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2

Share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之研究"

Copied!
12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陳嘉彌 博士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之研究

研 究 生: 馬瑜婷 撰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2)

國立台東大學教育系所 碩士論文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之研究

研 究 生: 馬瑜婷 撰 指導教授:陳嘉彌 博士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3)
(4)
(5)

謝 誌

「終於完成了!」此刻的我只想如此大聲吶喊。這是一生中寶貴也難忘的經 驗,套用陳老師所說過的一句話:「學術研究本來就是一種受苦、磨練的過程。」

的確,回首研究生涯,充滿了艱辛與挫折,但這一步步積沙成塔的過程,卻也讓 自己累積許多成長不少。這份論文的完成最功不可沒的大功臣首推指導教授-陳 嘉彌老師,陳老師嚴謹的做事態度以及活絡的思維方式是讓我獲益最多的部分,

此外,校外口委余鑑教授及校內口委梁忠銘教授在百忙之中,仍不辭辛勞地提出 精闢的見解及建議,讓此份論文得以邁向更完善之處,對此筆者深感謝意。

其次,要感謝所有曾經協助問卷填答或發放的教師們,因為有你(妳)們的 鼎力相助,才得以順利完成這份論文。除此之外,在研究所求學期間,我認識了 一群好朋友,包括和我一起共患難的思蒨、元氣十足的湘媛、淑芬、慧君,以及 其他同學及學弟妹等,這些好友是我最大的精神食糧,支撐著我不繼努力的動力 來源。

末了,雖然形容再多也無法表達我的感激,仍是要感謝無時無刻在身旁照顧 我、支持著我的爸媽、姊姊以及益智,不論遭遇到什麼狀況,你們永遠站在我的 立場替我著想,家是最溫暖、最好的避風港,這句話我堅信不移,願你們一起分 享這份喜悅!

瑜婷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一月

(6)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之研究

馬 瑜 婷

國 立 台 東 大 學 教 育 研 究 所

摘 要

當代社會的兒童及青少年生活於充滿電視符號的環境中,社會化的環境也由 家庭、學校逐漸轉移重心至電視工業上。為因應此現象,教育部於 2002 年 10 月 24 日公布「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正式將媒體教育透過國小到大學教育、

社教體系與媒體專業來推動公民的媒體素養。在媒體素養觀念於國內尚處於起步 階段之初,教師是否具備完善的電視素養,能教導學生建設性地使用電視媒體;

以及教師如何看待這項創新的教學,是否與個人本身對於創新觀念的接受程度相 關等,皆為本研究欲探討的主要核心。因此本研究的研究目的為(一)瞭解國小 教師的電視素養知能及接受創新程度現況;對於電視素養課程的實施意見;以及 影響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之相關變項;(二)探討教師電視素養知能的高低是 否與教師個人接受創新程度相關。

本研究以 93 學年度全國公立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研究方法採用問卷調查 法;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民小學教師電視素養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基 本資料、電視素養知能量表、收視行為、電視素養課程實施意見以及接受創新程 度量表等 5 個部分。共計發出 1039 份問卷,回收 690 份,回收率為 66.41%,經 剔除無效問卷後,剩餘有效問卷 676 份,計有效問卷回收率為 65.06%。統計方 法係採描述統計、t 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多元迴歸分析 等。

本研究結果總結為以下幾點:

一、國民小學教師電視素養知能已達平均水準之上,在電視台的立場及組織運作

(7)

上有較高程度的了解,但對於區別電視節目和現實狀況之差距方面的素養則較為 不足。

二、本研究之國民小學教師在接受創新程度量表上之得分相對低於之前研究結 果,因此國民小學教師之接受創新程度仍待提升。

三、國小教師的背景變項,包括年齡、年資、平日收視時數、假日收視時數、對 於師培過程實施電視素養課程意見、接受電視素養課程培訓意願、教學方式異同 等對電視素養知能的影響達顯著差異;而性別、婚姻狀況、教育專業背景、現任 職務、曾否修課等變項對電視素養知能的影響則未達顯著。

四、教師的接受創新程度與電視素養知能間的關係呈現低度正相關。

五、國小教師的年齡、平日收視時數、修課狀況、接受培訓意願及接受創新程度 等變項對其電視素養知能有顯著的預測力。

針對上述結論,本研究提出若干具體建議,盼能提供國小教師對於自身電視 素養及創新接受度之省思,並作為欲推行、規劃媒體識讀課程的主管機構或相關 人員參考依據。

關鍵字:傳播教育、電視素養、接受創新程度、媒體素養

(8)

A Stud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Television Literacy

Ma, Yu-Ting

Abstract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live in an

environment full of television symbols, and institutions of socialization have shifted focus from family and school to the television industry. In the initial stages of the media literacy concept taking root domestically, whether teachers have comprehensive television literacy, whether they can teach students to constructively use the television media; how teachers view this brand new instruction, and whether there is a

correlation to the innovativeness of teachers – these questions are part of the focus in this study. Thus, the research purposes of this study are (1) to understand the television literacy and innova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opinions on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levision literacy curriculum; and related variables to the television liter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and (2) to explore whether the degree of teachers’

television literacy is related to the innovativeness of teachers.

This study uses all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e 2004 academic year, this study uses questionnaires. The research tool is the

“Television Literacy Questionnaire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compiled by the researcher. The content includes five parts – basic information, scale of television literacy, viewing behavior, opinion on television literacy curricular implementation, and scale of innovativeness.

1039 questionnaires were released, 690 were retrieved, the retrieval rate is 66.4%. After discarding invalid questionnaires, there were 676 valid questionnaires, with a valid retrieval rate of 65.1%. Descriptive analysis, t-test, One-way 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conducted.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shown as follows:

(9)

1. Television literacy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s above the average level, and has a greater understanding of stances and organizational operations of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companies, but they are less literate in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elevision programs and reality.

2. In the scale of innovativeness, scores for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this study are lower than those found in previous studies; therefore the innovativen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till awaits improvement.

3.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effects of background variable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uch as age, number of years employed, numbers of hours spent watching television on weekdays, numbers of hours spent watching television on weekends, opinions on television literacy curricula received during teacher training, willingness to accept television literacy courses and training, types of instructional methods on television literacy; the effect of variables such as gender,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current work, and whether one has taken courses on television literacy does not reach a significant level.

4. There is a low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innovativeness and television literacy of teachers.

5. There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ive power of variables such as age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numbers of hours spent watching television on weekdays, courses taken, willingness to accept training, and innovativeness on their television literacy.

Keywords: communication education, television literacy,

innovativeness, media literacy

(10)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待答問題……….4

第四節 名詞釋義……….4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電視素養之定義與意涵…….………7

第二節 電視素養檢測工具之發展………...11

第三節 媒體素養教育之發展情形………...17

第四節 影響電視素養知能之相關因素………... 22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第一節 研究架構………....29

第二節 研究假設………....30

第三節 研究對象………....31

第四節 研究工具………....32

第五節 研究程序………....36

第六節 資料處理………....38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樣本背景資料分析………....40

第二節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與接受創新程度之現況分析…………....49

第三節 不同個人變項之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差異分析………....55

第四節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與接受創新程度之相關分析…………....73

第五節 國小教師背景及電視素養變項與接受創新程度對電視素養預測力 分析………...74

(11)

第六節 討論………...8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85

第二節 建議………..88

參考書目

A 中文部分……….93

B 英文部分……….96

附錄

附錄一 國民小學教師電視素養調查問卷………..97

附錄二 93 學年度縣市別中小學統計………102

附錄三 正式施測抽樣學校表……….103

附錄四 93 學年度國小教師年齡分組統計………105

附錄五 93 學年度國小教師年資分組統計………106

(12)

