mearns, J. (1991). Coping with a breakup: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expectanciesand depression following the end of a romantic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60, 327-334.

Miller, J. F.(1992). Copy with chronic illness overcoming powerlessness. Philadelphia: F.

A. Davis.

Murphy, M. C. & Archer, J. (1996). Stressors on the collage campus: A Comparison of 1985 and 1993. Journal of Collage Student Development, 37(1), 20-28.

Peterson, C., Rosenbaum, A. C. & Conn, M. K. (1985). Depressive mood reactions to breaking up: Testing the learned helplessness model of depres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3(2), 161-169.

Pistole, M. C.(1995). College students’ended love relationships : Attachment style and emotion.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6(2), 53-61.

Robak, R.W. & Weitzman, S.P. (1995).Grieving the loss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 in young adults: An emmmmmpirical study of disenfranchised grief. Omega, 30(4), 269-281.

Roos, P. E. & Cohen, L. H. (1987). Sex roles and social support as moderators of life stress adjustmen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52(3), 576-585.

Rubin, L.(1975). Liking and LovingAn Invitation to Soul Psychology. New York:Holt,

Pinehart & Winston.

(23)

Rubin, Z., Peplau, L. A. & Hill, C. T.(1981). Liking and Loving:Sex differences in romantic attachments. Sex Role, 7, 821-835.

Sarason , I. G. , Sarason , B. R. & Pierce , G. R. (1990) . Traditional view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ir impact on assessment . In B. R. Sarason , I. G. Sarason , & G. R. Pierce (Eds.) , Social support : An interactional view .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 Sarason I.G., Levine, H.M Basham, R.B. & Sasrason, B.R. (l983).Assessing social

support:The Social Support Questionaire. Journal of Personc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44(1), 127-139.

Shumaker, S. A. & Brownell, A.(1984).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support:closing conceptual gaps.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40(4),11-36.

Simmons , S.(1994).Social networks: their relevance to mental health nurs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ng, 19,281-289.

Simpson(1987). The dissolution of romantic relationships:Factors involved in relationships stability and emotional distress. JPSP, 53(4), 683-692.

Simpson, J. A. (1990). Influence of attachment styles o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971-980.

Smith, H. S. & Cohen, L. H. (1993). Self-complexity and reactions to a relationship breakup.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12, 367-384.

Spitzer, A.., Bar-Tal, Y. & Ziv, L. (1996).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age on self-care.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18(2), 136-148.

Sprecher, S. (1994). Two sides to the breakup of dating relationships.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 199-222.

Sternberg, R. J. & Grajek, S. (1984). The nature of lov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7, 312-329.

Synder, C. R. (1994). The Psychology of Hope: 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New York:

Free Press.

Taylor, S. E.(1983).Adjustment to threatening events : A theory of cooognitive adaptation.

American Psycholohist38,1161-1173。

(24)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1995).Trauma & transformation : Growing in the aftermath of suffering. Thousand Oaks, CA, USA : Sage Publications, Inc.

Thoits, P. A.(1986). Social support as coping assistance. Journal of Consul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4(4),416-423.

Thompson, S. C. (1998). Blockades to finding meaning and control. In John H. Harvey (Ed), Perspectives on loss: A sourcebook. Death, dying, and bereavement. (pp. 21-34).

Philadelphia, PA, US: Brunner/Mazel, Inc.

Timmreck, T. C.(1990). Overcoming the loss of a love: Preventing love addiction and promoting positive emotional health. Psychological Reports, 66, 515-528.

Wassef, A., Ingham, D., Collins, M. L., & Mason, G. (1995). In search of effective programs to address students’ emotional distress and behavioral problems.

Adolescence, 30 (119), 523- 58.

Weiss, R. S. (1975). Marita sepe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Weiss, R. S. (1979). The emotional impact of marital separation. In G. Levinger & O. C.

Moles (Eds.), Divorce and separ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Wikler, L. M. (1986). Periodic stress in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Mental Deficiency, 90(6), 703-706.

Wills, T. A. (1985). Stress, coping and tobacco and alcohol use in early adolescence.

Coping and Substance Use.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Wright, L. M. & Leahey, M. (1991). Nurses and families. Philadelphia: F. A. Davis Company.

Ystgaard, M., Tambs, K. & Dalgard, O. S. (1999). Life stress, social support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late adolescence: A longitudinal study. Social Psychiatry &

Psychiatric Epidemiology, 34 (1), 12- 1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 roles of school management and technical support staff on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and network security measures... Security

between the roles of the individuals (private sector) and the public or government in the provision of social care and health services responsi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e.g.

 Examples of relevant concepts: equality, discrimination, cultural differences, community resources, self-concept, vulnerable groups, community work, community support

Instruction  Teachers systematically guid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he writing of life stories could help them apply knowledge of different life stages

To enable pre-primary institutions to be more effective in enhancing school culture and support to children, actions can be taken in the following three areas: Caring and

• Information retrieval : Implementing and Evaluating Search Engines, by Stefan Büttcher, Charles L.A.

This research sets different backgrounds as variables of consumers of Miaoli County residents and whether their different life styles and corporate social

This research of the installation service of telecom carry on integrating sex valuation, and take the operation of Chunghwa Telecom Hsinchu as an example and inquire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