表 目 次

表 2-1-1 電視素養課程內涵架構………9

表 2-2-1 電視識讀能力量表之內涵架構………..16

表 2-4-1 教育領域中應用創新概念之研究………..26

表 3-4-1 電視識讀能力量表之架構及內容………..33

表 4-1-1 研究樣本背景資料分析………..41

表 4-1-2 國小教師喜愛收看節目類型次數分配表………..48

表 4-2-1 國民小學教師電視素養現況………..49

表 4-2-2 以接受創新量表得分為基礎的採用者分類………..52

表 4-2-3 教師電視素養與其個人背景變項之相關係數摘要表………..54

表 4-2-4 教師電視素養與其電視素養變項之相關係數摘要表………..54

表 4-2-5 教師接受創新程度與其個人背景變項之相關係數摘要表………..…54

表 4-2-6 教師接受創新程度與其電視素養變項之相關係數摘要表………..…54

表 4-3-1 不同性別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56

表 4-3-2 不同年齡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56

表 4-3-3 不同婚姻狀況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58

表 4-3-4 擔任不同職務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59

表 4-3-5 不同教育專業背景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60

表 4-3-6 不同年資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62

表 4-3-7 教師平日收視時數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63

表 4-3-8 教師假日收視時數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65

表 4-3-9 教師是否曾修習相關課程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67

表 4-3-10 教師對於師培過程實施課程意見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68

表 4-3-11 教師接受培訓意願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差異分析表………..69

表 4-3-12 教師對於電視素養與其他課程教學方式之異同在電視素養知能上之 差異分析表……….70

表 4-3-13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的差異分析表………..71

表 4-4-1 教師電視素養知能與接受創程度之相關係數摘要表………..73

(13)

表 4-5-1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5 表 4-5-2 國小教師「電視台」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6 表 4-5-3 國小教師「電視製作技術」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7 表 4-5-4 國小教師「電視效果」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8 表 4-5-5 國小教師「價值體系分析」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9 表 4-5-6 國小教師「理性閱聽人」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80 表 4-5-7 教師各預測變項對電視素養知能整體與各層面之多元逐步迴歸分析

綜合表……….81

(14)

圖 目 次

圖 2-4-1 以接受創新為基礎的採用者分類………..25 圖 3-1-1 研究架構圖………..30

(15)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電視已在台灣家庭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廣電基金會(2002)於 2001 年 針對全國觀眾所做的電視行為大調查報告中指出,台灣地區平均每人每日(週一 到週五)看電視的時間為153.4 分鐘(約 2.6 小時),假日(週六、日)更達190.4 分鐘(約 3.2 小時)。此外根據吳知賢(1998)的研究,目前台灣社會中一般家 庭以看電視為最基本的休閒活動,平均每天開機時間約有 7 個小時;2005 年的 兒童傳播權調查報告研究也指出,台灣學童非假日看電視時間平均一日高達 2.3 小時,而假日時則為2.8 小時,亦即,每週花在看電視的時間上多於 17 小時(兒 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06),許多兒童看電視時間遠超過遊戲或看書的時間,

這些孩子們在十八歲以前,累積花在電視螢幕前的時間大約是在學校的兩倍,此 數據尚未加上學生上網或看電影等接觸其他媒體的時間,由此可知,媒體工業對 青少年的影響其實遠超過學校教育。

當代的社會已經轉變成一個視訊化的媒介社會,許多人瞭解世界的方式,並 非依賴傳統的文字閱讀,而是以閱讀符號、圖像等視覺的傳播訊息來瞭解世界,

其中又以兒童、青少年最為明顯(李慧馨,2000)。而視訊化的媒介又以電視為 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電視就好像是人類後天的感覺器官,和大部分人的生活息息 相關,兒童和青少年更是電視的基本收視群。現代社會的兒童及青少年生活成長 於電視的環境中,無庸置疑地,觀看電視已成為兒童社會化的機構之一,與家庭、

學校並駕齊驅,甚至有迎頭趕上的趨勢(張杏如,1987;Dorr,1986)。吳知賢

(1990)也曾提到,根據美國「全國暴力原因及防制委員會」在 1969 年的研究 發現,電視對兒童最大的影響在於改變了兒童的學習過程,從傳統的「家庭教育

→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學習過程,轉變成「電視教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社會教育」。

(16)

針對此現象,教育部已於2002 年 10 月 24 日公佈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正式將媒體教育透過國小到大學教育、社教體系與媒體專業來推動公民的媒體素 養。其中提到大眾傳播甚至有取代學校教育的可能性:

電視興起以及大眾傳播媒介發達的過去這

40

年,媒體 已經成為國內青少年和兒童的第二個教育課程,甚至直逼

「學校」,有取而代之成為第一個教育體制的可能。媒體在 教育上,不但進一步邊緣化了家庭的教育角色,也逐步瓦 解、威脅與動搖了學校的權威地位。如果主張媒體是第一 教育體制,而非第二教育體制,並不為過(教育部,

200

2:

4)。

國小學童無論在心理、社會、生理等方面的發展皆未臻成熟,易受到外界的 影響,尤其電視已在兒童的生活中佔了如此大的份量,教師所擔負的任務則不可 小覷,教師在教導學生如何選擇觀賞好電視節目之前,除了本身必須具備良好的 媒體素養外,也需配合創意生動的教學策略,媒體素養教育所要傳遞的知識是和 一般學科有所不同的,它需要活潑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共同參與,對此,教師 必須跳脫出傳統教學集中授課的模式,在教學方法上不斷地創新。因此由教師本 身是否擁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可間接推測教師是否接受「媒體素養」這個新的概 念,進而也影響了教師是否採取創新的教學方法來教導學生認識媒體。如陳嘉彌

(1997a)提出,創新教學科技的快速發展,將會使學校教育產生無法預測的衝 擊,一項新的教學科技或議題的發展,如要使其於教育中傳播其功能與價值,唯 有透過接受創新程度高的教師參與及研究,始能提升其使用之數量與品質。因此 從接受創新程度之角度,來探討教師使用教學科技之相關論題,是值得戮力以赴 的研究。故本研究欲以接受創新程度量表為工具,檢視國小教師的電視素養知能 是否與其本身接受創新程度的高低之間有相關性。

現今針對媒體(電視)素養方面的研究大都偏向於學生對於媒體的識讀能力 及使用行為等探討(王姵雯,2001;朱則剛、吳翠珍,1994;邱民才,2003;周 慧美,1999;饒淑梅,1995;蔡菁秤,2000),關於教師部分的電視素養則只有 邱民才(2003)及饒淑梅(1995)曾做過相關的調查,實施媒體識讀教育已成為 刻不容緩之事,而其先決條件為教師本身是否具有媒體素養知能、也就是教師是

(17)

否有能力去教導學生如何解讀媒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早在1962 年就提出「兒 童媒體教育」,大力倡導教師教導學生能夠有建設性地使用電視媒體;英國早期 的媒體教育更認為媒體(尤其是電視)如傳染病般蔓延於社會各角落,為了避免 兒童受到毒害,唯有依賴教師幫兒童注射疫苗(即灌輸媒體教育),才能防止「病 毒」入侵(蔡美惠,1997)。

媒體素養的概念是由國外所引進,除了英國早有媒體研究與媒體教育的傳統 外,澳洲、加拿大、法國、美國、以及北歐的瑞典、芬蘭等國都將媒體教育納入 學校課程內。目前國內只有少數團體(媒體識讀推廣中心、富邦文教基金會、公 共電視文化基金會等1)進行媒體教育的推廣工作,此種由下而上的發展模式不 但推展不易,且持續性和普及性亦明顯不足,更因為一般老師未能認知到這類課 程的重要性,致使推廣工作無法全面開展。此外在媒體教育的推行中,鑑於電視 的普及率及對於兒童的高度影響力,電視素養成為其核心的課程。在政府尚未將 媒體識讀相關議題納入正式課程前,積極地培訓具有專業電視素養的教師即成為 刻不容緩之事。因此本研究欲針對國小教師,探索其電視收視行為、對於電視素 養課程的實施意見、以及教師個人變項與電視素養之間的關連性,最後並探討電 視素養是否與教師個人接受創新程度有相關,以作為欲推行媒體識讀課程的機構 或相關人員參考。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之研究目的如下:

一、瞭解國內電視素養教育實施現況。

二、瞭解國小教師對於電視素養課程的接受程度及實施意願。

三、瞭解目前國小教師所具備之電視素養知能及接受創新程度之高低。

四、瞭解國小教師背景及電視素養相關變項,與其電視素養知能之關連性。

1 富邦文教基金會http://www.fubon.org 媒體識讀推廣中心http://www.tvcr.org.tw 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http:// www.pts.org.tw

(18)

五、探討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及接受創新程度之相關。

六、分析國小教師背景、電視素養相關變項及其接受創新程度對於電視素養知能 的預測力。

七、根據研究發現提出具體建議,以作為實施電視(媒體)素養課程之參考依據。

第三節 待答問題

基於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之分析,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如下:

一、目前國內實施媒體素養教育的現況為何?

二、國小教師對於電視素養課程的接受程度及實施意願如何?

三、國小教師所具備的電視素養能力及接受創新程度如何?

四、國小教師個人變項,與其電視素養間之關係如何?

五、國小教師電視素養與其接受創新程度間的相關程度如何?

六、國小教師的背景、電視素養相關變項及接受創新程度是否能有效預測其電視 素養知能?

第四節 名詞釋義

一、電視收視行為

電視收視行為係指個人收看電視的習慣,例如:喜愛收看的電視節目類型或 收視時間等。本研究將依據「國民小學教師電視素養調查問卷」中的第三部分「收 視行為」作為調查教師收視行為的依據。

二、電視素養

電視素養(Television Literacy),係指個體在接受電視所傳遞的訊息時能擁

(19)

有邏輯批判思考的能力,並避免被電視內容輕易地勸服。也就是個人具備理性的 自我管理觀看時間、以批判性態度觀看電視以及運用電視媒介溝通的能力(饒淑 梅,1995)。本研究所指稱「教師的電視素養」將以「國民小學教師電視素養調 查問卷」中的第二部分「電視素養知能量表」作為調查依據。

三、媒體素養教育

係指針對媒體本身進行分析研究,由國民小學開始,希望培養受教者對媒體 有深切的認識,一方面對媒體內容能有所反應,另方面能認清媒體組織,瞭解為 什麼媒體會產出某些特定內容,其最終目的是造就出具有相當批判能力、能獨立 思考媒體訊息的未來公民,其教育重在思想啟發(吳知賢,1998)。

四、接受創新程度

意指一般人較其所在之團體內的其他人更早接受新觀念或新事物的程度(陳 嘉彌,1997b)。本研究所稱接受創新程度係指國民小學教師在問卷中「接受創新 程度量表」上之得分,分數越高者,代表其有較高的接受創新程度。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一、研究對象及地區:

係以93 學年度的全國公立之小學教師為研究對象,包括級任教師、科任教 師及兼任行政工作者。

二、研究期間:

本研究針對國小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故蒐集資料期間以學年度為基準,自 93 學年度起為研究期間,也就是涵括了 2004 年 9 月 1 日起至 2005 年 7 月 31 日 止。

(20)

貳、研究限制

本研究主要是以問卷調查法來蒐集受試者資料,由受試者自行填答問卷。但 於填答的過程中受試者可能會因社會大眾的期許或自我防衛心理的影響而對答 案有所保留,故本研究在解釋及應用上難免有其限制存在。

(21)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要針對國內外之相關文獻進行探討,茲分為以下四節,分別為:(一)

電視素養之定義與意涵;(二)電視素養檢測工具之發展;(三)媒體素養教育之 發展情形;(四)電視素養之相關因素。

第一節 電視素養之定義與意涵

電視素養的概念是由媒體素養(media literacy)所發展而來,因此本節首先 介紹何謂「素養」(Literacy),再集中範疇於電視素養的之意義及內涵,最後並 針對目前所發展出的電視素養測驗工具做一概略的簡介。

壹、素養

根據『韋氏新世界字典』(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1988:789)指 出,素養(Literacy)是指涉讀、寫的品質或狀態,再則如使用電腦的各類知能 或才能。換言之,「素養」即有關運用文字的能力,但亦包含其他方面的知識才 能。

Kress, G. 認為素養包括下列三種意義:

一、從一個符號系統譯碼為另一個符號系統。

二、在特定符號系統中,其獨特的精神、物質,以及意義形式的呈現與紀錄系統。

三、意義製造與再製的可能性,而此可能性的產生是媒介特質與其符碼的效果。

根據Kress, G. 的說法,素養係指對於某一特定符號的解碼過程,在這過程 中重新將另一種符碼系統詮釋為自己所能理解的意義,這就是他所謂的意義製造 與再製的可能性(引自吳翠珍,1996)。

綜上所述,在早期以印刷媒體為基礎的讀寫領域中,素養(literacy)被解釋 為運用文字的能力,也就是個人能瞭解文字的內涵意義,並以書寫或口述的方式

(22)

加以呈現;但隨著科技進步與傳播媒體的發展,素養的概念也隨之起了變化,形 成當今閱聽大眾素養的知能逐漸地由文字推展至聲音及影像,也就是擁有掌握各 種資訊的知識與技巧之能力。

此外,素養(literacy)這個詞在中文譯名方面出現一些不同說法,例如民間 團體「媒體識讀推廣中心」使用「識讀」來表示;而也有學者將「media literacy」

譯為「媒體公民教育」。到底應該採用何種說法較能適切地表達其意涵?學者余 陽洲(2004)提到,「識讀」一詞在字面上是最接近「literacy」的用語,亦即讀 寫能力的展現,但畢竟「識讀」對於社會大眾而言是一新創詞彙,在多數民眾不 熟悉的情況下,要推廣媒體識讀教育實有其窒礙難行之處;此外「素養」雖然已 經是一現成的詞彙,但並非日常生活中的用語,一般民眾難以自行領略其應用在 傳媒領域中的切確意義;最後談到「媒體公民教育」的意涵在於,媒體教育的目 的不只是培養能夠理性管理自己的閱聽人,目標應該置於造就具備集體意識,能 夠積極參與公共論述的社會成員。

總之,不論使用哪一種詞彙來代表「literacy」,各有其獨到之處,端視欲達 到的目標為何而定。而「素養」一詞係因其具備可親近性,教師在接觸之初不易 產生抗拒之心,更因其著眼於有關知能的平時或終身修為表現,因此本研究採取

「電視素養」一詞代表閱聽人在面對電視媒體時所應具備的相關知識。

貳、電視素養之意涵

電視素養一般而言涵蓋在媒體素養的能力範疇內,而媒體素養的發展以平面 文字媒體-報紙及雜誌為先例,其後隨著聲音及影像媒體的出現進而增加了對影 音符碼的素養,30 年代電視工業興起後,媒體素養關注的焦點逐漸轉移到電視 方面,近代所論及的媒體素養,大多偏向於電視素養(饒淑梅,1995)。因此許 多學者(朱則剛、吳翠珍,1994;吳翠珍,1996;吳知賢,1998;周慧美,1999;

邱民才,2003;蔡菁秤,2000;饒淑梅,1995)在探討電視素養時,常引用媒體 素養的內涵來解釋之,當然除了「電視素養」的用法外,批判性接收技巧(critical receivership skill)、批判性觀看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以及批判性電視評估 技巧等,這些詞彙皆指出閱聽人在接觸電視時所應具備的基本能力,而當中最主

(23)

養及訓練,大都以「批判能力」的觀點出發,希望能幫助閱聽者發展出抗拒電視 的自我操縱能力。例如饒淑梅(1995)及 Considine(1994)認為,面對媒體或 電視時,人們應該具有批判性電視觀看的能力,並能理解訊息中所隱含的意義,

藉此分析和評估訊息。美國教育部更指出批判性電視觀看是指「使人區辨電視節 目,以致能明智運用觀看時間的因素(吳翠珍,1996)。

電視素養內涵應包括對於電視觀看行為的自發性監督,特別是擁有分辨電視 節目內容中的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的能力,同時進一步洞察電視訊息的勸服本 質,最上層的意義在於瞭解電視媒介生態與組織如何操縱意見市場與形塑文化的 互動關係。因此吳翠珍(1996)參考饒淑梅在 1995 年所建構出的電視素養內涵 而發展出「電視素養課程內涵架構」,提供教師在實施電視素養課程時,必須注 意當中是否涵括了這些要素(詳見表2-1-1)。

表2-1-1 電視素養課程內涵架構

主類目 次類目 內容

觀 看 行 為 之 管 理

• 觀看電視之目的

• 電視對日常生活之 影響

• 評估電視節目

• 安排觀看時間

• 理性的閱聽人

• 閱聽人對電視之近 用

-個人喜好的電視節目類型以及觀看目的 -觀看電視對生活作息、休閒生活、學校課

業、身體健康,以及家庭成員關係之影響 -評估電視節製作品質及觀看價值

-安排觀看電視時數、時段、節目類型 -理性評估電視媒介價值體系及對其個人的

影響

-閱聽人的意見反應、現場參與對電視節目與 電台的影響

節 目 真 實 性 之 區 辨

• 電視媒介特質

• 節目之價值體系

• 電視製作技術

-電視媒介與非電視媒介特質之差異電視事 業之目的與優先性

-不同型態電視節目之內容與形式電視節目 隱含之內涵意義、外延意義及意識型態 -編劇、導演、演員、主持人、攝影機、後製 作技術對電視節目呈現真實之影響

勸 服 性 論 證

• 電視勸服性之特質

• 電視商品廣告之勸 服技術

• 電視節目政治性勸 服技術

-敘事性與勸服性訊息目的之不同電視勸服 之特質

-電視廣告中人物、文字、配音、場景、贈品、

對話內容、價值呈現、攝影機技術對商品印 象之影響

(24)

與 訊 息

-有效電視商品廣告之特質

-電視演說、辯論、訪問等勸服技術之特質有 效電視政黨廣告之特質

媒 介 生 態 與 組 織

• 電視霸權

• 媒介帝國主義

• 文化與電視

• 電視事業之組織運 作與影響

• 政治、經濟因素

-電視霸權之現況、成因與影響

-媒介帝國主義之現況與媒介帝國主義之成 因與影響

-社會文化與電視節目間之價值衝突與相互 影響

-電視公司之組織結構、經濟狀況、節目管理 -電視公司間之相互競爭影響

-廣告商、收視率對電視節目的影響 -政治與經濟對媒介言論立場的影響 資料來源:吳翠珍,1996:50

此外,Hefzallah(1987)也認為,電視素養的基本核心概念在於對電視內容 的瞭解,因此,在觀看電視的同時必須從批判性的角度出發,能夠分析電視內容 並區辨真實與虛構的差異,最後理性地分配並管理電視收看的時間。

綜合上述學者看法,研究者將電視素養內涵概括地分為以下幾類:

一、電視產業的發展:

包括瞭解電視演進的歷史、電視的所有權者等。但在國小階段媒體教育的課 程(如媒體識讀推廣中心所研發的國小教案)中,此部分較少被論及。

二、電視文本的解構:

瞭解電視呈現出的文字、影像及聲音符碼中所隱含的意義,包括電視節目中 常出現的普遍法則(如,連續劇或綜藝節目的內容常遵循著一定的模式);電視 節目敘事的方式為非連續性的(被廣告或節目的預告片所打斷);電視內容中特 定的意識型態(如,電視廣告中的性別刻板印象或政治立場等);分辨電視節目 中真實與虛幻的建構。

三、電視的類型及製造:

文本並不會自行產生,因此必須要研究生產者,以及電視產製所使用的工 具,全面性地檢視整體電視產業及製作節目的組織。包括了探討電視公司之組織

(25)

四、培養閱聽人的理性行為:

在瞭解了電視生態後,閱聽人應該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包括理性管理收視 行為、不輕易地被訊息所勸服、瞭解電視對個人及社會的影響、以及學習掌握電 視而避免被電視所宰制等。

第二節 電視素養檢測工具之發展

研究者經由資料蒐集過程發現,學術界有關電視素養研究大多止於概念的介 紹與理論的演進,而對於電視素養的普遍性測量指標雖有不少量表的出現,但並 未獲得一致共識,各量表也因為編制者理念之差異而形成不同的內涵架構,以下 即介紹 6 類目前已發展出的電視素養量表:

一、Robinson, R. S.:電視識讀能力量表(引自蔡菁秤,2000:

19)

Robinson, R. S.於 1984 年修改 1979 年針對成人和高中生所編制的「視覺識 讀能力測驗」(visual literacy test)而發展出電視識讀能力量表,此量表適用對象 為國中生,其中包含了兩大因素,分別為「對電視製作技術的瞭解」以及「對電 視節目故事內涵的瞭解」。但Robinson, R. S.認為,此量表所涉及的電視識讀能力 內涵不夠完善,不足以作為相關能力檢測的標準測驗工具。

二、朱則剛與吳翠珍(1994):兒童電視基模量表

朱則剛與吳翠珍以電視論域所涵蓋的面向,輔以不同電視型態的節目特質,

發展出適用於國小學生的「兒童電視基模量表」。而施測對象主要為台北縣市國 小3、6 年級學生,量表內涵包括了對電視特定文本的熟悉度;以及辨別電視內 容之外延、內涵意義:

(一)電視特定文本與形式結構的熟悉度

意指電視符號特有的呈現方式。電視節目中所出現的影像及聲音訊息,是以

(26)

特殊的結構文法加以連結、產生所欲表達的意象,進而形成特定的視覺語言、聽 覺語言與結構語言。

(二)電視內容之外延意義

電視符號所建構的第一層意義為真實與虛幻間的轉換,包括了對於電視內容 的敘事內涵、產品促銷、形象塑造、情境意識與暴力呈現等的區辨與理解。

(三)電視內容之內涵意義

係指電視符號所建構的第二層意義,為一種潛藏、不易被察覺的意識型態,

此種意識型態來自於文化所賦予的價值系統,係由媒介組織與文本產製者經由組 織與選擇後所建構而成,其中充斥了所謂刻板印象、勸服意圖與電視工業特殊的 經濟結構等。

此量表的出現相較於Robinson, R.S.的量表晚了近 10 年之久,其中所包括的 內涵較偏向於微觀層面的電視意義的瞭解,也就是將重心置於兒童的心理層面,

探究兒童基模的發展是否足以區辨電視所呈現出的意識型態。這顯示出電視素養 的意涵不再只是基本的瞭解電視製作技術,而是隨著電視工業不斷地精緻化發展 之後,閱聽人必須擁有深入解構、再建構電視所透露或形塑出的特有符號的能力。

三、饒淑梅(1995):電視素養量表

在1995 年針對台北縣國中生與國中教師所做的電視素養課程研究中,饒淑 梅根據其對國內外電視素養課程與教材的整理,以及台灣地區傳播現況與電視效 果的分析,分別建立了針對教師及學生的「電視素養量表」,其內涵包括了4 大 類目以及「整體課程態度」,說明如下:

(一)觀看行為之管理

係指能夠瞭解自己看電視的動機,對電視收視行為做出決定,並建立起評估 電視的標準。次類目包括了觀看電視的目的、電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閱聽人對 電視節目的影響、評估電視節目與安排觀看的時間。

(27)

(二)節目真實性之評鑑

亦即能明瞭電視節目內容與真實世界間有差距,並能區辨差異之所在、以及 差異產生的原因。次類目為電視媒介特質、電視產業的組織運作與影響電視製作 技術。

(三)勸服性論證與訊息

意指能認知電視的勸服性訊息及目的。次類目為電視勸服性訊息的特質、電 視商品廣告的勸服技術與電視節目政治性勸服技術。

(四)價值體系之分析

能瞭解媒介立場的意識型態和國外文化對電視節目價值體系造成的影響,以 及個人價值觀與電視價值體系間的關連。次類目分別為,電視霸權、媒介帝國主 義、文化與電視、電視節目的價值體系與理性的閱聽人。

在饒淑梅(1995)的電視素養量表中,除了瞭解電視製作技術、區辨媒體中 的真實與虛假、與特定意識型態的解構之外,更增加了「觀看行為之管理」此項 電視素養內涵,這是前兩個量表所缺乏的部分。由此可見,學會理性的管理自己 收看電視的時間及選擇節目的類型為電視素養中非常重要的知能。

四、周慧美(1999):電視識讀能力問卷

此問卷主要依據英國電影學會(British Film Institute)的 22 位教師對媒體識 讀課程所界定的內涵編制而成,量表施測對象為台南、高雄縣市國小 2、4、6 年級學生。主要分為6 項類目共 55 個題目,依序為:

(一)電視機構

誰是文本的製造者?他們的立場及意識型態為何?是否與某一政黨有關 係?節目是否公正客觀?他們做某一節目的意圖及結果為何?節目製作與廠商 之間的關係又如何?

(28)

(二)電視節目類型

辨別電視節目中不同的型態及樣式、建立區分節目類別的依據,並分析不同 種類的節目如何對我們造成影響。

(三)電視科技

瞭解節目製作時運用哪些科技最有利(如以布景代替真實的場景、以保利龍 假裝下雪、以剪接來造成時空交錯的幻覺等);如何運用這些科技(如化妝技術、

電腦合成、配樂、特殊效果等);使用不同製作過程得到的效果也會不同(如不 同的音樂可以產生恐怖的、浪漫的、或哀淒的各種不同氣氛)。

(四)電視語言

媒體如何產生訊息(如電視節目中的訊息包括視覺符號、聽覺符號以及結構 符號的使用);媒體的符碼(codes)和其使用規則(conventions)為何等等。

(五)電視觀眾

電視節目製作者如何決定主要收視群?如何掌握觀眾的興趣與需要?根據 哪些調查方式可以瞭解節目的收視率?觀眾如何選擇消費、對節目的意見如何回 饋給製作單位?製作節目時如何兼顧不同種族、性別、文化的團體?

(六)電視再現

電視文本和實際場所、人物、事件、想法是否相同,亦即電視內容的呈現是 否公平、客觀?對於不同種族、性別、文化的團體是否存有刻板印象的描述?各 群體出現的比例是否合理?節目內容是否考慮到大眾的需要?是否能避免與政 黨、政府、商業團體產生利益糾葛?

五、王姵雯(2001):青少年電視識讀量表

王姵雯的「青少年電視識讀量表」係參考饒淑梅及沈慧聲之量表修訂而成,

施測對象為台北市國中、高中(職)及五專生,他將電視識讀的內涵分為4 大類 目、12 項次類目:

(29)

(一)觀看行為之管理

使學生能瞭解自己看電視的動機、選擇收視節目之類型,並對自我收視行為 作決定,最後建立評估電視的衡量標準,共包括了以下3 個次類目。

1、電視對日常生活之影響 2、評估電視節目

3、安排觀看時間

(二)節目真實性之評鑑

其主要目的在於使學生瞭解媒介真實和客觀真實間的差異,並能清楚明白的 指出其差異所在、以及造成差異的原因,共包括了以下3 個次類目。

1、電視媒介特質

2、電視業之組織運作與影響 3、電視製作技術

(三)勸服性論證與訊息

目的在於使學生能瞭解在傳達勸服性訊息的方式和目的,共包括下列2 個次 類目。

1、電視商品廣告之勸服技術 2、電視節目政治性勸服技術

(四)價值體系之分析

使學生瞭解媒體立場的意識型態和國外文化對電視節目價值體系造成的影 響,以其上述之因素與個人價值觀間的關聯,藉以釐清和重整個人價值觀,共包 括下列4 個次類目。

1、電視新聞霸權 2、文化與電視

(30)

3、分析黃金時段節目的結構因素 4、理性的閱聽人

六、邱民才(2003):電視識讀能力量表

邱民才之「電視識讀能力量表」係參考英國電影學會對媒體識讀課程所界定 的範疇,以及饒淑梅(1995)、蔡菁秤(2000)的量表編制而成。內涵共分為 7 項主類目及13 項次類目,施測對象為台北市高中學生及高中教師。題目內涵架 構詳見表2-2-1。

表2-2-1 電視識讀能力量表之內涵架構

主類目 次類目 內容

電視機構的功能與目的 電視台的立場

電視機構製作節目的意圖與優先性 電視台內部的組織運作

電視台

電視台的組織運作

廣告商、觀眾對電視節目的影響 不同型態電視節目的訴求與目的 電視媒體特質

不同型態電視節目的內容與形式 電視人員對節目的影響 包含編劇、導演、演員、主持人、配

音及工作人員對電視製作的影響 電視製作技術

電視語言對節目的影響 鏡頭的構圖與角度取用,及旁白、對 話、音效、配樂對節目內容的影響

電視科技技術對節目的影 響

節目運用的科技技術對節目內容的 影響

電視效果

區辨科技手法與真實表現 節目運用的科技計數與真實情形之 差異

節目真實性區辨 區辨事實與虛構 分辨電視節目的內容是否與真實情 況相符

(31)

文化與電視 電視呈現的大眾文化與社會文化間 的差異及互動

收視率 收視率代表的意義

電視的價值體系 電視節目中呈現的價值體系 價值體系分析

電視霸權 現有電視節目中,電視霸權的情況 對實施媒體識讀課程的態

度、認知

高中生、高中教師對實施媒體識讀課 程的態度、認知

理性閱聽人

收視行為的管理 瞭解收看電視對日常生活的影響、及 認知個人對電視節目的影響力 資料來源:邱民才,2003:31

電視的發展自民國51 年以來,由當初無線電視台的 3 個頻道,一直到今日 高達數百個頻道的有線電視出現。隨著時代的演進,不但電視頻道增加,電視節 目的類型也越來越多元化,令人一打開電視機便眼花撩亂。而電視素養教育之內 容與目標,必定隨著社會環境之變化而有所修正,由以上6 個量表內涵的改變可 見一般。

第三節 媒體素養教育之發展情形

媒體素養教育的誕生與電視、廣播等媒體的出現密切相關,隨著大眾傳播的 快速發展,人們開始關注這些媒體對大眾是否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尤其是青少 年偏差行為逐日增加,許多學者也從研究發現媒體為最主要原因之一。在這一時 代背景下,媒體素養教育的實施勢必成為各級學校當務之急。以下即說明媒體素 養教育之內涵,並分析、比較國外及目前國內發展情況,以作為推廣媒體教育機 構之參考。

(32)

壹、媒體素養教育之內涵

媒體素養為針對大眾傳播的內容進行批判性的分析,指出其明示的或隱藏的 政治、社會意涵,並且試圖從媒體的擁有、內部組織、內容生產過程,乃至於所 鑲嵌在內的整個政經文化體系來理解這種內容產生的原因和後果(成露茜,

2004)。而美國媒體素養研究中心則認為,媒體素養就是指人們面對媒體各種訊 息時的選擇能力(ability to choose)、理解能力(ability to understand)、質疑能力

(ability to question)、評鑑能力(ability to evaluate)、創造和生產能力(ability to create and produce)以及思辨的反應能力(ability to respond thoughtfully)(張志 安,2004)。 媒體素養的內涵包括了許多複雜的層面,在瞭解了這些理念上的定 義之後,最重要的部分在於,教師如何將這些理論性的概念轉化為教育課程中的 一部份,使其成為容易被學生吸收的知識,也就是媒體素養教育到底要教些什 麼?教師又應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面對?以下一些學者提供了建議及看法:

吳翠珍(2003)認為,媒體素養教育的內涵應該包括了五個面向:1、瞭解 媒體訊息內容與符號特質;2、思辨媒體再現;3、反思閱聽人的意義;4、分析 媒體組織;5、影響和近用媒體。

而在教師角色方面,Buckingham, D.提供教師如下的建議:(引自余陽洲,

2004:15)

(1)瞭解教學對象的所知見聞,並據以採取更開放的、提問式的教學。

(2)能夠認知自己與教學對象,以及不同學習者之間存在訊息解讀的差異。

(3)感受意義為經由協商而來的,以及體認媒體-尤其對年紀輕的教學對象而 言-或許適於產製新的,具備顛覆潛力的意義及樂趣。因此,應該尊重教學對象 使用傳媒和解讀訊息的過程。

(4)鼓勵教學對象自行分析個人如何產製意義,再對產製的意義提問、質疑。

(5)反思並改變傳統師生關係;教學對象既為意義的主動產製者,自己就不再 是唯一的知識來源或發問者。

(33)

綜合上述,媒體素養教育可界定為學習者具有基本接受媒體訊息的能力,並 能夠區辨媒體所呈現出的各種符碼為真實或虛構;同時瞭解媒體訊息是如何建構 而成,背後所隱含的意識型態為何,進而發展出對於媒體的批判能力,而非一眛 地被媒體內容所勸服、接受。

貳、國外媒體素養教育發展情形

媒體素養教育這個概念是由國外所引進,因此台灣若能參考國外的相關發展 經驗並考量自身國情的差異而加以改善或借鏡,對於實務的推廣工作必定大有裨 益,以下即介紹幾個國家在媒體素養教育上所經歷過的努力:

一、英國:

英國的媒體教育起源於1930 年代,Masterman(1997)將英國媒體素養教育 的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保護菁英文化(1930-1960 年)、欣賞流行文化

(1960-1970 年)、以及享有對媒體的釋放與賦予(1970 年後)等;而吳知賢(1998)

則將這三個時期分別稱為疫苗注射取向期、評鑑區分取向期以及欣賞研究取向 期。

英國的媒體教育及起源於對大眾媒體的恐懼及不信任,在第一個時期

(1930-1960),電影為主流媒體,電影中的內容成為了大眾文化,然而當時所有 的教育官員或教師都認為此類的大眾文化會腐化新生代的品味與習慣。因此,官 方的教育參考資料在提到媒體時不甚友善,一般教育界更是認為媒介文化不僅低 俗,對傳統文化也具破壞力。第二個階段(1960-1970),許多新生代的教師進入 職場,認為電影文化是一種流行藝術,且文化的發展應該是多面向而非單一的。

當時英國教師會議中即指出,媒體已經成為生活經驗的一部份,媒體教育的功能 應培養學生區辨的能力,而非一眛地消極抗拒媒體(邱民才,2003;吳知賢,1998;

陳啟英,2004)。而英國自 1970 年代後,為媒體素養教育的第三個階段,將媒體 教育理念融入所有教育階段,媒體教育課程成為正式教育體系中的教學科目。尤 其於1989 年開始實施的國定課程中,就明文賦予媒體教育有以下任務:(一)教 導閱聽人相關的概念;(二)教授辨識事實與意見;(三)討論大眾文化之小說與 戲劇;(四)發展廣告;(五)宣傳與勸服內容的教學方法(須文蔚,2001;陳啟

(34)

英,2004)。此舉正式將媒體教育藉由政府的力量推廣於大眾,並紮根於兒童教 育。

2000 年,英國就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學校實施進階媒體研究課程,媒體 教育課程也成為了英國所有中學都開設的課程、也列入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中等教育普通證書)的考試科目。從此,所有的英國學 生都將接受並學會如何分析與解讀媒體的教育(張志安,2004;須文蔚,2001)。

英國的媒體教育發展至今已成為世界最為完善的國家,對英國人而言,相關 素養的學習並不只是一種功利性的課程,學生不只是為了學習媒體表面的技術而 修習課程,更重要的是他們將瞭解媒體運作機制當作公民終身學習的課目,媒體 素養的概念已融入英國人的生活中,背後有傳統的文化、社會基礎等強大力量支 撐著媒體素養教育的進展(須文蔚,2001)。

二、美國:

美國媒體素養教育推展工作主要起因於對電視媒體影響力的關注,由於 1960 年代發生了許多社會暴力事件,許多專家學者歸咎其原因為電視媒體的負 面影響,因此極力地推廣媒體素養教育的工作,但剛起步之初便困難重重、窒礙 難行,一直到柯林頓總統上任後,因其對媒體素養教育的重視,才漸漸使得媒體 素養有明顯並迅速的成長趨勢(蔡美惠,1997;袁乃娟、巫知諭,1999)

在1978 年時,美國教育部舉辦「電視、書本與教室」全國研討會,再度強 調媒體教育的重要,會後並進而撥款支持四項有關電視批判觀看能力的研究計 畫。這4 項計畫分別針對兒童(包括學前至小學)、國中、高中、成人等不同年 齡層研發適合的課程與教材。其中由西南教育發展實驗中心針對兒童設計的課 程,經過全美26 州、共 100 名教師試教,並在 24 州、共 70 個家庭測試,結果 皆證實這些課程明顯提昇學齡兒童電視批判觀看能力(蔡美惠,1997)。1989 年,美國成立了「媒體素養中心」(The Center for Media Literacy),關注焦點 在於媒體暴力及兒童收視媒介等議題;1998 年,更成立了「媒體教育聯會」(The Partnership for Media Education),許多專業媒體教育工作者藉由會議的舉行,表 達了願意組成全國性專業媒體識讀組織的意願(須文蔚,2001)

(35)

參、國內媒體素養教育發展情形

1962 年時,學者鄭貞銘撰寫有關大學新聞教育的碩士論文時,提出了「新 聞學社會化」的主張,將新聞傳播知識推廣到社會各階層,這可視為我國初次出 現媒體素養教育的概念(邱民才,2003)。而直至今日,我國媒體教育的推廣仍 在起步階段,目前與日本情況較為相近,主要由民間團體推展,包括了富邦文教 基金會、媒體識讀推廣中心以及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等團體,其主要理念及推展 的方式如下:

一、富邦文教基金會:

此組織在1998 年與政治大學廣電系吳翠珍博士、關尚仁博士共同規劃成立

「媒體公民教育發展小組」,協助舉辦學術研討及社區推廣活動。其媒體素養的 理念為培養全能閱聽人才,喚起社會對媒體公民的關懷與支持,同時強化兒童與 青 少 年 對 惡 質 媒 體 環 境 的 抵 抗 力 ( 參 見 富 邦 文 教 基 金 會 網 頁 ,

http://www.fubon.org)

二、媒體識讀推廣中心:

為賴國洲先生於2000 年所成立,前身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電視文化 研究委員會」。其成立宗旨在於希望將媒體識讀教育納入九年一貫課程,除培養 兒童正確的收視習慣,使能區辨媒體內容與真實世界外,更希望達到全民媒體識 讀能力的提升,共同監督及批判媒體內容。而目前在媒體識讀推廣中心的網頁上 也呈現了許多適合於國小學生的課程教案,以及媒體識讀相關叢書及月刊的發 行,此外,每年並定期與教育部共同舉辦媒體識讀種子教師的培訓,直至目前為 止,已培育全省北、中、南共500 餘位國小種子教師接受媒體識讀教育訓練,且 回學校進行實作教學,並有超過萬餘名的學童接受媒體識讀教育課程,成效良好

(參見媒體識讀推廣中心網頁,http://www.tvcr.org.tw)。

三、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

公共電視為一個獨立的民間組織,成立於1998 年 7 月 1 日,其媒體素養主 要理念為希望達成每一個國民在接觸眾多頻道中,能建構一個國民解讀資訊的主

(36)

體性,亦即解讀資訊的能力。目前由公視所製播的節目「別小看我」,除了帶領 小朋友認清五花八門的媒體現象外,也讓他們實際參與、報導媒體產製的過程(參 見公共電視文化基金會網頁,http:// www.pts.org.tw)。

除了民間團體的努力之外,教育部鑑於媒體對兒童的影響日漸深遠,於2002 年10 月 24 日公布了「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相較於歐洲地區的媒體素養 教育雖然起步甚晚,但就亞洲地區而言,可謂率先將此觀念納入教育領域中正式 的官方政策。

以上為我國媒體素養教育大致的發展情況,除此之外,也不乏許多專家學者 致力於媒體素養相關概念的陳述及發展,許多高等院校也紛紛在通識教育課程中 開設媒體素養相關課程。在媒體素養教育工作漸有成效之時,應該特別注意借鏡 於外國的經驗,因為我國媒體教育興起背景與美國較為相似,皆是為了避免社會 大眾(特別是兒童),受電視負面影響而發起。但美國媒體教育至今尚未能全面 開展,其中部分原因為該國是由政府自上而下規劃,而非教育體制內所發起,所 以一般老師未能認知到這類課程的重要性,致使推廣工作無法全面開展,一度呈 現靜止狀態。因此我國在推動媒體教育時,應避免重蹈美國覆轍。

媒體已成為兒童社會化的重要管道之一,所以及早將媒體教育納入學校課 程,讓教師能體認媒體素養的重要性,進而積極充實相關知能,使媒體素養教育 從小學甚至家庭教育階段開始做起,這不但是民間團體的工作,更是政府機構在 施行政策不得不審慎考量的依據。

第四節 影響電視素養知能之相關因素

影響一個人電視素養知能的因素相當複雜,因此本節將分別就本研究中所使 用的變項,包括個人背景變項、收視行為以及接受創新程度等,來探討其與電視 素養知能間的關係。

(37)

壹、個人背景變項

鑑於國內目前所做的研究中,電視素養知能的量測大都針對學生做施測,只 有饒淑梅(1995)及邱民才(2003)發展出教師的電視素養量表,因此本研究所 蒐集的資料多為學生部分的研究發現。

從國內的幾篇研究來看,性別在中、小學生的媒體識讀能力上,並無明顯的 差異(朱則剛、吳翠珍,1994;饒淑梅,1995;蔡菁秤,2000;王姵雯,2001)。

但蔡菁秤(2000)的研究發現,國小 4、6 年級學生之性別在子項-「電視節目 類別」的層面有顯著的差異,並且女生在此一層面的瞭解程度優於男生。然而邱 民才(2003)針對高中學生所施測的結果卻顯示,男生的電視識讀能力優於女生,

尤其是在分項之「電視效果」及「節目真實性區辨」類目上,呈現顯著差異。此 外,在高中教師方面,邱民才(2003)的研究顯示教師整體及分層面的電視素養 知能不因性別不同而有顯著差異。

因此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性別與電視素養知能間的關係,雖無明顯差異,但 在某些子項上確有不一致的結論,而且針對不同年齡層所得的結果也不一。故本 研究除了將性別納入自變項中,檢測其電視素養知能的差異外,也將探討在各分 項上是否有顯著的差異。

而在教師年齡與服務年資方面,饒淑梅(1995)的研究顯示,年齡越大、服 務年資越久的教師,其電視素養課程認知越低。而邱民才(2003)的研究結果為,

教師的年齡及服務年資與分項目中「電視製作技術」呈現負相關。

貳、收視時數

朱則剛與吳翠珍(1994)的研究顯示,「電視收視的時間與電視識讀在國小 學童間並無相關」,亦即兒童看電視越多,並不代表兒童更能瞭解或洞察電視形 式與內容文本;同時饒淑梅(1995)的研究也發現,國中生電視的收視時數與電 視素養能力之間呈現負相關,而邱民才(2003)的研究中指出,學生收看電視時 數越長、其電視素養能力得分越低,尤其表現在「價值體系分析」與「理性閱聽 人」2 個分項目上。由此可見,電視收視時間越長,並不會對受測者的電視素養

(38)

知能越有助益,反而有降低的趨勢出現。

參、接受創新程度

陳嘉彌(1996)綜合國外學者的定義,將創新的定義歸納為 3 項特點:(1)

創新包括具體性的事物,特別是科技性的產品或技術,及抽象性的思維和觀念;

(2)創新是個體主觀上的認定,它是個體過去所未具有的認知經驗和行為;無 關於客觀上的時間因素;(3)創新對個體應可產生認知、價值取向、態度、與行 為等方面的變化。

「創新」(innovation)這個詞最早用於農業技術的發展及傳播上,後由於企 業界對於競爭性產品開發及策略的需求,遂積極培養員工的創新能力及追求組織 的創新性,以維持公司的永續經營(賴明治,2002)。創新對個體而言是一種未 曾有過的認知經驗或行為,因此除了創新事物本身的特質外、個體對創新的直覺 反應也會影響其接受程度,學者Rogers(1983)即將接受創新程度定義為「個人 較其所在之團體內的其他人更早接受新觀念或新事物的程度」(陳嘉彌,1997a)。

Rogers(1983)將個體的接受創新程度視為類別變項處理,認為個體在所屬 的母群體(社會)中,其接受創新程度可依據其相對接受新事物的時間來加以分 類,並且認為其分佈會趨近於常態分配,在這母群體中所包含的個體可分為 5 種類型的人(見圖2-4-1)。其 5 個種類的人分別為創新者(innovators),其接受 創新之時間少於其平均數減兩個標準差,在整個常態分配中約佔 2.5%;早期接 受者(early adopters),其接受創新之時間介於平均數減兩個標準差,及減一個 標準差之間,佔 13.5%;大多數早接受者(early majority),其接受創新之時間 介於平均數,及平均數減一個標準差之間,佔 34%;大多數晚接受者(late majority),其接受創新之時間介於平均數,及平均數加一個標準差之間,佔 34

%;最後一類則稱為落伍者(laggards),其接受創新之時間長於其平均數加一個 標準差,佔16%(Rogers,1983:246 )。

(39)

圖2-4-1 以接受創新為基礎的採用者分類(資料來源:Rogers,1983:247)

上述各種對於接受創新者的理想型分類,相對於其他類型的人來說各有其明 顯的特質及所抱持的價值觀,分述如下:(Rogers,1983:248-251)

(一) 創新者(innovators) :

創新者對於冒險這件事非常地著迷,他們總是熱衷於嘗試新的想法及觀念。

作為一位創新者的必要條件包括了擁有運用複雜技術的能力,以及有效控制財物 資源以避免不確定的創新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損失。在社會系統中,創新者在新觀 念的推廣過程中扮演了如守門員般重要的角色。

(二) 早期接受者(early adopters) :

這一類的人在所處社會系統中不僅獲得同儕間的尊重,在其人際網絡的影響 力也處於主導地位,常被同儕視為意見領袖的化身。因其常成功地將創新事物具 體化,故團體中其他人(創新者除外)在決定接受一項創新之前,會以這類型的 人的意向為主。

(三) 大多數早接受者(early majority) :

大多數早接受者在接受創新觀念的時間,僅較團體中成員之平均數為早。雖 然和同儕間的互動頻繁,但卻不喜歡處於意見領袖的地位。他們對於採用一項創 新需要相當地深思熟慮,抱持著「不成為最早的實驗品,也不做最後的落伍者」

(40)

的心態,當他們決定接受某項創新時,往往是早期接受者已經採納且證明確實有 效後。

(四) 大多數晚接受者(late majority) :

大多數晚接受者對於任何創新抱持著懷疑論者的態度,他們在採用新的想法時僅 僅晚於團體中成員之平均數。除非經濟上的需要或是同儕間的壓力,否則他們不 會考慮採用新事物。他們須待社會團體內大多數成員皆接受了某一項創新,且確 定能夠排除創新的一切不確定感之後才會作出接受創新的決定。

(五) 落伍者(laggards):

落伍者是社會系統中最後接受創新的一群,他們主要的特質為傳統與保守,

決定創新的過程相當緩慢。與其他類型的人相較,落伍者完全不具有意見領導 力,一切以過去的觀念為主要行事參考。在團體中明顯地產生人際上的疏離,和 其互動的人也具有相同的傳統特質。即使他們最後決定接受一項創新,這項創新 也早就已經是其他人汰換掉成為傳統的東西。

而國內教育界引用「創新」的概念在相關研究上,也是近10 年才逐漸出現 的,且為數不多,以下即介紹幾篇將創新應用於教育場域的文獻:

表2-4-1 教育領域中應用創新概念之研究

研究者(時間) 研究題目 研究對象

陳嘉彌(1996) 中學教師接受創新程度之分析 研究所40 學分暑期班、週 末班一年級之中學教師

王令宜(1996)

教育創新的推廣與組織氣氛關係之研 究:以淡江大學實施全面品質管理體 系之個案為例

淡江大學之全職教師

林涵妮(1999) 影響國小教育人員接受創新態度與教

學科技接受程度因素之研究 全國國小教師

王誌鴻(2000) 國民小學教師參與在職進修動機取向 與其創新接受度相關之研究

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

台南市、台南市之公立國 小教師

(41)

賴明治(2002)

台東縣國民小學教師接受創新程度其

參與校務行政電腦化之關係研究 台東縣之國小及教師

林煌凱(2002) 國中教師教學創新接受度與資訊科技 融入教學關注階層之相關研究

台南、高雄、屏東縣市的 國中教師

黃燕芬(2003)

中學英語教師資訊融入英語教學之認 知、關注階層、行為及相關因素之研 究

台北市、高雄市公立國、

高中英語教師

張美雲(2003) 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終生學習能力與

創新接受度之相關研究 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

由以上8 篇研究可發現,將接受創新與教學媒體、資訊科技結合的相關研究 共佔了4 篇(林煌凱,2002;林涵妮,1999;黃燕芬,2003;賴明治,2002),

其中包括探討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校務行政電腦化以及教學科技接受程度 等,故在教育場域中使用創新概念的研究仍大多偏向於教師在科技、媒體以及資 訊等相關的應用。

隨著時代不斷的變遷,教育相關理念及政策也持續融入新的議題,在電視機 普及率大幅提昇之下,電視已成為許多民眾接收外界訊息的重要來源。有鑑於 此,電視識讀教育的概念於近幾年在國內教育界逐漸受到重視,例如民間團體當 中的媒體識讀推廣中心、富邦文教基金會、公共電視等積極於媒體識讀教育的推 廣工作;以及台視、華視也分別舉辦了媒體教育座談(朱其慧,2000)。在實際 執行層面上,雖然有民間組織及專家學者的努力,但由於媒體素養尚未獲得社會 各界所知,所以這類型的新觀念推廣,難免受到外在環境的影響而限制其發展,

尤以教育現場中的第一線工作者-教師的影響力最不容忽視。林基民於 2001 年 談到,「媒體識讀還不是一個很普遍的概念,所以推動到小學裡,很多校長及老 師認為這是一個新的概念……再加入這堂課,他不知道成效會怎樣,他也會害 怕……」(引自朱其慧,2000:84)。

在教育變革的期許與過程中,教師是否擁有接受相關新議題或課程的概念,

已經成為決定此教育理念成敗的關鍵因素之一,瞭解當前教師對新觀念,或新事

(42)

物改變的接受傾向,也有助於教育變革者擬定有效的創新措施(陳嘉彌,1996)。

此外,高熏芳(1993)提到,教師是科技創新實施的靈魂人物,唯有教師具有接 納的意願,才能落實科技創新的效果。有鑑於媒體識讀教育於當前為一種創新的 教育議題,因此在推行媒體識讀教育的同時,瞭解教師對於創新事物的接受程 度,或許可由之推測其是否願意接受或充實媒體素養的相關知能,進而影響教學 成效。

(43)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方法

本研究旨在了解國小教師電視素養能力及接受創新程度現況,並探討影響電 視素養能力的相關因素;及國小教師對於電視素養課程實施的相關意見。本章依 研究目的,參酌相關文獻,設計本研究的研究架構;並就研究對象、研究工具、

研究程序、資料處理等節次,分別加以說明。

第一節 研究架構

依據本研究的研究目的及文獻探討,研究者歸納出13 個與本研究有關的變 項,分為教師背景變項(性別、年齡、婚姻狀況、現任職務、教育專業背景及服 務年資);教師電視素養相關變項(平日收視時數、假日收視時數、修課狀況、

師培課程意見、接受培訓意願及教學方式異同);以及教師的接受創新程度。

圖3-1 為研究架構圖,本研究以「國民小學教師電視素養調查問卷」為主要 研究工具,並進行以下統計處理:圖3-1 中,分別對國小教師在問卷中電視素養 知能及接受創新程度部分進行次數分配、平均數、標準差及百分比統計等描述性 分析。

其次,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及 t 考驗,考驗教師不同背景變項及電視素養相 關變項在電視素養上的差異性;以皮爾森積差相關探討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 整體及各層面與接受創新程度之間相關情形;最後並以逐步多元迴歸瞭解國小教 師的背景及電視素養相關變項、接受創新程度對電視素養知能的聯合預測力,及 何種變項對電視素養知能最具影響力。

(44)

圖 3-1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的結果,提出以下 的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有顯著的差異。

假設1-1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達到顯著差異。

假設1-2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達到顯著差異。

假設1-3 不同婚姻狀況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達到顯著差異。

教師背景變項 1. 性別

2. 年齡 3. 婚姻狀況 4. 現任職務 5. 教育專業背景 6. 服務年資

電視素養知能 1. 電視台

2. 電視媒體特質 3. 電視製作技術 4. 電視效果

5. 節目真實性區辨 6. 價值體系分析 7. 理性閱聽人 接受創新程度

電視素養相關變項 1.平日收視時數 2.假日收視時數 3.修課狀況 4.師培課程意見 5.接受培訓意願 6.教學方式異同

數據

表 4-5-1     國小教師電視素養知能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5  表 4-5-2     國小教師「電視台」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6  表 4-5-3     國小教師「電視製作技術」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7  表 4-5-4     國小教師「電視效果」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8  表 4-5-5     國小教師「價值體系分析」層面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摘要表…..79  表 4-5-6     國小教師「理性閱聽人」層面逐
圖 目 次
圖 2-4-1  以接受創新為基礎的採用者分類(資料來源:Rogers,1983:247)  上述各種對於接受創新者的理想型分類,相對於其他類型的人來說各有其明 顯的特質及所抱持的價值觀,分述如下: (Rogers,1983:248-251)  (一)  創新者(innovators) :  創新者對於冒險這件事非常地著迷,他們總是熱衷於嘗試新的想法及觀念。 作為一位創新者的必要條件包括了擁有運用複雜技術的能力,以及有效控制財物 資源以避免不確定的創新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損失。在社會系統中,創新者在新觀 念的推
圖 3-1 研究架構圖  第二節 研究假設  根據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問題、研究架構及文獻探討的結果,提出以下 的研究假設:  假設一:不同背景變項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有顯著的差異。 假設 1-1 不同性別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達到顯著差異。  假設 1-2 不同年齡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達到顯著差異。  假設 1-3 不同婚姻狀況的國小教師在電視素養知能上達到顯著差異。 教師背景變項 1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help students develop the reading skills and strategies necessary for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language use in English texts (e.g. text structures and

• e‐Learning Series: Effective Use of Multimodal Materials in Language Arts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and Teaching of English at the Junior Secondary Level. Language acros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crease was noted in the percentages of P6 students reported using digital resources assigned by teachers (from 60% to 54%) beyond school hours and

(a) The principal of a school shall nominate such number of teachers of the school for registration as teacher manager or alternate teacher manager of the school as may be provided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of difference methods, one way is selected difference-equations in such that their local truncation errors are O(h p ) for as large a value of p as

Microphone and 600 ohm line conduits shall be mechanical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receptacle boxes and electrically grounded to the audio system ground point.. Lines in

Experiment a little with the Hello program. It will say that it has no clue what you mean by ouch. The exact wording of the error message is dependent on the compiler, but it might